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民主主义与教育

2024-10-08

读民主主义与教育(精选8篇)

1.读民主主义与教育 篇一

现实的民主主义教育理想

——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有感

如果要给《民主主义与教育》确立几个关键词的话,没有比“民主”(Democracy)和“教育”(Education)更符合的了;如果硬要给它们一个定位的话,“民主”则是全书的理论基础所在,“教育”不过是一种研究阈限而已。所以,对“民主”和“民主主义”的考察也就成了我与杜威先生对话的切入点。杜威先生是一名伟大的教育家,他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伟大主要体现在两个对立统一的方面:

一、与裴斯泰洛齐、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实践家相比,他有富有哲学性的、系统的思想理论基础,他的理论的高度和系统性甚至超越很多教育学家;

二、与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教育理论家不同,他的思想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联,并成功的被用来知道现实教育,促进社会的进步。

一、教育的民主主义理想

杜威先生的思想因其哲学视野而极富深度与广度,它是一种较大程度超越社会现实的人类理想。这种哲学(教育哲学)的具体作用。诚如杜威先生在中国教育演讲时提到的那样,“教育哲学就是要让知其所以然,并指导人们去实行不盲从、不演习习惯的教育”。

在杜威先生看来,学校即社会,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他的理论也就根基于人类重大的现实之一——人类联合(human association)。人类联合是人类社会化的最重要的现实和承载点,而社会化的价值取决于两个标准:1)How numerous and varied are the interests which are consciously shared?(群体内成员有意识地共享的利益的数量与种类);2)How full and free is the interplay

with other forms of association?(本联合与其它联合交互的充分与自由程度)。就此两点标准而言,杜威先生的民主社会作为人类联合的理想也就必然首先拥有大量而多类的共同利益,从而人人能够互赖互爱,能够自由交往,其结果便能协力维系社会的繁荣和促进人类的进步。

任何人类联合共同利益的多寡首先呼吁“平等”。杜威先生首先将民主社会与专制社会对比,因为专制社会里阶级差异是突显的,不同阶级的不平等性和街机局限也非常严重。人类联合中每位成员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之间必然存在不同之处,所以人类分工是必然存在的,而且必将长期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同人类个体、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平等是否受到重视和追求。尤其重要的是,在可能的不平等现实中处于下游和底层的个体与阶层是否被平等的看待和对待。

本联合和其它联合交互的尺度所追求的则是我们最熟悉却又模糊的词——自由。杜威先生意识到,任何联合都存在孤立和排他(isolation and exclusive-ness)的性质,这是由联合维护自身利益而产生的不利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种“反社会精神”(antisocial spirit)。民主社会应破除联合之间的隔阂,缩短彼此间物质、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距离。

Any education given by a group tends to socialize its members.(一个群体所实施的教育必然旨在使其成员社会化。)“教育应有助于发展民主和自由。”杜威先生曾说过,“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形式,一种公开讨论和自由交流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民主社会的原则既体现为个人自由,也体现为人人平等。”平等和自由都依赖于交流。教育如果阻断交流,就不是教育,就不会实现精神发展的目的。教育应该以民主的方式进行,民主的方式促进人格、精神的充分交流。教育民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所集中体现的是教育参与者之间的平等,在平等的互动中传授知识和获取知识。

二、民主主义教育的现实

杜威先生的民主主义理论是一种超越人类现实的崇高理想,而他却不止于此,他还通过总结分析柏拉图的教育哲学(Platonic educational philosophy)、十八世纪的个人主义理想(the Individual ideal of the 18th century)与国家的教育和社会的教育(education as national and social),进一步阐明实现民主主义与教育理想的方式和现实问题。

柏拉图是一位典型的哲学家,所以他的政治及教育思想也都是彻底“哲学的”。在他的哲学世界里,最高的道德——善被用来指引和规范社会中的个体,以使每个人按其天赋自然地应用于社会。这种理想被柏拉图设计在以阶级为社会单位的一个“公正的国家”,最高的道德——善被最高的阶级——哲人或智慧者掌握或控制,广大的奴隶的权利则被剥夺。

十八世纪,“个人主义”者意识到个人是人类进步的器官,是真正构成社会的单位。他们以人道主义为武器,以“自然”为口号,冲击着当时腐败的、不平等的社会秩序。但这种仅寄望于自然的斗争走入了消极的极端(社会本质是阴暗而丑陋的),成为了一种难以实现的乌托邦。正如,卢梭高度尊重个性和宣扬解放天性,却没有落实这些思想的机构。就连卢梭最忠实的追随者裴斯泰洛齐都认识到,教育不能不顾社会的需要,不能不依赖制度的维护。

