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建校--周年庆典仪式上的讲话(精选11篇)
1.在中学建校--周年庆典仪式上的讲话 篇一
老师们、同学们: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之际,我们迎来了建校108周年的喜庆之日。今天,我们全体师生隆重集会,共同庆祝全体一中人自己的节日。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总支、校长室,向全校师生员工,向离退休老教工,向国内外广大校友,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Xx一中各项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美好的祝愿!
108年前,Xx一中的前身——Xx府中学堂开始面向Xx、Xx、Xx、Xx、Xx等五县招生,开启了Xx地区现代基础教育的先河。可以说,Xx一中走过的108周年的历史,是一部追求科学、追求民主、追求创新、追求真理的历史。一百多年来,伴随着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历程,Xx一中在不断的成长和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全省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著名中学,并正在向全国一流名校迈进。
可以说,全体一中人共同创造并见证了这一年的辉煌。这些辉煌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师生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我们开放办学、精品办学的重要成果,也是我们一中兴旺发达的显著标志。在此,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过去一年付出辛勤汗水、做出突出贡献的全校师生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老师们,同学们,后年就是Xx一中建校110周年的大庆之年。见证建校110周年,是一个历史机遇,其中更包含着一种历史责任。如何创造新的辉煌来迎接110周年的校庆,是摆在每一个一中人面前的新课题。我们将积极做好110周年庆典的各项筹备工作,同时,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新的辉煌,实现新的飞跃,以优异成绩迎接110周年校庆的到来。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一定要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大青年教师引进和培养的力(资/料来.源,于:gzu521学;习/网 ]gzu521.com度,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永葆旺盛的职业生命力。同时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待遇,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更好地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一定要继续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推动教育观念、思维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强力推进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教研的创新,进一步加大开放办学的力度,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名校的合作与交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努力提升办学的品位与层次。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一定要继续加大校园建设的力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对教育教学的设施设备将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努力提高校园信息化、数字化水平。
迎接建校110周年的历史已经拉开。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正确的办学思路,有全体师生的奋斗努力,把Xx一中办成全国一流名校的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谢谢大家!
2.在中学建校--周年庆典仪式上的讲话 篇二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中, 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 纪念山东电子学会成立50周年, 回顾学会成立50年来的光辉历程, 展望学会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动员广大电子信息科技工作者同心协力, 继往开来, 为开创山东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新局面、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而努力奋斗。在此, 我谨代表山东电子学会, 向长期关心支持学会建设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向为学会发展付出艰辛努力的老领导、老专家表示崇高敬意, 向学会全体会员和全省广大电子信息科技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
回顾过去的50年, 伴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前进脚步, 伴随着改革开放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伴随着信息产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山东电子学会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 取得了丰硕成果和长足发展, 会员人数由成立之初的100多名发展到目前的3000多名, 设立了9个专业委员会, 多次被中国电子学会、山东省科协评为“先进省级学会”, 成为引领山东电子信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50年来, 学会始终致力于振兴行业发展, 为推动山东信息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倾注了全部力量。学会成立伊始, 联络一批有识之士, 以“繁荣学术、振兴产业”为宗旨, 举起了一面闪烁着“团结、创新、求实、奉献”精神, 推动电子信息科技进步、促进电子信息事业发展的光辉旗帜, 为山东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 学会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 凝聚专家智慧, 服务决策咨询, 满腔热忱地投入到如火如荼的电子信息科技研究和产业发展中, 在标准化体系建设、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职业资格与工程教育认证、人才培养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力推动了山东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
50年来, 学会始终致力于扩大学术交流, 为繁荣山东电子科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学会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与企业联系密切的特点,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促进产、学、研、用结合, 为提升电子信息科技创新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创办《山东电子》、《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等学术期刊, 组织完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优化软件产业发展环境、物联网核心技术发展等一大批重点课题研究, 协助制定山东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和系列指导意见。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积极开展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信息技术博览会、集成电路发展论坛、海峡两岸物联网高峰论坛等学术交流平台已成为省内电子信息行业具有广泛影响的盛会。
50年来, 学会始终致力于加大科普力度, 为传播电子科技知识、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学会以青少年学生、电子信息从业人员为重点, 以提高从业者科学素质和社会公众认知水平为中心,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深入开展电子信息教育, 广泛普及电子信息知识, 积极推广电子信息技术, 科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近年来, 学会全面贯彻《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面向社会大众, 深入社区学校, 通过出版科普读物、印发宣传手册、制作动画光盘、参与信息化下乡、创建科普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 充分利用世界信息日、全国科普日等重要时机, 组织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为全社会了解信息化、认识信息化、关心信息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50年来, 学会始终致力于提升服务功能, 为培育电子信息人才、激发科技创造活力提供了良好平台。学会创立之初, 就大力倡导电子信息专门人才的培养, 积极与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 切实加强信息学科建设, 有力推进了信息技术教育事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学会把激发电子信息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作为重要目标, 不断规范和加强学会管理, 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服务, 使学会成为和谐融洽的“电子信息科技工作者之家”。
50年风雨兼程, 50年励精图治, 50年辛勤耕耘, 50年春华秋实。山东电子学会的发展成就, 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 得益于中国电子学会、省科协、省民政厅、省经信委等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 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得益于广大会员和电子信息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此时此刻, 我们要深切缅怀为山东电子学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聂鑫、王治东等已故老一辈领导, 他们的光辉业绩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他们的崇高精神将永远代代传承。
当今世界, 科技发展突飞猛进, 创新创造日新月异, 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 推动了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 带来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 成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当前, 信息技术创新内涵更加丰富, 技术、网络、应用、服务深度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 驱动着世界产业布局的大变革大调整。
