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现代化

2024-08-05

建筑设计中的现代化(8篇)

1.建筑设计中的现代化 篇一

通俗说来,设计是从内心深处挖掘构思并表露于形式的过程。设计的主题是基本不变的,其中蕴涵着设计的情感诉求,而表达的形式却不固定,可以体现为不同的形式美。我们可以在产品的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进行创新,通过它们来寄托情感、彰显形式美感。产品的造型因其在空间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和形状,所以势必会给使用者造成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感受,造型的形式美和环境相协调可以增强产品的亲和力,产品设计中的“仿生”就是对这一原理的应用;色彩的形式美是最大众化的,人们对色彩的情感体验最为直接。它可以增强对产品的识别记忆,对于色彩冷、暖色的区分就能说明这一理论;材质的形式美反映到情感的表达主要来自于人们对材质质感的感受。

1.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现状

2011年机床工具行业进出口将继续增长,进出口产品结构会有所改善。进口方面,大重型机床和价格贵的机床进口额的比重可能会继续有所下降,国内企业研制开发高档机床、大重型机床所需的关键零部件进口会增加。出口方面,除了少量高档和大重型机床可能继续有所突破进入国际市场外,中低档数控机床、适合用户需求的优质普通机床、金属切削工具和磨具、锻压和冲压工具、机床零附件等,仍将会受到国际市场和用户的欢迎。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所需设备主要是机床)和出口的拉动。预计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固定资产增速,不会有往年增长40%左右的水平(2010年1—9月机械工业固定资产完成1.34万亿元,同比增长30.35%),因此,扩大出口就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而出口产品不仅要有功能上的满足,更要有设计理念上的突破。

2.机床设计中的美学技术应用分析

2.1人体操纵有关的界面设计

机床技术美学设计的造型,除满足功能、结构的要求外,还必须考虑到符合正常人体各部分尺寸、关节运动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肌力大小以及人体在不同姿势下的反应速度和操作所需的空间等。否则,可能造成操作者使用不方便、工作效率低下或影响操作者的身心健康。所以机床造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机床调整的高低,工人更换零部件的位置及姿势,操作系统的分布与位置,需要维护保养的地方是否便于操作者接近等。这一系列的结构尺度问题,都与使用者的人体结构尺寸有密切的关系。设计者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合理地确定机床各部分的尺寸。

2.2心理感受对人机界面设计影响

操纵器、指示器的造型设计部件与人体尺度操作空间有关,还与人的直觉(视觉、触觉)、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关。其造型、布置和方位应与人在操作和观察操纵器中的感知特性相适应,要形状新颖、美观大方,而且其颜色的选择要符合人的视觉生理特征,易于辨认。

2.3技术美学与机床的外部装饰设计

机床的外部装饰设计与机床的结构造型设计一样是机床技术美学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例如操纵器的排列如何适应人的视觉特性和习惯,才能使操作者的反应快速而准确;多个仪表的知识信息如何使人最方便获得信息,最快、最准确地予以调节控制;操纵方向应与控制的信息指示灯相配合等有关问题。这样,才能使控制器的造型设计达到感知特性好、准确、方便可靠、高效。具体体现在:仪表的配置应当符合操作活动的逻辑;不同形式的操纵按钮、开关等的运动方向与指示灯运动方向应一致:指示灯的设计能很有效地提高机床的认知与审美功能,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机床的外部装饰设计直接影响机床的形象和生命力。

(1)机床的整体配色

机床的色彩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受功能、材质、加工方法和工艺条件的制约,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作为机械设备的机床其色彩特点一般是:单纯、简洁、明快并富于装饰性。从技术美学角度考虑,机床是固定安置,工作气氛平静,因此色彩不宜过于刺激与兴奋,但又不宜过于沉闷,应当使操作者在工作期间心情愉快,所以颜色以纯度低而明度高,较为鲜艳的冷或暖色为宜,不宜大面积采用刺激和兴奋作用强的热色调色彩,以免使操作者心神不安。

(2)标志与装饰线

对于任何产品的设计,标志与装饰线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线型装饰可以加强总体造型的统一、协调、分割、联系、平衡等造型的艺术效果。而且对于机床,一般不采用不同材质的装饰镀条,当必须采用线型装饰时,多利用自身的凸线或凹线来进行线型装饰。标志不仅是产品质量、信誉的标记,同时对产品的外观美化也起到十分重要的装饰作用。标志的位置一般放在视觉中心点处,而且也要同时考虑与机床的整个面及装饰线的总体布局相互搭配。技术美学已经成为较成熟的一门学科,但作为一种涉及实践的理论总结,一定要应用于实践,让设计实践与技术美学相互补充,才能使设计生产更快的发展。

3.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与应用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在机床产品设计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环保化的设计

绿色设计源于人们对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的破坏的反思。对于工业设计来说,3R原则是绿色设计的核心。所谓的3R是指:Reduce、Recyclegu、Reuse。绿色设计要求考虑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的每一个环节:从产品的创意构思到制造、运输,从产品被消费者使用到最后产品的回收,确保每一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对于机床产品来说,绿色设计最主要最常见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可拆卸性设计。可拆卸性设计是一种使产品容易拆卸并能从材料回收和零件重新使用中获得最高利润的设计方法,是绿色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在机床设计中可以用螺纹连接来代替焊接和铆接等。螺纹连接不仅易于拆装而且联结可靠,即具有重复使用的特点。为了减少零件数量,还可使用螺钉集成结构来代替普通螺钉和垫片、防松垫圈等。可拆卸性设计原则:一是减少拆卸的工作量;二是易于拆卸、分离;三是多用标准件。第二,可回收性设计。可回收性设计也是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在产品设计初期时考虑其零件回收及再利用的可能性,即在其他新产品中可以利用使用过的或废弃产品中的零部件及材料。

3.2人性化的设计

人性化设计,就是要求设计以人为本。这是针对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缺陷,提出设计不应该以机器的功能为出发点,而应该把人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以人对产品的使用为基础,使机器能够很好的为人服务。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产品的人性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一些关乎人们使用安全的设计,因此机床产品的设计在这个方面的要求更高。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有两个概念:一是符合人的尺度;二是要有很好的操作界面。这两个概念要求在机床产品设计过程当中,需运用人机工程学所提供的数据,对操作的空间大小、操作台面的高低等进行综合考量。比如设计数控机床的操作空间时,就要根据人在操作时的动态关系来确定空间的大小合理与否。

3.3文化特色的设计

产品语意学告诉我们,产品除有它的物质功能之外,还体现了一定的文化特征。机床的造型设计犹如给新娘做嫁衣,新娘的嫁衣不仅可以使新娘子漂亮起来,而且最能体现民族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追求机床科学价值的同时不能忽视艺术和文化价值的追求,甚至要将民族的个性特征融入其中,因此机床造型是可以体现一个国家、一个行业的形象和设计水平的。同时机床造型风格的形成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当时的科技水平,二是当时的时尚风格。要想实现其科学价值与艺术文化价值的融合,恰当地应用文化元素显得尤为重要。

