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解读》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4-08-12

《单元整体解读》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7篇)

1.《单元整体解读》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篇一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教学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主题:

大自然的美好

单元导读提示: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那数不清的山峦,道不尽的江河: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郁郁葱葱的森林„„无不展示着自己的壮丽与神奇。让我们一起阅读本组课文,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

教师用书的单元说明: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的珍珠般的泉水。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单元的导语提示了观察家乡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作准备。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国的自然奇观——神奇的泉。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宽带网”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与本册课本配套的《同步阅读》中,与本单元大自然专题相关的课文有《走进大自然》《草叶上的歌》《雨儿在歌唱》《雾之美》《古诗两首》《一碗水》《我和企鹅》《小城三月》《梅雨潭》《日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外自行阅读。

习作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家乡的一处景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一定的想象。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2.在习作的过程中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加深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

单元习作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燕子》一课,体验燕子的可爱和作者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是怎样有顺序、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来观察燕子的,是怎样用准确的语句写出燕子的特点,写出自己对燕子喜爱之情的。

教学《古诗二首》,学习诗人对春天大自然的感受和喜爱之情;学习诗人是怎样抓住富有春天特点的景物来观察和表达柳树、春日的特点的,是如何展开想象的。

教学《荷花》一课,感受荷花清新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体验作者热爱荷花的深情;学习作者是怎样在观察中展开丰富想象的;学习作者是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把一池荷花描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把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融入这美丽的荷花图中的。

略读《珍珠泉》一课,交流读后的感受,了解珍珠泉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总结怎样观察景物和写作景物的方法,进一步明确观察和表达要有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适当展开想象。

根据单元导读提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时机,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一处家乡风景的活动。像燕子、荷花、柳树那样的动植物,或者是像泗水滨、珍珠泉那样的一处景物都可以作为观察对象。可以全班集体开展这一活动,也可以分成小组,由学生自己讨论后具体开展活动,还可以由学生在家长带领下自己完成。在观察中要运用阅读教学中教给的方法,并做好口语交际的准备。

口语交际《介绍家乡景物》活动,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说说景物的地点,有哪些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这处风景热爱的感情。这也是给习作做好口语表达的准备。

习作,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写自己家乡的景物,注意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习作完成后进行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习作,互相评价,修改字句,分享习作的快乐。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教学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文化主题:

爱护周围环境

单元导读提示:

让天空碧蓝,让河水清澈,让草木茂盛,让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阅读这组课文,让我们看看人们对待动物、植物的态度和做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

在学习本组课文的过程中,请你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教师用书的单元说明: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要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在一年级下册第三组安排了“保护环境”,二年级上册第七组安排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专题。与以往专题不同的是,本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专题,本组教材将导语、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其中,“调查周围环境”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5课《翠鸟》之后,提示学生此次活动要求调查的内容、所选择的组织和调查方式;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之后,提示学生交流开展活动的方式,整理调查材料,做好展示和交流的准备。

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本组的导语提醒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顺着这个情感发展主线,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学生去亲身调查、开展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中,教材在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

教学本组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习作教学目标:

1.留心周围的环境,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交流的基础上,选择习作内容,借鉴课文的有关表达方法,写一篇与爱护周围环境有关的作文。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2.在习作的过程中加深对保护周围环境的认识,愿意保护家乡的环境。

单元习作教学整体设计:

从语文教学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这个意义上讲,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都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则是综合运用语文这个重要交际工具的专门的实践性活动。本组口语交际的展示汇报和习作是本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和习作是综合性学习活动总结和升华,综合性学习活动是顺利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的保证,我们必须把它们纳入整组学习的过程之中,作整体组织安排。

教学《翠鸟》一课,认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体验作者特别喜爱的感情,认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自己的念头,把翠鸟看作了朋友,这是保护环境、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正确做法。学习课文是怎样抓住燕子的特点观察和写作,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开始组织调查周围环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燕子专列》一课,领会人们为保护燕子所表现出来的博大的爱心,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学习课文怎样用关键语句来表情达意的。

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找出并体会课文里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课文通过具体的叙事表现小村庄变化的方法。交流综合性学习的调查结果并作整理,准备展示、交流活动。

学习《路旁的橡树》一课,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交流自己随这件事的看法;学习课文具体叙事的方法,以及通过人们的赞叹表达自己看法的方法。

口语交际《我们能做点什么》活动,展示、交流、汇报综合性学习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讨论我们能为家乡的环境保护做点什么。通过展示交流活动,扩展学生的思路,提供写作材料,学习如何表达,为习作做好内容和表达的准备。

习作,根据自己的认识,写有关家乡环境保护方面的的作文。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自己家乡的环境;还可以写发生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趣的事。内容上比较广泛,写法上一定要不拘形式。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实际,写自己调查中了解到的情况,记事、写景都可以,最好是把二者结合起来,还要加上适当的议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展开想象,写几年后自己家乡的环境,也是一样的。写调查中的趣事也应该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

三年级下册第三组

习作教学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主题:

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单元导读提示:

你听说过要去南方却一直往北走的人吗?你知道怎样在一张纸上画出数不尽的骆驼吗?这一组课文,为我们讲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读了这些故事,我们一定会受到一些启发。教师用书的单元说明:

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其中,《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是精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是略读课文。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有的说明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有的讽刺了那些行动和目的相反的人。有的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发现做出正确判断。有的通过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教育我们做事、看问题要实事求是。还有的说明做事情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别人没想到的。有关思想方法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中都有所涉及。本单元的教学应该在以往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扩展,不断提高要求。

语文园地安排的内容也与本组专题紧密联系。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学生可以尝试着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来介绍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读读背背”是一些有关思想方法方面的谚语。“成语故事”《买椟还珠》讽刺了那些没有眼力、舍本逐末的人。

本组课文语言朴实生动,含意深远。学习本组课文,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习作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2.在习作中尝试着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来介绍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学习课文是怎样写出事情或人物的特点的,写出自己的特点。

单元习作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寓言两则》一课,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学习课文在具体的叙事中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写出人物的特点的。

教学《惊弓之鸟》一课,理解和体验更羸怎样看得认真、听得仔细,并且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领会课文中有关词语的含义和说话人的内心思想活动的语句,学习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写出更羸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特点的。

教学《画杨桃》一课,懂得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学习课文是怎样描写人物的对话、神态,写出人物的特点,突出老师对“我们”循循善诱的教育的。

学习《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一课,学习课文怎样通过对几个徒弟画的骆驼,以及画师的分析,写出小徒弟是怎样想别人没有想到的特点的。

开展口语交际《说说我自己》,先想想:你对自己是不是很了解?自己性格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自己最突出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平时别人是怎样评论自己的?然后,抓住自己最突出的一两方面特点,和同桌或在小组互相介绍、评议。注意要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来说,要说真话”;听别人介绍“要注意听”,看看“有哪些补充”。

习作课,在口语交际课学生听、说、评的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选择最能反映自己特点的某一方面,运用阅读课中学到的一些方法,正确认识自己,具体写写自己的行动、语言,从而写出一个真实的你。写完以后,评改习作,了解情况,及时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展示,体验习作的愉快。还可以组织一次《说说我自己》的班队活动。

三年级下册第四组习作教学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文化主题:

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单元导读提示:

童年,像一条弯弯的小河。这组课文就像小河里翻腾的几朵浪花。浪花有时唱着欢乐的歌,有时倾吐着烦恼,有时„„每一朵浪花里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让我们用心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师教学用书》的单元说明: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一单元教材,就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的。

导语中,把童年比作一条弯弯的小河,把课文中的故事比作小河里翻腾着的几朵浪花,形象、生动,配上反映儿童生活的图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兴致盎然地进入本组的学习。

