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汉语双语教学反思(共9篇)
1.小学汉语双语教学反思 篇一
双语小学五年级上册汉语教案
第一课 师生情
库尔玛乡中心小学 努尔比亚·阿布力米提
教学题目:第一课 《师生情》词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本课中的篮子、县城、身影、补养、吊瓶、操劳、操心、劳累、疲倦,这些生词的读音及运用。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学会造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师生之间的感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的读出词语的读音。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的把词语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教学方法:跟读法、讲解法、举例法 学习方法:小组分工合作学习法 教学手段:课本、多媒体、相关图片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一课《师生情》这篇课文题目讲解的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深厚情谊,那么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的词语。
板书设计: 第一课 师生情
词语 一课时
生词
教学过程及内容:学习词语
1、篮子(lán zi)义:用竹、柳条、塑料等编成的容器,上面有提梁。句:她提着一篮子苹果走了 她胳膊上挎着一只篮子。
2、县城(xiàn chãng)义:县政府所在的城镇 句:我们的县城很美丽。你去过县城吗?
3、身影(shēn yǐng)义:人的身体或物体的平面投影一个高大的身影 句:看着他远去的身影,她突然觉得很不舍 高大的身影
4、补养(bǔ yǎng)义:靠饮食或药物来滋养身体
句:爸爸工作太劳累妈妈煮鸡汤给他补养身体。
5、吊瓶(diào píng)义:就是你生病了,去医院,要打点滴 句:你会挂吊瓶吗? 医生会挂吊瓶。
6、操劳(cāo láo)义:辛苦地劳动,费心照料
句:妈妈终年为田里活操劳 这事请您多操劳
7、操心(cāo xīn)义:费心;劳神 句:一直为你操心的人
8、劳累(láo lâi)义:因劳作而疲倦 句:有些人会用太过劳累为借口拒绝干活
9、疲倦(píjuàn)义:劳累困倦
句:一个疲倦的人一小时里会损失多少时间呢?
思想教育:父母为我们操心劳累,作为子女的我们应当学会感恩,在平常生活中做我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减轻父母的压力。
巩固练习:给下面的词语注音,并造句。
篮子()()操心()()作业:每一个词语抄写三遍并造一个句子。课后反思:
2.小学汉语双语教学反思 篇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学习语言, 不学习文化是不可能的;学习文化, 不学习语言也是不可能的,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
汉语文化词语作为汉文化和汉语言的结合体, 是许多汉语学习者的困难点, 但也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的汉语学习者在初步了解了语音、语法、汉字和基本词汇之后, 渴望迅速扩充词汇量, 以适应生活和进行社会交际的需要。他们需要加深对于词汇的理解, 不仅仅是词汇本身的指称意义, 还包括词汇所隐含的文化意义和交际意义。汉语学习者在了解了词汇背后的文化意义后, 不仅可以加深对汉语言的理解, 还可以提升对汉文化的兴趣。
语言是社会现实的向导, 也是社会历史的见证。语言记录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它也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因此, 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 学习一种语言, 既是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方式, 也是为了掌握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教材中的文化教学点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知, 一本教材的优劣与其文化教学点的选取也有一定关系。笔者对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 (上) 》中的文化教学点进行了统计, 具体如下表:
三、教材中的文化教学重点分类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胡文仲先生提到, 直接影响语言的学习与使用的文化因素有六个方面, 这也是文化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所在。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 (上) 》的文化教学点虽然不多, 但几乎涉及了这六个方面。笔者将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 (上) 》的文化教学点与六类文化语汇对应分析如下:
(一) 受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的语汇。
根据上表的统计显示, 在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 (上) 》中, 典型的受到自然立地环境制约的语汇就包括许多名胜古迹词语, 如“泰山”“少林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应县木塔”等他们名字的由来都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 而且在其他许多国家几乎没有, 所以讲述相关的文化内涵是必要的。
(二) 受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语汇。
根据上表的统计显示, 在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 (上) 》中, 受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语汇有文化古迹“应县木塔”“天坛”“故宫”“颐和园”和中国菜“京酱肉丝”“糖醋里脊”以及“真丝” (一提及就会想到中国的丝绸) 。首先, 从文化古迹来说, 如果单纯的介绍这几个词语, 不讲述词语背后所受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大家就不能理解到这些古迹的特别和珍贵。如“应县木塔”“天坛”“故宫”等都有类似的特点, 如果不介绍它们背后的文化故事, 是不能理解这些文化词汇的内涵的。其次, 从中国菜来说, 中国自古就有“八大菜系”和“四大菜系”一说, 饮食文化和当代文化背景以及地理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如南方许多地方吃辣就和地理因素有关, 因为南方湿气重, 吃辣可以祛湿。最后, 从“真丝”一词来说, 一提及它就会想到中国的丝绸。而中国的丝绸一直是举世闻名的, 这与古代中国纺织业和养蚕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三) 受特定的社会和经济制度制约的语汇以及一系列亲属和社交称谓等等。
根据上表的统计显示, 在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 (上) 》中, 受特定的社会和经济制度制约的语汇有“伯父”“伯母”, 也就是亲属和社交称谓。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再加上重视家庭观念和等级观念, 称谓词汇非常的丰富。虽然各国都有称谓词语, 但是词义不一定等值, 如英语国家“叔叔”和“伯伯”就都是“uncle”, 而中国则是分开的。如果学习者不能理解目的语有关词汇的文化内涵和背景, 就会产生信息交流活动的误解和障碍。所以称谓语是汉语学习者的一个难点。
(四) 受文化生活制约的语汇以及众多的成语、熟语等。
根据上表的统计显示, 在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 (上) 》中, 受特定的精神文化生活制约的语汇有“京剧”和一二课后的习语。首先,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之一, 是一个文化讲解的重点;其次, 习语的讲解也是一个难点, 如第一课的“打是亲, 骂是爱”“不打不成才”“掌上明珠”, 对于基础班的学生来说也极具难度。
(五) 受特定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态制约的表达方式, 如谦辞和敬辞、问候语、祝贺语、礼貌语言、语言禁忌、语言迷信等等。根据上表的统计显示, 在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 (上) 》中, 这一部分的文化词汇表现得最多, 在好几篇课文中都有体现, 特别是《做客》一文。首先, 体现在问候语上, 中国人习惯根据具体的情境, 用一些明知故问无需回答或无疑而问的问题作为问候语。如第三课《在校园里》的“你这是去哪儿啊”“我随便转转”就是一个无疑而问的问候语。其次, 体现在宴请文化上, 包括主客的礼貌用语, 拜访人家时礼物的选择语以及语言禁忌等等, 从《做客》这篇课文就可以完整的体现。这些知识只有让学生了解了中国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态之后, 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并在交际中运用。
