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基础知识

2024-11-13

全面预算管理基础知识(共8篇)

1.全面预算管理基础知识 篇一

全面预算管理论文(全面预算管理论文):浅谈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与实践 摘要:2001年2月,国务院通过《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拉开了现代国库管理改革的序幕,国库集中支付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国库管理改革就是集中支付改革,通过管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借助发达的电子信息网络,加强了财政预算执行和资金支出的控制力度,在财政资金管理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国库职能更加符合现代公共财政的要求———效率与公平,成为公共财政改革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集中支付本身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现,需要结合国库管理实践,协同预算部门和基层单位,不断改进已有的机制模式,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才能够推动集中支付改革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单一账户;预算

目前,全国各省市推进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其核心是采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按收入支出设置分类账册。其中,收入按预算科目进行明细核算,支出按资金使用性质设置分账册,并要求与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进行清算等。截至目前,集中支付改革推行了将近8年,从财政部到部分省市,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各级财政部门通过该账户体系可以对财政资金进行事前和事中的监督与控制,严守资金出口。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集中支付有两种拨付方式,即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在不断完善的财政信息系统上,每一条预算指标、用款计划能够直达基层预算单位,有效防止了财政资金截留、挤占、挪用的现象,每一笔支付发生时都要接受多个岗位严格的审核和监管,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因此,集中支付改革在公共财政改革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对集中支付改革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国库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亦开始显现。

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集中支付改革使得财力过度集中在财政部门,承担的责任较多,负担过重,各项改革任务完成情况打折扣。集中支付是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的集权式管理。在资金范围上,包括预算内、预算外的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由财政部门集权管理,由国库账户体系统一收支、记账核算;在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资金指标的分配,执行审核,拨付,监督,银行清算等各个环节均由财政部门统一安排执行。这种资金集权管理方式使得管理者承担较大责任与风险。随着我国财政收入不断增加,部门预算不断细化,预算单位基本经费、项目经费支出量逐年翻番,国库集中支付业务量明显加大,现有的国库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及人员安排过多的受制于拨款审核、制单、记账等事务性工作,对于深入推进和完善集中支付改革有些力不从心。2.国库预算执行能力不高,软件系统有待完善。一方面,国库资金支付要求准确无误,需要借助集中支付软件系统进行额度控制和信息比对,涉及面广,支付量较为庞大,使得信息系统相对呆板不够灵活,预算执行时遇到指标调整和退款处理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需要协同预算部门、信息部门、采购部门甚至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因此对于大多数项目由于预算不能做到完全准确,常常使拨款滞后,延误了预算项目的实施。另一方面,预算执行和拨款支付在时间上不均衡,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重分配、轻管理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年初预算到位率低、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支付量非常小,造成财政资金闲置、浪费,使得预算执行效益低下,年底追赶支出进度,突击拨款,项目支出管理不严格,这是预算执行历来的弊病。

3.集中支付监控到位,但督促不够,问责不痛不痒,绩效考评反馈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使改革规范程度降低。目前,集中支付的软件信息系统基本能够达到财政部门监控资金动向的目的,但是,由于相关的监督、绩效制度没有跟上,使国库集中支付监督工作没有相应依据,对于资金违规操作的用款单位以及个人,没有相应的奖惩办法,使监督工作失去意义。4.集中支付改革力度大,时间紧,任务重,多数基层预算单位财务管理难以满足各项改革工作的要求。预算单位财务部门是落实财政改革的前沿,直接面对财政部门预算,政府采购,集中收付三大改革,还有各项配套改革和措施,如非税收入收缴、收支分类科目、公务卡、资产清查、集中财务等,需要做大量的填报,制单和记账工作,会计核算任务较繁重,以预算单位财务部门现有的组织配备和管理人员,很难按照要求落实各项改革,甚至出现疲于应付的现象。并且,根据集中支付的要求,在资金拨付审核的流程中对预算单位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设置了相应的岗位,但真正执行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人多岗”和“多人一岗”的现象,岗位设置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财政资金使用存在一定风险。

二、关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1.加强集中支付改革的制度建设与落实,做到制度先行,有法可依,依法理财,打造资金安全、高效、规范运转的长效机制,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的落实。一方面,对已成文的制度进行认真反思,查漏补缺。集中支付改革推行了8年,原有的规章、制度、办法不一定完全适应现实工作状况,应紧密结合工作实际,70认真听取基层单位提出的问题,改进和完善国库基础管理与各项改革的规章制度,进一步促进日常工作和改革的制度化、规范化。尤其是财政资金的承付阶段存在制度空白,对资金申请的审核依然沿用传统做法,应该在制度中明确规定申请手续和审核内容,使每个岗位做到依法审核,另一方面,对于缺失的规章制度,如绩效、监督等制度建设,以及在业务中经常遇到的应急拨款,退款,账务调整等问题,应积极探索,加强学习调研,尽快拟定草案或试行办法,作为向制度的过渡。

