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学习

2024-07-26

全国两会学习(通用9篇)

1.全国两会学习 篇一

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指出,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强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和执法能力;强化执法监督管理,加强自身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执法公信力。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明确要求检察机关要全面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执法水平。全国各级检

察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按照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要求,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加强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高素质检察队伍。

一、扎实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

曹建明检察长在高检院工作报告中提出,从今年4月起,用一年时间在全国检察机关集中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这是高检院党组为加强检察队伍建设的重大部署,也是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举措。各级检察机关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要突出实践特色,注重实际效果,大力弘扬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职业道德,切实解决执法思想、执法行为、执法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真正把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带动和推进检察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真正使检察职业道德的要求转化为广大检察人员的自觉行动,进一步树立检察队伍的良好形象。

二、切实加强纪律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

要警钟长鸣,始终坚持从严治检不放松,正视并认真解决队伍中、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各级检察机关要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按照高检院的要求和部署,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扎实抓好教育、监督、预防、查处等各项工作,认真开展扣押冻结款物专项检查“回头看”和“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等活动,努力实现队伍纪律作风有新的转变,公正廉洁执法水平有新的提高。

三、大力加强执法公信力建设

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对执法公信力问题十分关注,一些代表指出,维护执法公信力至关重要,公信力丧失是最大的危机,一定要下力气解决,让公信力体现在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上。各级检察机关必须把提高执法公信力作为一项重大课题研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要坚持眼睛向内,认真分析制约执法公信力的关键因素,着力查找自身影响执法公信力的不公不廉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要按照高检院的要求,在坚持执法为民宗旨、树立正确执法理念、努力提高执法能力、强化执法监督管理、改进执法考评工作等方面下功夫,特别是要着力加强自身监督制约建设,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监督、评价执法办案活动的机制,不断强化对执法办案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实时监督,切实以监督促公正、保廉洁、赢公信。

全国两会虽已结束,但代表委员们提出的中肯、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犹在耳畔,其背后所凝聚的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热切期盼更是催人奋进,各级检察机关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人民群众希望的地方做起,紧紧围绕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和“强化法律监督,强化对自身执法活动的监督,强化检察队伍建设”的总体工作要求,推动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2.全国两会学习 篇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发布了《2016年中国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指数报告》。根据该报告,68个接受测评的国内城市中,北京、上海、武汉位于前三名。智慧学习环境的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东北部城市相对落后。

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包括学校、家庭、社区、单位和场馆的学习环境,是公民科学文化素养和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本次测评从城市创新发展环境、场域智慧学习环境和市民智慧学习体验三个方面,对城市智慧学习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测评结果显示,近六成东部测评城市的指数高于68个测评城市的平均水平,而东北部测评城市相对落后,只有37.5%的测评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指数高于平均水平。报告指出,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将其纳入到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中,还需要吸引企业、社会等多方参与,逐步建立健全长效发展机制。

北师大智慧学习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智慧学习环境能够适应人们“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方式、任意步调”地学习。“智慧学习”应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既是市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也是城市系统“自我进化”的关键特征。@(摘编自《北京晚报》2016-05-30)

3.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篇三

广西科协主席郑皆连:

把政策制定好,把人才使用好

我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认为,这次中央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悉数出席,会议规格很高,说明中央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是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

郑院士说,虽然近年来我国在人才工作上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实施国家人才发展规划,努力做好广西的人才工作。郑院士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内外人才。广西是欠发达地区,在经济条件上不具有优势,要想吸引人才必须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建舞台,确立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但必须立足实际,广西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加起来都不及兰州大学多,我们想在短期内超过发达省区是不现实的。因此,制定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是关键。

第二,要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我区的科技创新情况不理想,近十几年来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评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非常少。我们要克服人才使用上的官本位思想,对那些科技上有成果、科研发展上有潜力的人才,不要急于直接放到领导岗位上去。我们常看到高校里有一些科研骨干人才,刚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显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就都担任领导干部去了,形成一种不好的风气,稍有成就回报的就是领导岗位。实际上,把在科研上有才华的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实际就宣告了其研究生命的结束。而目前对于广西来说,领军人才比领导干部更缺乏,更需要,两相比较,我们更应着力于培养领军人才,培育知名的学术权威。

第三,要切实发挥离退休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广西的高层次人才非常缺乏,但另一方面,却是一大批专家级的离退休人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这些高级离退休人才专业功底好、工作经验丰富、身体健康、能适应工作需要,很多当年都是该领域、该行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如今在家颐养天年,没有发挥作用的舞台。用好这些人才,让他们继续发光发热,这关系到制度设计的问题,必须制定出台相关政策,给予他们合法的身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保护他们的劳动成果,让他们得到合理的报酬。

在谈到创新型人才问题时,郑院士说,我们的教育不要把学生变成考试机器,没有想法,不敢打破权威。创新型人才应该是不完全崇拜权威和书本,有自己的想法,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周怀营:

做好引才、用才、育才,

推进人才强桂战略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周怀营认为,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是我国人才工作新的里程碑。结合学校自身实际,他认为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搭建“引才”平台,不断提高人才层次

要积极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新机制,以重点支柱产业和高等科研院所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为重点,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认真落实引进人才相关待遇,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优秀拔尖人才给予安家补贴、科研启动费和专项资助,并妥善安排引进人才子女的就学、住房等问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去年成功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出任名誉校长;还成功引进国内某重点高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团队,这个团队的引进填补了广西生物医学专业领域的空白。事实表明,高端人才的引进,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乃至广西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起到了积极的辐射影响作用。

二、着力搭建“用才”舞台,不断激发人才活力

用好人才,是人才战略的核心问题。当前广西要紧紧围绕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需求,探索人才培养使用的新机制,构筑区域性人才高地,以人才的优先发展引领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科学发展。具体而言,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综合考察品德、知识、能力要素的社会化的人才科学评价机制,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坚持以用为本,加大公开竞争性选拔力度,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广西自1998年以来,已经面向全国进行了五次“公选”,日前,2010年广西第六次全国“公选”已开始,将提供377个领导干部职位,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公选,我相信这一举措必将有利于推动广西科学用人的良好发展趋势。

三、着力加大“育才”力度,不断提升人才素质

要把科教兴桂、人才强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一方面要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高等教育在人、财、物和政策上的扶持和帮助,为高素质人才培育提供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采用产学研合作、挂职交流等多种形式,实现人才培养和经济效益的互惠双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自2007年以来,成功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派驻科技骨干到梧州、北海、柳州、桂林等城市大型企业挂职,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管理、研发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收到良好效果。

广西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陈保善:

能否赢得竞争主动,关键在于

拥有什么样的人才

广西大学副校长、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保善认为,人类世界的发展,自有历史记录以来,还从来没有以像今天的速度在演变,像今天这样依靠科技的进步。许多百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科学幻想,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然而,过去两百年的工业革命轨迹,包括我国过去三十年所创造的经济奇迹,在今天也遇到了拐点,不能再以过度的资源消耗去支撑新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直面今天的发展瓶颈所能做的唯一选择。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要有相应本领的人。所以,我们国家今后发展得怎么样,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关键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样的人才。

陈保善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我国今后的人才工作描绘了蓝图,这对我们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大国,进而发展为人才强国,指明了方向。

陈保善说,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这是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纲要提出的“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是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按照这个思路,国家将会在不同的层面作出制度安排,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大胆引进使用海外高水平拔尖人才,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机制,按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储备各个层面的人才队伍,保证到2020年时,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

陈保善认为,人才作为一种资源,具有流动的属性,尤其是顶级人才。对于这批高端人才,应该在全球范围去招聘,按市场规律办事,给出有竞争力的待遇,提供发挥才干的足够舞台。人才也有地域属性,所以也要重视培养本土人才。

4.两会学习话改革--两会学习体会 篇四

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也同时开幕,两会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以来都被海内外媒体看作是中国走势的“风向标”。在一个多星期的两会期间,我始终关注两会的进展情况,认知学习和听取了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也通过各种媒介了解了委员们提出的一些宝贵建议和想法。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我认为以下几点最具有建设性和实践意义:第一,我国确定2012开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国务院把GDp的增速放缓为7.5%,这是历史性的变革,同时也能体现我国开始处于经济调整的时期。还有就是新增就业达到900万人以上,且把CpI控制在4%左右。其财政赤字为8000亿,赤字率下降1.5%,还有货币政策中的广义货币M1的发行增量为14%。这样硬性的经济指标能够很好的体现国家今年对于宏观经济调控改革方面的力度。第二,三农问题。我过最近几年一直把三农问题放在最显著的位置,今年也不例外,特别是今年把三农的投入超过12287亿元,其增量明显。还有就是农业现代化的问题也是改革三农的主要的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保证农民自身最根本的利益,这样的惠农政策也是我们一直所希望的。第三,三公经费的改革。今年政府报告中对于三公经费的控制也有明文的规定,比如说我们众望所归的公务车制度和三公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和公开的问题的规定。最主要的就是降低行政成本。希望这样的规定能够落实到实处。第四,金融改革。其措施中对于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形成,还有就是开发更多的汇率金融避险工具。其次最为新的一点就是引导民间融资渠道发展,之前的温州民间融资和吴英案的讨论都是对于民间融资信贷的合理性的审视,政府这次的明文说明要对于民间融资的引导和规范也是扩宽金融的另一种形式。第五,pM2.5的监控,这也是最为关注的一条措施了,pM2.5之前讨论得沸沸扬扬,政府也能够关注到这样严峻的问题,更多的希望是尽早的出台监控措施。第六,城镇化。今年对于城镇化的问题说了很多,其实我一直认为城镇化能够解决很多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说是房价的缓解,人力资源的调控,内陆经济的平衡发展,留守儿童、教育、医疗、住房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所以这一条也是我最为关注的。希望政府能够迅速的拿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来。第七,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实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同时倡导社会资本办医。形成对外开放多元化的办医格局。这样的改革呼声这几年一直都十分高涨,但是每次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只是治标不治本。所以这需要真正的政府下定决心来办这事,其实我还是对此比较担忧的。第八,保障房的建设。去年的保障房的建设为开工为1000万套,但是具体的实际开工率我们无从得知,其实保障房的建设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之前的时评中也提到了很多。在今年的报告