(六) 受特定的认识方式影响的语言习惯。
根据上表的统计显示, 在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 (上) 》中, 体现的最明显的就是《做客》主客见面人物的介绍顺序, 如在课文中, 黄勇的同学飞龙到自己家做客, 黄勇先向自己的爸妈介绍飞龙, 然后再向飞龙介绍自己的爸妈。这是因为在中国先被介绍的人说明身份越被尊重。如果不说明中国这种介绍顺序背后所隐含的文化知识, 外国学生是无法理解这些简单做法背后的文化内涵的, 也不能在交际中面对类似情况时进行正确处理。
四、教材中文化教学点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统计结果来看, 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 (上) 》的文化教学点不多。因为它是一本初级汉语教材, 所以其选取的文化教学点在数量上是可取的。但是, 教材中选取的文化教学点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 文化教学点分布不均
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 (上) 》总共有13课, 其中有3课完全没有涉及文化教学点, 文化教学点也主要集中在第6课 (《做客》) 、第7课 (《旅行计划》) 和第13课《旅行归来》) , 统而言之, 就是主要集中涉及了旅游文化和宴请文化。所以, 对于授课者来说, 如何均衡文化的说解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对于不曾涉及文化点的课文, 授课老师需思考如何根据相关的课文进行相应的补充。
(二) 文化教学点部分偏难
因为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 (上) 》是一本用于汉语初学者的教材, 所以教学文化点不应过难。而课文中提到的“京剧”“石窟”“丝绸”等都是文化重点, 它们所涉及的文化知识宽泛复杂, 如果想在课上让学生有充分的理解是很困难的。所以授课老师在涉及以上的文化教学点时, 需把握好文化教学的深浅程度。
文化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界的研究重点之一, 传播中华文化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从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 (上) 》的文化教学点可以看出, 它在文化教学点的编写上较为合理, 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最主要的还取决于老师对于本教材文化教学点的把握。
参考文献
[1]马箭飞, 苏英霞, 翟艳 (卞型友, 姜必任改编) .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 (上) [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1.
[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 (讲义) [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1.
[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0.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5]徐雪梅.实践与构想--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中导入文化因素的尝试[J].高教研究与探索, 2002特刊.
[6]周颖菁.试论对外汉语教学口语课程中的文化因素[J].高教研究与探索, 2002特刊.
[7]刘森, 李正栓.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1) .
[8]高剑华.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J].文化学刊, 2007 (6) .
[9]倪嘉琳.文化视野下的对外汉语教学[J].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 (11) .
3.小学汉语双语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中小学;汉语;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应适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少数民族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和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发挥奠基作用。新疆民族中小学可依足部实施“一种制度,三项措施”,对民族中小学民汉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变革,提高汉语和双语教育教学质量。即从加大汉语和双语听评课力度入手,根据自治区教委、阿勒泰地区教育局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全体教师互相听评课活动,每周必须听课两节,学校领导必须达到教师的两倍,并把听课情况与各种评优挂钩。采用“走出去,迎进来”方法,扩大汉语和双语教师视野,深入自治区、伊犁州、塔城地区民族中小学,学习优秀汉语、双语教师的经验和做法,并与教师进行交流,深入课堂听课,回校后进行及时、科学的总结。通过组织汉语和双语教师讨论、总结,民族中小学教务部门把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打印成文稿,把资料分发给教师汉语和双语教师每人一份,要求汉语和双语教师认真学习、加以借鉴,在汉语和双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汉语和双语课堂教学中从抓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做起,学校给每位汉语和双语教师发放谈心记录本,要求汉语和双语教师每月找学生谈心不少于十人次,促使民族学生把“让我学“变成”我要学” 让民族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新疆民族中小学应抓汉语与双语教师思想观念转变,近几年由于汉语与双语教师认识不到位,以及教学设施不完善等原因,新疆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新疆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部分教师学历、知识结构与学生知识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其次,新疆民族中小学汉语与双语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比较传统,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再者,新疆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奖励竞争机制不够健全完善,汉语与双语教师教师教学积极性、工作责任感与主动性还不是很高等。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新疆民族教育发展迫在眉睫,汉语教学水平高低,发展速度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阿勒泰地区后继人才培养,关系到阿勒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此,“一方面,新疆民族中小学开始加强教学调研,掌握阿勒泰地区汉语教学情况,分析问题,结合实际逐步摸索适应新时期汉语教学发展的新路子;另一方面我们对汉语教师进行严格考核,实行优胜劣汰,同时,强化汉语教师培训。”通过不断努力,阿勒泰地区培养了一批业务能力强、掌握现代教学技术的骨于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倘若汉语教学不改革、观念的转变,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很艰难的。抓汉语与双语教师教学水平是关键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关键之一在汉语与双语教师教师,而汉语与双语教师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理念的提升,综合素质教育提高,决定着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由“机械学习”向“兴趣学习”转变的进程,决定着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和双语学习效果的好坏。要培养合格人才,首先汉语与双语教师教师必须合格。毫无疑问,要实现哈萨克族学生“民汉兼通”,首先汉语与双语教师教师必须“民汉兼通”。
