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2024-11-04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共11篇)

1.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篇一

形义识字法及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语文课是各门学科基础的基础。科学地研究它、发展它,其意义要说有多重大就有多重大。然而,长期以来,小语教育教学少慢差费,严重地阻滞着我国儿童素质的提高。世间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此,实在是令人痛惜!要想从根本上使这种致命的落后状况有所改变,至少要有三个前提条件:

第一、转变观念,对学龄儿童要刮目相看。要清醒地看到,当今学龄儿童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已掌握近4000词汇,能熟悉使用基本句型,是过去任何时候的同龄者无法相比的。尤其可贵的是,他们对学习新事物有强烈的动机与需求,并有着惊人的领悟能力和吸收能力,他们完全能够适应,也迫切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突出主要矛盾,循序渐进地进行大容量、高难度、快节奏的自主学习。科学地进行“跳一跳才够得到”的学习活动才最适合他们求知好学的心理品质。

第二、要真正深刻理解,在教育教学领域里,必须科研兴教。重要的是把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文字学等学科中的一些先进的科研成果实实在在地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并使之生根、开花、结果。

第三、深刻变革现行的识字教学方法。遵照祖先用以形表义方法创造汉字的思路来教学汉字,汉字极富联想的独特优势就定能得到充分发挥(世界上现行的其它文字都没有这种优势),汉字的难教难学就会转化成易教易学,学生爱学,小语教育教学中这只最大的拦路虎就能被消除。

有了以上三条,再废除某些容易造成误导的考试,那么,课堂教学效率必将出人意料地大大提高,发生质的飞跃,课内解决问题,课外作业少,在第二学年末就让学生获得了初步的独立阅读能力。小语教育教学少慢差费的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观,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本方案由九个部分组成,这九个部分优化组合、密不可分、互相补充、协同作用,发挥出极强的整体效应。以下扼要说明,侧重实际操作,不展开论述。

(一)文字处理

“形义识字法”仿东汉许慎“解字必依据字形,就字形以说音义”之法,又解放思想,不拘泥于六书的解释和造字的本义,依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用他们观察事物的眼光和他们习惯的言语,将汉字这种智慧符号作一番新的“说文解字”,使很多汉字中已经支离破碎的形义音重新生动有趣地联系起来,这样绝大多数汉字都成了一幅幅有理、有意、有情、有趣的图画,识字成了有理解性的活动,儿童学得活,记得牢,必然大大加快识字速度,提高识字质量,为提早顺利进行大量读写铺平了道路。

具体处理方式有有三种:

(1)有些汉字的解说符合或大体符合汉字源流,儿童又易理解,就照古说,如“日、水”,但这类字很少。

(2)另外,大量的汉字形义音的联系已经演变得面目全非,就将这些字做一番新的“说文解字”

(3)极少数字就编顺口溜将其互不关联的形音义在合拍押韵的语句中自然有趣地联系起来,如“赢”字,顺口溜为“亡口月贝凡,下棋赢一盘”。

汉字教学的步骤,以“冷”字为例:先正楷板书“冷”,教“冷”在课文中的字义、读音,接着教笔画笔顺,让学生书写两遍,书空一遍,教师只组一词、造一句,也只让一位学生组一词、造一句。然后对学生说,为帮助记忆,把“冷”字变形成这样,左边两点代表冰,屋里的人冷得都卷缩起来了。不要求学生画,但不制止。这就教完了一个生字。 经这样处理的常用汉字已有3000个,可按所用教材的课文顺序编排成《文字处理参考书》,任何教材均可。

对于形义识字法的新“说文解字”,一些人会认为“牵强附会”、“不合正统源流”,实际上这才是真正适合儿童需要的。儿童入学启蒙见到这样处理的汉字是一些富有情趣的图画,有生动活泼的释义,而不是死记硬背的符号,这样汉字被统一起来的形义音就会在儿童心理上被毫无障碍地认同和接受,并很快地在思维中建立起牢固的联系。所以这种教学法经常是在欢声笑语中进行的,识记率极高。学生亲身感受到汉字易懂、易学、易记、易用,由此对语文学习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同时,要强调指出的是:形义识字法对汉字形象的解说,能带来许多极具开拓和创新意识的思维活动,几乎每认一字都对儿童的联想力、想象力(这两者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图形感知能力、空间感知能力进行一次确有成效的培养、锻炼和提高。这种方法不仅适应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还能培养和提高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主管创造性思维的右脑的发展特别有益,并能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发展。孩子在这些方面得到的收获远远大于识字本身,这样识字就成了教育过程,不是为识字而识字。与之相比,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的儿童在这些方面是得不到这么多益处的。

汉字看起来结构纷繁复杂,其实是繁中有简、杂中有序。汉字笔划只有八种,绝大多数汉字仅仅由150个部件分别组合而成,其中一百多个就是最常用的独体字。单字中熟悉的部分越多,识字难度就越小。应用这种识字法,学了100多个基础汉字之后,学生就比较熟悉汉字了。因此这种方法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字形精细辨认、确认和重现的能力,大大加快从熟字到生字辨认能力的迁移速度,这样不单错别字大为减少,而且教学汉字的`难度在开学两三周后就能明显下降,之后下降幅度越来越大,一个月后,教学就很顺利,非常轻松了。

(二)充分运用循环记忆法

循环记忆法,可促进学生对生字的短时记忆及时有效地转化成长期记忆。做法是:在教学每课课文中的生字时,在学了第二个生字后,就从第一个到第二个认读、书空一遍,学了第三个后,又从第一个到第三个认读、书空一遍。总之,每学完一个生字,都要将当堂课所有学过的生字从头到尾认读和书空一遍。第二天和第三天要再各复习一遍。

(三)课文教学主要以略读的形式进行

略读就是从整体上对文章内容有概略的了解,其他的暂时不管。文章读得越多,整体语境越丰富、越深厚,活学活用的词汇和句型越多,遇到不能言传之处,多数也能意会。此外,因为要做课文后面的练习,阅读时注意力就必须高度集中,认真、仔细,读中有思、思中有读、读思结合,所以学生学有所得,印象深刻,避免了粗枝大叶、一扫而过、读后模糊的弊端。以略读的形式进行课文教学就能集中精力和时间,抓住主要矛盾,在短短两学年的课时内高效率地教学完第一册至第十二册小语课本,培养起学生的初步的独立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这比传统教法至少提前了三年时间。

第一、二学年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式是:快速识字─大量略读并作课文后面的练习─适当写作(包括口头造句、口头作文),这是粗线条式的,不在枝节上精雕细刻。

使用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人教版),从第一册中汉字部分开始教学,教师配用一本按教材顺序编写的《文字处理参考书》。

略读教学的具体步骤(学生自学为主):

(1)课文中的生字都用形义识字法进行教学,再用循环记忆法进行强化记忆,每天平均教学十个以上汉字。

(2)一认识生字,就由学生自己一边朗读课文(不用唱读),一边在《小学生词语手册》(按课文顺序编排的)中查生词,接着又读课文后面的问答题。最初学生识字不多,由教师领着查手册和读题,并掌握好时间。

