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和设计的再思考论文

2024-10-17

对艺术和设计的再思考论文(精选9篇)

1.对艺术和设计的再思考论文 篇一

关于汉字艺术素质问题的再思考的文学论文

在现代书法理论中,关于汉字的艺术素质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此,哲学美学界的宿儒和书学界的俊彦已经提出了许多卓见,为我们积累了深厚的理论资源。笔者因为书史教学的需要,在有限的范围内阅读了一些文章,经过消化、思考,感到它仍有探讨的余地,于是不揣谫陋,草成此文,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大雅方家。

一、有关论点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是较早讨论这一问题的学者之一。他指出,汉字书写之所以成为艺术,取决于两点:一是毛笔,二是中国字起始是“象形的”。

①对于第一点,几乎没有反对意见;而对于第二点,后来的专家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李泽厚、刘纲纪先生主编的《中国美学史》认为:“作为指意的文字符号,它不可能是对所画物的一种具体逼真的描绘,而必须是抽象化、形式化、概括化和规范化的……这样创造出来的文字,一方面是一种指意的符号的创造,另一方面又以一种抽象概括的方式表现了不同自然物的形式结构,使自然物的感性形式的美渗入文字的形象之中。我们看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它是文字,同时又是一种合乎美的形式规律的创造。这正是中国文字发展成为一种艺术的根本原因。”

②这里重视的是其抽象性、形式规律的创造特征,显然,与宗先生的重视“象形”的观点是有所差异的。

聂振斌先生以为:“主要在于它的方块结构,每个字都有自己的独立意义,再加上书写工具是刚柔兼备的毛笔。方块结构主要由点线即横竖撇捺点钩挑等因素构成,每一个因素也有众多的写法,所以由点线组成的汉字一点也不呆板,完全符合多样而统一的形式美原则。他还进一步比较说:“拼音字是线性的排列,视觉空间为一维,而方块汉字是平面结构,视觉空间为二维(隐含着三维性)。”他并且明确反对“象形”说,认为:“中国的书法艺术,不是借助文字的‘象形’而成,而是给了文字以新的形象——节奏、韵律的音乐美,形式结构的动态美,诗意文学的意境美,这一切组成了一幅人生自由的生命形象。”

③刘涛、唐吟方先生主编的《中国书法史幻灯片说明》中提出:“文字初始阶段的象形性质仍然顽强地制约着抽象的刻划符号,使早期的抽象符号这一极的发展保持在块状的结构形态中,不致走向线性文字一途;另一方面,抽象的刻划符号因其简约实用,它又制约着象形性,促使象形字在实用中不断省略状物的细节笔画,存其主干,将象形字导向线条化、符号化的轨道。这样的互为制导的矛盾过程,使方块状的汉字既是抽象的点线符号,又是丰富的结构形态。这一特点,也孕育出对建立在汉字基础上的规定性:它是点线的艺术,形态上是块状的结构完形。”

这些思考都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如何看待其间存在的差异呢?

二、象形的意义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汉字的象形性质到底作用何在?上述专家的意见,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一、宗白华先生,认为其作用是决定性的;二、李泽厚、刘纲纪、聂振斌先生,强调其形式结构,不由象形性立论(李、刘,但同时指出文字中已经渗入了自然实物的.感性形式的美),或明确否认象形性的决定作用;三、刘涛、唐吟方先生,强调抽象性与象形性的相互制约。

从世界范围来看,早期文字都具备象形性,如古埃及文字、巴比伦文字等,但它们却没有孕育出书法艺术来。由此浅显的现象,似乎可以得出比较明显的答案——象形性不是书法艺术性的决定因素。然而,问题又决非如此简单。

可以这样认为,象形性仍然是基础、根源,但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强调象形性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强调汉字是由象形逐步走向表意,而其它文字则从象形走向了表音。走向表意之后的汉字已非象形字,却与象形有着较表音文字密切得多的联系,象形字的许多特点,被表意的汉字所秉承,而这些特点,恰恰是汉字的艺术素质的基本方面。因此,象形性在汉字书写成为艺术的历程中远非可有可无。

一方面,正如李泽厚、刘纲纪先生所说,汉字“表现了不同自然物的形式结构,使自然物的感性形式的美渗入文字的形象之中”。这话稍嫌抽象笼统。具体说,象形性在汉字发展的不同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艺术素质。

在古文字阶段,尤其是小篆以前,汉字随体诘屈,“自然物的感性形式的美”以一种相对直观的形式存留于汉字的表象,宛然可抿,触目可识,即使远离千年,相隔万里,仍然无碍于理解。这种特点,容易使人们在阅读时产生对自然万象的美的联想,从而有可能越过文字字义而直接进入对其形式美的欣赏、玩味,并进一步提出在书写的表现自然美的要求——这可能就是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理论常用比拟修辞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这个推测成立的话,则不妨说,正是早期文字的象形性,培养了人们对于汉字的形式美及其内涵的认识能力,为后来进一步对汉字书写提出更高的艺术要求奠定了基础。

到隶楷文字阶段,象形因素大大削弱,汉字完全由点画构成,但并不能由此而完全否定象形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在隶楷文字中,仍然可以体会到来自象形因素的内在支持。隶楷文字的许多造型,都是象形文字的合理演化结果,它本身仍然遵循象形文字的许多造型原则。

隶楷文字是表意的,但其“点线即横竖撇捺点钩挑”来自象形文字中描摹事物外形轮廓的线条,在象形阶段积累的对“不同自然物的形式结构”和“自然物的感性形式的美”的认识,并未消失,而是上升为对“合乎美的形式规律”的自觉运用,并体现在汉字的构成之中。隶书形体的横向开展,对左右对称的强调,波尾的极力纵逸,本身都有很高的内在艺术构思;楷书纵长的体势,本身也是经过长期的提炼、总结出来的最佳体势。它们的艺术性,不像古文字那么直观,但却比古文字处在更高的阶段——体现在对形式美规律的合理运用上。

聂振斌先生强调的“方块结构”这个特点确乎是非常重要的。甲骨文呈长方形,金文基本为正方,小篆为长方,隶书则呈扁方,至楷书最终定型为长方。字形独立,使每个汉字自身形成一个自足的形式构成,点画的安排成为形体结构的首要因素——这就是后来书法三要素之一的结构问题。当结字成篇时,又必然引出另一问题,即字与字之间的组合问题,这就是后来书法三要素之一的章法问题。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它恰恰是由早期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象形是源,“方块结构”是流。抛开象形性,就无从理解其特殊的“方块结构”是如何形成的。

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正如聂振斌先生所说,“汉字一点也不呆板,完全符合多样而统一的形式美原则”,换句话说,就是汉字的形体具有足够的丰富性和可塑性。

首先,汉字构形的基础部件——笔画,本身是丰富的,“永”字八法规定的不过是其基本形而已,在不同的位置上,相同名称的笔画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形式特点,而经过组合之后,又能衍生出许多其它形式特点。

其次,汉字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形成不同的字体,各个字体之间的点画系统、结构原则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使其形式更加丰富。形式是艺术的基础,犹如语言之于文学,是否具有足够丰富的语言,是形成一门艺术的必要条件。西方表音文字、甚至东亚取材于汉字偏旁部首而创立的韩语、日语之所以无法独立发展成为一门书写艺术,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形式的贫乏、简单。汉字的形式美因素丰富多彩,其根源就在于汉字由象形走向表意。这使得其形体的来源不全是约定的,而是通过“师法自然”获得的,约定不免简单,而自然则是无限的。师法自然并将从自然中获得的形体丰富性的特征坚持下去,使汉字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从而为人们在书写时发挥创造能力提供了空间,为人们展现自己的审美追求准备了足够的“语汇”。

