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议汇报材料

2024-08-15

评议汇报材料(精选6篇)

1.评议汇报材料 篇一

XXX医院XX年度

民主评议医院行风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议代表:

首先,我代表XXX医院全体员工,热烈欢迎民主评议医院行风督导组的各位领导莅临我院指导工作。

我院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医院行风工作,工作中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首位,把强化基本条件医德医风建设,促进行业风气持续好转,有效缓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目标,取得显著成果。现将我院行风建设的具体工作和实施举措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介绍

我院位于XXX,是全市首家经卫生部门批准建立的一家大型现代化专业妇科医院,它是一个以女性医疗为主题,以关爱的视角看待女性和女性疾病,率先倡导“绿色、安全、无痛、微创”的特色治疗,以预防、保健、医疗为一体的特色化、专业化医院。

二、优质服务创品牌转变作风树形象医院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德医风极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极易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我院把行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工作日程,于2011年率先在宣城市卫生系统成立了行风建设办公室,切实将行风建设抓实,抓好,抓出成效。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全院职工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得到了广泛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医院获得、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同时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仅2009年即涌现出好人好事20余起,获得锦旗4面,表扬信24封,鲜花30篮,拒收红包14个、贺卡1张。:

三、加强领导,扎实推进,确保行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行风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和常规性工作,涉及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才能抓出成效。我院成立了由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具体抓)、行政办公会成员组成的行风建设领导小组,下设职能部门——行风建设办公室,负责对行风建设进行有计划的组织、领导、监督和实施。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领导体制,明确各部门在行风建设中的具体责任,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确保了行风建设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四、完善监督,加大宣传,在民主评议活动中取得新进展。

1、“二箱三栏一屏一活动”:“二箱”即投诉举报箱和院长邮箱。在门诊部和病房开设投诉举报箱2个,每月开箱两次,同时公开院长邮箱,接受群众投诉举报。“三栏”即公示栏、锦旗展示栏和宣传栏。公示栏中,将医院政务、社会承诺、践诺公示等行评工作情况向职工和社会直面公开;对病人及其家属赠送给各科室的锦旗定期在锦旗展示栏中展出,并根据医院不同时期的工作中心命名主题,以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根据不同时期发病特点,定期在宣传栏宣传疾病发病特点和预防方法,让老百姓了解疾病的发病特点,达到早期预防的目的。及常用收费及药品价格进行滚动显示,以利监督。“一活动”

即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在广泛宣传发动,使大家充分认识行风评议重要性的基础上,进行深刻的自查自纠,今年发放满意度调查表200余份,接受群众意见和建议20余条,并将收集的意见、建议逐项进行研究,结合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查自纠和整改,努力转变行业作风。

3、“四项机制促行风”。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四项工作机制,促进行风建设。一是综合目标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综合目标考核机制,每月对精神文明、劳动纪律、文明行医、合理用药、医院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对出现行风问题进行一票否决制。二是聘请行风监督员,增强监督力度,完善监督机制。为了促进医院的行风建设,在全市各部门聘请1名行风监督员,对医院医疗服务进行监督。定期组织行风监督员召开一次座谈会,收集群众对各部门行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监督指导。我们采取了不同方式,转变行业作风。采取“一告知、二承诺、三公开、四监督”的做法,使医疗活动全过程置于病人及其家属的监督之下。三是建立职工医德档案制,从职工的基本情况、上级表彰情况、本院受表彰情况、捐款捐物、政治学习、批评处罚、年度考核七个方面全面考核,并与年终考评、绩效工资挂钩。四是增强科室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不断完善制约机制。对科室明确责任,狠抓制度落实,结合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完善修订了《行风建设责任书》、《社会服务承诺书》,做到医院对社会、科室对医院、个人对科室层层负责,让广大人民群众广开言路,适时监督,反映意见和建议,促使医院转变行业作风,完善各种机制,有力地促进了行风建设,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

五、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全面落实行风建设各项任务。

今年医院行风建设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主要思想,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以开展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强化行风建设制度化管理为保证,唱响“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宁医人新形象。

加强行风建设工作,是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方针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为此,我院始终以让群众满意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严抓五项工作入手:抓优质服务、抓制度落实、抓文化学习、抓文明创建、抓特色工作,提高了队伍素质,弘扬了宁医精神。

1、加强思想教育,转变服务观念。医院是窗口服务行业,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行业风气的优良。为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需求,我们首先从转变服务观念入手。

2、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理行风。用制度来加强长效管理,用制度堵住可能产生不正之风的漏洞,是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工作中,我们全面推行“告之制度”、“首问负责制”、“投诉程序制”、“综合目标考核制”、礼仪服务规范、完善计算机管理,在做好门诊医疗费用清单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住院病人的每日费用清单制。并把这些制度编辑成册定期组织学习和考核,把各项制度渗透到职工头脑中,贯穿于日常工作中,落实在工作行为上,从严要求强化了敬业意识。

