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尝试论文

2024-08-10

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尝试论文(7篇)

1.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尝试论文 篇一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主要有关于学习者和学习的理念, 关于教学的信念, 关于学科的信念, 关于学会学习的信念, 关于自我发展的信念等。教师的教育理念不仅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行为, 而且对教师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有重大影响”。[1]高师院校培养的是未来的中小学师资, 因此, 师范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发展的水平与质量, 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 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进程。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及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是师范生将来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 语文课程与教学全面转型, 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 因此, 高师的教学也一定要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 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 以保证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高师院校的专业课教师, 应充分明确“师范教师的任务主要体现在他的教育实践活动中, 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本身具有强烈的榜样作用和示范意义, 对师范学生未来的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感染性”。[2]师范生通过课堂上教师的授课, 耳濡目染, 直接地受到教师教育艺术的熏染, 能直观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和教育艺术。据此, 有人认为, 师范教师是一本“活”的“教育学”, 对师范生的职业准备和教育生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 师范教师有必要持续不断地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进行教育艺术的研究, 并且把专业知识、教育理论与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完美地加以融合, “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能力, 以达到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完美统一, 并在此基础上, 结合当前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人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语文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并且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的理念之一, 并贯彻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教学建议中。语文素养的基础层面包括“主体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审美水平、文化品位、语言积累、智力发展、个性人格等”。[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 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 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的“研究者”, 引导并组织学生在发现与探究中学习知识与建构知识。如此, 以往的过于单一、被动、灌输的教学方式将不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一) 教学内容的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应当是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也就是教材的改革。从建国初期至今, 至少有两代专家学者在该课程的教材建设方面付出了他们个人和集体的辛勤劳动。他们写出了一部部文学史, 编出了一套套作家作品选读本, 凝聚了他们个人和集体的智慧, 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是值得肯定的。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这些教材无不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的烙印, 所产生的局限也是相当明显的。诚如《文艺报》 (1999年1月7日) 载《开放兼容多元并存》中所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中国高校的文学教材先入为主的东西太多, 政治上的干预也很大, 许多观念是僵化的, 一些基本立论和观点的展开比较单一, 对一些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潮的评价是不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的。”由此可见, 教材的更新是该课程教学改革首要的一项内容。北京大学中文系近年来就采用了一套全新的文学教材。教材的更新, 意味着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只有更新教材, 课程的教学改革才能谈得上有实质性的进展, 否则, 教学改革就只是一句空话。但遗憾的是, 目前高校使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材程度不同地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即使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 也依然存在许多陈旧的观点。

当然, 在借鉴综合性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内容改革的同时, 高师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应改变长期以来高师专业课教学与中学教学相脱节的现象, 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目标要求, 努力建构本专业师范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结构, 使之能胜任未来的语文教学工作。教师要对目前存在的多种版本的教材和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加以选择整合, 以适应高师专业课程的需要。为增强教学的师范特色, 可将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师范生的课外辅助读物, 了解大学教学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的直接和间接关系, 使师范生既能达到该课程的高等学校学习要求, 又能在此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内容, 知道将来教什么和怎么教, 更好地培养师范生的角色意识。

(二) 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

高师院校中文专业的教学, 应消除过去教学的弊端, 努力建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师生有机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1. 教学模式的改革

(1) 讨论交流模式

此模式的关键是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中心、以讨论为交流方式、以陈述观点说出理由为要求、以强化思维为训练程序, 让课堂上包括教师在内的每位学习者都成为研究者。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多余的讲授, 从时间上确保学生的自主学习,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中国现当代文学讨论交流模式, 内容上要立足于教材, 形式上在于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 其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并将问题转化为课题。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采用讨论交流的模式, 其终极目的是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这是文学课堂教学的本质回归。

(2) 课题研究模式

课题研究模式一般是在课外时间进行。这种模式很适合涉及面广、背景复杂、知识面宽、篇幅较长的小说、戏剧等作品的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从内容上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 学习重点又是代表作家作品。而这部分的内容在教材中多是以节选或书目的形式出现, 要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作品, 学生必须先阅读原著, 然后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查找相关资料, 而这些都需要充分的时间作保障, 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所以, 采用课外课题自主研究性学习模式, 既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的积极性,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又有利于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深入。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题研究模式中, 学生一般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确立研究课题—自由组合、共同设计研究方案—方案设计评审—小组按方案合作探究、撰写研究小论文—论文答辩、总结评价。课题研究的范围原则上限定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 具体研究的子课题一般采用教师撰写和学生自由提出相结合、师生讨论整合确定的方式进行。这样既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能保证课题研究的方向性和可行性。

2.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 原著导读法

教师通过对相关作品的导读及古今中外作品的比较, 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题材、风格相同或相异的作品, 扩大阅读视野, 从而培养学生主动阅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2) 专题报告教学法

教师可将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 通过师生双方协商, 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申报发言主题。学生在课余进行广泛阅读, 并写出发言报告, 届时在课堂作专题发言。教师针对学生发言, 适时地进行指导、点评。

(3) 多媒体教学法

制作系统、形象、适用的多媒体课件, 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4) 课外实践教学法

结合学生的中学实习见习活动, 加强对课程的理解, 另外, 还可以通过开展诗歌朗诵、戏剧表演、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三笔字 (钢笔、毛笔、粉笔) 比赛等课外活动,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当然, 以上这些教学改革必须与学科课程的考试改革配套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3]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337, 18.

2.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尝试论文 篇二

关键词:青春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当代性”;课程改革

中国大陆一般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文学称为中国当代文学,以与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现代文学相区别。有当代文学研究学者认为当代文学研究在科学性、人文性、文学性之外,具有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研究所不具备的第四种属性——“当代性”特质[1]。这种“当代性”特质便是针对其研究对象的无限开放性和永远在场性而言的,它要求研究的当下性与参与性,是当代文学无明确时间下线的学科属性,也应该是“中国当代文学”这门课的基本教学原则之一。为体现这一教学原则,也为寻求目前“中国当代文学”课堂教学的新发展、新突破,笔者呼吁将青春文学纳入到专业教学的研究范围中来。下面,本文结合笔者从事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建设和教改实验过程中的切身感受,谈一下青春文学进课堂与“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的些许问题。

一、打破教学陈规,对接正在进行的文学生态

选择最鲜明体现新世纪文学新风貌的青春文学作为教改个案,是适应“80后”、“90后”这一代大学生的新需求,改变已有当代文学教材与教学模式单一、滞后的缺陷,有效对接正在进行的文学生态、体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当代性”特质的新举措。

当代文学的这种“当代性”特质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建设中一直是十分薄弱的,长期以来当代文学教学既滞后于文学发展现状,也滞后于学术发展现状。传统上,“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讲授内容往往按照文学史的分期,将当代文学划分为政治一体化年代的文学和改革开放之后的新时期文学两部分。其下限尽管也会随着时代的延展有所变化,但总的来说对新时期文学的讲解基本是以20世纪八九年代为主的。这从几本影响较大的文学史教材的体例安排中就可以看出来。像北大版洪子诚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复旦版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教程》、人大版赵金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这几本重点高校编写并被不少院校广泛采用的当代文学教材均将主体篇幅用在了20世纪当代文学上,21世纪的文学或者根本不讲,或者一笔带过。这与文学在新世纪日新月异的新发展与学术界在此领域中的丰沛研究成果并不相平衡。另一方面,即使这些“在场性”文学生态有幸被大学教材吸收进去,也一般处于边缘位置,未必能在大学课堂上真正地如实体现。如笔者所在山东师范大学所用当代文学教材几经修订[2],增加了新世纪文学、网络文学等的内容,但由于课时限制等因素,这些内容基本属于教学计划中的选读参考部分,不占课时,也不是考试内容,自然也得不到学生的充分重视。这样,当代文学的教学基本混同于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其生机勃勃的“当代性”并不能体现,而且由于一段时期以来当代文学特有的政治倾向性,不少学生甚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这与当代文学课程设置的相对保守与滞后是分不开的。

