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梦演讲稿(精选10篇)
1.复兴梦演讲稿 篇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领导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走复兴路,圆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有辉煌灿烂的前景,也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但这又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历史过程。
历史告诉我们,复兴中国需要的是人民的力量、需要的是我们坚韧的意志力和信念,需要的是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需要的是用理想的信念树立一个坚忍不拔的旗帜。历史的奋斗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缺乏共同的理想、信念,就如同一盘散沙。民心不齐,民族破裂,只会使我们的国家重新陷入灾难和困苦。我们只有坚守理想和信念,才能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铸造我们美丽的中国,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共同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虽历经磨难,却延续至今,我们民族度过危险的能力是不容质疑的。我们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曾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曾经是一个发达的国家,但后来衰落成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这个深刻的教训驱使着我们寻觅复兴中国的道路。而中国需走的复兴路是能让中国衰落后再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再次成为一个发达国家的路途。然而,这条能够使中国富强的路需要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青年怀揣中国梦勇敢无畏的站在国家建设的最前线。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既是为了悼念在抗日战争中的遇难同胞,也借此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牢记历史、扞卫和平的坚定决心。
哲学家萨特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个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革命年代,信仰支撑着我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险阻,迎来民族解放的胜利;建设时期,信仰更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和挑战的强大力量,它能引领我们走向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战争年代需要信仰支撑,建设时期同样需要在信念和精神的引领下不断前进。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国际竞争的考验,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个体效用与整体利益的冲突等等,都会带给人们迷茫和困惑。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前人创造的精神财富的肩膀之上,始终坚守对于未来的信念,坚守共产党人为社会公共理想而奋斗的目标,在各种挑战和困难考验中坚忍不拔地推进我们的事业。
当今,我们不但要坚信党的领导,更要坚信我们的力量。中国的建设和复兴都需要我们,中国的建设和复兴就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中国梦。
2.复兴梦演讲稿 篇二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现任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包括能源系统分析与模型、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战略、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等。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记者:目前来讲, 国际谈判处于怎样的一个阶段?您认为, 阻碍气候谈判进程的关键问题有哪些?中国应如何应对?
何建坤:目前, 国际上气候变化谈判处于一个转折的阶段。2012年多哈气候大会, 结束了“巴厘路线图”下的“双轨”谈判进程, 延续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同时开启了“德班平台”下的“单轨”谈判, 旨在确立2020年以后的国际减排机制的问题。德班平台的谈判实际上是“双轨”变“单轨”, 要在同一减排制度和法律约束框架下, 确立各国的减排目标和行动。发达国家力图淡化“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抹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别, 而突出排放大国的义务。
从新形势来看,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随着经济发展和CO2排放量的不断增加, 将来肯定会越来越多地承担国际责任。中国的排放量已经占到了世界的1/4, 我国排放增长的速度远高于世界平均的增长速度。但是, 我国所承担的义务也要与我国国情、发展阶段和减排能力相适应, 也要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则, 以及公平地承担国际义务的原则。因此, 中、印等发展中大国在未来谈判中将面临争取和维护公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排放空间的艰巨任务。
尽管如此, 但是在国际上, 我国如何在气候变化领域发挥积极和引领作用, 核心是国内要低碳发展, 国内要做好相应部署。现在, 大家更多地关注于国内的低碳发展和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我国国内如何更好的向低碳发展转型。在新的谈判进程中, 中国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我们也要准备更多地承担相应的责任。
记者:我国要实现GDP二氧化碳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 目前来看, 这一目标实现的难度有多大?
何建坤:在“巴厘路线图”的谈判中, 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的CO2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自主承诺目标, 这是我国统筹国内节能降耗与全球减缓CO2排放两个大局的战略决策。
40%~45%的目标, 是一个促进国内进一步强化节能降耗、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积极的高标准目标, 但也是一个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不至于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的务实目标。我们可以实现, 而且应该争取超额完成。2020年与2005年比较, 时间跨度上包含了3个五年计划, 即“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 GDP能源强度下降幅度“十一五”为19.1%, “十二五”规划为16%, 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势下, “十三五”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不应该低于“十二五”的16%。那么, 到2020年单位GDP的能耗可比2005年下降40%以上, 再加上能源结构改善, 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将由2005年的8.6%提高到15%, 届时GDP的CO2强度下降幅度可超过45%, 甚至可接近50%, 超过对外承诺的目标。这展现了我国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中国兑现了承诺。当然, 更重要的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更快的转变。
记者: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来看, 全球和国别CO2排放峰值问题是一个焦点, 您认为应该怎样理解?我国预计在什么时间可以达到峰值?