三、表意的意义及抽象性问题

如果文字始终停滞在象形阶段,而没有后来以表意为特征的今体文字,那么书法艺术将是一种什么面目呢?这是难以想像的。在春秋战国时代,曾经风靡一时的美术化篆书,曾被有些学者看作我国书法艺术自觉追求的开端。但后来书法艺术并未沿着这种道路发展,相反,却朝着越来越远离美术化的道路演进。其根本原因在于后来文字的表意性质。不能否认,象形阶段的文字,在形式上虽然比较丰富,也具有足够的艺术性,但是相对于表意阶段的文字而言,仍然有许多局限。这主要体现在点画发展并不充分,使“笔软则奇怪生”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由此而导致其造型意识越到后来,越与工艺美术的造型意识相接近。可以设想,如果没有文字的表意化,文字书写确实有可能沿着工艺化的道路向前发展,最终成为一种工艺美术,而可能不会出现现在这样以点画、结构和章法诸形式来传达艺术内涵的书法艺术。汉末的书家们,所热衷的是形式多变的草书,而非象形意味强的篆书,其意义已经显示得很充分了。然而,这条道路,是由抽象造成的吗?

从表面看来,似乎是这样。因而刘涛、唐吟方先生把早期抽象符号和象形符号分作两极,强调其互相制约。但文字学界并不认为两种符号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性。从时间先后来说,这种相关性存在的可能性也确实比较小。因此把抽象符号看作是一极,是对象形性走向过于写实的制约力量,这在理论上缺乏足够的依据。真正的制约力量来自文字本身的工具性特点。文字用于交流是思维和语言的符号,它绝不允许走具象的逼真写实的道路,这种规定性可以说是先天的。对此,李泽厚、刘纲纪先生的观点是重要的,他们认为:“作为指意的文字符号,它不可能是对所画物的一种具体逼真的描绘,而必须是抽象化、形式化、概括化和规范化的。”刘、唐二先生虽也提到了“实用”,但可惜把抽象性作为了主要目标。

四、对汉字艺术素质的表述

问题在于对象形、表意性质的理解。象形与抽象并不对立,表意也不等于抽象。抽象与具象对立,象形、表意都是具象与抽象的统一。早期汉字的“象形”本就不能同具象的逼真写实画等号,因而,其本身就具有抽象性质。除少数族徽文字的写实性较强外,大部分文字的象形都和具象写实有着相当大的距离。从象形走向表意,隶楷文字点画的形成,不是抽象力量的作用,而是实际书写过程中手的生理特点与毛笔的物理特点综合作用的结果。重要的是在走向表意的过程中,汉字没有抛弃象形阶段所积累的形式资源而变为纯抽象,而是充分发挥并进一步丰富了自身的形式体系。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汉字艺术素质的根源在于其由象形走向表意,从而使得汉字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通过吸收自然物的感性形式的美使汉字形象本身具有相当的艺术性,一是始终与自然物之间存在或显或隐的联系,使汉字具备形式美的足够丰富性和可塑性。

五、余论

还值得提出的是,由象形而表意,始终与自然物保持联系,使得汉字具备一个潜在的特质——为人与自然、社会的沟通提供了一条通道。在人们的心目中,汉字是来源于自然和社会的,象形的早期文字是如此,后来“不象形的象形字”也是如此。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有很多时候是通过汉字的形体来获得的。以汉字的部首来说,汉字字形虽然繁多,但可以被归纳到一定数量的部首中去。在人们看来,这些部首不仅是对汉字的分类,同时也是对自然和社会事物的分类,从而成为人们认识自然与社会的一条途径。这种认识使人们对汉字长期保持一种敬畏心理和神秘心理,对汉字的使用一直非常的慎重。以这样的心理为基础,人们在书写汉字时,对它进行特别的艺术加工,便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中国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专门的书写教育,对文字的研究,也一直是中国的一种重要的专门学问,原因或与此有关。更重要的是,中国人进一步将对汉字的这种认识,逐渐地引进到对汉字书写的理解中,使汉字书写在人们的观念中变得富于自然和社会内涵。书法之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因为中国书法包含了中国人关于自然和社会的丰富认识,而不仅仅是一种纯粹形式美的创造。

【参考文献】

① 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见《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八零年六月第一版,第九七页。

②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第五九四页。

③ 聂振斌:《汉字何以成为艺术》,《中国书法》一九九七年第四期,第六九页。

2.对艺术和设计的再思考论文 篇二

当今国际艺术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呈现出艺术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优化的倾向。美术类学科与设计类学科的界线越来越模糊, 这是信息时代带给艺术教育的进步意义。诚然, 设计艺术教育亦不应该清晰划分专业学科界线, 西方先进国家在设计艺术教育中解决这个问题, 是在各专业学科间采用学科积分制的方法加以解决的。关于设计教育理念更应定位在多元思维方式上, 这无疑有益于设计艺术教育中对学生们创造意识的个性培养。我们必须勇于正视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弊端, 勇于正视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中设计观念、设计意识、设计手段及设计教育水平滞后的现实。一方面应忙找出滞后的原因, 另一方面还要更新观念, 自信地去建构起与时代同步适合今日中国发展的艺术教育理念。面对WTO, 面对国际市场, 面对世界先进国家设计艺术教育体系, 中国的设计艺术教育需要汰旧布新。

以前的高等教育中艺术教学的模式是在当时中国的经济、科技和信息都还很落后的时期制定的, 如今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科技和信息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了, 如果我们现在依然用以前的教学模式去教学, 可能就有些不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了, 所以应该在遵循以前大的教学原则的情况下适当作些改变, 使之符合当今社会的实际和需要。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 以强化艺术设计、施工、管理为支柱、以加强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为保证, 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专业教育规律。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从艺术设计的实际出发, 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 突出综合素质培养, 强化岗位技术教育。

1 教学模式的改革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 应该体现专业教育特色, 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 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强化岗位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完善、充实教学内容;加强操作技能、工艺实习等为主的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例;加强产学合作, 逐步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毕业生上岗后, 进入状态快、动手能力强,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 可成为工程设计、投标报价、材料选择、施工技术、施工机具操作、施工项目管理、项目验收、工程预算等技术人才。教学中应该目标很明确, 艺术设计专业是应用型人才, 实践性强的专业,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就应该强调其针对性, 强调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 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 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 和渐进性等。

2 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不但要教会学生课堂上的知识, 另一方面, 必须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表现为:

2.1 能够引导教会学生在课堂之外充分的

学习本专业的知识, 这样可是使学生的设计思维向多元化发展, 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而不是仅靠课堂上的灌输。

2.2 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意能力。

新在很多学生做出来的设计作品千篇一律, 缺少新意和自我表现。艺术设计是一个百花齐放的行业, 所以要求能够刻意的去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3 课程设置的变化

艺术设计专业起步晚, 发展快, 所以我们要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 按照“实际, 实用, 实践, 必需, 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 对课程设置作一些调整, 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在新的教学计划中, 我们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

3.1 在设计模块中, 注重理论教学, 突出动

手能力培养, 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 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建立专门的计算机实验室, 使得学生有充分的操作机会, 能够熟练地掌握, 以便适应社会的需要。

3.2 在施工技术模块中, 以施工操作技能培养为基础, 强化施工技术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 以校内操作实验室为依托, 让学生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通过实践, 提高动手能力, 初步掌握施工操作规程, 施工操作方法和施工机具的操作、使用、维护和保养;掌握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法及检查、验收标准, 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施工技术指导能力。

3.3 基础课教学强调适应性。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应该纠正以往基础课与专业课代写工作总结“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 打破原有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 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为纠正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 改调子素描为设计素描;改绘画色彩为装饰色彩, 并加大室外写生训练。

3.4 专业课教学强调实用性。

一种理论只有用于实践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不能指导实践, 那便是毫无意义的空话。在制订改革方案时, 经认真调查研究, 按照专业教育特点、强调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着眼于培养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 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 结合具体的情况和实际需要, 对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加以调整, 强调实用性。

3.5 实践教学强调连续性和渐进性。

艺术设计是需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断的交替, 互相渗透的。艺术设计是多学科的知识的综合集结和运用。在具体的设计中, 难以确认固定的秩序和搭配关系。在今天这样的开放的社会中, 对外设计服务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以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 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际设计中完成, 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 学校应该与用人单位合作, 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相信在现在国际艺术空前发展的大好形势下, 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将会在以前的基础上, 扬长补短, 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盖尔哈特·马蒂亚斯.1990-2005年的中国设计教育[J].中国设计在线, 2005, 8.