将青春文学纳入到当代文学教学实践中来就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来的。着手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改革之际,我先就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做了充分的调研,几组数据引起了我的兴趣:

根据“阅读行为调查中心”2010年10 月至11月对北京新华书店、400名在校大学生所做的调查报告显示,“90后读者中平时会阅读青春文学所占比重高达86%。随着80后读者群体逐渐接近而立,伴随他们度过成长期的‘青春文学已经不再是阅读首选,然而在调查中也有80%的80后读者同时在阅读此类书籍”。[3]

据《中国文化报》报道,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市场年产值500亿元左右,青春文学约占5亿元市场份额,且每年以5%的幅度增长已成为文学类畅销书的主流。[4]

青春文学代表性作家郭敬明的一系列数据更是令人侧目:“据统计,郭敬明主编的《最小说》每期发行量超过100万,是中国最畅销纯文学期刊的10倍”[5];“2008—2009年度中国出版机构暨文学刊物十强”评选中《最小说》以6835票高登榜首,独占40%以上杂志份额。而由一代文学大师巴金所创办的《收获》以459票名列第六,另一本老牌文学期刊《人民文学》位列第七”[6];《小时代》、《爵迹》更是连续多年在文学类图书销量排行榜的榜单中名列前茅……[7]

这些“神话”般的数据无不指向青春文学的受欢迎程度。就此问题我对所任教的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教育、历史、政法、经管等其他人文专业修二学位课程的学生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题目涉及你读过哪些当代文学作家作品,喜欢哪些、希望在课堂上听到哪些作品阐释等,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但相对集中的一点就是对青春文学的熟稔、喜爱或困惑,并有不少同学希望能够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专业讲解。当然,对青春文学不以为然的也有,但这样的同学也并非对青春文学毫不关心,而是希望通过阅读给出一个“批判的理由”。比如历社学院一位同学的回答很有代表性,“现在青春文学的报道不是说广受欢迎就是如何如何的文字垃圾,专业学习能让我们明白它究竟是香草还是垃圾,或者既不是预想中的香草也不是预想中的垃圾”。这些反映可以说是“80后”、“90后”这一代大学生,对几乎与其同时成长壮大的青春文学的一种兴趣性、探索性学习的回应。在此情形下,继续以青春文学“不值得”讲解为理由漠视学生的这种需求便显得既有些教育精英主义,又有点文化虚无主义了。于是我以精品课程建设和教改实验项目为依托,大胆改革了教学计划,增设了青春文学的教学内容,而这也成了此次教改实验中学生最活跃、师生受益最大的部分。

二、以思想性、文学性、影响力原则选择典型文本,点线结合

调查问卷、数据调研、师生交流只是确定了可以并应该将青春文学纳入课堂教学中来,接下来则是该怎样推进青春文学的专业教学。选择哪些作家作品在宝贵的课堂时间中做阐释介绍,是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青春文学作品量巨大,质量又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这无疑加大了选择、甄别的难度。对此,我吸取了多年讲授中国当代传统文学的经验教训,以思想性、文学性、影响力三原则选择典型文本,并通过点线结合的方式确定青春文学教学的基本内容。

传统当代文学教学中最明显涉及青春命题的是知青文学,但它是被放在伤痕、反思这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两大文学主潮中来讲授的。政治批判性是其教学重点,即主要阐释“文革”期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过程中的政治迷惘与青春伤痛,一般以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为例进行文本讲读。然而因为主人公的青春岁月是与特定年代的政治动荡纠缠在一起的,缺乏这一生活阅历的大学生对他们的理解并不深刻。大部分人也不愿费时费力阅读这些过去的文本,有同学甚至将针对它们的课程论文写成了“上山下乡的焦虑大,还是考试、找工作的焦虑大”的对比式青春感慨。可以说,和平年代中长大的这一代人似乎并不太在意这份相对遥远的历史记忆,更不用说理解政治与人性、历史与个人的复杂纠结等有关这些文本的教学本意了。这当然有学生们尚稚嫩浅显的一面,需要在专业性、深刻性层面加以引导。但这并不等于说传统的教学内容不需要反思和调整。于是,自从事精品课程建设开始,我尝试将文本选讲范围不再局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知青返程创作的当初,而是增加了王朔20世纪80年代末的《动物凶猛》及姜文据此改编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王小波90年代的《黄金时代》、严歌苓《天浴》、张艺谋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山楂树之恋》等。这些文化文本都涉及知青、文革,但因为年代切近,影响力更大,学生们更熟悉,尤其它们在价值取向上并不是单一的政治性,而是糅合了很多时代性、当下性文化元素,学生感觉更亲切、有趣。它们也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认知,引导其更好地理解了知青文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次教改的成功尝试,使我觉得课堂上的选讲文本需要兼顾思想性、文学性、影响力这三个方面,而它们也成了我在此次青春文学进课堂的教改实验中时刻把握的文本选择原则。

思想性对时下青春文学来说似乎是一个太过严肃的词语,转换成内容主题的独特性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不管怎样,青春文学之所以能够引起那么多青年学子的阅读兴趣,必定有一些其他文学类种难以比拟的、只与青少年青春期心理相吻合的文化倾向性。我对这些文化倾向性稍加归类,并由此选择出了代表性文本。像青春期的叛逆情绪,我选择韩寒《三重门》、《像少年啦飞驰》,春树《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李傻傻《红X》等为个案,因为它们最明显体现了青春期少男少女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的叛逆情怀。青春期“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自恋和忧伤情怀则以张悦然《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水仙已乘鲤鱼去》、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周嘉宁《往南方岁月去》等为代表,它们仍表达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心结,但不是向外张扬放纵,而是顾影自怜般的向内怀伤。这在物质丰裕但精神迷惘的这一代人中也是很有代表性的。表现阳光明朗青春主题的则以徐佳《我爱阳光》、郁秀《花季·雨季》等为例,说明青春写作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文学性是指青春文学的艺术层面其对主流文学提供了哪些新的审美元素。尽管有时尚化、商业化的倾向,但青春文学中的有些作品在艺术创新层面还是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的。像青春文学中的玄幻书写,同新时期文学中的魔幻、荒诞手法,金庸等人的传统武侠小说相比,是提供了一些新的审美元素的。在这方面我选择《幻城》、《诛仙》等加以说明。又如余华、莫言等人的先锋派残酷书写,对张悦然的《誓鸟》、《红鞋》、小饭的《三刀》等产生了极大影响,当然后者对历史文化内涵有所减弱,增加了人性偏执的成分。这些也是我在上课时给学生明确强调的东西。马原、格非等人的叙事圈套、结构迷宫等先锋实验,则影响了蒋峰《维以不永伤》、张佳玮《加州女郎》等的写作[8]。从新时期文学一贯强调的“文学性”原则出发选择教学文本,不仅能使青春文学教学增强专业性和学科性特点,避免走向常见的浅薄和武断,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青春文学与主流文学的联系和区别。

而上述文本几乎也是以“80后”写作为代表的青春文学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作品,基本也能贯穿影响力原则。当然,对那些影响力特别巨大而作品本身又问题多多的有争议的作家作品,为了能使学生更好更完整地理解青春文学的复杂性问题,我也会在课堂上特别提出来,典型如郭敬明与其组建的最世作家群的系列作品。当然,由于青春文学的作品量太大,除了对代表作做具体选讲外,也要对重点作家的整体创作情况做适当介绍。像我曾借用自己一篇论文对韩寒介绍道,“在出版商的热捧下从2000年的《三重门》开始,韩寒已出书15本,主编杂志1本,平均每年出书1.5本之多,‘萝卜快了不洗泥,如此高产质量自然难以保证,其小说写作相比成名作似乎在每况愈下,杂文写作模式化、平面化的趋势也较为明显”。[9]将作家的代表作与创作概括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把握其贡献与不足,这一传统文学的讲授原则同样适用于青春文学。

三、研究性学习、讨论式教学的方法论实验

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是教学方法。社会与学术界对青春文学褒贬不一的状态,有利于打破当代文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对其讨论、争议、解读与再解读等成为常态,兴趣小组与网络媒体的应用则拓展了当代文学的教学与评价领域,实现了高等教育方法论上的创新与突破。