中说要基本建成500万套,新的开工率为700万套,今年的目标比起去年来说的话那真是实际得多,其实量多不多并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资源配置的问题,怎样配置才能达到最大化的利用,这样还不算某些把此作为灰色地带的人。所以说次还是任重而道远。第九,分税制改革。这是最近新提出的一种税制的改革方案。这是对于整个国有资产还有全民资产的一种有效利用形式,其改革最重要的目的是促进收入差距,对此我表示期待。第十,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新改革。再次板块中有个亮点就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国有垄断的行业。这样的方式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这一条措施是否能够得以实现,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整个国家的体制的改革,我并不像认为这是换汤不换药的措施,其实一看到这条措施的时候当时对我真是眼前一亮。我国的国有资产企业发展完全靠的就是垄断的巨额利润。政府愿意把蛋糕分给大家还值得我们商榷的。

在整个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了我国发展的各个方面,很多的政策就是之前的延续、这十是我认为最新的十个方面。除此之外两会期间政府还进步强调了改革的重要性。今年温总理在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用很长的篇幅讲了改革问题。他说: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胆探索,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改革的方向决不会动摇。改革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的职责所系、任务所在。

改革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种种问题的必由之路,过去3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改革的原动力。我们的发展必须依靠改革,而改革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继续进行改革,重点理顺五大关系:今后一段时期,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要重点理顺五大关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理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这五大关系,涉及政府职能转变、财税体制改革、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管理等几个层面,基本涵盖了当前我国发展中遇到的焦点、难点,也是改革的突破点。调整我国已有的发展战略,其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政府职能的重点应从以提供基础设施等有形公共产品为主,转向以提供制度、规则和政策等无形公共产品为主,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竞争和创新,降低风险与不确定性为主。

今年改革的六项重点: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价格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加快推进政府改革。今年改革“攻坚”的特点十分鲜明。现在社会矛盾复杂,改革的难度也较之以往更大、更难,要想有所突破必须要有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财税金融体制领域改革,规范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健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体制机制。金融体系要和实体经济相适应。小微企业这类‘草根’经济体融资难的症结是我国金融体系结构失衡。部分商业银行贷款时眼睛向上,对小微企业设置了苛刻的条件,现在是该大力发展草根经济与草根金融的时候了。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金融等多个领域。民营企业对这些政策非常在乎、非常振奋,因为关系到未来发展前景。民企最感兴趣的领域是基础设施和金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保障民生、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重要措施。一是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和制度保障机制;二是缩小劳动者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三是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加大财政对民生领域投入。

5.全国两会精神学习心得 篇五

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

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是全国各族人民携手奋进、共同拼搏的结果。新时代的我们是幸运的,也是肩负重担的,人之立、国之强,从来不会自己到来,需要我们拼搏争取、双手创造、接力奔跑。

坚定信念,做新时代的见证者。走过2018,迎来2019,听着报告中的一组组数据,一件件举措,一幅幅画卷,使人激动、让人自豪,同时也给人期待和憧憬,中国越来越强大!做这个美好时代的见证者,就必须要心中永存共产主义的明灯,在瞬息万变、纷繁复杂的格局中找准方向,同时要脚下一步一个脚印走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好地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我们是幸运的一代,见证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见证了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风采,期待2019年新时代的中国!

心有担当,做新时代的开创者。万事开头难,但越是艰难越要向前,历史前进的车轮永远都不会为了谁而停下来,我们在新时代要勇做开创者。做一个开创者需要的是心中有勇于担当的执念和敢于斗争的勇气。心中有担当的执念就是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执念,要学做老黄牛,有不在乎得失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的责任心,才能担得起新时代开创的重任。做一个开创者肯定也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就需要敢于斗争的勇气。在面对难题的时候,不怕失败,敢于跌倒爬起。在面对不平事,敢于“亮剑”代表正义。

牢记使命,做新时代的建设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党和政府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牢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字、举措并不是一个人或者某个人做好的,是通过千千万万个各行各业的人共同完成的。2019年的政府工作已经确定好了蓝图,现在剩下的就是大家勠力同心。不管在什么岗位,在什么地方,都要拧成一股绳,拼尽一份力,时刻不忘初心,自觉履行承诺。以更高的站位、更优的水平、更精的服务、更好的效果为人民服务。只有撸起袖子、真抓实干,才能无愧于这个美好的新时代。