导语之后的几篇课文,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儿童生活的窗口:《和时间赛跑》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怎样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检阅》透过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应该怎样维护自尊,怎样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争吵》中讲述的小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体会到,应该怎样对待朋友,怎样对待生活中的小摩擦;《绝招》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农村孩子有趣的生活。

在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分别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同学交流自己学本领的经过,这样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

整组教材,通过导语、课文和后面的语文园地,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并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另一方面,还要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单元习作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自己的本领,自己学习本领的过程和体会,把过程写具体,逼到真情实感。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2.在习作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童年生活的快乐,吸取成长的营养。

单元习作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体会应该怎样珍惜时间。学习本课有顺序,具体叙事,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检阅》一课,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学习课文是怎样具体叙事的,怎样通过人物语言和对话来具体写出真情实感的。

教学《争吵》一课,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怎样正确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学习课文是怎样具体叙事的,怎样通过人物语言和对话来具体写出真情实感的。

学习《绝招》一课,知道“我”和小伙伴们是怎样比本领和练本领的。学习课文怎样把事情写具体的。

口语交际“叫你学一招”,交流自己拿手的本领,交流自己学本领的经过,尽量把事情说具体,为习作打好基础。

习作。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按习作要求自己的本领,自己学习本领的过程和体会,把过程写具体,逼到真情实感。别忘了写完以后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单元主题

可贵的亲情、友情

单元导读提示

当你得到父母疼爱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他们付出的辛劳,想到过为他们做点什么吗?当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能给予真诚的帮助,献上一份爱心吗?让我们阅读这组课文,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共同感受人间真情。

教师教学用书的第五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先后编排了《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是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在第一篇和第三篇课文的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及提示。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感受和回报父母之爱”来编排。

有关爱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里有所涉及,三年级上册第八组编排了四篇关于“献爱心”的课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从别人的故事里感受这种感情。本单元内容有所拓展,也更为深入。将课文的学习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在生活中深入体验这种感情,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别人。

导语提示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活中是否想到过回报父母的爱,能否向别人献爱心;二是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人间真情。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这两方面的内容应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课文围绕“爱与真情”,配合综合性实践活动,编排了两篇与“父母之爱”相关的课文,其他两篇则是关于真挚的友情和博大的爱的,以拓宽“爱与真情”的含义: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小男孩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爱心使小水罐一次次发生着变化,带来了种种奇迹;小彼得向母亲索取劳动报酬,又在无私奉献的母爱面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课文的编排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可以从对课文的学习自然导向活动安排。首先引导学生们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并提醒学生们想一想该怎样回报父母;然后引导学生们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中。需要注意的是,活动安排应考虑到特殊情况,如有的学生没有父母,可引导学生想一想是谁像父母一样在关心爱护着自己,从而使情况特殊的学生,同样能够在活动中感受爱和真情。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本组专题,从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所得的角度安排的,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可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汇报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师用书对这次习作的提示和建议

习作是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组成部分,有口语交际课上的交流作为基础,学生比较容易有话可写。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口语交际课上的发言,再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上交流的内容,也可以重新选取素材。

为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或课外阅读中接触的相关文章,想一想这些文章在内容、形式上给自己的启发;还可以尝试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也可以回想一下口语交际课上其他同学的发言,以拓宽思路。动笔之前,可以组织学生就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交流交流;写完后,根据学生习作情况,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读给父母听,并请父母提出修改意见。对习作的修改,可以在家长提出建议的基础上,师生合作共同来完成。对本次习作,一要强调表达真情实感,同时对有创意的表达要进行鼓励;二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修改作文,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自改和互改,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习作水平。

习作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别的感人的事,要表达出真情实感。写完以后和父母交流,再认真修改。2.在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父母的亲情。

单元习作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可贵的沉默》一课,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学习作者是怎样有顺序具体的写一件事的,写出孩子们的真情实感的。根据提示,做好《综合性学习》的组织工作,开始活动。

教学《她是我的朋友》,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情,继续学习怎样写一件事;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学习怎样具体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出阮恒对朋友的爱。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七颗钻石》一课,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习作者是如何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写一件事的,写出小姑娘的爱心的。按照提示进一步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略读《妈妈的账单》一课,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继续学习作者是怎样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写一件事的,表达出真情实感的。

口语交际《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活动,用具体事例说说父母亲对自己的爱,和同学(以及父母)交流。这也是给习作做好口语表达的准备。

习作,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取一两件事,写出父母亲对自己的爱,注意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写事情,写出真实情感。习作完成后一定要进行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习作,互相评价,修改字句,分享习作的快乐。

[ 本帖最后由 三百卷生 于 2010-4-25 10:02 编辑 ] 对一个三年级下册的作文教学目标的看法和建议

某网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父母的爱》作文指导 教学目标:

1、选择父母关爱你的一件小事畅所欲言。

2、抓住细节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活动等)表达真情实感。

3、体会父母的爱,学会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三百卷生:

仅就教学目标说说我的看法。我不了解学生的实际,只能根据一般情况来说。

课本对这次作文的内容要求:“这次习作,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别的感人的事。”

写作方法的两点要求:“要表达出真情实感。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根据此,我觉得您的目标1 基本符合课本的要求的。您提出“选择„„一件小事”是可以的,“一件小事”明确了选材的范围,一是“小”,二是集练习写好一件事,都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为什么不提出“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练习呢?这可是写好这次作文的很重要前提呀!

目标2提出“抓住细节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活动等)表达真情实感”,是不是有些高了?

三年学生学习写作文才不过半年多时间,课本里的作文也不过写了不到十篇,他们正在打作文的基础,他们很难学习对细节做描写。再说,“写出真情实感”的关键在于事情要真,父母是怎么做的,自己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把它们真实的写出来,就是“表达出真情实感”。这是最实在最容易表达的真情实感,也恰恰是需要学生认识和表达的。在这一点上下功夫,一定会容易写,也能写好。

目标3 是思想教育目标,我觉得在表述上是不是可以实在一些,可以在目标2里加一句“写出父母对自己的爱”,就可以吧这一条所说的落实了。再就是“学会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爱”,凭着上几节课能“学会”吗?应该是“继续学习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写完后和父母的交流和修改,应该作为目标。“课标”特别强调了交流分享和修改的目标,不能少。

是不是把您的目标修改为:

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择父母关爱自己的一件小事来写,畅所欲言。

2、写好一件事,写出父母对自己的爱,表达真情实感。

3、写完后请父母提意见,再认真修改。

2.《单元整体解读》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篇二

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修订与实施, 自2012年秋季起, 江苏省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启用新修订的译林版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 (以下称“小学《英语》”) 。新版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材的每个单元仍然围绕某一单元主题展开, 由若干教学板块组成, 但各个板块的内容、功能和作用与旧版教材《牛津小学英语》相比, 更加贴近单元主题。因此, 教师从整体上设计单元教学, 将各板块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 使同一单元几个课时的教学活动融为一体, 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产生整体感, 并围绕单元话题, 有效建构相关语言知识体系 (钱希洁, 2010) 。

本文主要以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三课时教学为例, 阐述笔者对小学低年级英语单元整体设计的思考。

一、把握教材内容, 教学目标彰显多元化与整合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标尺, 也左右着课堂教学过程的航向, 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钱希洁, 2010)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倡导“整体设计目标, 关注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的基本理念。因此, 教师应在分析单元话题、研读教学板块的基础上整体设计单元教学目标, 同时理清单元整体目标与课时分级目标之间的关系。

1. 设计单元目标, 追求多元化。

2011版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规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 充分表明这五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不存在主与次。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出发点制定单元目标, 既要强调语言技能目标与语言知识目标, 又要突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与文化意识等目标, 围绕单元话题将多方面要求整合在一起形成综合性语言能力要求, 进而体现单元目标的多元化。

小学《英语》三上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以Food和Requesting为单元功能话题, 共由七个板块组成。教师在设计该单元教学时, 确立了如下单元目标:

(1) 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单词:pie, ice cream, sweet, hot dog, cake, egg

(2) 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字母:Uu, Vv, Ww

(3) 能听懂、会说、会读单词:sister, meet, blue, brown, white

(4) 能听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Nice to meet you.Would you like…?No, thank you.What about…?Yes, please.What’s this?

