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研究(共9篇)
1.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研究 篇一
反腐败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内容摘要】反腐败斗争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的加强,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本文试从进一步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的角度,研究和探索反腐败工作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意义,以及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以更好的指导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主题词】标本兼治
反腐败
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引言
腐败,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产物,是腐朽没落意识形态的产物。一般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指行为主体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职权或偏离公共职责的权利变异现象;后者则是指国家公职人员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权力的权利蜕变现象。也就是说腐败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腐败是伴随着权力的诞生而产生的,它是权力的衍生物,与权力与生俱来。
纵观历史,我们党经过九十年的艰苦奋斗,历经风雨洗礼,抵御了各种风险,战胜了多种挑战,把四分五裂、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在蓬勃发展的新中国,尤其是引领中国走向了改革开放的繁荣之路;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持稳定和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显然,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党的执政能力的有效发挥。历史已经证明,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历史任务和使命总体上是相适应的。但是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社会主义阵营带来的严峻考验,面对世界霸权主义对我国的威胁,面对发达国家各方面快速发展的步伐和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党的执政能力还有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近年来,一些领域的腐败一直呈高发态势,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成了严峻挑战。腐败现象的不断蔓延,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破坏了党的执政之基。为此,本文试从进一步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的角度,探索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二、腐败产生的原因与危害
(一)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
腐败是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产物。从原则上说,我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腐败应该是去了其存在的根源,也从根本上为消除腐败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我国建立新的制度不久,各方面还有一些漏洞,这就为腐败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
从主观上来说,主要表现为部分干部理想信念动摇。
由于现阶段社会生产仍然不能较充分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特别容易诱发腐败行为。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党员干部忘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发生严重的扭曲,转向崇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信念缺失与道德沦丧之后,利用手中公共权力肆意谋私,滋生腐败行为。
从客观上看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权力缺乏约束与监督。我国政治体制不完善,领导干部权力过于集中,可以比较随意地干预经济与社会生活,而对权力行使缺乏明确的制约与监督机制,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更是一手遮天。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缺失制衡与监督的权力同样会带到腐败。
第二,制度不健全。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处于急剧地变革与转型之中,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新旧经济体制同时共存运转,出现了许多漏洞和空隙。许多旧有规章制度无法适应改革开放和新形势的要求,而新的制度没又未能及时制定、接轨,致使法制不健全、不完善,甚至存在明显的法律监管真空,给腐败留下了滋生的空间。
第三,打击腐败力度不够。表现在:一是,对腐败查处力度不够,有法不依、执法不公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对腐败分子处罚力度不够,腐败成本较小,难以遏制腐败。一方面,对腐败分子的现行惩罚体系,除了追究刑事责任和开除公职的以外,大多只给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处分,或者给予政纪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处分过轻;另一方面,我国贪污罪的犯罪数额起点仅为5千元,个人贪污不满5千元,情节较重的,才构成犯罪。我国刑法及以往的司法解释,对贪污罪追究的起点数额,一般是以个人贪污数额(个人实际分得数额)计算。因此,贪污腐败的违法成本很低,显得没有威慑力。
总之,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道德的缺失,对“一把手”权力监督制约不够,法律制度不健全,干预微观经济的权力过多过大,打击腐败力度不够,以及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还未得到应有的发挥等等。此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扩大,国外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也乘隙而入,西方敌对势力又一直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等也是引发我国部分干部腐败的一个诱因。
(二)腐败带来的危害
腐败是阻碍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绊脚石,是破坏社会稳定、使党失去政权最危险、最根本的原因。腐败作为寄生在党和国家肌体中的毒瘤,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首先,腐败是危害党和国家肌体的腐蚀剂。它消磨党的意志,瓦解党的干部队伍,最终导致党失去先进性、战斗力和凝聚力。腐败最本质的特征是利用权力损害国家、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自己和自己的小团体谋取私利。
其次,腐败是阻碍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绊脚石。由于腐败是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因而必然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市场规律,降低工作效率,增加经济管理成本,妨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破坏社会的稳定。
最后,腐败是失去政权最危险、最根本的原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党的队伍腐败,必将使党失去凝聚力、吸引力、号召力,被人民所抛弃。古今中外的政治史表明,腐败是一切统治阶级、执政党失去政权的最重要的原因。
纵观我国历史,从尧舜到殷商,唐宋元明清,再到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朝代兴亡的规律基本上是相同的。从兴到亡,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统治集团内部的腐败蔓延到无可救治的地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执政党发生剧变。尽管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共产党政权执政体制僵化,执政党腐败,在党内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团,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危及人民利益,割断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导致执政能力衰退,被人民所抛弃。
由此可见,腐败问题危及政权更替和国家的独立完整。因此,如何反对腐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就成了执政党研究的重要课题和急迫任务。
三、反腐败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反腐败工作是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
(一)反腐败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
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特点,就是通过具体的执政行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这是我们党的执政优势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腐败滋生,社会矛盾加剧,党的执政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如何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呢?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清除腐蚀执政能力的毒瘤。只有把反腐败工作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才能保证广大党员干部在复杂的形势下,牢记党的宗旨,经受住考验,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二)反腐败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保证
党风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党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只有坚决遏制、肃清腐败,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得到人民群众的继续支持和认同,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否则,党就有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甚至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三)反腐败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相互促进
首先,反腐败工作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的,都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获取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其次,惩治腐败分子,督促、规范职权行为,保障权力正确行使,必然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提高。再次,党的执政能力受到削弱的重要原因,就是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所以提高执政能力,必须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为此,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强化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促进执政能力建设。
四、加大反腐败力度,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在如何反腐败问题上,国家高度重视,并且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进行防治。中共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将坚决反对腐败作为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并再次强调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指出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治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然而,现实却是,近年查处腐败的力度和决心明显增强,落网腐败分子明显增多;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多策并举,才能达到标本兼治。
(一)加大治标力度
