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大明《梦想的力量》教学实录

2024-11-16

虞大明《梦想的力量》教学实录(5篇)

1.虞大明《梦想的力量》教学实录 篇一

特级教师虞大明《金钱的魔力》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课文——读题。师:看到魔力这个词的时候,你会想起谁?

生:刘谦。

生:哈里波特。

生:阿拉丁

师:当你看到“金钱的魔力”这五个字的时候,相信大家肯定会想起一句俗语,七个字。

生齐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师:打开课文,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这句俗语写在课题旁边。

师板书:有钱能使 推磨,然后板书:鬼(写得很大,红色粉笔)。

师:一起读读这句俗语。

师:见过鬼吗?我也没见过,因为这世界上压根就没有鬼。这句俗语中的鬼指的是什么人?哪些人?怎么样的人?

生:见钱眼开的人;吝啬的人;(恰当吗?也有点道理,吝啬的人现在居然也能去推磨)贪财的人。

师:指的就是这一类人。在座的各位都有自己的爹妈,但这类人有共同的爹妈,那就是——金钱。

二、初读

1、要求。

师:预习过课文吗?(预习过)

师:快速读课文,把课文中的鬼抓出来,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点:看得快,找得快,思考得快,也是一个本领。

点:找到一个鬼,赶紧圈出来,它就跑不掉了。然后思考,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交流。

师:这篇课文中的鬼有几位?

板书:托德 老板

师:还有一个人物。

生:马克吐温。

师:是马克吐温吗?就是课文中的“我”,他不是马克吐温,也不是我,更不是在座的各位,他是马克吐温笔下的人物,叫亚当斯。所以,聪明的小朋友提醒我,写这个人的名字时千万别落下——引号。

师:可以根据板书中的人物把这件事说一说。

生:先„„冷遇,后来拿出„„受到„„备受关心。

师:他是不是概括主要内容的高手?是班长啊,班长也不一定是概括主要内容的高手。我们要向他学一点,看看他用上了什么,怎么简洁的。他用了几个极其概括的词语。点出冷遇,备受关心,也可换成盛情接待。

三、分析托德的形象

1、自读。

师: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决不放过一个坏人。

托德和老板是鬼,有证据吗?能从课文中找到证据吗?这是略读课文,需要自己去读读,悟悟。鬼一般都有鬼相和鬼品。划出最能体现托德鬼相的句子,然后在旁边概括最能体现他鬼品的词语。

2、交流。

(1)以貌取人

生1:我等候着„„办完„„才领着我„„人家不肯要的„„最蹩脚的给我。

师:这个句子也划下来的举手,确实能体现托德的鬼相,没划的赶紧划下来。

生1:以貌取人,瞧不起人。

师:特别从哪个词体会到。

生1:最不肯要,最蹩脚。

师:特别是哪个词?(蹩脚)把这个词圈出来。什么叫蹩脚?

生:不合适,别扭。

师:一个字来解释那就是——差。把最蹩脚的衣服给我,是不是瞧不起人?你体会得真好,你把“以貌取人”这个词写到黑板上。

生板书:以貌取人

(2)刻薄

生2:那个家伙„„刻薄„„当然„„阔人„„大票子。

师:体会到什么鬼品?

生2:刻薄。

师:把“刻薄”圈下来。你们怎么从这番话中体会出托德刻薄的鬼品?请生上台板书:刻薄。

生:是反话。(哪句)当然„„大票子。

师:我看„„大票子。难道这个时候,托德就已经知道站在他眼前的衣衫褴褛的我是一个百万富翁吗?他说的是反话,他心里想表达的意思是——

生:你没有钱。

师:你这个穷光蛋,你根本没钱。还有一个字让我们感觉到托德的确刻薄?

生:哼。

师:这表示不相信,咱们一起体会体会。一起出声把哼读一读。

生读。

师:刚才这个声音是从哪里出来的?(鼻子)鼻子一般是用来干吗的?(呼吸)用鼻子来说话,那是很伤人的。都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千万不能像托德那样说话。

(3)见钱眼开,虚情假意

生3:他微笑着„„折纹„„螺旋纹„„样子。

师:划下来的举手。每一个读过这篇课文的人都会觉得这番话写得太好了,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托德的鬼相鬼品。

生:见钱眼开,有钱就笑脸相迎,没钱就冷脸相对。

生:拜金主义。

生:金钱至上。

出示这段话。

师:这段话是描写托德的什么?(表情)神态里的什么?(笑容)

你们对笑有研究吗?能不能说出8种以上不同的笑?

生:微笑,冷笑,苦笑,捧腹大笑,嘲笑,皮笑肉不笑,傻笑,讥笑。师:一个一个说完,可以说到20种以上。老师也找了一段话,也是笑的种类。

出示笑的词语:最热闹的笑是哄堂大笑„„最动人的笑是„„最伤人的笑是„„

师:请问,托德的笑属于哪一种?(皮笑肉不笑)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笑容吗?不曾见过这样笑容的人,绝对是幸运而又幸福的人。虞老师想从网上找了一张像托德这样的笑容,找啊找,找啊找,结果没找到。我不死心,又找啊找,找啊找,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着了。想看吗?