2.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的预算执行管理,建立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一体化机制。一体化机制并不违背集中支付关于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分离制约的监督要求,而是主要针对日常工作中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脱节的问题。预算与国库一头一尾,工作上经常首尾不能相接,由于预算不能做到绝对的准确,在执行过程中很多环节出现问题,加强集中支付预算执行和管理仅仅依靠国库一家远远不够,应该加强与预算部门的有机衔接和对话沟通,使得预算编制、执行人员能够统一认志,站在宏观的角度全面地考虑预算问题,从而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率和执行分析水平,提高预算执行效率。2008年,国库司下发文件,强调了“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重分配、轻管理”等问题,要求各级国库“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简单得说,国库也要管理预算。在预算收支执行过程中,国库可以全面、准确、及时地获取收支信息,从而有利于对财政收支实施全面而有效的控制,促进财政资源的优化管理。国库不仅要承担账户管理、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职能,还应该在预算执行和预算管理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3.精简业务流程,提高国库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和灵活性,建立高效率的国库资金运行机制。进一步梳理集中支付业务流程,按照“确保资金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单位用款”的原则,统筹兼顾,加强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收缴和公务卡改革之间以及与其它各项财政改革之间的有机衔接,研究改革间的内在联系,在部门之间,国库内部之间取消重复性工作,撤并多余岗位,简化预算单位资金申请手续,以发达的电子信息网络为依托,进一步完善集中支付系统,建立财政和银行两套电子账务,发生业务时进行账务数据比对,积极探索集中支付无纸化管理,为预算单位财务部门减轻负担,规范操作程序,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4.建立动态监控分析机制,强化国库实时监控职能,加强外部监督,建立双重监控体系,保障资金安全。国库对于财政资金的管理,工作重心应该由事前审核监督转向实时监控,基层预算单位是预算执行主体,国库是资金的管理部门,宗旨是保障资金安全和效益。财政资金源头的严防死守势必造成效率低下,而实时动态监控更能清楚的了解资金的来龙去脉,应该是较为有效的管理方式。一是加强制度和软件建设。研究制定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监控管理办法,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监控软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运行。二是拓宽监控范围,消除资金监控盲区,加大监控力度。结合非税改革、公务卡制度改革情况,完善国库动态监控软件;加强对下拨资金和配套项目资金的监控管理,在确保资金安全、规范运行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提高预算执行监控水平和信息分析水平。在受理单位和供应商投诉和报告重大事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系统监控、核算处理、整改问效的运作机制。四是严格单位及个人的责任机制。明确规定国库资金的使用、支付和监督过程中各部门所负有的权利和责任,并用立法形式制定规范的监管程序,以及一系列严厉的惩罚措施,对审批、授权、记账、拨款等环节设立层层责任制。这是实现国库监控职能,规范资金管理有序运行的基本保障。5.完善代理银行激励约束机制。为加强代理银行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转,加强监督和严格考核为手段,拟建立代理银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代理银行积极性;并通过日常监控、文件调查和受理投诉等多种渠道,严格代理银行考核,与代理银行既得利益进行挂钩。参考文献:

[1]王敏.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2]谢桂芳.改进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会计核算的建议[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7,(1).[3]北京市预算会计研究会.预算会计优秀论文选[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4]北京财政学会.财政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5]范存会.经济学、公共财政与百姓生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全面预算管理基础知识 篇二

一、提升全面预算管理共识程度以及组织力度

(一)将战略作为导向进行预算指标设计

企业内部财务预算必须要将战略作为基础导向,但是战略执行需要通过各种预算保证资源,才能让战略更好的落实到各个环节,利用预算的形式实现战略目标,提升财务结果控制质量。所以预算指标设计必须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结构,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起到支持的作用。因为预算指标对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选择相应预算指标的时候,必须要遵循科学化工作原则。首先预算指标必须要符合企业当前实际发展情况,有战略导向意义。企业方面,也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完成自己企业拟定的财务目标,关注财务实践活动。在财务工作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公司经营过程的科学性,保证结果和预期相吻合。预算指标需要和责任中心的权利相吻合,将预算指标在责任中进行提现,并管理企业业绩以及企业的经营成绩。预算指标体系必须要满足科学性与合理性双方面的特点,并且不同指标之间经济内容也应当是不重复的,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短期效益和企业长期效益相互结合,提升长期效益指标反馈准确性。

(二)通过集权、分权的形式明确预算目标

在明确不同预算指标目标的基础上,保证公司各个环节组织管理工作模式可以相互结合,利用分权预算管理工作模式,自上而下的将集权式预算管理模式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拟定过程中。针对分权式预算管理模式开展情况,预算数据是来自于下级单位市场预测结果的,企业的预算基本目标是对下级单位进行处理,保证下级单位预算目标可以汇总到一起,构成全新的目标。从理论实践的角度来分析该问题,只要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参与式预算管理的模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就一定会产生预算松弛等问题。这种预算管理工作模式比较适合在市场管理能力比较薄弱的企业中使用,如果总部不具备市场管理能力,但是下级单位市场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且管理经验也比较丰富,就可以通过该方式来扩大自主权,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针对集权式预算管理工作模式,预算目标包含了总部管理以及上级单位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可以通过该方式来明确管理意图。下级单位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预算目标进行规划,始终贯彻执行预算目标。企业总部在对预算目标进行设定的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到战略目标是否可以实现。

(三)以规范的程序处理预算调整

企业预算目标拟定以及预算目标的执行,会受到各种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预算目标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因为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企业必须要对初始的预算目标进行调整,保证预算在规定的范围内。如果出现各种意外情况,要对预算情况进行调整,保证企业预算目标可以正常实现,提升预算目标的现实意义。所以企业在进行预算调整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发了授权以及发了规定程序的可靠性,才能让预算管理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必然会影响到企业前期工作质量。明确预算程序的过程是刚性的过程,并且需要通过调整程序的形式来提升企业预算管理的权威性。预算管理调整通常情况下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分别为预算目标调整以及预算的内部调整,工作人员也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提升项目预算管理工作质量。

(四)预算分析考评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需要结合评估体系来实施,才能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施质量。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各个环节,融入到企业不同管理部门考核以及奖惩制度中。先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利用预算分析的形式对其进行差异化分解,之后通过数据计算等形式对企业全面经营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寻找到产生差异的根本源头。在进行分析的全过程中,不同工作部门都要对自身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工作部门要参与到日常工作中,站在经营的角度去分析差异产生的根源。在对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对自己部门工作开展的情况都比较了解,所以各个部门都应当参与到其中,从自身经营的层面去分析问题,掌握预算差异产生的根本因素,并根据差异的情况来提出详细化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通过该方式来提升问题分析的深度以及问题分析的广泛程度,还可以通过该方式来减少财务部门日常工作负担。在完成了所有预算分析之后,要对其进行预算考核评估,利用预算考核评估提升预算管理工作模式的可行性。预算考评工作方案是需要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实现的,是管理目标不同环节的关键点之一,可以根据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拟定对应考核指标,保证有法可依。根据预算管理计划情况来制定考核制度,一是为了肯定工作成绩,找出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优化日后工作状态。二是为了通过该方式,对明确员工奖惩情况,调动员工日常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日常工作创造性,让员工可以共同努力,保证企业预算管理战略目标可以正常实行。对员工进行考核的最关键内容就是员工的业绩指标,根据员工消耗企业资源的情况以及为企业带来的利益,明确员工业绩。考核工作应当交给相应的管理部门来处理,让管理技术中心负责拟定考核方式。在每个月末,技术中心都必须要对预算单位实际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差异性比较预算指标以及预算指标的实际开展情况,通过考核报告的形式上交,让预算管理工作委员会批准之后才能执行。

