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解(精选8篇)
1.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解 篇一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启示
伍胤鸿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彻底清算以及建立唯物主义史观的标志性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学派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做了深刻的批判,同时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今天我们再去研读这部著作,从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人的解放思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和意识形态理论中产生一些启示,这些启示对我们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的解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意识形态理论;启示
作为唯物史观建立的标志,《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部著作在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彻底的清算的同时也建立了科学的唯物史观。当代中国社会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引领的。从经典文本中寻找对当代社会建设有启发性的理论是很重要的。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标志
1.《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
《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时期大约在1845年9月到1846年5月期间。1845年春马克思恩格斯在布鲁塞尔会面时就商定:“我们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1]学的形式来实现的。”这本经典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同创作《神圣家族》之后的另一篇巨著。因为各种原因《德意志意识形态》没法在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发表,后世的译本存在与原文意思不符的现象,但是这不影响人们对重要理论的理解。通过这部著作马克思恩格斯想去建立并深化他们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并且利用这样一个科学的世界观来完成对德国思辨哲学的批判。
2.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标志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观经历过两次重要的转变,从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过渡,再向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转变。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成书正是这两次转变大致完成标志。这部著作基本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哲学发展史上书写了一页华丽的篇章。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理清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是马克思在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得出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结论的进一步升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揭示标志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市民社会科学的正确把握,同时也为建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打下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说,《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的形成。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重要理论以及对现代中国社会的启示 1.人的解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现实的个人是人的解放思想的问题的出发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史观的批判,提出了人是处于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条件下的现实的人。在第一卷第一章中写道:“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①“这里的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②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人是历史的、现实的人,在受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的条件下,以物质生活条件为存在基础。这里所说的“现实的个人”是实践的,他的所有的生存基础都是通过实践获得的,不是神赋予的,也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所以这里的“现实的个人”是具有历史性
[2]的。此外这里说的“现实的个人”不能和“孤立的个人”等同。“现实的个人”要与其他个人形成一定的联系而且属于一定社会形态。在这里我们可以将“现实的个人”与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相结合。首先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候要注重发展有质量,这就要求用新理念去引领新常态。新理念与新常态也是有历史发展过程的,也是建立在旧理念和旧常态基础之上的,如果我们忽略了旧理念和旧常态中的合理成分,这样对全面发展不利。此外我们在发展的时候要有大局观,不能局限在自己的发展规划中,在全世界发展中寻求有利成分为我国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在人的解放过程中,分工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耕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③“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④“分工的各个不断发展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态。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
⑤定个人在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方面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是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推动的,而与此同时分工也在不断地促进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发展与分离。而在分工不断发展的同时所有制也随之出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简要介绍了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而这些所有制在本质上就是私有制。“其次,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
⑥庭的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不同的人因为物质条件的差异产生了身份与社会地位的差别,正是这样的差别使得阶级的出现。在阶级社会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对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个人利益从属与社会利益,但是个人利益总是将共同利益认为是“异己的”力量,个人对利益的追求在共同利益的约束下变得难以前行,这样不仅对于个人利益的发展有抑制,同时在对共同利益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分工和所有制的理论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我国目前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我国目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物质生产并没有达到完全公有制的要求。实行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首先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肯定,其次利用多种所有制的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公有制的发展。其次在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方面我们可以延伸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6.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1.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7.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2.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8.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3.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不允许有个人利益的追求,相反个人利益的追求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展现极大生命力。但是这里的个人利益追求并没有脱离共同利益,政府的作用不仅是维护个人利益的合法追求,同时也在推动共同利益的发展。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当代启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唯物史观的核心,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放在了“历史”的角度下去探讨。“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①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在生产力决定下的基本的社会关系正是由需要和生产所决定的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而这样的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共同组合起来产生了社会形态,在这样的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产生了“历史”。此外马克思恩格斯也从现实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探讨。“每个个人和每一代所遇到的现成的东西: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斗争的东西的现实的基②础。”将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归结为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将改造世界的[3]历史活动与人结合,人与历史的发展变化不再分离。我们可以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与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目前我国在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中要认清基本国情,我们将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要认清“历史”,准确把握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更好地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找准方向。其次在对人的发展问题上,要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不能将人与历史和现实相脱离。
3.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清算,进一步论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和
[4]对唯物史观的论证为今后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青年黑格尔
③派的意识形态家们尽管满口讲的都是所谓‘震撼世界的’词句,却是最大的保守派。”“他们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对不是反④⑤对现实的现存世界。”“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⑥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所阐述的意识形态理论对当下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指导作用。首先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多种文化并存发展,去粗取精,全面发展。其次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与问题。大数据时代,在我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往往会受到各种意识形态的挑战和冲击,如何去面对这些挑战和冲击,就需要我们在处理好各种意识形态间的矛盾和问题。在坚守马克思主义为意识形态上的主导,吸收其他意识形态的有利成分。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0.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3.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5.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5.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2.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8.参考文献:
[1]许俊达.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新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04)
[2]郭相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的解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学术论坛,2015(06)[3]侯惠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06(03)[4]马立党《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价值与当代启示[J].理论月刊,2014(01)
2.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解 篇二
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对自由的探索
众所周知, 为人类争取自由解放和幸福是马克思终身奋斗的远大理想, 他的一生都在探索自由, 追求自由, 而对于自由的探索体现在其不同时期的经典著作之中。但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 马克思世界观的核心——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还没有系统阐述, 所以说在之前, 马克思的自由思想还是抽象的, 非现实的。但是也就是那些所谓的“抽象的”“非现实的”自由观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表述的科学自由观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其实在马克思少年时期的作品中就有自由思想的萌芽,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候的考虑》一文中写到, “在选择职业时, 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与我们自身的完善, 我应认为, 这两种利益时敌对的, 互相冲突的, 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人们只有为同时代的人完美, 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 才能使自己达到完美。”可见少年马克思的价值理想就是为人类幸福而献身, 而这篇文章也被理论界公认为马克思自由思想的萌芽。而在《博士论文》时期, 马克思批判了伊壁鸠鲁原子论中错误的观点, 他认为, 人不能单纯抽象的来理解自由, 人更不能脱离周围的东西而孤立的存在, 人只能在社会中, 在与周围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是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获得自由。而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则是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 1843年马克思在克罗茨纳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文, 在文中马克思批判黑格尔颠倒国家与市民社会的泛神论神秘主义以及从必然与自由普遍关系推出国家本质的唯心论, 批判了黑格尔把主观自由看作形式自由, 而没有看到客观自由的实现, 并使自在与自为、实体与主体相分离, 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的批判来讲自己的自由概念, 标志着马克思已经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并深入研究国家, 以及国家与市民社会、家庭的关系。也就是在这一时期, 马克思将自己的观点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 从而完成了哲学世界观的转变, 为唯物史观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一部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著作, 它第一次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联结起来,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雏形, 标志着马克思自觉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开始。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基本内涵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对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思想的继续, 也是对其的深化和发展。在《形态》里, 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活动或物质生产劳动为历史观的出发点来清楚的解释社会历史。而后马克思在《形态》中对社会和个人的具体历史考察取代了抽象的思辨推论, 用现实的个人取代了抽象的人, 从而达到了对“现实的个人”概念的确立与实在化。马克思在《形态》里创立了历史唯物之一的核心概念——生产关系, 并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表现为:“生产本身”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也就是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两者互为前提, 同时存在。每一个社会都要求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相结合。所以说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 “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 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所以, 生产力的发展本身就是人的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因素。所以说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人才能一定程度上的发展, 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自由实现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在《形态》里同样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施蒂纳“一切从我出发的利己主义”做的严厉深刻的批判, 并对当时的唯心主义思想做了彻底清算。马克思在批判施蒂纳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把个人的抽象自由极度扩张的同时也阐述了马克思的历史观和自由观, 这两个方面在马克思认为是密切联系的, 前者是基础, 后者是生化和体现, 马克思的自由观主要是历史的, 哲学的。从这方面说, 马克思的自由观在《形态》中已经成熟, 它主要表现在一唯物史观为指导, 揭示了人类自由产生, 发展的演进规律, 特别是自由同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 从而为马克思正确把握自由概念的含义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 1971年版, 第12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7页.