[2]杨砾, 徐立.人类理性与设计科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3.对艺术设计素描教学的再认识 篇三

关键词:艺术设计 素描 结构 创意

一、艺术设计素描的产生及概念

艺术设计素描的概念最早是由创立于1919年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提出的,它的教育体系所强调的是:注重全面开拓学生的创造性,并掌握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设计原理,以目的性表现技能为前提,体现设计者的创作思维和艺术情趣。同时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对传统素描教育体系进行了改革,它认为不仅要表现出明暗、形态等客观内容,更强调作者的造型意识,并具有设计意味的表现形式。

艺术设计素描是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是为艺术设计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素描表现方式,它侧重于理性思维和设计的实用意义,追求完美的图形效果和产品应用功能,运用不同的观察方式、表现形式。设计素描提倡从“视觉思维”去认识素描,并认为素描具有“发现”意义,应采取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方式,用素描语言去发现、去想象、去记录创作思维符号,最终获得通过素描认识自然、发展设计的目的,同时,重新审视传统艺术与视觉艺术设计的关系,使艺术和科学关系、理念达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

二、艺术设计素描的意义和教学内容

我们国家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有了快速的发展,同时现代设计课程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这其中包括传统素描教学体系与现代设计创造之间的应用关系,也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思考。很显然,以往传统素描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设计专业的需求。因此在充分认识素描的本质及使其能够体现现代设计创造活动的前提下,探索和完善适应设计创造所需要的素描教育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国家的艺术设计素描是在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构成”教学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在艺术类院校的设计素描教学课程主要包括:结构素描和创意素描。

三、结构素描的特点及要求

结构素描是设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造型课程,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的基础课程。结构素描的训练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的认知形式及其结构分析的观念,通过对物象结构的分析来深入空间的自我感受(诸如对形体观察与感受的程度,力量在空间的运动作用,直觉的空间判断,心智的推理等等),使学生从某一确定的描写过程中感受到内在结构的生命世界。

结构素描是以理解和表达物体自身的结构本质为目的,因此结构素描的观察常和测量与推理结合起来,透视原理的运用自始至终贯穿在理性的观察过程中,而不仅仅注重直观的方式,这种表现方法可以忽视传统意义上对象的光影、质感、体量和明暗等外在因素,因此简洁明了的线条是它通常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段。

结构素描实际上是对三维空间意识的理解,所以要求画者具备很强的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力。结构素描要求把客观对象想象成透明体,把物体自身的前与后、外与里的结构表达出来,这实际上就是在训练我们对三维空间的想象力和把握能力。在形象的细节表现方面,结构素描所要表现的是对象的结构关系,要说明形体是什么构成形态,它的局部或部件是通过什么方式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结构素描关心的是对象最本质的特征,这些本质特征要从具体的现实的形体中提炼和概括出来。

四、创意设计素描的特征分析

创意设计素描更区别于传统素描,不以写实再现为最终目的。写实再现式现代素描以锻练画者的观察能力为主,要求正确观察,忠实再现,讲究严格的形体、结构空间的表达和熟悉的素描技巧。创意素描突出发散性思维意识,强调主观设计性利用素描手段表现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审美意识,将装饰图案、设计、新材料等因素叠加处理,形成一种新的素描样式。不论是传统素描还是设计素描,其共同的前提是从生活中获取自己更独特的感受,用情感将感受包装和美化,利用绘画手段,表达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征。

(一)创意素描要求:在思维层面上摆脱传统素描对其训练思维的束缚,打开学生的眼界,激活学生的热情,灵活学生的思路。具体表现方法可分两种:

1、向内要在素描本身的表现形式和自律性上做文章,广开新的思维形式和表现形式,从被动的、冷漠的、机械的再现物变为彻底实现情感的、激情创造新的物象,主动地运用新的艺术形式去表现物象。

2、向外就是扩大素描表现的选取对象,从多元化、多方法去发展,发现更多新的表现形象和视域。

(二)关于媒材的运用:探索材料的独特表现手法和效果是设计素描教学内容与创作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能表现出好的素描形式,什么材料都可以使用,任何绘画方法和表现形式都可以大胆的尝试,善于把特定物质材料变成艺术形象。把材料与要表现的内容联系起来,尝试多种素描材料并置,注意高低、大小、粗细的变化,打破传统的写实方向,突出趣味性、个性等独特韵味和表现。

五、设计素描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需要,现代设计素描教学体系必须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培养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的方式,利用各种材质,不同手段,以素描的艺术形式,表现具有独立审美意识的客观现象。

结构分析训练要使学生努力排除明暗色调、材质肌理等非结构的影响,要能够理性地推理和表现出画家看不见但确实存在的、符合逻辑的、符合透视规律的、合乎物理性的内在结构,能够充分考虑到物体局部与整体的组合、分离关系等。直接用虚实不同的线,将物体的比例、轮廓、结构转折等本质因素,不加修饰的描绘出来。还要让学生研究线的表现力和结构因素在画面的张力,培养学生敏锐的感觉能力及理性的推理能力。同时如何使用新的材料、新的手法,联系设计性,实现新的素描形式的表达。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长处,引导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和创新。

总之,设计素描作为培养和训练设计形象思维的具有创造性综合意识的基础,显示出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中,强调多元性和开放性,更强调艺术设计素描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受渤海大学文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彭吉象主编.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仇用波主编.素描形式语言研究.仇用波主编辽宁美术出版社.

4.对艺术和设计的再思考论文 篇四

对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的思考

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使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的联系日益紧密.针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从人类需求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对制约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的`因素,即理论研究的区域性和主观性、专业培养目标与人力资源需求不对称、知识结构不完善和设计交流的滞障、设计实践的小农意识进行了描述.从而提出了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接轨拟采取的方法.

