0210年行政法主观题

2024-06-25

0210年行政法主观题(共7篇)

1.0210年行政法主观题 篇一

甘肃电大_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机考主观题).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20分)

案情简介:2007年5月20日,某市南公安局交通警察于某在执行公务时,对超载的司机王某给予2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并当场制作了处罚决定书。当天下午,于某又给违反交通法规的张某10元的罚款,并当场给张某出具了由某市南公安局印制的罚款收据。问题: 1.司机王某应在何期限内向公安机关履行处罚决定? 2.如果王某逾期不履行处罚决定,公安机关可采取哪些措施? 3.于某给张某出具的收据合法吗?为什么? 4.张某在本案中有何权利?(试题分值:20分)参考答案: 1.十五日内。(2分)《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3分)2.有三种措施。(2分)《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3分)3.收据不合法。(2分)因为不是“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缴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3分)4.张某在本案中有权陈述和申辩,有权对违法处罚提起复议和诉讼,对无法定收据的罚款,有权拒绝缴纳。(3分)《行政处罚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2分)

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20分)

案情简介:在2003年7月27日,西城烟草管理站按群众举报当场查获王某擅自收购的烟叶2352公斤,予以扣押。7月28日,烟草站对查获的烟叶分级过磅后收购,收购款为5826元。7月30日,烟草站交给王某自制的实物罚没收据一份。8月25日,又向王某送达处罚决定书,决定没收全部烟叶和收购款,并处罚款人民币5000元,落款为该烟草站。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30条:“擅自收购烟叶的,由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处以罚款,并按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违法收购的烟叶,数量巨大的,没收违法收购的烟叶和违法所得。”《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规定,数量巨大指擅自收购烟叶1000公斤以上。问题:

1.本案行政处罚的主体是否正确,为什么? 2.请指出本案处罚程序的违法之处。

3.本案是否违反了一事不再罚的原则,为什么?(试题分值:20分)参考答案:1.本案中烟草站以自己名义作出行政处罚是错误的。(3分)因为,行政处罚必须由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实施,烟草管理站必须以烟草管理局的名义进行处罚。(3分)2.本案中违反处罚程序的行为有:(1)先实施了没收烟叶的行政处罚行为,后制作送达处罚决定书;(3分)(2)应当先出具省级财政部统一印制的实物罚没收据,而非自行制作的收据;(3分)(3)作出处罚决定之前没有告知相对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没有告知相对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3分)3.本案没有违反一事不再罚的原则。(2分)一事不再罚的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本案是对同一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给予没收非法财物、违法所得以及罚款的处罚,并不是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3分)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20分)

案情简介:张某系某市铁路公安分局民警。一日中午到饭馆吃饭。邻桌两伙人争吵,继而动手。张某欲上前制止。此时两伙中的一人从口袋里掏出刀子,将对方一人扎伤。张某见状,即从腰间抽出手枪,准备捉拿此人。打架的人见有警察,便高喊“警察来了”,众人作鸟兽散。张某即拎枪追之。由于追拿心切及吃饭的人众多,桌椅横七竖八,张某一不小心,腿被桌子绊了一下,一跤摔在地上,手也随之碰在地上,只听到两声枪响,子弹打在水泥地上,反弹起来打在一名旁观者王某腿上,将其打伤。后王某找张某要求赔偿。问题:

1.本案中,张某的行为是公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 2.本案中,王某的损失应当由谁承担?

3.如果张某在此案件中违法使用手枪造成王某受伤,王某的损失应当由谁承担?(试题分值:20分)参考答案:1.本案中,张某的行为是公务行为。(3分)因为按照《人民警察法》规定,张某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赋有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法定义务。因此其行为为依职权行为,即公务行为。(4分)2.本案中,王某的损失应当由某市铁路公安分局承担。(3分)因为张某的行为是公务行为,且其是某市铁路公安分局的工作人员。张某的执法行为并没有违法,但给他人造成了伤害。(4分)3.由某市铁路公安分局承担。(2分)如果张某在此案件中违法使用手枪造成王某受伤,张某的行为亦为职务行为,属于违法行使职权。公务员违法行使职权后果由所在行政机关承担。因此王某的损失仍然由某市铁路公安分局承担,只是以行政赔偿的方式予以承担。赔偿后可以对张某进行追偿。(4分)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16分)

王某生于1990年 5月,自幼父母离异,跟随母亲一起生活。1999年,王某母亲改嫁后,逐渐放松了 对他 的 管教和关心。2006年 7月,王某离家出走,流浪街头,以行乞为生,结识刑满释放人员马某。同年9月17日,马某教唆王某去公共汽车上扒窃乘客钱包,王某不肯,马某便以暴力相威胁,迫其行窃。正当王某偷窃乘客钱包准备逃跑时,被人抓获并扭送到公安机关。王某坦白交待了 行窃的 事实,并协助公安机关将马某抓获。公安机关拟对王某进行行政处罚。问题: 1.本案中王某有哪些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 2.这体现了我国行政处罚的什么原则?(试题分值:16分)参考答案:1.根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本案当事人王某具有下列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 ①王某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王某出生于1990年 5月,至行政机关对他 处以行政处罚的2006年 9月时,王某才16周岁,符合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规定。(4分)②王某是受他人胁迫才有违法行为的,因此也应从轻或减轻对他 的 行政处罚。(3分)③王某有立功表现。王某协助公安机关将违法人员马某抓获,配合了 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的活动,也是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情况之一。(3分)2.考虑违法行为人违法不同情节给予具体裁量,进行从轻或减轻处罚,体现了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6分)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16分)

1998年2月,李某当选某县某镇闵楼村民委员会主任。3个月后,李某被镇党委、镇政府免去职务。李某不服,诉至法院。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第四条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第十一条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问题:1、本案中,引发争议的行政行为是合理合法还是越权行为? 2、本案中,引发争议的行政行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应当是谁?

3、本案中,闵楼村村委会是不是行政主体?

4、本案中,镇政府行为是否合法有效?为什么?(试题分值:16分)参考答案:1、是越权行为。(2分)2、镇政府和李某。(2分)

3、不是。(2分)4、镇政府行为是不合法的,无效的。(4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组织法》的规定(2分),镇政府并不当然享有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权力,只是对村委会成员的选举活动具有指导、支持与帮助作用。本案中镇政府直接免去李某村委会主任的职务,超越了法律赋予自己的行政职权,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因而是违法的。行政合法性原则认为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镇政府行为因为越权而归于无效。(4分)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16分)

卞某生于1993年5月,自幼父母离异,跟随父亲一起生活。其父忙于工作,放松了对他的管教和关心。2008年 7月,卞某离家出走,流浪街头,结识刑满释放人员马某。同年10月17日,在马某教唆下,卞某去公共汽车上扒窃乘客钱包。正当卞某偷窃一乘客钱包准备逃跑时,被人抓并扭送到公安机关。卞某坦白交待了行窃的事实,并协助公安机关将马某抓获。公安机关拟对卞某进行行政处罚。问题: 1.本案中卞某有哪些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 2.体现了行政处罚的什么原则?(试题分值:16分)参考答案:1.根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1分),本案当事人卞某具有下列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 节: ①卞某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卞某出生于1993年5月,至行政机关对他处以行政处罚的 2008年 10月时,卞某才15周岁,符合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规定。(4分)②卞某是受他人胁迫才有违法行为的,因此也应从轻或减轻对他的行政处罚。(4分)③卞某有立功表现。卞某协助公安机关将违法人员马某抓获,配合了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的 活动,也是 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况之一。(4分)2.考虑违法行为人违法不同情节给予具体裁量,进行从轻或减轻处罚,体现了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3分)