传统上的当代文学教学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做笔记为主的,学生的主动性并不是很高,课堂气氛也不很活跃。这与中国大学生在中小学长期应试型基础教育过程中培养的学习习惯有关。具体到“中国当代文学”这门课来说,则与其基本已成定论的教学内容不无关系。滞后与相对稳定的授课内容有助于当代文学经典、权威形象的形成,但对年轻人特立独行的个人见解则会无形中构成某种巨大压力。因此,尽管我在教学中不断强调对文学的理解没有固定答案,要充分发挥个人独立性,但每次期末考试,甚至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我都会发现学生的回答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度,而且他们一般还是认真听课的好学生。中国的大学教育似乎也慢慢向中学教育靠拢,变成应试教育了,这是我从事当代文学教学的一个悲哀发现。

青春文学的课堂实践就不一样了。为什么青春文学会在当下影响如此之大?它在哪个层面上是我们青春生活的文化折射?又在哪个层面上遮蔽或偏离了我的个人记忆?从中学到现在,我所钟爱或厌倦的青春文学作家作品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我的最爱与你的最爱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对于青春文学有很多人争做粉丝的同时,又有很多人不遗余力地口诛笔伐?这仅仅能用见仁见智的个人趣味的不同来解释吗?单是这些问题的提出就足以说明传统的“共识”性文学成见业已打破,或者在青春文学层面根本就没有建立起来,这为研究性学习、讨论性教学这些在传统文学课上难以真正开展起来的教育方法提供了方便之门。因为有着感同身受的切近与喜好,青春文学的阅读篇目能够很自然地为大家耳熟能详,省去了课堂上内容介绍的宝贵时间,争鸣、讨论是每堂课的主体部分。我的教学步骤一般是这样的:先是“一家之言”,即教师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与审美趣味,谈一下对教学内容的个人观点,并列出本节课要集中讨论的问题。然后是“结对共享”,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交流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再是“争鸣交锋”,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汇报讨论成果,并与老师、其他小组的观点进行辩论。最后是“深化拓展”,教师结合学生们的讨论,将这一节课涉及的理论、文学史命题进行适当的归纳钩沉,并延伸出下节课要学习讨论的问题。因为有浓厚的兴趣与体验,学生们对青春文学的感受特别丰富和尖锐,我的讲解时常被学生们打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频繁的讨论、争议一举打破了以往相对沉闷的课堂气氛。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兴趣不减,争议甚至会延续到课后。印象中争鸣最激烈、最有学理价值的问题有这样几个:(1)青春文学写作者真是“断裂”的一代吗?如何看待“80后”写作与“60后”、“70后”写作的联系与区别?(2)自恋忧伤类青春书写为什么会在21世纪潮流性、群体性出现,而且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3)“身体”同样是青春文学的一个关键词,它同20世纪末的新生代小说、私人化写作中的身体写作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文化变异与美学新质?(4)对青春文学的评价批评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其共识性分歧与历时性差异是什么?各自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种巨大的鸿沟可否弥合、怎样弥合,或是否有弥合的必要?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使我们的课堂已不再仅仅停留在作家作品的介绍赏析层面,它们已开始抵达专业化学理分析的深处。

青春文学进课堂的做法还相应拓展了当代文学教学的领域平台与评价机制。由于课时的限制,有关青春文学的疑问无法在课堂时间全部解决,有些余兴未了的学生并不想就此罢休,我便因势利导让他们在班级QQ群或校园网上发起讨论。后来有些外班级、外系,甚至感兴趣的青年教师也参加进来,这无形中扩大了课堂教学的空间。我们还计划陆续与文学院、学生会、团委等学校各级相关部门联合,推出青春文学讲座、青春文学大赛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深化青春文学的课堂学习内容,从而使师生得到更多的学术锻炼。这学期结束时学生们交上来的课程论文中有多篇是讨论、座谈中思想碰撞的成果。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常规的课程论文,还有几个同学交了文学创作作业,基本都是有感而发的“青春文学”。对此,我又大胆改革了教学评价方式,将文学创作也纳入教学评价机制中,使学生们的努力获得了相应学分的鼓励,并筛选优秀作业向有关杂志推荐发表。

四、教学相长、教学带动科研,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

青春文学教学中教学相长、教学带动科研的新特点,还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中重科研、轻教学,教学滞后于科研的不良倾向,有效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并对其他课程的改革发生了一定启迪作用。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革新带来的是教学思维的改变。中国当代文学的传统教学思路是教师在讲授基本现象思潮、作家作品的同时,将学术界的前沿研究成果、研究热点介绍给学生。由于课时限制与口头表达的特点,相对于学术研究动辄长篇大论的著书立说,课堂教学观点不但在时间上相对滞后于科研,在内容与表述上也简单、浅显一些。科研带动教学已成了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而以论文、论著、课题、奖项等量化指标为主要依据的教师评价体系也加重了科研在高校中的比重。以人才培养为社会立足点的高等学校,却笼罩在教师忙于科研应付教学,或将学生当成自己课题打工仔的氛围之下,这几乎成了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一个顽疾。

青春文学的“在场式”教学则没有落入上述问题的窠臼。作为一种先在年轻人中形成声势规模而后“倒逼”着社会和学术界关注认可的文学现象,年轻学子们的阅读兴趣和本色感知是高于年纪渐长的教师的。这也形成了与传统文学颇不相同的两种教学模式:一是教学相长。教师讲授、学生听课记笔记的授课方式被打破了。学生以丰富的阅读量和大胆的阅读见解开阔了教师眼界,而教师则以相对深厚的理论思维对学生原生态的认知起了概括、提升作用,改变了师生沟通不畅、教师高高在上的不良局面,从而实现了真正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像上述青春文学课堂问题的解答,无一不是在师生的共同研读、讨论、协商中逐渐明朗起来的,甚至不少问题的提出本身也并非教师课前苦思冥想的产物,而是师生讨论交流中碰撞出来的火花。二是教学带动了科研。受学院派精英意识的影响,青春文学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跟汗牛充栋的经典文学研究相比更是少得可怜。这在中国知网的研究信息中体现得非常鲜明,而且越是权威期刊、CSSCI刊、核心期刊,有关青春文学的研究似乎越少,它的热闹、热潮似乎更多见诸一般刊物、媒体、互联网中。学术研究的匮乏与丰富充实的教学收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正为教学成果的科研转化提供了方便之门。作为教师的我就是在与学生一同探讨青春文学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价值的。在听取学生们新鲜新锐的阅读感知的同时,我将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粉丝文化等相关理论介绍给大家,并引导同学们透过现象认识青春文学内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像新时期知识谱系中青春文学的传承与变异,其青春观的文化属性,与“60后”、“70后”写作相比“80后”青春文学的性别倾向性等,同学们的反馈给我带来了学术上的意外发现。以教学实践为基础,结合对青春文学的后续阅读研究,我写了几篇研究论文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南方文坛》等本学科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并成功申报了一项教育部青年研究课题“‘80后文学的生产、传播、分野与流变研究”。以教学催生科研成果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还是第一次。

总之,青春文学进课堂的做法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课程改革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当然,由于此次课改实验是在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的专业必修课与当代小说研究的专业选修课上开展的,课时有所限制,有些可以深化的青春文学教学内容并没有充分展开。而全校性青春文学选修课至今未被批复,也可以说青春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至今尚未获得“官方”认可,其作为教学对象的边缘性亦可见一斑,与青春文学的市场火爆(像郭敬明电影《小时代》的热映与引发的舆论狂潮)更是形成了鲜明对比。唯愿有更多同道加入,正视广大学子的文化渴求,正视青春文学在体现当代文学的当代性、在场性、开放性方面的独有作用,将其正式纳入到专业教学中来,并由此探索一条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方法、学科机制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清华. 在历史化与当代性之间——关于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状况的思考[J]. 文艺研究,2009(12).