十九世纪以来,随着国家主义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视野被限定于以国家为单位的人类联合中,个人主义退居幕后。教育与国家进步和发展紧密相连,个人的发展(依然为人所信奉)与有组织、有纪律的制度结合,The state furnished not only the instrumentalities of public education but also

its goal.(国家不仅提出公共教育的工具,而且提供公共教育的目的)。教育原是有广泛的社会目的,但此时社会效能却被限于狭隘的国家,这种无名的篡改实质是对社会目的的限制却表现在对其的泛化。

三、理想与现实的对立统一

柏拉图的教育哲学和十八世纪“个人主义”的理想都是从人类个体去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平等与自由的两大民主基本诉求贯穿始终。而真正落实民主主义理想却始于“国家主义”的发展,因其有最现实和相对强大的载体——国家。但我们必须时刻谨记,失去“线”(民主主义理想)的“风筝”(国家)终将毁灭。

当前,国家是最现实的实现民主主义理想的载体,但我们不得不同时清醒地意识到它们的对立与矛盾。国家机器的运作与发展必然依赖社会的精英阶层,与此对立的普通阶层则可能处于两种阶层不平等现实的不利地位。其次,国家或地区间为谋求自身利益,可能存在各种摩擦和冲突,这直接影响国家间的合作和交流,阻碍更广阔的全人类的进步。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我们潜意识里通常将它们严格对立起来,并置于遥远的对立的两端。其实,理想与现实也可能只有一线之隔,我们应该坚信理想并为之奋斗,因为我们每个人做的每一小步都可能跨越这微短的间隔。

2.读民主主义与教育 篇二

本书共分26章,其中8、9章着重论述了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理论?“无目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一、教育无目的论的提出

(一)对当时流行的教育目的反思与批判

对教育目的的讨论,杜威并不是第一人,在他以前及他所处的时代流行着各种教育目的论,杜威在书中重点介绍了以下三种观点。

1. 以卢梭为代表的儿童本位论教育家提出的“由自然提供的教育目的”的观点

杜威引用卢梭本人对这一观点的阐述:我们从三个来源接受教育,即自然、人和事物。我们的器官和能力的自发大发展构成自然的教育,教我们如何利用这个发展构成人给我们的教育,从周围获得的个人经验构成事物的教育。只有当这三种教育和谐一致,走向同一个目的时,人才朝向他真正的目标。 (2) 杜威极其赞赏这种观点,事实上,他直接承袭了卢梭的这个观点。同时杜威认为“遵循自然”很容易被认为自然不仅提供开始生长的原始力量,而且提供开始生长的计划和目标,从而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使自然和社会相对立,这一点是杜威所不能接受的。

2.“社会效率作为教育目的”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的任务恰恰就在于提供自然所不能获得的东西,即个人习惯于社会控制,天赋能力服从社会准则。 (3) 也就是说使儿童的心智社会化。杜威认为这种学说的价值主要在于纠正了自然发展学说走入了歧途的地方;错误在于认为我们必须采取使天赋能力服从的办法,而不是利用天赋能力的办法去获得效率。

3.“文化或精神修养作为教育目的”的观点

在这里所谓的文化,也是某种属于个人的东西;文化是培养观念、艺术和广泛的人类兴趣的鉴赏能力。 (4) 杜威认为这种理论至少把文化作为某种有素养的东西,某种成熟的东西;当自然等同于粗野时,那么文化就和效率相对立;当效率就是狭隘的行动时,那么文化就和效率对立。但是当人们把文化视为某种纯粹“内在”的东西时,它就成为社会阶级分化的明确标志。杜威认为这是民主主义社会所不容许的。

(二)依据的教育哲学

在经过对以上三个理论的反思与批判后,杜威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目的论。

杜威指出,儿童在参加生活中使经验的数量扩充和用经验指导生活的能力增强,也就受到了圆满教育了。所以,教育并不是强制儿童静坐听讲和闭门读书,教育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 (5) 在杜威看来,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他称他的教育哲学是“属于经验的、操诸经验的和为着经验的”教育哲学。我认为正是本着这样的教育哲学,杜威提出了他的“教育无目的论”,即生长和生活无止境、无终极,因而也没有最后的目的。生长和生活永远前进,在其扩充、提高、更新、重组的过程中,儿童和青少年便逐步成长而终于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 (6)

二、对教育无目的论的认识

从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杜威眼中的教育也是有目的的。他自己曾说: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是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教育目的就存在于这种活动中。生长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和更好的生长,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和更好的教育。因此我们可以说,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强调教育的目的寓于教育过程、教育活动之中。祁尔德说杜威心中的教育目的就是“民主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读了这本书,我认为教育并非没有目的,教育“无”目的只是针对当前流行的各种教育“有”目的的批判。书中也提到杜威的教育目的论乃是对于脱离儿童而由成人决定教育目的的旧教育的纠正,并非根本放弃教育目的。