何建坤:CO2排放达到峰值, 意味着化石能源消费量总体上达到峰值。由于天然气是比煤炭更清洁、高效、低碳的优质能源, 随着未来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技术的突破, 天然气的比例会持续增加, 将使煤炭消费的峰值早于CO2排放峰值出现。
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初基本完成工业化阶段之后, 能源消费和CO2排放才逐渐趋于稳定并陆续达到峰值。欧盟15国CO2排放峰值时间大约在1980年, 而日本和美国都是在2007年才达峰值。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阶段的能源消费和CO2排放仍将持续增长, 需要有合理的排放空间, 这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特征和规律所决定, 是发展中国家公平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权益。
我国2020年后工业化阶段基本完成, 但城市化进程仍在继续, 能源消费还会有较长时期的缓慢增长, 但由于近年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形势, 完全可能使CO2排放比能源消费更早地达到峰值。煤炭消费的峰值有可能争取在2020~2025年左右实现, 峰值消费量控制在40~45亿吨左右, 从而从源头上控制常规污染物的排放, 遏制国内资源和环境日趋恶化的趋势。当然, 我国2020年后首先是控制和减缓CO2排放的增长速度, 争取尽早达到峰值, 然后才有可能实现绝对减排。
我国CO2排放到2030年左右有可能到达峰值。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较发达地区要争取2020年左右率先达到峰值。即便如此, 届时上述地区相当多城市的人均CO2排放量仍将会超过欧盟、日本人均排放峰值的水平。2030年我国工业化和城市阶段基本实现, 经济趋于内涵式增长, CO2排放达到峰值后, 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仍使我国有较大的能源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的空间。中国未来的排放趋势、峰值时间和减排成效, 对全球实现2℃目标下的减排路径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前面对东部地区能源资源严重短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的严重局面, 必须严格控制其煤炭消费总量。特别是今年1月份华北地区大面积长时间严重雾霾天, PM2.5浓度超标数倍, 燃煤和汽车尾气的排放是其首要成因。如果该地区煤炭消费总量和油品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 这种环境灾难事件还会持续发生。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改善能源结构, 具有缓解国内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严重局面, 以及减缓CO2排放、保护全球气候的双重功效和协同效应。当前国内资源保障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比国际减缓CO2排放的需求更为紧迫和现实。
记者:您曾提出“靠谈判争取不来足够的碳排放空间”, 那么, 我国的碳排放空间应该通过哪些渠道和方式进行争取?
何建坤: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无节制消耗全球廉价化石能源和肆意占有全球环境容量空间, 是造成当今气候变化和全球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发达国家人口只占世界20%, 其历史累积的CO2排放占世界75%, 是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者。发达国家已过多地占用了全球的碳排放空间, 按全球控制温升不超过2℃目标下排放路径测算, 发达国家人均累积排放量早已超过其应有限量, 其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高人均排放, 都是进一步挤占和压缩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间。
现在全球要实现2℃的目标, 未来的碳排放空间会越来越小。当前全球资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 发展中国家已不再具备沿袭发达国家以高资源和高能源消费为支撑的高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的全球资源保障和环境容量的条件, 必须走出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低碳发展路径, 实现跨越式发展。这需要发达国家资金、技术的支持和广泛的国际合作, 加强其应对气候变化、推进技术创新的能力建设。在全球碳排放空间总体受限和不足的情况下, 我国也不可能再沿袭发达国家的高碳发展路径, 必须向低碳发展转型。我们不可能靠谈判来获得高碳发展的空间, 只能争取向低碳转型所需的空间和时间, 国内必须向低碳发展转型。
探寻低碳科学发展路径
记者:当前, 我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是什么?国内应对气候变化, 以及低碳发展的形势如何?
何建坤:中国低碳发展面临紧迫形势, 需要统筹国内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两个大局, 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相应能源战略, 超前部署, 协调应对。
低碳发展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减缓碳排放主要是减少能源消费的CO2排放, 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形成尖锐矛盾, 探求低碳发展路径则是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国当前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是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方式,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而低碳的核心是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主要是煤炭的消费, 这是一个主要措施。当前解决国内资源制约和环境污染的迫切程度, 比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更加紧迫。当前治理雾霾, 我们已切身感受到它的紧迫和重要性。
所以, 应对气候变化和国内可持续发展有一致性和协同效应。减排二氧化碳, 不完全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也是国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完全可以确立积极和紧迫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记者:您认为, “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史无前例”, 我国低碳发展存在哪些特殊性和优势?
