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总目录

2024-09-23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总目录(9篇)

1.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总目录 篇一

高中化学 总目录(苏教版)

高中化学 总目录(苏教版)

高中化学 总目录(苏教版)..................................................1 必修一 苏教版..........................................................1 必修二 苏教版..........................................................1 选修一 化学与生活......................................................2 选修二 化学与技术......................................................2 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3 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4 选修五 有机化学基础....................................................4 选修六 实验化学........................................................4 高考...................................................................5 高中竞赛...............................................................5

高中化学 总目录(苏教版)必修一 苏教版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复习与测试

专题二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复习与测试

专题三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第一单元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第三单元 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复习与测试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复习与测试 综合内容与测试

必修二 苏教版

专题一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复习与测试

专题二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高中化学 总目录(苏教版)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第四单元 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 复习与测试

专题三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三单元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复习与测试

专题四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第二单元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复习与测试 综合内容与测试

选修一 化学与生活

专题一 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

第一单元 空气质量的改善 第二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三单元 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第四单元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复习与测试

专题二 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

第一单元 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第二单元 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 第三单元 优化食物品质的添加剂 第四单元 造福人类健康的化学药物 复习与测试

专题三 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

第一单元 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第二单元 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三单元 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复习与测试 综合内容与测试

选修二 化学与技术

专题一 多样化的水处理技术

第一单元 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 第二单元 硬水软化 第三单元 海水淡化 复习与测试

专题二 从自然资源到化学品

第一单元 氨的合成 第二单元 氯碱生产 第三单元 硫酸工业

高中化学 总目录(苏教版)

第四单元 镁和铝的冶炼 复习与测试

专题三 让有机反应为人类造福

第一单元 有机药物制备 第二单元 合成洗涤剂的生产 第三单元 纤维素的化学加工 第四单元 有机高分子合成 复习与测试

专题四 材料加工与性能优化

第一单元 材料的加工处理 第二单元 材料组成的优化 第三单元 复合材料的制造 复习与测试

专题五 为现代农业技术添翼

第一单元 土壤酸碱性的改良 第二单元 化肥的生产与合理使用 第三单元 无土栽培技术 第四单元 化学农药的发展 复习与测试

专题六 从污染防治到绿色化学

第一单元 环境污染的化学防治 第二单元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复习与测试 综合内容与测试

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

专题一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 专题二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第二单元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复习与测试

专题三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第二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 第三单元 共价键 原子晶体

第四单元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 复习与测试

专题四 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

第一单元 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 第二单元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复习与测试

专题五 物质结构的探索无止境 综合内容与测试

高中化学 总目录(苏教版)

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第三单元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复习与测试

专题二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 复习与测试

专题三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

第四单元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复习与测试 综合内容与测试,选修五 有机化学基础

专题一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单元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 复习与测试

专题二 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二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复习与测试 专题三 常见的烃

第一单元 脂肪烃 第二单元 芳香烃 复习与测试 专题四 烃的衍生物

第一单元 卤代烃 第二单元 醇 酚 第三单元 醛 羧酸 复习与测试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第一单元 糖类 油脂

第二单元 氨基酸 蛋白质 核酸 复习与测试 综合内容与测试,选修六 实验化学

专题一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高中化学 总目录(苏教版)

课题1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 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课题3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 复习与测试

专题二 物质性质的探究

课题1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课题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 复习与测试

专题三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课题1 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复习与测试

专题四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课题1 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课题2 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课题3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复习与测试

专题五 电化学问题研究

课题1 原电池 课题2 电解与电镀 复习与测试

专题六 物质的定量分析

课题1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

课题1 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 复习与测试

专题七 物质的制备与合成 课题1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课题2 阿司匹林的合成 复习与测试 综合内容与测试

高考

备考策略 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三轮冲刺 高考真题

高中竞赛

教学指导 各类试题 其他资料

高中化学 总目录(苏教版)

2.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总目录 篇二

一、教材的优势特点

(一)教材选文的优化

选文和编排重视中华优秀文化、人类进步文化及多元文化的融合,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注意题材、文体、风格的多样化。文质兼美,保护了经典,开发了精品。内容上摒弃了传统教材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模式,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二)教材单元合成的巧妙

“合成单元”的设计思路旨在围绕主题词把读写口语交际及综合实践活动加以优化整合,使之彼此渗透,互相联系。从结构整合入手,巧妙地把35个主题单元多维多角度地整合成一个语文综合实践系统,力求达成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

(三)亮点鲜明的“专题”设计

全套教材共安排了10个专题,分别是“狼”、“荷”、“长城”、“汉字”、“鸟”、“叶”、“气象物候”、“广告多棱镜”、“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我心中的语文”,令人耳目一新。这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中是一个十分大胆的尝试。这样的设计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从多角度看都是非常精彩的。

(四)学生受用终生的“名著推荐与阅读”

这一设计的意义在于把读整本书引入课堂,打破了历来课堂上只能读单篇文章的惯例,让学生课内外结合,独立阅读整本书。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增加语文积累,而且可以初步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逐步掌握读整本书的钥匙,可以说是终生受用的。

(五)令人耳目一新的“练习设计”

“探究·练习”设计四种题型(或选编两三题):整体感知题,揣摩品味、语言运用题,多解创意题,记忆积累题。四题设计多维、多角度、有层次地引导言语实践,引导自主解读文本。七年级上册教科书仅有85条“探究·练习”,其中属于感知的23条,揣摩品味、语言运用的21条,多解创意的20条,比较阅读的4条,记忆积累的(主要是片段和全文背诵、熟读)17条。而85条中联系生活、沟通学科的占72%。

(六)生动活泼的“综合实践活动”

这一设计在相关单元课文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某一主题活动把读写听说综合在一起,生动活泼,饶有趣味,集实践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走进图书馆”,巧妙地设计查书目、看期刊、读报纸、上网等四项活动。这种综合语文能力是单一文选型教材不可企及的。

(七)创设情境的写作及口语交际训练

这两项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创设情境。教材没有过多解析作文技法,也没有大谈口语交际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语言情境和想象情境,让学生在这些特定情境中产生表达欲,写出饱含真情实感的文章,自然地进行口语交际。

(八)细节上的完美

所有编者语(包括前言“致同学”、主题词、“探究·练习”、活动、专题等)大多采用第二人称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形式,活泼生动,自然亲切。如“致同学”及各单元“主题词”近乎散文诗,给学生美的享受,使他们始终有新鲜感、新奇感和追求感,从而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趣味性。

苏教版教材在构建语文综合实践系统上进行了富有创新精神的尝试,教材的设计和编排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契合时代的教育理念指导教材的编写,教材内容和结构优化上有较大的突破。

二、新教材如何教

下面就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针对苏教版教材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

(一)关于“主题单元”的单元整合性教学

以八年级(上)中的“长征组歌”单元主题为例加以说明。“长征组歌”是教材第一单元的重头内容,意在引领学生认识长征、品味长征、讴歌长征,接受长征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最终学习长征精神,赋予新一代学生不怕吃苦、勇于战胜艰难困苦的勇气和意志。但教材内容远离学生现实生活,远离当今时代,就需要花大力气铺垫背景、创设情境达到教学目的。针对教材这一设计理念和内容特点,我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多媒体音响视频效果的魅力,营造长征时代氛围,用激情的语言导入,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长征精神,在此单元学完后,作“长征系列”的专题学习。从“长征史话”、“长征故事”、“长征图片”、“长征组歌”、“长征诗文”、“长征新话”、“今日长征”等多角度制作课件,引领学生进行专题学习,鼓励安排学生办“长征之歌手抄报”,举办“我心目中的长征”主题演讲,进行“我用最美的诗赞长征”新诗创作等活动,最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征、感悟长征。

(二)关于专题的专题性教学

在进行“叶”的专题教学时,我精心整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从四个角度进行探究,即文学的角度、科学的角度、美学的角度、哲学的角度。从文学的角度,学生感受到了个性化、感情化的“叶”;从科学的角度获得的是“叶”的知识性和实用性;从美学的角度,学生看到的是“红花绿叶”式的对比、映衬效果;从哲学的角度,学生体会到的是“落叶归根”式的深刻。所有这些探究内容,触动了学生敏感的心灵,激发了学生多角度思维的兴趣,激发了学生跨学科查找资料进行积极探究的欲望,也促进了学生对“叶”的诗文的积累,并构成了丰富而多彩多姿的“叶”文化理解。

(三)关于名著推荐与阅读的教学

1. 以影视引导名著阅读

利用电视等媒体观看影视作品是激发学生品赏名著的情趣,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有效途径。比如将风靡全国的百家讲坛于丹的《论语心得》请进教室,让学生通过直接聆听作家及一些专业学者的论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以活动推动名著阅读

开设读书活动课。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每周坚持让学生到阅览室上一次阅读课,鼓励学生到图书室积极借阅书籍,建议家长给孩子创造书看报纸杂志的条件等,多方面扩大学生知识面。

3. 以考试促进名著阅读

3.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总目录 篇三

一、使用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背景以及存在的不足

(一)使用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背景

通过对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调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是一部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创新性、实用性等特点的优秀写作教材,并且在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中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基本能够满足现阶段学生发展的需求。这本教材充分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根本理念,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中心思想以及体现了自主、合作创新的现代学习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强化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推动语文写作教材的发展。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体系以及写作目标都符合当前语文教育的需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存在的不足

首先,虽然苏教版写作教材是显性和隐性方式相结合的,但是缺乏对隐形方式的训练和具体指导,九年级隐形写作方式,容易被教师、学生忽视,而且练习题的数量极少,缺少具体的专题指导。苏教版在很多方面都未进行全面的介绍和指导,如审题、语言的锤炼、通感等方面需要介绍给学生,但苏教版未做出相应指导。另外,苏教版写作范文的选用比较单调,例文都是源于文本,缺少多样性,而且对于学生的写作速度没有要求,在强调修改的重要性时,未强调修改方式的多样性,这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其次,苏教版缺少系统性的写作指导,且安排过于混乱,写作指导侧重于“以文为本”的写作训练,忽略对“以人为本”的写作指导,片面地在文本层面找训练方法,在静止的平面上进行写作指导,忽略了人的写作活动是动态的、立体的,缺少对动态过程的指导,这就容易导致学生离开老师的指导就不知所措,无从入手。最后,作文题目落后、命题前后重复、部分的写作实践和写作指导不匹配,同时存在写作平台单调,视野狭窄等问题。

二、使用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策略

(一)创新课堂写作教学模式

课堂写作是教师集中讲授写作知识,系统进行写作指导的时间,且课堂写作要当场完成。课堂写作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写作能力,但目前教学中存在教师的指导缺乏条理性和系统性,教学效率低,写作能力很难得到提高等问题,急需对课堂写作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首先,每堂课都要明确本次的写作目标和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清楚本次训练的重点,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的写作方向,指导学生的写作方式;其次,剖析具体案例,明确写作思路;再次,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写作;最后,修改和交流学生所写的文章。

(二)构建完善、系统的作文教学序列

苏教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主编洪宗礼认为语文写作应该是“大体则有,定体则无”,并探索出一套完善、系统、使用的写作教学序列和体系,进行专业化指导,让作文教学有“序”可循、有“章”可据、有“法”可以(“法”是指写作方法)。构建出符合自身需求的、完善的、系统的作文教学序列,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不仅积累了素材,还解决了苏教版写作的弊端。

4.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目录 篇四

七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5版)

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20、宇宙里有些什么(郑文光)

1、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

21、《梦溪笔谈》二则(沈括)

以虫治虫

2、繁星(巴金)梵天寺木塔

3、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 绿的芽儿)写作简单地说明小制作

4、“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词语的修改

5、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韩非子》)

语文实践活动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

次北固山下(王湾)

赤壁(杜牧)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

写作有感而发

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

第二单元(金色年华)

6、往事依依(于漪)

7、幼时记趣(沈复)

8、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

9、伟人细胞(秦文君)

诵读欣赏现代诗二首

少年歌(朱湘)生活是多么广阔(何其芳)

写作说真话,抒真情

口语交际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

10、社戏(鲁迅)

11、端午日(沈从文)

12、本命年的回想(刘绍棠)

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五夜望月(王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

诵读欣赏对联六副

写作从生活中找“米”

语文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

第四单元(多彩四季)

14、春(朱自清)

15、三峡(郦道元)

16、济南的冬天(老舍)

17、夏(梁衡)

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

秋词(刘禹锡 文笔精华

(一)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口语交际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第五单元(关注科学)

专题:狼

第六单元(奇思妙想)

22、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23、七颗钻石(列夫•托尔斯泰)

24、蔚蓝的王国(屠格涅夫)

25、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写作想像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

附录一应用文示例(条据通知 日常书信)

附录二名家书法鉴赏(王羲之、颜真卿)附录三字词表

七年级下册(2005年12月第5版)

第一单元(人物风采)

1、童年的朋友(高尔基)

2、一面(阿累)

3、我的老师(魏巍)

4、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余玮)

5、赵普(《宋史》)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登岳阳楼(杜甫)

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

写作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

第二单元(童年趣事)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7、月迹(贾平凹)

8、三颗枸杞豆(程海)

9、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

10、柳叶儿(宋学孟)

诵读欣赏两小儿辩日(《列子》)

黄纱巾(薛涛)

写作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口语交际劝告

第三单元(建筑艺术)

1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定舫)

12、巍巍中山陵(刘叙杰)

13、凡尔塞宫(吉祖英)

14、短文两篇

黄鹤楼(阎伯理)

于园(张岱)

欣赏文笔精华

(二)天坛(秦牧)古罗马斗鸡场(乔万尼奥里)昆明花街(李广田)苏州小巷(陆文夫)

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

口语交际话须形象才动人

第四单元(动物世界)

15、松鼠(布丰)

16、松树金龟子(节选)(法布尔)

17、国宝——大熊猫(叶永烈)

18、黔之驴(柳宗元)

诵读欣赏古诗三首

蝉(虞世南)

孤雁(杜甫)

鹧鸪(郑谷)

写作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语文实践活动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

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

第五单元(信息传播)

19、三个太阳(黄传会)20、录音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21“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廖文根)

22、新闻两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人民日报》)

诵读欣赏七子之歌(闻一多)写作写消息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句子的修改

语文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

专题:荷

第六单元(诗词拔萃)

23、毛泽东词二首 沁园春•雪

卜算子•咏梅

24、古代诗词三首

木兰诗(《乐府诗集》)观刈麦(白居易)

破阵子(辛弃疾)

25、现代诗二首

回延安(贺敬之)再别康桥(徐志摩)

26、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黄霑)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黄河颂(光未然)

诵读欣赏古诗三首

使至塞上(王维)

黄鹤楼(崔颢)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陶渊明)

写作自由作文

语文实践活动赛诗会

附录一应用文示例申请书、聘请书、请柬、介绍信

附录二语法简表(词的分类)

附录三字词表

八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4版)第一单元(长征组歌)

1、七律•长征(毛泽东)

2、《长征组歌》两

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萧华)

3、老山界(陆定一)

4、草(王愿坚)

5、《长征》节选(王朝柱)

诵读欣赏诗人领袖(任先青)

写作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口语交际当一次主持人

第二单元(爱国情怀)

6、枣核(萧乾)

7、最后一课(都德)

8、始终眷恋着祖国(刘敬智)

9、古诗四首春望(杜甫)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过零丁洋(文天祥)泊秦淮(杜牧)

10、晏子使楚

诵读欣赏革命烈士诗二首

把牢底坐穿(何敬平)

语文实践活动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专题:长城

第三单元(至爱亲情)

11、背影(朱自清)

12、甜甜的泥土(黄飞)

13、人琴俱亡(刘义庆)

14、我的母亲(邹韬奋)

15、父母的心(川端康成)

诵读欣赏古诗三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己亥杂诗(龚自珍)

写作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口语交际一姿一容总关情

第四单元(江山多娇)

16、小石潭记(柳宗元)

17、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8、阿里山纪行(吴功正)

19、美丽的西双版纳(李舵)

20、蓝蓝的威尼斯(马信德)

诵读欣赏古诗三首

望岳(杜甫)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登飞来峰(王安石)

写作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口语交际假如我是导游

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五单元(人与环境)

21、苏州园林(叶圣陶)

22、都市精灵(舒乙)

23、幽径悲剧(季羡林)

24、明天不封阳台(杜卫东)

25、治水必躬亲(钱泳)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三大地上的事情(苇岸)

16、孔乙己(鲁迅)

17、范进中举(吴敬梓)写作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

18、口技(林嗣环)

19、变色龙(契诃夫)修改文章专题训练——标点符号的修改

20、窗(泰格特)

实践活动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

(五)一双明亮的眼睛(巴第六单元(高新科技)金)

26、从小就要爱科学(苏步青)

写作写人记事突出中心

27、在太空中理家(杰瑞•M•利宁杰)

语文实践活动市场新商品调查

28、奇妙的克隆(谈家桢)

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

29、送你一束转基因花(小祥)

第五单元(人生体验)

30、(师生自荐课文)

21、错过(刘心武)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雁门太守行(李贺)

22、散步(莫怀戚)

别云间(夏完淳)

写作自由作文

语文实践活动师生自行设计

专题“汉字”

附录一应用文示例(规则、计划、表扬信、建议书、倡议书)

附录二名家书法欣赏(米芾、赵孟兆页)

附录三修辞简表附录四 字词表

八年级下册(2005年12月第4版)

第一单元(咏物抒怀)

1、海燕(高尔基)

2、白杨礼赞(茅盾)

3、石榴(郭沫若)

4、马说(韩愈)

5、紫藤萝瀑布(宗璞)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

(四)杨柳(丰子恺)写作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

口语交际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观点,不离话题

专题:鸟

第二单元(道德修养)

6、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7、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8、多一些宽容(郭安凤)

9、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周国平)

10、陋室铭(刘禹锡)

诵读欣赏诗词曲三首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写作写简单的议论文 口语交际 听出讨论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第三单元(事理说明)

1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竺可桢)

12、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伽利略)

13、短文两篇活板(沈括)核舟记(魏学洢)

14、叫三声夸克

15、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

诵读欣赏山市(蒲松龄)

写作写简单的说明文

语文实践活动如果我主办校刊

第四单元(小说之林)

23、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24、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李瑛)

25、有的人(臧克家)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写作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修改文章专题训练

语文实践活动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

专题“叶”

第六单元(精彩演讲)

26、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

27、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左拉)

28、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公刘)

29、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郭沫若)

30、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诵读欣赏夜雨寄北(李商隐)论诗(赵翼)

写作写简短的演讲稿

口语交际(师生自行设计)

附录一应用文示例(通告、布告、启事、广播稿

附录二语法简表(短语结构简表)

附录三字词表

九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3版)

第一单元(学会读书一: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1、鼎湖山听泉(谢大光)

2、林中小溪(普里什文)

3、飞红滴翠记黄山(柯蓝)

4、画山绣水(杨朔)

综合学习与探究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

(六)《温泉》(碧野)(节选自《山泉水暖》)