(3)教师范读一遍课文,绝大多数不讲解,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问答题。

(4)学生根据课文回答问题,互相补充、纠正,难题才由教师协助解答。

(5)学生朗读一遍课文,绝大多数课文不要求背诵和抄写,不把属于只须了解的内容当成记忆的材料。

(6)在课外做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课内学生互相交换集体订正,教师抽查。

(7)全班学生各自用普通话把课文内容复述给自己听。结束。这种略读虽然快速、量大,却是逐册逐课,由浅入深,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进行的,儿童完全能够适应、并且十分乐于接受。

这种略读能在第一、二学年内就使儿童的潜在智能不断受到刺激,由此被调动起来,发展放大,即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天天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展和提高,学生一直都处于积极进取、乐学勤学的竞技状态之中。每天儿童都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成长、并不断呈现出更高层次的心理发展水平。相比之下,少慢差费的小语传统教学对儿童智能的压抑与埋没甚至于摧残的状况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该教法在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始终都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置于战略地位的高度来对待,变教为导、为学。认真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把要他学变为他要学。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尽量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动脑动手去解决。鉴于满堂灌输式教学在不少地方根深蒂固,积重难返,现大体规定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每节课内,教师前后讲话(组织教学、范读文章、解答疑难、提示重点、表扬鼓励等等)的时间限制在几分钟内。初期识字,教师讲话的时间可以略多一些,其余时间里,在教师精心安排、耐心指导、热情鼓励下学生自主学习。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教学必须分别或综合采用下面的形式:形义识字、朗读、默读、观察、思考、查字词典、查资料、讨论、口头作文、口头问答、写作、复述、演讲、表演、习字、做练习、改作业、做实验、做游戏、背诵名言佳句、欣赏艺术作品等等。这就避免了因教师的包办代替而钝化学生思维、弱化学生能力的恶果,切实保证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在一切活动中坚持激励上进,表扬为主,万不可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这种教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也能渐渐地会学了。学生的“我能行、我能克服困难”的独立人格意识和创造性才能在这样的氛围中得到科学的培养、锻炼和提高。

(五)教学进度

课堂教学必须快节奏,如一上课,学生向老师问好,就不能拖声喊成“老─师─好─”,要用正常的语速。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学期学1-3册,第二学期学4-6册,第三学期学7-8册,第四学期学9-12册。

第一、二学年在国家规定的课时内教学第一册至第十二册,生字约2800个,能听写80%,并略读完由这2800个汉字以不同的出现频度组合而成的这十二册书中的全部文章,含练习,实际阅读量45万字左右,这还不算学生自主进行的课外阅读量。以上安排可作适当调整。

常用汉字在文章中的覆盖率极高,只需认识约个,现代中文普通的书报中97%的内容就可读懂,一般文章中99.5%以上的汉字就能认识。所以成人脱文盲的标准也只要求认识1500个汉字。(汉字的常用识字量比英文、俄文的少得多。)学生到第二学年认识2800个汉字是很适合的,负担不重,又足够使用。 这种教学法使学龄儿童在一二年级的课内就获得惊人的识字量和阅读量,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学会阅读,养成初步的独立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而这一切又共同促使八岁左右的儿童知识增加、品德提高、能力增强、智力发展,其成效之显著是传统教法望尘莫及的。儿童早期获得的这些宝贵成果不仅为下一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更重要的是,将对他们一生素质的提高和前程的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促进作用。

语文能力主要是通过亲身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锻炼出来的。所以,第三学年只用1/3的课时回头分析性、综合性地精读四、五、六册,精当地补上一些必需的汉语知识、文学常识。课堂上教师提供资料和问题,学生自己阅读找答案,教师口头提问抽查。另外2/3课时用来增加阅读量和写作训练。第四学年用1/4课时对七、八两册作必要的补充,3/4课时用于扩大阅读范围和增加写作训练,并做1-10册的配套练习,争取做到12册。第五、六学年的安排跟第四学年一样。以上安排可根据当时情况作适当调整。课外阅读内容要广泛,活动的开展依具体情况而定,以确保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为原则。

(六)作业及批改

作练习、改作业是学生继续自主学习的好机会和权利,教师应指导和协助,绝不能越俎代庖。

(1)课文后面的练习题在课外作,学生互相交换后集体订正,教师抽查。

(2)教材中的基础训练(每册中有九个左右)在课外完成,课内互相交换,集体订正,教师抽查。

(3)学生写的句子、短文、放胆文等,教师用二步批改法改部分,即用符号(事先告诉学生)指出文中错处,由学生自己改正,然后教师复查。

(4)每年都保留部分作业,留到下一学年末来改,每次改后,教师抽部分复查,并评讲指导。组织学生互相交换改正,能改正多少算多少,切勿求全责备,务必保护好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七)考试

到第三学年末才参加普通班三年级的统考。前五个学期单独出题考试,题型:作文50%,阅读理解50%。

(八)增加名言佳句的学习

名言佳句是语言精华、智慧结晶,言简意赅、易于成诵,学生一旦融会贯通,定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故需增加这方面的学习。增加数如下:第一学年增加20-30句,第二学年增加30-40句,第三学年增加40-60句,第四学年增加50-70句,第五、六学年各增60-80句。每节语文课开头和结尾各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用普通话互相或各自背诵名言谚语几句和做口头作文。

(九)每周学习1-2个汉语拼音符号

汉语拼音在第一学年上期第十一周才开始教学,每周学1-2个符号,在一年内学会用拼音查字词典和正音就行了。这样既不影响汉字识字和阅读的教学进度,又轻松地学会了汉语拼音,况且在妙趣横生的汉字识字教学的气氛中,教学拼音符号的枯燥乏味可以降到最低程度。注音识字实际上多了个环节(为了这个环节,一开学接连六、七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思维价值很低的注音符号和拼音方法,更为可惜的是儿童初入学时高昂的学习热情因此被大大降低了),转了个弯子,增加了识字心理过程的复杂性,加重了教与学的负担。注音识字是在课内外大量拼读文章中汉字头上的注音符号,从中才逐渐熟悉不断重复出现的汉字。这种方式,比之以形表义的那种生动活泼、充满智慧的识字方式,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此外,课内外要有以下手工制作活动:橡皮泥捏物,废纸盒制作,绳线结套法,细金属线卷折玩具,折纸,手势成影等。这些活动用以增加手与脑的训练,且经济安全。

这个教改方案很容易掌握,有责任心中等水平的教师经2-3天的培训即可上岗。加之不另编教材、不增添设备、故极便于各地推广,该方法用于成人扫盲和外国人学汉字汉语效果同样很佳。

附:从第三学年起补充学习的内容提纲:

(1)用同类型课文联教法进行教学。

(2)练习扩缩句、变换句式,理解长句、难句,改正病句。

(3)学习划分段落的方法和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4)学习连句成段、扩缩段和片断练习。

(5)学习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6)适当学习一些对偶、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7)学习记叙文、诗歌、童话、寓言、说明文和应用文等文体。

(8)学习扩写、剪裁缩写、改写、仿写、续写等方法。

(9)对于一些知名度高的作者,可将其生平、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学价值、写作特点等印发给学生,作为阅读资料,不要求背诵,不作考试内容。(凡有补充资料,一律印发,不抄黑板。)以上内容,在一二年级集中力量略读课文的时候,大多是一带而过,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只字未提,现在来学,仍然是新知识,学生不会有“炒冷饭”之感而厌学。这些内容要在不同时期、不同课文内引导学生分别学习,还可依当时的具体情况作适当修改和增补。

