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念的认识(精选8篇)
1.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念的认识 篇一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之基本理念》
学习体会
阳谷县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魏自友
艺术创意课程集艺术性、趣味性、实践性、科学性为一体,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通过整个活动方案体系,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指导原则和常用的艺术创意效果,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技法,能把数码相机上的照片导入到计算机里的指定位置。会利用专业的数字图形软件Art weaver等对所拍摄的照片的后期处理,并制作电子相册。艺术来源于生活,创意让生活更精彩。艺术创意课程顺应学生成长的天性及特点,对学生实施良好的艺术教育,以最佳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创意能力,让学生不仅爱艺术,更加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充满了自由创作的快乐,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艺术创意活动课程在对照片进行艺术美化处理环节,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手机拍照,用美图秀秀可进行简单美化。这样使学生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有亲身体验的过程。教师再讲解利用Artweaver Free 5处理照片时,学生易于接受,并快速掌握。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实践,以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艺术创意课程要求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学生在室外拍照环节,各小组成员间要相互团结,集思广益,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景点,力争拍出艺术性强的作品。在后期处理时,要求对照片添加有创意的文字,要注重策略,开动大脑,合力完成。
在展示交流环节,先对让本小组内各成员自我评价,推选出本组内的优秀作品,各小组间再相互评价,和经验分享。这样可以使学生取长补短,提升自我。同时,能做出优秀作品,也是作为优秀学生评价的重要标准。
2.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念的认识 篇二
一、明确活动目标, 引领活动价值走向
目标是活动的灵魂, 决定着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评价, 是实现活动宗旨的重要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关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责任感, 这其实正是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目标。首届“小浪花”艺术节后, 我们对方案进行了反思总结, 认为这次的活动“知识、技能和情感”三维目标不具体清晰, 操作性不强;项目负责人普遍比较辛苦, 亲力亲为;部分孩子仍然无法真正参与活动……因此, 学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和项目策划组共同协商, 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活动目标进行修改, 最终提出第二届“小浪花”艺术节新的活动目标。
从综合实践活动理念下的活动目标来看, 活动的主人就是孩子, 一次活动下来, 无论是特长学生, 还是普通孩子, 都能在艺术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不会歌唱, 可以呐喊;不会舞蹈, 可以摄影;不会演奏, 可以宣传。本次艺术节中, 有个学生每天帮后勤人员铺收校门口演出时的红地毯, 她就找到了付出的乐趣。因此, 活动目标的确定, 决定了整个活动最终价值的取向。
二、细化实施方案, 体现学生视角
方案是校园文化活动的蓝图, 是有序、有效开展活动的基础。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施需要学校资源、社会资源、家庭资源等有利于学生实践活动的各种教育资源的大整合。主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应该细化方案, 包括背景分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场所要求、人员分工、活动评价等环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活动的开展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 那我们的校园文化活动方案设计里面还有孩子的声音吗?
2011年3月份, 我们进行过“对待学校艺术节、科技节, 你持什么态度?”等问题的问卷调查, 当时有50%以上的孩子选择“只是那些有特长的学生舞台”, 这反映出许多孩子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或者说是对舞台不信任。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研究分析, 我们认为, 滨小的孩子对校园文化活动是喜欢并积极参与进来的, 但也提醒德育工作者, 教师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受学生关注的, 教师要更加平等公平地参与到活动中;活动的组织要更多地基于学生视角, 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成长。
“小浪花”科技节后, 我们组织了一次针对这次活动的意见征集调查, 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基于儿童视角的建议;随后我们组织了第二届“小浪花”艺术节金点子征集, 老师们在活动形式和活动目标上建言献策。通过两次论坛发言, 我们发现, 老师着重关注怎样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活动中, 尤其是活动的项目策划人、活动形式、活动评价等。
三、落实过程指导, 发挥学生自主能力
活动的实施中专任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专任教师在实践操作层面上负责活动各环节指导和过程的管理, 是活动实施中最接近学生活动的老师, 也是学校在渗透综合实践活动理念中最需要加强配置和改善的基础性条件。三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看到下附这张方案后, 立刻把它构思为一节综合实践活动的起始课, 课上让孩子们阅读方案, 说说获得了哪些信息, 该如何做准备工作。在与同学的交流中, 孩子们从方案中知道活动的时间、地点、要求, 知道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 知道要和同学分享。而对四年级的学生, 老师照本宣科告诉他们注意事项和准备工作, 学生没有积极的个体学都要胜于四年级。
四、挖掘文化内涵, 彰显活动教育价值
学校活动的开展应注重顶层设计, 在内容开发、过程指导、活动评价上作通盘运筹, 深入挖掘活动内涵, 才能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有深刻的体验。
我校六年级春游是距学校约有10里路滴水岩, 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线路, 过马路, 翻山岭, 穿坟堆, 下陡坡, 对学生来说是很费体力的。经常有学生在春游感受中写道:“这是我六年来最无趣的一次春游。”针对这个情况, 学校大队部设计时挖掘了这条线路的文化内涵, 将六年级的春游主题定为“重温长征路”, 在行进路上设好长征途中的地名;到达滴水岩顶峰的班级先朗诵《七律长征》用来激励后面的同学;参观滴水岩中共诸暨一大会议的旧址;班级红歌比赛后吃自带的“长征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 让孩子们制订方案, 预想途中的困难, 同样是一次步行, 后一次因为渗透了活动内涵, 整个活动变得富有更深的意义。
五、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员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关注生活动的过程性、体验性和生成性。我们的“小浪花”活动始终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 从单一评价变为多元化评价, 制定多种评价方式, 特别关注学生活动中的过程评价, 在对传统评价方式进行改革的同时, 创建富有童趣、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
