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优秀教案

2024-08-19

戊戌变法优秀教案(共9篇)

1.戊戌变法优秀教案 篇一

戊戌变法教案 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一组甲午中日战争的图片)

(教师引导)

一个民族的深重灾难,可以促成一个民族的觉醒和奋起„„ 同学们刚刚我们看的那一组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场战争呢?(学生回答:甲午中日战争)(教师引导)

甲午战败,举国震惊,堂堂天朝上国居然被小小岛国日本打败。而这场战争是中日两国都向西方学习后的一次较量,19世纪60年代中国兴起洋务运动办厂练兵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日本则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改革运动,全面学习了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结果就是日本以全面的西学打败了我们片面的西学。然后也向西方列强一样要求割地、赔款签定《马关条约》,这更刺激了西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献计献策)

假如你是生活在19世纪末的一位热血青年,面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和日本的崛起,你会想到该怎样去拯救我们的民族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

戊戌变法”运动。那么戊戌变法”是怎么一回事,它是如何兴起的,结果又怎样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新课学习

(教师讲述)

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的一项重大历史事件,我们将从背景、序幕、发展、高潮、结果这五个方面去全面了解。

一、背景——甲午战败

首先我们来看背景:通过我们前面的导入部分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出戊戌变法”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兴起的呢?(学生思考回答: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教师讲述)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签定《马关条约》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西方帝国主义即将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再不变法就要亡国灭种了!

二、序幕——公车上书

1895年春,《马关条约》的内容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群情激奋,纷纷来到“督察院”(当时清政府主管传达民情的机构)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台湾举人更是义愤填膺地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这时当中的康有为、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短片去感受一下当时读书人的拳拳报国之心,以及了解他们当时对《马关条约》的态度和提出了救国的哪些主张。(学生观看短片)

(教师提问)当时各省举人对《马关条约》的态度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康有为的万言书中提出了哪些救国主张?(学生回答)

“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的确正如康有为所言“近世日本胜我,决非其将相兵器能胜我也,”只有变法图强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才能使中国真正强大起来。

(教师提问)各位同学你们赞同康有为提出的变法图强的主张吗?(穿越时空)

假如你就是当时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你会在上面签下你的名字吗?

但清政府有“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签了名会有杀头的危险的,你还敢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这一次由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不过这明明就是举人上书啊,为什么要被称为“公车上书”呢?(若有学生知道就由学生解释,若没有就由老师解释何为公车)

(教师讲述)这次“公车上书”督察院以《马关条约》已经签字无法挽回为借口,拒绝接受没有上传给光绪皇帝。上书的直接目的――阻签《马关条约》虽未达到,但在封建专制时代,数以千计的爱国知识分子勇敢地冲破清政府“士人干政”的禁令,会集一堂,敲起祖国危亡的警钟,发出救亡图存的呐喊,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创举和爱国伟业,轰动了全国!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上书的内容被广泛传抄,维新变法形成不可阻挡的潮流,“公车上书”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三、发展——办报设会(教师过渡)“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感到单靠一些举人上书请愿力量太小,需要更多支持维新变法的人特别是王公大臣。

接下来同学们阅读书上33页第一段内容看看康有为为实现变法图强的愿望又做了哪些努力?

(学生看书回答)

康有为的学生梁启超问他以后该如何作为时,康有为提出了一个初步计划:“办报——设会——合群——开风气”

办报——《万国公报》——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设会——“强学会”——联合朝中王公大臣定期集会演讲,探求中国自强之学 合群——《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开风气——维新变法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四、高潮——戊戌变法

(教师过渡)由于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就为后来戊戌变法在思想上、组织上奠定了基础。

1897年底预谋已久的德国侵略者悍然出兵强占胶州湾,激起全国上下的愤慨,康有为闻讯后又连续三次上书光绪帝,分析了当时国际国内形式,痛切称述国家处于危亡时刻,瓜分大祸迫在眉睫,必须当即立断,迅速维新变法,否则“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光绪帝读后深手感动,表示不做“亡国之君”,令康有为提出变法的具体办法。1898年初康有为呈上《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了变法的具体策略。此外康有为还进呈了他写的《日本变政考》《俄国大彼得变政记》等著作,作为借鉴。

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变法决心日益增强,在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这次变法就被称作“戊戌变法”。从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同学们阅读书上变法内容的文字,看看戊戌变法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哪几个方面?(学生阅读概括)(教师引导)改革变法通常都要革旧布新,同学们看戊戌变法的内容哪些是颁布的新政呢?哪些是改革的旧制呢?(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展示表格)

(教师引导)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分析一下这些新政是否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师:首先我们看政治方面的内容,有利于什么? 生:有利于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师:经济方面的改革会起到什么作用?

生: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师:文化方面的改革呢?

生:有利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师:军事方面会产生什么影响?

生:学习西方先进的训练方法,增强国防力量等(教师总结)这些变法内容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因而受到爱国知识分之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支持。那有没有人会反对呢?哪些人会反对?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五、结果——戊戌政变

变法不可避免的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而实权又掌握在谁手中呢?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把光绪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不肯逃走,和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被一起处死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变法的内容除京师大学堂(后来的北京大学)保留外,其余全部废除。变法的结果如何呢?失败!