何建坤: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进程, 走的是高碳的道路, 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后, 能源消费已开始逐渐减少, 是先高碳再低碳。中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就不能再高碳了, 要向低碳发展转型。这在世界发展史上尚无先例, 需要我国努力探索。
我国在节能和减缓CO2排放方面已做出了很大努力, 并取得显著成效, 从1990~2011年, 单位GDP能源强度下降了56%, CO2强度下降了58%, 下降幅度远高于附件I国家的约35%和世界平均约15%的水平。但由于经济快速增长, 能源消费和相应CO2排放总量大、增长快的趋势仍难以改变, 同期我国GDP增长到8.0倍, CO2排放总量也增长到3.4倍, 而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只增长50%。从2005~2010年, 我国新增长的CO2排放量占世界增长量的60%, CO2排放总量已占世界1/4, 人均CO2排放达5.8吨, 已接近某些欧洲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到2020年, 我国CO2排放总量将达约100亿吨, 超过美国、欧盟和日本当前排放量之和。所以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 使我国向低碳转型面临比发达国家更为艰巨的任务。
记者:向低碳发展转型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中国如何才能走出有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何建坤: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趋势仍然是沿袭发达国家以高的能源消费为支撑的追赶式的发展方式。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 我们人均的二氧化碳排放很可能超过欧盟和日本, 而向美国的高碳模式看齐。到2020年, 我国有些城市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将达约15吨的水平, 向美国的高碳排放模式趋近。
加强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低碳发展, 这是我国顺应世界潮流的一种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 提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 低碳发展也就成为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潮流。
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建设低碳城市, 既是世界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变革趋势, 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核心是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在这样的目标下, 我国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促进能源结构的低碳化, 以及强化节能, 提高能源效率, 调整产业结构, 提升产品的技术等级和产品的增加值率, 则是推进节能降耗和减少CO2排放的关键措施。
所以, 我们一定要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而不是盲目追求GDP的增长速度, 一定要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 先高碳、再低碳的传统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模式。现在盲目追求GDP增速仍然是很多地区首要的发展目标, 在当前缺乏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新增长点的情况下, 片面追求高GDP增速只能是依靠扩充高耗能原材料产业和传统制造业作为支撑, 仍然是一种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方式。
向可持续发展迈进
记者:谈到可持续发展, 不得不提到城市化建设。请您谈一谈, 对推进城市化建设的看法。
何建坤:城市化意味着产业的聚集和人口的聚集, 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但是, 由农村向城市的过渡, 也必将带来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费, 同时能源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会日益严重。在城市化过程当中, 城市的布局、居住和交通方式等相应的基础设施一旦建成, 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都难以改变, 具有技术上的锁定效应。所以我国城市化进程一定要避免沿袭发达国家所走过的以化石能源为支撑的高能耗和高碳的模式, 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 引导城市化进程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走出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当前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 我国也面临严重的资源制约、环境污染的形势, 我国资源依赖型、粗放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我国城市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大、增长快的趋势非常明显。2012年, 我国能源的消费总量超过了36亿吨标准煤当量, 其中85%是在城市消费。城市化过程当中我们还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的紧缺和大气、环境污染的严峻局面。
记者:目前, 低碳试点城市的发展现状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面临哪些问题?
何建坤: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低碳城市试点当中, 都在积极探索和制定低碳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首先要促进产业的转型, 要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要率先达到峰值。因为城市化过程当中, 交通和建筑部门能源消费还是会适当的增加, 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使工业部门率先到峰值。
从全国来看, 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东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要率先达到峰值, 要在全国起到表率作用, 而且当前也具备这样的条件和产业转型的机会。要明确低碳发展在国家和地区总体发展战略中的战略的定位, 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 加强制度和政策保障体系的建设。
当前在世界范围之内, 全球低碳发展的潮流和广泛的国际合作, 为我国建设低碳城市提供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机遇。要加强国际合作, 借鉴国外的经验, 同时加强技术的引进和项目的交流。在全球低碳城市发展的大趋势下, 借助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技术条件, 有助于促进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 有助于提升我国城市的国际形象和自身的低碳核心竞争力。
新型城镇化新在什么地方?新就新在要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途径。在这一过程当中,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 是通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也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根本途径。我们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强调资源节约和提高能源效率, 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促进能源结构的低碳化。
目前, 在城市化建设中, 相当多的地区还是以GDP为导向, 有些地方为追求GDP高增速, 盲目扩大重化工业产能, 从而使碳排放快速增长。
因此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不能用过高的环境损害为代价, GDP增长和环境保护两者要权衡。要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 走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各级领导必须改进政绩观念。必须看是不是可持续发展?是不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记者:您认为, 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和措施有哪些?
何建坤:建设低碳城市, 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低碳发展的综合对策和关键着力点。首先, 低碳城市建设要统筹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转型,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避免形成在沿袭资源依赖型的高碳发展路径下采取局部低碳措施的建设模式。其次, 低碳城市建设要统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注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 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 先高碳再低碳的发展趋势。第三, 低碳城市建设要统筹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 大力提高单位能耗的产出效益, 避免形成在持续强化高碳产业结构特征下局部寻求低碳技术的发展格局。第四, 低碳城市建设要统筹城市化布局与社会消费导向, 促进低碳社会建设, 避免沿袭发达国家只能在宏观高能耗和高碳格局下, 寻求具体设施和单项技术低能耗和低碳的被动局面。第五, 低碳城市建设要统筹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促进城乡一体化低碳基础设施建设, 避免农村城镇化过程沿袭城市的高碳模式。第六, 低碳城市建设要统筹低碳化和智能化, 两者互相促进, 节约资源, 提高效率, 避免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潮流中落后和边缘化。第七, 低碳城市建设要统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自身可持续发展, 发挥协同效应, 实现“双赢”, 避免将两者割裂和对立。第八, 低碳城市建设要统筹经济发展目标与各级领导发展观念的转变, 切实把加强生态文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放在各项经济发展目标的前位, 避免把低碳目标放在辅助和点缀的地位。全球低碳城市的发展潮流和广泛合作, 为我国建设低碳城市化进程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
记者:“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向“生态文明”转型, 今后, 需要我们采取哪些行动?