出示沙皮狗的脸。(生大笑)

师:这就是托德的笑,认识它吗?(沙皮狗)这就是沙皮狗。老师认为这就是托德的笑。你看,这里有什么纹?引读句子,有„„还有„„就像你往„„又像„„

师:回过头去,你会觉得托德的笑脸太——

生:恶心,丑陋,阴险。

师:简直令人——作呕。

师:托德人不难看,为什么笑起来如此丑陋?

生:联系上下文,这张大票换不开,笑容里有难堪有窘迫,又有贪婪。

师:他的笑是对谁的笑?(钱)

请生上台写:见钱眼开

师:不是真心诚意,而是——虚情假意,所以非常难堪。所以,托德的另外一个鬼品就是——虚情假意。谁把它写上去?

生上台板书:虚情假意

师:你们见过像马克吐温这样写一个人的笑容吗?你们写一个人的笑容,一般会怎么写?

生:听了这个笑话,全班都开始哄堂大笑(你是抓动作来说的)。

师:有的——捧着肚子,捶着桌子(请你做一下)。

师:抓住动作就可以把笑描写出来。不光你们不会这样,著名作家也不会这样。出示《红楼梦》里写笑的名段,师范读。

师:你觉得这些人的笑容怎么样?

生:笑得特别开心。特别爽。

师:曹雪芹是抓这些人的什么来描写笑?(动作)知道为什么他们笑得如此开心?如此前仰后合?

生:因为刘姥姥进大观园吃饭时说了打油诗。

师介绍这段笑的来由,王熙凤„„老刘„„

出示老师自己写的一段笑《我的父亲母亲》。

师:读了这段话,我想听听你们的感觉。

生:母亲笑得很开心,非常灿烂。

师:我是抓什么写妈妈的笑容?(表情)用了什么方法?(比喻)把眼角纹比作——小菊花,写出了我妈笑得真——灿烂,真——开心。

师:大家都不会像马克吐温一样描写一个人的笑。再来看看马克吐温的这段话,抓什么写托德的笑?(像我一样,抓脸上的皱纹)用什么方法写的?(像我一样,用了比喻)分别把托德的笑容比作——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的样子,然后比作——维苏微火山上„„一片一片的熔岩。

师: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的样子,见过吗?火山上的熔岩见过吗?

师:老师教导过我们,打比方的两个东西要——相似。出示火山图片。

师:像一个人的笑容吗?

生:不像。

师:压根不像,是马克吐温不会写文章吗?

生:他想用这种不好看的状况来形容一个人丑恶的嘴脸。

生:夸张的手法。

师:真不愧是语言大师。抓住托德的笑容(板书:笑容)用了夸张讽刺的笔触,淋漓尽致地把托德这个刻薄,以貌取人,虚情假意、见钱眼开的势利小人的丑恶嘴脸刻画了出来。

四、分析老板的形象

1、引入。

师:这是小说中的一个鬼,另一个鬼呢?(老板)马克吐温又是抓老板的什么来刻画的?(语言)用括号把老板说的话括下来。

2、交流。

(1)概括老板说话的特点

师:老师数过了,全文共1490个字,老板这个鬼却说了604个字,真是鬼话连篇。老师来读老板的话,边听边思考,用哪些词形容老板再恰当不过了。

出示:老板说起话来真可谓()!

师:读完了吗?还没有读完。我必须得歇会儿,要不我要断气了。用上一个成语来形容老板的这番话。

生:罗嗦。(是成语吗?)

生:废话连篇。

生:语无伦次。(用得好)

生:鬼话连篇。

师:你们的仓库里找不到别的成语了?老师告诉大家几个成语,真可谓喋喋——不休,真可谓天花——乱坠,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师:为什么要说那么多?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出来。

生:把口袋里的钱变成他的。

师:老板也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

(2)分析老板说话的技巧

师:他为了达到目的,还是挺有策略的。再研究研究老板的话,再用一个词概括老板用的是什么法?

生:请你赏脸„„合适„„讲究„„公爵„„考究。用的是激将法。

师:是激将法吗?他是在——拍马屁,就是什么法——拍马法。还有哪儿也在用拍马法?

生:„„上衣„„十全十美„„都好。

师:也是在拍马。老板用得最多的法是什么法?溜须拍马法。

生:连环法。不过那都没有„„老叫„„不让我插嘴。连环说话,不给我插嘴。

师:我一辈子还没„„衣服呢。什么法?

生:吹牛法。

师:永远永远„„什么法?百依百顺迁就法。

师:看第143页,托德简直是个傻瓜,天生的傻瓜。什么法? 生:批属下法,责骂属下法,贬低同伴法。

五、提炼托德和老板的共同点

师:第一次读到这儿时,有这样一种想法:课文中的我太不走运了,要是我刚到服装店的时候先碰到的是老板不是托德,就不会受到冷遇了。对不对?为什么?

生:老板看中的是百万英镑,而不是他。

师:老板和托德是一丘——之貉,他们都是(引读板书)——见钱眼开——虚情假意——以貌取人和刻薄的人。

师: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语言是心灵的反映,劝同学们不要学托德和老板。

师:马克吐温使鬼品跃然纸上,什么鬼品?