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从光绪帝下诏变法到变法最终失败,前后仅103天,因此,这场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

六、失败原因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我们后人来学习这段历史不禁要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变法的失败呢?(各抒己见)

各小组展开讨论: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可以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双方力量的对比、变法的内容等等)

(教师总结)

七、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以悲剧性的失败告终,它在历史上是不是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呢?有没有产生过一些积极的意义呢?同学们课前已经去收集了戊戌变法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的历史资料,下面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由组长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一份资料在班上集体交流。(学生交流发言)(教师总结)

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帝国主义即将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紧要关头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就往而奔走呼号,殚精竭虑,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戊戌变法又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派提倡新学,在思想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开辟了新的局面,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同时变法的失败也证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洋务运动进行了技术层面的探索,戊戌变法进行了制度层面的探索,都以失败告终,也都是由于落后的封建制度的阻碍,所以后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才要推翻清政府结束封建专政。他们的行动是符合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历史潮流的,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继续奋斗。

传承借鉴——史海撷珠

戊戌变法我们分析完了,留给我们的思考并没有结束。从公车上书时的义愤填膺到谭嗣同牺牲时的的英勇无畏,同学们从中是否感受到一种共同的精神在里面?(学生思考回答)爱国主义精神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民族危难的时刻众多爱国志士挺身而出奋起抵抗,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其他班上这课的时候有同学说:康有为、梁启超逃到国外去是胆小怕死不爱国了。你们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学生思考回答)“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可以保存力量,继续进行斗争(教师引导)那谭嗣同慷慨就义岂不就白白牺牲了?(动脑筋题目讨论)

(学生思考回答)各国变法都有人流血牺牲,变法维新需要唤醒民众,在关键时刻,需要有人付出生命代价,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很值得!他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教师总结)不论是暂时逃离的还是留下牺牲的他们都是光明磊落的,都是有着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

爱国主义精神在不同时刻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革命战争年代,为保家卫国,需要抛头颅洒热血。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那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又该如何体现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国家兴亡,我有责!

2.八年级戊戌变法教案 篇二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结合课文,利用文件奏折、宣传图画等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 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到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以及经济原因。此外,就康有为、梁启超变法在社会各界的反应进行对比,加深对变法运动失败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收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提示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收集整理史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方法,了解社会各界对变法的不同反应,从而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限制,老师应事先指明比较的目的和方向(理解变法的失败)、比较的对象(社会各界的反应)等等。解决为什么比较和在哪方面比较的问题,找出历史现象的异同,促进新观点的产生。

制作历史大事年表,列举1895—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重大事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

一、重点:“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

二、难点:戊戌变法意义和戊戌变法主张不能实现原因的认识。

【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教师设问引导)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什么形势?引导学生察看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时局图,中国面临瓜分危机,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启发学生该怎么办?假如你是19世纪末一位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的中国人,你会怎样去拯救我们的民族呢?

学习新课: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引导学生看书分析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随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要求实行变法改革社会现状。

请同学们阅读“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思考:康、梁等维新派为变法做了哪些准备?请学生试着归纳:上书皇帝、创办报刊 、创办新学堂 、成立学会、著书讲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是公车上书?有何影响?引导学生回答?冲击了封建社会腐败沉闷的思想文化,引发了一场思想解放潮流,激发起人们关心国家命运的热情,启发了人们探索救国救亡之道的积极性,为随后进行的戊戌变法作了有力的铺垫。

二、百日维新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百日维新”,思考:戊戌变法的直接背景是什么?时间是哪年?为什么称为百日维新?主要内容?结果?性质?影响?

关于变法法令内容,试让学生制作一个表格,来归纳内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对各项内容逐项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分析。讲述中可对每一项内容设问,如政治方面:广开言路是什么意思?为那些人开了路;裁撤冗官,是那些官,他们会支持吗?经济方面的措施,则有什么作用?文化方面的措施,又会有什么作用?

戊戌变法内容简表

类别 内容

政治 略

经济 略

文化 略

军事 略

通过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这次变法对发展中国经济和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文化是有巨大推动作用;也可以看得出这次变法有人支持,也有人会反对,会是哪些人?学生思考回答。

三、戊戌六君子

学生看书,想一想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在做什么?戊戌变法的命运如何?维新派是如何应对?结果如何?

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有位志士谭嗣同我们来认识一下。指导学生看教材插图,读他的遗言,理解他的变法态度和决心,学习他爱国进取、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试着总结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之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并板书如下:

1、中国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竭力阻碍变法;

2、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变法的影响,之后共同归纳总结,并板书如下:

1、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维新派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

3、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4、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反馈与小结】 略

【练习与作业】

材料一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以守旧而亡,……观万国之势,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上清帝第 六书

材料二 戊戌变法时“家家言时务,人人变西学”“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疾苦,悉达天听。”

请回答:①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该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②材料二中的“时务”指的是什么?“西学”指的是什么?