何建坤:“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同时也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十二五”规划中提法是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的变革, “十八大”把变革改为革命, 利用改为消费, 增加了它的深度和广度。利用是指能源本身的利用效率, 消费涵盖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 消费包括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 要调控和引导消费对能源的需求, 不完全是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从变革到革命, 增加了深度和内涵, 革命是更加彻底, 更加激烈的变革。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着力点, 要在大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 推进能源体系的变革, 当前以化石能源为支柱的能源体系要逐渐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能源体系过渡, 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将不再依赖地球有限资源和占用环境空间, 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走低碳发展路径, 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由当前资源依赖型、粗放扩张的高碳发展方式转变到创新驱动型、内涵提高的低碳发展路径, 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控制在“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 年均增速7.2%左右的科学合理水平上, 进而控制煤炭消费和CO2排放总量。一定要协调好经济发展的增速和质量的关系, 要协调经济发展的收益和生态环境破坏的代价, 寻求一个合适的权衡点。
工业文明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同时也消费了大量化石能源, 带来资源环境的危机, 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 因此要向生态文明转变,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生态文明下的理念指引下, 消费理念、个人财富观念都会有改变, 大家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 会选择绿色出行, 会更多注重公共环境和公共财富, 愿意为创造良好环境做出努力, 将个人融入并回归地球生物圈, 找到人类合适的位置。当然, 这也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3.网络强国梦 伟大复兴梦 篇三
当前,网络空间正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二空间,对物质世界的控制力不断增强,信息在网络空间中的流通和传播正成为主导世界未来发展的命脉。在网络空间中的话语权、影响力直接关系到国家地位。
构筑网络强国梦,依靠四强发力:
一是政府网络化管理和服务强。如何依托网络更好地管理和服务于13亿人民,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让老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还需要大力推动电子政务发展,抢抓政务云、政务大数据发展契机,建设高水平政务信息化平台。
二是网络经济强。我国经济发展正从工业经济主导向信息经济主导方向迈进,互联网发展正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着力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正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业创新、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战略的焦点和关键点。
三是军事信息化强。现代国家军力很大部分依靠于信息化,壮大网络空间的军力是我国塑造新时期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重要部分,抓好军事信息化是直接提升我国在全球军事地位的关键。
四是网络文化强。互联网正逐渐成为社会文化传播交流、氛围营造的主要阵地。要“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既要靠政府的网络空间治理,更要亿万网民共同塑造和谐健康的网络家园。
构筑网络强国梦,更要依靠四强支撑:
一是网络安全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在互联网向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各领域不断渗透融合的同时,网络安全出现的新问题、新难点亟待新法制、新技术去破解。并且建立网络安全长效机制是持续推动安全保障的重要一环。
二是信息技术强。我国的网络强国梦不能构筑在其他国家的信息技术之上,要加大对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的攻关,“组成攻关的突击队、特种兵”,加强对信息技术优势企业、优势团队的重新组合,创造体系化的国产核心产品。
三是基础设施强。信息流通依靠信息的“高速公路”,信息基础设施决定了信息化应用、互联网普及的广度和深度,更是信息普惠于民的基础保障。在新一轮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我国必须把握物联网、互联网融合,全面感知的发展机遇,为网络强国梦铺好路、搭好桥。
四是网信人才强。人才是网信事业发展的第一要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既要转变思路,制定政策吸引外来人才;更要依托7亿网民大脑中的巨大智慧,使我国依靠体力劳动时代转变为依靠脑力劳动的时代。
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此作为网信事业的一座丰碑,以四强为导向,以四强为支撑,共同圆我们的网络强国梦。
4.小学复兴路中国梦演讲稿 篇四
啊!祖国真美啊!不仅疆域辽阔,而且自然地理环境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壮美秀丽。
我们祖国的美好河山在全国的各个角落都看得见,如长江三峡等都是我们值得欣赏的地方。唐代诗人李白也曾赋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一过万重山。
在中国山川美景说都说不完:青藏高原——崇高之美,华山——险峻之美,黄土高原——壮阔之美,风仁波齐峰——凛然之美,天山——刚健之美,万里长城——雄浑之美,张掖雅丹——炫目之美,镜泊湖——宁静之美,龙江扎龙湿地——和谐之美,巴丹吉林沙漠——脱俗之美,台湾兰阳平原——妩媚之美,杭州西湖——秀丽之美,九寨沟——纯洁之美,都是令人神往的。
我们是国家的未来,为了建设更美丽的中国,我们要主动接受环保教育,学习环保知识,从我做起,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天才会更蓝,水才会更绿。
美丽中国是——你的,我的,他的,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你,我,他的实际行动!!