专题“气象物候”

第二单元(学会读书二:品味•感悟•欣赏)

5、故乡(鲁迅)

6、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7、在烈日和暴雨下(老舍)

8、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

综合学习与探究

诵读欣赏

《诗经》二首

《关雎》

《蒹葭》

名著推荐与阅读《格列佛游记》

第三单元(学会读书三:学学牛吃草)

9、成功(季羡林)

10、创造学思想录(罗曼•罗兰)

11、学问和智慧(罗家伦)

12、论美(培根)

综合学习与探究

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四单元(阅读有独特的感受)

13、散文家谈散文关于散文《白鹭》——晓雪附:白鹭——郭沫若

14、小说家谈小说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茅盾附:百合花——茹志鹃

15、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曾卓附:一个深夜的记忆——鲁藜

综合学习与探究

诵读欣赏乡愁(余光中)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结构的调整

第五单元(学会读书五:借助注释学文言)

16、陈涉世家(司马迁)

17、桃花源记(陶渊明)

18、与朱元思书(吴均)

19、捕蛇者说(柳宗元)

20、岳阳楼记(范仲淹)

21、醉翁亭记(欧阳修)

诵读欣赏词二首相见欢(李煜)

浣溪沙(晏殊)

第六单元(学会读书六:读书动笔)(自由读写单元)

22、绿(朱自清)

23、囚绿记(陆蠡)

25、环球城市 风行绿墙(宋淑运)

25、一双手(姜孟之)

综合学习与探究

诵读欣赏绿(艾青)

古代诗词三首龟虽寿(曹操)

使至塞上(王维)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专题:广告多棱镜

附录一 应用文示例(简单的会议记录、简单的总结、简单的调查报告、简单的实验报告、说明书)

附录二 名家书法欣赏

附录三 修辞简表

附录四 词语表

九年级下册(2005年12月第3版)

第一单元(学会阅读七:比较与辨微)

1、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

2、江村小景(田汉)

3、《陈毅市长》选场(沙叶新)

4、一厘米(毕淑敏)

综合学习与探究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

(七)莎剧独白两则

《哈姆雷特》

《雅典的泰门》

古诗二首 《饮酒》(陶渊明)

《行路难》(李白)

第二单元(学会读书八:迅速捕捉阅读信息)

5、藤野先生(鲁迅)

6、生命与和平相爱(铁凝)

7、热爱生命(杰克•伦敦)

8、享受生活(海伦•凯勒)

综合学习与探究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

(八)《老人与海》(节选)(海明威)

专题: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

第三单元(学会读书九:疑为学之始)

9、送行(比尔博姆)

10、给我的孩子们(节录)(丰子恺)

11、台阶(李森祥)

12、呼兰河传(节选)(萧红)

综合学习与探究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

(九)《往事》之七(冰心)

第四单元(学会读书十:知人论世读经典)

13、曹刿论战(《左传》)

14、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5、《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6、愚公移山(《列子》)

17、出师表(诸葛亮)

1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综合学习与探究

诵读欣赏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文章的综合修改

名著推荐与阅读 《朝花夕拾》

第五单元(学会读书十一:横看成岭侧成峰)

19、雪(鲁迅)

20、《雪》四人谈

读《雪》需要联想(王蒙)灵魂的柔软和坚硬(黄蓓佳)简洁精纯的《雪》(斯妤)《雪》的独特之处(李允经)

综合学习与探究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

(十)《延安纺车抒怀》(吴伯箫)

专题

我心中的语文

附录一应用文示例

附录二语法简表

5.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篇五

叶盛第二小学

吕文萍

为了更好地领悟和用好新教材,现就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科书的编写框架、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教学实施具体办法。

一、编写框架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科书编写框架仍按“两根柱子”,“一条龙”的体系编排,分为“习惯”、“课文”、“习作”、“练习”、“学和做”五大块。

“习惯”部分仍被安排在开篇,体安排了两个学习内容,一是不懂就问;二是勤于收集资料。在编排上仍旧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材之首,但其训练则应渗透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之中,“反复抓,抓反复”,务求形成“习惯”。

“课文”部分,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上阅读教学内容,编排了7个单元,由25篇课文组成。整册教材的选文,从体裁上看,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及诗歌;从主题上分,有民族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有人生哲理方面的,有热爱自然方面的,有学习方法指导方面的。总体上看,本册阅读教材无论是课文的选择和编排,还是思考练习题的设置,体现了课标规定的第三学段教学目标的要求,体现了“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的教材编写特色,实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人文性和工具性、典范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和谐统一。

“习作”7篇,每个单元安排1篇。要求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练习”7个,每个单元安排1个。每个练习分成“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诵读与欣赏”或“诵读与感悟”)、“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几个板块。

“学和做”仍作为全册教材的压轴内容,本册“学和做”安排的内容为“读报和剪报”,并与单元七“读书有方”融为一体,环环相扣。

二、编写特点

1、采用主题单元组合 教材安排上大体上围绕某个主题组织3—4篇课文成为一个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第一单元为“心中有祖国”,安排了《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等课文。第二单元为“人间真情”,安排了《负荆请罪》、《船长》和《爱之链》等课文。第三单元为“奋斗与生存”,安排了《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生命的林子》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等课文。第四单元为“民风民俗”,安排了《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和《安塞腰鼓》等课文。第五单元为“景物聚焦”,安排了《青海高原一株柳》、《草原》和《麋鹿》等课文。第六单元为“名人风采”,安排了《给家乡孩子的信》、《钱学森》、《詹天佑》和《鞋匠的儿子》等课文。第七单元为“读书有方”,安排了《古诗两首》、《学与问》、《大自然的文字》和《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等课文。这种主题单元的组合方式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理念,充分发挥内部各元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第三单元为“奋斗与生存”,安排了《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生命的林子》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等课文。《小草和大树》让学生领悟到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轮椅上的霍金》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了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同时也让学生被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多感染。《生命的林子》让学生明白,一个人成材离不开它所存在的环境,离不开竞争的道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则让学生领悟了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诵读与感悟”提供的短文讲了一棵小草不畏艰苦,不怕困难,在岩缝中长大。当人们赞美它的顽强时,它却谦虚地告诉人们,什得赞美的是阳光、雨露和岩石妈妈。故事为我们展示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与谦虚的美德。不难看出,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学到语文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能从不同的侧面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精彩人生往往属于在逆境中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的道理。

2、放大空间语文学习

根据新课改所提倡“语文教学应当向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参加语文实践 活动”的要求及新课标提出的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的精神,本册教材安排了大量的综合实践活动。

如为了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本册教材第七组“读书有方”单元就安排了《古诗两首》、《学与问》、《大自然的文字》和《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等指点读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文章。为了落实《课标》关于“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在本册的第3单元,安排了“我读书我快乐”的栏目,在学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课文后就趁热打铁,给学生推荐了《鲁宾孙漂流记》这部名著。另课本还结合相关课文,安排了“名著便览”和“作家名片”的内容链接,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他们了解一些文学常识,给他们介绍一些适合阅读的名著。

语文来自生活,自应服务于生活。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就能促使语文课程从封闭的“小课堂”里走出来,走向生活和家庭,走向社会和自然,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用语文。本册教材的单元练习,采取活化训练的思路,编写了“语文与生活”的系列,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教材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系列——学和做”,也是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3、突出重点习惯培养

4.注意与初中的衔接。在教材结构形式上和选文的难度上,都注意向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靠拢。这样就减缓了坡度,有利于小升初的衔接。翻阅六上课文,文化内涵的丰富,表达形式的精美,结构样式的风貌趋向中学教材,完成了三、四学段的过渡与衔接。有些片断将以全貌,有些经过编写的将以原貌出现在中学乃至大学的教科书中。审视这些曾经相识的面孔,已经长大的学生就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三、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具体措施如下: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2、课堂教学中,注重“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做到精讲多读多练。

3、教会学生进行课外资料的收集,使学生做好课内外知识的迁移与吸收。

4、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以学习小组形式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5、教给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通过来理解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还可以采用以说促读的方法,在读懂内容、抓住重点、理出顺序的基础上练说。

6.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篇六

一、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主编排的。教材整体分解成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并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组成单元。

二、编选课文和练习。

本册课本共8个单元,每单元3至4篇课文,1个习作训练和1个单元练习,全册共有必学课文24篇,选学课文4篇,习作训练8次,单元练习8个。单元练习主要是复习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上有适当的扩展。

三、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初步学会辨别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初步学会按部首查字典,能确定部首,检索 汉字,看懂意思。初步学会独立识字。

2、会读写370个左右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会给部分学过的词 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3、学会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开始学写毛笔字,能正确执笔,学会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能临帖写毛笔字。

4、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学会打电话、问路等应对 用语。

5、会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学期教学的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部分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能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懂得句子的意思。认识冒号。了解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方位顺序连句成段的句子。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学习革命前辈和英雄模范,养成勤奋学习,遵守纪律、尊敬老师,团结友爱的好品德。初

步知道,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实践真知,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四、教学措施:

1、教学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目标。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新闻记者学表达,从读中学写。用好例文,让学生从中学到写作的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4、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

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7.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总目录 篇七

一语文阅读技能培养的新思路

阅读认知过程是一个文字辨识、词义理解、篇章分析的活动, 不仅仅是单纯地将文字、句子念出来, 而是通过对文章进行审视, 改变传统阅读教学中烦琐的分析和机械的训练, 有效地培养初中生语文阅读的能力。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 针对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采用新的编写方法进行阅读训练, 在对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整合与优化时, 对阅读技能的培养构建了新的体系。

第一,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 将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进行了整合,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语文教材各个单元的内容相互连贯, 以书写促进阅读, 进而推动写作和口语交际, 为培养初中生阅读技能奠定基础。

第二,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 范文、知识、辅助阅读以及作业等系统构成了其主体结构, 对相同题材的课文进行归纳和整合, 使学生充分体会作品的内涵与魅力, 便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另外, 将知识系统与课前导读和课后训练有机结合, 明确训练的标准与方法, 帮助和指导学生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章,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技能。

第三,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对语文教学中的各种矛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更加注重对课文难度的分析和掌控。因此, 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结合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 以学生为主体, 在一个单元的课文安排上, 注重把略读、诵读及精读进行有机结合, 兼顾数量与质量, 使学生体会语文阅读的魅力, 逐步培养其阅读的技巧。

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阅读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分析

1. 从教材体系设置上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第一, 以教材为出发点表现培养阅读技能的方法。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 七年级的教材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表现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方法: (1) 逐渐分散其在各章节中对阅读要求的介绍, 并进行相关的阅读训练; (2) 集中多个独立的单元突出重点阅读技能的训练。往往年级越高, 对阅读及其技能的要求也就越高, 九年级语文教材往往以七八年级为基础, 为培养学生阅读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帮助学生自主阅读。结合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教学体系安排,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训练学生普通的阅读技能, 指导学生获取有用的阅读信息, 使其感悟出语文教材阅读的方式和技巧。

第二, 以教材范文引导阅读技能的培养。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的范文, 对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范文内容丰富, 在难度上比教读的文章容易一些, 十分适合学生在课余进行阅读技巧的训练。同时, 这些范文在课文中出现, 多数是以鉴赏或点评的形式出现, 帮助学生快速把握全文, 实现从老师启发阅读到自主阅读的跨越。

2. 以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第一, 利用教材作业明确阅读技能训练要求。由于初中学习任务比较繁重, 为确保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过程中进行阅读训练, 就必须提高其阅读能力。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 基本上每个单元后面都安排了相关的阅读欣赏内容和适量的练习题, 这些题目涵盖了各种不同的阅读技能训练。同时, 对一些经典的内容往往要求背诵, 将这些单位训练任务结合起来, 就实现了新课标对学生背诵数目的要求,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使其充分感受文章中的人文情怀。

第二, 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初中语文教材中, 在每个单元结束后, 往往会安排一定的语文实践活动和专题活动, 这些专题式学习内容基本都是用于培养学生阅读技能、开阔学生阅读视野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为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学校和老师应注重语文教材中阅读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在实际教学中, 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结合语文教材体系设置和人文情怀, 积极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 建立一个完整合理的教学体系,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8.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总目录 篇八

【关键词】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

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因此,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应该成为新时代编写语文教科书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助读系统作为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作用也应在课程改革中愈来愈受到重视。

一、概念界定

1.何谓助读系统

助读系统在一些著作或论文中又称作“导学系统”、“助学系统”、“提示系统”等。朱绍禹先生、顾黄初先生对此都有具体的阐释。但从对助读系统认识的准确性及表述的完整性来看,笔者以倪文锦先生的界定为准。

倪文锦先生认为所谓助读系统“指的是教材为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而提供的一系列材料,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课文提示、注释,题解、作者介绍,等等。”

2.助读系统的作用

顾黄初先生曾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能力,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语文教科书中适当增加助读和导学的材料,并使之形成一个系统,就是势所必然的了。”

笔者也认为助读内容在教科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功能。它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提示教法,指点学法;历练语文能力,发展智慧结构;拓展语文知识,沟通课堂内外;彰明编辑意图,凸显教科书的整体性等。

二、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思考

甘其勋先生在他的《巨大的进步不小的缺憾———语文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实验用书简评》中对三套语文教材(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进行具体分析并指出各自的优点,其中苏教版优点是:主题单元,突显人文;综合学习,强调实践;开发课文,建设先进文化;“名著推荐与阅读”篇幅较长,指导具体。

然而,要编写一部完美的语文教科书绝非易事,些许瑕疵在所难免。下文笔者拟就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中的单元导语、注释、作者介绍、练习系统、旁批评点文字、插图作一些思考,以期求教于大方之家。

1.关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单元导语

单元导语是编者直接向读者说明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白自己在本单元中将要学些什么,以及如何学习,这样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苏教版的单元主题词则显现出泛人文性的倾向,“品位”“体验”“感悟”“领悟”“体悟”等词随处可见,把学好语文的希望完全寄托在长期的熏陶、浸染上,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良好的心境、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高度的自主、专一的学习态度。

如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道德修养”:

无私,敬业,诚信,谦和,宽容……是中国人民提倡和追求的道德境界。《纪念白求恩》赞扬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敬业与乐业》引领人们走进“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乐于做好自己的一份哪怕十分平常的工作,《多一些宽容》提倡“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让人们心灵“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读读这些文章,你的心灵如同沐浴着德化的雨露,会自觉地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再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事理说明”:

……读读本单元一些事理说明的文章,你就会油然而生探索世间万物奥秘的兴趣,享受发现的成功。

笔者不禁要问,这两个单元基本集合了议论文、说明文两大文体,这两大文体光靠简单的读与感悟,缺少必要方法的指导,可以吗?

有鉴于这些问题,笔者以为助学内容要切实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编者语、单元主题词要在熏陶感染的同时,也要提出严格认真的训练要求。课文导读要从多层面、多角度、多重关系中实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授人以渔”,在放手阅读中让学生尝试成功的乐趣和失败的苦恼,从而在自主阅读中学会读书。

2.关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注释、作者介绍

云南师范大学文新学院成巧云曾撰文《初中语文教材所存问题分析》,她做过调查:“‘教材是否有助于预习和复习这一项,一个版本有61.3%和6.6%的教师认为‘较少或者不‘能,另一个版本有50%和13.2%的教师认为‘较少或者‘不能,还有一个版本有20.7%和4.7%的教师认为‘较少或者‘不能。可见,在预习和复习环节中,教材的助读系统尚未发挥应有功效。”

苏教版的助读系统包括致读者、单元导语和注释,这对于广大师生来说是不够的。它删除了以往课文前的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这会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漫无目的地寻找教学突破口。

教材编者洪宗礼先生认为“实验教科书一改以往教材编者设定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学习重点的做法,并不再编写阅读引导、预习提示、读中提示、读中评点等‘助读内容,只在题注中对作品出处、重要作者和必要背景作画龙点睛的介绍。这并非无目标教学,而是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以及对阅读物独特的体悟、感受,自行寻找学习目标,确定学习重点,理解教学内容,摆脱‘引导‘提示‘评点等各种预设的框框的束缚,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学习语文的主人。”编者有其苦心,但据笔者2009年对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情况的的问卷调查显示,有很多的同学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不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作者情况、作品风格,在理解作品的内容、作品的思想感情方面也存在阻碍,觉得作者的语言晦涩难懂。他们强烈呼吁教师要补充背景资料。

如《童年的朋友》,只有书下注释①如下写道:

节选自《童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2版)。刘辽逸译。标题为编者所加。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作家。《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补充说明。而高尔基写作《童年的朋友》这篇文章与他苦难的童年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高尔基5岁时,做木匠的父亲去世,于是他寄居开设染坊的外祖父家。

幼年的高尔基常常陷入日渐衰微的家庭小私有者们凶狠的争吵斗殴中。后来,破了产的外祖父把老房子卖掉,在卡那特街另买了一所房子。”“在高尔基的童年,曾是织花边女工的外祖母是他‘最亲近的人。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在这所老木屋里,外祖母常常坐在炕炉沿上,望着被小洋灯的亮光照耀着的小外孙,滔滔不绝地讲述勇士伊凡和悲哀的强盗母亲等许多童话。外祖母的疼爱和那些如现实生活一般不幸又闪烁着善良和理想光芒的童话,使过早就饱尝底层生活艰辛的高尔基获得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同时,这些童话正如高尔基后来回忆的,‘我的头脑里充满了外祖母的童话,就像蜂房里充满甜蜜一样。正是这些记忆给了作家以最初的丰赡的滋养。”

虽然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可以从网络、其他参考资料等处获得信息,但是,假设相关知识出现在语文课本里,那对学生将会有多大的帮助啊!

3.关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

我们说练习系统是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语文教科书编写质量、价值和特色的一个重要指标。细观苏教版教材习题我们发现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有些练习在现有条件下完成有困难,要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需提供背景材料。如八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探究·练习”第一题:“毕昇发明的活字版印刷术在我国及世界科技史上有怎样的地位?”学生要回答这样的问题,须先有关于我国及世界科技史的知识,如果没有,则势难回答。

练习设计中的随意性较大。如九年级下册课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探究·练习”第一题:“联系作者写作时的生活处境,你认为杜甫在这首诗中抒发的情怀与哪位古人在哪篇文章中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你还能说出那篇文章中表达作者情怀的名句吗?”看了这样的“探究”题,除了上面所说的需要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以外,我们不禁要问,“说出哪篇文章中表达作者情怀的名句”怎么又成了这一课的“练习”?

