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的自我鉴定

2024-10-20

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的自我鉴定(精选12篇)

1.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的自我鉴定 篇一

广告专业本科生的学习自我鉴定

给大家提供一篇广告专业的本科生的四年学习生活自我鉴定,

回顾大学四年,通过良师的教诲,同学的友爱、自身的刻苦学习以及各方面的熏陶,使我获得了许多知识,在政治上、思想上、知识上, 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懂得了许多做人及处事的道理。

高速发展的广告产业需要新型广告人才,需要具有创新意识、专业知识和富有团队作业能力的广告人才。

四年的`广告专业知识和广告制作软件学习,使我对广告设计职业的兴趣和技能方面获益匪浅。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我在掌握好学校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课外读物,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我从坎坷曲折中一步步走过,脱离了幼稚、浮躁和不切实际,心理上更加成熟、坚定,专业功底更加扎实。

专业:掌握了大量广告专业理论和制作技能,同时使计算机应用水平、英语水平、社交能力、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素质:吃苦耐劳,工作积极主动,能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勤奋诚实,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可适应高强度工作,

四年的大学学习和实习经验,培养了我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团队意识,比如多角度分析产品案例,埋头苦干的求实精神以及层出不穷的创意思维等。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成为一名称职的广告能手,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友情提醒:本文来自【自我鉴定】收集与整理,特别感谢版主ZMR!

四年的学习历程的自我鉴定

大学毕业生四年学习的自我鉴定

2.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的自我鉴定 篇二

公共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学科, 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 同时, 和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都存在交叉领域, 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范围, 特别是在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中, 其学科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国外, 随着凯恩斯主义的逐渐兴盛, 政府广泛地干预经济, 公共部门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经济时代和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 诱使经济学家们从过去单纯研究政府收支本身, 转变到从更广泛、更深层的角度研究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在国内,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公共部门的体系要重建, 职能要转变, 行为方式要调整, 效果评判标准也要发生变化。这样, 客观上要求有一整套较为系统的理论, 对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因此, 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对于提高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学生进行公共管理学研究和分析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 由于公共经济学在中国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 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尚不深人, 对于该学科的许多问题也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认识, 因此, 造成公共经济学教学的定位还比较模糊, 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也阻碍了该学科的健康发展。

在国外, 公共经济学虽然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 但由于语言上的原因, 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在英语国家广泛流传。在国内,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为人所知。目前, 在中国开设公共经济学课程的专业大多在高校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 (政策) 学院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公共经济学是介于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综合性学科, 因此, 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也要求必修该课程。众所周知, 不同学院培养学生的定位和目标是不同, 因此, 有必要区分不同专业本科生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 在这个基础上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是每一个公共经济学教学和研究者必须明确的问题。本人结合多年给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教授公共经济学课程, 试图说明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有必要说明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在中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 各个学校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明确规定要把基础课程的学科导向与专业课程的就业导向结合起来, 把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 使得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严谨和科学。公共经济学一方面对政府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 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基础理论, 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了解政府在经济体制中的地位, 使政府的决策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体系, 以提高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可以说, 公共经济学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积淀和能力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 政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来源于文科生, 数学基础不好,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凡涉及到数学公式、数学推理和图形就感觉困难, 这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对具体政府经济行为的理解能力有所欠缺。公共经济学要求先修的课程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不像经济学院本科生接受过严格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学思维的熏陶, 加上公共经济学教材涉及的许多理论涉及内容广泛, 综合性较强, 这也无疑降低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针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公共经济学教学, 应该与传统财经类经管类院校所应用的方法和体系方面有所区别, 应该更加注重把现实的案例融入课程理论中。

在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过程中, 大致存在以下两个突出问题:第一, 没有运用经济思维去分析政府经济行为。在给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掌握公共产品、公共选择、政府收支等相关理论基础上, 让学生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去理解和思考政府经济行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一点非常重要, 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而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 注重对知识点的讲解, 并要求学生强行记忆知识点, 对于经济学分析问题的方法却涉及很少, 其结果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着重熏陶经济思维习惯, 脱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 也淡化了课程的现实魅力。第二, 从教学手段来看, 过于单一, 从书本到书本, 所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型”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学习情况看, 不少学生仍习惯于中学时代的思维与学习方法, 死记硬背, 生搬硬套公式, 为应付考试而学, 最后考完就忘了, 纯粹是为应付考试在学习公共经济学。教学手段的缺陷造成不能达到公共经济学课程应有的教学目标, 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造成上面两个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任课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

公共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对于达到教学目的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一些老师总认为公共经济学理论性强, 大多借助多媒体以课堂口授为主, 偏重于对概念和理论的讲解而脱离实际运用, 造成学生只跟着老师翻PPT的感觉, 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灌输教育, 而学生参与法、案例教学法等实践教学的方法运用甚少。教师没有充分给学生主动权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和发言上面, 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大多数偏好实践性和趣味性强的课程, 对枯燥和空洞的理论性太强的课程体系缺乏兴趣, 学生也难以理解。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对课堂要求的差距造成学生不喜欢公共经济学这门课程, 因此, 公共经济学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2. 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单一和考核方式不当。

目前, 公共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基本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缺乏对动手和实验能力的考察体系, 也缺乏在课堂上让学生具体分析现实中政府经济行为及其评价, 这也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 而这是不符合教学目标多维化发展趋势的, 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政府经济管理人才。在单一的教学目标指引下, 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公共经济学期末考核不当。现存的考核方式大多以期末卷面成绩和平时综合成绩折算期末总成绩, 而且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得比例较大。而与此同时, 期末考试卷面知识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情况, 反而可能助长平时懒散、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甚至“作弊”等不良倾向, 既不符合教学目标, 也有违公平规则。老师这种长期不良的考核方式, 在一届届学生中形成认知, 也极大地降低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3. 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与专业整体课程设置衔接不恰当。

学习公共经济学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但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只简单了解浅显的经济学概论, 缺乏一定的经济学思维训练, 还有的学生没有预修过经济学基础就来修公共经济学课程, 这从根本上增加了学生对公共经济学相关知识理解的难度。现行教学对所有专业采用同样教案, 显然是不合理的。另外, 公共经济学与其他课程必然会有知识点的重复, 虽然一定的重复能起到学习迁移的正向作用, 但重复过多或授课体系设置不当会适得其反, 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或轻视学习的心理, 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公共经济学学习兴趣的建议

