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日记秋天

2024-07-07

小学三年级日记秋天(共18篇)

1.小学三年级日记秋天 篇一

三年级

起依据一、“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的理论步1.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长期以来, 作作文训练的主渠道一直是老师命题, 学生写文学作;而许多老师的命题生的写作冲动和写作, 热情又往。因此往很难, 尽管激起辅师生双方都花了很大力气, 但终究收效不助大;相反, 还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造成形或就好文章产生可望而不可即的学生写作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障碍, 畏难心如他们式理, 或持草草了事的应付心理。凡此种:又种, 怎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怎能写出情文并茂的!所以佳作, , 要想切实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必须另僻佳径, 这循便有了“循环日记”。对这种新的形式, 环◇织发动学生感到, 所以学生新奇有趣, 都跃跃欲试加上教师事, 真正踏上先积极组日文黄了“吾手写吾心”的道路。

记娟2.真情是生活的结晶。“循环日记”打着“解放思想”的旗帜, 少讲规矩要””求, 让学生尽情发挥, 没有了顾虑, 他们

就会重新审视身边的人和事, 审视自己的

心灵, 他们总有那么多的秘密要倾诉, 总有那么多的心曲迸发出来, 文思泉涌。有了生活, 有了真情实感, 并让这一切在笔端自然流露出来, 他们的写作便有了源头活水。

3.竞争是激励的手段。“循环日记”诞生后, 由于每一天的日记都要与大家见面, 还要接受同学的批评, 优劣高下便显而易见, 同学的中肯评价又很快反馈给本人, 这样, 每一个轮到的学生都会竭尽全力去写, 去改, 力争写出最高水平, 竞争中, 不断吸取别人的长处, 弥补自己的不足, 写作能力便也不断提高, 这恐怕是“循环日记”能循环下去长盛不衰的主要因素。

二、“循环日记”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1. 引进竞争, 公平分组。

我把学生分成了11组, 每组5人, 在分配5人小组时, 我不是强行分配, 而是先聘出各小组的组长, 然后由组长选组员。各组长先挑选1人。选完后, 再依次选第二人, 第三人, 第四人。因为学生了解学生, 好生与学困生自然就搭配开了, 达到了自愿组合又公平的效果。每个组只用1本日记本, 由组长带领组员每周每人各写一篇。还选出每天收各组日记本的负责人, 每天一大早将收集好的日记本及时交给老师批改, 批改完后又负责发回各组传给下一位要写的组员手上。老师每天只需批改十几本日记本了, 这种做法, 也将老师从繁多的日记本中解放出来。衡量各小组的日记水平是每周小结时将本周5篇循环写的日记分加起来, 看哪个小组的总分最高。每月还进行一次小总结, 每学期进行一次大总结, 选出50%总分最高的小组为先进循环日记组, 发一本新日记本给予奖励。引进竞争后, 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又回来了。

2. 批改创新, 提高兴趣。

批改日记时, 我一改往日的不同, 来些创造, 即给学生一些意外的惊喜, 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写作内容好的, 写作手法新颖的, 我会给予120分、130分甚至更高, 取得进步的同学, 我会看上次的分数, 然后在上次分数的基础上, 给她更高的分数, 以提高他的积极性。每天的日记本发回后, 学生都有意外的惊喜。他们会围在一起, 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的在说:“我的日记进步了, 你看我得的分数多高!”有的会怪罪别人:“你看你, 不认真写, 又没得到高分, 给我们小组丢脸了。”还有的同学, 尤其是好同学, 还主动当起了小老师:“没写好没关系, 下次你写的时候我教你, 一定要为我们组争光。”渐渐地, 学生日记想像力丰富了, 修辞手法, 好的词语越用越多了。

3. 评价新颖, 寻求信任。

写日记是一种需要有一定的意志力和恒心才能坚持下来的学习活动, 能让学生对日记保持积极性, 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老师的评价。我在批改日记时, 尽量少写评语, 多写心语。日记本上有了老师的心语, 会在学生中争相传看, 起到了导向, 激励作用。心语常写的有: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 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赞美他们的进步和优点, 暗示日记中的某些不足, 点拨他们应查找的资料, 让学生感到你很喜欢他, 进而亲近你, 信任你。为了提高学生的日记水平, 也为了促进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每周我都会小结, 并评出名次, 对于前三名的小组, 我就以拍合影、张贴班级丝绒黑板、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他们的优秀日记这样的形式鼓励他们、促进他们。事实证明, 当日记本发回各组时, 大家都会迫不及待地了解本组得分情况。每当轮到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写日记时, 全组成员会自然聚拢, 帮他想题材, 教他如何下笔。回到家还会主动请家长指教。都希望自己写的日记得高分, 为组里争光。为此, 全班同学的凝聚力加强了。出现了学生教学生, 团结协助提高写作水平的喜人局面。