练习形式较单一,不同课文后面练习形式相似较高,集中在整体感悟、揣摩语句、品味词语、朗读背诵等形式,没有开发更多形式的练习题。

4.关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旁批评点文字

试以九年级下册课文《出师表》“感悟·品味·欣赏”为例。

①从形势危急落笔,激励后主继承遗德,奋发图强。劝勉之一:开张圣听。

②劝勉之二:赏罚公平。

③劝勉之三:亲贤远任,并推荐贤臣。

④借古鉴今,郑重告诫,情深词切。

⑤追叙先帝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启发后主励精图治。

⑥表明鞠躬尽瘁、兴复汉室的心迹,激励后主自重自强。

⑦再次荐贤,切盼真能亲贤。

⑧重述前议,分清职责,寄予厚望。

⑨抒写心情,真切感人。

《出师表》被编者选入该册“学会读书(十)—知人论世读经典”主题单元,编者的“单元主题词”是: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人生际遇、不同的精神追求、不同的文字风格。每一部经典的诞生,都有特定的写作背景,又寄寓着作者某种思想感情,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只有从课本注释、报刊网络和相关的文献中,获得写作背景方面的信息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情感起点,才能真正走近作者,走近作品塑造的人物,走进经典的世界。知人论世应当是解读经典的一条有效途径。

显然,编者的旁批评点文字用意似乎并不在指示学生“学会读书”这一单元学习重点。具体说,并不准备提示学生如何通过“知人论世”走进经典,哪怕是提供较为丰富的写作背景抑或是关于作者的较为完整的介绍,相反编者却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各段段意,倒让人莫名其妙,不知何意。

5.关于课文插图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带有插图的教科书的教学效果要优于纯文的教科书, 因为教科书的插图具有多方面的作用。然而我们发现课文中有些插图存在着形象模糊、印刷粗糙、绘画低劣等问题。

比如《曹刿论战》共有两处插图,第一处在目录前,也即扉画;另一处在课文中间。前者值得深思,画面上共有三幅小的图片,上端是写有“清人‘雍正帝祭先农坛图,图的上方中左神位前(箭头所示)供有牺牲。”文字的图片一张,左下端是“战国玉圭”,右下端是“战国中期锦”。上端的图片我们还能知道是与文中提到的“牺牲”相关,但是图片的清晰度实在太低,根本无法辨认,有与无并没太大出入,况且书本下也有对“牺牲“一词的注释,历史书上也经常提到。这样的简单再现,平淡无味,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也很难加深他们的感性认识,加深记忆,提高探究的兴趣。再如右下端的玉圭,如果教师不解释玉圭的用途——玉圭是上古重要的礼器,被广泛用作“朝觐礼见”标明等级身份及祭祀盟誓的祭器的话,学生根本不明白这幅画的用意,至多只能在猜是不是指“牺牲玉帛”中的“玉”呢,因为右下端的锦就是一种丝织品。这样的插图,我们觉得它的意义是不大的。

本文粗略地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力求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提供一些信息。当然,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它,如果只看到优点,则会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如果只看到缺点,则会掩盖它的优点。笔者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专家、老师能来关注此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卢杨.《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形象助读系统》,《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第14卷第4期

[2]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七-九年级2004年11月第2版

[3]张永祥.《初中语文教科书助学系统研究—人教社 1993、2001版和苏教版的比较》.2006年5月.第1页

[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2年1月第1版

[5]阎立钦.倪文锦.语文教育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88.

[6]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84.

[7]成巧云.初中语文教材所存问题分析[J].语文建设2007,9:13.

[8]洪宗礼.构建面向21世纪中国语文教材创新体系的尝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3):17.

9.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全解 篇九

1.七律·长征·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等闲:平常、寻常。

腾细浪:像小波浪一样地翻腾。云崖(yá):高耸入云的山崖。崖,山石的陡立的侧面。

颜:脸,脸上的表情。

2.作家作品

毛泽东,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3.背景链接

中国工农红军为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接着又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然后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完成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七律 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二、文章脉络

首联:高度概括长征精神。颔联:表现红军的高大形象。

颈联:抒发红军战士的豪情状态。尾联:写长征的最后历程。

三、写作方法

1.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①正确处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再现红军长征这一伟大的革命史实。②正确处理叙事和抒情的关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夸张手法的巧用,也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

四、问题探究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性?这首诗的形象性体现在哪里?

诗要用形象思维。形象是一种饱含着某种思想感情的极富感染力的具象和境界,能够使读者沉浸其中,不由自主地喜爱它、欣赏它,从而获得感情上的熏陶、精神上的滋养成及美的享受。

《七律 长征》中作者用一系列形象化的诗句,勾勒了一幅幅画面,表现了长征的艰难困苦。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既渲染了长征途中极端的艰难险阴阻,也表现了 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大无畏的壮志豪情。

2.试分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诗中体现的艺术手法。

这一联既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们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

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们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大则愈显红军之勇敢,重在小则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藐视。通过两组极大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

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3.怎样理解这首诗中的中心句?

中心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话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意思,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这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灵魂。“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藐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所以本诗的中心句也应是此句。

【练习解答】

一 《七律 长征》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征服困难的威武雄壮的画图。请你各用一句话把每幅图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并选其中最喜欢的一幅说说感受。

解答:关于这首诗展示的红军长征途中征服困难的威武雄壮的“画图”有哪几幅,可以有多种答案,“课文简析”中在分析“这首诗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时,提供了两种答案,关键要能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对这首诗叙述的典型场景和史实进行恰当的概括,具体文字的表述可以多样化。

谈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可以结合具体的诗句,从对典型场院景和事例(史实)的描述,对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感情等方面来谈自己的体会。

二 朗读诗句,讨论问题。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把五岭的“逶迤”、乌蒙的“磅礴”和“腾细浪”、“走泥丸”合在一起说,你觉得相矛盾吗?为什么?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5年10月,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没有越过岷山,这是历史事实。那作者又为什么要在诗中把它说成是“三军过后”?

解答:1.把它们合在一起说看似矛盾,其实是一种反衬手法,作者把绵延不断的五岭和巍峨高大的乌蒙分别比做“细浪”和“泥丸”,极言其小,是为了突出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

2.这是因为作者坚信红

二、红四方面军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张国焘 的阴谋分裂活动,完成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从而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红

二、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无比信任。

三 课外查找毛泽不评述长征的文章和描绘长征的诗词不达意,就感兴趣的话题写一篇短文,在班内进行交流。

解答:可参阅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的报告》、《毛以东诗词集》等,在此基础上,拓宽阅读面,浏览分析、评价、鉴赏毛泽东诗词的论集、专著,如《毛泽东诗词鉴赏》、《毛泽东诗词探索》、《毛泽东和诗》、《毛泽东的诗词艺术》等。在博览的基础上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选题角度可以小一些),写一篇短文。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要有理有据,不要泛泛而谈。

四 背诵并用规范的正楷钢笔字抄写这首诗。解答:背诵时要去掉“背书腔”,要有感情,要抑扬顿挫。用正楷抄写这首诗,不可潦草马虎。

2.《长征组歌》二首·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重兵:力量雄厚的军队。压(yā):逼近。境:边境。

天险:天然的险要地方。弃甲:义同“丢盔弃甲”,形容打了大败仗时的狼狈相。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茫茫:没有边际看不清楚。炊:烧火煮熟食物。

千锤百炼:这里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毯(tǎn):毯子。

扎营盘:即扎营,军队安营驻扎。扎,驻扎。营盘,军营。于:比

2.作家作品

萧华(1916—1985),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1965年,他抱病写作完成了12首长征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轲、遇秋择其10首谱成《长征组歌》。为了写好这部作品,曲作者们重走长征路,采集长征沿途的民间音乐和红军传统歌曲,以通俗的音乐语言和丰富的音乐构思,巧妙而生动地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丽图景,展示了人民军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四渡赤水出奇兵》这首领唱合唱歌曲采用云南民歌的音调,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表现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乐观自豪情绪。《过雪山草地》这首由男高音领唱的混声四部合唱曲,它的音乐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音调较为低沉,具有描绘性质;第二部分激昂慷慨,音调上扬,抒发了红军官兵的革命豪情。

3.背景链接

《长征组歌》创作于1964年10月。长征时被誉为“红小鬼”的萧华将军,选取了12个 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事件,以意境深刻而又通俗简练的语言,写出了由12段诗融合的长征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8月1日,由战友歌舞团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轲、遇秋等谱曲,著名指挥家唐江指挥的《长征组歌》,在北京民族宫礼堂首演后,立刻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长征组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时间《长征组歌》成了全国人民竞相学唱的对象,《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等唱段在民间迅速流行开来。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四渡赤水出奇兵》

这首歌词描写了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过雪山草地》

这首歌词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二、文章脉络(略)

三、写作方法

《四渡赤水出奇兵》

1.歌词长短相间,适当反复,语言高度概括,巧用“解”、“出”、“临”、“逼”、“赶”、“袭”等动词,富有气势,饱含深情,充分表现了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2.运用贴切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红军克敌制胜的原因。

《过雪山草地》

歌词句式相对整齐,结构层次分明,内容由表及里,恰当运用拟人、对偶修辞方法,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的革命情操。

四、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长征组歌》所歌颂的主题?

《长征组歌》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和指挥下,历尽艰险、不屈不挠、英勇作战、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颂扬了中国革命史中具有传奇性的壮丽史诗,气势磅礴,感人肺腑。

2.《长征组歌》的艺术魅力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长征组歌》以深刻凝炼的词汇,清新动人的优美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打动了一代革命者的心。

《长征组歌》将10个不同的战斗生活场面紧紧相扣,把红军走过的地区的民间音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音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用激荡人心的音乐旋律将红军长征的壮阔场景表现出来,展示了工农红军的英雄性格,塑造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使组歌成为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

【练习解答】

一 这两首歌词对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的叙述十分简练。课后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向家人描绘红军四渡赤水或过雪山草地的精彩片段。

解答:课后收集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的资料,可以是长征回忆录,如《红旗飘飘》、《星火燎原》,可以是毛泽东的传记、评介,如《毛泽东故事100则》(卢弘主编,安微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三产业版)、《回忆毛主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9月北京第1版),可以是影像资料,如中央电视台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而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长征》(重点收视第11—15集),收看音乐艺术片《长征组歌》。

在描绘精彩片段时,要求同学尊重原作,尊重历史真实,不要任意发挥夸大;结合对歌词内容的理解,体会歌词表现形式的特点。

二 歌词为了凸现主题,往往有中心句。你能看出这两首歌词的中心句吗?说说你的理由。解答:《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过雪山草地》的中心句是“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或“革命理想高于天”)。

可以从中心句一其他句子内容上的联系、它在歌词中的具体位置(结句)、它在表达中心意思方面的作用以及这首歌词与《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主旨的关系等方面来探讨。

三 人们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你对这话怎么理解?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呢?各人谈谈自己的看法。

解答: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处于历史转折时期,二是气势宏伟壮丽,三是任重道远,四是影响深广。

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可以从大处着眼,面对强敌时,必须发扬长征精神,审时度势,正确决策,一往无前,也可以联系本地经济文化建设实际来谈,还可以联系本人实际来谈体会。

四 背诵课文,学唱《长征组歌》。

3.老山界·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越城岭:“五岭”之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和湖南省边境。满望:十分希望。

纵队:军队编制单位之一。相当于军。惊惶:惊慌。

苛(kē)捐杂税:指繁重的捐税。生平:有生以来;平生。

简直:副词。表示完全如此。峭壁:陡直的山崖。打颤(zhàn):同“打战”,发抖。矗(chù)立:耸立,高高地直立。捉摸: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若表示反复思考,则用“琢磨”)细切:细微,细小。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无论如何:不管怎么样,表示不管条件怎样变化,其结果始终不变。所谓:所说的。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匹(pǐ):量词。用于马、骡等。索性:副词。表示直截了当;干脆。落(là):因为跟不上而被丢在后面。

军团:我国红军时期相当于集团军的编制单位。某些国家的军团相当于我国的军。灌输:输送,传授。景致:风景。

2.作家作品

陆定一(1906—199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苏无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27年起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部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3.背景链接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5年10月结束,是为了突破国民党“围剿”,争取北上抗日而进行战略大转移。这篇课文写的是红军于1934年冬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难爬的高山——“老山界”的情景。老山界,位于广西东北和湖南新宁边境。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文章脉络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半内所发生的事情。第一部分(1):点题。第二部分(2—33):课文的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和地点的变化又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2—11):从当天下午写到天黑之际,从山沟写到山脚,记叙“我们”同瑶民的攀谈交往,表现红军纪律的严明和瑶民对红军的支持帮助。

第二层(12—23):从天黑以后写到黎明之前,从山脚下写到半山腰,记叙陡山峭壁的高、险和红军在雷公岩前露宿,表现登山的艰苦和红军的乐观精神。

第三层(24—31):从次日黎明写到下午两点多钟,从雷公岩写到老山界山顶,记叙山路的崎岖难走和红军的坚强意志,点明红军翻山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

第四层(32—33):在山顶休息以后,从山顶写到山下,记述了红军下山的情景,表达了胜利到达营地的喜悦。

三、写作方法

1.课文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层次。这样写的好处,一是材料按时间变化和地点的转移来安排,十分顺当,文章脉络十分清晰。二是逐层写明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使叙事和描写都合情合理。

2.作者以生动的描写具体而形象地表达中心意思。如,星夜爬山的场面描写得有声有色,十分生动,把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渲染得极为感人,使人深深地感到红军确实是一支无高不可攀的英雄部队。

3.本文语言朴实而优美,凝练而细腻,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例如,“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语言异常朴实,富于口语色彩。有些地方,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方式,增添了语言的美感。如“半夜里,忽然醒来”以后的所见所闻的描写,绘形绘声绘色,着力渲染,四个比喻,刻一入微。

四、问题探究

1.红军翻山遇到的许多艰难险阻,可分为哪几个方面?

基本上有两上方面的困难。一方面是登山的艰难险阻。老山界很高,上山30里,山势又陡,特别是雷公岩,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石梯,只有一尺多宽,非常艰难。部队负载笨重,还有马匹,还有战士受伤。加上敌人追击,形势非常急迫,夜里也非行军不可。

另一方面是征途生活的艰难。作军紧急,不能及时开饭,开饭也不能吃饱,体力消耗大,以致忍饥挨饿。睡觉只能随露宿,山势陡险,山路又窄,路面不平,时已冬季,寒冷刺骨。

2.这篇文章是按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安排层次的,这样写有何作用?

一是材料按时间十分顺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情,一层一层说下去,一清二楚,文章脉络十分清楚。

二是逐层写明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使叙事和描写都合情合理。例如,假设不写天黑的时间,那么火把的描写也就显得奇怪了。

三是有些事情起初不明白,后来才明白,按时间顺序写,前设悬念,后面解释,有扣人心弦的效果。沿着山沟向上走的时候,不知道前面为什么走不动,使人疑惑不解,猜想这老山界一定非同一般,特别难爬,读到后面证实了,这座山是特别的陡峭。

3.举例说明本文生动的描写对表达中心意思的作用。

本文作了许多生动的描写,具体而有力地表达了中心意思。举例来说,星夜爬山的场面描写得有声有色,十分生动,把红军战士那种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渲染得极为感人,使人深感到红军确实是一支英雄部队。

先后两次描写火把,给人鲜明的印象。前一处描写,“从山脚向下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可见山势的陡峭,山路的艰险,爬山的艰难了。描写火把“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显示了山势的险峻,也显示了红军的凌云壮志,画面壮丽、神奇、美丽。后一处描写,作者已置身于山路上,置身于“之”字形的火把队列中,于是细致地的描写了这种奇观的细部:“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天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山路的艰险,通过这样生动的描写,令人惊心动魄,红军的壮举也令人惊心动魄,红军的壮举也令人无限敬佩。

【练习解答】

一 课文里一处写“照着习惯”,一处写“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各反映了什么现实?把两处联系起来,你有什么想法?

解答:“照着习惯”说明反动军阀长期欺侮瑶民,看出了反动军阀政府留下的恶劣影响。“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显示了红军政治工作者从事群众工作的好作风。两处联系起来,起到了很好的对比作用,鲜明地突出了红军的本质。

二 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作用。

1.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

2.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3.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解答: 1.“生怕”是“很怕”的意思,表达了红军对群众利益深切爱护的心情。“显得”是突出、醒目的意思,说明红军考虑得周到,也体现了对群众的关心。

2.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表明老山界山势的陡峭,山路的险峻,爬山的艰难;火把一直“连到天上”,显示了老山界的高峻,也显示了红军指战员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

3.这里说的“一个坚强的意志”,指红军指战员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用在这里,点明了红军进行长征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

三 有些看似普通的词语,仅仅从字面上望文生义,常会出错。阅读时除了要查字典、词典外,还要仔细推敲上下文的意思。试试看:你能不能概括语境,推导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准确意思。

1.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2.不知道前面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

3.专家经过一番考察后,对办好这个厂提出了建议:要加强软环境建设。

解答: 1.“30里高”这里指山的高度,也就是山脚到山顶的路程。2.这里的“走不动”,是指因为山路难走,队伍被堵住了。这从接下来的“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等”可知。课文第20段“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中的“走不动”也是这个意思。但第29段“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中的“走不动”,则是因为又饿又累、极度疲乏而无力再走的意思。

3.“软环境”指物质条件以外的环境,如政策、法规、管理、服务、人员素质等方面的状况。这句中的“软环境”指发展经济所需的提高人员素质的措施以及相关的各种服务(法律、电讯等)。

四 背诵“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一段。

解答:这一片断写得非常精彩,值得记忆。背之前,要充分理解段落中的几个比喻及几处对比,深入体会后便于记忆。

4.草·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欠:身体一部分稍微向上移动。四下里(sìxiàli):四处。也说四下。湿漉漉: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宿营:军队在行军或战斗后住宿。捂(wǔ):用手盖住或封闭起来。燎(liáo):烧。山包:小山。

徒手:空手(不拿器械)。关切:亲切,关心。僵:僵持,相持不下。立时:立刻。

会理:在四川省,靠近云南。救治:医治使脱离危险。惶惑:疑惑畏惧。涩:念sâ。拽(zhuài):拉。扶持:搀扶。端详(duānxiang):仔细地看。蒜苗(suànmiáo):(方言)青蒜。

互生:叶序的一种,茎的每个节上只长一个叶子,相邻的两个叶子长在相对的两侧,如杨柳、桃树等的叶子。

背阴: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切勿(wù):务必不要。

通报:上级机关通告下级机关的文件。标本:这里指保持原样的实物。荒漠:荒凉而又无边无际。抽噎(yē):抽搭,一吸一顿地哭泣。光火:(方言)发怒,恼怒。沉雷:声音大而低沉的雷。一霎(shà):一会儿;短时间。顿时:立刻。

一气:不间断地(做某件事)。

花天酒地:形容沉湎在酒色之中。花,指妓女。宽慰:宽解安慰。这是放心、舒畅的意思。

2.作家作品

王愿坚(1929—1991),山东省诸城县相州镇人。当代作家。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次年1月参加八路军,先后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政治部任文化团分队长、报社编辑、新华社支社记者、编辑室主任等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随部队行军、作战,看到和听到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给他深刻的感染和教育。这期间为配合部队政治教育曾写过一些小戏和演唱材料。1952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