在本科教学过程中, 如果一门课程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体会这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师上课过程索然无味, 这门课程的设置和建设是不成功的。在分析了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定位, 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低和缺乏主动性的原因后, 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纠正这种教学局面, 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公共经济学的兴趣。

1. 要科学设置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课程该体系与其

他课程的衔接, 增强学生的学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减少公共经济学知识点与其他课程的重复。在学习公共经济学之前, 一般都要求学生学习过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知识, 因此, 应鼓励要在大一和大二安排学生修完微观和宏观经济学课程, 再修公共经济学课程。另外, 在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设置方面, 可以少讲或不讲地方公共经济一章, 以免与地方政府学课程内容重复, 另外, 对公共选择理论方面的知识点也要有所侧重, 免得与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课程内容重复太多。也就是科学设置公共经济学的前期课程和后期课程, 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有根据前期和后期课程的设置, 作相应的调整。

2. 教师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 同时要把现实的例子应用到理论中, 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对相关的课程内容, 可以应用“小组专题讨论法”,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公共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理论性较强, 涉及市场失灵与资源配置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与收入理论等等, 这些理论知识包含了现代经济学的应用。在讲授这些理论知识的同时, 切忌教师只照搬书本、给学生读PPT, 而是要把现实当中的政府经济行为和政策融入理论知识的讲解, 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一些既有理论性, 又有实践性的课程内容当中, 可以引用“小组专题讨论法”。所谓“小组专题讨论法”是指把公共经济学抽象理论的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部分并分别设置不同的“学术专题”, 将这些学习专题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 根据人数与课时总量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一般五人一个小组) , 共同努力完成教学任务。每个学习小组最终必须把学习成果向全体学生展示, 让学生在快乐中品味学习的幸福,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对公共产品理论这一章, 分别设置讨论专题: (1) 中国某一种公共产品 (公共医疗服务、自来水等) 的运行和供给效率问题专题讨论, (2) 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公私合作制问题专题讨论 (交通领域等) 。在对公共支出理论一章中, 可以设置讨论专题: (1) 中国公共支出不断增长趋势的探究, (2) 国际上类似国家公共支出增长的比较研究。在对税收理论这一章中, 可以设置讨论专题: (1) 中国税收结构优化问题探讨, (2) 美国与中国税收结构的异同研究。在政府规制理论知识一章中, 可以设置专题讨论: (1) 中国政府规制历史发展及其原因讨论, (2) 某一行业政府规制的国际比较研究 (食品业规制等) 。总之, 在“小组专题讨论法”过程中, 大约给学生三个星期的时间完成, 原则上要求每个小组开三次碰头会。专题讨论需提交一份研究报告, 约3 000字左右, 同时每个小组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演讲课题。讲完之后有5分钟时间互动交流, 可以有三名左右同学向小组主讲人提问, 然后教师总体作评述, 最后教师结合课题报告、演讲效果评价该小组专题讨论的综合成绩。

3. 教师要合理的设置公共经济学课程考核体系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考核体系相互影响。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考核体系的设置, 良好的考核体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公共经济学的教学目标要明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课堂内容设置上面, 要多增加课堂学生发言分析具体问题, 应用“小组专题讨论法”给学生机会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性强的章节, 也可以应用试验课程。期末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针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 公共经济学考核习题要采用多种考核方式最终评定学生的成绩。除了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和日常考外, 还在教学中用“小组专项讨论”及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 另外规定每个学生选择一本公共经济学领域的名著选读, 在学期末完成所选读名著并写一份2 000~3 000字左右的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时也作为期末平时成绩的一个很重要的权重, 要求把公共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和所选图的明著结合起来, 选读书本大致在奥利弗·威廉森、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亚当·斯密、哈耶克和大卫·李嘉图等著名经济学家的作品。学生成绩的测评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读书报告、卷面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在具体评定各种考核形式权重设置方面, 要多增加“小组专项讨论”结果和课堂中具体问题的发言的权重。通过这种多种手段的综合测评外, 可以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在学习公共经济学过程中, 学生切实得到素质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增加。

总之,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公共经济学课程不仅应该教会学生相关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 还应该强调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实在问题的能力培养。目前, 上海海洋大学正在向有特色一流水平大学迈进, 一流大学离不开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的拓展建设, 也离不开相关重要课程体系的建设。作为一所在海洋、水产和食品方面有特色的大学, 公共经济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此, 要把公共经济学课程真正建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用性课程。

摘要:公共经济学在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公共经济学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针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 提出为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公共经济学的建议。第一, 要科学设置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课程该体系与其他课程的衔接;第二, 教师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 同时要把现实的例子应用到理论中, 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相关的课程内容, 可以应用“小组专题讨论法”,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第三, 合理的设置课程考核体系和教学目标。

关键词:公共经济学,行政管理,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樊丽明.科学发展观与财政学科建设[EB/OL].http://www.crifs.org.cn.

[2]刘宁.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定位研究[J].教育产业, 2006, (5) :86-87.

[3]樊勇明, 杜莉.公共经济学导引与案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4]黄恒学.公共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5]陈龙, 于晓彦.中国公共经济学的发展和未来[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7, (3) :87-90.

3.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的自我鉴定 篇三

关键词: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

时间管理倾向是指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可被视为一种人格倾向。时间管理倾向分为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观三个维度,分别代表个体对时间功能和价值的态度、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以及个体对于自己运筹时间的信念和预期。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对四川某高校日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25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211份,问卷有效率为93.8%。

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主要包括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62~0.81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

0.71~0.85之间。大学生学习动机问卷,共26个项目,分为6个维度,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时间管理倾向总体情况

以李敏研究数据为常模对时间管理倾向得分进行比较,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和时间价值感维度上较李敏5的研究得分高,在时间监控观上持平,而在时间效能感上略低于其研究分数。另外,在各维度项目均分上,时间价值感为3.504,时间监控观为3.075,时间效能感为3.387。

2.时间管理倾向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的关系

日语专业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学习动机的社会取向、求知进取、小群体取向、个人成就呈显著性正相关,与害怕失败因子呈显著性负相关。具体来说,时间管理倾向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取向、求知进取和小群体取向呈中相关,而与个人成就和害怕失败呈弱相关。

3.日语专业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对时间管理倾向的预测

物质追求与时间管理倾向并无显著相关,因而以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的另外五个维度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以考察其是否能够预测时间管理倾向。学习动机的害怕失败、个人成就和小群体取向维度均未进入回归方程;对时间管理倾向贡献大小顺序依次为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取向和求知进取,可解释率达37.2%。