1. 作品展示法。
比如艺术节的手工制作活动, 每个孩子的作品放在校标周围的桌子上, 作品边是孩子们设计的作品介绍表格。那一天, 每个孩子都参与评价, 在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作品旁贴上五角星, 做到评奖公开、公平。学校最多的一样东西是展板, 艺术节的海报、美术组的十二生肖剪纸, 我们都用各种独特的方式将它们呈现在师生、家长面前。
2. 才艺展现法。
艺术节, 我们的舞台搭到了校门口, 为学生创造了近距离展现才艺的机会。一年级全体学生的葫芦丝、古筝、笛子伴奏下的国画、歌声、书法等在每天早上、放学迎送每位师生、家长。
3. 奖章激励法。
建立七色浪花奖章制度, 学生从一到六年级的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中, 由易而难分年级完成年级目标, 最终达成“做我, 做最好的我”这一总目标。例如一年级是“红色浪花奖章”, 只要参加本年级中有关的活动, 就能获得小红色浪花奖章, 一学年下来, 获得7个小红色浪花奖章, 就能换取可佩带的红色奖章。六年下来获得六色奖章的同学在毕业典礼上可以得到校长、家长共同颁发的金色浪花奖章。
综合实践活动理念渗透下的校园文化活动, 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 减轻工作任务, 更重要的是发展孩子们的能力。综上所述, 校园文化活动如果渗透综合实践活动理念, 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就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摘要:本文以校园文化活动中艺术节和春游两个活动为例, 阐述了在活动中渗透综合实践活动理念, 从明确活动目标, 引领活动价值走向;细化实施方案, 体现承认儿童视角;落实过程指导, 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挖掘文化内涵, 彰显活动教育价值;改革评价方式, 促进学生全员参与这五方面来说明。校园文化活动如果渗透综合实践活动理念, 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科技节,艺术节
参考文献
[1]伊红.让传统校园文化活动走向课程[J].浙江教学研究, 2011.
3.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念的认识 篇三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独立学科;再认识
中图分类号:G42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5-0070-02
众所周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课改进行到目前阶段,它也是课程实施中的难点。学科主义的根深蒂固,一线教育工作者们一时难以适应没有课标、没有教科书的课程,再加上没有任何经验基础,更是让许多学校和一线的任课老师无所适从。
总的说来,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鉴于操作层面的重重困难有待解决,笔者更有感于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该课程的理解认识不够到位,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涵、意义再认识的必要。防止出现由于实践工作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定位不清楚,致使先进的理念不能在实践中很好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存在价值逐渐失去的悲剧!
一、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
近期看到一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现状调研报告,其呈现的调研结果让我陷入了思考。教师的探讨停留在浅层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无价值,甚至有40%的教师不清楚该课程是什么性质的课程,误以为是一门(国家/地方/学校)的选修课,学生可以选择性的参与。暴露出一线教师对其内涵价值知之甚少,現状十分令人担忧,笔者认为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再认识的必要。
为此笔者查阅了相关的文献,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第五条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别于学科课程,如果说各门学科课程的目标是“预设的”,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生成的”;如果说各门学科是“关注过去的”课程,那么综合实践活动是“关注现在的”课程;如果说各门学科的学习是“基于个人的”,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则是“基于合作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对应于分科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于学科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概括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新课程形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其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很容易与校本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等混淆,有关专家学者已作过专门阐释和区分,这里就其鲜明特征作简要分析。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
综合学者们的成果,我认为他们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中的一级,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属于课程管理的范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结构中的一种课程形态,它在国家课程中与学科课程并列,是国家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的课程,属于课程形态的范畴。…另外就是两门课程开发的主体不同。校本课程是完全由学校开发的,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活动主体是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生活经验来确定的,课程开发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合作的结果。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综合课程
如前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综合的”课程,它是与学科课程平行的课程,然而,综合学科中的课程是相对于单学科的课程而言的。详见新课程的解释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活动课程
事实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活动课”的继承和发展,与传统的课外活动和第二课堂有较大区别。从本质上讲,它属于活动课程范畴,但又与传统的活动课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鼓励学生走出课本世界,走进现实社会生活,建立于生活的广泛联系,开拓学习的空间。
二、为什么没有教材
课程实施的主要困难是教师素质提高和课程资源、教材的提供,一线教师迫切需求教材的指导。长期以来,很多教师习惯于学科教学,自觉不自觉地将综合实践活动混同于一门学科,想要使用编好的教材,整天想着如何“教”综合实践活动“课”。
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给出统一教科书的初衷和本义。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什么是教材。“教材”是教授行为中所运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它既包括了最标准的教科书,也包括了形形色色的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其中教科书是最核心的教材。有学者提议在课程改革中,我们确立“教材系列”的观念!