党的十八大科学分析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 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强调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领域, 十八大作出了“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的明确部署。这不仅对信息技术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也为广大电子信息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山东电子学会作为全省电子信息科技工作者和企事业单位的学术性社团组织, 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 进一步团结协作, 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扎实工作, 努力促进山东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将着力加强学术建设, 努力提升创新水平。紧紧围绕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这个中心, 团结带领广大电子信息科技工作者, 深入开展专业技术研究, 着力搞好重大科技攻关, 引领带动产业技术创新, 不断提高学术权威性, 为山东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持。
二是将着力加强交流合作, 推动行业开放互动。始终站在信息技术领域前沿, 发挥学会跨行业、跨部门的特点和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 积极搭建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交流平台, 进一步提高学会期刊的质量和水平, 促进产学研用结合, 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环境。
三是将着力加强服务能力, 做好基础支撑工作。面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着力提升学会服务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和政府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 切实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素质, 积极传播电子信息科技知识, 不断拓宽参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 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两化深度融合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是将着力加强自身建设, 促进学会规范发展。把握时代发展变化, 顺应信息化工作需求, 科学制定学会全面发展的战略规划, 进一步明确学会的发展方向和工作策略。坚持依法办会、民主办会的原则, 进一步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章程规定开展各项工作, 完善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制度, 逐步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咨询机制、严格规范的监督执行机制和高效有序的竞争激励机制。
50年的光辉业绩已经永载史册, 未来新征程的壮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山东电子学会将始终不渝坚持以“繁荣学术、振兴产业”为已任, 为实现山东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新跨越、夺取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胜利, 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3.在中学建校--周年庆典仪式上的讲话 篇三
亲爱的校友们:
老师们、同学们:
六十年前,一所简陋的农村初中在富阳小剡李氏宗祠呱呱坠地。它就是富阳中学的前身——富阳县立初级中学。紧随着我们民族前进的足迹,它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迎来了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它摆脱了十年~的噩梦,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揭开了健康、快速发展的新篇章。六十年来,由于几代人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学校在校园建设、师资培养、素质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及教学科研等诸多方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一个脚印,几年一个台阶,至今,它已从仅有3个班级、13名教职工的一所农村中学发展成为拥有2,700多名学生、230多名教职工的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高级中学。1981年,它进入了全省80所重点中学的行列,1996年被确认为浙江省首批一级重点中学。六十年风雨历程,六十年薪火传承,六十年自强不息。今天,当我们济济一堂欢庆母校六十华诞的时候,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
向历届校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六十年中先后有21,000多名毕业生惜别母校,足迹遍及五洲四海。你们秉承师长的教诲,兢兢业业,报效祖国,有的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骄人的业绩,有的成了国内外各个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喜看今日桃李芬芳、争奇斗艳,母校得以弦歌不辍、青春永驻。
向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学校发展蓝图的规划,办学方向的把握,政策资金的扶持都离不开你们的指导和帮助;学校取得的点滴进步无不凝聚着你们的心血和智慧。这是学校逐步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外部动力。
向我校的前辈领导和同仁志士表示深切的怀念之情。是他们筚路蓝缕、崇德敬业,开启一代风范之先河;是他们寒窗青灯、矢志不渝,甘作莘莘学子之人梯。先辈们的崇高精神层累了我校丰厚的文化积淀。
母校的优秀传统需要我们后人加以梳理和感悟,继承和发扬。十年前的金秋十月,当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建校五十周年庆典的时候,我们把“勤奋、求实、乐群、创新”定为校训;提出“创建花园式的校园、现代化的教育设施、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具有特色的育人机制”的奋斗目标。十年来,我们坚持育人这一个宗旨,确立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这两个理念,较好地完成了校园环境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运行机制建设这三项任务。
——XX年内我们相继完成了4000平方米的新教学办公大楼,4000平方米的教工住房,1XX平方米的学生宿舍及配套设施,近7000平方米的体艺馆。斥资60多万元建立电教实验中心,基本完成了教育设施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学校现拥有五套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双向控制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与“国际互联网”接轨,使“信息高速公路”直通学校各个部门,做到了信息交流快捷和资源共享,并已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优美的校园和先进的设施为学生提供了求学成材的理想之地,也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设了功能强大的硬件平台。1998年我校被评为“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
——培育优秀的教师群体是学校走内涵发展和持续发展之路的源头建设。近年来,学校加大教师的培养和引进的力度,整体优化师资队伍的素质和结构。现在,师资队伍的梯队结构已经形成,占全校教师总数 %的年青教师正在健康成长;名师工程已初见成效,学校已拥有5名特级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多名省市级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积聚教师教学创新的能量,学校坚持科研兴校这一基本方针,注重强化教师们的教科研意识及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自96年以来学校积极承担国家、省、市级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奖。95-96和98-99学校两次被评为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日趋深入,学校,特别是重点中学必须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以培养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建立高效的育人机制,进一步优化教风和学风,我们对教师在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的前提下,推行优教优酬的激励措施,提倡竞争,鼓励个人冒尖;提倡合作,注重群体效益,营建在协作基础上竞争,在竞争中求得整体推进的良好氛围。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坚持“品格塑造、知识积累、能力培养、方法指导”四位一体的价值追求;尊重个性差异,着眼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近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我校学生在全国、省市级各类学科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高考升学率稳定在90%以上,今年有6名优秀学生进入清华和北大深造,创下了历史新记录。1999年,由富中校办企业投资5000万人民币创办了富阳历史上第一所民办寄宿制初中——永兴中学;今年又配套建立了永兴双语小学。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探索基础教育内部的衔接和整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亲爱的校友们:
老师们、同学们:
富阳中学是富阳市基础教育的龙头。它今天取得的成绩,与它所承载的历史使命相比,与那些积淀厚重、成就斐然的名校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站在新世纪的开端,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最近,在各级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我们基本拟定了学校近五年的发展蓝图。我们的目标是:高规格、现代化、有特色的全国示范性学校。