【篇二】

“健全菜市场、停车场等便民服务设施”“有序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完善配套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今年这些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让每一位看到或听到报告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民生情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多数内容都与民生有关,所提供的事实与数据,都在围绕物价、养老、环保、就业、医保等民生话题,让老百姓看到了一个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彰显浓浓民生情的“人民政府”,两会里的民生情怀,让全国人民触摸到可以期许的美好生活。

浓浓的民生情怀体现在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里。回顾2018年政府工作,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

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近1亿人次;

农村危房改造190万户;

为企业和个人减税降费约1.3万亿元;

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000多公里、农村公路30多万公里;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月70元提高到88元;

17种抗癌药大幅降价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每一项关乎于群众衣食住行的“民生成绩单”,都是政府给群众交上的时代答卷,在这场“赶考”中,大多数既定工作目标的超额完成,给人民更强的发展信心,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浓浓的民生情怀更是体现在对未来一年工作的规划中。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政府将始终围绕民生做好“加减法”: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

提高600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

大病保险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

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

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把民生融入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促进民生问题解决,民生蓝图已经绘就,唯有脚踏实地、实干苦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持之以恒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人民的日子必将越过越好,我们的发展空间一定更为广阔。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从米价菜价到药价房价,从食品安全到社区医疗,从教育公平到社会保障,从全面温饱到营养健身,从遮风避雨到宜居环保,从对清新空气的呼唤到对公平正义的期盼,民生的含义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而不断扩充,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判断标准也越来越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事业,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让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篇三】

3月5日上午,政府工作报告送出的民生“大礼包”迅速刷屏,人们似乎还沉浸在春节走亲访友收红包、送礼包的余味中。这份“大礼包”让亿万群众看到了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感觉到了满满的诚意、满满的“干货”、满满的信心和满满的干劲。

这是一份以人民为中心,诚意满满、“干货”满满的民生“大礼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总量突破90万亿元;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

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近1亿人次;

棚户区住房改造62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90万户;

实现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将17种抗癌药大幅降价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了答案。为政以公,行胜于言。桩桩件件并非无中生有的“空口白话”,而是落到实处的满满“干货”,连连串串的数字也并非是“敲锣打鼓”喊出来的口号,而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出来的结果,让广大群众在现实中真真切切看到了变化,在生活中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

这是一份以人民为中心,信心满满、干劲满满的民生“大礼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

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

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携号转网……新一年的奋斗目标既适应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也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绝不那是虚幻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未来可期、触手可及的“小确幸”,十分“接地气”。

一诺值千金。这份尚未落地的“大礼包”必须也一定会送到人民群众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来不得半点虚假,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承诺了的就要兑现。”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坚定信心、发挥干劲、勇于担当,切实把这份“大礼包”落到实处。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大礼包”,不应停留在口头、止步于思想,应该是说干就干的坐言起行。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以解决人民群众的忧难疾苦为奋斗目标,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尽力为群众救急解困、雪中送炭。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大礼包”,不应搞“大水漫灌”“寅吃卯粮”,应该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牢牢扭住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个“牛鼻子”,既遵循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像钉钉子一样一个实锤一个实锤地敲,像蚂蚁搬家一样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办,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追求。

困难总是有的,但办法也是人想出来的,好日子也是人干出来的。要想切实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大礼包”,归根结底,还是要全体党员干部坚定不可动摇的信心、怀揣不能松懈的干劲迎难而上、团结奋斗。因为,“政府干的,都应是人民盼的。”

【篇四】

近日,李克强总理强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看到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当下,脱贫攻坚战役形势仍然严峻,要如期实现全国脱贫摘帽,实现全国贫困人口脱贫奔富,党员干部需要发挥“领军人”的关键作用,摆正自身位置,为自己准确“定位”,方能在脱贫之路奋发有为。

做勇敢的“逆行者”,迎难而上“不摇手”。古人云,“惟其艰难,方显勇毅”。面对艰难勇于“逆行”是党员干部的智慧和勇气所在,彰显的是弥足珍贵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届时所展示的问题“辣味”将更浓,攻坚难度将“更上一层楼”,这迫切需要党员干部敢于接“烫手山芋”,面对“老大难”问题能够逆水行舟,扛起责任使命的千钧担,确保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如期而至。“人间万事出艰辛”,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不是轻而易举便能大功告成。因此党员干部要树立责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砥砺“攻坚在先、拼搏在前”的意志,锻造“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本领,切实耕好“责任田”,重大任务“揽在肩”,解决好突出矛盾和困难问题。

做事业的“先驱者”,以上率下“不松手”。“身份一亮,树立榜样”。党员干部的身份不是一阵子的坚持,而是一辈子的坚守,要立队首、站潮头发挥示范效应。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是“领头人”,带着百姓干项目、振乡村、奔富裕,是不断创造辉煌和奇迹的根本,要坚持发扬党员干部的“传帮带”的作用,才能不断汇聚百姓的磅礴力量,确保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快马加鞭未下鞍,撸起袖子加油干”,党员干部要有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也要有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责任感,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切实立足岗位,盯紧目标任务,发扬“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钉钉子精神,不断做出优异的成绩,为党的事业献礼。

