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作文

2024-06-29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作文(通用8篇)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作文 篇一

大气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段菁春1,谭吉华2(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一.大气环境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正常成人每天的呼吸量约为10~12立方米,大气中的有害化学物质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引起感官和生理机能的不适反应,严重时发生急、慢性中毒甚至死亡。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与大气中有害物质的种类、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同时也与人体的敏感性有一定关系。

大气中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硫酸雾、氯气、臭氧、烟尘等被吸入后能够直接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喷嚏和呼吸困难等。其慢性作用还会导致呼吸道抵抗力减弱,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严重的还可引起肺水肿等疾病。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呼吸道疾病总死亡率和发病率一般都高于轻污染区。其它大气污染物如一氧化碳虽然无直接刺激性作用,但也能够通过呼吸道进入血液,造成低血氧症,致使人体组织缺氧,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酶的活动,出现头晕、头痛、恶心、乏力,严重时会昏迷致死。

工业废气中可能含有多种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镉、铍、锑、铅、镍、锰、汞、砷、氟化物、石棉、有机氯杀虫剂等。它们虽然浓度很低,但可在体内逐渐蓄积,影响神经系统、内脏功能和生殖、遗传等。大气中砷、镍、铍、铬、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还具有致癌作用。另外大气中的花粉和霉菌也可能引起人体过敏反应,诱发鼻炎、气喘、过敏性肺部病变。抵抗力较强的病原微生物,如结核杆菌、碳疽杆菌、化脓性球菌,能附着在尘粒上污染大气。SARS(非典)是一种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病人排泄物和物体接触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是人类在新世纪之初面临的重大灾害,已给世界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害,而且其潜在影响尚不可估量。亚洲包括中国是非典的集中暴发区,也是世界范围内受害最严重区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广州市环保局所针对重点疫区北京和广州开展的研究证实空气污染与SARS传播具有显著相关性,且PM10的贡献最大。

当工厂发生事故,突然大量排放污染物;或气象条件突然改变(如出现无风、逆温、浓雾天气);或地理位置特殊(如地处山谷、盆地等),使大气中有害物质不易扩散;这时有害物质的浓度会急剧增加,引起人群急性中毒,尤其对患有呼吸道慢性疾病和心脏病的人会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形成大气污染公害事件。

二.历史上的大气污染事件导致的重大的死亡事件和教训 1.历史上著名的大气污染公害事件

公害事件是指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的事件。世界历史上曾今发生的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其中有五件与大气污染有关。它们分别是:

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使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呼吸困难等,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许多家畜也纷纷死去,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事件;

2、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持续雾天,而这里却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工厂排放的烟雾被封锁在山谷中,使6000人突然发生眼痛、咽喉痛、流鼻涕、头痛、胸闷等不适,造成20人死亡。这次烟雾事件主要由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和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的金属微粒引起。

3、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伦敦城市上空高压,大雾笼罩,连日无风。而当时正值冬季大量燃煤取暖期,煤烟粉尘和湿气积聚在大气中,使许多城市居民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仅四天时间内死亡了4000多人,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又有8000人陆续死亡。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由燃煤引发的城市烟雾事件。

4、美国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 从20世纪40年代起,已拥有大量汽车的美国洛杉矶城上空开始出现由光化学烟雾造成的黄色烟幕。它刺激人的眼睛、灼伤喉咙和肺部、引起胸闷等,还使植物大面积受害,松林枯死,柑橘减产。1955年,洛杉矶因光化学烟雾引起的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人数达到400多人,这是最早出现的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事件。

5、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1955年日本第一座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在四日市上马,1958年当地海产品的捕捞开始下降,打捞的鱼开始出现难闻的石油气味。1959年昭石石油公司投资186亿日元的四日市炼油厂开始投产,四日市很快发展成为“石油联合企业城”。然而,石油冶炼产生的废气使当地天空终年烟雾弥漫,烟雾厚达500米,其中漂浮着多种有毒有害气体和金属粉尘,很多人出现头疼、咽喉疼、眼睛疼、呕吐等不适。从1960年起,当地患哮喘病的人数激增,一些哮喘病患者病甚至因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而自杀。到1979年10月底,当地确认患有大气污染性疾病的患者人数达775491人,典型的呼吸系统疾病有: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癌。2.公害事件的教训:

1、工业排放和机动车排放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大气污染公害事件一但发生对人体健康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大气污染事件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损失远远大于工业环保治理成本,因此在企业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加大环保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2、污染物的扩散与气象及地形条件密切相关。在城市和工业建设的过程中进行合理规划是避免发生大气污染公害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

3、美国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的发生告诉我们,除了直接排放的一次污染物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以外,一次污染物在光照下发生相互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可能较一次污染物毒性及对人本的危害性更大,也更难治理。

4、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消耗是减少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三.外国重视大气环境及相关措施、净化大气的技术手段

20世纪3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大气污染先后经历了由燃煤污染向交通污染、由局地污染到区域污染的转变,重点关注的大气环境问题也逐渐由早期的酸沉降问题转移到臭氧和细粒子等二次污染物以及有毒有害污染物和重金属所导致的环境和健康问题。发达国家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酸沉降污染控制

酸沉降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物质在大气中传输并沉降所形成,酸雨是酸沉降的典型代表。欧洲和北美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证实了酸沉降存在跨界输送现象以来,加强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沉降物质的控制工作,特别是加强了在电厂、工业等部门的燃料燃烧排放的控制工作。自80年代以来,欧洲SO2、NOx、NH3和NMVOC排放量分别下降了70%、30%、25%和35%;美国电力行业SO2排放较1980年下降了45.6%,NOx排放较1995年下降了41.6%。其成功经验主要在于:

首先,建立完善的总量控制目标和区域框架体系。1979年,欧洲各国于日内瓦共同签署了远程大气污染跨界输送协议(CLRTP),从而建立了跨国界的政策平台,协议制定了减排总体目标以及各国减排份额,实现了污染物减排的区域合作。此外,为进一步控制酸沉降和富营养化,2001年欧盟制定了国家排放限值规定。美国1990年“清洁空气法案”第四修正案提出的酸雨控制计划(ARP)。与欧洲酸雨控制有所不同,美国的酸雨计划没有局限于传统的命令加控制的法规管理方式,而是引入了市场机制通过广泛的排放权交易来实现。

其次,建立科学的监测和评估体系。1984年,欧洲建立了远程大气污染输送监测和评估合作计划(EMEP)。美国酸雨计划则是通过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对列入酸雨计划管理的每一设施的SO2、NOx排放速率进行监测和记录,确保限额交易的可信度,并准确评估排放削减目标。此外,美国在2005年的“清洁空气州际法规”(CAIR)中建立了一整套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的集成,包括排放清单编制技术、空气质量数值模拟技术、情景预测技术等,而遍及美国各地的空气质量综合监测站则为验证这些技术提供了数据支持。

第三,制定污染源排放标准和开展多种控制措施的综合实施。1988年,欧盟制定了大型火电厂特定污染物排放限值,并分别在1994年和2001年进行了更新和严化。除此之外,欧洲在控制酸沉降过程中还在电厂、工业等部门广泛开展了用天然气替代高硫燃料、控制燃料含硫量以及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等措施。美国也在1990“清洁空气法修正案”后推出了新污染源排放标注体系(NSPS)。在法规和标准的推动下,污染源排放控制措施开始大量实施。1990年美国酸雨计划实施后,占计划中总电厂数10%左右的大电厂开始集中安装烟气脱硫设施,未安装脱硫设施的一般都采用低硫煤(<0.61%)。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发达国家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燃煤污染物排放控制,控制措施涵盖了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工业产业以及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等多方面,这些综合措施使日本SO2排放量削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2.机动车污染控制