3.4品牌特性的设计

产品系统设计理论告诉我们,设计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造型活动,而应该把其纳入生产制造、宣传和使用到最后产品废弃回收这一大的循环过程当中,是品牌经营的一个手段。很多企业忽视了这一点。比如,很多市场上的机床产品,如果除去上面的铭牌,你无法确定它是哪个厂商生产的,造型上缺少品牌的独特性。因此,在产品造型设计时要注意的问题是:产品的造型能否体现品牌的特性。要体现品牌的特性需注意两点:一是要注重产品整体要素的统一。即是要求机床产品在形态、色彩、材料、细节方面的选择有利于企业形象的识别;二是系列产品品牌形象要保持统一。这是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生产企业不仅要有长远的战略目标,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努力。

4.结束语

国内以往的机床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值得肯定。自从加入WTO以后,中国的机床企业面临了更多的压力,其中最主要的压力是来自国外的企业。新的环境,需要新的设计理念,不断创新才能有出路。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指出:“21世纪将是工业设计的世纪,一个不重视工业设计的国家将是落伍者”。对于国家而言是这样,对于机床设计工业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

参考文献:

[1]吴琼.提升中国制造业价值的重要途径[J].工业机械,2010(1):60-61.[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建筑设计中的现代化 篇二

1 对园林进行设计的原则

1.1 园林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关设计人员应该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 根据园林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相应的创造;设计人员应了解园林设计的意识与服务的意识之前所存在的关系应该为互动型, 设计人员和客户之间也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设计人员在对园林进行设计的时, 需要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降水量等, 选择适合园林种植的植物类型, 提高园林设计的效益性;创造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有机结合, 尽量保持二者的平衡, 并且将景观呈现出的总次序与整体设计相融合。

1.2 园林设计时应该注意植物的搭配原则

第一, 在种植植物时, 确定好植物的规格, 在与植物所适应的地质条件相协调的基础上对各种规格的植物进行种植[1]。通常情况, 为呈现出景观的效果, 一般会选用中型或者是以上规格的乔木对园林的架构进行调配, 所以应该先安放乔木, 之后再安放一些小型规格的植物, 同时需要确保在设计的时候处理好园林景观的细节问题。第二, 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对植物的品种类型进行合理的组合, 协调好花卉以及叶丛之间的颜色搭配, 确保在视觉上可以起到一种相互补充的视觉效果。

2 园林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艺术设计方式主要是经过利用设计人员的艺术技能针对城市环境进行的美化, 但是由于工程条件与施工技术都受到了限制, 一般会受到一些制约。

2.1 园林的重复使用性较低

由于受到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的影响, 导致各个地区地质条件不同, 导致园林的设计系统在其他地区不能够进行重复的使用, 造成园林设计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2]。

2.2 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

CAD就是常说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目前, 计算机辅助设计并没有完全符合园林设计的要求, 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通常只是将单一的图形画面表现出来, 对设计人员的设计造成不利影响, 导致客户不能理解设计人员的思想, 从而使设计人员与客户之间出现信息混乱的现象, 形成一定程度的信息偏差, 对园林设计的整体艺术效果具有不利的影响。

2.3 园林设计人员对系统操作工作的问题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 其操作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但是园林设计人员针对系统操作知识具有有限性, 针对计算机技术、工程建设和植物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掌握的不过全面, 所以对系统操作工作具有一定的困难性。

3 现代化技术在园林设计的应用

3.1 采用计算机体系作为整个园林系统的子系统的设定

设计人员在实施园林子系统设计时, 需要先将所进行的项目实施的基本条件设定好, 从而获取项目的系统自动生成的规则。然后将设计人员所收集的相关资料和基本数据进行存档处理, 这些所存档的信息包含许多方面, 如园林的发展需求、园林的设计规模、园林的投资规模、服务的对象和地质环境因素等[3]。将这些收集的数据输入系统之后, 系统就会将这些数据多为一个整体性的运行参考, 因而对计算机的运行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针对建筑物的规模、风格或是植被的品种进行合理的选择等。

3.2 设计园林地形子系统

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 针对地形子系统的设计, 需要经过计算机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 然后将采集到的地质数据进行充分的推理之后逐渐进行的。通常情况下, 设计人员会运用规格引擎来最为计算机的推理机, 并且是在专家系统的模式基础上进行的推理, 其工作原理主要是由机器来模仿人类在针对事情进行考虑的方法与思维, 通过实施试探性的方式进行推理工作, 并且针对推理出的结果进行不断的验证与介绍, 确保其正确性。

确保园林设计的图纸能够正常输出的前提是针对当地地质情况进行实际的观测勘查, 这不能只是依靠计算机来实施, 由于地质勘查涉及许多的方面, 并且涉及到一些比较复杂的地形, 所以需要依靠人工的力量。地质勘查主要分为前期阶段与后期阶段。前期阶段的工作主要是设定好园林工程的初步图纸, 所以针对地质情况只需要进行粗略的勘查就可以了;后期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完成园林图纸设计的要求, 所以针对地质数据准确性的要求十分严格, 并且要求设计人员需要对其进行细致的观测和勘查。这些工作做好之后, 就需要使用计算机智能系统软件将前期阶段与后期阶段所获取的资料进行智能化的分析处理, 针对相关数据进行细化与修正工作, 之后通过系统的推理得出一个比较完善的园林设计模型[4]。

3.3 主干道路子系统的设计

在园林设计子系统中, 地形子系统经过输出地质数据获得主干道路的设计。在其他设计工作开展之前需要进行地形设计, 设计人员首先需要完成对道路的设计, 避免其他设施或是建筑的干扰。同时, 具体的推理规则是依据相关工程建设的规范和要求, 选择相关的道路铺设的材料、方法和得到工程所需要投入的资金等。

3.4 图纸与图标输出子系统的设计

这属于园林工作的最后一个步骤, 其主要涉及的内容是依照园林设计的图纸或是图表来完成与之相关的施工和评估工作, 园林的输出图纸或图表通常都会包含相关总平面放样定位图与园林水体的设计等, 园林设计需要和输出的图纸保持一致性, 确保各个专业图纸具备准确性, 能够连续的使用。

4 结语

在园林设计的整个过程中, 需要同现代化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 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 并认真落实生态化和低碳化的理念。在保障园林设计效果的基础上, 加强园林设计现代化技术的运用, 充分发挥好园林设计城市建设过程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作用。

摘要: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导致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上升, 针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是逐渐的增强, 从而对园林设计也就更加的重视。目前, 城市园林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园林的建设和现代化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所以, 针对园林设计的原则和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探讨现代化技术在园林设计的应用。

关键词:园林设计,现代化技术,园林地形

参考文献

[1]王晓俊.西方现代园林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2]覃云清.数字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10) .

[3]刘强.探析园林设计中现代设计理论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 2013 (11) .