作 者:王威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艺术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5)分类号:X24关键词:环境艺术 理论研究 设计实践

5.对艺术和设计的再思考论文 篇五

内容摘要:论文基于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以及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探讨提出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即:注重教学引导,鼓励学习策略创新;注重“以赛促学”,强化创新思维培养;注重社会实践,巩固专业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方法,强化网络教学建设。

关 键 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教学改革;创新思维;

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交叉结合的新兴学科,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具体专业,由于专业性、艺术性较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强化专业知识结构,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笔者基于专业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抛砖引玉地提出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构想。

一、注重教学引导,鼓励学习策略创新

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灵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于以知识的传播者身份自居,将学生看成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但是,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无法适应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师生互动,将教学的重心由“教”转移到“学”,使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学,而教师在其中发挥着“教学引导”的作用:教师的任务主要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并鼓励、引导学生探索学习策略的创新。“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确定学习主题,自主搜集学习资源,并进行组内、组间、师生间的交流与讨论,达到集思广益、互通信息、集体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有的以拍照、速写方式收集资料,有的对所收集资源进行分类整理、鉴别、存储,有的负责制作PPT和多媒体课件,有的在班上演示、讲解学习成果,等等。事实证明,在环境艺术专业课堂教学中,这种“合作学习”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艺术细胞,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以赛促学”,强化创新思维培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业内的各项比赛,将社会性赛事引入课堂教学之中,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赛事,增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同时,通过参加各种规格的比赛,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在专业学习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在后续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此外,作为专业课教师,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赛事活动的同时,必须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征,充分挖崛、培养学生的个性特质,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表现技巧。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随意否定学生的艺术构思。这样持之以恒,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细胞,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室内陈设》专业课程教学中,就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学生的具体操练结合起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专业案例教学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同时,通过情景模拟,将理论知识转化实际运用,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三、注重社会实践,巩固专业教学效果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科学性、艺术性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社会实践,重视学生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理论功底比较扎实,在艺术灵感、艺术创造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缺乏实践锻炼,缺乏对建设结构、力学知识等方面的理解,造成了重艺术、轻实用的畸形发展。表现在艺术设计实践中,过程强调美化设计,而忽视了环境设计的可行性、实用性,影响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效果,也就难以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要。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学习中,既要重视校内实践,也要重视校外实习。作为专业课教师,应该主动与规划设计、装修公司联系,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同时,要积极聘请校外专家、行业领袖、专业师傅等参与课堂教学,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战略,以此达到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目的。此外,学生以工程技术人员身份深入企业参与专业实践,可以感受真实的市场环境,在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获得了职业素质培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四、创新教学方法,强化网络教学建设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强化学生实习实训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注重“艺术 + 技术”的结合,在校内实验室基础上,建立操作车间、陶艺工作室、模型工作室、灯具设计室等实验场所,并配齐相应的实验设施,使学生获得“学中干、干中学”的机会,同时也能把教学成果直接以现实产品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所设计作品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及改进的方法,等等,从而培养学生具备进入社会的初步条件。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当前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趋势,强化信息化建设和网络设施建设。信息资源、网络资源具有快捷性、丰富性、互动性等特征。专业教师可以将所收集到的作品,将所掌握到的学术前沿接入校园网,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这既可以消除传统教学中课堂时间、空间的限制,也可以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便捷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周艳芳.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素质与能力培养[J].教育探索,2013(10):52-54 [2] 姚美康.提高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7):56-57 [3] 金旭东,赵婧.透视环境艺术教育 构建和谐美育观[J].电影文学,2008(22):156

6.对问题性教学过程的再思考 篇六

进行问题式教学,李镇西老师堪称楷模和典范。他是以问题为载体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共享,这与我校正在开展的问题式教学异曲同工。

近日我常常在想,什么样的老师才算名师?抛开其他的因素不说,仅就课堂教学而言,我觉得:①名师最应该是平民,他平易近人,与学生在人格上平等;②名师应该有独到的教育理念和丰厚的文化知识储备,③他有倾听不同声音的胸怀。如果阐释这三者的关系,那就是正因为名师博览群书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储备,对教育有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才有了自己独到的教育见解和理念,那么他的外在也就越表现的平易近人,只有内里空虚的人才装腔作势拒人于千里之外。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名师上课看不出做秀的痕迹而更像是和同学们聊天,能近距离的和同学们交流并能倾听他们的声音,同时给予必要的引导,在看似行云流水的教学过程中解决了同学的疑难,完成了教学任务。

那么是不是做到这些就是名师了?我以为不然。名师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能够灵活地拓展问题的广度,挖掘它的深度。我觉得这一点正是我校问题性教学面临的最尖端的问题,忽视了这一点,我们的问题性教学很容易流于肤浅。

以李镇西老师讲授的《世间最美的坟墓》为例。先说广度,或者叫旁征博引。

①帮助学生理解什么叫“读出自己”,他举了一个例子,当年周恩来给欧洲客人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怎么才能给他们把这个剧情介绍清楚呢?周恩来说了一句话,说“这是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周恩来用的是什么方法呢?他就是要让欧洲客人从《梁三伯与祝英台》中读出自己熟悉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叫读出了自己。

②讲到文中的“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这句话时,李老师说“每次读到这里,我的心都受到一种震撼。我想到在许多城市,往往都有一些比较著名的墓,比如南京,同学们会想的哪些墓?”同学们想到了中山陵,于是老师又引导学生继续联想,想到了陶行知墓,又想到了胡耀邦墓,他的墓也是非常朴素,墓碑上就是一个浮雕,队徽、团徽、党徽概括了他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李老师又说,还有一些人连墓都没有,比如周总理,他把自己的骨灰撒向了大海,邓小平也把自己的骨灰撒掉了„„

③有一个同学讲述自己对托尔斯泰墓周围的几株大树的感悟时,李老师又不失时机的补充了有关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

④一个女同学由刚上课时对这篇课文的不喜欢变为了喜欢,李老师这样评价:就像在饭桌上,你本来不想吃,可看别人吃得津津有味,那我也吃一口吧,结果发现还真好吃呢。

⑤对“逼人的朴素”的理解,李老师讲了一个例子,北大百年校庆时启功的几个学生写文章回忆说他们相约去看启功老师,走到老师宿舍楼前几分钟都还说说笑笑,很兴奋的,但一踏上启功老师宿舍的楼梯,没有人提醒,大家情不自禁的放轻了脚步,屏住了呼吸„„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看似无意的扩展、插入或评价,其实正是老师在关键时刻的厚积薄发,他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它不仅在和同学们分析托尔斯泰这个个体,更是在引导同学们感受和领悟这个群体所共同拥有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

再说深度。

①讲到周总理和邓小平撒掉了自己的骨灰,李老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背诵了臧克家的《有的人》,“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想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是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在这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使学生自然的理解到一个人靠什么不朽?不是靠纪念碑,而是靠人格。

②讲到学生看启功老师时放轻了脚步,屏住了呼吸,老师总结到“是他们尊敬他们的恩师”,再联系文中“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摘下一朵花”这一说法时,李老师说:“成百上千,然而却如此宁静,我们只能说,托尔斯泰的伟大征服了每一个凭吊者的心!”这种类比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了文中的内容。

③帮助理解“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时,李老师在同学们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说,托尔斯泰晚年感到自己“被声名所累”原因是他有着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再加上他晚年生活的不幸福,所以“亲手种树的地方就会变成幸福的所在”,所以说是“新的启示”,对于他个人来讲,当然是“美好的”了。

事例举到这里已足够,再多就有罗列的嫌疑。我想说的是李老师对每一个问题的理解都不是肤浅的点到为止,而是能层层剥笋让学生看到庐山真面目,不仅使学生一次一次受到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净化,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教学过程是那样的缜密与自然天成!总而言之,听这样的课应该很过瘾,既享受又提高。

问题性教学决定了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提出的某个问题让我们措手不及。当然这无可厚非,因为人的知识是有盲点的,对某个问题理解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但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不要把问题留到课外。如何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想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番话就是答案:“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用一生的时间来备课,如果哪个教师在临上课的前几天还在那找资料,设计自己的教学,写教案,这样的教师不应该算是优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注意力如果放在知识的清晰上,那么这样的课不叫成功的课。因为教师对知识的熟练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在课堂上你还在考虑,这的知识我想得对不对,怎样讲才讲得清楚,这不能算是一流的教师„„”。

7.对艺术和设计的再思考论文 篇七

关键词:完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再思考

一、巩固党员思想教育, 进一步夯实思想基础

思想政治建设是党建工作的灵魂, 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 结合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 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先进性教育主要是思想教育。要结合勘测院实际, 着重从四个方面去巩固党员的思想基础:

第一, 要用科学理论来教育党员。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并且要结合工作实际, 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

第二, 要用优良的传统来教育党员,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第三, 要用先进典型教育党员。既要有先进典型, 也要树立工作身边的典型。

第四, 要用形势政策来教育党员。举办各种形式的报告会、讲座, 既要了解过去的优良传统, 更要看清当前的形势政策。一定要把思想教育活动作为一个长期的重点来抓紧抓好。

二、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进一步夯实能力基础

(一) 进一步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

通过加强学习有关理论, 广泛深入地推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知识, 进一步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 增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自觉性, 全面落实十六大“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二) 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

一是以理论武装为根本。结合多极变化的世界形势和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实践经验, 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 深入开展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活动, 深入开展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观的教育活动, 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牢固群众观教育活动, 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良好的执政理念。

二是以业务学习为重点。根据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组织党员干部结合勘测工作实际,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钻研专业业务知识, 吸收本专业最新发展成果, 经常开展岗位和专业技术的培训, 不断促进党员干部业务能力的提高。

三是其他学习为补充。结合潜能的全面发展, 积极引导党员干部, 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非专业知识, 吸收和积累宝贵的精神财富, 陶冶思想情操, 加强道德修养, 促进党员干部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 不断丰富学习形式

一是广泛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从工作实际出发, 带着任务、带着问题去学习, 把学习渗透到工作的各环节中, 使工作学习化, 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是认真组织开展各类知识讲座, 不断创新出有效的学习载体。

三是邀请专家、学者和领导举办专题报告会, 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 丰富学习教育的方式, 提升学习教育的质量。

四是为职工办理图书阅览卡, 充分利用好社会图书资源, 进一步拓宽党员和干部职工学习的渠道。

三、完善形式, 突出内容

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是党的组织建设, 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载体。为了让这些载体真正起到指导和规范党的工作的作用, 把各种制度, 规则张挂与墙, 以求直观醒目, 便与遵守;把各项工作, 活动记录与档, 以求掌握情况, 有据可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 载体作为外在的形式, 同提高党员素质, 增强党的战斗力这一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毕竟不是同一层面的问题。如果放松对党建工作实质性内容的要求, 或者绕开党员员工在思想上, 工作上和作风上发生的突出问题, 周而复始的老生常谈, 坐而论道, 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削弱了党建工作的作用。使长效机制变成徒具虚名的空壳。这是违背党建工作初衷的。所以要发挥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作用, 就必须始终坚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一方面要重视形式即载体的作用, 不但要运用好已有机制, 使其充分发挥功能, 而且要依据形式的发展和需要, 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和途径, 实行机制创新。另一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是在充实和扩展党建工作内涵上狠下工夫。尤其在党的工作规范以基本完备, 组织生活步入正轨以后, 更应及时的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 革除积弊上来。

一是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作为党建工作的主题。围绕党在新时期的目标任务,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弄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发挥农发行政策性职能的关系。找准工作定位, 增强全体党员员工的政治意识, 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抓住不同阶段和时点员工普遍关心的热点, 疑难问题, 加强学习和引导。农发行的政策性性质, 决定其职能将随国家产业及区域政策和宏观调控的需要而不断调整。

四、积极开展三项创建活动, 进一步夯实组织基础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必须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使党组织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一) 坚持把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 按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 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把坚持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与推进勘测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结合起来,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能力。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增强团结为重点, 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与活力, 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 保证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形成政通人和的局面。

(二) 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一是建立和调整党的基层组织, 理顺关系。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工作程序, 认真落实党建责任制, 做好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完善工作, 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度, 切实规范工作程序。

三是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 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 抓好对党务人员的培训, 使之成为复合型的党务工作者。四是继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调动和发挥各党支部的主观能动作用, 进一步增强战斗堡垒作用。

(三)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人才观

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的原则, 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力度, 不断完善干部绩效考核制度、任前公示制度和试用期制度, 推进干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要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 坚持德才兼备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优秀管理、经营、技术人才推荐到领导岗位经受锤炼, 实现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合理配置和战略性储备, 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四)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把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 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工作, 要切实提高党员素质。进一步增强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和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 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 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继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进一步做好申请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工作和发展党员公示工作, 要不断提高积极分子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狠抓党风廉政建设, 进一步夯实作风基础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勘测干部队伍是我们事业得以顺利实现的基本保证。

(一) 深入基层, 联系群众, 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坚持党的深入实际和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发扬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精神。要从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实现职工利益的角度出发开展工作, 把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切入点。要通过设立领导干部联系点、职工信箱等手段, 建立并扩大联系职工群众的渠道, 认真倾听职工群众呼声。要坚持深入一线指导工作、现场办公, 要在调研和深入基层中发现问题, 捕捉信息, 把各项工作落在实处。

(二) 加强反腐倡廉教育,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监督条例 (试行)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在学习的基础上, 分析薄弱环节,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是抓好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 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抵御风险能力和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严守党纪国法的自觉性。

(三)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

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 党政齐抓共管, 纪委组织协调, 部门各负其责, 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层层抓落实。要结合实际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 (试行) 》。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作为党委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领导班子要发挥表率作用, 以身作则, 切实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重任, 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管好班子、带好队伍。

(四) 进一步健全党内监督制度, 发挥党内监督作用

要深刻认识发挥党内监督作用的重要意义, 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 建立监督机制, 制订监督制度, 履行党内监督职责, 把反腐工作融入各项重要措施中, 从源头抓起, 从小事做起, 把反腐倡廉工作落到实处。要坚持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党内情况反映制度、党委工作议事制度、党委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 不断拓宽党内民主渠道, 扩大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六、加强领导, 提升效果

党的路线确定以后, 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建工作长效机智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在于领导班子思想是否重视, 措施是否到位, 方法是否对头。

一是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领导者要拿出一定的精力加强调查研究。随时留意员工队伍各种思想苗头。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价值取向。为全行的思想, 业务, 管理常“把脉”, 把准脉, 对亮点, 暗点, 疑点作到了如指掌。然后“对症下药”, 循循善诱的加以解决。力戒凭想当然, 主观臆断, 无的放矢。

二是提高思想教育的说服力。党建是一项原则性, 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领导者肩负教育, 引导的责任。应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在现阶段, 必须强化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深刻认识十六大的主题, 灵魂和精髓。只有先学一步, 学深一点, 才能站在党的立场上阐明正确的观点。批评错误的倾向。并使自己的主张具有说服力。

三是要有自律意识。个别领导者抓思想教育没有取得理想效果。并不是因为他讲的道理不对, 而是因为他缺乏身体力行缺少感召力。试想, 一个行为很不检点的领导者讲发扬无私奉献精神, 无论他多么富有激情, 道理讲的多透彻, 都不会引起群众的共鸣, 甚至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厌恶。所以, 领导者一定要有自律意识, 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要求员工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时刻注意自省, 自律, 自警, 自强。一个在员工心目中具有良好形象的领导者, 才能使思想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要集思广益, 博采众长。党建工作长效机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方面。要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不能光依靠几个骨干。领导者要广开言路, 倾听和采纳各方面有益的意见。多组织一些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同时还要关注党外同志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反应, 发扬成绩, 克服不足, 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七、锁定目标, 促进业务