总书记最近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要求我们“志承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我们要牢记党和人民的谆谆教诲,知行并进,无私奉献,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富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母校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4.在建校××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在春和景明、万象更新的阳春三月里,我们沐浴着煦暖的春风,从四面八方赶来,从各条战线赶来,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学××周年华诞。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致以热烈的欢迎,向全体师生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历史的脚步匆匆而过。××中学经历了××年的风风雨雨,赢得了××载的灿烂辉煌。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出,到繁华闹市,到偏僻山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政治、经济、国防、科教文卫各条战线上,为祖国建设、民族振兴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在××校友的关心下,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军号角,我们亲爱的母校也有了巨大的变化和长足的发展。学校教育思想端正,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良好,办学效益显著,教研成绩突出,先后30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表彰,继××××年被评定为“××省一级学校”后,××××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级“现
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去年,学校还被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授予“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的殊荣。学校蜚声南粤,饮誉海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高凉古郡、在××大地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回顾过去,我们感慨良多;展望未来,我们思绪万千。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新的千年,知识经济时代正逐渐向我们逼近。江泽民同志说:“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胜,最终决定于教育的实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倍感肩头责任之重大。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我们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使母校“辉煌如昨,青春永驻”?怎样才能更好地“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怎样才能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借此机会,我想谈谈自己还不成熟的看法,以为引玉之砖。
首先,观念要更新。虽然推行素质教育已颇有时日,如今又加入了创造教育的主旋律,但我们的理念,我们的教育措施,我们的教学手段,往往停留在智能型教育甚至知识型教育的模式上。因此,更新观念,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全教会精神,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掘教材和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因素,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的创造性活动,坚持以启发为核心,以学生自知、自思、自理、自评为主线的民主教学方法,以充分培养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次,学校要升级。所谓“升级”,就是硬件、软件一起上,教育、教学、教研都要上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在×××书记、×××市长等领导的关心、过问、督促下,我校迁建新校的工程已经启动,这是硬件建设之一。与此同时,我们要积极开展学校软件环境的建设,加强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从管理工作求效益。在此基础上,再力争评为全国1000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为××教育继续发挥“龙头”学校的应有作用。
第三,领导要增压。面对学校要搬迁、要上等级,要转变教育模式等一系列艰巨任务,学校领导班子要进一步加强忧患意识,做好管理育人的各方面工作,务求学校在新世纪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领导,要身先士卒,要励精图治,要艰苦奋斗,做师德的表率、师风的楷模。要加强学习,学习政治理论,学习教育理论,学习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要带头深化改革,狠抓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总之,全体行政领导要成为育人行家,教书的能手,教研的闯将。
第四,教师要加强继续教育。在全教会上,江泽民总书记说过: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开拓创新,在客观方面来说,涉及体制、模式等问题;从微观方面而言,是教师问题。事实上,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全体教师要加强继续教育,坚持在职进修,接受新观念,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教法。我们要充分利用我校作为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优势,积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校还准备确立“新绿工程”的研究课题,探索素质教育条件下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为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奠定师资基础。
第五,学生要全面提高素质。学校希望,全体学生要积极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希望全体学生要发扬“严、勤、实、活”的优良校风,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充分发掘自身的个性优势和潜能,成为顺应时代要求的创造性人才。学校希望全体学生要提高全面素质,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树立起“今日我以学校为荣,他日学校以我为荣”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新世纪的弄潮儿。
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同学们:××年来,我们的母校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但是,我们深感任
重而道远。“古郡皇宫春吐艳,千禧奋力立殊勋。”这是×书记对我们的热情鼓励和鼎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一所“校舍设备高标准,领导教师高素质,学校管理高效益,教育教学高质量”的崭新的××××中学将屹立在粤西大地上,并昂首迈进全国1000所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行列。
5.在中学建校--周年庆典仪式上的讲话 篇五
话稿
在卫校建校7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稿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卫校校友、老师、同学:
正当举国上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八闽大地奏响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时刻,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卫生学校迎来了建校70周年华诞。这是我省中等医学教育的一件喜事,在这共庆华诞盛举之际,我怀着无比高兴的心情,代表福建省卫生厅党组、厅机关,向卫校建校70周年庆典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奋战在中等医学教育第一线的卫校离退休领导、老同志和全体师
生表示节日的问好!七秩春秋勤耕耘,教书育人写华章。卫校在长期的办学历史征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加强教育设施建设,努力优化办学条件,积极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创新办学机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强化质量建设,培养了数以万计高素质的技能型卫生人才,为促进我省中等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为推进闽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办学成果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形成了“授业求精,质量第一”和“以人为本,育德育能”的办学特色,其严谨的校风、严明的校纪和严格的管理为我省中等医学教育提供了可贵经验。喜看今日奋发图强跻身“国重”行列,展望未来与时俱进再创“名校”新业。我深信,卫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以校庆为新的起点,不断总结办学经验,积极探索办学新路子,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
6.在中学建校--周年庆典仪式上的讲话 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同学们: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届**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迎来了xx一中的91周年校庆。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谨代表中共xx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xx一中全体师生员工和新老校友表示诚挚的祝贺!向前来参加校庆的海内外
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91年来,xx一中饱经沧桑,形成了热爱祖国、坚持真理的光荣传统,崇尚一流、追求卓越的办学品格和“勤、严、实、勇”的优良校风,先后培养了近三万名高、初中毕业生,造就了以卢衍豪、沈铭贤为代表的专家学者,以姜成康、游宁丰为代表的政界精英,以黄剑忠、卢宪光为代表的商界骄子,以熊长羚、胡芝兰为代表的文体专才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他们为祖国的社会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悠久的建校历史,辉煌的育德工作,过硬的教学质量,使xx一中成为驰名海内外的省重点中学。去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成为全省办学条件最先进、办学质量最好的学校之一。今年高考又喜获丰收,在全市8所重点中学中,上本
一、本
二、本三线人数均居首位。这些都为xx一中迈向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全县各类学校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借鉴的范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前,我县正处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山区强县的关键时期,需要全县上下的团结奋斗,需要全县人民的艰苦艰业,更需要教育与人才的全力支撑。我们殷切希望xx一中要91周年校庆为契机,认真总结办学经验,继续发挥xx教育“领头羊”作用,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为建设“实力xx、魅力xx、活力xx”作出更大的贡献;希望全体同学认真学习,增长知识,成为国家和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才;同时,也希望广大校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母校,关心支持xx发展事业,内外同心,共创伟业,推进xx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最后,祝xx一中91周年校庆取得圆满成功!