3、加强文化学习,提高整体素质。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行风建设的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结合医院工作特点,我们把以学习提高素质作为我院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首先,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每月从政治、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等方面制定学习计划发放到各科室,收集相应的教材,组织职工利用早会时间学习,并定期考核,使职工综合素质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精神文明和行政管理、医护管理与预防保健、财务后勤管理、党团建设、工青妇活动与好人好事、药事动态,力求集知识性、专业性、娱乐性于一体,及时反映医院各部门工作动态和业绩,展现和讴歌职工的精神风貌,架设与各兄弟单位交流与沟通的桥梁,提供一方展示自我聪明才智的舞台。不仅丰富了生活,而且鼓舞了士气。今年三月份,我院代表参加了“庆三八妇女风采展示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使我院职工的精神风貌得到充分的展示。

行风建设工作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抓好行风建设工作任重道远。我们相信,有上级的正确领导和支持,有同行的帮助,有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抓巩固、抓规范、抓深化,树立行业新风,展示良好的医院形象。

二0一一年十月

2.评议汇报材料 篇二

一、规划思考:理念与要素

早在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就对法治提出基本要求, 即“已经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的良好的法律”。以此观规划, 要想使规划普遍且有效地执行和实施, 规划本身必须具有良好的策划设计和科学的编制技术。要编制一个适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规划, 我们认为, 首先要深入思考高等学校改革发展所应坚守的理念和基本要素。

(一) 确定“三先”理念, 即服务先导、要素先思、资源先行

一是服务先导。要突出“两个主体”, 为学习者服务、为需求者服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这“两个主体”, 从本质上讲就是教育的利益相关方, 教育服务需要首先思考利益相关方的基本利益。

为学习者服务。学生是教育的根本对象, 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培养学生成才, 所以教育规划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编制理念, 以学生为关注焦点, 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为每个学生提供满意的学习条件和适合的教育。

为需求者服务。需求者是接受教育服务或产品的相关方, 需求者内在地要求教育服务应是高质量的, 所以规划编制还要树立为政府、产业、行业等需求方服务的理念, 除了考虑国家本位的教育价值外, 还要考虑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

二是要素先思。确定规划思考的方向和路径, 要充分考虑规划编制的基本要素, 使之不偏离轨道。为了使规划更为有效, 为规划立法以及确定规划的实质要素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如美国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对高等教育进行分类, 其高等教育分类的重要原则是:功能分类、层次内竞争、层次间合作。又如日本, 1957年岸信介内阁制定的《新长期经济计划 (1958~1962年) 》, 把高等教育发展计划编入经济发展计划中, 从1957年至1968年, 每年都依据不同的政策来实施增招理工科大学生的计划。

从这些国家的经验来看, 编制一个良好的教育规划应在层次、类型、布局、功能和举办方等基本要素或方面下功夫。层次就是规定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处位置, 避免盲目升格、“眼睛向上看”、迷失自我甚至偏离方向。类型就是规定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类别。院校定位要准确, 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避免同质化倾向, 避免院校类型模糊、趋同现象。布局就是规定各个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空间布局、学科布局、专业布局、课程布局, 避免低水平重复设置。功能就是规定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不同功能, 包括引导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 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师资生源进行功能定位。举办方就是规定高校举办者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 形成不同办学模式, 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避免权利、义务和责任不明确的现象。教师就是要规定教师的成长、发展条件及待遇等相关问题。教师是教育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者、劳动者和创造者, 是这个学术共同体的核心力量。没有这个群体的存在, 大学将不成其为大学, 所以在大学治理中, 必须明确这个群体的利益诉求。

三是资源先行。资源先行意味着有多大实力办多少事, 要立足实际资源条件进行规划编制。主管部门思考全局性规划时, 要考虑到资源配置的合理、公正并有所倾斜, 通过资源杠杆引导教育合理定位和持续发展。

通过财政手段参与和引导高校教育事务是国际通行做法。如美国《莫里尔法案》和《高等教育设施法》等。政府必须在规划中明确资源先行的理念, 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如重庆市将继续保持全市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与同年财政收入增幅同步, 高等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在2012年本科达到12, 000元、专科达到6, 000元的基础上逐年递增, 并积极落实城市住宅建设配套费按规定标准用于教育, 学校建设工程减免城市建设配套费等有关规定, 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交纳的建安营业税及附加由市财政全额返还学校用于学校建设。

项目引导是指除了必要的投入外, 还应集中优势资源建设高校。尤其是高校的基础建设项目。我们主张必须把高等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和“三重”建设工程纳入到国家或省市的重点项目之中加强建设, 从而进一步满足教育教学和生活需要。