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16分)

2008年9月,中原省罗河市燕城区裴庄镇要求收割玉米的农户先办理“砍伐证”、“准运证”。裴政[2008]37号文《裴庄镇关于加强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规定,“严禁焚烧秸秆,实施秸秆还田。秋作物秸秆禁烧率必须达到100%”、“谁砍罚谁,谁烧罚谁”、“农户承包地砍伐或焚烧秸秆1亩以下的对该农户罚款300元,超过1亩的每亩罚款500元。”文件的颁布日期是2008年9月3日。文件说,对确因养殖、青贮等需要,农户要求砍伐的应先报镇“三秋”秸秆禁烧指挥部同意,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经批准方可砍伐,“否则按违反秸秆禁烧规定,依法进行严肃处理。”文件说,对确因养殖、青贮等需要,农户要求砍伐的应先报镇“三秋”秸秆禁烧指挥部同意,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经批准方可砍伐,“否则按违反秸秆禁烧规定,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农民李某因未经批准砍伐玉米秸秆回家喂猪被镇政府罚款三百元。问题:(1)《裴庄镇关于加强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的紧急通知》属于抽象行政行为还是具体行政行为?(2)《裴庄镇关于加强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的紧急通知》是否合法?为什么?(3)镇政府对李某的处罚是否合法? 为什么?(4)李某不服镇政府处罚决定,如何寻求行政法上的救济?(试题分值:16分)参考答案:(1)属于抽象行政行为(4分)(2)不合法,违法设定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4分)(3)不合法,处罚依据违法(4分)(4)或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申请行政诉讼(4分)案例分析题(共1题,共16分)

张某到某山中盗伐木材,被某县林业局所设立的护林防火检查站的巡逻人员截住,巡逻人员发现其无证入山,对其罚款10元。张某不服,欲讨说法。问题:

1、本案中的行政主体是谁?

2、本案中的行政相对方是?

3、本案中的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4、本案中护林防火检查站属于派出机关吗?它行使的行政职权的性质是什么?(试题分值:16分)参考答案:

1、县林业局(4分)

2、张某(3分)

3、县林业局与张某(4分)

4、护林防火检查站不属于派出机关,它行使的行政职权的性质是行政处罚权。(5分)

2.0210年行政法主观题 篇二

一、对时政热点的透彻理解

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内外的重大时事热点、重点和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纵观浙江高考自主命题6年来的轨迹不难发现,政治主观题均直面社会热点和国家大事,与政策走向同步前进。在近三年浙江省高考政治真题中,主观题时政热点有以下内容(详见表1)。

从表1中可见,浙江高考政治试题的命题思路已经从“知识立意”转为“现实问题立意”。因此,主观题要得高分,第一步就需要对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重点以及公众关注的焦点作透彻理解。

如何对时政热点进行透彻理解?第一,通过表2可知,要对考前一年内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热点进行梳理,找出“大热点”;第二,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对“大热点”进行整理;第三,从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生活四个角度出发,按照主观题类型进行命题研判;第四,养成整理时政热点的习惯,快速提升对重大时政和生活实际的判断、分析、认知的能力,在作答时以积极的心态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即党和各级政府的意志,从而自觉地用党的理论政策甄别社会中的各种事物与观点,自觉地保持与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各级政府的政策的高度一致。

现以2012年浙江文综卷第41题第(3)小问“评价小林观点”为例,具体谈谈如何通过对时政热点的透彻理解来自觉地认同主流意志。

41.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量过剩”问题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

材料三

在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的背景下,某国有大型钢铁企业投资数百亿发展“非钢”产业,包括养猪、种菜等。对此,小林同学认为,企业应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只要合法经营、能挣钱,养猪、种菜完全可以,其他的都不重要。但是也有同学持不同观点。

运用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公司经营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评析材料三中小林同学的观点。

透彻理解步骤:

第一,分析该题的时政背景。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次年3月,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上述建议,使全党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工信部作为钢铁工业的主管部门,其发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是对“十二五”规划的具体落实,是推动钢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第二,分析该题的观点。试题已给定材料中《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是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体现,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因此,作答时必须保持与大政方针的高度一致。该规划要求,钢铁企业要将产品升级放在首位,推动产业转型,钢铁行业要通过兼并重组产能,调整区域内产业布局。由此可见,虽然武钢公司主动转型、谋求多元化发展是受钢铁微利、食品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有可取之处,但是必须按照国家主流意志来发展,实施转型升级。

经过以上透彻理解,认同了主流意志,本题就不难正确解答了。

二、对设问形式的深入剖析

众所周知,书本知识点像“珍珠”,主观题的设问似“红线”,答案的逻辑化组织就是一个“红线穿珠”的过程。因此,对设问的深入剖析就是给主观题添加“灵魂”。

设问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设问中有无具体“结合材料”的字眼(表3为近三年浙江省高考政治真题要求“结合材料”情况统计),其中,有“结合材料”字眼的占多数,无此字眼但隐含要求的占少数;无论有否“结合材料”字眼,均要求结合材料组织答案。

第二部分,有明确的考点范围,考查的知识涉及模块、单元、课题、框题和目题以及目题下面的具体知识点。表4是近三年浙江省高考政治真题非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的统计。从表4统计数据可知,浙江高考自主命题6年有两个特点,一是试题中考查频繁涉及课题、框题、目题的小知识点;二是目题下的小知识点考查,对一般考生而言,基本都是盲点,得分率非常低。因此,考生主观题要得高分,考试复习不能留有知识盲点。

第三部分,主观题的题型类别。表5是对近三年浙江省高考政治真题非选择题题型分类的统计。由表5可知,在近三年浙江省政治高考主观题中,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体现类和反映类题型占多数,认识类题型还没有出现过,根据设问特征来明确主观题的题型分类,是逻辑化组织答案的前提和基础。

三、材料结构的科学划分

高考政治考纲对考生提出了四项能力要求,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从2009年与近三年浙江省高考政治真题非选择题中的材料分(见表6)的统计数据可知,从材料中提取答案的分数占总分比重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命题思路中的“能力立意”越来越突出,使得对材料结构进行科学划分越来越重要。

对材料结构进行科学划分需要了解行文结构,行文常见的结构有总分结构、并列结构、因果结构、承接结构、转折结构。一则材料可以单独结构,也可以多结构,划分行文结构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地从材料中找到答题所需要的答案信息。现以2013年浙江省高考文综政治卷第41题的材料为例,具体分析材料结构对解答主观题的具体作用。

41.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基础的重要性。

解析:该段材料有三个句号三句话,讲了三层意思———实现中国梦的民意期待、实现中国梦的阻力、实现中国梦的举措。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行文结构属于转折结构,第一、第二层和第三层的行文结构属于因果结构。第二层讲述了“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的现状,命题者想告诉考生,如果我国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恶劣的国际舆论环境会对我国的对外交往和现代化建设造成不利影响。设问(1)要求分析举措的意义和必要性原因,这些都离不开第二层材料要求化解中国威胁论、营造良好的大国形象、维护国家利益这几个得分点。

四、答案的逻辑化组织

答案要实现逻辑化组织,需要考生根据不同题型,总结出常规化的答题套路。自主命题6年来,浙江省政治高考主观题最常见有三类题型(详见表7),在解答主观题的过程中,总结出这三类题型的常规答题套路,既有利于提升解题效率,节省答题时间,又有利于减少失分点,更有利于促使答案组织的条理化、逻辑化,让阅卷老师满意。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手中有热点,眼中有设问,心中有知识,脑中有套路,就不会答不好主观题。