在此,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了三点由成人决定的教育目的的缺点,这也正是杜威极力反对的这种目的的原因。

(一)强制性

杜威提醒我们,只有人,即家长和教师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念并无目的。由此可见,所谓教育的目的几乎全部来自于儿童外部,这种目的与其说是“目的”,还不如说是“命令”。因为,成人和儿童在身体、心理及对事物的理解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虽然杜威承认:“成人的见识范围较广,对观察儿童的能力和缺点,决定儿童能力的强弱,缺点的大小,具有很大价值。” (7) 但同时,他也指出以成人的成就作为一种背景,把儿童和青年的活动放在这个背景中进行观察,这是一回事;把成人的成就定为固定的目标,不顾受教育者的具体活动,那完全是另一回事。 (8) 这种外来的命令,只能让儿童在高压下进行活动,完全忽视了儿童的身心发展及兴趣爱好。

(二)孤立性

我认为这种孤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的内部各个阶段的孤立;二是目的与儿童活动的孤立。在谈目的的性质时,杜威说:如果学生的每一个行动都由教师命令,他的许多行动的唯一顺序来自功课指定和由别人给予指示,要谈什么教育目的,就是废话。同样,与儿童活动孤立的目的把儿童与环境隔离,杜威认为目的必须提出一种解放和组织他们的能力所需要的环境。除非这个目的有助于制定具体的进程程序,这些程序又能检验、校正和发挥这个目的,否则这个目的便是没有价值的。

(三)终极性

终极的目的是针对杜威所说的一般的目的而言的。杜威说:一个真正一般的目的,能开拓人们的眼界,激发他们考虑更多的结果。所谓一般的目的就是对现在活动的领域进行广泛的观察。而成人所谓的目的,是把儿童的活动固定在一个范围内,这种目的会使儿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使儿童在达到某个目的后,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这种目的不能启发一个更平衡的活动,反而阻碍了活动的进行。

杜威对这种外部强加的目的的看法是:在教育上,这些外部强加的目的的流行,强调为遥远的将来做准备的教育观点,使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都变成机械的、奴隶性的工作。至此,杜威巧妙地将其“改造社会”的教育目的与“教育除自身以外没有其他目的”的教育目的融合在一起。

最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杜威眼中的教育还是有目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所以,我认为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而传统的教育目的“也是有可取之处的,我们要做的是在实践中与我国的教育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学习借鉴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有助于我们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如制定教育目的要注意自然与社会、“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的结合、教育目的的灵活性等。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便更好地制定和设计教育目的体系。再次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是反对“外在”的教育目的,只是追求一种内外的统一而非分离。

摘要:杜威强调“教育无目的论”, 即只存在教育过程内部的目的, 不存在外部的目的。本文分析了《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有关教育本质、教育目的的论述, 并与我国教育现实相结合, 揭示了其教育目的观中蕴含的社会性目的。

关键词: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无目的论”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2]吴亚玲.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及其现实意义[J].汕头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3) .

3.读民主主义与教育 篇三

关键词:新教;天职;资本主义精神

中图分类号:C9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070-02

对于资本主义精神的理解,西方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马克思虽没有明确提出资本主义精神这一概念,但在资本家和封建土地所有者的对比中对资本主义精神进行了解读。韦伯突出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兴起的意义、重视禁欲主义、勤奋和节俭,突出个人在资本主义的作用,认为资本主义精神和新教伦理中的禁欲主义有着密切的关联。桑巴特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是由企业家的精神和市民精神组成的统一体。托尼认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道德伦理的缺失,宗教的冷淡和个人主义的发展会带来恶果。托尼跟韦伯一样重视宗教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他明确提出个人主义的发展,从社会伦理、公共道德转向私人道德和宗教冷淡主义,个人主义的泛滥、社会公共道德的缺失,会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受约束。格林菲尔德认为民族主义促进经济的发展,用“民族主义和经济持续发展”来解释资本主义精神。舍勒从心理体验结构来分析资本主义精神的源头,在资本主义精神的行程中迈步向前的,不是具有王者气度的商人和组织者,而是心中充满怨恨的小市民。

马克斯韦伯的这本书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资本主义在西方得以发展,而在同时代的东方却停滞不前?文中从宗教信仰的角度分析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

资本主义在西方得以发展,作者认为西方文化中独特的理性主义是东西方产生差异的根源,而这种独特的理性主义其实就是西方新教中的提倡的理性的天职观。韦伯认为“上帝的神意已毫无例外的替每个人安排了一份职业,人必须各事其业,辛勤劳作”。天职观要求人们履行上帝给自己在现世中安排的位置,不逃避自己的责任,将劳作作为自己在现世中的任务,合法赚钱、勤恳工作、节俭生活,这样一种理性的生活和劳作方式正是西方文化中独有的。新教在西方地区比东方地区普及,新教徒在西方占有很重的分量。