拓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渠道。除财政拨款外, 应积极探索高等教育经费多方筹措渠道。如通过布局调整、学校迁建等方式, 老校区置换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和置换收益, 统筹投入高校的各项建设工程当中。积极探索利用金融、保险、信托等方式, 开拓高等教育融资活动的新途径。

当然, 目前对高等教育实行的是生均拨款和项目拨款的拨款机制。生均拨款助长了一些高校盲目扩大规模的欲求, 项目拨款又助推了高校“跑项目”的风气。因此, 编制规划还要进一步优化拨款机制, 综合考虑条件、师资、资源等综合因素的考量, 设计相应权重, 考虑特殊性设置适当倾斜机制。如改按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点等进行“额外”或“救急”拨款为向特殊地域区域、特殊学科等拨款。如向西部、武陵山区、边境、海洋等地区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相关学科拨款, 避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以争博士点、硕士点, 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为学校发展重点的现象。

(二) 打造“两个特区”, 即学术特区与个性化特区

高校是学术的殿堂, 理应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在当前条件下, 思考高校规划应有“特区”思想, 即应着力打造两大“特区”。

一是学术特区。挑选出与高校发展高度相关的学术要素, 并以长远发展需要、社会需要为基础, 对学术发展进行战略性设计, 在弱薄或空白领域形成学术特区, 为科研人员打造自由的学术氛围, 形成以一个或几个高校协同创新的学术特区, 形成以专业群为基础交叉研究的学术特区, 形成以培养学科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学术特区。

二是个性化特区。个性化是高校生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只有坚持、发展和扩大自己的特色, 以特色带动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才能将特色转化为高等教育的优势, 才能成为个性化特区。一是要形成区域个性, 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二是要形成需求个性, 满足不同群体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三是要形成高校自身的个性, 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 特色更加鲜明。

二、规划评议:引领与助推

我们所进行的规划评议活动, 是推动规划并引领规划具体执行的一种新的尝试。我们进行了精心的策划酝酿、前期准备和试点实施, 从“为什么”“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 “为什么”评议规划

我们在评议规划前, 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据统计, 本单位人员了解规划编制基本情况的占1/5左右, 参与了编制工作的更是寥寥无几;了解基本定位、主要目标任务的占1/10左右;有1/3的单位审定规划程序不合法;一半以上的单位没有专项规划和年度落实计划。更有甚者, 一个县的教育规划, 除县名外几乎照搬了市教育规划的内容, 还有些区县高薪聘请外单位的所谓专家进行了脱离本县特色与实际的编制规划等等。这些现象表明, 无论是政府行政部门, 还是基层单位对执行和落实规划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到位。如何确保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既让规划“落地生根”又“开花结果”, 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2011年底,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就国务院关于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工作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询问。此次专题询问是当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继中央决算、保障性住房建设两个专题询问之后组织的第三场专题询问。共有12位常委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问题, 涉及教育投入、教育公平、人才培养、校园安全等领域, 是近年来专题询问提问最多的一次, 对国家教育规划执行情况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我们认为,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专题询问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从国家层面对教育规划进行评议的重大举措。可以说, 对教育规划进行评议质询已历史性地提升到了国家高度, 也为我们开始对地方教育规划进行评议提供了依据。

教育的未来呼唤评议, 百姓愿景的实现期待评议, 教育规划的执行和落实需要评议。这就是我们探索建立教育规划评议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教育规划评议之初就是落实教育规划之时。2010年,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开始编制全市“十二五”教育规划之初, 就确定了按照“六个步骤”, 即思考论证、研究标准、制订方案、试点引路、整改完善、面上推进等, 通过这环环相扣的六个步骤, 来具体实施规划评议工作的设想, 对评议可能关涉的具体细节进行充分的考虑。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体会到评议规划是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规划评议工作的开展可以进一步确保教育规划“落地生根”并且“开花结果”。我们的设想及所进行的工作得到重庆市政府的高度认可, 并将规划评议写入了重庆市“十二五”教育规划。

(二) “做什么”基础准备

为实施教育规划评议工作, 我们重点做了“四项准备”工作。

一是思想准备。首先是思想发动, 形成了上下一致的基本共识。即:有必要、需稳妥, 先试点、后推进。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统一价值取向, 即:办好每所学校, 成就每位教师, 发展每位学生。

二是理论准备。用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现代教育评价理论指导规划评议实践活动, 同时首创实行规划评议首席专家负责制度。