3.《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唯物史观 篇三
摘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指出“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市民社会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等一系列基本原理,最终构成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唯物史观;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实的人
收稿日期:2011-12-17
作者简介:王翠萍(1983-),女,陕西人,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共同完成的一部著作,是唯物史观确立的标志。它基本上完成了对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的批判,划清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界限,并系统的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唯心史观的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前提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他们先是摆脱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束缚,后又摆脱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宣扬的历史观是从意识出发,从他所想象出来的“绝对精神”出发来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强调人是精神存在物,夸大了人的精神属性,认为人和人的本质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青年黑格尔派完全继承了老师黑格尔的唯心史观,其代表人物鲍威尔用自我意识的主观性代替了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客观性,他认为一切事物都起源于“自我意识”,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成是自我意识的派生物,并从“自我意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是自我意识实现自身的发展史。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把人归结为“观念”,他们在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都只是在观念中完成,不懂得客观实在的人及其物质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的作用,将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断裂开来。
费尔巴哈是作为黑格尔的对立面出现的,他否定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针对唯心主义的抽象的“人”提出了“现实的人”这个概念,把唯物主义从黑格尔体系中解放出来,恢复了唯物主义的地位。但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人的“现实”,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建立在男女生理基础上的自然联系,他是把人的情欲和性爱作为人与人的本质联系,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严格地批判了费尔巴哈的错误,指出“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因此,费尔巴哈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并且仅仅陷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他没有批判现在的生活关系,因而他从来没有把握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1] (P.50)这就是,说尽管费尔巴哈先于马克思提出了“现实的人”这一概念,但他却不能从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中理解“现实的人”,因此,他所理解的“现实”是片面的、抽象的,因而也是不科学的。
二、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前提的提出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及费尔巴哈“感性的人”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考察社会历史,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出发点“现实的人”。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现实的人”的提出。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唯心史观进行了坚决的批判,划清了与唯心史观的界限,完整的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他们指出“我们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他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 (P.10)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2] (P.11)他们在《形态》中还强调:“唯物史观的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 (P.17)“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2] (P.17)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所提出的这些观点,清楚的表达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就是“现实的人”。
其次,“现实的人”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说“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2] (P.16)这就可以看出,他们所说的“现实的人”包含着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就构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是从事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这种活动的基本形式当然是物质活动,它决定一切其它的活动,如脑力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等。”[1] (P.80)这是“现实的人”特有的存在方式,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标志。三是“现实的人”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进行的,这是人赖以生存和进行活动的物质前提。它既包括原始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又有人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所发明和制造的各种工具、再生资源、产品,以及改变了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如果脱离物质生活条件来谈“现实的人”,那么这种人又变成了抽象的人。四是“现实的人”的活动具有社会性,即个人的存在和活动的进行是以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为背景的,现实的个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结成一定的既分工又协作的社会关系。正是这四项因素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构成了马克思“现实的人”的本质。
因此,“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研究“现实的人”,研究他们从事的活动和生活的物质条件,来探索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最终构造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批判,揭示了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他们认为,人类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一方面同大自然发生关系,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是生产力;另一方面同社会发生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生产关系。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一方面他们在《形态》中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表述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指出“在工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必然会产生私有制。”“它是与生产的不发达阶段相适应的。”[2] (P.48)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历史上不同的所有制形式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的水平决定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说,旧的交往方式“起初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桎梏,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3] (P.81)可见,一切历史上的冲突都根源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说,要解决这种矛盾的冲突,就必须要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中看到了人的社会性,他们认为人和社会具有统一性,而这种统一性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性决定的,人“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4] (P.25)在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候,人和“这个开始阶段上的社会生活本身一样,带有同样的动物性质。”[4] (P.78)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发展,社会便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同时人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进步。
总之,只要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就会立刻表现出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双重关系,所以只有揭示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市民社会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出发,把市民社会规定为生产关系的总和,他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种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3] (P.42)市民社会即经济基础,是“把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称作市民社会,”[2] (P.32)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可见,只有把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揭示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既批判了唯心史观,又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成熟的象征。唯物史观的发现,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奠定了牢固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基础,对于经济学和历史科学的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四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其中,“分工”作为《费尔巴哈》章节中的重要概念,对于正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论述,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章节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考察了分工与生产力、分工与生产关系、分工与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之间的关系。同时,为了使每一个人得到全面的自由和发展,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又认为必须消灭分工。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着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也就是没有了分工。这就是说,共产主义必须以消灭分工为前提。分工表征着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分工的消灭必将表征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分工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因而消灭分工最终将彻底消除私有制,从而消灭阶级利益的矛盾,实现人类平等的社会;分工导致了人的异化,因而只有消灭分工才能打破束缚人的枷锁,实现人的全面的自由和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是消除了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所以,消灭了分工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铺平道路。
当然我们必须要理解,马克思所说的消灭分工,是指消灭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人与人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出发,把“人分为不同等级”、“把人看作有高低贵贱之别”的分工,消灭使分工具有对抗性质的私有制,并不是要消灭分工本身。同时,要消灭分工,解决分工导致的社会矛盾,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念上,“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也就是通过实践,依靠集体的联合,重新调整分工,消灭人与人之间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最初的分工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到了后来,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体力、需要、偶然性等原因,分工进一步扩大。但是,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开始分离的时候,才产生真正意义上分工。对于某些名族而言,名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了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了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如此一来,在农业劳动生产粮食的基础之上,工业劳动生产产品并由商业劳动来流通和交换,人们就很便利的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产品。这样,生产力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业、工业、商业的兴旺发达,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等矛盾,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结生产力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女儿是丈夫的奴隶。”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差异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严重。但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有先进作用的。
分工使人类社会走向了繁荣。在古代,人们群居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利用物品。这虽然有利于人们抵御野兽的攻击,有助于生命的延续,但这没有一种竞争的精神动力。大家都知道,人因为有理想、有目标、有抱负,生命才会更有动力。从而艰苦奋斗、奋勇向前,在标新立异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去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以便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分工为社会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分工的出现,奴隶制也随之出现,分工出现了贫富差距,这是社会向前迈进的表现。人们为了让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不得不努力奋斗,成为奴隶主。而那些懒惰、无知、不学无术的人就成为了奴隶。其实,奴隶制的出现,就如“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目标和愿望。奴隶主就是先富起来的人,奴隶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向前,谁不想当奴隶主呢!就如现在这个时代,谁不想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个好的社会地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人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完善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每个人都这样去追求,那么对祖国输入的“新鲜血液”其质量将会是很好的。那社会会不向前发展吗!会不成为世界大国吗!