[2] 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 中国当代文学50年[M].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中国当代文学50年(修订版)[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中国当代文学新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阅读行为调查中心. 青春文学为什么不好卖了[EB/OL]. http://www.docin.com/p-403228357.html.

[4]青春文学杂志:市场热捧难掩价值观缺失[N].中国文化报,2011-04-21.

[5]《最小说》每期发行量超100万,消费主义神话[EB/OL].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2226/71855/77118/12161093.html.

[6] 2009年度“中国文学期刊十强”《最小说》赢了《收获》[EB/OL].http://www.gjart.cn/htm/viewnews55619. html.

[7] 参考了北京开卷信息技术公司近年来在《出版参考》杂志发布的畅销书排行榜排行榜榜单,以及其公司官网上的部分信息,另外,也查阅过亚马逊网、当当网等大型图书销售网站的排行榜情况。

[8] 王涛. 代际定位与文学越位——‘80后写作研究[M]. 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9;孙桂荣. 论“80后”文学的写作姿态[J]. 文学评论,2009(4).

[9] 孙桂荣. 韩寒:新世纪知识语境中的深度索解[J]. 文艺争鸣,2011(4).

[本文为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师范院校‘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建设研究”(立项编号:201239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80后文学的生成、传播、分野与流变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C751073),山东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师范院校‘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体系及其更新机制研究”(序号:28)及山东省成教精品课程的阶段性成果]

3.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危机与出路论文 篇三

摘要:由于移动互联网在高校的全面普及,基于讲台和桌面电脑的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正面临智能手机带来的新挑战。面对新的危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首先需要将教师独白的文学“讲座”变为师生共同参与讨论的众声喧哗的文学“课堂”。当众声喧哗的教学空间形成以后,移动互联网超时空的触点式思维体验才能真正实现正向的教学功能。在众声喧哗的教学空间形成和移动互联网发挥正向功能的同时,教师有必要以基于案例教学的文学决疑术来逐渐完成师生双向自我的共导性建构。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空间;文学决疑术;自我建构

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代表性人物莱斯利费德勒曾说,他们这一代的新批评家们走进大学讲堂,坐定在老一代批评家充满敌意的沉默中。[1]58国内高校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教师当下也遭遇到更为严重的“敌意的沉默”,然而,却不是来自从事这一学科教学的老批评家。中国现当代文学本科教学正在面对由移动互联网催生的“低头族”危机。如何打破文学课堂的沉默,迸发文学论辩的声音,正是身处其中的笔者在此思考的问题。

一、新媒介的影响:危机与出路

温儒敏曾以北京大学中文系为例指出,“考上中文系的学生大多不再是第一志愿,学生都很实际,不大愿意学中文”。[2]陈国恩也以武汉大学文学院为例指出,“在追求娱乐性、消遣性的氛围中,要让学生提起对鲁迅的兴趣、乃至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兴趣,确实成了问题。”[3]因此,正如温儒敏所言,“现当代文学课程必须调整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不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改不可。”他进一步指出,“要改革,就要充分考虑到现在学生普遍的知识结构与水平,想办法吸引他们,让他们产生兴趣,能在这方面多用心。”[2]温儒敏和陈国恩开出的药方,诸如课程内容调整、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方法转变、考试方式变革等等,已将传统教改推向极致。然而,当我们参照他们的意见进行教改后,往往还是无法吸引绝大多数的学生。

原因在于,他们的心得体会和其他许多学者的教学经验仍然是基于讲台和桌面电脑时代的封闭教学空间,已严重滞后于当下席卷一切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兴的移动互联网的魔力远远超过既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的魅力。如果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的观点出发,不难发现中国教育迄今为止发生了六次大的变更:从口头向甲骨和青铜器的转变;从甲骨和青铜器向简帛的转变;从简帛向纸张的转变;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向机械复制印刷的转变;从机械复制印刷向电子媒介的转变;从电子媒介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变。这六个重大的转变,是一个文化由权威向大众、由庙堂向世俗逐渐下移的过程。最近的一次因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而发生的变化将移动互联网不分差别地带到教育领域。如果说依靠线缆的传统万维网提供的是管道式思维体验,那么摆脱了线缆的移动互联网提供的则是触点式思维体验。这种超越时空的触点式思维体验告诉我们,如果仍然坚持桌面电脑时代的教学思维,即使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即使处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金字塔顶端,也会被“移动互联网达尔文主义”的规律无情淘汰,也难以重新使绝大多数学生充满兴趣地投入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之中。无线网络的高校全覆盖率,使不少高校老师发出类似的感叹:“现在的学生上课都不在状态,当我讲到重要内容时,下面的学生却都低着头。特别是一些理论课,一个班除了个别学生会听并做笔记,其余的都不怎么听。”[4]

如此景象,同样频繁地出现在全国高校的大多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上。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重新焕发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的生机已然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严峻问题。与其说将诸如此类现象的产生,归咎于电信运营商对大学生群体商业价值的过早和过度开发,倒不如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人文课程教学的沉疴在移动互联网大潮冲击下的集中爆发。不少高校学生坦言,“课堂上还要记笔记吗?你去看看还有几个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完全就是照着课本和电子课件念。”或者说,“与老师照本宣科枯燥无味的课堂相比,我更喜欢沉浸在互联网五彩缤纷的世界里。”[4]对比国内外的高校教学,我们会更加深信问题出在我们自身。欧美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往往给来自中国的交换生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在美国的课堂上,师生互动很多,老师是不可能让你有做其他事情的机会的。有一个老师更有意思,无课件无教材全口述加手绘投影教学,考试无笔试全口试,就是要让你专心听讲,你连走神的机会都没有。”[4]

换言之,不是移动互联网从现当代文学课堂上抢走了我们的学生,而是我们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和以知识记忆为主的考试方式将我们的学生赶进了移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

二、教学空间:从独白的文学“讲座”变为众声喧哗的文学

“课堂”传统以知识讲授为主的现当代文学教学,是一种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扮演的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客体,扮演的是知识接受者的角色。如今扁平化的移动互联网将教师和学生彻底拉到同一个平面之上,消除了中国人以往基于传道授业解惑原则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从属性角色关系。行为主义教学模式的问题之一在于作为教师的我们,往往非常自信地认为我们灌输给学生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及我们对这些作品的评价,都能有助于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种文学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记忆型教育,它导致的知识权威主义是大多数国人普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灵感的根源之一。约翰杜威告诉我们,课程的内容是学习过程中最不重要的东西,一个人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学习的方法。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莱昂内尔特里林在《论教授现代文学》一文中说道:“如果这些作品真的能用一种准确的方式体现现代文学的本质,那么作为教师而言,他就会发现有必要询问自己的学生,他们对这样的‘大剂量’的文学输入有何反应。”[5]400由行为主义模式主导的教学,实际上都只是以讲授者为中心的“讲座”,而不是一个由教室中的绝大多数个体积极参与的“课堂”。只有当我们将以讲授为主的“讲座”,彻底转变为以讨论为主的“课堂”,我们才能彻底摆脱行为主义教学模式的泥沼,以一种不断打破任何时空局限的探讨,构筑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动态化文学教学。

在这一点上,莱昂内尔特里林再次给我们启示。他讲授简奥斯丁小说时就是采取的“课堂”形式而不是讲座形式:“在每周两次课的开始阶段,我都会对所讨论小说的某些重要方面进行评论。接着,学生要发表他们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展开或质疑我的评论以及他们同学的观点。”或许有人会认为这种以讨论为主的课堂会流于形式,特里林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这种教学方法很有可能会获得一种名不副实的强烈尊重感。在任何一堂课上,都会有那些无论怎么诱导,也什么都说不出的学生,也会有那些口若悬河的学生,当然,再滔滔不绝的口才也不能确保所说的每句话都是切中要害的。”然而,他依然发现,“通过碰运气或小技巧,教师可以使这种方法得到良好的发挥,它具备特殊的教育价值。”[5]517对他来说,学生从讲座获得的文学认识往往是间接的模糊的,而学生通过以口头交流为方式的课堂讨论,他们获得的文学认识则是直接的彻底的。然而,我们如欲将讲座转变为课堂,首先需要将教师独白的教室变为师生共同参与众声喧哗的空间。笔者以为打破弥漫于中国高校课堂中的沉默,主要有激发兴趣和营造氛围两种途径。激发兴趣比较可行的是两种方法:一是娱乐的形式,二是返本开新的内容。心理学家鲁斯威斯西马曾经说过:“我的初衷并不是为了逗乐,但是,如果我所做的确实能让人开心,我不妨继续下去。有人说我取悦于人,我说这很好。如果一个教授上课时表现幽默,人们就会带着记忆下课。”[6]7在娱乐文化甚嚣尘上的今天,寓教于乐如果不能贯穿于现当代文学课的全程,至少也应该成为其出发点。尼尔波兹曼发现,教学更是一种娱乐活动,“只有当教育成为娱乐时,学习才能最有效、最持久、最真实。”[6]