3.异型建筑,现代建筑中的草书 篇三

现代异型建筑是以设计者的理念和潮流发展为基本出发点,表现的不只是“住”的概念。“建筑并不一定是为了某种功能才存在,它可以是种单纯的创作,为的是抒发内心的情绪,或只是安抚内心无以名状的骚动。”

异型建筑,尤以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渡边诚、高松伸等为代表,他们在异型建筑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就,代表作品被建筑设计界追捧,成为很多设计师学习、参考的蓝本,其设计理念被无数设计者所接受,并加速了现代异型建筑设计的发展。

在人们的脑海中,异性建筑都是些个性张扬、色彩丰富、造型奇形怪状的建筑。而不少设计精美的异型建筑往往是具有特别代表意义的地标性建筑,表达出来的是一种文化,思想,理念,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

节能降耗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建筑节能方面,异型建筑的“异”能改变其室内的自然采光效果,减少人工光源补充,降低对能源的需求,防止能源的浪费。因此,异型建筑通过精妙的总体设计,结合自然通风、采光、太阳能运用、地热、中水运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绿色建筑的异之魅力。

当然,异型建筑也有着自身的弊端。在安全方面,异型建筑的设计先天不足。

异型建筑因追求外形的新、奇、特,造型非常不规则,与现行的建筑规范和结构安全规范之间存在一些矛盾,结构上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异型建筑的未知因素比较多,如果前期结构论证不充分,后期就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但又因异性建筑外观独特、跨度宽、空间大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行家的欢迎,特别是公共建筑,大都采用了异型建筑的构造形式。

现代人对异型建筑的审美有一定的差别。有人认为异性建筑优美、高贵、典雅,但崇拜的人很少,说它怪诞的最多。怪诞就是反常、超越常规、超越常理,以至超越理性。但有些美学家认为,怪诞也是美学的范畴之一。

异型建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建筑的风格,建筑元素的简单或复杂运用,让建筑呈现出了独立的个性,建筑不再是简单的线条,传统的框架。如今的建筑已经转变成一种情感的表达,真正成为了设计者理念的输出方式。

4.建筑设计中的现代化 篇四

学号:*** 姓名:刘孝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的交叉及多元化产生了新的技术和工艺。这些前沿的技术艺在建筑材料的研制开发中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促使建筑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新型材料十分重要,不仅可以增添建筑施工的技术含量,也能提高工程质量。新型建筑材料一般都具有绿化、节能、工业化等特点,对其正确的推广使用,不仅能提高建筑整体适用性,也能推动建筑工程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一.新型建筑材料的诞生及特点

1、新型建筑材料的诞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也在不断丰富,从最基本的安全、适用,发展到当今的轻质高强、抗震、高耐久性、无毒环保、节能等诸多新的功能要求,对建筑材料的研究也发生了转变,从被动的以研究应用为主转向开发新功能、多功能的新型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的诞生推动了建筑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的变化,而新的建筑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对建筑材料品种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和多样化的要求。“新型建筑材料”简称新型建材,是区别于传统的砖瓦、灰砂石等建材的建筑材料新品种,行业内已经对新型建筑材料的范围作了明确的界定,即新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四大类。在未来的建筑行业中,新型建筑材料在生产工艺及性能等诸多方面都将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

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保温、节能、节土、装饰等优良特性。采用新型建筑材料不但能大大改善房屋功能,还可以使建筑物内外更具有现代气息,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有的新型建筑材料可以显著减轻建筑物自重,为推广轻型建筑结构创造条件,推动了建筑施工技术实现现代化,同时也加快了建房速度。二.新型材料的大概介绍

新型建筑材料是和传统的砖瓦、灰砂石等建筑材料相区别的新品种,包括的品种和门类很多。而新型建筑材料可以从多方面来分类。从新型建筑材料的功能上分,主要可以分为墙体材料、装饰材料、门窗材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粘结和密封材料等等。

1.从新型建筑材料的材质上分,不但有天然材料,还有化学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等。建筑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1化学建材

近几年来,化学建材作为新兴产业取得长足进步和迅猛发展。化学建材是由高聚物加工或用高聚物对传统材料改性所制成的建筑材料的统称。化学建材产品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性能、自重轻、施工方便、生产能耗低等特点。在工程建设、城市和村镇建设中被广泛使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随着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以及住宅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用塑料管材发展迅猛。塑料管材以其生产能耗低、环境污染小、产品性能好等优势,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有关专家预期,到2015年,全国新建住宅的排水管、给水管、热水供应和供暖管将有85%的产品使用新型塑料管材,并基本淘汰传统的铸铁管、镀锌钢管。村镇供水管道的塑料管使用量将达到90%。城市排水管道的塑料管使用量为50%4。据报道,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这种产品。可以预见,新型环保塑料管材将逐步替代焊接管和铸铁管。1.2、水泥

1985年以来,我国的水泥产量一直高居世界第一。日前国内已进行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等5大系列通用水泥和60多种特种水泥的生产。其中,硫铝酸盐水泥系列产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混凝上作为用量最大和用途最广的建筑材料现在正而临着新的发展问题。即混凝上材料的高性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随着建筑结构物的增多,混凝上材料田量也相应增大,但混凝上原材科中田量最大的妙石骨料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滿的。而且并不是任何天然妙们都能满足混凝上性德需要。与此同时,旧建筑物解体的最也越水越多。据统计,工业同体废弃物中40%是建筑业排出的,废弃混凝土时建筑业排出量最大的废弃物。20世纪90年代初,欧共体国家每年排出废弃混凝土为5000万吨,美国为6000万吨等等。利用废弃混凝土制作建筑材料,实现混凝土材料的循环利用是水泥混凝士工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废弃混凝士可以作为生产生态水泥的原材料,将解体混凝土作为原料通过破碎、粉磨、煅烧来生产水泥;也可以将废旧混凝土加工成不同粒径的碎块,制成骨料,代替砂石,重新制得混凝土。这既可节省天然的矿物资源,又可减轻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人们应该以不同方式实现混凝土材料的自身循环利用。鉴于废混凝土来源的多样性及成份的不稳定性,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废弃混凝土制造再生粗骨料方面。1.3 墙体材料

墙体材料是住宅的主要材料问。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建筑墙体主要是实心粘土砖。实心粘士砖的生产方式基本上是就地取土、手工或半机械化操作,严重破坏耕地,浪费能源,污染环境。另外,实心粘上砖构筑的墙体还存在抗震性能差、建筑造型单

一、隔热保温性能低等缺点。根据国家“保护耕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基本国策及《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中所做出的明确规定,2002年6月1日203年6月30日,我国已有160个城市限时禁止使用实心私土砖。提倡使用工业周体废弃物如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度渣以及建筑垃圾等制造的建筑材料。发展新型墙体村料和高性能水泥、高性能混凝上等建筑材料,对降低建筑道价起者十分关键的作用。开发充分利用工业废渣、粉煤灰、建筑垃圾的新工艺及其烧结制品的新设备,是当前研究的首要课题。另外,根据我国资料状况,开发一些新型墙体材料。1.4 绿色建材

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绿色建材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无毒害、无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口。绿色建材与传统建材相比,应具备如下基本特征:(1)其生产所用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废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或拆卸下来的木材、五金等(但要确保这些建筑材料可以安全使用),减轻了垃圾填埋的压力,同时节省自然资源;(2)在产品配制或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含有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物质,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利用;(3)较 高的使用期限、维护费用低廉;(4)产品具有多种功能,如防射线、抗静电、抗菌、防毒、调温等,同时避免使用能够产生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的机构设备和绝缘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在推广应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化进程。而近现代,2从新型建筑材料的功能上分,主要可以分为墙体材料、装饰材料、门窗材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粘结和密封材料等等。2.1 新型墙体材料