(五)健全企业基础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本质,是一种以公司治理为基础的工作机制。想要提升预算管理开展的效果,就必须要从各个方面体现出当前公司年度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相应的控制要点。及时的拟定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不仅囊括了企业日常运行时所必须要有的管理制度,还包含了可以稳定企业组织结构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管理制度,保证岗位职责划分的科学性。根据企业工作开展的形式来确定业务增长以及相应的投资计划,规定战略规划方案,明确战略价值的驱动因素,保证系统和公司战略目标的科学性,使其可以接近年度经营计划。关注企业信息生成以及企业信息传递系统构建要素,打造横向与纵向都比较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科学的、与预算管理系统相衔接的清晰的贵任主体划分、绩效评价制度及有效的绩效激励制度,透明、导向明确的行政和人力资源政策等。

二、总结

预算管理是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企业优化自身工作结构,提升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文从健全企业基础管理制度、预算分析考评体系、以规范的程序处理预算调整、通过集权、分权的形式明确预算目标、将战略作为导向进行预算指标设计多方面,阐述了如何将全面预算管理和企业基础建设相互结合,希望可以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提供实践经验,促使全面预算管理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军涛.从实践出发关于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内控规范建设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关系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4,02:77-78.

[2]兰菲.浅谈企业全面预算信息化建设[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4:12.

[3]王静.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促进企业财务基础工作上水平[J].中国外资,2012,02:45-46.

[4]廖敏霞.我国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企业经济,2013,05:42-45.

[5]马永萍.浅议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重要性[J].西部财会,2013,08:35-37.

3.全面预算管理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篇三

关键词:预算管理;管理;应用;分析

通常意义上的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算编制、审批、执行、控制、考评与激励等一系列环节,合理利用企业资源,有效组织与协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一种管理方法。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改善经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套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对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

(一)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对现代企业成熟与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管理系统,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全面预算管理起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最初在美国的通用电气、杜邦等公司应用,很快就成了大型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从最初的计划、协调,发展到现在的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工具,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各项指标控制中日益发挥核心作用。

(二)现代企业的资金运动不仅体现于以实物运动为基础的资金运动,同时也会发生以金融商品为基础的资金运动。在企业全面实行预算管理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评与激励等一系列手段,对人、财、物等资源的整合、控制,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与实施

(一)必须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预算管理是在企业发展目标和中长期规划的指导下,将年度计划和业务指标进行量化分解,据以执行、考核的管理方法,在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规划下去执行预算管理,其效果如何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企业应当在对内外部市场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后,确定医院发展目标。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后,企业应当制订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通常是三年、五年规划),通过中长期规划来逐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二)要有完善高效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企业的财务预算,按其预算的范围和内容不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财务预算来看,除货币收支等预算之外,生产、购销环节预算、费用成本预算等,可以说预算涉及方方面面,而且环环相扣,任何环节出问题,都会对财务目标的实现造成极大危害。因此,预算管理机构成员的组成应该由公司的最高决策者、财务、计划部门的负责人、销售、采购及生产等环节的相关业务负责人组成,并指定负责人,专门负责预算实施前战略计划的拟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明确目标宣告,预算编制定稿的审定,违反预算编制行为处罚的审批;明确全面负责预算的组织编制、调整、执行、分析与考核;确定负责执行预算机构决定的人员,负责全员预算的宣传、贯彻、执行及各业务预算编制的审核与汇总。

(三)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制度。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预算的全面实施,加强内部控制,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公司收益的最大化,预算编制的原则就是要明确落实责任制。谁做业务谁编制,谁负责;部门负责人就是各部门预算的责任人。对部门成员编制的预算进行审核,分析、汇总和奖惩。确定预算的编制方法,由经办人对企业各项资金运动内容进行全额预算计划的编制,部门负责人要对计划进行审核、分析、汇总后再送交财务部门审核、分析,最终以财务计划的形式反映预算管理审定。如此反复,最终达成较为可行的预算管理的目的,确定预算的准确度及预算偏差调整时间。全面预算完成时间确定在当年11月底,预算偏差应控制在2%-5%的范围内,并在每个季末进行一次检查和偏差的调整,实施季度滚动预算,对超预算开支固化模式。超预算开支计划必须经过一个严格的审核程序,由于市场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企业发生超预算开支是无法避免的,关键是重视审批制度的严肃性。所有的超预算开支计划必须经过经办人书面申请 部门责任人审核同意 财务审查办理固定审批程序,不得随意超预算开支,使超预算开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建立健全完善的奖惩制度。企业应重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对预算执行考核工作完成较好的,编制偏差较少的员工进行奖励;对于随意编制预算,敷衍了事,执行预算过程中偏差较大、完成效果差的,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进行惩罚,并在每月工资中兑现,在制度中详细规定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任务、基本原则、组织体系、编制流程与方法、预算内容与编制依据、预算的执行与控制、预算的调整、预算执行的分析考核和激励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四)预算的考核与激励。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评价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这其中涉及到的利益关系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效果,因此设计一套科学的考核方法与激励措施对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来讲至关重要。

1、考核指标的选择。由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较多,难以全面考核,考核指标过多容易使考核效率低下,因此应当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考核预算执行效果。财务指标主要有业务收入完成情况、利润完成情况、资产负债率、收入利润率等。

