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兄弟》读后感

2024-11-04

《彷徨~兄弟》读后感(11篇)

1.《彷徨~兄弟》读后感 篇一

《彷徨》读后感

记得在我孩童时,曾读过一些鲁迅的小说,可能那时年幼,看不懂它们,近几天,我重读了《彷徨》,让我深深地感到先生那种深沉、愤慨,犹如匕首投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复杂心情。

《彷徨》收录1924年的《祝福》、《在酒楼上》、《肥皂》和1925年的《孤独者》、《伤逝》、《离婚》等,共11篇。《彷徨》虽然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更多的注意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挣扎,但也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同《呐喊》相比,《彷徨》较多的流露了作者当时忧郁、彷徨的情绪,但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同样是清醒和深刻的。《彷徨》中有关农村题材的作品,都是表现农村妇女命运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性命运,是对封建礼教“吃人”的又一次有力控诉。《离婚》是鲁迅先生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深刻地展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现实,表明农村妇女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彷徨》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最触动我灵魂深处的是《祝福》和《伤逝》这两篇。

《祝福》是《彷徨》中的名篇,里面有一个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祥林嫂。她作为一个受侮辱,受迫害,被剥削,被奴役的中国劳动妇女是富有典型性的,她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她的生活遭遇,思想轨迹及被扭曲的性格充分暴露了旧社会对劳动妇女的深重压迫,尤其是精神捶残。《祝福》把目光关注于农民身上,深刻地展示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农民的现状,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凶残本质。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表明在这个社会中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也表明这社会的冷酷、麻木。而这一切,正反映了先生对这种气势,对这一社会的强烈不满,厌恶以至愤怒。

《伤逝》是先生唯一一篇爱情小说。真的是大家手笔,有很多真理的光芒闪烁。“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生活是第一要素。人首先要能好好活着,才能言爱。有爱,并不等于有牛奶和面包。子君和涓生爱的破裂重要因素就是现实生活的压力。好在今天的女孩子比子君更幸福的是经济上独立了。所以,女孩,当你在爱和事业中面临选择时,千万记得,没有事业的爱犹如无根之萍,多半会飘荡出你的视线。有立足之本才有爱,这是最基本的道理。《彷徨》是先生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社会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的”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在这样的追问下,产生了《彷徨》。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了那些从黑暗中觉醒,满肚子不平,憎愤,然而脑子里空空洞洞,成日以不平与牢骚喂哺自己的灵魂,但同时肩负着旧时代的重担,偏见,愚昧,固执,虚无思想,冒险主义,短视,卑怯,——这样的人们。《彷徨》中有不少热情向光明的人物,但这些人物也不少缺陷,梦想着深山大泽丛林伏莽的“消生”。现代人不能没有缺陷,因为现代人是前代人的后代,而且是长期被压迫下的人们的后代,又是被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所包围,被种种偏见与愚昧包围。但是,先生并不以为这种缺陷是“命”定的,是天老地荒终日如斯的,正因为他并不信永远会如此,所以他要无情地剥露这些缺陷的所以然与根源,也正因为他不信,所以他借着“无有”写他的渴望,而《离骚》的句子——“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他的渴望的暗示。

读着《彷徨》,我感到一阵阵的痛苦,为那时凄惨的现状而痛苦,为那时麻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这痛苦之中,我又为有先生这样清醒的人们而感丝丝安慰。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铁肩担道义”的勇者,独立潮头,振臂呼喊,这样,时代才有希望,历史的车轮才能向前推进!

2.去留两彷徨 篇二

2003年4月10日,英美联军拉倒了巴格达市中心的萨达姆塑像,这表明统治伊拉克20多年的萨达姆政权从此倒台。与此同时,萨达姆时代派驻到各国及有关国际组织的外交代表也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伊拉克驻联合国代表穆罕默德·杜里神色黯然地向新闻界宣布“游戏已经结束”后悄然离开纽约,许多人对他心生同情。而在北京,伊拉克原驻华大使仍在做着最后的努力。当巴格达新当局派遣接替他职务的代表到达北京后,他表示不愿离开。但无论如何,萨达姆时代外交官们的前途与命运,在这无奈的时刻似乎已成定局。

政权变更:历史的平常一幕

可以说,每一个国家的历史都是一部政权不断变更的历史。从某个角度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各国政权不断更替、不断变化的历史。

各国政权的变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合乎宪法、法律或朝政规则的平稳过渡,如国王退位、死亡后法定继承人的即位,国家领导人任期届满后的重新选举与组阁等;一类则是通过革命、政变或起义推翻前政权,建立一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新政权,人们一般称其为政权的剧烈(或异常)变更。

伊拉克政权的变更当属后一类。从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角度而言,前一类变更通常不会导致国内秩序的混乱和国际关系的明显变化,而后一类变更,由于新政权与前政权持有截然对立的立场,会引发其有关国内和国际政策及法律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从而连带产生许多问题:新政权是否能有效地控制国内的局势?新政权如何迅速建立和调整国家机构和法律体系?新政权是否保持原有的与他国建立的外交关系?既存的其他国家是否承认这一新政权?新政权如何对待旧政府签订的国际条约。在这些亟待解决的林林总总的问题中,如何安置和对待那些驻外使节显然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政权的剧烈变更是一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现象,其本质属于一国的内部事务,他国无权进行干涉。因此,一国政权的变化并不能直接影响到其在对外关系中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也不能直接导致其驻外大使任命的结束,因为驻外大使是派遣国和驻在国在建交协议的基础上,由国家元首而不是由政府委派到外国的,他们是国家的代表。在接到国家新的命令和指示前,其外交官的身份和地位仍然是存在的。但是,当政权的变化与国家元首的倒台同时出现时,外交代表在理论上所具有的各种身份和地位在现实中几乎是很难实现的,正因为如此,根据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国际习惯,这种情况有可能导致外交人员职务的终止。无疑,前政权时代的外交官们的命运此时更多地掌握在别人手中。

前外交官出路:艰难的抉择

萨达姆在位时,在世界50多个国家派驻了外交使节,这些外交官在萨达姆倒台后的境遇各不相同:

伊拉克驻埃及的大使向设在开罗的也门领事馆申请政治避难,被也门政府接受;

捷克和西班牙响应美国号召,驱逐了部分伊拉克的高级外交官,宣布他们为“不受欢迎的人”;

伊拉克驻叙利亚大使馆在2003年4月12日开馆办公,并取下了悬挂在使馆门口的萨达姆肖像;

利比亚宣布与伊拉克断交,这实际上意味着不承认新伊拉克政权,终止与伊已建立的外交关系;

俄罗斯态度平和,继续给予伊拉克外交人员以特权和豁免。俄罗斯表示,在新一任伊政府决定向俄派遣大使前,俄将继续保持与现任驻俄大使阿巴斯·哈拉夫的工作联系。

中国政府声明,将按照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处理与伊拉克的关系问题,对于新任驻华代表与前驻华大使之间的纠纷,中国表示,希望伊拉克方面自行妥善解决这一内部问题。