三、我的思考

2.三年级:秋天的快乐 篇二

特邀撰稿教师: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 金红梅

要求:

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先跟同学说一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的画。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语。写好后读给同桌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改一改。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

快乐导航:

一看题目就知道写的季节是“秋天”,文章字里行间里要体现出“快乐”。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秋天的美景,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以写人们秋天的活动,摘果子、放风筝、捉蛐蛐……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写出心中的“快乐”。如果描景状物,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再现事物的特点,彰显文采。如果写人叙事,要细心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以细腻的文笔打动读者。

词语加油站:

描写秋景的词语:

金风送爽 橙黄橘绿 硕果累累 丹桂飘香 一叶知秋

春花秋月 一碧如洗 云淡风轻 秋风习习 明月清风

句子加油站:

描写秋景的佳句:

1.秋天到了,枫树的叶子全变红了,远远望去,像一团火在燃烧。

2.秋高气爽,晴空万里,蔚蓝的天空飘浮着几朵白云,就像碧波中的几朵浪花。

3.秋天到了,石榴成熟了。圆滚滚的石榴红黄相间,薄薄的皮闪闪发光,像抹了油似的。石榴顶上的小裂口,就像石榴娃娃扎着一条冲天辫,正咧着嘴对我笑着说:“快来尝尝我呀,我可甜了!”

诗句加油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七夕》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三年级描写秋天的日记 篇三

一走进应星楼所在的公园,我们就和秋天撞了个满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让人一下子精神百倍。瑟瑟秋风中,片片黄叶似蝴蝶般翩翩起舞,打着旋儿,扑入大地妈妈的怀抱。

继续往里走,来到了观鱼的地方。我们把鱼食抛进鱼池,欢乐的鱼儿立即闻香而来。它们甩着尾巴,抬起头,挤在一起抢着美味。它们可真是一群贪吃的小可爱。有的嘴里吐着一串又一串的泡泡,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快乐。

找到一块空地,大家三五成群地席地而坐,一边分享美食一边欣赏秋色。吃饱了,小朋友又开始活跃起来了,有的捡树叶,有的找小鱼,有的在展示自己的特长

4.三年级描写秋天的日记 篇四

走进校门口,就看见两旁种满了樟树,它们身穿绿衣裳,挺直腰杆,就像一个个卫士迎接小朋友的到来。

继续向前走,巨石上醒目的“童心自在”四个大字立马映入我的眼帘。在巨石旁边,有一个美丽的花坛,花坛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桂花树已经掉光了花朵,留下了黄绿相间的叶子。枫树的叶子涨红了脸,就像喝醉了酒似的。一阵风吹来,枫叶就像一只只红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在花坛的旁边,有一个荷花池。荷花池中间有一个迷你喷泉。喷泉喷出水来,就像一个仙女在无暇的`翡翠上洒水。清澈的水洒到了池中的荷叶上。睡莲东一片西一堆,它们簇拥在一起,有的还有点嫩绿色,有的叶子已经变黄了,还有的枯萎了。

在道路两旁,种着两行樱花树。樱花树的叶子变黄了。秋风吹来,叶子在树上频频点头,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树下积满了一层厚厚的树叶,就像给大地铺上了金黄的地毯。

操场上传来了一阵欢乐的声音,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呢?原来,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在踢足球。他们左踢右挡,玩得不亦乐乎。草地上的草变得金灿灿的,就像是大地妈妈染了金发。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空中随风飘扬。

5.三年级写秋天的日记 篇五

漫步在故黄河岸边,圆月倒映在清澈的水面,如一块晶莹的美玉。来到显红岛,只见这里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站在岛中心的拱桥上,向南望去,不远处的汉桥,被五颜六色的灯光笼罩着,流光溢彩,绚丽多姿。北边,一座九拱桥耸立于河面,五彩灯光不停地闪烁,令人眼花缭乱。

穿过拱桥,看到一座漂亮的亭子,里面坐满了人,大人在交谈,小朋友在嬉戏。亭子周围有许多柳树,柔软的枝条如姑娘的长发随风摆动。波光粼粼的河面,几只小船在荡漾,一群小鱼儿在自由地游动,活泼可爱。

6.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训练策略 篇六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 作文的要求比低年级的造句写话要高出一个层次, 而学生刚刚接触写作, 很多学生写作时总感觉无从下手。针对这一情况, 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 先观察后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 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 融入生活, 才能有所见, 有所闻, 有所感, 才能真正写出实实在在的好文章。在学生习作之前, 教师需带领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生活, 并且要将这种方法作为习惯来培养, 当好学生习作的指导者、引路人。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 才能激发其积极地思维, 进而产生表达愿望。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带领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 然后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写作, 学生才有兴趣, 写出的文章才有具体内容, 才有真情实感。教师还要告诉学生, 一个会写文章的人, 应该是一个条理清楚、善于观察的人。而生活不会主动告诉你哪些将是你写作的最好素材。因此, 要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生活, 用一双灵敏的耳朵去聆听生活, 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验生活。