2、激励机制。全面预算管理要依据预算考核结果建立相应的预算激励制度,明确的预算激励机制可以有效的发挥预算执行者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全面完成预算指标。如果激励制度不完善,往往会使预算指标丧失约束作用,甚至会使整个预算工作失去应有的功效。

三、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效果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的应用,确实收到成效:

(一)资金安排更加合理,真正做到了以收定支。企业根据收入预算的要求积极组织收入,然后根据总量控制的原则,按照支出预算有计划、有步骤的支付各种款项,使资金收付逐渐形成规律,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有效的控制了企业成本费用的快速上涨。

(二)加强财务控制,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后,财务部门作为预算管理的核心工作部门,不再单纯是算账报账的机构,在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等环节中全程参与,各种财务管理、分析、控制等工具都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有效地提高了财务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按照预算资金的管理要求,财务部门建立了资金集中管理制度,并根据月度预算安排按时拨付资金,大大增强了对企业各单位单位的财务控制能力。

四、结束语

4.畅谈全面预算管理 篇四

1.因为他们企业文化的不支持,没有正确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没有抓住本质,没有发挥出CFO或财务总监的作用,忽视了人始终是第一生产力,

2.是因为没有与其他系统管理方法相结合,把全面预算管理错误地定位于财务管理框架和财务管理方法,把预算管理最主要的工作仅仅看成是预算编制;忽视了全面预算管理是代表企业决策人思想的企业系统管理方法,没有更多的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体现出企业战略实施和业绩管理等特点,与公司战略和全面绩效考核往往相背离,局限于财务管理层面。

3. 公司治理层次不高和组织管理架构不知应。任何一种管理方法都要与组织架构和技术相适应。很难想象那些管理权限无制约,一言堂的企业能推广好预算管理。

中国企业从来不缺各种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缺乏的是对这些管理方法的整合。全面预算管理是公认的集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理念为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通过业务、资金、信息的整合,明确、适度的分权、授权,战略驱动的业绩评价等,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作业高度协同、战略有效贯彻、经营持续改善、价值稳定增长的目标。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以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全面、全额、全员”的特征,是一种把所有部门、所有人员、所有环节都纳入预算管理体系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模式,也是一种整合企业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流要求的经营指标体系。

5.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篇五

为了加强公司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使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在预定的状态下有序运行,减少经营的盲目性,同时为了促进管理高效,合理组织资源配置,降低经营风险,加强监控、降低成本、费用、促使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制定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及本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子公司。

第一章 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一条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公司及公司分、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

全面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公司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公司以货币资金取得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及投资形成的公司经营成果及全面状况进行合理配置和再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

全面预算是由业务预算和全面预算等组成(包括主营业务收入预算、主营业务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其他业务收支预算、采购预算、资金预算、投融资预算等)。

第二条 全面预算应当围绕公司的战略要求和发展规划,以业务预算、投融资预算为基础,以经营利润为目标,以现金流量为核心进行编制,并主要以全面报表及各业务报表形式予以充分反映。

第三条 全面预算一般按编制,业务预算应分季度、月份落实。资金预算按月滚动编制。

第四条 全面预算作为制定及落实公司及其分、子控股公司内部各单位经济责任制的依据,全面预算由公司组织实施,分级归口管理。

第五条 编制全面预算应当按照内部经济活动的责任及权限进行,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要求:

1.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实行总量平衡,进行全面预算管理; 2.坚持积极稳健原则,合理定支,加强全面风险控制; 3.坚持权责对等原则,确保切实可行,围绕经营战略实施; 4.坚持以公司工作计划与预算相结合原则;

5.坚持零基预算原则,实行零基预算,所有的费用都按新的可能发生的数额预测,并与上年实际发生额进行对比,分析增、减量,统筹合理编制。

第二章 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

第六条 公司总裁应当对公司全面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公司财务总监负责全面预算管理事宜,并对公司法定代表人及全体股东负责。

第七条 财务总监主要拟订全面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制度及流程;审议、平衡全面预算方案;组织下达全面预算;协调解决全面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协调核查及考核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各预算单位完成全面预算目标。

第八条 公司及其分、子控股公司预算编制部门在公司财务总监的业务指导及所属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各自全面预算的编制、审查、汇总、上报、下达、报告等具体工作,跟踪监督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全面预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及原因,提出改进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第九条 公司及其分、子控股公司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业务涉及的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控制等工作,并配合预算编制部门做好全面总预算的综合平衡、协调、分析、控制、考核等工作。其主要负责人参与预算编制的工作,并对本单位全面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第十条 公司及其分、子控股公司应当同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第三章 全面预算的编制依据及形式

第十一条 编制全面预算应当按照业务预算、财务预算、投融资预算等的流程进行,并按照各预算执行单位所承担经济业务类型及其责任权限,编制不同形式的全面预算。

第十二条 业务预算是反映预算期内公司可能形成现金收、付的生产经营预算,包括主营业务收入预算、主营业务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其他业务收支预算等。

1、主营业务收入预算是预算期内公司对销售收入和加工等收入的预算。销售收入和加工等收入预算可通过考虑公司总经营目标及市场占有情况和新产品推出等指标因素后编制。

2、主营业务成本预算是预算期内对各生产预算、各项成本及费用支出的预算、采购预算、人力成本预算等汇总分析后编制。

3、期间费用预算是预算期内对组织经营活动必要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的预算。应当区分变动费用与固定费用、可控费用与不可控费用的性质,根据上年实际费用水平和预算期内的变化因素,结合费用开支标准和公司降低成本、费用的要求,分项目、分责任单位进行编制。

4、其他业务收支预算是预算期内除主营业务收入预算、主营业务成本预算、期

间费用预算外的其他收支预算。当其他业务收支金额较大时,应单列项目进行反映。第十三条 投融资预算包括投资预算和融资预算

1、投资预算是在预算期内进行资本性投资活动的预算,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权益性资本投资预算和债券投资预算。