治标,就是严惩各种腐败行为,把腐败分子的猖獗活动抑制下去,这样才能为从根本上反对腐败创造前提条件。
1、加大查处力度
(1)职能部门要加强联系和协调,形成反腐败合力。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审计机关等,要加强联系、通力合作,该移送追究的坚决、及时移送追究,形成打击腐败合力,强化打击腐败的合力。为了加强反腐败工作,提高协作配合效率,纪检监察部门、检察院、审计部门可以建立反腐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例会,各监督职能部门通过例会加强交流、通报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各个机关协调配合中出现的问题、议题和决策,协调重大个案的查处。
(2)集中精力打反腐歼灭战。在全面反腐败的大局下,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违法违纪案件为重点,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人民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评判者,反腐败工作的成效如何,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强调“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既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也是为了进一步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来坚决打击腐败现象;强调紧紧抓住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既是为了防止 “上梁不正下梁歪”效应的出现,也是为了反腐败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措施。
2、加重处罚力度
加重惩处腐败力度,提高腐败的机会成本。一方面,对有贪污、受贿腐败行为的公职人员,至少要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并加大金钱处罚数额。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公务人员踩踏贪污、受贿底线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加重对贪污罪、受贿罪的刑罚处罚,通过法律加以威慑。比如修改刑法,使贪污、受贿罪的起点数额提高,这样,打击贪污罪、受贿罪将更有震慑力,也更具有公平性、说服力。
(二)完善治本体系
治本就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巩固和扩大反腐败已经取得的成果,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注重预防,关键是要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反腐倡廉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协调配合和共同努力,需要与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因此,要将预防腐败现象寓于各项重要政策和措施之中。
1、加大制度创新,推进制度反腐
着重抓住容易产生腐败现象的环节来推进体制创新,形成用制度规范权力运作、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逐步铲除腐败现象产生的土壤和条件,未雨绸缪。
(1)建立和完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防腐反贪制度。近年来,舆论对官员财产公开化的立法呼声日益高涨,更将其称为反腐败的“阳光法案”。一些地方也在试点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比如2008年新疆阿尔勒地区率先在当地廉政网上公开官员财产和2009年浙江慈溪市的“廉情公示”。如果能将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入法,就可以扩大官员财产申报的对象和范围,充分发挥人大和舆论的监督作用,通过审核、公示、质询、追究、信用记录等环节,有效阻断官员不明财产的无限膨胀,使灰色收入在阳光下现形,真正做到防微杜渐,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2)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那些应该用市场机制运作代替行政审批的项目,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来处理;需要进行行政审批的项目,必须建立科学的机制,以堵塞漏洞,减少钱权交易、吃拿卡要的机会。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凡是能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经济方法解决的问题,应尽量避免或减少用行政手段来解决;即使需要采用行政手段来解决的问题,也必须有公开公正的程序,使行政审批真正实现透明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3)完善公共财政投资体制,全面实现“阳光”工程。对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除国家特别规定外,使用财政资金采购的,尽可能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实行政府采购。要防止政府采购出现腐败现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公开采购,且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止名为“公开采购”、实为“暗箱操作”的假公开采购。对重大工程项目一律公开招标(国家有特别规定的除外),加强工程监管,防止出现铺张浪费现象和“豆腐渣”工程,等等。
(4)网络反腐制度化建设。网络反腐打破了传统的反腐格局,拓展了公众实现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的渠道。网络反腐的制度化出口关键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网络举报制度的建设,如建立和完善保护举报人制度、举报信息保密制度、举报奖励及补偿制度、网络举报信息受理、处理、时效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等。二是建立网络反腐信息监控与报告制度。对于网络提供的信息,需要认真组织收集和分析,引导网民理性监督。三是建设和完善政府网上电子监察系统,实现监察工作从事后监察向全程监察的转变,大大提高了行政效能和防腐反腐力度。
(5)逐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建立独立的反腐败机构。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要建立具有相对独立性、高度权威性的监督机构。国内外实践证明,要实施有效的监督约束,必须建立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高度权威性的监督机构。这一机构应具有相对独立性并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依照法律法规行使其独特的监督使命,才能有效地防止和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比如新加坡的反腐败局、香港的廉政公署,等等。
2、完善民主监督体系,规范权力正确行使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要求,努力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一是要按照权力制约的特点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把对权力的科学配置与对干部的有效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形成严格依法行使权力的程序体系,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运行。
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监督主体缺乏起码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另一方面是被监督者的自律意识和监督意识薄弱。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在监督渠道上想办法、在制度创新上做文章。完善民主监督体系,一是政府要自觉地强化公仆意识,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建设“阳光政府”,然后教育群众增强权利意识,增强民主参与意识,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二是要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起来,要支持和保证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包括舆论监督在内的社会监督,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形成监督合力,对权力运行进行全方位监督。三是要把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结合起来,使监督的关口前移,既防患于未然,又及早发现和解决发生的腐败问题。
3、健全教育宣传制度,加大干部教育力度
开展反腐败斗争,首先要立足于教育,从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堤防。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教育搞好了,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端正了,精神境界提高了,才能真正构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长城。
首先,要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等思想理论体系教育党员干部,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进一步树立和巩固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群众观、地位观、利益观,使每个党员和干部在思想道德上形成良好的修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心甘情愿执政为民,自动自觉抵制腐败。
其次,进行警示教育。让遭到惩处的腐败分子现身说法;组织干部观看有关腐败案件的录像资料,增强反面例子的威慑作用,使党员干部从中吸取教训,既不想也不敢腐败。因此,只有多策并举、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防治腐败滋生,促进党的执政能力提升,不断巩固党的执政之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继续引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红.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的反腐败问题[J].商丘师范学院,22(04),2006.08.【2】 姜勇.反腐败与从严治党[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0,2002.07.【3】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2(01),2005.03.【4】 张惠新.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J].党建研究,2010.03.【5】 雷学刚.建立反腐机制的几点思考[J].理论思考,2007年第6期.【6】 陈雷雷.论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制度反腐[J].经济研究导刊,75(01),2010.02.【7】 胡军.如何防范权力腐败[J].企业党建,2006.01.
2.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研究 篇二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杰克·普拉诺认为“合法性是指一种政治统治或政治权力能够让被统治者的客体认为是正当的、公平道义的, 从而自愿服从或认可的能力与属性。”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合法性就是被统治者对统治者的统治权威的认同和对其命令的服从。”
政权只有得到民众的认同, 权力才能转化为权威, 执政党制定的政策和法规才能顺利地实施, 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得以巩固。马克斯-韦伯把政治的合法性基础分为三种:传统型合法性、魅力型合法性和法理型合法性。传统型合法性是基于传统的合法性。魅力型合法性是建立在某个领袖超凡魅力人物的英雄气概、非凡品质和超凡神圣性之上的合法性。法理型合法性是基于合理合法准则之上的合法性。
二、政治合法性的概念
所谓政治合法性就是指社会成员基于某种价值信仰对政治统治的正当性所表示的认可, 是政府基于被民众认可的原则来实施统治的正统性或正当性, 是人们对某种政治权力和政治秩序的认同以及认同的程度。政治合法性只有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才是长久和稳固的。传统的政治合法性时代如:袁世凯复辟、蒋介石独裁等, 都是些专制政权, 得不到广大民众的认同和拥护, 因而注定是不能长久的。政治合法性只有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才是长久和稳固的。
三、执政党执政存在的合法性危机
合法性危机意味着信任危机和权威危机。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就是指公众对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的一种认可。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其政治合法性也存在着危机:当一个政治系统开始丧失其合法性的基础时, 也就失去了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党执政的执政基础越来越薄弱
当前, 执政党内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恶化, 对政党表示忠诚和愿意跟随政党的群众变得越来越少。一些群众对执政党的支持率日益下降, 对政府的所作所为产生了不信任感, 在政治参与等方面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冷漠。随着加入该党的党员人数不断地减少, 那么, 该执政党的根基便会不稳固, 而衡量一个政党执政基础强弱的标志就是组织的增强和公众参与人数的多少。