分工使生产过程更加专业化。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分工的出现,人们各自所从事的活动也就不一样了,生产活动更加专业化。比如,从事农业的人们,就会细心去关注农产品的生长过程,其所适应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从事技术工的人们,会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以提高工作效率。等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要彻底地消除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种差距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和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尖锐的社会矛盾。
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明确指出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分化组成的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在大的社会实体中,都被分化成细小的部分 ;它们在共同的集体意识的组合下实现社会的良好运转。为此,涂尔干还从社会量、物质的量和精神的量这三个要素分析了社会分工为何会产生。笔者个人是赞同涂尔干的这些观点的。即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只会越来越精细,而绝不可能像马克思所预想的那样社会分工会被消灭。即使在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虽然带有统治性的国家消失了,只剩下单独存在的社会。但事实上社会的管理客观上也要求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这其实也是一种分工。而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每个人天赋的不同,肯定也会有体力和脑力的分工。而笔者也无法想象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工业和农业的差别。所以对于社会分工日渐发达的现代社会而言,由分工所形成的阶层、阶级必定是多样的。对待这些由分工所造成的群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强化政治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来达到群体的共存共荣,而非强化彼此之间的矛盾、用暴力的手段消灭对方。所以分工不可能消灭,由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将消灭分工的论调也就是值得怀疑的了。
5.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解 篇五
摘要:本文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中的部分言论予以个人体悟式的生发,力图在经典原著的启发下深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相关理论的精神,为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和现实提供前人的视角和佐证。
关键词:交往
人的解放
历史活动
国家
异化 世界历史性 阶级斗争 共产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因其理论内容具有独立的价值,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章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为批判的标靶,以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主线,涉及与历史发展和思想斗争相关的种种庞杂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并根据新的历史观对共产主义作了科学的论证。本文仅对文章中的某些言论和观点作一二个人体悟式的生发。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任何历史阶段都无法以历史进程的幌子掩盖它给当下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所带来的真实境遇,任何大而不当的口号都是对身处其间铺砌历史道路的具体个人的人格侮辱和存在扭曲,任何为了抵达据说的目的地而抛弃同一车厢中曾经患难与共生死与同的战友的列车都将驶进人民早已为它挖好的大坑。
“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是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它们的生产是一致的”
——生产活动是一个人存在的最根本、最具决定性的活动,生产活动的吞噬性应该为每一个立志献身精神生产的人所警惕。即便是精神生产活动,其生产方式也能左右生产者真正的生命样态:服务于商业文明、听从于文化学术体制的精神生产与大工业生产一般无二;码字的匠人与码砖的匠人殊途同归。
“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Verkehr]为前提的。”
——“交往”概念的使用蕴含了比“生产关系”概念更丰厚的内涵,它涵盖了生产关系仅仅侧重物质生产活动中的关系的内容,又体现出单个人、社会团体以及国家之间在物质生产和交换、市民社会的交际、文化精神领域的交流等层面的关系,启发了哈贝马斯的以“交往行为”为核心概念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有尚未被充分认识和挖掘的理论意义。
“„人‟的„解放‟……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人”的“解放”的问题在一些历史人物的经历和选择中体现出从“现实”回到“精神”的路径,比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滋华斯从激进地参与法国大革命退回到追求牧歌似的宗法制田园生活,德国“狂飙突进”时代的代表人物歌德、席勒后期转向古典主义精神的寻觅和寄托,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如布洛赫、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也认为“人”的“解放”只有在精神领域的“希望”、“幻想”、“认识的批判”、“批判的认识”、“新感性”等方式下才能彻底实现。可以说以上这些人物的选择和认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在社会尚不能全面改变既往的对“人”而言是桎梏的形态以及尚未达到彻底革命的条件的状况下,当前的人所能借以部分“解放”的途径,而且这种途径主要是针对知识阶层而言。对广大的被物质生产方式所奴化的大多数人而言,“解放”的许诺在现实世界发生全面变革之前永远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一吹即破的幻梦。阶级解放的问题仍然严峻地摆在所有无产者面前,它没有消失反而以全球化的
态势横亘在人类对未来景象的自欺欺人的期许中。对于那些处在一如既往不断膨胀的谎言唾沫中的人们,确实到了应该重新聆听导师声音的时候了。
“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时每日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在此已经将物质生产活动的不可逃避性说得一清二楚,这几乎是每个人的本能,动物性的本能,还需要某些声音一天到晚以一副世间真理的捍卫者的面孔在那儿喋喋不休地训示吗?马克思、恩格斯接着又举出了两个“一开始就进入历史发展过程”的关系:一个是精神生产活动,一个是人类的繁殖,并且说“不应该把社会活动的这三个方面看作是三个不同的阶段,而只应该看作是三个方面……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从第一批人出现时,这三个方面就同时存在着,而且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着作用”。历史缺少了上述三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前进,而往往就有一种意志力图把历史的活动限制在某一局部的范围内,力图以第一个前提的基础性打压本该齐头并进的其他活动。这种煞有介事的基础决定论已经厚颜无耻到把所有不堪示人的行径和企图统统笼到这一块遮羞布下盖起,还口口声声堂而皇之假历史之口假人民之名招摇过市。殊不知为什么落后于别人,为什么只能在世界里充当一个仰仗人多势众添列座席的二流角色,正是从来以久的以整体的人压制个体的人,以民生之名行统驭之实,以牲畜畜之的态度代替平等自由的精神。封建!封建的余孽阴魂不散!不是精神文化的东西谈得太多、谈得太滥,恰恰是谈得太少、谈得太独。没有强健精神的民族始终是赢弱的民族,对外是乌合之众,对内是鱼肉刀俎;没有强健精神的发展必然是畸形病态的发展、罪恶昭彰的发展,不得民之心、不得天之道。
“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共同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正是由于特殊利益
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
——国家代表的不是单个利益也不是全体利益,而是共同利益。单个利益通常被外在的力量轻易抹掉,许多不同的单个利益又构不成全体利益,全体利益在无数多的个体差异面前已经近乎退缩为零,任何假全体利益之名言说的论调都有值得怀疑的初衷。只有共同利益可言,共同利益体现出人与人之间不得不如此、只好如此的被动性,是彼此牵制彼此掣肘因而相互退让相互妥协的表现形式,因而国家就是“强迫”的代名词,国家在这种既成的“强迫”中应该容许妥协的各方在适度的范围内的斗争。如果一个国家又强调“强迫”又不容许斗争,那无疑这样的国家是最蛮横的,是根本不值得相关各方继续信守在它周围维持这样一个彻头彻尾的虚幻共同体形式的,说穿了它的本质就是“一个阶级统治着其他一切阶级”,一小部分人压制其他大部分人的专制。马恩在此对共同利益和国家的强调提示哲学从对“主体性”的探讨转向对“主体间性”的研究,透过“主体间性”的特征才能更准确地分析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意识形态的特征和本质。
