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发利用方案编制

2024-09-29

煤矿开发利用方案编制(通用7篇)

1.煤矿开发利用方案编制 篇一

大冶市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大冶市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地区全面发展,做好我市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试点工作,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落实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统筹利用城乡建设用地,促进农村经济可持发展。

(二)总体目标

加强土地宏观管理和用途管制,按照“撤并小型村,拆迁空心村,缩减自然村,建设中心村”的总体要求,合理安排农村田、水、路、林、村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农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实现“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的目标。

(三)编制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要求,以及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积

极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的社会发展和人居环境,充分体现当地群众愿望。

2、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合理调整居民点布局,保持地方民居特色,避免大拆大建,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3、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落实土地基本国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各项建设用地尽量不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

4、坚持分步实施的原则。分、有计划地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改造与新建的关系,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二、规划期限、单元范围与规划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

(一)规划期限、单元范围

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的期限与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相一致。规划期限内,重点做好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

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以行政村为单元。具体范围为灵乡镇坳头村、长坪村、大畈村、宫台村;陈贵镇铜山口村、陈贵村、李河村、袁伏二村;还地桥镇秀山村、还桥村、高垴村、土库村;金山店镇燕山村、土桥村;金牛镇沈畈村;保安镇农科村、金塘村;汪仁镇汪仁村;大箕铺镇新屋下村;殷祖镇花市村。

(二)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和本行政村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合理调整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布局,划定土地用途区,重点安排好耕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及农村基础设施用地,确定村庄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规模和范围,以控制和引导村庄土地利用,逐步形成“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路相通”的土地利用格局。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居民点用地规模和布局,制定宅基地用地详细规划;

2、确定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用地规模和布局;

3、落实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范围、面积,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责任人;

4、确定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区;

5、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三、规划步骤和方法

(一)准备工作

市人民政府成立由市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负责组建规划队伍,确定工作方案,解决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审查规划方案,筹措编制经费等。市国土资源局组建工作专班,负责规划编制的具体工作,组织技术培训,明确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准备技术工具。

(二)调查研究

1、资料的收集和核实调查

收集居民点布局、道路布局、水利设施等基础资料。对收集的资料,应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可靠性较差的应进行复查核实。调查的结果须经过村委会确认。

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分析影响土地的自然与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土地资源数量和质量、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以及动态变化,总结土地利用的特点和变化规律,评价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确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3、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

分析居民点用地数量、布局以及动态变化,总结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明确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4、土地需求量预测

预测规划末期人口规模,确定宅基地用地指标,分析宅基地用地规模。

(三)确定规划目标

1、规划目标具体量化指标一般包括:农村宅基地的用地规模;居民点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数量;旧居民点的改造数量;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交通、水利设施用地规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规模。

2、确定规划目标的依据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其它相关规划。

3、土地利用分区: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居民点用地区(用地引导区、限制区、控制区)、林业用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区、开发复垦整理项目区、其它用地区

(军事用地区、文物保护区、风景旅游用地区)。

4、土地用途分区管制规则: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管制规则、居民点用地区管制规则、林业用地区管制规则、开发复垦整理项目区管制规则、其它用途区管制规则。

5、安排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耕地(重点是基本农田)布局、居民点用地布局(宅基地详细规划)、农村道路水利设施用地等基础设施布局、落实上级规划的其它用地。

(四)编制规划

1、拟定两个以上供选方案

根据规划目标和供需状况,对规划期间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和布局进行综合平衡,拟定各类用地调整草案。与村镇规划、村村通工程规划、水利规划等专项规划进行衔接,完善各类用地布局草案。以经核实和补充调查后的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工作底图,按照土地用途分区的步骤和方法,编制分区草案,绘制规划图。

2、论证供选方案

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每个供选方案从组织、技术、资金投入、公众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评价其实施后可能达到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提交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审议。

四、规划成果

(一)规划说明书

1、编制规划的缘由及主要过程等;

2、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3、规划主要内容的说明;

4、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二)规划图件

1、利用现状图(1 :5000);

2、利用规划图(1 :5000);

3、宅基地用地规划图(1 :500);

4、其它图件。

(三)规划附件

主要包括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报告及其它调研报告、基础资料、相关文件等。

2.煤矿开发利用方案编制 篇二

两淮矿区煤矿瓦斯资源丰富, 抽采进步显著、利用尚待提升。

1.1 煤矿瓦斯资源赋存丰富

煤矿瓦斯是指赋存在煤层中, 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 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的总称, 主要成分是甲烷。煤矿瓦斯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 可作为居民生活、发电和工业锅炉燃料。煤矿瓦斯的温室效应大约是二氧化碳的21倍, 每利用1亿m3 (折纯量, 文章中煤矿瓦斯的抽采利用量均为折纯量) 煤矿瓦斯相当于节约17万t煤炭资源、减排150万t二氧化碳。高浓度瓦斯指甲烷体积分数>30%, 低浓度瓦斯指甲烷体积分数≤30%。

两淮煤炭基地煤田含煤地层厚度较大, 分布较广, 煤炭资源量大, 煤层甲烷含量较高, 煤矿瓦斯资源丰富, 具有较高的开发与利用价值。通过煤炭勘探钻孔、物探资料以及煤炭生产中收集的煤矿瓦斯资料进行测算, 两淮煤炭基地-1 500 m以上煤矿瓦斯资源量约4 344亿m3。两淮矿区进行煤层气单井和小型井网的勘探试验, 根据《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 (DZ/T0216-2010) [1], 两淮煤炭基地内目前未获得探明的煤层气资源储量。

1.2 煤矿瓦斯抽采进步显著

近年来, 全面落实煤矿瓦斯“先抽后采、抽采达标”等防治规定, 两淮煤炭基地煤矿瓦斯抽采实现“可保必保、应抽尽抽”。2010年煤矿瓦斯抽采量6.76亿m3, 抽采率57.5%, 居于全国前列, 比2005年提高14%。

两淮矿区煤矿瓦斯抽采以地面永久抽采系统抽采为主, 井下移动泵抽采为辅的瓦斯抽采格局。2010年, 两淮四大矿业集团进行瓦斯抽采的46对矿井中, 32对矿井建立了地面永久抽采系统, 39对矿井建立了井下移动抽采系统。