各国的做法和伊拉克前外交官的实际处境表明,他们可以选择的出路无非有以下几种:一、宣誓效忠新政府,继续留用;二、被派遣国召回,调离或自动离开外交队伍,另谋他职;三、接受新政府审查,等候处理;四、寻求驻在国或其他国家的庇护,流亡海外。

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多少年来,在新旧政权发生根本变更的外交舞台上,上演的永远是一出出派遣国与驻在国、前政权与新政权、旧代表和新代表立场选择和命运的悲喜剧。无论其过程和结果如何,

无论你愿意不愿意,历史终将翻开新的一页。

伊拉克没有消失

伊拉克曾经以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名扬天下,尽管命运多舛,但是伊拉克没有消失,也不会消失。

萨达姆政权的统治结束后,代表伊拉克进行国家治理和国际交往的实体发生了变更,由伊拉克各政党和派别组建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担负起了过渡时期重建家园的使命。作为临时政府,它也将负责伊拉克对外事务的处理和善后工作,除了对前政府时期驻外代表机构进行清理、管理和调整外,还应保证各国派驻伊拉克的外交机构的安全和正常工作。目前,该临时管理委员会已开始此项工作,并拟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伊拉克驻各国使馆的调整和清理。

也许,对于伊拉克大多数的普通外交官来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艰难的抉择。因为对他们而言,伊拉克只有一个,无论为哪个政权工作,维护伊拉克的国家利益就是他们无悔的选择。

阅读背景

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1964年生效,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和加入了该公约)相关条款:

第二条国与国间外交关系及常设使馆之建立,以协议为之。

第三条一、除其他事项外,使馆之职务如下:

1.在接受国中代表派遣国;

2.于国际法许可之限度内,在接受国中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之利益;

3.与接受国政府办理交涉;

4.以一切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之状况及发展情形,向派遣国政府具报;

5.促进派遣国与接受国之友好关系,及发展两国间经济、文化与科学关系。

第九条一、接受国得随时不具解释通知派遣国宣告使馆馆长或使馆任何外交职员为不受欢迎人员或使馆任何其他人员为不能接受。遇此情形,派遣国应斟酌情况召回该员或终止其在使馆中之职务……

二、如派遣国拒绝或不在相当期限内履行其依本条第一项规定所负义务,接受国得拒绝承认该员为使馆人员。

第三十九条一、享有特权与豁免人员之职务如已终止,此项特权与豁免通常于该员离境之时或听任其离境之合理期间终了之时停止,纵有武装冲突情事,亦应继续有效至该时为止……

3.彷徨读后感 篇三

这本书,我刚开始满怀期待,后来看完内容,我感触颇深。期待什么?当然是对鲁迅先生写的内容的期待,悲哀什么?是书中封建社会对人们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让许许多多的人在封建礼教的狞笑中步履艰难的走着,这让我为那个时代的人感到不幸。

《祝福》是《彷徨》中我记忆最为深刻的。《祝福》中的祥林嫂,中年时期,靠为别人家做牛做马来赚钱养家,老年时期,她为了弥补曾经一不留神弄坏的门槛,在别人家打工了几年,这几年的工钱才足够她重修一个门槛。她一生为奴,印证了生活在传统制度下的人。面对自己无法掌控的命运既悲伤又无可奈何、只能听天由命的悲哀,然而上天好像与她开了一个玩笑,使她在这场玩笑中丧失了生命,以及她还未完成的心愿。

像祥林嫂这样的人还有千千万万,她只是其中的一员,封建礼教的强制束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终究在这场拉与被拉的比赛中,失去了生命。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没有恐怖的封建礼教,没有可以使唤你的雇主,可以自己掌控的命运,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是幸福的,是应该为之自豪的。

我们现在的生活不正是先祖以生命为代价所祈祷的美好未来吗?古老的民族经受了一个又一个磨难才迎来了今天美好的曙光,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美好生活,不浪费它的价值,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让华夏民族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呐喊彷徨读后感 篇四

二十年代的中国,黑暗、混乱、动荡不安,满目疮痍,热血的青年奋起反抗,期望毁灭这个千疮百孔的旧世界。于是有了“五四”运动,鲁迅先生写下了《呐喊》,向腐朽的封建社会发出了沉重的宣战。“五四”运动后是新文化阵营的分化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从,“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但鲁迅先生虽彷徨却不放弃。在鲁迅先生的作品里,表现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这又证明了鲁迅先生是十足的智者,是坚强的斗士,尽管遭到失败的打击仍然在锲而不舍地抨击着封建社会,他的作品尖锐有力地抨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他的言语犀利,像尖刀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表现了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他的人生是一个圆,有彷徨,有苦闷,但没有放弃。

呐喊彷徨中的25篇小说,大多篇幅不长,描绘的内容也往往是些俗不惊人的小事,但作家却以深邃的洞察力研究并把握某些重大社会事件的本质和一定的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从小事中选择和提炼出某些具有生活气息,揭示出具有历史政治意义的深刻时代主题。比如说《**》描写的是一个乡村禾场上晚餐时的小小纷争,实际上却通过侧面写张勋复辟事件引起的社会反响,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别开生面地深刻地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的极端不彻底性。《一件小事》写的是一件很小的小事,却表现了极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哲理。“我”坐在人力车上,看见一个突然横穿马路的老妇人,衣服兜上车把,轻轻地跌倒在地。事情发生后,“我”和车夫的思想行为,显示出极大的差异,一直发展到车夫在“我”的“诧异”之中,主动挽着伊的臂膊向巡警分驻所的大门走去。这时“我”突然感到车夫那“满是灰尘的后影”无比“高大”,“须仰视才见”,对自己“几乎变成一种威压”深感自我的渺小。简略的事件勾画,分外突出的行动描绘,异常细致的心理刻画,构成了一幅对照鲜明的艺术画面,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劣根性。

除此之外,小说中幽默、夸张和讽刺手法的运用的十分巧妙。幽默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带喜剧性的讽刺,有时以夸张的手法予以揭露,突出社会生活中敌对事物的矛盾所在与可笑之处,使其无可隐蔽,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

总的来说,鲁迅的小说中喜剧性的兴奋,但主要是以沉郁浓重的悲剧气氛为基调的。讽刺和幽默总是不可抑制地表现出来,并且同悲剧性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使人不得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即使像《祝福》这样的悲剧,在沉郁中也蕴蓄讽刺的激情。祥林嫂的悲剧不但成为令人悲恸的渊薮,更化为对封建制度的讽刺利刃,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鲁迅的讽刺艺术的卓越成就即在于通过形象的描绘,反映当时社会的某些重大的方面的问题。这样子使得小说在沉重的气氛中不失一种具有的号召性战斗意识。

而夸张的手法在《呐喊》与《彷徨》中也较为突出。夸张主要用在细节描写上,以达到讽刺效果和突出人物性格的目的。如:四铭对“恶毒妇”的刻骨铭心;对流氓侮辱孝女的下流话憎恶,而内心却欣赏;儿子无意中吃了他已经看准了的一棵菜心的反感等细节描写,有力地揭露了四铭的本质。