党的十六大指出, 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其实质就是按照政策做好收购资金的供应与管理。建立和完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目标。必须锁定在保证信贷政策的贯彻落实, 确保收购资金的安全与收益上。要把收购资金封闭管理水平是否有质的提高作为检验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是否“长久”和“有效”的重要尺度。确立党建工作为弄发行业务工作服务的关系。彻底解决各顾各, 两张皮问题。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要确定两个规范一起抓, 两项成果一起要的工作思路。把党的思想建设, 作风建设同履行农发行职能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抓党建为业务经营提供强大动力。让业务经营给党的建设提供巨大活动空间。

二是在组织领导上继续坚持“一岗双责”。领导班子成员即要分工, 又要合作。作到职责分明, 协调有序。防止顾此失彼。

三是在工作措施上要两手抓, 两手硬。除了党支部加强领导和组织外, 各部室也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把党建和业务工作提到一快。通过发挥广大党员的模范作用促进管理, 促进经营, 促进服务。

四是在检查考核上要同等重视。尤其要强调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对于党建工作的验证作用。把收购资金的安全与效益作为党建达标的起码条件。采取发生重大责任损失一票否决制。使党建工作有实实在在的量化依据。从根本上消除形式主义。要通过两个规范化建设的融合渗透, 推动农发行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党风廉正责任制》手册

8.对艺术和设计的再思考论文 篇八

在充分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冷静、务实地看待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顶层设计如果存在偏差,将会导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难以走出瓶颈。

发展优先顺序的选择超越了汽车工业发展规律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栏重新定位-异见

从“九五”开始研究电动汽车发展方向时,我认为汽车工业有其自身的规律,作为竞争性行业,作为商品,除了技术要成熟外,产品必须要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应坚持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的发展顺序。

但当时决策者认为混合动力是过渡产品,不代表发展方向;二是混合动力成本太高,自然作为商品价格太贵;三是丰田垄断了混合动力技术,我们没有了机会。于是就产生了弯道超车的决定,纯电动汽车就成了汽车工业发展的首选方向。

也许混合动力汽车确实是过渡产品,但确实对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也许混合动力汽车确实购买成本较高,但完全可以通过上规模降低成本,而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

到今年3月底,丰田的混合动车车型全球已经累积销售512.6万辆,混合动力车型与同级别汽油发动机车型相比累计节约汽油120亿升(约等于北京市机动车2012年全年的消耗量)减少CO2排放3400万吨,约相当1.1万平方公里森林一年的吸收量。正是由于混合动力优越的节能减排性能适应了当今世界的趋势,理所当然地会成为未来二十年汽车工业的主旋律,成为未来标准配置的传统汽车。

日产公司是二十年来一门心思专注发展电动汽车的厂家。其电动汽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然而最近日产首席运营官志贺俊之表示:“必须走混合动力化的道路,我们无法从内燃机直接跳跃到零排放阶段。”如果说纯电动汽车在技术上能够很快突破,在使用上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在购买和使用成本上能接近传统汽车,也许混合动力汽车确实是过渡产品。然而纯电动汽车在技术上的突破历程仍不明朗,在满足用户需求上差距很大,成本和价格无法接受,成为商品的日期难以预测。而混合动力不存在技术不成熟和满足不了用户需求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其成本较高会随生产的经济规模逐步降低。

而且,我们不知道说混合动力成本太高的人士是把它和传统汽车还是和纯电动汽车相比。诚然现在的混合动力汽车比传统汽车贵不少,普锐斯要卖到人民币22万多元。但这个价格没有政策补贴,是市场价。纯电动汽车要想达到和混合动力汽车一样的续航里程和加注燃料的快捷性,其成本将会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数倍,这还不包括建设充电设施的巨大成本。把有政策补贴的纯电动汽车和没有政策补贴的混合动力车放在一起去比较价格,实际上不具有可比性。

一个企业要生存必须能卖出产品,获得利润,这样才能支持其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

如果一个企业去研究一项新技术,大把大把地烧钱,十年、二十年而不能成功,那么它至少要放慢烧钱的速度,先抓好未来能给它赚钱的产品,以避免破产。日产联盟的首席执行官司戈恩说:“我们依然会推广电动汽车,但我们是商人,是实用主义者,我们会研发和生产混合动力车,因为既有市场,也有消费者的需求。”戈恩道出了市场经济下企业生存的规律,也反证了混合动力的生命力。

我们在互联网发展上实现了弯道超车,在手机业的发展上也实现了弯道超车,但前提是他们都拥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弯道超车,缺少配套基础设施,缺少消费者市场支持,实现弯道超车明显存在较大问题。如果担心丰田垄断了混动技术,在丰田推出普锐斯时期本田也推出了自己的混合动力汽车。最近世界各大集团也都在努力地研发混合动力汽车并纷纷推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并没有因丰田垄断技术而失去机会。另一方面,在传统汽车上,缺乏核心技术是我们的软肋,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下,绕开过渡产品,去开发后过渡产品时期的技术缺少科学的态度。科学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我们必须踏踏实实走好前进道路上的每一步。

正是由于优先顺序判断上的失误,挫伤了我国企业开发混合动力汽车的积极性,延误了我国开发混合动力汽车的步伐,再加上我们对传统汽车节能技术长期重视不够,使我们在未来二十年汽车工业发展进程上再一次处于了不利地位。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模糊的、范围不确定的提法

无论从车型类别的区分,还是对车辆的管理,在确定新能源汽车时都需要给其一个科学的定义。对术语,定义的基础性作用认识不足,使得在大力提倡重视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时,把最基础的标准忽略了。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模糊的、范围不确定的提法,本来充其量是民间百姓通俗的叫法,却被确立为汽车类别的定义写进了国务院的规范性文件。这就造成了社会各界、媒体甚至业界的混乱。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栏重新定位-异见

混乱的定义

混合动力乘用车被当作节能汽车

混合动力大客车又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车明明离不开内燃机驱动,却被当作纯电动汽车对待

纯电驱动和纯电动的提法不妥也没有必要

把液化天然气汽车也归到了新能源汽车当中

纠偏定义

混动定义:只要是内燃机做为动力源之一的汽车,就统称混合动力汽车

类别:油电混合、插电式混合、增程式混合

电动定义:仅依靠电力作为动力源的汽车就叫电动汽车

生产者有利赚,消费者愿意买是实现真正销售的基础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栏重新定位-异见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只有先证明自己具有社会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其价值;而为了实现价值,又必须先具有使用价值。可见,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如果只是用来满足商品生产者自己的需要,或只是无偿地交付给别人使用,都不能成为商品;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把商品卖出去,才能使商品生产者实现商品的价值,使消费者得到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让新能源汽车从技术变成商品,成为有竞争力的商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因素:技术的可突破性,政府政策的支持,所需要的全部投资,社会的配套措施,用户的接受程度,市场中产品的竞争力。在全面分析以上诸多因素的基础上才能预测该产品的投放时间和作为商品的成熟度曲线,才能评估成本-效益和赢利平衡点,评价其社会效益的实现程度。应当指出,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是必要的,但它不是决定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惟一因素。正是对于上述因素各自的作用和相互间的作用认识不深刻,政府单凭自己的决心,认为握着税收补贴,有政府的强势地位就能操控其发展进程,是导致政府制订不切实际目标的症结所在。

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节能减排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新能源汽车的实质是希望汽车不用汽油和柴油作燃料,主要依赖电作为能源,也就是实现驱动的电力化,然而,汽车驱动的电力化只是汽车电力化的组成部分之一。除了驱动的电力化,汽车上电力化的需求很多,比如转向的电力化、操控稳定的电力化等。许多电力化的内容不仅适用于新能源汽车也适用于传统汽车,因此对汽车工业而言,应把推进电力化而不仅仅把推进驱动的电力化做为目标。