地面永久抽采系统主要抽采高、低抽巷、顶板走向钻孔和穿层钻孔等抽采的瓦斯体积分数以10%~30%的为主, 通过井下抽放管路、井筒至地面瓦斯抽放泵站。近年来, 两淮矿区尝试利用地面钻井抽采采动区的瓦斯体积分数以30%~90%的为主, 通过地面管路与地面永久抽采系统汇合至地面瓦斯抽放泵站。地面永久抽采系统抽采的瓦斯主要用于民用和发电。

2010年地面永久抽采系统抽采量占全年抽采总量的79.2%。井下移动抽采系统抽采上隅角插管、采空区埋管等抽采的瓦斯体积分数以<10%的为主, 抽采的瓦斯大部分直接排到回风道中, 排入大气, 不进行利用。这种风排瓦斯量在全年瓦斯抽采量中比例在15%~25%之间, 2010年井下移动瓦斯抽采系统抽采量占全年抽采总量的20.8%。

1.3 煤矿瓦斯利用尚待提升

2010年安徽省煤矿瓦斯利用量1.37亿m3, 利用率20.3%, 比2005年提高11.5%。瓦斯利用的主要方式为瓦斯发电、民用燃气, 以及锅炉改造、余热利用。由于瓦斯发电技术经济性较好, 特别是近年来电价逐步提升、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标准的颁布实施, 进一步促进瓦斯发电成为瓦斯利用的最主要方式。

2010年, 两淮煤炭基地瓦斯发电站共22座、101台套, 总装机容量67 832 k W。其中高浓度瓦斯电站8座、19台套 (均属淮南矿业集团) , 装机容量22 932 k W, 占全省装机容量的33.8%;其余14座、82台套均为低浓度瓦斯电站, 装机容量44 900 k W, 占全省装机容量的66.2%。瓦斯发电利用量达10 673万m3, 占煤矿瓦斯利用量的77.7%, 发电量达1.74亿k W·h。

煤矿瓦斯民用需要前置条件:一是瓦斯气甲烷体积分数必须达到35%左右;二是建设输气管道、储气设施。鉴于矿井与居民区距离较远、储运管道设施投资较大, 高浓度瓦斯产出量尚不稳定等情况, 目前两淮矿区只在局部地区开展瓦斯民用, 且均未商业化运行。主要集中于淮南矿业集团潘一、潘三、新庄孜、望峰岗, 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等煤矿。2010年, 民用燃气量3 058万m3, 占煤矿瓦斯利用量的22.3%, 民用燃气用户达72 400户。

此外, 瓦斯还用于矿区供热, 或进行热电冷联供治理井下高温地热。燃气锅炉具有噪音小, 无粉尘、废水、废渣污染等优点。淮南矿业集团现有瓦斯锅炉6台, 共24 t, 年可节约动力煤13 200 t。热电冷联供主要利用瓦斯发电机组、瓦斯锅炉等产出余热气体送入余热锅炉并制冷机组, 形成低温水送至工作面降温。淮南潘一、丁集等实施了热冷联供项目。

2 两淮基地煤矿瓦斯开发利用主要问题

两淮矿区在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成绩, 同时也存在着煤矿瓦斯利用亟待提升、政策落实不到位、关键技术亟待突破等问题。

2.1 煤矿瓦斯“重抽采、轻利用”未根本转变

瓦斯抽采是煤矿治理瓦斯灾害的关键, 政府、企业均高度重视。瓦斯利用方面存在抽采瓦斯浓度变化大、抽采量不稳定 (部分瓦斯电站因此经常停机) ;低浓度瓦斯安全技术规范不协调、存在安全风险;瓦斯利用投入大、收益低;政府约束激励瓦斯利用政策不到位等因素, 导致企业瓦斯利用的积极性不高, 瓦斯利用设施不健全、建设滞后, 大量煤矿瓦斯未有效利用。政府虽然要求同步建设瓦斯利用设施, 但因规范不协调等原因, 督促落实尚不到位。

2010年, 两淮矿区32对建立地面永久抽采系统的矿井, 只有17对建立瓦斯利用设施;易于利用的瓦斯体积分数>10%的占抽采量约60%, 而实际利用率仅20.3%, 利用率亟待提升。

2.2 低浓度瓦斯利用安全技术规范不协调

瓦斯爆炸界限为5%~16%, 低浓度瓦斯利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方面,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利用瓦斯时, 瓦斯体积分数不得低于30%”[2], 国家环保排放标准规定, 现有矿井瓦斯排放系统的瓦斯体积分数≥30%禁止排放;另一方面, 为促进低浓度瓦斯利用, 2010年国家出台了煤矿低浓度瓦斯管道输送安全保障系统设计规范、煤矿低浓度瓦斯与细水雾混合安全输送装置技术规范等10项低浓度瓦斯输送和利用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安全技术规范不统一。

安徽省现有低浓度瓦斯发电站煤炭安全监察部门均不予认可、也不监管, 导致低浓度瓦斯利用存在违反安全规范的风险, 一旦发生事故企业责任重大, 企业建设低浓度瓦斯电站的积极性受挫, 大量低浓度瓦斯排空。

2.3 扶持政策力度不足、落实也不到位

国家在煤矿瓦斯开发利用税费与价格、发电上网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但由于政策力度不足和企业积极性不高等多种因素, 导致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一是瓦斯利用享受税费优惠政策极其有限。目前, 两淮矿区四大煤炭企业集团仅淮南、淮北矿业集团享受到中央财政补贴0.2元/m3煤层瓦斯利用量, 其它各税费优惠政策均未享受。2010年淮南矿业集团、淮北矿业集团分别获得国家财政补贴1 362万元、844万元, 而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皖北煤电等企业因抽采利用量相对较少, 未申请享受该项政策。此外, 财政部财税[2007]16号文规定煤层气抽采企业享受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 但是前提是抽采与其他业务分别核算, 而煤矿瓦斯抽采很难和矿井生产分别核算。国家政策仅将瓦斯抽采系统纳入安全费用使用范围, 瓦斯利用设备尚不能列入。

