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驾驶员签定的安全责任书(精选8篇)
1.幼儿园与驾驶员签定的安全责任书 篇一
员工安全生产责任书
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集团、区域和本公司有关安全运营的各项管理规定,全面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确保集团及分公司安全无事故,贯彻集团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负责人与车间员工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一、任务目标
保证个人遵纪守法、遵章操作,不出现安全事故和不因个人原因导致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员工责任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切实做到“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2、按照集团、区域、分公司及部门部署,积极参加各类安全教育活动,努力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操作技能。
3、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贯彻执行集团、区域、本公司和部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4、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冒险蛮干等各种违章作业现象,切实搞好“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
5、及时发现和制止工作中遇到的各类违章现象和其他不安全行为。
6、积极参加公司及本部门组织的各类安全活动。
7、自觉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积极适应公司发展需要。
8、就搞好公司及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9、认真完成公司级本部门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其它事项。
三、奖惩规定
1、个人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实行“一票否决”。
2、个人出现安全事故,视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
3、个人出现安全事故或因个人原因造成他人人身或导致其他安全事故,自行提出辞职申请,并承担事故产生的全部费用。
负责人(签名):
员工(签名):
2012年月日
2.幼儿园与驾驶员签定的安全责任书 篇二
一、视觉特性与行车安全
视力也叫视敏度,是指分辨细小或遥远的物体或物体的细微部分的能力。决定视力的因素有物理方面的和生理方面的,此外,光线亮度不同,物体与背景之间的亮度对比不同,眼睛的适应状态不同等,也都对视力有一定影响。
视力与运动速度有关。机车驾驶员在行车中的视力为动视力。驾驶员的动视力随车速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动视力比静视力低10%~20%,特殊情况下比静视力低30%~40%。车辆以60km/h的速度行驶,驾驶员可看清前方240m处的交通标志,当车速提高到80km/h时则连160m处的交通标志都看不清。
人的视力与光线亮度有着密切关系,亮度加大可以增强视力,在照度为0.1~1000m烛光范围内,两者几乎成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夜间交通事故往往与夜间光线不足、视力下降有直接关系。对驾驶员来说在一天中最危险的时刻是黄昏。黄昏时光线较弱,不开前照灯看不清,打开前照灯时其亮度与周围环境亮度相差不大,因而也看不清周围的车辆和行人,往往会因观察失误而发生事故。所以国外有些学者称黄昏时为“魔鬼时刻”。夜间行车由于车辆前照灯的照明距离有限,特别是会车时要使用近光光束,照明距离仅在60m左右,致使远处物体变得不清。在夜间,行人衣服颜色不同,对辨认距离影响很大。在使用近光灯时要确认路肩上是否有物体存在,白色物体平均为80m,深色物体为43m;要确认为人时,穿白色衣着者为42m,穿黑色衣着者为20m;要由其动作姿势确认其行走方向时,穿白色衣着者为20m,穿黑色衣者10m左右。
二、视野特性与安全行车
除视力外,驾驶员的视野对行车安全影响也很大。视野一般指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观看正前方时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一般正常人两眼的综合视野在垂直方向约为130°(视平线上方60°,下方70°),在水平方向约为180°(两眼内侧视野重合约60°,外侧各90°)。在垂直方向6°和水平方向8°的角度内看见到的物体最清楚,这就是眼睛注视点。眼球不动时的视野称为静视野,如处于视野周边的外界物体的情况发生突然变化,相应的视网膜周边部位会做出反应,可使眼球转动,使注视点对准那个位置。头部不动使眼球转动时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之为动视野。动视野比静视野左右约宽15°,上方大约宽10°,下方基本不变。有些人的视野小于正常范围,称为“遂道视觉”,这种人就不适合做驾驶员。
三、明暗适应、空间知觉对行车安全影响
除视力、视野外,明适应和暗适应,空间知觉和色觉对行车安全影响也很大。
人从光亮的地方进入黑暗的地方,开始视觉感受性很差,然后逐渐提高,这个过程称为暗适应。当驾驶员在白天行车时,车辆驶入无内照灯的隧道便产生暗适应,而车辆驶出隧道时,驾驶员则产生明适应。暗适应过程比明适应所需的时间长,一般需5~15秒,完全适应要30秒,而明适应不过数秒至1分钟。