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推进车辆的电力化的视野更广。国家应全盘考虑各种电动车辆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在一个大系统中全面规划电动车辆的发展。充分发挥各种电动车辆的作用,把节能减排的效果发挥到极至。在政府管理方面,必须建立起人(交通规则)-机(车辆)-路(道路)的交通体系,以利于各种机动车(包括各种电动车辆)的运行并在安全、污染控制方面得到保证。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栏重新定位-异见

运行交通运输系统中可实现节能减排的运输工具

铁路及承担大城市人员第一运力的轨道交通的电气化;

适应我国现阶段需求作为自行车替代商品的电动自行车;

适应网购送货需求的电动三轮车;

适应我国老龄化社会出行需求和网购送货需求升级的四轮低速电动车;

新能源汽车

目前,对于二轮电动车的管理处于失控状态,三轮电动车的管理无人问津,低速电动车发展受到压制,这对整个运输系统的节能减排并无正面作用。

最后要指出的是,一些城市大力倡导自行车出行,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自行车出行,效果并不好。我国曾是自行车王国,但那时铁路很落后,城市没地铁,公共汽车不发达,私人没有汽车,人们只能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出行需求升级了,城市面积扩大了数倍,工作压力大了许多,人们不可能再把自行车当作主要出行工具而更多地当作娱乐和锻炼身体的手段及零星且极短途的出行工具。

在现阶段的中国,电动自行车必将是自行车的升级替代车辆。因此应对电动自行车的发展、管理、道路设置等应给予高度重视。

对我国新能源汽车顶层设计的几点建议

从国家的角度提出车辆电动化的规划,指导各种电动车辆的协调发展;

以标准的形式给新能源汽车和其他道路电动车辆以科学定义;

坚定不移地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其发展调整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期规划,改变现在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

发展低速度电动车,抓好铅酸电池生产阶段的污染控制和电池回收;

做好能适应各种车辆运行的道路体系建设并抓好交通规则的制订;

9.对图书馆定义的再思考 篇九

【内容提要】本文是应吉林省《图书馆学研究》编辑部组织的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定义”大讨论而撰写。文章阐述了建构图书馆新定义的必要性;对19世纪以来国内外图书馆定义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论;对如何建构图书馆新定义、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定义,以及图书馆定义的有限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摘  要  题】理论纵横

.

【关  键  词】图书馆定义/图书馆学研究/图……

1 建构图书馆新定义的必要性

对于图书馆定义,自1988年拙著《图书馆学导论》一书出版后,我就没有再就这一问题写文章或发表新的意见了。尽管《图书馆学导论》一书已出版发行,到207月已连续印刷9次,但至今我还没有进行修订。其原因有二:一是书中许多基本观点和材料至今有效,没有过时;二是图书馆实践中发生的新变化、出现的新事物,还需要时间进行总结,上升为理论,并形成新概念。原有概念需要修订的,也需要图书馆学界进行广泛讨论,如图书馆定义就是其中之一。

年10月底,接吉林省图书馆原馆长金恩晖先生和《图书馆学研究》编辑部勾学海先生来信,信中附有台湾大学名誉教授胡述兆先生撰写的新作《为图书馆建构一个新的定义》一文。金、勾二位先生在信中说:“为了促进国内与海外图书馆学界的合作与交流,亦为了对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进行准确定义,《图书馆学研究》杂志将于第1期发表胡先生的文章,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图书馆定义’的大讨论。”金恩晖先生在来信中还提到:“胡先生特别关照,此观点无论同意与否,都不是主要的,而是引起对本行业的重视,即使有大争论也是好事,故大家可以放心地、敞开地讲自己的观点。”在此,我们不仅对胡先生的这种宽容大度的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表示赞赏,而且对吉林省《图书馆学研究》杂志组织这次讨论表示全力支持。我们相信,通过“大讨论”将有力推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就拜读过胡述兆、吴祖善二位先生合著、1989年台北汉美图书有限公司印行的《图书馆学导论》一书和1991年12月印行的第二版,尽管内容、体系和大陆同期出版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著作大有不同,台北本偏重于图书馆技术方法和操作过程,但我仍受益匪浅。该书第一章开头就阐述了“什么是图书馆”,认为“图书馆是人类智慧的总汇”,并说“这一定义很周延,也很适切”,但“它的词语太简单,没有说出图书馆的特性,使人不易理解图书馆的真正意义,所以我们要改换一种比较具体的方式,来对图书馆作一界说。”接着该书就给图书馆下了如下定义:“图书馆是用科学方法,采访、整理、保存各种印刷与非印刷的资料,以便读者利用的机构。”时过,胡述兆先生认为“传统图书馆的定义,已经失过时宜,不符资讯社会的需要。”于此,206月,胡先生在台湾图书馆学会会报第66期发表了《为图书馆建构一个新的定义》一文,提出“图书馆是为资讯建立检索点并为使用者提供服务的机构”的新定义。在此,我们先不评论“新定义”正确与否,首先对胡先生这种关心图书馆学发展和建设,不断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表示敬佩。正如金恩晖先生来信所说:“如今,胡先生以古稀之年仍忘不了再给图书馆下新定义,其情可嘉!”第二,我们认为胡先生提出“为图书馆建构一个新的定义”是可取的,合时的,有必要的。

为什么今日建构一个图书馆的新的定义有必要呢?一是现有的图书馆定义,基本上是属于传统图书馆定义,解释和说明的是传统图书馆,是对以收集、加工、整理、存储纸质印刷品图书,为服务读者范围有限的有形物理实体而言的;二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图书馆,图书馆实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自动化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网络图书馆或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它是一个以收集数字化信息、操作计算机、通过网络、为范围广泛而不受时空限制的读者服务的虚拟信息空间。因此,用有形的物理实体图书馆的定义来解释、说明虚拟信息空间的图书馆肯定不合适。图书馆定义也应与时俱进;三是今日社会的实际是,既有大量传统图书馆存在,而且仍是基本的、主要的,又有数字图书馆、网络图书馆、复合图书馆等新型图书馆存在。为了给众多和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一个统一的说明与解释,必须建构一个包罗今日所有图书馆的新定义;四是为了推动图书馆学的整体发展。图书馆定义是图书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图书馆是什么”是图书馆学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准确、适时的图书馆定义的建立,将有利于图书馆学体系和分支学科的发展;五是为了加强图书馆学理论联系实际。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图书馆实践,解决图书馆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说明某些新现象,总结某些新经验并上升为新理论,建立一些新概念或新概念群。今日的图书馆实践,热切需要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者,深入实际,有所作为。可惜的是,近些年来,一些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者对图书馆实践不感兴趣了,他们热衷于走图书馆学边缘化、空洞化、模糊化之路,而且越走越远,这也是图书馆学新的危机之所在。还有一些人对图书馆学失去自信心,自家园子的地不种,抢着或挤着种别人的地,美其名曰“学科嫁接”。

2 图书馆定义的回顾与评价

为什么建构图书馆新定义,需要对图书馆定义的过去进行回顾与评价呢?