2.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篇二

一、现行小学语文识字教 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规律化。很多教师在教学新字时,往往就是从拼音—写法—组词运用开展,比如,学习“教”,老师先告诉学生这个字读jiào,左右结构, 然后是笔 顺,再就是组词“教育”“教学”等,把主要精力放在读音和书写上,每个字的教学无一 例外地运用这种教学方 法,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莫不如此。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一 遍又一遍 地跟读、记 忆, 一遍又一 遍地抄写、默写,这种毫无新意的、固化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小学生喜爱 新奇事物的阶段性特征,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效率不高,也不利于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

(2)教学内容和强 度固定化。很多小学语 文老师在 进行生字 教学的时 候,往往会忽略学生的 实际情况,无论学生会不会,只要是生字表上需要掌握的,老师都会以相同的要求去让学生朗读、抄写和听写。对于容易的生词和难度大的生词没有进行区别化对待,这样势必会使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估产生错误的判断,容易的生字没有略,难的生字没有详,最终导致学生的识字效率无法真正提高。

(3)写字和识字要求同一化。《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生认识汉字和书写进行了区别化要求,即有些字要求学生能默写,而有些字仅仅只要求学生认识即可,但是教师在具体的生字教学时,往往习惯于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很多只需 要认识的字,也要求学生能够默写。在识字 教学的时 候,没有重点,很容易导致学生需要掌握的字词掌握不牢固。

(4) 教学方法单一化。很多老师在识字教 学的时候,都是让学生机械地反复读写,认为这样能够不断加深学生的记忆,会让学生 记住所学的字词,但是这种记忆往往是暂时的,时间长了, 很容易忘 记,方法不正确也是识字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注意教学策略的改进和创新, 让小学生更好地识字

(1)打破常规,突出趣味化教学。以往的教学过程存在很明显的规律化现象,学生学习起来容易失去兴趣,老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努力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愿望。比如,在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采用比较有趣味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到“拥抱”这个动词的时候,老师可以做好示范动作,伸开双手,给学生一个拥抱,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动作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学生很容易会想到拥抱,老师也就可以根据学生所说来进一步讲解这个词语是怎样写的,在讲解“拥抱”的时候,一定要着重告诉孩子,这是一个手上的动作,写出这个词之后,学生便能够更好地理解,从而记忆更加深刻。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教学的需要,采用趣味教学的办法,不但能够对气氛进行合理的活跃,还能够让学生亲自尝试,让学生了解字词的本质,更好地进行掌握和记忆。

(2)张弛有度,合理调整。学生在学习生字之前,可能会认识一些简单的字,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注意到这一点,讲生字的时候,不能一味地教,还必须注意到学生的反应,学生会的一些生字,老师可以讲的快一些,着重补充学生不知道的和生字相关的知识和用法。对于那些学生本身就不会的字词,老师必须讲解地更加有耐心和充分,并且注意学生的反应,采取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对于生字学习的兴趣。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比如,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注意教学和游戏之间的结合,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好奇心重,采用游戏的方式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兴趣,提高记忆力。

(3)提高教学针对性,确保教学实效。很多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将需要默写和需要认识的字混为一谈,都让学生进行默写,这样会大大加重学生识字的负担,也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需要默写的字词。所以老师必须将二者分离开来,用不同的尺度进行衡量。需要默写的字词,老师要着重讲,让学生进行组词、抄写和默写。对于那些需要认识的字,老师可以让学生熟悉这个字的字形,在遇到这个字的时候一定要认识,不用进行默写。这样将二者分离开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需要默写的字,并且还能够减轻学生的识字负担。

(4)以生为本,灵活变通。首先, 老师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采用情境教学的办法创设情景进行教学。老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应该着重研究每一个字词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当学到电视机、台灯、沙发、桌子这一类的字词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卡片贴在相应的物品上,老师也可以在教学的时候制作相关的图片,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其次,在生字教学的时候,老师有必要采用趣味化和形象化的手段,调动学生观察联想的能力,让学生进行比较和思考,老师还可以采取玩游戏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识字,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针对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的特点,老师可以不断地改进教学手段,便于学生更好地识字。

三、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 读写习惯

1. 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写字姿势

老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做好示范,并且对学生的写字姿势进行纠正。低年级的学生在看书写字的时候,姿势一定要正确,学生的眼睛必须离书桌一尺距离,并且身体不能贴在书桌上,必须保持一拳距离,写字的时候,手指应该离笔尖有一寸,若是学生姿势不对教师必须及时进行纠正,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和强调,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坐姿。

2. 让学生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进行书写

学生在写字的时候,老师必须注意学生的写字笔画顺序是否正确,并且让学生按照正确的笔画进行书写。教低年级的学生写字的时候,有必要让学生用田字格的纸进行书写,并且让学生对示范字进行观察,在写字的时候按照示范的字形进行,只有学生观察仔细,才能够写好生字。

3. 让学生及时地进行错别字的修改

老师在检查作业的时候,发现其中的错别字,可以不进行修改,只是将其圈出来,发下作业之后,让学生进行修改,并且在下次作业交上来的时候,老师必须对修改情况进行检查,时间长了能够提高小学生修改错别字的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汉字的书写。

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是学习外界事物的良好时机,但是,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年级尚小,还未形成主观的学习意识。在面对语文教学时,繁琐的拼音与文字,让学生提不起学习语文的兴趣。然而,小学生性格乖张,只有在识字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才能让学生快乐学习,喜欢学习。识字教育,作为一门启蒙教育,其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方能让学生喜欢识字教学。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板书式教学方法,教师“满堂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象,失去了课堂的主体性。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果不容乐观。因此,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笔者认为,从兴趣入手,培养小学生的识字兴趣,是实现识字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途径。

1.培养小学生爱学习、爱看书的好习惯

遣词造句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家长,无时无刻都在使用语文,都在使用文字,比如,说话、讲故事等。这一点常识,教师应当及时告诉学生。其次,教师还应当告诉学生,学会了认字,可以进行很多有趣的活动,获的很多有趣的礼物。比如,许多挂画、地垫均是以识字教学元素组成的。最后,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在休息之余,与父母一同阅读故事书,能够增加父母的关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好处教学法”,激励学生自主看书,让学生在阅读习惯中学习文字。

2.识字比赛制,树立学生竞争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好强的,且对新鲜事物都很好奇。当拿到语文课本伊始,学生会好奇的将语文教材翻来覆去探个究竟,并且会不自主的将教材内容大声阅读。这一现象,是学生无意识字的过程。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赞扬,“某某同学好棒,怎么认识这么多字呀”或者“这么难的字,某某同学竟然认识,还有其他同学认识这个字吗”。以表扬的手段,激起学生的好胜心,让其他学生在好胜心的驱动下,努力学习识字。而识字多的学生,亦能在表扬中获得成就感。其次,教师领导定期开展识字比赛,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能够更自然、更轻松、更积极的学习识字。