可见,对教材中教科书的过分依赖心理导致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难以适应,显然这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本身就是对传统的狭隘课程资源观的一种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固定统一的教材,旨在积极创造条件开发信息化的课程资源,拓展其实施的空间。它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
三、作为专门学科开设有什么意义
学者们一致认为,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实践性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带来的新的课程观、学习观和教学观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点。
(一)新的课程观
在传统的课程观看来,课程就是一系列有组织的学习材料,材料是“客观知识”的载体,学生们只要能死记硬背出大量的客观事实知识;与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什么”是由学生自己选择的,它的显著特征是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课程不再是学生既定的“跑道”,而是学生生活世界的全部。
(二)新的学习观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世界的信息化迅猛发展,我们都感受到了新时代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有重大变化。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获取过程中,开发我们的各种潜能。
学习方式的转变,不再是一味的接受灌输的学习,而是通过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究、合作。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三)新的教学观
教学观即“怎么教”教的问题。从理论上讲,“教什么”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怎么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教授内容指向学生生动、复杂的整个生活,也决定了它的教授和以往学科的区别。在与同学探讨的过程中,对怎么理解怎么“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门课有不同看法。认为我们目前在观念上必须认识到,它与学科课程的区别,不能还用“上”课,而应该为怎去“组织”这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的是如何获得知识,那么,教师如何在学生知识获取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呢?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浅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 篇四
——如何上好劳动与技术教育课
关键词:自主探究 兴趣 创新能力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指导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另外,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劳动与技术教育课中不仅学到了大量的动手技能,而且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市的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对提高学生的能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我认为,劳技课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综合实践活动它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融合起来,选择和设计活动的内容,既关注学生现实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又兼顾学生长远发展,满足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丰富多彩的要求,秉持多元价值标准,因地制宜开发各类活动资源,提倡学科渗透,鼓励文理交融,体现个人、自然和社会的内在整合,既坚持整体规划,周密设计,又鼓励另辟蹊径,开放生成,在活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健康发展
下面是我对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几点看法,我认为要上好一堂劳动与技术教育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学生兴趣,一节好课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与配合,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开门课的作用更不容忽视。
兴趣是学好任何一门功课的前提,我们综合实践课的切入点是劳技课,劳技课面向全体学生,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鼓励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活动;选择学生感兴趣、与他们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比如说《走进劳技世界》这一课,让学生欣赏教师的各类劳技作品,有钩针钩的鼠、虎、狗;也有中国结饰香包、招财蛙、猫头鹰、金鱼、官靴;还有一系列的剪纸作品、粘贴作品„„,当他们看到这些只有在商场里才能买到的工艺作品时,一个个赞叹不已,跃跃欲试。
从他们的眼睛里、行动上,能够看到了他们抑制不住的渴望、自信„„,于是水到渠成,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都展现在了他们的作业中。通过这种方式,还能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过去的劳动技术课授课基本上是模式化的:引入、教师示范或录像示范、学生操作实践、学生作品展示、学生谈劳动感受、教师小结。虽有学生实践环节,但学生明显处于学习的被动位置,只是机械地操作练习,不能真正体现手脑并用。鉴于此,如果课前和学生一起定课题,课上由学生先自学、自做,遇到问题先由学生思考解决,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解疑、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料,教师的台上示范改为台下交流,和学生同学、同做,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去实践、去体味、去创造,自己得出结论,自己学到技术。教师成了学生的学伴,与学生一起观察、思考、分析、实践、创造,使教学过程成为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就能得到很大发展,创新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学生就能被成功的送上发展综合实践能力的快车道。
二、注重学生的“学”与教师“导”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程。劳动与技术教育更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同时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指导。处理好学生自主的“学”与教师有效的“导”的关系,这是劳技课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学生自主的“学”表现为: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云贵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等;第四,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自主地研究,争取自己创造。
与此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在指导内容上,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以及制作方式。在指导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活动的指导权赋予某一学科或某一位教师,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努力把教师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有机结合起来。
三、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教师要促进学生各具特色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必须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要为学生设计多种性质的‘学习空间’,帮助学生通过操作、考察、实验、探究的活动解决问题,感受生活,活动既要强调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过程又要强调认识和理论对活动与实践的指导和调节作用,使学生能从活动中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要领才能取得改变学习方式应有的教学目的。例如上《风筝》这一系列活动课时,教师可不再带领同学们动手制作了,而是分阶段进行教学尝试:1.活动准备阶段。以博采众长为目的,让学生们去逛小商品批发市场,让他们通过看、做、问等活动收集第一手资料。2.分类整理资料阶段。通过多种方式如出剪报、写日记、画自己想做的风筝、做调查表等活动让同学们动口交流心得,进行资源共享,丰富资料储备。3.确定主题研究阶段。活动小组商讨确定研究主题后,教师与同学们一块筛选他们手中的资料,根据重点再指导他们动脑进行深人研究。4.成果汇报阶段。各小组确定汇报方式后,教师在演练过程中提一些建设性意见。在成果汇报课上,学生大胆展示研究成果,充分展现自我风采,成功地体验快乐。5.活动延伸阶段。通过开展“放风筝”大赛,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做研究的兴趣,真正让他们在“动”中学,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因为实践课最主要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与制作能力,提倡亲历亲为,鼓励对知识的综合运用,重视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过程。这种过程性的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实现过程学习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自主、探究与合作。也就是说,要实现过程性学习,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使学习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注重选择活动主题。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联系生活实际,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现在夏天来了,苍蝇越来越多,影响学生的学习,必须用一种方法来消灭它,如在教学《做蝇拍》时,课的伊始,教师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用的苍蝇拍,可让学生消灭几只苍蝇,使学生蠢蠢欲试、情绪高涨。在讲授演示时,可以说:“同学们,用你们的火眼金睛看清老师的每一步,你就可以消灭更多的苍蝇,成为灭蝇战士。”通过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器官,通过听讲,观看板书,观察示范操作学好新知,为实践和创造打好基础。