2. 社会转型时期各个阶层的经济利益的得失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进入了社会和经济的全面转型时期,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已经使人们逐渐接受了差异性、个性化的社会, 群众的生活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们更重视和追求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实际利益, 功利主义价值取向逐渐凸显, 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如失业、下岗等。新的生产关系的调整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 使得人民内部的经济差距急剧扩大, 引起了矛盾主体强烈的心理失衡, 为矛盾对抗程度的加大提供了主观条件, 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处于不同的境地。当人们在物质利益发生冲突而又得不到妥当处理时, 容易向对抗性的方面转化, 造成公开的冲突。公众的政治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使用, 产生较强的剥夺感, 很容易导致社会动荡和政局不稳。
3. 执政党自身滋生腐败现象
任何政党、政治集团执政以后, 都面临着失去政权的危险。在和平建设时期, 危险主要来自执政党内部的腐败。执政党只有坚决反对腐败、有效地预防腐败, 才能保持执政地位, 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当腐败现象严重并且直接伤害到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时候, 就有了起义, 有了革命, 有了新一轮的改朝换代。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中国经济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由于种种原因, 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腐败现象是侵入我们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 任其泛滥, 就会葬送我们的党, 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 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党中央提出“反腐败三项工作格局”———坚持不懈地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加大了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力度。
四、执政党巩固其合法性的对策
执政党的合法性是执政党凭借非权力因素和非暴力手段, 通过其意识形态、纲领政策、组织架构、执政绩效及其公众形象的积极影响, 使民众出于自觉或自愿主动接受执政党的执政和领导地位的能力。从维护政党的政治功能来说, “如何维护和加强合法性, 是任何一个政权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 更是执政党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2]。
1. 牢固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政党的一面旗帜, 是政党组织、号召和凝聚人民群众并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的精神武器。始终坚持信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使执政党获得了来自历史和正统社会的肯定和认同;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使执政党获得了来自现实和开放社会的共鸣和反响。两者的紧密结合, 为执政党执政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理解, 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合法性支撑。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的培育和建设, 自成立之日起, 就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正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的基础上, 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始终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才不断获得了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2. 扩大执政党的执政基础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确保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综观历史和现状, 阶级基础、群众基础是任何执政党的命脉所在。在20世纪末, 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丧失了执政地位, 个中原因复杂, 因素众多, 但从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的角度看, 不外乎两点:一是丧失了原有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的支持;二是在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大变动的情况下, 没有及时调整政策, 关注、团结、吸纳新生力量, 以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基于此,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着重指出, 党要在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的同时, 把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结合起来, 以使我们党执政的整个基础更加坚实、稳固。
当前, 执政党的执政基础主要是群众基础。党要以其崭新的姿态制定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政治纲领, 争取社会各阶级群众的支持、投票和拥护, 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 扩大党员队伍,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3. 以经济绩效为指标提高执政党的地位
谋求长期执政的政党只有以经济增长及其取得的绩效为主要途径, 满足民众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条件, 才能获得真正的合法性基础。中国共产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承诺, 促使中国人民以极大兴趣和史无前例的参与热情参与经济建设。20多年来, 执政党领导的中国长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 使我们党获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普遍认同。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丰衣足食, 人们更加认同党的执政地位,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执政党的威信。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 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为执政党赢得了很有说服力的合法性基础, 同时也得到西方政治势力的认同和关注。
4. 执政党要树立公正清明、廉洁自律的形象
坚持清正廉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清正廉明、勤政为民是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政权的本质体现。在中国,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一些资产阶级、封建没落腐朽思想逐渐侵蚀、腐化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 并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 推翻人民的政权。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执政党的党员是否清正廉洁, 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4]。因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要清正廉洁、端正党风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唯一选择。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反腐倡廉的经验, 建立一套监督和制约机制, 即以法治权、高薪养廉、厚禄养廉[3]。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广大群众的人心向背决定了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同样,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也是如此。中国共产党要想取得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就必须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民心、顺民意。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永葆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佩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35-36.
[2]胡伟.《三个代表:党的建设面向新世纪的坐标》, 载《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10期.
[3]张岩.政治合法性--执政党建设的重要视角.法制与社会2008年12期.
3.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研究 篇三
关键词:党;先进性;执政能力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64-01
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行能力建设,是党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这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推动建设美丽慈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必须继续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胡锦涛同志也强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慈溪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极为关键的转折时期,这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为此,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谋发展,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在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中站稳脚跟,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不断巩固执政地位。惟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推进科学发展观在慈溪的全面落实,才能真正把大桥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化为现实优势,在新的发展阶段再铸新的辉煌。
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党的领导方式,是指党率领、引导人民群众和各类社会组织实现特定目标的形式、方法、途径的总称。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既保证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开发区及其方面的积极作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市委对人大、政府、政协和开发区工作的领导。健全市委的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健全市委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制度,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工作。
(二)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历史和现实表明,干部素质的高低优劣,决定一个地方事业的兴衰成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按照“创新、务实、和谐、善政、廉洁”要求,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这就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加强宗旨教育和“两个务必”教育。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各级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程序,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制度。深化干部从事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作用条例,完善干部政绩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班子年龄、知识、专业和能力结构,提高各级班子整体战斗力。