车辆运行在明暗急剧变化的道路上,视觉感受性不能立即适应,容易发生视觉障碍,危及行车安全。如白天在高速公路的隧道入口前的照度可达几万勒光司,而隧道内的照度只有100勒光司左右,由于明暗差距大,大约要发生10秒左右的视觉障碍,驾驶员一时无法辨认洞内障碍物情况,可能引发交通事故,这种现象称之为“黑洞效应”。夜间在会车时也会产生类似现象,会车时对方照明灯刺激瞳孔缩小,会车后瞳孔需要逐渐放大,也是一个暗适应的过程,故此夜间会车也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应,空间知觉包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特性的直觉,这一点对驾驶员尤为重要,以便正确判断道路几何形状、障碍物、其他车辆及行人的远近、运动方向等情况。有极少数人距离知觉能力弱,甚至缺乏距离直觉,对前方静止目测的距离、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及速度判断不准,称为所谓“立体盲”,这种人驾驶机车极不安全,容易发生事故。
四、色彩与安全行车
交通环境中的许多信号是靠色彩来表达和传递的,如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及车辆内部的仪表、灯光等。可以把光刺激分为两大类,既非彩色的(如黑、白和各种灰色的)及彩色的(如除黑、白和各种灰色外的一切颜色)。颜色具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三个基本属性。对于非彩色人们只能根据明度的差别来辨别;而对于彩色人们可以从色调、明度和饱和度三个特性辨别。有一小部分人不能辨别各种颜色或某两种颜色,对颜色的辨别就形成了障碍,从而影响了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并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3.幼儿园与驾驶员签定的安全责任书 篇三
【关键词】驾驶员;良好素质;安全行车;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507-01
一、前言
安全驾驶,不仅仅是道路交通过程中安全问题对于驾驶员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整个社会大众的共同心声,也更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是道路交通过程中促进社会和谐以及保持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因素。
二、驾驶员心理发生变化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在道路交通过程中,驾驶员的心理变化,对安全行车的影响非常的大,也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点。驾驶员心理变化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1.长时间行车会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
驾驶员由于为了一时的利益,驾驶过程中不分黑白,急于赶路。尤其是在夏季或者是高温天气,由于天气炎热,加之得不到及时的休息,很容易在开车过程中产生嗑睡的现象,甚至有的司机闭上了眼睛车还在行驶,最终由于睡觉导致翻车或撞车的现象。所以一定要避免疲劳驾驶。同时还要克服由于长时间的行车,带来的厌倦心理。驾驶员要保持充沛的精力及清醒的头脑,把行车安全放在第一位。
2.行车中遇到的各种情况会产生恐慌和焦躁心理
在行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道路,例如山区的泥泞不平的山路陡坡,在繁华城市的道路上会遇到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人群障碍;或者是城市郊区泥泞的路段;以及在冰雪天、雨雾天等恶劣气候条件下行车,在这些情况下,应当谨慎驾驶、低速行进,一定要克服在危险路段带来的恐慌或者是焦躁的心理,也力戒存在冒险与侥幸的心理,在行车过程中防止抢时间、争速度,极力避免一切不可挽回的后果发生。
3.任意妄为会产生侥幸和紧张心理
还有的驾驶员由于在行车过程中,不顾存在着的道路隐患,甚至有些驾驶员,对于车辆的性能并不熟悉,对于车辆的基本构造及原理、维修等方面并不了解,以及对于道路行车的特点和操作方法掌握不是十分准确,也不能及时的判断路面的复杂情况,对于安全行车常识也十分匮乏,致使在行车时出现了侥幸及紧张心理,同时在行车过程中,不顾实际情况任意驱驰,抱有侥幸心理,一旦发生危险,则惊慌失措,从而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三、不良行车素质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危害
驾驶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一大保障。心理素质,指的是汽车驾驶员在汽车驾驶操作过程中的心理状况和心理活动。这是影响交通安全行车的一个内在重要因素,人的心理素质,实际上更具有天赋性,也就是指的是一个人原本固有的特性,而且难以改变以及提高。同时,心理素质对于其本身来说,对于个体的素质及行为,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心理素质较好,这时其本身具备的素质水平就较高,同时也可以维持的工作时间较长,工作效果也较好,反之则亦然。因此,对于一个优秀的汽车驾驶员来说,就应当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而且也应变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以及熟练而准确地汽车驾驶能力以及技术操作能力。对于心理素质较好的人,能较好地克服在驾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麻痹心理、急躁心理,以及紧张心理和刺激心理,同时在行车的过程中,对于遇到的紧急问题,能适时地采取有效措施,并且还能立即决定、当机立断以及毫不犹豫。