新疆民族中小学抓教学课程改革是重点,汉语与双语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关键和突破口,是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汉语与双语教师教学摆在少数民族教育的突出位置,抓好抓实,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民族教育的重要基础。阿勒泰地区首先从教学一线入手,切实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此,该阿勒泰地区采用专题教学、观摩课的形式,把解决少数民族族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充分发挥汉语和双语教师的主导性。阿勒泰地区经常性地组织汉语和双语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学习理论,汉语和双语教师不但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而且还认真研究汉语和双语教学对象,研究少数民族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设计好教和学的过程,打破“课本搬家”的教学方式,对症下药。同时,逐步实现汉语和双语教师从“演员”逐步向“导演”转化,从设计教学过程向设计学习过程转化,激发少数民族族学生自由思维,以少数民族族学生平时经常接触的。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为入口,引起少数民族族学生的兴趣,灵活组织课堂教学,增强汉语和双语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从而调动少数民族族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提高对汉语和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的要求,要求汉语和双语教师运用流畅的普通话,写现范的汉字,真正结合汉语教材科学性、直观性的特点把教学中“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方式变为激发兴趣增强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同时,还建立起了完善的汉语和双语教学奖惩措施,对少数民族汉语和双语教师进行以专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考核。对综合考核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缺乏责任心的给予处罚,逐步取缔单一以少数民族族学生考试成绩来衡量汉语和双语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传统做法。阿勒泰地区在汉语和双语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汉语和双语教师注重以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少数民族族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环节。地区、市各中小学经常开展一些引起少数民族族学生学习汉语积极性的活动,如,汉语演讲比赛、汉语文艺比赛、汉语征文比赛、汉字书法比赛,班内开展“汉语日”活动,学校设立“汉语角”等,鼓励少数民族族学生加强汉语口语对话。从而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汉语和双语第二课堂活动,促进了汉语和双语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小学汉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汪晓灵《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03期
[2].《少数民族小学汉语专业双语教师的汉语教学方法的探索》任翠媛《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3].《新疆少数民族小学汉语教学现状调查》张玉萍《语言与翻译》2001年第401期
4.小学汉语双语教学反思 篇四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汉语的整体感知,让学生会介绍人物。教学重点:领读课文,让学生模仿着读课文。
教学难点:发音清楚,停顿的当,以利于学生整句模仿的读。教学方法:领读纠错法 教(学)具:课本,字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请班长介绍班委,包括姓名、年龄、特征、工作等。大家评判自己的班委,对他们的工作提出意见。
师:大家都喜欢我们的班委吗?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班委都是谁?他们的工作怎么样?同学们都喜欢他们吗?
二、领读课文
按正常语速读,要求发音清楚,停顿的当,以利于学生整句模仿读,直到学生能够看着课文自己读。同桌互相对话读。
三、同桌互相对话
四、就课文内容提问,学生回答。
1.我们的班委有几个人?他们都是谁? 2.班委的工作怎么样? 3.大家对班委满意不满意?
五、朗读课文。
1.每个人在小组中朗读课文,要求读的流利,无大的错误。2.抽查学生朗读。3.纠正读音。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四课 我们的班委
1.~~~~~~~~~~~~~~~~~~~~~~~~~~~~~~~~ 2.~~~~~~~~~~~~~~~~~~~~~~~~~~~~~~~~ 3.~~~~~~~~~~~~~~~~~~~~~~~~~~~~~~~~
课题:第四课 我们的班委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在课文学习中学习词语和句型。教学重点:词语和句型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 教学方法:情景创造法 教(学)具:课本,字典
教学过程:
一、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要学习的词语——团结 师:你们的班委怎么样?
生:他们很团结。同时他们也团结同学。师:他们是怎样团结同学的? 生: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帮助同学。用类似的方法学习重点词语“劳动,关心”。
二、设计情景,让学生用重点词语造句。
由学生扮演班委,介绍自己的工作和同学的关系。其他同学评价他。
三、模仿课文中的句子,运用上述词语学说话。
四、学习句型。
1.你们的班委是谁? 2.你们的班委怎么样?
五、设计情景,结合实际,运用上述词语和句型。
六、布置作业
1. 用所学词语和句型造一个句子。板书设计
第四课 我们的班委
1.~~~~~~~~~~~~~~~~~~~~~~~~~~~~~~~~ 2.~~~~~~~~~~~~~~~~~~~~~~~~~~~~~~~~ 3.~~~~~~~~~~~~~~~~~~~~~~~~~~~~~~~~
课题:第四课 我们的班委
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以课文1为材料,训练听、说技能。教学重点: 听力训练,说话训练。
教学难点: 学生的基础不同,要兼顾到基础好和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提高所有学生的听力和说话能力。
教学方法: 训练法 教(学)具:课本,字典 教学过程:
一、听力训练。
老师把课文改编成对自己班班委的介绍,说给学生听,然后就内容提问学生。
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学生的基础不同,要兼顾到基础好和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提高所有学生的听力。
二、说话训练。1.复述课文。2.表演。
每个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会话表演,要求用自己的话说,而不是照课文背,最好是能结合实际说。然后评出优胜小组表扬,计分。
三、小结课文1的学习。
表扬学习好和进步大的学生,鼓励有进步的学生。
四、布置作业
1.熟练完整的复述课文。板书设计
第四课 我们的班委
1.~~~~~~~~~~~~~~~~~~~~~~~~~~~~~~~~ 2.~~~~~~~~~~~~~~~~~~~~~~~~~~~~~~~~ 3.~~~~~~~~~~~~~~~~~~~~~~~~~~~~~~~~
课题:第四课 我们的班委
课时: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学生能看着课文自己朗读。
教学重点:领读课文,让学生模仿着读课文。
教学难点:发音清楚,停顿的当,以利于学生整句模仿的读。教学方法:领读纠错法 教(学)具:课本,字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请大家对我们的班长……进行评价,看看他为我们做了哪些事,大家对他满不满意。同学们进行评述
师:今天学习新课文,看看其中的古丽班长和我们班的班长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二、学生阅读课文。
1.学生带着老师刚才提的问题,阅读课文2,在小组中讨论:班长古丽是个怎样的人?大家为什么喜欢他?