三是标准准备。遵循“科学性、发展性、全面性、导向性、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则, 兼顾共性要求和个性特征, 抓住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 设立了“基础”和“发展”两大类评议指标。基础指标是针对规划文本编制质量提出的基本要求。重点对规划编制过程、审定程序、群众知晓度、结构内容、逻辑关系等方面进行跟踪评议。发展指标是针对执行和落实规划目标任务质量提出的基本要求。重点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终结性目标任务以及修正规划等情况的跟踪评议。区县教育规划评议的关注重点是“三度”, 即城乡教育一体化达成度、教育公平度和义务教育均衡度。高校规划评议的关注重点是“四大任务”, 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 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对直属中小学校规划的评议, 关注重点是“两率三性”, 即学生成长率、教师进步率和学校发展性、示范性、特色性。

四是方案准备。组织专题研究论证会10多次, 各方面的参与专家达到126人次, 征求意见建议587条。在此基础上, 确定了评议工作的基本思路、指导思想、评议原则、评议对象、评议依据、评议标准、评议内容、评议方法和评议要求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理清了逻辑关系, 明确了操作步骤和办法, 形成可操作的评议方案。评议对象上, 分为区县、市属高校、委直属中小学三种类型;专家构成上, 实行评议首席专家负责制和评议专家专项分工制;评议环节上, 主要包括单位汇报、专家质疑、问卷调查、抽定人员座谈、查阅资料、实地考察、专家评议、现场打分和意见反馈等程式, 形成“整体衔接、循序渐进、注重过程、有效监测、及时调控”的评议过程。

(三) “怎么做好”评议工作

概括起来就是:站在国家未来、民族振兴、百年大计的高度, 心系教育, 加强指导;注重“三个把握”, 突出“三个关注”, 强化监测, 动态跟踪;最终达成“一个目的”。

注重“三个把握”。一是把握好“三步走”的评议工作节奏。教育规划的编制和执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 我们把评议规划工作分完善性、中期性和完成性三个阶段进行。完善性阶段重在于对规划文本的评议, 主要是对文本的编制过程、审批程序、任务分工, 规划依据、逻辑结构、定位目标、语言文字等方面提出质疑和建议, 确保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逻辑性和可操作性。中期性阶段重在对规划目标任务年度落实情况以及根据实情修正规划情况的评议, 促进年度目标任务的实现。完成性阶段通过检测“终结性”目标与“起始性”目标的差异, 评议规划总体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二是把握好“三维度”的质量标准:第一个质量标准是定位的契合度, 也就是与国家、全市、自身发展需要相对比, 确立好“六大定位”, 即理念定位、思路定位、目标定位、措施定位、特色定位和风险边界定位;第二个质量标准是举措的创新度, 即学校为了促进目标任务的实现所采取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对策;第三个质量标准是目标的达成度, 即在横向上进行同型比较, 与西部地区, 与市内同类区县、高校, 比差异度;在纵向上, 与“十一五”期间、“十二五”期间、“十三五”期间比进步率。三是把握好“三结合”的评议方式:将自评与专家评议相结合, 并以自评为主, 专家把脉问诊开出良方, 被评单位自评整改, 把自评过程变成评议对象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动态过程, 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优;“定性与定量评议相结合”以定性评议为主, 提出指导性的诊断建议;“形成性与终结性评议相结合”以形成性评议为主, 把评议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

突出“三个关注”。一是关注“三种文本”的变化, 即规划最初的原始版、新形势背景下的修正版和年度工作的实施版, 把评议效果体现在三者的变化上。二是关注“五个度”, 即规划审定程序的合法度、群众的知情度、实施的风险度、过程的执行度和终结的落实度。三是关注“三个挂钩”, 即区县教育规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与区县党政一把手教育政绩年终考核结果的挂钩;市属高校事业规划编制和执行情况与招生计划、申请专项的挂钩;直属中小学规划编制和执行情况与领导班子配备、绩效工资的挂钩。总而言之, “三个关注”强调评议结果的综合运用。

最终, 达成“一个目的”:即保障各级各类教育规划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有力推动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四) 初步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与推进, 重庆教育规划评议活动已初步取得一些成效。

一是把教育规划的编制与执行由“务虚”变得更加“务实”, 把规划从“墙上挂挂”变得能“落地生根”。通过评议, 帮助各区县、市属高校和直属中小学, 诊断规划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对策, 从而促进被评单位形成“自我设计与实施、自我监控与调整、自我完善与发展”内在的改革发展动力机制, 推进了教育的科学发展。通过评议, 及时引导区县领导和强势部门把精力放在优先发展基础教育上、放在优先落实教育规划目标任务上, 而不是好高骛远的新建高校;引导高校把精力放在内涵建设上, 放在彰显个性和提高质量上;引导教育行政部门把精力放在为基层优质服务上、放在监控指导上;引导直属中小学把精力放在特色发展上、放在发挥示范作用上。