例如,汪曾祺的名作《受戒》结尾的对话,教师单独的分析,可能会比较深刻,但远不如从听课的男女生中随机选择两位,分别扮演小英子和明海的角色,一问一答,更能引发效果。之所以这样做,也因为明海和小英子的天真烂漫最能契合大学生的心理。当然,也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活动影像是最具有娱乐效果的。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在讲授某部小说时播放由该小说改编的电影片段,如将小说《芙蓉镇》和电影《芙蓉镇》的讲解同时穿插进行;如讲授戴望舒的《雨巷》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则可播画面唯美的电视朗诵片。所谓返本开新的内容,其中的“本”是指学生在接触大学现当代文学课程前通过中学语文学习已经形成的对于现当代文学名作的认识和理解,其中的“新”则是超越学生已有认识的新内容和新观点。20世纪美国修辞学界泰斗肯尼思伯克提出了著名的同一性理论。他指出,“修辞者可能必须在某一方面改变受众的意见,然而这只有在他和受众的其他意见保持一致时才办得到。遵从他们的许多意见为修辞者提供了一个支点,使得他可以撬动受众的另外一些意见。”[7]56他同时指出,修辞者之所以在尽可能多的方面认同于对方,为的是换取对方在某一有分歧的关键问题上认同自己所持的观点。现当代文学课程涉及的许多名作,学生在中学语文课上早已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过,他们对这些作品已形成一种前理解。他们的这种主要来自中学语文老师的前理解,实际上几乎都是学术界早已形成的定论。大学教师在讲授这些名作时,首先应该返回学生已有之“本”,在承认这些定论的同时,再以新的材料和观点修正这些定论,从而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开启新的认知。例如,在讲授《小二黑结婚》时,既应该与学生共享这篇小说反抗封建家长包办儿女婚姻和歌颂自由恋爱的主旨,也应将另外两份尚未被文学史家利用的新材料提供给学生。,山西省左权县发现了一份与小二黑原型岳冬至谋杀案相关的一份判决书。,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张鹭根据岳冬至同村村民曹旺生历经多年写成的调查报告改写成报告文学。[8]

这两份新材料,就可以激发学生从以往对小说文本轻松、诙谐和喜剧化的阅读定势中走出来,开始思考和讨论赵树理将悲剧变为喜剧的表层政治动机和深层文化因素。与激发学习兴趣相伴而行的,就是课堂讨论氛围的营造。如果课堂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开启心智和孕育新知,那么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表面上提倡的课堂讨论大多在研究生阶段才真正展开。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讨论,要么单纯为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要么就是为了课堂氛围的.预设答案的设问式讨论。初高中语文课堂一方面迫于升学的压力,讲究的是知识点的全面掌握,实施的是题海战术,比拼的是从沉默的笔试获得高分的能力。另一方面压抑与恐惧自我表现的社会氛围和民族文化性格也对刚刚涉世的初高中学生产生心理影响。当这些沉默的大多数进入大学之后,他们也将压抑与恐惧自我表现的沉默习性带进了现当代文学课堂。智能手机成了部分大学生保持课堂沉默的最好伴侣。笔者以为略显陈旧的刺激反应理论经过改造以后,在课程初段正好派上用场。在无论如何诱导也无人自发参与讨论的情况下,笔者在任教的两个汉语言文学班级以同样的文学史问题进行对比试验。一个班采用传统的诱导72第6期陈芝国: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危机与出路方法,在无学生自发参与讨论的情况下,从考勤表中随机抽取学生参与讨论,另一个班采用分数激励法,对自发参与讨论且能引发其他学生进行有效反驳的学生,一次在平时成绩栏加5分。仅仅2次课后,两个班级的课堂讨论氛围已是天壤之别。采用传统诱导法的班级,依旧乏人自发参与讨论,在笔者给出问题,开始随机抽取学生时,学生齐刷刷地开始埋头,教室陷入死一般的沉默,他们恐惧自己被点到的神情从他们低下的头颅中可一览无遗。采用分数激励法的班级,第一次课也只有不多的几个学生参与讨论,然而,当他们看到笔者在考勤表上的分数记录后,第二次课的讨论,学生们便开始非常热烈地参与讨论,教室不再是教师独白的场所,终于成为众声喧哗的空间。当众声喧哗的空间形成以后,移动互联网就不再是大学生逃避课堂的娱乐工具,也不再被大学教师视作洪水猛兽。智能手机在课堂上终于成为获取文学知识的学习工具。当一个学生正在发言时,另一个感到疑惑的学生,会立刻打开搜索引擎或中国知网或晚清民国全文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并利用相关文献,整理自己的思路,对前面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或反驳。

这种不预设结论的文学讨论,如果真正深入地开展,固定而短暂的课堂时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教学空间的延伸成为必然。移动互联网的移动和社交属性突破了时空的限制,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建立QQ群和微信群,不仅课堂讨论得到延伸和继续,而且学界最新的观点和当代最新的作品也都可以得到共享和研讨。采用传统讲授法和诱导法的班级,不仅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而且由于禁止学生上课玩手机,反而遭到有些学生的反感。从课程结业考试的结果来看,两个班的差异就更加悬殊。采用传统教学法的班级,学生书写在试卷上的答案几乎都是搬自指定教材和教师讲义中的内容,结合移动互联网功能,采用讨论为主的教学法的班级,学生书写在试卷上的答案很少搬用教材和讲义中的内容,更多是融合各种观点后的自圆其说。

三、文学决疑术与师生自我的建构

当充满敌意沉默的教室变为众声喧哗的空间,当曾经被大学教师视为洪水猛兽的移动互联网,经过引导成为使课堂讨论得以延伸的重要工具,文学教师的功能和角色也要随之发生变化。由于现当代文学不同于任何其他文学课程,它本身没有时间下限,新的作家和作品不断涌现,新的文学话语借助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可以毫无二致出现在师生面前。文学教师因此不再是文学知识的掌控者,也不再是文学观念的裁判。那么,当移动互联网作为学生学习的强大工具出现在教育领域后,是否预示着文学教师末日的来临呢?笔者以为,这种情况所导致的恰恰不是文学教师末日的来临,而是教师处理文学教学张力的重要入口。因为现代以来的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一个负责的教师如何能为自己构建一个自我,从而帮助学生构建一个他/她所期望的自我。用美国文学理论家韦恩布斯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在伦理上完善自己,从而帮助学生创造对他们最有用的自我———不仅是狭隘的功利主义意义上的有用,而且要创造一个最终有意义的人生,为一个有益的、可以坚守的社会服务。”换言之,“好的文学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对学生的生活也同样至关重要。把好的文学介绍给‘读者’,让他们读到好东西,是我们的使命。”[9]226-227然而,现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与上述基于人生意义和价值考量的文学教学的伦理关怀不仅不相称,而且是相悖的。正如莱昂内尔特里林所指出的那样,“从来都没有任何文学能像当今的文学那样表现出惊人的个人化特征———它向人们所提的所有的问题在文明社会里都是遭到禁止的。它问我们是否满意我们的婚姻,是否满意我们的家庭社会,是否满意我们的职业生活,以及是否满意我们的朋友。”[5]