——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激发了创作热情,丰富了创作题材。于是,他在1954年6月写出了处作《党费》,立即轰动了文坛,并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赏。从此,他开始了写作生涯,在不长的时间里,陆续写出了《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七根火柴》、《三人行》、《普通劳动者》等十多篇短篇小说。1974年根据李心田的同名小说与陆柱国合写了《闪闪的红星》电影文学剧本。1976打倒“四人帮”以后,又发表了《足迹》、《标准》、《路标》等十篇短篇小说,其中《足迹》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党费》、《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的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他还同别人合作创作了《四渡赤水》的电影文学剧本。

3.背景链接

1935年8月红军征服了雪山以后,党中央在毛儿盖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分别在毛儿盖和卓克基两地集中,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在中共中央统一指挥下,继续北上过草地。右路军在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叶剑英等率领下,从毛儿盖出发,绕过松潘穿过草地向班佑前进。左路军在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等率领下,由马塘、卓克基出发过草地向阿坝地区开进。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这篇小说描述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险情,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毒草,而且亲口咀嚼毒草,果断作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从而成功塑造了以周副主度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44段

第一部分(1—5):故事的开端。写战士误食有毒的野草,班长杨光摸黑向上级报告。第二部分(6—16):故事的发展。杨光恳求医生前往救人,医生却有紧急任务在身。第三部分(17—36):故事的讲一步发展和高潮。杨光惊醒了昏迷中的周副主席,周逼主席地中毒一事提出处理意见。

第四部分(37—44):故事的结局。杨光和其他战士从周副主席的讲话中获得巨大的力量,立即执行命令。

三、写作方法

1.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课文综合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特别是周副主席亲口尝毒草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富有感染力,成功地刻画了以杨光为代表的红军战士的形象和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表现了广大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敬仰之情以及他们从周副主席身上感受 到的巨大力量,突出表现了周副主席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领导艺术和高屋建瓴的领袖风范。

2.紧扣线索安排情节。全文以“草”为线索安排故事情节。篇首以红军战士误食毒草而中毒打开帷幕,接着以周副主席辨毒草、尝毒草把情节逐步推向高潮,最后以周副主席议吃草、红军战士悟真理结束全文。这样写,结构紧凑,脉络分明,有力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表现了小说的中心意思。

3.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例如,“他摸黑冲进了烂草地;开始是跑,然后是走,最后体力实在支持不住了,就在地上爬。爬着,爬着,不知什么时候昏过去了。”其中的“冲进”“跑”“走”“爬”“昏过去”等动词,准确地表现了二班长杨光救人心切、一往无前的优秀品质和顽强意志。又如,“杨光激动地听着。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顿时,他觉得自己变得强大了,有力了,这力量足足能一气走出草地。”其中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形象地表现了杨光对周副主席的崇敬心情和他从周事主席的教导中获得的伟力。再如,全文结尾写道:“周副主席那浓浓的胡须绽开来,宽慰地笑了。他笑得那么爽朗,那么开心。

自从患病以来,他还是头一次笑得这么痛快。”这个特写镜头中运用了神态的词语,与描写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神态动作的词语形成鲜明的对照,传神地表现了周副主席心系战士生命安危的高尚人格和指挥若定、高瞻远瞩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袖风范。

四、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文章开头的“题记”?

在文章的开头用一两句话或一段简短的文字作为“题记”是文学作品中常常采用的手法,因为它往往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选作“题记”的文字要么是富有哲理的话,要么是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话,要么是能引人深思或受启发的话,且这段文字都是和文章紧密相连的。

本文借用了藏族同志的一段话作为“题记”,含义颇深。在红军走过的地方,建一座糖石且是最甜的地方,既说明了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无数感人的事迹,也隐含着我们今天甜蜜的生 活就是他们换来的,还让我们体会到藏族同胞对他们深深的怀念与感激。读了“题记”,使读者顿生敬意,会以一种崇敬的心情去读完全文。

2.本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何特色?

本篇文章从一个普通红军战士的角度赞颂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全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周恩来在整个长征中担负着艰巨的重任,日以继夜地工作以致体力不支而倒下,自己已处于昏迷状态,却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要尝试有毒的野草,并迅速布置了处理措施,还让照顾自己的医生去为普通战士治疗,从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看出了周恩来令人敬佩的精神境界。

3.杨光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杨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以他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又以他的眼睛及他的所感向我们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反映红军长征中感人肺腑的事迹,更令人信服,更显得亲切感人。同时,杨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点也正是千千万万红军战士身上所共有的优点,也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战士、这样的队伍,我们的革命事业才会成功。

【练习解答】

一 课文中有些话看起来平淡无奇,仔细想想又觉得余味无穷。阅读下面的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

1.(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2.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解答:

1.由于是谈个人的感受,也可以从“不忘过去苦,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辜负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等方面来品味语句的多样化内涵。

2.可以联系平时对周恩来感人事迹的理解来谈感受,但不能离开课文的特定内容、特定语境而随意发挥。

二 杨光发现担架上的躺的是周副主席后,心理活动怎样?把描写杨光心理活动的词语圈出来。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和神态如何?把描写周副主席动作、神态的词语圈出来。细细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

解答:

杨光发现担架上躺的是周副主席后,立刻“惊住”了,“惶惑”地望着担架,“不知如何是好”,他“不安”地走过去,看到首长被疾病折磨的面容,觉得“心头像刀在绞”。描写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和神态是:周副主席“接过”野草,“仔细端详”着„„看着“仰起了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周副主席又“举起”那棵野草“看了看”,慢慢地把它“放进嘴里”。“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

这些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变得生动起来。

三 从课文提供的材料想开去,以“说吃草”为话题,谈一点或几点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解答:

本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关键在于要抓住“说吃草”这个话题,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并且学会与同学交流。一般说来,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考虑:

1.忆苦思甜,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2.从周副主席尝毒草、议毒草,学习他的高尚人格、大无畏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闪光的辩证法思想。

3.要懂得植物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会识别无毒和有毒的野菜,以便保护自己,战胜困难。

4.今天,人们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小康生活,开始以吃野菜为时尚,这是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体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5.鲁迅先生曾说:“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又把自己当做是人民大众的“孺子牛”。从中感受鲁迅先生倡导的奉献精神。

四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课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解答:要做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关键在于了解人物的身份、说话意图,理解说话的思想内容。然后才能恰当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可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自己确定读哪部分内容;也可以一人读多个人物的对话。要组织学生评议朗读效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再次朗读。

5.《长征》节选 ·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泥泞(nìng):因有烂泥而不好走。指战员:指挥员和战斗员的合称。遗容:人死后的容貌。

猝(cù)然:突然;出乎意外。遂:就,于是。

惨然:形容心里悲伤。

炒面:这里指炒熟的面粉,做干粮,通常用开水冲了吃。愕(â)然:形容吃惊。怔(zhâng):(方言)发愣,发呆。蓦地(mîdì):出乎意料地;突然。

何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沉吟:(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主。有顷:一会儿;片刻。务必:必须;一定要。剩:念shâng。

痴痴地看着:呆看着;注视着。毅然:坚决地毫不犹疑地。

本能:有机体对外界刺激不知不觉地、无意识地(作出反应)。举目:抬起眼睛(看)。趴:念pā。

下意识: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依然:依旧,照旧。吓:念xià。旋即:不久,很快地。致哀:表示哀悼。俯首:低下头。

扳(bān)机:枪上的机件,射击时用手扳动它使枪弹射出。溢(yì):充满而流出来。哽咽(gěngyâ):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

篝(gōu)火: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现借指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篝,笼(lïng)。

万籁(lài)俱寂:形容一点声音都没有。万籁,各种声响。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情不由己:义同“情不自禁”。疲惫(bâi):非常疲乏。驻步:停步。义同“驻足”。倾(qīng)听:细心地听。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同盟会:即“中国同盟会”。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1905年8月由孙中山倡导在日本东京成立。

先驱:先行者。

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哇(wa):助词,“啊”受到前一字收音影响而发生的变音。奇缺:非常缺乏。钊:念zhāo。

提议:商议问题时提出的主张。欢快:欢乐轻快。和(hâ):应和。精干:精明强干。朝(zhāo):阳:初升的太阳。绚(xuàn)丽:灿烂美丽。急骤(zhîu):急速。

纵身:全身猛力向前或向上(跳)。

先遣:行动前先派出去担任联络、侦察等任务的(人员或组织)。班佑:在四川省北部靠近甘肃省。

战利品:作战时从敌方缴获的武器、装备等。

牦(máo)牛:牛的一种,全身有长毛,黑褐色、棕色或白色,腿短。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牲畜。

2.作家作品

已经60多岁的王朝柱,笑言自己是“退而不休”。从小习乐、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他,当了半辈子音乐人;从40岁起,却弃乐从文,开始了文学创作。这些年来,王朝柱连年有大部头推出,著有史传文学作品《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与长征》、《周因来在上海》、《女囚徒》等,还创作了《决战淮海》话剧剧本,《开国领袖毛泽东》、《张学良将军》《巨人的握手》等电视剧本以及《长征》、《龙云与蒋介石》等电影剧本。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充分渲染了长征过草地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也细腻地展现了红军领袖特有的以革命人道主义 为核心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文章脉络

课文就是从电视文学剧本《长征》中截取了四个场景,根据时空画面的转换与由人物对话推进的作品情节的发展。

“泥泞的草地”(场景一),由于断粮,许多战士饿死在过草地途中,尽管如此,红军将士北上抗日的决心矢志不渝;面临困境,彭德怀欲杀死自己的战马以救急。

“草地水塘旁边”(场景二),眼见两个抬担架的战士因饥饿而生命垂危,为攻占娄山关而失去一条腿的周团长毅然将所剩不多的炒面让给战士,继而爬向水塘赴死。

“泥泞的草地”(场景三),刘少奇和彭德怀寻找掉队的周团长,含着极大的悲痛向殉难的指战员致哀;彭德怀忍痛杀死心爱的战马来挽救极度饥饿的战士们的生命。

“草地之夜”(场景四),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高唱《马赛曲》,举行篝火晚会,用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来战胜困难。随着先遣队送来粮食解危,红军指战员沉浸胜利的喜悦中。

三、写作方法

1.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作品中场景为内容服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剧情的展开提供相应的空间舞台;二是以自然环境来表示某种寓意。

2.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刘少奇面对彭军团长饿极而栽倒在草地上的情景,先是命令警卫员弄炒面,继而生气地批评警卫员,当得知是自己冤枉了警卫员后,又“抚摸着警卫员的身体”,并向他赔礼道歉,这些富有个性的言行,充分展现了刘少奇急人之难、官兵一致、虚怀若谷的人格魅力和领袖风范。

3.特写镜头的恰当运用。作品根据表达的需要,成功地运用推、拉、摇、跟、移等运动拍摄的多种方法,为观众展现了近景、中景、远景和特写等景别。尤其是两个特写镜头,十分到位,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四、问题探究

1.电影(电视)文学剧本是一种怎样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何特点? 电影剧本有两种:一种叫“电影文学剧本”,一种叫“电影分镜头剧本”。电影文学剧本是以文学形式编写的供拍摄电影用的剧本。文字简练,富有形象性。然而,用电影文字剧本还不能拍摄电影,还必须写出电影分镜头剧本。如果说,电影文学剧本是造房子的设计图,那分镜头剧本就是更加详细、具体的房屋施工图。电影分镜头剧本,就是在电影文学剧本的基础上把未来的影片分为一个个镜头,以便着手进行拍摄。

“电影文学剧本”是一种运用电影思维创造银幕形象的文学样式。是电影剧作者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理解进行艺术构思,并按照电影表现手法(包括场景、环境、人物形象、行为、动作、说白、音响及其他细节)通过文字描述以表达自己对未来影片设想的作品。电影文学剧本主要为拍摄影片而写作,因此它必然受到电影特性的制约,必须符合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它所创造的形象虽然以文字为媒介,介必须能够通过影片的摄制,以电影的各种艺术技术手段在银幕上体现出来。它的独特的美学特征首先是由电影艺术本性所决定的,这就是:富于造型表现力和鲜明的动作性;形象的画面感和声音元素的有机结合;时空自由转换中体现的蒙太奇效果。

同时,电影文学剧本必须具备文学价值,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思想内容的表达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方面,可以作为独立的文学作品为读者阅读和欣赏。电影文学剧本是影片摄制的基础,其审美价值是未来影片总的艺术价值的重要前提,是影片导演和摄制组进行再创作的依据。电影文学剧本的类别就来源而言,可分为根据生活素材直接创作的和根据其他文艺形式(小说、戏剧等)改编的;就结构形式而言,可分为戏剧式、小说式、散文式、哲理式、心理式等。

2.本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有何特色?

因为是电视文学剧本,所以为了便于拍摄,文章是以地点的转变来作为内容上层次的变化,每一部分也都是以地名作为小标题。同时全文几乎是以对话贯穿全文,借富有人物个性的语言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色。读者读来,眼前似乎浮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3.本篇文章中塑造了过草地时红军的众生相,从中可以读出什么?

本篇文章中展示的人物既有像毛泽东、彭德怀、刘少奇这一类的老一辈革命家,又有像周团长这样为了大部队的前进而甘愿牺牲自己的英雄,还有像无名小战士那样的默默奉献的普通士兵,从他们对待困难、对待生死的态度上,我们更深地体会到为什么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非常人所能通过的路途却被红军战士征服了。我们读出了红军顽强、乐观的精神,也深深被他们的事例所感动。

【练习解答】

一 课文节选了电视剧《长征》的四个场景。你感到这些场景中哪些情节是使你感动?读了剧中下面两段文字,你是否觉得心头一亮?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1.刘少奇俯身拿起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自语地:“多好的同志,都把生的权利让给了别人„„”

2.蔡畅:“主席,你有办法驱散大家的疲劳和饥寒吗?” 毛泽东:“我哪里有哇!不过,我从《马赛曲》中感悟出了一条真理: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

解答:前一问,课文节选的四个场景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情节,由于各人感受不同,答案不可能也不要求完全一致。应鼓励各言所感,各抒己见。后一问,参见“课文简析”,鼓励说出真切感受。

二 课文中多外用了“猝然”这个词,表示事物虽说出乎意料,但又参情理之中。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分别说说下列句中“猝然”所含的情理。

1.彭德怀俯身整理一位烈士的遗容,猝然眼花,栽倒在草地上。2.警卫员猝然回身抱着战马的脖子失声地哭了。3.彭德怀猝然拔出手枪,对准战马扣动了扳机。4.毛泽东怀着异样的情感猝然站起身来。

解答:1.彭德怀爱兵如子,把自己的炒面分给伤病员吃,忍饥为革命操劳过度,突然晕倒,当在情理之中。

2.警卫员有高度的责任心,眼见首长饿晕而身无半点炒面,认为自己没有尽责,因此突然哭起来,这并不出乎意料。

3.此前曾欲杀马,现在眼见更多的指战员因饿极而牺牲,为挽救战士的生命,为走出草地,彭德怀在凝望“无声战友”良久后拔枪扣动扳机诀别爱马,亦在情理之中。

4.被马蹄声惊醒的毛泽东眼见十多匹战马疾驰而来,预感到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有救了,因而兴奋激动得突然站起身来,这是十分自然的。

三 有些观众看了电视剧《长征》后,对一些情节不太理解。例如,攻占娄山关的英雄周团长,为什么不勇往直前,却要爬进水塘赴死?又如,一副铮铮硬骨的彭德怀,既然下决心枪杀了自己的战马,又为何要“溢出串串泪水”?你能帮助这些观众正确认识这一类问题吗?

解答: 这些情节看似矛盾,让人不可理解,事实上却反映了红军将士无私、崇高的精神面貌。周团长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为了让更多的同志能得到生的机会,不让自己成为大家的负担。彭德怀为了大家的生命才结束的战马的生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他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人,面对与自己出生入死的战马死去,怎么能不伤感呢?

四 分角色朗读课文。解答:略。

6.枣核·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同窗:在一起读书的人;同学。

掐(qiā)指一算:用拇指掐着别的指头来算。殷切:深厚而急切。玛瑙(mǎnǎo):矿物,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有各种颜色,多呈层状或环状,质地坚硬耐磨,可用做磨具、仪表轴等,也可做贵重的装饰品。

山坳(ào):山间的平地。喏(nuî):叹词,表示让人注意自己所指的事物。安顿:安排妥当。劈头:开头。小子(xiǎozi):男孩子。心境:心情(指苦乐)。

论:按照某种单位或类别说。径(jìng):狭窄的道路;小路。尊:量词。常用于神佛塑像和炮。佳色:美丽的景色。

2.作家作品

萧乾(1910—1999),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记者。原名萧秉乾,曾用名萧若萍。1910年1月27日出生在北京。1929年进燕京国文专修班学习,一年后考入辅仁大学。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选修“特写一旅行通讯”课程,1935年6月毕业。1939年赴英讲学,开始了7年的欧美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的反法西斯战场上。1945年,他从莱茵河前线返回伦敦,经加拿大东岸转旧金山,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在那些年代里,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他的《美国之行》,是20世纪40年代对美国认识的真实记录。1949年任英文《人民中国》副总编辑,后调任《译文》编委及编辑部副主任、《文艺报》副总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等职。1957年,萧乾被错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1979年2月,中国作家协会正式为萧乾平反。1979年8月,已近古稀之年的萧乾,应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作家创作计划”主持人聂华苓夫妇的邀请,踏上赴美旅途,参加30年来大陆与台湾及中美作家 之间的首次文学交流活动,并应邀到一些大学作巡回讲学,历时4个月。1980年写作《美国点滴》。1999年2月11日卒于北京医院。著作选编为《萧乾选集》(六卷本,台湾商务版)、《萧乾短篇小说选》、《萧乾散文诗特写选》、《萧乾书信集》等。所译文学名芊有《好兵帅克》、《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培尔·金特》等。

3.背景链接 1979年8月,萧乾应邀赴美进行访问交流,回国后将自己在美的见闻,写成系列文章——《美国点滴》。这篇长篇特写介绍了美国现代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的心态。

《枣核》写于1980年4月,据作者介绍,文中提到的友人是高君纯女士,是20世纪30年代作者燕京大学的同学。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访友中解开友人珍爱生枣核的疑团的过程,反映了同窗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二、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设置悬念。第二部分(2—4):加深悬念。第三部分(5—10):解开悬念。第四部分(11):点明主题。

三、写作方法

1.文章结构精巧。结构精巧首先表现在用“枣核”设置悬念。结构精巧还表现在用“枣核”做贯串全文的线索。

2.本文语言简洁质朴而又富于抒情色彩。“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这是叙述语言,兼具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石甸,想隆福寺。

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这是人物语言,语句简短,一连串的“想”直抒胸臆,情真意切,近于排比而又富于变化;“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这是由作者概述的人物的语言,月夜之景与人物之情交融,句子长短适中,简笔勾勒而具有诗情画意。

四、问题探究 1.“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这句话中的“什么”具体指什么?