可见,劳技课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并不是发生在狭隘的课堂空间中,而是发生在广阔的生活世界、自然世界和自我世界。我们在确定活动主题的时候也要从孩子的实际生活出发,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能够真正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有所发展的研究课题。
以上几点是我对劳技课的浅显认识。另外,我认为学生在劳动与技术教育课中不仅能学到大量的动手技能,而且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创新意识的激励在学科课上教师一般按教材体例讲解,学生则被动听课,内容有局限,形式单调,教师对教学的评价仍然是看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学会多少技能,并以此作为目标;教师想方设法把学生限制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尽量让孩子适应自己的教学方式。所以学生很难主动探索和有所创造,劳技课具有实践、生成等特点,注重实践中探索,所以也就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能力,以及相互合作交流。实践证明,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建创造性环境。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创新意识是在触发学生的思维,利用生活经验及所掌握的各科知识进行重组,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迸发出新的认识、新的设想。评价就是对学生个体行为的一种价值判断,在这里评价指标、评价方式、评价过程是价值判断是否具有导向性、激励性和反馈性的主要变量。研究性学习所谓“创作”,是指个人或合作小组在研究活动中所获得的一种观念和行为价值。这种价值可能是非常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但它体现了学生人生中的“首创”历史和探索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实践为主的课程,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创新活动的基础很多在于科技活动,所以利用现有条件,给与学生一些任务,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是在追求某种活动目标时比胜负、争高低的。竞争心理可提高思维的积极性。
比如:给学生限定的材料进行小小竞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一次活动中,给学生,一块硬纸板,两根竹片,一把剪刀,一个锥子,看看哪组做的蝇拍拍的苍蝇最多,这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接近,所以学生兴趣浓厚,开始学生认为很简单,没什么,可做起来并不像他们所想象的,比如:有的小组忘了打眼,捉不住几只苍蝇,所以在制作中把所有的东西都添加上去,但经过实验,发现不行。还有的小组扎的不结实,结果使用中弄坏了,不实用,学生就这样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边设计边改造边实验,制作出质量好的拍子。创新意识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所以说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参与性”,即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发现,这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供学生任意选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去选择“做什么”和“怎样做”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劳技课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同样也起着这样的作用。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知识、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瞬息万变的今天,我们要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就要不断研究怎样上好劳技课。在实际教学中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发展,这样才能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 2007年秋季远程研修学员作业
《创造性思维与教学》 „„„„„„„„„„„„„ 陈龙安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庄 重 手巧、心灵源于我的实践课„„„„„„„„„„„„杨淑霞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
——如何上好劳动与技术教育课
乡镇:南沙河镇 学校:崔庄小学 姓名:刘锋
5.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念的认识 篇五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一句名言: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因此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开发学生身上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潜能,而这一潜能的开发,要求教师把教学的出发点必须固着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之上。找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给传统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阐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到: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活动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例如,在讲授《实数》中《无理数》一节时,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先给出几个例子。例如:P,■,■等。然后,教师告诉学生,像这样的数就是无理数,这样的教学呆板。学生听起来也枯燥无味。因此,在讲这一节课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骰子放在讲桌上。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一起回答:“这是骰子。”然后我又问:“它是干什么用的?”学生都笑了。高兴地说:“谁不知道,打麻将用的。”我没有理会学生的表情,接着问:“除了打麻将,它还有什么用途呢?”这时候,学生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在思冥苦想,有的在悄悄地议论。这时,我不失时机的告诉大家,它还能帮助我们学习无理数。这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0,我叫上两个学生,让一个同学在讲台上掷骰子,另一位学生在小数点后面写上骰子掷出的点数,随着骰子一次次的掷,点数一次次的记,黑板上出现了一个不断延伸的小数:0.3154265123…这时我喊停,问学生如果骰子不断地掷下去,那么黑板上能得一个什么数,它有多少位。这时学生就总结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称它为无理数。这样学生感到很亲切,也易于接受概念。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非常重视每节课的导课,争取创设一种全新的、奇妙的感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一节时,我事先准备一张等腰三角形的图形,把一个底角用墨汁涂黑了,同学们是否能把这个等腰三角形恢复原样。这样,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注重实验操作和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要利用课堂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1.让学生动手做
动手做是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获取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等获取感性认识,进而通过加工、整理上升为理性认识。
例如,在学习第六章《圆》的第一节《圆的一些概念》时,在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纸板,一条细毛线,两枚图钉,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画圆,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画,面对自己画出的圆,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时,我再趁热打铁,让学生改变两枚图钉的距离,再画出不同的圆,根据自己画出的图,理解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等概念,这样对圆的定义理解更深刻。