生读板书。

师:鬼有几个?一个是(托德),另一个是(老板),他们的的确确是鬼,因为他们共同拥有这样的——(板书:将鬼品画圈)。

六、小结

师:建议抽空去读读《百万英镑》,你会更有收获。出示《百万英镑》的封面和梗概。

师:右边是梗概,快速读读。

师:想去读一读小说的举手,有兴趣的还可以去读读马克吐温的其他作品。读一本书,就如„„希望同学们在读„„时能变得越来越聪明。

2.虞大明《麦哨》实录及点评 篇二

(2014-08-15 16:01:23)

分类: 精品课堂四下

童心 童声 童趣

——人教版四年下册《麦哨》实录及点评

执教:浙江省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特级教师

虞大明 点评:福建省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

陈宝铝

一、揭示课题,抛出话题

师:今天我们跟随作者陈益一起去乡村走一走。我们一起来学习24课,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需要我们自己去阅读,自己去发现。预习过课文的请举手。认为自己是预习高手的请举手。(生举手)今天这堂课我们就重点聊聊预习好不好?

师:话题一——预习的时候已经将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的请举手。(生举手)拿起笔来,在课题的上方给自己打上一个五角星。标上自然段的序号,会方便阅读。

师:话题二——预习的时候已经把这篇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的请举手。(生举手)再打上一个五角星。这是读好一篇文章的基础。

师:话题三——这篇课文的课题是麦哨,预习的时候你已经想办法了解麦哨是什么玩意儿的请举手。(生部分举手)拿起笔来,打上两颗五角星。虽然不知道麦哨是什么,但是已经把它变成问题,在课题上边打上问号的,请举手。(生部分举手)也请打上一颗五角星。预习的时候,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学会打上问号,然后想方设法把这个问号变成句号和感叹号。这就是会预习,会学习。谁来说说看,什么叫麦哨?

生:(①麦哨就是一段麦穗儿;②麦哨是麦秆做的哨子)师:到底哪种说法正确?

师:麦哨就是麦秆做的哨子。到底对不对呢?请看大屏幕。

(课件呈现:麦哨,麦秆做的哨子,将麦秆儿截断,削孔,能吹出清脆、悠扬的声音)

师:想见一见麦哨的庐山真面目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麦哨图片)这就是麦哨,有点儿像什么?

生:笛子。

师:只不过比笛子要细一点儿,要少很多孔。麦哨可是乡村孩子都会做都爱吹的小玩意儿。(课件出示图片:小孩子在做麦哨)你瞧,这个小男孩就在做麦哨。

【点评:以聊天的方式,引入新课,使一开课就显得轻松、愉悦。围绕话题检查预习情况,着眼的是预习能力的形成,而让孩子自画五角星,自我评价,更体现了自主学习。】

二、概览文本,初知大意 师:你们不愧是预习高手。我们继续交流话题四——预习的时候已经初步了解了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请举手。(部分举手)请打上两颗五角星。谁能说说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 生: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乡村孩子美好、快乐的生活。

师:每一篇略读课文之前都有一段这样的文字(课件出示“略读提示”),这叫什么?

师:导读提示里边,哪个短语其实就在提示我们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 生:主人描写的乡村生活多么富有情趣。

师:这句话是对前面这篇文章的总结。继续看,哪一句话里面的哪一个短语提示了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

生:孩子的生活。

师:(课件中红线划出“孩子的生活”)这个短语就在提示我们即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孩子们,我们在学习略读课文的时候要学会关注导读提示。

师:根据你们的预习,你们觉得哪个词语来形容乡村孩子的生活,比较合适? 生:(无拘无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丰富多彩、快乐)师:你们真会阅读。如果让你们选择一个词,你们会选哪个? 生:快乐。(师板书:快乐)师:《麦哨》这篇课文就是想告诉读者乡村孩子的生活是快乐的。你们对这样快乐的乡村生活向往吗?

生:(向往、非常向往)

【点评:引导学生抓导读提示,整体感知课文,利落、干脆,一是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二是注重了方法的指导。】

师:不要说你们小孩儿了,就连虞老师这样的大人对这样的生活也特别特别向往。想体验一下这样的生活吗?(生:想)

师:老师认为,想体验这样的快乐生活,咱们必须得弄明白这篇文章当中写到乡村孩子的哪些活动。拿起笔来,请用圈关键词的方法去梳理梳理课文写了乡村孩子的哪些活动。(生读课文,圈画,教师巡视、指导)

师:课文中写到孩子们的哪些活动? 生1:吹麦哨。

师(板书:吹麦哨):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吹麦哨?

生1:

一、二自然段和七、八自然段。(师板书:1、2、7、8)师:开头两个自然段,结尾两个自然段都写了吹麦哨,这叫什么? 生2:首尾呼应。

师:真厉害,这就叫首尾呼应!继续交流。生3:割草(师板书:割草)生3:采集茅茅针。

师(板书:采集茅茅针):哪个自然段写到的? 生3:第6自然段(师板书“6”)

生3:第五自然段写到了翻跟头、竖蜻蜓、摔跤。(师板书)

师:你们真会读书。都圈下关键词了吧!你们是怎么圈“吹麦哨”的?文中有这三个字吗?

生4:第八自然段有“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

师 :第八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里边儿有“吹麦哨”这三个字,这三个字是挨在一起的吗?