二是瓦斯发电优惠上网电价缺乏吸引力。根据国家发改委发改价格[2006]7号文规定, 煤矿瓦斯发电上网电价“执行当地2005年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加补贴电价”, 应为0.619元/k W·h, 而煤矿企业2010年实际外购电价达0.664元/k W·h左右, 显然瓦斯发电上网与企业外购电价相比无优惠。并且煤矿瓦斯发电企业还要负责投资建设电厂至公共联结点的接入系统工程。同时由于瓦斯发电的不稳定性, 对电网系统稳定存在冲击风险, 电网企业也没有支持瓦斯发电上网的积极性, 煤矿企业瓦斯发电只能“自发自用”。

三是瓦斯商业化利用尚未启动、价格政策难以落实。目前, 两淮矿区瓦斯民用局限于煤矿企业职工使用, 由于历史原因, 收费极少, 仅是象征性地征收, 实际上变成职工福利。民用瓦斯甲烷浓度35%左右, 淮南矿业集团按0.5元/m3收费, 淮北矿业集团按每户6元/月收费, 远低于天然气居民到户价水平。淮南市2.1元/m3、淮北市2.46元/m3。民用瓦斯难以按照国家发改价格[2007]826号文规定, 与天然气保持等热值合理比价关系的原则确定价格。

3 下一步重点工作及政策建议

根据《安徽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 2015年, 安徽省能源消费总量1.39亿t标准煤, 煤炭产量1.8亿t, 煤矿瓦斯抽采量达到8亿m3, 抽采瓦斯利用率达到40%。同时依据国家《煤层气 (煤矿瓦斯) 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2015年, 安徽省煤矿瓦斯抽采量达到8.5亿m3, 抽采瓦斯利用率达到50%。综合上述规定:2015年, 两淮矿区煤矿瓦斯利用量达4.3亿m3, 将相当于节约73万t煤炭, 减排645万t二氧化碳。为了达到“十二五”规划目标, 针对两淮矿区煤矿瓦斯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提出下一步重点工作和政策建议如下:

3.1 着力提高煤矿瓦斯利用率

加大投入, 进一步加快相关设施建设。大规模新建高、低浓度瓦斯发电站或改扩建瓦斯发电站, 立足自发自用, 争取富余电量上网。加大井下抽采管路建设, 满足高、低浓度瓦斯分源抽采, 实现瓦斯利用最大化。

积极稳妥推进商业化运作。理顺民用瓦斯气价值体系, 转变瓦斯民用福利化现状。借鉴部分省市经验, 对使用民用瓦斯的职工, 先比照天然气价格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 同时进行现金补贴, 逐步推进煤矿瓦斯民用商业化、市场化。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各大企业要把煤矿瓦斯治理利用工作放到重要位置, 切实转变“重抽采、轻利用”的观念, 加大瓦斯利用力度。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煤矿瓦斯治理利用责任制, 把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 实行考核目标管理、季度考核制度。

3.2 建议加大煤矿瓦斯利用政策激励约束力度

建议国家加大支持力度, 进一步区分煤层气与煤矿瓦斯的概念, 分类指导, 建立健全适用于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激励约束政策体系。研究制定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税收支持政策、提高瓦斯抽采利用鼓励政策标准等。着力加大“以用促抽”力度, 重点提高利用量补贴标准, 将现行的0.2元/m3提高到0.4元/m3;并比照光伏发电、秸秆发电等上网电价扶持政策, 让煤矿瓦斯发电补贴上网电价显著高于煤炭企业外购电价水平, 提高煤矿瓦斯电站发电上网积极性。研究完善煤炭生产安全费用使用规定, 将瓦斯利用设施投资纳入安全费用使用范围。研究调整、理顺低浓度瓦斯利用安全技术规范, 支持低浓度瓦斯利用。研究适度提高瓦斯禁止排放规定, 并强化煤矿瓦斯排放环保执法。如将现行的“瓦斯 (甲烷体积分数) >30%禁止排放”提升为“瓦斯 (甲烷体积分数) >20%禁止排放”。

3.3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逐步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技术体系。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继续开展深部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关键技术, 低浓度瓦斯、风排瓦斯利用、提纯等重大科技研发, 强化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制、提升, 积极争取申请国家相关专项支持。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利用领域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强化煤矿瓦斯地面抽采与瓦斯利用等技术、管理人才引进、培养。

参考文献

[1]DZ/T0216-2010.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S]

3.煤矿开发利用方案编制 篇三

关键词:地下空间 总体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1、前言

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使得城市用地不断扩展,但是用地的扩展远跟不上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造成了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 因此,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纯规划地面以上空间的模式也逐步被突破,更加重视地上、地面、地下三维立体空间和谐发展的规划模式。作为指导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龙头”地位的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也将逐步提到议事日程。

2、地下空间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地下空间规划现状

伴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相关规范纷纷出台。如1997年12月施行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规划”。2006年4月施行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也明确提出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区规划应当“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设方针”。可见,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北京、上海、重庆、南京、杭州、青岛等20多个城市编制了城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有效地规范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许多城市结合城市中心区改造和新区建设编制了地下空间详细规划,如北京的中央商务区、中关村西区、奥运中心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区等,对该地区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起到了有效控制和科学引导的作用。

2.2存在问题

(1)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指导

在我国的规划建设法律法规,对城市规划的编制有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相关技术要求和规定,但地下空间规划编制的规范和指导却相对滞后。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内容只进行了原则性讲述,没有对地下空间的规划编制提出更为详尽的要求。

(2)规划组织编制主体不明确

我国的相关规划法规、规范,均未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组织编制单位和编制主体提出明确要求,以致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出现编制主体不一的现象。

(3)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方法和内容需规范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需要考虑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如果不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方法、内容进行深入研讨,规范地下空间规划编制的内容深度,将会出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无序现象,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有序使用。

(4)规划编制内容度不明确,不利于城市规划管理

目前,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在编制内容、深度、方法等方而存在较大差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侧重点不,这不仅影响了下一层次规划的深度和要求,同时也对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利用及统一的城市规划管理不利。而且很多城市只重视总体规划层面的地下空间规划,缺乏对详细规划层面的研究,造成缺少直接指导规划管理工作的依据。