2.让学生动手画
学习数学,有时候需要数形结合理解知识,因此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形有利于学生通过图形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一节时,学完了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定义以后,我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三角形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是否会交于一点呢?学生有的回答“会”,有的回答“不会”。这时,我不失时机让学生自己画一画,话音未落,学生就专心致志地画起来,画完以后,大家一致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形,三条线中线是交于一点的。通过自己动手画图,学生从自己画的图形中得到了正确结论,这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3.让学生动手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阐述了数学的定
义,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运算和证明,所以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动手算是很有必要的,这里的算即指运算和推理,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是中学数学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应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练习而获得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算、推理。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节时,在这节之前,已经学完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即x=■(b2-4ac≥0)这时候,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推导,x1+x2=-■和x1×x2=-■即两根之和和两根之积公式,而且学生通过自己推导公式,了解公式形成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牢固的记忆公式。
4.让学生动口说
动口说,就是讲,让学生自己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例如,在概念教学中,由学生自己从概念的形成、发展中归纳出数学概念等,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表述性思维活动,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例如,在学习《直线》一节时,书上并没有给出直线的定义,而是叙述性地说明了直线的特征:“向两方无限延伸”,学生由于对这个特征可能并不太理解,这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把自己头脑中的想法说出来,例如,有的学生说:“我把黑板的水平框想象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穿过教室的门和窗户,穿过了学校的操场,一直向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延伸。”还有,同学说我把手上竖直放着的铅笔想象成一条直线,这直线向两方无限延伸,穿过了教室的地面和屋顶,一直向地心和天上延伸。”大家都争先恐后的举手,而且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很好地描述了直线这一向两方无限延伸的特征。再例如,对于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口述解题过程,这样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又有利于教师随时发现学生解题过程中思路受阻的情况。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讲,并与学生共同分析受阻原因,对解题过程中典型的错误提供给学生讨论解决。
5.让学生动脑思考
思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发展性思维活动,让学生动脑思考,是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动脑积极思考,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筋提出问题再动脑筋解决问题。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有这样一个习题“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使体积较大。”起初,学生由于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对这道题理解不透,我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张正方形纸,亲手折一折,一边折一边思考:(1)无盖的长方体展开后是什么样子?(2)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怎样才能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这样,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自己熟悉的折纸活动开始思考。进而通过操作、抽象分析和交流,最终获得该问题的答案,并对求解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等。
三、设置探索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教育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而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定理证明题大多以“已知A,求证B”的形式出现,在数学课堂上,应避免这种把简单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该通过学生自己探索、猜想发现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亲自感受结论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我一改以往教师板书结论学生记住结论的教学模式,而是先引导学生复习正比例函数y=kx的性质,当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然后给学生提出探索性的问题,反比例函数的y=■性质是否也取决于k呢,如果取决于k,k是怎样决定它的性质呢?和正比例函数性质一样吗?问题提出来以后,学生对解决问题充满了信心,通过自己画图,动脑思考,互相交流、总结,一致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综上所述,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数学经验。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三十五中学)
6.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念的认识 篇六
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教育局 冯新亮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第一条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第一次明确将“数学活动经验”列入课程目标中。修订完成的《课标》修订稿这样阐述: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作为课程目标进一步被明确,地位进一步凸显,等同于“双基”。所以,小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应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基本教学目标之一切实予以落实。但是在我们实际课堂教学当中是什么现状呢?无论是教师日常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还是学校的教学评价中,无论是各级各类教研活动,还是大量的课改论文专着中,都很难见其踪影。原因很多:其一,《课标》中虽然明确提出“数学活动经验”课程目标,但缺乏必要的解释说明,教师对其地位、作用及其内涵理解不深。其二,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为课改新鲜事物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三,数学活动经验不像事实性知识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教师感觉无从下手。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数学活动经验”这一课程目标的粗浅理解。
一、《课标》为什么要提出“数学活动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
1.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和心理品质诸方面。素质教育落实在数学教育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2.数学观的变化,最为重要的是数学活动论的兴起。数学活动论认为:应该从多维度来看待数学的本质。数学应该是人类的一种活动,不应该完全等同于这种活动的产物。(举例:比,不要仅仅把“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这个概念本身看作是数学,还应该包括学生如何来理解这个概念的过程,这才构成一个完整的数学)。数学活动论代表人物尼斯甚至说:把数学只看作是一门纯理论学科,认为数学是某些权威所提出来的一些东西,那是很危险的。《课标》提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人类的一种科学语言;数学是人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数学活动论的观点,怎样来理解“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这句话呢?我们是否能仅仅把那些死板的数学结论看做是数学吗?这是作为基础教育基础学科的数学的本质吗?应站在不同角度来理解这句话的真正涵义。站在语言的角度,我们就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并会运用这种语言去交流,去表达。站在工具的角度,我们要让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站在文化的角度,我们要让学生真实的体验这种文化,深深的爱上这种文化。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的能促进其数学素质不断发展的有关数学的经验,那才是真正的自己的数学。