其中的驾驶员的不良素质是造成道路交通安全的隐患,心里素质与行车安全,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的。其中心理素质较差,遇事急躁或者是胆小怕事、比较懦弱的人,在行车过程中对于道路安全过程中出现的差错频率,则要比心理素质较好,遇比较温和与沉静的人员要高一些。这是由于急躁、冲动的人,在驾车过程中不能自我控制,这是行车中的一大安全隐患。同时胆小的人,遇事处理不果断、反应迟钝,这更是行车过程中遇到安全事故的更大隐患,这类人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不能及时控制车辆。
四、培养驾驶员良好素质促进安全行车的对策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优秀的驾驶人员,尤其是公交车的职业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必须要牢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权立起服务至上、安全第一、城信守法的职业道德与意识。
同时驾驶员还应当做到,要自觉的遵守交通法规,以及交通中有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待同行要礼貌相让,对待乘客上要关心,对待车辆上要爱护,保持文明出行。同时也要随时注意积累行车的经验,吸取安全事故教训,提高对行车过程中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要不断地强化安全意识,从而更多地掌握与安全行车有关的有效措施。
2.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
同时,对于驾驶员,还要求其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绝不能伴有其它恶习,成其如搓麻将或者是酗酒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具有充沛的精力,以及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驾驶人员还要注意劳逸结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平和的心态,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3.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
驾驶人员还要注重培养驾驶人员,具备沉着冷静的性格,还要大力提高自身涵养。由于国内的驾驶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长时间的高度集中注意力,所以其思想上的弦总是绷得紧紧的,由此容易形成暴躁的脾气,也为安全行车埋下了隐患。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培育驾驶员的沉着与冷静的性格,同时还要强化驾驶人员,能控制自身的行为,加强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时结合驾驶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全面培养驾驶人员要遵章守纪、文明驾驶。
4.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
许多的实际经验教训都表明,车辆驾驶人员具备谨慎、果断、心细与注意力集中的素质,这是非常的重要。有许多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因为驾驶人员缺乏上述几种良好的素质。行车中如遇抢道、阻路的车辆,要该慢行的则慢行,不要挤路、抢路等。
5.必须具备良好的驾驶习惯。
在行车过程中,要具备良好的驾驶习惯,如适当的控制车速,并且保持住良好的车况,同时还要掌握正确的驾驶技术,这也是安全行车的主要保证之一。保持中速行车的习惯,不仅节约油耗,还能使车辆的机件,在行驶过程中减少磨损,还可以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这也是预防交通事故的一种有效方法。
五、结束语
总之,安全意识是驾驶员应当注意的重中之重,保证安全驾驶,应当从培养驾驶员良好的素质方面入手,提高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同时还应当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车的安全,然后在付诸行车的实际过程当中去,为达到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提供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 龚海阳《驾驶人职业道德与安全行车》科技与企业,2012(18)
[2] 王志刚,吴蓓青《驾培行业节能减排体系及评价模型的研究》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11)
[3] 王兴华《我省机动车驾驶教练员从业资格考试工作思路》青海交通科技,2012(05)
[4] 王增义《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确保行车安全》科技创新导报, 2012(26)
[5] 任晓明,薛青,郑长伟,罗佳,高会波《驾驶员状态模型研究》系统仿真学报,2012(09)
4.幼儿园与驾驶员签定的安全责任书 篇四
尊敬的家长:您好!