(5) 能诵读歌谣。

(6) 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 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策略, 开展有效学习。

(8) 学会热情招待别人, 向别人提供食物, 体会共同分享的快乐。

(9) 初步了解中西方食物的异同点。

从以上单元目标, 我们不难发现, 该目标以人文精神来规范统领知识与技能, 为实现科学与人文彼此关照、认知与情感态度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 能有力地推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整体提升。

2.制定课时目标, 追求整合化。

完整的单元整体目标不可能一个接一个地逐个去完成, 需要教师将它们进行整合并且落实到每一个课时中去, 使教学的不同阶段既各有侧重, 又相互兼顾。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技能递进式发展的不同阶段, 确定不同课时的核心目标与分级目标, 通过整合各课时的教学目标来实现单元目标的全面达成。

教师对以上单元目标进行了整合, 并有机地分解成如下的课时教学目标:

(1) 第一课时目标。

(1) 能正确理解并朗读故事内容, 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尝试表演故事。

(2) 能听懂、会说、会读单词:pie, cake, ice cream, egg.

(3) 能初步听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Nice to meet you.Would you like…?No, thank you.What about…?Yes, please.

(4) 能诵读歌谣:For you and me.

(5) 学会热情招待别人, 体会分享的快乐。

(2) 第二课时目标。

(1) 能听懂、会说、会读、会拼写单词:pie, cake, ice cream, egg, sweet, hot dog.

(2) 能在情境中初步运用本课所学的词汇和日常交际用语向别人提供食物或做出相应的回答。

(3) 能熟练掌握字母Uu, Vv, Ww的读音,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写字母Uu, Vv, Ww。

(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拼读单词的习惯, 形成有效的书写字母和单词的策略。

(3) 第三课时目标。

(1) 能听懂、会说、会读单词:sister, meet, blue, brown, white.

(2) 能听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What’s this?

(3) 能在情境中综合运用本课所学的词汇和日常交际用语进行对话交流。

(4) 在正确理解幽默故事的同时, 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故事。

(5) 初步了解中西方食物的异同点。

从中可以看出, 本课的单元整体目标被分解成三个不同的层次, 并通过三课时的教学活动逐步达成。同时, 每课时既侧重某一方面目标内容的达成, 又关注到其他方面的目标内容。因此, 整个单元目标的达成是基于这三个具体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之上的。

二、明确板块功能, 板块组合注重一体化与关联化

小学《英语》三年级的每个单元大致分为以下七个板块:Story time——单元话题板块, Fun time——词句操练板块, Cartoon time——趣味阅读板块, Letter (Sound) time——字母 (语音) 教学板块, Song (Rhyme) time——歌曲 (歌谣) 板块, Checkout time——单元检测板块, Ticking time——自我评价板块。虽然每个单元由若干内容不同、形式各异的板块构成, 但它们均围绕单元话题展开,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应该在分析板块特点和课时特点的基础上优化板块组合, 挖掘板块功能。本单元各板块内容组合如下:

【第一课时】故事阅读课

将Story time与Rhyme time组合在一起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Story time板块的对话围绕本单元话题, 展现了Yang Ling和她的朋友们在野餐时分享食物的场景。Rhyme time板块呈现了关于食物的儿歌For you and me, 它是故事板块的补充。这两个板块组合在一起, 不仅主题和内容有所关联, 而且兼顾了学习活动的动静结合, 从而使学习活动张弛有度。

【第二课时】词句操练课

将Story time中的词汇部分、Fun time和Letter time组合在一起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词汇学习和Fun time的有机组合使词的学习因句的依托更鲜活, 也让句的操练因词的复现更丰富。第二课时的词汇学习还注重单词的拼读与书写, 因此将与之相关的Letter time板块融入本课, 既强调了单词拼读与书写的重要性, 也让教学活动呈现出“字母—词—句—篇”不断上升的趋势。

【第三课时】综合复习课

将Cartoon time, Checkout time和Ticking time组合在一起作为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Checkout time板块要求学生在一、二课时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语言的输出, Ticking time板块强调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与反馈。这两个板块相辅相成, 能促进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及时转化为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Cartoon time的幽默故事以比较活泼的形式复现了所学的新词、新句, 同时呈现了下一单元的核心句型。因此, 将Cartoon time放在第三课时, 既增加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 同时也为新单元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教师在设计本单元的教学时以单元话题为核心设计了三课时。三课时的教学内容各有侧重, 均围绕单元话题侧重于某一方面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同时, 教师根据各课时的特点以及循序渐进的语言学习规律, 对单元板块进行了优化组合, 既体现了课时之间的纵向一体化, 又注重了板块之间的横向关联化。课时与课时之间、板块与板块之间纵横交错的联结更加明晰了单元的主题。

三、立足单元话题, 实施整体教学

1.故事阅读课——感悟话题, 获取语料。

低年级的故事板块都围绕单元的中心话题, 在特定的语境中让学生感知、学习、巩固和运用新的语言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应理解低年级学段对故事板块的教学要求, 把握故事教学活动设计的整体性与层次性, 先引导学生从阅读和理解故事开始, 整体把握对话, 感悟单元话题, 然后再逐步挖掘课文细节内容, 获取具体语料, 进而达到让学生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初步运用重点词汇和句型进行语言输出的目的。

【案例1】

Step 1.适当铺垫词句。

师生简单日常交流后, 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活动。教师先请学生围绕friend这一关键词自由表达, 当学生介绍班上的朋友时, 教师则用本课的新句型Nice to meet you与之打招呼;接着, 教师抛出第二个关键词food, 引导学生自由表达与食物相关的信息, 而后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并教授四个食物单词 (cake, pie, egg和ice cream) , 帮助学生在正式的故事学习前做适当的词汇铺垫。

Step 2.整体引入故事。

(1) Watchand choose:多媒体呈现Yang Ling和朋友们野餐的图片, 教师先介绍故事的背景, 再让学生整体观看故事动画, 完成选择题 (见PPT1) 。

(2) Read and find:教师让学生带着“How do they offer Helen food?”和“What’s Helen’s response?”这两个问题自读故事, 找出答案。在校对答案的过程中, 教师教授并板书本课的新句型Would you like…?/What about…?/Yes, please./No, thank you。

(3) Read after the cartoon:学生跟读课文动画,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的语音语调。

(4) Act in groups:小组表演故事, 教师提供Good, Great, Excellent分层评价标准。

Step 3.理解掌握语料。

(1) Try to guess:多媒体呈现教师和两个朋友在公园野餐的照片。学生用本课所学的问句Would you like…?和What about…?进行人机对话, 猜测教师的朋友想吃的食物, 机械操练问句。接着, 请一位学生上前背对多媒体屏幕, 询问教师野餐所要的食物, 其余学生则扮演教师, 根据多媒体上的答案用Yes, please./No, thank you.进行即时判断, 机械操练答句。

(2) Try to say: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Rhyme time板块关于食物的儿歌For you and me, 再以跟读、分角色读、小组读等形式巩固儿歌。最后, 各小组以不同的形式朗读、表演儿歌, 并获取一篮食物。