做追求的“卓越者”,力求完美“不失手”。“出手必出色,完成必完美”,是一种责任意识的体现,也是一种追求极致的态度,党员干部应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履好职责,不断做出成效。脱贫攻坚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利益,牵涉每个人的幸福指数,党员干部作为重要推动力量,在脱贫大业方面容不得一丝疏忽,不能有一点闪失,这是对党和人民的负责。“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定信念,树立大局意识,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又要有“天下之事必做于细”的觉悟,盯紧重点领域,抓住重点工作,坚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原则,实现工作办法再创新,力争工作成绩再突破,在脱贫事业的“功劳簿”上再添一笔彩。

【篇五】

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是2019年教育工作者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两会精神的学习,使我深刻的觉悟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关键在党,民族的全面振兴关键在教育。全国两会在3月3日召开,这次的两会备受关注。这次民主、团结、和谐、务实的大会,确定了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对于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最重要政治任务,就是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改革仍然是重点。我党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效率,提高工作水平。反腐问题也是要加大力度的着力点,因为在过去一年,我国在反腐倡廉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打击了很多贪污腐败的官员,给那些没有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利的政府人员沉重痛击和警醒。而正因为党和国家的大力治理,一些公款吃喝、腐败等现象大多都销声匿迹,因此今年的深度改革官员执政观念等行动更加吸引人们关注。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全面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坚持突出主题、贯穿主线、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今年全国两会是在党中央领导下,召开的一次高举旗帜、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稳中求进的大会,虽然是本届人大、本届政协最后一次会议,但开得生机勃勃、富有成效。“稳中求进、合理预期、深化改革、政府责任、民生建设”等词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的主要任务,概括起来讲就是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要深刻把握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并且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工作岗位上。今年,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对于做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认真学习贯彻2018年两会精神,是我们作为干部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两会精神的学习,使我深刻的觉悟到:中国的兴旺发达关键在党,民族的全面振兴关键在教育。在实际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应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精神上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立足本职岗位,作出业绩,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贡献自己全部的气力。

【篇六】

2019年全国两会在3月3日召开,这次的两会备受关注。这次民主、团结、和谐、务实的大会,确定了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对于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对成绩总结得客观,对今后的工作指导推荐科学合理。针对“两会精神”我认真的进行了学习,能体会到国家政策的好处,鼓励群众合理消费,让老百姓多挣钱敢于花钱是我们的共同心愿,是“两会”精神的一大重点,也是“两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已经作为“两会”主旋律。此次会议同时也为我们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对此刻的要求和对未来的构想和期望。我决心要跟上单位的发展步伐,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努力加强学习。经过前期的工作和学习,我深刻的感受到自己在知识方面的不足。因此要不断加强各项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及加强各项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是我现阶段的工作目标。

认真负责做好本职工作。工作不仅仅是要做好做精,还要在认真的基础上细心,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将不断强化职责意识,把职责放在心中,从认真敬业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6.13年全国两会学习心得 篇六

今年3月是我国一个极不寻常的月份。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两会”代表齐聚首都,代表人民把有关人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一些社会问题提交“两会”讨论。因此“两会”的召开也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关注和他们有关的一些热点话题。

从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了解到了过去五年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党和政府对2013年工作的部署和展望,使我们从中看到了更大的希望和更光明的未来,全身充满了干劲儿!在过去五年中,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2013年,党和政府将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继续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新的一年,我们党和政府有信心将工作做的更好。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青年,我深为自己所处的盛世感到自豪和兴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大业,为我们每个青年知识分子施展自己的抱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用-1-

武之地,我十分感谢这些年来国家、社会和学校为培养我们这些青年所付出的财力、物力和精力,本人将竭尽自己所能,把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用于日常工作和社会实践,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决不辜负师长、家人及公司的期望和嘱托。为此,本人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学习和实践中做到将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

在思想上,我将继续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修养锻炼。在工作的同时,除了自觉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会精神外,我还计划经常阅读有关党建、党史及党员先进事迹的书籍和报刊等,不断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使本人在工作上有更大的精神动力,做到学以致用,而不盲目;使自己能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能鉴定好与坏、甄别正与邪;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的侵蚀,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工作上,我要不断的勤奋努力。当今社会处于一个以信息作为重要生产力的时代,谁掌握的知识,谁就拥有了进步的阶梯。因此,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某个领域的精深程度,争取做到独当一面,保证高效率地完成任务。我还将及时认真地为自己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把最前沿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使自己不会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落伍,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更大的潜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7.全国两会学习 篇七

学习班包括理论授课、手术示教和活体操作三部分。采用老师讲解示范膝关节镜手术操作要点、技巧、常见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法, 讲解示范关节镜手术的操作步骤、方法和原理。学员现场操练, 老师随时指导, 解答学员的疑问。内容主要有膝关节镜各入路、膝关节探查, 半月板 (包括前角、体部、后角) 关节镜下切除、缝合练习, 前后交叉韧带关节镜下重建练习