3.优化教学条件,使用新型教学设备

随着社会的而发展,教学设备越来越高科技,且品种越来越齐全。比如多媒体设备、交互式立体白板等。根据视频播放生成图像,为学生营造更加全面,更加专业,更加快捷的教学环境。通过多媒体设备对视频的播放,让学生的轻松的娱乐时间内学习文字。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的创新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字形态即接近又另有差别。对于稍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对于识字学习已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说,文字可按照结构分类,也按照笔画分类,可按照意思分类。学生在学习文字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根据文字具有的特性,积累自己擅长的识字方法。除了数笔画、分结构,记意思这些传统的识字方法,还有设计故事情境的方法,即根据文字的形态,自己编造一个故事情节,帮助自己记住文字。比如,“鲁”字,上面味道是味道很鲜美的鱼,下面光芒万丈;还有顺口溜记忆法,数字加、减偏旁法,看字形认字发等。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字面特点,选择合理的文字教学方法。

三、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的应用思考

识字教学对于小学生语文教学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也多种多样,但是,最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效率,仅仅依靠丰富多彩的识字教学方法是不对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

首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按照人体工程学来看,正确的写作姿势应当是:眼睛与书本间的距离保持在1尺远;胸口与书桌之间的剧烈保证在一个拳头的距离;握笔时,手与笔尖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寸远。其次,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顺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领会写字的顺序,形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最后,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书写了错别字时,教师可及时将错别字标记出来,但不告诉学生错在哪里,让学生自己去检查与领会。及时修改错别字,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更加精准的识字,以达到识字教学的教学目标。

四、结语

识字是小学语文的基础,是一个人的人生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识字的效率,可帮助小学生早日步入语文教学的阅读与写作阶段。通过改革与创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兴趣教学,在轻松愉快的识字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感受学习文字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不仅体现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同时还培养了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陈龙.三部曲奏响识字新乐章—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一点尝试[J].学周刊,2011-09-29.

[2]李爱珍.浅谈构建主义教学观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2007-10-12.

[3]周芃.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学生字形易错的原因浅析及应用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2015-07-03.

4.小学语文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 篇四

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根据我们地区学校实际,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好汉语拼音这个工具。首先让学生把好这个关,多想办法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好二十三个声母,二十四个韵母和十六个整体认读音节。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拼音方法,让学生通过反复的多读多练,达到正确区别形近声母。如学习声母b.d.p.q这四个声母,学生容易混淆,在听写时经常书写错,同样对个别难记的韵母,如ai.ei.ui.iu.an.ang.en.eng.in.ing等学生也经常读错音,听写时也容易写错,针对学生记忆难,有混淆,书写上出现的错误和发音的不正确,在教学时老师除了帮助学生熟记字形,反复练习外,在讲新课时还利用小黑板、卡片、投影等让学生多读,以多读来替代老师的多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读,能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最终达到了能熟练地掌握好声、韵母及拼音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切实抓好一年级朗读教学,从小培养学生浓厚的朗读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语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建议在教学每篇课文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学生的多读来代替老师过多的串讲,如在朗读时采用分角色读、表演读,小组比赛读等进行教学,这样能有效地锻炼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也收到一定的效果。

1、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

一般来说,朗读的方式因文而异。因为一年级的课文人物对话较多,特别是把动物或植物拟作人来写,课文情节简单,语言流畅,所以,可分角色读,描写景物或为了易于理解课文内容的宜轻声读,情节生动的宜表演式地读,容易混淆的则可用对比读的方式等。如《鹅》这一课,比较生动,富有情趣,应采用对比读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时抓住写鹅的样子和鹅浮在水中的情景,抓住“白毛”“红掌”“浮”“拨”“绿水”“清波”等词语让学生反复朗读词语,并让学生边品析边轻声读,通过多读来理解“白,红,浮,拨,绿水,清波”等词的意思。这样收到的效果比老师多讲好得多。

2、抓住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教学。

一年级学生好动活泼,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力,因此在教学时可用轮流读的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学习《小公鸡和鸭子》这课时,因为对话较多,情节比较生动,应在教学时采用分角色朗读教学,并在朗读训练中加上一些动作和表情,引导学生边谈边演,使其全神投入角色,通过多读,学生对部分词语加深了了解,收到的效果也比较好。

5.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篇五

小学三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它不同于低年级的把识字、写字作为第一教学重点,教师的指导开始由扶到放,旨在为学生中高年级的自主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时间的分配上,不再允许教师像为低年级学生教学那样花较多的时间进行识字与写字教学。我发现,三年级的识字、写字任务较重,但在教学中一篇课文一般只能允许有半节课(即20分钟)的时间处理生字。那么,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如何高效地完成识字与写字教学呢?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识字与写字教学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前,我让学生充分预习。除了画出生字词语外,我还要求他们把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注上拼音,写好部首,并组三个词。比如“:教”字,先在田字格的上边写出音节———jiào(田字格上边的一行把音节写在上边,田字格下边一行的字把音节写在下边,这样才清楚),接着在拼音的上方或下方写出部首,然后在田字格“教”字的左下角或右下角写出词语,不会的要及时查字典。预习的情况由组长检查,家长签名,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同桌互检。这种方法的好处很多:1.可以记忆字形。2.可以巩固生字。3.可以熟练查字典的方法。4.可以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二、采用多种方式有规律地识字识字教学仍然是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识字的要求更高,精读课文中每一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增多了,字形结构也相对较复杂;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所识记的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因此,中年级的识字教学应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采用多种方式进行。

1.利用汉字的特点汉字形音义结合的规律是“音生于义,义附于形”,所以,识字教学应该遵循的规律是:从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建立音、形、义内在的联系,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如一人靠在树木旁,就是“休息”的“休”。汉字的构字特点中还包括“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这个特点可以帮学生记住一大批形声字。学生完全可以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理解字义,巧记字形。如“双手合十就是‘拜’,双手分开就是‘掰’”等。

2.编儿歌教师利用儿歌琅琅上口、便于记忆的特点,可以帮学生记住笔画较多汉字的字形。如“赢”:写赢并不难,亡口月贝凡。教学“燕”字时,我曾这样说过:一写草头横,二写中间口,三写两边北,四写四点底。猜字谜利用儿童的好奇心理,教师可以将汉字编成谜语,这样学生容易记住汉字的字形。如“王大娘和白大娘,俩人坐在石头上(碧)“”林中两个叉,一只大手把它抓(攀)”„„识用结合,引导学生走开放式识字之路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形成良好的识字定势;二是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其独立的识字能力。这是引导学生走开放识字之路的基础。在中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学生的自学应该占主要部分。

组词比赛三年级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学生的扩词,因为组词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字义,而且词汇量的增加对写作也极有帮助。开始时,我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对每个生字组词,虽然学生兴趣也挺大,但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我改进了方法,让学生自由到黑板上或我随机安排给每个生字组三个词,全对的奖一颗星,组得越多奖的星也越多,然后全班一起一边朗读一边纠正。学生以很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不超过5分钟就完成了组词并朗读的过程。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一味地集中识字,学生较容易疲劳,感到枯燥。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张弛有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快速识字我常常会给出几个容易混淆的字,让学生自主想办法记住。如卖、买,有学生就想出“卖”字多个“十”,是表示家里有多余的东西,想拿去卖;而“买”少个“十”,则是家里缺少东西,所以就要去买。