3.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重要代表人物就是杜威。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重组,这种改造和重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
二、对数学活动经验本质的基本认识
通过前面的论述,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对于什么是数学活动经验,老师们可能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数学活动经验就是学生对数学的真正体验。它不仅仅是指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的有关数学事实的感性认识,更是自己在真实的数学活动中获得的有关知识观念、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过程、数学语言以及情感态度的一种综合的感性认识,实际上这种认识也是以结构的形式存在的,绝不是简单的事实性知识,这就是学生数学素质的原型。但是我们又很难给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确切定义。但我们可以理解,数学活动经验具有以下特征:
1.主体性。数学活动经验是基于学习的主体―学生提出来的,它只属于特定的学习者自己,所以具有学习者的个性特征。
2.实践性。数学活动经验是学习者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离开活动过程这一实践形式是不会形成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经验。
3.发展性。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在一个学习阶段、在一个特定的学习环境中对学习对象的一种经验性认识,是非严格理性的,而且还可能是不正确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是可变的。
4.多样性。由于活动经验具有主体性特征,所以受学生已有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已有数学活动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影响,学习同样的内容,经历同样的数学活动,每一个学生仍然可能具有不同的经验。
三、如何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1.重视过程性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与传统教学大纲相比,《标准》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明确了过程本身就是课程目标,即必须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过程。并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认识过程动词表述学习活动的不同程度。
2.设计好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做数学”
从课程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离不开数学活动。什么是好的数学活动呢?课标中也给我们指出了几种小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方式: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等。
本人认为,一个好的数学活动除了要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外,一定还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创设现实的、鲜活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情境。二是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抓住数学的本质。三是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充分思考,充分交流。
现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设计的数学活动,本人认为整体上存在目的不很明确,流于形式,学生交流有所欠缺,不到位。交流基本上还是个别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不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多项交流,而且老师所关注的就是把重要的数学结论说出来,一旦学生说出来,哪怕是第一个学生说出来,老师大加赞扬,这个数学活动也就万事大吉。学生也养成了习惯,交流的时候非常注意揣摩老师想要什么答案,所以学生尤其是反应快一点的学生,往往一下子就能说到点子上,即使自己还没弄懂也要配合老师,老师也不管其它同学是否理解。
3.采用多种方法,有意识帮助学生积累和提升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留心观察和认真收集学生有关数学活动经验的信息,及时收集信息。平时多与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倾听学生的真实声音。仔细倾听学生的思路想法,仔细分析学生的作业,适时地有针对性的点拨、启发、引导。使用好成长记录袋。引导学生养成撰写数学日记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及时评价、指导。
7.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念的认识 篇七
一、解决问题教学, 从培养学生的述理能力抓起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培养学生的说理兴趣入手, 开展丰富多彩的说理竞赛活动调动学生说理的积极性。
2.给学生充足的说理时间, 课前进行三分钟说理训练, 课上多问一问你是怎么想的, 课后适时布置一些说理作业。
3.说理形式力求多样, 而且注重评价。课堂上经常使用的说理形式有自由说、同桌互相说、小组交流说、全班汇报说等形式, 在学生说理过程中教师的评价非常重要, 评价中要指出学生的长处, 例如:声音宏亮, 思维流畅, 有逻辑性;想法独特, 有创新等等。采用过程性说理评价与期末说理测查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本着让学生真正弄懂所学知识, 达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制订了说理测查评价标准。
4.在说理的过程中, 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给学生讲清认真倾听的重要性, 教给学生如何听、听什么 (听不同见解、听哪里说得好, 好在哪;听哪里说得不对, 如何纠正) 教师要经常关注学生的倾听情况, 并及时作出评价, 使学生尽早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解决问题教学中, 学生述理训练具体方法
1. 低年级学生述理训练方法。
(1) 从训练有序地说三句话入手, 在计算教学中, 结合运算意义引导学生看图说三句话训练, 使学生感悟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 (2) 低年级述理训练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情境操作或画图理解题意, 然后口头表达操作过程, 使学生直观感知数量关系。
2. 中高年级学生述理训练方法。
(1) 中高年级述理训练关键是在思路交流中感悟解题策略, 两步计算问题和一步计算问题相比, 不仅仅是多了一步, 而是起了质的变化, 条件和问题之间存在着“分离”现象, 其间隐含着中间问题。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尝试用画图、摘录条件等方法理解题意及数量关系, 帮助学生根据数量关系找中间问题,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思路交流中感悟解题策略。 (2) 要注重审题能力的训练。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 常因审题不清而造成列式的错误, 有的学生甚至形成了见题就列式, 不仔细思考的坏习惯, 因此我们向学生提出了“三读”题目的要求,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读题习惯。一读, 搞清楚是什么事;二读给题目中的重点词、句注上记号, 联系题目重点理解, 三读进行筛选, 捕捉有用的数学信息, 可以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 (3) 要注意强化正确的解题步骤, 解答应用题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 教师在应用题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应用题, 课堂教学中, 明确为学生提出解答的一般步骤:审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步骤;列式计算;写答、检验。让学生有“法”可依。 (4) 教师训练学生解题思路的步骤:一般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细致的指导和练习。一读, 通过读使学生知道题中讲了什么事, 已知哪些条件, 要求什么问题, 条件和问题有什么联系;二画即把题中的重点字、词、句简单的用符号圈画出来;三说, 即让学生用清晰、简洁、准确的语言说出自己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过程及相应的数量关系。如果能坚持长期不懈的训练, 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解题过程中的有序性和合理性, 通过语言的发展促进思维的发展必将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解决问题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 新课标下的解决问题教学还需要强调数量关系吗?