为使您的孩子与家人度过一个文明、安全、充实的暑假假期,请您务必在暑假放假期间切实履行孩子的安全监护职责,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督。
一、暑假放假时间
2014年7月5日——2014年8月31日,9月1日正式开学上课,届时希望您敦促学生带好相关的课本和学习用品,按时到校上课。
二、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督
1.交通安全。暑假放假期间,要教育孩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不要在公路上相互追逐、打闹、嬉戏;不满十六周岁的学生一律不准骑电动车上路,更不准驾驶机动车。
2.防溺水安全。暑假正值汛期,学生不准私自下河、池塘、沟、水库等水域游泳、洗澡或游玩,不准在水边戏水、捞鱼、摸虾等,预防溺水事故发生。在假期期间请家长切实负起安全责任。
3.饮食卫生安全。要注意饮食卫生。做好家庭卫生消毒,预防流感等夏季传染病爆发;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确保身体健康,不暴饮暴食,不吃生瓜梨枣等腐烂变质的东西。
4.消防安全。监督孩子用电、用火、用水的安全。雷雨天,在室外不要在大树下避雨,在室内要关闭电视、电脑等用电器,关闭门窗,防雷击。高温天气,要采取降温措施,防止中暑。
5.在家安全。如果家长有事外出,要叮嘱孩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加强安全意识。学生外出时要告诉家长,并按时回家,未经家长同意,不得留他人在家住宿或在外借宿。
6.其他安全。不准进入网吧、营业性歌舞厅等初中生不宜进入的场所。在家上网要文明,注意不泄露自己或他人的信息。不组织或参加任何形式赌博活动,不参与封建迷信和非法传销活动,不从事其他非法活动。不爬高,不进施工工地和有危险的禁区,不酗酒、寻衅滋事,打架斗殴,不私藏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
孩子平安、健康的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希望家长在暑假放假期间能督促孩子合理安排学习、娱乐、锻炼和休息时间,在平安和健康中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日。
本责任书所规定条款,请家长监督执行,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对违反本责任书、发生事故或违纪造成恶劣影响的学生,学校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计入本人综合素质测评。
班主任(签章):学生家长(签章):学 生:(签名):年级班中学
5.幼儿园与驾驶员签定的安全责任书 篇五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市、区及学区近期召开的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管理的有关会议精神,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决定和学生的监护人(家长)明确责任,签定此安全协议书,具体内容如下:
一、在校六小时的学习时间内,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值周教师和班主任的要求,不得随意外出,若有外出必须向值周教师或班主任请假(以请假条为准),否则,一切安全责任由学生本人和监护人(家长)负责。
二、在校期间学生不得乱跑乱窜、追逐打闹、打架斗殴、惹事生非、不能破坏校内一切财产和设备,若有违者,责任完全由学生本人和监护人(家长)负责。
三、学生在校期间由于学校的安全设施、设备管理不到位和班主任工作不到位而造成的安全事故,视其情节,由学校负责。
四、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节假日、家庭内发生的安全事故,由学生的监护人(家长)负全部责任。
五、学生的监护人(家长)在家中、节假日内,要严格管理学生,严禁学生到不安全的地方玩耍,严禁学生滑冰、游泳、玩水、玩火、玩电、翻墙、攀树、扒车、骑自行车、携带农药和爆炸物品及不安全的玩具等,如发生事故,由学生的监护人(家长)负全部责任。
六、学前班和一、二、三年级学生,由学生家长接送,否则在到校和回家途中发生的安全事故,由学生的监护人(家长)负全部责任。
七、学生的监护人(家长)接送学生的具体时间:早8:00送到学校,中午12:00接回家,下午14:00送到学校,16:50接回家。提前送来和到时不接送者,一切后果由学生本人和学生的监护人(家长)负责。
八、此协议学生家长签字后生效,由学校存档保管。
同意接送(学生监护人)签字(印章):
甲方(学校)签字(盖章):乙方
不同意接送(学生监护人)签字(印章):
6.学校与校车驾驶员安全责任书 篇六
安 全 责 任 书
一、学校主要职责
1.学校为每一位驾驶人提供一台运营手续完备的接送学生车辆,专人专车,主要用于接送学生上下学。