Step 4.初步尝试运用。

教师创设野餐的情境, 让各小组紧扣篮子里的食物和黑板上的句型进行对话交流, 共同分享食物。

【评析与思考】

案例1中, 授课教师通过四个步骤完成本课教学。在适当铺垫词句环节, 教师以头脑风暴活动展开教学, 让学生围绕关键词friend和food自主表达, 进而对本课的交际用语Nice to meet you和部分新词汇进行了初步渗透, 降低了低年级学生理解故事和运用词句的难度;在整体引入故事环节, 教师通过看动画选择、读故事找答案、跟读、表演等活动, 引导学生在“整体—局部—整体”的过程中探究、理解故事内容;在理解掌握语料环节, 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了Try to guess和Try to say这两个活动, 通过趣味猜测和儿歌学习, 有效巩固了本课的重点词句, 为机械的词句操练增加了趣味性;在初步尝试运用环节,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 紧扣本课新语料, 进行初步的语言输出。整节课故事教学紧扣教学目标展开, 学生在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中感悟话题, 获取语料, 充分体现了整体性教学的原则。

2. 词句操练课——构建话题, 丰富语料。

词句操练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结合单元话题学习目标语言, 并让学生自主地使用功能话题进行交流 (钱峰, 2010, 4) 。教师在设计教学要为词句教学创设恰当的语境, 在语境中呈现和教学词句, 同时采用有趣的活动对语言点进行强化训练, 引导学生对语法规则等知识进行自主归纳和总结, 进而突出词句教学的趣味性与自主性。教师可以从复习第一课时故事板块入手, 在整体故事情境中自然过渡到词、句的教学, 再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语用情景中操练词句, 进一步丰富语料,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也为下一课时的综合语言输出打好基础。

【案例2】

Step 1.复习故事导入。

(1) 师生自由对话引入本课课题。

(2) 教师通过How do they offer Helen food?和What would Helen like?这两个问题帮助学生回顾故事梗概, 巩固学习关键句型。

(3) 小组分角色表演, 进一步巩固故事。

Step 2.整体呈现词汇。

教师延续Story time板块的野餐情境, 借助多媒体呈现故事图片, 带学生在“野餐”这一整体情境中, 依次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已学的四个单词 (cake, pie, egg和ice cream) , 进而引入新单词hot dog和sweet的学习, 并采用自读、指名读、跟读等方式教学单词。同时, 教师还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自主朗读、感悟、发现和归纳连读 (an egg, an ice cream) 和失去爆破 (hot dog) 等语言现象。

Step 3.操练运用词句。

(1) Find friends:多媒体随机出现6种食物的单词, 教师请拥有相应食物图片的同学迅速起立并举起图片读该单词。

(2) Draw and guess:教师在黑板上边画食物, 边请学生猜测单词。每画完一幅图, 教师则板书相应单词, 学生也随教师共同书空单词。在此过程中, 教师故意在字母占格、字母笔顺、词与词之间空格等方面出错,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及时纠正错误。最后, 教师请学生自主总结书写单词时的注意点。

(3) Ask and answer:多媒体随机出现班上任意一名学生的照片和一种食物的图片, 其余学生用本课新授词句和照片上的学生进行问答交流。

(4) Have a picnic:教师通过问题“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picnic?”带领学生共同走进野餐的情境, 教师还提供了更多的语言支架供学生对话时选用。

Step 4.字母板块学习。

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效果, 从问句“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picnic?”中提炼出Letter time中的三个字母W, u和v。先请学生为这3个字母找到对应的大写或小写形式, 再让学生尝试按字母表顺序排序, 接着带学生跟读并书空字母, 指导字母发音和书写的规则。最后, 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其他班级学生得三颗星的字母书写作品, 请学生说说这些作品得三颗星的原因, 而后要求学生按照“三星”标准练习字母书写。

【评析与思考】

在案例2中, 授课教师先从复习第一课时的Story time入手, 既回顾了故事梗概, 巩固了故事内容, 也引出了本课的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因此, 词句的学习是在故事板块的整体语境中进行的, 与故事板块教学自然衔接, 使学生所学的词汇、句型是一个整体, 而不是知识的碎片, 真正做到了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而后, 教师设计了Find friends, Draw and guess和Ask and answer等活动巩固操练词句, 在饶有趣味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认读单词、拼读单词的能力和在情景中运用句型的能力, 学生轻松地掌握了词汇的音形义。教师还引导学生发现和归纳单词中的连读、失去爆破等语法现象, 将枯燥的新语言项目学习变得更为自主和有趣。接着, 教师创设Have a picnic的情境,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支架, 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如运用语言。这样的设计, 使学生间的对话交流更加真实、完整且丰富。最后, 教师由上一环节的问题“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picnic?”巧妙引出Letter time板块的字母学习, 让学生更加明晰了“字母—词—句—篇”逐级构成的原则。同时, 教师还利用手中的粉笔为学生做好字母和单词的书写示范, 进一步明确了书写字母和单词的要求。

3. 综合复习课——拓展话题, 应用语料。

综合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应立足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让学生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教师在设计教学时, 不仅要关注该课时各教学板块之间的联系, 同时还要兼顾与前两个课时之间的衔接, 紧扣单元话题, 创设整体情境, 并保持单元话题的连贯性, 帮助学生有效建构整体语言知识体系。在设计综合复习课时, 可以先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和归纳单元知识, 综合复习单元所学内容, 再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完成综合的语言输出, 进而体现语言运用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案例3】

Step 1.Before-picnic——综合复习语言。

教师直接引入话题Have a picnic, 先让学生讨论What food do we need?而后创设了去超市购买食物的情境, 以完成导购员的任务贯穿活动始终, 综合复习了单元内容。

Task 1.Play with me:多媒体依次随机出现各种食物的单词或图片, 如果学生看到单词就大声读出, 如果看到食物就大声说“啊呜”, 将食物“吃掉”。

Task 2.Do with me:多媒体呈现空的超市货架以及贴有字母标签的食物, 学生和导购员将食物按照正确的顺序摆放到货架上 (见PPT2) 。

Task 3.Serve with me:学生用本单元新句型和导购员一起招待顾客Sam, Bobby和Dog。

Step 2.While-picnic——综合运用语言。

(1) 创设情境:Now we are in the park.Let’s have a picnic.小组任选“Have a birthday party in the park”和“Serve a guest in the park”中的一个情境, 并选用多媒体上的语言支架, 小组创编表演, 而后全班展示。在小组展示前, 教师用多媒体呈现Ticking time的评价表, 要求学生认真观看小组表演并作出合理的评价。

(2) 卡通板块学习。教师由学生的野餐活动自然引出Cartoon time中Sam, Bobby和Dog的野餐活动。先向学生呈现出动物们在野餐时情绪变化的两幅插图,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接着, 让学生观看动画, 体会hot dog的幽默, 并完成选择题 (见PPT3) ;而后, 提供类似词rain cats and dogs和black tea, 让学生看词选图, 拓展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最后, 学生跟读卡通, 小组角色表演。

Step 3.After-picnic——拓展延伸话题。

(1) 多媒体呈现Bobby, Sam和Dog准备回家的情景以及草地上一片狼藉的场景, 教师让学生给小动物们提一些建议。他们畅所欲言, 最后总结出We should keep the grass clean after picnic.