三、讨论

与李敏(2007)以成都地区的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时间管理倾向的调查研究5结果相比,本研究结果在总分上显著高于其研究,其差异主要来源于时间价值感维度。由于学生所处环境的社会生存压力体现和复杂化,尤其是在就业形势方面更为严峻,使学习动机、压力水平等因素改变,进而影响学生时间价值感的

水平。

本样本在各维度均分上分值由高至低分别为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时间监控观,表明日语专业学生充分认识到时间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且具备一定的信心来进行时间管理且对其行为能力能进行正确估计,但在具体的时间监控活动上却略显不足。建议教育工作者通过引导学生制订计划和安排、设置具体目标、合

理分配时间以及对结果进行反馈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做好对于时间的监控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时间监控观。

另外,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日语专业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学习動机的社会取向、求知进取维度对时间管理倾向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也就是说具有高效能感、高社会取向度、高求知欲的学生具备高水平的时间管理倾向,反之亦然。这提示我们在今后的教育中,应从提高学生的效能感、社会取向度以及求知欲方面着手来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

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青少年时间管理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2001,33(4):338-343.

[2]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等.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6):649-653.

[3]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1-37.

[4]王才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85-186.

[5]李敏.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3):233-235.

4.企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自我鉴定 篇四

从学习来说,我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的同时注重独立思考。随着方法的确定,我不止是学到了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到现在为止,除了学业上的成绩,还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并正向六级水平进展;能运用microsoft office的各种功能进行办公室日常工作。并获得国家计算机二级——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证书。

此外,我还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朝着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发展。在班里,我一直都是班干主力。大一任职团支书,大二至今都是班长。在三年时间里,我带领班级和本专业参加过不少活动,造就了我的凝聚力和亲和力,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组织和交际能力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使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技巧,也使我处事更务实、更有责任感。

另外,我还在校外做过兼职和实习,实在的接触过社会工作,适应能力得到锻炼。这是我所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体现。相信这些将是我今后做事情的重要经验和宝贵财富。

5.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的自我鉴定 篇五

光阴似箭,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如今站在临毕业的门坎上,回首四年以来在阳光大学校园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点点滴滴,感慨颇多。

在校期间,在学校的指导、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助下,通过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自觉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专业功底扎实、知识结构完善、适应能力强、具有团体协作精神的青年。

在学习方面,我努力认真地学好每门作业,基本把握了从事行政管理,特别是信息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及与此相干工作的能力,在校期间,我非常重视英语和计算机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了国家非计算机专业二级和英语四级;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现代办公所需要的各种软件工具,并自主学习吸收一些国内外现代企事业的管理知识理念,以进一步完善与本专业相干的知识体系。通过四年的努力学习,我的学习成绩整体上了一个台阶,从大一在班上排名靠后一直进步到如今的前十,取得了院三等奖学金。固然成绩还不是很优秀,但这一切却都是我四年来通过不断改变学习态度、方法,经过一步一个脚印的不断努力而来的结果。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固然行将结束,但这其实不意味着我的学习从此终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重视学习,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到达学习与实践融为一体。

在工作方面,自进校以来,我一直担负寝室的寝室长,在担负宿舍舍长时间间,积极主动地为同学服务,成心识地调和好舍友之间的关系,通过舍友的协作,弄好宿舍内务工作,为同学营建了良好的休息、文娱、学习氛围,在舍友的共同努力下,曾在学校的宿舍评比中获得优良成绩,这也为所在班荣获校优秀班级 和福州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的光荣称号做出了有力的后勤保证,本人也因此取得了福州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称号。另外,我还重视自己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了屡次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屡次在五四期间参加青年自愿者活动,看看并帮助孤寡老人等。在大学放暑假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最大程度上提升自己各方面素质。

在思想方面,通过大学四年系统全面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会用正确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建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酷爱祖国,遵纪遵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注时政,通过了解和学习党的有关动态和精神,使自己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心保持一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经过在福州大学党校第100期的学习培训班的学习后,顺利通过党校考核,取得了党校结业证书,并于20xx年5月31日光荣地成为中共预备党员。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的思想理论学习和实践还相差得比较大,如何正确地应用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往指导现实生活将是我将来努力的方向。

在身体和心理方面,大学四年里,我把握了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学校、系和班级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身体健康,体育合格标准达标。在心理方面,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克服心理障碍,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本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2

在大学四年紧张而有序的学习生活,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可能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获得了优良的成绩,屡次名列前茅,连年取得奖学金。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公共管理、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利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等课程。

通过学习,我系统把握了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利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谙透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遭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职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练习,把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调和、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能成为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分及各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另外,我也很重视进步本身的综合素质,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和操纵能力,能非常熟练地应用各种基本的利用软件如:wordexcelphotoshop等。这些开阔了我的视野和思惟,使我具有更为多元的知识体系,学习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有所进步。

我为人真诚坦率,乐于主人,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工作和学习态度严谨,踏实负责善于解决复杂题目;富有创新意识;身体素质健康,长时间坚持锻炼,培养了坚忍不拔的品质,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3

这四年来。在校期间,本人在学校的指导、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助下,通过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本人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我一直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专业功底扎实、知识结构完善、适应能力强、具有团体协作精神的青年。

在思想方面,通过大学四年系统全面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会用正确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注时政,通过了解和学习党的有关动态和精神,使自己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顺利通过党校考核,获得了党校结业证书。

在学习方面,本人认真学习每一门功课,基本掌握了从事行政管理,特别是信息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及与此相关工作的能力,在校期间,我非常注重英语和计算机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了国家计算机专业二级考试和英语四六级考试;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现代办公所需要的各种软件工具,并自主学习吸收一些国内外现代企事业的管理知识理念,以进一步完善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体系。

通过四年的努力学习,我的学习成绩整体上了一个台阶,获得了院三等奖学金。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虽然即将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的学习从此终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重视学习,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达到学习与实践融为一体。

在工作方面,自入校以来,我一直担任寝室的寝室长,在担任宿舍舍长期间,积极主动地为同学服务,有意识地协调好舍友之间的关系,通过舍友的协作,搞好宿舍内务工作,为同学营造了良好的休息、娱乐、学习氛围,在舍友的共同努力下,曾在学校的宿舍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这也为所在班荣获校优秀班级 和xx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的光荣称号做出了有力的后勤保证,本人也因此获得了xx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称号。