(1)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是在预算期内购建、改建、扩建、更新固定资产进行资本投资的预算,应当根据公司有关投资决策资料和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编制。处置固定资产所引起的现金流入,也应列入资本预算。

(2)权益性资本投资预算是在预算期内为获得其他企业的股权及收益分配权而进行资本投资的预算,应当根据有关投资决策资料和收益性资本投资计划编制。转让权益性资本投资或者收取被投资单位分配的利润(股利)所引起的现金流入,也应列入资本预算。

(3)债券投资预算是在预算期内为购买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所作的预算,应当根据有关投资决策资料和证券市场行情编制。转让债券收回本息所引起的现金流入,也应列入资本预算。

2、融资预算是在预算期内需要新借入的长短期借款、经批准发行的债券以及对原有借款、债券还本付息的预算,主要依据有关资金需求决策资料、发行债券审批文件、期初借款余额及利率等编制。

第十四条 全面预算主要以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损益表等形式反映。

1、现金预算是按照现金流量表主要项目内容编制的反映公司预算期内一切现金收支及其结果的预算,以业务预算、投融资预算为基础,是所有预算有关现金收支的汇总。

2、预算资产负债表是按照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格式编制的综合反映预算执行单位期末全面反映财务状况的预算报表。一般根据预算期初的资产负债表和主营业务收入预算、主营业务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其他业务收支预算、投融资预算等有关资料分析编制。

3、预算损益表是按照损益表的内容和格式编制的反映预算执行单位在预算期内各项经营指标的预算报表。一般根据主营业务收入预算、主营业务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其他业务收支预算等有关资料分析编制。

第十五条 公司财务总部应当结合公司特点制定规范的全面预算编制基础表格,统一全面预算指标计算口径。

第四章 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

第十六条 全面预算编制方法,一般应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 的程序进行。

1、公司依据上各项经济指标及本经营计划,结合发展战略及规划,提出公司及其分、子控股公司经营目标,下达到预算编制部门。

2、公司相关直属部门及公司的分公司、子公司、控股子公司(以下简称各相关单位)依据已经公司领导层讨论确定的预算总目标和既定的目标分解确定各相关单位的分解目标。

3、各相关单位依据分解目标要求,对预算相关业务做出预测,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形成预算草案并报各相关单位相关部门。

4、各相关单位归集的预算草案,与原分解目标对照,通过多次审议、平衡重编后,形成全面预算初稿,并报预算编制部门。

5、预算编制部门审议、汇总、平衡、协商调整后编制出全面预算,报公司管理层讨论确定后形成全面预算方案,再将全面预算方案报董事会审议,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下发执行。

第五章 全面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第十七条 全面预算一经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就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将全面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各相关单位内部各部门、车间、班组等各环节和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全面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第十八条 各相关单位应当将全面预算作为预算期内组织、协调各项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将预算细分为月份和季度预算,以分期预算控制确保全面预算目标的实现。

第十九条 各相关单位应当强化现金流量的预算管理,按时组织预算资金的收入,严格控制预算资金的支付,调节资金收付平衡,控制支付风险。对于预算内的资金拨付,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及相关授权领导审批后执行。对于预算外的项目支出,要说明增加的原因及支出的必要性,报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做批示,报送预算编制部门审核后,报公司财务总监批准或相关领导批准,预算外单项支出金额超过20万元的报经公司总裁批准,预算外支出影响预算期内净利润下降5%,且绝对值超过100万元,须报经管理层开会讨论决定。对于无批示、手续不完善的预算外支出,各相关单位财务不予支付。

第二十条 各相关单位应当严格执行主营业务收入预算、主营业务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其他业务收支等预算,努力完成利润指标;在日常控制中,应当健全凭证记录,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月度计划和成本费用的定额、定率标准,加强适时的监控;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第二十一条 各相关单位应当对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向全面预算执行负责人报告,要求各预算执行单位定期报告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对于全面预算执行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偏差较大的重大项目,预算执行负责人应当责成有关预算执行单位查找原因,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第二十二条 各相关单位财务部门应当利用各种报表监控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向预算执行单位、预算执行负责人、预算管理负责人及公司相关领导提供全面预算的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全面预算目标的影响等全面信息,促进各公司完成全面预算目标。

第六章 全面预算的调整

第二十三条 下达执行的全面预算,一般不予调整。预算执行单位在执行中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全面预算的编制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全面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的,可以调整全面预算。

第二十四条 各相关单位应当建立内部弹性预算机制,对于不影响全面预算目标的业务预算、投融资预算项目之间可进行调整。预算执行单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经营管理对策,保证全面预算目标的实现。

第二十五条 各相关单位调整全面预算应当由预算执行单位逐级向预算管理负责人提出书面报告,阐述全面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客观因素变化情况及其对全面预算执行造成的影响程度,提出全面预算的调整幅度及影响原预算数据的对比分析说明。

公司财务总部应当对预算执行单位做出的全面预算调整报告进行审核分析,集中编制公司全面预算调整方案,提交公司管理层讨论确定,并报相关领导批准,然后下达执行。

第二十六条 对于预算执行单位提出的全面预算调整事项,公司管理层进行决策时,一般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1.预算调整事项不能偏离公司发展战略和全面预算目标; 2.预算调整方案应当在经济上能够实现最优化;

3.预算调整重点应当放在全面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重要的、非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方面。

第七章 全面预算的分析与考核

第二十七条 各相关单位财务部应当对全面预算执行情况定期分析,并将分析数据报公司财务总部,由财务总部按季度、半、召开全面预算执行分析会议,让管理层掌握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研究、落实、解决全面预算执行中存在的

问题,纠正全面预算的执行偏差。

第二十八条 开展全面预算执行分析各相关单位财务部及各预算执行单位相关部门应当充分收集有关业务、市场、技术、政策、法律等方面的相关信息资料,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从定量与定性两个层面充分反映预算执行单位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问题。