将目光转向同时代的东方,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的企业,其实早已存在于世界的各种文明国家之中,但却只是西方发展出了资本主义,东方与西方的差别是东方并没有出现新教所提倡的理性主义。在韦伯的《儒教与道教》中,分析了长期占据中国官方正统思想的儒教,儒教伦理观中要求不追求自己不可企及的东西,这种思想就会禁锢人们向上流动,追求美好生活和物质财富的步伐。新教中的劳作观念鼓励人们辛勤工作。积累财富,儒教对于商人地位的评价一向不高,通过读书科举入仕进入上层社会才是值得推崇的。新教为了消除信徒的欲望,对信徒合理赚钱是鼓励的,新教教义受政治的影响较小;儒教适应世界及其秩序和习俗,归根结蒂不过是一部对受过教育的世俗人的政治准则与社会礼仪规则的大法典。①董仲舒改造儒学之后,四书五经作为科考的依据,读书人只能通过学习入学之后才能入仕做官,儒学就是为了服务统治阶级而在封建社会长期合理的存在。新教中的理性行为更多的是与经济和服务上帝所联系,儒教是起着稳定政权,加强皇权的作用。

西方的新教的教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鼓励资本的原始积累,扩大生产,对于勤恳、节俭的资本家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儒教在对于商人和消费者的冲突中,将天平倾向了消费者,这样的差异使得资本主义在西方大规模的发展。经过儒家思想培养出来的人具有多面性,例如对于自己和他人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评价标准,而新教中的信徒有一套客观理性地处事标准,对于他人和自己的要求是具有一致性的。新教中的新兴资产阶级可能只是想要单纯的获取财富、节俭生活、奉献上帝,而儒教培养出来的信徒可能会考虑自己的获利途径是否给他人带来了损失,如何能够合理的赚钱同时保全自己良好的名声,他们要考虑的问题太多,反而束手束脚,新教中的资产阶级考虑的仅仅是如何能赚到更多的钱,途径是否违背了一些原则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所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血腥与贪婪众所周知。

韦伯认为全力以赴的精神、积极进取的精神或者其他可能称之为的精神,这些精神的觉醒都倾向归功于新教教义,而这些精神也是资本主义精神,他的观点放大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追求财富时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研究方向在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并没有分析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情况,自然也就忽视了那些新兴资产阶级为积累资本、扩大生产,对劳动者的压榨和剥削,也忽视了他们积累资本时罪恶的贸易活动。新教徒中毕业于专门培养技术研究型和工商业专业人才的学院的人数,以及毕业于培养资产阶级的商务性人才的学院的人数较多,这与新教的教义有关,因为他们的信仰排斥安逸享乐的生活,追求忙碌但收益丰厚的工作。受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宗教氛围的熏陶,培养了新教徒吃苦耐劳的精神。另一个原因则是新教徒在政治领域的尴尬处境,天主教徒很多都是封建官僚和老牌的商业贵族,他们垄断了政治局面,将新教徒排挤出政治领域,新教徒只能在经济领域开拓自己的事业。再将目光转向同时期的东方,中国的儒教思想却是在抵制培养专门的人才,新教培养“专才”,而中国更倾向于培养“通才”,儒教中“君子不器”的观点,反正君子治学一技之长,而是要培养多方面的能力。而新教徒倾向于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无数个在各个领域的专才推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儒教与清教中的天职观水火不容,清教中的天职观所指是人们必须接受神的旨意,履行上帝安排的唯一任务,便是劳作。辛勤的劳作和节俭有度的生活是清教徒履行自己在现世的义务,不去履行自己的工作,就是对上帝责任的逃避。新教徒工作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回报上帝的恩典,必须在现实中辛勤劳作,努力赚钱。这一特点与资本主义牟利行为的特征不谋而合,具有实质上的统一性。②资本主义产生的途径便是不断地获取剩余价值、牟取利润。而新教的天职观使得新兴资产阶级为赚钱获得道德和事实上的可能性。而儒教思想培养的君子避开世俗生活,以入仕做官为荣,谋权不谋利;专业的技术培训适合“小道”,即从事基层工作的百姓,儒教士追求的是辅佐君主、追求政治上的地位。新教受到天主教的排挤,无法进入政治领域,而儒家思想长期在中国思想领域占据正统地位,精通四书五经即可通过科举入仕,政治领域中是为儒教士打开大门的。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秉持着士农工商的理念,做官是最受人憧憬的,做生意则是被政府打压的,尤其在政府为儒教士进入政坛提供了科举的决定,所以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君子,在经济领域施展抱负的人很少。而新教徒由于政治上被排挤,教义中又鼓励人们履行自己在现世中的天职,所以新教徒大多活跃在经济领域。