三、及时复习巩固下节课开始前,教师可以利用几分钟时间带领学生复习学过的生字。课外,我通常以要求他们每天阅读半小时,并制作阅读卡,摘抄几个刚学过的字词,课后组词听写等方法,进行巩固练习。正所谓“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

四、写字教学要突出重点抓重难点,注重汉字书写规律三年级下册课文中要求会写的字较多。为避免学生疲劳,我一般把容易读错的或难写的字分散在每一节课中学习。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指出较难写的字,我根据具体情况相机补充,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板书示范。每课的写字教学中,我一般范写3到5个生字,很少超过5个。对于比较容易的字,我一般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练习书写。另外,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书写规律,相同偏旁的字可归在一起专门指导。如带“辶”的字,学生不易写好,我就引导他们观察、分析,最后总结出书写规律——点要低一些,包得紧一些,捺要长一些。

6.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篇六

一、本课题中关键性概念的定义

整合“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整合意味着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全面结合使用计算机和网络,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二、问题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本课题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的思考:

1. 信息技术应该作为教学过程的要素之一来研究。

现代教育媒体,特别是信息技术进入教学,在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中,加入了一个新的要素:教育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的影响,无纸化办公等现代化手段的应用,汉字键盘输入,尤其是手写输入和语音输入等,会对于识字尤其是写字教学的要求产生影响。

2.识字、写字教学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重点。

各地多年的实践研究证明,作为识字教学的黄金时期,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将直接决定随后的阅读教学的质量。但传统识字教学往往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未能获得识字量的突破,导致阅读教学的质量大受影响。目前,以上海等地为主的识字教学流派提出了”先识后读,识写分离,尽量加大低年级的识字量,尽早让学生进行阅读。“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当前国内识字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学生主动发展的问题,要主动发展,就必须会自学。会自学,取决于阅读能力“。

3. 整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教学改革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时间与要求的矛盾,加强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需要提高各门课程的教学效率,减少一些教学环节上所花的时间。所以,有关教育部门已经明确规定,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等知识不作为考试要求。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列入考试的内容,往往被忽视,或在教学中被马虎地带过。

加大识字量的同时,并不会降低写字教学的难度,并且,根据研究所中一些小学进行过”集中识字“教学实验的经验和教训,在小学低年级加大识字量之后,如果处理不当,会在中高年级学生中产生错别字量加大的问题。

因此,如何花较少的时间,让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一些基础要素:笔画笔顺,汉语拼音掌握得比较牢固,就是一个新的课题了。为此,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原有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来解决这一矛盾,就是整合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采用整合性的研究思路,已成为许多重要课题广为采用的方式,其中影响比较广的便是”四结合“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从最初的强调模式到如今的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走的也是一种整合的道路。

总之,课题组选择”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研究“,一方面希望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研究”信息技术“这一新的教学要素如何与其它三要素整合,并得出我们的回答;另一方面,利用我们已有的经验和开发成果,进一步为识字教学的各个流派服务,进行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整合。

三、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渊泉第二小学一年级(1)班。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

四、课题目标及主要内容

㈠研究目标:

⒈继续探索计算机辅助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模式,包括演示型的,操作型的,基于网络的。

⒉进一步开发识字、写字学习软件,加强软件智能化,并更适用于个别化教学。⒊研究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结合点。

⒋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操作方式。

㈡研究内容:

⒈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与计算机(网络、软件)等之间的关系。⒉在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和部分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整合上,尝试编写教材”阅读练习学电脑“,并进行教学实验和实践。

⒊继续开发和完善”汉字工具箱“,并推广使用,使之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力工具。

⒋在识字、写字教学部分,尝试编写教材”识字、写字用电脑(辅助)“并进行教学实验和实践。

⒌进行错别字的理论和教学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实践,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的对策。

⒍研究信息技术在小学生个别化识字写字学习方面的作用。

三、问题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本课题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的思考:

1. 信息技术应该作为教学过程的要素之一来研究。

现代教育媒体,特别是信息技术进入教学,在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中,加入了一个新的要素:教育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的影响,无纸化办公等现代化手段的应用,汉字键盘输入,尤其是手写输入和语音输入等,会对于识字尤其是写字教学的要求产生影响。

2.识字、写字教学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重点。

各地多年的实践研究证明,作为识字教学的黄金时期,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将直

接决定随后的阅读教学的质量。但传统识字教学往往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未能获得识字量的突破,导致阅读教学的质量大受影响。目前,以上海等地为主的识字教学流派提出了”先识后读,识写分离,尽量加大低年级的识字量,尽早让学生进行阅读。“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当前国内识字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学生主动发展的问题,要主动发展,就必须会自学。会自学,取决于阅读能力“。

3. 整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教学改革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时间与要求的矛盾,加强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需要提高各门课程的教学效率,减少一些教学环节上所花的时间。所以,有关教育部门已经明确规定,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等知识不作为考试要求。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列入考试的内容,往往被忽视,或在教学中被马虎地带过。

加大识字量的同时,并不会降低写字教学的难度,并且,根据研究所中一些小学进行过”集中识字“教学实验的经验和教训,在小学低年级加大识字量之后,如果处理不当,会在中高年级学生中产生错别字量加大的问题。

因此,如何花较少的时间,让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一些基础要素:笔画笔顺,汉语拼音掌握得比较牢固,就是一个新的课题了。为此,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原有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来解决这一矛盾,就是整合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采用整合性的研究思路,已成为许多重要课题广为采用的方式,其中影响比较广的便是”四结合“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从最初的强调模式到如今的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走的也是一种整合的道路。

总之,课题组选择”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研究“,一方面希望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研究”信息技术“这一新的教学要素如何与其它三要素整合,并得出我们的回答;另一方面,利用我们已有的经验和开发成果,进一步为识字教学的各个流派服务,进行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整合。

三、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渊泉第二小学一年级(1)班。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对象及其实施要点

⒈开发软件和进行实验要遵循的原则:操作简捷,要低投入、易普及、易培训、易推广。

⒉利用本研究所的开发的软件优势,推广”学生写字输入法“和”学生拼音输入法“,将识字写字教学的要求融入到汉字输入中去。达到在解决汉字输入的同时,巩固和提高学生对汉语拼音和汉字笔画笔顺的国家规范的掌握。

⒊配合国内其他的识字教学流派,完善我们的软件,使之真正在国内识字写字教学中赶到应有的作用。

⒋加强交流,加强研讨。

六、改革及研究进程的安排

⒈第一阶段:2001/9-2002/2 申报准备阶段

⒉第二阶段:2002/2-2002/8 初步实施阶段

⑴开始使用”阅读练习学电脑“教材的实验,该教材定位是语文课外活动课,开始实施实验,确定实验教师、实验班,⑵”识字、写字用电脑“进入编写实验资料阶段:第一步编写与江苏语文教学相配合的资料。在个别学校进行”学生写字输入法“和”学生拼音输入法“的实验。