机动车污染控制一直是发达国家大气污染控制的重点。机动车污染不仅对城市交通环境造成了威胁,它所排放的NOx、VOC和PM也是影响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的机动车污染控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控制手段是:

首先,不断严化新车排放标准。2005年,欧盟、美国、日本都分别实施了最新阶段的新车排放标准,排放限值比此前标准降低一半左右。随着清洁发动机和燃料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排放标准还将不断严化。

其次,通过检查/维护(I/M)制度加强在用车污染管理。检查/维护(I/M)制度一方面能够识别出有系统故障从而导致排放超标的高排车,另一方面还能够促使车主加强维护,确保车辆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第三,通过改善燃油品质控制污染物排放。当汽排放污染控制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燃油品质的好坏就成为制约污染物排放控制的关键因素,因此削减汽车排放污染必须从提高车辆的性能和燃料质量两个方面同时进行。

第四是结合加强交通管理,鼓励公共交通发展。从各国交通发展经验和趋势来看,公共交通发展是缓解机动化出行需求的关键,欧洲以及日本主要城市对于发展公共交通十分重视,特别是轨道交通等大容量公共交通的发展使个体机动化交通出行需求得到了缓解。

第五是通过经济杠杆鼓励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英国伦敦2003年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机动车征收交通拥堵费后,每天进入伦敦市中心的小汽车减少20%~30%,公交车因此提速25%。伦敦未来还将对所有进入伦敦市区的车辆征收“污染税”,这项措施将会加大低排放汽车的吸引力。德国则采取利税刺激手段来鼓励消费者选择大大低于排放限值的清洁能源汽车。美国通过提供方便的服务来鼓励购买低排放的车辆,如购低排放车者可免除强制性的无车日等。美国还对清洁能源车辆采取税收优惠政策,使清洁能源车辆在生产成本仍然较高的情况下得以普及。另外美国通过征收燃油税的手段来协调交通部门燃料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道路交通能源的大量消费,将消费者引导向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清洁燃料。3.区域复合型污染控制

随着局地性污染问题逐步得到缓解和解决,臭氧和二次颗粒物等区域复合型污染控制已成为发达国家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发达国家所采取的主要控制措施包括: 首先,不断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1999年,美国颁布了“区域霾害规定”,要求所有50个州制定相应的治理实施方案。相比之下,欧盟更为关心臭氧污染,2002年,欧盟推出了专门针对臭氧污染的通报和警戒限值规定。其次是开展多种污染物的协同减排。区域复合型污染的特点决定了必须针对多种污染物采取总量控制。1990~2004年间,欧洲各国通过机动车污染控制和溶剂使用管理等措施的实施,使臭氧前体物排放削减了36%,PM10排放削减了44%;而在1990~2006年间,美国NOx、VOC和PM10分别削减了28%、35%和33%。尽管如此,发达国家仍然为寻求更为有效的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措施而努力。为此,2001年欧盟在欧洲委员会(UNECE)和远程大气污染跨界输送协议(CLRTAP)的框架下制定了欧洲清洁空气计划(即CAFÉ计划),这个计划期望到2020年使年早死人数在2000水平上降低40%,同时持续减少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受大气污染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控制酸性气体排放,同时减少PM2.5和地面O3的复合型污染,2005年,美国EPA发布了“清洁空气州际法规”(Clean Air Interstate Rule, CAIR)。CAIR将通过减少跨州传输污染物的排放,保证美国未来的10年内在最大的程度降低空气污染。CAIR将持续限制美国东部地区的SO2和NOx排放。控制措施完全实施后,美国东部的28个州以及华盛顿特区范围内SO2和NOx的排放将在2003年的基础上分别降低70%和60%。与此同时,CAIR和其他控制措施的协同实施将使O3和PM2.5浓度未达标区的面积分别减少95%和67%。2015年,这些大气环境的改善将带来850亿~1000亿美元的健康效益以及近20亿的能见度效益,约为CAIR实施费用的25倍。第三,建立和完善区域联合减排的政策保障。区域复合型污染的特点要求建立区域范围内联合减排机制才能达到共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目标的。为此,欧盟在1979年远程大气污染跨界污染输送协议(CLRTAP)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各国联合的总量削减机制,为欧洲各国实现区域跨界污染物的联合减排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美国的区域减排战略开始于在“清洁空气法”基础上建立的州实施计划(SIP)。SIP由各州立法部门会同当地环保部门及市政、交通等职能管理部门共同制定。此外,1976年美国南加州地区为了控制该区域光化学烟雾等日益严重的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成立了南部海岸空气质量管区(SCAQMD)。其后南加州地区采取各种可能的办法在区域尺度控制空气污染,包括机动车污染控制、燃料控制、清洁燃料和清洁汽车、消费产品控制、市场手段和应用先进技术等。4.有毒有害污染物控制

大气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主要包括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发达国家在有毒有害污染物控制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有:

在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控制上,1990年美国“清洁空气法”列出了189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并由EPA负责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标准(NESHAP),其中包括了VOCs中主要的有毒有害成分。欧洲在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法规中明确规定了空气中多环芳烃、镉、砷、镍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限值。日本也于2002年立法限制了149种VOCs的排放。欧盟的VOCs污染物控制主要关注在化工炼油行业VOCs挥发、涂料与有机溶剂使用过程中的排放以及工业废气和垃圾焚烧厂的排放,其控制措施主要依赖排放标准的执行。在重金属汞的污染控制上,2005年EPA颁布了燃煤汞排放控制标准(CAMR),这是首个针对燃煤汞控制的标准。该标准针对新建及已有燃煤电厂,建立了限定汞排放的运作标准,并成立基于市场的排放交易机制。目前汞的控制只是传统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如布袋除尘、电除尘、脱硫、脱硝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控制技术的附加控制效应。为实现将来汞的减排目标,美国能源部正在支持吸附剂喷射脱汞技术的研发工作。此外,美国还开展了在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添加化学添加剂来提高其脱汞能力的研究,以及基于钙基吸收剂和氧化剂的多种污染物的共同控制技术,来提高脱硫效率和脱汞效率,降低污染控制的投资费用。四.中国的相关情况 1.我国当前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1、城市空气质量 1990年以来,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中SO2的年均浓度在1992年达到最高值后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1990至1999年十年间全国SO2浓度平均值为0.087mg/m3, 2006年平均值为0.053 mg/m3,总体水平比上世纪九十年代平均值降低了30%以上。我国城市NOx/NO2 浓度比较稳定。目前所有统计城市的二氧化氮浓度均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但广州、北京、乌鲁木齐、深圳、兰州等大城市二氧化氮浓度相对较高。此外,卫星资料显示中国东部和珠江三角洲存在大面积的NO2污染,且大气NO2总负荷仍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全国300多个城市总悬浮颗粒物呈下降趋势,1999年国控网络城市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平均值比1990年下降31.78%,南方城市的年均值已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此后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值变化不大,在0.09~0.12 mg/m3区间,处于国家二级标准上限附近。

总体上,我国城市中PM10和SO2浓度约为欧美发达国家的4~6倍,NO2浓度接近或高于欧美国家,整体污染十分严重。

2、酸沉降污染 酸雨方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降水pH均值较稳定,九十年代后期出现逐年升高趋势,2000年以后则出现总体下降趋势。降水离子浓度和沉降量方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降水SO42-沉降量总体表现出升高趋势。1990~1999年降水中SO42-平均浓度为12.8mg/L;2000~2003年上升为14.8mg/L,升高了大约15%。1990~1999年降水中NO3-沉降量平均值为1.8 t/km2 /year,2000~2003年上升为2.5t/km2/year,升高了大约39%。根据酸雨监测数据,降水中NO3-与SO42-当量浓度比值1999年以来呈现上升趋势,表明氮氧化物对酸雨贡献在增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约占国土面积的30%。我国酸雨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四川、云南以东区域,包括浙江、江西、湖南、福建、贵州、重庆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2006年出现酸雨城市占统计城市的比率虽不断降低,但仍超过50%。