但儒家中的某些思想和新教中的理性主义还是存在某种契合之处,儒教既反对古伊斯兰教中的先知们表达的奢华挥霍的态度,也反对佛教那种拒斥对尘世财富的任何悬系的态度、印度教那严格的传统主义的职业伦理以及清教对理性地专门化了的天职中现世禁欲的营利工作的神话。③新教中也对封建官僚和老牌商业贵族骄奢淫逸生活的批判,以及反对天主教徒隐修遁世、逃避社会责任的思想,两者在生活方式上存在共通之处,都提倡节俭有度的生活。儒教和新教都强调了人在现世生活中,要在各自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中国封建社会通过科举考试给知识阶层以向上晋升的阶梯,通过科举考试,儒教士向政治上层流动,活跃在政治领域;新教徒则要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劳作,在对待工作的态度是相同的。加尔文宗崇尚恩典说,信徒要坚信自己被上帝赐予了恩典,于是在世俗生活中要牢牢把握自己的天职,努力工作。而儒教中也存在恩宠说,儒教士在科举中通过考试,被选拨做官,便是在都城中得到了君主的赏识和恩典。在对待欲望上面,两者也是如出一辙。儒教主张回避美色,孔子认为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妇女是彻头彻尾地非理性的人,同妇女打交道就如同跟小人打交道一样困难。④对美色的沉沦会让君子失去理性,失去匡扶大义的理想。新教中的核心特质是禁欲主义,尘世中的各种欲望,尤其是对于性的欲望,会让教徒迷失方向,而辛勤的劳作和粗茶淡饭能让人清心寡欲,是禁欲的良方。儒教和新教都出自对责任的履行而抵制欲望。

韦伯的这本书中只强调了商人和组织者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却没有分析消费者——市民,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舍勒说“在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中迈步向前的,并不是实干精神,不是资本主义中的英雄成分,不是‘具有王者气度的商人和组织者,而是心中充满怨恨的小市民。”⑤舍勒认为怨恨产生的土壤在于:价值攀比和竞争机制。小市民作为消费者,购买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当资产阶级生产的商品在市场流通,有一部分人的购买会使另一部分人产生嫉妒和怨恨,刺激这部分人的消费情况,消费的增长使得商品需要上升。资本家继续扩大生产,积累资本,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攀比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尊重、赢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这样的心理就促进市民加倍努力的工作,来战胜其他的人,获取更大的成就,全社会就会逐渐形成一种竞争取胜、优胜劣汰的环境。

这本书中对资本主义大加赞词,却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视而不见。卡尔·马克思曾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家剥削劳动者,列强掠夺弱小国家,鸦片贸易、黑奴贸易都是资本积累时期血淋淋的历史。而韦伯全书只见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精神的称赞,只看到了资本家个人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的精神、忽视了他们面对丰厚利润时的贪婪和残忍。资本主义精神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但我们也要辩证的看待资本主义背后发展的消极因素。

——————————

注 释:

①{3}{4}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224,232,232.

②袁张帆,蔡璞.天职观对资本主义的影响——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脉络探析[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5,(1).

⑤马克斯·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M].北京:三联书店,2004. 17.

参考文献:

〔1〕董正华.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个人主义还是民族主义[J].世界历史,2007,(01).

〔2〕王艳.“怨恨”的社会为什么有“未来”?——舍勒《三论资本主义精神之问题》的伦理思考[J].浙江学刊,2011,(01).

〔3〕白蔚.三位“马克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解读[J].社会科学辑刊,2006,(05).

〔4〕耿喜梅,严翠玲,柴淑芹.宗教伦理?经济伦理?社会变迁——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内在逻辑及评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09).

〔5〕袁张帆,蔡璞.天职观对资本主义的影响——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脉络探析.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5,(02).