在当前解决问题教学中, 不少教师关注情境的创设, 关注信息的收集, 而数量关系的分析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甚至认为数量关系的训练是机械训练, 与新课程“解决问题”教学的理念相违背, 应该抛弃, 这实际上就走入了课改中的一个误区, 忽略对传统应用题教学经验的继承, 必将影响解决问题教学的效果。
2. 解决问题是不是只有当教材中出现“解决问题”标题的时候才教学?
新教材不再单独设置应用题单元, 并将应用题融合于几乎所有知识的学习之中的同时, 设置了解决问题单元, 并且不再以类型顺序作为教材编排主要考虑的因素, 如整数的11类简单应用题, 不仅编排分散, 有的仅出现在习题中, 所以不能只当教材中出现“解决问题”标题的时候才教学。
四、建构“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我们把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也可以分为: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 把生活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 —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数学应用于生活) 几个步骤, 正所谓教无定法, 解决问题要针对具体内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模式不止一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总之, 解决问题教学是新课改下的一种新课型, 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与方法, 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相信只要我们重视并坚持不懈的努力做下去, 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一定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解决问题是一种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自己生活世界中的力量和数学有用的过程, 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的中心。
8.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念的认识 篇八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难点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课程;是基于学生经验,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突出实践,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的课程。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的必修课程,以其新思想、新理念、新形式进入课堂。但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不畅,活动流于形式、效果不尽如人意。鉴于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只有认真分析其现状并加强反思,才能卓有成效地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健康持续发展,使其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书面多、操作少,接受被动化。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固有课程模式的影响,一方面,许多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层面的本质与定位把握不准,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特性尚未清楚,跳不出传统教学的框架,依然用学科教学的思维模式来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大量时间用于师生的交流活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对课程的批判和建构作用,学生自主动手的机会偏少,整个主导思想呈现了以书本知识为主,而忽略了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生受应试观念和社会、家长的影响,采用的仍是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大多数学生认为语、数、英才是“主业”,把语、数、英分数看成是自己的唯一成绩,因而不愿意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研究性学习上,认为课堂上听听课,看看课本就差不多了,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潜在的探究价值。
二是课内多、课外少,空间局限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课程资源包含丰富的校内外资源,只有通过拓展发掘、有效整合校内外活动资源,才能拓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存空间。但是当前,许多学校、教师对社会教育资源估计不足,认识不清,困于现实安全因素的影响,出于学生人身安全因素的顾虑,往往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范围囿于学校围墙之内,将活动局限在学校课堂内,活动中呈现过多的是预设式教学,缺乏学生的深度实践,假合作、假自主、假体验现象较为明显。
三是讲解多、指导少,实施表面化。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对活动过程的亲历与体验,要求教师突破时空的限制,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把学生置身于更加多元的活动环境,创设更多、更广的学习方式和渠道,让学生去探索、发现。从这个角度看,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确定主题的情境;指导学生明确研究的策略与方向;切实带领学生寻求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等。但有时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给问题、给思路、给方法,过多地“包办”,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因而,课堂上出现了“讲得多,导得少”的过度“指导”现象,使学生在活动中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
四是制度多、落实少,课程边缘化。当前许多学校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有关管理制度和办法,在素质教育评估、质量检测等方面也对综合实践活动划定了专项考核或评估的指标要求。然而,有些基层学校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实施的过程随意性大,缺乏具体的统筹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常是流于形式。
二、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施问题的原因分析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认识有偏差。一是领导重视不够。当前,虽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培训机构常有举办大型的通识培训和业务提升培训,但是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概念、地位作用、实施条件和环境缺乏理性认识,对新课程改革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认同。二是内驱力不够。经笔者调查发现,在课堂中,一线教师需要的不仅是理论层面的革新,更为迫切的是期望得到操作层面的具体帮助。但往往事与愿违,培训与实践效果之间出入较大,削弱了教师的内驱力,有的教师依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应付课程改革任务。三是社会环境不够。究竟该怎样取得社会有关部门和家长的支持配合,如何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外出管理权限,进一步争取学生家长和校外辅导员的协同指导,以营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舆论氛围亟待加强。
其次,专业缺引领。一是知识结构欠缺。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要求教师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但是,当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主要为专兼职,且兼职居多。许多教师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化培训,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加之现代高等师范教育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性指导的缺失,使得学校教师无法重构专业知识体系。二是开发课程能力弱。由于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的国家、省颁课程体制,使得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不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意识普遍较淡薄,主客观上造成课程开发不力。而习惯于学科教学的教师,面对这一门无教材、无模式、无任何经验的综合实践活动新兴课程,显得有些手足无措,零开发、假开发、乱开发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创新能力不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为本质的特点是“生成性”,面对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教师在课程规划、实施指导上出现明显的不足,存在诸多盲点。
最后,系统待完善。一是管理机制不全。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管理课程,其管理权限自然而然地落在学校,使学校拥有了充分的自主权。但一些学校领导、教师的管理理念、课程意识、组织协调能力等与指导纲要要求相差甚远,直接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二是教研机制不全。当前,由于全国各地尚未普遍构建专兼职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队伍网络和区域教研协同体系,许多县域的“教研机构、中心教研组、学校上下联动、各司其职的三级教研平台”也缺失,甚至面临空白,而导致基层学校无法建立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三是评价体制不全。由于当前许多基层学校尚未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手段,使学校教师思想上重视不够,方法上钻研不深,缺乏精心的组织与策划。这直接影响了学校、家庭、社会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影响了教师和学生活动开展的积极性。