3、霾、能见度和细粒子污染

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 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1957-2005年间我国东部年平均能见度下降~10 km,下降速率为~0.4 km/yr,西部能见度下降的幅度和速率约为东部的一半。以广州为例,2002年灰霾天气有85天,2003年上升至98天,2004年达到了144天,相当于每5天中就有2天为灰霾天气。

4、臭氧和光化学污染

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代表性污染物,城市臭氧主要是由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与氮氧化物(NOx)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形成的。机动车排放是城市臭氧污染的最重要来源。由于臭氧前体物和臭氧本身在大气中的输送,使得光化学烟雾往往成为一个区域性问题,其覆盖范围可达几十甚至数百公里以上。光化学烟雾污染和高浓度的臭氧污染频繁出现在北京地区、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污染,甚至经常出现臭氧最大小时浓度超过240 ppb(欧洲警报水平)的重污染现象。2.我国大气污染控制历程

我国的大气污染控制是从1973年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开始的。最初的工作重点根据当时的经济及技术条件,主要以改造锅炉、消烟除尘、控制大气点源污染为主。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量急剧增加,城市环境空气的二氧化硫污染越来越严重,在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出现了区域性的酸雨污染。1987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确定了以防治煤烟型污染为主的大气污染防治基本方针。这一阶段主要通过编制污染防治规划,改变城市结构和布局,加强节能和改变城市能源结构,综合防治煤烟型污染。这些手段为控制大气环境的急剧恶化起到了一定作用。90年代后,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始从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向区域污染控制转变。在法律法规制订、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防治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199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提出在全国范围划定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简称两控区)。1998年2月,国家环保总局召开了“两控区”工作会议,会上发布了《“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综合防治行动方案》。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编写了《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五”计划》,提出了“十五”期间两控区总量控制目标、酸雨和空气质量目标,提出了限制燃煤含硫量、电厂脱硫以及治理其它重点SO2排放源等控制措施,同时提出在两控区实行SO2排污收费、排污许可证以及排污交易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经济政策。两控区的划分在我国酸雨和二氧化硫的综合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我国大气污染控制全面进入了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新阶段。200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了在重点区域实行排放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按污染物排放种类和数量征收排污费,加大了机动车污染控制的力度,提出划定大气污染控制重点城市和规定达标期限,加强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等。新修订的大气法的出台,使我国大气污染控制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展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工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6年初,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又一次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将比“十五”期末减少10%。2006年底,为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尤其是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环保总局成立了总量控制办公室,专门负责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监督管理工作。到2006年底,全国脱硫装机容量占火电总装机的30%。到2007年上半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88%,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统计公报中第一次出现下降。

在机动车排放控制方面,首先加强源头控制,将汽车排放标准由相当于欧洲70年代的标准提高到90年代初的标准,国家每年公布达标排放机动车目录。对在用车实行污染物排放检测制度和道路检测措施,不符合标准的不准行驶;加强在用车的维修保养,对性能恶化,无法修复达标的,强行报废。“九五”期间每年报废汽车约30-35万辆。此外,城市政府积极发展公共交通,从根本上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国家积极推行低污染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清洁燃料汽车。国务院1998年发出通知,要求在2000年7月1日,全国停止、销售、使用含铅汽油,目前目标已实现,每年可减少排铅约1500万吨。

总之,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经历了从点源治理到集中控制、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到区域污染控制、从浓度控制到总量控制的转变,大气污染防治的法规、标准及管理体系已初步形成,大气污染加重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已有所减缓。但是,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在加上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能源浪费严重,工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工业发展水平不平衡,缺乏适合国情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环保投资渠道不畅、力度不够,机动车污染控制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运行机制,环境管理监督力度不够等原因,我国大气污染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仍在不断加重,未来面临着严重的挑战。3.我国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与危害

我国研究者在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辽宁省煤烟型污染严重,据2001~2005年统计结果显示,辽宁省中部城市大气SO2和PMl0分别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8~1.0倍和0.1~0.3倍。其中,鞍山和抚顺市大气PM10中苯并(a)芘浓度分别超标2.4倍和2.2倍。与此相对应,辽宁省脑血管病死亡率也高于国内外其它城市和地区。1991~1995年辽宁省主要城市癌症标化死亡率为145/l0万,2003年则增加到了197/10万。沈阳市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大气中TSP浓度每增加100μg/m3,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增加2%,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死亡率增加3%;S02浓度每增加100μg/m3,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增加2%,COPD死亡率增加7%。同一时期在本溪市的研究结果显示,TSP浓度每增加100μg/m3,心血管病死亡率增加24%,脑血管病死亡率增加8%,COPD死亡率增加24%。

广州市是我国大气污染较重的城市之一。根据广州市2003—2005年分娩时孕满37周的围产数据以及2002—2005年的空气污染数据开展的研究表明,可吸人颗粒物PM10、SO2、NO2浓度每增加10μg/m3,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减少1.90~3.94 g、1.65~2.73 g、2.70~3.76 g。中科院院士钟南山等通过临床和手术的统计数据发现,因吸入大量污染物,无论有病没病,50岁以上的广州人肺都是黑色的。他还指出因空气中气溶胶的增加,寄生在气溶胶上的微生物也会相应增加,广州人被曲霉菌感染的人数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太原是我国大气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统计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为太原市居民第一死因。根据太原市大气CO污染对65岁及以上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急性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CO平均浓度每增加100μg/m3,对心脑血管疾病总死亡影响的OR值为1.006,心脏病OR值为1.010,缺血性心脏病OR值为1.007,心肌梗死OR值为1.005,心衰OR值为1.005,心律失常OR值为1.006,中风OR值为1.012。研究表明我国主要城市大气多环芳烃污染日渐严重,中国城市多环芳烃的年平均浓度高出泰国、马来西亚和日本等亚洲其他国家,与韩国及菲律宾的部分研究结果比较接近,远高于欧美城市大气的污染水平,是世界上大气多环芳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挥发性有机物中苯的背景浓度是较清洁的海南省的5倍以上,中心城市苯平均水平普遍超过美国环保署推荐的限值(30μg/m3)。二恶英可以损害人体多种器官和系统。研究发现我国广州的二恶英浓度高达104.6~769.3fg I-TEQ/m3,远高于西方主要城市,与日本、韩国城市相当。在电子垃圾高风险区,其浓度甚至高达4110-51200 fg I-TEQ/m3。4.大气污染造成的健康经济损失

国内多个研究机构的学者在我国各主要城市和地区开展了针对大气污染经济损失的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兰州市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经济损失为4.7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13%;抚顺市空气污染健康损失为1.1亿元,占2000年GDP的0.5%;洛阳市1994年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经济损失为1.504亿元,占当年全市总消费支出的13.5%,其中患呼吸道疾病提前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占该项损失的48.3%,误工损失占41.5%;青岛市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经济损失约为3.53亿元;徐州市区2003年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为11.43 2亿元,占当年GDP的2.49%,而环保投资只占当年GDP的0.397%;2002年巢湖流域大气污染造成人体健康损失为1.51亿元。

近年来,世界银行组织中外方专家联合对我国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以人均GDP现值估算剩余寿命中因早死产生的损失保守估计,2003年因大气污染导致的损失为1573亿元,相当于GDP的1.16%;而如果以研究得到的生命意愿价值来估算,则空气污染带来的损失将达到3.8%。参考文献略 作者简介:

段菁春大气污染与控制专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7年清华大学环境系博士后出站,师从郝吉明院士,2005年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获环境科学博士学位,师从傅家谟院士。主要从事环境观测及环境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973、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部专项等课题28项,发表论文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近20篇被SCI收录。