2.学校为每辆车配备必须的卫生、维修等工具,车辆加油、维修事项由学校协同教育局校车管理办公室统一办理。
3.学校为每辆车配备二名随车照管人员,协助驾驶人完成学生上下学接送任务。
4.学校按月对驾驶人进行常规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协同教育局校车管理办公室发放基本工资和考核工资。
二、接送学生车辆驾驶员主要责任
1.驾驶人要符合校车驾驶要求,确保所提供的各种证件真实有效。2.驾驶人要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和安全培训,严格遵守学校的相关制度,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服从交通管理人员指挥,做到文明行车、安全礼让、无违章、无事故。
3.热爱本职工作,服从调派,遵守纪律,不擅离职守。4.爱护车辆,坚持定期检查制度,不开带病车,确保行车安全。5.按规定做好车辆的保养,保持车容整洁,车况良好。6.认真、准确填写接送学生车辆相关记录。
7.在驾驶过程中要做到礼让三先,谨慎驾驶,避免开违章车、赌气车、疲劳车、英雄车。
8.严禁工作时间饮酒;严禁酒后驾车;不经学校批准不得将车交给其他人员驾驶。
9.熟悉必要的安全救护知识,会使用必要的车载消防及急救器材,遇事沉着冷静,并在第一时间给学校分管领导报告。
三、责任追究
1.违反上述规定、有失责行为,由领导班子会议研究给予适当处理。2.驾驶人必须按时参加学校和局校车管理办公室组织的安全培训,并落实到位,不参加会议的扣20元/次。
3.驾驶人应按照指定路线和接送点接送学生,不得擅自改变路线和接送点,驾驶人应安全送返指定接送点,学生不得漏送漏接、不得没到接送点提前让学生下车,否则,一切不良后果由驾驶人承担。
4.驾驶人有责任与义务协助随车照管人员妥善处理接送期间突发事件,如遇突发事件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学校将追究其责任。
5.在合同期间内,特别是在校车接送时间内,要注意自身言行、仪表,其思想言行不得有损学校形象,要礼貌待人,不得打骂、侮辱学生,不与学生、教师、家长无理争吵,否则每次扣50元。
6.驾驶人要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和线路接送学生。如果出车迟到十分钟,每次扣50元,请假一天,扣相应天数工资的1/2(主要用于另请司机的部分费用),旷工则扣当日工资的2倍。
7.驾驶人如严重失职,发生相关恶性事故,经研究,给予严肃处理,直至解除合同。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学校负责人和校车驾驶人各执一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校长(签名)驾驶人(签名)
7.浅谈驾驶员心理素质与安全行车 篇七
关键词:个性心理,心理素质,安全行车
一、驾驶员心理素质差异分析
由于汽车驾驶员生理条件和社会实践不同, 其个性也随之不同, 不同的个性心理对安全行车会造成不同的影响。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闵期波格认为优秀的驾驶员必须具备适应驾驶的性格、气质、情感以及复杂的注意力, 敏捷的反应能力等, 能在千变万化的行车过程中持续地接受和分析周围的环境与汽车状态的信息, 并做出合理的操纵动作的心理素质。
(一) 性格与安全行车
性格特征按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第一, 对待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对待现实的态度, 主要是对社会、集体、他人以及对自己等各方面的态度所构成的性格特征。第二, 性格的意志特征。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往往反映性格的意志特征。如有的汽车驾驶员自制力强, 处事果断, 严守纪律;有的表现急躁、粗心大意、处事马虎等。第三, 性格的理智特征。表现在处理问题上, 有的汽车驾驶员细致、主动, 并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弱点;有的粗略、轻率、被动, 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作为汽车驾驶员, 应该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 努力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
(二) 气质与安全行车
从驾驶员这一职业角度来看, 气质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 兴奋占优势类型。这一类型的汽车驾驶员, 其行为特别热情、精力旺盛, 但性情急躁、任性, 缺乏耐心。第二, 灵活占优势类型。这一类型人的特点是敏捷而灵活, 他们的感情直接表现在行动上, 但这种感情不那么强烈, 容易发生变化。第三, 惰性占优势类型。这一类型的特点是安静, 动作比较迟缓, 感情很少外露, 这样的汽车驾驶员比较沉着、冷静, 但缺乏生气, 反应迟钝。在复杂交通情况下, 常表现出犹豫不决, 判断措施不够果断, 也容易成为不安全因素。