5.彷徨呐喊读后感 篇五

一声来自铁屋的呐喊,充满了鲁迅救国救民的希望,《呐喊》来由与此密切相关。

《狂人日记》是《呐喊》中的一篇代表作品。小说里的主人公(狂人)对周围的事物十分敏感,并且不由自主地产生错觉与幻觉,感到自己时时处于被迫害的境况下,于是不断产生疑虑与恐惧,心绪不宁。鲁迅小说里的狂人正是这样的。他看透了这个“人吃人”的世界,惶惶不可终日。这篇小说不算很长,却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朽与封建压迫。

《彷徨》是鲁迅的另一篇“黄金作品”。这篇小说描述了一个当时社会的黑暗、残忍,是大家看见世人真面目。鲁迅用自己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幽默辛辣的讽刺,包含的是他的一颗幽愤深沉的爱国之心。《祝福》也算是《彷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位农村的低层劳动妇女——祥林嫂的悲惨遭遇。鲁迅用包含同情的笔墨写出了她的苦难,抨击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祥林嫂的苦难从她嫁给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开始,她还有一个严厉的婆婆。丈夫死后,她便以逃跑的方式挣脱苦境。她来到鲁四爷家做女佣,这是一种受剥削的奴隶生活,然而她却很满意。祥林嫂的结局故然是很悲惨的。封建传统不仅剥夺了这个善良而又劳苦朴实的劳动妇女生前的一切,而且竟残酷到使她的终身幸福不能自主,悲惨地度过了一生。

6.彷徨与呐喊 篇六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拉斯科尔尼科夫;人格分裂;文化冲突;宗教情结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以下简称陀氏)的作品,得到的第一印象总是恐怖,其次方觉伟大,”陀氏的文学视角是向内的,他始终关注的是人隐秘而真实的内心世界,其作品中的主人公总是处于“恶”的我与“善”的我相互斗争、相互撕咬的痛苦境地,但这展示的是其主人公内心的真实,这是一种无人能窥的潜隐心理。这与陀氏独特的内心体验密不可分,陀氏的作品给我们展现的是人们内心的真实,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

与托尔斯泰同为俄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丰碑的陀氏,其命运是悲苦的,他的生命是悲剧的乐章,“人们想不到付出了多少鲜血”。陀氏终生与疾病(癫痫)作斗争,在屡次的生死中,陀氏对世界的理解,对人“斯芬克斯之谜”的理解是独特的,“涅瓦河的幻影”使陀氏看到了另一种现实,彼得拉舍斯基事件对陀氏的精神折磨,种种苦难使“其承受欢乐与痛苦,无人能与我比,在情欲中煎熬,便是我的幸福”。陀氏正是从一个痛苦的巅峰奔向另一个苦痛的巅峰,在痛苦中饱尝欢乐,这一切使陀氏形成了独特的内心体验,这种独特的内心体验在作品中的表现便是主人公的内心分裂、人格变形,这像钳刀一样撕扯着主人公及陀氏的灵魂,作家自己对人的探索的呐喊、彷徨格外沉重。

陀氏的代表作之一《罪与罚》,给我们展示的是俄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年拉斯科尔尼科夫(以下简称拉氏)在社会压迫下寻求出路而内心分裂的现实。

拉氏是一个善良、有进取心的贫困大学生,“但从某个时期以来,他一直处于一种很容易激动和紧张的状态,患了多疑症。他经常陷入沉思,离群索居,甚至害怕见到任何人,而不单单是怕与女房东见面。他给贫困压垮了……”生活的贫困使拉氏患了病,他的生理机制受到损害,这源于他长期烦躁、焦虑的内心,生理机制的病变是拉氏内心激动、紧张的外化,而生理机制受损又增加了拉氏内心受损的程度,这皆因贫困的现实而起,这为拉氏的人格分裂的形成提供前提。

现实的贫困使拉氏被迫辍学,走进了斗室,为生存而忧虑。在忧虑中,拉式以他所接受的尼采的超人哲学为基础,创造了自己的犯罪学说。拉氏根据自己对超人哲学的理解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类,第一类人是低级的弱者,第二类人是有天赋的人或天才,能在自己的社会上发表新的见解的人。“第一类人一般都是些保守的人,他们循规蹈矩,驯服听话,也乐于听话;第二类人却都会违法,都是破坏者,或者倾向于违法和破坏,这要根据他们的能力而定,这些人的犯罪当然是相对的,而且有很多区别:他们绝大数都在各种不同的声明中要求为了更好的未来,破坏现有的东西。但是为了自己的思想,如果需要,哪怕是需要跨过尸体,需要流血……第一类人永远是当代的主人,第二类人则推动世界的发展,引导它(第一类人)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段论述中,拉氏理所当然地划定了人的等级关系,第一类人处于社会底层,第二类人处于上层,他们之间存在有权犯罪和做出牺牲的关系,即第一类人只是第二类人支配的对象,第一类人可以维持世界的安定却使社会处于停滞状态,第二类人为推动社会发展破坏现存社会,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思想。如果我们套用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在拉式心理,第二类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以牺牲第一类人为代价的,而且符合规律。这一理论在拉式的头脑中扎下了根。根据这一理论,拉氏把自己划入第二类人的行列,然而现实的贫困却使拉式无法从根本上确认自己的地位。因此,拉氏时刻准备证明自己的理论及地位,拉氏的犯罪理论以及对自身地位的证明都是以牺牲他人为代价的,是实现自己所谓梦想的自私的个人愿望,这是拉氏本性中恶的成分的凝结,违背了本性中的善,善恶的较量长期撕扯拉氏的灵魂,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拉氏并未将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拉氏这一理论的产生是俄国传统文化与资产阶级文化相撞击的产物,是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忽视他人的自私的个人主义的表现,是人性中恶的积累与扩大,然而支撑拉式的理由之一便是:犯罪的权利和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是实现个人理想的手段和结果,其荒谬性可见一斑。

拉氏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成为第一类人,拉氏选择了杀死自己的女房东(一个依靠房租而生存的孤老太婆),拉氏是在预示性的梦的指引下完成杀人计划的。在完成杀人的过程中,一直存在两个梦,一个是具有预示性的梦,一个是现实的梦(杀死自己的女房东和她的妹妹),现实的梦是具有预示性的梦的延续。拉氏在具有预示性的梦的指引下完成现实的梦,是其人性中兽性作用的结果,却为其内心分裂点燃了导火索,使其思想、行为处于反复、易变的病态之中。

拉氏杀死房东回到斗室之中,对血迹和拿回的东西的处理:“突然”“突然”“突然”“一跃而起”“立刻发狂似的扑向”,这些突如其来的行为,是其内心恐惧不安的表现。在杀死房东之前,拉氏确信自己是有权利这样做的,一为自己,二为母亲,三为人类,因此拉氏认为自己是有权而无罪的,而在杀死房东之后回到现实中,拉氏意识到自己是平凡人,是有罪的,血迹、脏物都是罪证,拉氏内心是慌乱的,而且失去了常态,拉氏的行为处于异常状态,人格分裂,这是拉氏潜意识中认罪而在现实中不认罪相矛盾的体现。