生4:不是。

师:那怎么圈啊? 生4:我先圈“吹”,然后再圈“麦哨”,最后用一条线将两个圈连起来。师:嗯,这个办法不错,值得推广。跟他一样圈的孩子请举手? 【点评:让学生用圈关键词的方法去梳理课文所写的乡村孩子的活动,指导细致到位!】

三、聚焦重点,尽享快乐 师:我们继续聊预习,话题五——预习的时候已经在你比较喜欢的内容旁边做上记号的请举手(举手者寥寥)。不多,有点遗憾。我想要是谁能在比较喜欢的部分旁边做上记号的,我奖励他三颗五角星。谁知道虞老师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

生:学习提示上有这个要求。

师:你眼睛真亮。请大家关注导读提示:“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再对同学说说喜欢的理由”,导读提示当中写得明明白白。孩子们,今后咱们在预习略读课文的时候,如果导读提示当中布置了非常清楚的任务和要求,我们也要试着先去思考思考,这就是会预习。刚才举手的孩子打上三颗五角星。其他孩子,请你快速默读课文,在喜欢的内容旁做上记号。

师:都做出选择了,我们来统计一下。喜欢吹麦哨的请举手(一位学生举手)师:喜欢割草的请举手(四位学生举手)师:喜欢翻跟头的请举手(没有学生举手)师:喜欢竖蜻蜓的请举手(三位学生举手)师:喜欢摔跤的请举手(两位学生举手)

师:喜欢采集茅茅针的请举手(许多同学举手)

【点评:还是紧扣导读提示进行教学,让学生谈自己最喜欢的部分,也再次体现生本理念。】

师:哇,最受大家喜爱的是“采集茅茅针”这部分内容。那接下来该干嘛了? 生:对同学说说喜欢的理由。师:没错,导读提示中有这样的要求。不过,首先得把你喜欢的理由找出来。请一边默读课文,一边寻找你喜欢的原因,找到以后跟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生自主阅读画找——同伴交流)

师:好,喜欢采集茅茅针的孩子最多,我们就先来关注描写采集茅茅针的第六自然段。(课件呈现第六自然段)说来听听,为什么喜欢采集茅茅针。

生:因为这段有非常多的细致的描写。师:哪个地方描写得特别细致? 生:描写怎么吃茅茅针。

师:把怎么吃茅茅针写得特别清楚是不是?还写到了什么?你说。生:写到了茅茅针的样子。

师:你们很会发现,这段话先写到了茅茅针的样子(出示图片),这就是茅茅针,这句话写的就是茅茅针的样子,我们一起读。(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师:这段话先写了茅茅针的样子,接着写到了茅茅针是怎么吃的。那茅茅针是怎么吃的?能不能把相关的动作圈下来。(出示段落,学生自己圈画)

师:有哪些动作,我们一起把这些动作说出来。第一个是——剥开,第二个是——抽出,第三个是——嚼嚼,还有一个是——吮吮。你看,作者在描写采集茅茅针这个内容的时候,先写了茅茅针的样子,再抓住动作把怎么吃茅茅针写的非常清楚。采集茅茅针快乐吗?我相信你们之所以喜欢采集茅茅针那是因为吃茅茅针很快乐对不对?快乐在哪里? 生:剥开,抽出,比较有成就感。味道也不错,有点馋了。

师:哈哈,你馋了啊。他说很好吃,哪个词语让你感觉到很好吃? 生:甘甜清凉。

师:所以咱们也得把这个词圈下来。茅茅针的味道是甘甜清凉、直沁肺腑,他馋了。跟他一样馋了的孩子请举手。都馋了,那怎么办呢?现在是深秋,茅茅针一般在夏天有,怎么办?我还真找到了跟茅茅针差不多的东西,想不想吃?

生(兴奋):想!师(拿出棒棒糖)生:啊?棒棒糖!

师:这可不是普通的棒棒糖,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的,这棒棒糖就是用茅针做的,叫茅针棒棒糖。想吃的举手(小手如林)。没那么容易!这样,待会儿虞老师来读怎么尝茅茅针的句子,谁要是能把这些动作表演得惟妙惟肖,就可以得到一颗棒棒糖。而且还能在课堂上把它剥开,然后吮吮,最好能把别人的口水都引诱出来。谁想来试试?(生情绪激昂,纷纷举手)

师:刚才他先说馋的,请他先来。请你面对学习伙伴,准备开始。“剥开叶片,将毛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儿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生做动作)其他动作模拟得不错,能把“直沁肺腑”再模拟一次吗?(生模拟“直沁肺腑”)这回模拟得不错。来,这颗棒棒糖是你的了,剥开它在座位上尽情地吮吧。(生大笑)

师:谁还想来试试?(生更加兴奋,纷纷举手)

师:就请你吧!(师读句子,生动作模拟,很形象生动)这甘甜清凉的味道把他美得手舞足蹈。(给生棒棒糖)这件事情体现了乡村孩子生活的快乐,而且作者又写得非常清楚,所以你们非常喜欢,是不是?你们很有眼光。

【点评:把棒棒糖带进课堂,用它替代茅茅针,乍看,似乎与课改初期司空见惯并已被人们所抛弃的做法没有两样,但细思之,这实是本课设计的妙笔之一。因为此举的落脚点在于学习语言,着力于让学生形象地感悟“剥开”“抽出”“嚼嚼”“吮吮”等词语;更为重要的是,所创设的情境还原了课文所反映的生活场景,使得学生沉浸在乡村快乐之中。】

师:我记得喜欢“吹麦哨”的只有一个孩子,是哪个孩子?请起立。我非常喜欢吹麦哨这个部分。(与该生握手)我跟你所见略同。你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吹麦哨?