二是探索构建了一套评议教育规划的思路、标准、制度、机制和方法体系, 为教育规划评议工作探索了路子。我们根据国家和重庆市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以及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要求, 以现代学校管理和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为指导, 以“办好每所学校, 成就每位教师, 发展每位学生”为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 依据各区县 (自治县) 、市属高校和委直属中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顶层设计规划评议制度, 科学构建规划评议体系, 扎实开展规划评议工作, 努力把规划从“务虚”变成“务实”, 将科学谋划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全面实现教育发展目标。

三是通过规划评议, 发现了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 制订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如根据规划评议意见和建议, 受评高校开始重新审视发展目标定位, 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定位的科学内涵和外延;审视本校办学规模的科学依据和下一步的工作方针;审视和完善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的特色凝练;一些区县取消了“办大学”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举措等。同时, 通过对区县教育规划的评议, 发现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带来的问题, 制订了全市城乡学校布局调整的指导性意见;发现职业技术教育“通道不畅”“质量不高”的问题, 制订了建设职业技术教育“立交桥”体系方案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三、存在的问题

由于评议教育规划工作, 启动和推进的时间比较短, 实施工作中还存在着“三难局面”和“四不够”的现象。

“三难局面”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难是“一头热”。教育行政部门热心, 而涉及教育规划的人事、财政、编制、计划、国土、规划等强势部门态度上还有点儿冷淡, 不是那么积极。第二难是“高要求”。教育规划的编制和执行本身就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 而且是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被评单位又对规划评议寄予了很高的期待, 这对评议工作的组织者和参与专家都提出了很高要求。第三难是“无定式”。评议规划是一项开拓性的创举, 是一种探索, 也是一项“吃螃蟹”的工作, 既无先例可寻也无经验可鉴。

“四不够”现象包括四点。一是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到位, 对进行规划评议, 很多受评学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评议活动的重要性, 在对规划评议过程中表现出来不理解的情绪, 虽然不反对但也不支持, 持一种观望态度。二是理论支撑实践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对于为什么评议, 如何有效的支撑规划执行的有效性在理论准备上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尤其是对首席专家负责制的设计的理论支撑研究方面。三是对评议标准的把握还不够精准, 可由于我们设计的指标带有首创性质, 还有进一步提高完善的空间, 目前对评议指标的把握还不够精准。四是实施方案还不够完善, 尽管我们在规划评议前期准备、思考论证等各个环节都精心设计, 考虑各种细节, 但因为量大面广, 学校又都具有不同的特殊性, 所以在实施方案是难免出现一些纰漏, 这些都需要在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3.民主评议工作汇报材料 篇三

深入开展教育系统民主评议工作是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我校认真落实吉林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民主评议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船营区教育局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中小学校民主评议工作,以树立教育形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的,以规范收费行为,加强师德教育为重点,有组织、有重点、分步骤,规范管理,依法治教,切实开展了学校民主评议工作,树立起学校良好的形象。现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上做到健全机构、领导重视、职责明确。民主评议工作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每一位教师。离开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参与,评议工作就难以落到实处。为此,我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召开动员大会,拉开序幕。在民主评议准备阶段,李宏校长亲自组织召开动员大会,使全体教师明确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具体内容和要求,理解良好的行风是由每一个教师的努力和形象汇集而成的,增强了全体教师加强行风建设的紧迫感。组织教师学习,突出重点。学习是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是为了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基于这种认识,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全体老师学习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将我校讨论制订的《吉林市回族学校2011民主评议工作实施方案》,让每位教师发表意见和建议,鼓励大家献计献策,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根据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我校把政(行)风建设摆上行政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听取行风评议的汇报,研究、分析学校民主评议的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学校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2、建立健全学校民主评议工作领导机制,学校成立了以李宏伟校长为组长、赵哲副校长副组长、其他行政人员为组员的民主评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民主评议工作安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将行风建设列入学校工作日程,班子成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3、加强学校行风建设,联系实际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民主评议方案和确实可行、有效的措施,使行风建设与行政、业务工作有机结合;与全体行政人员签订行风建设工作责任制,要求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牢固树立四种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4、做好学校民主评议代表的聘任工作,努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教育环境。

二、公开政风行风承诺,做到重点突出、诚信践诺。

研究制定了《吉林市回族学校行风建设六项承诺》,并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广泛宣传,践信承诺。承诺如下:

1、严格依法治教。按照《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加快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规范教育收费管理。严格执行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规范学校收费管理,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切实落实“阳光收费”管理;

3、推行招生阳光工程。切实做到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工作程序、咨询服务及申诉渠道、重大事项查处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和学生及家长的监督;