(三)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建设工作路子。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给党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进方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路子,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才能为我市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可靠的保证。这就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村干部关爱保障机制,完善村干部报酬待遇和养老保障制度,落实“三真”要求。完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党组织设置模式、活动方式和运作机制。切实加强社区党建工作,进一步抓好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加强党员教育工作,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形成支撑发展的强大人才队伍。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不断健全惩治和廉洁自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八项规定”,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机制创新。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惩处腐败分子,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本取信于民。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水平
(一)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战略要求为指导。
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走在时代前列、肩负历史使命的关键所在。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重要指针和工作主线。中国中央以从严治党为遵循,拔烂树、治病树,打老虎,拍苍蝇,中国已有上百名省部级以上官员被查处,反腐决心可见一斑。为此,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紧跟形势,严格党纪国法,努力学习,不断增强为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医院的党员干部更要提升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无从谈起。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在大桥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面前,我们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切实把党的先进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上来、实现百万慈溪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会更加巩固,慈溪的发展基础才会更加扎实,后劲才会更加充足,潜力才会更加巨大。
(三)必须永葆党的先进性。
4.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研究 篇四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5 道)
1.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在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方面,创造性提出了著名的()
B.“三三制原则”
2.我国实行()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党
3.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
A.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4.党的执政能力的前提是党的()
D.理论创新能力
5.抗日战争时期,面对突然的形势转变,毛泽东对党是否具有本领和能力适应形势变化提出了()的概念。
B.“本领恐慌”
6.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C.十六大
7.在党的影响力上,要把着力点放在增加党的()
B.非权力影响力
8.党的最高的权力机构是()
A.人民代表大会
9.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最核心问题是()
C.执政体制
10.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的纲领性文件全称为()
A.《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11.“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
C.“五十字建党纲领”
12.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是一项根本性的建设。
A.执政能力建设
13.“三三制原则”主要是规定政权人员()的问题。
B.数量
14.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前的政治局学习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执政理念()
D.执政资源
15.()9月16日至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B.2004年
二、多选题(10 道)
1.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坚持依法执政、提高依法执政水平,提出了以下基本要求:()
A.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
B.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C.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D.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提高司法队伍素质,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2.依法执政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A.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
B.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C.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
D.三者相互联系、有机结合3.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就要坚持()的有机统一。
A.坚持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依法治国
4.广大党员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强化党的执政党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B.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去中
C.团结和带领群众完成党的任务
D.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决定》在大力发展党内民主方面提出的改革举措,体现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
A.“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的原则
B.“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的要求
C.“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的改革思路
6.依法执政应处理好以下关系()
A.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和权力机关的关系
B.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和政府的关系
C.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和司法机关的关系
D.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和政协的关系
7.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使党始终成为()。
A.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
B.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C.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
D.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8.执政党的影响力分为()
A.权力影响力B.非权力影响力
9.在坚持依法执政方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司法领域主要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
A.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理顺党与司法机关的关系,支持和保证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维护司法权威
B.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司法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法制保障
C.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和保障,保证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
D.规范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程序
10.执政党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
A.适应形势变化的能力B.管理公共权力的能力
三、判断题(10 道)
1.执政理念,是执政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是党执政的价值取向。()
正确
2.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
正确
3.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
正确
4.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最核心的问题是执政方略()
错误
5.党的执政能力,从总体上说是指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本领。()
正确
6.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五个方面的执政能力,主要是相对于党的各级执政者的个体素质而言的()。
错误
7.执政资源,是执政党借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各种有形物质资源和无形非物质资源的总和。()
正确
8.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全党要不断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即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正确
9.提升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最关键的就是执政方式的科学化问题。()错误
10.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鲜明地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
5.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篇五
自治区中医院脊柱外科:黄异飞
在2004-2005本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这些进步集中表现在政治、科研和临床工作等方面,现总结如下:
政治方面:做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够以身做责,坚决维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使全科医护人员认识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 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是我党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与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又一个重要举措。她使我党保持先进性,使国家经济建设蓬勃发展,整个社会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研方面:通过在不断的学习中及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中采用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冲洗来预防椎间盘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骨密度测定标准这两点问题后,积极带领全科人员以腰椎髓核摘除术中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冲洗预防椎间盘炎的研究和乌鲁木齐地区骨密度特征研究为项目名称申报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及“春晖计划”这两个课题,目前仍在申报中。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了《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研究现状》、《膝关节股骨外髁髁间侧壁软骨Ⅰ、Ⅲ型胶原和IL-Iα、IL-Ira分布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工作方面:通过一年的临床工作在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现我科的诊疗水平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中在全疆率先开展了经皮球囊括张椎体成形术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也填