(2) 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中西方的各种食物, 让学生了解中西方食物的异同点。

【评析与思考】

3.《单元整体解读》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 主题词汇;整体教学;单元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直处于耗时低效的局面:一方面,教材对词汇的复现率不足;另一方面,教师过分强调单词的拼写和中文意思,造成学生学习词汇方式单一,遗忘率高。要改进学生的词汇学习,通过相同或相似话题的任务设置,增加特定语境下词汇的重复率非常必要,因为重复率和接触量对学好一门语言至关重要。

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为学科教学单位,强调单元以整体形式呈现,注重构建单元各板块、各课型的内在联系。现行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单元的构建以同一话题为线索,以阅读为主进行输入,通过阅读理解、篇章词汇处理和语法学习带动听、说、写能力的提高。从单元整体教学出发,把单元话题贯穿到每个课时的教学任务中,不仅遵循了教材的内在体系,而且有利于复现承载话题的词汇,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

一、单元整体教学下的词汇教学原则和教学设计思路

1.单元整体教学下的词汇教学原则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逐步总结了初中英语单元内核心贯穿、语篇承载、情景再现的词汇教学原则。核心贯穿指的是以单元的话题功能分析单元词汇,从中提炼主题词汇,并把主题词汇的学习和巩固与课型特点相结合,在教学中分阶段、递进式贯穿。语篇承载要求教师避免孤立地教单词,在词汇教学中始终以语篇为单位,特别是要从单元的主题出发,多角度地挖掘单元主题的内涵,选用听、说、读、写任务中出现的语篇或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时代的发展采用新鲜的语篇,不断丰富词汇所在的语境。情景再现则要求教师把握语境与语言的密切关系,通过多种课堂活动或交际任务,创设词汇再现的情景。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情景创设要吻合教材单元的编写思路和主要内容,使词汇得到最大程度的夯实。

在核心贯穿、语篇承载、情景再现的词汇教学原则中,核心词汇是词汇教学的重点。

2.单元整体教学下的词汇教学设计思路

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教师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单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整体理解单元,提取单元主体内容;分析单元功能,确定词汇分类框架;整合单元内容,实施阶段策略。

在进入单元教学前,教师有必要总览单元内容,分析主体阅读部分与其他部分的关系,按照输入—内化—输出的语言教学原则规划单元教学,通过筛选和整合单元内容突出单元主干知识和能力。为了建立单元词汇的体系,预测学生理解关键信息的程度,教师需从语篇分析角度切入,根据话题的功能和意义对词汇进行归类。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词汇归类能有效帮助学生整理词汇表中的词汇,明晰其表达的意义,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吸收和输出。对单元主题的定位和词汇类别的整理,为单元的整合和阶段策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单元整体教学下的词汇教学按照布鲁姆对教育目标中认知过程设置的六个维度——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可分为五个阶段。各教学阶段可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阶段一的教学策略是呈现主题,激活词汇链,以旧引新,以旧释新;阶段二则以文本解读词汇,以词汇阐释文本;阶段三的策略具体体现在适度拓展词汇语境,着重词汇学习;阶段四以主题情景为载体,把词汇的再现和运用与语法教学的三个维度(form,meaning,use)融合在一起;阶段五以用为导,再次整合单元词汇,有效结合输入和输出技能,以任务促进学生分析和加工词汇信息。

二、单元整体教学促进词汇学习的总结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均以话题为主线展开,从中可以看出,抓住了阅读和词汇教学,就等于抓住了英语教学的灵魂。单元的语言知识(如话题、词汇等)需要分层、分批地分解并复现到不同课型之中,构成完善的课时语言教学目标链。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单元整体意识非常重要。在单元整体规划设计下,词汇学习是课时词汇学习的“小循环”过程和单元词汇学习的“大循环”过程。在单元整体设计的框架下,核心贯穿、语篇承载、情景再现的词汇教学原则要求教师把握单元话题的主要内容,明晰词汇在话题表达中承载的意义和功能,界定核心词汇,提供具有完整语境的篇章,设计对学生生活有意义的场景和任务,对词汇持续加工,以扩展词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教师要积极地把学生的视线引到生活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生活就像是一本百科全书,需要认真去观察、感悟,教师应善于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生活处处皆学问,在生活中仔细去观察,用心去感悟,一定会收获许多值得对话的内容,运用于课堂之中,课堂也必然会更加精彩。教师把教学内容融入生活,引导学生对话生活,必然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活用对话,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精彩。

课时目标和课时设计是单元整体的一部分。单一地以课型划分课时会割裂单元的整体,影响单元整体教学的效果。学生在分散、凌乱的教学情景中难以建构完整的语言体系。以课型进行课时设计,也容易使教师偏离教材的主题,增加学生学习词汇的难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重视英语词汇学习,从而获得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一)检查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从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以培养能力、提高全面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增强学生的互相了解,使之具有良好的群体合作精神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通过让学生参与英语学习,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和课外活动,树立起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词汇教学至关重要,掌握不了英语词汇,英语语言也就无从谈起。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时,讲究策略和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的。语言作为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在实际运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因此教师应尽可能把词汇放在一定的语境中,积极创造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动口、动手的机会,让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再让学生在这个交际过程中理解单词,落实、巩固并掌握其功能。例如,在学习This is my sister这个单元时,笔者首先拿出准备好的家庭照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掌握了This is my/ her/ his brother及These/ Those are my/ her/ his brothers 单数与复数之间的区别;然后让学生画出自己的家庭照片,明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放手让学生相互操练;最后让学生上台表演,给学生以充分肯定和鼓励。这样使学生熟记了单词,又掌握了语言功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汉语和英语在许多方面存在的很大差异,给中学生学习词汇带来了不少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首先要改进和探索词汇教学的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新颖多变的单词教学方法,使单词教学变得形象生动,易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实施单元主题词汇教学,在单元各课型中优化主题词汇的输入、输出方式能提高词汇能力,最终提高综合语用能力。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在不同语境中运用词汇,先确定一些主题词汇和句式,在课堂中以话题情境呈现、绘制主题词表等形式进行输入,以复述、演讲、写作进行输出,在单元其他课型以不同的情境复现、运用主题词汇,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沈正南.情境中的词汇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5).

[3]冒晓飞.单元主题词汇教学对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影响的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4,(8).

[4]彭修成.试论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法[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4.《单元整体解读》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篇四

品读探究课(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抓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

2.在品读和探究中学会思考和质疑,掌握朗读和理解的阅读方法。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交流:

在学习本组课文之前,你了解哪些名人,了解关于他们的哪些事迹?

一、预习交流

通过课前预习,大家知道这组课文中讲了哪几位名人?(汇报板书)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名人的优秀品质。

二、合作交流品读感悟

出示问题:

认真读一读《灰雀》,从列宁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并和同伴互相说一说。(自己默读,小组合作交流)

1.从列宁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列宁是个怎样的人?(汇报)

2.出示: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

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3.这段话中哪些词更能体会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你能通过读吧列宁对灰雀的喜爱读出来吗?

4.是呀,灰雀如此惹人喜爱,通过列宁的行动我们感受到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那么在课文中你仅仅知道列宁是个爱护动物的人吗,你还读懂了什么?

5.出示: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从省略号的标注中你知道了什么?列宁也一定知道了是小男孩带走了灰雀,于是,出现了这样几句话,出示:

•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 列宁问:“会飞回来?”

• 列宁看着小男孩,又看了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

儿去了?”

6.指名读。

列宁只想对自己说吗,你还想对谁说?列宁,你相信他会飞回来吗?

列宁,你为什么不问小男孩而问灰雀?

是呀,列宁他不想伤害男孩的自尊心。

7.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教育了小男孩,使小男孩主动送回了灰雀,由此我们知道列宁还是个尊重孩子的人。(板书)

三、反思学法,提升能力

出示:

在《小摄影师》一课中,从高尔基身上你又学到些什么?能不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完成本课的学习?

1.在高尔基身上你又学到了什么?高尔基又是个怎样的人?在哪里知道的?