现以2014年浙江高考文综政治卷第41题的材料为例,具体分析如何运用好“逻辑化组织”这一答题要素。

41.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作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1)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

解析:第一,透彻理解时政。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承载为主线,通过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族群的认同,以及传统、文化和文明的认同,生动地完成了一次以国家认同为主题的主流意志的传播,有效地唤起了中国人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与认同感,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强化了人们对“中华民族”“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唤起了人们对勤劳致富价值观的认同,展示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吃苦耐劳而又热爱生活的民族性格;唤起人们对亲情人伦的情感认同,传递了众多观众特别是海外观众的思乡爱国之情,称得上是一部传递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爱国主义纪录片佳作。

第二,深入剖析设问形式。该题第一个设问考查的知识点“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属于框题范围,第二个设问范围是文化生活模块;第一个设问考查的题型属于措施类,第二个设问考查的题型属于意义类。两个设问都有明确的“结合材料”的要求。

第三,科学划分材料结构。该材料的逐层划分首先看句号。本题材料有四个句号,行文结构属于并列结构,分别讲述中华美食种类多、美食的做法、美食文化的意义和美食纪录片流行影响。与问题(1)有联系的是美食做法,即第二个句号,讲的是美食做法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要发挥意识能动作用中的创造性和指导性。与问题(2)有联系的是第三和第四个句号,分别讲了美食文化对社会、经济和国人的积极作用。

第四,逻辑化的答案组织。措施类题型的常规化答题套路是书本措施+材料措施+时政措施,其中,书本措施和材料措施是主要得分点,在参考答案中一定会出现,时政措施则要看具体热点材料。本题答案有三条措施,前两条措施来自书本,第三条“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则出自试题材料。意义类题型常规答题套路基本等同原因类题型,即采用书本中的必要性+材料中的紧迫性(现状+危害)+书本和材料中的重要性。就本题而言,美食文化唤起了人们对亲情人伦的情感认同,促进社会和谐,即和谐美;美食文化热播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即生活美;唤起了人们对勤劳致富价值观的认同,展示了勤劳致富的道德之美,即劳动美、性格美;唤起了中国人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与认同感,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即爱国美。

3.2008年高考历史热点主观题 篇三

王鹏

2008年高考历史热点主观题

“三农”问题

1、(15分)小岗村、华西村、浙江慈溪是中国农村改革不同时期的典型代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一、(小岗村)全村适龄儿童还没有全部入学,上中学的很少。„„一位30多岁的妇女说:“念上个一两年,也和没念差不多,庄稼人靠劳动吃饭,读不读书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小岗村)同时也出现了与它们经济发展和不适应、很不相称的事情:一是他们在村头盖了个牌楼,花了不少钱。„„二是盖了气派的村公所办公楼。„„农村改革已经快20年了,小岗村至今也不过是停留在兢兢业业地把他们的那几亩地种好的水平上。因此生产结构不合理,多种经营部发展。粮食生产是大幅度增产了,但比较利益低、卖粮难、农民收入低、经济不发达。

--摘自《万里与小岗村--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20周年而作》

材料

二、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把全国的乡镇企业发展推向高潮。华西村办起了年产30万吨线材厂、30万吨轧钢厂、毛纺厂等20多个大中型企业。年产值一年翻一番,1992年为5.16亿元,1993年超过11亿元。

--摘自周大鸣《农民企业家的文化社会学分析》

材料

三、浙江省慈溪市蔬菜开发有限公司创造性地探索并完善了“公司+科技+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运用订单、合约、参股合作等多种形式,联合当地10多个镇和周边10余个县的2万多农户,建立了总面积20余万亩次的紧密型、半紧密型和松散型蔬菜基地,„„较好的解决了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使每亩土地的产值和利润比传统单一结构增长2-4倍,基本实现了“投资少、见效快、覆盖广、两头富”的初始目标,成功地将千百万农户与千百万消费者进行了高效有序的链接。

--据人民网2006年12月25日

回答:

⑴依据材料,概括小岗村、华西村、浙江慈溪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6分)小岗村:单一经营,发展速度缓慢。(2分)华西村:重视发展乡镇企业。(2分)浙江慈溪:发展现代农业。(2分)

⑵依据材料,分析小岗村、华西村、浙江慈溪经济发展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9分)

启示:要重视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要讲求实际,不搞形式主义;要面向市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重视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每点2分,最高不超过8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我国现在已取消农业税,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而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中国和前苏联的工业化的资金支持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靠对外掠夺,农业的高积累支持工业发展更是不可避免。结合史实说明前苏联在建国初期,中国在过渡时期,农村经济是如何服从工业化发展需要的。在这期间前苏联出现了哪些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1)苏联在建国初期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国在过渡时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强调重工业的发展,忽视农业的发展。

(2)问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对经济的破坏性特别大,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甘肃省临夏中学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王鹏

过分重视重工业发展,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操之过急。

(3)启示:农业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本国国情;农业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业的发展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等。

3、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人类跨入新世纪之初,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时,一项重大而深远的战略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神州大地稳步推进。建设新农村,对中国农民而言是一种福音,对中国农村来说是重大变革,对中国农业则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的理想是什么?(2分)政治上摆脱压迫奴役,经济上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分)

材料二

1958年10月28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2)材料二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5分)新乐园:人民公社。(1分)

原因:社会主义总路线指出,全国掀起“大跃进”高潮和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迅速发展。(4分)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怎样的一种经济体制?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影响: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雇了农村生产力,(2分)使农民逐步富裕起来。(1分)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1958年10月底,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由于在合作化运动的后期已出现了过急过猛的问题,所以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出现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情况,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右图反映1958年河北怀来人民公社社员吃“大锅饭”的情景。

材料二

1970年,韩国发起了“新村运动”。“新村运动”的初期,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上,地方政府把近20种乡村公共事业的建设项目交给农民自主开发,如修建桥梁、村级公路等。1971年,韩国全国80%以上的农舍都是茅草屋。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政府采取了“政府出大头、地方出中头、农民出小头”的建房政策,即中央政府出建房资金的55%,地方政府出30%,每家农户出15%的方式,国家向农户贷款帮助建房。“新村运动”开始后,政府为提高农民收入,在全国推广水稻高产品种,使韩国稻米产量大幅提高,农民收入也随之攀升。韩国在大力推进“新村运动”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伦理道德水平,培养勤勉、自助协作精神。

材料三

在圈地运动开始的最初时期,失地进城农民被简单地看成流浪汉和“懒汉”,英国统治阶级通过“血腥立法”,加以严惩。

--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材料四

二战以后,为安置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日本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合作事业,拉长产业链,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日本政府采取措施促进非农产业向农村地区扩散;鼓励劳动力由农业向农村非农产业就地转移。

甘肃省临夏中学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王鹏

--《日本经验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后果如何?(5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韩国“新村运动”建设的重点工作有哪些?(4分)(3)依据材料三、四,比较英、日两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不同特点。(4分)(4)上述材料对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有何启示?(2分)答案要点:

(1)特点:由许多农业合作社联合组成;全国农户普遍参加;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刮起共产风);集体生活(吃食堂)(4分)

后果:挫伤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是造成严重经济困难的因素之一。(1分)

(2)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收入;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4分)

(3)英国主要通过暴力和强制方式,日本采取温和的政策引导;(2分)

英国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城市,日本则注重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2分)

(4)从实际出发,农村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科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安置劳动力。(2分,答到两点即可)

5、假如你是一个导游员,陪同一个外国旅游团到安徽凤阳农村考察,外国友人请你介绍1953-1956年、1958-1964年、1966-1976年、1978年以来凤阳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并简要分析1978年以来发生变化的原因,你准备怎样介绍呢?