“只要人们还处在自然形成的社会中,就是说,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不受我们控制、使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并使我们的打算落空的物质力量,这是迄今为止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关于这种力量的起源和发展趋向,他们一点也不了解;因而他们不再能驾驭这种力量,相反地,这种力量现在却经历着一系列独特的、不仅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和行为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的发展阶段。”
——最坚决的共产主义者在他精神发展的最初阶段一定有着最彻底的反社会倾向,所有的拉他扯他的力量都来源于“主体间性”,来源于与他人共在的一种秩序,这种秩序采取着不同的形式但却在历史发展的每时每刻都不由分说地将每一个人席卷进去,无一幸免。社会这个庞然大物、历史发展的冷酷无情打击着每个个体,也塑造了缔造完美社会形态的战士。
历史已经在这样一种反人性的道路上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即它所拥有的独立意志将把人类带向一个非此即彼的极端境地,要么人类以自身持久的努力把自己和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毁灭,要么整个世界翻了个个,人类走进一片全新的天地,这个全新的天地就是我们称为“共产主义”的东西。所有深受社会打击并清楚地看到了这样一条道路的人,都将对“共产主义”的现实性有一份理论的信心。
“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
——历史已经证明,马恩关于共产主义实现条件的论断是科学而有预见性的。之前局部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实践被“交往的扩大”所消灭,而今交往的力量正在把“异化”“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使它摆脱“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可以说,当前世界市场的迅猛发展正在实现着“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的壮举,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世界正在达成一种资源的流动进而是生产状态的均衡,最后的格局就是各国各民族中都分化出两个世界,两个极端对立的世界。在这一世界性格局中的任何人,所要考虑的只是自身跳入哪一个世界中去的问题,在“偶然性”的支配下落入哪一个利益群体中去的问题,根本不存在整体的演进、集体的福利,蛋糕已经瓜分竟尽,群雄逐鹿的时代已经结束,剩下的只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在历史中不断上演的惯性定律的作用下,在全球化力量的摆布下,谁还在相信“今天的世界真的和昨天不一样了”,那才真的无异于痴人说梦。
“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
——封闭的环境永远不能孕育最为先进的意识,那种标榜民族特殊性、标榜地域具体性的理论说小是闭关锁国的另一种形式,说大是阻碍历史进步、阻碍人类解放的罪恶枷锁。你没见某些人整天恬不知耻地到别人家去贩卖嘛。当前由于在物质层面、经济层面的世界一体化,单个人已经部分地走向了“世界历史性”,实现了相对意义上的面向世界的“解放”,然而在精神层面、上层建筑层面,单个人的解放仍然强有力地受制于历史进程的滞后和人为延宕。一个妄图控制人的解放程度和领域,妄图阻断人向“世界历史性”存在进发的意识形态,进而又期许着它的人在世界上发出值得一听的声音,真的是“既要骡子能干活,又要骡子不吃草”,可笑之至。或许它根本就没想着它的人发出什么声音,因为它早代表了嘛。
“还产生了一个阶级,它必须承担社会的一切重负,而不能享受社会的福利,它被排斥于社会之外……这种阶级形成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它在社会上已经不算是一个阶级,它已经不被承认是一个阶级,它已经成为现今社会的一切阶级、民族等等的解体的表现……大工业到处造成了社会各阶级间相同的关系,从而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大工业却创造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同样的利益,在它那里民族独特性已经消灭,这是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而同时又与之对立的阶级。”
——马恩已经明确地指出在未来的世界上,民族特殊性将趋于消灭,阶段关系将趋于简化,最后形成的格局就是全世界的无产者对抗整个旧世界、旧社会,“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针对活动迄今具有的性质,消灭劳动”。这样一幅宏伟的世界历史图卷预示了当今每个国家都必然践行的道路,这是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同步进行的,生产力在私有制下按照经济社会的规律增长,“它尽可能地消灭意识形态、宗教、道德等等,而在它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地方,它就把它们变成赤裸裸的谎言”。可以预见,正是现今的生产活动所带有的“异化”性质,它遵照物质生产、机器和货币天生的扩张性,它具有的超出人们控制的吞噬力量,必将把整个世界带入一个全盘否定人性、全面取消“自主活动”的非人境地,“把所有自然形成的关系变成货币的关系”,到那时只有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才有勇气和力量起来打烂整个旧世界,消灭“劳动”强加在人身上的桎梏。
“对于无产者来说,他们自身的生活条件、劳动,以及当代社会的全部生存条件都已变成一种偶然的东西,单个无产者是无法加以控制的,而且也没有任何社会组织能够使他们加以控制。单个无产者的个性和强加于他的生活条件即劳动之间的矛盾,对无产者本身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因为他从早年起就成了牺牲品,因为他在本阶级的范围内没有机会获得使他转为另一个阶级的各种条件。……而无产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就应当消灭他们迄今面临的生存条件,消灭这个同时也是整个迄今为止的社会的生存条件,即消灭劳动。因此,他们也就同社会的各个人迄今借以表现为一个整体的那种形式即同国家处于直接的对立中,他们应当推翻国家,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实现。”
——马恩的这两段对无产者处境的精辟论述适用于任何还存在无产者的任何时间和地点。对于无产者来说,他的整个存在就是和各种各样的力量的对立:生存条件、本阶级的其他成员、社会组织、劳动、阶级身份、社会、国家。对立和冲突构成了无产者生命的底色,因而也决定了反抗和颠覆是无产者生来的任务。在无产者那里,找不到他自身之外的其他任何东西,只有他一无所有的自身,这是单个无产者整个生命历程的写照,也是整个无产阶级的历史从正面和反面一再加以映证的事实。作为一个无产者就意味着被各种各样的势力所利用,资产阶级、大国主义、农民革命、乌托邦幻想、阶级蛀虫、官僚政客、资本……在一条长长的踩着无产阶级汗水和血迹的道路上走来的都是些风云人物和既得利益者,一轮又一轮的新的统治者。然而“非统治阶级反对新统治阶级的斗争在否定旧社会制度方面,又要比过去一切争得统治的阶级所作的斗争更加坚决、更加彻底”,这场斗争的不可避免性和艰巨性应当为无产阶级充分而及时地认识到,这是两种力量悬殊的势力的较量,较强的一方还手握意识形态的工具极力掩盖和粉饰事实的真相和问题的实质,无产阶级“只有经过长期的斗争才能战胜同这些孤立的、生活在每天都重复产生着孤立状态的条件下的个人相对立的一切有组织的势力”。
“这种发展非常缓慢:各种不同的阶段和利益从来没有被完全克服,而只是屈从于获得胜利的利益,并在许多世纪中和后者一起延续下去。……较早时期的利益,在它固有的交往形式已经为属于较晚时期的利益的交往形式排挤之后,仍然在长时间内拥有一种相对于个人而独立的虚假共同体(国家、法)的传统权力,一种归根结底只有通过革命才能被打倒的权力。”
——社会形态的复杂性,阶级斗争的持续性,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面前的顽固性,这些在历史进程中错综交叉运行的力量使得任何一个时段的关系成分都不是纯而又纯的,必然是混生在一起缓慢地向前推进的。然而推进的速度固然缓慢,但惟一的力量仍要靠不断的革命斗争来提供。封建的利益、资产阶级的利益在新生的经济体中就像暂时暗淡的火星一样,一有机会就会死灰复燃;上层建筑的斗争一起会持续到从意识形态的底部将其繁衍的根基连根拨出为止,而这又必须依赖于上层建筑中外在的制度设计的保障才能实现。由此可见,社会演进只有从制度建设入手,进而支持意识形态变革,才能稳固上层建筑的形式和性质;有了上层建筑的保障,被赶入历史阴沟的余毒才不会沉渣泛起。
“有些国家,例如北美的发展是在已经发达的历史时代起步的,在那里这种发展异常迅速。在这些国家中,除了移居到那里去的个人而外没有任何其他的自发形成的前提,而这些个人之所以移居那里,是因为他们的需要与老的国家的交往形式不相适应。可见,这些国家在开始发展的时候就拥有老的国家的最进步的个人,因而也就拥有与这些个人相适应的、在老的国家里还没有能够实行的最发达的交往形式。”
——当今的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地球村,各种资源都在自由地流动以实现其最大的价值,而人才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核心和根本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兴盛与否,关键就在于留得住人留不住人。已经持续了很长历史时期的全球人才流向北美的潮流,说明这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的发达与落后、先进与陈旧的对比所带来的必然趋势。然而某些人不仅不着力于迎头赶上,反而以一套掩人耳目混淆视听的说词愚化世人、玩弄真实。事实摆在面前,怕的不是亡羊补牢,怕的只是掩耳盗铃,更为可鄙的是台上指桑骂槐、壁垒高筑,台下频送秋波、投怀送抱。这样的做法把某些劣根性昭然于世,令人颜面丧尽!
“生产力好像具有一种物的形式,并且对个人本身来说它们已经不再是个人的力量,而是私有制的力量,因此,生产力只有在个人是私有者的情况下才是个人的力量。在以前任何一个时期,生产力都没有采取过这种对于作为个人的个人的交往完全无关的形式……另一方面是同这些生产力相对立的大多数个人,这些生产力是和他们分离的,因此这些个人丧失了一切现实的生活内容,成为抽象的个人……他们同生产力并同他们自身的存在还保持着的惟
一联系,即劳动,在他们那里已经丧失了任何自主活动的假象,而且只能用摧残生命的方式来维持他们的生命……劳动(它现在是自主活动的惟一可能的形式,然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也是自主活动的否定形式)