3.戊戌变法优秀教案 篇三

一、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明戊戌变法这一爱国救亡运动发生的必然性,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2)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方法与能力

(1)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2)选播优秀影视剧的有关片段,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学习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

教学难点: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教学过程与方法: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复习:为了挽救国家统治危机,封建地主阶级倡导了一场什么运动?它是否使中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洋务运动;否;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洋务运动这种革新是基于统治阶层内部的,只是统治阶层为了巩固自身地位而采取的,故而是很不彻底的,很保守的。因此,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

导入:指导学生阅读导言后,指出“维新变法”是以救国为宗旨的变法运动。【感知历史,感悟历史】

一、公车上书--揭开了运动的序幕:

1、背景: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出“公车上书” 的背景--即发起的原因。在谈到《马关条约》时,组织学生一起回忆它的内容和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从而让学生们体验当时“公车上书”时的时代背景和举人们担心国家兴亡的爱国激情。指出:《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促使一部分仁人志士认识到,在学习西方科技的同时,还必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在这里将“维新派” 和“洋务派”做一个简单的比较。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主张比较

(1)相同点:两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都主张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2)不同点:洋务派维护封建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要求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上。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的特点

2、经过:指导学生识记“公车上书”的时间、地点、发起人和上书的主要内容。(时间-1895年春;地点-北京;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主要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3、影响:“公车上书”虽未达到拒和和即刻变法等目的,但冲破了长期以来清朝黑暗统治下政治舆论沉闷的局面,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的发展。

4、提问思考:“公车上书”后,维新派为了进一步推动变法运动的发展,开展了哪些活动?创办的报刊有哪些?成立的组织是什么?(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创办的报刊有《中外纪闻》、《时务报》等,以此进行思想宣传,为维新变法做好舆论方面的准备;通过创办强学会等团体,进行组织发动,为变法的开展准备人才。)

二、百日维新

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的贪欲,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康有为再次上书力陈变法的迫切性,言辞恳切打动了光绪帝,使之痛下决心变法图强。变法开始的标志,即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2、内容:经济上,促进农工商业的发展;政治上,准许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裁撤冗官,人用维新派人士;军事上,编练新式陆海军;教育上,开办学堂,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等。

3、变法的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先进文化的传播,也给民族资产阶级参政提供了机会。

4、结局:维新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变法最终失败了。

5、戊戌变法的影响:戊戌变法是维新派在民族危亡之际发起的一场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爱国救亡运动,它反映了民族的意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威信派积极倡导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学说,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畅谈感受,借鉴历史】

列出这一时期的主要史实,帮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百日维新”做出客观评价。时间

近代化历程 主要中外战事 19世纪40-60年代

随着列强的经济侵略,近代经济在中国出现 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惨败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封建地主阶级(引进了西方技 术,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19世纪90 年代中后期

百日维新--民族资产阶级出现(促进了资 本主义发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惨败

教师强调:不管维新变法运动的功过如何,它在当时确实是爱国的和进步的,它的影响是很大、很深远的,正如课文中叙述的:它反应了民族的意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觉醒。维新派倡导的思想和学说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复习巩固】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观方面,康梁维新派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采取变法改良的方式,未能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后又在变法出现危机的时候将希望寄托于诡计多端的袁世凯,这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客观方面,变法触动了顽固守旧派的利益,以那拉氏为首的顽固派掌握实权,且又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因此致使变法失败。由此可见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板书设计: 第2课戊戌变法

一、公车上书

1、背景: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2、领导者:康有为、梁启超

3、过程: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举人共同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要求变法,因顽固派阻挠,上书没能到达光绪帝手中

4、影响: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其他为新派活动:康有为、梁启超等创办《中外纪闻》《时务报》等报刊,宣传维新变法主张;成立强学会等组织,形成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二、百日维新

1、背景:1897年,德、俄分别占领胶州湾和旅顺港,列强瓜分中国的形势异常严重,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历时103天

3、内容:促进农工商业的发展;准许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裁撤冗官,人用维新派人士;编练新式陆海军;各地开办新式学堂,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等

4.王安石变法教案 篇四

 

知识与能力

 

了解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及原因

了解北宋中期的阶级矛盾与边疆危机

了解庆历新政的内容及结果

过程与方法

探究北宋中期的“三冗”问题

探究北宋的土地兼并问题及其影响

探究庆历新政的特点和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负面影响

认识北宋“和议”政策的两面性作用

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的情怀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1)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表现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失败的原因

2.难点: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表现

 

教法与学法

 

 

1.教法:启发式教学 情景教学

 

2.学法:阅读归纳法 逻辑推理法

 

教学过程

 

 

对前面学过的《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进行回顾,再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名句导入。

 

首先,利用《五代十国形势图》和《北宋统一示意图》对北宋的建立和统一南方地区作一个介绍,使学生对北宋初期的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指出宋太祖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这一途径上台建立北宋的。

 

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构建知识结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围绕“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由来、表现及其解决途径和结果”这一中心问题认真阅读教材。

一、北宋中期的财政困难(板书)

表现:“三冗”(冗兵、冗官、冗费)弊政(板书)

(教师先让学生分别分析冗官、冗兵、冗费的原因和后果,再补充说明。)