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较快,1987 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为184.5亿块标准砖,到1997年增长到1849.88亿块标准砖,增长了10倍,新型墙体材料在墙体材料总量中的比例由4.58%上升到25.2%。新型墙体材料品种较多,主要包括砖、块、板,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但数量较小,在墙体材料中据占的总比例仍然偏小。只有促使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快速发展,才能改变墙体材料不合理的产品结构,达到节能、保护耕地、利用工业废渣、促进建筑技术的目的。经过近20年来引进的先进国外生产技术和设备,我国的墙体材料工业已经开始走上多品种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材体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但代表墙体材料现代水平的各种轻板、复合板所占比重仍很小,还不到整个墙体材料总量的1%,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40 50年。主要表现在:产品档次低、企业规模小、工艺装各落后、配套能力差。新型

墙体材料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实心粘士砖限制的力度不够,缺乏具体措施保护上地资源,以毁坏上地为代价制造粘上砖成本极低,使得任何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在价格上无法与之竞争。1994年新税制实行后,对粘土砖生产企业仅征收6%的增值税,而不少新型墙体材料,尤共是轻质板材却要交纳17%的增值税,加剧了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不利局面。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三部一局墙材革新办公室积极指宁各地大力开展墙材革新T.作,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出台了多项墙改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经国家核准的新型墙体材料有以下三大类:砖类、砌筑类和板材类。2.2 新型保温隔热材料

1980年以前,我国保温材料的发展十分缓慢,为数不多的保温材料厂只能生产少量的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矿渣棉、超细玻璃棉、微孔硅酸钙等产品,无论从产品品种、规格还是质量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至少落后了30a, 例如,1980 年以前,我国矿渣棉仅有3家生产厂,年产量不足万吨,只能和品种单一一的散棉相比,硅酸钙绝热材料也只有3家企业,年产8000m3 左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温隔热材料有了较大的进步,已发展成为品种比较齐全、初具规模的保温材料的生产和技术体系。1996 年全国产量约80万t,其中矿岩棉约20万t,玻璃棉约4万t,泡沫塑料约5万t,膨胀珍珠岩约600万m(3约含45万t),其它材料6万t。我国保温材料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差距是:①保温隔热材料在国外的最大用户是建筑业,约占产量的80%。而在我国建筑业市场尚未完全打开,其应用仅占产量的10%。②生产工艺整体水平和管理水平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不够稳定。③科研投入不足,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滞后,特别是保温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多年来进展缓慢,严重地影响了保温材料工业的健康变展。加强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其他新型建材制品设计施工应用方面的工作,是发展新型建材工业的当务之急。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我国保温材料工业经过3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不少产品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化,质量从低到高,已形成膨胀珍珠岩、矿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纤维、硅酸钙绝热制品等为主的品种比较齐全的产业,技术、生产装备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有些产品已达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我国保温材料工业起步晚、总体技术和装备水平较低,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技术有待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温材料的推广应用。近年来,保温材料工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全国各地蜂涌而上,几年间上百条生成线投产,而在应用领域的开发上却投入不多,造成了目前投资效益低,供过于求的局面。2.3新型防水材料

防水材料是建筑业及其它有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是建筑材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对防水材料提出了多品种高质量的要求,在桥梁、隧道、国防军工,农业水利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和领域中也都需要高质量的防水密封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获得较快的发展。防水材料已摆脱了纸胎油毡统天下的落后局面,目前已拥有沥青油毡(含改性沥青油毡)、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涂产、密封材料、堵漏和刚性防水材料等五大类产品。1995 年新型防水卷材料产量4200万m,约占防水卷材产量的5%。我国防水材料基本上形成了品种门类齐全,产品规格、档次配套,工艺装备开发已初具规模的防水材料工业体系,国外有的品种我们基本上都有。目前我国防水材料与即外先进国家相比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新型防水密封材料的生产 量和使用量都很小,纸胎油毡仍占防水卷村的95%;:二是产品质量普通偏低,假冒产品充斥市场:生是设计施工应用技不有待提高,建筑渗漏还相当严重。防水材料工业亟待调整结构、规范市场。

三、新型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1、新型墙体材料的运用

新型墙体材料是用来替换自身存在低功效、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实心砖类材料。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较快,品种较多,主要包括:砖、块、板,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加气混凝土、建筑砌块、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具有保温隔热、承重性能好、隔音性能好、质量轻巧等特点,现在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墙体材料。另外,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可以缩短工期、节省砂浆、从而增加使用面积,其中相当一大部分品种属于绿色建材。

2、新型防水建筑材料的运用

新型防水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防水项目里经常使用的一种物质材料,可以有效的预防并防止雨水、渗漏水、地下水以及居民生活和工业排水、腐蚀液等液体的渗透,从而给相应的防水建筑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从分类来看,建筑防水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沥青油毡、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密封材料等。依据防水建筑材料的自身特点,已经打破了以往传统的防水材料模式,并对建筑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我国防水材料基本上形成了品种门类齐全,产品规格、档次配套,工艺装备开发已初具规模的防水材料工业体系,国外有的品种我们基本上都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对防材料提出了多品种高质量的要求,在桥梁、隧道、农业水利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和领域中也都需要高质量的防水密封材料。但是,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防水材料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产品结构仍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当前新型的防水密封材料产量和使用量都不大;二是产品质量偏低,市场上充斥着一些假昌产品;三是建筑渗漏严重,应提高设计施工应用技术,有必要对市场进行规范。

3、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的运用

我国保温材料从无到有,从单一逐渐转变为多样化,并形成了品种比较齐全的产业,其技术、生产装备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我国保温材材料工业起步晚,在建筑行业还有待完善。近年来,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的出现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墙体,弥补了传统材料不保温的缺陷,从材料种类角度来说,包括外墙、内墙、屋面保温材料,因各自的保温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有着不同的运用。目前,新型保温隔热材料中被建筑工程应用最多的就是岩棉、玻璃棉,两者具有环保、节能的功用。此外,在发展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及符合结构保温节能技术的同时,更应强调有针对性的使用保温绝热材料,并按标准规范设计及施工,努力提高保温效率,降低成本,这才是现代建筑应用新型建筑材料的最终目的。

5.民居形态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篇五

本文通过分析贵州民居建筑特点,并以设计为例,介绍民居形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民居形态;文化特质;现代应用

引言

居民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建筑的群体组合、院落布局、平面与空间处理、外观造型、地形利用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居民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民居对当今的建筑设计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如图1)

本文以一个遵义地区的唯中酒店建筑设计为例,试谈当地的民居形态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得到应用。

1 吊脚楼形态与建筑裙房处理(如图2)

(1)在贵州黔东南、黔西南等地的苗族民居中,有种颇具特色的楼房―“吊脚楼”。

楼房依山而建,后半边靠岩着地,前半边以木柱支撑,楼屋用当地盛产的木材建成。

木柱木墙木楼板,楼皆建于数米高的石坎上,房架高6~7m,为歇山顶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青瓦或杉木皮盖顶。