3、基于不同规划层面下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方法

3.1总体规划层面

(1)规划要求

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专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随同总体规划一并报批。具体要求:要提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和建设方针,研究确定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功能、规模、总体布局与分层规划,统筹安排近期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设项目,研究提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远景发展规划,制定各阶段地下空间资源,发利用的发展目标和保障步骤和措施。

(2)规划内容

1)地下空间现状及发展预测。在对现有地下空间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地下空间资源做出评价和预测,作为地下空间布局和选址的依据。

2)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战略。要根据城市性质特点、规模、地理位置、经济实力等条件合理确定地下空间的开发思想、开发重点、开发区域、开发规模、开发层次、开发模式等等。

3)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层次、内容、期限。应分别对地下空间的浅层、中层和深层制定近期和远期开发利用规划图,要区分工程的用途及开发利用的期限。

4)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各专项设施的系统规划与整合。

5)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评价。

6)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施步骤、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

3.2详细规划层面

详细规划阶段又可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3.2.1控制性详细规划

(1)规划要求

地下空间控规的编制应以城市地面总体规划、地面控规、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等为编制依据,以对地下土地开发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地下空间开发功能、开发强度、深度以及划定不宜开发区域等,并对地下空间环境设计提出指导性要求,作为地下空间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地下空间修规的编制。

(2)规划内容

1)土地使用控制和容量控制

地下空间的土地使用控制是对地下空间的开发规模、开发功能、开发强度等方面作出的规定。如需将一些地下空间限制开发区(文物区、地质不利等不宜开发区域)在控规中用图则的形式标明其范围。

地下空间土地容量控制可分为刚性控制和弹性控制。其刚性控制内容为用地面积、用地界限、地块划分等控制性指标;弹性控制内容为用地性质、土地使用相容性等控制指标,基本属于规划用地管理的内容;另外为调控地下空间产生的人流、车流等对城市地面产生的影响,需要对地下空间开发强度、项目开发深度进行刚性控制。

2)配套设施控制

地下空间配套设施包括公共设施配套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配套设施的建设规模应按照国家和地方规范(标准)作出的规定执行。

控制方式也可以分为刚性控制、弹性控制。刚性控制,即在规划中尽量做到定量、定位、定性控制,主要针对轨道交通设施、公共交通换乘站点、停车场地及停车泊位、地下公共设施、地下市政设施以及人防设施等方面进行控制;而弹性控制,则是针对现阶段开发过程无法实现,但在未来有可能做到的问题,或者由于市场变化带来的调整而做出的规划控制,并提供设计框架和竹理准则,如地下步行系统和静态交通系统的控制。

3)建筑建造控制

地下空间建筑建造控制是对地下构筑物布置和构筑物之间的关系做出必要的技术规定。其控制内容为地下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相邻地下建筑间距控制、地下建筑与其它地下构筑物间距的规定、建筑层高以及地下出入日、连通道的数量泣置、宽度等控制指标。

4)城市设计引导

城市设计引导则是通过一系列指导性综合设计要求和建议,甚至具体的空间设计示意,对地下建筑空间组织、内部环境設计等方面进行引导性控制。其内容包括开敞空间、通风井、采光窗、可识别标识系统、其它附属设施配置要求等引导性指标。

5)城市开发建设的运行与管理

地下空间控规控制与引导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城市开发建设的运行与管理,因此地下空间开发的控制指标中就需要涵盖规划管理与实施层面。开发管理指标主要包括规划管理方式、管理制度、投资政策、建设方式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控制引导内容。

3.2.2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

(1)规划要求

在编制城市重要地段和重要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时,应同步编制地下空间修建性详细规划,落实上一层次规划的要求。

(2)规划内容

根据上一层次规划要求,对规划范围内的地下空间平面布局、空间整合、公共活动、交通系统与主要出入(连通)口、景观环境、安全防灾等进行深入研究,协调公共地下空间与开发地块地下空间、地下交通、市政设施、人防设施等之间的关系,提出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规定。

4、结语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是指导城市地下空间合理有序开发的关键,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地下空间具有不可复原性的特点,一旦开发出现失误,将对城市发展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在理顺相关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以法律法规为基准,以规划为依据,在相关责任主体的管理、协调下,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将能够真正走向有序。

参考文献

[1] 汪瑜鹏,尹杰.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下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初探-以武汉市武泰闸地区为例[J].华中建筑.2011(4)

[2] 何世茂,徐敏.走向有序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法规、规划、管理三位一体的体系建设[J].现代城市研究.2009(8)

4.煤矿开发利用方案编制 篇四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结

(2012)

宣汉县柏树镇煤矿

二○一三年三月二十一日

按照宣汉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开展201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检查工作的通知》(宣国土资 [2013]9号)文件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精神的规定,宣汉县柏树镇煤矿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对201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总结,总结如下:

一、矿山概况及采矿许可证变更、延续和转让情况,采矿权抵押、冻结、查封情况

1、矿山概况

宣汉县柏树镇煤矿建于1975年,位于宣汉县城176°方向、直距约20km,属峨层山矿区刘家沟井田,行政区划隶属宣汉县柏树镇五村。矿区中心地理位置:东经107°41′50″,北纬31°08′58″。矿区矿井硐口有简易公路西行7公里至柏树镇,与宣(汉)达公路相接,从柏树镇沿公路北行约32公里可至宣汉县城;西行36公里至达州市,交通较为方便。

通信网络覆盖矿区,并有有线电话直通国内外,通信方便。我矿于2011年9月22日取得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0118444,有效期为至2021年9月22日,批准开采K1、K2、K3、K5、K8、K9煤层,允许开采深度750~200m 标高。生产规模9.00万吨/年。矿区范围由7个拐点圈定走向长度3885m,平均宽约800m,面积2.7204km2

宣汉县柏树镇煤矿北东侧与乱石沟煤矿相邻,乱石沟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0056400,有效期由2010年2月9日

至2012年2月9日,生产规模9万吨/年。矿区范围由21个拐点圈闭,矿区面积为2.6776km2,开采深度为+750-+400m标高,准采煤层K1、K2、K5、K9共四层。矿区范围存在部分平面重叠、部分高程重叠,开采的K1、K2、K5、K9煤层名称相同。目前相邻矿之间无矿权纠纷。

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采矿方式为走向长壁法,矿井从业人员数为125人,其中拥有技术人员15人。