(三) 情感与安全行车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表现出的喜、怒、哀、爱、恶等心理现象。情感是人对现实社会事物的美与丑、是与非的一种稳定性的主观态度的表现。良好情感的培养, 主要是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 凡事从人民的利益、长远利益和从大局出发。“三思而行”则可控制情感的减力作用。
二、驾驶员心理素质容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一) 长时间行车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
当驾驶员在执行行车任务的过程中, 长时间应付不测事态和急速变化的环境, 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会表现出积极的适度紧张情绪, 心理素质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正是在这种适度紧张的心理下进行长时间或长距离驾驶车辆时, 影响最大的是驾驶员的身体机能和心脏活动能力, 容易造成生理和心理失调, 在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下行车会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 不能准确判断和迅速处置各种异常情况。
(二) 行车中遇到各种情况会引起驾驶员恐慌和焦躁心理
在行车时, 驾驶员易受到外界的、人为的和意外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会使驾驶员心理发生变化。例如, 车内环境变化会引起驾驶员情绪不稳定;道路平坦会引发驾驶员驾驶单调形成道路催眠;弯曲道路由于车辆连续转弯产生厌烦心情;车辆拥挤和堵车会使驾驶员产生急躁情绪;遇交通事故会使驾驶员产生恐慌心理。
(三) 行车过程中任意妄为会使驾驶员形成侥幸和紧张心理
在行车过程中, 有些驾驶员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按照操作要领驾驶车辆, 遇到可能发生车祸的情况, 或已经预感到可能发生的问题, 不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避免, 而是靠碰“运气”。明知超速超载、车辆带“病”上路、无证驾驶等严重违章行为的危害, 但由于心存侥幸, 对违章作业根本不予重视, 但心理却处在极度紧张的状态, 怕被查处或发生事故, 遇到险情时很难全神贯注, 沉稳操作, 不是惊慌失措, 就是反应迟缓。
三、提高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对策
(一) 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帮助纠正驾驶员不健康的心理, 形成良好的信念、习惯, 约束行为, 可以调整个人和社会以及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所以驾驶员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热爱驾驶工作, 明确自己职业的责任, 忠于职守, 爱岗敬业。
(二) 加强体能训练, 提高身体素质
身体是承受艰苦工作和精神折磨的物质基础, 身体状况不同, 也会造成对待挫折态度的不同。驾驶员要能适应艰苦条件下的劳动, 身体应该完全没有影响驾驶工作的疾病, 当驾驶员疲劳过度, 患有疾病时就会出现血压不正常, 心脏功能不全, 遇到紧急情况就会心理紧张, 甚至昏厥, 这是非常危险的。
(三) 加强心理训练, 提高心理素质
驾驶汽车要求沉着冷静, 反应迅速, 动作敏捷, 操作准确, 反常心理活动必然导致不良的行为后果。驾驶员在行车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 当发现自己情绪不稳定时, 要进行自我调解和疏导, 用各种方法缓解消极情感, 尽量减少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提高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反应能力、精神承受压力和自我控制调节的应激能力。
四、结束语
为了防止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驾驶员除应调整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外, 还要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交通法规来约束自己, 用丰富的知识来完善自己, 使自己成为一名心理素质、职业道德、驾驶技术都合格的驾驶员。
参考文献
[1]、蔡笑岳.驾驶心理学[M].中国劳动出版社, 2007.
[2]、贵斌.驾驶员安全行车指导[M].海潮出版社, 2004.