为摆脱贫困,拉氏由尼采的超人哲学而引发出的犯罪理论以及为证明自己属于“不平凡的人”的杀人行为与十九世纪的俄国的传统文化相背驰,与基督教的赎罪思想相矛盾。拉式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异常的,拉氏因无法承受道德的谴责而内心分裂,这在心理学上属于人格分裂,即病态人格(又叫人格異常,即偏离正常人格的一种,它不属于精神病与神经症,是正常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其产生与社会病态文化有关)。面对俄国传统文化与欧洲资产阶级文化的冲突,在贫困中拉氏看到了权力的重要性,拿破仑等历史人物的伟大功绩使他看到一旦跨越尸体即获成功,人们也便忘记了自身的罪恶,于是拉氏竭尽全力去实现自己造福人类、解救自己的梦想。然而十九世纪的俄国却与拿破仑时期有质的不同,拉氏仅执“不平凡的人”一端去实现自己的理论,自然被击败。然而,拉氏的理论产生的根源是俄国传统文化与欧洲资产阶级文化相撞击的现实。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拉式不知自己身处何处,不知自己的出路何在,于是想当然地将自己划归为有权犯罪的“不平凡的人”之列,这是拉氏在贫困这一生存危机的威胁下寻求自身出路的盲目的病态的试探,自然被现实摧毁,自然铸成拉氏病态的人格。拉氏的杀人举动是其寻求自身出路的具体表现,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拉氏无法生存,生存危机胁迫他寻求更好的出路,于是拉氏本性中恶的因素开始抬头并促使他去实现自我价值(以牺牲他人为代价),而道德力(俄国传统文化)却与犯罪论相抗衡,且持续不断,因而拉氏便成为另“我”与自身合二为一的综合体。

现实的罪恶被拉氏的犯罪论推翻,宗教意义上的罪被其排除在思维之外,而道德上的罪却惩罚着拉氏,因此,在拉氏的内心,女房东是杀不死的,真正死的是自己,因而他无法逾越自己的良心。因而拉氏在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和自我赎罪意识的索尼娅面前憎恶另一个我——真实的自我,在潜意识中拉氏是认罪的,而犯罪论却支撑着拉氏,认罪与否认罪恶的争斗最终以自首和服苦役在表面上结束,而理论的支撑依然未曾减弱。

罪,从宗教的原罪说开始,人就自觉与不自觉地进行着自我惩罚,以期洗清自身的罪恶,内心世界处于和谐的境地。“噢,不要相信人的内心有和谐”,拉氏在被贫困压垮之后,在犯罪论的支持下,这是其进行自救的举动,然而却是有罪的,所以其内心痛苦不堪。拉氏杀人的实质是在无可奈何之下在社会中寻求出路的几经疯狂的呐喊,是出于对生的维护,却不自觉地犯了宗教、社会、道德三重罪责。犯罪论与确实存在的三重罪责的较量使拉式因内心分裂而痛苦。

拉氏犯罪论的破产及内心所承受的痛苦,体现了十九世纪俄国社会转型时期内心的焦虑与恐慌,其中包含着文化撞击的悲剧意蕴。拉氏是当时俄国社会寻求自身出路的人们的缩影,是陀氏作品中的一员而已。

《双重人格》中高略特金在现实中处处碰壁,为摆脱“抹布”命运,而在思想中幻想一个小高略特金,小高略特金是高略特金本性中恶的因子的凝结、扩大从而自身分离出去的一个,与高略特金同源异体,是高略特金在一生中幻化的个体,由于现实挤压而使高略特金企图违背道德而得到金钱与权力的幻想而产生的精神实体。高略特金与小高略特金的对峙是高略特金人格分裂的现实,而高略特金终因无法逾越道德而发疯。

《白痴》中的伊波利特的自杀与拉氏、高略特金的实质是相同的。伊波利特看透了社会的实质,即要适应社会就必须抛弃良心、道德、感情等人性中美的东西,然而在选择中,伊波利特终因无法与社会相抗衡而内心分裂终致自杀,这是一种无言的抗争,是对社会的抗争,是人性的至善在现实面前的呐喊:人的出路在哪里?

拉氏、高略特金和伊波利特都是因为社会现实挤压而内心分裂的,是寻找自身出路酿成的悲剧,其根源是俄国传统文化与欧洲资产阶级文化相撞击给人的认识带来的混乱与迷茫。

陀氏终身都在探索人是什么,因人的出路而困惑。以拉氏为代表的那一部分人因无出路而痛苦不堪。陀氏通過作品向我们阐述了这样一条真理:在十九世纪的俄国,以个人力量跨越良心寻求出路的方法是惘然的,处于文化冲击中焦虑彷徨的那一部分人以病态的方式向社会发出呐喊:人的出路在哪里?《卡马拉佐夫兄弟》中陀氏希望以宗教来解决,然而“人是上帝”因阿廖莎的形象过于惨白而归于失败;《罪与罚》的结尾,陀氏给读者描绘了自己的理想:用爱与宗教来救助正在苦难中的人们,即用精神去救赎,用精神自救,用俄国的传统文化来洗涤欧洲资产阶级文化所激发的人性中的恶,这是陀氏“在人身上发现人”的理想,我们可以肯定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在俄国社会转型期,要拯救人,就必须用一种新的思想来洗刷欧洲资产阶级文化在人们心理上的阴影,然而用俄国传统文化去完成这一使命则是软弱无力的,这是陀氏内心对俄国传统文化的依恋而产生的一种宗教情结。透过作家笔下的病态人物,我们仍能感觉到陀氏因人的出路问题无法解决而彷徨呐喊的最强音。

参考文献:

[1]威格.三大师[M]姜丽,史行果译.北京:西苑出版社,1998.