〔6〕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4.读民主主义与教育 篇四

民主象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敞。

——题记

魏书生的教学成果令人叹服:他担任学校领导,他担任各种各样的社会职务,他一年有大半时间不在学校,但他却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后进生变成尖子生,把后进班变成优秀班,把普通学校变成重点学校„„

早已听说过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以上事迹。但我从来没有拜读过他的著作。原因有二:一是本人是一个不善于学习的人;二是我认为以上事迹是一个正常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是真能完成也是有许许多多的前提。

在近段时间内,在内(本人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困惑)外(学校下达的读书任务)“逼攻”下终于拿起了魏书生一本名著《魏书生与民主教育》进行研读。

魏书生的“民主教育”理念,犹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似乎也让我找到了能完成上面不可能完成任务的一点点线索。

魏书生能创造奇迹的根源在于“把学生变成老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学生的职责是学习知识,教师的职责是教授知识,学校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精心地教导下,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已。然而,魏老师却走下讲台,把教书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事,让学生亲自体验教学过程。

魏式课堂的突出特点是平等友好的氛围和近乎不教的教学过程。学习哪篇课文,用什么方法教,教师要和学生商量,本属于教师备课范围的教学内容,则被分解成各类知识点“承包”给不同的学生,由学生准备并交流解决,甚至于最具有权威性和保密性的测试、考试、判卷、评分等教学检测环节也完全透明化,全部由学生完成。一句话,凡是教师“份内”的事都“不负责任”地“推卸” 给了学生。这样毫不吝啬地把教师权力“下放”,颠覆了教师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姿态,其根源在于教师的学生主体观。教师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思想和能动性的个体,并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信任学生的自我教育。

这样的教学,其突出功能在于拉近了学生和知识的距离,有效地改变了知识在学生心目中遥不可及的形象,将它变得触手可及。尤其教学环节的亲身参与更让学生感觉到知识就在自己手中。而教师的鼓励和信任更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大胆追逐知识,如此,学生角色则从被填塞的“鸭子”一跃变为在知识的天空翱翔的“雄鹰”。这一转变,伴随着深刻而强烈的心

理换位,蕴藏着极大的学习能量,它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学习的能动性和可能性,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而自己的学习能力又在此过程中得到肯定和强化,学习兴趣进一步高涨,这又促进了下一个学习过程,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由此,我们看到了学生自我学习和教育的惊人潜能。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不是“教”的成功,而是“学”的成功,其巧妙的教法开启了潜伏于学生体内的巨能,是教与学之间强大的互动作用的典型体现。

魏式教学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启示一: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树立“学生本位”思想,坚信学生自己是能教育好自己的。

5.读民主主义与教育 篇五

根据上级的部署,我学习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以案析理选编》,感受颇深,现结合我作为一个法警的工作性质,谈谈自己的感受:

当前,我们正处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处在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键社会主义和社会的关键时期。各级法院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服务发展、维护稳定、促进深化和谐。司法警察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审判、执行活动的重要成员,也是维护法律尊严、保障审判、执行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力量。司法警察队伍是人民警察的一个独立警种,是隶属人民法院直接领导和管理的一支具体武装性质的特殊群体,也是展示法院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 越来越大的压力、越来越重的压力,我们一定要立足更高站位,着眼于法院工作全局,从保障审判执行工作顺利进行,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新时期司法警察工作的性质、地位与作用,努力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司法警察队伍,把司法警察工作不断推进前进。

我们一定要把司法警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关系法院工作全局的大事,持续有效地抓紧抓好。

一要在持续:司法警察工作不能时松时紧 时强时弱,训练要持续,成效要持续。我们一定要将司法警察工作纳入法院工作全局,统筹安排,精心部署,并把司法警察队伍建设纳入法院队伍建设内容,与法院审判工作一起安排、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切实做到既有短期安排、又有长远规划,全面推动司法警察工作向前发展。

二要在责任: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工作无小事,长年担负着“急、难、险、重“的警务保障工作,特别是在死刑案件二审开庭、重大执行活动和实施强制措施、执行死刑 处置突发性事件等方面,任务艰巨,主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增强做好司法警察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确保法警队伍忠诚可靠、警察务保障坚强有力。

6.读民主主义与教育 篇六

时值首汽集团“懂法知规守纪”主题教育月,并借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个契机,为提高自身党性修养,我于近期阅读了公司党总支推荐的《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一书,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理论学习机会,使我提高了自身的党性修养,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我感触颇深。

从学生时代起,我就十分向往中国共产党,党的神圣扎根于心,最终自己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大组织。参加工作以后,才发现自己对党的理论知识是如此的匮乏,借此读书活动,通过阅读《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一书,从一定程度上对当今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有了更深的一些了解,全书主要分为五部分,分别是:世界文明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卷制度自信与中国政治改革、组织起来,再造人民、激活人民社会、骑在资本头上的社会主义。这本书分析了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得失,不仅旗帜鲜明的支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而且诚挚地指出在新技术的时代如何改善党的建设和如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对于我们企业来讲,更多的是指引我们该如何在新时代、新的要求下去完成党的建设工作,如何更好地以党的精神为指导,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这本书主要阐述了两个道理:一是办中国的事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中国共产党只有信仰人民才能领导人民。对于我们搞企业来说,也必须坚信这两项道理,正如毛泽东所言:“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一个国企,只有坚定不移的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有不竭的发展动力,并且只有信仰我们的员工,深入一线关心员工的冷暖温饱,我们的企业才会有蓬勃发展的力量。

