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024-10-11

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1篇)

1.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

1、立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群的cayley图及其hamilton圈及路径的存在性问题,主要是对一些特殊和常用的群进行了归纳与总结.3、立题意义:1.将高度抽象的群具体化,变成对应于群的结构的可见模型.2.本文在两个现代重要学科“群论”与“图论”之间建立了联系.3.本文还让我们对群的一些“老朋友”——循环群,两面体群,群的直积,生成元及其运算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复习.4.更重要的是,研究该问题会让你觉得趣味横生.4、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将一些特殊的群的图形表示及其hamilton圈及路径的存在性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试着从图形中证明我们已熟悉的定理并推出一些结果.对hamilton群中hamilton路径及cayley({(a,0),(b,0),(e,1)}:q4+zm)中hamilton圈的存在性,对图cayley({(a,0),(b,0),(e,1)}: q8+zm)中hamilton圈的存在性进行了证明.总结一下有两个生成元组成的无向cayley图及其相关性质,特别的对s6的cayley图及其hamilton圈的存在性进行了讨论.5、立论根据及研究创新之处:在本文中引进了群的cayley图的概念并对一些常用的群进行研究及归纳.研究群的cayley图会使我们对抽象的群有形象化的认识,观察一些特殊群cayley图的优良性质.研究该题不仅可以对循环群,两面体群,群的直积,生成元及其运算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复习,而且觉得十分有趣.研究创新之处就是将特殊群的一些cayley图表示出来,并且通过图来观测群与群之间的关系(比如群的直积),对一些特殊群的hamilton圈及路径的存在性进行证明与推广.比如hamilton群,q4+zm, q8+zm,s6的cayley图及其hamilton圈的存在性.6、考文献目录

1蒋长浩,图论与网络流,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XX.7i.grossman w.magnus, groups and their graphsigor pak and rados radoicic, hamilton paths in cayley graphs7、究工作总体安排及具体进度

2月初——2月底将林老师给与我的材料进行研究

3月初——3月中旬查阅相关资料

3月下旬定下论文方向,并开始定稿.4月初定好初稿,在林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和纠正.5月上旬论文完成.

2.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

关键词:本科生,课程学习,现状,对策

1 前言

1994年国家教委高教司提出了制定和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意见, 1995年底启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标志着本科课程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十多年来, 关于课改的讨论方兴未艾, 很多专家学者为了新时期的课改具有更好的适切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 任何理论的探讨都要根植于现实的土壤, 如果不了解课程学习者的实际感受和意愿, 再多的假设也得不到有效的检验, 所有“先进理念”、“模式”、“教法”等都只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无意义循环, 很难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只有了解课程学习者的真实心态, 从形式到内容的革新才匹配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美好蓝图。

借由“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调查的机会, 我们对全国81所本科院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其中关于“本科生课程学习情况”的信息进行了分析, 了解了我国本科学生课程学习的现状和期望, 希望为高校本科课程改革寻求解决新问题的方向与方法提供事实依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 对全国81所本科院校的大学本科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实际回收有效问卷5405份 (表1) 。从样本抽样可以看出, 调查群体范围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取样的代表性。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所用问卷为“高等教育强国发展战略*质量与水平提升”课题组所设计。本研究采用该调查问卷中涉及到课程学习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所用的数据均源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调查”数据库。具体问题是: (1) 你能否在现在的课堂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 你最喜欢的课程的原因是? (3) 你不喜欢的课程的原因是? (4) 你喜欢的大学本科课堂教学模式是? (5) 你认为大学本科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应该是?每个问题设置了若干个选项, 对每一个选项, 选择记1分, 不选记0分, 其中 (1) (4) 为半封闭问题, 其他题目是封闭式问题, (1) (2) 题可以多选, 其余题目是单选, 答案没有正误之分, 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

2.2.2 数理统计法

每份问卷都统一编号, 并按照统一标准对资料进行审核、编码并输入计算机, 采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本科生课程学习现状

你能否在现在的课堂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图1看出只有1/10的本科学生可以从课堂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超过一半的学生在大部分课堂学习中能体会到, 近1/3的学生在少部分课堂上能体会到, 还有7.2%的学生无法在课堂上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这部分同学单独列出了主要原因, 经整理后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不喜欢该课无动力, (2) 教师教学水平低, (3) 课程内容不实用, (4) 听不懂, (5) 课堂纪律差影响听课效果。可见我国大学本科生课程学习状况并不乐观, 而最主要的问题在学生不喜欢学校设置的课程。

3.2 本科生最喜欢和不喜欢的课程的原因

图2和图3显示了本科学生最喜欢和不喜欢的课程的原因, 喜欢的原因多半是因为对课程内容本身感兴趣, 课程实用, 学了以后会获得一技之长, 而不喜欢的原因是课程内容枯燥且不实用, 至于课程理论水平的高低和对该课程任课老师的喜欢与否并不是主要原因。

3.3 本科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大班面授”和“小班面授” (注:小班---40人以下;大班---40人以上 (含40人) ) 为主要标准与“课堂讨论”、“网上答疑”组合成几种模式供选择, 由表4看到有一半的学生选择了“小班课堂面授+课堂讨论”的教学模式, 四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小班课堂面授”, 15.4%的人选择了“大班课堂面授”, 只有7.7%的人选择了“大班课堂面授+网上答疑”, 极少数的人选择了其他, 提出的有 (1) 小班课堂面授+课堂讨论+网上答疑, (2) 老师辅导学生自学, (3) 都不喜欢, 无所谓。

3.4 本科生最喜欢的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有一半的学生最喜欢“以课程过程学习考核为主, 最后考试成绩为辅”的评定方式, 15.4%的学生与此相反认为应“以课程过程学习考核为辅, 最后考试成绩为主”, 26.8%的学生认为“课程过程学习和最后考试成绩各占50%为宜”, 还有7.3%的学生喜欢“以课程最后考试成绩计”。

4 结论

4.1 我国大学本科生课程学习状况并不乐观, 部分学生不能在所有课堂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4.2 本科生最喜欢和不喜欢的课程的原因是对课程内容有无兴趣和课程本身是否实用。

4.3 本科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小班课堂面授+课堂讨论”。

4.4 本科生最喜欢的课程成绩评定方式是“以课程过程学习考核为主, 最后考试成绩为辅”。

5 问题与对策

本科生课程学习的现状与期望实质是折射出了我国大学本科课程的核心问题, 也就是课程的编制、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实施以及课程的评价。解决问题必须从源头开始, 从细枝末节处入手不能解决问题的本质, 本科生课程学习中的所有问题本质上就是“课程”的核心问题, 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5.1 课程编制

高等学校本科课程的编制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即单门课程的编制、培养方案的编制以及以学院为单位的课程编制。 (1) 无论哪个层次的课程的编制, 都受到所秉持的课程目标的影响, 在以往的课程编制中, 强调结果性, 缺乏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也就是重视知识的知识的获取, 而对知识获得的过程以及知识获得过程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所忽略, 另外对学生的兴趣和个人潜能的关注也有所欠缺。