指朋友心中的难以弥补的远离故土的缺撼。虽然现在朋友的物质生活条件很好,但这些无未能替代故乡的温暖,这里不是心的归宿。

2.如何理解“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句中所提到的“游子心境”? 身在异国,心系故土,这就是“游子心境”。3.文章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首先用“枣核”来设置悬念。作者由朋友索要枣核起笔,开篇就设个悬念:用余蹊跷。朋友得到枣核如获至宝,用途仍秘而不宣,使悬念更加吸引读者关注。直到踏访后花园谈话中才说明了索要枣核的原因,解开悬念。

用“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有张有弛,摇曳多姿。其次,“枣核”是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又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枣核,把相距万里的人连在一起,把朋友的心和故土连在一起。几枚生枣核种在异国的土地上,故国的一切出现在朋友眼前,给游子的心增添了一点慰藉——在朋友的心中,这几枚枣核的“分量”简直等于故乡故土了。

【练习解答】 一 生活在异国“美丽的山城”,“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可是“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读了课文,你能体会出这样的“游子的心境”吗?你能想像出“她同老伴儿”月夜并肩坐在“北海”长凳上,追忆当年北海泛舟情景时的心理状态吗?

解答:第一问,宣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先说出“游子”的一般含义:“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再联系思乡诗句来加深对“游子心境”的理解,如“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曹操《却东西门行》),“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欧阳修《送惠勒归余杭》),“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崔涤《望韩公堆》),“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情。”(班彪《北征赋》),“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杜甫《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进而联系课文中旧时同窗思乡的情理活动和表达思乡心切的独特方式来体会海外游子的心境:身在异国他乡,心系故土乡土。

第二问,可联系课文第三部分的有关语句来体会旧时同窗与老伴儿“年纪越大,思乡越切”的怀念故国风物的痴情。

二 讨论讨论下列句中的“就”字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1.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

2.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3.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4.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解答:1.“就字用在“拥抱”与“殷切地问我”之间,表示“问我”是紧接着“拥抱”之后发生的事,表现了旧时同窗急不可耐地想拿到那几颗生枣核的心态。

2.久别重逢,旧时同窗把“我”安顿好后,按理应畅叙别情,但现在却不谈这些,以一个“就”字引出“后花园”,而这个“后花园”又是充满了“家乡味”的得意之作。由此可见,用“就”字,仍是为了向来自祖国的老同学表露并倾诉思乡心切之情。

3.过旧历年是炎黄子孙的文化传统,“一”过圣诞,“就”想旧历年,用“一„„就„„”的句式强调了旧时同窗游子思乡之情的浓烈和深沉。

4.这里用“就”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把“仿佛”这本来是联想到的虚景变成了亲眼看到的实景,表明“她同老伴儿”已经心驰神往沉醉于当年北海泛舟的佳景中,从而凸现了海外游子强烈思恋故土之情。

三 有人说:“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种枣人已是风烛残年,到哪一年才能见到枣树长大?有种枣的必要吗?”你对这样的说法,是怎样看的?

解答:对第一种说法,可围绕是“小题大做”还是“因小见大”的问题来进行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本文以几颗小小的枣核、一片深情的话语和一番堆叠“北海”的安置举措来表达一个重大主题的特色,从而启发学生: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作深入的思考;反映生活,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加以表现,有时不妨用一个小小的物件。

对第二种说法,可抓住“风烛残年”这个关键词语,围绕是“种枣吃枣”还是“种枣寄情”的问题来进行讨论,使学生感受到已届风烛残年的种枣人,“年纪越大,思乡越切”,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试种枣树完全是为了寄托她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讨论中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看法,应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但最终必须扣住课文内容和形式,联系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来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

四 熟读课文。解答:略。

7.最后一课·课文精讲

【基础知识】 1.字词积累

郝(hǎo)人的姓。

叟(sǒ u)年老的男人。

操练(cāo liàn)以队列形式学习和练习军事或体育等方面的技能。踱(duî)慢步行走。

诧异(chà yì)觉得十分奇怪。

祈祷(qí dǎo)原意是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宛转(歌声、鸣声等)抑扬动听。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悔不该这样。

2.作家作品

都德(1867—1942),法国作家,小说家阿尔封斯·都德的儿子,龚古尔学院院士。与著名排犹主义者和民族沙文主义者德吕蒙友善,在德雷福斯案件中站在极右的一方。他自己也拥护民族沙文主义。1904年与莫拉斯认识。1908年与莫拉斯合编保王派的《法兰西行动》报,发表了无数激烈的极右派言论。1920年一度当选为议会议员。曾以诋毁法国政府罪入狱,越狱流亡到比利时。两年后获赦回到巴黎。

莱昂·都德年轻时认识很多文学界和政治界的知名人物,后来写了《我所认识的巴黎》(1930)和《回忆录》多卷。他拥护君主政体,拥护极右的政治主张,但他的友谊和文艺观点有的不受他的政治立场所影响,他与极端排犹的德吕蒙和犹太族作家施沃布交往;与右派文学评论家马西斯友善,但是为马西斯所猛烈攻击的个人主义的作家纪德辩护;他为小说家普鲁斯特争得龚古尔文学奖;发现了小说家和散文家贝尔纳诺斯和塞利纳的才华;写过一部著名的文学评论《愚蠢的十九世纪》(1922),猛烈攻击19世纪法国文学和思想潮流,但对雨果、巴尔扎克和波德莱尔却极为推崇。

3.背景链接

普法战争是1870年7月19日至1871年5月10日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小说以普法战争为题材。

这次战争虽然是从普皇与法皇争夺势力范围引起的,但战争的后期,普军入侵法国,对法国人民来说,战争就属于反侵略的性质。在祖国危急的关头,爱国主义热潮高涨。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以在普法战争中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故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朗士的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对祖国语言和祖国领土的深厚感情。

二、文章脉络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6节):写小弗朗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

第二部分(7—23)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和小弗朗士对平时不用功的悔过。第三部分(24—完):写“最后一课”结束时,韩麦尔先生的异常表现,突出了他的爱国精神。

三、写作方法

一是巧妙的叙述视角。作品的主题十分严肃,但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却选用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作品原来还有一个副标题是“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孩子的自述”。作者选择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作为主人公,通过他带着些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他心理的变化,间接地写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小主人公在这堂课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读者也受到了感动。

二是生动的人物、场景、细节、心理描写。小说精心运用了大量描写,表现人们在最后一课上的种种反应,其中着墨最重的是韩麦尔先生。

例如细节描写。这篇小说的许多细节描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就拿作者描写屋顶上鸽子咕咕低叫这一细节来说,它使小弗郎士提出一个幽默的问题:“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旋即文笔骤收,戛然而止。答案,就留给读者去思索、补充。又如韩麦尔的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郝叟老头的那本“初级读本”,和那副横放在书上面的大眼镜,不待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作品中前后两次出现的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教室里飞进的几个金龟子,黑板上书写的“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这些细节看来是信手拈来,实际上却并非可有可无,它们起着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每一细节都蕴含深意,发人深思。

又如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小说是从小弗郎士的视角来观察、描写韩麦尔先生这一形象的。由于角度的限制,作者不能直接将笔触深入到韩麦尔先生的内心,只能借助外貌、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他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作品首先写出小弗郎士对老师的主要印象,就是“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当他走进教室后还特地注意到老师“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但是,韩麦尔先生出现在读者面前时却非常温和,而且还穿戴着不寻常的衣帽,让小弗郎士大感诧异。原来,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了,他和自己的学生就要对自己的祖国做最后的告别了!况且,韩麦尔先生是在万分悲痛之际、在强大的压力之下保持着自己的镇定,维持着自己的形象,这是多么高贵的气度!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对大家的批评以及深深的自责,还有对孩子们的谆谆告诫,使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的形象鲜明地凸现了出来。最后,韩麦尔先生奋笔写下“法兰西万岁”,这就像一个特写镜头充分表现出人物的强烈情感,给人极深的印象。平时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关键时候表现出庄重、无畏、深情,以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们心灵深刻的影响,这就是作者塑造的韩麦尔先生的形象。这一形象,起初模糊,继而清晰,最后便如雕像般活生生地立在每一个读者的面前,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这个人物外在的力度和内心的激情.四、问题探究

1.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首先,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有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作者写了小弗郎士的逃学、上学经过。通过他的行踪,写到了几个相互关联却彼此分离的场面:普鲁士士兵的操练场,镇公所的布告牌,小镇里的学校。没有这样一个人物,这些场面就很难组织为一篇有机的作品。

其次,小弗郎士还起到了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阿尔萨斯被割让给普鲁士,阿尔萨斯人不但失去了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还将失去自己朝夕使用的母语。这样惨痛的情感该如何表达?作者选择了小弗郎士这样一个平时不爱学法语的调皮男孩,用他的内心感受来反映整个民族的沉痛的感受。这种写法有着极其强烈的对比效果,产生出强烈的震撼心灵的作用。

2.作者是怎样塑造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的? 小说是从小弗郎士的视角来叙述的。因此,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始终是在儿童幼稚目光的轻纱之后隐隐约约散发着动人的光辉。由于叙述角度的限制,作者没能够直接将笔触深入到韩麦尔先生的内心去。我们只能通过他的外在装束、他的语言、他的行动来认识他,并体会揣摩他的内心情感。

在孩子的眼里,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十分严厉的老师,所以小弗郎士对老师的主要印象就是“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当他走进教室后还特地注意到老师“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但是,在今天,小弗郎士早已迟到了,韩麦尔先生居然还如此温和,这实在让人感到惊异!况且,老师今天还穿戴着不寻常的衣帽,也让小弗郎士大觉诧异。作者没有直接写韩麦尔先生的内心,但是读者可以和小弗郎士一样体会得到:只有在重大的事情、对学校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发生时,先生才会有如此打扮。那么,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原来,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了,他和自己的学生就要对自己祖国的伟大语言做最后的告别了!况且,韩麦尔先生是在万分悲痛之际、在强大压力之下保持着自己的镇定,维持着自己完美形象的,这是多么高贵的气度!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时对大家的批评以及深深的自责,还有对孩子们的谆谆告诫,都是那么令人感动。这一番话,使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的形象鲜明地凸现了出来。

当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时,他的内心深处在翻腾着什么呢?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突然要离它而去;一生与之相伴的母语,突然要从此放弃:其间的惨痛,连孩子都强烈地感受到了,我们难道体会不出吗?

最后,韩麦尔先生奋笔写下了“法兰西万岁”时,作者实际上就已经完成了对这一人物的塑造。这最后一个动作,使他真正成为一个爱国志士。

3.小说的情节是怎样安排组织的? 小说是从纵横两个方面来组织安排情节的。

从纵向看,作者以一个孩子逃学上学的小事把一个巨大的事件完整有机地组织起来。小弗郎士的行踪,串起了故事的起因和结果。

从横向看,教室是一个绾起故事各条人物线索的总枢纽。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小镇上的居民们,都在同一时间汇聚到了同一个地点。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就在一间小小的教室里完完全全地展现出来了。

4.如何理解小说第四段中“又出了什么事啦”这句话?

注意这句话中的“又”字。一个“又”字,写出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战乱频仍,变故迭起,人心惶惶。“最近两年来,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来的”。阿尔萨斯地区的百姓在这两年里,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法国战败、征发人员、调集物资„„一切的坏消息都是在这块布告牌上发布的。这块布告牌简直成了一张法国社会状况的记录表!因此,小弗郎士一见到有许多人围在布告牌前,就立刻意识到“又出了什么事”了。

“又出了什么事啦”这一句,还通过孩子的疑惑的眼光,在小说一开始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预示着将要发生的一件大事。因此,后来的最后一节法语课上的情节才显得水到渠成。

【练习解答】

一、课文中的小弗郎士是个贪玩的小学生“最后一堂法语课”,使他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根本的变化?说给同学听听。

解答:最后一堂法语课,使小弗郎士从不爱学习、贪玩到热爱法语,认真学法语。例如,“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到“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也使小弗郎士从怕老师到理 解、同情、敬爱和钦佩老师,例如,“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到“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忘了我挨的戒尺”“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全教给我们”“可怜的人啊„„叫他怎么不伤心呢?”“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还使小弗郎士从幼稚不懂事到爱祖国、恨敌人。上课前在小弗郎士眼里,普鲁士军队在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操练,“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到他听老师说“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他“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对于作为小学生的小弗郎士来说,热爱法语就是他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他对老师的同情和理解是他们之间在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这一基点上的默契。

回答这一题,重在通过对课文中有关语句的品赏感受小弗郎士思想感情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离不开韩麦尔先生爱国思想的教育、爱国精神的感染和爱国行为的影响。

二、下面几句话是从课文中摘出来的,语意蕴含深刻,感情表达丰富。每人选其中的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3.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解答: 1.略。

2.这是一处细节描写,飞进来的金甲虫没有影响孩子们专心画“杠子”,表现了孩子们习字的专心,由此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3.这几句通过小弗郎士的眼睛,描绘了韩麦尔先生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在告别家园时那种依依不舍的心境的理解和同情,使人感到小弗郎士已经由贪玩、不懂事变得成熟懂事了。

三、课文中,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相互都感到对方“可怜”。试根据上下文,领悟“可怜”表达的不同感情。

1.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可怜的人!

2.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3.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

4.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

解答:

1.参见“课文简析”,在感受小弗郎士的感情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讨论,领会“可怜的人!”这句感叹不是一般的同情老师、理解老师、可怜老师,而是一种爱国主义思想火花的迸发。第2、3、4小题,参见“课文简析”。

四、在熟读课文,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分小组进行角色表演,一人扮演小弗郎士,一人扮演韩麦尔先生,另一人扮演郝叟老头儿。每个角色分别做一种最有代表性的动作,说几句最能表达内心感情的话,其他同学进行评议。

解答

分小组角色表演,必须先熟读课文,知晓并把握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和郝叟老头儿的言行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然后根据个人的理解模仿他们的言行,最后适当有所创造并能说出自己的想法。评议时要根据课文内容又不拘泥于课文原句。

五、背诵“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你们走吧。” 解答:略。

8.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深造:进一步学习以达到更高的程度。

门下:指可以传授知识或技艺的人的跟前。摇篮:比喻发源地。

得意门生:感到非常满意的学生。

课题: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或亟(jí)待解决的重大事项。

专栏作家:就某种专门问题(如军事、经济、文艺等)经常在报刊上撰写文章的作者,因其文章往往发表于报刊的特定位置并有固定的专栏名目,故称。

遨(áo)游:漫游,游历。流:品类,等级。肩负:担负。

权威: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事物。呆:同“待”。眷(juàn)恋:(对自己喜欢的人物或地方)深切地留恋。生涯(yá):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萌(mãng)发:开始发生。大为(wãi):副词,表示程度深、范围大。宁肯:宁可。矶(jī):本指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多用于地名。如燕子矶(在江苏)、采石矶(在安徽)。

启运:起运,开始运出。

诬(wū)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触怒:惹人发怒。

募(mù)集:广泛征集。

保释:请求释放被拘押者,并担保其随时接受传讯或不再重新犯罪。变相:内容不变,形式和原来不同(多指坏事)。软禁:不关进牢狱,但是不许自由行动。饱受:充分经受。

据理力争:根据道理尽力争辩或争取。

2.关于钱学森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9年在美国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在美学习研究期间,钱学森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怀抱。四个月后,他向国务院呈交了《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1956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钱学森被任命为委员。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这篇通讯记述了钱学森在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二、文章脉络 课文共18段。

第1—5段中,前四段的叙述是“蓄势”,第5段点题,突出钱学森思乡心切。第6—18段,详写钱学森的艰苦斗争。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6—14段),写钱学森夫妇决定返回并报效新生的祖国,为此遭到美国当局的种种迫害,但这更加坚定了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意志。

第二层(第15—18段),写钱学森向祖国发出求救信,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此事,促成钱学森一家胜利返回祖国。

三、写作方法

1.这篇通讯线索清楚,脉络分明。课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这是明线。从钱学森出生的1911年写起,着重记叙了从1935年留学美国到1955年回归祖国这20年间的经历:拜师求学,创业辉煌,决心回国,饱受折磨,胜利归来。文章运用了大量表示时间的词语,一类直接标明年、月、日,一类间接指明时间,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就在这时”“那时”等。课文以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一以贯之,这是暗线。第5段中“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是全文的关键句,正因为这样,才造就了他事业、学术上的辉煌,才萌发了他报效新生的祖国的强烈愿望,才最终战胜了美国当局强加给他的种种折磨。抓住这两根线索,就理清了课文的结构层次和情感变化。

2.课文选材精当,有详有略。钱学森感人的事迹太多了,但作者紧紧扣住他对祖国执著的爱来选材。组织材料又注意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如文章开头“钱学森1911年生于上海”,这一句看似简洁平常,实际上决非闲笔,它既和第5段的关键句“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照应,与“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候的房子”照应,也同第14段中教育孩子的话语照应。课文用较多篇幅详述了钱学森为回到祖国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事迹,这些叙述简明扼要,其中不乏精彩的镜头,使人物形象显得比较生动,增强了感染力。

四、问题探究

文中为什么提及美国要员对钱学森的愤愤之词?

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钱学森在美国的地位,尤其是军事上的地位,从中我们可以看 到钱学森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很高、生活状况很好,这为他将来毅然放弃这一切、坚决回到祖国的怀抱作了有力的铺垫。

【练习解答】

一 读读句子,讨论问题。

1.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

两个“不止一次”起了怎样的表达作用?你能用贴切的成语来形容钱学森流露的眷恋情思吗?