2、采矿许可证变更、延续和转让情况

宣汉县柏树镇煤矿采矿许可证未作变更、延续和转让。

3、采矿权抵押、冻结、查封情况

宣汉县柏树镇煤矿的采矿权未作抵押、未被冻结、未被查封。

二、矿山生产情况

宣汉县柏树镇煤矿是一个技改扩能矿井,由于种种原因,技改工程尚未竣工验收,暂无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不能从事煤炭生产活动,只有少量工程煤产出。

2012年12月,宣汉县柏树镇煤矿委托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七队对矿井下采掘情况进行了实地测量,编制了《宣汉县柏树镇煤矿矿山资源储量报告(2012)》,截止2012年底当年当年未生产煤炭,但有工程煤3.9 kt。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开采设计实施情况

严格按照《宣汉县柏树镇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实施施工。扩建工程施工是在采矿许可证许可的矿区范围内,没有从事煤炭生产活

动,只有少量工程煤产出,无超层越界开采行为。

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3022.1千吨,累计消耗煤炭资源储量1843.1千吨,尚有保有煤炭资源储量1179.0千吨.其中(122b)类储量531.6千吨,(333)资源量647.4千吨。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三率”情况1、2012宣汉县柏树镇煤工程煤,共计动用资源量3.9kt(工程煤)。

2、“三率”情况

技改工程尚未竣工验收,没有从事煤炭生产活动,只有少量工程煤产出,不作“三率”考量。

五、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价款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等法定费用缴纳情况,附各项规费结缴票据复印件

2012年已缴矿产资源补偿费11700.00元,采矿权使用费2000.00元,水土保持金1950.00元,煤炭价格调节基金39000.00元

六、土地复垦方案执行情况

煤矿计划聘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提交专家组评审,通过评审后严格按照土地复垦方案执行,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七、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2012年宣汉县忠心水库编制了《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并对预案进行了演练。

八、上一年检和日常监督检查、督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宣汉县忠心水库在上一年检和日常监督检查、督查未发现问

题,故无整改内容及情况。

九、是否存在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采矿行为

5.煤矿开发利用方案编制 篇五

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如为改扩建矿山,应说明矿山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2)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外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外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外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3、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4、对地质勘探报告的评述。

四、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㈠开采方案

1、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可能的建设规模(两个以上方案比较); ──推荐规模方案的简要论证; ──可供选择的产品方案; ──推荐产品方案简要论证。2、确定开采储量:

──采矿权人在登记管理机关划定的矿区范围内,根据矿床赋存条件、勘探程度,并考虑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的要求,结合矿石品位变化,对开采品位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定开采矿体的最低品位,在此基础上,圈定矿体,并确定开采对象。有共、伴生矿产的,必须体现综合开采、综合利用的原则。3、矿床的开采方式

──根据矿体赋存情况及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对矿床的开采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对于采用露天开采或地下开采优势不明显的矿床,应进行开采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当采用露天和地下联合开采时,应确定二者的合理分布界线及阐明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互相关系。4开拓运输方案及厂址选择

──根据地形、矿床赋存条件、备选厂址工程地质条件及环保要求,对各种可供比较选择的开拓运输系统及厂址配套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推荐方案。㈡防治水方案

当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迳流大量渗漏时,需采取地下和地表的防治水措施,以确保安全生产,应进行全面防治水方案的综合比较,并提出推荐方案。

五、矿床开采 ㈠露天开采

1、露天开采境界:阐明圈定露天开采境界的原则、方法及所采用的经济合理剥采比;

2、确定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要素; 3、工作面阶段回采率;

4、圈定露天开采境界,应进行不同境界方案比较,确定最优境界。㈡地下开采

1、确定矿区开采总顺序并阐明首采地段选择的原则和依据。2、推荐的生产能力及能力验证。

3、利用远景储量扩大生产能力或延长矿山生产年限的可能性。4、开采崩落范围的确定。

5、简述开拓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采矿方法选择的影响。

6、采矿方法选择和比较,论证推荐采矿方法对资源充分利用的合理性。7、矿块的结构参数及矿井、采矿、矿块(工作面)的采矿回采率。

六、选矿及尾矿设施 ㈠选矿方案

1、选矿试验研究及评价。

──选矿试验研究主要成果,并对其作出技术经济评价,指出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意见;

──大、中型矿山应进行工业或半工业实验结果,应有加工评价试验结论; 2、根据选矿试验研究结果及评价资料提出推荐的选矿方案。3、对难选矿种,根据已掌握的技术确定是否需建中间试验厂。并提出拟建规划、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选择。㈡尾矿设施

1、初步确定尾矿量并简述尾矿品位及其他特性。对于目前因技术或市场原因暂不能利用的矿产,应有保护的措施。

2、尾矿库址选择(应具有坝址选择阶段的工程地质资料)。3、尾矿综合利用设想。4、尾矿水的处理作用。

七、环境保护

㈠矿山地质环境报告

1、对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尾矿垮坝等应做出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监测预防措施。2、对采矿引起的区域地质条件做出影响评价。

3、露天开采,应作边坡稳定性评价;坑采的,应作采空塌陷范围预测; 4、矿山闭坑时对造成的地质灾害提出处理措施。㈡矿山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和土地复垦方案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编写相应的内容。

八、开发方案简要结论

㈠设计利用矿产资料储量和根据矿床规模确定的设计生产规模及矿山服务年限 ㈡产品方案

㈢厂址及开拓运输方案 ㈣采、选工艺方案

㈤综合回收、综合利用方案 ㈥对工程项目扼要综合评价 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附表: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九、附图

1、开拓系统纵投影图

2、带有矿区范围、崩落范围的地形地质图。3、矿区总平面图。

4、露天采矿最终境界图。

5、采矿方法标准图。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

采矿权申请人依据批准的申请取得采矿许可证时,采矿登记管理机关对其报送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应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查:

一、方案编写的资格审查

开采下列矿山、矿区和矿种的,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必须由具有国家批准矿山设计资格的单位进行编写: 1、开采海域矿产资源; 2、外商投资矿山企业; 3、开采能源和金属矿产;