第二, 先实践后作文。如有计划地设计游戏, 外出参观, 组织活动等情景创设。学生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 往往津津乐道, 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 自然兴趣盎然。由于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 让其增长见识, 提高认识能力, 因而写的文章就会有条理, 语言也比较生动活泼, 而且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第三, 抓时机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 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例如, 课间一个精采的场面, 运动场上精采的表演, 课堂上发生一个有趣的“风波”, 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 或者在讲读课文中补写一个情节, 续写一个结尾等。学生写起来感兴趣, “难”字就会不翼而飞。

二、多读多写, 读写结合

1、多读多写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 利于学生从读学写, 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想写好作文唯有多读多写。除了每周一次的固定习作外, 还要注意发掘写作契机, 让学生多读多练。生活即作文, 作文即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这丰富多彩的生活, 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表达出来。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发现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事。并用日记的形式把它们记下来, 讲给小伙伴听, 读给朋友看, 评评谁写得最能打动人。其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一件小事、一位朋友、一点心得、一些感受都可以写进学生的日记里, 日记的字数也随内容而定, 可长可短, 关键是写下自己这一天最想记下来的东西。

2、日积月累, 丰富学生语言

“不积跬步, 无以致千里”。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 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 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 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 提高语言的储备量。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 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 要求他们熟读成诵, 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 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 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 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 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 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三、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

写作作为一种技能, 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要求我们的教学有一个长期的、周密的序列。仔细阅读课标的要求可总结出:学生的写作表达叫做“习作”, 顾名思义, 就是学习写作;要从兴趣开始, 从培养自信开始;对照《课标》的要求, 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格式。如文题居中, 每一小节开始要空两个字的距离, 把字写端正, 明白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等等。再让学生知道, 习作是由凤头、猪肚、豹尾三部分组成, 猪肚的部分应具体生动。还要让学生明白, 习作中应紧紧围绕某个人, 某种物, 某处景, 某件事有序的用文字记下来。

四、指导修改

三年级是作文刚起步的时候, 因此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修改什么呢?修改错别字, 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让学生写完后先自己读, 尽量自己找出错误, 把它改过来;自己找不出来了, 再请别人帮忙看一看, 改一改。那些不是不会写, 而是因为粗心写错了的字通过自己和别人的检查马上就能改过来;有明显错误的词、不通顺的句子也很容易被找出来、改过来。这样的学习习惯对以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一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以后就能自觉修改;另一方面这次及时修改了的错别字、有错误的词句, 下次写作时就会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使学生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五、多种形式鼓励

1、利用评语进行鼓励

作文教学中, 教师对作文的评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责难、嘲讽、挖苦的否定式评语, 往往会激发抵触情绪。作文批语中, 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使学生读后, 既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信任和期望, 同时, 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 在老师评语的引导下积极纠正认识, 修改缺点。尤其是对后进生的一点进步, 都要及时肯定, 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 从而对作文产生莫大兴趣。

2、班内范读进行鼓励

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作文, 努力将学生作文中的亮点找出来, 用符号标出, 然后在班内读给学生听。如:一个好词, 一个好句, 一个精彩的题目, 一个漂亮的开头, 一个出色的结尾, 一个独特的构思……每次作文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 找出其亮点, 给予大力肯定, 使其产生成就感, 进而激发兴趣。另外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 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 供全班学生学习、品尝。

7.让小学低年级日记教学“动”起来 篇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日记教学;写作能力

日记应当是每天的记录,把自己一天生活中比较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日记教学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而“动”就是培养低年级学生把学习活化为口语交际,把自己想说的话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下面就谈谈如何让小学低年级日记教学“动”起来。

一、讲故事,让心动

好的故事不仅能美化孩子的心灵,而且能激励孩子的进步,调动孩子的写作欲望,让孩子在故事中明白生活中的道理。教师将日记知识融入故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的情感表达。上日记第一课时,我就用动画片《蓝猫写日记》的故事导入,蓝猫将告诉我们写日记的最好方法,而且蓝猫看到你们的日记写得好,还会奖励大家一个小故事……一下子,孩子们兴趣高涨,对写日记充满了期待。蓝猫把日记的格式讲得清清楚楚,然后又把自己钓鱼的日记展示给孩子们看,孩子们小声地说:“日记就这样写

啊,我也会。”教师这时顺势指导孩子们写出自己的第一篇日记——听蓝猫讲故事。教师问:“你觉得日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日记可以写自己看到的事情。”“日记还可以写高兴的事、悲伤的

事。”……我惊叹孩子们对日记的理解。巧妙地用故事牵动一颗颗童心,让孩子们心动,课堂也就活起来了。有趣的故事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学表演,让口动