针对全面预算的执行偏差,各相关单位预算执行负责人应当责令预算执行单位充分、客观地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或建议,提交公司总裁例会研究决定。

第二十九条 公司财务总部应当定期组织全面预算审核,纠正全面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内部审核的监督作用,维护全面预算管理的严肃性。

公司审计监察部可以对全面预算进行审计,或者抽样审计。在特殊情况下,公司也可组织不定期的专项审计。

审计工作结束后,审计监察部应当形成审计报告,提交各相关单位预算执行负责人征求意见,经征求意见完毕后报公司总裁及相关领导,作为全面预算调整,改进内部经营管理和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

第三十条 预算终了,各相关单位财务部应当编制决算报告,全面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报公司管理层依据全面预算完成情况和执行情况对预算执行单位相关领导进行绩效考核。

预算完成情况以公司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数据为准。

第三十一条 全面预算执行考核是公司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应当结合内部经济责任制进行考核,与预算执行单位负责人的奖惩挂钩,并作为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6.餐饮财务全面预算管理 篇六

财务预算的主要内容:包括经营收入预算、经营成本预算、各项经营费用预算、利润预算等。

财务预算管理体制:酒店的财务预算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

统一计划是指酒店的预算目标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原则;

分级管理是指各项财务预算指标由酒店总部统一向各部门分解、下达;业经下达的财务预算指标由各部门负责落实,并向其所辖部门进行指标的再分解。

预算组织体系的设计:以全体股东负责制为基础,以财务部为主体,跨部门设立预算单位。

(一)全体股东是财务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负责依据酒店的发展战略,结合股东的具体期望收益、经营环境、经营计划等因素审议、批准酒店上报的酒店预算,并授权酒店总经理下达正式预算。

(二)酒店财务部是财务预算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财务预算管理文件编制、预算指标的测定、预算的汇总编制、最终预算任务的下达、预算过程的监督和结果的评价等组织工作和汇总编制工作。

(三)酒店各部门负责提供编制预算的各项基础资料,包括本部门的业务预算初稿和初稿依据;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协调部门内部资源及部门之间的预算关系。各部门第一负责人对本部门预算承担第一责任。

预算期及预算编制期

预算期指预算编制覆盖的经营期间和预算的实际执行期。酒店财务预算期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预算编制期指财务预算实际编制的时间期限。酒店的预算应在预算期上一的11月(暂定)开始着手编制。(2011年的预算,因前期装修,改成2011年1月份编制)。

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

酒店采取自上而下,下达预算编制目标及方针、自下而上编制预算、由财务部平衡汇总编制各部门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

预算编制方针

(一)酒店目标利润规划方针:酒店目标利润由酒店全体股东制定。

(二)酒店收入预算编制方针:以因素分析为基础,根据不同的业务特性采取经营环比预算或定基预算。

(三)酒店经营成本预算编制方针:酒店经营成本预算与业务量挂钩,采用弹性预算。

(四)酒店各部门费用编制方针:日常费用采用固定预算,即按部门编制人数确定每人办公费费用;对于专项事务产生的费用,采用零基预算,重新审核部门专项职能的必要性并制定预算额。

预算编制程序:(见附件)

(一)预算编制准备:在编制预算之前财务部应组织酒店各部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组织调查研究,检查、总结到目前为止的上一报告期内经营计划及预算的执行情况,预测本报告期经营计划和预算的总体执行情况,测算有关指标数据,研究预算期发展的趋势等。

(二)每年11月1日前由酒店经理办公会根据全体股东批准的战略规划目标及经营计划确定下的预算目标,酒店财务部负责具体分解预算目标。

(三)酒店财务部制定详细的编制规范(含表式、编制说明要求)和编制进度要求文件等预算编制指导文件,在10月25日之前下发到各部门、单店。

(四)酒店各部门在全面分析以前及本报告期预计各项财务收支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预算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目标、预算目标和提高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要求,按照合理测算预算各项收支,根据预算指导文件的要求编制预算的各项预算草案交主管领导初审,由主管领导提出意见并进行修改。

(五)每12月15号之前,酒店各部门将审核后的预算草案(包括编制说明)上报酒店财务部。

(六)酒店财务部审核酒店各部门上报的分项预算草案。审核其是否符合酒店总体的方针、目标,是否充分展示发展前景和管理潜力,对各部门之间的冲突进行协调,讨论通过各部门预算草案或返回重编。

(七)酒店财务部负责汇总平衡各部门预算草案,编制出酒店财务预算初稿,包括资金预算表、预计利润表及其他有关资料,提交全体股东会审议。

(八)12月20日前经理办公会召开召开预算质询会,审议各部门及酒店整体预算,并提交总经理审核。

(九)将通过审核的预算提案报全体股东审批,经批准的预算方案,正式下达给各部门执行。

各部门财务预算编制职责:

(一)酒店财务部负责编制经营成本预算、酒店资金预算表、预计利润表以及酒店总部的固定费用预算、现金预算。

(二)各部门负责编制本部门销售(营业)收入、费用预算;

预算控制

(一)预算内支出应根据不同的审批权限由酒店总经理或其授权人审批。

(二)下达的预算指标是与业绩考核挂钩的硬性指标,一般情况不得突破。预算指标是制订《业绩合同》和《考核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对责任人进行考核、奖惩。

(三)成本、费用预算如遇特殊情况确需突破时,必须由各部门提出申请,说明原因,经总经理审批后纳入预算外支出。

(四)预算剩余可以跨月转入使用,但不能跨。

预算的调整

(一)预算调整因素:预算执行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相关部门可以申请调整预算:

1、全体股东会调整酒店发展战略,重新制订酒店经营计划;

2、酒店经理办公会决定追加(或缩减)任务;

3、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销售预算;

4、国家相关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5、经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6、不可抗力的作用。