谭吉华大气污染与控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9年清华大学环境系博士后出站,师从贺克斌教授,2007年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获环境科学博士学位,师从傅家谟院士。先后开展过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灰霾生成机制、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部专项等课题16项,发表论文学术论文近40篇,其中近20篇被SCI收录。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作文 篇二

人类来自自然, 自然是人类的母体和赖以为生的家园。对于人类来说, 自然具有科学的认识价值和文学的认识价值两方面。在人类诞生之初, 人类不了解自然, 于是就只好靠臆测想象的方式来编造神话解释自然现象, 如“共公氏与颛顼争为帝, 怒而触不周之山, 折天柱, 绝地维。故天倾西北, 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 故百川水潦归焉。”这些神话充满了天真与童稚, 带着真实与想象, 寄予了浪漫与情感。在这个时期, 文学与科学, 神秘主义宗教与科学其实是不分家的, 这个时候人类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是充满依赖与敬畏之情的。后来人们欲望的扩展使人类不再满足于这样的认识自然的方法了, 自然科学的发展走上了与神秘主义不同的认识世界的道路, 科学认识世界拒绝感情的掺和而提倡理性的认识自然, 以满足人类的功利需要为主, 自然的神秘与神圣都瞬间消失, 人类对自然的感情也不复存在, 自然变成为人类征服与掠夺的对象。而文学仍然按照人类的情感和精神需要, 维系着人类的精神家园。

二、维系永远的精神家园———文学认识的自然价值

有人会提出来说:科学的认识才有价值, 文学的认识没有价值。从功利角度来看, 这种认识是正确的, 因为只有科学才能帮助人们创造实际的财富了。但是, 我们人类除了有理性之外也还须具有情感与心灵的需要。但人们把眼光投射向茫茫宇宙的时候, 我们如果清醒的提醒自己, 宇宙只是一大片冰冷的地狱或者就是烈焰熊熊的炼狱, 毫无生机。那么, 宇宙在我们心里会是多么令人绝望和苍白, 人类也会因缺少激情而对宇宙置之不顾, 宇宙在我们内心也就决不可能具有美感了, 人类一定会陷于空前的孤独和绝望中;而如果我们置自然的审美价值于不顾, 只考虑自然的实用价值, 那么我们对自然的情感和保护也就无从谈起;一个对一切事物只考虑实用而不顾人类既有的价值观、道德观的人只能是一个魔鬼, 而不会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自然不仅是我们人类的物资财富的来源, 更是我们人类精神所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牛羊”、“暮从碧山下, 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都是多么激动人心的而又让人无比羡慕的对自然的依恋的情感。古代人们幻想宇宙中有天堂、神仙, 现在人们幻想宇宙中有智慧和文明超群的外星人类, 其实这都不符合科学的认识原则, 但是人们需要在茫茫宇宙中去寻找具有智慧堪与人类匹敌甚至超越人类的同类, 这与其说是科学的需要还不如说是人类的心灵的寄托需要。著名的宇宙学家卡尔·沙根说:“宇宙无边无际, 如果只有我们就太浪费地方了。”当科学无法拿出令所有人都信服的终极的解释的时候, 我们人类永远也需要在太空中去为自己寻求心灵和感情的归依。

三、宇宙意识——对人生终极目标的诗意质问

有哲人说过“一个只知道低头看地而不会抬头关注天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当古代先民开始关注我们头顶那一片湛蓝的宇宙时, 就一定已被天空宇宙那夺人心魄的美和苍茫的神秘所吸引所感动了。你看, 天空四时变幻、阴晴交替;宇宙浩淼无垠、辽阔壮观;星辰灿烂辉煌, 波澜浩荡。这一切都强烈的吸引着心智初开的先民, 他们在产生赞叹之余, 也一定会产生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的强烈感慨;激发人们去思考人生的本质和意义, 激发先民去设想:自然壮丽伟大人类也必须超越平凡走向伟大的想法。激发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终极问题, 展开终极的质问和追寻。

四、中国古代诗歌中具有宇宙意识的名篇的探讨

在初唐的时候能产生《春江花月夜》这样的作品似乎并不奇怪, 文学发展的因素我们不用再说.我们只从人们的社会心理来分析一下《春江花月夜》的产生原因。经过长达几百年的战乱, 华夏社会终于获得了一个安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 人们的心理开始发生变化, 人们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也在走向深入。这是一个大时代的雄壮的序幕, 一切有远见的人们都感到了来自历史深处的强烈的呼唤之声, 也对这个时代充满着特别的复杂的激情。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地看清社会的发展趋势, 人们对这个即将到来的大时代是各人怀着不同的心情。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地势极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 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之客”。王勃在对宇宙历史的深沉质问中探讨着人生的本质和意义充满着大时代时期一切积极有为之士的勃勃雄心和身处现实的悲凉。我们对于张若虚了解得并不是很多, 他似乎是历史长河的一片湍急的浪花稍纵即逝, 但是他所发出的奔腾咆哮之声却在历史长河中久久回荡。“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何等的气魄浩远, 何等的胸怀宽广涵蕴浩瀚。“江流婉转绕方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何等的宁静悠远, 何等的清幽雅洁。自然的美好和人生的思索互相结合, 虽然是处在一个伟大时代的壮美的序幕时段, 但是蒙蒙的薄雾仍然徘徊在空林、沙渚之上, 让人们在心怀希望之余仍然怀有惴惴之心, 在王湾的《次北固湾》中, 虽有“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悬帆。海日生残月, 江春入旧年”的雄壮堂皇之声, 但也缠绵的思乡之困苦。希望与徘徊, 明朗与薄雾相互交织, 于是让作者向人生与自然发出了诗意的质问:人生的有限与江月的无限,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带何人, 但见长江送水流。”这是诗意的质问, 是对人生本质和终极问题的深沉的追问, 这一追问知道今天仍然在历史与文学的星空里久久回荡, 在激励着人们向社会与自然不断的探索, 激励着我们向更为合理的社会不断努力。

就象爱情的主题是文学的一个永远的主题一样,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文学的一个永恒话题。通过语文教学, 通过文学去培养学生对自然关爱的深情, 去培育学生丰富美好的心灵, 去呼唤学生潜藏在内心的对人生终极目的的质询, 在每一个人内心种下美好的种子, 这是人文的关爱也是诗意的关怀。

参考文献

[1]常璩[晋].华阳国志[M].成都:巴蜀书社, 2005.

3.人类进化与疾病的关系 篇三

但是,人类进化对今天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诱发富贵病,如糖尿病。

进化与糖尿病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表现在,吃得太多和吃得较好或太好,动得太少或不动。吃得较好是指,高脂肪、高蛋白和精米白面吃得太多,加上不运动,就会出现肥胖。肥胖既是一种表面上的富贵病,也与糖尿病的发生息息相关。肥胖程度越严重,二型糖尿病的发病几率越高。中度肥胖者糖尿病的发生率高于同年龄正常体重者4倍,严重肥胖者二型糖尿病发病率为正常体重者的21倍。80%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超重,肥胖可使二型糖尿病患者的预期寿命缩短8年。因此,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的本质是,对血糖进行吸收、转化和利用的胰岛素不足,导致体内血糖过高。由于血糖不能降低,出现糖尿病高渗综合征,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并且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而且,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转而加速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补充能量和热量,也就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使得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