——这是马恩为我们描述的人间地狱的一幅悲惨图景,这样的图景就存在于千千万万无产者每时每刻的生存之中,除了生理上必需的睡眠和恢复时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折磨更痛苦的事了,然而你身边的大多数人每天都在默默地忍受这种痛苦中聊以自保。他们的欢乐是无望中的自慰,他们的笑脸是麻痹后的妆容,他们的尊严来自目前眼下自己还能被人压榨、还有人给他们被压榨的机会。其他的人统统都是踩在这些人上面,直接的间接的,因为无产者就在这个世界的最底层。物化、隔离、竞争、金钱崇拜、抽空、自我否定、绝境,这就是无产者真实状况的写照,也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带给人类的内在馈赠,尽管在外面包裹着少数人的富足。只要世界还在这样一架机器下日复一日地运转,并且看不到有所转机的希望和契机,人类的苦难就没有到头,人类的解放和幸福就仍然遥遥无期,而任何涂脂抹粉、避重就轻、瞒天过海、欺世盗名的谎言都是对人类良知和尊严的亵渎,都是革命道路上第一个需要打倒和铲除的对象。要完成这个史无前例的伟大构想,“只有完全失去了整个自主活动的现代无产者,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充分的、不再受限制的自主活动,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随着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私有制也就终结了”,共产主义的曙光将照耀全球。
(由于未能通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对其整体的精神把握有所欠缺,尚待日后进一步学习和更正。)
2008.1.22
参考文献
6.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解 篇六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传统意识形态、创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和方法论的重要文本,其中包含着内容丰富的意识形态理论。其中,“实证科学”对传统意识形态的消解,意识形态属性的历史理解,以及未来社会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的现实阐释等内容,对于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本文尝试结合当前有关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热点问题,重新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相关论述,以求深化相关讨论。
一 “实证科学”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应有之义,但是我们在理解其具体路径的时候,往往只停留在一般的理论抽象层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思辨化倾向。从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阐释来看,解构传统意识形态的思辨倾向恰恰是其主要任务,因此,当我们抽象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内涵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偏离其基本精神了。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符合历史现实的理论,应该“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以往的意识形态之所以要受到严厉的批判,正是因为它不是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自己的理论形式,而是把关于实践的“想象”、“观念”看作现实中起支配和决定力量。这样做的结果是,法国人和英国人还抱着一丝政治幻想,德国人却在“纯粹精神”的领域中兜圈子,把宗教幻想推崇为历史的动力。德国人所建构的“神的王国”不过是历史过程的虚幻编纂而已,它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关系的意识形式,因此,“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始创的历史理论在特性上就区别于当时的德国意识形态,在把握历史规律的理论维度赋予自身以“实证科学”属性:“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显然,这里所言说的“实证科学”指向的是历史规律的揭示,于是,德国人的意识形态被新的关于现实的描述所替代,这种现实的描述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而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虽然新的历史理论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但却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在我们整理历史资料时候提供某些方便,指出历史资料的各个层次的顺序。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立场为我们理解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基本内涵提供了重要视角。为此,我们有关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基本内涵的理解,就不能简单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理解上,而应该强调其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和正确的价值观引领。
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上,我们既要坚持意识形态及其实现形式的意识属性,不把意识形态当作历史的最终决定因素;又要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矛盾判断上的客观态度,尊重意识形态发生、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规律性。从建国后我们在意识形态形势判断的失误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看,我们对我国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建设的主动性上,一直处于艰苦的探索过程中。一场彻底的社会革新在变革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同时,能否自然而然地推动旧思想转变为新思想,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共产党人。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毛泽东发现社会思想文化层面并非如他设想那样一片大好,相反却出现了右的批判思潮及文学反映,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传统文化意识在内的社会风气也未现彻底转变。结果,毛泽东简单回到了思想文化服务于政治的基本思路,这一思路直到邓小平时期才开始得到纠正。历史表明,正是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发展的规律性的重新揭示,使我们在意识形态的形势判断上回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为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动性建设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上,既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尊重历史规律与主体选择;又要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创新意识形态显性话语,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不仅要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与党的建设过程,而且更要体现在实证的社会主义制度设计与不断完善当中,使其真正起到价值指引的历史作用。同时,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推进,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历史任务和历史使命,作为历史过程的能动反映,人们的思想文化也呈现不同的特性,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了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也应该不断地创新显性话语体系。我们认为,这是我们在“文化大革命”之后实现以改革开放一整套话语体系成功替代以往革命话语体系的最重要的原因。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在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指导问题抽象化的倾向,为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理念和具体政策的诸多方面提供理论指引。
二 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是对生产方式的间接反映,各种意识形式不管多么虚幻,都必然折射出特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性。在现实社会历史过程中,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所制约的人们的现实的物质活动决定人们的“精神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意识[das Bewuβtsein]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das bewuβte Sein],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在此,马克思恩格斯说明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不仅仅人们在物质实践活动中存在的目的性、筹划即实践意识受到物质活动及其方式的限制,而且看似远离物质活动的意识形态及其具体形式同样受到物质活动及其方式的影响,只不过这种影响更为间接,其表现形式更加虚幻。