课程编制另一项基本工作就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时, 除了要考虑与目标的相关性外, 还要考虑到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它们能否为学生所接受, 以及内容所具有的时代性。从调查来看, 高等学校本科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学生对课程不喜欢、没兴趣, 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课程内容选择的失误, 一是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二是课程材料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内容空洞、乏味。三是知识的设置注重共性, 对个体的个性缺乏关注。因此, 要解决大学本科生课程学习存在的问题, 课程内容的选择自然成为源头之一。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做到:一是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二是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三是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特点相适应。因此, 在选择课程内容时, 要关注到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 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学习, 而且愿意学习。

再说课程内容的组织问题, 恰当的内容还需合理地组织。泰勒关于如何组织课程内容, 曾提出了连续性 (continuity) 、顺序性 (sequence) 和整合性 (integration) 的原则, (4) 这些原则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的确具有指导意义, 但它更多的是对知识本身的强调, 而对学习者的心理因素有所忽略。按照这种原则组织的课程内容虽然系统完整, 但生硬无趣, 学生学习起来困难重重, 难以理解和消化, 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因此, 在对本科课程的内容进行组织时, 既要考虑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又要兼顾学生的心理特点, 也就是说内容的组织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只有这样的内容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才能引起学生对内容学习的兴趣。本科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兼顾这些方面, 才能引起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好学”和“乐学”。

5.2 课程设置

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较大, 课程体系强调的是专业对口, 把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作为学习的中心。现在的人才流动早已不是国家分配而是市场选择, 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时代, 本科生的就业竞争, 比拼的不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是综合素质的高低。这对高等教育发出了沉重的警示: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发展的基础, 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当今的社会处于日趋综合化发展的趋势, 国外的一些学者透过对本科教育发展的表象的分析, 敏锐地看到繁荣的高等教育发展形势背后存在的危机, 提出了以整体知识观来构建融普通教育和专业课程为一体的本科课程体系, 以此来克服本科教育过度专业化和职业化带来的弊端, 使学生能接受完整的教育。 (5) 当今,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都开始弱化专业知识课程, 而强调基础课程, 增加选修课程。

根据以上分析, 在对本科课程进行设置时, 要关注到以下几点:一是基础课程。基础学得扎实, 才会具有适应知识更新和专业转换的能力。二是职业准备课。改变以往专业课过于狭窄的现实, 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专业素养。三是个性发展课, 也可称为自由选修课。满足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 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促进学生心灵智慧的增长。

5.3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就是教师将课程内容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增长, 技能得到提高, 同时促进其心灵的成长。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教学, 其他途径有学生自学、社会考察等方式。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 也就是说课程实施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也存在不满,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模式单一, 不能照顾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二是教学方法死板, 缺乏灵活性。三是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解读不能深入浅出。那么, 教师如何才能打造学生满意的完美教学呢?

关于教学, 大多数学者认为教师要成功地完成教学, 让学生喜欢自己的教学, 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对教学充满热情。二是选用多种教学模式。三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四是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教师拥有了广博的背景知识, 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 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 这样的教学自然会受到学生的喜欢。

5.4 课程评价

通俗地说就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评价, 这里主要是对学生的学的评价。从调查结果来看, 本科生已不再迷恋单一的、试卷式的评价方式, 他们已从追求某个知识点的掌握转化为对知识掌握过程以及对知识掌握方法论的重视。对知识点的熟识已不是本科生学习的重点, 他们需要更全面的素质来应对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勒内·笛卡尔 (Rene Descartes) 是西方近代哲学创始人之一, 他的《谈谈方法》一书中就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7) 既然知识掌握的过程和关于方法的知识成为本科生学习的重点, 那该对本科生的学采取何种评价方式呢?

有学者提出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8) 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终结性的考核, 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加大过程考核在评价中的比例, 如:课堂表现、作业、实习等等。这就要求考核者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 对学生的成长进行记录, 了解学生的特点、潜能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这样的评价是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评价, 也是学生乐于选择的评价。

参考文献

[1]Joan S.Stark, Lisa R.Lattuca.Shaping theCollege Curriculun:Academic Plans in Action[M].Allyn&Bacon, 1997.Chapter6.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第106页

[3]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第130-133页

[4]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4, 第107页

[5]郭德红.美国本科课程改革:追求完整的本科教育[J].现代大学教育.2008 (5) , 第36页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第193页

[7]笛卡尔.谈谈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第4页

3.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

环节一:表格的发放及开题准备

给学生三周左右的时间,作开题准备。详细准确地传达具体任务及陈述的基本内容。

基本的陈述内容:①标题;②背景;③目的意义;④小组成员及分工;⑤指导老师;⑥主导课程及相关课程;⑦研究方法;⑧活动步骤及阶段目标;⑨研究所需的条件;⑩预期成果及表达形式。

教学理念:开结题环节陈述的内容给学生提最低要求,不划定上限,但是陈述时间为15分钟内,激励学生自我发挥。

环节二:开、结题活动相关人员的选拔及思考

主持人:在主持人选拔的过程中,我经历一男一女、两男生、两女生、主持人团等多种组合形式。经过两年多的观察,我最终推荐主持人团这种形式。

在主持人选拔时,我采取了激励机制——参与主持活动为自己小组挣分。所以,每个小组只要有这方面能力的同学大部分都会参与进来。

主持人由教师首轮筛选,初步控制主持人的质量,然后召集选中的所有主持人布置任务,提出最低要求。在主持过程中,能力欠佳的注意沟通、及时淘汰,避免过多地影响开题和结题的质量。优胜者在这个过程中能力不断地得到肯定和锻炼,他们会更努力、更认真地投入这项活动中。

教育理念:我认为高中教育不是培养精英,而是让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体会到其中的快乐。

评委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一是学生。教师评委对于班内开结题活动就一个科任教师或班主任。学生评委,我是这么设计的:一个班有几个小组,就有“几个评委”,这里的几个评委不是数字上的几个,也不是传统的从学生中选出评委,而是每个小组发了一份评委评价表,由小组内部协商:“怎么干?由谁干?”我看到:“有的小组是商量着打分;有的小组是轮流打分;有的是一个人打分。”不管怎样,我看到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项教学活动中,而我同样收到合理的评分结果。而更多的权力、合作、协调与锻炼交予学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统分员:统分员也是班内公开、各组推荐上来的,统分员由于能力要求不高,所以人数较多,人数多时,每组限定一人,并将之分为几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连任两期,并负责培训下一个工作组。并在工作过程中引入竞争,最终把那些愿意干、认真干、干得好、干得快的留下。少了就再培养,多了就编组轮流工作。

统分员的职责和任务:在各组汇报完毕后,迅速地将分到的小组的评分登记在表格中,并回到原位,与别的统分员交换、补足信息。然后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计算平均分,并与别的统分员核对,取众数,最后将结果传递给主持人。

统分员的位置设在第一排中央,方便与教师、主持及全班范围内互动。

黑板背景设计员:全班范围内推荐,把那些字写得好、画画得好的登记在册。任由他们自由组合,或一人一期、或一组一期、或两人搭档、或三人配合。总之,不拘一格由学生自主,而我要求的就是上课之前把这节课的主题以大字形式或写或绘在黑板上。