血糖过高的产生是分解血糖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抵抗,即身体对胰岛素利用能力减弱,主要是体内脂肪细胞、肝细胞等(统称为胰岛素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这一切都与肥胖有关,但更与“节俭基因”有关。如果说生活方式是糖尿病的外因,那么,则必须通过人的“节俭基因”这一内因起作用。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人类遗传学家詹姆斯·尼尔(James V·Neel)在1962年12月的《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发表文章,首次以“节俭基因假说”来阐明糖尿病的病因和病理,如今这一假说已得到相当多的认同。尼尔认为,在远古时期,人们以狩猎及采摘野果为生,常常是食不饱腹,能量短缺,忍饥挨饿。人类的祖先在经年累月适应当时的饥饿环境后,慢慢进化出了能有效储存能量的能力。在进化中,那些能够在进食后较多地将食物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起来的个体会因为能长期耐受饥饿而存活下来,这就使得他们具有生存的优势。

而帮助人们有效储存和控制能量的能力便体现在基因中,这类基因称为节俭基因。在饥荒来临时,拥有这种基因的人就可能躲过饥馑,避免死亡。而缺少节俭基因的人则会在优胜劣汰的进化中被淘汰。随着人类千万年的进化,节俭基因便代代薪火相传,成为大多数人体内的一种优势基因。

然而,今天的人类通过创造性劳动在创造精神文明的同时生产了极大和极丰富的物质,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各种食物。今天,人们对主要是大鱼大肉这类丰盛的高脂肪和高蛋白的食物摄入过多,但又贪图安逸和舒适,懒于运动,具有节俭基因的人就可能患糖尿病。因为,人们摄入的多余能量会通过脂肪储存起来。脂肪变多的结果则是肥胖。当然,肥胖只是第一步,它为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吃得多吃得好和运动少的结果是脂肪贮存起来,这是靠胰岛的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从而实现脂肪的贮存。人体许多组织的细胞膜上都存在着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必须与靶细胞,如脂肪细胞和肝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生物效应。每个脂肪细胞和肝细胞膜上大约有30万个胰岛素受体。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再与脂肪细胞等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可以让从食物中吸收进血液的糖分加速进入脂肪、肝脏、肌肉等组织,并以糖原的形式贮藏起来备用。这也意味着,胰岛素可以把体内一部分多余的糖分赶入到脂肪组织里,并将这些糖分转化成脂肪贮藏起来。这个过程是,胰岛素促进肝脏合成脂肪酸,使甘油三酯(TG)合成增多,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增快,还可以抑制脂解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脂肪的分解,加速脂肪的贮存。同时,胰岛素也不让脂肪组织随便分解成葡萄糖,以免引起血糖过高。

脂肪贮存的结果是肥胖,而肥胖是因为脂肪细胞的体积变得更肥大,而不是数目的增加。因为人在进入青春期后,体内脂肪细胞的数量基本固定了下来,脂肪细胞变大以后,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减少,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出现胰岛素抵抗。为了保证血糖不升高,胰岛需要大量工作,以释放更多的胰岛素,结果也产了高胰岛素血症。天长日久,胰岛在超负荷运转下就会不堪重负,功能衰竭,难以正常分泌胰岛素。结果是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持续升高,糖尿病就发生了。

所以,从远古的节俭基因到今天的物质丰富后的肥胖,再到糖尿病,完成了富贵病的转型或形成。

基因新发现和致病新机理

节俭基因只不过是对糖尿病的一种形象说明,但是今天的研究发现,更多的基因与糖尿病相关,它们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造成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诱发糖尿病。这也是人类进化导致基因变化,从而诱发疾病的一种反映。

迄今,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45个二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但是大多数都是在欧洲人群中首次发现的。而东亚人群的二型糖尿病易感基因则发现较少,目前仅有7个易感基因是在东亚人群中发现的。这些基因包括,位于9号染色体临近CDKN2A/CDKN2B的非编码区、3号染色体上的IGF2BP2和CDKAL1基因,以及与二型糖尿病危险相关的TCF7L2、SLC30A8、HHEX、PPARG、KCNJ11和FTO等基因。

现在,对亚洲人群的糖尿病易感基因的研究正在取得突破。2011年12月11日的《自然遗传学》杂志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研究组与韩国、新加坡等国研究人员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汇集超过了5万例样本,发现了8个新的二型糖尿病易感基因。

研究人员首先汇集了各研究组已经完成的共6952名病人和11865名对照组成员的基因组数据,随后在5843名病人和4574名对照组成员中,对前期选取的200余个基因位点进行验证,发现了19个可能的潜在易感基因位点。最后,在12284名病人和13172名对照组人群中,对19个潜在位点进行分析,最终确认了8个新的二型糖尿病易感基因。

当然,这些基因是如何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抵抗、血糖的转化等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说明。这也意味着,影响糖尿病发病的基因有很多,而且必须共同作用才能导致人发病。而研究人员的另一些研究也说明,由于人体无法增加或修补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同样是糖尿病发病的诱因。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弗朗科·佛利(Franco Folli)博士的研究小组最近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人体缺乏β细胞是造成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诱发糖尿病的原因之一。但是,机体是有能力复制和生成β细胞的。不过,这需要由内分泌的信号来调节。这个信号就是叉头蛋白家族1(FoxO1)。由于这个信号缺乏,β细胞就无法复制,因此晚期二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胰岛素分泌障碍,胰岛素降低,使得病情恶化。

但是,如果能使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恢复正常,就可以复制β细胞,以阻止β细胞的减少,让胰岛素分泌重新恢复正常,由此也可以治疗糖尿病。不过,根据这一机理研发出可供临床使用的药物,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

【责任编辑】张田勘

4.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作文 篇四

(石家庄学院资源与环境系,河北石家庄

050035)

摘要:本文从人类文明与货币发展史出发,推理得到当人类高度文明、在物质流、信息流与能量流的控制能力与法定权力完全自由平等后,地球上的人类可能会有统一的货币。当生态文明高度发达、所有生命均平等时,人类应会也有足够的科技水平为其提供保障,为其设计“生态币”的计量机制,来确保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圈的平衡与稳定。关键词:生物圈;货币;生态币

Abstract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the currency, reasoning got as high human civilization, material flow, information flow and the flow of control and legal authority after a full freedom and equality, human on Earth may have a single currency.When the highly develope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all life is equal, humanity should also have sufficient technological level to provide protection for its design “eco-money” the metering mechanism, to ensure balance and stability of biosphere and biodiversity.Keyword: ecosphere;money;eco-money 1引言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地追求人人平等的历史。当我们人类在法律、社会、资源控制力等各方面均能真真平等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许会转向生态文明的发展,即追求生命的平等。而要想达到生态文明的高度发展,所有生命均有足够的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不再有物种被人类灭绝的事情发生,就必须将以“人”这一物种为中心的计量关系,改变为以生命为中心的计量关系,形成“生态币”——地球生物圈的资源计量单位,所有目前存在的各国货币都会消失。在这种情景之下,人类行为应该回归本位——即生命过程维系的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不再追求过多。如果人类仍是地球生物圈的绝对优势物种,则人类会建立所有生命均平等的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的通量与当量,因为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可以避免地球生物圈因物种的逐渐减少而自行毁灭的命运。2货币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分析

如果目前关于人类的起源与演变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货币的形成历史就应该是可信的。即在人类与其它生命体没有出现明显优势之前,是没有消费剩余的,也不可能出现交换,所以也没有必要考虑交换的计量问题。当人类出现区别于其它生命体的优势,出现消费剩余时,就出现了交换。当有交换存在时,就会出现计量问题。在交换品种不多、交换范围很小时,采用的是协商制的物物交换,虽然存在计量关系,但非常不精确,也不是一般等价物的前提下的交换过程。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升、组织方式与管理方式的进步、科技水平的发展,消费剩余的种类与数量大幅度的增加,对计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于出现了国家等级的货币①。在一个国家范围内,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均转换为货币后进行,当然也有物物交换的现象,但不是主流。如果不考虑政治、文化、社会的影响,仅就以货币为中心的计量关系而言,人与人是平等的,因为无论谁都是将物质、能量、信息先转换为货币,再进行计量与交换。