生:我是因为第八自然段说:“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它传得很远很远,说明它很好听,所以我很喜欢。

师:她读出了麦哨很好听。我也觉得麦哨很动听。你们若不相信,到文章里去圈一圈,有很多形容麦哨声音的词语,马上把圈全出来。(生圈画词语)

师:交流一下,是怎么样的麦哨? 生1:欢快柔美的麦哨。生2:忽高忽低的麦哨。生3:此起彼落的麦哨。生4:你呼我应的麦哨。

师:如此悦耳动听的麦哨,想不想亲自吹吹麦哨?

师:会吹吗?其实,我们可以根据哪几个自然段来吹? 生:1和7。

师:那谁能吹一吹? 生:呜卟,呜卟,呜——

师:火车来喽!麦哨的声音可不是这样的。(师指名另一生吹)

师:火车又来喽!想想,这个省略号只省略了一个“呜”字吗?明白没有?谁会吹?

生:呜卟,呜卟、呜卟。

师:三声不够,继续。你只要气足够长,一直吹,会吗?来。(生连吹)师:你真会吹!谁知道他为什么要不停地吹?

生:因为后面还有个省略号,省略了相同的麦哨声。

师:没错!我小时候吹过麦哨,我所吹的麦哨声可不止这一种强调,请看。课件呈现:

麦哨①:“呜——卟,呜——卟,„„” 麦哨②:“呜卟——,呜卟——,„„”

麦哨③:“呜——卟——,呜——卟——,„„”

师:接下来我将吹响其中的一支麦哨,你们待会儿用手指头告诉我,我吹的是哪一种,好不好?请注意,我开始吹了。

师:呜——卟,呜——卟,呜——卟,呜——卟,呜——卟„„;来,一起用手指头表示一下虞老师刚才吹的是哪一支麦哨?(生举手势2)

师:为什么是第一支?

生:因为麦哨一中“呜”字后面有个破折号,表示声音要延长一点。师:哇,连破折号都认识。太厉害了!那谁能吹其他两支麦哨。(生吹麦哨)师:吹麦哨快乐吗? 生:快乐。

师:通过刚才吹麦哨,我相信同学们一定学会了一个知识,咱们今后在写作文的时候,如果在描写声音的时候,能够准确地用好标点可以让我们把这个声音写得特别清楚,特别生动。通过刚才的学习,也喜欢吹麦哨的请举手。(小手如林)我说嘛,吹麦哨挺有意思,挺好玩的。

【点评:这是本课又一高潮所在。抓住象声词“呜卟”让学生模仿麦哨的声音,训练阅读,很有情趣。尤其是出示三种不同的麦哨声,让学生在变化形式吹麦哨中朗读,课堂上更是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象声词当然不是事物原声的真实再现,但教者“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借它来引导学生体会标点在表达上的作用,训练破折号的朗读技巧。这样就将对语言的感知、理解、表达和运用无形地融入快乐的体验中。】

四、拓展阅读,感受独特

师:学到现在,我们都明白了,“吹麦哨”和“采集茅茅针”能体现乡村孩子生活的快乐,所以作者写得很清楚,我们很喜欢。那我就纳闷了——割草难道不快乐吗?翻跟头难道不快乐吗?竖蜻蜓难道不快乐吗?摔跤难道不快乐吗?作者为什么只把吹麦哨和采集茅茅针写得特别清楚,而其他的活动写得很简单?

生1:因为课文的题目是麦哨。吹麦哨当然要写清楚。师:有道理,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2:这两个活动有乡村特色,而其他活动我们城里孩子也能做的。

师:你太厉害了!我们是城里孩子,你想翻跟头,你就能翻;你想摔跤就能摔;你想竖蜻蜓就能竖。但是,如果你们想吹麦哨和采集茅茅针,能实现吗?

生(异口同声):不能。师:虽然所有的事情都能体现快乐,但是吹麦哨和采集茅茅针,这是乡村孩子所特有的生活,能体现乡村孩子特有的快乐。这样独特的活动和事情,一定要写清楚。

【点评:寻根问底,细究文本内容详略的原因——独特的活动和事情,一定要写清楚。这就有助于学生从写作的角度认识作者处理材料的用意,累积写作知识。】

师:其实很多善写文章的人,都会把最独特的事情写得最清楚。在这册语文书的后面有一篇选学课文叫《可爱的草塘》,作者为了体现北大荒生活的无穷乐趣,两件事情写得特别清楚,想不想欣赏一下?

【课件呈现第一件事情】

冬天更好玩啦!穿得像个棉花包似的,戴上皮帽子、皮手套,提着根棍子到草塘里去逮野鸡。天气越冷越好,冻得野鸡连眼睛也睁不开。它冷极了就把头往雪地里扎,你走到它跟前,像拔萝卜似的,一下子就把它拔出来了。

师:请快速浏览。如果你能圈准三个关键字来表示这件事情,那就说明你已经了解这件事情独特在哪儿了。

生:逮野鸡。

师:能圈出“逮野鸡”,已经很有水平了。如果把“逮”换一个字,会更有特色。

生(恍然大悟):拔野鸡。(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圈字拉线的方法)师:没错,有意思吗?见过拔萝卜吗?有一首叫《拔萝卜》的儿歌的会不会唱?那我教你们(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