2.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三、领读课文。
按正常语速读,要求发音清楚,停顿的当,以利于学生整句模仿读,直到学生能够看着课文自己读。同桌互相对话读。
四、就课文内容提问,学生回答 1.古丽的外表怎么样? 2.古丽是怎样帮助玛依拉的? 3.玛依拉为什么先哭后笑? 4.古丽是怎样帮助艾力的? 5大家为什么喜欢班长古丽?
五、朗读课文。
4.每个人在小组中朗读课文,要求读的流利,无大的错误。5.抽查学生朗读。6.纠正读音。
六、作业
1.熟读课文。板书设计
第四课 我们的班委
1.~~~~~~~~~~~~~~~~~~~~~~~~~~~~~~~~ 2.~~~~~~~~~~~~~~~~~~~~~~~~~~~~~~~~ 3.~~~~~~~~~~~~~~~~~~~~~~~~~~~~~~~~
课题:第四课 我们的班委
课时: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提高听力和说话技能。教学重点:听力训练,说话训练。
教学难点:学生的基础不同,要兼顾到基础好和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提高所有学生的听力和说话能力。
教学方法: 训练法 教(学)具:课本,字典 教学过程:
一、听力训练。
老师改编课文2,讲述:班长古丽的故事,可以加一些内容,如学习努力,工作认真,团结同学等。然后根据自己所讲的内容对学生提问。
二、说话训练。
1.复述课文。
每个人在小组中复述课文。复述有困难的学生,其他同学帮助他,直到能够基本讲出课文内容。
复述课文要凭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尽量完善地复述;也可以结合真实情况复述。
2.表演
每个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会话表演,要求用自己的话说,而不是照课文背,最好是能结合实际说。然后评出优胜小组表扬,计分学
三、学习新句型
1.因为写不好汉字,急得都快哭了。
2.艾力上学时忘了带铅笔。
四、小结课文2的学习。
表扬学习好和进步大的学生,鼓励有进步的学生。
五、布置作业
1.熟练完整的复述课文。
2.学会用新句型造句。板书设计
第四课 我们的班委
1.~~~~~~~~~~~~~~~~~~~~~~~~~~~~~~~~ 2.~~~~~~~~~~~~~~~~~~~~~~~~~~~~~~~~ 3.~~~~~~~~~~~~~~~~~~~~~~~~~~~~~~~~
课题:第四课 我们的班委
课时: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练习写汉字。教学重点: 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写汉字时要注意联系以前学过的会写的字,运用已有的经验来写,不要死写。教学方法:讲授练习法
教(学)具:课本,字典,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一、书写汉字
1.按照汉字书写规律,按笔画书写“学写汉字”项中的汉字。
写汉字时要注意联系以前学过的会写的字,运用已有的经验来写,不要死写。比如本课的亚,就可以联系上一个的业,先写一横,再写一个业字。2.有基础者,写词,句子 如:
写词:木头,亚生,少年,长大,今年,同学。写句子:山上有木头。
二、布置作业
1.正确书写六个汉字和词语“木头,亚生,少年,长大,今年,同学。” 板书设计
第四课 我们的班委 木头 亚生少年 长大,课题:第四课 我们的班委
课时: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看图说话,真实交际。
教学方法:情景交际法
教(学)具:课本,字典,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看图说话,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小组汇总向全班汇报。
二、真实交际。
情景1:班长古丽和你们的班长那一个更好?为什么? 情景2:你们的班委中哪一个最好?你们应该怎样向班委学习? 情景3:做口语交际练习
情景4:学会用汉语读时间。
三、书面表达。
做练习一、二。
四、布置作业
1.自己总结本课的学习,找到优点和不足之处。2.预习下一课。板书设计
第四课 我们的班委
5.小学汉语双语教学反思 篇五
1、了解音节的构成并熟练拼读。
(1)认读21个声母。
(2)认读35个韵母。
(3)认识并掌握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
(4)根据声母、韵母和声调拼读音节。
(5)认读整体认读音节。
(6)认读零声母的音节。
2、了解拼读的规则。
(1)声母j、q、x、y与ü相拼,去掉ü上两点。
(2)声母b、p、m、f与w只同o相拼,不与uo相拼。
(3)韵母i、u并列时,声调标在后面的字母上。
3、了解读音的规则。
(1)轻声。
(2)变调。
4、认读字母表,分清字母的大小写。
5、认识隔音符号并了解作用。
二、小学阶段汉语拼音教学的几个注意点。
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难点,主要表现在难记,以及拼读和书写要求高,拼读音节时要求学生能直呼音节,书写要在四线三格上写得正确、工整。为了完成任务,学生要反复训练,这种单调、机械的反复操练必然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汉语拼音书写要求高必然延长了学习汉语拼音的时间,占用了学习其它内容的时间。同时,以往过高要求的书写对刚入学不久,手指小肌肉群尚不发达的孩子而言是不合理的。另外,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在写话时用拼音替代汉字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促进思维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学生在遇到不会写或遗忘的汉字时,用拼音替代省时省力,谁还愿意去借助字典查找汉字呢?长此以往,学生对拼音的依赖性增强,借助工具书自主识字,主动识记汉字的良好学习习惯就不能养成,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等也无法得到促进。因此根据汉语拼音的功能定位、要求和任务,小学阶段汉语拼音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阶段对汉语拼音掌握的关键是“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能熟练地运用汉语拼音识字。”
过去学习汉语拼音往往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要求会读会写会背会默,掌握拼音术语及相关的专门知识。这些都增加了学习汉语拼音的难度,而在实际使用中又没有多大作用。基于对小学阶段汉语拼音功能定位的认识,小学阶段汉语拼音教学的关键就是能够熟练地拼读音节,运用汉语拼音识字。教师应在不断识字、阅读和使用工具书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实际的拼读音节能力。这充分体现了重运用、重实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
2、学习汉语拼音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任务,它有一个从一二年级正确运用到三至五年级熟练运用的过程。
汉语拼音的学习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任务,其学习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渗透——强化——巩固阶段。渗透阶段是指学生在初学汉字时教师有意识地渗透汉语拼音的学习。如教师在教学生字时,有意识地选取一些单韵母与声母相拼的字拼读给学生听。这一阶段只要学生听,可以适当跟读,使学生对拼音有些接触,有些了解,培养情感。强化阶段是指学生在阅读识字的过程中集中学习声母、韵母,音节的拼读等,其主要是集中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进行。巩固阶段是指学生在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和阅读过程中,以及教师有计划地分阶段进行相关知识的梳理和归纳,使之能逐渐比较熟练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使用工具书和学说普通话。这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从一二年级正确运用到三至五年级熟练运用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
3、对一二年级阶段拼音学习的考查,主要看运用拼音的能力,而非“默写”。