5.《走复兴路 圆中国梦》演讲稿 篇五
秦皇岛市抚宁县骊城学区坟坨中初级中学七年级四班陆美莹
辅导教师李杰新
从小我就爱做梦,梦中,天真蓝、水真清、草真绿、花真香。
我在祖国的蓝天下,自由飞翔,懂事后,妈妈问我有什么梦想,我告诉妈妈,我的梦就是:爸爸更健康,妈妈更漂亮,我更茁壮,我们一家幸福吉祥。上学了,老师教导我:梦要更高更远,不能只有小家,还要有大家———十三亿中华儿女的家,国家的梦更伟大!于是,中国梦就成了我的梦,我的梦就是中国梦!小梦连着大梦,一个个小梦加起来,就组成了国家的梦!
梦,是雨后的彩虹;梦,是绚丽的畅想;梦,是生命的渴望。
夸父逐日,是追求光明的梦;嫦娥奔月,是飞天的梦;愚公移山,是人定胜天的梦。你的梦,我的梦,他的梦,汇聚成十三亿人民的梦,这就是中国梦!
还记得断臂钢琴王子刘伟吗?命运对刘伟的真正残酷之处就在于:先给了他一个无比美好的开端,然后又迅速吹响了“终场哨”,让他陷入绝望的深渊。但刘伟并没有失去生活的梦想,他开始用脚学弹钢琴,并由此走上音乐的道路。家里东挪西借凑钱买来了钢琴,但是没有人愿意教他,原因很简单:有谁相信用脚能弹好钢琴?但坚强地刘伟没有放弃,他开始自学钢琴。“苍天不负有心人”,刘伟仅用了一年时间就达到了钢琴七级水平。要知道,他是用脚弹的。被命运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还在叹息他生命的悲哀时,他却早已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
那变幻的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刘伟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不懈奋斗,梦想终会实现!
看,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正在用汗水浇灌着美丽的梦想:“神十”一飞冲天,“蛟龙”昂然入海;“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正是因为有着美好的梦想,才使中华民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正是因为有着美好的梦想,才使中华民族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正是因为有着美好的梦想,才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一个人若是没有了梦想,那么这个人的生命便会失去光芒;一个民族若是没有了梦想,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失去应有的辉煌;一个国家若是没有了梦想,那么这个国家便会无法续写新的篇章!
作为一名中学生的我,也有着自己甜蜜的梦想:梦里的我是守卫南海的战士;梦里的我是机器旁辛勤的工人;梦里的我是三尺讲台上的哺育桃李的教师……
为了实现这甜蜜的梦想,我要努力读书,刻苦学习,不断汲取精神的食粮,挥洒青春的汗水,早日实现我的梦!我们的中国梦!
6.走复兴路_圆中国梦演讲稿 篇六
-----读《走复兴路,圆中国梦》一书有感
梦想是黑暗中的明灯,指引我道路不迷茫;梦想是沙漠中的绿洲,给予我希望不放弃;梦想是沮丧时的拥抱,鼓励我坚持不气馁……梦想之于我们每个人,是一 束永恒追求的光,让我们放飞个人梦想,为灵璧、为祖国添彩!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泱泱中华的复兴梦,是炎黄子孙的强国梦,也是每个中国人、每个家庭充满渴望和遐想的五彩斑斓的梦。中国梦很大,因为它发自亿万中国人的肺腑;中国梦很近,因为它起始于每个人的点滴之愿。医生的梦想是为病人解除病痛,教师的梦想是助学生成长成才,工人的梦想是让家人幸福生活„„13亿中国人的梦想汇聚成美丽的“中国梦”,而这些或许就是从你、我、他的梦开始。
这是一个梦想绽放的时代,对于灵璧,我们有着共同的期盼,也有着一致的理想,我们承载同一个灵璧梦:把我的家乡建设成为“学有优教、劳有厚得、老有颐养、病有良医、住有宜居”的幸福家园。我是灵璧人,你是灵璧人,我们都是灵璧人。一个梦想就是一颗种子。为了让这颗梦想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将为此付出各自的努力,一起放飞梦想,收获希望,一起描绘“灵璧梦”,点亮“中国梦”。
7.复兴梦演讲稿 篇七
2012年11月29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 以“中国梦”解读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民族实现共同的宏伟愿望, 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1、中国梦的动力来源。
国家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 并制定公平的民族法制, 追求富国强兵, 确保主权完整和国家统一。笔者认为中国梦的实现, 还需要协调公民、领导、团体三方的利益, 解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等的问题, 利用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凝聚其强大的精神力量。
2、中国梦的历史见证。
中国梦既要求强国, 也要求富民, 因此中国梦不仅仅是一个目标, 更是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发展的思路。习近平主席强调实干兴邦, 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以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坚定信仰, 脚踏实地, 为中华民族复兴圆梦。
3、中国梦的影响意义。
中国自古以来面对各种欺凌和挑战, 积淀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 给无数有志复兴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带来信心和力量, 中国梦一直牵引中国自强不息的发展, 目前中国的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源, 甚至影响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
4、中国梦的科学含义。
中国梦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遵守通行国际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扩大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份额, 顺应现实条件的变化, 推动社会的法制化和自由化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上, 画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 激发全民族团结奋起的强大动力。
二、筑就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引领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并号召全党带领各族人民承上启下和继往开来, 朝着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奋进。