4、认真落实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否定报备、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绩效考评、失职责任追究、行政告诫等制度,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5、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6、加强监督检查。设立举报电话,(校长室62130588)认真受理教育收集、招生考试等投诉和违纪违法举报,坚决查处教育系统各种违纪违规行为。学校及时在校门口悬挂“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宣传横幅,设立了行风意见箱,公布了学校接受监督的电话号码,通过少先队、家长学校和“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向社会承诺,广泛接受社会的评议和监督,促进问题的有效整改。

三、查找问题、落实整改做到措施有力,整改到位。

要把行风建设抓出成效,就要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关键在于找准行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切实进行整改。我校严格按照实事求是、力求实效的原则,着力查找问题,主动接受评议,边查边改,扎实推进自查自纠。

1、自我对照,开展内部自查。师德乃教师之魂,教师是学校发展之本。为了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我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五看五比”活动让大家自我对照,时时提醒自己,并以书面形式写出自查汇报,重点突出自身的师德表现、敬业精神、爱生态度、业务水平等,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力求尽善尽美。

2、广泛纳谏,接受他人评查。学校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在汇总教师自评和评议学校领导的基础上,组织召开部分教师代表座谈会,更具体地聆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11月23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在部分学生和家长中开展了评教活动,着重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师德方面进行评议;2011年11月25日下午我校邀请社区和单位代表、家长代表30多人来校评议、座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通过评议我校的评议结果满意率为100%,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行风工作非常满意,部分代表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如建议学校有自己的校车。

3、我校高度重视,细梳慢理,逐一落实,边评边改。如进一步深化校务公开制度,实行阳光操作,调动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把严格教学常规管理看作学校日常工作重要一环,把贯彻落实《教学常规管理规定》作为学校工作管理的重点来抓,加大检查力度,以严治教,深入了解掌握教师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听课、教研等全面情况,及时纠正教师存在不足之处,确保正常教学秩序,促进良好教风形成,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学生安全,实行教师护送学生制度,为学生服务,让家长满意。

四、建章立制,民主评议成效显著。

1、广大教师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教育的本质就是服务,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强化了师德建设。教师能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将师德师风建设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增强了法律意识,能依法从教,面向全体学生,倾心为每位学生服务,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2、工作作风明显改进。通过此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领导班子身先士卒,听课、谈心、了解学校中的实际困难,及时为学校、教师排忧解难。领导班子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重大决策集体研究的原则,实行民主公开制度,增强了教职工的责任感,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3、深入开展的民主评议工作进一步端正了学校的行为,增强了广大教师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学校师生勤学乐教,精神面貌好。

今后我校将继续以此为契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断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以良好的学校形象为社会服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4.迎接行风评议汇报材料 篇四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我们**工商所自2000年以来,在县工商局党组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狠抓行风政风建设,采取多种措施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队伍建设为主线,采取多种措施促行风政风好转。98年以来,特别是“两费”停征之后,我所紧跟国家局、省局工作思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监管与服务上来,行风政风实现根本好转。2000年至今,先后开展了干部纪律作风整顿、“三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主题教育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认真学习、仔细查找、征求意见和建议,限时整改等措施促进行风政风工作。目前我们工商系统在全省行风评议中已连续3年获群众满意率第一名的殊荣。

二、以履行职责为基础,确保群众放心消费。

在工作中,我们按照要求对企业商户采用信用分级,确保监管人员每个商户巡查到位,并填写市场巡查本。对于在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市场秩序稳定,建立了12315应急机制,第一时间解决消费争端,确保消费者安全消费。

三、以廉政教育为抓手,保持队伍纯洁性。

多年以来,我局注重廉政教育,目前形成了每年每个基层工作人员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的良好习惯,同时我们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与自我监督的作用,利用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基层维权服务站、12315投诉中心的多功能性,对工作人员违规违纪现象进行监督、投诉,同时我所利用政务公开向社会各界人士公开办照、处罚标准。以上措施实施以来,我所未出现一例违规违纪行为。

四、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架起干群连心桥。**镇去年“三杯”竞赛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应当说工商部门也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为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工商所软件、硬件一起抓,对于在辖区投资兴建的企业,由所长跟踪服务。辖区内宏龙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由于企业初期起步难,所长全程服务,历时2个月,帮助企业办理了营业执照正常投产。结合“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工程,“百亿送贷”工程,为农民商户贷款2000多万,解决了创业资本难、融资难的问题,在工商部门与企业、商户、农户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行评代表,希望你们多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批评,对我们的工作、作风进行指正。我们一定虚心接受,积极整改。

谢谢大家!