汉语拼音怎样考查,涉及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也就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反应。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不默写,主要看运用拼音的能力,对于教材编写和具体教学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老师们可以放开手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学生运用汉语拼音的能力上,学生更可以解开束缚,集中力量练习拼读音节,利用汉语拼音识字、查阅工具书,提高自己的运用水平。
6.小学汉语双语教学反思 篇六
第九课
病从口入
(课文学习)
授课教师:
学校:
小学双语二年级汉语(下册)
课题:
第九课
病从口入 课型:
(课文学习)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一的主要内容。
(二),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运用“…….马上……”句式的句子,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四),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从小就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一的主要内容。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从小就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难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运用“…….马上……”句式的句子,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教学方法:引导法,鼓励法,自主学习法。教学手段:图片,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课件展示)老师给学生讲故事来导入新课内容。1.你最喜欢吃什么饭?
(二),让学生阅读课文。(三分钟到五分钟)
(三),给学生播放课文一“病从口入”的录音,让学生听熟,听懂,理解意思。
(四),老师给学生展示图片,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五),通过课件图片启发学生的说话,逐步树立用汉语来进行表达的自信心。
(六),老师把课文范读一遍,然后让学生分角色读课文。
(七),老师和学生合作分析(小结)把全文内容的主要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讲究卫生,预防疾病”方面的知识。(用课件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讲究卫生的图片)
(八),学习“……马上……”句型。(1)我马上去吃饭。(2)我们马上去操场做操。
(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艾山为什么觉得妈妈做的饭很香? 因为艾山的妈妈做了薄皮包子,艾山最喜欢吃薄皮包子,所以艾山觉得妈妈做的饭很香。2.吃饭前为什么要洗手?
因为脏手会把病菌带入口中,所以吃饭前一定要洗手。
(十),小组讨论。
(1)你最喜欢吃什么饭?你平时吃饭前干什么?(2)如果我们用脏手吃饭会怎样?
(3)你觉得“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十一),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全班讨论:你有没有不讲卫生的习惯?今后怎样改?
(十二),老师的引导下师生一起唱一首“洗手歌”。(课件展示)
(十三)。布置作业。1.口头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书面作业。
7.小学汉语双语教学反思 篇七
从双语教学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汉外双语教学经历了一个从民间的、自发的行为到政府重视、有组织有领导的区域推进过程。近几年来,全国越来越多的教育主管部门把双语教学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定,促进了当地双语教学的健康发展。从双语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汉外双语教学,经历了一个从狭义的双语学科教学到广狭结合的双语教学整体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从双语教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双语教学经历了一个从要不要的争论,到依靠教育科研探究双语教学规律和规范教育发展的过程。
二、中国当代汉外双语教学的基本问题
几十年来,双语教学被公认为是一项成功的外语教学途径。“积极推进双语教学试验”把双语教学试验作为强化外语的有利措施和必要途径,更是中国外语学科课程改革的一次极富勇气的“教育创新”。但是在这样的发展与改革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双语教学是否越早越好
依据语言习得关键期理论,只要条件具备,双语教学应当早起步。Scovel认为:“语言学习的最佳时间是儿童时期,在12岁以后,每个人学习一门新的外语的能力将面临一定局限。”彭菲尔德和罗伯兹认为,9岁以前大脑富于弹性,对语言的理解和产生由大脑的两大半球共同参与,因而是高效的。当青春期到来后,随着大脑分工的变化(左脑侧重于学习,右脑侧重于习得),语言功能主要由左脑负责,此时学语言相对更难一些。虽然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早起双语教学被认为不仅对于语言发展,特别是从长远来看,对于态度、兴趣、动机和自信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据此,中国的双语教学的、也应创造条件早起步。
(二)双语教学是否冲击母语教学
双语教学实验开始以后,有人对双语教学是否对学习者母语(汉语)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冲击到汉语教学存有疑虑,其实不必。
1.担心双语学习会影响学习者母语的学习,是没必要的。中外历史上有不少成功人士都是双语奇葩。从小接受双语教学,并成为一代国学大师的人不少,梁秋实就是其中一位。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掌握了数门外语;美国著名女作家凯伦海勒,学会了拉丁语、法语和德语三门外语。这些例证说明了:双语学习有利于学习者语言素养的提高。
2.至今还没有双语教学会阻碍母语学习的明显实例。相反,双语学习者会有意无意的把目标语与母语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一方面会促进目标语的掌握,另一方面也会推动母语的完善。许多汉语专家往往就是精通外语的双语专家。
3.双语能力对儿童的语言和教育发展有积极的影响。跨语言的迁移可以是双向的:倘若儿童的外语能力在学校中得以发展,他们通过外语学到的概念和读写技能等也可迁移到其母语。两种语言能力可以相互促进。
4.国内双语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不是替代学生的母语,因此,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要继续学习和使用汉语。从根本上保证了对汉语的支持和维护,确保母语不可动摇的地位。
(三)双语教学是否增加学生的负担
双语教学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会有利于学生大脑均衡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英语是表音的字母文字,汉语是表意的象形文字。负责处理两类文字的大脑区域有不同的侧重。中国学生在双语学习时需要经常切换两种语言,因此,他们的左右脑将同时得到锻炼,有利于大脑的均衡发展。国外的多项研究发现,双语教学有助于培养个体的发散性思维且双语者的发散性思维优于单语者。当然,参加双语学习的学生往往需要花费更大的努力把学科和语言知识同时学好。尤其在起始阶段,这种压力会更大。但是,培养吃苦耐劳的学习毅力、知难而上的学习品德是更为宝贵的经验,它的影响力甚至远远超过学科和语言知识本身。
(四)双语教学是否属于素质教育