1、担负民族复兴的文化责任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既是庄严的承诺, 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也是历史的担当, 推动时代的改革创新, 充分体现出文化发展的神圣责任。目前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要求我国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坚决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而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血脉, 让我国人民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自强不息和奋发图强, 同时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力量。笔者认为“中国梦”的文化内涵, 代表着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在近百年的历史洗涤中, 由人民的血泪组成, 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的一扇重要窗口, 更是我国屹立世界的精神力量。另外, 文化还能够改善民生, 作为社会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 我国政府能够以此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丰富精神文化产品, 确保人民能够在文化改革发展当中享受文化利益。文化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 譬如历史、传统、民俗等文化资源, 形成了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品牌、信誉、形象等市场竞争资产。由此可见, “中国梦”带来的文化力量, 将是民族复兴的关键力量, 我们应该着力推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进一步提升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 以及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 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中国梦”与中国共产党当代使命的融合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中国几代人的夙愿。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 自1921年诞生以来, 就肩负着中华民族的独立复兴重任, 这一点与“中国梦”的民族复兴愿望不谋而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赋予民族复兴强大的生机, 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当代使命, 应该与“中国梦”的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复兴目标相融合, 以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度, 把握民族复兴中的各种机遇和挑战, 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布局进行重新调整, 明确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的具体任务, 将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强国;二是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维护好两岸的关系, 譬如为两岸人民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便利渠道, 同时遏制分裂势力的扩张, 实现中华民族主权和领土的统一;三是以和平、发展、合作的对外交流态度, 在国家交往当中弘扬中华民族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中国梦”文化精神, 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 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一个繁荣和谐的国家环境。
总之,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追求, 也是中国共产党当代使命的目标和前景,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中国共产党应该承担起“中国梦”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责任,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执行力量,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以及不断增强执行图强的机遇意识和执行兴国的发展意识,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振兴民族事业, 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让中华民族在世界前沿始终屹立不倒。
3、“中国梦”实现的根本保障
习近平主席强调“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中国梦”并非一句简单的口号, 相反, “中国梦”要求行动和实干。为此, 我们应该在坚持“中国梦”民族复兴目标不变的前提下, 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实的根本保障。首先是求真务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始终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我国应该从实际出发, 杜绝形式主义, 脚踏实地落实“中国梦”目标, 根据目前社会经济、社会、军事、文化等的实际发展情况, 针对存在的问题, 采取必要的措施逐个解决。其次是勇于攻坚克难。“中国梦”的实现, 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 我们应该做好长期打“攻坚战”的心理准备, 以强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打破利益固化的局面和扫清“中国梦”实现的障碍, 为“中国梦”的实现创设良好环境。再次是开拓创新, “中国梦”并非静止不变的一个目标, 而是要求以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寻找新的路径、积累新的经验、探寻新的方法, 保持“中国梦”的先进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中国梦”解读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民族实现共同的宏伟愿望, 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为了筑就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应该着力推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进一步提升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 以及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 与此同时, 中国共产党应该承担起“中国梦”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责任,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执行力量,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以及不断增强执行图强的机遇意识和执行兴国的发展意识,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振兴民族事业。
参考文献
[1]雷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谛和要义的新概括—试论“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3 (1) :5-10.
[2]张维为.中国梦, 复兴梦中国梦与中国情怀[J].社会观察, 2013 (3) :28-30.
[3]龚政文.在中国道路上实现中国梦想[J].新湘评论, 2013 (2) :16-18.
8.从“复兴之路”到“中国梦” 篇八
“复兴”一词,应是指恢复到一个人(或企业、或国家)曾在历史上有过的一段最辉煌璀璨的时刻。那么,就中华民族而言,什么时候是最辉煌璀璨的时刻呢?从“纵”的3000年的历史时间轴而言,汉唐应属盛世,宋明则相对较弱;但如从每一时代横的全球角度而言,即便宋、明,也应是当时全球范围中最强大的国家。以GDP为准,一直到1820年,中国占全球的比重仍高达30%以上,仍属全球之首。中国国运的走衰,严格说来,只不过是近一两百年来的事。
何以致之?