祝老师、同学们工作顺利,学习进步!
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7.在中学建校--周年庆典仪式上的讲话 篇七
导入新课
假如是院长,开学典礼上讲话
推举代表上台讲话
——明确讲话内容与身份、环境有关。
讲授新课
一、课文讨论
本文是江泽民主席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场合:北京大学百年校庆
原名京师大学堂,诞生于1898年清末民族危亡之时;蔡元培曾任校长,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陈独秀、李大钊等五四运动前云集北大,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1919年5月4日,北大率先举起反帝反封建大旗;北大是我国传播马列主义的最早基地„„
身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决定讲话的高度); 对象:北大师生、参加大会的嘉宾,全国高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们,当代中国的广大青年。
提问:同学们先不要看课文,根据讲话时的场合、对象,想一想作为领袖人物,在北大建校一百周年的盛大集会上可能讲什么内容?
以下为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回答:
1.表示祝贺。
2.回顾北大历史。
3.评价北大贡献。
一是社会政治方面: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基地。
二是思想文化方面:宣传民主、科学思想,传播新文化。三是学术教育方面:振兴教育,繁荣学术,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
4.总结北大传统。
5.对青年提出希望。
提问:请迅速浏览课文,注意筛选信息,看以上内容哪些讲了?在哪一段讲的?哪些没有讲?还讲了哪些其他内容?
明确:以上五点在演讲中都有涉及,江主席还突破一般思路讲了一些其他内容,如:1.第三自然段讲中华民族的历史;
2.第六自然段讲自己的大学时代;3.第七至第九自然段讲了科教兴国战略等。
提问:为什么会讲到这些内容?这体现了江主席怎样的思路?
参考答案:
1.把北大的百年历史置于中华民族的百年兴衰这一大环境中进行阐述,可以看出北大在整个民族历史中的巨大作用。
2.讲自己的大学时代作用有二:一是作者提及自己大学时代的收获跟本文主旨——针对大学生以及全国青年讲道理、提希望是一致的,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身份讲自己的切身体会,带有很强的感染力。二是这段话在上下文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意由论述北大百年贡献,转为阐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大学的作用以及对大学生所寄托的厚望,结构十分严谨。
3.这是作者的身份与时代的要求,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教兴国已是我国全民的共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高领导,必然会对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提出殷切的希望。
二、讲话稿的要求
讲话稿必须接受来自3个方面的约束:
(1)讲话人的身份、条件和要讲的内容。普通人讲话和领导人讲话的口气和方式都是不同的,而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和一般面对面场合讲话的方式也各不一致,讲话的内容当然不同。
(2)听讲人的素质、层次和所关心的问题。比如,听话者是普通人,那么讲话者往往用一般性语词;听话人是专业人士,讲话者则可能更多用专业术语。一般人可能更关心日常生活,而层次较高的人士则更有可能关心其他问题。因此讲话的内容就会明显有差异。
(3)主持者已经确定的主题及其对讲话的有关要求。由此构成讲话的特定场合,影响讲话稿的内容、形式和风格。
三、分析课文,总结各段大意。
(一)划分层次,逐段寻找关键句总结大意。
第一部分(1):对北大历史的回顾和总结。
第二部分(2~6):强调当今科教兴国的意义,以及我国要有若干具有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1~18):对青年学生提出四点希望,勉励他们做到四个“统一”。
(二)分析段与段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总体思路。
从总体上看,在文中作者先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向北大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北大的百年历史进行概述和高度评价。然后,语气一变,又以一个过来者的身份,告诫大学生要好好利用大学时间,珍惜机会。最后,顺理成章地,以一个洞悉时代发展方向的智者,高瞻远瞩地向青年提出了四点希望。真可谓一气呵成,文法情理相融。
(三)理清局部思路。
本文不仅在整体上思路贯通,在局部也是很注重逻辑关系的,请找一段你认为逻辑思路比较清晰的段落做具体分析。
重点内容分析:
(1)大学的四个标准:四个“应该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知识到实践排列。培养造就,认知探求,创新转化,交流借鉴。
(2)四点希望:四个“统一”讲了四个方面的关系——学习做人的关系,强调思想修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调社会实践;个人与国家(人民)的关系,强调服务于祖国人民;理想与信念的关系,强调艰苦奋斗。四者的逻辑关系十分清楚。加强思想修养是投身社会实践、服务祖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前提。服务祖国人民则是投身社会实践的宗旨,而艰苦奋斗则是社会实践、服务祖国人民的思想准备和必由之路。并且,四个“统一”内部“A与B”之间也不能互换。
四、讲话稿的特点
属于议论文,还具有:
1.内容的针对性。中心突出,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2.思路清晰。围绕主题,每段开头说明要点,结尾重申。
3.语言简明通俗。语言深入浅出,注意符合场合、听众,既要让听众容易接受,又要语言得体。
板书
北大创建和百年中国史科教兴国战略四点希望
8.在中学建校--周年庆典仪式上的讲话 篇八
——在庆祝复旦大学建校99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作者:(2004年5月27日)发布时间:2004-06-01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2004年5月27日)
秦 绍 德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建校99周年庆祝大会。复旦已经走过了99个年头,正豪迈地向她的第100年进发。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不禁感慨万千。历经99年漫长岁月,复旦已经从最初的五十余名学生发展到拥有两万五千名全日制学生,从最初的大学预备学校发展成为文理医“三足鼎立”,拥有人文、社会、自然、技术、医学以及经济管理等学科在内的综合性大学,从一所不知名的江南小学校一跃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一代又一代复旦人不懈奋斗,铸就了复旦今日的辉煌,也形成了复旦的精神和传统。今天,我想借校庆的机会,谈一谈复旦精神的问题。
去年校庆期间,全校发起了关于复旦精神的大讨论。一年来,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讨论,踊跃发表见解,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复旦精神。通过这次大讨论,我们对复旦精神的理解不断深化。