楼分三层,因其二、三楼和屋檐用挑梁伸出屋基外坎,形成悬空吊脚,故称“吊脚楼”。

“吊脚楼”的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围棚立圈,堆放杂物和关牲畜。

住人的一层除卧室、厨房外,还有接待客人的中堂,中堂的前檐下装有靠背栏杆,形成一个木制阳台,既可凭高远眺,又可休息聚会。

(2)唯中酒店地处道路交叉口,在总体布局时,将高层塔楼临街,面向江岸,裙房斜向错动,形成三层高的入口大堂。

在高层塔楼临街一侧,突出三层高外柱,玻璃窗后退,形成所谓悬空吊脚,与建筑上部主体立面脱离,如同“吊脚楼”的上部建筑。

入口大堂高大通透,入口雨棚同大堂屋顶同一斜面,类似于“吊脚楼”的斜顶屋面。

雨棚前端下翻,形成架空的室外通廊。

门口的钢柱即是架空层的受力构件,又好似吊顶楼的斜木支撑。

建筑裙房沿街一侧局部出挑,并配以阳台、绿化及竖向格栅处理,这与“吊脚楼”上部建筑形态形吻合。

2 石头外墙及片石屋顶

(1)在贵州一些地方居民就地取材,用片石叠砌墙体,有自然犷野之趣,别具一格,展示出民居的地域性特征。

块石多当作墙身材料,按不同叠砌方式又分为乱毛石、粗毛石、方整石墙数种,外貌自然朴实而富于变化。

此岩石建筑,在长期实践中,不仅形成了一只数量雄厚、技艺高超的石工队伍,而且由于岩石自身的特性,形成了适合于当地气候条件、居民使用功能需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岩石建筑风格。

(2)为适应山地的自然条件,建筑群体基本上沿等高线进行布置。

因交通需要,村寨内部道路沿山环状布置,每隔数家,垂直等高线砌石步阶或利用天然岩石石级,使上下贯通,在道路交叉处有些还留有较大的开敞空间。

远眺山寨,可以见到各单体建筑因地形高差而展现出的不同层次和高低轮廓,随等高才走向而产生的正侧交错、疏密相间的屋面、山墙。

(3)唯中酒店外墙采用白色与灰色石材饰面。

现代建筑的体量与传统居民的建筑体量与建造工艺不同。

根据传统居民的砌石工艺,提取出与现代建筑使用相协调的建造方式,表现在简洁、易清理、完整、细腻等方面。

建筑立面的石材面层采用刨光、烧面、剁斧面,按一定规律贴挂。

由于传统居民墙顶,经过多年的气候浸蚀,己长满苔草,所以在建筑设计中的墙顶设计了黑色石材压顶,即有实用性,又显美观性。

传统居民的屋顶,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就地取材,选用片石作防水防风材料。

在本设计中,裙房上的坡屋顶采用片状油粘瓦作为饰面材料,以材料耐候性强,颜色及形状又如同片石屋面,让人联想到传统居民的印象。

3 窗的形态演变

(1)贵州的民居在立面上呈现出上中下三段式构图,下面是架空的木结构梁柱(吊脚),中间是建筑的主体立面,上部为双坡屋顶。

中部的立面又分为两段,一段是水平窗,一扇扇窗横向相互连接,下部是木质的挡板也形成横向构图。

门窗均为木制,南侧采光一侧满开带型窗,局部设阳台,前部加护栏。

门窗上部为挑出墙面的檐口,在门窗四周加边框,窗晾及窗框做雕花处理。

建筑几户相连,屋檐、阳台、开窗及架空层水平高度相近。

建筑沿地势高差水平而建,远看层层叠叠,一层层屋顶,一层层檐口,一层层水平窗与阳台。

(2)维中酒店的立面处理上借鉴了贵州民居的立面构图方法。

在塔楼部分,低层与上部的酒店客房在功能上的区别,恰好形成了立面上的分段式。

下部采用柱子外露的竖向构图,结合通透的玻璃幕墙,恰有架空底层之感;上部的立面按每层两段分割,一段窗间墙一段横向带型窗,在功能上和形式上都与贵州民居的十分相似。

酒店的塔楼窗扇根据客房开间进行了适当地分割,每个窗扇宽约1.3m,每个开间有3扇窗,开间之间的分割墙对准窗扇的中间,此扇窗后为实墙,另外两扇窗则为采光窗。

窗扇在立面上前后进退形成立面层次,同时采用了多种材料作为窗户,透明玻璃、图纹玻璃和仿木的铝格栅样。

带型窗间上下挑板,如同层叠的檐口,窗间墙外挂为灰色的石材,看上去就如同吊脚楼组成的一幅画,重檐层叠,窗户前后错动。

夜晚,采光窗内透出不同强弱的光线,不同的窗户材质和外部灯光效果,立面效果比白天更为丰富。

对于裙房窗的处理,着重功能,兼顾造型。

配合立面石材与黔北民居风格,裙房的窗相对塔楼较小范围开启,在立面上呈现出我们较为熟悉的民居风格。

4 民居院落式布局的应用

(1)在贵州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不同的影响,各地民居院落形态差异很大。

仡佬族多数住在山区,仡佬族同胞因地制宜,以石建房,石头奠基,石块砌石板盖顶。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仡佬族皆聚族而居。

房屋靠山而建,朝向不一,大都为四列三开间,正中一问多为退一柱再装面壁和正门“吞口”式的堂屋,使房门与屋檐有大约1.5m宽的空间,以利乘凉和做手工活。

房屋四周起有半米高60cm宽的石砌护墙地基,使室内地面与室外地面形成落差,房屋显得高大宽敞,且冬暖夏凉,干燥舒适。

(2)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居民南北差异较大,包括:东部地区“天井式”住宅,西部地区的生土住宅,南部地区的“干阑式住宅”、北部地区的“四合院式”住宅。

这些院落式住宅主要是因为当地的气候条件因素形成的,但都是具有“内向合院”型特点,这种“合院”的设计不仅吻合中国风水所强调的“藏风”、“聚气”的理念,同时又表现出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

它在强调每户私密性和领域感的同时,又设置了公共空间,为现代生活提供了交流场所。

6.建筑设计中的现代化 篇六

0概述

1)背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政府对建设“两型社会”的呼吁,人们越来越注重家具的绿色环保。绿色材料竹、藤、柳所制作的家具,因其造型轻巧且具有独特材质肌理,满足了人们对“返朴归真”生活方式的向往。但目前因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出口税率下调等一系列挑战,我国竹、藤、柳条家具出口在艰难中前行。由于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种植面积大,玉米苞叶材料极为丰富。并且玉米苞叶由植物纤维构成,其编织效果典雅、清新,是营造自然清新的家居氛围的良好材料。目前玉米苞叶资源的利用率很低,以产品设计的方法充分地开发利用玉米苞叶这一环保资源,是我们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现状

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大,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周一称,全年玉米产量约为2.15亿吨。玉米产量的提高、玉米需求量的增大,都带来了丰富的玉米苞叶资源。我国玉米苞叶编织以山东最著名,仅胶东地区,销售即达五大洲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玉米苞叶生产拥有完善的漂白工艺和染色工艺,而且经加工处理,使之更加洁白、柔软,可防虫蛀,并且有七千多种花色。但即便如此,玉米苞叶的应用仍不广泛,只是应用在工艺品等小件日用品中,如门帘、坐垫、地毯、提篮等。