从双语教学产生的背景和预期的目标来看,国内的双语教学培养适应对外开放需要的、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汉外双语型人才。它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一致。学习语言的同时也会必然学习文化。两种文化的融合与互补,将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和国际化素养迎接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双语教学正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培养一大批双语型的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双语教学在培养各类双语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五)学科双语教学适合当代中国吗
虽然用外语作为学科的教学语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增强国际理解,但是,这种分学科进行双语教学也存在难以解决的瓶颈问题。一是分科教学本身存在弊端;二是很难找寻分学科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尤其是中国更难找到能够使用外语进行专业性相对较强的学科教师;三是用外语作为课堂教学用语,能实际完成的学科内容比例很小,即用外语进行教学语言的部分有限。中国迫切需要寻求突破,及考察国际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有结合中国双语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创建一种适应中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式;即改变那种背记词汇和套用语法规则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为开发学生技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工具,又克服分学科进行双语教学的弊端。
参考文献
[1]姜宏德.双语教育新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李健.儿童双语和双语文化能力发展的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
8.小学汉语双语教学反思 篇八
藏语双语教学还处在起步阶段,实践中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语言状况和双语课程的设置之间存在冲突
具备了接受藏语双语教学模式的最基本条件。但是由于他们自身的情况各不相同,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学校,他们之间的语言水平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如果以全国考试为标准进行划分,对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挑战。从目前的情况看,有些高校在开设双语课程时,根据没有考虑这一因素,比如有些学校在必修课上开设双语教学,并且没有留给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加区分地适用同一标准;还有些学校在低年级开设双语课程,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语言状况;另外也有些高校在开设双语教学的同时取消了法律藏语课程。所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
所以,盲目的、不科学的课程设置不仅达不到双语教学的目的,而且还会对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
(二)教师的藏语水平和双语教学的要求之间存在差距
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相当程度的藏语水平和教学经历与之相匹配。目前在大学中能用藏语上藏语专业课的教师很少,很多教师的藏语水平并不低,但大部分却是“哑巴藏语”培养出来的重语法轻应用模式,这样的教师,当然承担不了双语教学的课程;还有一些藏语系毕业生,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错,却没有相关的藏语专业知识,这样的老师,只能教授公共藏语课,但面对专业性藏语教育就无能为力了。
其实,双语教学的理论定位和实践定位都是相当高的,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藏语语言环境的国情下,更是如此。尽管“双语教学”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但从国内各高校的情况来看,真正能用双语教学的法律院校屈指可数。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藏语水平严重制约藏语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教材选择和双语教学的开展之间存在矛盾
教育部对双语课程的开设比例作出了规定,即5%—10%。这样大规模双语课程的开设必须有相当配套的教材做基础,而目前,藏语双语教材的建设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双语教学教材的选用,只是处于探索阶段,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
在进行双语教学时,有些高校选择使用原版教材。老师不仅是专业老师还必须是藏语老师。这对教师的压力相当大”。也有的学校在进行双语教学时,使用现有的统编教材,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将统编的教材翻译成藏语进行教学。这不能不说是缺乏双语教材情况下的权益之计。
所以双语教学的开展和双语教材的选择之间的矛盾已变得越来越明显。尽快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完善藏语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不能实行“一刀切”。
藏语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围绕学生的实际语言状况进行安排,不能一刀切,更不能和其他学校攀比。
教育部规定了开设双语课程的比例,其中考虑的因素之一也是因为有些课程并不适合采用双语教学。就藏语专业而言,开设双语课程的标准应该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安排。用汉语讲授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运用,所以,不一定要选择双语教学的方式。另外,高校在开设双语课程时,应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尤其是在双语教学改革的初级阶段或试验阶段。双语教学的课程应该安排在高年级进行,这个道理很简单,双语教学要以一门藏语做基础,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因为有了一定的藏语积累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容易接受双语课程的教学模式。
因此,在双语教学模式选择的过程中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积极进行教师培训
要想大力推广藏语双语教学,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必须要解决的瓶颈问题就是师资。目前很多省市和高校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师资培训。在2003年3月至6月北京市高教委组织了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首都经贸大学等16所高校的30名教师进行了第一期的双语教学培训。辽宁省也发布文件,要通过3至5年的培训,使50%的中青年教师达到使用双语教学的能力和水平。2003年10月江西九江学院对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
藏语双语教学的师资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应该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应该做到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相协调,不同专业的培训分别进行。规定了参加培训人员的选拔标准。参加培训的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相应的藏语水平,年龄适当,身体健康等。
三、双语教学的课程设计
(1)双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双语教学目标是双重性的,其一是获取学科知识,其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