6.旅游管理专业学习工作的自我鉴定 篇六

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即将毕业,现对四年的学习工作做一个自我鉴定:

在思想觉悟上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根据自身专业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为自己的学习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并涉猎了一部分其他课程,开阔视野,对本专业方向的应用背景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宏观的认识。学习成绩也比较理想。在外语方面,着重加强了阅读的训练,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在学习工作上,根据老师的指导,研读了大量论著,逐步明确了发展方向,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以及与师长同学间的探讨交流,取得了一些比较满意的成果。在这期间,查阅资料,综合分析等基本素质不断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锤炼,尤其是独立思考判断和研究的能力,有了很大进步,这些对于未来的工作也都是大有裨益的。

平时生活中,为人处世和善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根据自身爱好和能力,业余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为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毕业在即,在工作实践中,除了提升适应工作要求的具体业务能力,还提高了和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素质也得以培养,为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做好了准备。

7.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的自我鉴定 篇七

能力决定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决定生存水平。与浅层次的思维方式相比, 杰出的思维方式能提升生活质量[1]。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高校需要加强对英语专业本科生思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自黄源深[2,3]1998年针对中国外语专业学生提出“思辨缺席症”的概念以来, 学界十分重视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 诸如文秋芳, 孙有中, 阮全友等专家在英语专业本科生思辨能力方面已进行了丰富的调研。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备受关注, 笔者认为, 怎样提升这一能力, 学生自身也有责任。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研究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思辨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 得出自主学习对学生思辨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最后, 针对现实问题, 本文提出了通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来提升思辨能力的学习方法。

一、思辨能力研究现状评述

(一) 思辨能力的内涵

思辨有两层内涵, 其一是哲学范畴的思辨:用逻辑推理进行纯理论, 纯概念的思考;其二是用具体的思维方法或工具对问题进行辨识。特尔斐项目组在《特尔斐报告》中对其进行了一个可信度高的诠释:我们把思辨能力理解为有目的的, 自我调节的判断, 它导致对证据类、概念类、方法类、标准类、或背景类考虑因素的阐释、分析、评价、推理与解释, 而上述判断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4]。图1是Dwyer[5]通过对前人工作的综述与分析后总结的较为科学全面的思辨能力理论框架。

(二) 思辨能力研究现状评述

思辨能力的核心地位显而易见, 而“可迁移能力” (transferable skill) 在其中尤为重要[6]。可迁移能力指学生通过在校学习, 习得一种在未来生涯中如何思考, 如何适应新环境, 学习新知识, 处理人际关系而促进自我成长发展的能力。思辨能力如此重要, 使得发达国家近20年来在对如何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研究, 国外关于思辨能力的研究大致分为思辨能力的分项能力界定、思辨能力量具的构建和如何培养思辨能力[7]。近年来, 国内学界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越来越重视:黄源深[2,3]提出“思辨缺席”概念, 认为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大学四年提升思辨能力的优势相对于劣势不明显, 需要予以相应重视, 从而提升该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孙有中[6]站在教学模式改革的高度上呼吁要突出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思辨能力。文秋芳[7,8,9,10,11]从思辨能力的内涵定义、测量方式以及培养方法等三大方面进行了跟踪研究:在借鉴Delphi的双维结构模型、Richard Paul的三元结构模型与林崇德的三菱结构模型之后, 提出了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在量具发展方面, 通过研究深入, 采用更具信度和效度合格的思辨能力测试量具证明了“‘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不如其他专业学生’是缺乏证据的伪命题”;在思辨能力培养方面, 对社会关注与教师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系统的思辨能力培养方面, 阮全友[12]在综述国内外思辨能力研究进展后, 提出了结合“四层学习身份模型”、“Web.2.0网络学习环境”、“行动学习理论”和“混合学习理论”的英语专业思辨能力培养的理论框架, 同时指出:量具只能发现问题不能解决问题, 将培养理论转化成有效的、可操作的行动才是下一步的重点。

二、自主学习能力与思辨能力相关性调查及基本观点

(一) 研究问题

1. 实施对象的思辨能力水平如何?

2. 实施对象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如何?

3. 实施对象的思辨能力高低与自主学习能力高低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 研究方法

笔者于2016年5月对成都理工大学英语专业大一至大三本科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研究, 该问卷的理论依据是经过了信度和效度检验的美国“特尔斐”项目组开发的量具“加利福尼亚思辨技能量表”[13], 由于接受实验的对象和环境不同, 我们对其做了部分修改。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思辨能力进行调查, 并针对其中个别同学进行个案访谈和分析, 从而得出了英语专业本科生思辨能力水平的基本数据。

本研究制定自主学习调查问卷表, 根据用已被大量实证研究所证实的庞维国[14,15]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方法的论述、倪清泉[16]关于大学英语学习动机, 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相关性的论述, 并参照文秋芳[17]的自主学习量表制成, 问卷第一部分为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性别、年级;第二部分主要围绕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两大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据此将调查问卷细分为30个小问题, 包括学生长短期学习目标、学习计划、自学评估机制等方面。被试者在Liken量表上做出选择。选项分为l到4个等级, 1分表示该情况完全不符合我, 4分表示该情况完全符合我。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 收回的有效问卷为56份。问卷结束后进行了访谈, 在一、二、三年级中各选取3位学生, 访谈内容和问卷基本一致, 但为了更具体地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 访谈中采用开放式的问题, 并与学生在调查问卷上给出的答案进行对比, 结果是接受个案采访的学生的反馈与调查问卷的结果大体一致。

(三) 研究结果

将数据录入并进行反向数据处理, 然后通过spss软件分析, 通过独体样本T检验判断试题的区分。

通过表1的Pearson相关性与显著性分析, 自主学习能力与思辨能力的相关性为0.56, 由此可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生的思辨能力成正相关。教与学是学习的两个方面, 学生的学在这一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 教师的教只是引导学生学习, 只有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并进行分析、理解、运用, 才能将所学吸收转化为自身的知识。

三、提升英语专业本科生思辨能力的具体方案

英语专业本科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劣势相对于优势突出, 存在明显危机。本文通过综合问卷调查及个案分析, 研究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思辨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 得出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思辨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就现实问题, 结合调查研究所得的结果, 本文提出从英语专业本科生辩论与即兴演讲, 网络自主学习, 以及学生学习方式三方面改进自主学习方式来提升思辨能力的方法。