那么为什么意识形态或意识形式会更加虚幻,有时甚至会以颠倒的方式反映现实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分析历史因素的相关段落中尝试对此作出更为详尽的分析的。在具体阐述现实历史因素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把物质生产当作第一个因素,把人类新的需要所推动的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看作是第二个因素,把人的繁衍或生产看作是第三个因素,把人们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当作是第四个基本因素。在谈完这四个因素之后,马克思恩格斯说:“只有现在,在我们已经考察了原初的历史的关系的四个因素、四个方面之后,我们才发现:人还具有‘意识’”,因此,意识是被当作历史的第五个因素来看待的,这与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属性及其形态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从意识的发生来看,“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意识首先是人们实践的意识,受到实践活动的制约,只是到了后来才演变为德国人的意识形态。
这种意识形态之所以带有虚幻属性,那是因为德国人不善于从历史的现实基础出发来理解历史,而是把头脑中哲学虚构当作真实的历史过程。在这一点上,德国人比不上法国人和英国人:“德国人从来没有这样做过,所以他们从来没有为历史提供世俗基础,因而也从来没有过一个历史学家。法国人和英国人尽管对这一事实同所谓的历史之间的联系了解得非常片面——特别是因为他们受政治思想的束缚——,但毕竟作了一些为历史编纂学提供唯物主义基础的初步尝试,首次写出了市民社会史、商业史和工业史。”究其根本,德国人的意识形态来自于现实的社会分工,主张哲学思辨的德国人之所以可以不重视物质生产这一生活前提,那是因为有人为他们提供了这一生活前提,而不是因为这一前提本身的微不足道。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说:“当有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意识形态及其虚幻属性产生的更为深层的原因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现实矛盾的存在:“如果这种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和现存的关系发生矛盾,那么,这仅仅是因为现存的社会关系和现存的生产力发生了矛盾。”
通过分析,马克思恩格斯确信:“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
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再次明确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从历史唯物主义看来,意识及其形式是思想上层建筑,它的变革归根到底是受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的。因此我们考察与分析历史变革时,首先要注意到的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其次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所以,马克思告诫我们说:“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反过来说,我们在改造或重建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时候,必须从改造生产方式及其现实制度出发,由自下而上方式构建的社会意识形态比过多依赖自上而下方式实现的社会意识形态更加稳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有必要遵循同样的历史规律。
三 意识形态的社会价值取向
其实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恰恰要解构传统社会阶级的意识形态,强调确立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后来社会主义国家从文化动机输送的新视角重新确认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此,我们谈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定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解构的抽象形态有本质区别,而与其所欲确立的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所一致。这里即有对抽象个体价值取向的批判,亦有对抽象整体价值取向的扬弃。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批判了德国意识形态背后的抽象个体主体,明确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前一种考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后一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是参与实践活动的人”。而德国哲学家笔下的那个抽象的个体却是在意识形态中存在的虚幻的个体,在人类真正获得现实的社会解放以前,这种抽象个体必定指向某种抽象的人性论,这种人性论依靠抽象的大写的“人”的幻像而存在,这对于现实的具体个体来说就是一种意识形态。
德国人正是把“神人”或“人”当作历史的支配力量来看待的,从而完成了虚构人类历史的任务。马克思恩格斯说:“他们把我们所阐述的整个发展过程看作是‘人’的发展过程,从而把‘人’强加于迄今每一历史阶段中所存在的个人,并把他描述成历史的动力。这样,整个历史过程被看成是‘人’的自我异化过程,实质上这是因为,他们总是把后来阶段的普通个人强加于先前阶段的个人并且以后来的意识强加于先前的个人。由于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即一开始就撇开现实条件,所以就可以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的发展过程了。”人类个体的解放仰仗物质生产的发展与人们自主活动的不断推动,而不是依靠在理念上不断接近那个所谓的抽象的“人”或类的抽象特性,因此所谓现实生活的主体异化理解也仅仅是关于那个抽象的“人”的主观设想而已。可见,德国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德国哲学家们基于抽象人性价值的理论虚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但是,就意识形态的本质而言,它是对共同利益与特殊利益之间矛盾的特有解决方法,是统治阶级阶级意识的实现方式。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特殊的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共同利益在历史上往往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实现形式。在政治斗争过程中,由分工决定的阶级分化则强化了普遍利益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即使它的统治要求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统治,就像无产阶级那样,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而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可见,普遍利益是以往国家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但它却带有欺骗性,其欺骗性就表现在它仅仅是统治阶级特殊利益的虚幻表达。
更直接地说,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阶级意识的实现方式:“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是因为,统治阶级在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统治阶级“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而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是一个时代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具体的分工来分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统治阶级内部有专门的意识形态生产者,他们把编造这一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当作主要的任务,他们“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在确立某种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有三个基本步骤,第一个步骤是:第一,概括出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从而承认思想或幻想在历史上的统治。”第二,论证统治阶级阶级意识的相继性,“使这种思想统治具有某种秩序,必须证明,在一个继承着另一个而出现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第三,把这种阶级意识重新赋予统治阶级及其思想家,以达到现实生活中的理论确证。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把统治阶级意识论证为一个时代的普遍意识,即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
虚幻的意识形态是可以在历史中得到合理的消解的,马克思恩格斯说:“只要不再有必要把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占统治地位的东西,那么,一定阶级的统治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统治这整个假象当然就会自行消失。”这是对当时德国意识形态的历史分析,同时也是对未来社会现实的普遍利益的肯定。在以生产力发展和人们交往日益普遍化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虚幻的意识形态将必然消亡,取而代之的将是强调人的全面而自由而的发展的社会价值取向及普遍意识。