2.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曾经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

写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表达起着什么作用?如果把引用的话改成客观叙述,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3.1955年6月,饱受折磨的钱学森为了早日回到祖国,写信给人大常委会,向祖**亲发出了求救的呼声。从钱学森向祖国的人大常委会求救这一举动,你能揣摩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吗?试说说看。

解答:

1.两个“不止一次”起了强调作用,说明钱学森虽然身居海外,但心中时常惦念着自己的祖国。成语有魂牵梦萦、朝思暮想等。

2.这些话表现了美国方面对钱学森回国举动的惊讶程度。从侧面反映了钱学森回国态度的坚决,也体现了钱学森对祖国的一往情深。如果改为客观叙述,就不如直接引用来得生动,不如直接引用有说服力。

3.他把祖国当成自己的母亲,身居海外的游子面临困境时,向祖**亲求救,表现了钱学森对祖国的信任。

二 课文说:“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呆了20年。这20年间,他在学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用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下面提供的诗文中,哪一句最能概括这几句话的意思?说说理由。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4.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过:“我的根在中国。”(余玮《展示华夏文化魅力》)5.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黄《我的中国心》)

解答:第3句话。这句话说的是:繁华快乐的地方虽然好,但不是长久留恋之外。(梁园,即兔园,汉代梁孝王刘武修建的一座名园,也叫“梁苑”;这里比喻游乐之地。)说它十分贴切,是因为从内容上看,前句讲的是条件待遇好,后句说的是(尽管这样仍)并不留恋(即别有所恋),前后之间是转折关系,重在强调后面一句的意思。第5句也强调了身在异国他乡的爱国之心,但人不一定非回归并报效祖国不可。

三 20世纪50年代,海外学子不顾美、英等国政府的阴挠政策,义无反顾地掀起了回归新中国的浪潮;今天,又有许多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效祖国。课外查阅这方面的资料,将感 受最深地做成卡片或输入电脑信息库,并讲给同学和亲人听听。

解答:可参阅有关资料,如《新华文摘》2001年第3期,李安平的《中国科技百年》一文提到李四光、赵忠尧等科学家。又如,《新华月报》1999年第6期,张劲夫的《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回忆》一文,提到郭永怀等。

四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完后,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出你对钱学森的印象。解答:略。

9.古诗四首·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破:被攻破。

感时:为时事而感伤。抵:抵得上;值。簪:念。笼(lǒng):笼罩。冰河:冰封的河流。

周星:岁星,即木星。古人认识到木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因将周天分为十二分,称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即以其所在星次来记年。

身世:人生的经历、遭遇(多指不幸的)。

2.作家作品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唐玄宗开元年间,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天宝五年(746),他到长安,进取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官。安史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贬为华州的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达四川,定居在成都浣花溪畔。

曾在四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永泰元年(765),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有《杜少陵集》。

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广阔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社会面貌,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重大事件、各阶层的动态、思想和他们之间的矛盾。诗歌的政治倾向异常鲜明,鲜明地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祖国的热爱,大胆地表现了对统治阶级的揭露和鞭挞,被誉为“诗史”。杜甫的诗歌富于变化,体裁丰富,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艺术造诣极高,其诗歌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杜牧(803—约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属陕西省西安市)人。文宗人和时中进士后,曾经做过黄州、池州、睦州、湖州等地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官。有《樊川文集》。杜牧诗、赋、古文都极知名,而以诗歌的成就最高,诗歌题材广泛,不少作品涉及政治及社会生活,是晚唐杰出的诗人。世称“小杜”,以别于杜甫。诗歌风格俊爽豪健,明快有力。七言绝句情致绵密、意境深远,最具特色。同时诗人中只有李商隐和他并比,所以有“小李杜”之称。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阴山(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二十三年(1153)应礼部试,被主考官录为第一,而秦桧孙埚为第二,桧怒,被黜落。孝宗初,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隆兴、夔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力 主抗金而为投降派所阻,报国无门,其爱国忧民的激情一发于诗,雄放豪迈,前无古人。其抒写日常生活之作则清新圆润,别有韵味,今存诗近万首。陆游也擅长写词,散文、书法成就都很高,尤其长于史学。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放翁词》《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宝 四年(1256)进士第一,历任刑部郎官、赣州知州。德 元年(1275)闻元兵东下,在赣州组织上万义军,捐家财做军费,入卫临字(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兼枢密使,赴敌营谈判,被扣留。后于镇江脱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领兵攻入江西,收复宁都、雩都等地。不久为元重兵所败,退入广东。次年十二月,文天祥在与元将张弘范的战斗中失败,被俘于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张弘范强迫文天祥写信招张世杰投降,他坚决拒绝,书所作《过零丁洋》诗以明志。后被押至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始终不屈。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就义于大都柴市口(今北京宽街附近),时年47岁。

文天祥诗歌中动人的作品,是德 二年以后所作的《指南录》《指南后录》和《吟啸集》。这些诗不仅记录了他后期种种生活经历,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过零丁洋》《正气歌》等都成为千古传诵的杰作,在我国文学史上永远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后人编有《文山先生集》。

3.背景链接 《春望》:本篇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当时安史叛军已占领长安,杜甫被俘,羁居长安。诗人眼前是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目荒凉,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与伤怀,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歌是诗人在光宗绍熙三年(1192)冬天写的,当时陆游已经68岁。

《过零丁洋》:这首诗是文天祥第二次被俘过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口)时所作。文天祥于德祐二年(1276)到元营谈判,被拘留,押往北方。他中途逃脱,往福建三山(今福州)辅佐宋恭帝之子赵昰即位。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攻入江西,初获大捷,后因腹背受敌,归于失败。元军追到空坑(在今江西省兴国县),他仅以身免、妻、子都被俘。景炎三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移屯海丰,元军至,他退入南岭,又被俘,自杀,未遂,元军把他押往厓山。祥兴二年(1279)正月十三日,船到厓山,这一带系零丁洋地面。文天祥感慨万端,写下了这首万古流芳的悲歌,表达了自己以死报国的决心。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春望》描写了诗人眺望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的感触,抒发了忧国思家的感情。

《泊秦淮》诗人泊舟于秦淮河,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首悲愤的七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从两个截然不同的侧面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忠心耿耿、矢志不渝的爱国者形象,表达了际游的爱国激情和杀敌雄心。

《过零丁洋》在这首诗中,文天祥以饱含血泪的语言,悲愤壮烈的情怀,述说了国家和个人的悲惨遭遇。抒发了为国家献身的豪情壮志。

二、文章脉络

《春望》全诗八句分两层: 第一层(前四句):写目睹国都的破败景象,饱含感叹。(重点写春望之景)首联写望中所见。颔联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第二层(后四句):写思念亲人的愁苦之深,充溢离情。(重点抒春望之情)

颈联写战事紧张,家信珍贵。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泊秦淮》

第一、二句:写景抒情,暗点哀愁。

第三、四句:叙事议论,貌似斥商女,实则讽听曲之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现实—僵卧孤村,尚思戍边 强烈的爱国热情 梦境—风雨之夜,梦中杀敌 《过零丁洋》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

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颈联: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怀念国家的心情;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三、写作方法 《春望》

①全诗写得字字含恨,句句怀痛,沉着蕴藉,自然深挚。②用词自然;表现力极强。邀越与奔放之情,突出表现在遣词用语上。作者把重要的词语都写在每句的上面:“国破”、“城春”、“感时”、“恨别”、“烽火”、“家书”、“白头”,而这一切思绪皆从“国破”而来。

《泊秦淮》 ①情景交融。

②巧妙用典《后庭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语言精炼。2.先取两个不同侧面塑造人物形象。

《过零丁洋》

①笔走龙蛇,纵横驰骋。诗只八句,但却概括了作者的一生的重大事件。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③直抒胸臆,毫无矫饰;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四、问题探究 1.《泊秦淮》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句采用了一种曲笔。商女,是伺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曲子是由听者的趣味而确定的。所以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指的是《玉树后庭花》,这是靡靡之音、亡国之音,早已使得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在如今衰世中,又有人不以国事为怀,沉迷于这亡国之音中寻欢作乐,这使诗人产生了历史又将重演的隐痛。“犹唱”二字巧妙而自然在把历史与现实绾合在一起,串成一线,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感慨,增强了诗歌的批判力。另外“隔江”二字,表现了对岸歌榭酒楼中喧嚣的景象,这种景象和“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凄清形成了对比,一则是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的隐忧、孤寂之情的写照,一则是达官贵人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来填 补空虚的灵魂,这也正是晚唐社会生活两个不同侧面的折光。

2.在陆游的诗歌中,诗人为什么会“僵卧孤村不自哀”?

这句话表露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诗人虽然因为主战而遭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退居在家乡孤村,但诗人却时刻挂念着风雨中的祖国,希望祖国强大起来,能够收复失去的河山,所以尽管自己身处逆境,却不把个人得失放在心上,并不为自己的处境悲哀,而是希望有朝一日继续为国效力,为国“戍轮台”。

【练习解答】

一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解释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为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么看?

解答:两种说法都讲得通。按第一种说法,诗人因为感时伤怀,加之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泪落心惊。按第二种说法,诗人把花鸟作为一种人格化的象征,似乎花也如人一样因感时而迸出了泪珠(花上的露珠),鸟也如人一样因恨别而惊恐地鸣叫。考虑到这首诗的主旨是忧乱伤春,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的主语理解为作者自己更加自然,更加符合作者当时的心理,因此我们选择第一种说法。

二 《泊秦淮》这首诗表面上是斥责歌女,其实是在借题发挥。你认为作者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解答:作者的真实用意是讥讽只顾贪图个人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商女唱什么歌曲,主要取决于座中点歌、听歌的人,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这帮有权势的人。他们不以国事为怀,每天聚集在酒楼中欣赏靡靡之音,寻欢作乐,这是在走南朝亡国的老路。因此我们认为作者表面上是斥责歌女,其实矛头是指向高层的。

三 诗人陆游因风雨大作而想到卫国战争,他在诗中是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的? 解答:“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将风雨与战争联系起来。二者之间本来并无必然的联系,但因为实现祖国统一是陆游梦寐以求的强烈愿望,所以一场突然而起的暴风雨触动了他的情思,那窗外呼啸的风声,劈啪的雨声,在他听来就好像当年战场上铁骑奔突之声,若不是作者曾在战场搏杀过,若不是作者怀有强烈的爱国热忱,是不可能写出如此具有感染力的诗句的。

四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震撼人心的千古名言,使我们对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肃然起敬。谈谈你读了《过零丁洋》一诗后的感受。

解答:对一位爱国者来说,个人的命运是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南宋朝廷行将覆亡,文天祥的人生之路也到了尽头。但他在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字里行间透出的凛然正气,令人肃然起敬。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建功立业。

五 背诵这四首诗。10.晏子使楚·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对:应答,回答。

臣:古人自称,这里是臣对君的自称。缚(fù):捆绑。

而:连词,表顺承,不译。吏:古代对官员的通称。视:看着。耶(yã):语气助词,表示反问,可译为“吗”。寡人:古代君主的谦称。“寡人者,言已是寡德之人。”(孔颖达)

2.作家作品

晏子(?—公元前500),名婴,字仲平,春秋时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是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景公时为相,以节俭力行,危行危言显名于诸侯。

今本《晏子春秋》共8篇,分为215章,每章记述一件事。以晏子即事劝谏景公治国利民,贤明为政的内容为主。晏子或犯颜直谏,析义明理,或婉言讽刺劝,发人自省,表现了晏子忠心耿耿地辅弼君主的思想。文章以记言为主,略于记事。书中较有文学意味的,是记述有关晏子行事的一些传说故事,这些故事突出表现了晏子临危不惧、忧国忧民、廉洁奉公、善于辞令的品格和特点。章末多有“君子曰”,或者标举“仲尼”“墨翟”的言论,以表明编者对晏子言行的评赞。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这则故事通过晏子使楚国,挫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阴谋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的才能和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写晏子与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表现了晏子过人的机智和卓越的辩才。

二、文章脉络 第一层:(„„曰,坐盗。)写楚王与左右定计侮辱晏子。第二层:(第二段)写晏子用巧妙的辞令给楚王以反击,使楚王屈服。

三、写作方法

1.本文人物形象刻画鲜明。寥寥数语,楚王的自作聪明、仗势欺人,晏子的机智善辩,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跃然纸上。

2.本文展示了高度的语言艺术。晏子既要反驳楚王的诬陷,又不能激怒楚王,因此在反驳时,他“避席”以对,显示其庄严的态度,但在说话时,又非常注意掌握分寸,寓刚于柔,把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模棱两可的、揣度、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婴闻之”留有余地,用“得无”“耶”等一类虚词,使语气变得委婉,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义正辞严而不卑不亢地折服了楚王,显示了睿智的思维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四、问题探究

“缚者曷为是也?”“圣人非所与熙也”,这两句话中的“曷”“熙”两字均为通假字,那么什么是通假现象?

通假就是指古书上同音字或音近字的通用和假借。甲种意义已经有一个字却不用,反而借用另一种意义的同音字或音近字来表示,这个借用的字便叫做通假字,被代替的字叫做正字或本字。如“圣人非所与熙也”句中的“熙”通“嬉”,其中的“嬉”就是本字。

五、课文翻译

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去。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的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了,我想侮辱他一下,用什么办法呢?”

手下的人回答说:“当他到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人你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是做什么的人?我们就说,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说,犯了偷窃罪。”

晏子来了,楚王请晏子喝酒。“赐晏子酒”,意思是设宴招待晏子。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小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 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

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练习解答】

一 讨论:楚王和臣下的谋划,是针对晏子的,还是针对齐国的?各人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从课文中找出根据。

解答: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讨论,关键是要说出理由。

应该说,楚王的初衷是针对晏子的,可以从“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一句可以看出。

但从另一方面看,晏子是齐国的使者,侮辱了晏子,也就是侮辱了齐国。而且,楚国的谋划,“齐人固善盗乎”一句,矛头直指整个“齐人”,就是针对齐国了。

学生言之有理都应该肯定。或者可以说,既是针对晏子的,也针对了齐国。

二 把课文叙述的故事讲给家人或小学生听,问问他们还能用什么话来回答楚王。比较一下,他们的回答和晏子的回答,哪一种好?为什么?

解答:这一题意在培养学生复述的能力以及和他人交往的能力。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但检查,可以在课堂上抽点时间让学生交流自己是怎么讲的,如可以先不讲晏子反击的话,让对方先设想,然后再告诉对方答案;还要交流对方是怎样设想反击的话的,看看有没有其他可以反击话,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 解释“之”字在下列句子中的意思。1.楚王闻之 2.吾欲辱之 3.婴闻之

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解答:1.之,代词,指晏子将要出使楚国这个消息。2.之,代词,指晏婴。

3.之,代词,这样的事,指下文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之,助词,的。

四 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和现在的用法不同或难以理解,画上圈,把解释写在下面,并与同学讨论。

解答:古今词义明显不同的有:“为(其来也)”“坐(盗)”“诣”“避席”“其实”“得无”“熙”“病”,等等。

建议本题可以作为预习题布置。

五 背诵课文

解答:本题应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加以背诵。特别是应该指导学生在背诵时根据课文的情节,读出人物的语气、感情。

11.背影·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祸不单行 指各种灾难同时到来。

交卸(xiâ)从前官员卸职,向后任交代。

奔丧(sîng)从外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光景(gōungjǐng)境况;状况;情景。游逛(guîng)游览;为消遣而闲走。

嘱咐 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踌躇(chïuchú)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得意的样子。拣(jiǒn)定 挑选。“拣”与“练”“栋”字有别。橘(jú)子 橘子树的果实。

惦记(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勾留:短时间停留。

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变卖典质:(把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去。典,当。质,抵押。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中,内心。

2.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散文以文笔洗炼、语言秀丽著称。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3.背景链接

朱自清1916年暑假考上北京大学预科班,1917年暑假,提前一年,考入哲学系。这一年冬天,71岁的祖母在扬州病逝。父亲办完丧事后,为了谋生,又匆匆前往南京谋职,朱自清也要回北京大学读书,因而同行至南京。本文就是记叙他们在浦口火车站分别的情景。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用倒叙方式,记叙八年前自己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景。文章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讴歌了亲子之爱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一支对父爱的颂歌。

二、文章脉络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点题,写最难忘父亲的背影。第二部分(第2—6段):回忆往事,追述当年父亲车站送别“我”的情形,表现父爱子之情。

第三部分(第7段):写别后思念父亲,泪光中再现背影。

三、写作方法

1.结构精巧、严谨。

本文采用双线结构法。一条是以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换为顺序记事写人的明线:徐州见父、回家奔丧、南京送行、北平读信,这四件事按时间先后依次写来。前两件事写得简略,南京送行写得详细,诸如决定亲自送子、过江、进站、买票、讲价、登车、拣座、买橘、话别,每个细节都未放过,特别是买橘一事,犹如电影中的慢镜头似的,把背影的全部过程叙述了出来;然后又转入略写,几句话就概括了父亲的大半生。

另一条是以“背影”为标志的、作者思想感情起伏变化的暗线。如开头点背影,望父买橘——写背影,父子分手——找背影,篇末再扣背影。全文四次写背影,有力地表达了作者感情的变化,反复照应了标题,使文章浑然一体,天衣无缝。“背影”则是贯串始终的一条内在的主线。

2.语言简朴自然,通篇采用白描手法,使文章具有自然美、质朴美。如文章中四次重复祖母的亡故和父亲的亏空,语言都很平实,但都言浅而意深,使作者的感情从朴素的语言中自然真切的流露出来。又如父亲的语言中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几句家常话,“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这平淡的话语里却有着不平静的心情,它比千言万语更真挚感人,把父亲对“我”的体贴、劝慰、挚爱、担心、不舍等等感情都一一表现出来。可见父亲已经为儿子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安排和考虑,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四、问题探究 1.为什么着力描写背影?又是怎样突出背影的?这篇散文突出背影的写法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父亲买橘爬月台的背影,作者印象最深。那一回送行,整个过程,这一刻是父亲最费劲的,也是父爱表现得最强烈的一刻。在父亲的许多好处中,这次送行是最突出的,在这次送行过程中,过铁道买橘子是最突出的,在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中,爬那边月台的背影是最突出的,背影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着力描写背影,可以强烈地表现父爱,可以给人最深刻的印象。重中之重,也是精彩瞬间,形象的定格。突出这一瞬间形象,提起父亲,头脑里就出现这一形象,由这一形象又会想起前前后后的种种事情。再则,背影这种视角也新。背影引人想像正面形象,开拓了想像空间,无尽的想像更能引起感情的激荡。总之,将背影作为全文的焦点,可以凝聚作者对父爱的独特发现和深刻体认,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作者为突出背影,多处作了独具匠心的布置。朱自清用“背影”作为题目,非常显豁地

突出了背影。开头一段就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显出“背影”非同寻常的意义,悬念驱使读者集中注意力探寻这个背影的意义。

快要写到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先作铺垫,一处说,“父亲是一个胖子”,让人想见他的身材;一处写的衣帽——“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两处肖像描写安排在背影之前,就是要让读者把它们跟背影的特写镜头整合起来。背影的特写镜头,写了手的动作,脚的动作,整个形体的动作,刻画得十分精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处动作描写只写攀爬的起始动作,不再写下去,在强光聚集中,成了形象的定格。还用自己的情感反应去烘托——“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感情的强烈表现将这个背影烘托得格外感人。

作者又捕捉到另一个背影,分手后,伫望着离去的父亲:“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此刻作者心中,从来没有像现在的这样感受到父子情深,想到父亲的至亲至爱,想到自己先前的自以为是,想到父亲的命运,想到父亲的前程,真是百感交集。这一次对背影逝去的追忆,包含无尽的牵挂。

末段回顾父亲这些年来的境遇,回顾这些年来的父子关系,最后又落脚到背影上来,与开头呼应:“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像一尊塑像似的矗立起来,完成了形象的定格,永存在读者心中。

突出背影,是这篇散文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

2.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回忆了父亲哪些往事?试简要概括。

本文表面上是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即徐州见父、回家奔丧、南京分别、望父买橘、回忆读信、北京思父等,然而贯穿始终、时隐时现的一条内在的主线则是“背影”,全文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

⑴惦记背影: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是全文的引子,开门见山。⑵祸不单行:祖母死了,还亏空变卖典质;父亲赋闲,去南京谋事。追叙惨淡的家境。⑶浦口送别:到南京——再三嘱咐,两次踌躇,亲自送“我”;进车站——雇请脚夫,拣定座位,叮嘱再三;买橘子——穿着臃肿,体态肥胖,行动费事(详写背影);离开我——走几步,回头看(略写背影)。⑷老境地颓唐:家境是一日不如一日;父亲 离去之期不远。可谓贫病交加,凄凉冷落。

3.阅读这篇散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深切感受父爱的。我们读后受到怎样的启发?