(一) 从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出发

由调查得出,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生的思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比, 所以首先学生自身需要学会自学, 通过自学提升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不依赖他人的情况下, 进行学习时间的自我管理, 自主确立学习目标, 制定学习计划, 决定学习进度, 选择学习策略, 监控学习过程, 评估学习效果[18,19]。

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与学习动机, 学习策略呈正相关[16]。学习动机表现为自我效能感, 价值意识, 目标定向和学习兴趣等[14]。自我效能感即为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自我效能感越高在自主学习中越能积极地学习。价值意识是指学生对于学习这一行为所产生的意义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价值意识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积极作用。目标定向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 学习目标对学习计划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可达到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并且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指导作用。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动力, 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更能在遇到学习困难, 不良情绪时加以克服, 完成学习目标。因此, 学生可以通过提升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兴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意识和适当的目标定向促进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好的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好的学习策略包括制定长短期学习目标, 基于该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探究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进行自我检测等。高效的学习方法又可具体化为积极预习好即将学习的内容,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勾画难点, 课堂上着重听老师讲授, 并积极动脑, 及时反思, 实现高效学习的目标。

综上, 可以通过从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两方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又由于自主学习能力与思辨能力的成正相关, 进而推动思辨能力的提升。

(二) 辩论和即兴演讲培养自主思辨能力

提高思辨能力, 即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英语辩论和即兴演讲则是训练英语专业学生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辩论中, 给定一个辩题, 要求同学能够迅速理解题目, 抓住问题的关键点, 批判地从问题本质内涵、辩题正方、反方、原因、结果, 利弊等方面进行思考, 再将自己所思运用第二语言英语转化表达出来。在辩论过程中, 会面对对方辩手的质询, 这更考验了学生思辨能力中的临场思维反应力。由此可见, 辩论能提升学生思考能力, 语言组织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发展, 从而全方位提升英语专业本科生思辨能力。

其次, 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加英文演讲俱乐部, 如国际性演讲俱乐部Toastmaster。俱乐部中, 学生组成一个团体, 互帮互助, 相互进行即兴演讲:给定一个演讲题目, 学生在规定的思考时间内 (一至两分钟) 对题目进行理解, 分析其重点, 并在大脑中构思出一条逻辑链条, 再往链条中充实证据和例子, 随即在俱乐部成员面前做演讲, 之后其他成员给予点评, 提出优缺点, 并提出相应的意见, 可以看出, 即兴演讲促进学生的应变能力, 逻辑思维, 语言组织及口头表达能力, 从而提升英语专业本科生思辨能力。通过调查往届参加了英语辩论队的成员以及长期参加英语演讲比赛的英语专业本科生, 调查发现, 这些同学学习成绩一般名列年级前茅, 有出色的表现, 如: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保研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的傅同学, 考外交学院的何同学都是英语辩论队的佼佼者, 这也反映出他们具有较好的思辨能力, 所以辩论和演讲训练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有重要作用。

(三) 采用“互联网+教育”模式自学

在传统教育试图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应对新时代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要求, 以打破英语专业本科生培养前途尴尬境地的同时[8], 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思辨能力很重要, 但是传统教育体制很难给予”。倡导差别式教育的郑渊洁认为:“教育能育人, 也能毁人。父母有时比学校老师更重要”、“每个孩子都是一片大海, 束缚大海是不明智的”。陈丹青甚至指出“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根本就怀疑培养的说法。梵高谁培养他, 齐白石谁培养他?”不同对象无差别的教育方式———普鲁士流水线教育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搜商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的理念也越来越清晰。可汗学院、慕课、雨课堂等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渐显优越性。它不仅提高了教育效能, 甚至将使教育发生革命性改变。吉丹丹[20]通过问卷调查探析了网络自主学习与思辨能力之间的关系, 并从情感特质和认知技能两方面进行了机理分析, 并指出:网络自主学习对学生的识记和理解做出要求, 但忽略了对学生评价、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育具有更强的师生互动性, 演讲、辩论、研讨等课堂形式自由活泼, 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能动性被剥夺;网络自主性学习能使学生根据自己需要查漏补缺, 效率高, 但缺乏人际互动, 学习效果缺少反馈。面对传统教育培养思辨能力的有限性和网络自主学习本身具有局限性的特点, 笔者认为可以将自主学习作为契合点, 将传统教育与网络自主学习二者相互补充、有机融合, 继承传统教育互动性强的优点与发挥自主学习独立性强的特点, 利用学校多媒体资源、网上学习资源, 获取有效信息, 进行自主学习, 积极面对“互联网+教育”这种模式下随之而来的机遇与挑战, 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进而为其打造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总结

8.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的自我鉴定 篇八

【关键词】非外语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口语学习;障碍;策略

一、背景

英语口语是文化传播,商务交流的媒介,随着地球村理念的形成,大学教育中英语口语的学习与应用的要求在迅速提高,尤其是对英语专业学生。该财经院校有英语和商务英语两个英语专业,只有大一和大二学年每周有一节口语课,这种课程的口语学习需求远远不够。其实,情感等主观因素增加了口语学习的困难。本文是通过在该财经院校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了解英语口语学中习存在的问题和阻碍,力图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案,改善学习英语口语的环境。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问卷对象是该校英语专业大一到大四学生。这些学生都不仅有专业口语课,对自己在口语学习中存在的障碍与问题有 一定了解。此外,本次调查还对该院校一位英语专业的副教授进行了访谈,从不同角度调查口语学习,补充问卷中的不足之处。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问卷共有14道题,分为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选择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简单信息,另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英语口语学习的背景知识;开放式题目的目的是多样化地分析学生的口语学习需求,更有针对性提出有效策略。访谈法是从老师的角度分析口语学习的问题与改善口语学习的方向,访谈共有六个问题,涉及教学风格,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口语学习的看法及展望,并提出相应建议与策略。

三、调查分析与讨论

(一)问卷分析:

(1)缺乏英语口语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后劲不足

近半数学生学习口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该专业课或托福、雅思、高级口译等的考试。英语口语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练习的结果,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而这种以考试为中心的短期目的,缺乏对口语学习的真正兴趣,会导致口语学习动力不足,也难有的提高,口语学习也会越来越难。