7.读民主主义与教育 篇七

通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我们可以看到韦伯的思想轮廓是:价值合理性→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韦伯集中运用了一种社会学的因果分析方法阐述其中的观点:新教的价值合理性使新教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亲和力形成一种天然的关联, 新教伦理的合理性成分孕育了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的解释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是理性化, 个人及其行动是韦伯理解社会学的基础, 主张从个人的主观意义出发去解释社会行动, 而理想类型是他的方法论基础。新教这种实质理性使人从内在的角度认同并遵从了它的伦理, 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为与思想。新教伦理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性的基础, 表现为运用宗教世俗化、理性化的手段为资本主义这种合理行为扫除发展的精神障碍, 进而排除合理经济行为发展中的内部阻力。根据书中对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描述, 我们可以看到韦伯主要表达的是这样一种理论:

首先, 禁欲主义有一种明确的理性特征, 使个人克服自然状态, 摆脱非理性情绪的影响和不理智冲动的支配, 也摆脱对尘世和自然的依赖, 以理智束缚非理性欲望, 直到经济行为自动具有一种客观的、非人格化特性。不仅如此, 禁欲主义还要求个人的一切行动按照规定的动机行动, 使社会保持秩序。

其次, 天职观和命定说把经济活动定义为一种合理化的行动。根据韦伯的观点, 真正的资本主义经营依靠的是现代企业中资本的合理使用和对劳动的合理组织, 这种经济活动是一种目的合理性行动与价值合理性行动的复杂结合, 它在目的和结果上表现为价值合理的行动, 而采取的手段和进行的步骤上却是目的合理性, 尽管如此, 我们还是应该把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经济活动定义为价值合理性行动, 因为经济活动总是朝着某种绝对、永恒不变的目标努力, 即不断积累财富, 成为上帝的选民。因此人们对于新教及新教伦理有着一种天然的信任, 认为这种合理的行动必定能产生自己被上帝救赎的这种合理化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部分分别探讨这种合理性的基础:

1. 从宗教伦理上肯定了积累财富的合理性性与合法性。

韦伯认为合理性地积累财富是正确的, 因为从伦理上讲积累财富并不是为了享乐, 而是为了增加上帝的荣耀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这是一种自我救赎的行为。同时, 韦伯认为“贪得无厌不等于资本主义, 更不等于资本主义精神, 相反至少可以等同于合理缓和这种不合理的冲动”。1而且韦伯并不主张平均分配, 他主张并且鼓励多劳多得, 贫穷则是对上帝荣耀的贬损。

2. 节制与盈利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的合理消费、节制、合理追求利润、合理规划时间和计算资金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始积累奠定了基础。严格的禁欲主义, 使得新教徒们不断地创造财富却并不将它用作个人的消费, 而是将其作为资本投入财富的再生产中, 以合理化为核心的现代资本主义精神就形成了, 同时现代企业家强调无限的工作使得资本主义精神渗入日常经济生活。

3. 形成独特的资本主义文化。

韦伯的新教伦理不仅分析了资本主义起源的动力机制, 而且形成了一种资本主义企业文化。新教伦理把创造财富的行为解释为一种神圣的天职, 一种为了证实上帝对自己的恩宠的行为, 由此内生出一种自我控制, 即严格的组织纪律, 勤奋的工作热情, 以及一种对事业的奉献精神。这既是资本主义的职业责任规范, 也是资本主义文化的社会伦理的最重要特征, 一定意义上讲也是资本主义文化的根本基础, 因此在韦伯看来具有资本主义精神的企业家才是现代企业家。

4. 韦伯关于社会分工的论述部分地解释了社会结构的构建。

韦伯从伦理上证明了现代专业化劳动分工的重要性, 而他关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在社会地位的区别与划分方法直接构建了社会分层, 即新教徒处于更高的社会层级, 同时也比天主教徒更加的受到上帝恩宠, 并且运用宗教的手段使人们对这种分层深信不疑, 因此韦伯利用宗教世俗化、理性化的手段说明了现实社会分层是理性、合理的, 想要试图改变这种分层需要必须要不断地积累财富才能获得上帝的认可。

5. 新教为资本主义的社会道德、法律等的存在提供了论据。

新教伦理主张从道德准则和是否营利的角度出发判断职业的性质, 也直接取决于职业产出品对社会的重要性如何。显然, 当职业产出品对社会有很大的重要性而且营利很多, 这种职业必定是合理合法的, 从事这个职业的人也必定被上帝恩宠。反之, 违背上帝道德准则的职业及从业者必定为上帝抛弃, 如毒贩、卖淫等, 因此人们必须利用法律这种强制手段抑制或者消灭这种职业, 因此法律、道德等就很有必要存在。