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抓住高尔基的动作,语言)

2.出示课文,分角色朗读。

3.这两篇课文对人物的描写有哪些共同特点?如果去掉描写列宁和高尔基的动作,神情和语言的句子,看有什么收获?

四、汇报交流

1.小组交流学习收获,组间评价,教师引导。

2.分享几句名人的智慧。

出示名言: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世上无难事,只要可攀登。——毛泽东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请同学们大声读一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背下来,我们看哪位同学背的最快。

2.检查名言背诵,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会怎么做。

五、延伸作业

1.举一反三,用学到的方法学剩下课文。

2.搜集名人故事

5.《单元整体解读》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篇五

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单元整体是精心构建的,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读这个单元反映亲情和家庭生活的优美诗文,我们要用心灵去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

《风筝》是鲁迅先生回忆兄弟之间的一件往事,“我”少年时因自己不爱放风筝而不允许自己的小弟弟放、粗暴地毁掉弟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一旦醒悟,心情沉重,总想补过,为补过不及而心情更加沉重,洋溢着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

《羚羊木雕》通过“我”将“羚羊木雕”送给朋友后,又被父母逼迫要回这件事情,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冲突。

《散步》通过三代人一块儿散步这一件小事,体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浓浓亲情,赞颂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散文诗两首》都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孩子在母亲身边沐浴母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深切的表达出了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恋。

《<世说新语>两则》透过人物语言表现了人物的聪明才智,从中也投射出古代家庭教育的氛围。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以“我爱我家”为主题,要求学生在深入了解家庭的基础上,写出有血有肉亲情洋溢的作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积累字词,从语言文字入手,辨字形、正字音、释词义,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借鉴写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加强朗读教学,通过朗读来理解、体味、感悟课文,抓住关键语句能理解比较复杂的长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妙处,精读课文,从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来理解课文,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指导观察、积累生活细节,学习通过小事、细节写人,充满感情写人的手法,写好记叙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亲情教育,从热爱家人开始,推及他人,处理好人

与人之间关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一)、21课《风筝》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联系语境探究疑难句子,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二)、22课《羚羊木雕》学习本文记叙的多样角度和笔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23课《散步》学习作者从平淡的生活中挖掘题材,以小见大的立意、书写情感的写法;领悟作者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感情的方法;理解人物性格,体会主题。

(四)、24课《散文诗两首》体会母爱。学习本文借物喻人,托物抒情的手法,了解散文诗的形式(散文的形式,诗歌的意境),领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五)、25课《<世说新语>两则》(文言文)。掌握文言字词;学习课文运用对话和对比刻画人物的写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大意,懂得做人的道理。

(六)、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围绕主题进行咨询、追问或采访,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做到有条理、有中心地说话;围绕一事一物写一篇作文,具体生动,融入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1、正确概括各课主题;

2、理清思路,整体感悟;

3、朗读课文,把握思想;

4、圈点读书,积累抒怀。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优美的散文和诗歌,要加强朗读教学,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体味、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美、发现美。

2、本单元的课文虽然以家庭、亲情为主题,但是每篇课文的特点又有所不同。因此,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风筝》宜从多种角度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散步》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感悟;《散文诗两首》应突出朗读教学;《<世说新语>两则》宜强调诵读、积累。

3、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学会精读,怎样圈点勾画,举出实例具体指导。

4、重视语言的积累、品味和应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5、注意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教学。略读课文作为一种课程形式,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重视略读方法的训练。可采用以下的方法学习:整体性阅读,就是对于课文从整体上快速的阅读方法,学生可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力求读通读顺;对长的、难读的句子可多读几遍,同时,边读边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或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

6、开展小组合作,与学生平等对话。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

动,让学生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

7、拓展训练,学以致用。如:在研读《金色花》之后,让学生学习用借物抒情 的手法作一首小诗,激起学生的练笔兴趣,在模仿这种模式,让学生放开想象,续写小诗,借其他事物抒发对母亲的爱。然后全班交流,鼓励和肯定大胆新奇的想象。

6.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篇六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13、漫笔两篇

活 板

沈括

⑼诎左臂收船()⑽其船背稍夷()

核 舟 记

方法取历程

活字印刷的次序:

豪情态度代价不雅

相识我国古代科教技术的伟大年夜成便,熟悉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干,激收教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教重点取难点]

1.本文翰墨对比简易,文章也较简短,连系课文下注释,教生大年夜要可读懂。是以,在扫清翰墨障碍的根柢上,可以扶直教生对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减以回纳,并辅导教生把握文言中单音节词的翻译方法。

2.教习按事情次序道明的次第,是教习本文的重点,可以连系疏通翰墨初步提出,之后再夸大阐发。行文的繁复,说话的正确也应作得当讲解。

3.预备《辞海》一部和若干铅字印模,备用。

[课时摆设]

3、课时摆设:两课时

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

那篇文章的作者沈括,也是一名精采的科教家,他的《梦溪笔道》是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著作。请同教朗读“浏览提醒”的有关介绍。板书:北宋、沈括、《梦溪笔道》.2、范读齐文,要求同教参照注释,留意字音。

板书以下汉字(或出示卡片),发问教生,个中多音字要讨教生连同词一同读。

昇shēng、薄báo、唇chún、和huò、炀yáng

砥dǐ、更gēng、瞬shùn、帖tiē、韵yùn、贮zhù

粘zhān、燔fán、沾zhān、予yú、从zòng

旋xuàn。

3、教习课文第1段。

指名朗读第1段,教师辅导教习。

疏通文意:板,机械、雕板,何处义为“用雕板”;印,动词,印刷。唐,唐代,公元618—907年;尚,还;盛,遍及的,大年夜规模的;为,动词,行使;之,代词,指“板印册本”那种方法,可译为“它”。五代,公元907—979年;时,时刻;初,开初;五经,指易、书、诗、礼、年数五种儒家经籍。已后,当前;典,典型,例如“五经”;籍,普历原籍;皆,皆;为,鉴定动词,是;板本,雕板(印刷的)本子。

总结:

(一)公用名词:晨代、书名、人名、天名、官职等不译。

(二)文言文省略较多,译为现代汉语时,要疏通下低文意,补上。

(三)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译时有很多单音节词要补上一字酿成双音节词。回收那种方法要留意:(1)赐顾帮衬下低文,正确拆配,(2)不成只拘泥于那一种方法。

请同教译出第1段齐文:用雕板印刷册本,唐代的人还出有遍及的行使它,从五代的时刻开初(用雕板)印刷五经,当前(各种)典型册本皆是雕板(印刷的本子)。

阐发:介绍活板,先道雕板,既道大白活板渊源又提出了对比对象。“尚已盛为”,并不是绝无,用词讲究。“尚已„„初印„„皆为”,干净爽脆的交代了雕板印刷的收展历程,自然的引向道明中间——活板。

发问:课文那一段介绍了甚么?

回纳:简述我国雕板印刷收展状况。(减乌字板书)

教生齐读。

4、疏通第2段文意。那一段是齐文主体,具体道大白活板的收现、建造、印刷及有关事项。

(减乌字板书)

1.教习第一层。

指名教生朗读第一句,教师辅导,看注释,疏通文意。

为,动词,收现。庆积年间,有(个)布衣毕昇,又收现了活板(印刷)。

发问:第一段中“唐人尚已盛为之”的“为”译为“行使”,何处的“为”译为“收现”,凭据甚么?

回纳:凭据下低文意。前一处宾语“之”指“板印册本”的方法,“为”译为“行使”;那一处宾语是“活板”,所以“为”译为“收现、缔造”。

发问:那一句十二个字,介绍了甚么?