(2)认知错误,缺乏信心,存在情感障碍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多有很强的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意愿,但在日常生活中畏惧口语交流,‘不敢开口’是大部分学生口语学习中的瓶颈,对用英语口语交流缺乏信心。同时,也有学生对英语口语的重要性认知不够,在自己的课程和课外活动中缺少对口语学习的安排,造成英语口语能力下降,在实际的英语口语交流中更加缺乏信心,情感障碍在口语学习中的阻碍作用扩大。

(3)授课模式限制,了解英语口语知识范围有限

课堂内容多是英语中常用俚语,美国基本地理知识,内容较分散,扩展不大,缺乏从正确发音教学到系统知识学习的连贯与过渡。而且,老师中文水平有限造成交流障碍,学生活跃度不高。

(4)师资力量不足,口语教学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够

该校为大一、大二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口语课,每个年级只有一位外教,重复的教学内容,有限的精力,对课堂质量有一定影响。由于不同的教育背景,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参次不齐,但是不足的师资减少了学生与老师单独交流,获得针对性指导与建议的机会。

(5)口语实践活动平台少,缺乏专业性

该财校专门针对英语口语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多,学生能够为学生提供英语口语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有:每周五的口语角、配音大赛、江城模联、外语歌曲大赛和英语演讲比赛等。除口语角,其他活动每年一次,数量不够,无法保证学生较充分的口语练习机会,学生的口语环境有待改进。其次,这些活动专业性不强,不利于口语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也无法将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到更高的台阶。

(二)访谈分析

一方面,该校对英语口语老师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外教教学,口语水平和知识水平都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此外,保持多媒体教学,更加便利了学生的口语学习。另一方面,除了因东西放文化和思维差异,英语口语学习有交际的误解与障碍这一共同问题外。非外语院校在硬件和软件上和外语院校都有一定差距,必须运用策略来提高和保持本校英语专业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外语院校英语学生的口语能力中的竞争力。

四、建议

(一)学生的角度

(1)改正认知错误,转变考试中心论,培养正确的口语思维,变“哑巴英语”为“活的英语”;

(2)扩充词汇量并且理解词汇,并尽可能地理解词汇的不同意思和它的不同用法;

(3)加强练习,包括跟读模仿磁带,音频,视频和在日常生活中和同学练习,将说英语培养成一种习惯;

(4)克服情感障碍,敢于交流,除了积极参加各种有关英语口语的活动外还应主动和说英语的人交流,多学习地道的口语表达和新的表达方法,实现英语口语学习应用性和先进性。

(二)教师和学校的角度

(1)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把更多的听说机会转移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讨论,营造浓厚的口语学习氛围 ;

(2)学校应不仅重视英语口语的教学与学习,还应注重对外交流,加大与英语国家的合作和交流项目,为英语口语的学习提供更多、更高水平的平台。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口语独特的课程和项目建设,使本校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同外语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有同样甚至更强的竞争力。

五、结语

这个调查针对非外语院校英语专业这个群体,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非外语院校英语口语学习与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调查的局限在于调查对象是某财经院校,不是针对其他非外语院校的所有类型学校进行调查,所以在研究具体学习障碍和策略时还需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卫乃兴.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初始研究[J].现代外语 2004

[3]刘京京.大学生对英语重要性及英语学习方法的探究.群文天地,2011

9.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的自我鉴定 篇九

精彩的大学生活给了我很多挑战自我的机会,如系学生会的竞选,院里组织的演讲比赛,文化艺术节的文艺汇演、英语演讲比赛等。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结交了一些很好的朋友,学到了为人处事的方法,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这些经历使我明白有些事情如果尝试了,成功的机会就有一半,如果不去尝试,成功的几率只能为零。机会来临时,我们就要好好地把握住。

回顾下我的大学生活,发现也存在不少缺点。注意力不集中,不成长时间的专注一件事,造成自己做事不够精,不够细。没有真实的去做一件事,往往是什么也没有做成。往往做事,只做表面的,追求技巧时尚,表现自己的才智,而忘了本质的基础,结果,只会说说而已,一旦动真的什么都不会。有时成天忙的没有目标,即使有而是很涣散,没有重点,没有成绩,不见效果。我有了这个很坏的习惯,没有重点,贪多,不见效果。

我希望在未来我能继续发扬我的优点,克服坏习惯,一天只有一个重点,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一生只有一个重点,而不是很多很多没有具体的东西去做,模糊的概念性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永远不能实现的。每天早上要明确的对自己说我要做事是什么?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有什么价值?

10.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自我鉴定 篇十

我是XXX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心理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让我不论是在思想还是在社会实践能力,都是一个质的飞跃,自己也变得稳重了很多,多了几分实在感。眼看就要毕业了,非常有必要对这四年作自我鉴定。

大学四年,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对自己主观的心理世界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认清了自己性格中的优点和缺陷,明了了自己的潜力所在,为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指明了方向,心理学教会我在不丧失自我的前提下,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看待问题。心理学教给我如何适应纷繁社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迅速成长的技能与技巧,让我能够抱着一份平淡与坦诚去面对现实中的人与事。

但性格中敢为性的一面注定我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我不固守书面理论,尽力尝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印证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并能很好地做到灵活变通,在实践中将理论提升为符合现实情景的操作性技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展现一个了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让我不拘泥单纯的理论和盲目的实践。

多次社会实践经历,如营销策划,车展设计,也证明和表现了我较高水准的组织策划和沟通协调能力,显示了相关的问题解决及管理能力。现在我已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实践,我需要更大的展现自我的舞台。社会为我提供了,我也清楚在这个舞台上充满了挑战,但挑战与机遇并存!