补了此类手术在我区的空白。同时经胸腰段前路行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椎体爆裂骨折、脊柱侧弯矫形术、椎板内肿瘤、颈前路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等手术已居全疆前列。椎间盘镜的大量开展为我区脊柱微创手术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已有多家地州级医院的骨科临床医师到我科参观学习,为此类手术的大量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上这些手术的开展极大的提高了我院骨科的知名度,也为我院骨科今后的发展构建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在人员建设上我科现有博士1名、硕士2名,在读硕士3名,并将我科今后的进人制度定位为硕士以上。从而为我科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4-2005本人参加了由中华医学会举办的“2004年全国微创外科新进展学术研讨会”由自治区卫生厅举办的“锁穿置管术”“爱滋病防治”“肿瘤中西医诊疗新进展”“中欧国际骨科新进展研修班”等全国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学习班,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在本本人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1名、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2名使得他们能够独立完成较高水平的论文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并带领本专业学术梯队系统学习大学英语1-3册及计算机操作的理论及实践使得本梯队能够制作较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通过网络查阅文献并于国内外学术团体交流。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完成了106例椎间盘镜手术,以第一助手完成了60余例较复杂的手术及8例尸体解剖并通读脊柱外科手术学2遍。从以上的工作中使得本人及本学术梯队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虽然在以上几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仍然有许多方面存在不足。如在科研方面还存在课题不多,经费不足、学术梯队的建设、实验室的建设等诸多问题。这些不足也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我们也同样有信心将这些工作逐步完善。
6.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新) 篇六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应突出以下;
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切务生搬硬套,一定要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来处理中国的事情。
二、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离开发展一切都是空,不能走老路,以运动代替发展。只有要通过改革开放不断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一旦停滞下来,不但解决不了旧的矛盾,还使旧的矛盾更加激发,一定要抓机发展这个机,在增量改革。
三、应突出人民和民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只有人民的拥护、人民的授权、人民的支持,我们党才可以执政,也才可以执好政。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长期确立的宗旨;任何时侯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牢记“两个务必”,坚决惩治腐败,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我们改革与发展如果人民没有享受发展的成果,却承担了发展的成本,发展与改革的动力与源泉就没有。决策要走民主路线,绝不能一言堂,发动群众,群策群力,不但有利于政策制定与执行,更有加矛盾的缓角,使更多的决策从大多数从的利益出发,而不为少数利益群体所邦架,使我党孤立于群众。
四、应突出法治和监督,党政职能分开,党必须做到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动.。持这一领导方式,就要求党的一切组织、一切成员、一切活动,都没有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殊权力,都必须受宪法和法律的约束。绝不能以党代国,以党代法,要提高执政能力,必须强化宪法和法律意识,带头执行宪法和法律,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时执政党必须接收党外监督;如果没有党外监督,法治就成为空谈,也容易走上腐败,堕落之路,并遂渐成为少数利益群体的代言人。作为执政党,应胸怀坦诚地接受各方监督。既要接受党内监督,更要接受权力机关人大的监督,以及各民主党派、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
五、加强党风建设
1、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2、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7.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研究 篇七
党的执政能力, 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 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 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 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 有效治党治国治军,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当前, 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 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 我们党要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二、加强医院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抓住的几项要点
党的执政能力, 是党在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管理国家及社会事务的本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要重点抓住以下几项要点:
1、全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含义
要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 需要深刻领会这一定义所蕴含的五个关系:一是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的关系;二是执政能力与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的关系;三是执政能力与领导制度、领导方式的关系;四是执政能力与党制定的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关系;五是执政能力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系。
2、树立“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牢固树立“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中, 我们必须认真落实“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要求, 着力于提高“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党在制定和实施路线、方针、政策时, 要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 倾听群众呼声, 反映群众意愿, 集中群众智慧, 努力使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更好地发展, 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3、从政治上、思想上、纪律上、作风上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要在党委的领导下, 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 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不断取得反腐倡廉的新成效, 从政治上、思想上、纪律上、作风上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4、建设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建设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关键在于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全面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 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 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 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顾全大局, 增强团结, 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加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 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形成制度, 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5、深入开展纪律检查工作
要坚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纪律检查工作的规律, 创新工作方式, 改进工作作风, 增强干部素质, 努力提高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能力,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6、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
要进一步抓好党风政风建设, 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要结合实际, 采取有力措施, 严加整治。继续清理党政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兼任企业领导职务、拖欠公款或利用职权将公款借给亲友的问题, 清理党政机关用公款为干部职工购买个人商业保险的问题。要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 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对已经部署的纠风专项治理工作, 要通过重点抽查、跟踪检查等多种形式, 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 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深层次问题。对损害群众利益导致的恶性事件, 要严肃查处。对措施不得力、不良风气长期得不到治理的地方和单位, 要按照规定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综上所述,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 要求我们从执政规律的高度去认识, 在执政的实践中去解决。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不断提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摘要:医院的党组织建设工作是当开展基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的党组织建设是医院开展各项工作的组织基础和思想保证。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也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我们要结合实际, 认真贯彻落实。在此, 本文就如何加强医院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执政规律
参考文献
[1]崔利国:《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述评》, 《前沿》, 2006年。
8.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经验 篇八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基本经验