⑶识字写字教学”日常化“的进一步推广和深化。

⑷识字、写字教学进一步进行操作型、网络型的实验,开出多堂有价值的实验课。并且,提高原有的演示型的软件的质量。

⑸2002年,在一定的实验学校中进行汉字输入法比较的实验,进行错别字问题的调查研究。

⒊第三阶段:2002/9-2003/9

⑴进一步完善”阅读练习学电脑“教材。

⑵”识字写字用电脑“材料进入实验阶段。

⑶进行阶段小结,出一批成果。

七、预期的成果

A.专著 B.论文 C.研究报告 D.软件

八、课题的经费保障

目前,课题组成员单位有一个固定的研究机构:中国教育学会下属的”全国写字研究中心“的”多媒体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所"。该研究所目前主要成员单位有六所学校,包括一所高校和五所小学,其中绝大部分是江苏省实验小学。这些学校的领导都十分重视教学科研,并且有领导教学科研的经验。有一大批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又有教学科研实践经验的教师。并在多年的合作中,形成了一支经过磨合,具有合作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

研究所经费由各成员单位提供,经费有保证。研究所的日常工作正常有序,且有专人负责

九、参考文献:

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⒉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

⒊《识字教育科学化与小学语文教育新体系探索》 戴汝潜 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⒋《小学识字教学研究》 佟乐泉/张一清 著 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7.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篇七

一改革优势

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小学写字识字教学, 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1. 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师生正音, 提高普通话水平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讲普通话, 学生要能准确读出每个生字的字音。写字识字的前提是汉语拼音的掌握, 因为只有掌握了汉语拼音才能进行汉字的读写。由于中国地方广阔、方言多, 很多地区的教师普通话不标准, 给学生带来了较大影响。信息技术弥补了教师发音不标准的缺陷, 计算机发出的标准声音纠正了师生不规范的读音。

2. 演示汉字书写过程, 规范学生书写标准

自古以来, 汉字书写顺序都有一定要求。语文教师在强调分析汉字的结构和笔顺时, 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演示汉字书写的全过程, 以直观动态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 便于他们记忆、理解和模仿。记忆汉字没有便捷的途径, 最好的方式就是反复地书写, 语文教师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 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 培养他们学写汉字的兴趣。

3.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字义

中国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 是世间事物的一种表达, 内涵丰富且博大厚重。因此, 在进行汉字教学时, 语文教师要注意汉字所要表达的内容, 利用信息技术把汉字灵活展现出来。

二改革方法

1. 设定教学情境

小学生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 对能发声或者是带有色彩以及动态的事物比较敏感。他们还处于比较好动的年龄, 单纯的识字写字很容易使他们躁动不安。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 利用现代化技术, 设定独特且有意义的识字写字情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 使他们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完成识字写字等教学任务。

2. 纠正汉字发音

师生在写字识字教学过程中, 汉字的发音往往受到一定条件限制, 并没有达到新课改的要求。为了能使学生的汉字拼读更加准确规范, 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如何利用硬腭、舌、软腭、唇等器官发音, 纠正学生错误的发音方法, 提高他们的发音水平。

3. 演示汉字书写顺序

语文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做汉字的书写演示, 将静态事物升级为动态画面, 形象地展现汉字书写顺序, 以动态的形式表达古人的抽象思维。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集中精神, 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计算机对汉字的书写演示, 能够使学生正确掌握汉字的书写方式和书写笔顺, 对开发学生的智力起到推动作用。

4. 重现汉字演变过程

信息技术的运用, 把汉字从书本转移到电子显示屏上, 把汉字表达的内涵还原成形象生动的具体事物。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把现代文字的演变过程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演示出来, 让学生观察屏幕中的具体物象并猜测其对应的汉字, 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了解汉字起源、发展的历史, 加强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能力, 提高识字效率。

5. 考核学习成效

利用多媒体以比赛的方式考核学生识字写字的效果, 巩固学生对已学汉字的识记。以比赛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使他们在比赛中巩固知识, 弥补不足。

6. 增加实践应用活动

识字写字教学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 把生活中常用并且已经学过的汉字进行场景再现, 然后让学生进行认读以及书写。这样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 把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三结束语

总之, 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渐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形式, 其以传统识字写字教学法的方式为前提, 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

摘要: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着重要的变革, 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创新识字写字的教学方法, 把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进行有效结合, 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对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

参考文献

[1]张英.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1 (5) :92~94

[2]尹玲丽.浅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小学语文写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 2013 (1) :99

8.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创新 篇八

关键词:家长资源;区域活动;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108-01

识字教学的“创新”就是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借助先进的教学媒体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识字氛围,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以理解认识的汉字变成孩子们的一种学习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觉的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规律,减轻学生识字的负担,提高学生识字效果。

1、重视初读、多次复现,严把读音关。

生字的教学的第一步——读准字音。字音的掌握是重点也是难点。字音的教学要体现层次性,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起始环节——初读环节,往往只给学生很短的时间识记生字,在公开课上,表现更加突出。实践证明,学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有效识记生字。生字读音障碍没有扫除,又怎能正确理解内容呢?而且对于生字,学生往往先入为主,有些容易出现问题的生字,如果一开始得不到及时订正,一旦给学生留下错误的印象,以后纠正起来就很困难。所以我们要注重扎扎实实地把好识字的第一关——读音关。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安排这样几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自由读课文,遇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对于较难的课文,可先由老师范读,再让学生自读)

(2)把生字连词用卡片、投影等手段出示,检查订正。这一环节又可分两步:带拼音读,去拼音读。检查读的形式也要多种多样:如自读、“开火车”读、指名读、领读、同桌互读、齐读等等。

(3)指名读课文或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检查字音,及时发现问题。这样一环紧扣一环,对容易出现问题的读音如平翘舌、前后鼻韵、轻声音节、多音字及其它易读错的音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努力做到:面向全体,踏踏实实地识记字音。

(4)学生认识了生字后,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多次复现。认字和认人一个道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因此,要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和生字多次见面。教师可以找出课文中的生词让学生认读,也可以出示课文中生字比较集中的句子,或句群让学生熟读,还可以创编几个句子,把当堂课学的生字融入其中,让学生读读。这样,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与生字多次见面,必然会成为“好朋友”的。除了当堂课巩固,还要鼓励学生课后及时巩固。

2、结合语境、直观演示,有效地理解字义。

字义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起点,对字形教学的影响很大,可以使学生减少机械识记,增强意义识记。理解字义的途径,主要是结合生词及句子,在课文的学习中进行。

(1)联系上下文是理解字义常用有效的方法。如我在教《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这样引导学生理解“更”字。首先我问学生:“刚才我们学习了植物传播种子的三种不同的方法。蒲公英要靠风来传播,苍耳要靠动物来传播,而豌豆呢,只要太阳一晒就能传播。同学们比比看,谁的办法最好,最容易?” (豌豆的传播方法最好。) 我接着问生:“书上是用哪个字来说明豌豆的办法比其它两种好的呢?”(更。)“更”就是越发,愈加突出的意思。这种识字方法能使学生明白易懂。

(2)直观演示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例如运用插图或动作进行直观教学。课文中的插图不只是为了美化课文,它也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在教学中会发现如果合理使用图画,做到图文对照,这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我在教学《识字1》中的(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天高云淡)时,我要求学生将一个词语写在插图中相关图像的旁边,通过“对号入座”来检查学生是否了解词义。这样,在孩子的眼中,汉字配上了丰富多彩的画面,成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个体,便于孩子理解和记忆。