7.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解 篇七
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现实中的人”的论述
“既然年轻黑格尔派认为, 观念、思想、概念, 总之, 被他们变为某种独立东西的意识的一切产物, 是人们的真正枷锁, 就像老年黑格尔派只要同意识的这些幻想进行斗争就行了”[1]。“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 人只不过是历史借之达到自己目的而创造出来的工具。费尔巴哈将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 假定出一种抽象的, 孤立的———人类体”[2]。他们忽视了个人发展与历史发展的辩证关系, 使得历史成为了没有人的主观作用的外在存在。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 把唯物史观的前提规定为“现实中的个人”。“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 进行物质生产的, 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 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马克思指出, 此中的“人”不是随意的, 不是自然的人, 而是具有现实性的、历史性的人。马恩在面对思想发展和理论活动的需要时, 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青年黑格尔学派彻底的划清了界限, 从人的本质, 和现实的人以及人全面发展三方面构建了历史唯物主义, 将“人”推上了历史的、科学的高度, 实现了由唯心向唯物, 由虚幻到科学的转变。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人”是“以人为本”的哲学起点
(一) 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以人为本”的理论前提
“现实的个人”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不是抽象的精神存在, 也不是仅有类本质, 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3]。马克思在《形态》中开篇便指出:“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4]马克思从这段话中将历史的前提落到了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上, 不仅划清了与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学派的历史观的界限, 也科学的阐明了“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一科学的逻辑起点, 同时也体现了马克思强烈的人文情怀, 肯定人的作用。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正是延续了马克思对现实中的人的探究, 肯定了人的历史主体性地位, 肯定了在我国现代“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重要意义, 闪耀着人本主义的光芒。
(二) 从事物质生产实践、处于社会关系中———“以人为本”的实现条件
首先, 从有目的、有需要的劳动是人类特性, 将人类与动物彻底区分开来, 不仅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 更加注重人的社会属性。其次, “现实中的个人”之所以是“现实”的, 就是因为在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中, 劳动赖以进行的生产方式、社会交往形式都属于物质范畴。承认了人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再次, 现实中的个人通过实践, 能创造出更为丰富的物质资料和财富。“此处的关键词是‘实践’, 也正是把实践作为立脚点, 马克思在此彻底清算了费尔巴哈等人的旧哲学, 全面建立了新的世界观。”[3]
(三) 人是具体的历史的人———“以人为本”的历史证明
现实的个人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人, 首先要解决的是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因此, 人类的首要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
三、“以人为本”的当代价值
我国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概念的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开辟了“现实中的个人”的科学论断, 这将指导着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具有着无可比拟的当代价值。
(一) “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现实中的个人”, 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历史主体性。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方法论指导着我国实践与建设, 我国提出的“以人为本”为核心正是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产生的新结晶。
(二) “以人为本”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位, 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要始终把最广大的人民利益放在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重要的归宿点。”[6]马克思在《形态》中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他不可避免地碰到与他的意识和它的感觉相矛盾的东西, 这些东西扰乱了他所假定的感性世界的一切部分的和谐, 特别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4]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中之一, 同时也要注重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 这就要求“现实中的人”不断应对新的历史条件, 创造新的物质资料, 使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 从“以人为本”的维度, 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 “以人为本”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保证
马克思考察人类原始的历史关系, 从满足生存需要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满足需要的活动和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引起的再生产、人口的繁殖、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等四个因素说明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 由此推断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共产主义。而贯穿这四个因素的始终是“现实中的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生活出发, 要求我们要以批判旧世界、发现和建设新世界为己任, 实现自身和社会的真正改造”[1]。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 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四)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现实中的人”对当代中国建设的启示
首先, 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 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 因而是我又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 明天干那事。”[1]当个人能自由而全面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自己的职业和劳动时, 将共产主义事业由理想变为现实。
其次,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 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 重视“人的解放”。“正是‘现实的人’的存在和他们的现实活动才造就了‘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7]。社会是现实的社会, 具有历史性, 需要“现实的人”全力以赴。所以, 在当今社会的建设中, 我们不能因为过度着眼于经济的高速平稳发展而忽视了个人的满足与发展, 我们应注重人民的首创精神, 实现我国人民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创造更辉煌的历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郭婷.从“以人为本”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J].决策与信息 (旬刊) , 2014:33-33.
[3]骆夷.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本质问题的两点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
[4]穆艳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导读[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3.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6]曹承家.浅论建设和谐社会需坚持以人为本[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1-2.