三、对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建议
为有效落实课程目标,实现课程价值,教师应树立大课程观,更加注重学生活动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更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给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施展机会和空间。这样,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将会越来越多,能力将会得到长足的锻炼和提高。
1.改变教师角色,做学生实践活动的引领者
综合实践活动重在学生的亲历实践,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如何扮演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朋友和导师角色。教师既要成为教与学的合作者,也要成为学生发展的激励者;既要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也要成为关怀学生成长的有心人。
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邹开煌教授多次强调,方案设计是前提,是载体。因此,教师应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以新的身份融入活动中去,应花更多的时间研究活动方案,做一个课程的“开发者”。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一定要精心设计活动过程,也不一定要做硬性划一的活动程序、学习方式和具体的活动内容,甚至,对于已经设计好的活动主题,也完全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重点落实好如何指导学生筛选问题、分解主题、制订计划方案等,确保综合实践活动有序、高效地展开。
当然,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往往伴随着问题的不断生成。学生总会碰到书本上没有出现过的问题,经历课堂上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这时教师应充当“牵引者”“重组者”的角色,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及时准确把握活动中稍纵即逝的闪光点,重组活动中出现的信息资源,对有价值的问题紧抓不放,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教学,促进新的有效生成。学生在经历了探索和实践后,必然已有所收获。此时教师应充当“指引者”角色,指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将活动成果展示给大家,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拓展与延伸,使之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强化制度保证,做学生实践活动的保障者
综合实践活动的制度建设是有效推进课程常态的重要保证。郭元祥教授多次提出:“建立并完善地方和学校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制度,用课程制度保证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制度文明和程序文明。”因此,学校作为课程实施管理的主体,负有规划、实施、指导和评价的职责;只有健全的学校制度,综合实践活动才能顺利开展。
首先,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省颁课程计划安排课时,并建立相关的检查制度和评估制度强化过程落实,开齐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确保其不被学科课程挤占、挪用。其次,针对当前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师来源单一、配备不尽合理之现状,应努力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相关待遇,确保其得到类似其他专业学科的认可和评价,并认同专兼职教师的工作量和相关业绩,优先考虑指导教师的各类政策待遇并予以倾斜。最后,学校要立足校本,挖掘地方和学校特色,盘活地域资源,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师指导预案和学生活动方案,突出活动过程,淡化活动结果,避免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化倾向的产生。
3.尊重学生个性,做学生实践活动的激励者
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学生面对现实,发挥个人天赋,挖掘个人潜能。而综合实践活动恰恰要求教师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发展。基于以上理念,综合实践活动应在教师的有效指导帮助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使其个性得以张扬。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活动开始阶段,学生兴趣浓厚、热情高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的出现、环境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会发生变化,有些学生迫于应付,有些学生甚至中途放弃,出现与预期目标不相符的现象。为避免这种状况发生,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宽松、和谐、活跃的活动氛围,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要素和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生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与对话的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并尊重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并给其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
4.实施资源开发,做学生实践活动的拓展者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应当重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拓宽课堂和学校的空间和途径,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校外,向社区延伸,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其一,要引导学生认真研究“资源包”,让学生认识到“资源包”只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支撑与载体,不是课程的全部,鼓励学生大胆超越、取舍、自主建构。其二,要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有效整合学科教学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使得学科领域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延伸、重组与提升,并在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的相互作用中提高学生,发展学生。其三,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突破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限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搭建活动探究交流平台,积极为学生走向生活、参与活动开辟新的领域。其四,教师可依托学校特色,使隐蔽课程与外显课程相结合。如图书馆、实验室、电脑室等,甚至校园里的一花一草一木都是可用资源,抓住学校优势,从学校的具体特色出发,立足学生发展要求,建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资源。
5.重视家校沟通,做学生实践活动的催化剂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其所具有的实践性、体验性和开放性,必然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活动拓展指导能力,构建全员参与的良好态势。
综合实践活动中很多活动都涉及课后学生的调查研究,单是依靠教师的监督和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取得家长的支持帮助,挖掘家长专长,为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牵线搭桥,尽义务、尽职责、尽全力指导学生。因此,实施家校沟通,让家长明白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是十分必要的。家长们若能扮演好“催化剂”角色,定能助力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当前我们只有正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呈现的诸多不足,理性地分析阻碍课程常态实施、有效实施的主要成因,进一步整合社会、学校、教师的指导力量,才能扎实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稳步实施,助其健康发展。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念的认识】推荐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的哲学思考08-23
关于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分析07-2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07-22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08-0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做法与经验06-29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培训总结06-1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研究与实施案例07-27
小学2017-2018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09-11
综合实践课程学习总结11-12
暑假综合实践的活动总结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