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动态的范畴,随执政环境、执政目标和执政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多载体地探索和实践。成为执政党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执政能力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党的执政能力在执政实践中不断提升,并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科学而先进的执政理念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前提
执政理念,就是执政党关于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如何执政问题的理论和观念体系,它从根本上决定着执政党的性质、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是一切执政理论的本质与核心,贯穿于执政思想与执政实践的方方面面。执政党都是在一定的执政理念下执政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受执政理念支配和制约的。执政理念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前提和价值基础。执政理念决定执政能力作用的性质与方向。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之所以失去政权,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本领,而是因为执政理念的偏离。
党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作为党执政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清楚表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之后,党鲜明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执政理念上解决了“为谁执政”的问题。胡锦涛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他提出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些论述,是对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本质的精辟概括。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存在的全部理由,也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理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上,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在实践中认真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着力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在制定和实施路线、方针、政策时,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创新发展思路,努力使我们党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更好地发展起来,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充分体现党的执政理念,充分发挥党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
二、坚实而可靠的执政基础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石
党的执政基础是执政党的执政地位赖以维持和巩固的基本条件,是执政党执政的基石。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执政基础与执政能力是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执政基础支撑着执政能力,执政能力又反过来强化执政基础。一个执政党的执政基础是多层面的,可以分为政治基础(包括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等)、经济基础、思想文化基础、社会基础和组织基础等。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有着坚实深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一个执政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实现自己的执政使命,就必须努力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执政基础,特别是要解决好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的问题,这是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基石。否则,不但不能巩固执政地位,甚至连其自身的生存都将成为问题。
执政以来,我们党始终注重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系统的伟大工程,紧紧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认真总结党执政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的深刻教训,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主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实现长期执政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和执政能力的提高,把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党的执政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条件,并就如何扩大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进行了深入探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会议强调,要通过“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更好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以巩固党执政的经济基础;要通过“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更好地“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以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要通过“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巩固党执政的思想文化基础;要通过“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以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些要求,以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为出发点,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归宿,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了全面部署,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健全而科学的执政体制和方式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保证
党的执政体制即执政党执政的具体制度,同党的领导体制密切相关。它是执政党基于执政的基本制度,根据党实现其执政任务、执政使命的需要,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在自己的执政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的,也是在执政实践中逐步健全和完善的。体制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执政体制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廉价、高效,能否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对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至关重要,而且这本身就反映了一个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后,从国情(包括历史和现实)出发,确立和实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也是我们党执政的基本制度。党执政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这一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我们党在自己执政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了一整套执政体制,大大推进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证明,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改革、健全和完善党的执政体制,加强党的各项制度建设,才能使自身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执政方式是一定的政党制度条件下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国家政权的制度性规定,或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形式。按照什么方式执政,怎样处理好党的执政与国家政权活动的关系,既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反映,也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的发挥。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一是取决于历史文化传统;二是取决于经济基础;三是取决于执政理念。建国初期,我们党曾采取了以政策为主的执政方式,即“以党代政”,由党直接代行国家政权的职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了转变党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的问题。到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表明了我们党将在执政方式上致力于实现由“以党代政”向“依法执政”的根本性转变。与此同时,我们党还一再强调民主(发展党内民主、发展人民民主、实现决策民主化)和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实现决策科学化)。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如何进一步改进党的执政方式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强调“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使我们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辩证统一的,表明我们党对执政方式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
四、团结而高素质的执政主体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执政党掌握和运用国家政权,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本领。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党的执政能力体现在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等方面。执政能力强不强,归根结底要看党是否推动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是否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建国以后的一段时间,我们党在这方面曾经走过弯路。改革开放以来,党认真总结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全党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较好地实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增强执政意识,牢固树立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权力观,真心实意为人民负责,竭尽全力为人民谋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感受和评价,最直接地来源于每一位从政者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行为和表现,最直接地表现为每一位领导干部的政绩。所以,正确地看待政绩、科学地衡量政绩,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因为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会影响到一个单位、一项事业的顺利发展,而且会直接影响党群关系和执政水平。因此,要努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每个领导干部的素质,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上,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使一切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落实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中。