我们对过去图书馆定义回顾的目的:一是为了展示图书馆定义的发展过程。图书馆定义是一个整体,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没有过去的定义,不会有今天的新定义。回顾过去的定义,就是为了弘扬先辈们的研究成果,就是为了说明图书馆定义的连续性、发展性、继承性、整体性、创新性;二是为了吸收、继承前人关于图书馆定义中的合理部分,并为今日创新图书馆定义所用;三是为了承上启下,不割断图书馆定义的发展历史;四是过去的图书馆定义,应是建构今日图书馆新定义的基础、起点、依据。总之,回顾过去的图书馆定义,应是我们今日构思图书馆新定义的起点。我们不仅不能割断过去,而且只有充分研究过去,领会过去,了解过去,才能建构出科学的为图书馆界真正接受的新定义。否定过去,抛弃过去,建构空中楼阁式的定义是不科学的,没有基础的,也不会为图书馆界所接受。

从世界第一个图书馆定义出现以来,至今已有195年的历史。最早提出图书馆定义的,是18德国人施莱廷格,他曾在《试用图书馆学教科书大全》中给图书馆下了一个比较严密的定义。他说“我所说的图书馆,是将收集的相当数量的图书,加以整理,根据求知者的各种要求,不费时间地提供他们利用。”自这一定义产生以来,国内外图书馆学界在此基础上给图书馆下了多种多样的定义。由于时间长,内容多,本文篇幅有限,因此,不可能将过去所有的图书馆定义介绍给大家,我们仅选择20世纪1中国内外图书馆学界或《百科全书》上发表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图书馆定义,分国外、国内两部分介绍。国外按时间顺序和先论著后百科全书作一些介绍,国内按时间顺序介绍。20世纪100年中,又着重于20世纪下半期。

2.

1 20世纪100年国外图书馆定义简介

20世纪100年有关国外的图书馆定义,主要选自一些图书馆学专著、论文或百科全书,现介绍几种,以说明图书馆定义在国外的发展过程和轨迹。

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希雅里・拉马里塔・阮冈纳赞在1931年出版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一书中指出:“图书馆是全球性的.教育工具,它汇集和自由流通着所有的教育工具,借助它们传播知识。”(阮冈纳赞著;夏云,王先林等译.图书馆学五定律.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337)

美国J・贝克在1973年出版的《情报学浅说》一书中指出:“图书馆收集各种类型的情报资料,系统地加以整理并根据需要提供使用的地方。”(贝克著;刘昭东译.情报学浅说,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美国杰西・H・谢拉在1970年出版的《图书馆学基本原理》中指出:“图书的集合并不等于图书馆,图书馆也不仅仅是一个保存图书的地方,这里所说的图书馆是一个组织,是一个保存和便于利用的文字记载系统。它是一种社会工具,在对任何社会和文化都非常重要的交流网中起着联系的作用。……它的基本目的却永远是在有关文字记载知识、思想的交流链条中的环节。”他还说,“现代图书馆,至少是西方世界的图书馆,是一套由一个行政部门领导的三个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部分组成的体系。……这三个部门――也可认为是职能或作用,即:搜集、组织和服务。”(袁咏秋,李家乔主编.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302-303)后来,他又在1976年出版的《图书馆学引论》一书中指出:“图书馆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者是社会的工具,而且是交流传播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交流过程通常包括四个因素:传递者、接收者、信息和传递媒介物。”(杰西・H・谢拉著;张沙丽译.图书馆学引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6:65~66,68)

前苏联图书馆学家O・C・丘巴梁在1976年出版的《普通图书馆学》一书中指出:“图书馆是进行思想教育和交流科学情报的机构。图书馆负责组织图书的公共使用,并负有下列使命:以帮助读者全面选择书籍的办法,积极地、目标明确地宣传图书和指导阅读:通过介绍书目情报的方法,推动共产主义教育,促进人民提高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有利于人民群众完成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方面的各项任务。”(O・C・丘巴梁著;徐克敏等译.普通图书馆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49)

美国M・H・哈里斯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西方图书馆史》一书中对“什么是图书馆”作了如下解释:“图书馆的定义应当为:图书馆是一批经过编排,易于使用,并由熟悉这种编排的人员保管,适用于多数人需要的图书文字资料。”(M・H・哈里斯著;吴唏,靳萍译.西方图书馆史.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1)

美国克劳福德(W・Grawford)和戈曼(M・Gorman)也指出:“图书馆是保存、传播、利用记录在各种媒体上的知识的场所,是为人们获取广而深的知识服务的。”“图书馆还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是图书馆认知发生变化的地方。”(韩国李炳穆.迎接新千年到来的图书馆.图书情报工作,(1))

除了上述图书馆学专著、论文外,我们还选择了一些《百科全书》的图书馆词条,它们也是图书馆定义发展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

前苏联国家科学出版局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第2版第5卷的“图书馆”定义如下:“图书馆,乃是对印刷品实行收集,进行专门性的处理和保藏,宣传这些印刷品并将其借给读者的一种教育机构。它也指专供私人使用的藏书处(个人图书馆)而言。在苏联,图书馆就是一种文化机关。”(苏大悔译.图书馆・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苏联科学院图书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3)

《不列颠大百科全书》第15版指出:“‘图书馆’一词,英语指的是为阅读、研究和参考目的而收集的一批书。”(袁咏秋,李家乔主编.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

《法国大百科全书》1972年版指出:“图书馆是按一定顺序将各种文献归类收藏起来的场所。‘图书馆’一词的含义只适用于收藏按照阅读需求,按照从事研究、探讨或获取各种情报之便而分类整理的各种文献。”(袁咏秋,李家乔主编.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69)

日本《@①辞苑》解释:图书馆是搜集、保管大量书籍,供公众阅览的设施。(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合编.图书馆学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0)

《美国百科全书》1978年版第17卷指出:“图书馆是使书籍及其前身发挥固有潜力的重要工具。”“图书馆出现以来,经历了许多世纪,一直担负着三项主要职能:收集、保存和提供资料。”(黎肇汉等译.《美国百科全书》词条――图书馆.广东:广东中心图书馆委员会,1982:1)

美国《图书馆学与情报科学词典――英汉汉英对照》指出:“图书馆是藏书楼、藏书室及其他文献资料收藏的地方,并有组织、有系统地提供大众阅读、参考,以及研究学术的地方,它是传播情报知识的工具,同时亦是一个服务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使藏书发挥作用为广大读者服务。”(李蘅编著.美国伊里诺斯州出版,1984:89)

2.2 20世纪100年中国图书馆定义的简介

在中国,自18孙家鼎从日本引入“图书馆”这一名词后,不久就有人开始对图书馆定义进行研究,从不同方面分析图书馆是什么,而给图书馆下定义始于20世纪30年代。

1934年,刘国钧在《图书馆学要旨》一书中说:“图书馆乃是以搜集人类一切思想与活动之记载为目的,用最科学最经济的方法保存它们,以便社会上一切人使用的机关。”

1936年,俞爽迷在其所著的《图书馆学通论》一书中说:“图书馆是收集有益的图书,随着大众的知识欲望,用最经济的时间,自由使用的地方。”

1958年,卢震京在《图书馆学辞典》一书中给图书馆作了如下解释:“图书馆系根据其特定需要,搜集一切或一些人类文化在科学、技术、艺术及文学各方面所创造的精华记载,用科学的经济的方法,整理保存,以便广大人民使用,并进而帮助其接受马列主义为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的知识的文化中心。”

1960年,黄宗忠等在《关于图书馆学的对象和任务》一文中认为:“图书馆是通过收集、整理、保管、流通和宣传图书资料,为一定阶级利益和一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一个文化教育机关。”(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60(2))

1981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合编的《图书馆学基础》一书认为:“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图书情报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科学、教育、文化机构。”(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0-21)

1981年,顾敏在《图书馆学探讨》一书中提出:“图书馆是一个运输知识的通道,是一个供应知识的单位,是一个分享知识的场所。”(台湾新竹:枫城出版社,1981:277)

1988年,黄宗忠在《图书馆学导论》一书中提出:“图书馆是对信息、知识的物质载体进行收集、加工、整理、积聚、存贮、选择、控制、转化和传递,提供给一

定社会读者使用的信息系统。简言之,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存贮与传递中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121)

同年,宓浩主编

上一篇:环保常识下一篇:简洁的人生哲理句子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