(2)科目的选择。鉴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以及双语教学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条件,在目前阶段,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应该选择那些相对容易的课程作为切人点,因为学生对其有初步了解或一定的基础,所以容易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采用双语教学时,学生普遍感觉皎吃力。因此,在课程的选择上应先易后难,逐步扩展范围。否则,学生以不很熟练的语言去接受完全陌生的东西,其结果只能是违背了教学初衷。
(3)采用双语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任何一种模式的教学过程都是复杂的,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说来,教学过程可以分解为三个子过程:施教过程强调教师和知识的关系;培养过程突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与知识的关系。在高职的双语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实现双语教学的双重教学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代之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学习过程就成为了教学过程的重点,教师提出课题,学生运用知识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结
9.小学汉语双语教学反思 篇九
摘 要: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国家来说,新疆作为农业大省,近几年来国家对于新疆的教育也加大了投入。近几年来, 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工作,对民族汉语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南疆地区特别是贫困农牧区是我区汉语教学的重点、难点, 而师资短缺是“双语”教育的一大瓶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是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赋予双语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关键词: 南疆地区;汉语教学;师资力量;师资培养
我是第一次来南疆,对这里充满了好奇。作为石河子大学的师范生,我们在大三下学期来到南疆支教,因为从前从师哥师姐口中了解到南疆的一些情况,刚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些担心。担心语言不通,担心教不好这里的孩子,担心自己经验不足,不会教,总之各种担心,各种不安,一直围绕着我。直到来到这里,才明白只有设身处地,才能知道真正的环境,你才能明白你真正的诉求是什么。
在这里已经有四个月了,刚来之初,学校领导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无论住宿条件还是生活方面,都尽量满足我们,这让我们对新环境的适应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之后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岗位,来到新岗位之初,都有些不习惯。我带的是五年级五班的汉语课,刚刚进班时,也许是学生的汉语水平不高,对于教学方面我也经验不足,不能很好的把握课堂,后来指导老师给了我很大帮助。后来一切就慢慢变得顺利起来。
我是初次来到南疆,但是可以明显感觉到近几年来, 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工作, 尤其对民族汉语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但是, 双语教师队伍的质量,素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教育的发展。“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没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为了加快民族教育的发展, 要大力培养、培训“双语”师资, 着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应需要, 质量符合要求, 以当地少数民族教师为主的“双语型”教师队伍。而目的培训,对汉语教师的考核只有汉语水平考试,HSK成了各培训院校双语教师结业考核唯一的硬性指标,希望接下来我的一些思路能对南疆的教育有些帮助。
一、南疆地区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师的基本情况 南疆地区深处天山以南, 包括和田、喀什、克州、阿克苏、巴州, 主要世居民族有维吾尔、汉、、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柯尔克孜族, 少数民族占南疆总人口95%。当地中小学使用维、汉、柯、蒙四种语言文字教学。截止2005 年底, 双语教师缺3651 名。地区民族学校汉族教师不足2% , 98% 以上是民族教 师, 其中达不到应有汉语水平和教师资格的相当普遍。特别是乡镇以下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牧区连开汉语课的师资都有困难, 由于汉语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教学方法及手段有待改进, 且受到语言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大部分学生上课学、下课丢,汉语教学收效甚微, 导致学生运用汉语能力很差。这种现状不仅影响了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而且对培养民族人才极为不利。所以说提高汉语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方式迫在眉睫。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双语教师短缺, 素质不高。据调查截止2005 年底, 南疆地区九年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总量达94063 名,根据目前学生数量与教师数量配备比例, 尚缺教师16952 名, 尤其是广大农牧区教师缺编更为严重, 其中, 双语教师就缺了3651 名。在教师总量不足的情况下, 双语教师极为短缺。如有些地方安排了在本小学或中学学了一点汉语课的学生给低年级学生教汉语, 他们仅会念书上的几句话, 既不会说汉语, 也听不懂;严重影响民族学校汉语教学质量。即便如此,连这种教师都找不到的还有不少学校;高中、师范毕业生知识面窄, 对汉语言文化知识缺乏了解, 有的对汉语教学一无所知, 有的老师只能给学生“画”汉字而自己都不会读, 有的教师讲得汉语不是很标准,亟待提高,所以说 必然教不出合格的学生, 如此下去必然形成恶性循环。
2.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待遇低。边远地区师资力量目前来说也是双语教育的一大瓶颈,对于南疆这样偏远的区教师待遇也有待提高。因为大部分地方交通不便,教育水平落后,很多人都不愿意前往这里。所以说提高工资待遇,吸引会双语的教师队伍不失为一个办法。
3.教师“进出口”渠道不通畅。据了解南疆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仅占教师总量的50% 左右, 有的地方甚至更低, 并且目前对汉语教师的考核及选拔标准不够科学,汉语水平考试HSK成了各培训院校双语教师结业考核唯一的硬性指标,而HSK未设口语考试,即使中级水平达50%以上,其口语表达也未必过关。4.农村校舍紧张, 教学设备落后。在改造中小学危房, 添置教学设备方面, 国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因民族地区教育设施基础太差, 底子太薄, 不少学校的校舍仍然十分简陋, 教学软硬设备严重不足, 尤其是边远的农牧区。在推进双语教育的进程中, 由于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家庭逐步意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 愿意将孩子送入汉族学校读书, 所以使得南疆汉语完全中学教室非常拥挤, 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很大影响。当前, 学校“双语”教育所需的教学设备简陋、手段落后, 大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5.民族“双语”教师大多数系统培训并不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西部打开发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双语人才, 教师的知识更新显得更为重要。由于汉语教师人数不足, 各地财政十分困难, 培训经费短缺, 大多数教师培训的不是很到位,这对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很大。