师:在北大荒,到了冬天,孩子们不唱《拔萝卜》,他们唱什么?(生:拔野鸡)我们一起来哼哼《拔野鸡》。(师生哼唱根据《拔萝卜》改编的《拔野鸡》儿歌)

师:还有一件事情,特别长,学会默读,快速读,找出两个关键字。【课件呈现】

往前没走多远,就听到小丽喊:“快来呀,姐夫。”我跑到跟前,扒开草丛一看,是个不大的水泡子,水面上波光粼粼,仔细一看,挤挤挨挨的都是鱼。我不禁惊叫起来:“啊,这么多鱼!”连忙脱掉鞋袜,跳进没膝盖深的水里,用水瓢舀起鱼来。筷子长的鲇鱼,手掌宽的鲫鱼,一舀便是一条。连同塘水一起往岸上抛。小丽不住地往篮子里拾。我舀着舀着,忽然哗啦啦一阵水点儿落在我的身上和脸上。下雨了吗?我抬头一看,是小丽捣的鬼!她淘气地笑着说:“你真是贪心不足哇,篮子都满了,再往哪儿装啊!”

师:圈出来了没有?一起说。生:舀鱼

师:独不独特?太独特了!所以作者把这两件事情写得最清楚。把最独特的事情写得最清楚,这可是写好作文的金钥匙啊!

【点评:这两个片段内容与《麦哨》相吻合,都是体现乡村生活的快乐,学生读起来饶有趣味。而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圈关键字捕捉重点内容的方法,认识作者把最独特的事情写得最清楚,就在“语用”训练上,把略读课文与选学课文的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方法的学习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这样的拓展链接得当、实在、有趣!在略读课教学内容架构上,做到“基于教材,适度高于教材、广于教材”。】

五、自主归纳,盘点收获 师:快下课了,同学们有收获吗?我们来盘点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生1:在写文章的时候,在象声词里面加上适当的标点,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生2:要把最独特的事情写得最清楚。

师:不错,这是写好作文的金钥匙。谁能说说在预习上有什么收获? 生3:预习的时候要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标出来。生4:预习时,要在不明白的地方打问号。

生5:我要给他补充,打了问号之后,要尽可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师:太好了!看得出来,你非常爱学习,爱探究。继续交流。生6:在预习略读课文时,要关注导读提示。

师:这点太重要了。同学们总结得都不错。相信你们一定还收获了乡村孩子生活的——

生(齐):快乐!

师:我相信你们的童年生活也是快乐的。那么,就让我们用勤奋的笔把快乐的生活记录下来,和别人分享。记住,快乐与人分享会更——

生(齐):快乐!

【点评:让学生理一理收获,有助于巩固学习成果,上升认识。】

【总评:纵观整节课,轻松、活泼,扎实、高效。具体分析,有如下之特点:

一、“乐”中悟乐,“乐”中品味。虞老师这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趣”字。《卖哨》描述的是北方乡村儿童生活的快乐。虞老师紧扣这个“乐”字,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课文的写作特点,着力创设情境,再现快乐。他以棒棒糖代替毛毛针,让学生品尝回味,利用象声词“呜卟”让学生“吹麦哨”。这就把潜藏在语言文字底下的快乐用通俗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得课堂充满欢声笑语,而真正的落脚点在于学习语言,让学生沉浸在语言之中,品味咀嚼。学生在分享乡村儿童的快乐之中尽情享受学习语言的快乐。这种欢乐,诚如教者所言“不是肤浅的、形式的‘嬉笑杂耍’,而是发自内心的愉悦”。笔者以为,能产生这样的效果与执教者的“童心”是分不开的,正是教者的“童心”引出了真挚而美妙的童声,课堂上才洋溢着浓浓的童趣。

二、详略明显,体现“略读”。首先,教者紧扣导读提示,巧妙地结合检查预习,进行整体感知。这样学生学习方向明确,整个环节花时不多,效果明显。其次,集中重力突破重点。在内容上,聚焦于“品毛毛针”与“吹麦哨”,不枝不蔓;在语言形式上,着重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语的意蕴,体会破折号在表达上的作用并进行朗读技巧的训练,目标指向于“语用”能力的培养;在写作角度上,重在让学生细究文本内容详略的原因,懂得作者是把最独特的活动和事情写得最清楚,以达到读中悟写的不断累积。再次,合理拓展链接,穿插选学课文《可爱的草塘》中两个片段,让学生迁移读书方法,在实践中形成技能。

三、“导”“学”得当,着眼能力。从检查预习入手,以回顾收获结尾,贯之始终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一红线。预习的检查细致到位,旨在于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预习的方法、步骤,强调的是自读自悟,学会质疑。扑捉课文的整体这一环节,教者突出导读提示的引领作用,着力指导学生圈画关键词,理清课文脉络,放手让学生畅谈初步的体会感受。在学习“品毛毛针”与“吹麦哨”中,教者也是立足于让学生圈画关键词语,读中品味,体验中感悟,教师仅是指引学习方向,在学生疑难处点拨指导。穿插选学课文《可爱的草塘》中两个片段,更是集中于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以发展阅读能力。

3.虞大明《梦想的力量》教学实录 篇三

执教者:虞大明

一、开门见山,谈话激趣

1、揭题,读题

2、当你读到魔力的时候,你会想起谁?(刘谦 魔术师)当你读到这七个字的时候会想起一句俗语:有钱能使鬼推磨。提笔把他积累下来。师板书:把“鬼”写大。

见过鬼吗?这句俗语中鬼肯定是人,指的是哪类人? 这类人拥有一个共同的爹妈: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A把课文中鬼抓出来,圈起来。