1、冗兵

冗兵的原因:主要在于募兵、养兵制的弊端。宋初大量编练禁军,后来为缓和阶级矛盾,采取“养兵”政策,政府在发生饥荒的地方“募兵”,这些措施导致北宋兵员剧增,到宋仁宗时,军队人数已达120多万。同时,由于兵员素质低下,操练不勤,战斗力削弱,形成“积弱”局面。

北宋实行“守内虚外”的军事政策,结果形成“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局面,战斗力不强

2、冗官

冗官的原因:一方面统治者用“分化事权”(即一职多官)的办法,防止文武官员专权,结果导致官僚机构日益膨胀,另一方面科举制的改革,导致官吏人数激增。同时,大官僚的子孙、亲属、门客还可以以“恩荫”受官。

3、冗费

冗费的原因:冗官、冗兵必然导致官俸、军费开支增大,再加上每年送给辽、西夏大量银绢(“岁币”),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形成“积贫”的局面。

二、内忧外患

1、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财政危机)(板书)

同学们都知道,在汉唐时期,土地兼并的现象往往是在王朝的中后期比较严重,而北宋不一样,一开始土地兼并的现象就十分严重,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指出:北宋统治者实行“田制不立”(指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建立不起来)、“不抑兼并”(指在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土地兼并不加干预)的土地政策,纵容地主阶级兼并农民的土地。因而北宋前期土地兼并的现象就十分严重,到了北宋中期,更达到了“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严重地步。变相增加苛捐杂税,阶级矛盾尖锐

2、农民的反抗斗争(政治危机)(板书)

(以往的农民起义主要发生在王朝的后期,如秦、两汉和唐朝,而北宋则在一开始,阶级对立就十分突出,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由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指出:汉唐是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之后建立起来的王朝,统治者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着手调整统治政策,使当时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而北宋是在兵变的基础上建立的,统治者为吸取五代频繁军事政变的教训,只注意调整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作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小农经济没有得到较大的恢复和发展,再加上土地兼并的发展,阶级矛盾在北宋初年就十分尖锐,农民和士兵的起义,不但“一年多如一年,一火(伙)强如一火”,而且从以前北宋政府统治力量较薄弱的边远地区发展到统治较强大的腹心地区,严重威胁着北宋的封建统治。

3、辽、西夏的威胁(边患危机)(板书)

北宋实行“守内虚外”、被动防御的军事政策,在辽夏贵族集团的掠夺和讹诈面前显得卑躬屈膝,软弱无力,始终受到辽和西夏的威胁和进攻,面临严重的边患危机。

表现:

(1)宋辽战争(教师结合《辽、北宋、西夏形势示意图》讲述。)宋辽战争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宋对辽的两次进攻,目的是把契丹势力驱逐出长城。(“夺取幽云十六州”,因为,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是在9,947年其子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在这之前,契丹政权就已从石敬瑭手中得到了幽云十六州。而北宋建立于960年,时间要比辽国晚。因此说明,宋对辽的用兵是为了夺取幽云等州。)这两次战争的结果是宋军遭到失败;第二阶段是辽军南下,不断威胁北宋,但最终未能打败北宋,双方议和,形成对峙局面。

(2)澶渊之盟(10)

A、背景:澶渊之战(10)

(利用《辽、北宋、西夏形势示意图》,特别指出“澶州距离东京很近”,对宋的都城威胁很大。)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举南侵,到达澶州城下,逼近东京。(在宰相寇准力谏之下,真宗驾幸澶州,使宋军士气大振。宋、辽双方在澶州相持了十余日,本来军事形势于宋有利,宋军坚守辽背后之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死辽军统帅萧挞览。辽恐腹背受敌,乃密奉书请和。)宋军虽然打了胜仗,却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

B、内容

宋纳银绢:规定宋每岁向辽输纳银十万两作为军饷,绢________,叫“岁币”;(议定疆界:双方约以白沟河(今海河支流大青河)为界;约为兄弟:双方约为兄弟之邦,宋为兄,辽为弟,宋真宗称辽萧太后为叔母。)因该盟约在澶州签订,澶州亦名澶渊郡,故史称为澶渊之盟。

C、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对澶渊之盟进行评价,根据“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何者为主流的观点在课堂上展开辩论。8分钟后,教师对双方的观点充分肯定后做一概括。)消极作用: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势均力敌,都无力战胜对方,在宋朝做了较大让步的情况下签订的和约。这个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困难。积极作用: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和平,促进了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保证了北宋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3)夏宋战争和议和

从1040年起,西夏连续对宋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战争的结果是宋朝连续失败。(西夏虽然屡打胜仗,但人马死亡较多,财力不支。而且,因宋朝封闭了沿边榷场,采取清野固守政策,西夏人民迫切需要的茶和布匹都无法得到,因此西夏人民要求和平,开展互市贸易。同时,辽在辽、夏边境修筑城堡,调集军队。于是,元昊请和。)夏、宋议和,宋每岁给夏“岁币”。我国西北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了。

((最后,安排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探究,得出结论,从而进一步实现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思考:

1.如何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如何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宋对辽、西夏的战争不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与“和”的关系怎样?