(二)预算调整申请:当某一项或几项因素向着劣势方向变化,影响预算的执行时,应首先挖掘与预算目标相关的其他因素的潜力,或采取其他措施来弥补,只有在无法弥补的情况下,才能提出预算修正申请。预算修正申请中必须包括:

1、导致无法实现预算的原因;

2、已经采取的其他弥补措施和效果;

3、与该项预算调整相关的业绩调整;

4、调整后的预算及计算方法。

(三)预算调整的权限与程序

1、酒店财务部、总经办或各部门对照预算执行和结余情况,认为需要调整预算时,由该部门填写预算调整申请表,对照预算调整条件说明调整内容及理由,并附相关文件(如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说明、相关政策变化情况说明、变更前后的经营计划、酒店下达追加(或缩减)任务等),交总经理审批;对于重大调整(调整条件为:调整金额超过预算的10%的属于重大调整),需将调整申请及总审核意见提交全体股东会进行审批;

2、总经理批准预算调整申请后,由酒店财务部留存预算调整申请表,并根据审批意见,编写“预算调整通知书”下达给需调整预算的申请部门。

3、预算调整申请部门编制新的预算方案上报财务部、总经理审批。

(四)预算差异分析: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要及时检查、追踪预算的执行情况,由财务部每月制作预算差异分析报告,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预算差异分析报告交全体股东会分析,为酒店经营活动进行动态控制提供资料依据。

7.全面预算管理基础知识 篇七

◎全面体检,重点把脉

玉柴股份具有独特的管理优势:首先,扎实的管理基础与先进的管理实践,为全面预算工作提供了良好基础;其次,上线五年的SAP系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管理信息系统环境,形成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积累;再次,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具有较好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同时,公司领导层具有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坚定决心。

玉柴股份是典型的离散制造业,核心产品是柴油发动机,产品系列和种类较多;生产过程复杂,包括研发、试制、铸造、机加工、装配等环节;销售体系对大客户具有较高依赖性,并存在大量中小规模客户;成本计算过程复杂,成本管理与控制难度大。

玉柴股份每个业务环节都有其具体的特点,例如,从产品分类的角度,既可按发动机的功率大小分为轻机、中机、重机,也可按排放标准分为欧0到欧IV,还可按板块分为乘用车、货车、客车、工程机、农机、船电等六大板块。不同分类标准,体现了不同管理思路与关注重点,只有深入了解企业内部的管理需求,才能把预算与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务求实效

1.转变观念,端正认识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玉柴管理层对这一点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们把全面预算管理看作现代管理理念和传统管理理念的碰撞,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看作一场革命。高屋建瓴的管理思想是决定全面预算发展方向和最终效果的首要因素。在这一管理思想的指导下,玉柴股份将全面预算管理的职能定位为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平台,实现企业中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有机结合,推进企业战略目标管理;

·统筹规划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公司内部信息沟通,使各部门的目标和活动协调一致;

·引导员工行为取向,为企业绩效评价提供支持;

·不断挖掘企业增收节支潜力,为企业实施目标管理树立标杆;

·促使管理层扎实做好经营计划、基础管理工作,增强企业经营风险管理能力。

2.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

玉柴股份构建了由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部、预算责任单位组成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明确每个组织的责任与权利,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相应的组织体系下有序、高效运行,增强了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

3.以战略为导向确定预算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是对未来的一种管理,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与战略目标的整体行动规划,是公司战略落地的关键工具。企业的年度全面预算目标实际上是企业战略目标在各年的落实和体现。

要实现企业战略与预算管理的有效对接,必须明确两个问题:其一,企业战略必须是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其二,企业战略与企业预算间的关系必须是清晰的。

4.合理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是对企业的资源、业务、资金、人才、信息进行高度整合的过程,应结合企业的业务内容、管理特点与现状,深入分析业务流程,充分考虑管理需求,本着“建立体系、全员参与、奠定基础、清理数据、结合业务、支撑管理”的思想,合理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要点见下页图1。

(1)以销售为龙头,以业务为主干,以预算产品为载体,合理构建全面预算模型。

(2)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充分考虑绩效考核的需求,合理设计预算指标。在玉柴股份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预算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三个层面。一级指标反映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关注的重大经营成果,适用于公司总经理班子;二级指标是一级指标的细化和补充,并体现“线领导”分管业务的特点,适用于公司高层各线领导;三级指标是二级指标的细化和补充,并体现各预算责任单位的业务特点,适用于公司各预算责任单位。

(3)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从满足企业管理需求的角度科学设计预算维度。例如,“销售收入”的预算维度包括:区域维度:国内、海外;机型维度;板块维度:乘用车、货车、客车、工程机、农机、船电;客户维度:主要客户;系列维度:产品系列。

(4)正确处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使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与全面预算管理协调一致。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者目的不同,对于企业内部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的处理方式也存在明显差异。初次进行全面预算的企业,往往会面对预算基础信息不足的问题,或者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全面预算管理的需要。这时,预算管理人员就应当用管理会计的思路与方法去修正该信息,必要时甚至可以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需要,对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适当调整或改进。

5.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优化流程

预算管理制度是全面预算管理行为必须遵守的规范,是实行预算管理的法律保障。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科学的预算目标制定与分解程序,合理确定预算目标。

通过科学合理的程序确定预算目标,要尽量避免预算目标过高或过低。首先,预算目标的制定应当以战略为导向,使预算目标与企业的外部环境相适应;其次,预算目标的制定应当实事求是,使预算目标符合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客观实际情况;再次,预算目标的制定遵行系统性原则,使各责任单位的目标相互协调,形成有机整体。

(2)合理选择预算编制方法,完善预算编制、评审流程。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合理确定采用“以产定销”或“以销定产”的模式进行预算的编制。就玉柴股份而言,订单是企业销售预算的起点,也是组织生产的依据,以销定产是其预算编制的核心原则。此外,为保持销售与生产在预算体系中贯通,玉柴股份通过产品设置了平衡校验机制,确保销售与生产环节的无缝衔接,使得全公司的业务预算能够以产品为主线,一条龙贯穿到底。