B用几句话概括地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反馈:

(1)鬼是谁?(托德 老板)

还有一个人(我)这个我指谁?马克吐温笔下的一个人物,所以聪明的你肯定会会提醒我加上引号。(2)根据人物的出场顺序来说。

三、比较阅读,感受托德

1、找出证据证明他们是鬼。找出描写托德鬼相的句子画下来,并试着用词语写他的鬼品。

2、交流:

句子

1、我等候着,一直等到―――

(1)什么鬼品?用四个字概括(以貌取人)最能看出以貌取人的是哪个词?(蹩脚)蹩脚的衣服是怎样的衣服?蹩脚的衣服用一个字概括:差

(2)可见他是多么的――以貌取人 学生板书 句子

2、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1)写了什么鬼品?(刻薄)

(2)你们怎么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刻薄的鬼品? 生:啊,哼――― 从语气词感受到。用鼻子说话会很伤人。生:只会――

这样的话叫什么话?(反话)他心里的意思是什么?有一句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句子3:他微笑着接了过去―――

(1)这一段是抓住了托德的什么来写的?(笑容)(2)对笑有研究吗?说出十种以上的笑。(3)出示笑的词语:最自然的笑:眉开眼笑 最过瘾的笑:捧腹大笑(4)托德是哪种笑:皮笑肉不笑

(4)老师找到了一副图片(沙皮狗),看看像不像托德。(5)对照课文:有什么纹,就像――又像―――(6)托德的笑太――恶心 简直令人作呕。(7)为什么他的笑这么难看?他的笑是充着钱。(8)他的鬼品是――见钱眼开。学生板书(9)他的又一个鬼品――虚情假意

(10)你绝对不会像马克吐温一样描写你身边的伙伴,你的伙伴笑起来是怎样的?说说看。

(11)出示曹雪芹的描写笑的片段:史湘云撑不住―― 知道她们为什么笑得那么爽吗?(刘姥姥说了一句很可笑的话: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12)出示大明老师写得爸爸逗妈妈笑的片段;印象中,父亲很喜欢逗母亲笑,母亲一笑起来,――

(13)马克吐温也是抓住了皱纹,也是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见过维斯威火山的熔岩吗?出示图片:像吗?不像。那为什么这样写?那是夸张的方法。

三、概括梳理,感受老板

1、文中的另一个鬼是――老板。作者是怎样描写老板的?(语言)

2、全文总共才1549个字,而老板却说了604个字。

3、老师读老板的话,你们概括他的鬼品。老板说起话来真可谓()!!

(1)滔滔不绝、胡编乱造 语无伦次 口若悬河(2)无非就是一个目的:为了钱

4、再读课文,梳理概括老板为了达到目的而使用了什么法?(1)拍马屁 胡编乱造法 责骂伙计法

(2)我开始读课文的时候在想:要是“我”一进店就遇到老板那该多好?这样的想法对吗?为什么?(感悟到老板是虚情假意唯利是图的人,和托德一样都是鬼)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4.虞大明《梦想的力量》教学实录 篇四

师:每个人都会有梦想,六岁的瑞恩在听到老师所说的“每人捐70元钱,就能让非洲的孩子喝上洁净的水”时,他有了自己的梦想,他的梦想就是──

生:攒够70元钱,让非洲的孩子喝上洁净的水。

师:(师板书70美元)最初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怎样去做的?

学生默读课文第一层。

学生总结:他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妈妈洗吸尘器、帮邻居捡树枝,给家里的草坪剪草„„很快,妈妈给他的储存盒里放够了70美元。

师:(板书力所能及)想象当他得到70美元时的心情/

生:激动、兴奋/

师:是的,他用自己的勤奋与努力赢得了家人、邻居对他的帮助,但这70美元能实现他的 梦想吗?

学生默读课文第二层。

学生总结:70美元只够买一个水泵。一口井需要2000美元。

师:(板书2000美元)2000美元对一个家庭来讲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仅靠瑞恩自己还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攒得这2000美元太难了,但是瑞恩没有泄气,没有放弃,正是他对自己梦想的执着使得事情出现了让我们惊喜的一幕:

生:他的行为和毅力感动了一位阿姨,阿姨通过媒体帮助他募捐,很快,2000美元就凑齐了。师:(板书感动别人)让我们一起为瑞恩庆祝吧!(教室里想起热烈的掌声)

生:老师,还不能庆祝,因为瑞恩的梦想还没实现。

生:2000美元打一口井需要20个人干10天,太辛苦了,工程师告诉瑞恩需要买钻井机。师:买钻井机?太难了,放弃了吧,瑞恩!

生:瑞恩不会放弃的,他的老师也已经被他的执着感动,带动班级的同学,一起为他募捐,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打出来了!