思考:班内开题报告、结题答辩一般由老师布置教学场景,有的老师不擅长书法,大多数老师也不愿意花费太多心思在这上面,

所以我看到的一般都是几个大字在黑板上,谈不上艺术与美感。

但当我将这个舞台和机会交予学生并引入组间竞争时,学生给了我许多惊喜。虽然都是粉笔,但漂亮的艺术字、书画、平面字体设计等都出现了。

环节三:开结题活动相关人员实习

虽然教师交代,但对学生而言,真正实施起来,各类人员之间的配合,以及自己该干什么,该怎么干,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我非常重视开题的第一次课的各个环节,该提醒的提醒,该干涉的干涉,该交代的交代,该纠正的纠正。这样第一节课只安排一个组做开题,便于所有人员都能清楚熟悉自己的任务和流程,第二节课开始,就可以有条不紊地正常进行了。

班内纪律的调控:纪律控制,我采取了以组为单位的组牌管理制度,将组牌放于小组中间,只要有违纪行为,就扣小组分,全组成员存在连带关系,迫使成员间相互提醒督促。个别屡教不改

的,可开除组籍——遭受小组甚至全班的排挤,因为没有人愿意被拖累,被一个小组开除的学生一般没有第二个小组收留。这样一来,对于爱违纪的学生会承受一定的压力,便于提高他们的自控力。这种管理方法,从小组建好后就可以开始使用。

我推荐“以组为单位的组牌管理制度”,使用起来感觉效果不错,这也是多年教学所悟。被开除的组员,形成“特别小组”,教师重点教育帮扶,一个学期后,又获得新生的机会。

4.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篇四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近四十年来,传统的确定性数据(deterministic data)管理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 展,造就了一个数百亿的数据库产业。数据库技术和系统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基 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在传统数据库的应用中,数据的存在性和精确性均确定 无疑。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理解的不断深入,不确定性数据(uncertain data)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在许多现实的应用中,例如 经济、军事、物流、金融、电信等领域,数据的不确定性普遍存在,不确定性数 据扮演着关键角色。

传统的数据管理技术却无法有效管理不确定性数据,这就引 发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对研发新型的不确定性数据管理技术的兴趣。

由于不确定性数据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可能是原始数据本身不准确或是采 用了粗粒度的数据集合,也可能是为了满足特殊应用目的或是在处理缺失值、数 据集成过程中而产生的),因此,不确定性数据的种类较多,例如关系型数据、半 结构化数据、流数据、移动对象数据等,相应地也出现了许多与数据类型紧密相 关的数据模型。

定义与应用场景相匹配的数据模型是不确定性数据管理的首要任务.在不确 定性数据管理领域,最常用的模型是可能世界模型(possibleworld model)。该模型 从一个不确定性数据库演化出很多确定的数据库实例(称为可能世界实例),而且 所有实例的概率之和为 1.不确定性数据的种类较多,例如关系型数据、半结构化 数据、流数据、移动对象数据等,尽管存在许多与数据类型紧密相关的数据模型, 但是这些模型最终都可以转化为可能世界模型.其中,基于 xml 的不确定性数据建模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半结构化数据模型。

半结构化数据模型(semistructured data model)能有效描述缺乏严格模式结构的 数据。半结构化数据通常可以用文档树来描述。

Dekhtyar 等人提出了一种管理 概率半结构化数据(probabilistic semistructured data)的方法,该方法以关系数据库 技术为基础,支持丰富的代数查询。

更多的工作则是直接以文档树形式描述不确 定性半结构化数据,例如p2 文档模型(p2document model)、概率树模型,以及 PXML 模型、Keulen 等人的概率树模型、PrXML 模型等。

二、工作任务分析 我在小组中的研究部分是不确定性数据的模型。项目开启后,我的工作与任 务可分解分以下几个部分

1、学习与整理前辈们在不确定性数据方面的研究成果。这项目工作任务主要 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广泛地收集与了解不确定性数据的相关知识,了解 不确定性数据的轮廓,知道相关的术语、概念,方便以后与别人作相关的交流。

第二阶段是有针对性学习与理整理现有的不确定性数据模型方面的理论知识。这 一阶段,要知道各种模型的概念、所针对不同种类的数据、以及它们优势与不足 之处。第三阶段是把精力放在不确定性数据研究的某种数据的模型上。

此阶段要 做到对相关的模型在较深入的理解,不单要知道他们的定义、优劣、具体应用情 况,还要理解它们在数学上表述、证明。

2、对现有的不确定性数据模型提出自己的见解。主要包括以下一系列的活动:

1)仔细研究现在模型的优点与不足之处;2)与其它组员(还有指导老师以及相 关的研究人员)交流看法,尤其是向其它组员了解在不确定性数据的存储与查询 方面算法知识,为优化工作提供依据与灵感。3)整理所收集到的不确定性数据模 型的资料。

三、调研报告 1 不确定性数据与xml 的发展史 实际上,针对不确定性数据的研究工作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从二十世纪八 十年代末开始,针对概率数据库(probabilistic database)的研究工作就从未间断,这类研究工作将不确定性引入到关系数据模型中去,取得较大研究进展。近年来,针对不确定性数据的研究工作则在更广的范围之内取得更大的进展,即:在更丰 富的数据类型上处理更多种类的查询任务。不确定性数据管理技术的典型框架包 含四大部分:模型定义、预处理与集成、存储与索引、查询分析处理。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1〕是一种简单灵活的 文本格式的可扩展标记语言,起源于 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是 SGML 的一个子集合,也就是 SGML 的一个简化版本,非常适合 于在 Web 上或者其它多种数据源间进行数据的交换。随着 Web 上数据的增多,HTML 的缺点越来越突出。W3C 的成员认识到,必须有一种方法能够把数据本身 和数据的显示分离开来,这样W3C 在1996 年提出了XML 的概念。XML 不仅保 留了SGML 的很多优点,而且更加容易操作以及在World Wide Web 环境下实现。

1998 年,XML 成了W3C 的推荐标准。不确定性数据的发展方向 在传统数据库的应用中,数据的存在性和精确性均确凿无疑。近年来,随着 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理解的不断深入,不确定性数据(uncertain data)得到广泛的重视。在许多现实的应用中,例如:经济、军事、物流、金融、电信等领域,数据的不确定性普遍存在,不确定性数据扮演关键角 色。传统的数据管理技术却无法有效管理不确定性数据,这就引发了学术界和工 业界对研发新型的不确定性数据管理技术的兴趣。针对不确定性数据的研究工作 则在更广的范围之内取得更大的进展,即:在更丰富的数据类型上处理更多种类 的查询任务。

四、方案拟定与分析

1、采用由大到小,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研究。

不确定性数据对于我来说,是比较新的东西。要想快速把握一样新的东西,并不断深入,从整体上了解它的整个框架,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防止在研究的 过程中迷失方向,同时,从整体上把握了不确定性数据后,也可以更方便更有效 率地与别人进行交流,更有效地从网络上检索到有用的信息。