9.浅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篇九
提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主要应从思想、组织、智力、法制等几个方面着手,即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这样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关键词:思想理论团结活力干部队伍党风廉政执政能力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要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一、我党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成就和问题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我们党执政以后一直非常重视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多次重大会议上就这一课题做出许多重要的批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致力于党的执政能力的研究和建设,56年来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日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然而面对着新形势新任务,党的执政党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归结起来,一个是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一个是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一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二是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三是一些地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还比较薄弱,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是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比较严重。
二、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原因
从构成执政活动的基本因素来看,直接影响和决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这个执政党的素质和能力。执政主体是整个政党,关键是党的各级领导能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它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二是执政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名种执政活动能否正常进行,其效率如何,效果怎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政主体设计安排的民主制度、法律制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否科学、合理,能否运转顺畅、灵活。三是执政的方式方法,执政党怎样执政,执政的方式方法是否科学、规范、合理,对执政党能力也起着重要作用。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思想保障
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的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全党的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不断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围绕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大规模培训干部。建立和落实领导干部的学习考核和激励机制。目前,在全党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大措施,作为关系全局和长远的一件大事,切实抓紧抓好。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今年6月底,九江市委提出要用二个月的时间开展“新阶段 新发展”大计论活动,全市广大党员积极深入讨论献计献策,达到集思广益献良策、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从而使得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致力于九江的繁荣昌盛、和谐平安。
(二)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组织保障
1、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必须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支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国家的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只有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中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党的活力。
2、坚持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发展党内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认真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鼓励的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建立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建立党的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建立代表提议的处理和回复机制。加强代表同选举单位党员的联系,听取和反映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党的各级全委会召开会议时,可根据议题事先征求同级党代会代表意见或邀请部分代表列席会议。扩大在市、县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加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全党全国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保持高度一致。全党同志必须自觉坚持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原则,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中央权威,严肃党的纪律,保证政令畅通。
3、坚持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增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健全有关重大问题决策前协商的制度,真诚接受民主党派监督,巩固同党外人士的联盟。选拔和任用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三)增强党的干部队伍整体与个体的素质和能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智力保障
1、加快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1)加强对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的思想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和
一般干部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顾全大局,增强团结,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我们要以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重点,进一步巩固成果、完善制度,把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坚持凡进必考,严格入口,畅通出口,为公务员队伍输送必须的有活力的人才。为政之道,要在得人。“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①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培养造就一大批治国理政的人才,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我们要严格按照《公务员法》的要求,坚持凡进必考,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选拔任用干部;要畅通公务员出口,对连续两年年终考核不称职的公务员要坚决予以辞退,不能做老好人,不敢去得罪人。
(3)配强各级领导干部,优化班子结构。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关键在于把领导班子成员配好。要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 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这是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化,政治上靠得住,就是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项方针政策,自觉的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忠诚党的事业,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工作上有本事,就是不仅能够刻苦学习,勤奋敬业,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能力,而且具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能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地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作风过得硬,就是坚持“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牢记“两个务必”,密切联系群众,保持清正廉洁。要突出抓好“一把手”建设项目,切实把政治上强、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有较强驾驭能力的干部选配到“一把手”位置。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妇女干部、不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年轻干部,注重培养选拔。
(4)加强对公务员的考核。干部的考核考核评价体系,对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中有同程度地存在重经济增长速度、轻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重显性政绩、轻隐性政绩,重短期效果、轻长远发展的倾向,一些干部特别是一些年轻干部心浮气燥,做表面文章,搞各种不切实际、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这些问题固然是由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同我们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不够科学有很大关系。因此,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体系,全面、客观、准确地考核评价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按照“军功理论”、“赛马理论”来选拔任用干部。
(5)增强机关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着眼于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各尽其能的人才开发机制;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人才政策法律体系。只有我们党的机关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提高,才能增强党的执政水平和能力。
2、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1)配齐、配强党组织的负责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也是党执政的基础。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有无号召力和影响力,在人们心目中有无威信,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核心人物的支部书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政策能否在基层完全贯彻下去、党组织能否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也跟党支部书记的素质密切相关。所以选好党支部书记至关重要,我们要坚持组织推荐和群众推荐相结合的原则,提出候选人,再由支部大会投票通过,避免只由上级推荐的失察和群众推荐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所选出的支部书记是组织信任、群众满意、工作能力强、有较强责任感的好同志。
①出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五一四页