每位代表交纳会务费2980元。资料费实收。食宿统一安排, 费用自理, 每期报名限20人。

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2号4号楼603室培训部办公室 (邮编:100081)

报名电话: (010) 62114585 13121006603电子信箱:hanq0095@sina.com

8.全国两会学习 篇八

此次网培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视频学习、参加活动及提交作业。视频学习分为十二个章节,其中第一、二和三章节是由东南大学陈美华教授和郭峰萍教师主讲的基于PBL模式的大学英语探究与分析。其余的九章均是由东南大学李宵翔教授主讲的新教学模式与教改研究探索分析及教师角色定位等精彩内容。先介绍PBL大学英语教学,不得不说东南大学这所富有百年美誉的学府从上至下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支持和重视,不管是全校无线wifi的全面覆盖,还是多媒体教室、录播室、自主学习室、语音室、课程中心、实验室的全方位跟踪,无不体现高等学府跟国际语言教学接轨的步伐如此之接近。正是基于大学英语现状急需改变的需求,加之对目前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的分析,从2006年开始东南大学开始项目式英语教学的试点工作,并于2009年在全校全面铺开此项工作。值得肯定的是东南大学的英语教学学时安排,每学年除了春秋学时外,他们在每年八九月开展为期四周的大学英语课程强化英语学习。项目式教学包括教学目标、主要特点、教学流程、个案分析、教学反馈和存在问题。因为项目式教学本身的目标就是以学生为本,发掘学生语言学习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综合实践能力。因此,教师的引导虽然是辅助性和管理性工作,但对于学生无论做interview还是reflection等都有决定性作用。这种项目式教学模式给我的体会是:第一,所有参与者都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技术。第二,时间安排更个性化,教师的辅导可以见缝插针,可以是中午老师们下课后的时间,也可以是晚上下班后的时间,但又能保证渗透到每一个环节。第三,学生小组组长的领导作用不可小觑。尤其是个别很有个性平时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在项目式活动中都成了领头羊。同时郭美华教授展示了每一周学生的任务,总共课时为16周,每一周教师工作任务和学生任务都很清晰地以图表形式体现出来。学完这几章后我的总结:第一,项目的话题比较能体现学生的心声。学生做此研究的积极性很高。第二,呈现方式比较独特,如电子杂志等。第三,研究方法比较全面,团队合作比较融洽。很多学生都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得到了锻炼。而教师虽然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和精力,但其认知能力、文化能力和研究能力有了极大挑战和提高。

德国的哲学家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件最复杂的事情。一件事是政府管理,另一件事就是,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工作,我开始慢慢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因为在自己工作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疑惑和问题开始出现:(1)如何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有效地传授知识?(2)很多教师是否在弥补学生在中学英语学习中的缺失,如:语言语调的纠正,学习思维方式的转变?(3)现在很多大学的专业课程都用英语授课,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得到了真正体现,在这样的情形下,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在高校教育中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听了李宵翔教授的课程讲座,我想用几个关键词概括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特色,即“网络资源”、“教师角色”和“教师职业发展”。

网络资源。十年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基本运行环节如下:(1)基于网络平台,光盘的学习;(2)基于多媒体的教室面授和交互活动;(3)基于网络平台的自助学习;(4)基于小班的口语训练(依据不同学校执行)。以上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包括:(1)面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2)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相结合;(3)师生互动与人机互动结合;(4)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资源说”的观点应该明确体现在英语教学课堂中,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感觉花了学习时间对他今天、明天将会有更大启迪。在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素养应该成为大学英语的终极培养目标,当然我个人认为这个目标非常高,也很完美,受各学院实际情况、师资力量、学生生源的限制,可能真的很难在短期内实践。

教师角色。现实中很多学院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教师层面而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脱节,教学技能和方法滞后,教师职业技能发展乏力。而在教学管理方面,机制创新滞后,导向和激励功能衰减,人文环境创造和优化能力有限。实际上,教师更新了观念,创新了模式,设计安排好了教学课堂,保持了舒畅的心情,得到了同行和学生认可,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工作就是一个很大的成绩。但是不是老师的功能就是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和提供标准答案呢?李教授反而认为教师的作用应该是更灵活生动地设计和安排课程,引导学生探寻答案。老师一定要摆脱安全感的束缚,因为大量生动活泼的英语教训形式和语言交际实践,将会向学生提供有利于认知英语语言的知识体系,提高应用英语从事交际的技能,形成和强化多元文化意识,促进个性和人格综合发展的条件和机遇。我想总结的是教师就应该是在课堂上和课外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的生动活泼的高效的有意义的有社会实践体验的语言实践环节。学相伴,用相随,学以致用。

教师职业发展。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输者与灌输者,应变“我知故我教”为“我教故我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应该是当代教育的真谛。

此次培训的第二部分为参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版块完成。我选择资源分享、主题讨论、调查问卷、有奖征文和网络调查等环节,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分享国家级教学名师刘庆昌教授的教学心得。最后一部分是论文作业的完成。