万丈高楼平地起,把握不确定性数据的整体,就是为不确定性数据的模型研 究打基础。基础扎实,深入研究阶段才能底气。

五、毕业论文撰写提纲 摘要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不确定性数据的背景 1.2 不确定性数据的管理框架 1.2.1 模型定义 1.2.2 预处理与集成 1.2.3 存储与索引 1.2.4 查询分析处理 1.3 不确定性数据的模型 1.4 建模的要求与挑战 1.4.1 庞大的可能世界实例集合 1.4.2 新出现的维度———概率维 1.4.3 不确定性数据管理的理论问题 第二章 可能世界模型 2.1 可能世界模型的简介 2.2 可能世界模型的举例与说明 第三章 针对关系型数据的模型

3.1 Probabilistic ?-table 模型 3.2 Probabilistic or-set table 模型 3.3 Probabilistic or-set-? Table 模型 3.4 Probabilistic c-table 模型 3.4.1 三个简单的表达系统 3.4.2 Probabilistic c-table 第四章 针对半结构化数据的模型 4.1 p-document 模型 4.1.1 模型简介 4.1.2 xml 4.1.3 模型定义的相关问题与解决方法 4.2 概率树模型模型(probabilistic tree model 4.2.1 模型快照 4.2.2 模型的定义 4.2.3 模型的不足之处 4.3 PXDB 模型 4.3.1 PXDB 模型引入 4.3.2 模型定义 4.3.3 c-formulae 4.3.4 模型评价 第五章 其它模型 5.1 针对数据流的模型 5.1.1 针对数据流的模型 5.1.2 一个常用模型的定义 5.1.3 相关窗口的分类 5.2 针对多维数据的模型 5.2.1 关于OLAP 5.2.2 针对多维数据的模型 5.2.3 相关模型 第六章 总结 6.1 内容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六、实施计划 设计总共用时3 个半月左右。

具体安排如下:

2010.3.1——2010.4.11 论文选题,收集资料,并完成开题报告初稿。2010.4.12——2010.4.30 学习与整理不确定性数据的相关资料。2010.5.1——2010.5.15 进入不确定性数据模型深入研究阶段,并完成论文初 稿。

2010.5.16——2010.5.25 修改毕业论文 2010.5.26——2010.6.10 整理好材料,装订好论文,进行答辩准备。

指导教师意见: 签 名:

年 月 日 备注:

1、要有10 篇以上相关文章的阅读量。

2、理、工科开题报告撰写不少于2500 字,人文社科开题报告不少于3500 字,包括论文选题 的背景和意义、工作任务分析、调研报告、方案拟定与分析、毕业论文撰写提纲及实施计 划、文献综述(理、工科可不提交文献综述)等。

3、电脑打印,用 A4 纸,页边距左边 3。2cm,右边 2。54cm,上下边距 2。54cm,在左边装 订;内容为小四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 磅。

5.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篇五

论文题目: Flash 制作 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文化学院 学号:0*** 姓名:__吴超_______

开题报告正文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短短几十年,电脑游戏得到迅猛发展。电脑游戏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优势,拓宽了传统游戏的界限,给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在这些游戏中,flash游戏以其好看的动画,绚丽的声光效果,高度的通畅性,以及很强的可玩性,而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虽然随之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还是不能否认其具有的教育价值。

三、数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是抽象思维的产物,是人类历史上诞生最早的一门科学。而纵观当今数学教学,从最开始的识数学习到后面高深的理论学习,都是以学生的死记为基础,然后在无止的练习而达到目的。从而使数学教学缺乏吸引力,使部分学生对数学感到苍白,长期以往,甚至使学生对数学感到厌恶,痛恨。数学教学及需一种解决方法。

四、本课题就是想充分挖掘flash游戏在算数教学方面的潜力,使flash游戏和数学教学相结合,将游戏高度吸引力和强大的互动性因素与数学教学因素整合,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活泼愉快,兴趣盎然的情绪中开展学习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二、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外现状:

游戏教学在西方,日韩等国家被认为是激发少年儿童对电脑的兴趣和爱好的最佳途径,在美国,《模拟城市3000》被列为小学生的课程;芬兰等国也把游戏教学作为开发少年智力和培养他们对电脑和学习兴趣的课程。从而国外对flash游戏和数学教学进行了大量的设计和研究,也开发出了一些大量的flash教学游戏。

在国内,对flash 的研究和开发发展迅猛,出现了大量的flash动画和小游戏,但flash用于数学教学的研究还处与起步阶段,开始对一些非形象的数学教学难点进行flash动画模拟如万方数据(http://scholar.ilib.cn/)上有“用FLASH模拟演示数学中点的运动轨迹”

等演示课件,也有一些对初步识数的flash游戏.与动画。如三辰卡通集团的蓝猫教学系列等。但flash 在中国数学还未得到广泛引用,还有待长足发展。

发展趋势: Flash游戏教学以成为当前的一大趋势,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得到初步的应用(如幼儿识数教育的flash实现),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体现了flash游戏和数学教学相结合带来的好处。在今以后,flash游戏和数学教学的结合将会越来越紧密,相信不久以后,游戏和教学的概念将会越来越模糊,从而最终会达到游戏即是教学,教学即是游戏,游戏与教学水乳交融的最终状态。

三、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选定剧情 被遗忘的时光 想到童年的时候 回不到过去 一段情绪的思恋

创制脚本和份镜头,确定风格 风格设想以暖色和手绘画风为主

初步设想是以FLASH 的手法制作,融入一些手绘的感觉 在配合一些后期特效,合成匹配的音乐,就想制作一部真的动画一样,但技术有限 效果当然不能和大制作电影相比,但我会努力做得最好的水平

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第一周 开题

第二周 调研 分析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与步骤 第三周 中文 英文资料检查

第四周 绘出详细的效果图哈分镜剧本

第五周 进行修改 完善设计与论文进行论文答辩

六、论文主要文献

[1] 李红玉 flash动画制作 北京:地质出版社.[2],刘甘娜,朱文胜,付先平,多媒体应用基础 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刘曲雁.MTV艺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之我见[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3,1,(2):

[4]王孝锦.论音乐电视画面的创作[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4): [5]马海燕,李希文,郭文平.浅析Flash动漫MV中 镜头与接镜技巧[J].台州学[6]院学报,2007,29,(6):21-23.[7] 彭一丰.试论MTV的审美构成[J].电视研究.1996,(6):44-46.[8] 赵君韬,谭北林.动画艺术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6.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篇六

正文、参考文献及其标注请按照APA格式书写

封面示例:(所有文本页边距:上边距为25mm,下边距为20mm,左边距为30mm,右边距为30mm)

学号__2011302280066_

密级________________

(黑体5号)

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1号宋体居中)

课题名称

武汉大学大学生婚恋观研究

(2号黑体居中,标题行间距为32磅)

院(系)名 称:武汉大学 专 业 名 称

: 学 生 姓 名

: 指 导 教 师

(宋体小3)

二○一四年五月

目录(例如)