(2)教育好、发展好、管理好党员。教育好,重点是要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继“三讲”教育和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之后,党在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所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教育广大党员学习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党员电教化教育、远程教育等形式加强党员的学习和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坚持党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切实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党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注意把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完善党员队伍结构,保持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为了保障吸收党员的质量,各基层党组织要严格党员入口,坚持民主推荐,对群众通不过的党员一律不能吸收入党。管理好党员就是要切实加强对党员队伍的管理既要运用党员管理的传统经验,又要大胆创新管理方式,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对下岗职工党员、解除劳动关系和失业党员、流动党员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和途径,认真研究解决留学人员的党籍问题。要建立健全党员队伍自我纯洁机制,及时整顿软弱涣散、不起作用的党组织,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
3、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重点在于提高干部队伍五种能力。
(1)、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一是要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积极推动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工作,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着力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此,我们要抓好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队伍建设和鼓励理论创新的社会环境建设,特别是重视培养中青年理论人才。二是要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三是要坚持宣传舆论工作的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增强舆论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我们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引导新闻媒体把体现党的主张的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正面宣传为主和积极开展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强互联网管理体制和网上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2)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我们既要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又要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适时提出和贯彻应对方针,防止大起大落,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动建立统筹发展的有效体制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注重在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上加强薄弱环节,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推进。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领导和策划改革,又要注意把握好改革措施出台的时机和节奏。在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方面,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注重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做到既立足于国内需求又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针对我国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的特点,针对现阶段各方面利益关系非常复杂,引发波动、社会
动荡的因素较多的难点,突出强调要提高领导艺术,妥善处理关系经济体制改革全局的六个重大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二是要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三是要正确处理好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四是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五是要正确处理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的关系。
(3)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来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界的挑战不断,突出事件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增多,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民内部矛盾出现新的特点各种社会矛盾呈现复杂情况。作为执政党,我们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领导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做出贡献,就必须正确应对国际局势,妥善处理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一要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科学把握世界的深刻变化及其特点,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全局。二要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坚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伸张正义、支持公道,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三要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加快熟悉和善于运用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积极参与有关国际事务和国际规则的磋商和制定;妥善回应国际社会对我国情况的关注,进一步形成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四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摊贩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针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的新情况,抓紧构建维护国家安全的科学、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
(4)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同时又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开展活动。这是我们党领导和执政的显著特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党正确执政的必然要求。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关健在党依法执政。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序、内容和手段来行使权力。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考核成绩,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离开这个原则,人民当家作主就失去了主心骨,依法治国必然会偏离主向。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治国是党的领导艺术和执政的实现形式,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者方式的重大转变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贯彻党的主张,体现人民的意愿,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使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正确处理党执政与国家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关系。
(5)提高构筑和谐社会的能力。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着眼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眼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要靠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积极研究并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改进群众工作,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以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法制保障
1、坚持任前审计、任中审计、离任审计。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我们必须围绕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个要本问题,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在领导干部任职前要进行财务审计、作风测评;在任职期间也要加强督查与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离任后同样要加强财务审计工作,从前、中、后三个阶段加强监督,让腐败之风无处藏身。
2、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我们要着眼于树立良好的执政党形象,坚持执政为民,树立为民形象;坚持求真务实,树立务实形象;坚持清正廉洁,树立廉洁形象。为此要加大教育力度,大力宣传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敢于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党员干部的模范事迹,弘扬正气,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党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与此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管好自己,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管好分管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
3、坚持原则,绝不手软。坚决查处以权谋私案件,严惩腐败分子。重点查处党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贪污受贿、徇情枉法、买官卖官的案件。严肃查处基层干部中的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侵害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的案件。集中力量查处大案要案,不管涉及到谁,不论职位多高、权力有多大,都要一查到底,依纪依法严厉惩处,绝不手软。党内绝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这地。我党要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人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2、胡锦涛《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曾庆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4、贺国强《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6、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教育活动的意见
7、张强《关注党的执政方式》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研究】推荐阅读:
市直统战系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调研报告07-30
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重要性07-30
提高基层执政能力建设09-12
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扎实推进高校全面建设07-20
党的执政能力主要包括的内容是什么07-05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09-07
大连市政府执政能力10-05
执政党建设概论学习心得体会10-03
浅议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建设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