师:(板书梦想成真)梦想!这就是梦想的力量!默读课文最后一部分,体会瑞恩看到自己的梦想成真后的心情。谈一谈你看到瑞恩梦想成真后你的感受。

生默读课文。

生:当瑞恩和自己的父母来到第一口井旁边时,看到了5000多名健康的迎接他的非洲小伙伴,他幸福的流下了眼泪。

5.虞大明《梦想的力量》教学实录 篇五

赵川秀

初春,乍暖还寒。3月27日,我到北京参加了2010年全国小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及优秀青年教师观摩课研讨会。一天下来,连续听了6节课,不知是年龄,还是太投入的缘故,感觉确实有些疲惫。6节课均有可圈可点可学之处,可谓体会颇深,受益匪浅,不虚此行。特别是虞大明老师执教《金钱的魔力》一课,让我眼前为之一亮。结合自己语文教学实践,细细反思品味,谈谈粗浅认识和体会:

记得曾经听过虞大明老师讲的《刷子李》一课,对自己教学很有启发,听后回味了很长时间。这次虞老师执教的《金钱的魔力》,是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略读课文。反观自己上这一课时,是抓住了课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托德和老板,让学生去找表现人物特点的句子,引导学生感悟体会。一节课下来,感觉学生对人物的认识还仅仅是停留在表面。马克吐温对托德的那段“笑”的描写,非常生动、传神,而我只是抓住“蛆虫”“螺旋纹”、“维苏威火山”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虽然通过托德的笑,能够看出他的虚伪,和他的讨好,但真正什么是皮笑肉不笑、什么是势利?学生认识并不很深刻。自己也觉得本课的教学如蜻蜓点水,但又着实没有想出什么更好的教学方法。听过虞老师的课,让我茅塞顿开。正如特级教师陈建先先生所说:“不到格拉丹东雪山,不知水的甘冽”。我想说的是:不走近名师,难得语文教学的真谛和精髓。

虞老师执教的《金钱的魔力》一课,以下几点自己体会比较深:

一、设计巧妙,收放自如,重点突出。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上课伊始,虞老师围绕课题,让学生联想:“读着这个题目,你能想到哪句话?”,学生稍作思考就说出了“有钱能使鬼推磨”,而后虞老师就紧紧抓住了“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提出了本节课的阅读要求:文中有几个“鬼”,把它抓出来,找出鬼相,并用恰当的词语概括鬼品。虞老师舍弃了文章的字词和逐句分析,也舍弃了生硬刻板的问题(一般老师问题会这样设计:“请大家默读描写托德和老板的相关内容,把最能体现托德特点的语句划下来,并试着用词语概括托德的人品”)。虞老师用一个问题,占领了课堂教学的制高点,切入了教学重点,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鬼相”、“鬼品”这样的词语,又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之后教师重拳出击“托德的笑”。为了让托德这一笑,永远铭刻在学生的记忆深处,让学生在认识文学作品、感受文学魅力的同时,认识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虞老师首先问学生是不是想亲眼看看托德的笑,然后不断设置悬念,吊足学生的胃口,最后呈现的画面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一张沙皮狗的照片。捧腹之余,细细品味沙皮狗的外形与文中托德的笑是那样惊人的相似。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马克吐温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接着虞老师又出示了《红楼梦》中刘姥姥游大观园时描写中众姐妹笑的片段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概括出曹雪芹是抓住人物的动作来描写笑的。最后又把自己写的一篇母亲笑的片段让学生体会:文中抓住母亲的眼角纹,运用生动的比喻进行描写,把笑写的甜美、迷人。做了充分的铺垫后,请学生阅读课文,赏析马克吐温对托德笑的描写。学生很快就说出了作者是抓住脸上的皱纹,运用了两个夸张的比喻来写托德的笑。为了一个“笑“,联系生活、联系名著、联系自己,可谓“挥毫泼墨,毫不吝啬”。不仅使学生感悟到写作手法的运用,而且对今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二、以生为本,注重积累。

虞老师课堂上还特别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在“悟鬼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把能概括每个人物不同形象的词语积累到黑板上,十分醒目。同时在剖析难点认识托德笑的时候,让学生积累了八种以上不同的笑。随着学生回答,老师逐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两个字的笑到三个字的笑,再到四个字、五个字的笑,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们说出了各种各样的笑。在学习老板语言这个环节中,虞老师在范读完以后,让学生总结出,“老板说话真是()”,同学们根据老师创设的语言情景,“喋喋不休、语无伦次、天花乱坠、鬼话连篇”等妙语也脱口而出。我想这样结合课文的字词积累,对于学生今后的阅读和作文是帮助很大的。

三、依托教材,体会语言魅力。

《金钱的魔力》中“老板”的语言教学,也是非常精妙的一笔。虞老师通过极具影视效果的朗读表演,让学生品味:老板的语言用了什么方法?如果仅仅是找出老板的话,说说反映了什么特点,那么,学生得到的永远是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等概念性的词语。可对文章中经典语言描写的独具匠心却无法体会。在这里,老师通过让学生用火眼金睛,找出老板说话用了什么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了瞎编乱造法、贬低同伴法、拍马法等,从而悟出语言的魅力。用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知道作者表达的艺术,不能不说是一种智慧。

四、讲出了略读课文的特点,为略读课教学引领方向。

略读课文教学如何把握,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总感觉深了就变成了精读课文,浅了又觉得没讲透。虞老师用自己的课堂实践,诠释了略读课教学的方向:一方面要将学生摆向独立阅读的彼岸,另一方面更要激发其课外阅读的兴趣,进而充分体现略读课文“教应略,学须丰”的特点。可以说,为略读课教学指明了方向。

上一篇:控流保学措施下一篇: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宣传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