7.彷徨鲁迅名著读后感 篇七

十个人、十件事,讲述20个关于勇气、成长与爱的正能量青春故事。每一个无比努力的日子都值得被记住,要用最大的勇气过想要的一生。内文精选百余张治愈系摄影及超有爱阳光兄弟照。唯美的插图,清新的设计,与温暖的故事相映成趣……

当你翻开一个个故事时,你会想起你生命中的他们,这样也算是我们之间的某种联系了。而倘若我生命中的他们可以带给你一些想要爱的冲动,或者悔恨的念想,抑或是重新燃烧的执念,那就再好不过了。愿你始终有肯定自己的达观和否定自己的勇气,愿你始终有顺应世界的坚忍和改变世界的雄心,愿你始终有追逐白日的梦想和守住黑夜的信念,愿你始终有独自上路的努力和抵抗孤独的不屈……

我一直觉得,特别口号化的东西是唬人的。但对“年轻就不要服输”这一句,却再认同不过了。那些几近崩溃的日子,那些睁开眼就觉得人生真难得日子,那些让眼眸变暗、让脚步变沉的日子,终于过去了。我所有的努力和执着,都在那一句“我没输”里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那段日子过于疲惫,以至于活动结束后,我的解脱感远大于成就感。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刻意避免回忆这场让人五味杂陈的活动。但是,随着时间流逝,随着接下来的一些不大不小的挫折的来临,我竟然开始感谢那段时光了。

正是因为那段经历,日后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窘境,我都会告诉自己,一定会有办法,也一定会有出路的。人都是这样,吃过亏之后才发现自己成长了,忍受过痛苦之后才发现自己变得更坚强了。

所以,永远不要以为走投无路了,你只要足够坚定,运气会眷顾你;永远不要轻易放弃,或许再坚持一下,这个坎儿就跨过去了;永远不要活得太安逸,因为你不知道别人有多努力,没有人会轻易放弃。

有段时间开始不看这些年轻作家写的书了,(.)正能量、心灵鸡汤的矫情式写法,我有点免疫力了。但终究敌不过好奇他们的经历,所以跟朋友借了他们这本最新的《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确实就是心灵鸡汤式的写法,但文中有一些观点博得我的喜欢,所以最后决定还是分享给你们。

希望从这类书中,收获的不只是大道理,更是一种“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我们差距在哪”的思维模式吧。

彷徨鲁迅名著读后感5

彷徨,无时不在的彷徨。

人是奇怪的动物,总有着莫名其妙、复杂多变的情感,自己让自己不自在。它会变幻,让人难以捉摸,就像女人般的善变而让人看不清。大部分人都曾经彷徨过,就看你自己怎么看待。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我俯身,想认清我前进的方向,只是脚下一片黑暗,我赶忙四顾,想要求助,周围却只有孤零零的一个我,站在那迷雾中,分不清东南与西北。

而路却在天上,逗弄着我紧张追逐的目光,不让我看清它的真实。我紧追上去,它却飞得更欢,我伸手不可及,绝望的看着它耻笑我。

彷徨,还是彷徨。阳光什么时候才能驱散那可恶的迷雾,将我的路照亮。到那时,我将在世界的一极,开辟我自己的世界。

近日里读了《彷徨》,让我深深地感到鲁迅先生那种深沉、愤慨,犹如匕首投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复杂心情。同时也流露了鲁迅当时忧郁、彷徨的情绪,但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同样是清醒和深刻的。它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

8.《彷徨之刃》读后感 篇八

我用凌晨这个最寂静的时间读完了《彷徨之刃》,我要发泄,我对结局非常愤怒,受尽折磨的人啊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心愿。从小说的开始我就希望长峰能够复仇成功,虽然知道长峰最后会为此付出代价,但是这个代价却没有在他杀了菅野之后再付出,未成年人又怎么样,菅野这样的人不该死吗?这样的人还应该给他重生的机会吗?太可笑了。即使他会改过,为什么要拿无辜的人的生命给他做踏脚石。

到小说的最后,我甚至祈祷,让躺在血泊中的人是菅野吧。结果却恰恰相反。我最憎恨的是织部,这个自私懦弱的人,他没有资格谈正义,身为警察,他保护的不是正义,保护的只是法律。真是不甘心啊,最该至死的人最后却得到了保护。

东野圭吾你这个混蛋,你就非要把小说写得那么现实吗?

9.在梦中彷徨 篇九

吕纬甫作为“我”的旧同窗和旧同事,面貌虽有改变不足为奇,让人惊叹的是,“行动变得格外迂腐” ,和昔日“敏捷精悍” 的他判若两人,连双眸也失去了“精采” 。然后“我”和“吕纬甫”寒暄,互通长短之时,也了解到了吕纬甫回乡为了的两件“无聊”的事情:一是为了给小兄弟迁坟,二是受母亲所托给邻居的顺姑送两朵剪绒花。

伴随着窗外纷飞的雪花,吕纬甫带着自嘲的口吻诉说着这两件事情。“给小兄弟”迁坟之时,原本期望着看看自己的小兄弟,结果却发现“什么也没有”“踪影全无” !那么这迁坟又有什么意义呢?吕纬甫本来也可以将棺材卖掉,捞点酒钱,但是他没有。“仍然铺好被褥,用棉花裹了些他先前身体所在的地方的泥土,包起来,装在新棺材里” ,运到他的父亲埋着的坟地上,又重新埋掉了。吕纬甫认为这足以骗骗他的母亲,让她安心。到底是想让谁安心呢?他一边说着自己现在活得“敷敷衍衍,模模糊糊” ,一边还是认真地去完成这件事。曾经的吕纬甫能够和同伴“拔掉神像的胡子” ,能够“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 ,但是这过去的一切就像死去的小兄弟“什么也没有”,“等于什么也没做” 。

吕纬甫自嘲着自己像一只蝇子,无非是绕了几个圈又回到了原点,可笑极了。然而失去比不曾得到更让人觉得痛苦,因为这中间有一个曾经拥有。“失望无论大小,是一种苦味” ,失去之后这苦味也变得愈发的浓烈。这回到原点不仅是他重新又回到故地,更是他回到了曾经还不如的境地,活得愈发“敷衍麻木”。曾经为了一个改革中国的法子都可以打起来的人,在遇到“顺姑的弟弟”“恶狠狠的似乎要扑过来”,只是“支吾着退走了” 。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顺从着母亲,为着让母亲安心,全然没有了年轻时的样子。

看到“我”的期望神情,吕纬甫感到感激和不安。期望说明着自己还能带给别人希望,而不安是怕辜负了对他“怀有好意的老朋友” 。而吕纬甫回乡的第二件事,就是给顺姑送剪绒花。顺姑也曾经用希望的神情望着他,虽然只是因为一碗荞麦粉,但是仍旧触动了他的心。虽然因硬吃受了莫大的痛苦,他仍旧“祝赞她一生幸福,愿世界为她变好” 。他为着这剪绒花搜求了很久,还特意挑选了两种颜色,结果一切又落空了。“可惜顺姑没有福气戴这剪绒花了” ,这“旧日的梦的痕迹” 终究是落空了。

在整篇文章中吕纬甫总是说自己现在活得“敷敷衍衍”“模模糊糊”。其實不然,否则他不会感到失落,苦闷。他也并没有忘记年轻时的梦,否则也不会在看到“废园”时,“忽地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 。年轻时的吕纬甫,以“改革中国” 为己任。而这曾经的豫想没有一件如意的,他既无力改革社会,也无力主宰自我。理想和现实产生的巨大落差,使他逐渐失去了曾经的反叛。他就在“反抗”和“顺从”之间游弋,终究变成他所谓的“敷衍麻木”。但是对于有些事情他还看得出,也正因为他看得出,他还没有真的“麻木”,所以这种痛苦就来的愈发强烈。