5.万人评议汇报材料2 篇五

实践活动第二阶段工作情况汇报

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事、我让群众满意”“万人评议学校”践诺实践活动工作是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我校坚持以树立教育形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的,以规范收费行为,加强师德教育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纠建并举、评建结合的原则,有组织、有重点、分步骤,规范管理,依法治教,切实开展了万人评议学校工作,树立起学校新的形象。现汇报如下:

一、巩固第一阶段成果,使评议工作顺利进行。

评议工作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每一位教师。离开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参与,评议工作就难以落到实处。为此,我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4月15日召开的动员大会,拉开了序幕。在教育准备阶段,校长亲自组织召开动员大会,使全体教师明确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具体内容和要求,理解良好的行风是由每一个教师的努力和形象汇集而成的,增强了全体教师加强行风建设的紧迫感。4月22日教职工大会上,支部书记结合“抓党风、强师风、促校风”“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中,组织教师学习,突出重点。学习是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是为了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基于这种认识,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全体老师学习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将我校讨论制订的《冯三中学开展“我为群众办事、我让群众满意”“万人评议学校”践诺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让每位教师发表意见和建议,鼓励大家献计献策,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根据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我校把政(行)风建设摆上行政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听取政风行风评议的汇报,研究、分析学校中评议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学校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2、发挥领导小组成员作用。通过行政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各处室具体负责落实各项工作,将评议工作列入学校工作日程,班子成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3、做好了监督员的聘任工作,配合评议代表开展工作,努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教育环境。

4、严格执行《冯三中学开展“我为群众办事、我让群众满意”“万人评议处室”践诺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中工作纪律等有关规定。

5、以校园信息网,博客平台等形式,及时反映本单位政风行风建设情况,并按要求积极向有关单位报送相关资料。

二、公开承诺,重点突出、诚信践诺。

研究制定了《冯三中学教师管理制度和教师工作规范》,并以《开阳县中小学(园)教师不得有下列违反师德的行为》规定,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广泛宣传,践信承诺。承诺如下:

(一)信息公开。认真履行责任,在政策法规、管理制度、教育收费管理、信访办理时限、服务承诺等方面做到公开、透明,该公开的要全面公开。

(二)依法办学。正确履行职责,严格依法依规办事,有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行为及乱收费行为。国家划拨“两免一补”惠农资金的落实情况。

(三)教育服务。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团结协作、钻研业务、为人师表,有无违反省教育厅“五个严禁”、《开阳县中小学(园)教师师德管理办法》的行为。

(四)廉洁自律。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忠于教育、廉洁奉公,有无徇私舞弊、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问题。

(五)制度建设。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度完善,行风建设责任制落实,对师生、家长等反映问题的受理、整改和反馈机制是否建立。

学校及时在校门口悬挂“开展万人评议学校活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宣传横幅,设立了意见箱,公布了学校接受监督的电话号码等形式,向社会承诺,广泛接受社会的评议和监督,促进问题的有效整改。

三、落实具体,措施有力,整改到位。要把行风建设抓出成效,就要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关键在于找准政风行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切实进行整改。我校严格按照实事求是、力求实效的原则,着力查找问题,主动接受评议,边查边改,扎实推进自查自纠。

1、自我对照,开展内部自查。师德乃教师之魂,教师是学校发展之本。为了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我校在开展教师““抓党风、强师风、促校风”“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的基础上,又将《开阳县中小学(园)教师不得有下列违反师德的行为》规定下发给每位教师,让大家自我对照,时时提醒自己,并以书面形式写出自查汇报,重点突出自身的师德表现、敬业精神、爱生态度、业务水平等,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力求尽善尽美。

2、广泛纳谏,接受他人评查。学校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在汇总教师自评和评议学校领导的基础上,组织召开部分教师代表座谈会,更具体地聆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评教活动,着重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师德方面进行评议;邀请马江社区和单位代表、家长代表来校座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通过各种形式的评议使原先未发现的一些问题得以浮现,为进一步整改提供了基础。

3、深入整改,做到边评边改。评议中的“评”是手段,“改”是最终的目的。针对评议中的热点、难点以及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我校高度重视,细梳慢理,逐一落实,边评边改。如进一步深化校务公开制度,实行阳光操作,调动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把严格教学常规管理看作学校日常工作重要一环,把贯彻落实《教学常规管理规定》作为学校工作管理的重点来抓,加大检查力度,以严治教,深入了解掌握教师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听课、教研等全面情况,及时纠正教师存在不足之处,确保正常教学秩序,促进良好教风形成,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学生安全,实行教师护送学生制度,为学生服务,让家长满意。

四、建章立制,纠建并举,成效显著。

1、广大教师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教育的本质就是服务,通过开展评议活动,强化了师德建设。教师能以《教师职业道德 规范》为准则,将师德师风建设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增强了法律意识,能依法从教,面向全体学生,倾心为每位学生服务,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2、工作作风明显改进。通过此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领导班子身先士卒,听课、谈心、了解学校中的实际困难,及时为学校、教师排忧解难。领导班子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重大决策集体研究的原则,实行民主公开制度,增强了教职工的责任感,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学校领导带头执行廉政建设有关规定,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以权谋私、办事推诿等不正之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规范办学行为,不违规补课,学校风气积极向上,教育教学秩序井然有序。