现在,经济的全球化与贸易的高度发达,出现了计量问题。由于国与国的不平等,在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时,找不到一种平等的各国都非常乐于接受的且不属于任何一方的货币作为计量依据。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如果那个国家成为最大的经济体,且发展程度超前,那么其它各国将被动地接受该国货币作为计量依据,那么该国货币理所当然地在国际贸易中占尽先机与优势。按计量理论推理,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成为公认的计量单位后,这个国家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印货币就可以了,因为该国货币能换来他们需要的任何东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人类还能平等自由地在生物圈内获取生存、安全与发展所需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导致各国均有自己的货币且不能平等自由的兑换,但相对于非信用货币时代又有了巨大进步。3人类货币的计量关系及其运行机制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对物质、能量、信息流动进行计量时,必须有一个计量标尺存在,这个计量标尺必须是在平等地对待任何一方。

人类在对物质、能量、信息流动进行计量时,计量标尺就是货币。各个国家均用法律的方式(即计量标尺的使用规则)规定本国货币的功能与作用,并且不得有两种货币,确保计量标尺的唯一性以实现平等的目的。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容易实现,也必须这样,但在不同国家之间就不易实现,因为两个国家之间的人是不平等的,也就是在经济学范畴内讨论的经济效率、发展水平、军事政治文化背景等各类因素综合影响下的汇率问题,以此进行标尺与标尺之间的换算,但因为其根源是由于不平等产生的,汇率也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当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人与人之间不存在信任危机,不再为因不信任而付出巨大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时,人与人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平等,且是建立在没有国界、没有信仰歧视、没有文化歧视、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各取所需的基础之上的,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的货币将没有存在的价值,人类会为其自身建立一种基于完全自由平等的全新的关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计量方式。4关于生态币的定义及其运行机制的假设 4.1生态币的定义

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生态币:

式中:n——生态当量值的生命体个数,单位:个; N——生态当量值的生命体种群数,单位:个; IS——综合空间生态当量值,无量纲;

m——生态通量值的生命体个数,单位:个; M——生态通量值的生命体种群数,单位:个; QS——综合空间生态通量值,无量纲。这个生态币计算公式有两层含义:一是以地球生物圈内最单一的生态系统为计量基准,其它生态系统与之比价;二是某个物种的个体数越多,价值越低,越不值“钱”,某个生态空间里的物种种群数越多,价值越高,越值“钱”。IS——综合空间生态当量是指含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当量值,QS——综合空间生态通量是指含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通量值。

生态币的单位可以是“元”,也可以定义为其它(如“$”),其运算采用十进制,即0.1;1;10;100;1000┉┉等等。4.2生态币计量的运行机制

根据《关于人类行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计量思考1》中关于人类行为的分析研究,人类行为分为三种:生存行为、安全行为、发展行为,为此产生三种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而其它生命体几乎没有后两种行为,所以其生存的生态空间因人类的安全行为、发展行为受到很大的挤压,生物物种灭绝加速,生物多样性甚至生物圈的稳定与平衡受到威胁。生态币计量的运行机制的建立,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统一的原则。整个生物圈必须是一个标准尺度,每种生命体必须是一个标准尺度,只有统一计量尺度,才可能建立有意义的计量关系,否则,就与现在人类的货币一样,不能解决自由平等的困局,而是加剧不平等的程度。

二是平等的原则。所有生命均是平等的,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对“人”有利的生命体就得到保护、利用,对“人”不利的生命体就毁灭,甚至灭种。

三是整体的原则。生命体及其生境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或“人”来假定边界,目前的自然保护区就是建立在“人”假定的边界的基础之上的,其科学性是依据“人”现在的认知水平。四是责任的原则。既然“人”造成了现在的局面,就得对其负责。另外,在《关于人类行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计量思考1》一文中已分析清楚,生物圈的生命体中只有“人”这一物种在压缩其它生命体的生态空间,而且其安全行为、发展行为要求的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越来越大,对生物圈生命体的威胁越来越大,所以“人”就是责任主体。

在建立生态币运行机制时,第一步工作就是查清地球生物圈生态意义上的“节点”物种,即对生态圈的平衡与稳定起决定作用的物种,然后以节点物种为基础划定生态币的计算空间,再计算其币值。为保证各节点物种的生态空间不贬值,人类必须做什么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建立与人类相同的货币运行机制——即“物种以‘稀’为贵”,稀有物种得到更多的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从而得到相应的生态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其数量会增加,而生态价值会降低,当降低到一定程度出现拐点,生态空间缩小,如此循环,保持一种动态平衡。4.3建立以“生态币”为基础的生命体计量关系的作用

如果建立以生命体平等为基础的计量关系及其运行机制,将人类无限扩张的用于安全行为、发展行为的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用于珍稀物种与濒临灭绝物种,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里程碑。

只有基于全部生命的计量关系才能确保地球生物圈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稳定,也只有生物圈的稳定才有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条件与基础生命空间。目前我们或者说“我”很难想象只有人一个物种的地球会是什么样的?怎么运行? 4.4建立“生态币”的条件 4.4.1初级阶段

部分国家开始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着手基于本国领域的生态系统的计量研究,用于生态补偿或公共财政转移支付,来确保本国生物多样性的改善、节点生物及其生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基于目前的科技、文化、政治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各国基于生命平等的框架协议,推动生命保护尤其是生物圈珍稀物种的保护;其次是开展基于生物圈的不分国界的节点物种的研究工作,无论那个国家均需提供支持;探索建立基于生命平等的计量关系的运行机制并首先应用于国际贸易领域。

国际贸易的计量关系首先必须打破一国货币的垄断,因为只要有垄断,就会有不平等,只要有不平等,处于不利地位的国家的所有生命体而不仅仅是“人”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就会逐渐减少,从而加剧这种不平等关系。最有可能的妥协路径是基于当前的汇率关系,建立一种多国协议,按汇率关系形成权重及计量关系,逐渐形成贸易领域的统一货币。

随着贸易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融合、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各国的信任度会逐渐提升;随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的增加,因不信任产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会越来越少,“人”的资源控制能力因科技水平的提升又越来越大,同时生态环境也应会越来越重要等等,基于明确的或不明确的各种原因,这些从“人”的安全行为、发展行为转移出来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如果能流入生命领域,则有可能形成生态币的雏形,并由统一的生态币计量关系推动基于生命平等的生态文明建设。4.4.2中级阶段

中级阶段会有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贸易领域统一的货币已形成并相对稳定;二是对生态系统的计量机制开始应用于全人类行为管理,而不是某一个国家。在这个阶段,人类不仅查清了各生态系统的节点生物还查清了生物圈内所有生命体及其种群的稳定性,并为其建立了不太精确的计量关系。

开始探索建立基于所有生命体行为的计量关系而不仅仅是人类,通过各生命体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计算出生态当量与生态通量,根据生命体的生态当量与生态通量确定其生态价值,以此为基础制定保护方案,为其调整出足够的生态空间。建立统一的计量关系是促使人类统一行动的前提与基础,而生物圈的保护决非是某一个国家能完成的,必须是全人类的统一行动。如果在这个阶段建立了不太精确的基于生命行为平等的计量关系,那么必将推动生态文明的巨大进步,从而为进入高级阶段提供条件,就象有货币后加快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一样。4.4.3高级阶段

4.4.3.1建立节点生物的遗传信息数据库及其报警系统

节点生物就是生态价值大于某一生态系统中平均价值的生命体。围绕节点生物建立其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根据数据库中数据的流动状态对其种群及生境进行观察与调控,确保节点生物的种群数量与生境的稳定性,以此为基础研究是否能保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当节点生物受到威胁时系统能报警并提醒相关机构采取措施。4.4.3.2高度生态文明