参考答案:①1953-1956年,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农业合作社,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②1958-1964年,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各地纷纷组建人民公社,浮夸风泛滥,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③1966-1976年,是十年“文革”时期,农村经济遭严重破坏,农民四处逃荒要饭。

④1978年至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大为改善,农村经济走向繁荣。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政府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8、根据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分析这两次会议的正确决策在贯彻过程中的不同结果及其主要原因。

(1)“八大”背景:①借鉴苏联教训,总结了“十大关系”,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②三大改造完成,国家经济结构和国内主要矛盾已发生根本变化。③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已颁布,社会主义制度已建立,全国人民面临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总任务。

(2)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①长期的“左”的错误和十年浩劫,全国经济陷入困境,必须尽快改革。②文革虽已结束,但“左”的思想政策仍在继续推行,必须拨乱反正。③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禁锢开始被冲破。

(3)不同结果:“八大”的正确决策很快被从理论上修改,“左”倾错误随之迅猛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正确决策得以全面落实,并形成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

4.0210年行政法主观题 篇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材料一

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对此,国家提出,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坚持需求导向,建立鼓励创新的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鼓励国家建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转让科技成果,成果转移收入全部留归单位,主要用于奖励科技人员和开展科研、成果转移等工作。切实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

材料二 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2015年8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要加强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实施情况。2016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对科技成果转化法进一步落实加以细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指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说明国家是怎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各个主体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所发挥的作用。

(1)意义:①有利于提高科研成果的利用效率,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②有利于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提高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 ③有利于促进技术研发与市场和企业需求的结合,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④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⑤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 措施: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创新活力;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③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

(2)①公民依法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渠道参与民主决策,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立法建言献策.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坚持科学民主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修改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法,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法律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科技成果转化法进行执法检查,行使监督权,保证了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贯彻实施.

③国务院对科技成果转化法进一步落实加以细化,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履行政府职能,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升消费品品质,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和信仰。其核心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重拾缺失的工匠精神,对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使“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工匠精神在推动“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中的作用。

(2)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相关知识,从个人的层面,说明如何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3)请以“发扬光大工匠精神”为主题,设计两句公益广告词。(每句广告词不超过14个字)

(1)①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工匠精神是助推制造业升级的精神动力.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工匠精神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工匠精神推动劳动者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生产优质产品.

(2)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

②要把为人民、为社会服务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自觉投身为社会服务的实践当中.

④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全面提高个人素质.(3)答案示例:用一生创品牌、传万代好手艺.精益求精、爱岗敬业.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材料一

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单车在国内市场发展迅速。使用者只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下载软件,注册取车。“实惠便民”“低碳出行成风尚”“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等声音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刷屏。以ofo为代袁的行业领军企业与老牌自行车制造厂商“飞鸽”牵手合作,实现互联网共享平台模式与传统制造厂商的密切合作,树立起“互联网+”时代新动能带动旧动能的典范。材料二

共享单车给公众带来方便的同时,引发的一些问题也引起社会关注。如“乱停乱放”“故意毁坏”“加装私锁”“将共享单车搬回家”等事件。又如押金无法正常退还、超额收费、使用者在骑车过程中受伤等问题也备受社会关注。有评论认为,共享单车既是公众素质的“照妖镜”,也是公共管理素质的“显微镜”。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发展共享单车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探究如何促进共享单车的健康发展。(1)经济效益:①提高共享单车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 ②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降低出行成本.

⑧发展共享单车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转变企业发展方式 ④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 社会效益:①方便人们出行; ②缓解交通压力;

③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①(人大或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共享单车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②政府应依法行政,积极履行各项职能,加强共享单车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和改善相关的管理和服务,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人们文明使用共享单车 ③公民要增强法治意识,使用共享单车时必须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④对使用共享单车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坚决依法惩处.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一部中国诗词史就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展示。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梨花院落溶溶月”的浪漫情怀;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诗词以最凝练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把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内化为我们的心灵认知,又外化为口耳间的美妙流传。

春节期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该节目充分吸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的宝贵经验,在娱乐综艺节目大举入侵之时,树立了一个新的风向标,唤醒了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圈粉无数。

(1)对于当下的古诗词热,有人提出“记诵是因循的步履,思考才是创新的源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进行驳斥。

(2)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通过创新成功地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3)“诗言志、歌咏言。”请写出两句你最喜欢的励志古诗词。

(1)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必要的记诵有利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文化发展和创新.“记诵是因循的步履”,认为记诵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认了记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思考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从而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创新.“思考才是创新的源泉”否定了实践的作用而夸大了思考的作用.

(2)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因此,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中国诗词大会在对前两档节目既肯定又否定的“扬弃”中,实现了电视节目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发展,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②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唤醒了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使中华诗词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3)答案事例: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移动支付已经慢慢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移动支付将手机等终端设备、互联网等相融合,为消费者支付商家的商品或者服务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现在的人们“刷手机”乘地铁,“刷手机”购物,“刷手机”看电影,“刷手机”预订车票机票„„手机支付,无需收钱找零,消费者和商家都感觉方便快捷,互惠互利。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大关,促进了经济发展。当然,和现金交易相比,移动支付缺乏“肉痛感”,让“欲望号街车”难以停在该停的地方;很多年青人直到看到2016年“支付宝账单”之后,才会产生“钱到底上哪儿了”的追问,难以实现消费欲望与理智的平衡,让他们的“支付宝账单”只是看上去很美好。

(1)阅读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移动支付带来的积极影响,并为年轻人在消费过程中如何实现欲望与理智的平衡提两条建议。材料二

移动支付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例如:2016年315晚会央视曝光智能设备存在安全漏洞、支付宝苏州1999元群体盗刷事件等。《我囯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报告(2015)》显示:高达55.18%的被调查者遇到过网络诈骗,其中只有12.35%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26.1%不知如何处理;36.92%的被调查者经常扫各类二维码,从不关注安全与否;45.29%的被调查者使用公共WIFI登录即时通讯工具、购物支付工具;仅有9.05%的被调查者熟悉我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指出,面对日益严峻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保障、风险防范、相应的法律缺失及监管等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才能更好的防范移动支付安全风险。

(1)积极影响:①消费者:移动支付便捷高效,有利于消费方式的改变; ②企业:有利于交易成本下降,效率提高,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③国家:由移动支付带来的消费将成为促进电子商务增长乃至拉动消费的新引擎,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国家整体科技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建议: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内进行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消费.

(2)①人大行使好立法权,完善与移动支付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移动支付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②政府要切实要履行好经济建设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依法行政,加强对移动支付行业的监管力度,强化信用环境建设,打造良好的支付市场秩序,保护公民的资佥安全与信息安全,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 ③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依法惩治各种危害支付安全的违法行为; ④广大公民要知法懂法守法,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支付方法,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⑤社会舆论要加强舆论监督,宣传防范支付安全风险的常识和技巧.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大力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涌现出一大批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文明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要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

家风是无言的教育,良好家风的涵养绝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是累寸土之功,积细流之举的过程;是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过程;是用社会主义精神进行改造和熔铸,使之升华为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并凝聚激发为强大的正能量的过程。

(1)结合材料并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2)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如何涵养良好家风,促进社会和谐。(3)以“建设美丽家庭,涵养时代家风”为主题,列举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20个字以内。

(1)①培育良好家风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有利于创设良好文化环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促进人的健康成长;

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

③是文化建设中心环节的要求,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社会和谐,传播正能量.