什么是“复旦精神”呢?“复旦精神”就是复旦人在近百年的奋斗中凝练而成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判断,就是经过百年积淀而成的复旦历史底蕴和品格特征,就是复旦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活的灵魂。这种精神是一代又一代复旦人在长期的奋斗中铸就而成的。一旦形成,它又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使每一个身处复旦的人都受到它的熏陶,身上或多或少地留下这种特殊的烙印。
历史上曾有不少先贤对复旦精神进行过概括,这些都成为我们今人认识的阶梯。复旦精神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理解去加以阐述。而且,复旦精神也并不是一经提炼便被固定下来的几个条条,复旦精神的内涵随着时代的脚步在不断丰富和扩大。因此,任何复旦人都不要期望穷尽对复旦精神的认识。这才是对待复旦精神的科学态度。
这里,我想概括一下大家的想法,对复旦精神的总体特征和内涵作一些描述。
应该看到,复旦的发展历程是与一百年来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分不开的,复旦深深地扎根于民族,扎根于中华大地。复旦的创校史,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部分;复旦的崛起历程,就是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缩影。讨论复旦精神,不能脱离历史大背景去抽象地思考。
与其他大学相比,复旦精神有几点特别突出:
第一,爱国奉献、服务大众是复旦的传统。
复旦的爱国传统是与生俱来的。1905年,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和爱国师生们,为反抗外国教会势力的文化垄断和干涉,毅然宣布脱离震旦学院,创立复旦公学。1927年,我国著名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颜福庆先生和一群爱国教师也是为了打破外国人办的医学院校的垄断,创办了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这是上海医科大学的前身。复旦和上医的创立都是伟大的爱国壮举,都寄托了国人自主办学、教育救国的希望。
此后,在风雨如晦的日子里,复旦和上医都形成了爱国革命传统。复旦老校长李登辉先生将“团结、服务、牺牲”作为复旦精神的主要内容。历史上,不少优秀的学子都积极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他们一直站在斗争的最前线,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3位复旦学子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当时,复旦被誉为爱国民主的堡垒。上海解放后,为了解放全中国、巩固新生政权,复旦有780名学生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南下服务团和西南服务团,参加人数列上海高校之首。在这前后,一批留学海外的优秀学子也怀着赤子之心,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回到祖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投身新中国的教育科学事业,他们之中就有著名的谢希德教授。
热爱祖国必然热爱人民。“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是复旦人的信条,也是上医人的信条。颜福庆先生早年就推崇“正谊明道”,要求师生“不计功利,为人群服务”。上医的校歌第一句便是:“人生的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服务的价值何在乎?为人群解除病苦。”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励下,一代代上医人发扬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努力为人民的健康服务。20世纪50年代,上医抽调骨干力量,筹建了重庆医学院,并援建了新疆医学院。
进入新世纪新时期,复旦人继承了老一代的优良传统。从支教到支医,从援疆、援藏到援滇,在西部,在基层,在最艰苦的地方,都能看到复旦人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的身影。最近涌现出的以“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冯艾为代表的研究生西部支教群体就是新一代复旦人爱国奉献的典型代表。我们为他们而骄傲。这再一次证明,爱国奉献、服务大众的复旦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继承和弘扬。
第二,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是复旦的理念。
建校之初,马相伯先生就提出了“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的宗旨。1925年的老校歌中写入了“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词句。从此,“学术独立、思想自由”便成为复旦人高举的一面旗帜。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复旦人历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热衷于探索自然、探索规律,凡事都抱着一种研究的态度,喜欢问一个“为什么”;复旦人一直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在校园里自由地交流和碰撞,老校长陈望道曾说,“不同意见的争论是科学发展的动力”,“真理总是愈辩愈明,愈辩愈深”;复旦人向来不迷信权威,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这方面,不少前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例如,20世纪50年代,正当全国生物学界一边倒地学习“米丘林”,视其他学派为异端的时候,谈家桢教授逆潮流而动,大力介绍孟德尔-摩尔根学派,将基因遗传学说引到中国,他的这一尊重科学的大胆举动受到毛泽东的支持。复旦成为中国基因遗传学的发源地,谈老是中国基因遗传研究的奠基人。
正是因为复旦园里有自由的学术空气,开放的学术空间,宽松的学术氛围,这才吸引和集聚了各路名师,造就了许多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师级人物,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至今,他们的名字仍然耳熟能详,比如陈望道、周谷城、苏步青、谢希德、陈建功、谈家桢、郭绍
虞、周同庆、卢鹤绂、谭其骧、朱东润、周予同、刘大杰、陈守实、顾翼东、吴浩青、谷超豪、于同隐、胡曲园、吴文祺等等。上医也有颜福庆、黄家驷、胡懋廉、钱惪、张昌绍、荣独山、徐丰彦、谷镜济、林兆耆、吴绍青、杨国亮、陈翠贞、王淑贞、苏德隆、郭秉宽、沈克非等16位一级教授。他们宛如群星璀璨,在复旦园里释放着夺目的光彩,激励着一代代复旦学子不懈探索、勇攀高峰。
开放、宽容、自由、独立,是复旦的理念,也是一所大学保持思想和知识不断创新的必要条件。而这一点,与复旦严谨、求实的氛围并不矛盾。我们所追求的是在严谨、求实的基础上的自由探索。
第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复旦的风格。
复旦历史上经历过几次大的调整。建国初期,新生的共和国为了满足国家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要,对高等院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复旦是这次院系调整中组合高校最多的大学,一共有19所高等学校的相关系科加盟复旦。这次调整,使得复旦成为一所门类众多的全国性的综合性大学。40多年后,原复旦大学和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两校合并犹如两支涓流汇成为一股洪流,使得新的复旦大学有了更厚实的历史财产、更辉煌的成就和更广泛的影响。