在高度生态文明的条件下,人类的行为不再需要约束,所有行为均以尊重生命为前提,以生命平等为原则。人类不再仅为“自己”提高资源控制力与资源拥有量,而是研究怎样维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圈的稳定与平衡。5问题讨论

5.1人类平等之后才会有生命平等还是共同推进? 目前人类还远没有解决自身的问题,人人平等还没实现,讨论生命平等问题与实际情况差距巨大。但谁又能肯定人类在解决自身问题时不会彻底打破生物圈的平衡?也许还没实现人人平等就造成众多物种灭绝甚至生物圈的彻底破坏,连人类自认为最高贵的“人种”也不能幸免,又该如何?所以稳妥的路径就是人类人人平等的追求与生命平等的追求同时进行,既然是为了维持生物圈的稳定性,“人”也只是一个物种,而且是总想高“人”一等的物种,所以其处境无能如何也比濒危物种的处境优越。5.2生命体的贵贱怎么确定

用生态币计量生命体的价值以及生态系统的价值,就会有贵贱之分,还是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用生态币计量生命体贵贱意在提醒生物多样性维持机构必须对贵重生命体特别关注,保证其信息流、能量流、物质流,让其逐渐变贱至到恢复正常价值,而不是生命的不平等。无论生物多样性还是生物圈的平衡均是动态的,所以其价值计量也是变化的。5.3科技研究到底围绕什么中心展开? 考察人类的科技史就能得到这个结论:人类始终在为自己提升资源控制力与资源拥有量。无论是互不信任的政治、军事领域还是以诚信为前提的经济领域,人都在努力非常努力地进行科技研究,以确保自己比别人有更强大的资源控制力,比别人拥有更多的资源(也可以用信息流、能量流、物质流来表达),以保证自己比其他人或生命体都强大,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有的研究均是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人”更不是以生命体为中心。如果我们以生物圈的稳定与平衡为中心开展科技研究会怎样? 5.4生态文明高度发展后社会的结构与形态会怎样?

5.人类与环境小作文 篇五

在法国市区行驶的汽车与伦敦一样激起公愤,而首先站出来为汽车辩护的是商店和其他做生意的人,因为他们担心限制使用小汽车会使他们失去顾客。

当局是因为担心夏秋两季空气质量会下降而采取措施的。法国公众担心夏秋两季的空气污染比伦敦和罗马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柴油车尾所已危及某些郊区的生存。政府提出的措施是规定市政委员会必须监测空气质量并向公众通报、制订净化空气的.地区计划和目标、当预测到空气污染已达到不能忍受的程度时允许局部交通限制实行局部交通限制、重新研究“汽车在有25万以上人口的大都市的作用”。其中大多数将在之前生效。

6.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参与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举例说出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生物反应器、仿生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的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难点:调查活动的组织、开展与落实。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写有调查活动内容提示的幻灯片。学生:收集生物反应器、动物与仿生的有关资料。

四、课时分配

两个课时

五、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动物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1、动物与生物反应器

2、动物仿生

阅读探讨课文资料分析的讨论题;阅读讨论有关动物与仿生的内容,提出疑问,相互交流,分析动物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参与小组讨论,并进行适时的启发和点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疑问,学会交流,学会倾听。通过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分析动物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制定调查计划,编写好调查提纲,并在课上进行交流,小组之间对展示的调查计划进行质疑和评价,从而完善各组的调查计划。

课外调查。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做好调查记录。

调查报告交流会(第二课时)。各组叙述展示各自的调查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调查报告展览。课后各组整理调查报告及图片资料,以板报形式展出,同学之间互相观摩,从中吸取知识与经验。

幻灯展示调查内容提示,鼓励学生自主确定调查内容,参与小组讨论,巡视、指导学生编写好调查计划。在交流调查方案时,鼓励学生质疑,相互评价,完善调查计划。教师强调调查时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7.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作文 篇七

关键词:人类文明,人与自然关系,冲突协调,生态文明

一、人类文明视野下的人与自然关系

(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明的基本内容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 在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居于基础地位。文明作为展示社会的进步、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 它产生于人类与自然的矛盾, 从内涵上讲, 它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人类在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改造人和自然关系的实践过程中, 围绕着满足人类需要而在实践的基础上,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辉灿烂的文明。从这一角度来看, 文明概念本身就内在地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明内涵的必然要义, 是文明的内在要素, 也是贯穿于所有文明形态始终的一个基本主题。

(二) 人与自然的关系状况从不同层次制约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人生活于自然界之中, 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作为人类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的基础, 为人类的维持生存和繁衍生息提供了水、阳光、空气等基本的生态资源。离开这些自然资源, 人类就难以生存下去, 更谈不上繁衍和发展。自然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那样:“自然界, 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 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自然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决定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此外, 自然是一个由包括人类在内的众多物种所组成的整体。每一个物种的存在和发展, 都和人类一样需要一定的条件。而这些条件, 会由于人类活动的开展而发生改变, 从这一角度来说, 人与自然的关系状况, 不仅会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还会直接影响自然界的演化历程。这种影响还会由于自然对人的影响而再次作用人类本身。正是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互作用关系, 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会多层次、多方向地作用于人类自身, 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三) 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通过人的能动作用得到改变

人依赖于自然, 离开自然界, 人就不能活。这一点, 人和其他物种一样。所不同的是, 人类具有理性思维器官———大脑和意识, 通过它, 人类可以透过对自然的感性认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抽象思维, 实现比其他物种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全面得多的理性认识, 从而达到对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不仅如此, 在全面、深刻认识自然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 人类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对自然进行主动、深入的改造。这是通过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和实践活动来完成的。马克思在论述人类生产的特殊性时, 曾指出:“诚然, 动物也生产。但是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 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 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 而人却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 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 而人却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方面的独特能力, 使得人类为了满足特有的社会需要, 能动地作用于自然, 人为地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改变, 成为变革人与自然关系中唯一的能动者、主导者和引导者。

二、不同文明形态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迁

(一) 原始文明形态下的人与自然关系

关于原始文明形态下的人与自然问题, 许多学者都进行过相关的研究。基本观点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种在人依附、顺应自然基础上的原始平衡融合状态。比如有人认为:在人类社会初期, 人与自然处于一种直观、朴素、简单, 同时又融合的状态。也有人认为, 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种在人依附、顺应自然基础上的原始平衡融合状态。概括起来, 这些观点的提出, 大多是基于近年来自然生态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的严峻形势, 从保护自然的角度出发, 主要围绕人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而展开。毫无疑问, 这对于我们从理论上认识生态危机产生的深刻根源, 在实践中建立人与自然的融合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 笔者认为,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多维的互动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地包含着人对自然的作用, 也内在地包含着自然对人的影响。因此,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考察, 应该将自然对人的影响作为主要因素纳入我们的考察范围。基于此, 笔者认为, 原始文明形态下的人与自然关系, 不仅存在着协调的方面, 更包含着巨大的冲突。协调之处表现在, 自然客观地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人类依靠自然提供的直接成果维持着基本的生存, 人类活动也没有对自然造成破坏。冲突之处主要表现在自然虽然为人类的存在提供了空间, 但是这种空间非常狭小。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 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极其落后, 人类只能依靠自然界提供的天然食物维持基本的生存。自然相对于人类而言, 正像马克思曾指出的那样:“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征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 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 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因此, 人与自然关系是原始文明状态下的主要关系, 从人对自然的作用与影响来看, 受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所限, 自然几乎不受人类活动影响, 从自然对人的影响来看, 自然不是人类平静的、融合的伙伴, 而是庞大的、严厉的、危险的对立面;在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中, 自然界处于一种非常重要的主导方面, 而人类只是处于一种绝对被统治的地位和服从、被动的方面, 人近乎自愿地敬畏与服从着自然。基于人与自然的双向关系, 考察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对于客观、深入地理解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融合发展, 具有深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价值。