4、上述之外的大、中型矿山。

小型以下矿山企业的开发利用方案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矿主管部门认定的具有设计能力的单位进行编写。

二、开采储量确定的合理性的审查

设计所依据的地质资料必须由具有资格的地勘单位提供,并依据《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进行认定,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在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能的前提下,以合理利用、贫富兼采、综合回收为原则,确定合理的经济开采品位,并以此圈定矿体(矿床)。确定的工业指标应充分考虑矿产品市场等方面的要求。对于目前暂不宜开采的贫矿,应制定“采富保贫”的技术措施和后续回采方案,以利于今后可能进行的开采活动。

三、矿山建设规模的审查

在储量有保障、适合大规模开采的矿区,必须实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方针,避免大矿小开、整矿零开。依据开采技术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在总体规划之后,可采取分期建设、滚动发展,逐步扩大生产规模的方式,使企业(矿区)持续、稳定地发展生产。

矿山设计服务年限参考矿山设计规范。

四、开采方案的审查

开采方案应遵循“安全、高效、经济和充分利用资源”的原则来确定。做到贫富兼采、采剥(掘)并举、剥离(掘进)先行。采矿回采率、矿石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等技术指标应比照国内同类矿山的平均先进水平。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首先考虑采取先进的开采技术。

采矿方式依据矿体赋存状况和地质地形条件,通过计算和论证确定。

确定开拓系统要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回收。尽量不留或少留永久性矿柱,提升运输系统应减少运输过程中矿石的损失、贫化。矿山的开拓系统也需通过方案比较确定。

采矿方法依据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考虑采掘工程量、回采效率、出矿品位和资源回收率等方面的指标,通过方案比较,确定适宜的采矿方法。

五、选矿加工方案的审查

依据矿石的性质、构造、结构等特点,经过充分的选矿试验工作和方案比较,选定合理的选矿方法、工艺条件和先进的产品技术指标。入选的原矿中含其他具利用价值的共、伴生矿产时,应进行充分的综合回收、综合利用试验研究工作,进行方案论证,确定合理的分选回收流程。对目前暂不能回收利用的部分,要提出可行的保护性处理措施。

设计的选矿工艺流程,应采用先进技术和高效装备,精矿品位、产率指标得到保障,尾矿品位有效控制,选矿加工的总体水平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要求。

六、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土地复垦等方案的审查 重点审查废石场的建设、矿井水的排放、选矿厂粉尘处理、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尾矿坝的建设,尾矿水排放的方式和影响、土地(草原、林地)复垦利用以及其他有关项目。

矿山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按程序上报并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矿山的开发利用方案中,应有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并按规定已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报告,对矿山开采可能引起的地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以及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应采取预防措施。

七、矿山安全的审查

6.矿泉水开发利用方案应收集资料 篇六

业主提供资料

1.申请采矿权延续或变更的省国土厅批复文件(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收文回执单)2.开发利用方案评审申请表(预先填好)3.矿协评审合同

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委托书

5.采矿许可证副本(西安80坐标,若是54坐标要有80坐标实测表和转换核查表)6.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7.矿泉水技术鉴定书(附鉴定书内容)

8.技术鉴定书批准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管理司文件)9.矿泉水勘查报告或储量核实报告

10.审查批准勘查报告决议书(附决议书内容)

11.勘查报告审查意见(10、11两项也可是审查意见和备案证明)12.开发利用方案扉页(12份,加盖业主公章)13.业主主要负责人联系方式

编制开发利用方案现场整理资料

14.历年水质检验报告包含:水质检测、放射性指标检测、微生物指标检测(老的勘察报告缺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溴酸盐、矿物油、锑等最新要求检测项目),检测时间包含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15历年水质动态观测

16抽水试验(包含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

17.厂区总平面布置图(若厂家没有,应进行现场实测绘制)18.水源地水文地质图(包含井口位置,和矿区拐点),19.钻孔水文地质图(包含施工时间,施工单位、柱状图、含水层、成井结构图)20.水源地三级保护区范围图及现场保护情况

21.相关经济统计数据(项目投资明细表、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主要开采技术经济指标表)22.生产工艺流程图(采水、引水、过滤、消毒、灌装)23.生产线厂家,生产线设备清单列表,设备实际生产能力

7.煤矿开发利用方案编制 篇七

非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

一、概述

(一)矿山建设性质、矿区位置、交通及地理、气候概况。

1、矿山建设性质及编制开发利用方案的目的。

2、矿区位置、交通及地理概况;附插图:交通位置图或交通位置示意图。

(二)企业性质、隶属关系、外部建设条件及开发现状

1、企业性质及隶属关系。

2、矿山建设(承办)单位概况。

3、矿山建设外部条件及开发现状。如果是正在生产的扩界(扩层)、扩产或资源整合、或由露天转地下开采、或变更采矿许可证、或有其它原因需要变更建设方案的矿山,应说明矿山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现有生产设施、工程现状及主要生产工艺、设备等情况。

(三)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有关国家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等文件名称;列出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文件名称,如:设计委托书、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实验报告、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及备案证明、划定矿区范围批复等资料文件。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与预测

(一)该矿产品需求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外及本地区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以省内情况为主,有关量化数据应采用近三年或近期的情况)。

(二)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外、省内外及本地区的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一)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二)该设计矿山的资源概况

1、区域地质概况

2、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3、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4、矿山资源条件及储量情况。

5、对地质勘查报告的评述。

四、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一)开采方案

1、开采范围、可利用资源储量和采出资源储量的确定 ①开采范围确定

限定在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划定的矿区范围内,确定设计的开采范围(包括平面范围和开采深度范围)。确定设计开采范围时,应根据地表地形情况、井筒位置和井筒深度等,核对经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划定的矿区范围是否需要调整,如果需要调整,应提出调整的建议和说明需要调整的理由。

②可利用资源储量和采出资源储量的确定

根据《地质报告》提交并经国土资源部门评审备案的资源储量、按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划定的矿区范围,确定可利用的矿体,同时说明不可利用矿体及其不可利用原因,最终确定可作为设计利用的资源储量。在可利用的资源储量中根据选择的采矿方法计算房块(房)回采率,扣除矿山开采全部损失后,计算确定实际采出的资源储量。对有共生和伴生的矿产,必须体现综合开采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对于目前因技术或市场原因暂不能利用的矿产,应提出保护措施。