指导低年级学生写日记,应以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以词语和句子的训练为主,对学生日记的内容要予以适当点拨。世界是多元的、五彩的,我们的思维应当是开放的、多维的,孩子们的视野应该是开阔的。陶行知说过:“解放小孩的头脑,使他们创造新的思想,解放小孩的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小孩的眼睛,使他们能看事实,解放孩子的嘴,使他们能自由说话。”表演能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开发智力,激发孩子的写日记欲望。

三、写生活,让手动

低年级日记教学应注重把写作内容向生活故事延伸。在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唤起学生认识生活的情感波澜,激发写日记的兴趣,写自己的童真、童趣和童情。如“母亲节”的前一天,放学时教师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让每个学生为自己的妈妈洗一次脚,然后把洗脚的经过写下来。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从来没有给妈妈洗过脚,教师是让孩子们表达一份孝心。结果孩子们稚嫩的日记感情真挚,爱意浓浓,真正践行了我手写我心。

总之,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在日记教学中,教师要本着发展“学生的思维,积累写作素材”的信念,让日记教学“动”起来。

8.三年级写秋天的日记 篇八

星期日,我想:秋天是捡落叶,做书签的好时光。于是,我带着表弟兴冲冲地出了家门,去公园里捡落叶。

远远地,我就看见一些大树的叶子被风一吹,便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就像一只只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来到公园里,我马上开始我寻找的目标――落叶,“咦!这片叶子真像鱼的尾巴!” 我指着一片枫叶说。我赶紧把它收藏起来,继续寻找落叶。我又发现目标说:“看,这片可以做鱼的身体!”“真的,好像哦!”弟弟走来说。接着我们收藏了许多形状的叶子,有手掌形的、钍形的、 还有扇形的、心形的……不知不觉一上午很快过去,我高兴地回家了。

9.三年级描写秋天的优秀日记 篇九

蝉鸣声悄然逝去,迎来的如蝴蝶般飞舞的落叶。树上光秃秃的,仅有几片枯叶孤单地挂在上面。

一阵风吹落了树上的枯叶,如同一只只蝴蝶,旋转着飞向地面。

不知过了多久,我看向窗外,不就是我看过的一部电视剧里的场景吗——太阳和月亮融合在一起的样子——已是黄昏。

起身下了楼,走出家门,再度细致地看清了秋天的样子。与春天相比,秋天是一种别具一格的美。

走进了家门前的小花园,映入眼帘,便见到另外一种季节。树上挂的不是绿叶,而是一片片枯黄的树叶,叶子不如春天那般茂盛。

又刮来了一阵风,摘走了树上的仅剩的叶子,又吹动了地上五颜六色的菊花。

几个月的时光,在无声无息中流走了。

我潦草地写完了作业,虽然很随便,但正确率还是很高的。

再度走进了小花园,抬头望了望,好巧不巧撞见了一队迁徙的大雁,它们的队形总在变化,一会儿那样,一会儿这样,不论如何变,依旧是向正南方飞去。

10.小学数学三年级挑战极限 篇十

1.一只小猫5分钟吃完一条鱼,5只小猫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吃同样大小的5条鱼,需()分钟。

①125②25③5

2.为了改变房子的朝向,即将下面左图变成右图,至少要移动()根火柴。

①1②2③3

3.1条直线可将一个正方形分成2块,2条直线最多可将一个正方形分成4块,3条直线最多可将正方形分成7块,那么5条直线最多可将长方形分成()块。

①16②11③9

4.一只毛毛虫幼虫,每天长大一倍,30天能长到20厘米,长到5厘米时要用()天。

①4②6③28

5.有5张纸条,每张都长15厘米,将这5张纸条一张接一张地粘在一起,粘接处都重舍5毫米,粘接后的纸条共长()毫米。

①500②730③750

6.一天傍晚下着大雨,晚饭后,妈妈问儿子:“再过80个小时,会不会出太阳?”儿子的回答使妈妈很得意。我来猜一猜,儿子的回答是()。

①不知道会不会出太阳②一定会出太阳③一定不会出太阳

二、填空题

1.100-98+96-94+92-90……+8-6+4-2”

2.2010×101—2010=

3.数一数,下图中共有()个三角形。

4.父亲今年49岁,女儿今年23岁,()年前父亲的岁数是女儿的3倍。

5.已知△×□=63,且△÷□=7,那么△+□u

6.小华和奶奶同时上楼。小华上楼的速度是奶奶的2倍,奶奶到达三楼时,小华到了u楼。

7.用5克、6克、7克这三种砝码,可用天平称出种不同的重量。

8,.强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6写成67,结果得到的商是15还余5。正确的商是()。

9,在下面的四串数中添上“+”、“-”、“×”、“÷”等运算符号和括号,使算式成立。10,有块菜地,形状如下图所示,已知a=b=20米,c=4米,这块菜地的周长是()米。

三、解决问题

1.一串数按一定规律排列:1,a2,3,2,3,4,3,4,5……第36个数是多少?