复旦地处上海。从东海之滨的小渔村到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过程。在这一点上,复旦深受影响,复旦的精神和文化与上海的城市精神是一致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怀和心态使复旦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首先是名师荟萃。1952年的院系调整,使得各路名师云集复旦,不同的要求见解、不同的人文背景都在复旦园里交流、碰撞、汇聚、融合,并在这个过程中生长出新的枝芽来。这充分说明,一个学校必须是活水,是海洋。新的力量的加入,总会给学校带来一股新鲜空气,打破“一潭死水”的状况,甚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些学科的面貌,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人才流动、人才引进是一所大学永恒的主题。复旦也正是在这种过程中才永葆青春。
其次是学科综合。学科综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也有利于拓展新的学科生长点,有利于实现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的新生长点往往在交叉点上。而综合性大学具备学科交叉的土壤。复旦与上医的合并,使得新复旦的学科更加齐全,综合性更强,学科交叉融合的空间更加广阔。合并四年来,我们加大了对医学学科的投入,重点扶植医学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而且必将取得更大的成果。
海纳百川的前提是对外开放。复旦历来是一所重视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大学。一批学术大师和著名学者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复旦老校长李登辉和上医老校长颜福庆都曾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苏步青、谢希德等老校长都是国际交流的创导者和开拓者,他们的身体力行为复旦带来了很大的国际声誉,为我们后人创造了很多机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学成回国,直接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复旦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热情地张开双臂欢迎他们的到来,我们要让复旦成为海内外优秀人才集聚和向往的地方。
第四,追求卓越、争创一流是复旦的理想。
复旦人素来就有追求卓越的传统。永不满足,要做就做最好是许多复旦人的信条。在我们校史上,有很多值得骄傲的“第一”。比如复旦是全国最早设立商科的高校;复旦的《文摘》杂志最早刊载出《毛泽东自传》的中译本;研制出国内第一个医用X光管和表面分析仪,自行设计了全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创立了国内外公认的微分几何学派;进行了世界上首次血友病B的基因治疗I期临床试验;研制出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生物技术新药——重组链激酶;自行研制出我国第一台静立垂屏式人工心肺机;首创真丝人造血管、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多导电子耳蜗装置、新喉再造术和小肝癌诊治等等。复旦教师编撰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英汉大词典》等著作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复旦学子更是以优异的成绩为母校的优良精神传统不断增添新的注解。复旦学生在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会上夺得桂冠,先后三次捧回“挑战杯”,“九二国政”、“临床九六一班”、“管理学院子衿楼2001级”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中国科学院近两届增选的最年轻的院士都是复旦毕业生,等等。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复旦几代人的梦想。复旦的老校歌中就有“复旦复旦旦复旦,沪滨屹立东南冠,作育国士恢廓学风,震欧铄美声名满”的词句,反映当时复旦人的理想和追求。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复旦就提出了“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1995年,江泽民同志为复旦题词“面向新世纪,把复旦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为我校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而原上医也曾经提出过创建一流医科大学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复旦已经具备了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条件,理想的目标已经变为了现实的目标。新世纪的复旦人正在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懈努力。
复旦精神是指引复旦不断前进的动力,是复旦最可宝贵的财富。今天,我们迎接百年校庆,就是要团结动员全校师生员工,广泛联络海内外校友,继承和弘扬复旦精神,把人心凝聚起来,把斗志鼓舞起来,为创造复旦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共同奋斗。
首先是要学习。要了解校史,继承和发扬复旦精神。校史教育应该成为在校师生的必修课。要在全校师生中广泛深入地宣传和学习校史,弘扬优良传统。全校教师要坚持教书育人,要用复旦的优良传统教育和影响学生。特别是要把校史上著名人物的先进事迹作为教育学生的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和激励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高举爱国奉献、服务大众的旗帜,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其次是要实践。要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丰富和升华复旦精神。我们要把历史的传承和未来的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并且通过这一结合使复旦精神既体现深厚的积淀,又体现生机勃勃的活力。新的时期,我们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如何实现复旦在新世纪的腾飞和发展是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我们要继续不懈奋斗,并在新的实践和奋斗中,在争创一流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升华复旦精神。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我们期盼已久的百年校庆很快就要到来了。全校师生、广大海内外校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对复旦百年校庆筹备工作给予了高度关心,并寄予了厚望。李岚清校友、陈至立校友都非常关心母校的百年校庆,市委书记陈良宇同志前不久也专门就复旦百年校庆作出重要批示。广大校友、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是对复旦师生的巨大鼓舞和支持。
我们要本着“庆典为体、学术为魂”的宗旨,隆重、简朴、热烈地搞好百年校庆的各项活动,以百年校庆为契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
9.在中学建校--周年庆典仪式上的讲话 篇九
校友代表 孙昌璞院士(2016年9月10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七十年弦歌不辍、春华秋实!在母校喜迎70华诞之际,请允许我代表东北师范大学的全体校友,向母校致以诚挚的祝福和衷心的祝贺!