9.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体会 篇九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过去我们党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断成就伟业,现在我们仍然要用这样的思想来指导工作。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易在一时,难在一世。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始终秉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带头立起了共产党人的好样子,他是我们的“精神珠峰”,为我们树立一个一个学习的榜样,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不断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锐利武器。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有人说,现在条件好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经过时了,已经不需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了。其实则不然,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的光荣传统,是需要我们不断坚持的良好品质。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物质如何丰富,我们都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境界不变,都要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融入自己的血脉,成为良好家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艰苦奋斗,乐于奉献。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美好生活奋斗中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们要始终保持对国家的深沉挚爱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奋斗到生命最后一息。人心齐,泰山移。我们要勇于担当、坚忍不拔、锲而不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勇往直前,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力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必须勇于艰苦奋斗,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不畏艰险、攻坚克难、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前景。

艰苦奋斗,严于律己。纵观那些落马的“老虎”,倒下的“苍蝇”,大都是把艰苦奋斗抛到了脑后,安于享乐,放松警惕,倒在了糖衣炮弹之下。我们要把艰苦奋斗立在前面,时刻绷紧纪律这个弦,严守党的纪律,不断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才能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靠得住,让党和人民放心,做党和人民的好干部。我们要始终心怀一颗艰苦奋斗、严于律己之心,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心存敬畏,始终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奋斗是艰辛的,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奋斗是曲折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披荆斩棘、一路向前,脚踏实地、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继往开来。我们要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革命精神、革命斗志,不骄傲、不懈怠、不退缩,奋勇向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肩负起新时代的新使命,紧跟新时代的步伐,积极奉献于这个新时代,创造无悔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不朽业绩。

【篇二】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文艺界社科界委员座谈时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总书记的话语重心长、催人奋进。

我们党历来重视文艺工作,早在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对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刻阐释。许多作家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下,创作出了群众喜闻乐见、烩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为推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取得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新时代必有新气象新作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记重托、担当使命,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洪流中,燃烧激情、奉献心血和智慧,做新时代文艺“精兵”。

做新时代文艺“精兵”,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一切工作都必须服务于人民,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艺术家要把“人民”二字放在心上、举过头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想群众所想、愿群众所愿、乐群众所乐、忧群众所忧,在人民群众中寻找动力源泉,在火热的群众生活中激发创作灵感,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

做新时代文艺“精兵”,要涵养德艺双馨的精神境界。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许多老一辈艺术家,不仅有精湛的艺术功底,更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志向高远、淡泊名利、勤业精业,潜心艺术钻研,培修艺术功底,成为人民群众爱戴的“戏骨”“大家”。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文化多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有品格,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坚定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弃“为人民币服务”的庸俗观念,努力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让自己的艺术人生冰清玉洁、流芳溢彩。

做新时代文艺“精兵”,要担当培根铸魂的历史使命。“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党和人民70年的砥砺奋进,融铸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神州大地演绎了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许多老一辈艺术家倾情奉献,带来新中国文艺事业大繁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冲锋号吹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勇立潮头,把握时代“主旋律”,发出时代“好声音”、传递时代“正能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途中,担当起为青年一代培根铸魂的历史使命。

【篇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则是对于自我文化效能的认同感。我们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说要坚定灵魂深处的信仰,始终坚信党和人民传承、创造、拥有的文化是先进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更要与时代同步伐,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唯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要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为重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让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传统文化随着历史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不仅要加大教育力度,把优秀传统文化系统地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教学实践中,还要引导主流媒体多多推出类似《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寓教于乐、寓文于娱的节目,让广大人民深刻认识、科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同时,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工作,建立健全科学长效的优秀传统文化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要坚持以红色文化为底色,延续和发扬。红色文化凝聚着不朽的革命历史,又延续着改革创新的精神品质。延续发扬红色文化是为文化自信筑基的关键。在新时代文化传播环境下,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号召力、影响力,需要加大资源整合、创新展现形式,厚植红色文化传播土壤。要塑造文化地标,从红色文化发源地精心取材,深挖整合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与旅游文化、传统文化充分结合起来,找准红色旅游的科学定位。要强化红色教育,一方面建立学术引导和研究机制,在理论研究不断推进时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

另一方面加强对革命老区的文化宣传,组织各类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公众对“红色记忆”的深层次认知。此外,可打造“互联网+红色文化”的全新发展模式,合理共享各地党史文化资源,增强传播优势。

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与前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继承弘扬、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已获得了当代的新生,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融社会主义价值特性与中华民族文化特性于一体的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文化自信,则应当是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唯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唯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才能健康地持久地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篇四】

柴闪闪,我们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千万邮政快递行业中的一员。作为上海代表团全团年龄最小的代表,经过一年的履职,能力提升,视野开阔,更懂得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柴闪闪最大的感受。因此,他今年的所思所悟也比去年更为深入。