在得知吕纬甫在教“子曰诗云” ,“我”感到奇异。因为这件事放在以前的吕纬甫身上是断然不会发生的。对于“我”的惊异,吕纬甫说“不是我不教,他们不要教” ,他为自己辩解,这一切并非自愿。“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让他不得不顺从,教了自己最不喜欢的“子曰诗云”,无非是迫于生计,而且他要养活自己年老的母亲。

吕纬甫的悲剧根本不在于他现在被迫教“子曰诗云”,而是在这种四处碰壁的境遇下,他不知道如何选择未来的道路,甚至就是“连明天怎么样也不知道” 。“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过去的种种“踪影全无”,旧日的梦全部落空。曾经拔过神像的胡子又怎样,现实中仍生活在一个只能教“子曰诗云”的社会。当年轻时的梦,与现实撞击时,才愈发的感受到生命的落差感。吕纬甫就是在铁屋子中已经惊醒的人,再睡过去断然是不可能的,但是面对这铜墙铁壁又深感无力,只能“敷衍”的活着。

对于吕纬甫的辩驳“我”只能叹息,没有话可说。因为“我”没有能力帮助他,也无法为他指出一条正确的出路。“我”不认同他,但是又很无力。因为在文中的“我”虽然不像吕纬甫那样“颓唐”“迂腐”,但是也只是“懒散”的“旅行”。“我”和“吕纬甫”已经深知自己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抛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是吕纬甫在一切“豫想”落空之后,变得悲观陷入虚无。因为“对于社会永不会满意的,所感受的永远是痛苦,所看到的永远是缺点。” ,在情感苦闷的必经之路必定使他更加的悲观。

文章中虽然是以叙述者“我”的视角来记叙我和吕纬甫的这次邂逅,其实作者始终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审度这两个人物,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客观化,作者的情感并不沉溺于其中的任一方。只是在文末记叙道,“我”和吕纬甫所住的的地方方向相反,我们分道扬镳,而“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店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 这一象征性结尾来表现了整个对话交流后的结果,作者并不赞同吕纬甫的选择。对于一个人来说,痛苦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麻木的活着。但对于吕纬甫来说,虽然他说自己活得“敷衍麻木”,但他还是清醒着的。鲁迅先生对于吕纬甫的遭遇具有很清醒的认识,他也明白这也是在那个时代青年人知识分子所遭遇的困境。那么与其说作者是由一个清醒的自我战胜了一个沉沦的自我,不如说作者在最初已经知道自己最后的选择。那在废园中“斗雪”而开的几株老梅,“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 的山茶花,给整个肃杀阴暗的雪天增添了亮色。就连已“失了精彩”的吕纬甫,在环顾四周时,“却对废园忽地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彩” 。暗示着作者在这种压抑苦闷的环境下,仍旧怀有一个冲破“罗网” 不愿“敷衍麻木”的心。

“寂寞新文苑,平安就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是1933年3月2日,鲁迅先生送《彷徨》给日本人山县初男时,在书上题的诗。读《在酒楼上》,可以感受到弥漫在字里行间的苦楚与迷茫,因为作者很清醒的洞悉了那个时代的问题,并且感同身受。就把这些痛苦彷徨,写在纸上,就像记述一个梦。梦醒了,逆着风雪,在这苦痛中,才愈发觉得在“活着”。

参考文献:

[1]鲁迅:《在酒楼上》,《鲁迅全集》,第2卷,第24-3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彷徨之刃》读后感(推荐) 篇十

——读东野圭吾《彷徨之刃》有感

正义是什么?对于我辈社会上的芸芸众生来说,在没有结合具体情形的情况下,这是个异常简单的命题。正义,顾名思义,那就是正确、善良的东西,最终战胜邪恶、错误的东西。并且,受害者能讨回公道,而加害者最终得到应有的惩罚,也是正义在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形象。而假若有人谈到,法律是绝对正义的存在,警察同志就是执行法律并维护加害者权益的人,我们大概也不会就此说法提出自己的质疑。当有人问及我们,杀害他人的人是不是就是不对非正义的呢?是不是就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唾弃于谴责呢?我们能给出的答案估计也是千篇一律,“是的!”但是,我们知道,现实是残酷的,在社会上发生的一切,都是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化,在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小说《彷徨之刃》中,正是设定了一个非常贴近于我们生活现实的案列,对社会现状提出了严酷的拷问,不禁让我们思考与反省:正义是什么?法律是维护何者的利益呢?警察保护的究竟是什么?少年犯应该怎样对待?因复仇而杀人值得同情吗?我们社会大众对社会问题的事不关己,到底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什么是芸芸众生的良知?这些,都是在书中不断向我们提出的残酷问题。

《彷徨之刃》的故事发生在日本的一角。长峰重树原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日本上班一族,干着敬业的工作,过着安稳的生活。虽然妻子过早离世,但他仍育有一名可爱迷人的女儿——长峰绘摩。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彻底摧毁了这个家,让长峰重树走上愤恨与痛苦交织的复仇之路。这场灾难源于不务正业的流氓孩子的不负责任行为,两个分别叫管野快儿与伴崎敦也的坏青年绑架并强奸了美丽的长峰绘摩,最终凌辱致死并抛尸荒川河畔。因为警察认为犯罪者未成年而会受到轻罚,长峰重树感到非常愤恨与困惑。后来通过中间告密者的信息,长峰重树亲自找到了犯罪青年之一的伴崎敦也,并因在观看女儿被强奸的录像后愤恨交加而狠心残忍地杀害了伴崎敦也,从此立志要亲自惩罚施恶者管野快儿。虽然长峰重树受到巨大的不公委屈与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因其极端行为而受到警察们的通缉。在找到管野快儿的大概落脚点在长野县后,长峰重树马上前往,但因信息缺乏而被迫住在民宿。在住宿的过程中,在点滴小事中与女主人和佳子产生感情,和佳子在内心挣扎后选择为长峰提供帮助。另一方面,警察向社会公示了案件内容,并宣布通缉长峰重树,社会各界纷纷表示虽同情长峰重树的悲惨遭遇但表示不支持其做法,事件轰动日本,人们纷纷在饭余茶后议论纷纷。后来,长峰重树投递给警察局后由媒体公布,内容主要是述说爱女被蹂躏后自己的心灵创伤与重树对凶手的强烈憎恨之情。恳请警察局暂且放过他,事成后他一定自首投案,接受任何惩罚。虽然其中内容感动了广大人民群众,但最终还是不能阻碍按规章办事的警察们。他们还是通过科学的手法找到了长峰重树与管野快儿都在长野县。在长峰转移离开和佳子的住宿店后,找到了和佳子的店址,因和佳子的父亲认为作为普通平民,事不关己,不能包容嫌疑犯而公开了长峰的行迹。接着,剧情进入了高潮,警察们通过共犯引诱出了罪恶的管野快儿,长峰重树紧随其后,最终在射杀管野快儿的前一刻,被一直以来思考何为正义的警察因职责而射杀,留下无限的遗憾。