1.前言………………………………………………………………………………1 2.文献回顾…………………………………………………………………………X 2.1…………………………………………………………………………………...X 3.研究框架…………………………………………………………………………X 4.研究方法…………………………………………………………………………X 4.1……………………………………………………………………………………X 4.2……………………………………………………………………………………X 5.研究计划…………………………………………………………………………..X 附录一……………………………………………………………………………….X

郑 重 声 明(宋体粗体2号居中)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宋体4号)

本人签名: 日期:

正文的全文应该用1.5倍行距

1.前言/背景(粗体,小四号字体)

(在这部分里面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用小四号宋体书写,不用粗体)

如果需要用小标题的话,请用1.1,,1.1.1等类似表达法。1.1研究背景: 1.1.1政策背景。2005 年9 月1 日起全面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取消了“在校期间擅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做退学处理”条文,这意味着在校大学生开始直面婚姻这样一个现实问题。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 发[2004]16 号)精神指引下,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树立正确文明的婚恋观,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1】 1.1.2社会背景。中国社会在20 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飞速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期恰逢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当代大学生从小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他们是家庭的中心和关注的焦点。这导致他们在恋爱结婚的过程中出现了较之于传统婚恋观念及方式所完全不同的现象和问题。【2】

1.1.3文化背景。当代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目前,在大学生婚恋观形成方面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以及网络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其中,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仍占主流,传统婚恋观念对当代大学生仍然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随着中国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西方思潮不断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西方的自由主义、竞争意识、主体意识等思维方式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的婚恋价值取向中,造成部分学生的恋爱和婚姻动机多样化。网络的虚拟性使大学生将恋爱、婚姻想象的过于完美,造成大学生婚恋理想与现实的脱节。【3】

1.1.4个体背景。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晚期,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使他们产生了恋爱的需要,对婚恋问题的关注和对恋爱以及性的尝试成了大学生在校生活的一部分。恋爱和婚姻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现实而又敏感的话题。【4】 在此期 间,他们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朝气蓬勃,情绪强烈、丰富;人际关系进一步扩大,注重友谊与爱情;自我意识有新的发展,自尊心强,但与此同时,有时不善于把过剩的精力用于学习和正确的活动上;在客观条件尚未具备时,急于满足暂时的需要,易于产生悲观失望;过分强调凭借想象,而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导致脱离现实。有些人自尊心过强,对情绪、情感缺乏控制,结果成为感情的奴隶。一方面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基本成熟,他们渴望爱情,渴望与异性交往的心理是比较强烈的;另一方面,由于心理上的尚未完全成熟,在对待婚恋问题上,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理智。【5】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促使其健康成长成才。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下,人们的传统观念正在逐渐被淡化,思想得到巨大解放,许多人不再尊崇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转而是婚姻自由占据了主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对待恋爱与婚姻的问题上持更加开放的态度,同时责任感也在下降,婚前性行为、婚前同居、裸婚、闪婚等现象越发普遍。伴随而来的便是我国的人工流产、离婚率居高不下,以及因恋爱问题引起的大学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这与大学时期没有形成成熟、正确的婚恋观有着莫大的关系。

大学时期是个人婚恋观形成与发展的时期,而婚恋观是否正确将影响到大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业以及今后的婚姻生活、人生轨迹,同时又关系到家庭的稳定以及社会的和谐。因此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在为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与引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文献回顾(粗体,小四号字体)

(在这部分里面主要包括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研究,该部分的最后一段应该对文献回顾进行总结,然后提出本研究的研究问题)(用小四号宋体书写,不用粗体)

如果需要用小标题的话,请用2.1,,2.1.1等类似表达法。1 大学生婚恋观的定义

目前,学界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界定较为模糊。我国学者赵冰洁认为,婚恋观是人们的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体现(赵冰洁,2002);刘亚丽等认为,婚恋观是人们对恋爱、婚姻和性等基础问题的看法,是人生观的重要构成因素和具 体体现(刘亚丽,2003);苏红等认为,婚恋观是人们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苏红,2006)。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大学生婚恋观指的是从恋爱到婚姻这个完整过程中,大学生对恋爱、婚姻和性等基本问题的看法。

国外大学婚恋研究及评价:

若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建立为起点,国外对婚恋观念的研究从19世纪40年代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国外大学生婚恋观有以下特点:

(1)国外大学生对大学期间恋爱呈支持太度。Knox & Zusm an研究表明恋爱在高校中是很普遍的,83%的从未结过婚的大学生报告说自己正在和一个约会对象恋爱。

(2)国外大学生对于婚姻态度很积极。Paige D Martin的研究表明了绝大多数年轻人表示出了对不良婚姻的否定态度和把婚姻作为一种责任的观点。Salts、Connie J等人的研究还发现女生比男生对于婚姻具有更积极的态度。

(3)国外大学生性观念较为开放。Huang Karend对旅美大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调查,有58.7%的女生、33%的男生涉及了婚前性行为,60%以上的被试赞同出于爱情或定情的婚前性行为,且在容忍程度上无性别差异。

2、对大学生婚恋观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外研究者发现影响婚恋观的因素包括:(1)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身份、个人品质、信仰等。(2)家庭因素如家庭结构、家庭背景、家庭成员的沟通与交流情况等。(3)社会因素如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文化氛围、社会政策等。

3、国外对婚恋观测量工具的研究国外研究者在研究婚恋观理论的同时,也编制了许多的测量工具或调查工具,但大多是对大学生婚恋观某一方面特征的测量或调查。如Hill’s 编制的婚姻态度量表、Lee编制的爱情方式量表以及后来Hendrick在Lee的基础上编制的爱情态度量表等。

4、国外大学生婚恋观研究评析国外学者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虽然成果很多,但相关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概念缺乏明确的结构划分,大学生婚恋观的测量工具缺乏科学性,总体上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架构。但其研究态度、研究方法和成果值得我们借鉴。

二、国内大学生婚恋观研究成果及评述

从禁婚—不提倡恋爱—结婚开除—禁“租房”—不限制结婚为例,中国大学生的婚恋观走过了这样一个嬗变的过程。这里面不仅仅有大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因素,同时与社会环境的推波助澜,高校扩招以及后勤服务滞后等不无关系。通过对95篇相 关文献的研读,发现国内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国内大学生婚恋观研究成果及特点

(1)以对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调查及原因分析为主。研究显示,当前大学生婚恋观中开放意识与传统意识并存:大学中恋爱 现象普遍;大学生恋爱动机多元化;大学生仍然青睐才子佳人的搭配,由“以往注重家庭门第和经济条件到现在强调个人因素,尤其强调个性、品德、感情等”。(2)女大学生婚恋观更吸引人们注意。在选读的95篇大学生婚恋观研究文献中,女大学生婚恋观的文献有21篇。由于中国历史上有着长久的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解放更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变迁。女大学生对待性爱也是兼有开放和传统的两面,另外女大学生中特有的“毕婚”、“急嫁”现象也值得关注。