2.甲、乙两人共有91元人民

币,乙给甲8元后,甲比乙多3元,原来甲、乙各有多少元?

3.利民商店规定:三个空汽水瓶可以换一瓶汽水(连瓶)。某同学手里的钱刚好可买10瓶汽水,如果不再花钱,他最多可以喝上多少瓶汽水?

4.同学们进行广播操比赛,全班正好排成相等的6行。小冰排在第二行,从前面数,她站在第五个位置,从后面数她站在第三个位置。这个班共有多少人?

5.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瓶共重39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550克,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千克?

6.一只小海龟想爬上一座沙丘,沙丘的上坡路长102米,它白天只能爬上12米,可晚上却要向下滑11米。小海龟不怕饥饿和劳累,经过几天奋斗终于爬到丘顶。请问:小海龟是在第几个白天爬上丘顶的?

7.八名同学围成一圈做丢手绢游戏(如图所示),从1号同学开始,接箭头方向传100次,手绢应在几号小朋友手中?

8.杨老师在一硬纸板上写了一个四位数,让小倩猜猜是什么数。

问:是6031吗?

答:一个数字猜对,且位置正确。

问:是5672吗?

答:两个数字对,且位置都不对。

问:是4796吗?

答:数字都对,但位置都不对。

11.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探微 篇十一

一、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学生自觉练笔,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观察。作文来源于生活 ,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学生才能有所见、所闻、所感,才能写出真实的好文章 。习作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身边的 人物、动物 、景物,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有序观察,或从局部到整体,或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或先景后人。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特点深入细致地观察, 并作好观察记录,从而深刻地认识事物。

2.注重社会实践。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为了让学生有话可写, 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在以“有趣的课间活动”为题作文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老鹰抓小鸡、贴膏药等游戏;在写作文“我学会了×××”时,可让学生参与做家务,帮妈妈洗碗、拖地,给自己洗鞋、叠被子等;在写作文“我要感谢×××”时,可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做一件孝敬长辈的事。学生们亲自做了,写起作文就不觉得难了。

二、注重读写结合,增加练笔机会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从读中学写,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多读多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除每周一次的习作外,教师还要从多方面寻找写作契机, 促使学生经常性练笔。针对课本内容,根据不同的题材,学习课文的写法,指导学生仿写、续编故事、写读后感等;给课外阅读中的有趣故事 、精彩童话 等写批注或读书笔记。这样,能使学生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现在读中思、读中悟,真正体现创造性阅读理解 ,提高学生 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加强写法指导,突出学以致用

写作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对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写作前确定中心,筛选素材,理清写作思路,做到胸有成竹。其次,教师要把写作方法的指导贯穿于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学习方法,在写时运用方法。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学生体会了课文“总—分—总”的结 构 ,在写作文 时就可以 使用这种 写作方法,各自写出条理清楚、语言优美、中心明确的文章,使习作训练取得成效。

四、教给修改方法,引导学生修改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学写作文,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修改什么呢? 修改错别字、标点符号、有明显错误的句子。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写完习作后自己读、自己修改,尽量找出错误,将其改正。其次,采取小组互相交换修改,巡回指导点拨,师生共同修改。最后,自己读修改后的习作,看看语句是否通顺,表达是否清楚 ,标点符号 是否正确。通过长期训练, 学生能够养成自觉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作文水平也能不断提高。

五、正视评语作用,尊重鼓励学生

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习作时,对于写得好的语句,应用波浪线标出;对于有创意的表达,应加上赞美性 的评语 ;对于明显错误的语句,要用学生容易理解的符号标出,启发学生自己修改;对于消极不健康的内容,应妥善引 导 ,帮助学生明辨是非。 教师的评语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写评语时,应尽量用鼓励式、谈心式的语气,让学生读后既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信任,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三年级作文教学难。教师只有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写 作途径 ,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善于发现、善于思考,让学生在不断变化、新鲜有趣的习作中尽情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学生才有可能写出一篇篇文笔优雅,生动真切的作文 ,才能品尝 到“妙笔生花”的喜悦。

12.秋天来了三年级日记 篇十二

秋天来了,动物们都很忙,蚂蚁们在忙着运输冬粮;青蛙也在加紧挖洞,大雁在往南飞的路上心里一直想着:可千万不要下雨啊!