小说的悲剧结局,引起了我们无尽的思考。首先,如同那位终结剧情的警察一般,我们不禁反思,何为正义?警察的职责是维护正义没错,长峰重树残忍地杀害了伴崎敦也,又违法犯罪地不自首,继续从事复仇,破坏法律。最终,在警察的命令下仍然持枪拒捕,想在人潮涌动的地方持枪杀人。从这个意义上讲,长峰重树的死的确是符合法规,罪有应得。但是,这样对待一位被残忍折磨唯一亲人、被破坏宁静生活的平凡人,这就是正义的吗?不一定吧!因为长峰重树才是真正的受害者,而被追杀、受保护的家伙却是万恶的施害者!是什么促使重树他这样做呢?施害者作为青少年不会受到适当的惩罚,对于内心纠痛的他,在观看野蛮的强奸录像后狂性大发也是无可厚非吧,实际上,他才是真正的痛苦受害者。恶性昭著的施害者却受到法律保护,没有得到该有惩罚却得到了所谓的改过自身的机会。正如局中人的思考一样,对于这些冷血无耻的人来说,给予机会又会改过吗?也只是一次次的重复犯错,伤害下一个不幸的受害者罢了,因为他们根本意识不了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假若法律更加照顾受侵害者的利益,顾全受害者的感受与未来,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了。但是,话说回来,犯案者是青少年,给予改过机会,是制度下比较恰当的处理方式,所谓不能因青少年的思想不成熟、胡作非为而断葬其一生。但是,胡作非为的少年时怎样产生的呢?这是个严酷的社会问题,以本人观点,这与家庭教育是完全脱离不了关系的。家长的不负责任或过分溺爱,都会造成孩子自我为中心,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对随意侵害他人的利益感到不以为然。这是非常不正确的观念,但这种父母的堕落或溺爱培养出来的纨绔子弟、不务正业青年,却把灾难带给了其他普普通通的家庭!不仅仅小说中的管野快儿与伴崎敦也是这样,现实社会中不也是这样的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内近期非常轰动的事件——李天一强奸案。李天一有着一个惹人生羡的家庭,父母亲都都是中央举足轻重的歌星,但是这样的家庭却让李天一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使其对他人的生命与尊严充满漠视,最后竟为一己私欲,强奸凌辱了陪酒女,闯下大祸。剧中案与现实案,都惊醒着我们,这个社会对青少年的引导是不足够,只有让亲人对社会负起责任,社会更多地投入资源去教育引导一位位个人主义膨胀的青年,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这是一个感触。

第二,从整个故事看来,我们不难明白,警察并不是正义的维护者,警察只是法律的维护者!而法律,并不是完全健全的,有漏洞,也有不足,并不是代表着绝对的正义。所以,警察虽然按规章办事无可厚非,但是这样的行为导致的结果并不一定是绝对的正确。因此,从小说的故事中,我们更应该得出血的教训,进一步健全法制法规,才能避免更多的悲剧因此发生。而且,法律的健全,一定要做到,在给予侵害者改过自身的机会的前提下,更多地照顾被侵害者的权益、感受。维护被害者,才是真正的维护公义、履行正义,才是真正地做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服务!

第三,是社会各界对待事件的漠视是值得改变的。因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施害者与受害者的世界似乎离芸芸大众很远,我们对他们具体的个人并不带有过多的感情,所以我们既不太关心他们的心理状况亦不关心他们的生存状态,我们需要的只是这件轰动事件带来的茶余饭后的谈资。因此,当这类恶劣事件发生时,因为没有损及其他人的利益,其他人的生活依然照常进行,就无法对事件的解决、此类事件的避免提供任何的帮助了。小说中作者用狠辣的文笔深深地指出社会大众的冷漠的非正义。首先,第一个例子就是和佳子的父亲,住宿店的老板,他在电视报纸的消息中知道了事件后,对长峰重树的遭遇投去怜悯的目光,但是,当知道重树曾经住过自己的店会给自己的生意带来不好影响后,他还是积极配合了警察们的搜捕,可见,社会人还是站在自身利益的立场想问题。其次,是媒体人,小说中深刻地描写了媒体人丑恶嘴脸,为了盈利增加收视率而利用被害者的家人,他们要追求的并不是关心被害人或者加害人的未来,他们想要的只是电视台的收视率罢了。这只是社会的一角,正是全社会集体地冷漠,为自身利益着想,没有杜绝悲剧再次在社会发生的觉悟,才造成了类似的无知青少年犯罪屡次重现,加害在原本冷漠的另一位受害者身上!这就是社会冷漠的非正义!但是,这又能怪我们大众吗?大众也是为了生活更加安康平稳才不多管闲事的,上班与学习已经是那么的艰辛,维护家庭的利益、生活的安定又是多么正义而神圣!从这个角度看待,我们又能怪罪我们自己吗?但是,由此说来,我们芸芸众生力求自保的冷漠,是否正义呢?这是作者给予我们思考的一个大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认为,虽然对受害者也许不公,但作为局外人,稍微不义地因维护自身安定而不施以援手,是正确的选择;但我们必须集体地反思,集体地对杜绝这类事件的重演,承担义务,也就是吸取教训,好好教育下一代!

东野圭吾作家的《彷徨之刃》,是那么的深沉,让读者们深陷纠结的痛楚,更让我们反省与思考,这个社会病态的原因。最终,我们明白了,正义并不是那么浅显的道理,怎么追求社会真正的和谐,答案,非常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11历史1班

11.2021年鲁迅彷徨读后感文本 篇十一

鲁迅先生是我很崇敬的一位作家。他笔下的“三味书屋”、“闰土”、“社戏”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这些文章就像小草一样清新自然。可他的另一本小说集《呐喊》却像声声惊雷,在那个陈腐黑暗的年代唤醒了许多“铁屋子”里的清醒者,让黑暗的旧社会有了反抗的力量与希望。《呐喊》是拯救民族,为革命先驱助威的号角,是让沉睡者觉醒,让勇士们振奋的战鼓!

鲁迅原本是要学医拯救病人的生命的。可在那民不聊生、战火纷飞的年代,手术刀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他把手中的刀换成了拯救国人灵魂的“枪”。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开学第一天“第一课堂”里爱心大使李连杰叔叔说我们这一代的任务是继承五千年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把它们发扬光大。让我们祖国不但国富民强而且精神上也要站在世界顶端!

是呀,我们盛唐时期,一走出国门,迎来的都是崇敬羡慕的目光。比如唐僧。外国人一听说是中国来的,都会赞叹道:“您是大唐来的高僧啊!”语气是多么崇拜向往啊!不像前些年我们去日本。导游不敢给我们发队帽,他怕我们大声喧哗,在外国人跟前丢了中国的脸;还老提醒我们在公共场合不要拥挤、插队;男同胞上厕所要“上前一步”……可见我们在老外的眼中素质是多么差啊!是呀,这些年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昌盛,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但精神文明没有跟上。这就像一个跛脚巨人,是无法跑到世界前列去的!