(3)重视对影响大学生婚恋观因素的研究。除了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上开放思想和传统思想的碰撞,学校、家庭和网络等传媒工具是影响大学生婚恋观的主要因素。(4)注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差异性研究。一是地区差异性研究: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对北京市九所高等院校进行的大学生婚恋观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尽管会有很小的地区差异,大学生婚恋均表现出开放性、多元化、自由性的趋势;二是性别差异性研究:无论男女在对待恋爱的态度上均持赞同态度,相对男生,女生对待婚恋总体上稍微保守一些。三是社会与家庭背景的差异性研究:金乐通过研究得出网络等媒体使得大学生对待婚恋的态度和行为上更为开放;吴彬通过对广西工学院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认为“家庭环境是大学生婚恋观本源”等。

2、国内大学生婚恋观研究评价与国外不同的是,国内虽有诸多学者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并没有相关的测量工具或准则,调查方式往往以自编问卷为主,题目设置上常含有研究者本人价值判断的选项,有悖于价值中立原则,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没有很好的保证。样本选择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研究少;对重点高校研究多,对一般高校研究少;对汉族学生研究多,对少数民族学生研究少,难以综合全面的反映当代大学生整体的婚恋观。研究成果内容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很少有深层次的理论思考;并且大多数学者仅仅是从大学生婚恋观的状态进行研究,很少从过程性的角度来研究;从研究大学生婚恋观的学科视角来看,大多是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并且各学科研究的主要目的都是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分析,提出建议,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但总体上来说,当前的研究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对大学生婚恋现状及特点的描述,让我们对当前大学生婚恋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研究学者们所提出来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对学校和社会教育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较高的可行性。

3.研究框架/概念框架/理论框架(粗体,小四号字体)

概念框架是指运用了某种model 来作为你的论文指导,你将这个model 运用在你的研究中,这就属于概念框架

理论框架是指运用了某种理论作为你论文的指导,你将这个理论运用在你的研究中,就属于理论框架

研究框架就是指在没有model或者理论支持下,你将你研究中的变量,研究主要框架用图框的格式表示出来就属于研究框架。

4.研究方法(粗体,小四号字体)

4.1 研究设计

(具体内容用小四号宋体,不用粗体)

4.2 样本(样本抽样方法、样本大小,样本收集场所、样本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具体内容用小四号字体,不用粗体)

4.3 研究工具

(工具的作者、工具评价的内容、工具的具体包含的内容,应用工具后评价结果的方法,工具的信效度)(具体内容应用小四号宋体,不用粗体)

4.4 研究过程(具体实施研究的步骤)(具体内容应用小四号宋体,不用粗体)

4.5 数据分析方法

4.6 伦理考虑

5.研究计划

毕业论文的自我安排的工作进度表,(例如在哪段时间内收集资料,在哪段时间内数据分析,在哪段时间内书写论文等)。

参考文献

新的一页开始书写。

参考文献应该按照APA格式书写,参考文献这部分应该从新的一页开始书写。

参考文献部分,英文参考文献放在前面,中文参考文献放在后面。

附录

7.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篇七

一、设计依据及研究意义

1.《桥梁工程》 人民交通出版社

2.《结构设计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

3.《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会犯》(JTG D60-2004)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 B01-)

6.《公路桥涵设计手册——墩台与基础》

7.《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桥梁》

通过设计xxxxx,熟悉相关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对桥梁的设计步骤,设计要求等有初步的了解。对桥梁设计软件进行学习,并熟练掌握对其的运用。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还可以培养自己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具备初步专业工程人员水平,为将来的工作学习打下来那个号的基础。

二、设计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目标、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

第一,完成桥梁的方案比选及总体设计。针对给定的资料,对桥位提出可行性方案,然后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选出推荐方案。

第二,进行结构设计计算和验算。针对选定的设计方案完成以下内容:1、上部结构尺寸拟定;2、桥面板计算;3、全桥节段划分;4、恒载和活载内力计算;5、其他因素引起的内力计算;6、内力组合的确定;7、配筋计算;8、预应力束的布置及相关计算;9、梁截面特性计算;10、强度及应力验算;11、挠度及预拱度计算;12、桥墩设计计算;13、基础设计计算。

第三,进行相应图纸的绘制。

整个设计过程于5月28日完成,并于6月9日前完成计算书和图纸的整理工作。设计完成后提交计算书和图纸,图纸包括桥梁总体布置图、上部结构一般构造图、主体结构钢筋布置图、桥墩构造图、桥台构造图。

三、设计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安全、经济、适用、美观是桥梁设计中的主要考虑因素,安全尤为重要。所以研究的重点在桥梁方案比选及总体设计,以及结构设计计算和验算。

本次设计是第一次对整座桥梁进行全面的设计,设计过程包括了桥梁外观、桥梁结构和桥梁施工三个方面。难点有三点,第一,由于

缺乏经验,截面尺寸的拟定难以合适地把握,配筋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第二由于对软件的熟悉程度不够,设计中的电算部分可能出现错误。第三,由于对规范不够熟悉,设计中可可能出现不合理的设计操作。

四、设计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以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

步骤:

1、方案的比选;

2、上部结构尺寸拟定;

3、桥面板计算;

4、全桥节段划分;

5、恒载和活载内力计算;

6、其他因素引起的内力计算;

7、内力组合的确定;

8、配筋计算;

9、预应力束的布置及相关计算;

10、梁截面特性计算;

11、强度及应力验算;

12、挠度及预拱度计算;

13、桥墩设计计算;

14、基础设计计算。

五、进行设计所需要的条件

1.《桥梁工程》 人民交通出版社

2.《结构设计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

3.《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会犯》(JTG D60-2004)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 B01-2003)

6.《公路桥涵设计手册——墩台与基础》

7.《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桥梁》

8. 微型计算机及相关计算和绘图软件

六、工作进度安排(时间、内容、步骤)

(一)准备阶段

1.20XX年12月10日至20XX年1月8日,查阅收集文献资料,确定论题,准备开题报告。

2.20XX年1月9日至2月17日,进一步修正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完成开题报告。

3.20XX年1月18日至3月1日,进一步查阅文献,在网上开展问卷调查,收集资料,为论文写作做准备。

(二)写作阶段

1.20XX年3月2日至3月9日,整理文献资料和数据。

2.20XX年3月10日至3月31日,撰写论文初稿。

3.20XX年4月1日至4月21日,提交论文初稿,并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修改论文初稿和二、三稿。

4.20XX年4月22日至4月25日,论文定稿、打印、送审,准备论文答辩。

(三)答辩阶段

8.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篇八

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文)开 题 报 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 11 级(2015届)2班 06学号 柴屹

题 目:年产500万㎡(外墙砖300万㎡、釉面砖200万㎡)建

筑陶瓷厂设计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现状:

景德镇陶瓷始于汉世,五代时的景德镇以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和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对于元、明、清瓷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是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结晶。