3、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推进“校务公开”特别是学校“财务公开”,切实制止乱收费现象,实现科学民主理财。规范校务公开制度,按规办学定收费,合理支出,收好管好用好各项教育经费,严格执行收费项目和标准,并将收费标准在校务公开栏公布。

4、学校各项工作提档升级。深入开展的评议工作进一步端正了学校的行为,增强了广大教师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学校政通人和,师生勤学乐教,在和谐发展的轨道上取得了教育效果。

总之,“万人评议学校”工作既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一项永无止境的系统工程。今后我校将继续以此为契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断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以良好的学校形象为社会服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冯三中学

6.评议激活数学课堂教学 篇六

下面以计算机辅助抛物线教学为例进行评议, 谈谈如何

(一) 充分而又恰当地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 展示几何轨迹的动态效果, 使数学课堂“动”起来, 也使学生动起来

传统的抛物线定义和方程内容的教学, 一般都用类比的方法, 从椭圆、双曲线的定义复习出发, 提出问题, 如, “在平面上到一个定点与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什么”, 然后建立满足条件的关系式, 推导出方程。学生从形式到形式接受知识、记忆分式, 整个课堂是安静的。处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学生, 对计算机非常迷恋, 他们喜欢新技术, 对计算机进入数学课堂十分欢迎, 每位同学都兴致勃勃地等待计算机将给他们带来的惊喜。不同于课本的提问, 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不容易出现的轨迹图形, 更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计算机不失时机地展示, 把抽象的思维形象地表示出来, 静态的数学“动”了起来。同时, 对于特殊条件下的轨迹, 计算机也给出了图形, 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加深了分类讨论的理解。

(二) 教会学生将知识结构化,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旧知识与新知识有机组合, 形成网络, 掌握知识系统的结构

在数学教学中, 学生学到的是独立的知识点, 只能够应用这些知识点解题, 应付考试, 但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终生学习是无益的。只有教会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 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才能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 才有可能实现创新和创造。

例如, 当课堂教学进行到例题“证明圆心为坐标原点, 半径等于5的圆的方程是x2+y2=25, 并判断点M1 (3, -4) 、M2 (-25, 2) 是否在这个圆上.”时, 尽管学生刚学习圆锥曲线的定义, 对分类讨论不熟练, 但经过思考、尝试和交流, 在教师的指导下, 能够完整认识二次方程与圆锥曲线关系过程。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十分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如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及类比等。

(三) 重视数学的应用性教学, 拓宽学生的思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完整的数学课程分为抽象、符号变换和应用三个阶段。而以往传统的数学课程一般以“掐头去尾烧中段”的形式进行教学, 即只要求学生会分解数学题, 不需要了解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和形成、发展的过程, 也不用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从而导致了数学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根据科学认识的形成和发展途径, 可以把数学活动分为三个层次: (1) 借助于观察、试验、归纳、类比和概括积累事实材料; (2) 由积累的材料中抽象出原始概念和分理体系, 并在这些概念和体系的基础上, 演绎地建立理论; (3) 应用理论。

在此意义上, 我们必须重视数学抽象和数学应用, 改革传统的数学教育观念, 把数学应用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才能的高度来认识。

现实生活中双曲线的应用, 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现实背景以及应用实例,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激励了学生探索的愿望。

(四) 给予学生自主参与的空间和时间, 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现代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要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应当注重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取终生受用的数学创造才能。

在抛物线教学中, 无论是问题引入、方程推导、还是例题解决, 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尝试、研究和讨论, 以不同的方式交流, 几个学生或全班学生。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走下讲台, 走入学生中间, 倾听学生的思路、讨论, 把握学生的思维情况, 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节奏, 使全体学生都更有信心地投入教学过程。

这样的过程, 不仅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和信心, 利用现代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更有利于群体间交流的活动环境, 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

(五) 切实落实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现实材料,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学, 同样承担着对学生的道德、思想和素质进行教育的任务。因此, 数学教师要善于把握每一个教育的材料和时机, 以生动、翔实的事例,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科学教育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等等。

抛物线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与椭圆、双曲线的关系, 二次方程随字母系数的变化, 特别是通过电脑演示所展现的从量变到质变, 给学生的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及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六) 小结

我们的目标始终应当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同时, 数学教师应当主动的参与现代教育科技的学习和使用, 明确数学是科学, 也是技术。数学充满活力, 教师要把这活力带入课堂, 带给学生, 便数学课堂教学“动”起来, “活”起来, 使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柳思俭, 淳于家新.实用中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上一篇:浅谈如何让低年级学生有趣识字下一篇:超市理货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