(2)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克服不良习气,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不是一帆风顺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求重视量的积累,家风的涵养要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③辩证的否定观及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精神,坚持“扬弃”,要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④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让传统家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使之升华为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并凝聚激发为强大的正能量,做到与时俱进.

5.0210年行政法主观题 篇五

一、原因依据类

1、青岛文科综合29、材料五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与东盟多方面的文化交流活动。仅在2009年,中国—东盟青年营、泰国风情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国际摄影大赛、中国—东盟电视论坛等系列活动成功在南宁举办。目前,中国已在东盟国家建立18所孔子学院和14个孔子课堂,参加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人数达15万人。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

(6)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加强与东盟间的文化交流活动的文化依据。(8分)①文化是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双方各个领域的合作。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中国在东盟建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③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不断加强与东盟文化交流活动,能够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双方开展交流活动,能够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8分)

2、实验中学三诊文综

29、材料六作为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山东省在确定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各项措施时,把文化事业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快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规划了“三区、三园、三带”(三区:以青岛为龙头,打造东部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南为中心,打造中部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宁为支点,打造西部文化产业集聚区。三园即鲁文化产业园区、齐文化产业园区和红色文化产业园区。三带:黄河文化产业带、运河文化产业带、滨海文化产业带)的文化发展产业布局。

(6)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山东省把发展文化事业放到重要位置的理由。(7分)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先进健康的文化可以促进经济政治发展,发展文化事业促进山东经济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山东省把文化事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消费的增加,从而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

③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山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能够激发文化创造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山东规划“三区、三园、三带”产业布局,有助于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7分)

3、枣庄文综

29、材料四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世界上最长、工程量最大的运河——中国京杭大运河将于二〇一四年申报世界遗产,并且只有一次机会,如果申报失败将永久失去申报资格。

(5)结合材料四,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8分)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4分)

②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品格;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也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4分)

4、济南一模政治:27.(20分)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而文化产业逆势而上,呈现着“繁花似锦”的繁荣景象。

某校高三(1)班同学开展“感受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的主题探究活动,搜集了下列材料。请你一起参与。

材料一感受文化软实力

2009年,一场场高质量的演出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网络、3G等新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竞相追逐的制高点。电影票房突破60亿元,增长近40%。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增长20%„„以“中国元素”为底蕴的文化产业不仅塑造了强大的中国国家文化形象,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更为推动中国经济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增添了力量。

(1)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并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说明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意义。(6分)

①考生只要从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等角度来概括,都可以给2分。(2分)

②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4分。每句2分。每句中,每分句1分,最高给2分)

二、措施、作用类

5、日照文综

29、(6)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突出。2004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5.83%,英国占7.61%,加拿大占3.8%,韩国占大约6%,而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2.45%。

(6)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7分)

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2分)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2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品消费,拉动经济发展;(2分)

积极发展健康有益的先进文化,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1分)

6、济南二模文综

28、材料三2009年山东省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打造有山东特色优势的文化产业。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文化产业战略重组,营造主旋律与多元化统一的创新环境,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山东文化品牌,使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时代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文化产业正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支点。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山东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如何发挥了文化产业的独特作用?(8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山东省通过打造有特色优势的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山东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措施,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支点。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山东省在打造特色优势文化产业中坚持主旋律与多元化的统一,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发展文化要在实践基础上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山东省在打造特色优势文化产业中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8分。每要点2分,每句1分)

7、济南外语3月政治:材料二: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黄河三角洲的文化产业资源具有独特的人文社会性,有历史人文的积累,有农村民俗文化的绵延,有革命文化的巨变,有工业文化的当代画卷,有戏剧文化的源泉,这些构成不可转移和不能替代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景观,是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的理论依据。(6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经济以重要影响。黄河三角洲不可转移和不能替代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景观,是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和动力,能促进黄河三角洲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将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8、济宁一模文综

28、材料三一个强大国家的兴起,往往都会在国际上掀起相应的文化潮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汉语热”、“孔子热”也随之兴起,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但这种影响力与中国作为一个政治、经济大国的地位仍然极不相称,仅以图书为例,对欧美的进出口比例居然超过100比1。这种巨大的“文化逆差”警示我们,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无所不在,而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却微乎其微。

(3)请你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①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推动文化创新。(2分)

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2分)③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等文化事业,振兴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分)

9、济南一模政治:25.(12分)2009年10月,某校高三学生鲁泉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上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新要求,培训班要求他写一篇主题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要性”的心得体会。

(2)请你写出该小论文的提纲要点。(5分)

①践行学习型人生要不断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1分)

②践行学习型人生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分)

③践行学习型人生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2分)

④践行学习型人生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1分)

三、体现类

10、泰安一模文综

29、材料四:“齐鲁青未了”是上海世博会山东馆的主题。在设计上,山东馆运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视觉元素,巧妙地将齐鲁大地山的厚重和海的灵动融为一体,形象表达了“青山连绵不绝,绿水长流不断,文化传承不息”的意境。整个山东馆的设计,由“鲁班锁的营造智慧开启美好家园”开始,以“孔子登岱而小天下的胸怀铸造城市灵魂”提升,最终以“花如意的和谐理念畅想美好生活”收尾,借鉴传承了先人的建筑智慧与“和”的思想,突出了现代山东的生态理念,展示了未来的前进方向。

(5)依据材料回答,山东馆的设计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7分)

①山东馆的设计“运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视觉元素”、“借鉴传承先人的建筑智慧与‘和’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分)

②山东馆的设计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有利于推进中华文化的不断创新。(2分)

③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山东馆的设计“展示了未来的前进方向”,体现了对文化作用的重视。(2分)

④山东馆的设计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包括山东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1分)

11、淄博二模文综

29、材料四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这种设计不仅抒发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情感,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

(5)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5分)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世博会会徽图案寓意着人们对美好和谐生活的追求,是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表现。(1分)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2分)

③设计不仅抒发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情感,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分)

12、烟台文综

29、材料四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这里的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都能歌善舞,绚丽多姿的歌舞艺术,伴随着丝绸之路的驼铃声,蜚声中外。新疆各族人民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新疆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艺术宝库。解放后,中央加大对新疆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力度,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期,阿勒泰乐器“苏尔”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材料四主要反映了哪些文化信息?(6分)

①新疆民族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文化色彩。(2分)

②新疆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2分)

③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与发展,这是新疆民族文化得以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2分)

13、潍坊二模文综

28、材料二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处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与国外截然不同的是,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合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

(4)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评析“家国伦理”对于中国人住房消费的影响。(8分)

①文化影响人的认识、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且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家国伦理”使中国人对“家”“房”看成最终的情感归宿地,在住房消费上有着强烈的愿望。(3分)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中国人独有的“家国伦理”对家更加看重,更愿意拥有自己的住房,而不愿意租房。(2分)

6.0210年行政法主观题 篇六

(2011年)

材料:2011年元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在会见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时指出:“法学是治国理政的大学问,是政治性很强的学科。法学理论工作者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才智。”***要求,“密切关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提出更多理论上的真知灼见,积极参与国家立法,主动服务执法司法实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成为通晓古今、学贯中西的法学大家,不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

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可以从哪些方面理解中央领导同志对法学理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请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谈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繁荣法学事业的要求。答题要求:

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

2.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

3.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根据材料,***同志在讲话中对法学理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要讲政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要重实践,努力服务国家法治建设实践,不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彻底的人民性。社会主义法学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法学事业,就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法学领域意识形态的主导权。繁荣法学事业,就必须使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系统的科学性和充分的开放性。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是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持的重要阵地,事关我国法治建设的兴衰成败。繁荣法学事业,就必须不断提高法学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2010年)

材料 据新华社2009年12月1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在18日下午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

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推动政法工作全面发展进步,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注﹡三项重点工作

① 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抓源头,清积案,建机制,强基层,努力化解老矛盾,有效预防新矛盾,进一步形成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社会环境。

②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

③ 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在提高执法能力、细化执法标准、强化执法管理监督、加强政法机关党的建设上取得新进步,进一步提高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的执法公信力,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问题

请结合当前政法领域的三项重点工作,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依法治国基本内涵的理解。

答题要求

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

2.无观点和论述,照搬材料原文不得分;

3.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包括人民民主、法制完备,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和权力制约四个方面。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法制完备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

2.在政法领域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及当前社会矛盾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推进政法工作的关键环节。

3.在政法工作领域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巩固依法治国政治基础的关键环节。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满足社会发展客观要求,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创新实践。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是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规范、各项权力依法约束的必然遵循。

(2009年)

材料:1840年鸦片战争前,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农业社会是封闭保守的。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封建法律面临挑战。清朝统治者迫于内外压力,于20世纪初下诏修律,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为契机,法的现代化从制度层面上在中国正式启动。

新中国成立后60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国法的现代化以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为建设目标,历经曲折考验,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的法治思想和观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总结凝练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地指引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并推向深入,形成了以“三个至上”重要观点为精神实质和根本原则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问题:

请结合中国法治现代化发展进程,简答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三个至上”重要观点的认识。

答题要求:

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

2.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发展进程(法的现代化、中国法的现代化、中国法治现代化);

2.中国法治现代化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

3.改革开放继续向前推进的关键历史时期,党中央审时度势,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三个至上”重要观点,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和思想基础,是指导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思想观念体系,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指明了政治方向、明确了历史使命、提供了科学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2008年)

材料:据新华社4月13日电:2006年4月,中共中央提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

《法制日报》2008年2月1日报道:2007年岁末,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指出,要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这“三个至上”所蕴含的精神,不仅体现了执政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内涵,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问题:

请根据以上材料,从法与政治和法的作用的角度简答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识。答题要求:

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

2.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法和政治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法离不开政治,政治也离不开法。这就是为什么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一方面要强调党的领导,执法为民,强调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强调服务大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又必须包含依法治国、公平正义的涵义和价值,必须强调宪法法律至上。这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从法和政治的角度看,实际上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政治性、人民性和法律性的统一。

2.法的作用泛指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法不仅具有规范作用也具有社会作用,其社会作用是由法的本质和目的所决定,社会主义法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具有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7.0210年行政法主观题 篇七

提示:文中国标答案指的是教育部颁布的标准答案,省标指的是省教育考试院专家组结合阅卷要求和当年考生答卷情况经过商议后给出的评分细则,一般来说评分细则更接近考生的答题思维特点,但一定会坚持原则(不是无原则的降低要求)相对于国标答案来说更具有可操作性。

2013年高考政治新课标Ⅰ卷主观题评分细则

38题:(12分)(1)【国标】 答案:

通过党的会议和决定,加强党的领导,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地位和奋斗目标,确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

【省标】细则:

(1)①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或巩固领导核心地位、或巩固执政地位、或作为执政党)2分,确立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或奋斗目标、或方案、或方向、或任务)2分 ②加强党的思想领导(或者确立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2分

发挥核心价值体系(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或邓小平理论、或三个代表、或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作用 2分

③加强党的科学执政 2分

把握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或健全领导体制和机制、或增强文化建设的本领)2分

其他做答:只写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并且正确结合材料的给6分,不结合材料的给4分;只写科学执政,并且写的很好,最多给6分

(2)【国标】 答案:

改制后,公司经营战略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合理的组织机构保证了公司高效运转;科学的管理、高质量的演出节目和市场化的营销,形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合理的分配制度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演出场次增加,多个节目获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2)【省标】细则:

(14分)把握关键词:①经营战略②现代企业制度(或股份制改革、或政企分开、或公司制、或股份有限公司)③分配制度(或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相结合)④组织结构⑤科学管理⑥社会效益(或责任)⑦面向市场(或市场化营销、或价值规律、或适销对路、或市场多元化)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⑨信誉、形象、诚信⑩利用国家政策(每点2分,总分不能超过14分)

以下不得分:①自主创新②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③经营路线、经营政策④内部机制、组织机制⑤市场基础性作用

39题:

(1)【国标】 答案:

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支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

观点二:支持收录文字母词

理由:其一,收录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

其二,收录的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其三: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1)【省标】细则: 反对:1分

①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 2分 ②汉语是中华文明的标志2分

③应该捍卫汉语的纯洁性(或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民族特色、或维护文化安全、或抵制文化侵略、文化霸权)3分

④不反对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但是词典是规范语言的范本,不应该收录,至少不应该在正文收录 2分

赞成:1分

①文化发展进步的需要

②文化包容性(或不同民族文化应该交流理解)③文化具有多样性的意思 ④文化传播交流的意思

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意3点可给9分)

(2)【国标】 答案:

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由此产生争论是正常现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甚至错误。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讨论,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认识的发展。

(2)【省标】细则:

①认识有主体差异性(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3分

②认识有对错之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或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或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认识有局限性)3分

③认识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或认识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2分

④争论有利于:a、相互交流|学习|碰撞|借鉴;b、克服片面|全面认识|取长补短|明辨是非|分清利弊;C、拓宽视野|开拓思维|改变思维定式;D、获得正确认识|真理性认识|发展、发现真理(4条任意写2点得4分,只写 一点得2分)

以下不给分:文化交流的意义;认识的具体性条件性;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争论检验认识

(3)【国标】 答案: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理服人而不以势压人;尊重对方发表意见的权利; 避免语言粗暴、行为过激;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3)【省标】细则:

①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或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或坚持真理的条件性、或一切从实际出发、或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或实践第一、或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或唯实)

②以理取人,不以势压人(或据理力争,讲道理)

③权利义务相统一(或尊重对方观点、或考虑别人的观点、或尊重对方发表意见的权利、或人与人是平等的)

④避免语言粗暴,行为过激

⑤坚持真理(或坚持真理的具体性、或取长补短、或克服片面性、或全面的看问题、或一分为

二、或坚持两点论、或辩证的看问题、或不盲目相信权威、或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或修正错误、或求同存异)

不给分:辩证否定观

2014年高考政治新课标Ⅰ卷主观题评分细则

38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12分)【国标】 答案:

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创新管理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省标评分细则:第一点是依法行政,或者是科学决策、合法行政、3分,第二点加强政府职能,或者完善等词语关键是政府职能。替代的有转变政府职能,或者政府履行经济职能或者公共服务职能3分。第三点政府、市场、或者企业的活力2分,积极性2分,或者市场的作用,市场的决定性地位等市场的地位的2分,回答其中任意2点的得3分。第四点,除了国标答案,前半句替代的为政府的威信,权威,公信力、形象等2分,或替代为提高行政效率2分。后半句替代为政府的性质或者原则2分,或者突出人民地位的都可