3)玉米苞叶特性

视觉特性在原料上,玉米苞叶分内层和外层。内层苞叶颜色偏白,质地柔软,韧性强。用其编织出来的坐垫、窗帘、地毯可为居室增添了典雅、清城市园林设计作为城市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它主要以表现城市发展形态及空间布局为主,其目的在于促进城市绿化建设发展的同时,提升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推进城市发展的现代化水平。

1城市园林设计概述

在现代城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美术、地域文化、建筑特色、雕塑等各个方面的艺术与自然情况结合在一起,主要体现在园林的装饰品、使用的材料、园林的分布格局等各个方面。目前,在城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的文化艺术性、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这主要涉及到关键性内容为能够有效的规划空间布局,保证城市的整个形态,从而有效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城市的环境,更好的保证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对现代园林设计理念的.理解

各种园林工程项目,包括水景设计、道路设计、绿色种植等,必须专注于完成后的景观效果,以创造良好的景观。随着绿化项目规范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功能,对现在的园林设计一般要求:

(1)营造的结果具有艺术性。园林的设计是一种艺术,它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使人舒适和美丽的享受。因此,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关键在于植物配置、景观、建筑的古典园林等,之间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2)综合性比较强。绿化是整体是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工程的指导下开展总体设计意图,其设计和建造应结合地形、水系统、园路、广场、花园建设,应该有一个整体的想法,确保总体设计意图的实现。

3园林设计的原则分析

3.1多样性保护原则

在园林设计中要着重保护当地的物种,避免对当地的环境造成太大的扰动。各个区域都有其自有的生态系统,大范围的扰动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结构,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要根据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特点,设计好园林的结构布局,保护当地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园林的生态效益。

3.2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体现的主要是物种与物种、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园林设计过程中,应保证生物生长环境良好。具体方式可为:首先,植物的选择与配置需科学、合理,根据植物自身特点设置功能健全的复层群落结构,从而实现植物间的互相补充以及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其次,园林绿地中应保证生物流的畅通,使生物生态位各得其所,如将连通绿地,或在道路两侧设置生物迁移通道等。

3.3相对统一的规则

园林设计在城市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园林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统一的规则进行设计,在设计的时候,要依据地域的特色,确保园林每一个景观都与周边的环境保持统一。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各种设计方法及设计观念进行更新,按照相对统一的规则对园林进行设计。

4现代设计思想的应用

4.1现代绘画与雕塑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绘画因其线条和色彩的丰富多彩,很容易成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元素,从而影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就是一幅现代绘画。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随着雕塑材料的不断扩大,其空间逐渐由内部向外扩散,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让更多人感受到其强大的艺术效果。

4.2设计理念以绿色为主

园林环境应该是鲜花盛开,满目苍翠,绿色相呼应,这是最令人愉快的风景,也是最让人感到轻松,舒适的景观。要创造一个优美的绿化景观,需要进行设计,特别是景观的合理配置,在园林里基本上都是休闲绿色环保为主导色,但在此基础上,还体现出不同的艺术之美和自然之美来。例如,在鲜花盛开的春天,夏天浓荫覆盖,在秋天的桂花飘香,冬天是傲雪寒梅在景观设计也可以添加一些精神内涵。

4.3现代虚拟技术的应用

大量新的辅助设计工具的出现(如犀牛软件、SketchUp、玛雅软件等)极大地丰富了设计的表现方式,使园林设计从传统的2D转变到3D、4D空间中,使人们在电脑合成的环境里获得进入角色的体验。

4.4现代园林设计要注重与自然相协调

设计现代园林时要考虑到,在不同的季节当中都能体现出园林的不同人文景观。现代园林设计还应注重与自然的协调,使用的植物生命力要非常强,抵抗力也比较高,尽量栽种本地植被,因为这样的植物适应性更好,成活率更高。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使用就地挖水或者引水工程来增加园林景观的效果。

5结语

7.电气节能设计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篇七

现代建筑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而智能化建筑最初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西方, 并开始逐步的向美、日等国家发展。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期, 由于能源消耗增加等方面的原因, 使得我国逐步的开始对现代建筑电气节能的重视。在现代建筑的所有耗电设备中, 各个部分的耗电比例大致如下:制冷机组、空调设备以及通风设备等占到总用电量的40%~50%, 照明用电占到了20%~30%, 送/排风设备与水泵等设备占到了10%~15%, 其他的电梯与厨房设备等占到了5%~15%。因此, 下面将从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提高电气系统的功率因数以及电气配电线路四个方面对电气节能设计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并对相关的方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策略。

1 供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的节能策略

在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 要根据建筑的用电容量以及具体的使用情况来对配电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 保证用电设备的简单可靠, 这将对电气设备的节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1.1 合理的设置变配电所、箱式变电站的位置

为了减少配电的半径, 在对变配电所、箱式变电站的位置进行设置时, 要尽可能的靠近负荷中心。同时, 这样还可以减少建筑建设过程中对于电缆的一次性投资, 还能有效的减少运行之后线缆的损耗等。

1.2 合理的设置变压器容量与台数

在这里以学校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在节能情况核实以及经济性较好的条件下, 一般采用2台及以上的变压器, 这样能根据季节性的用电负荷情况来进行灵活的变换, 大大的减少用电负荷低时导致的不必要的电能浪费。以某高校新校区的供配电系统为例, 学校就采用了1台400k VA的变压器与1台630k VA的变压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供电, 虽然这样比采用1台1250k VA的变压器所投入的资本较多, 但是从长远来看却给学校省下了不少的运行资金。因为学校在寒暑假期间的用电负荷明显降低, 只有平时的40%, 这时候只需要使用1台400k VA的变压器就可以保证学校的正常供电。

2 照明系统设计过程中的节能理念

2.1 合理的选择节能照明光源

目前广泛使用的荧光灯一般适用于层高小于4.5m的房间, 诸如办公室、教室、商店和图书馆等场所。在选用这类灯管时, 要注意尽量选用直管荧光灯, 同时要选择细管径型 (一般要求直径d<26mm) , 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其光亮程度。当经济条件允许时, 可以选用直管稀土三基色的细管径荧光灯管, 在保证良好的光效率的同时, 还可以提高其寿命与显色性等。通常对于层高大于4.5m, 同时对显色性有较高的要求的场所, 诸如体育馆、工业厂房以及大型商场等, 应该采用金属卤化物灯管。它比传统的高压汞灯相比, 具有显色性高、寿命长以及光效率高等特点。而是用较多的高压钠灯, 由于其发光特性是与灯内所充的空气相关的, 包括其显色性、光效率以及寿命等, 应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用各种改型的高压钠灯。

2.2 根据灯光的具体需要合理选择照明控制方式

当室内的灯具按照多列进行布置时, 可以按照和侧窗平行的方式进行控制;而工厂的生产车间可以按照生产车间、工组等来进行控制;大型会议室、电化教室或者是报告厅等场所, 应该以和讲台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分组控制。同时, 随着现代控制技术的发展, 各种个性化与人性化的控制方式层出不穷, 包括人体感应、动静感应和智能化面板开关等, 这些方式对可以纳入到现代建筑的节能设计当中。