8.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解 篇八
关键词:人 全面发展 劳动 生产力
【分类号】B038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奠基之作。马克思在《形态》中始终贯穿着这样一种思想,即人作为生产劳动主体的思想。人类历史以人为核心,“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1]。”只有个体的人的存在,才可以去谈组织、社会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形态》正是基于人与社会及自然发展的层面,主要说明人的全面发展经历了从萌芽、产生和发展的逐步深化的过程。那么,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呢?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个最低层次的发展。今天,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如何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呢?
一、劳动直接促进了人的发展
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劳动过程中,人逐渐的懂得怎样去制造生产工具,知道为自己未来的生活打算。正是通过个体取得的一点一滴的小成就,才有了人类社会一步步的走向文明和进步的大成就。
(一)人类的诞生。马克思认为,人类的诞生是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人要获得生存就必须要保证自己可以吃得饱、穿的暖,这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个体的人通过劳动这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创造了财富,所以,我们说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的一切。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人的一切活动,除生理本能活动以外,都可以说是劳动的因素,或者说是实践的因素。
(二)人类的发展。人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劳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的一切物质财富,也间接的创造了人类的精神财富。生产劳动在整个劳动过程中有着无可代替的位置,生产劳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来满足人的需要的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最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劳动就是各种具体劳动,这里讲的具体劳动是能够生产使用价值或产生效用并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人类的这种具体劳动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作为劳动也是人类独有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社会财富,满足了人类自身的需要也是体现了人的价值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与具体的劳动相互作用,从而获得一个自由全面的发展。举例来说,一个医生在救死扶伤的劳动过程中也获得了自身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一个医生的全部价值。生产劳动是劳动的一种,它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人作为生产劳动的主体在不断的改变着整个世界,也就是“人化的自然”,从而获得人类自身的文明进步。早期,人们只是为了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所以那个时候的生产劳动也就只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的生存需要,并没考虑到对人的价值的作用,不过我们今天看来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劳动几乎无处不在。首先,衣食住行哪一个方面都离不开劳动。因为有了生产劳动,人才有足够的财富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其次,环境与人不可分离。人离不开其生活的范围,同时人也离不开他所生存的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中,人通过劳动去获得生产资料获得生存也获得发展。“人与动物的生存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就决定着我们只能用人的方式,而不能用动物的方式来把握人[2]。”再次,人的发展与自身的能力。马克思很关注人的能力的发展,他认为人的能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容,换句话说人的能力就是先进生产力的象征。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必须不断发展,而人永远是这个社会的主体。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就要不断的去总结、去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进步。从这个角度来说,《形态》从理论层面给了我们一个理解人全面发展的良好开端。“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成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3]。”
二、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推动力的作用,人的发展也不例外。置身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也在推动着人的发展。
(一)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力呢?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由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也就是说,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人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劳动者则是生产力要素中唯一能动的因素,这样人和其他动物就区别开来了,主要由于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要以一定的劳动资料作为媒介。“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它内部的诸要素、诸领域不是偶然的堆积,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结合,其发展必然是一个合规律的统一过程[4]。”在劳动过程中,人的需要在与劳动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增长、不断扩大,因此,人们进行劳动的动因在客观上是永恒的;生产力就是这样在人的劳动中不断向前发展,并且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生产力之所以必然要发展,是由人的需要和自然之间的矛盾经常不断地产生和解决这一客观的必然性所决定的。生产力诸因素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结合起來,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二)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之中,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唯物主义地理解社会发展的关键。当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人们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存,那么简单的劳动就是为了满足生存;当生产力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物资需求,而是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满足这种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也就是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现代工业化的推进,我们只需投入很少的劳动就可以用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而大量的劳动则是用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新需求。人们温饱问题的得到了较好的满足以后,各种各样的新需求的增长,比方人们生活好了以后想到娱乐健身活动等,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当前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还不会也不可能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为这些发展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巨大发展作为基础,但我们也不能把它理解为不切实际的空想和幻想那么难以实现。在理论层面上,我们应当看到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正确性、合目的性及规律性,同时全面把握马克思的基本思想,避免片面性地、教条式的理解,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在实践中出现片面化、简单化、教条化的错误。endprint
(三)时代背景。现代社会正处于全球化时代,商品化、市场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不断更新,社会生产力获得全面发展,人们物资文化财富迅猛增加。无论什么条件下,人是一些现实的人,是为了生存和发展而生产物资资料的人,那么围绕着人这个主体的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生产力,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分工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在《形态》中提到了分工发展的三个阶段:部落所有制时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和等级的所有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用一定的生产方式去获得生产力的发展,本身就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前进,人在世界上的一切进步活动都不仅仅是追求真理,而是要通过掌握真理去创造价值,从而实现人类自己以及其生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人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人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科学手段创造发明不断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从抽象意义来说,人在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生活状况,也就是在这种改变中体现和实践着人的价值。“某一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5]。”当然全球化的过程也存在着负面影响,比如,有些人盲目的追求物资享受,沦为金钱的努力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人的本质力量不能得到实现,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些不利影响又迫使人们深思和寻找新的实现人的真正本质的路径。
三、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趋势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去看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理论,用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去看人的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人的本质的实现也是我们的价值追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却不等于说社会主义本质就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一种制度,它的内涵丰富,涵盖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方方面面,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只是基于人的角度来回答“什么是什么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因此不能以偏概全。“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来看历史,生产力与人的活动是分不开,人的活动的结果一经产生就成为既成的生产力流传下去,生产力是不断积累的,每一代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是在前人活动的成果上进行的,都是对前人生产力的发展,正因为这一点,人类才能获得加速发展,历史才能不断进步[6]。”
在当今社会,人的本质的实现仍然是我们追求的价值目标,并以此来建构我们的制度,发展我们的能力,提升我们的理想境界,努力让人尽可能得到充分发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作为物质生产活动的能动承担者,人的发展的全过程既受既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的制约,又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选定不同以往的社会环境、创造新的社会关系。增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发展力度,积极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综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仅是理论、理想,更是一个实践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使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既是人类向往的伟大历史目标,又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从劳动开始又回归劳动,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探讨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有着积极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3][5]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2003.
[4]肖前.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人民出版.1991(2).
[2][6]干成俊.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及其当代意義[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解】推荐阅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我国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积极意义09-02
意志作文400字10-13
如何培养学生意志品质07-23
怎样培养坚强的意志08-07
激励自己意志的励志短语06-24
关于意志的优秀作文10-19
意志力自我测试题08-26
与挫折、意志有关的名人名言07-11
关于相信自己意志名人名言句子07-29
如何培养男孩儿的意志力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