景德镇陶瓷也经历了从国有十大瓷厂到民营企业的转变。景德镇地区的陶瓷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了另一个新的阶段,陶瓷企业越来越多并且规模也越来越大,并且形成了“术业有专攻”的态势,一些在烧成难度很大工艺如高温颜色釉、粉彩轧道工艺等也有企业把它们又重新的发扬光大。比如景德镇的景德缘陶瓷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尽心尽力去发扬中国陶瓷传统文化的企业。他们经过努力终于实现了对高温色釉、粉彩轧道等工艺的继承和发扬。景德镇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主要矿产有瓷石、高岭土、石灰石、大理石等,其中高岭土更为丰富,然而瓷器所用的最主要材料正是高岭土,制陶所用的高岭土最早是来自景德镇附近的高岭村。为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料支持。

2003年12月5日,国家科技部批准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依托单位,组建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于2008年3月获得优秀的评价正式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命名。中心以研究开发日用及建筑陶瓷行业基础性、关键共性技术为重点,通过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结合,开展先进实用的工程化技术研究,为行业提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装备。通过以现代先进技术改造传统的陶瓷产业,推进陶瓷产业升级换代,为地方打造陶瓷科技城和特色产业化基地服务。中心的建立,为我国传统陶瓷行业构筑了一个集工程化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标准化与检测、人才培训与信息交流为一体的完整平台。

2004年10月,第一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举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景德镇官方用以展示景德镇瓷器产品及宣传景德镇陶瓷文化而定期举办的一种商贸活动。由国家商务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景德镇高技术陶瓷国际论坛由国家科技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参展企业涵盖了广东、山东、河北、湖南、广西、浙江、福建等国内外各主要产瓷区和中国十大名窑代表企业。境外企业涵盖了世界各主要产瓷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展品涵盖了艺术陶瓷、日用陶瓷、工业陶瓷、高新技术陶瓷、建筑卫浴瓷、陶瓷包装等。瓷博会期间将举办中国高技术陶瓷国际论坛、第二届景德镇近现代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全国青花玲珑暨青花日用陶瓷器型与装饰设计大赛;千年窑火传递和独具民俗特色的瓷业“三圣”公祭等陶瓷研讨、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相关配套活动。为扩大瓷博会贸易成交,场馆内设有专门的商务区,将举办厂商和采购商面对面的供需接洽会、招商引资洽谈会和内外贸易合同签订会。

2008年6月,经国家科技部审查认定,同意在景德镇建立“国家火炬计划景德镇陶瓷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这是继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际陶瓷博览会之后,又一个国家级生产基地落户该市。

该基地的建立,将为景德镇市招商引资、高科技陶瓷发展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国家科技部也将按照相关政策,通过基地这一平台,对景德镇陶瓷产业进行项目倾斜。

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

课题研究目标:

设计一个与江西景德镇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陶瓷厂,为当地增加经济效益,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地区的就业率,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选择适当的设备,进行合理的配置,建造合适的厂房结构,实现整体建设水平和基地整体品牌的升级,并为以后的自主研发做准备。

课题研究内容:

对厂址的选择确定,对厂房总平面布置的设计,对陶瓷厂设备进行生产工艺布置和设计,物料平衡计算及设备选型计算,对原材料、水、电、燃料、销售等方面的设计,对原材料、产品的运输方式及线路的设计,对检修、环保及其他方面的设计。

课题研究方法:

根据景德镇当地政府的政策、地理优势及资源优势,生产需要量大的地砖和抛光砖。根据当地的需求量、生产条件结合自生企业条件,决定产品产量为500万㎡,其中外墙砖300万㎡、釉面砖200万㎡。

课题研究手段:

1.查阅相关资料;2.设计开题报告;3.编写设计任务书;4.绘制布置图

设计(论文)提纲及进度安排:

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

[1]吴晓东.陶瓷厂工艺设计概论.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7(重印)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9.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篇九

1、选题背景和意义(包括: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本选题的创新之处、理论和现实意义)

选题背景:

ieee在1983年是这样定义软件测试的:由人工或自动方法来执行或评价系统或系统部件的过程,以验证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识别期望的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它是软件工程的一部分,它随着软件开发应运而生,并随着软件开发的产业化而受到重视。简言之,软件测试就是不断发现bug,并不断修正的过程。

由于软件是人脑的高度智力化的体现和产品的这一特殊性,不同于其他科技和生产领域,因此软件与生惧来就有可能存在着缺陷。如何防止和减少这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呢?回答是进行软件测试。测试是最有效的排除和防止软件缺陷与故障的手段,并由此促进了软件测试理论与技术实践的快速发展。新的测试理论,测试方法,测试技术手段在不断涌出,软件测试机构和组织也在迅速产生和发展,由此软件测试技术职业也同步完善和健全起来。

android现在应用很广泛,可谓是如日中天,未来发展的方向大概是手持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等 ,相信android应该能在这些领域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因此,我此次毕业设计确定为测试android应用程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毕业设计测试对象确定为android新浪微博手机客户端。新浪微博是一款为大众提供娱乐休闲生活服务的信息分享和交流平台。新浪微博客户端既软件集成主流迷你博客、微博客、一句话博客,即可做博客(自动)发表、评论、转发的客户端软件。本次毕业设计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对新浪微博android客户端的测试,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寻找android的测试规律,总结其测试点。同时,通过毕业设计研究,将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相结合,培养从文档中获得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作风,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争取为将来从事软件测试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掌握软件测试积累宝贵的经历和经验。

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对于国外软件测试的悠久发展历史,我国的软件测试的起步较晚。由于起步时间上的差距,我国目前不论是在软件测试理论研究,还是在软件测试的实践上,和国外发达国家都有不小的差距。技术研究贫乏,测试实践与服务也未形成足够规模,从业人员数量少,水平层次也不够高。从总体上说,国内的软件行业的发展还很不成熟,软件测试更是处于弱势地位。目前,中国软件产业在产品功能和性能测试领域都存在着严重不足,中国软件企业已开始认识到,软件测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中国软件企业的前途命运。国内软件测试人才紧缺的现状也已经凸现出来。

未来软件测试技术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应用将会越来越普遍,测试技术将不断细分。

2、课题研究主要内容、预期成果或结论、难点及关键技术(要给出相对具体描述)

研究的主要内容:

1, 黑盒的测试方法测试android程序

2, 软件测试流程

3, 现有相关软件测试技术方法和工具

4, 软件测试过程与技术改进

预期成果:

1, 了解掌握软件测试流程。掌握测试计划制定,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报告分析等。

2, 希望能在测试过程中找到android的测试规律,寻找与其他软件的不同点。

3, 希望针对android程序总结出android程序的测试点,bug经常出现在的地方。

4, 期望针对这些测试点,能有自己的想法。

难点:

1, 没有待测试程序文本、控制流程图及有关要求、规范等文件

2, 测试用例及测试例程的分析、理解和设计,

3, 没有开发组织的配合,没有软件测试团队之间的讨论

4, 目前缺乏测试管理方面的资料,几乎没有可供参考的、已实现的、完整的测试管理与测试实施模式。

关键技术:

软件测试技术归结为两大类: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有可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静态测试主要包括代码检查法、静态结构分析法等;动态测试技术主要包括程序插桩、逻辑覆盖、基本路径测试等。黑河测试一般可分为功能测试和非功能测试两大类:功能测试主要包括等价类划分、边值分析、因果图法、错误推测、强度测试、兼容性测试、配置测试、安全测试等。