分两个层面回答。首先,中华民族为什么从来就富强?从经济学角度理解,先看供给面,很简单,(1)中国人勤奋、聪明、刻苦耐劳;(2)中国经济体制从来以市场经济加私有制为主。两者叠加,生产力和能量就释放出来了。这是“基本面”。至于为什么有时衰退、停滞?不外两个原因,或朝政驰败,或天候异常。至于需求面,从来不是问题,因为中国人多。
其次,中国又为何由盛而衰?我的观察分析是,中国错失了三个宝贵的机遇:(1)是600年前的航海大机遇(领先于前,却自我放弃);(2)18世纪的工业革命;(3)18世纪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三者辐辏叠加,一方面解释了(1)为什么近500年来全球9个大国的崛起,都是海洋大国加市场大国加工业大国;也解释了(2)为什么1978年时候的中国,以GDP为指标,大约走到了历史长河中前所未见的低谷。正是此消彼长也。
经过了这样的脉络梳理,就容易明白这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华民族历史命运中的意义了。改革加上开放,意味着中国重新抓回了市场经济,并且重新与全球接轨,以中国人的聪明勤奋基因,搭上了工业化的后段车,并很快地又窜到了前头。换言之,不过30年,因为市场经济,活力来了;因为工业化,GDP来了,但代价也来了;还剩一个,也就是海洋强国,现在形势似乎也在成熟之中。
客观平实地看,中国GDP现在成为全球第二,若干年后跃居全球之首,回到历史发展的主潮流,实现“复兴”,应该是实至名归,毫无意外与勉强之处,因为中国从来就具备了所有优越的条件,现在只不过是把曾经错失的再重新抓回来而已。
但与此同时,也必须清楚看到,(1)市场经济加私有制,从来就是优缺点并存的,优于生产力与效率,却缺乏分配公平,后者也是中国历史发展始终走不出黄炎培所说“周期律”的缘故;(2)不仅如此,对中国而言,工业化是新生事物,由于中国已是全球制造业大国,当工业化与市场经济结合时所产生的环境与资源透支问题,在中国的严重性似乎更甚于他国。这一切,都需要在进一步的改革之路上持续地探索与创新。
如果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契机,始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那么之后的“三个代表”(强调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与广大人民的最根本需求),以及“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与以人为本,并丰富发展的科学概念),即可视为中国在改革之路上的持续探索与创新。也是让中国更一步一步地接近并达到“伟大复兴”的目标。
9.复兴梦演讲稿 篇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
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一个人都在怀揣着梦想赶路。梦想是什么?在鲁迅先生眼里,梦想是开启亿万中国人的心智,是唤醒他们的灵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眼里,梦想是飘香的烤鸭,是奶奶温暖的双臂;在运动员眼里,梦想是坚持心中永不服输的信念,是“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眼里,梦想是“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在“千手观音”邰丽华的眼里,梦想是聋人可以“听”得到,盲人可以“看”得到,肢残朋友可以“行走”,是永不言弃、努力拼搏的精神支柱。
梦想是不停地突破和探索,是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创新,是博大的胸怀与爱心,是勇于担当的责任和道义,是对公平、正义和人性的崇高礼赞。
梦想是美丽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梦成真”也就成了我们执着追求的崇高信仰。梦想是阳光的,它使人们从浮躁走向踏实,从彷徨走向坚实、坚定,从失败走向成功。
梦想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动力之源;高远的梦想可以激发一个人生命中所有的潜能。上帝虽然没有给我们翅膀,但只要有梦想,我们照样可以飞翔,因为梦想让我们拥有了一双“隐形的翅膀”。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从小给自己一个梦想,一个前程远大的目标,从而让梦想带着我们在人生辽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惟有梦想才能激发我们的生命的力量,使我们摆脱平庸和低俗,克服人性的弱点,走向优秀、杰出与辉煌。一个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一个有梦想的人生是充满希望的。同样,一个有梦想的民族是伟大的,一个有梦想的国家是必然会走向强盛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中国梦,就是我们的梦!中国梦,就是全世界炎黄子孙千百年来的梦!