(二) 农业文明时代的人与自然关系

原始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的外在分离和对立, 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提出严峻挑战, 也产生了巨大的力量, 推动着人类不断提升认识自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这使人与自然在关系也不断地发生着深刻地变革, 最终将人类社会文明带入农业文明阶段。农业文明时代下的人与自然关系, 总体上和原始文明形态下一样, 也表现为外在的分离。人类与自然在外在的分离和对立中进行着激烈的斗争。所不同的是, 在原始文明阶段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中, 自然完全占上风, 而到了农业文明时代, 由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增长, 人类在与自然的对立中, 对自然的恐惧和依赖逐渐降低, 而对自然的作用与影响日益增加。在人与自然对立的大框架下, 人与自然的力量对比逐渐发生变化。从自然对人的影响来看, 人类不再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食物, 可以通过创造适当的条件, 使自己所需要的植物和动物得到生长和繁衍, 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自然界的严重束缚。从人对自然的影响来看, 在认识层面, 人类渐渐认识到仅仅听命于自然是不够的, 还需要认识自然规律, 在认识、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自然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的美好愿望。在实践层面, 人的主体地位开始逐渐凸显, 改造自然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人类不仅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 而且在冶金、航海、商业等方面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当然, 随着人与自然结构地位的变化, 在局部范围内也危及到了自然的存在。但是从总体上看, 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仍然处于自然生态系统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自然生态系统通过自我平衡、自我消化等组织能力, 基本上可以抵消步人文明社会之初的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总之, 农业文明形态下的人与自然关系表现为, 人类与自然是相分离乃至相对立的。在人与自然的激烈斗争中, 自然对人的威胁超趋于减弱, 人对自然的作用与影响慢慢增强, 但是由于能力所限, 人对自然的影响尚处于自然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冲突与协调互相作用的张力中, 在相对平衡的范围内缓慢地发生着变化。

(三) 工业文明形态下的人与自然关系

量变的积累, 必然会引质变的发生。农业文明时代下人与自然关系的缓慢变化, 在工业革命发生以后, 随着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在控制和改造自然中所取得空前胜利, 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结果表现为, 自然对人作用与影响的畸形萎缩和人对自然影响与作用的极度膨胀。首先, 从自然对人的作用与影响来看, 自然界不再具有以往的神秘和威力, 人类再也无须借助上帝的权威来维持自己对自然的统治。其次, 从人对自然的影响来看, 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层面, 机械自然观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的理论指导。人们认为自然就像一个机械时钟那样按固有规律运转, 人类能够像熟知时钟的每一个零件和发条那样, 认识自然的所有规律, 进而预测它如何进行运动。在其指导下, 以主宰自然、奴役自然、支配自然为核心理念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日益盛兴。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出发去看待事物, 以主体的需要为尺度去衡量事物。凡合乎主体需要或含有合乎主体需要的现实可能性的, 便加以青睐, 而对于其他特性, 则漠然置之。人们认为自然不再是人类必须依存的环境条件, 而是人类活动的对象, 是人身之外的一个可满足自己需要的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资源库。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层面, 从蒸汽机到化工产品, 从电动机到原子核反应堆, 人类借助科学技术, 在自然界面前为所欲为, 一味地利用地球, 剥削地球, 大举向自然进攻和索取, 不仅对现在的自然过度开发、开采, 还肆无忌惮地预支未来的自然。工业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关系的畸形状态, 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不同层面之间的严重失衡, 最终引发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危机。

三、文明进程中的人与自然关系考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 在新的思维框架内有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冲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指归

从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来看, 无论在哪种文明形下, 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人类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中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表现形态, 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冲突, 另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协调与统一。人与自然的冲突是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而人与自然的协调程度不仅是人与自然存在状态的基本度量, 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正是冲突和对冲突的协调这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的存在, 推动并规范着人类文明不断地向前发展。由此可见, 在任何社会形态下, 都需要根据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状况,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冲突进行适度协调, 保持人对自然作用与自然对人作用的适度张力。工业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失度冲突迫切需要及时的修正与协调, 在这样的情况下, 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因此,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必然要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本问题, 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动态发展, 将有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冲突作为生态文明的基本价值诉求。

(二) 生态文明视野下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重点是实现人与自然由外在分离向内在融合的跃升

从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来看, 每一次文明的更替, 都是特定环境中人与自然关系冲突与协调的结果。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 再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方面, 人类对自然的依存越来越小, 自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作用日益减弱, 另一方面, 人类在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自然产生的作用越来越大, 致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地从以自然为主的状态向以人为主的状态发展。无论是以自然为主的时代, 还是以人为主人状态, 人和自然都处于相对分离甚至是对立状态, 二者之间始终进行着激烈的斗争。我们将这种状态称为人和自然关系的外部状态。从目前来看, 在外部关系的框架下, 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能力的日益强大, 自然在文明的视野中渐行渐远, 日益淡出。这又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致命威胁。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 人们在破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时代难题,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对人与自然关系这一基本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和思考。破解人与自然关系危机, 需要在更大的视野中进行。实际上, 人与自然的关系除了外在对立, 从理论上讲还有另外一种状态存在的可能性, 即内在融合, 也就是说人类可以通过改变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方式, 适应性地改造自然, 使人与自然的对立变小, 协调增大,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由外在分离向内在融合的跃升。这对于当前破解生态危机时代难题、重塑人与自然融合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也是生态文明视野下有效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冲突的重点。

(三) 实现生态文明下人与自然的内在融合要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基本依靠力量

在新的视野下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有效协调, 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由外在分离状态向内在融合状态的跃迁,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指归。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 因此, 追求人与自然的关系融合要遵循这些规律, 实现主观与客观的融合。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会自发的产生变化, 更不意味着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从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考查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 不难发现, 人的因素是人与自然关系变迁的巨大推动力量。人对人与自然关系变化的推动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当人类改造自然出于追求人与自然的内在融合时, 就会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去改造自然时, 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建设者;否则, 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糟糕, 最终不仅危及自然, 甚至殃及人类自己。因此, 我们认为, 无论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良性循环, 还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恶性发展, 都与人的能动作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一定意义上讲, 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 在很大程度中是由人来推动的。这是由人集自然性与社会性于一身的本质属性所决定。将这一规律运用于生态文明形态下的人与自然关系重塑, 就要把人作为生态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关系内在融合的力量之源, 从改变长期以来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识入手, 使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内在融合的思想意识, 并用这种思想意识指导实践层面对人与自然的改造活动, 相信人、依靠人、影响人、调动人, 发挥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关系改善中的主导作用, 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从外在对立状态向内在融合状态的跃升。

参考文献

[1]姚晓燕.从“附魅”、“祛魅”到“返魅”[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 .

[2]李东晓.论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失衡[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 (7) .

[3]郑元同.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透视与战略选择[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6, (2)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5]罗英豪.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历程及其未来走向探析[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0, (2) .

8.人类身高与寿命啥关系 篇八

这则网贴说:科学研究表明,机体的基础代谢与体表面积成正比,而体表面积与身高成正比,身高每增加5%,体表面积相应地增加10%,则身体需要多消耗20%的能量。身材高大者为了维持生存,就需摄入更多可提供能量的食物,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氧气,从而增加了机体各器官的负担。

矮个子体表面积相对较小,日常的能量消耗较少,所需营养物质相应减少,身体的耐受力较强。这就如同一座建筑物,层次越少,地基所承受的负担就越轻,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就越少。

研究还说:高个子的身体各器官之间相距较远,不利于调节,各系统、器官之间容易失去平衡。高个子的动作协调性相对较差,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机会相对较多。我国对航天飞行员身高的要求是1.70米左右,就是因为在有限的空间里,高个子操作起来不够灵活。

上一篇:学生假期学习计划下一篇:多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