秋天来了,树叶都纷纷离开了大树,树妈妈很伤心,还有几片树叶在和大树作最后的告别,似乎在说:“明年春天我们还会回来的。”大树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秋天来了,很多花都枯萎了,但菊花却绽放了,其他的花都夸赞菊花漂亮。

13.小学三年级日记秋天 篇十三

你看,果园里的葡萄在金灿灿的阳光下变得晶莹剔透,紫里透红;红红的石榴笑开了羞红的脸;红彤彤的苹果在秋风的吹拂下摇曳欲坠;果农们望着满园的收成笑的合不上嘴。

你看,田野里的玉米穿上了金黄色的毛衣;豆子被秋风吹鼓了脸、大大的,好像要迸裂似得;高梁举起了红红的火把,随着秋风高歌;棉花则绽开了白白的笑脸;农民伯伯笑着说又丰收了。

你看,秋雨过后,山中的云雾弥漫开来,群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好像给山蒙上了一层秋的衣裳,犹如仙境一般。

你看,秋风一吹,路旁的树叶沙沙地落下,又随风扬起,像蝴蝶在飞舞;火红的枫叶红的令人心醉,拾起几片枫叶夹在书里好像把这秋收进了心里。

14.农村小学三年级的阅读教学反思 篇十四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没有任何兴趣, 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也就是说, 只有学生对于阅读产生兴趣, 他们才能产生自主阅读的内在动力和需要。

那么,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其一, 可以通过故事诱导。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 每当我在教学中穿插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时, 学生都会变得精神抖擞, 聚精会神。于是我在日常的教学中或是自习课上, 常会给学生讲一些趣味性的故事, 并适当留下悬念, 介绍相关的书籍给学生, 让他带着疑惑去主动阅读;其二, 可以通过竞赛活动。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因此, 在教学中, 可适当开展一些“小小故事王”“班级读书会”等, 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和舞台, 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营造阅读的氛围;其三, 可以通过榜样力量。通过给学生讲述一些名人名家的读书故事, 告诉学生, 这些对人类社会有贡献的人, 无一不是博览群书, 勤奋学习的典范, 鼓励学生热爱阅读并热情地去阅读。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在阅读中光有兴趣是不行的, 学生不仅要爱读, 而且还要会读, 这样才能读得更有效果。因此,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 教师应该巧妙利用教材课文, 进行精讲多读, 教给学生独立的阅读方法, 提高学生的阅读自觉性。

15.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初探 篇十五

关键词:小学起步;作文初探

作文起步阶段,兴趣重于技能,追求学生用愉悦的心情、快乐的方式完成作文,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作文的途径,让其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表达真心实感,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情真意切的好文章。

一、淡化作文概念,用手写心

作文是句子的有机组合,语句通顺、准确地表达意思是作文的基本功。《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确定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应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应放手让他们去写,让他们自由发挥,按照由说到写,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要求,形成一种听说读写的作文训练模式。因此,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让学生认识到原来作文就是,“用我的手写我的口,用我的手写我的心”。

二、降低写作难度,激发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也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从“要我写”变为“我要写”,让学生愿写、爱写,也就是顺应儿童的天性,不拘形式,自然写作。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也就是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到写作并不难,就是把说的“话”写下来。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叮嘱学生:“从小学三年级要写作文了,一定要认真学!”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更丧失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我们要从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入手,从一句到一段,从一段到一篇的过渡,日积月累,一篇成功的作文就诞生了。

三、抓住生活契机,积累素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积累素材对于学生写好作文是非常重要的。有了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学生觉得作文难的原因之一是胸无成竹,头脑空空,无话可说,无米下锅,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除了学生语文课本上的基础语言知识外,教师平时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课文很多,学生可以在背诵课文的同时,把优美的语句记录下来,以备自己在写作中使用;课外的时候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警句、古诗词、儿童诗歌并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在平时的实践课程上,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并要求把活动情况写下来,在写时要减少具体的约束,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具体指导要做到:由近到远;由浅到深;由小到大;由放到收;由宽到严;由扬到抑;由活到死。

四、培养观察能力,多读多写

罗丹:“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就是告诉我们,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学生要用心去观察,要用自己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去体会生活中的美。有了丰富的观察、积累,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学生在写作时才可能有话可写、文思泉涌,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留心观察,同时把观察到的东西记录下来,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都行,重要的是坚持下来,形成习惯。对于观察的对象和途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互联网上查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外出旅游的所见所闻等都是学生观察并获得写作素材的方式,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利用空闲时间多练笔,在练习的过程中,多写一些想象、幻想类的可以发挥创造性的文章。

五、拓宽教学途径,灵活教学

作文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资源丰富,应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累、感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自然,面向未来,实现内容选材的综合化、多样化、人文化。在教学中要通过以下途径教学生作文。即在生活体验中教学生作文;在游戏活动中教学生作文;在观察想象中教学生作文;在阅读实践中教学生作文;在合作互动中教学生作文;在社会交往中教学生作文;在问题探究中教学生作文;在课程开发中教学生作文。鼓励学生多走出课堂,把观察大自然、游览名胜古迹、参加社区活动、了解民情风俗、了解国内外重要事件、关注热点问题、网络信息的搜集等,让这些成为作文选材的内容。