6. 资本主义是以合理的劳动组织为前提的。

韦伯认为合理的资本主义的特征是:第一, “自由劳动 (雇佣劳动) 的合理的资本主义组织”;第二, “经营活动与家庭的分离”;第三, “与此密切相关的合理薄记”, 其中“经营活动与家庭的分离”与“合理簿记”是资本主义组织产生的前提, 事实上所有与西方资本主义独特性质有关的东西, 如商业化、股票交易等均与资本主义劳动组织密切相关。

7. 新教中明确把以营利为目标的活动解释为一种个人伦理义

务感的天职思想, 正是这种思想为新型企业家的生活方式提供了道德基础和支持。人们不仅可以通过道德行为带来心灵的慰籍, 而且也成为人们追求至善的手段。只有通过勤勉工作获得财富, 尽量避免经济上的窘迫, 才能真正得到上帝的喜悦, 才能使自己的灵魂得救。

8. 新教倡导兄弟般的关系在系统间产生普遍信任, 在这种伦

理前提下, 新教就起到对现存秩序定型的作用, 尽量避免社会冲突。而且, 在书中引用的富兰克林的训诫中明确要求人们讲求信用, 以增加相互信任感, 减少经济活动的成本, 扩大资本主义经济的活动范围, 这既是一种经济上的考量也是资本主义文化的一种表现。

不可否认, 韦伯相当成功地从各方面梳理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复杂关系, 但是韦伯的论述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 过度重视积累, 忽视消费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韦伯对新教伦理重要性的解释是“理想化”的, 把盈利升华为自我定义的过程, 将消费定义为奢侈品的享受和浪费, 忽略了消费对生产、资本积累和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性;韦伯的论点中最薄弱的部分在于支持论点的例证主要来自新教各派的教义, 而不是来自行动者本身, 这种先验性使他的论证不足够充分, 纯粹理论逻辑式探讨的解释力到底有多大也是值得探讨的。

摘要: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始终以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伦理之间的关系为中心进行探讨, 因此, 资本主义合理化道路的伦理基础可以分别从宗教关系和社会分层、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三个层次进行解释。

关键词: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合理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著,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黄晓京、彭强译,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年4月第一版, 导论16页

[1]马克斯.韦伯著,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黄晓京、彭强译,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年4月第一版

[2]白云飞, 李娅婕,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现实意义评析[J], 学术探索, 2008年1期

[3]刘新华, 刘欣, 试比较马克思与韦伯关于资本主义本质的思想[J], 前沿, 2008年第3期

8.读民主主义与教育 篇八

【美】罗斯·格雷戈里·多塞特 著

珍乐 译

三联书店

生于1979年的美国人罗斯·格雷戈里·多塞特,目前是《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他在1998—2002年期间曾经在哈佛求学。为了让人们认识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哈佛大学,他撰写了《特权:哈佛与统治阶层教育》。本书中,他以非虚构的手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主线,回忆了学习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往事。本书作者虽然年轻,但是在社会观察方面表现出出人意料的理性,他的文字真实、坦率、诙谐风趣。作者指出,不论是哈佛也好,还是国内的大学也罢,有两方面的问题需要重视。

首先是大学与社会合作的问题。大学是社会知识的聚集地,是培育人才的摇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大学与社会合作交往越来越密切。服务社会作为一项基本职能,已经成为中外大学的基本职能。然而大学与社会合作过程中,很多教授再也坐不住学术的冷板凳,乐于跑项目、拉课题。比如统计学是热点,一些在基础数学领域耕耘多年的教师,干脆就转型研究数理统计。学科交叉是没有问题的,可基础学科也需要人扎扎实实地研究,若一窝蜂地跻身经济建设的战场,大学就是一座空巢,大学的办学品位必然受到削弱。尤其是国内一些大学教授,对于三尺讲台已经毫无兴趣,热衷于和企业老板、政府官员打交道,这些教授也被学生公然称为“老板”,师者风范已经荡然无存。

其次是学术道德的问题。近年来,从很多报道中不难发现,不论是美国大学还是国内大学,学术道德的底线不断在下沉。国内有的大学教师,为了完成科研任务,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压力很大。有少数教师在这种困局中铤而走险,抄袭他人的学术成果,或者同样的一个实验,将分析数据拆开分成多篇论文发表,还有的教师更更是出格,随意编造实验结果或者数据。学术道德问题,已经成为毒瘤正在吞噬大学健康的躯体。大学如果在学术道德方面丑闻频出,也意味着大学声誉已经扫地。

上一篇:垃圾分类推进会的讲话稿下一篇:我们班的“雷锋”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