利用动作帮助理解字义,就更加生动形象了。如教学“闪”字时,请一名学生动作演示,他从教室门外快速地侧转身走进教室,然后说:“我刚才做的动作就是闪。”而我在教学“跨”字时,迈开大步往前走一走,学生马上就懂了。

这样作直观表演,巧妙地把字形、字义联系在一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既省时又高效。

3、创新方法、巧记字形。

(1)在比较中识字。研究中,面对形近字、同音字、音近字、多音字,教学时,我注意创设换偏旁、辨字形、析字意、纠错别字、入语境等对比情境,学生通过区别比较体验,找出一些字的异同之处来进行识字,加深印象,提高识字的准确率。如:“人、无、午”和“入、天、牛”字的比较。这样比较法识字,可以加深学生对形近字的区别,以防写错别字。

(2)在生活中识字。社会生活处处都是识字的课堂,墙壁上的标语、宣传语、广告语、商店招牌等均是学生识字的好教材。为了拓展学生识字的时间和空间,我们鼓励学生养成“见字就认不会就问”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会识字。这既能使学生对所学字词加深记忆,又能产生想学生字的强烈愿望;既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又提高了识字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的写话奠定了基础,使学生懂得:识字是生活的需要,生活中处处能识字,真可谓“一举多得”。

(3)游戏识字。小孩子乐于参加游戏活动,假如教师能将知识融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知识,蹦蹦跳跳地学习汉字,学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而且也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师在复习生字这一教学环节中,安排在一节课的最后十五分钟,让学生到操场上站成一圈,每位学生发一张生字卡片,请一位学生当老师来念字,念到生字卡片上的字的学生就要蹲下,否则罚该生表演节目。这样,虽然是学生一节课注意力最不集中的时间,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竞赛识字。小学生争强好胜,乐于竞赛。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举行竞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识字也将进入最佳状态。竞赛,可以是组与组之间的竞赛,也可以是男女生之间的竞赛,还可以是个人之间的竞赛。

9.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篇九

摘要:以多媒体、网络、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作为一种工具,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小学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识字和写字,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主要论述了如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与写字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低年级;识字与写字;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94-1

一、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打下汉字学习基础

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形象记忆为主,对外形新奇、色彩艳丽的动态事物兴趣较大,并且小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自控能力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这样的识字量是比较大的,再加上汉字比起图形、动画显得更加抽象难懂,这就很容易造成小学生对识字与写字失去兴趣,甚至学起来感到困难。而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像,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时就需要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调动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带领学生认识汉字时,我主要采用故事引用的方法,将每个汉字背后所蕴藏的故事和含义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故事或联想的方法识记汉字,同时,理解汉字的意思。例如,在教学“除夕”一词时,我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具有神秘色彩的寓言、传说故事这一心理特点,结合多媒体动画,展示了关于除夕的神话传说——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我将怪兽夕的形象通过电子白板展示给学生看,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透过“夕”这个汉字,联想到可怖的怪兽形象,学生自然印象深刻。同时将与之有关的“年”的传说也讲给学生听,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识字。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栩栩如生的“夕”和“年”的怪兽形象比起方正的中国汉字显然是更有吸引力的,将汉字与图像、故事相联系,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两个字的印象也就更为深刻了。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相比起传统的教学模式,形式更为丰富,内容更为生动有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同时将声音、图片、文字等多种信息传递给学生,带给学生更丰富的感官和情感体验,真正做到绘声绘色,不但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二、精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充分体现教学的形象性与直观性,有助于学生识记汉字的音、形、义。例如,在教学生字笔画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生字笔顺,学生一目了然,再自己动笔描红、练写,省去了老师抽象的口头讲解,学生记忆也更深刻了。

要使学生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阅读和写作学习,积累词汇量是基础。汉字抽象难记,低年级学生学得快,也忘得快,因此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成为重中之重。在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寻找和自由选择识记汉字的方法,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设计了一些有趣的生字巩固游戏,如识字雷台赛、闯关识字、给生字找朋友、猜字谜、编字谜等,通过这一教学手段,加强巩固练习,寓教于乐,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这个“动”不仅仅是手“动”、嘴“动”,更重要的是心“动”,即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和思维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巩固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提高识字的能力和效率,让学生记得更牢、记得更多。利用多媒体课件,还可以进行音近字、行近字的类比记忆,以及给生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变成另一个新汉字的练习,通过这些形式丰富学生的生字及词汇量积累。

现代多媒体技术还能为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效率。

三、妙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反馈指导,优化写字教学

10.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篇十

要想让学生对识字感兴趣,教师就要在识字教学上下功夫。在识字课堂上,许多教师喜欢用学生感兴趣的贴笑脸、奖励小红花等物质奖励来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它绝不是促使学生持之以恒地学习的动因。

心理学专家研究认为,学生对学习的不竭动力主要来源于学习的内驱力。汉字以象形、会意为本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挖掘汉字的内涵,让学生发现汉字所蕴含的真理、主动探索汉字的造字规律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让外在物质奖励转为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中的两个生字“漂”和“飘”时,笔者是这样来挖掘这两个字的文化内涵的:“漂”是在水中的动作,因此与水有关,文中可以与纸船的“漂”联系起来;而“飘”呢,是与风有关的,文中可以与风筝的飘动联系起来,所以两个字的偏旁不一样。

这样一来,学生有了感知体验就不会搞错这两个字的意义了,且意识到:当一个字处于不同的语境时,它的意义会随着文本的语境而产生微妙的变化,所以,关注字与字的组合、词与词的组合是一件非常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

识字教学中,适当引用有关汉字的文化知识,就会使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发现汉字所富有的文化内涵。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更加热爱祖国的汉字和文化。

二、多元化识字,维持识字兴趣

字理识字是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运用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来识字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想象、联想等手段记住字形,来达到识字的目的。但是,如果教师不注意运用多种字理识字法开展教学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能持久,就容易对识字产生疲惫感、厌倦感。因此,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笔者注重运用多元化识字法来维持和巩固学生的识字兴趣。

1.利用形声字特点,编顺口溜记其形。汉字中,形声字比较多。大多数形声字现在仍能通过形旁表意义、声旁表读音。在编顺口溜时,利用形旁引导学生理解字的意义并识记生字,可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如,教学“访、防、芳、放”等与“方”有关的字,就要启发学生辨字义记字形,组织学生观察联想,以便准确记住这些字,进而体会“学习形声字,辨别要仔细。声旁多表音,形旁多表义。掌握规律性,快乐多识字”这一识字法。这样,既能激发学生识字的主动性,又能让学生在以后学习形声字时能自己探究识字的方法,从而起到维持和巩固识字兴趣的作用,增强识字效果。

2.利用会意字特点,巧用图画记其形。表意性是我国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孩子们虽然不懂什么是会意字,但是如果教师善于分析会意字的特点,就会让学生觉得学习会意字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例如,在教学“毛笔”的“笔”字时,笔者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再看一看有没有什么发现。结合学生的回答,笔者边指挂图边作如下小结:古时以竹做笔杆,以羊毛等做笔头,故“笔”字从“竹”从“毛”。