因此,当移动互联网在教师的导引下把所有与文学作品相关的技巧性内容(例如格律、音尺、叙事人称、叙事频率、隐喻、转喻、提喻、能指、所指等)都清楚地呈现给学生之后,教师必须学会处理现代文学强大的个人化力量与文学教学本身的伦理关怀之间的张力。如何处理这种张力?莱昂内尔特里林“觉得应该将批评家和文学教师这两种身份混为一谈”,作为批评家的教师,“必须善于研究和呈现那些为了精神的完善而必需的因素,即使在实际的世界里它们属于异端甚至有害的文化势力。”[5]401韦恩布斯认为真正有效的答案是:“让学生投入到故事世界(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之中并且教他们批判性地阅读。引导他们,使他们不仅喜欢上这本或那本书,或是某个固定书目上的作品,还要使他们喜欢故事的诱惑及对这种诱惑进行批判的乐趣。”[9]

结合这两位长期从事现代文学教学的美国学者的观点,笔者以为,在文学课堂贯穿一种文化批判的视野,是师生双方自我建构皆可依赖的途径。这种文化批判的视野,通过泛泛的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往往很难实现,而应在文学教学中贯穿一种决疑术。“决疑术”,在方法论上,“被称为是一种‘基于案例的推理’,而与所谓的‘基于原理或规则的推理’正相反,它常用于法律和伦理中司法和伦理的讨论,通过某种法力解决法律、道德的难题。”[10]注重文学伦理关怀的韦恩布斯正是受到了新决疑术的影响,将其运用于文学教育研究之中。他指出:“文学教人有效地决疑,即对不同‘案例’进行比较、权衡及取舍。正是在故事中,我们学会对‘虚拟’案例进行思考,而这些案例和我们回到更无序的‘现实’世界时遇到的事情将相互呼应。”[9]

韦恩布斯不仅主张采用决疑术进行文学教学,而且给出了六点互相配合的建议。笔者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文学教学的影响,将其归纳为三点。其一,开给学生阅读的书目中至少应有一部伦理上存在极大缺陷却受到文学史家青睐的作品,例如张爱玲的《金锁记》、张承志的《心灵史》、贾平凹的《废都》,同时一定要另选一篇作品,其价值观能和那本有缺陷的书宣扬的价值观相抗衡,例如萧红的《生死场》、张承志的《金牧场》、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样,“就能确保我们列的阅读书目,乃至整个课程能让我们担心的价值产生内部冲突———推崇这些美德的故事本身就是对推崇那些美德的故事的批判———从而反复灌输关于决疑术的正确的理性思考。学生真正需要‘吸收’的是对待价值冲突及施行褒义上的‘决疑术’时的兴奋。”[9]

其二,选一些隐含作者巧妙地要求读者细读的故事,教学生在一篇既定的作品中找出隐含作者无意中的前后不一或不经心表现的瑕疵,从而使学生“寻回反讽”。因为长期以来一直执行的标准化文学教学导致了“反讽的丧失”,“即是阅读的死亡,也是我们天性中的宝贵教养的死亡”。[11]前者如莫言的《蛙》,叙述者在故事层面对计划生育政策及其执行者“姑姑”的认同很容易让普通读者觉得莫言在歌颂存在人道缺陷的政策,而小说的隐含作者却极其微妙地告诉我们他对计生政策的批判以及对历史地深陷其中的执行者和被执行者同等的深重悲悯。后者如茅盾的《虹》,“是他作品中最精彩的一本”[12],然而,这部作品的结尾却是失败的,“在最后的一部分里,无论在思想上或情绪上的描述,已不复见先前那种真诚的语调了”[12]。进而让学生进行决疑:这种失败是因为作者抛开文学规律鼓吹共产主义思想还是因为作者无法像小说前半部中用写实的和细腻的心理手法去为这种思想辩护。其三,教师及教师所指定的作品一定要交给学生完全投入阅读的方法以及批判性地阅读,同时把相异的价值引入同一部作品中去,形成多维阐释。韦恩布斯将此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的过程简化为对三重视野的追求。首先,使学生们学会完全投入到作品中去,“在某种意义上,天真地实行柯尔律治所称的‘愿意暂时搁置怀疑’,‘成为叙述读者’”,实现“真正的倾听”,“常常在沉醉的感觉中体会逃离日常世界的欢乐”。其次,使学生们学会与作品的故事世界保持距离,成为隐含作者邀请的批判性读者。

第三,使学生们学会成为“一个具备充分的批判和怀疑精神的读者和听众,质疑对故事‘世界’的‘吸收’和隐含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意见。”[9]231例如在讲授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时,一方面让学生的全部身心沉浸到《边城》叙述的唯美纯真爱情和边地人文景观构成的乌托邦世界,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从故事背后发现隐含作者对现代性都市生活的反思与批判,同时还要让学生从传统乡村逐步走向凋敝的现实和中国现代城市工商业文明的积极价值质疑小说构筑的审美乌托邦以及隐含作者对现代性的反抗。

四、结语

移动互联网既然从根本上改变着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当然也对国内高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以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都是基于行为主义教学模式的讲座式教学,是一种知识权威主义的灌输式教学,而不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课堂式教学,更不是一种以师生双方自我建构为目的的探讨式教学。笔者结合相关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在应对移动互联网挑战时,首先需要将传统的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独白的讲座空间变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众声喧哗的超越传统课堂时空的新型课堂,进而在众声喧哗的超时空课堂以基于案例教学的文学决疑术逐渐完成师生双向自我的共导性建构。

参考文献:

[1]莱斯利费德勒.文学是什么?高雅文化与大众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53.

[2]温儒敏.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29-32.

[3]陈国恩.近年来武汉大学的现当代文学教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4):270-282.

[4]曹正.移动互联网“入侵”课堂的隐忧[N].中国教育报,-03-30(3).

[5]莱昂内尔特里林.知性乃道德职责[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6]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BURKE,KENNETH.AGrammarofMotives[M].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69:56.

[8]张鹭.小二黑的双重命运[J].中国新闻周刊,(47):76-78.

[9]韦恩布斯.修辞的复兴[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10]舒国滢.决疑术:方法、渊源与盛衰[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5-21.

[11]哈罗德布鲁姆.如何读,为什么读[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0.

4.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尝试论文 篇四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基础科学,是新科学和新思维的原动力,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案,对高中的物理进行改革,实施新的改革方案。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让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有个性的表达,这对于物理课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课前我们应该准备打点计时器、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砝码、导线、电源、刻度尺、天平等一些实验器材。我们应先了解牛顿定律,通过小车实验,将小车前端拴着细绳,细绳跨过定滑轮,在下面吊一个小桶,在桶内装沙子。知道沙和小桶的质量,可以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小车在绳的作用下,在长木板上运动时,用打点计时器把小车的运动情况记下来,求出加速度,就可以研究小车的加速度跟受力大小的关系以求加速度跟小车质量的关系。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们对物理课堂感兴趣,使物理课堂更活跃。对于高中物理的改革,教师将让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传统的教师在前面只是讲课,让学生被动地听课,这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不能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这种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由发挥,然后教师修改学生的想法,这样的课堂才会生动。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避免通过分数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要时常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感,鼓励学生,并给学生一个很好的评价。学生喜欢教师,学生才爱学习。

二、对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于新课标的改革,我们必须思考改革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培养高中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将动力应用到学习中去,这样我们在学习中既体会到了乐趣又学习了知识。高中的物理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高考的考试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目标。对于这一个目标,教师必须制定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案,将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综合在一起,然后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因为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只有我们勤于动脑,认真思考,就会将物理问题化为实际问题,这样将会很好地得到解决,从而也能提出新问题,然后再从新的角度去分析、去解决,这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让同学从课本联系到实际,再从实际联系到课本,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很有效,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要对物理改革进行深一步的思考。