2.3 设计智能型的照明控制系统

在现代建筑当中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目的就是节能。这里所谓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就是在控制元件中预先的设置好各种控制方式和控制时段, 根据不同时间对光线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的控制与调配, 对照明灯进行电能管理。以商铺为例, 当人流较大、光亮程度需求高的时候, 可以自动的调节光亮程度, 而在不需要的时候则关掉一些灯, 这样可以达到的节能的目的。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亮度控制与调节的方式是在充分的利用自然光的基础上进行的, 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通过灯管来达到对应的亮度要求, 以在尽可能的在节能模式下达到所要求的照度要求。从实际的应用来看, 这种方式可以节约大概30%的电能。

2.4 积极的使用新型照明光源

近些年兴起的发光二极管 (LED) 在当前的照明节能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在实际生产的LED灯的发光光效能够达到110lm/W, 而实验室的发光光效能达到250lm/W, 在同等照度之下, 与白炽灯相比其大概可节能80%, 是一种节能潜力极大的新型光源。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 尤其是讲LED技术与发光光纤相结合, 在现代建筑的立面以及室内的装饰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3 提高电气系统的功率因数

由于电气设备中所使用的整流器等都具有电感, 所产生的滞后无功功率需要引入超前的无功功率来进行抵消, 而这部分功率在传输的过程中消耗在了线路之上, 形成了功率损耗。我们可以采用下面这样几种措施来降低损耗。

3.1 适当的提高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

这样可以降低对超前无功功率的需求, 同时要尽量采用功率因数高的同步电动机, 灯管的镇流器要尽量采用谐波系数低于15%的电子镇流器。

3.2 进行无功功率补偿

当耗电设备的选型以及基本的调速与控制方案不能进行更改, 而且其自然功率因素不能满足要求的时候, 应该通过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来达到对应的要求。对那些供电距离较远而且所需补偿的无功功率较大时应该采用在当地进行补偿的方式, 这样可以降低在线路上的损耗, 实现节能。对于那些用电负荷集中且较大的地方, 额可以采用成组补偿的方式。而对那些在建筑中没有其他的无功功率的情况, 则可以在变电所中采用集中固定补偿的方式来进行补偿。

4 电气配电线路设计中采用的节能策略

4.1 对线路进行设计时要尽量采用导电率高的导体

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 在对配电线路进行设计时, 要尽可能的选择那些导电率高的导体, 所以一般要采用铜缆, 这样可以减少电能在电缆上的耗散。

4.2 尽量减少线路布置过程中的弯曲

在线路布置的过程中, 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减少供电线路的长度, 不但减少了在线路方面的投入, 更加重要的是提高了线路的功率因数, 减少了线路的电能损耗。同时, 还可以减少在线路上导致的压降, 提高供电的质量。

4.3 根据经济电流来选择电线、电缆的截面

为了得到更经济性的电线、电缆截面积, 可以根据经济电流来选择。虽然这种方式在实际的配电中较少的采用, 但是这种方法可以尽量减少电能在线路中的损耗, 达到节能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但这种方法却可以尽量减少配电线路中的电能损耗, 从而实现节能。而且这种方式还可以减小电缆压降的损失, 减少发热而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等。

参考文献

[1]曹华清.论现代建筑电气设计节能的若干因素.科技创新, 2011, 7.

[2]李海峰.对现代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探讨.科技创新导报, 2011, 6.

8.现代艺术设计中的 篇八

随着全球化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行业间隔阂的减弱,媒体的激增以及互联网络的发达,使得艺术设计中诸种资讯的梳理与传递,色彩设计与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大量复杂、良莠不齐的色彩资讯同现代化传递方式之间的矛盾B显突出,笔者认为在艺术设计领域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色彩语言的优化组合和系统管理,从自然、人文、意念等色彩的组合中来启发创意灵感,并从中提取有效的色彩元素,用数字色彩模拟实效,构成可遵循的配色惯例,从而使色彩设计达到科学、准确、快捷、有效的目的。

一、色彩意象与灵感来源

色彩,作为视觉文化的重要元素,其重要价值不言而喻,任何色彩现象经过大脑一次以上的体验,它的意义就可能有一次以上的不同变化,心理学上称:“记忆所残留的痕迹,因机能作用之顺序,能逐渐作用于下次的经验。”可见色彩的直接体验的印象对人的清楚程度,其积累后的作用更是别具影响,色彩过了这个阶段,一般情形是开始倾向主观。个人差别大小不易固定。所以真正色彩的心象,因为有各种复杂的因素,众说纷纭,变化无穷,既有共性也有不同,因此,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端,正因为如此,人类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一些知识和感受,而色彩视觉正是视觉中感知客观的重要因素。色彩能产生“视沉快感”是人的一种本能,而“快感”与“愉悦”又是当代图像文化或视觉文化的重要特征,并以通过淡雅、自然、古典、温馨、强烈、动感、宁静等意象语言和形态、材质、色相、肌理等元素来表达人们丰富而多彩的内心感受。

在色彩设计实践中,如何观察、感受、理解和应用色彩,并赋予色彩新的语意是设计者必须苦心思考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呢?首先我冷冻要弄清色彩的灵感来源及设计动机。

色彩灵感来源主要是从自然色彩、人文色彩、意念色彩中获取。设计动机即是设计思想的具体体现。

1.自然色彩

是人们在客观世界中能感觉到的色彩现象,是纯粹的天然色彩,它不仅使色彩学家们建立了指民艺术实践的科学体系,而且给现代设计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色彩启迪。自然色彩从宏观世界的自然景象,蔚蓝的天空,美丽的彩虹,奏的嫩绿,夏日的浓荫,秋天的金黄,冬日蝗灰白等到微观世界各种物质微观粒子等丰富的色彩结构,已成为我们色彩设计的主要源泉。

2.人文色彩

是指人对自然一切物旬的感受,以客观的物象或品貌为基础进行创造或改造的原本色彩,它体现着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进程中所呈现的各种艺术风貌,诸如衣、食、住、行、用以及文化、艺术、生活、人情风俗等方面。这些经过人为的造物色彩连同纯粹的自然色彩构成了一个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色彩世界,成为我们以绘画、设计、生产等形式去表现和借鉴的永恒对象,是色彩灵感来源和表现生活意象的重要部分。

3.意念色彩

是指主体意念的色彩,即主观意念的色彩,亦称意象色彩。它是设计者通过自然色彩,人文色彩的联想及生活体验后所存储的色彩心象,恰巧与表现的内容(即作品的内在本质与外部形态)形成交融、同构,从而创造出一种“有意味的色彩形式。”“意念色彩”,它不拘泥于客观色彩模式,而专注于主观的色彩表现,是色彩设计的最高形式,而且最能体现原创意味。因此,它非同寻常并充满个性。

二、数字色彩与表现模式

数字色彩,即是用计算机通过光学色彩原理,将色度学、计算机图形学、艺术色彩学等综合于一体产生的色彩表达模式。数字色彩涵盖了传统经典色彩(美术、艺术设计沿用的基于色科介质的色彩)的主要内容和所能表达的全部色彩范围,是对传统经典色彩的继承和发展。