2、建设规模、产品方案(1)建设规模

论述本矿山可能达到的建设规模(万t/a)。在经过生产能力验证可能达到的最大生产规模范围内确定合理的生产规模。对资源储量较大、技术经济效果不明显的大、中型矿山,应提出两个以上方案进行比较、论证;对资源储量较小或矿石品位较低的矿山,可在技术、经济、资源储量与服务年限的合理匹配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论证,确定稳妥、合理的生产规模。

确定的生产规模要大于、等于政府主管部门对不同矿种规定的最低生产规模。

(2)产品方案

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或矿山建设条件,确定设计产品方案,并简要论述产品方案选择的理由。

3、矿床开采方式

根据矿体赋存情况及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在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确定露天或地下开采方式。对于采用露天开采或地下开采优势不明显的矿床,应进行开采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当采用露天和地下联合开采时,应确定二者的合理深度界线,阐明其开采位置在空间上的互相关系。

4、开拓、运输方案及厂址选择

(1)根据矿区地形条件和矿床赋存条件,同时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利影响因素以及环保要求,提出开拓方式的技术方案比较,最终确定开拓方案和开拓系统,包括:确定井筒位置、井口标高、进出车方位角、井筒断面、井筒深度以及支护形式和支护措施;确定开采中段高度及其中段划分;确定井筒的使用功能(如主井、副井、风井的提升分工、进、出风等)及安全出口;井筒压矿时,应进行经济论证并提出保护资源和井筒安全的措施。

(2)根据设计生产规模、运输距离等条件确定井下运输方式。(3)根据地表地形条件、外部运输道路条件以及井口位置、生产工艺配置、内、外部运输道路联系等确定工业场地和设施布局。厂

址选择应提出方案比较,进行技术和经济论证后,推荐合理的厂址方案。

(二)、主要生产系统及设施配置

1、提升方案及设施配置

确定提升方式,选择提升设备以及与提升相关的辅助设施。提升能力应满足设计生产能力的需要。

2、排水方案及设施配置 根据开拓系统、开采深度、涌水量、基建和生产水平安排等情况,确定排水方案,选择水泵型号、数量、排水管道以及水仓容积等。

3、通风方案及设施配置

根据开采方式、开拓系统以及所需风量等确定通风方案、设备选型及相关的配套辅助设施。

4、压气设施

确定空压机站的位置、确定生产用气量、选择压气设备和压气管道。

5、供配电及通讯设施

根据矿山用电设施、设备以及供电负荷等级确定供电电源、电压、供电负荷以及供电系统。对于地下开采的矿山需要设置一级供电负荷时,必须采用双电源供电。简述供电安全措施;简述矿山通讯设施及配置。

(三)防治水方案

排水方案是防治水方案中的措施之一,当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径流大量渗漏时,需采取地下和地表的防治水措施,以确保安全生产,应进行全面防治水方案的综合比较,并提出与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相适应的防治水措施。

五、矿床开采

(一)露天开采

1、露天开采境界:阐明圈定露天开采境界的原则、方法及所采用的经济合理剥采比。

2、确定露天开拓方式、采场构成要素及其技术参数。

3、圈定露天开采境界和爆破安全警戒范围,并应分析开采境界内是否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必要时进行不同境界方案比较,确定最优境界。

4、确定矿山工作制度、验证生产能力。

5、确定爆破方案

6、采剥工作:确定采剥工作主要工艺过程及采剥工作面主要结构参数,计算年采剥总量及生产剥采比。

7、主要设备选型:选择采、剥、运主要生产设备。

8、计算废石总量,提出废石综合利用(处理)方案及废石场选址。

(二)地下开采

1、确定矿区开采总顺序并阐明首采地段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2、验证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和论证推荐的生产能力可靠性。

3、利用远景储量扩大生产能力或延长矿山生产年限的可能性。4.开采移动范围的确定

根据矿山工程地质条件和开采范围、采空区处理措施等合理选取

岩石移动角参数,并在有关图纸上圈定地表移动范围。

5.采矿方法及其选择(1)简述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采矿方法选择的影响。(2)采矿方法的选择和比较,论证推荐采矿方法与开采技术条件的适应性和对资源充分利用的合理性。

6、确定矿块(房)结构及参数、叙述采矿工艺及采矿设备、计算矿块(矿房或采场)的矿石回采率和矿山综合回采率;合理选择贫化率指标参数。

7、采空区处理

根据矿山工程地质条件、采矿方法以及生产安全要求等,提出采空区处理措施。采取充填的矿山,应简述充填工艺及设施,充填材料及来源、充填量。

(三)井下爆破器材设施

根据生产规模及爆破器材用量和开拓系统,按照有关规范、规定,确定井下爆破器材设施设置,对不便于设爆破器材库的矿山应提出其它供应方式。

(四)确定基建工程量及基建时间。

六、选矿及尾矿设施

(一)选矿方案

1、选矿实验研究及评价。

对选矿实验研究主要成果做出技术经济评价,指出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意见;具备选矿实验条件的大、中型矿山,应进行工业或半工业选矿实验,应有加工实验评价结论。

2、根据选矿试验研究结果及评价资料提出推荐的选矿方案。3.确定选矿回收率、产出精矿品位,计算年产精矿量及其它有关技术经济指标。

4、对难选矿种,根据已掌握的技术,确定是否需要建中间试验厂,并提出拟建规模、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选择。

(二)尾矿设施

1、确定年产尾矿量及矿山生产期间的总尾矿量。

2、尾矿库址选择(应具有坝址选择阶段的矿区地形图及有关资料)及尾矿输送方案。

3、尾矿综合利用设想。

4、尾矿水的综合利用及排放量。

七、环境保护

(一)矿山地质环境报告

1、对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尾矿垮坝等应做出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监测预防措施。

2、对采矿引起的区域地质条件做出影响评价。

3、露天开采的矿山应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地下开采的矿山应对采空区塌陷范围进行预测。