三、让学生在新改革下体验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源泉。”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发言以促进学生情感、认知、思维、能力的发展,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其实物理课不是我们脑中想象的那么枯燥、乏味,而它确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创造性的课程,教师要通过让同学们学习《力》这一章,让同学们理解力具有的性质、力可以分为哪几种,然后将问题联系到实际,问学生“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什么力”。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富有挑战性的心理,让学生多思考问题,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和兴趣,教师还要有趣味教学方法,将所讲的内容要像讲一个小故事那样,讲给学生听,这样的课堂气氛会很活跃,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每堂课都是一次愉快的学习旅行,让学生在玩中练,乐中学。在物理学习中,没有成功和失败之分,即使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学生只要在学习中敢思考、敢创新,那就是一个成功的学生。

新时代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奇,不仅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而且也让课程改革得到很大改变,改变教学方法是基本任务,落实素质教育才是改革的最终目的。我们要针对传统物理教育的不足和存在的弊端进行改革,实施现代化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重视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真正实现学生的根本想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延林。新教材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研究,文理导航:中旬,(03)。

[2]朱琴。浅谈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科教文汇:下旬刊,(03)。

5.国学与现当代文学研究 篇五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越来越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国学研究中,这对现当代文学发展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要科学的处理国学与现当代文学的关系,并引导国学、现当代文学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国学;现当代文学

前言 :近年来,人们对国学的研究力度越来越大,国学的兴盛对现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影响,为引导现当代文学的良好发展,要认真分析国学兴盛的原因,了解现当代文学的不足,并对国学对现当代文学的冲击进行考虑,下面就国学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进行分析。

1. 国学在现当代文学中发展历史

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国学已经深入人们的心中。在现当代文化发展初期,人们开始改变以往的态度,逐渐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并且用客观的态度评价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不足之处。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世观念,同时还包含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这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最为经典,对现当代文学有着很大的作用及影响,首先,和谐社会的提出最早源自于儒家,同时近年来百家讲坛讲解的国学经典得到极大的反响,因此,要客观公正的看待国学,科学的分析国学和现当代文学的关系,并将国学和现当代文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国学能为现当代文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2. 国学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2.1 国学兴盛的主要原因

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文学界中有很高的地位,国学的兴盛是符合我国文学界发展规律的,国学的兴盛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及回归,这是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在当今社会中,不管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还是现当代文学的发展,都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紧密的联系,构建和谐社会是建立一种道德秩序,而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优秀的道德文化,可以说我国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学的基础,因此,在文学界中,我国传统文化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国学的兴盛并非偶然,而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2 现当代文学存在的不足

现当代文化兴起以后,很多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从总体上看,这些文学作品呈现娱乐化、商业化、低俗化的发展趋势,在现当代文学繁荣的背后,是一片繁杂的现象,如文学理念复杂、思想观念混乱、读者不理解现当代文学表述的内容等,这就导致人们无法正确的评估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价值,而读者很难从中汲取到营养成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学传播途径也越来越广泛,同时网络文学也越来越兴盛,初步看这是现当代文学快速发展的体现,但网络文学的兴起并没有促进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虽然人们接触文学的方式增多了,但人们学到的知识却越来越少。在很多情况下,作家创作并不是为了文学,而是为了迎合人们的娱乐口味,这就导致现当代文学作品内容越来越肤浅,文学作品的高雅品味也逐渐消失。

在现代文学低迷的情况下,一些学者树立起理性复兴的旗帜,要求在发展现当代文学的基础上,用科学、利用的眼光看待国学,通过吸取国学的精华,将国学的正能量融入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中。现当代文学是在国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人们要科学看待国学和现当代文学的关系,实现两者的相辅相成。

2.3 国学对现当代文学的冲击

随着国学的兴盛,很多学者认为国学极大的增加了现当代文学的压力,同时随着百家讲坛节目对经典国学的点评,人们对国学越来越热衷,这就给人一种错误,让人们错误的认为国学的质量要比现当代文学质量好很多。由于人们对国学的盲目推崇,不仅没有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还限制了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国学和现当代文学是相辅相成的,在国学饱受人们质疑的情况下,现当代文学成为人们的情感宣泄,而当现当代文学处于低迷时,是通过国学复兴来促进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国学的兴起不仅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对现当代文学作品质量下降的一种警示,因此,在现当代文学低迷的情况下,必然会受到国学的冲击。

3. 国学发展对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引导作用

目前,现当代文学呈现出低迷的态势,而国学显示出的价值对现当代文学产生极大的刺激,也促使现当代文学进入深层次的总结、反思中,这对改善现当代文学频繁出现娱乐性作品和低俗作品的现象有很大的帮助。在国学领域中,通过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能极大的增大现当代文学的视野,促进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学也具备一些现当代价值,如帮助人们寻找民族文化之根,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目前,在现当代文学中,还缺少民族文化很身份,这就需要通过国学来弥补这些不足,因此要将确保国学能与时俱进,将国学同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来促进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随着各种低俗作品的出现,现当代文学的危机逐渐显现出来,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国学来帮助现当代文学寻找新的发展方向。这也说明当文学走向虚无时,需要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引导,因此,要正确的看待国学的价值,通过国学的积极部分,来对现当代文化思想进行指导。由于在现当代文学初期,对国学的理解比较片面,这就需要在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现当代文学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能促进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还能有效地避免西方文学对现当代文学的过度影响。所以,要全面的理解传统文化,尤其是国学精髓,从中汲取精华,并为现当代文化提供有效地服务,在国学的基础行,促进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有效地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能有效地促进我国文化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借鉴国学的研究方法对现当代文学进行研究,从而丰富现当代文学的内涵,促进现当代文学的发展”[1]。现当代文学和古代国学一样,都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在我国文学领域中,都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现代中国文化的全面建设,需要在国学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当代文化,并实现自我超越,实现国学文化和现当代文化的现代化,同时通过国学进行现当代文学研究,还能有效地促进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发展。

4. 总结

目前,我国现当代文学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要在全面研究国学的基础上,实现国学现代化,并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促进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效地改变现当代文学现有的浮夸、低迷状态,从而促进我国文化的全面建设。

参考文献:

[1]吴立颖.国学和现当代文学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07):142.

[2]王雯.国学与现当代文学的研究[J].大观,,(11):117-118.

[3]姚春花.国学热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J].青年文学家,,(33):136-137.

6.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尝试论文 篇六

作为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力军, 高校学生的人格既关系到个体的成长, 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作为最具人文精神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就成为必须积极探讨的问题。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

健康人格的培养与独立思考、独立意志、独立行为密不可分。独立思考是健康人格的核心, 独立意志是健康人格的保证, 独立行为则是健康人格的表现。而在当今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 对学生的独立意识培养相当淡漠。这既受学生状况的制约, 也与传统的教学习惯有关。

近年来, 随着大学的扩招和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 作为传统基础课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似乎走入了困境。一方面是学生文学素质的大面积滑坡;一方面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被迫节节退出大学课堂。据调查, 中文系的学生很多并非出自对文学的喜爱而选择这个专业, 更多的是来自升学和就业方面的压力。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是从热门专业被调剂过来, 在一种不情愿的情况下开始学习中文, 这样势必会影响今后的学习效果。而大多数高校为了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细分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 纷纷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 更多地从实用性人才入手, 强调课程的实践性, 这样势必给传统的基础性课程带来冲击。实践课时增加, 理论课时减少。某校, 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2008级共112学时, 历时3个学期;2009级则合并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时缩减到96学时, 2个学期完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原本应该生动的文学课堂只留下了一点干巴巴的人文知识, 师生之间缺少互动, 灌输式的教学占主导地位。

这种教学困境与当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随着科技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一场全方位的变革, 变革使社会生活既充满活力也呈现出浮躁骚动的一面。这种躁动不安正在悄悄蚕食着传统意义上的文学领地, 现代性的焦虑隐遁, 存在的本质和未来的想象丧失了意义, 文学的娱乐功能被无限放大, 社会承担和历史使命意识受到压抑, 严肃文学逐步退居边缘。因而学生对文学经典不感兴趣, 很少读甚至不读文学作品。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个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辉煌一时的课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变迁, 自身魅力尽失, 日显落魄沉寂, 逐渐退居边缘位置。