2.辽和西夏的政治制度有何相同之处?它们与唐宋的政治制度有什么联系?

3.契丹、党项是我国古代史上重要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发展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以下是与上面讨论主题有关的`一些观点,但不是以上问题的“全部答案”或“固定答案”,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尽量让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加以肯定。)

民族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之争,但战争仍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宋辽、宋夏的关系,虽然有战有和,但和平相处、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推动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在征服中原汉族统治者的过程中,都较多地吸收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内容,辽和西夏也不例外,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实行过“蕃汉分治”的制度,即对本民族和汉人实行不同的统治制度。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都有着重要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民族长期融合,互相学习,他们的发展对我国边疆地区特别是北部和西北部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分析完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由来及表现后,教师归纳指出: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内外交困,错综复杂。面对这种岌岌可危的局面,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无不焦虑和愤慨。他们为挽救危局而纷纷呼吁革除弊政,振兴朝政,以从根本上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并先后开展了以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为代表的改革运动。)

三、庆历新政(板书)

首先教师用课件显示范仲淹图像和生平简介

1、实施:时间:1043年-1045年

基本方案:

2、主要内容(中心问题):整顿吏治

3、结果:庆历新政力图用政治改革扭转朝廷积贫积弱的状况,以整顿吏治为改革的中心,这势必触犯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和阻挠,改革不到一年就失败了。尽管新政很快地失败了,但我们不必以成败论英雄。范仲淹敢于改革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的气概,敢于限制官僚贵族特权的精神,永远值得赞扬。揭开了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序幕。

庆历新政失败了,北宋社会的种种顽疾,不仅没有被治愈,反而越来越重。士大夫们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们继续奋进,提出了改革时弊的各种理论、设想和方案。到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二、措施

(一)、富民(理财措施):

1、均输法。

(1)原因:为了供应皇族和中央的消费物资,在各地设置了发运使,总管购买物资,运往首都。但发运使的工作不得力,大商人乘机囤积居奇,控制市场。

(2)内容:

(3)影响:

2、市易法。

(1)内容: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2)作用: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也有增加。

3、青苗法。

(1)内容: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借谷物给农民,收获以后偿还,加收20%的利息。

(2)作用:既能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4、募役(免役)法。

(1)内容: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2)作用: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4、农田水利法。

政府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5、方田均税法。

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户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二)、强兵(军事措施):

1、将兵法。

把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将禁军进行精简裁并,由固定的将官加以训练。加强了军队训练和战斗力,充实了边防力量。

2、保甲法。

政府把农村住户组织起来,十家编为一保。保丁在农闲时练兵,平时种田,维持社会秩序,战时编入军队作战。既可以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又可以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同时减少了军费开支。

3、保马法

(1)原因:

(2)内容:

(3)作用:

4、军器监

(1)原因;军器生产和管理非常混乱,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2)内容

(3)作用;武器生产量增加,质量也有所改善

三)、育才(教育措施)

1、科举改革

内容(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有利于培养大量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

2、改革学校制度

改革太学,重新编篡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主要有

(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授官,以资鼓励。使学校变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

(最后,要求学生分析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内容上的主要不同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指出:庆历新政为解决内忧外患,不得不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政治方面;王安石变法为解决财政困难,不得不把改革的重点放在经济方面。)

四)、变法最终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

①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强烈反对。

②宋神宗在变法的后期决心动摇及其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

③在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④指导思想上偏重于理财,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⑤新法实行显得过于急

根本原因:没有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剥削制度,反而从根本上认可了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剥削制度.

五、变法的评价、

㈠变法的评价

⑴性质:是一场地主阶级为挽救统治危机而实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

⑵变法不足:①它是地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运动,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⑶积极影响:①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了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六.变法启示:

(1)从改革的原因来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从改革的目的和结果来看: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手段,但不是所有的改革都能取得成功。

(3)从改革的过程来看:改革会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阻力、充满艰险,因此,要求改革者要有超乎常人的勇气和胆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还要注意用人

 

  课课堂小结

 

 

首先,教师总结本节的知识要点(即板书设计部分),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最后教师总结指出:本节课我们从北宋初年的立国政策分析了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表现,针对严重的社会危机,先是庆历新政企图用政治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现状,后是王安石用经济改革来刷新政治,但由于北宋中期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且积重难返,两次改革终归失败。此后,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日益加重,最终被金所灭。

 

 

  教学反思

 

5.王安石变法内容教案 篇五

北宋中期,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尖锐,国家出现财政危机。王安石为富国强兵,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他主张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因此在这次改革中,发展生产是当务之急。他提出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来发展生产。在王安石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定了诸如青苗、免役、均输、市场、农田、水利等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改革军事制度,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并改革教育制度,王安石亲自撰写了《周礼义》、《书义》、《诗义》,即《三经新义》,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军事实力明显提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在与西夏的交战中,取得了熙河之役的胜利。这在宋夏交战的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然而由于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王安石被迫辞职。改革的最主要支持者宋神宗在关键时刻发生了动摇,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出任宰相,彻底废除新法,连很有成效的募役法也被废除。

6.历史上《商鞅变法》教案案例 篇六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知道商鞅变法的措施,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加深对改革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了解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的形式,加深对商鞅变法的理解,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体会商鞅不畏困难,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通过网络,相关的书籍搜集商鞅变法的背景,商鞅个人资料,商鞅的变法主张等资料。

2、课前思考讨论:怎样看待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成功的条件?