今天,我也要学学鲁迅先生当年呐喊的`精神,大声呼喊:同学们!让我们继承祖先们深厚优良的文化传统,接过建设精神文明的大旗,努力学习,为发扬祖国文明而奋斗!来吧,小主人们!让我们就从现在开始,人人讲文明,懂礼貌:向老师敬个礼,向同学问声好;帮妈妈扫扫地,帮老人捶捶背……大家都从小事做起,先管好自己再帮帮别人。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华民族一定会成为物质精神的巨人,迈着强健的脚步走向世界。加油!

2021年鲁迅彷徨读后感文本【二】

记得在我孩童时,曾读过一些鲁迅的小说,可能那时年幼,看不懂它们,近几天,我重读了《彷徨》,让我深深地感到先生那种深沉、愤慨,犹如匕首投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复杂心情。

《彷徨》收录1924年的《祝福》、《在酒楼上》、《肥皂》和1925年的《孤独者》、《伤逝》、《离婚》等,共11篇。《彷徨》虽然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更多的注意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挣扎,但也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同《呐喊》相比,《彷徨》较多的流露了作者当时忧郁、彷徨的情绪,但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同样是清醒和深刻的。《彷徨》中有关农村题材的作品,都是表现农村妇女命运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性命运,是对封建礼教“吃人”的又一次有力控诉。《离婚》是鲁迅先生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深刻地展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现实,表明农村妇女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彷徨》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最触动我灵魂深处的是《祝福》和《伤逝》这两篇。

《祝福》是《彷徨》中的名篇,里面有一个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祥林嫂。她作为一个受侮辱,受迫害,被剥削,被奴役的中国劳动妇女是富有典型性的,她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她的生活遭遇,思想轨迹及被扭曲的性格充分暴露了旧社会对劳动妇女的深重压迫,尤其是精神捶残。《祝福》把目光关注于农民身上,深刻地展示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农民的现状,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凶残本质。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表明在这个社会中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也表明这社会的冷酷、麻木。而这一切,正反映了先生对这种气势,对这一社会的强烈不满,厌恶以至愤怒。

《伤逝》是先生唯一一篇爱情小说。真的是大家手笔,有很多真理的光芒闪烁。“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生活是第一要素。人首先要能好好活着,才能言爱。有爱,并不等于有牛奶和面包。子君和涓生爱的破裂重要因素就是现实生活的压力。好在今天的女孩子比子君更幸福的是经济上独立了。所以,女孩,当你在爱和事业中面临选择时,千万记得,没有事业的爱犹如无根之萍,多半会飘荡出你的视线。有立足之本才有爱,这是最基本的道理。《彷徨》是先生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社会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的”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

读着《彷徨》,我感到一阵阵的痛苦,为那时凄惨的现状而痛苦,为那时麻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这痛苦之中,我又为有先生这样清醒的人们而感丝丝安慰。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铁肩担道义”的勇者,独立潮头,振臂呼喊,这样,时代才有希望,历史的车轮才能向前推进!

2021年鲁迅彷徨读后感文本【三】

彷徨是苦闷的,彷徨是迷茫的,彷徨是无处宣泄的,彷徨就像游走在荒原上的孤魂,不知该何去何从,不光是身体的无处归依,更是灵魂的无法寄托。前方在哪里,有前方吗?真的有前方吗?那又在哪里?

二十年代的中国,黑暗、混乱、动荡不安,满目疮痍,热血的青年奋起反抗,期望毁灭这个千疮百孔的旧世界。于是有了“五四”运动,鲁迅先生写下了《呐喊》,向腐朽的封建社会发出了沉重的宣战。“五四”运动后是新文化阵营的分化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从,“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曾经,他满怀希望,然而这希望,最终是破灭了。他看不到有更好的出路,出路似乎总是在未来,而不是在现在,于是他彷徨了,《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又证明了鲁迅先生是十足的智者,是坚强的斗士,虽然彷徨,虽然苦闷,但仍然求索,不轻言放弃。仍然在锲而不舍地抨击着封建社会,(表现了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他的人生是一个圆,有彷徨,有苦闷,但没有放弃。

生活在一个相对民主,相对自由的世界的我们,承受着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承受。有悲伤,有泪水,但作为人,最高级的动物,我们应该挺起胸膛,伸直腰杆,呼一口新鲜的空气,像我们的祖祖辈辈那样勇敢地前行吧。

2021年鲁迅彷徨读后感文本【四】

彷徨是苦闷的,彷徨时迷茫的,彷徨时无处宣泄的,彷徨就像游走在荒野上的孤魂,不知该何去何从,不光是身体的无归无依,更是灵魂的无法寄托。

二十年代的中国,黑暗、混乱、动荡不安,满目苍夷,热血青年奋起反抗,期望着改变这个千疮百孔的旧世界。“有的隐退,有点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像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曾经,他看不到有更好的出路,出路似乎总是在未来,而不是在现在。他在《彷徨》的书扉页上用了《离骚》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又表现了鲁迅先生是十足的智者,是坚强的斗士,虽然彷徨,虽然苦闷,但仍然求索,不轻眼放弃,仍然在锲而不舍地抨击着封建社会,表现了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他的人生是一个圆,有彷徨,有苦闷,但没有放弃。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在生活的重压下,总是会有那么一点多多少少的沉重感。压力来源于责任,和期盼,承受,是我们面对压力的唯一方法,我们承受着亲人的与好友对自己寄予的热望和要求,我们承受着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

生活在一个比较民主,相对自由的世界的我们,承受着我们这一代的“承受”。有悲伤,有泪水,有欢乐,有笑颜,但作为中国的花朵,我们应该抬起头,挺起胸,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向我们的鲁迅先生一样勇敢地前行!

2021年鲁迅彷徨读后感文本【五】

《彷徨》是先生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社会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的”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在这样的追问下,产生了《彷徨》。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了那些从黑暗中觉醒,满肚子不平,憎愤,然而脑子里空空洞洞,成日以不平与牢骚喂哺自己的灵魂,但同时肩负着旧时代的重担,偏见,愚昧,固执,虚无思想,冒险主义,短视,卑怯,--这样的人们。

《彷徨》中有不少热情向光明的人物,但这些人物也不少缺陷,梦想着深山大泽丛林伏莽的“消生”。现代人不能没有缺陷,因为现代人是前代人的后代,而且是长期被压迫下的人们的后代,又是被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所包围,被种.种偏见与愚昧包围。但是,先生并不以为这种缺陷是“命”定的,是天老地荒终日如斯的,正因为他并不信永远会如此,所以他要无情地剥露这些缺陷的所以然与根源,也正因为他不信,所以他借着“无有”写他的渴望,而《离骚》的句子--“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他的渴望的暗示。

他紧紧握着战斗的笔杆,冒着弹雨毒硫,坚强地、英勇地、不屈地战斗着。当然,鲁迅的这种“希望”与他当时的思想有很大关系。因为他是一个进步者,认为社会总能向前发展。我们暂且将这种思想放在一边,不去评价它的对错。然而单是有这样一种精神,一种希望就是很可贵的。

上一篇:外贸部流程框架下一篇: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心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