文中的父亲形象,是慈父的形象,看看父亲爱子的行为方式,想想父亲当时困厄,对父爱的感知会更深一层。当时,父亲遭遇双重的灾祸。祖母死了,差使也交卸了,丧母的悲痛加上生存危机,父亲陷入了困境,养家重担压在父亲一人肩上。但他刚强地面对双重灾难,急于谋事。父亲在谋事与送行二者之间再三踌躇,天平的一头是那么沉重,他却把天平的另一头——儿子路途平安看得更重,这种爱子之心,真是情深似海!父亲亲自送行,照顾得无微不至,不光顾到眼前,还为儿子一路着想,惟恐孩子有什么闪失,讲价钱要自己讲,拣座位要自己拣,临别还给儿子买橘子。买橘子要过铁道,那时月台很高,爬起来非常费劲,父亲是看在眼里的,为了儿子,再难的事情他也心甘情愿。爱子之心是多么强烈,父爱的力量是多么大,这样的父爱催人泪下。

读罢本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激。这是人间至情。这也是家庭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几十岁的孩子还是孩子,朱自清的父亲也是这样。“背影”,为了儿子而勉为其难的形象,正是中国慈父形象的定格。中国的慈父总是甘为孺子牛,自己能省则省,最好的东西让儿子享受,请注意,父亲是一身布衣,给儿子的是紫毛大衣。我们应当将这种传统美德继承并发扬光大。

4.如何理解作者对父爱的前后不同感受以及渗透其中的淡淡的哀愁?

作者对父爱的感受当年与写作这篇文章时迥然不同,因为作者那一年20岁,北京大学学生,写《背影》那一年28岁,清华大学讲师,这是心智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年龄。文中一再写当时怎样自以为是,体会不到父爱,现在想起来非常后悔。一方面,因为中国父母不太理解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长大了有很强的自立自强的要求,总是替孩子包办一切,无论孩子多大总要“抱”在手里,实在是吃力不讨好,两代人之间容易起冲突;另一方面20岁时,既懂事又不懂事,容易自以为是,对父爱不容易体察到,对父亲的行为方式往往以为陈旧而反感。

待到真正成熟了,方理解父辈的行为方式是他那个时代养成的。应当透过这种行为体察父亲的爱心。望着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作者的心受到触动,顿悟父亲的爱心。

作者的家境和心境二者密切关系。因为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他的心境不好,作者的心境也不好。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引得读者都联想起父爱,感情激动了,心灵净化了,引起普遍的共鸣。

5.作品是怎样用铺垫和衬托的手法来着力突出背影的?

文章开头写父子一同回家奔丧,为整个作品设置了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父亲的背影就是在这样的气氛、环境中出现的,这与父亲对儿子满腔的温情形成对照,显示出父爱的崇高。父亲当时正处于奔丧、失业、典卖、借钱这样“祸不单行”的境遇,然而即使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并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爱护着自己的儿子,为儿子做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父亲的背影便不同于随处可遇的普通的背影,而是充满感情、饱含深意的背影。

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站一段,从父子两方面着笔。父亲这一面,考虑再三,觉得非亲自送儿子不可;儿子那一面却不尽然,对父亲的送行并不怎么在意,并没有懂得父亲的心思。所以,父亲和脚夫讲价钱,总觉他说话“不太漂亮”;父亲嘱托车上的茶房,儿子又暗笑他的“迂”。这自然并非儿子不爱父亲,而是做儿子的毕竟不理解父亲。后来背影出现,儿子清楚地看父亲竟为自己做着力不胜任的事时,终于完全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那颗仁爱的心,以致流下泪来。这是交织着感激、悔恨、惭愧的泪。父子在这个过程中内心感情的差异及变化,使文章起伏有致,也显示出父亲背影的感人力量。

最后一段,写父亲近年老境颓唐的苦况。这是对背影描写的深化。它一方面起到和开头的气氛、情调相呼应的作用,反映出父亲生活道路的坎坷,透露出当时社会的阴冷,另一方面继续加强背影的形象。父亲晚年境况不好,年老体衰,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为儿子奔走操劳,但他那颗疼爱、关心儿子的心并没有变,“只是惦记”。

儿子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了父亲的背影,应该说,儿子这时意念中的背影,并不单单是父亲往日背影的再现,而且还包含着老年父亲的影子,这个背影,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沉的思念,加深了读者对全文的印象。

【练习解答】

一 课文三次写见到父亲的背影,三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止不住流下了眼泪?请你根据课文的描写,想像当时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感情。

解答:

第一次见背影是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这样惨淡的特殊环境中出现的。这种特定情景、环境下的父亲的“背影”便完全不同于平时的背影,而是充满感情,饱含深意的背影。父亲在这千难万苦的逆境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比在顺境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贵多少倍。所以“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次流泪,是因为感动。

第二次见的背影是在父亲与儿子告别后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出现的。儿子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使“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次流泪,是因为舍不得父亲离去。

第三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这次流泪,是因为思念

之情不能自已。所流之泪,是伤心之泪。

二 阅读下面几句话,联系课文中有关的上下文,仔细体味父亲对儿子的关切爱护之情。1.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解答

1.这个“再三”说明父亲完全可以不去。但经过两次“踌躇”后还是决定自己去送,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放心不下,爱子情切。

2.这表示父亲为儿子想得十分周到,怕他旅程辛苦,口渴,故想到去买几个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谆谆嘱咐,放心不下,生怕有什么闪失,眷眷深情见于简短的话中。

3.父亲买回橘子后,“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细节描写似乎毫无惊人之笔,但细细体味,则父亲买橘之艰难,装出轻松样子来安慰儿子的用心,为儿子做了一件事后的心安理得,轻松愉快,全都表现了出来。“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是临别时的谆谆嘱咐,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之心跃然纸上。

4.“进去吧,里边没人。”是细心的关照,是对儿子不谙世情的担心。

总之,这些简短的话,含义很丰富。父亲的爱子之情在这些简短的话中体现得很具体有离别的愁苦,有对儿子不谙世情险恶的担心,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经济拮据的难言之隐。

三 课文从背影描写父亲的外貌、动作,运用了哪些准确生动而又饱含父子深情的词语?你能揣摩出当时儿子看到父亲背影的感受和心情吗?假如从父亲的正面看,你能否想像并运用恰当的词语描绘父亲的面容、神态、动作?从中你又能否体悟出父亲对儿子怎样的感情呢?

解答 “蹒跚”“探”“攀”“缩”“倾”等词语的使用最生动。作者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先写看见父亲的衣着,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写他平地走路,就用“蹒跚”,可见他肥胖体衰,步履艰难。从月台下去,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用“探”字极其准确地写出了下去的过程。“攀”是写手的动作,月台的高、陡,攀的吃力可以想像;“缩”是写脚的动作,把怎样爬法写得更细致了;“向左微倾”是写身子的动作,“向左微倾”有两个原因,一是右手支撑比较有力,二是要把右脚跨上月台有困难,要借助身子的倾斜。这里连用“攀”“缩”“倾”三个动词,细腻而又简练地写出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写出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调动了读者的想像力。儿子看到父亲这一情景,想到他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当然要感动得流下眼泪了。

这段人物描写是远距离描写,目送父亲去,目迎父亲来;是以写逐渐远去的背影为主,而不是近距离描写人物的正面。这样就可以回避对于人物面部、表情、眼神等描写,如果采取正面的近距离的角度去描写上述内容,那就很不符合父子之间特定的位置关系。我国古代画论中常说:“远人无目,远水无波”。这里的观察点是写远距离中的父亲,怎么能去刻画他的面部表情呢?

假如从父亲正面看,对他进行近距离描写,就只能凭借想像。下面是示例,仅借参考。

一个身体胖胖的中年人,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穿过铁道,想爬上那边月台。月台又高又陡,一个胖子要爬上去真不容易。只见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拼命用力,眼睛瞪得大大的,嘴紧闭,屏住气,几经努力终于爬上了月台。他咻咻地喘气,脸上的汗珠在寒风中闪闪发亮„„

父亲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花出了如此艰巨的劳动,又见父亲的爱子之情深如海。他的儿子目睹此情此景,当然要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四 背诵“我说道„„望回走了”。

12.甜甜的泥土·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宛如:正像;好像。愠色:恼怒的脸色。踉跄(liàngqiàng):走路不稳。蹭(câng):磨擦。消融:融化。

情不自禁:抑制不止自己的感情。黯淡(àndàn)暗淡。

晕眩(yūnxuàn)感觉到本身或周围的东西旋转。呆滞(dāizhì)迟钝,不活泛。蓦地(mîdì)出乎意料地。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这篇小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二、文章脉络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把这篇小说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交代了矛盾和冲突发生前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关系等。第二部分(第6—18段),通过对“她”的行动和语言描写,表现她内心的震撼与悲痛。第三部分(第19段),写王小亮得到奶糖后的欢乐情景。第四部分(第20—21段),写王小亮在家里受后妈虐待的情况。第五部分(第22—24段),写矛盾冲突的结果。

三、写作方法

1.立意新奇,结尾惊奇。

写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至情至爱,这是非常普通的立意,但《甜甜的泥土》却打破这一旧窠,另辟蹊径,把主题放在“人间的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离异家庭的孩子同样能得到人类的关爱,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动力。这样的立意高人一筹,给人新鲜独特之感。

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部分可以说是不足为奇的,奇就奇在结尾部分。奶糖融入泥土,变成了“甜甜的泥土”的这一新奇的构想,这一新奇的结尾,不仅使读者拍案惊奇,而且富

有诗情画意,含义无穷,从而大提高了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不妨可以这样认为,这一结尾也许是作者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一古典名句获得启发而构思出来的。所以,惊奇的结尾也中源于生活的真实的。

2.结构严谨,妙用对比手法。

这篇小小说以一包奶糖为线索,开头是送奶糖,中间是吃奶糖、埋奶糖,结尾是化奶糖,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小说还妙用对比手法。王小亮“过去的妈妈”在学校放学前后的对比;前后两个妈妈对王小亮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对比;王小亮埋糖、挖糖前后的对比;学校传达室老头对王小亮“对去的妈妈”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等等。

这些对比,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且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王小亮“过去妈妈”的慈爱,“现在妈妈”的冷酷,王小亮的坚强、机智和可爱,传达室老头的通情达理,都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四、问题探究

1.课文在人物写上有什么特色?

文章运用了大量人物表情的变化来烘托人物复杂的心理变化,并且描写手法非常细腻,尤其是小亮妈妈在校门外等候小亮放学时,先是宛如一座雪雕,一动不动,表现出母亲执著的爱,继而当放学铃响起时,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突出此时母亲心里急切的企盼,当得知无法与孩子见面后,目光一下子变得呆滞起来,这些都生动地反映出一个母亲无法与自己孩子见面时,失望悲伤的心情,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深厚母爱。

2.为什么只是一包糖能够让小亮如此高兴?

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到小亮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里,爸爸和后妈对他很刻薄,小小年龄,每天要做很多事,并且连饭都吃不好,所以吃糖对他来讲是非常奢侈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当突然有一包糖出现在他面前时,难怪他要惊喜极了;另一方面,在这种生活环境下的小亮对于母爱的渴望是可想而知的,这时出现在他面前的不仅仅是一包糖,而是久违了的母亲对他的关怀,在某种程度上,这一方面的欢喜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一包糖带给他的快乐。

3.小亮对现在的爸爸妈妈的那段想像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起到反衬的作用。小亮现在的父母对他的态度与他亲生母亲对他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是反映小亮所处的生活环境非常不好,从而突出失去母爱的孩子是多么不幸,二是从另一侧面更好地衬托出小亮妈妈对孩子的爱,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但一颗心还是完全牵挂在孩子的身上。

【练习解答】

一 这篇课文以优美的文字、细腻的笔法表达了一个离异母亲对孩子的爱。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这种爱?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解答:该题意在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读、品、演、议、思,了解作品内容,深入角色内心,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分享成功的欢乐,感受母爱亲情和人间友情的熏陶。

二 研读句子,讨论问题。1.“都放学了。”

“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大伯,麻烦„„给孩子。”

课文中有些故意省略的内容需要仔细品读才能弄明白。你能联系上下文,说出“她”知道些什么吗?

2.下午,这包糖终于传到二年级二班王小亮手中。孩子惊喜极了,这最喜欢吃的奶糖好久没尝过了。王小亮知道这包糖是谁给他吃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解答: 1.“她”(过去的妈妈)知道中午放学后儿子王小亮没有出校门回家,她更知道王小亮因为得不到现在的爸爸妈妈的爱抚而过着艰难的日子,如中午不能回家吃热饭,只能在学校里啃冷馍。(注意课文倒数第3段“然后才背上书包拿块冷馍悄悄溜出门”句)

2.知道。因为这包糖是他“最喜欢吃的奶糖”,也只有王小亮“过去的妈妈”才知道儿子最喜欢吃奶糖。王小亮吃了奶糖后,当晚“睡得特别香,特别甜”,原来“他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真高兴”。(课文倒数第4段)

三 “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课文结尾的这句话还有没有其他含义?把你的理解说给同学听听。

解答:结句蕴含的意思大致有:那甜甜的泥土寄托着“过去的妈妈”对儿子王小亮的至爱亲情,滋润了小亮伤痛的心田;那甜丝丝的泥土,不仅包含着“过去的妈妈”的母爱,也包含着学校老师、传达室老头对小亮的爱心,让这些父母离异后的孩子也产生生活的渴望和动力;人间的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等等。

四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读出叙述、描写、对话的不同语调语气。

解答:略。

13.人琴俱亡·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了(liǎo):全,完全。俱(jù):全,都。笃(dǔ):(病)重。何以(hãyǐ):为什么。都(dōu):总,竟。了(liǎo):完全。舆(yú):轿子。奔丧(bēngsāng):奔赴死者所在处服丧。素(sù):向来,一向。径(jìng):直接。调(tiáo):协调。掷(zhì):投掷,抛掷。绝(juã):极,非常。卒(zú):死。

人琴俱亡(rãnqíngjùwáng):指人和琴都一起完了,后以“人琴俱亡”为睹物思人、痛悼亡友之典。

2.作家作品

编著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江州刺史等职。《宋书·宗室传》说他“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著有《徐州先贤传赞》九卷及《典叙》、志怪小说《幽明灵》等。刘义庆以前的志人(轶事)小说有晋裴启的《语林》、郭澄之的《郭子》等,均已散佚。《世说新语》虽被保存了下来,但近代学者根据唐写本残卷考证,亦经后人删改,与原貌已有很大出入。

《世说新语》通行本为6卷,36篇。分德行、语言、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等36门。

3.背景链接

《世说新语》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事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相当多的篇幅系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记载。一些晋宋间人物的故事,如《语言篇》记谢灵动和孔淳之的对话等,则因这些人物与刘义庆同时或稍早,可能采自当时的传闻。

从《世说新语》的某些分篇中,可以看出刘义庆编著此书时的倾向性。如《德行》、《政事》、《方正》、《雅量》等篇,作者对其中的人与事大抵采取肯定的态度;《任诞》、《简傲》、《汰侈》、《尤悔》、《惑溺》等篇,则对所写人与事多持否定态度。其他各篇,虽然从题目中看不出明显的态度,但行文中仍有其倾向性。大体来说,刘义庆对汉末一些名士,都是歌颂或赞赏的;对魏晋的清谈家则有所肯定,也有所否定。如他比较欣赏的晋代乐广等人,尚清谈而不违背“名教”;至于像阮籍等蔑视“名教”的人,则被斥之为“狂诞”。

对有些历史人物,他虽然并不赞成,但对他们某些行动,却又持欣赏的态度。如对西晋末年“清谈误国”的王衍,有时也赞赏他不和人计较的“雅量”;对桓玄则称其早慧。总的来说,他还是依据世族士大夫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物的。但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由于作者的阶级地位和生活、思想的局限,以及当时士族文人风尚的影响,它不但没有接触到广大人民与统治阶级的尖锐矛盾,而且对统治阶级生活的记载也缺乏批判的态度,这不能不大大降低了本书的思想性,并给后世读者带来消极的影响。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物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二、文章脉络

第1段:写奔丧。第2段:写恸绝。

三、写作方法

1.本文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很有个性。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和“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表现了子猷的独特形象。

2.课文的语言十分简洁。全文寥寥数十字,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波澜起伏,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四、问题探究

1.文章记叙了什么事情?在选材上有何特点?