活动过程:

一、我来说背景

指名让学生来讲述商鞅变法的背景。

强调:铁器、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变革

二、我是商鞅

学生介绍商鞅

三、商鞅变法

情景一:商鞅舌辩群儒

模拟辩论:秦孝公决心任用商鞅变法图强,但改革不可避免的遭到旧势力的阻挠,请大家模拟奴隶主旧贵族与商鞅进行辩论。

(教师提示:商君卫鞅(公孙鞅)曰:“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意思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调整治国策略,无须恪守古代的章法。)

情景二:我谈商鞅变法

1、分组讨论:

(1)、若你是商鞅变法时秦国的新兴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那些措施表示欢迎?为什么?

(2)、若你是奴隶主旧贵族,你会对那条法令不满?为什么?

(3)、若你是农民,你对法令有什么看法?

2、学生交流。

四、读史明鉴

1、提问: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学法指导:判定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在于其目的是否达到。

3、学生讨论交流。(启示:任何变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五、我来评商鞅

课件出示:

司马迁说,他认为商鞅天性残忍少恩,在被任用之后,实行严刑法制,不择手段,非常刻薄,最后落得个谋反的罪名。

苏轼说,他认为商鞅变法不听取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虽然使秦国骤然富强,并统一全国,但也引起天下怨恨,使秦朝不久即灭亡。

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评论?(小组讨论交流)

六、以史为鉴

1、提问: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功?改革的成功要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归纳: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统治者的支持;

符合人民的意愿;

改革者的创新进取精神

2、你能说说秦国由弱到强,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呢?

这些经验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吗?我们应怎么做?

(勇于改革,善于用人)

(改革是强国之路,我国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注重人才培养,重视教育。)

七、课外探究

7.戊戌变法优秀教案 篇七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林则徐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和90年代维新思想;

(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

(3)运用所学知识认识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探究与当时世界形势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必修①②的有关内容,讨论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

(2)运用制表的方式,将学西方、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梳理清楚。

(3)历史材料分析能力是历史教学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本课设计注重对历史材料的运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探究活动,以充足的史实材料作铺垫,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在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历史材料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能力,同时深刻理解、切实体验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思想的变化历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电脑、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情景导入:

8.戊戌变法优秀教案 篇八

安仁一中高二历史备课组

一、课标要求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理解“开眼看世界”新思想产生的原因;

2、认识洋务派及其思想主张,综合评价“中体西用”思想;

3、识记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4、了解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末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过程与方法

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合作学习、历史比较、历史辩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认识到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对外开放的过程实质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思想的变化历程,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四、教法、学法简介

教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比较学习法

五、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及网络设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播放鸦片战争的片段并提出思考问题:从影视片断中可以看出在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失败原因将会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什么影响?

由此导入第五单元前言内容的学习,由学生归纳概括近代中国人学西方的历程。再过渡到第14课的学习。推进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本课课标要求: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接着按照课标要求,阅读教材P68——P70,思考: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西学东渐浪潮中,涉及到哪些力主学习西方的社会政治派别?请列举其代表人物及其学习历程。从而大致归纳本课要讲述的三大内容如下:

一、抵抗派(林魏)开眼看世界:萌发新思想

二、洋务派(曾李)开展洋务运动: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三、维新派(康梁严)推动变法运动:提出维新变法思想 接下来进入合作探究一的学习,老师板书

一、“开眼看世界”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合作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1、代表人物:

2、内容及目的:

3、影响:

过渡:林魏虽然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但是基本没有付诸实践,真正把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是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由地主阶级洋务派发动的洋务运动。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同样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合作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1、背景:

2、主要内容和根本目的:

3、实践及结果:

读一读,议一议:为加深学生对“中体西用”的认识,插入一段史料,组织学生讨论探究相关问题。

读文说史:引入郑观应的一段文字,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概括,同时自然过渡到下一子目录“维新变法思想”的学习。

三、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

学生阅读教材69页倒数第二自然段,自主探究并归纳概括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老师请学生主动回答,完毕后点评、总结(政治制度上的新变化),并由其局限性顺利过渡到“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这一知识点的讲授上来。

2、康、梁维新思想

同样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合作探究回答相关问题。(1)请概括教材中三位维新思想家的著作和主要思想。

(2)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进行了什么实践活动?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巩固练习

1、称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主要是因为

A、认识到清政府腐败堕落 B、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

C、开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先河 D、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2、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新思想萌发了,林魏新思想的核心是

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侮之道 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3、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A、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4、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一书中强调:“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火成,在变官制。”这里的“官制”指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制