回纳:活板收现时间、收现人身份及姓名。(减乌字板书)“布衣”二字,发挥阐收了人民的缔造力,也表白作者不以天位取人的前进态度。“又”字照应第一段,道明活板是在雕板印刷根柢上的新缔造。

2.疏通第二层文意。

指名教生朗读第二层(“其法„„瞬息可便”),教师辅导,看注释,逐句疏通文意。

(1)其,他的,指毕昇;胶泥,有粘性的土壤;一印,一(个)印模,省略量词;火,名词,在何处是“用火”义。齐句意:他的方法是行使胶质土壤雕镂翰墨,薄薄似乎铜钱的边缘,每一个翰墨建造一个印模,用火烧烤使(它)坚硬。——那句介绍建造活字的工序。同教们留意单音节词译成双音节词的方法。

同教齐读那一句(“其法„„火烧令坚”)。

(2)其,那,代铁板;以,介词,用;两个“之”用法分歧,前一个,助词,可省往,后一个,代词,指铁板,可译为“它”。

请教生译文,同教校正,教师评判。(以下各句同)

译文;预先设置一块铁板,那上面用松脂、蜡混开纸灰一类工具受盖它。

同教齐读那一句(“先设„„冒之”)。

(3)“置”后省略介词“于”(在)”;乃,于是;谦,用作动词,排谦;三个“则”字,皆是逆启关连连词,可译作“便”。

译文:念要印刷时,便拿一个铁框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密密排布字模,排谦铁框子便算作一块活板,拿着(它)靠远火边烧烤它;等药物略微熔化,便用一张平板按压它的概况,字模便平整得像磨刀石一样了。——以上两句介绍建造活板的工序。

同教齐读那一句(“欲印„„字平如砥”)。

(4)行,通“只”;为,觉得,行动当作;神速,极快、快得惊人。

译文:假如只印刷两三本,不克不及算作简单方便;假如印刷几十几百乃至上千本,却快得惊人了。——那句介绍印刷工序中的一板单印。

同教齐读那一句(“若行印„„极为神速”)。

(5)请教生译文,同教校正,教师评判。

译文:经常预备两块铁板,一块铁板印刷,一块铁板另中排布字模,那一块印刷的方才印完,那第二块板已经备好,瓜代轮流行使它们,转眼间便可以或许完成。——那句介绍两板瓜代。

同教齐读那一句(“常作„„瞬息可便”)。

以上是第二段第二层,介绍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次序,是文章的道明重点。

3.疏通第三层文意。

那一层介绍活字印刷的有关工艺事项。共四句话,离别请四位同教朗读、翻译。

(1)第一句译文:每一个翰墨皆有几个印模,例如“之”、“也”等翰墨,每一个翰墨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预备一块板面内有反复呈现(那些字的时刻用)

(2)第二句译文:(活字)不行使时,便用纸条标记它们,每一个韵部标上一个标签,用木格(离别)贮藏它们。

(3)第三句译文:有偏僻翰墨一样泛泛普通出有预备的,随即雕镂它,用草火烧烤,转眼间便可以或许制成。

(4)第四句译文:不消木头雕镂活字的缘由,由于(木头)的纹理疏密不匀,沾火浸干后便会下低不平,并且(字模)和药物粘结在一同,(拆板)时不克不及够取下;不好烧烤泥模,用完后再用火烧烤使药物熔化,用足重轻一摸擦它们,那些印模便自动脱落,一点也不会沾药弄脏。

同教齐读第三层。

五、教习第3段。

指名同教朗读,教师辅导,看注释,疏通文意。

为,介词,被;予,我。

教生翻译。译文:毕昇身后,他的印模被我的侄子们获得,到此刻还(安妥的)保存珍藏着。——那段介绍了毕昇活字模的下跌,证实本身所介绍的活字印刷术是切实无疑的。那段道明是必要的。

6、朗读、背诵。

同教齐读齐文。背诵第二段,教师可将每句起尾的词语写在乌板上作为提醒。

安设功课

1.凭据第2段第二层的道明,思虑活字印刷的具体事情次序,参照完成操练

2.凭据第2段第三层的道明,思虑活字印刷的有关工艺的具体事项是甚么,用四个短语回纳回纳综开那一层的四句话,参照完成操练一。

3.反复朗读齐文,争取可以或许背诵。

第二课时

[教教重点]

1.阐发课文第二段。

2.措置课文后操练。

[教教历程]

一、阐发第2段第二层。

1.指名教生朗读或背诵那一层介绍第一道工序中制活字的有关内容。

教师阐发:“其法”既总括那一句,又总收那一层。由于“活字”是“活板”的关头环节。选“胶泥”为原料,由于它有粘性,可塑,易雕,可烧坚;“薄如钱唇”,用比方写刻字深度的优良。“每字为一印”点出取雕板分歧的特性。从选材到雕镂、烧制、毕昇必定经过屡次真验,小小印模闪射着聪慧、毅力和科教精神的光辉。现代铅开金印模、铅字就是在它的根柢上的收展起来的。(传示铅字字模)

发问回纳:那一句介绍了制活字的原料、刻法、特性、成型四方面内容,真是言简意赅。

2.指名教生朗读或背诵那一层,介绍第一道工序中制活板的有关内容。

教师阐发:“冒”、“便”、“炀”、“烧”,用词正确。两句写了制板工序,工具、原料、成法皆写得具体详尽,层次清楚,翰墨繁复。

发问:那道制活板工序皆搜罗哪些步调?

回纳:搜罗:设铁板、冒药物、置铁范、排字模、便火炀、平模面六个步调。个中,“密布”、“稍熔”、“字平如砥”写出了具体技术要求。

3.指名教生朗读或背诵那一层介绍第二道工序:印刷的有关内容。

教师阐发:用“神速”形容,前减一“板”字,表白活板印刷术的先进;形容适度,已超出道明文说话平真的整体要求。两板瓜代,更矫捷快速。试念雕板印刷便无法“更互用之”。“瞬息可便”。“瞬息”照应“神速”,体现了活板印刷的先进。其特性一言以蔽之:“活”。

2、阐发第2段第三层。

指名教生离别朗读或背诵那一层的四句话,要求同教具体阐发各项工艺要求如何体现“活”的特性的,并用短语回纳各句大年夜意。

1.第一句。多备常用字字模,以备反复行使,体现了“活”的特性。那一句讲的是:一字多印。

2.第二句。雕板印后,大年夜量纠合,除非再印,毫无用处。活字拆板后,可以再制新板,极度方便矫捷,为制行因“活”而乱,分类贮藏,思虑周到,方法真用。那一句讲的是:按韵贮印。

3.第三句。制板时,难免遇上偏僻字,对此,毕昇也念出了方法。又一个“瞬息”,道明有“奇”字也不会误工,确实极度矫捷。那一句讲的是:奇字旋刻。

4.第四句。补充道明不以木头制字模的缘由,注释了胶泥字模的劣越性,对比道明,扣住一个“活”字,并取本段开首相照应。那一句讲的是;舍木取泥。

同教齐读第2段。

3、总结。1.发问:本文写了甚么?反响出了甚么?对我们有甚么启收?

回结:本文介绍了宋朝收现家毕昇缔造的活板印刷术,反响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年夜成便和劳悦耳民下度的聪明才干和出色的缔造精神。启收我们:中华民族有光辉的汗青,也势必有更光耀的将来。

2.发问:本文在写作上有甚么特性?