一日东师人,一生感恩情。1980年秋天,我从辽宁南部的农村来到东北师大,是母校为我打开了通往未来的大门。大学是一个人一生成长最关键的时期,我在这里学习、工作、生活了16年。今天的我,身上已经深深地打下了东北师大的烙印。东北师大不仅是培育我科学事业的沃土,而且塑造了我的诚实坚强人生品格。70年来,母校始终坚持教书育人为根本,培养人才为己任,汇聚了一批潜心治学、崇实求新的名师、学者,他们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为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早在我的大学时代,老师们的鼓励和引领使我早早走上了这条并不平坦的科研道路,并取得了一点点成功。我不会忘记,是物理系的老师们给我打下了坚实的学术根基,我的导师吴兆颜教授的治学态度和顽强的工作作风深深的影响了我: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自己的学术理想,坚持科学研究的纯洁性。不急功近利,不随波逐流,甘于坐住冷板凳,敢 于攻坚克难,形成了自己的工作风格。事实上,我的很多研究工作是在东师起步的,包括在量子群方面的研究和中微子振荡的早期探索,以及我长年坚持、今天才略有斩获的量子物理基础及其应用的研究。
母校赐予我的绝不止这些。它给予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给予了我做人做事的道理。带着“踏实、朴实、扎实”的东师人特质,我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地工作在科研和教学第一线。我坚信,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科学研究不是“空中楼阁”,要靠长期的奋斗和艰苦的付出才能有所斩获。这些都是母校潜移默化教给我的。我十分庆幸在我人生最宝贵的时间,来到了东北师大,来到了这个学术底蕴丰富的地方,母校的阳光雨露滋润了我的成长。浓浓春晖情,悠悠寸草心。尽管离开母校20年了,但我对母校的这份赤子之心始终未曾改变,我也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和能力为母校做点什么。
我一直关注着母校的发展,为她的变化和进步感到由衷的喜悦与骄傲。我知道,经过几代的努力,学校近年来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不小的成就,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方面,更是成就斐然。四年来三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2016年世界大学排名中首次跻身世界500强。70年来,东北师大培养了数十万的国家栋梁、社会中坚和各界精英。我和东北师大这些校友一样,对母校怀有深深的情感,希望母校越办越好,也希 2 望能以各自的方式回报母校。其实,每一个东师人在自己岗位上或默默奉献,或风生水起,都是对母校最好的回报。
我想用一句印度古诗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不论你走得多远都走不出我的心,就像黄昏时分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的根”。70年的东北师范大学,就好比苍天大树,枝繁叶茂,而我们就是您的累累硕果。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母校永远是我们不变的牵挂;不论身在何处,每一个东师人都会始终牢记自己的根在哪里,并将东北师范大学精神绵延赓续、发扬光大!
10.在中学建校--周年庆典仪式上的讲话 篇十
水利部部长陈雷
(2011年9月25日)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在全国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时刻,在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我们汇聚在郑东新区、龙子湖畔,隆重庆祝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建校60周年。首先,我代表水利部,向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六十华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六十年来为祖国水利水电教育事业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发展作出贡献的所有老领导、老教师、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亲切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对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改革发展给予关心、重视和大力支持的河南省委、省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推荐阅读
天宫一号最佳发射窗口定为29日晚 飞行任务完成合练
中国高官详解援欧路线
周小川:国内货币政策基调未变 质检总局启动豆浆机专项检查 民间借贷疯狂 中国版次贷或爆发 陈光标贵州演唱会未发猪羊(图)组图:孙中山鲜为人知的妻妾儿女 网友又爆一官员女儿尤美美炫富
60年前,在新中国成立伊始、水电建设百废待兴的历史背景下,在首任水利部长傅作义先生的亲自主持下,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前身北京水利学校应运而生,并与共和国水利水电事业同步发展。60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党的教育工作方针,秉承“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遵循“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践行“育人为本、学以致用”的理念,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呼吸、与水利水电事业同发展,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发展道路。60年来,学院始终站在水利水电高等教育前沿,坚持厚基础、宽专业、强素质、重实践、求创新,培养了10多万名水利水电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遍布祖国各地、各行各业,铸就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毕业生的优良品牌。60年来,学院始终突出办学特色,优化学科结构,拓展学科领域,强化学科融合,发展新兴学科,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特色专业、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工科为主干,理、工、农、经、管、文、法相互渗透融合、协调
发展的学科体系,呈现出重点学科与优势专业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60年来,学院始终致力于水利科技创新,积极参与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一大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项,为水利水电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60年来,学院始终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广大教职员工献身祖国的水利水电教育事业,躬行实践、无私奉献,为水利水电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六十载艰苦创业,六十载风雨兼程,六十载辛勤耕耘,六十载教书育人,六十载春华秋实,六十载桃李满园。华北水利水电学院60年奋斗和发展历程,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华水人的辛劳汗水,谱写了新中国水利水电史上浓墨重彩的壮丽篇章。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动水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水利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动员全党全社会掀起大兴水利热潮,水利改革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实现水利更好更快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适应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要求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希望华北水院以60年校庆为契机,以水利人才培养为根本,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科研水平提升为突破,以校区资源整合为保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面推动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为水利水电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建设一流高等院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经验,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把提高办学质量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优化治理结构,完善学科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出名师、育英才、争一流、创佳绩。
第二,突出办学特色,培养一流水利人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保持水利学科的办学特色,注重传播文化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修养相结合,培养创新思维与加强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造就更多优秀水利水电人才。