(2)政府放宽市场准入规则会增加市场活力,最终使消费者受益。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消费者受益的.(14分)【国标】答案:

放宽市场准入规则可以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提高企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和速度,使市场上企业的数量增加,从而导致供给增加和竞争加大;供给增加意味着商品种类的丰富的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竞争加大有利于提高商品的质量,降低商品的价格,最终是消费者收益。

【省标】细则:

①放款市场准入规则可以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或降低准入门槛,或降低企业投资融资难度);提高企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和速度(或增加市场活力);使市场上企业的数量增加(或生产规模扩大)。(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两点4分)

②企业数量增加导致供给增加(或商品数量的增加)(2分),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或使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2分)

③企业数量增加导致竞争加大(2分),有利于提高商品的质量(2分),降低商品价格(2分),最终使消费者受益。

说明:如考生只答:“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或市场调节的两个优点)使”得1~3分

39题: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10分)【国标】答案: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意识、创新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省标评分细则: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或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2分;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发展)或文化繁荣(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或创新人才培养2分。

②教育创新有利于学校文化或校园文化或文化氛围或管理文化或育人文化等形成和发展2分。

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或民主意识或创新意识或创新精神或思维方式或个性或自由或创新能力或认识能力或实践活动等。2分

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或立德树人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或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2分

(2)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12分)答案示例一:该观点具有合理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用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落后观念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和实践不强。当然,学生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观念不是唯一的因素。

答案示例二:该观点存在片面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的发挥是需要条件的。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实践,就不能发挥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力等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的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把教学观念视为影响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

评分细则:①(社会)意识对世界(物质;人;实践)具有反作用(能动作用;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指导作用)。或者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四性”任具其一即可)。或者意识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2分

②正确的(社会)意识对世界(人;社会;物质;社会存在;实践)具有促进作用。或者错误的(社会)意识对„„具有阻碍作用。或者意识作用的发挥是需要(主客观)条件的。2分

③教学观念对学生产生影响。(或正确的教学观念会培养出优秀的学生)1分

科学的(正确的;创新的)教学观念可以扩大(培养)学生的知识面(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创新型人才)。3分

不同的教学观念对学生有不同的影响。2分

若材料表述充分,出现关键词给3分,否则1分,带“不同”2分。(良好、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感染每一个人。1分)④错误的教学观念„„对材料理解及给分参考③ ⑤客观条件:只表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尊重客观规律”“实践”“客观条件”“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等,没有分析给1分,能详细阐述者给3分。

⑥主观条件:必须见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力)等学生自主学习的词才能给3分。

⑦学生的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或者教学观念不是唯一因素(决定因素)等词语。2分

(3)结合材料,就教育创新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4分)(3)答案示例:创新托起中国梦;知识改变人生,创新成就梦想。答案须围绕教育创新的主题,符合题目要求,每条2分,满分4分。)

2015年高考政治新课标Ⅰ卷主观题评分细则 38(1)①严格执行人大审批通过的预算;(2分)②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2分)③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2分)④运用检查、审计等行政手段强化预算监督;(3分)⑤公开预算,增加财政收支的透明度,接受权力机关监督和社会监督。(3分)

关键词:审批、完善制度、依法、系统内、外监督。

细则:①严格执行人大审批通过的预算;或尊重、严格执行人大决定;(2分)②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或深化预算制度改革;(2分)

③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或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2分)④运用检查、审计等行政手段强化预算监督;或行政系统内部监督;(2分)⑤公开预算,增加财政收支的透明度;或政务公开或增加财政收支的透明度;(2分)⑥接受权力机关监督和社会监督;或行政系统外部监督或自觉接受监督(2分)

(2)合理性:①财政赤字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体现,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增加财政赤字能够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3分)②我国目前财政赤字率虽然在提高,但低于3%的警戒线,是适度的、安全的。(3分)

措施:①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2分)②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3分)③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3分)

合理性

关键词:经济困难;赤字作用(需求)

细则:①经济下行压力;增速放缓;经济发展遇到困难;(2分)

②刺激社会总需求;扩大内需;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扩大投资需求;(2分)③低于警戒线;适度的;安全的。(2分)措施

关键词:优化结构;使用效率;公平。

细则:①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优化结构,确保合理投向;优化资源配置;(2分)

②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3分)③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兼顾效率与公平。(3分)

39(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4分)乡愁反映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体现了当代人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愿望和期盼;(4分)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4分)

关键词:与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关系;乡愁与美德的关系;重要载体、历史文化养料 细则:①核心价值观与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2分); 传统文化是重要源泉(来源、基础)(2分); ②乡愁与传统文化的关系(2分);传统文化的作用;(2分)③提供了重要载体(2分);丰富核心价值观。(2分)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4分)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3分)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3分)

关键词:认识本质;认识受主体制约;受客体状况制约;主、客体具体 细则: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2分)②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制约;(2分)

③认识受到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2分)

④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主体状况);

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客体状况)。

主、客观条件写出三占以上给6分,只答主观或客观最多给4分

(3)在保持原有村落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2分)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传承,使其转化为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2分)(其他符合基本要求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关键词:物质载体的保护;精神方面的传承

2016新课标Ⅰ卷政治科高考省评分细则

38题: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能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12分)

【国标】答案:

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沿线各国人民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能够促进沿线各国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能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中国自身发展。

【省标】细则:

必要性角度:顺应了世界多极化(1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1分),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积极探索(1分);此层次若答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也可得1分。

重要性角度:有利于沿线各国人民实现共同发展(2分)、共同繁荣(2分)两个3分;评卷场变通给分的观点有:有利于维护共同利益(2分),实现区域合作(2分)、经济发展(2分)总分不超过3分。

能够促进沿线各国间的相互尊重(1分),相互理解(1分)和政治互信(1分);若答合作(1分)、联系或伙伴关系(1分)、沟通(1分)、交流(1分)总分不超过2分。

从中国自身发展角度:能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1分),推动中国自身发展(2分)。负责任大国(1分)、国际形象(1分)、国际地位(1分)、综合国力提升(1分)、深化改革开放(1分),总分不超过2分。

学生答中国的外交政策、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不得分。抄材料中的头三行可得2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14分)

【国标】答案:

沿线国家:扩大产品供给;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中国:扩大产品市场化;促进优势产能“走出去”;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省标】细则: 沿线国家(8分):扩大产品供给(2分);如果回答中含:商品、服务;四大优势产业供给表述可给2分。

增加税收(2分);如果回答中含:财政收入,年纳税约2亿的表述可给2分。扩大就业(2分),如果回答中含投资、收入,2千岗位,68家入驻企业等给2分。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2分),如果回答中含标准、管理、创新;技术标准、合作区等表述可给2分。

中国:扩大产品市场(2分);如果回答中含化解产能,资源优化配置,供给侧改革可给2分

促进优势产能走出去(2分)如果回答中含贸易、投资、发展,四大优势产业、技术标准的表述可给2分;

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2分),如果回答中含提升国家形象、品牌、影响力的表述可给2分。学生若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可给2分。

39题: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12分)【国标】答案:

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受错误价值观驱动,否认英雄的言论歪曲了历史,遮蔽了真相,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价值观,才能抵制否认英雄的谣言,消除其影响。

【省标】细则: 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判断、选择、行动)或价值观对人们具有导向作用(2分),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分),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

受错误价值观驱动或价值观迷失(2分),否认英雄的言论歪曲了历史,遮蔽了真相,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2分)。

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价值观(2分),才能抵制否认英雄的谣言,消除其影响。(2分)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0分)【国标】答案:

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省标】细则:

尊重历史事实(1分,或还原历史),增强辨别信息真伪(1分)、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1分)提高眼力,拒绝污染。上述三个要点任答两个可得3分。

利用网络(或网络技术手段)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2分),抵制和批驳大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2分)。大力宣传英雄精神(1分),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1分),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1分)。

上述三个要点任答两个可得3分。答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中的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做法,一句话1分,最高不超3分。套上一些时政话加上抄材料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可得4分。

(3)班级召开“我为英雄点个赞”主题班会,请就如何学习英雄列出发言要点。(两条,每条10-30个字)(4分)

【国标】答案:

树立崇高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勤奋学习,掌握为国家。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本领;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省标】细则:

基本上按以下三个方面给:

理想:人生观、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捍卫英雄。(2分)学习:学习本领、提高素质能力(如两个修养)(2分)

实践:行动,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参加志愿者行动,开讲座等。(2分)

2017年高考文综政治全国1卷评分细则

38.(1)存在问题:消费品供需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生产不能有效满足需要(4分),只答出以下任何一点给3分:需求层次(水平、结构)高而供给水平低/有效供给不足/中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

(2)解决措施:①采用先进工艺和高的质量标准,提高消费品质量(3分)答出其中一点给2分; ②加大高端消费品研发投入,优化消费品供给结构(3分)答出其中一点给3分,只答企业要自主创新、调整产品结构,给2分;

③加强品牌培育和推广,提升自主品牌的价值(2分)答出其中一点给2分;只答诚信经营/提升企业形象给1分;

④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性价比(2分)答出其中一点给2分;以下答案可给2分:实施正确的战略/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市场定位准确。

(采点、采意,不挑错的只挑对的)

39.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1分)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1分)②根据宪法/香港基本法/法律的规定(1分),全国人大常委会有解释基本法的权力(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有立法权 1分)

③捍卫国家主权/安全/根本利益/统一(2分),遏制“港独”(2分),维护宪法/香港基本法/法律的尊严(2分),维护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法治秩序(2分)。如果只答“维护一国两制方针”也可得2分;如果只答“香港法治秩序”可得1分④

40.(1)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创造者(4分)(写到其中一个均能得4分)②树立人民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主体的意识(2分)

答到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或发挥人民的主体力量(作用)与文化结合,可给2分;

只答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或发挥人民的主体力量(作用)/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1分)③关键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根据或者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把人群众的需求/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文化发展结合起来,可给3分; 人民利益/人民立场/人民群众+文化发展 2分;

④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社会实践中实现/加以传承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享受文化成果。

(2)①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3分)此给分点主要说明诗词大会节目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所选诗词内容的精品性(代替:该节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给1分;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给1分)。如考生有类似的表述,可酌情给2分。

②重视挖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3分)此给分点主要说明诗词大会节目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所选诗词作品的文化内涵(民族精神、道德价值1分)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分)。如考生有类似的表述,可酌情给2分。

③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2分)此给分点主要说明诗词大会节目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其传播方式的新颖性、生动性。如考生有类似的表述,可酌情给1分。如、大众传媒、现代科技等给1分;文化创新不给分。

④激发民众内心的这个诗词文化情结,引导民众广泛参与(以人民为中心、导向、立足、面向人民)。(2分)此给分点主要说明诗词大会节目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能激发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参与热情。如考生有类似的表述,可酌情给1分。文化自觉、自信不给分!

(3)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

以下为替代答案:编制教材,列为必修科目,开展专题讲座,开展阅读经典名著教学等。(课程)组织知识竞赛,召开主题班会,举办文化节、诗词大会,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活动)运用大众传媒、新媒体技术进行宣传。(传播手段)

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培养意识,未写具体建议可给1分。

敲黑板,划重点,阅卷老师总结:

1.在阅卷过程中,能够得分的答卷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学生答案虽然与参考答案表述不完全一致,但意思大体相同。

(2)学生答卷虽然与参考答案表述完全不一致,但逻辑严谨,论证周密,无知识性错误,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且能够自圆其说,与题意相吻合,符合“加分”条件。

(3)学生答卷除完全与参考答案规定相符,还能在参考答案之外,作进一步深挖拓展且符合题意和社会实际的论述。

(4)学生答卷书写整洁,思路清晰,虽然只有少量的符合逻辑的表述,但可以酌情给分。(5)学生答卷规范,序号清楚,回答重点突出。

不能够得分的试卷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学生答卷有某一点创新,但有明显的知识性错误,论证思路混乱,未按题意作进一步分析。(2)学生答卷有创新意识,也能够自圆其说,但不符合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思想路线,甚至有反动言论,阅卷领导小组规定:坚决不给分。

(3)学生答卷凌乱,亳无整洁可言,虽然有少数正确的说法,但逻辑性差,叙述东拉西扯,学生答卷大多与参考答案南辕北辙、相距万里的,也决不给分。

(4)学生答卷书写模糊,涂改很多,虽然有一些叙述与参考答案略微相同或相似,但有多数难以辨认,也不能给分。

2.对学生而言:好的答卷必须有好的开头和完满的结尾。好的开头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学生的论述直奔主题,不拖泥带水,不顾左右而言他。

(2)学生的论述与参考答案的推理分析思路基本相符,无干扰阅卷老师阅卷情绪的跳跃性、非连续性的推理、归纳和概括。

(3)学生答卷中的关键词与参考答案中的关键词相同或者多数相似,意思相同或相近。

(4)学生答案在论证过程中,理由充分、分析透彻、措辞到位,一看就觉得是“非等闲之辈”。好的结尾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与开头和答题要求相一致,结论中肯,有创新性。

(2)分析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不是牵强附会、言不由衷的虚假陈词。

(3)无逻辑错误和知识性错误,对程度性“副词”的使用和表述恰到好处,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既不重复论证也不随心所欲。

(4)结论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一致,没有离奇的表述,也没有过度的渲染。

1.要注意字迹清晰漂亮,卷面整洁规范,答案分点分段,赢得改卷老师的印象分。阅卷进入三四天,答案早已烂熟于心,所以阅卷老师速度基本达到每份试卷仅需3~4秒。通常在试卷显示的一瞬间,对试卷就有了第一印象,给高分还是给低分,潜意识中已经确定。因此,要想得高分,第一印象很重要,因为老师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答案而是文字,学生书写整洁,心情自然舒畅,也就更有耐心去寻找更多的得分点。

2.高考评卷主要采取“踩点给分”,有点把“问答题”变成“填空题”的味道,所以学生只要主干知识能答出来,就会在平均分之上。因此在答题时要去繁从简,突出主要考点,在答案的内容组织方面做到三要:面要宽,点要全,话要精。即答题思路要正确,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不要答非所问;分析问题要从多角度展开,不要重复在一个点上啰嗦个没完;语言要简洁精练不要拖泥带水,不要胡编乱造,尽量用学科语言作答,以提高得分率。

3.答题一定要采用“观点统帅材料”的方式,把关键词放在前面,材料分析放在关键词之后,切忌先分析材料,后得出结论,以免阅卷老师没有耐心,忽略了关键词,给出较低的分数。同时反对照抄材料和照本宣科。前者完全照抄材料,不加提炼,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或关键词用于作答。后者则是生搬硬套,完全不理会题目的具体要求,不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紧扣题意进行回答,只是一味的照搬课本或以前做过的类似题目的答案,结果由于针对性不强,得分率不高。

上一篇:金宝贝婴幼儿游泳馆六一活动策划下一篇:防洪防汛应急的演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