8.浅谈驾驶员心理素质与安全行车 篇八
关键词:个性心理;心理素质;安全行车
汽车驾驶员在行车途中由于种种心理原因,对交通法规中的一些规定有禁不止,明知故犯,时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综合分析认为,驾驶员行车中的心理原因与安全行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驾驶员心理素质差异分析
每个汽车驾驶员的心理活动,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是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性格、能力、气质等,而人的心理活动的认识、情感、注意等到也和个性心理特征紧密相联,从而带有个人特点。
第一,性格与安全行车。人们通常把性格特征按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首先,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如有的人对待工作认真、实干,有的不负责任、得过且过等。其次,性格的意志特征。如有的人自制力强,严守纪律,而有的表现急躁、粗心大意等。再次,性格的理智特征。有的人细致、主动,有的轻率,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上述性格特征对汽车驾驶员安全行车有着直接影响。作为汽车驾驶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努力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
第二,气质与安全行车。从驾驶员这一职业角度来看,气质一般可分为四个类型:一是兴奋占优势的类型。这一类型的人,其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在行车中对情况判断处理不理智。二是灵活占优的类型。这一类型的人虽然敏捷而灵活,但是工作轻率、不稳定,对行车安全也是不利的。三是惰性占优的类型。这一类型的特点是安静,动作比较迟缓,但缺乏生气,反应迟钝。在复杂交通情况下,常表现出判断措施犹豫不决。四是软弱占优势的类型。其行为特点是细心,守纪律,但反应能力差,在突变情况下,应变能力较差,因此也有不利于行车的因素。
第三,情感与安全行车。人的情感可分为激情、应激和心境三种形态。激情型驾驶员处理特殊情况不能沉着。应激型驾驶员遇到险情能否正确地处理,转危为安,这取决于驾驶员的性格特征和知识经验。心境型驾驶员驾车处理情况方法是否得当,措施是否得力,这要看当时驾驶员的心情所处的状态,如状态良好,处置情况动作就轻松敏捷,行车就安全。
第四,注意与安全行车。人的注意可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汽车驾驶员注意能力对安全行车是有很大的影响。有的驾驶员无意注意能力强、有的驾驶员主动注意能力强。一般来说无意注意是影响行车安全的。
二、驾驶员心理素质变化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第一,长时间行车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驾驶员长时间驾驶,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心理素质会自然表现出积极的适度紧张情绪。在此种不良心理状态下行车,会使驾驶员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四肢酸懒、行动迟缓、情绪低沉、烦躁不安;导致不能准确判断和迅速处置各种异常情况。
第二,驾驶中各种情况引起驾驶员恐慌和焦躁心理对行车安全物影响。行车时,驾驶员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使驾驶员心理发生变化。如道路平坦会诱发驾驶员驾驶单调形成道路催眠,弯曲道路由于车辆连续转弯产生厌烦心情;车辆拥挤和堵车会使驾驶员产生急躁情绪,遇交通事故会使驾驶员产生恐慌心理。这些心理变化都是行车不安全的诱因。
第三,交通运输日益激烈竞争产生的利益所求心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由于交通运输行业的无序竞争,驾驶员大都多拉快跑,使驾驶员追求利益心理加重,一味的利益所求心理驾驶车辆,往往不顾安全行驶条件,抢客源,开快车、超载车,甚至强行超车會车,从而导致行车不安全。
第四,驾驶员行车中任意妄为形成侥幸心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在行车过程中,有的驾驶员明知超速超载、车辆带“病”上路、无证驾驶等严重违章行为的危害,但是由于他们存在侥幸心理,行车中一旦遇到险情时很难全神贯注,沉稳操作,不是惊慌失措,就是反应迟缓。
三、提高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对策
第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帮助纠正驾驶员不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信心、习惯,约束行为。所以驾驶员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热爱驾驶工作,明确自己职业的责任。在日常行车中,不违犯交通法规,自觉维护交通秩序,坚持文明行车。
第二,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驾驶员要能适应艰苦条件下的劳动,身体应该完全没有影响驾驶工作的疾病,当驾驶员过度疲劳,患有疾病时就会出现血压不正常,遇到紧急情况就会心理紧张,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驾驶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在行车中才能保证精力充沛,从容不迫地应付各种异常交通情况。
第三,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驾驶员反常心理活动必然导致不良的行为后果,因此,驾驶员在行车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当发现自己情绪不稳定时,要进行自我调解和疏导,用各种方法缓解消极情绪,尽量减少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提高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反应能力、精神承受压力和自我控制调节的“应激”能力。
第四,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技能素质。驾驶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只有技术过硬,处理情况才能做到胆大心细,安全可靠。这就要求驾驶员平时加强理论学习和对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从而提高技能素质;过硬的技能能保障驾驶员心理稳定,使驾驶员情况处理得当和正确,真正做到“车行万里,处处平安”。
参考文献:
1、蔡笑岳.驾驶心理学[M].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
2、邢邦志.心理素质的养成与训练[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幼儿园与驾驶员签定的安全责任书】推荐阅读:
政府与幼儿园安全责任书范文08-29
幼儿园校车与家长安全责任书09-22
学校、幼儿园与学生家长交通安全责任书09-07
幼儿园门卫安全责任的承诺书07-16
浅谈幼儿园园长的使命与责任感08-21
幼儿园岗位安全责任书09-21
幼儿园防溺水安全责任书10-26
新村幼儿园校车司机安全责任书07-23
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目标责任书10-15
张村乡幼儿园安全工作管理责任书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