4、矿山闭坑时对造成的地质灾害提出处理措施。

(二)矿山环境影响报告书(分析环境影响因素、制定环境保护及防治措施);水土保持和土地复垦应提出基本要求及目标。

八、矿山安全设施及措施要求

(一)根据矿山建设条件及生产特点,分析存在的主要危险、有

害因素

(二)确定应配套的安全设施以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三)提出安全管理要求

(四)评价安全可靠性及安全预期效果

九、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评价

(一)根据基建工程量、设施、设备、占地等估算矿山建设投资,简述投资构成(附投资构成估算表)。

(二)根据产品产量、产品价格计算销售收入,根据矿山实际情况和类比经验选取生产成本;根据国家财务和税收政策以及有关规定,估算利税额、所得税、税后利润以及贷款偿还期、投资回收年限等技术经济指标。

十、开发方案结论

(一)简述资源储量利用情况 主要说明《地质报告》提交并经评审备案的资源储量、平均品位、设计可利用资源储量和可采出的资源储量、采出原矿量、采出原矿品位。简述矿山综合回采率、贫化率、设计生产规模及矿山服务年限等。

(二)产品方案及产品产量

(三)开采方式、开拓、运输及厂址方案。

(四)采、选工艺及其他技术方案

(五)综合回收、综合利用方案(主要简述废石、尾矿、井下水、尾矿水以及伴生多矿种的综合利用情况)

(六)主要综合技术经济指标(附主要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七)对工程项目扼要综合评价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十一、附图

1、开拓系统纵投影图(缓倾斜矿体附开拓系统水平投影图)。

2、带有矿区范围、崩落范围(露天矿应有安全爆破范围)的地质地形图。

3、矿区总平面图。

4、主要勘探线剖面图。

5、露天开采终了平面图及剖面图。

6、采矿方法标准图。

以上图件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采用计算机制图。

十二、附件

1、建设单位的“设计委托书”。

2、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及评审意见书。

3、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 “矿区范围划定批复”文件。

4、其它有关的附件。

非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

采矿权申请人依据批准的矿区范围,申请取得采矿许可证时,采矿登记管理机关对其报送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应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查:

一、方案编写的资格审查

开采下列矿山、矿区和矿种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必须由具有国家批准相应矿山设计资格的单位进行编写:

1.开采海域矿产资源; 2.外商投资矿山企业; 3.开采能源和金属矿产;

4.上述之外的大、中型矿山。

大型矿山必须由具有矿山设计甲级资格的单位编制。中小型矿山要由具有国家批准的相应矿山设计甲、乙级资格的单位进行编写。

小型以下矿山企业的开发利用方案可由省国土资源部门认定的具有设计能力的单位进行编写。

二、开采储量确定的合理性的审查

设计所依据的地质资料必须由具有资格的地勘单位提供,并由国土资源部门依据《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进行评审备案,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设计确定的开采储量要合理,应在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能的前提下,以合理利用、贫富兼采、综合回收为原则。对于目前暂不宜开采的贫矿,应制定“采富保贫”的技术措施和后续回采方案,以利于今后可能进行的开采活动。

三、矿山建设规模的审查

在资源储量有保障、适合大规模开采的矿区,必须实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方针,避免大矿小开、整矿零开。依据开采技术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在总体规划之后,可采取分期建设、滚动发展,逐步扩大生产规模的方式,使企业(矿区)持续、稳定地发展生产。设计生产规模应与资源储量、开采服务年限合理匹配,并要大于等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不同矿种规定的最小生产规模。

矿山设计服务年限参考矿山设计规范。

四、开采方案的审查

(1)开采方案应遵循“安全、高效、经济和充分利用资源”的原则来确定。做到贫富兼采、采富保贫、采剥(掘)并举、剥离(掘进)先行。矿石回采率、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等技术指标应比照国内同类矿山的平均先进水平。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首先考虑采取先进的开采技术。

(2)开采方式应依据矿体赋存状况和地面设施、地形条件等,进行技术、经济综合分析、论证后,比选确定。

(3)开拓方案的确定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避免压矿丢失资源,尽量不留或少留永久性矿柱,开拓系统要考虑有便于矿柱回收。

(4)提升运输方案应结合开拓方案合理确定,满足生产需要,有利于安全管理,符合安全规程,降低提升、运输费用、运行可靠。

(5)露天矿山的采场境界圈定要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降低剥采比,台阶构成及最终边坡要素等技术参数,与开采设备选型相适应,并要符合安全规程。

(6)采矿方法的选择应适合矿山开采技术条件,满足生产规模需要,有利于控制地压活动,保护地表安全和开采过程中的安全。必要时采矿方法确定要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生产效率、回采率要高,生产成本、贫化率要低,生产工艺要便于管理,操作技术成熟、可靠。对采取充填工艺的矿山应进行充填工艺审查

五、选矿加工方案的审查

设计确定的选矿工艺流程应适合拟加工的矿石性质、结构、构造及可选性等条件,矿石碎、磨、选别方法及设备配置要合理,选矿技术经济指标能得到保障,选矿品位及回收率要高、尾矿品位要低。应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高效装备,以利于精矿品位、产率指标得到保障,尾矿品位有效控制,选矿加工的总体水平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要求。

对入选原矿中含其它有利用价值的共、伴生矿产,应考虑充分的综合回收。对目前暂不能回收利用的部分,要提出可行的保护性处理措施。

六、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土地复垦等方案的审查

根据现行有关规定,矿山开发建设项目要分别编制“地质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土地复垦方案”并进行单独评审、审查和上报批准,本审查大纲只涉及“地质环境保护”和“环境保护”主要方面的有关内容。

对“地质环境影响报告”重点审查矿山开采活动可能引起的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以及对区域地质产生的影响、设计所采取的防、控、保护措施与效果。

对“环境影响报告”重点审查废石场的建设、井下炮烟、废气、矿井水的排放、采、选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处理、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尾矿坝的建设、尾矿水排放的方式和影响等。应针对有关影响因素、提出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要满足和达到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废石、尾矿、矿井水、尾矿水等,应提出综合利用的方向和措施。

七、矿山安全的审查

矿山企业必须具有保障安全生产的设施,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矿山安全内容重点审查设计对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否全面和符合本矿山的实际情况与特点,设计确定的技术方案以及生产工艺是否符合有关安全规程,所采取的安全设施及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上一篇:安妮日记英语简介下一篇:电力公司物资分工会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