第三,注重科技创新,多出一流科研成果。大力开展事关国计民生和水利急需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提高水利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与地方、水利行业科研及企业单位的合作平台,强化与水利部所属科研院所的全面合作,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学治水、科技兴水。
第四,服务经济社会,创造一流办学业绩。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准确把握办学定位,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使学校的发展更加符合国家、地方和水利事业需要。充分发挥学院科技和人才优势,大力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和水利水电建设。
第五,坚持人才强校,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
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广大教师要切实肩负起光荣职责,以高尚的师德春风化雨、感染学生,以丰厚的学识授业解惑、培育学生,以科学的精神循循善诱、塑造学生,成为学生尊重景仰的良师益友。
第六,弘扬优良传统,建设一流校园文化。继承发扬学院的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努力营造创新求实、教学相长的优良学风。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加深对世界水利科技和水文化的了解,充分展示华水人的风采,树立华水人的良好形象,增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青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的希望。在这里,我想给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同学们提六点希望。一要志存高远。坚定政治信念,胸怀远大理想,立志干事创业,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中书写多彩的青春,在投身水利、发展水利中点亮闪光的人生。二要修身立德。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要始终把握人生航向、塑造人生品格、提升人生境界,牢固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大力践行“八荣八耻”要求,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面对困难、挫折和荣誉,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要笃学勤思。倍加珍惜青春时期的美好年华,勤于学习,善于学习,长于学习,打牢学业根基,掌握专业本领,练就服务技能。同时,要多问多思,培养独立思考习惯,培育创新求实品格。四要知行合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水情民情,了解基层情况和群众需求,在水利一线中砥砺品质,在服务人民中锤炼作风,在治水实践中学习新知,在破解难题中增长才干,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本领。五要开拓进取。始终保持昂扬奋斗的锐气、迎难而上的勇气、敢为人先的豪气,善于汲取养分,勇于革故鼎新,敢于挑战自我,不断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生力军。六要甘于奉献。把报效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作为人生的不懈追求,勇于到复杂和艰苦的环境中经受锻炼,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在奋进中不断成长。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薪火相传六十载,乘风破浪正当时。我相信,有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有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一定能在新的起点上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衷心祝愿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继往开来、繁荣昌盛!
衷心祝愿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安康祥福、事业顺达!
衷心祝愿同学们学业进步、不断成长,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11.在中学建校--周年庆典仪式上的讲话 篇十一
(2013年10月6日)
羊维达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在这欢度国庆、喜迎丰收的美好时节,我们在这里举行庆典,庆祝龙冈中学建校60周年。在此,我谨代表中共盐都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龙冈中学及全体师生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向出席庆典的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良好的祝愿!
创建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龙冈中学,秉持“办面向人民群众的优质教育”的宗旨,在艰苦创业中成长,在励精图治中壮大,用60年的风雨兼程,书写了一部属于自己的、充满开拓与奋进、承载梦想与光荣的华彩篇章。
60年砥砺耕耘,60年硕果累累。60年来,一代又一代龙中人,自觉践行“立信尚学”之校训,厚德强能,知行并进,为高等院校、地方发展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和合格劳动者,先后走出了以知青楷模董加耕、全国劳模徐迎春、中国核试验基地政委孔令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管兆勇、江苏华兴投资集团董事长朱成虎等为代表的知名校友,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60年来,一代又一代龙中人,积极倡扬“勇攀高峰”之精神,锐意进取,博采众长,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特色日趋鲜明,办学声誉不断扩大,先后荣获省四星级高中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省文明学校、省平安校园等称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区委区政府对龙冈中学为盐都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做出的突出成绩,予以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经济先行。“十一五”以来,全区上下坚持“双新”引领、民生导向、创新驱动,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域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苏北地区率先跨入全面小康行列。“仓廪实而知礼节”。盐都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更有教育优先的执政理念,在经济社会提速增效、跨越发展的进程中,教育始终被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教育结构不断优化,教育效益不断提高,先后被评为省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和省教育现代化区。如今,盐都已进入“双新求突破、三年再跨越”,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教育战线的神圣使命。全区上下要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公平先行区、教育质量风景区、教育形象示范区”的目标,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增创素质教育新优势,全力加快区域教育现代化,努力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践,谱写中国梦盐都篇“教育强区”的绚丽乐章。
春华秋实六十载,薪火传承育人才。希望龙冈中学以60周年校庆为新的起点,确立更高的目标追求,践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办学理念,把责任担在肩上,把质量铭记心中,把工作做到极致,演绎学校发展新的辉煌!希望龙冈中学全体教员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希望龙冈中学莘莘学子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在学习中加强修养、在求索中锤炼品格,放飞青春梦想、开启精彩人生。同时,我们也恳请历届校友不忘母校,情系盐都,时时关注龙冈中学和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建设科教发达、城乡共荣、民生幸福的“双新”盐都献智出力。
【在中学建校--周年庆典仪式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建校周年庆祝大会教育局长讲话07-02
在建校五十周年华诞的发言稿10-18
中学教师代表在庆典会议上的讲话10-29
在武穴中学新校区奠基仪式上的讲话07-16
建校35周年庆典策划书07-11
庆祝建校三十周年征文09-16
建校二十周年校庆庆典隆重举行11-09
某大学建校100周年工作简报09-07
大学建校周年庆祝大会学生代表发言09-14
建校六十周年校庆诗歌朗诵稿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