又是一年“两会”时,一名“快递小哥”当人大代表“闪进”人民大会堂可谓传奇励志,柴闪闪再次进入两会热议话题。全国两会代表中有政界领导、经济学家、企业界、艺术家、体育工作者等来自工、农、商、学、兵、政、党等社会各界人士组成,有充分的代表性,柴闪闪作为三亿农民工的缩影,很多人看来的“高光时刻”在他身上变为了现实。

从一名普通的进城务工人员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着实证明我们国家方方面面落实着“人民当家做主”“一切为了人民”的诺言和使命。中国有三亿农民工,政府多方渠道关注农民工群体,对待从不懈怠,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恪尽职守是两会工作的永恒主题。

只有选出“为民发声”的好代表,提出接地气、惠民生、达民意的好提案,才能助于推动破解代表提案的热点、难点。只有人大代表来源于群众,根扎深于基层,才能真正了解老百姓在想什么,忧什么,求什么,愿什么。

柴闪闪的提案恰恰处处是民生,他看重“代表身份”珍惜机会为基层发声。他是一名农民工代表,多关注这个群体的呼声,亦是他天然的职责。谈履职、话调研,他说道:“平时只要有空,我就喜欢去广场上转转,有时候值晚班,可以和深夜等车的进城务工人员聊很多,因为从他们这里,能听到很多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遇到的问题。”

国家关注农民工“成长”问题。15年间,柴闪闪从一名再普通不过的中专毕业农民工只身从湖北老家到上海打拼,在一没有学历、二没有技能的“零背景”下干起扛包裹的转运员,转变成全国“两会”代表。世上从不存在什么“传奇”,只有努力奋斗打拼才能给自身“加码、加光环”。柴闪闪为农民工发声,更为新时代新青年发声。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哪有什么“开挂”的人生?奋斗是唯一的答案。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更应该有刻苦钻研、埋头苦学的“工匠”精神。

从“快递小哥当人大代表”看“两会”,让我们对今年“两会”充满期待,对国家充满信心,对未来“中国梦”的实现充满希冀。

【篇五】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4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文学艺术界和哲学社科界都是思想文化工作,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三种角色”,做好培根铸魂的工作。

做时代不倦的歌者。真正的文艺作品,总与时代紧密相连。中华民族历史上,大凡有所成就的优秀作家和诗人,总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认识,总是围绕时代而吟唱的歌者。民族英雄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铁骨,诗人杜甫留下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爱国情怀。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深刻反映时代的风云变幻,表现时代的精神面貌和人民的心声与殷切愿望。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也应该秉持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追求时代真善美的道德境界,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健康向上、充满希望。

做忠实热烈的舞者。矫揉造作、无病呻吟、颓废萎靡的作品可能得到短暂的青睐和追捧,却不可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器宇轩昂的创作姿态、朝气蓬勃的战斗热情,自觉抵挡“丧文化”等“负能量”,尤其是在脱贫攻坚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要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的方式传播正能量、凝聚战斗力,从而达到鼓舞士气的效果。

做精益求精的匠人。近年来,短视频、微电影等快餐文化异军突起,充斥在群众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一席之地。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坚守文艺阵地,保持工匠精神,坚决抵制哗众取宠、粗制滥造的文艺作品,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找到平衡点,努力提升自身的文艺修养、文艺格调、文艺趣味,通过深入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用文学艺术的手段反映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创造一批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

【篇六】

在3月4日下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习近平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和推动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首句就言明:“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从宪法序言规定来看,党从宪法的高度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创造文化方面的伟大功绩,也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在创造文化方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新时代的文化文艺创造者,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人民创作,坚持以人民为师,不断深入群众,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文学文艺通过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积极调动群众充分参与到文化创作的过程中,让群众既充当文化的创造者,也充当文化的传承者和推动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财富的实践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并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实现中国梦的全过程。继往开来,人民群众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建设精神文明离不开人民群众。“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精神文明的建设,而精神文明的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文艺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帮助贫困群众在物质生活上脱贫致富,而且要帮助贫困群众在精神生活上富足,不断创作一些立足于群众实际生活的文学作品,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播种到全国各地,引领广大人民群众继续奋斗前行,为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不断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共享者。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创作文学并不是为了自娱自乐,也不是将作品束之高阁,而是要使作品能够产生应有的社会意义,为广大人民群众接收和认可,以实现作品创作的价值。在实际生活中,部分文学作品的创作太花俏,没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来创作,不贴近民众,得不到民众的共鸣和认同。这样不贴近民众的作品,只会显得狭隘而没有社会意义,最终因为脱离社会、脱离民众而枯竭,失去创造的源泉和动力。所以,作为文学创造者,要坚持与时代同步,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立足中国实际,根植中国大地,多创造一些有价值、有意义而又贴近民众的文学作品,表达人民心声,让人民一看就懂,一听就懂,真正实现完全契合百姓需求的文化共享。

上一篇:校园环保协会内部联欢主持人词下一篇:收听收看十九大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