D、开明君主制

5、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最主要表现为

A、促进了中国的迅速发展

9.戊戌变法 篇九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的时间、条件和影响;早期维新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康、梁的活动,公车上书及其影响,强学会的性质和活动,保国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发起者、宗旨,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内容和影响;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的内容、影响和失败的原因。

2.能力要求:(1)分析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应诏统筹全局折》的意义。(2)光绪在维新运动中的作用,顽固派破坏变法的经过,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3)比较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维新派等改革派的思想。

3.情感目标:19世纪末,面对瓜分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政治力量都作出了反应。维新派把抵抗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文化结合起来,同顽固派展开了一场大战,把维新变法思潮推进为具有很大声势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争夺政权的斗争、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康、梁、谭等既是新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破坏旧秩序的身体力行者。

课时安排 2-3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1)康、梁的维新思想及理论著作是重点。康、梁的维新思想是当时中国人向先进的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其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之精华,继承发展了早期维新思想。其产生发展表明中国的思想领域又发生了重大变化,也说明在中国危亡之际,爱国知识分子挺身而出,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2)戊戌变法的内容、历史意义和教训是重点。这是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奔走呼号,努力奋争的最终结果。改革内容虽与最初提出的要求相去甚远,但还是涉及到社会的诸多方面,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变法虽然失败,但其进步性、积极作用不可抹煞。2.难点分析:(1)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难点。学生掌握的史实有限,很难理解康有为在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时为什么要利用孔子,利用儒家思想。(2)戊戌变法的评价及对资产阶级软弱性的表现的认识是难点。戊戌变法的评价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综合、概括能力。需要教师向学生讲清楚,戊戌变法的概念,或给学生以思路提示。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表现,学生容易把阶级(阶层)与个人混为一谈,认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谭嗣同等人不怕流血牺牲的勇敢献身性是相矛盾的。这需要教师在帮助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强调阶级与个人的不同之处。

课堂教学设计

师: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师: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战后不久,中国出现了资产阶级的改良和革命。

(板书 第七节 戊戌变法)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师: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良运动。结合前面所学的历史,请思考:运动的发生和哪些因素相关呢?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翻开书,看看教材编写者与我们大家的想法一致吗?

生:(阅读教材,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概括为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落实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知识点,分析初步发展的原因)

1.政治背景——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济背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师:救国图存的戊戌变法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出现的。康、梁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主张变法,主张救亡图存。变什么?怎么救亡图存?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师:什么是维新思想?“新”指什么? 生:(随问随答)

师:资产阶级新思想的产生除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相关以外,还与思想自身的演变继承有关。康、梁的维新思想是在继承了早期维新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了解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原因,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特点)

师:随着外国侵略的加剧,中华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思想也在发展。并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形成了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变法思想。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2.康、梁的维新思想及其理论著作 生:(阅读教材,总结思考回答)师:把大家回答的内容整理一下。

(1)主张在中国设立议院,召开国会,变封建专制为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2)主张鼓励发展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3)主张兴办新式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4)废除科举制,改变官制。

(5)依靠清政府,通过变法改革的方式实现上述思想主张。(停顿,可以让学生再补充)我们再深想一个问题,在这些主张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呢?

生:(思考回答)

师: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是什么?(停顿)使国家强大,同时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由此可见,康、梁的维新思想具有强烈的鲜明的进步性和爱国性。康、梁是如何阐述其维新变法思想的呢?

生:(阅读教材,了解万木草堂,理论代表作名称及地位作用)师:请一位同学把康有为理论代表作的主要内容介绍一下。生。(朗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

师:破旧立新,这一破一立,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的精神和学习西方变法的强烈愿望。由此我们看出,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把特点落实在教材上)我们仔细想想,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为什么具有这一特点呢?为什么宣传维新变法时要把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呢?

生:(分成四人一组,充分讨论回答)

师:(为便于开阔思路,补充有关康有为的出身——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受到严格的儒家教育,到香港游历,思想发生变化的文字材料)

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回答内容)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这样做就易于为世人所接受,又便于当权者,特别是皇帝的接受。这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不敢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这样看来,康有为是跪着造反。

3.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成立

1895年,康有为来京参加会试,正值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逼签《马关条约》,康有为联络了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请求“拒签和约,迁都再战,变法自强”——即公车上书。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是这次爱国知识分子的大请愿对社会的震动和影响极大,确实说明维新思潮已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

生:(思考思潮与政治运动的区别,随想随答)

师:为更好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呢?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插图,总结途径,落实主要的知识点,如《中外纪闻》、《时务报》、强学会,体会维新运动走向全国并蓬勃开展)

师:维新思想的传播,引起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既有面对面的交锋,又有通过发表文章,写著作进行思想观点、政治主张的辩论,较量。

三、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师:1898年1月24日大年初三下午三点,在总理衙门的西花厅,一方是李鸿章,荣禄,一方是康有为,在场的还有翁同龢等人。荣禄首先发难,讲:“祖宗之法不可变!”康有为立即驳斥道:“祖宗之法以治祖宗之地,今祖宗之地不能守,何有于祖宗之法!既如此地为外交署,亦非祖宗之法所固有,因时制宜,诚非得已!”