回纳:(1)捉住事物特性减以道明。活板先进在“活”上。文章以雕板为比照,突出一个“活”字,既介绍了如何“活”,又道大白为何那样“活”。

(2)按事情次序的次第道明。活板印刷是一种新工艺,顺次序道明是开理的次第。

(3)道明的说话繁复、平真、正确,形容适度。为了道明清楚,用了列数字、挨譬喻、做对比等多种道明方法。

4、搜检、解问上节课留的功课。

1.同教答复,教师回纳。

2.凭据板书建订。

3.同教答复后,教师回纳:

(1)印。“五代时初印五经”,孤坐看那一句,解为“印刷”也可以了,但连系下低文,便觉得欠切确。上文“板印册本„„”,可推知阿谁“印”应是“板印”的略写,译为“用雕板印刷”。它在句中是谓语,动词。“其印自落”,印模。在句中是主语,名词。“密布字印”,印模。在句中是宾语,名词。

(2)火。“火烧令坚”,“火”本来是名词,在何处表白烧的方法,解为“用火”。“再火令药熔”,使药熔化的方法是“用火烧”,“火”,动词。

(3)以。“不以木为之者”,“以”和后面的“木”,构成介词短语,用来建饰动词“为”,“以”,介词,用。“以备一板内反复者”,上文是“„„每字有二十余印”,两句是目的关连,“以”是示意目的的连词,解为“来、用来”。

(4)便。“瞬息可便”,动词,用来陈述活板印刷,译为“完成”。“持便火炀之”,动词,收配的宾语是“火”,译为“靠远”。

(5)为。“唐人尚已盛为之”,“为”,动词,它的宾语“之”,代指“板印册本”的方法,解为“行使、回收”。“谦铁范为一板”,动词,它的宾语是“一板”,解为“算作、当作”。“左行印三二本,已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前一个“为”,动词,宾语是“简易(简易之法)”,解为“算是、觉得是”;后一个“为”,出有甚么真际意义,由于“极神速”也讲得通,“为”在何处起减强语气的作用。

补充,“为”之在本文中用法很雄薄,多为动词,具体注释,以取宾语拆配为标准。此(wiã)中,“其印为予大年夜众所得”,“为”(wâi),介词,被,也应留意。

总结:由那题可以看出辨别一词多义需:(1)顾及下低文意(2)阐发本句成分(3)留意拆配对象。

安设功课

1.在堆集本上总结一词多义现象。

为、便、火、印、之、以、则

2.用现代文写一篇介绍活板印刷的道明文

峨冠而多髯者 如有所语 其两膝相比者 绝类 矫尾昂视

晓畅:两“船夫”虽脸色各同,一个“若啸呼状”,似乎是在何处呼唤清风,显得清闲安适;一个“视端容寂”,似乎在专注听“茶声”。但发挥阐收了一个配开的空气,那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减上船楫的“横卧”,更减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船夫等于出有船夫的一种任其自然的地步。

自教文言翰墨词,找出道明的要素。

刻字——排版———印刷———拆版

留意点:一版内反复行使

偏僻字现刻现用

其特性: “活”

晓畅:道明核舟的大年夜小和船舱的花样。

2.那一段用了哪些建辞足法?

7.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浅析 篇七

现今的初中语文教材, 仍然是按照知识体系和文章体裁进行编排的, 目的是给学生以全面的知识引导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这就要求学生在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同时, 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语文基础知识, 其认知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也基本上能够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这样, 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材编排的单元内容为整体, 通盘考虑这一组课文的教学。加强单元整体教学, 实行综合施教, 讲求整体效应, 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1 提炼主题内容

从课程内容上看, 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 单元整体性非常鲜明, 学习目标更明确。所涉及的篇目可能同时有中外文章, 也会古今同存。在一个单元内, 学生会接触到多种文体及不同时期的作品, 可大大拓宽视野。在教学过程中, 使用单元整体教学, 既有系统的理论性, 又有丰富的实用性。文章内容丰富, 适合使用不同板块来组织教学, 能够充分考虑个性化、差异化教学需要, 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者阶梯式学习需求。把一个单元有共性的文章, 看作一个捆绑在一起的整体, 教学时采用整体式教学, 即把语文教学中零散的知识点化为知识块或知识链, 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结构。

单元整体教学, 要弄清它和单篇教学的联系与区别。单篇教学要求教师对单篇课文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 教会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层次、思路和写作特点。而单元教学要把由同一类型的几篇课文组成的一个单元作为一个基本教学单位, 它既不能脱离单篇教学, 也不是单篇教学的简单相加, 而是要重视各篇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握共性, 提炼主题内容。

如北师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标题为“花之君子”, 涉及篇目有《爱莲说》、《芙蕖》、《清塘荷韵》、《水龙吟》、《竹》等, 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一直以来是文人墨客借以抒写心中情感的对象, 并赋予其特定的人格形象, 这些篇目围绕植物美好的品格而说, 围绕作者对这些植物的喜爱而说, 文章有古有今, 有文有词, 或描写、或叙述抒情, 情景优美, 意味深长。授课时, 首先抓住这些植物所代表的共通的美好品性做贯通性的学习, 让学生体会不同时期的作家对美好品性的追求;其次, 对比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从篇章结构、表达方式、思想感情等方面分析, 通过比较使学生提升理解分析和阅读写作能力。

单元整体教学, 理论性、整体性、比较性都会加强。使学生不仅学习了语文知识, 还可以感受到文章的形象美、意境美, 培养学生的情感美、情趣美。

2 连贯知识结构

从学生角度来看, 单元整体教学可以使学生相对集中地学习某一方面或某一内容的知识, 对这类知识有较为系统的了解、认识和积累, 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习惯, 提高动脑能力与自学能力。单元教学要从整体上考虑教学设计, 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 照顾教学环节的衔接, 注重知识的连贯与概括, 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 从而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 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 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人类已经渐渐与自然疏离, 地球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关注自然、保护自然, 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本单元所选的课文, 以不同的形式, 表达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忧虑与思考。涉及的文章有《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和《喂-出来》, 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 树立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完全可以按照文章内容和教学的需要, 调整课文顺序组织教学, 讲一两篇示范课文, 如《敬畏自然》和《喂-出来》, 让学生先充分理解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明白人类与其他生物体都是大自然的产物, 彼此是平等的关系。然后, 让学生自己试着分析讲解其他篇幅短小、内容简单的文章,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认识与见解, 加深对人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 并拓展从自己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学习方式的转变, 可以大大增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通过连贯知识结构, 让学生建立起较清晰的知识体系。

3 巩固教学效果

从教学效果角度看, 单元整体教学, 有利于加强语文教学的系统性, 提高教学与学生学习效率。单元教学将内容相同的文章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 有利于改变旧教法, 创造新教法, 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还可将学生在课内所学的内容、能力, 拓展到课外阅读中, 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方面能帮助教师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锻炼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张孝纯教授提出, 语文教学要“联系社会生活, 着眼整体教育, 坚持完整结构, 重视训练效率”, 强调要打破以往封闭的教学格局, 要从社会教育系统的角度来审视语文教学, 最大限度地实现拓展延伸。所以, 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后应开展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使学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读写知识, 运用到阅读课和独立课外阅读中去, 巩固教学效果。

单元整体教学更有利于教会学生怎样在阅读中获取信息, 并加以提炼、分析和整合, 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写作能力得到提升。这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 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钻研同类课文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起到带路引导的作用。突出单元及教学目标的重点, 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 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性, 侧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用“授之以渔”的理念, 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结论

教无定法, 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训练目的来选择决定合适的教学方法,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遵循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最终目标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加强单元整体教学, 实行综合施教, 讲求整体效应, 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单元整体教学, 可进一步提炼主题内容、连贯知识结构、巩固教学效果, 在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自读能力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靳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 2006.

[2]靳健.语文课程研究[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幸福的时刻中学生作文下一篇:经管院党建带团建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