3、课题研究方法及条件(研究方法描述和必要的软、硬件条件)

研究的方法及组织:

1、需求调研

全面了解系统功能,从客户角度考虑软件测试需要达到的验证状态,即哪些功能点需重点测试、哪些无需,以便将来制定测试计划。

2、制定测试计划

制定总体的测试计划,详细阐明本次测试目的、对象、方法、范围、过程、环境要求、接受标准以及测试时间等内容。

3、测试设计

在设计测试方案时,首先分解测试内容,对于一个复杂系统,通常可以分解成几个互相独立的子系统,正确地划分这些子系统及其逻辑组成部分和相互间的关系,可以降低测试的复杂性,减少重复和遗漏,也便于设计和开发测试用例,重要的是描述对系统分解后每个功能点逐一的校验描述,包括何种方法测试、何种数据测试、期望测试结果等。然后以功能点分析文档作为依据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设计测试用例是关系到测试效果以至软件质量的关键性一步,也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根据对具体的北侧系统的分析和测试要求,逐步细化测试的范围和内容,设计具体的测试过程和数据,同时将结果写成可以按步执行的测试文档。每个测试用例必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标题和编号

(2) 测试的目标和目的

(3) 输入和使用的数据和操作过程

(4) 期望的输出结果

(5) 其他特殊的环境要求、次序要求、时间要求等

4、准备测试数据

在软件测试中,为了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益和质量,只要条件许可,应尽可能采用计算机自动或半自动测试的方法,利用软件工具本身的优势来提高工作效率。

5、测试执行

当所有必需的测试准备工作都已完成,则可以按照预定的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案逐项进行测试。

为了保证测试的质量,将测试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即:代码审查、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验收测试。代码会审是对程序进行静态分析的过程。单元测试集中在检查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模块上,通过测试发现实现该模块的实际功能与定义该模块的功能说明不符合的情况,以及编码的错误。集成测试:集成测试是将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起来同时进行测试,主要目标是发现与接口有关的问题。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任何与预期目标不符的现象和问题都必须详细记录下来,填写测试记录。为了能准确的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的解决问题,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一般来说所发现的问题必须是能够重视的。

6、回归测试

在测试中发现的任何问题和错误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法。一般来说,经过修改的软件可能仍然包含着错误,甚至引入了新的错误,因此,对于修改以后的程序和文档,按照修改的方法和影响的范围,必须重新进行有关的测试。

7、测试分析报告

测试结束后要及时地进行总结,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写“测试分析报”。

硬件条件:

pc机1台

搭建软件环境:

android模拟器;

客户端源代码;

自动化测试软件;

4、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研究各阶段任务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

1) XX年11月28日至XX年12月14日(第7学期第8周至第14周):提交开题报告;查阅资料,学习测试方法。

2) XX年2月13日至XX年3月19日(第8学期第1周至第6周):查阅软件相关文档,了解所要测试的软件的各功能模块,搭建测试环境搭,编写测试用例。

3) XX年3月19日至XX年3月23日(第8学期第6周):中期检查,初步整理测试数据,分析测试结果。

4) XX年3月23日至XX年3月30日(第8学期第7周):提交论文初稿。和实验验收报告初稿。

5) XX年3月30日至XX年4月6日(第8学期第8周):反馈论文修改意见。

6) XX年4月6日至XX年4月13日(第8学期第9周):对论文进行二次修改意见。

7) XX年4月13日至XX年4月20日(第8学期第10周):论文定稿及提交

5、主要参考文献(证明选题有理有据的相关资料源,文献不少于5篇(含外文文献),文献书写格式参见《计算机系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与标准》

[1] 佟伟光 《软件测试》 人民邮电出版社 XX年5月

[2] 美)william e.perry著 高猛 等译《软件测试的有效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XX年1 月

[3] 古乐,史九林等编著 《软件测试案例与实践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XX年2 月

[4] gerald d.everett, raymond mcleod, jr.著 郭耀等译《软件测试 :跨越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清华大学出版社 XX年9月

10.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十

法院实行个案监督有可 能使权力机关成为具体处理案件的机构,不符合权力机关的地位,而且

有可能会妨碍法院的 独立审判。作者最后对如何 保障权力机关对司法机关的监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权力机关的监督权必须集体行使, 且这种监督主要是事后的监督,只是对法院工作的一般的监督,权力机关不能对法院的裁判 予以更正或宣告无效。

以上研究成果指明了人大监督制度的重要性,并对人大个案监督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赞成或反对的观点和理由,由于目前实务界和理论界对此具有较大分歧,个案监督利大还是弊大,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这也是本论文要分析的重点问题。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部分,根据论文选题的不同,可有,可无。

二、论文提纲

引言:谈及个案监督的发展沿革和现状

一、权力机关对司法机关监督的法律分析

(一)法院的宪法地位

(二)人大对法院监督的性质

二、人大对法院的个案监督

(一)个案监督的定义

(二)个案监督的沿革

三、人大对法院个案监督的现实操作和存在的争议

(一)人大对法院个案监督的现行规定和具体操作

(二)人大对法院个案监督的争议

四、人大对法院个案监督的弊端和理由

(一)人大对法院个案监督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二)人大对法院的个案监督法理合理性问题

(三)人大对法院的个案监督规范依据合法性问题

五、完善我国人大监督制度的法律思考

(一)对个案监督应当注意几个问题

11.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篇十一

1、向听众“问好”,并自我介绍。

2、介绍题目和选题的必要性;说明课题来源(国家“973”项目)。

3、“研究现状”中重点介绍与本课题相关的部分,要和“研究内容”想联系,起到承上启下和前因后果的作用;说明当前研究的最新进展,表明作者对课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还要说明当前研究的某些不确定性和问题所在,从而在“研究内容”中加以解决,表明课题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4、“研究内容、方法、路线和目标”要重点介绍,强调“内容”的充实性,“方法”的先进性,“路线”的合理性,“目标”的明确性。

5、“创新点”和“难点”要实事求是。

6、“课题研究的实验条件”要表明实验系统和测试装置合理可行,能够保证课题的正常进行,并得出预期的实验结果。

7、“课题进度计划”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说到做到。要强调已经完成的工作,表明课题进展顺利,并确保后续工作的如期完成。

8、“致谢”,感谢听众。

9、带本子记录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10、与其它单位的合作项目,应强调我们自己的工作,实事求是,不宜谦虚。

11、PPT演讲稿应尽量做成“提纲”式,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文字简捷,论点明确,图文并茂;演讲时,充满自信,表达清楚,过渡连贯,有理有据,前后呼应,轻重取舍,把握时间,一脉相承。切忌:口吃不清,吞吞吐吐,思维紊乱,没有主题,出现谬误,延时过长。

12、认真倾听意见,严谨回答提问,虚心好学,不耻下问。

段钰锋

上一篇:家庭轶事作文下一篇:难忘的第一次煮面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