双方的辩论,较量主要围绕三个问题面展开的。1.主要内容

生:(在事先准备的基础上由六位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辩论)2.实质与作用

师:这场论战的实质是什么呢? 生:(分析回答)师:论战的作用有哪些呢?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与认识)

师:这场论战说明了什么?反应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从论战的实质去思考)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谈自己的看法)说明正在成长中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分享政权的愿望,反映出他们有强烈的鲜明的爱国心,正义感。

师:(引导学生回忆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新思潮,洋务派的洋务思想)这些思想与维新派的维新思想有什么异同点?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主张、目的、特点、代表的阶级利益等方面思考回答)师:维新派做了大量的准备,特别是思想舆论准备,目的是为了把其政治主张付诸于社会实践,实现社会改良。而社会改良真能得以实施,还需要什么条件呢?(引导学生从改良的概念入手进行思考)

生:(讨论、思考、简单回答)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皇帝的支持,维新派还要有具体的改良方案和自身组织上的准备。(按学生的思路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讲述)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全国人民反对,康有为从广东赶到北京后,再次给皇帝上书(第五书)(打出第五书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变法的紧迫感,重要性。上书仍未直接到光绪皇帝手中,但其内容痛切,在大小官员中辗转传抄,引起强烈反响。天津,上海的报纸公开发表——光绪看到了。准备召见,囿于非四品以上的官员不得召见的祖制,遂改令递送条陈,并下令:对康有为的条陈要随到随送,不得阻拦扣压。——维新派得到了皇帝的直接支持。皇帝为什么支持变法呢?根据你们的了解考虑一下。

生:(思考、回答)

师:有的同学说他不愿意做亡国之君,有的同学说他具有改革意识,分析的都很好,有道理,老师再补充一点,光绪皇帝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因此下令康有为筹划变法。

生:(阅读教材掌握维新派的施政纲领,通过小字,体会理解《应诏统筹全局折》为什么是施政纲领)

师:维新派组织上的准备,体现在保国会的成立。生:(阅读教材,了解时间、地点、宗旨、性质)

师:在维新派的努力推动下,一场社会改良自上而下地开始了——戊戌变法,因新政只推行了103天,又叫百日维新。

四、百日维新 1.开始的标志

生:(阅读教材,了解开始的时间、标志)

师:为能顺利地推行新法,光绪帝破格提拔了一批有才识的维新人士,组成了以维新派为主的推行新政的核心。

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教材大小字,了解破格提拔的基本情况和原因,教师对康梁等人的职权稍作解释)

师:由此可见新政的诏书名义上是光绪帝发出的,实际上是维新派所为。2.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逐项分析主要内容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得出对百日维新评价的结论,理解康梁维新派力量弱小,只能采取渐进改革的策略;光绪帝不是维新派的皇帝)师:在变法高潮时“上自朝廷,下自士人纷言变法”,一度出现了“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政治局面。(打出教材引用的《戊戌政变记》中的一段材料,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解释“封章”等含义之后设问)

1.能否知道此段材料所说的是哪一项变法内容吗?

2.对“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新政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仍打击了封建势力,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激烈的反对和破坏。

生:(阅读教材大小字,了解封建势力反对破坏变法的具体史实)

师:(强调慈禧太后控制人事任免权在封建专制体制下的重大影响。这些史实说明了什么?(停顿)从中央到地方封建势力相当强大,从而决定了变法注定失败的命运。

五、戊戌政变

师:戊戌变法高潮时,双方斗争十分激烈,各种传闻也很多,其中京津一带盛传慈禧太后将在10月份赴天津阅兵时,以武力强迫光绪帝退位。光绪传密诏给康有为等人商量对策。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维新派只好求助于掌有军权的袁世凯。殊不知善于看风使舵的袁世凯却出卖了维新派。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

生:(阅读教材,了解戊戌政变的具体内容。)

师:戊戌变法虽失败了,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六、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师:(讲清戊戌变法的大概念和小概念及评价历史事件的思路)1.性质

生:(由理解得出结论并落实在教材上)2.积极作用

师:积极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生:(由理解得出结论并落实在教材上)

师:(强调进步性、爱国性)进步性——无论是政治主张,还是改良实践,既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又顺应当时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爱国性——挽救民族危亡本身就是爱国。救国是爱国的最集中的体现。为了救国,为了警醒世人,谭嗣同等人甘愿为变法献身。

生:(朗读教材的小字,了解谭嗣同的献身精神。)3.失败的原因

生:(阅读教材,了解原因)

师:同学们从中能否理解认识,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或者想一想,维新派为什么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为什么不敢发动群众,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生:(回答)4.教训

师:由此我们得出什么教训? 生:(总结教训)

师:(总结本章节内容,让学生把本节的重要内容的因果关系,演变过程用图示的方法反映出来)

(教师也把自己所画的图示逐步地展示给大家。第一部分最后展示)

课后记:

审定意见:

【戊戌变法优秀教案】推荐阅读:

八年级历史教案戊戌变法09-09

高中历史选修戊戌变法08-26

部编戊戌变法练习题06-20

上一篇:小孩也可以作文400字下一篇:校园网络管理系统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