1.RGB颜色模式

RGB颜色模式是计算机荧光屏及其他常见数字设备显示颜色的色彩方式,它们所有的颜色都是由R(红)、G(绿)、B(蓝)三种发光介质通过加光混合产生的。由于R、G、B三种颜色各能产生2的8次幂,即0~255级不等亮度的颜色,它们叠加在一起就可形成2的24次幂,即16777216种颜色。R、G、B颜色数值越大,颜色越明亮数值越小,颜色就越暗。如:R、G、B值都为0则该颜色为黑色,若R、G、B值分别为255则为白色。RGB颜色涵盖了CMYK硬拷贝色域和所有颜料、涂料的色域。RGB的颜色由于是光色显像,它的艳度比较高,颜色效果大大优于印刷界面的色彩效果。

2.CMYK印刷颜色模式和CMYK打印颜色模式

C(蓝)、M(红)、Y(黄)、K(黑)是印刷四原色,它采用高艳度的油墨以不同色度的网屏叠印形成复杂的色彩图片。由于制作层面上的变化,使四色)由墨的网点相互错开,各种颜色之间保持了相对独立的艳度,形成中性空间混合,不会出现困手工调色或其他色彩调和时导致的颜色之间降低艳度所形成的减色混合。

CMYK印刷模式的颜色是油墨所能表现的色域模式,它与计算机上的CMYK色彩模式所表达的色彩不同。当色彩设计采用计算机中的CMYK色彩模式超出了CMYK印刷颜色的色域时,计算机就会自动指令一个接近它的颜色去替代。因此,印刷颜色的色域小于计算机屏幕上的色域。印刷采用CMYK颜色数值分别为0-100%,颜色数值越大,色彩艳度就越高。在色彩配色惯例实践中,将收集的素材通过计算机屏幕上的CMYK色彩模式或RGB色彩模式提取色彩,必须通过打印校正,才能获取准确的色相。

3.RGB、CMYK打印颜色模式

RGB打印颜色模式优于CMYK打印颜色模式。因为RGB颜色为三色混合,少于CMYK四色混合,所以它色域宽,并且能够减少色料的减色混合,因此打印出的颜色鲜艳。相反,用CMYK打印模式颜色混合多,色彩艳度必然就差。由于两种打印模式均采用彩色喷墨打印形式,加上打印机彩墨的色彩艳度低于印刷油墨色彩艳度,它必然会出现色料减色混合现象。因此,它们的色域小于CMYK印刷颜色的色域,打印出来的效果都逊色于印刷效果。到目前为止,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颜色与打印机打出的颜色和印刷的颜色还没有达到致的效果,这是设计上存在的缺憾。因此,数字色彩效果(除RGB屏幕效果外)只能通过模拟实效(校对打印机色彩)找到相对准确的颜色系统来替代印刷颜色。

三、配色惯例与实施方法

1主观抽象意念色彩构成惯例

以自身的感悟(直接感受或间接感受),通过命题的形式,假设一种抽象意念,用联想、想像等思维方式,进行配色惯例构成。

如季节方面:春、夏、秋、冬不同时节、不同物象所带来的色彩感受,

音乐方面:古典音乐、现代音乐、民音、声乐等具有时空意念的抽象感受:表情方面:喜、怒、哀、乐,百味人生的色彩表情:气质方面:潇洒、

优雅、温馨、忧郁等:地域印象方面:南国、北国、美洲、非洲、印第安、大洋洲等,来自异国情调的感受:时尚流行方面:城市元素、田园风光、自然回归、简约、休闲、变幻等具有时尚另类的色彩感受:太空方面:亘古宇宙、星球链条、神秘、奥妙等来自天体的感受等等,不同的意象可以带来不同的变化和感受。

2客观色彩设计主题构成惯例

这种方法是结合实际的各类专业设计的特点,根据设计意象主题、图形语意,如标志、招贴、图表、图形、图案、版式、网页等通过自然色彩、人文色彩、意念色彩找出具有针对生的配色惯例进行设色。这种色彩设计实际上是在限制、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色彩实践活动。因此,要求提取色彩元素准确、精练。

如用红色系表现食品业、交通业、药品业、金融业、百货业等 用橙色系表现食品业、百货业、建筑业等:用黄色系表现电气业、食品业、照明业等,用绿色系表现林业、蔬果业、邮政业、百货业等:用蓝色系表现交通业、体育用品业、药品业、化工业、电子业等,用紫色系表现化妆品业、服装业、美容业及各类饰品等。

3色彩提取方法与配色惯例

自然色彩、人文色彩,它们蕴藏着最佳的配色关系,是激发和寻找色彩配色方案的创造性灵感的源泉,也是具有实用意义色彩设计方案产生的基础。

提取色彩元素,对物象色彩分析,一是用二维的色谱化方式,分析对象的固有色彩的色度、色数和色谱的配色关系,二是用三维的色谱化方式(主要是借写生或间接媒体如彩色摄影、影视录像等手段)分析研究对象色彩间互为依存的对比关系。

这种三维的形态主要是由色光投影和反射之间形成的色彩关系。色谱,作为颜色系统,具有高度纯化的特点。它是将客观物质世界的色彩还原,概括成单独的、平面化的、具有三属性特点的颜色整合成一定的序列,具有色性稳定而清晰等特点,色谱化是研究色彩现象的一种手段,我们可以通过色谱化的方法构成色彩配色惯例,去组织图案的色调关系,从而确定配色意象。

色彩提取方法与配色惯例:

首先,确定设计目标,找出与此相应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如古典绘画、现代绘画作品、艺术影像作品等,通过“读图法”在计算机屏幕上对其色彩进行解读分析,从整体到局部或宏观到微观进行观察、梳理,对画面构成的色彩现象的主要色相、色度等关系找出有效的色谱成份。

其次,将其色谱进行分类排列(按照色环的顺序排列序号),分析出该组色标的色调性质以及在色调构成中所起作用的基础因素。

最后,对该物象提取的色标及其组合的方式进行分析,如色彩组合形式,对同类色、对比色、主色、陪衬色的构成关系等进行梳理排列或用打散重构的形式组合配色惯例,从而了解这种特定色谱构成的多变性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如设计一幅运动题材的图形或标志,可以从体育竞技场上、汽车拉力赛上找到与此寓意相关的主题色彩元素,通过电脑按照色相、明度、艳度等关系,并以色环的形式排列或者按照几套颜色组合,用CMYK或RGB颜色模式标上数值,排上序号,构建一组配色惯例系统。然后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色彩构成,如图案的主色、陪衬色(辅助色)、点缀色及组织关系如何,并根据此效果再做适当的调整,对个别不理想的地方,可重新选择色彩进行组台。惯例配色,会因主色、陪衬色与点缀色面积颠倒或打散重构产生大相径庭的效果,这也正是惯例配色的魅力所在。因此,在电脑屏幕上实施惯例配色设计必须经过反复调整,最后才能达到理想的配色效果。

实践证明,配色惯例的实施,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具有较强的实用功效,设计者可以根据各种意象的配色理念,诸如原色配色、艳度配色、明度配色、浊色配色、暗色配色、亮色配色等找到理想的配色依据,从而使设计的作品更具原创性和个性化、典型化的特性。

上一篇:河北省新民居建设下一篇:乡镇(街道)查摆四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