11.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的自我鉴定 篇十一

【摘要】为拓展与深化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实践类课程,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实践类课程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中的地位与价值,建立系统、多元、立体化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使得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以张掖市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实践类课程学习成效的调查研究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教育 本科专业 实践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46-02

一、前言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发展问题在我国也受到充分关注。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关于实践类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讨,对在实践领域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尚缺乏建设性的研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可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的高等应用型专业人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对实践类课程的学习成效,探析学习成效低的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从而丰富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课题之研究;揭示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学习成效的客观规律,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意见;丰富、补充完善和创新教师教育理念。在本文在借鉴的基础上,自行编制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学习成效的调查研究》的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专业情意、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以河西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样本,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探索和和发现目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学习成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实践类课程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及相关分析

1.意义定位认识上的不明确性

实践类课程是学校中一切以学生亲历亲知为特征的课程类别,与学科课程不同,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或体验为目的的课程。通过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对实践类课程的认识没有彻底。特别是“你认为实践类课程是怎样的课程”这一问题调查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选择了“一般活动课”、“一门国家必修课”这样一些比较模糊的回答。可见在定位实践类课程这一概念上,绝大多数的学生是比较模糊的(见图1)。

研究表明(见图1):小学教育专业院级实践类课程包括教育测量与评价、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社会学等,校级实践类课程包括小学班主任工作实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训练、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训练、小学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教师口语、书写训练等,专业方向实践类课程包括专业见习、教育实习、应用写作等。但是,从调查显示及多方面反映来看,对开展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学习很集中的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标志性课程。作为一门动态性,生成性的课程,只有改变传统的课程观,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才能保证实践类课程在质量规格和学习成效上适应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需要。实践类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集中的反应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在此项“你对实践类课程感兴趣吗?”调查中有92%的学生给出的答案是“感兴趣”,可见大多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是很喜欢上实践类课程的课的。这与另外一项调查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你对学校所开设的实践类课程满意吗?”这一调查可知将近一半以上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对此问题表示“基本满意”,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对实践类课程的重视程度。研究表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男女生实践类课程开设情况比分比表比较分析可看出:在学校开设的实践类课程情况调查问卷中,在38位男生中,16人选择了很满意,达到了46%;在65位女生中有37人选择了很满意,达到54%,但是仍然有20%的男生和13%的女生选择对学校的实践类课程开设情况不太满意的选项。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男女生对实践类课程的不同了解直接决定了其需求的不同,个人需求的不同自然影响着其对实践类课程开设的满意程度。

2.培养目标上的不明确性

长期以来师范教育形成了学科知识学习,轻视实践知识,实践技能掌握的培养观。实践方式采用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还需要加强教育实习前的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准备。师范院校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的教学和研究方面不容乐观的现状,表现为相关课程开设的滞后以及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缺乏相应观念、知识与教学能力。关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意向我也做出了相关的调查,在103个接受了问卷调查的学生中,让他们简单的谈了以后的就业意向,有96%的同学都是关于想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意向,只有4%的同学就业意向为其它行业。研究通过对关于“实践类课程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帮助这一问题”调研得到图2中所显示的数据。

由图2可知,在38名男生和65名女生当中,分别有16名男生和39名女生认为学习实践类课程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还是有很大帮助,还有有10名男生和17名女生认为学习实践类课程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及比较有帮助,少数部分的学生认为是有一点副作用的。通过调查分析,本研究认为是学生没有充分学习好实践类课程,没有充分理解实践类课程的实质,并且没有利用好自身的资源去学习实践类课程。

3.学习实践类课程存在的困难

教师只有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实现有效整合的专业知识,才能充分体现教师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农村小学教师对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淡薄,专业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对前沿性知识的学习。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作为一名在校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并努力地寻求条件提高自已。比如在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方面、学科知识水平方面,人际交往能力等等这些方面。只有在各个方面不断完善,彼此促进,才能最终促进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完善,从而提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专业化水平。结合学教育本科学生凸显在专业知识方面本研究小学教育本科学生的其他专业知识调查分析来,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面窄,只懂得本学科,其它学科如艺术方面、英语、计算机基础知识很少具备,“一专多能”的不多;二是知识陈旧,学生学习渠道单一,自主学习时间少,新旧知识更新速度较慢,一些教师处于原地踏步状态;三是知识量少,扩展能力差,知识储量有限;四是缺少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如:现代教育理论知识、科研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水平的提高。

三、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充分学习实践类课程的有效策略

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要强化实践育人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课程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类课程的学习方案,完善实践类课程的学习。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和管理模式都将随着时代要求的变化而改变,改变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案,准确定位实践类课程的概念

要通过准确定位实践类课程的概念界定和性质,从以往的不重视实践类课程的态度中转变过来。实践类课程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或体验为目的的课程。与基于经验的活动课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是实践性学习,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可以表现为操作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不同的形式。[3]实践类课程的学习是组织学生通过联系实际,主动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学习中,要使实践与理互动互助,要设置开放、全程、渗透与多元的实践类课程,使学生学习知识更加科学,从而提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5]实践类课程最集中的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标志性课程。观念转变是前提,只有改变传统的课程观,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才能保证课程在开设时间、质量规格和教学效率上适应小学教学的需要,也才能保证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尽快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小学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基础教育一线均己形成共识,但实际上,人们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的实践取向的理解却有很大差异。层面、价值追求上理解,即以“实践”为中心,深刻理解并紧紧把握当代小学教育实践的需求。

2.明确实践类课程目标

由于基础教育不太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力,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也容易忽视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转变观念是提前,要重视综合活动实践类课程的学习,通过培养合格的师资来促进综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实践类课程的意义,才能积极探索出一条培养合格的小学实践类课程的教师之路。 学科专业知识课程,教育理论课程,教育理论课程中也可以渗透实践成分,它们并不是作为实践的基础课程而存在,而是实践类课程学习的一部分,[6]树立“动态的实践学习”观,这就要求用发展变化的动态观念理解实践类的课程,而不是呆板,僵化的看待问题。注重反思,促进理论与实践学习的联系,通过及时的反馈,问题得到解决,提高了学习实践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实践类课程的实效性。正确把握实践类课程的专业意义,适时地基本原则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丰富课程形式的内容,体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学生的特色,在实践类课程的学习中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体现阶段性,连续性和合理性。明确综合学习模式的内涵,建立主辅式的学习模式,以初等教育学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综合培养模式的学习基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为核心,提升学生的实践问题解决能力。继续探索教育实践类课程的目标定位,注重理论职业技能训练整合的课程设置。

3.培养实践类课程学习的自主意识

学生需要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把学习作为促使自己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理论素养。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熟知教师成长的规律并结合自身专业发展的实际促进自主专业发展。比如在小学课程设计与训练和教师口语、书写训练等这些实践类课程中,学生要在课堂中积极的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自己所能掌握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意识体现。准确定位自己首先要对自己有客观而清晰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积极地投入学习,化压力为动力,努力健全自我人格,完善自我。面对专业素质等较低的现状,不要自暴自弃,要正视实际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调整好心态和情绪,保持特有的人际沟通方式,要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方式,提高自己对挫折的承受力,从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与其他教师同学相互合作、交流,要充分发掘、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有助于自我专业发展的资源,打破相互隔离,敢于承认自己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寻求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和帮助,是学生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之一。让自己主动地、积极地追求专业发展,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接受好的、新的学习理念,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等。

参考文献:

[1]王君,龙文希,许天委,许天江.小学教育专业职前培养实践类课程的建构与反思[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125-128.