10.复兴梦演讲稿 篇十
当鸦片战争击破天朝上国迷梦,当西方文明剧烈冲击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心理,当中华民族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华儿女就有一个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
170多年来,无数中华儿女就执着于这个梦,为民族复兴上下求索。而今,在实现这个梦想的新的历史征程上,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他引用了三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令人感慨、催人奋进。
2011年,姚明在退役发布会上感言:感谢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使我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今天,我们每个人未必像姚明那样尽情绽放了梦想,但我们都有自己的梦,也都或多或少地实现着自己的梦。
尽管我们的梦想实现未必尽如人意,有的人还在埋怨,收入还不够高,房子还不够大,工作还不够好,看病还不够方便,但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梦想的旅程都早已离开原点,梦想的花朵已然开始绽放。
也许,执着于自己的梦想久了,我们可能忘了梦想生长的土壤。也许,有的人认为,自己梦想的实现,得益于自己的奋斗,这个时代、我们国家并没有直接为自己做过什么。
然而,百余年前的中国人不敢有梦,百余年后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其间的差别就在于中国梦。
当中国梦没有绽放,个人的梦又如何开花?从根本上说,我们每个人梦想生长的土壤,都深深植根于中国梦。我们每个人梦想的成长,都有中国梦的成长相伴。有了中国梦的茁壮,我们才有了做自己的梦的自由。
这170多年来,正是无数先贤先烈把自己的梦融入中国梦,正是一代代人执着坚韧地接续中国梦,中国梦才有今日之荣光。
这30多年来,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命运,能够让自己的梦想次第开放,亿万农民工能够在神州大地上自由流动,市场的生机活力在最贫穷的地方也能够崭露头角。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一切根本得益于中国梦的追逐,得益于党带领人民在追逐中国梦的进程中,创造了发展传奇。
中国梦与个人梦唇齿相依。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大声宣言:勿忘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
2012年11月29日,中共十八大召开后的第15天,新一届领导集体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其他政治局常委等中央领导去国家博物馆看《复兴之路》的展览。总书记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他在讲话中提到:现在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总书记平实的话语却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内心。有人或许会说,中国梦太遥不可及了,我们似乎奋斗了很久,它究竟能否实现?让我们再次翻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回到那一个半世纪以前的中国,看看是否能找到答案。
众所周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炮火使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过着任人宰割的屈辱生活。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见证了中国那些有识的爱国志士为寻求救亡图存的不屈抗争,但结果证明,资本主义道理在中国根本行不通。难道中国就真的无路可走了吗?我们真的要被亡国灭种了吗?究竟谁才能救中国?坚忍不拔的中国人再次从失败的痛苦中爬了起来,继续寻找救国救民之路。终于,俄国的十月革命给正处于迷茫无助的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犹如黎明前的一抹曙光,照亮了我们前方的路。五四运动的爆发使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此中国的革命力量不断壮大。这些都为一个伟大政党的诞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21年7月1日,现在已是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见证了这个伟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使中国的大地上有了一抹极其耀眼而温暖人心的红色之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它使中国的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了。
回顾历史,党带领我们走过了整整91年的峥嵘岁月,从八年抗战到新中国的成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八大;从毛思想到科学发展观,从对抗非典到汶川地震;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九号、、、、、、91年来,我们有汗水也有泪水,有喜悦也有伤痛,有成功也有失败。站在今天,回望过去这91年,有多少经历属于这些不平凡的漫长岁月?又有多少当时的新鲜事成了历史的瞬间?一个个故事,一幅幅图片,一段段影像贩贩贩或亲切温暖,或震撼动人。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时期激情拼搏的印记,是无数普通百姓品味喜悦拥抱幸福的镌刻,更是一个先进政党不断与时俱进、执政为民的生动见证。
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的主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七大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而今,十八大会上,胡总书记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简明而又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內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都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道路关乎党的命运、道路关乎国家前途、道路关乎民族命运、道路关乎人民幸福。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革易帜的邪路。实踐证明,中国道路经受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也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只有倍加珍惜、毫不动摇地坚持这条道路,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从报告里,我们聆听到了中华民族逐步走向强大的声音,更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说到这里,似乎我们的中国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将要触手可及,但现今在我们实现伟大的复兴梦的道路上,有着一头巨大的拦路虎---庸懒散贪的不良工作风气。这些不良风气的存在,腐蚀者党的肌体,损害政府的形象,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在十八大召开之前,全国范围内就开展了集中整治庸懒散贪问题的专项工作。十八大后,来自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针对庸懒散贪问题一系列表态,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11月19日,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大会上,也再次强调要将反腐工作引向深入,他要求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之后,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要求不准念稿,要讲实在话,要学会深刻思考。中共中央在12月4日的政治局会议上,审议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些规定具体而又实在,都显露出了领导层改会风、文风、作风的新气象,都显示出整治庸懒散贪的决心。
上到中央高层,下到我们海南地方政府,在省第六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罗保铭强调,要把治理庸懒散贪问题作为今年专项整治的主题,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以治贪顺民心,推到干部作风转变。早在今天六月份,省委就全面启动开展集中整治庸懒散贪问题的专项工作。干部作风关系到干部队伍形象,关系到人心相背,关系到党的事业的成败。好的干部作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集中整治庸懒散贪,既是海南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重要保障,更是以良好作风抓落实、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要举措。
【复兴梦演讲稿】推荐阅读:
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0-16
走复兴路 - 圆中国梦10-19
以实干托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07-06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演讲比赛致辞09-10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演讲稿07-09
走复兴之路,圆中国之梦李慧09-13
不忘烈士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国梦10-08
“复兴梦,青春行”主题团日活动策划书11-14
中国梦的作文800字:走复兴路 圆中国梦09-22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