二、健康人格培养的原则

要做到对大学生独立健康人格的培养, 除了要坚持专业化的教学规范和教学体制外, 还要在教学中坚守学术的立场、精神的价值, 因此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1) 还原历史意识, 弘扬人文精神。在这里, 强调的是还原文学的历史。“文学史”与“文学的历史”不是同一概念, “文学史”是表示各种写成的记录文学历史的著作;“文学的历史”则是表示作为文学史描述对象的真实的文学历史过程。强调文学的历史意识, 既是一个为学的态度问题, 也是一个方法论问题。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不能止于孤立地对单个作家和作品进行介绍, 而是要将作家和作品摆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来加以考察, 要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意义和文学史上的价值真正呈现出来。而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 其精神脉络是推动“人”的发现、觉醒与解放, 其思想主潮是发展和深入“人”的现代意识, 因此, 其内在灵魂正是“人文精神”。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上, 无论是“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 还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学, 抑或是八九十年代的文化反思, 人文精神都贯穿始终;而从鲁迅、老舍、沈从文、闻一多、钱钟书等文坛大师的身上我们更是看到了一种对于人格和理想的坚守。这些人文精神的弘扬, 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 追求真善美, 培养健康人格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2) 保持与当下文化、社会现象的联系。强调历史意识, 并不意味着文学史研究要远离当代意识, 相反, 关注历史上的文学现象与当下文化现象的历史联系, 也正是强调历史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历史意识与当下意识两者缺一不可, 忽略了学科价值的揭示, 其意义阐释将失去依据;而忽略了对现实社会价值的关注, 则容易使学科趋于僵化。只有用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认识当下现实生活, 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传统学科才能以参与社会的独特方式吸引更多的大学生, 重放昔日光彩。

(3) 在专业化过程中实现教师自身健康人格的塑造。独立健康人格的培养, 教师要起到表率作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深厚的学术造诣、高尚的思想品德, 既要注重内在修为, 也要注重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精髓, 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坚持原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是要在具体方法上有所创新, 在适应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新观念、新要求的同时,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教学的效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培养他们独立健康的人格。

首先, 应打破原有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还原学生的学习中心位置,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开学初, 对教学过程作出周密部署, 安排好老师和学生各自讲授内容, 让学生分头准备, 老师给予适当指导。由于学生课下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 并自己动手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准备充分, 所以学生反响热烈, 教学效果明显。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还原学生的中心位置, 还迫使教师要以与学生平等的姿态来组织教学, 实现教学相长。

独立健康人格的培养还应当增加讨论的机会。适当安排讨论课, 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精心设置问题, 在确保学生阅读过作品并对文学现象有一定了解后再开始进行。

同时, 注重文本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除了要讲授基本的文学史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审美感悟能力, 使整个教学体现出知识性、文学性、人文性和学术性的统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 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把作品当作文化的载体, 当作文化现象来审视, 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 在春风化雨似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人生的理解力和对美的感知力, 塑造健全的人格, 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进行教学改革, 课外实践活动的倡导也是不容忽视的, 可以组织学生排演现当代文学话剧, 举办经典作品阅读报告会, 开展现当代诗歌散文名篇朗诵会等。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焕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 培养健康人格, 真正地愉快学习、自主成长, 更好地走上社会。这些实践活动也构成了高校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

总之,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基础性课程, 弘扬人文气息, 培育学生的独立健康人格, 实现课程自身的突破, 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2) .

[2]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如何适应时代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 2003 (5) .

[3]于宁志.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可行性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 2009 (3) .

[4]高广方.教育的核心目的: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J].教育改革, 2007 (8) .

[5]陈红旗.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8 (6) .

7.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篇七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主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逐步形成现当代文学创作概况,了解文学思潮与作家的创作背景,并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内涵,深化和巩固文学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进而培养自主分析、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中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如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日益减少的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学生文学兴趣降低与培养其文学审美能力之间的矛盾,大量的文学作品与学生阅读时间减少的矛盾等等。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真正落实培养学生对当代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和分析评判能力,成为该课程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理念上,主要精力集中于对学生文学知识的积累,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二,在相关教材中,内容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限制,无法实现学术方面的突破,内容过于局限;在个别的教材中存在着一定的偏激观点,缺乏对于内容的客观性把握;有的教材,对于文学历史的阐述过多,对于文本内容的实质性分析较少;当前的现当代文学教材的适用性较差,对于不同等级和水平的教授群体,教材的内容过于混乱,内容涉及广,学生兴趣不足。第三,教学方式和方法较为落后,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效率不高,未与先进科学技术融合,缺乏对于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方法的实质性改革。现当代文学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需要建立在科学和创新的基础上,需要对现有教学方法做出有针对性的变革和完善。因此,必须通过合理和科学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来实现对于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实质性改革和创新。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路径

1、“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理念的定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核心命题是“人的文学”,传达现代人的精神情感、现代语言、现代审美方式。因此,在教学理念的设计上应将文学史的知识传授和文学人文精神的追寻结合起来,通过文学史自身的文化语境,引导学生对文学准确的体悟和理解。既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也要做到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传达出一种是非观和积极的人文精神。要以文学性和双向性思维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理念,强调文学作品自身具有的特性是文学性的核心。

2、整合教学内容,建构知识体系。加强现当代文学基础教育,注重教学的深刻性和学术性,回归作品文本,充分体现文学作品的内涵和魅力,重视人文情怀的培养。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将线性的教学法进行改善,换以整合式的教学法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或以知识拓展为切口,如“课内外对比教学”中所提到的教学实例一样,以此展开对一个作家的教学任务。这样就打破了线性教学的单一模式,教学思路开阔,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之提高。

3、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元教学模式。运用阅读教学法,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文学是人学,在阅读教学中可采用“粗读”“研读”“品读”“回读”等多种方式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或运用知识回授法,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在讲新的知识时,联系到以往的知识或是其他学科的知识,通过启发诱导、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对新旧知识产生联系,让不同学科知识形成链条,来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尝试,通过回授的方式,归纳结论、知识系统,达到一种变式练习的尝试。创建开放、互动式课堂。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一同参与到课堂设计,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或通过创设问题法,鼓励学生发表见解;通过讨论互动式锻炼学生自主思维;通过自我展示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或利用现代技术借助先进的电子教学设备,活跃课堂气氛,通过直观的教授,实现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强化。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朗诵、话剧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对于文学学习的兴趣,实现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4、加强课堂讨论,实现师生互动。科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信息“双向互动”的过程,即不仅是教师的教,而且要突出学生在这一过程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课堂讨论无疑是实现“双向互动”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在讲授一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布置一些相关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然后加以点评,形成师生互动,这样既能使教学形式变得灵活多样,又能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一教学双主体交流过程中,教师起的是引导作用,而学生则是主体,他们要充分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写发言提纲,自由发言,最后写一篇有关讨论课体会与收获的总结,因而是一个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训练过程,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正是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同时,建立起一个有利于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挥的宽松环境,这样学生对当代文学自然也就有了兴趣。

5、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辩证学习。现代文学史就是体现“人的观念”的一部发展史。从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立人”思想到冰心的爱“人”的哲学思想,老舍的批判“市民人”的思想,到30年代左翼革命文学中“革命人”的文学思想、京派“独立人”的文学思想,海派“都市人”的文学思想……学生在梳理过程中,一方而可以重新回顾这些作家的作品成就,同时也从另外一条线索发现作家的独特魅力。相应的例子比如从现代文学的“第一代海派”到当代文学的“都市文学写作”,到通俗小说中的“都市小说”,同樣可以梳理出不同时期,针对都市描写的侧重点和闪光点。当然,这种梳理一般放在较高年级的文学专题讲授中,可能更易于学生接受

6、变革教学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期末考试或考查。这种评价忽略了教学过程,学生为了学分,只在考前狂“背”书和课堂笔记,或考试作弊。要建构“师-生”协作式的教学模式,还需要变革现行的较单一的教学评价机制。在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中,要不断建构起过程化、多样化、灵活化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王芳.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浅谈[J].文学教育,2013,02

[2]杨荣.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当代作家评论,2015.09

上一篇:考核试题企业文化下一篇:羊肉类产品营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