[2]史千里.师范专业实践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9):63-64.

[3]谢国忠.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涵义、特点与理念[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2):101-103.

[4]张俊峰.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8(5).

[5]张国林,郑友训.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J].江南大学学报,2009(12).

[6]孔繁成,姜楠,陈雅楠.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综合培养模式[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3(2).

12.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的自我鉴定 篇十二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养老院,学习环境,调查分析

养老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本校创全国之首开设了老年护理专业方向, 为本科四年制。为提高临床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老年护理专业首届本科生在指导老师带领下, 利用在养老院见习之机, 对养老院这个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环境进行了调查分析。希望通过学习情况的反馈, 能够更好地改善养老院的学习环境, 使之能达到本校老年护理本科生的培养目标, 符合老年银发产业的需求。

1 养老院学习环境的组成

杨敏等认为:“临床学习环境是临床环境中影响护生学习效果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包括临床工作人员、学生、服务对象、教育机会、学习资源等, 是影响护生学习经验的重要因素”[1]。护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职业价值观, 对其今后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影响。而养老院的学习环境处于起点状态, 还没有形成整体概念, 比如专业的医护人员较少、教育机会贫乏、可供利用的学习资源不足等。在这样不健全的学习环境中, 不能保证高质量的临床教学, 对于护生能力的培养不利。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调查了本校2010级特需护理专业的50名本科生。对在天津市养老院和天同医养院进行了为期4周见习的护生进行无记名问卷式调查, 发放50份问卷, 收回50份, 应答率100%。问卷所有内容均回答完整, 有效率为100%。

2.2 研究工具

采用经修改的澳大利亚DunnSV等[2]发展的临床学习环境量表测量学生对临床学习环境的认知情况, 选择调查的内容共20项4个维度:自主学习能力、对护理专业认同度、医院环境优良度、人际交往能力。结合本校情况自行设计了三个开放性问题, 即“你对带教老师的建议”“你对实习时间及科室安排的意见”“你对除带教老师以外其他人员的期望”。

3 结果

4 讨论

4.1 养老院的护理人员

调查结果显示, 3%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参加过护理查房, 38%的学生每日参加护理交班, 76%的同学从未参加过病房护理讨论会, 说明护士长对于护生学习安排并不全面, 建议护士长多采用利于教学的管理模式如对学习环境的布置, 教学素材的积累, 教学方法的运用如护理查房、临床小讲课等。养老院的护理人员大多为非专业护理者, 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欠佳, 带教意识薄弱, 不能够很好地给予学生指导。

4.2 带教老师

从对带教老师的各方面评价中, 62%同学认为带教老师平易近人、态度亲切;22%学生认为老师总有新观念, 66%认为知识水平较高, 仅有12%学生认为带教老师知识陈旧, 主要表现在操作不规范、照顾病人时不会变通等方面。在回答“你对带教老师的建议”时, 大多数认为老师应该多关心老人, 及时解决他们身心的需要, 希望能讲授一些与老人交流的技巧以及怎样正确合理的帮助老人, 多给自己参与操作的机会。我们认为在养老院实践过程中, 一名合格的带教老师影响学生临床学习重要的方面, 不仅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上, 还要有较强的教学意识。

4.3 其他专业人员

调查显示, 62%的学生和所在实习科室的其他专业人员关系融洽, 在回答“您对除带教老师以外科室其他人员的期望”时, 认为其他专业人员也是教育者, 随时给学生提供医疗相关信息, 对学生的请教耐心讲解。因为老年护理是由多学科交叉而形成的, 所以养老院的医生、理疗师、营养师、康复师、社工等也是学习环境的组成部分, 对护生的学习也有积极影响。有84%的学生希望参加医疗查房, 多关注医疗方面的知识, 以便提供更好的护理。

4.4 本科护生

作为本校首届老年护理专业本科生, 32%的人不知道自己当初为何选择护理专业;认为医护人员的言行并没有影响自己对护士职业的认识者占48%;仅有24%的学生更加喜欢护士职业, 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有一半以上会选择从事护理行业, 反映出“干一行爱一行”的少数人的想法。因此, 养老院的学习是完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的最佳机会, 也是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调查显示, 只有22%的同学每天都看病历, 74%的学生偶尔会查阅一次, 说明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足, 在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带教老师的指导, 学生应该主动培养自己的专业护理综合素质。另外, 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工作中尤其重要, 74%学生表示能很快与护士长熟悉或关系融洽;98%的学生与同组同学关系融洽等。

4.5 学习资源

调查中有80%的学生认为, 在此期间从事的生活护理工作过多。照顾老年人确实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 尤其养老院中多以生活护理为主, 主要是专业的护理员负责, 但是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 护生到临床实践中, 也会参与许多生活护理的工作, 减少了许多治疗性护理专业学习的机会。此外, 养老院里获取学习资料的途径匮乏, 约90%的学生认为没有机会或不方便查阅资料, 所以应该在工作之余为学生提供一些获取知识的途径, 如图书、网络等, 也可以让学生多参与病例的阅读和分析。

5 小结

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学习实践效果的关键所在。对于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 其疾病较为复杂, 起病隐匿且发展缓慢, 症状体征不典型, 多种疾病同时存在且预后不良。因此, 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为使老年护理专业护生符合岗位的高标准, 养老院的实践过程是很重要的环节。养老院应为护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建立完善的带教系统, 增强带教意识, 提高带教水平。建议带教老师注重学生个性特点, 选择合适的带教方法比如情景模拟训练、点拨教学法, 可以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引入基于问题学习策略PBL等[3,4,5]。学生应该对自己和老人负责, 主动寻求学习机会, 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达到不仅有高超的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 更要有健康的身心及很强的心理干预和沟通能力的高要求。

参考文献

[1]褚彦香, 李秀云.护理临床实习环境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10, 24 (3A) :573-575.

[2]Dunn SV, Burnett P.The development of a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scale[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995, 22 (6) :1166-1173.

[3]陈莉莉.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10, 8 (31) :2898-2899.

[4]卢锡芝, 应文娟, 温翠琪.现代教学方法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23) :5627.

上一篇:与古诗词有关的歌曲下一篇:英语专科自考生的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