六、重视讲评艺术,享受成功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无论学生写得怎样,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在表扬之后,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让学生知道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他们才会乐于多读多写。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作文内容并不是太好,但在用词、造句方面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也要给予表扬和赞美,让其产生写作兴趣。如果教师在讲评学生的作文时,批评的多,表扬的少,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使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写作的好材料,丧失写作的兴趣与信心,以后,这些学生就会“望文止步”,对写作文失去自信,不利于提高写作水平。对学生较少的班级力求一篇作文讲评两次,学生把作文草稿交上来后,教师先粗略地看一遍,对于写得差一点的学生,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指导,要求他们再写一次。讲评时,除了表扬写得好的,还表扬改后有进步的学生,特别是对于写作基础差的学生,坚持正面引导,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哪怕是他们用的一个好词、写的一句好话,都给予表扬,学生受到教师热情洋溢的称赞,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有位教育家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面对“起步作文”这只拦路虎,相信我们只要善于思考、勇于尝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俯下身子教作文,相信我们学生的作文一定会有一个良好的起步!

16.三年级秋天的优秀日记 篇十六

秋,是美的,她美在淡泊。柔和的阳光普照在人们身上暧洋洋的,凉爽的秋风吹在身上神清气爽。瓦蓝瓦蓝的天空中,一群大雁正往南飞,领头雁“嘎嘎”地叫着,像是在说:“天气凉了,我们要飞到南方去过冬了。”

秋,是美的,她美在充实。看,一片片稻田像金色的海浪在翻滚。从远处望去,红红的枫叶像一片火在熊熊燃烧。美丽的菊花有淡黄的、雪白的、紫红的……它们有的像洋娃娃的头发,金灿灿的;有的像一大把面条,又细又长,还有的像蛟龙的爪子,一丝一丝的……千姿百态。香气扑鼻。

秋天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给人们带来了安静的环境。

17.小学三年级日记秋天 篇十七

一、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

正确的唱歌姿势是唱歌发声的基础, 正确的唱歌姿势应该从开始接触音乐课唱歌时就训练好, 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应反复提醒姿势, 要求他们做到:身体自然直立, 全身保持松弛;双脚稍稍分开可一前一后, 重心要站稳;头部端正, 双眼平视, 上胸敞开, 小腹微微收拢;面部表情要自然, 还要根据所演唱作品的内容随时变换表情。

二、课前发声练习有助合唱教学

新课改以来, 许多老师都不敢将发声练习放到课堂中去, 怕影响了孩子们学习歌曲的兴趣, 打乱了课堂气氛, 破坏了人文线索。但当孩子们进入高年级学习阶段, 就发现, 孩子们的发声方法不尽如人意, 单声部的歌曲唱得声音就不行了, 更别说二声部, 多声部歌曲的演唱。我认为, 发声练习还是非常必要的, 有助于学生发声方法的改进, 可以从三年级起, 利用简单的二声部配合发声练习, 让学生初步接触合唱, 从而培养他们聆听的意识以及配合的感觉, 以便将来较为轻松地进入二声部多声部的歌曲教学中。比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悄悄话中, 结合歌曲《小伞花》《雨天等妈妈》的教学内容, 老师可设计这样的发声练习:

这样的练习既贴近本单元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声音的训练, 又能够通过发声练习进行简单的合唱教学, 一举多得。

三、强化多声部节奏练习

三年级中多声部的训练主要以节奏为主, 而节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因素, 节奏感的培养最为重要。 (中国音乐学院张肖虎教授提出) 因此, 在三年级教学中, 教师可以多动脑, 多设计节奏练习, 在节奏练习中, 培养学生二声部的配合感。例如:在三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快乐小队中, 本单元的歌曲均具有进行曲的节奏风格, 节奏鲜明, 根据书上所出示的大小鼓的节奏, 可让学生在歌曲学习过程中, 利用大小鼓的节奏, 为歌曲伴奏。伴奏的形式可以分成:听老师弹钢琴, 学生用大小鼓节奏伴奏;学会歌曲后, 部分学生唱, 部分学生为歌曲伴奏;学生自己唱, 自己用节奏为歌曲伴奏。这几个方式有一个由易到难的发展过程, 在训练中, 学生可以通过听觉感受二声部的配合, 慢慢强化到个人进行多声部配合表演, 即唱歌加伴奏。第七单元都市变奏中, 更可以通过“霓虹灯”这一节奏练习, 强化学生的节奏感, 培养互相配合的能力。

四、唱谱是确定音准的最好方法

与发声练习一样, 唱谱教学自从新课改的来临, 已经变成了被压迫阶级, 不敢在音乐课堂中露面。其实, 唱谱教学是最帮助学生把握好音准的学习方法。三年级正巧是音乐课学习音符的时段, 在这一时段, 学生是学习歌谱, 建立音高概念的最好时机。在歌曲教学中, 学会歌曲后, 可以通过听唱模唱;看老师手势唱谱;划旋律线唱谱;看谱试唱等方式进行歌谱唱歌训练。长时间这样的训练后, 学生能够建立基本的音高概念, 帮助学生在二声部唱歌中掌握各声部音高走向, 更好的学习二声部的歌曲。