6.教材建设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从小学到大学预科汉语教材的体例是一样的。而且几十年来编的教材形式和内容方面基本上大同小异很少借鉴疆外对外汉语教材以及外国一些语言教材的特点, 缺乏创新精神;各教育阶段的教材缺乏连续性, 各门课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协调, 缺乏配套、系统的视、听、说音像教材, 学生的听说能力得不到提高。
三、提高汉语教学, 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南疆“双语”教育的实际状况, 在继续加强南疆贫困地区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 以及继续完善对教育经费的投入, 对教师经济补 贴政策的基础上, 重点对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加强民族双语教师队伍素质, 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1.加强对“双语”教学工作的领导和规划。新疆的双语教育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多民族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状况使新疆的双语现象呈现出主次分明的层次性分布格局,而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区域,新疆各民族文化在彼此的碰撞中求同存异,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开创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多元一体、共同发展的美好局面。这些已经成为自治区的双语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内在文化动因。因此,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才如此高度重视南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文件。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所以相关教育部门领导要形成自上而下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及早规划, 组织落实, 检查督导。
2.全面推进“双语”教师培训工程, 强化培训实效。南疆地区是少数民族, 特别是维吾尔族相对集中的地方, 条件艰苦。多年来通过多种渠道培养或 配备了不少汉语教师, 但是数量仍然不够。现在虽然在数量上配备三分之二的教师, 但业务水平真正过关的还不到三分之一。教师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双语”教育师资来源和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师培训计划, 通过多种形式培训提高汉语师资队伍水平。一是选派骨干教师到疆内外参加培训学习;二是实施市、县、乡级“双语”教师培训工程, 逐级由教研培训中心承担培训任务, 投入资金建立双语教师培训基地;三是实施汉语学校培训“双语”教师工程, 每年选派“双语”骨干教师到汉语学校提高学习一学期, 一帮一结对子, 相互上课、听课和评课, 不断提高“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水平;四是实施校本培训工程, 对民语教师强化校本培训, 每天坚持自学一定数量的汉字, 每周学会一句汉话, 学校指定专任教师, 按照教师不同层次的汉语水平实行分层教学, 并对教师进行汉语水平测试;五是组织区内优秀教师, 国内著名专家进校讲课, 教师们不需要走出去, 即可享受优质的教师教育资源;六是切实加强培训工作与基层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紧密联系, 培训院校从中小学校抽调部分高水平教师从事“双语”教师培训工作, 尤其是专业课的教学, 同时经常组织专家和教师到地州调研, 掌握一线中小学校的实际需求, 使培训工作更加贴进中小学教师实际。
四、增加合格教师总量, 合理调整教师队伍结构
自治区新增教师编制重点应向南疆倾斜, 主要用于增补双语教师, 在招录教师时, 应本着“引得来,用得上, 留得住”原则, 鼓励民考汉或学维语专业的汉族学生毕业生到南疆教师队伍中去。对特岗教师一年见习期满后及时纳入编制给予转正,实现“双语”教师及时补充与逐步退出的平稳过渡。为解决南疆贫困地区双语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建议设立双语教学岗位实行专项补贴。对双语教师职称评聘实行优先政策,对赴边远贫困地区担任双语教师的高校毕业生和支教老师实行各类优惠政策。
五、加大“双语”教学的推进力度 要从组织上、制度上全力推进“双语”教学, 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双语教学的氛围, 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 用优惠政策在工作、生活、职称等方面吸引更多的人去南疆从事汉语教学。;同时, 政府应政策性地选派大批优秀汉族教师充实民族中小学师资队伍, 提高汉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各地应从实际出发, 创造条件, 继续稳步推进民汉合校。建议在南疆地区中心城市各新建一所汉语完全中学,缓解当前南疆汉语系学校班级拥挤现象, 以满足众多民族学生上汉语学校的需求。继续加大民、汉学校、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力度, 促进“双语”教学的优质、均衡发展。
六、重视并加强幼儿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从幼儿抓起已获得共识。根据新疆特殊情况, 建议申请国家将我区幼儿双语教学纳入基础教育范畴, 扩大九年义务教育时段, 把幼儿双语教师纳入基础教育教师编制当中。建议自治区在中央财政支持下, 加强南疆公立双语幼儿园建设。
七、教材类型、内容要系统化、科学化
不同的教学阶段使用不同的教材。建议组织有关专家编写适应双语授课的配套系列教材,小学一到三年级要使用完全用汉语编的儿童识字课本;四年级开始用词加注维语的教材。初中的教材增加汉语语法常识翻译内容;从高中起要增加两种语言对比材料汉语写作基础知识。教材内容要以汉民族的语言文化、用语习惯为基础, 课文题材要选通俗易动的优秀作品。口语教材尽量避免书面语的出现。让教材具有层次性,让学生能接受并且消化。
八、增加对南疆教育的财政投入
在逐步提高南疆基础教育阶段在职教师工资待遇的同时, 落实解决“双语”教师临时编制和代课教师的工资。建议这部分工资由自治区向国家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解决。将自治区财政原来支付南疆教师工资的一部分, 继续用于南疆教师培训、退休教师工资支付和幼儿双语教育等。建议自治区能加大对“双语”教育的投入, 增加解决“双语”教师临时编制和代课教师工资, 适当放宽汉语教师编制比例。保证“双语”教学班所需校舍, 改善办学条件, 切实解决农村民族学生上学经费难问题.为期四个月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在这里我们哭过,笑过;成功过,失败过;在这欢笑与泪水,成功与失败中让我收获了经验,为我以后未来的道路奠定了基础.支教生活的结束意味着将会有新的挑战等待着我,未来的路还很长,我相信在支教期间总结出的经验能为以后的生活提供帮助,成为我成功的助力。
【小学汉语双语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小学汉语教学工作总结06-21
汉语拼音bpmf教学反思09-25
如何教好小学汉语拼音10-22
汉语歌曲对外汉语教学09-0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汉语拼音1 aoe》教案09-06
汉语教学08-29
对外汉语教学情绪06-16
对外汉语教学声调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