文章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特征。文章中心是表现子猷和子敬之间深切的兄弟之爱,从这个中心出发,选择了两个典型事例:一是两人同时得病后,子敬先亡,子猷悲痛之情郁积心中,无法发之于外。二是子猷奔丧时,睹琴思人,哀伤过度,不久去世。

2.文章的语言有何特色?试结合文章语句来具体说明。

善于运用简洁含蓄、精炼传神的笔墨,生动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尤其是一些字词的运用准确而恰当,如一个“掷”字把子猷对子敬的哀痛表现到了极点。隽永凝炼,生动地表现了兄弟之间的感情。

五、课文翻译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部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

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练习解答】

一 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

解答:本题应该让学生好好体会课文语言中所包含的感情。“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了不悲”“都不哭”“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和“恸绝良久”“月余亦卒”,都表现了子猷对弟弟的兄弟之情。

“不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说,言之成理均可。

二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2.子敬素好琴。

3.便径入坐灵床上。4.月余亦卒。

解答:1.俱,都。2.素,向来,一向。3.径,直往。4.卒,死。

三 背诵课文。

解答:本题应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加以背诵。特别是应该指导学生在背诵时读出人物语言和叙事语言的不同感情。

14.我的母亲·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惺忪(xīngsōng):因刚醒而眼睛模糊不清。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名,说出、说明。莫名其妙,也可作“莫明其妙”。

憧憧(chōngchōng)往来不定的样子。巡阅(xúnyuâ)巡行观看。

蹑手蹑脚(niâshǒuniâjiǎo)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循循善诱(xúnxúnshànyîu)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也泛指教导有方。循循,有步骤的样子。诱,诱导,教导。

唏唏嘘嘘(xīxīxūxū)唏嘘,同“欷歔”,哭泣后不由自主地急促呼吸发出的抽咽声。饮泣吞声(yǐnqìtūnshēng)泪流入口,哭不出声。形容十分悲痛而不能公开发泄。辗转反侧(zhǎnzhuǎnfǎncâ)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不能入睡。

万籁俱寂(wànlàijùjì)形容一点声音也没有。万籁,各种声音。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歉疚(qiànjiù)感到对不起别人,内心痛苦不安。才具(cáijù)才能。具,才干,才能。

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名(yīng),惠是他的谥号。在他即位最初二十多年之内,魏在战国诸雄中最为强大。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文学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作《孟子》七篇。

2.作家作品

急韬奋(1895—1944),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3年初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大同盟。同年7月被迫流亡海外,周游欧美,并至苏联参观。1935年8月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先后上海、香港主编《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并担任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亡联合会的领导工作。1936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抗日战争开始后获释。先后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全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1938年被遴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皖南事变后被迫流亡香港,复刊《大众生活》。香港沦陷后辗转赴广东东江游击区,于1942年到苏中、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次年秘密赴上海治癌症。1944年7月24日病逝。中共中央接受他遗书中的申请,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著作编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

邹韬奋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文笔质朴、情文并茂。政论计砭时弊,简短有力,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才具,表现了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二、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2):表现了对母亲不幸早逝的痛悼,暗含着对旧社会吞没女性的揭露。

第二部分(3—6):回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第一个片段:元宵夜的“巡阅”。第二个片段:涌流的泪珠。

第三个片段:丰富的内心世界。第四个片段:劳碌的身影。第三部分(7—8):文章的结尾,呼应开头,收束全文,耐人寻味。

三、写作方法

1.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背影》是截取人物状态中阳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的,而本文是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这种写法同样属于截取法。

由于母亲在作者十三岁时就去世的,母亲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只留下了几个闪光的片段。作者正是摄取这几个闪光的片段来塑造母亲形象的。

这四个片段,其实也是四件事。第一件事,写的是“我”二三岁的事情,元宵节母亲背“我”观灯,表现母亲“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和爱了之殷勤与细心。第二件事,写母亲爱看小说,讲故事到动情处会“热泪盈眶”,表现母亲有文学修养,感情丰富,富有同情心。第三件事,写母亲希望“我”上进,见“我”背书挨打,陪着“我”一同流泪,又勉强说“打得好”,表现母亲的矛盾心理和对子女的无限怜惜和疼爱的感情。第四件事,写“我”看母亲做针线活,表现母亲的勤劳辛苦能干,也表现“我”对母亲的感激、歉疚、回报之情。这四件事,虽然很普通,但它们是最闪光的四个片段,作者摄取过来,集中表现了母亲普通而伟大的形象,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2.穿插必要的议论深化思想内容。

本文在记叙描写的过程中穿插了一定的议论,有的分析人物的言行和内心世界,如“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有的评价叙写的内容,如“这是我对母爱最初的感觉,虽则在当时的幼稚脑袋里当然不知道什么叫做母爱”。有的扩展文章的主题,如“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 个循循善诱的良师”,揭露了封建社会埋没妇女才能的罪恶。文章结尾部分全用议论,概括母亲的良好品质,表现对封建社会的憎恶和谴责。本文的议论一般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进行,并与记叙描写水乳交融,成为文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语言细腻、真挚、深沉。

本文的句式一般较长,多用修饰,注重描摹,细腻刻画,如“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母亲”前用“坐在旁边缝纫着的”限定,“哭着”前用“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修饰,“声音”前用“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修饰,绘声绘色,描写细腻,结构严密。这句话如果改成短句,似可说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母亲也哭着,她坐在旁边,唏唏嘘嘘,泪如泉涌„„声音呜呜咽咽,断断续续,时时勉强说着‘打得好’。”意思虽没有增多或减少,但似不能表明“唏唏嘘嘘,泪如泉涌”与“哭着”等的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描写的细腻程度上似有了一定的差别。

四、问题探究

1.作者通过哪几件事反映出母亲对自己的爱?

通过三件事:幼儿时母亲在元宵节抱着“我”去看别的孩子玩灯;在父亲罚“我”时,母亲既怜惜“我”责罚,又希望“我”能上进以致含泪叫“打得好”;亲手为“我”做布鞋,不惜劳累到深夜。

2.怎么理解文中作者的那种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

其实是作者心中的愧疚心情,当时他年龄尚小,眼见母亲非常辛苦却无法分担,只能坐着陪陪母亲借以减轻心里的不安。

3.在作者眼里,“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

勤劳淳朴,承担着家庭日常生活的事务,感情丰富,可以被小说的情节感染得流泪,疼爱孩子,文章用大量的篇幅描述母亲是怎样关心爱护自己孩子的。但是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母亲无法将自己的才干更多地贡献给社会。

4.本文的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开篇点题,说明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接着通过对四件童年往事的回忆从不同方面描写母亲的为人:元宵节抱儿看灯将母亲体现在细微之处;读小说泪流满面说明母亲感情丰富细腻;对待孩子读书上,既怜惜他被责罚,又希望他上进以致含泪叫“打得好”;为了让孩子及穿上新衣、新鞋,不惜劳累到深夜,爱子之心,可见一斑。

【练习解答】

一 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4个片段,哪些话语、哪些事例、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你还记得自己母亲给你留下的最初印象吗?对同学说一说。

解答:这道题是开放型探究题,答案不求统一。下面只是提示,供教者参考。第一片段中最感人的话语是:“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这是从幼儿的感觉中写出母亲可爱的形象,笔墨不多,但母亲的形栩栩如生。

第二片段中最感人的细节是:“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这个细节真实而传神,表现了母亲感情丰富,对患难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心,同时也表现对孩子的教育注重“以情动人”,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片段中最感人的细节是:“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此外“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这一细节描写同样十分感人。

第四个片段中最感人的地方是:“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这段文字有人物的外貌、动作描写,也有环境描写,以寂静的环境衬托母亲衬托母亲的劳苦。这段文字是从我的视觉、听觉、感觉中写出来的,颇为真势动人。怪不得使作者感到“歉疚”和“不安”的感情油然而生。

二 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1.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2.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

3.当时一肚子里充满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

解答:加点的词不能去掉。第1、2句中的“就”和“才”,表现了对母亲不幸早逝的无限的痛惜之情。第3句中的“敢”如果删去,就成了“不对母亲说出一句”,和原来的意思大相径庭。“不敢”是心里想说,但又怕说出来后母亲不允许“我”再陪下去,越是“不敢说出”,就越是显得真诚、执著。如果改成“不说出来”,就无法把这种矛盾的真实的“心理状态”表达出来了。

三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你认为邹韬奋成长的家庭环境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

解答:这个家庭环境重教育、重文化,对子女要求严格,这是好的;有母爱的温暖,有母亲努力劳作的榜样,有文学熏陶,这些也是好的。但是体罚是不可取的。这个家庭仍是一个封建家庭,妇女在家庭里没有地位,母亲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母亲早逝也说明当时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极差。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家庭。(这一点务必向学生讲清楚)

四 熟读全文。背诵“我此时伏在母亲的背上„„不知道什么叫母爱”。解答:略。

15.父母的心·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风度:美好的举止或姿态。褴褛(lǎnlǚ):(衣服)破烂。

寒酸:形容简陋或过于俭朴而显得不体面。酬谢:用金钱、礼物等表示谢意。

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也说没精打采。

2.作家作品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以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这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在东京帝国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亲朋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作品富有印象主义色彩,语言洗练质朴,意境新颖,注重抒情和主观感觉的描写。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思想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

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成名作)(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其他作品还有《浅草的少男少女》(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羽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川端康成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198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在工作室自杀去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二、文章脉络

这篇小说共有17段,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破题。写穷富两家同在一座轮船上,形成鲜明的对照。第二部分(第3—6段),故事的开端。贵妇人叫女佣去做穷人的工作,表达自己想领养一个孩子的心愿。

第三部分(第7—12段),故事的发展。穷男人和他的妻子把七岁的大儿子给财主太太,事情非常顺利,但父母和儿子分手时,父母“眼含热泪难割难舍”,又为第二次换儿伏笔。

第四部分(第13—16段),故事的高潮。上面三次送换子已为矛盾冲突蓄足了势,这最后一次是要索回女儿,人物的矛盾冲突已发展到了顶点。

第五部分(第17段),故事的结局。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将永远回荡在每个读者的心头。

三、写作方法

1.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简单平淡,读者就会生厌。而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就会产生无穷的魅力。这就是情节的曲折性。情节是叙事性文艺作品中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和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高尔基说: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

本文的故事比较简单,但作者却能组织曲折的情节,采用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把故事写得波澜起伏,曲折动人,展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表现了深刻的主题。

2.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

日本评论家认为川端康成是淡紫色的。紫,淡淡的紫,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这是川端康成作品的共同风格。《父母的心》同样具有这种风格特征。这也许和川端康成本身的经历有关。他1899年出生,1901年父逝,1902年母逝,不久抚养他的祖父母又相继逝世。所以,他特别渴望父爱和母爱。这篇小说,正是他这种内心渴望的产物。我们读这篇小说,总觉得有一种哀怨的情调,产生一种伤感的情绪。故事最后尽管写“那一家六口终于团聚了”,似乎是一个喜剧的结尾,但仍然使读者为这一家六口担心,他们能否度过这艰难的岁月呢?他们是不是真的会“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呢?读者担心着主人公的命运,这就是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

读者也会祝愿父母浓浓的爱心,能克服生活上的千难万险,让全家六口健康而幸福地活着,这就是哀怨的力量。

四、问题探究

1.本文为什么起名“父母的心”?“心”在文中有何含义,起到什么作用?

因为文章中的父母亲从事件开始,心理就不断地变化着;对人物的描写都是围绕他们的心理变化展开的;父母最后的决定可以真切地反映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心。

“心”指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眷爱之心,是这篇文章的主题,也是导线,串起了整个故事的情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贫穷父母的心理变化通过哪些话表现出来?这些话后的潜台词是什么? 开始当财主夫人的女佣向父母提及要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就说:“这可得谢谢啦„„”(心里是多么复杂和犹豫,一面是可以减轻生活负担,一面却要和亲生的儿女分开)。接着在给大儿子时说:“那就请您把这个小家伙收下吧!”(终于决定忍痛将儿子送人以减轻负担)。后来又用二儿子换回了大儿子:“昨晚仔细地想了又想„„”(仔细想的结果是无法割舍对大儿子的牵挂)。再后来用女儿换回了二儿子:“简直没法跟您说„„”(二儿子也不舍得,算了,给女儿吧,也许这样会好些)。最后,他们把女儿也要回来时,“实在太难为情了,”(终于无法欺骗自己,无未能克制对儿女深深的爱,没有什么比一家团聚更重要的了。)

3.本文故事情节是如何逐步展开的?

文章围绕“送子”一事,按父母二人心态的变化,一层一层地展开。一开场通过财主夫与父亲衣着上强烈的对比映衬出双方家庭背景的极大差距。通过女佣与父亲的对话让读者清楚两个家庭有很好的互补性,给之后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接着,理所当然的,财主夫人得到了孩子而贫穷的家庭得到了他们最需要的钱。这时,故事情节峰回路转,一系列的调换让大家疑惑这对父母亲究竟想怎样。最后,贫穷的父母作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一个孩子也不能送,同时也感动了财主夫人,故事也达到了高潮。几次“换子”的变化,都显得合情合理,情节虽然一波三折,但读起来十分顺畅自然。

【练习解答】

一 课文如果一开始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答:不能。因为父母总是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当有人开出优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如果一开始就加以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的好处是:①符合生活的真实;②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③惟其如此,才能使作品产生感染力,打动读者的心。

二 仔细体味课文中所写的“当爹妈的心”,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他妻子的心理。

1.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 2.送走长子时:

3.用次子换回长子时: 4.用女儿换回次子时: 5.要回女儿时:

解答:

1.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那位父亲犹豫不决,要和孩子妈妈商量后才决定。2.送走长子时:贫穷父母认为对方条件优越,送走一个孩子可让他过好日子,自己的负担也可减轻一些。

3.用次子换回长子时:实在舍不得长子,要把他要回来。怎么要?用老二去换老大吧,就说长子是接班人,不论怎么穷,也不能把长子给人。

4.用女儿换回次子时:次子也舍不得,也要去把他要回来。怎么要?用女儿去换他吧,就说老二长得和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扔了他就扔了婆婆,这是不孝啊。

5.要回女儿时:女儿太小了,也舍不得。现在拿了她的钱怎么办?如数奉还,我们宁愿全家六口饿死在一起。

三 课外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以“父母心”为话题组织一次交流会。可以请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参加。

解答: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谚语)

一父对于十子之至情,较十子对于一父之至情为深。(德国谚语)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西班牙谚语)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扁担长。(中国谚语)

据说爱是下倾的,父母对子女的爱远胜于子女对父母之爱。(墨尔)乌鸦认为自己的孩子最优秀。(英国谚语)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柯罗里)

造化把一切安排得那么美妙,婴儿一到了这个世界上来,就发现有一位母亲随时爱顾他。(米西兰)

母亲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塞尚)母亲是儿童最好的教师,她给孩子的教育比所有的学校教育加起来还多。(克鲁普斯卡娅)母亲的心是儿女的教室。(比彻)母亲有如光辉灿烂的朝阳。(佚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父母的美德是子女最大的财富。(法国谚语)

父母对子女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的、美好的感情。(加莉娜)岁月给母亲忧愁,但未使她的爱减去半分。(华兹华斯)

四 熟读课文。解答:略。

16.小石潭记·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清洌(qīngliâ)清澈。

蒙络摇缀(mãngluîyáozhuì)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披拂(cēncīpīfú)参差不齐,随风飘荡。佁然(yírán)愣住的的样子。俶尔(chù’ěr)忽然。翕忽(xīhū)轻快敏捷。

斗折蛇行(dǒuzhãshãxíng)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犬牙差互(quǎnyácīhù)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悄怆幽邃(qiāochuàngyōusuì)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2.作家作品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xiâ,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从小聪明好学,13岁时已经能写出好文章。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又考取博学鸿词科,先后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见习御史)。因参加王叔文的革新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

永州的州治在今湖南零陵,当时是相当荒僻落后的地区。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实际上不职无权。柳宗元在永州整整过了10年的放逐生活,虽然被肃夺了从事政治活动的权利,但却使他有机会直接了解人民的痛苦生活,进一步认识黑暗的社会现实,潜心致力于文学创作。它的主要作品基本上都是在被贬后,特别是在永州时期产生的。

元和十年(815)43岁的柳宗元被召回长安,但很快又被派到柳州(今属广西)当刺史,官职是提高了一些,但地方却更僻远了。刺史是地方长官,有实权。柳宗元在柳州引导当地人民发展生产,释放奴隶,兴办学校,政绩显著。但因长期心情抑郁,健康状况恶化,终于病逝在柳州,年仅47岁。因他在柳州做过三年刺史,后人又称他为“柳柳州”。至今柳州还有侯祠、柳宗元衣冠冢等遗迹。

柳宗元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象生动,说理透彻,结构谨严,语言精练,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柳宗元的散文成就表现在很多方面,山水游记是其中的主要部分。他的山水游记历来为广大读者所传诵。他继承郦道元《水经注》的优良传统,结合他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写出了

精美的山水游记。它的特点是在文字上洁净有力,很精细地刻画出山水的鲜明形象。因他长期在政治上受迫害,就寄情山水之间,用简洁清隽的语言,刻画荒远地区秀丽奇特的自然风景,叹息它的被埋没,寄托自己愤懑不平的苦闷心情,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中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 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古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更是山水散文中的珍品。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的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

柳宗元的诗文遗稿由他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刘禹锡编为《河东先生集》,有明蒋之翘的辑注本《唐柳河东集》。

3.背景链接

柳宗元在永州九年,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疾苦,游历当地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诗文名篇。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这些作品,既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还将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诉怒怨愤懑的心情。

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二、文章脉络

全文分作五段,层次清楚。

第一段系引言的性质。开头从小丘写起,接着写小石潭,先不写近见而写远闻,这样景物若隐若现,就能引人入胜。

第二段写潭的本身,着重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但写法又有不同,前者是暗写的,后者是明写的。

第三段写潭外的水流,着重显示其曲折深远,使人感到山重水复的意味。

第四段变换了写法,以上是写形态,这里深入一层,改为写意境。这样写,读者由环境的凄清可以体会到作者身世的悲凉。

第五段是补叙性质,追记一下游历的同伴,作为游记的结束。

三、写作方法

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细致地加以描画。如第一段,整段文字全都是围绕着“石”的特点来写潭的。先用水声、水色从侧面烘托:水声清脆;水色清洌,正由于它是个“石”潭。接着从正面落墨,写出石潭中石头的种种形状和姿态。然后又就树木的长势从旁描绘“石”:“蒙”——覆盖着,“络”——缠绕着,“摇”——晃动着,“缀”——连结着,树木的种种姿态,正说明它们是长在石上的。

四、问题探究

1.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全文作五段,层次清楚。第一段系引言的性质。开头从小丘写起,接着写小石潭,先不写近见而写闻,这样景物若隐若现,就能引人入胜。第二段写潭的本身,着重写潭水清澈,49 游鱼活泼。但写法又有不同,前者是暗写的,后者是明写的。第三段写潭外的水流,着重显示其曲折深远,使人感到山重水复的意味。第四段变换了写法,以上是写形态,这里深入一层,改为写意境。这样写,读者由环境的凄清可以体会到作者身世的悲凉。最后一段是补叙性质,追记一下游历的同伴,作为游记的结束。

2.本文的景物描写有何特色?

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景物描写逼真。柳宗元描画景物,总是用千锤百炼的语言轻轻点染几笔,构成鲜明的图画,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例如,这篇文章写潭边和岸上的景象,“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口,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只用二十几个字,就把潭中怪石交错、岸上枝蔓交融的景物概括而形象地表现出来。描写潭水中游鱼的部分尤其精彩。作者要表现潭水的清流,却不直接写潭水,而写鱼“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鱼在水中,仿佛在空中没有依托,阳光下射,一直穿到潭底,这就形象地写出了潭水的清流、透明。描写游鱼,从静止和活动两个方面来表现,静止是呆呆地不动,活动时是忽儿窜向这边,忽儿窜向那边,寥寥十二字就抓住游鱼的特点,构成了一幅鱼影的图画。

3.本文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这篇文章有不少地方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如写最初发现小石潭时,说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写游鱼的活泼,说“似与游者相乐”,写坐潭上时候的感受,说“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样写,景物染上人们的感情色彩,文章所创造的境界就更为鲜明切实。本文写小石潭的自然景色,与作者当时前后变化的两种心情契合地交融在一起,这又说明作者善于融情于景。前一篇写小丘,作者在叙事写景之外,加上几句议论抒发感情;本篇则不用议论,全篇作者把感情倾注于笔端,深深地糅合进景物描写中去。比如本篇前两段的景物描写,笔致开朗明净,与作者当时的喜悦心情完全和谐一致;第四段的景物写得幽深凄清,也与作者贬官后那种孤寂、凄怆、抑郁的心情完全和谐一致。从写作上看,如果笔底没有感情,便写不出神似的景致来,所以作者的手笔确实卓绝非凡。但孤寂、凄怆、抑郁的心情毕竟带有浓重的伤感色彩。正由于此,连作者自己也觉得“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而要离开了。

五、课文翻译

砍伐竹子开出道路,往下见到一个小石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潭)由整块的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

阳光向下一直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有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被掩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坐在石潭上,四下里竹子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呆得太久,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同去游览的人: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奉壹。

上一篇:《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分析下一篇:蓬安县人大常委会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专题调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