五、利用器乐帮助唱歌音准训练

三年级器乐教学已经列入音乐课堂, 这是帮助学生唱准歌曲的又一法宝。许多学生在平时没有钢琴辅助的情况下, 唱出歌来是五音不全, 当他学会器乐后 (竖笛或口琴) , 这器乐就是他们的小钢琴, 能很好的辅助他们唱准音高。例如:第六单元我们的村庄中《八只小鹅》一课就是一个简单的二声部歌曲。但是对于演唱二声部的同学来说, 让他们一下子找到5这个音, 还是有些困难的, 学生是不确定的, 就怕自己唱错。于是他们就会很小心地唱着二声部, 一不小心, 就被一声部的同学带走了。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 让部分学生唱第一声部, 部分学生拿起竖笛, 轻轻吹奏第二声部的5这个音。节奏简单, 吹奏方便, 学生一看便会。在吹奏与唱歌的合作过程中, 学生可以聆听两声部的配合效果, 放下竖笛后, 孩子们的二声部一下唱得很好。

18.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篇十八

一、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这是写作之根本

孩子们经过小学两年的学习,观察,脑子里积累了不少的材料、优美词句。可是由于刚进入三年级,习作要求由一、二年级时问答式,改成文章的格式,很不适应,对作文感到头疼,无所适从。因此作文教学时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材料,对学生作文相当重要。在三年级的第一次作文教学时,我就规定了孩子们習作内容,全班同学都写同一个内容和主题,我带领着孩子们一段一段的写作,最后把各部分连起来,就组成了第一次学生作文。通过这次作文后孩子们对作文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也觉得作文不可怕,反而觉得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逐渐改变方法,慢慢的由第一次的全班一样的作文,变为学生有独特感受的作文。

二、积累写作材料,是写作之源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心中纵有万般思绪,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修订版《小语教学大纲》十分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课外阅读量比原来增加了1/3左右。这项规定,体现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把金钥匙。我用科学的方法激励,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切实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每次作文教学之前我都会让孩子们去观察体验与这次作文相关的事物和事情,必要时我会亲自给孩子们找材料。如第六册第一单元作文就是写花,可是在我们这里那时很多话都没开放,于是我通过网络搜集图片介绍有关知识,让孩子们对这些花有感性认识,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材料可写了。再如“动物小档案”教学,我想让孩子回家观察家里的动物羊、狗、鸡、鸭之类,了解他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以及自己和他的之间的故事。这样一来作文就不难了。学生的头脑当中只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积累,才能写出这样情真意切的文章。同时,我让学生开辟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三、观察、说话、思维、表达同步发展,这是写作之法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是观察不得法,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学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给观察方法,我先让学生观察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文具盒、台灯、教室、自己的房间等。接着,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如指导写“我们学校的花坛真美”片断,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并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如有个学生这样写:“这个花坛座落在一年级教学楼的前面,一条马赛克铺成的小路直通一年级教室,把花坛分成大小不等的两边。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儿探出了嫩黄的脑袋,圆球型的小榕树伸展着腰枝,假槟榔露出春的笑脸,好像在和教室比高低。花草们有的围成圆形,有的围成棱形,有的手拉着手头挨着头,在窃窃私语。只要你细细一瞧,还有蝴蝶和蜻蜓在翩翩起舞呢!”学生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这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因此,把观察到的事情说出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按要求说一、二段话,同桌互说互评或通过口头作文比赛,赛后评议。学生说的,其实也是形象画面的观察在头脑中建立之后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解决学生观察时因受时间、地点、角度的限制而产生的困难,可应用思维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过程,丰富写作内容,使表达更完整。

四、教师下水作文,是学生习作之蓝本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写作文,很多方法和技巧根本没有,因此例文就成了他们学习的模本,在每次作文时,我都会写或选择相关文章,让孩子们学习,找出那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要求孩子学习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之中,毕竟是三年级初始作文,孩子的创新根本没有,能够仿写,并达到一定的要求就相当不错了。

五、看准作文类型,在选择题材上注意写具体,这是写作之巧

虽然三年级只是作文的起步,但各种类型的作文基本上已露出“原形”。我在指导上很注意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文等五种形态入手,抓住它们最普遍的规律进行归类指导,在选题上注意专一性训练。如我让学生用总述句写一段话或一件事,先总后分,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把事情写具体。又如,用总结句“妈妈真是个勤劳善良的人”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让学生根据总结句从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条理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在关心与被关心,爱与被爱中找到妈妈的可亲之处。想象是学生创新的灵魂,想象作文是新生的又是极有潜力的作文流派。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这类作文的指导。如编写童话故事,展开想象续写结尾等。我抓住少年儿童喜欢幻想的特点,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实际中捕捉材料,运用夸张、拟人手法来编写童话,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他们在童话中受到教育。

上一篇:描写爱美的妈妈作文下一篇:译林版7b单词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