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另几幅插图,并与生字对照,分析每个生字是由哪几个部件构成的,从而体会这几个生字的构字特点:砌灶要用土,砌成后用以生火做饭,故“灶”字从“火”从“土”;上小下大为“尖”;不正为“歪”等。对于这类特殊字,学生通过看图,把文字的形状与具体形象的画面对应起来,两相对照,很快就领会了字意,记住了字形。

3.利用象形字特点,借用简图记其形。象形字是用一个象形符号去描摹实物形象的字,如“水、月、牛、目、山、壶”等,这些字都是按实物描绘出来的。“水”字像小河流水,“月”字像一弯新月,“牛”字突出了牛角,“目”字像人的眼睛,“山”字像峰峦层迭,“壶”字就像一把水壶。

教学这些象形字,教师可借用简图讲解字的形状,分析字形。如教学“亭”字,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亭”的简单图画,说说它的形状,再仔细看看“亭”的字形,说说它们相似的地方。经过对照,学生初步认识到“亭”这个字是由图中的画演变而来的,从而了解象形字的特点。通过图、字对照,学生既理解了字义,又掌握了字形,同时还初步知道了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三、识字用字相结合,增强识字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教学应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把识字教学与语言训练有机结合,把识字融入语文学习的整体教学之中,让理解课文和识字两条线并行,尽量让识字与孩子的生活、与学过的知识、与活泼的游戏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识字兴趣。

11.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创新与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创新思考;加强训练

一、语文能力的理解,要感性,要情意味

小学语文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它不仅仅要培养学生们,正确地运用文字以及掌握文字,而且还要通过文字这个工具,为后续的学习与各项门科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一直以来,小学语文的阅读教程在整体上,却存在着只注重理解认识,却忽略了语言方面的真实情感,只重视语句与段落之间的分析,却忽略了整体章篇的综合感性理解,实际反映出了以学科知识为主体,而非以学生思想的发展为主体的课程观。

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是我们课程知识以及阅读的最基本要求,这一要求不断遵循着语文课程学习的规律,因为从古至今,语文教学都是文学性非常强的科目,绝大多数的文章都包含了浓厚与丰富的感情色彩。如果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播,却忽略了学生们思想真实的体验,那么教学流程中阅读的功能就会减小,学生们阅读的效果同时也会大打折扣。因为,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受到感情的熏陶,学生们就不会对文章中,所描摹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语言动作等等,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注重学生们的作文,以及作文的点评

小学作文,是学生们语言文字的表达,课堂中知识累积水平的体现,然而却不是衡量学生们反应快与慢的标准。因为作文是要经过细致的思维观察,以及思想表达密切综合的,它需要真实的情感,有结构中心,有重点与条理的。学生们能否写好作文,与今后各项科们知识的学习,有着很大的联系。

特别是传统作文的教学,它有一个通病,不但影响了孩子们写作的兴趣。而且还让孩子们的文言水平得不到提高。那就是老师们只重视让学生们对范文内容的理解,从而忽略了范文中作者所想表达的真实情境。一如很多语文老师他们大部分的教学方法,都还在“穿新鞋,走旧路”,即便老式落伍的教学方案早已更新了,他们却仍然按照范文里的时代背景,文章分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作者生平简介和写作特点六大板块进行公式化地讲解,而且还周而复始,篇篇如此,这让绝大部分的学生,觉得整个课堂死气沉沉,抽象又乏味,便也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讨厌作文,越来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将本来丰富多彩的作文课,变得更加枯燥无趣,变得象老师只是在敷衍任务的“涂鸦课”。

不仅如此,大多数小学教师在为学生们命作文题的时候,根本就未考慮过学生们的心理状态与感情世界,以公式化的教程,课本上的死知识,为学生们出些根本就没兴趣以及根本就不想理解的作文题。这样一来,便让学生们无从下笔,更加丧失信心,由于作文题目大多数都是统一化的老套,外加不够新颖,也导致了部分学生出现了抄袭的现象。

老师们应该为学生们的作文课,不断创造情境,或者将作文课延伸到课堂外,如校外风景区,爬山,郊游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活跃整个作文课堂的气氛,还能引起学生们浓厚的兴趣与激情,让学生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发挥让人意想不到的创作水平,这为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很大的帮助,并增加了学生们写作的兴趣与欲望,从中来慢慢喜欢作文,爱上作文课,这与老师正确的教学方式,完全分不开的,如若老师们还沉淀在以前的旧方案上,不去利用良好的环境与情境烘托,为学生们创建真实的气氛,来鼓动与激发学生们作文的兴趣,是难以唤醒学生们写作上的激情,是难以展开学生们智慧的翅膀,从而也将埋没了更多的人才。

再来,学生们作文的好与坏,进步与退后,与老师的评价也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老师们的评价对学生们的心灵成长,非常之重要。评价得恰当得体,不但可以激励学生们乐于作文,爱上作文,还能发挥学生们潜意识的创作才华。如果评价不当,将会让学生们失去写作的激情,还会让学生们的内心得到难以言说的自卑。所以,笔者认为,老师们不能对学生们的作文,千篇一律地老套点评,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以及不同语言的评价,对于本身作文基础好的优秀学生,可以适当对他们的要求加大一些,反之,对于成绩各方面都比较差的学生,鼓励应该大过批评,只有鼓励得越多,表扬得越多,方可让一些作文比较差的学生,增加自信心,从而会更加努力与上进,这也需要老师们以学生的心理为出发点。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用着不同教学的方法辅导了。

三、加强学生们的朗读训练

朗读训练,在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可以让学生们能正确地运用与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让学生们具备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中让学生们在无形之中,进行了思想品德的教育,并发挥了学生们的智慧与思维能力,也为培养学生们今后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风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我们大多数的教学中,依然还存在着只重视写,却忽略了其他多元化的训练。特别是学生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视。其中,就有一部分的老师们,在学生们的早读训练中,从不关注,特别是那几十分钟,学生们集体朗读的时候,老师们经常不在身边监督,而是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这样的话,便可让各别学生们没有自律性,夹在全班同学的声音中,混水摸鱼,将书本放下或者将嘴巴闭上,思想开小差,直到老师回来后,才会装模作样地重新张开嘴巴,跟着集体一起朗读。笔者认为,学生们在朗读训练的时候,若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况,老师最好不要离开教师,将朗读监督的工作和监考一样做到位,杜绝个别学生的懒惰行为,影响到更多优秀的学生,从而导致坏风气的悄然上升。所以只有将朗读的训练加强,监督工作加强,才能为学生们的脑海灌输更多的知识。不仅如此,长期又反复的朗读,可以让学生们增强语言的感官,读得通顺与流畅的同时,从中就会提高了学生们组词与造句的训练,久而久之,就可增加学生们朗读的兴趣。而且,学生们朗读的章篇,都是文体质量很高的名言名篇,这为学生们学习各种语言的文体,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所以学生们的朗读训练一定要加强,老师们可以在学生们朗读训练中的听,说,读与写四个环节中下功夫。

参考文献:

[1] 曲丽;杂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年01期

[2] 宁健芳;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思考[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年03期

上一篇:打赌优秀作文400字下一篇:拼图游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