逐项分析“预算项目”的性质和特点,选择恰当的预算编制方法,如零基预算法、增量预算法等。对于不同的部门费用,按照其费用特点和驱动因素,给出了不同的预算编制指导意见,使费用预算编制更加有章可循,减少费用预算编制过程中“下级帽子加三尺,上级拦腰砍一刀”的博弈,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预算准确度。

玉柴股份采取了“下达目标、编制上报、汇总平衡、审议批准、下达执行”的预算编制流程,通过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双向交互式工作方式,有效实现预算编制过程的信息沟通。

(3)建立完善的预算监控体系,确保预算执行与控制职能严格履行

玉柴股份明确要求,预算一经批准下达,各预算责任单位须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和各岗位。此外,还建立事前审批与预警机制,加强事中适时监控,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与控制体系。

预算一经批准下达,一般不予调整。但当企业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当通过一定的预算调整制度、流程,对预算进行必要调整,以保证预算目标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

(4)建立预算报告分析制度,形成有效的预算报告分析体系

玉柴股份建立了多层级预算管理跟踪报告制度,包括临时报告与定期报告两种形式。定期报告包括月报、季报、年报。各归口管理部门对归口预算项目进行定期跟踪分析、控制,预算管理部及预算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相关单位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

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预算责任单位以临时报告的方式及时上报预算管理部以及预算管理委员会,并提出对策。

(5)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强化预算考评力度

玉柴股份在强化预算约束力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包括考评指标,预评组织、考评人员、考评周期、考评结果应用等内容。绩效考核工作具体由预算管理部牵头,会同战略规划部、人力资源部、生产部等部门组织实施,预算管理委员会评定、审议。

6.合理选择预算工具

8.全面预算管理 篇八

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先进管理经验,是被实践证明的一种企业实施战略目标管理、加强内部控制、优化资源配置、创造经济效益、提升管理水平的现代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已被发达国家的大中型企业普遍采用。从国内外企业经验来看,集团公司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

加强企业集团对各级企业的整体监督控制能力。全面预算通过实行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和资本预算的全方位预算,可以使决策层详细了解整个集团的发展动态,确保集团公司管理职能的实现。

通过运用适应于行业、集团公司组织特点及管理需求的预算报告体系,增强预算编制与实际经营信息对比反馈的可操作性,通过预算报告体系使集团公司各层管理者能够深层次分析集团及各业务单元的运营状况。

引导集团公司资源的有效配置。全面预算将对集团公司未来资源需求和利用做出合理规划,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

加强和完善投资等决策控制。企业集团总部定位在投资中心,本部对整个集团的投资,应有长期的规划,作为投资决策中心实施有效的资本性支出预算,可以确保公司战略的实现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完善绩效考核,促进年度目标乃至战略目标的实现。以预算目标为准,对组织内的活动实施监督评价,将预算绩效与报酬挂钩,更有效地控制企业行为,保证目标体系的实现。

提供管理标准。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管理控制的重要标准。

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20年代全面预算管理在美国的通用电器公司、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产生之后,这一方法很快就成为大型现代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越来越多的集团公司开始借鉴国外经验,摸索运用预算管理,实现集团公司对分子公司的内部控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

企业战略不清,预算授权不充分。企业预算从根本上说源于企业战略,受企业战略方向的引导,可是目前很多企业对企业战略认识不清,这直接影响了预算尤其是长期预算的编制。我国企业绝大多数采取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而全面预算管理实际上是分权管理模式的产物,因此很多企业推行预算管理遭到种种阻力。

为预算而预算,过分依赖财务数据。目前很多企业只是单纯为了编制预算而编制预算,对预算的管理职能认识不足,没有将预算与其企业管理很好的结合起来,而使得预算独立于企业管理之外,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没有充分发挥预算的管理职能。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全面预算就是集团公司总体规划的具体化和数量化的说明。全面预算所表述的是一个理想中的经济活动状态,在其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些负面影响,现实预算管理的实践中,很多集团公司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机构,导致预算控制不力、执行不力。

重编制轻执行。重编制轻执行是目前企业预算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编制预算时轰轰烈烈,编制完毕仿佛大功告成,执行成了走过场。

完善我国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与控制的对策

树立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理念。全面预算管理不只是一种提升企业管理的有效工具,更是一种集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理念于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战略与预算是一种互动的关系,预算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战略落实。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之前,应该以市场调研为基础编制各期的预算,使企业各期的预算前后衔接起来,避免了预算工作的盲目性,从而使日常的预算管理成为企业实现长期發展战略的基石。

建立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控制机制。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机制,处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地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指出: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

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以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基本策略为原则,以良好的组织架构、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权限划分以及完善的流程为基础。全面的预算组织结构的基本结构是三级组织,即预算的决策单元(董事会)、管理单元和责任单元。这些单元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层层落实责任,严格执行各自任务,努力提高工作质量。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起点。预算编制一般由预算责任单元编制,在编制的时候要注意实事求是,科学客观地将生产科研任务目标和实现的途径综合考虑,制定出明确的细致到每个人,每个课题的预算编制,之后上报给预算决策单元进行审核,决策单元根据往年的执行水平和当下的实际情况,或批准或进行调整。

贯彻预算的“刚性原则”。预算是约束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则,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即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和预算控制的有效性。

预算调控是指预算协调功能以及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日常控制职能,它包括预算协调、预算调整、预算监控及其仲裁等。

预算考核是通过预算差异分析进行的,即对预算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大小及差异原因进行分析。

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预算管理效率

成功的预算要求经由技术分析的数据具有正确性和相当的精确性,这就要求企业应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拥有科学的内部信息系统,利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预算信息及时传递与共享,及时监控和修正。一体化的信息处理能力,使预算更加科学、合理、准确,数据收集、趋势分析更加可靠,也使全面预算管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上一篇:临洮县地方税务局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有声有色文库下一篇:专四语法辨析新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