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读书笔记(共11篇)
1.大数据读书笔记 篇一
“凡是过去,皆为序曲”
《大数据时代》读书笔记
2014年2月20日sunjinshuang
各章节内容摘要与感想
第一部分 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
1.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更多
通过GOOGLE预测流感流行趋势和Farecast系统预测机票价格等例子说明了大数据时代分析数据立足于海量数据分析的重要性,而非传统的取样分析,并且阐述了在很多领域曾经不被重视的混杂数据在大数据时代而产生了新的商业价值的案例,只有从思想上改变了原始的数据分析方法,重视大数据思维方式,才能更好的发现生活中更具价值的信息和商机。
2.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更杂
在“小数据”时代,采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减少错误,保证质量,因为收集的信息量较少,所以要保证记录下来的信息要尽量精确。但在大数据时代,很多时候数据的量变会产生质变,如果依然沿用以前的分析方法,可能会和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失之交臂,只有容忍不精确性,拥抱混杂性,以一种高屋建瓴的思维方式跳出传统思维模式,才有可能发现更多平凡数据中隐藏的“宝藏”。
3.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更好
知道“是什么”就够了,没必要知道“为什么”。在大数据时代,我们不必知道现象背后的原因,而是要让数据自己“发声”。本节通过列举了亚马逊网站的书评团队输给图书推荐系统、蛋挞与飓风用品捆绑销售、客户购买行为与怀孕预测、纽约沙井盖与爆炸事故预测等众多经典案例来阐述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寻找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只要知道了相关关系就足够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有价值的信息,人们必须转变在以往的日常生活中,习惯性地用因果关系来考虑事情的思维,才能在大数据
时代更好的认知自己和这个世界。
第二部分 大数据时代的商业变革
1.数据化:一切皆可“量化”
“数据”(data)一词在拉丁文里是“已知”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事实”。信息化的发展其实就是一场逐渐将世界转化为数据的革命,在将世间万物运转过程中所“散发”的特征量化为数据的过程中,其所具有的的商业价值也就如泉水般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文中莫里的航海导航图的研制和日本教授通过研究司机不同坐姿的臀部经压力传感器数据化后所孕育出的新型产业链,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大呼数据化研究的不可思议。如今的信息技术变革重点在“T”(技术)上,而不是在“I”(信息)上。现在,是时候把聚光灯打向“I”,开始关注信息本身了。
2.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数据创新
节选:
我们所处的时代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数据的收集不再存在固有的局限性。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大量信息可以被廉价地捕捉和记录。数据经常会得到被动的收集,人们无需投入太多精力甚至不需要认识这些数据。而且,由于存储成本的大幅下降(在过去的50年中,数字储存成本大约每2年就削减一半,而存储密度则增加了5000万倍),保存数据比丢弃数据更加容易。这使得以较低成本获得更多数据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不同于物质性的东西,数据的价值不会随着它的使用而减少,而是可以不断地被处理。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谓的“非竞争性“的好处:个人的使用不会妨碍其他人的使用,而且信息不会像其他物质产品一样随着使用而有所耗损。
数据就像一个神奇的钻石矿,当它的首要价值被发掘后仍能不断给予。它的真实价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第一眼只能看到冰山的一角,而绝大部分都隐藏在表面之下。
3.角色定位:数据、技术与思维的三足鼎立
从商业角度描绘了大数据价值链的三种角色定位:
• 基于数据本身的公司
• 基于技能的公司
• 基于思维的公司
并依此讲述了3种定位不同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发展前景和商业模式的转变所带来的新的挑战和商机。作者对未来公司体系结构和经营模式有了大胆的设想,认为大数据是决定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各个行业将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谁首先掌握了大数据技术和思维,进行了深入的变革,谁就会最先受益并在此后的竞争过程中遥遥领先。文中的一个观点让人印象颇深:“行业专家和技术专家的光芒都会因为统计学家和数据分析家的出现而变暗,因为后者不受旧观念的影响,能够聆听数据发出的声音“。
第三部分 大数据时代的管理变革
1.风险:让数据主宰一切的隐忧
2.掌控:责任与自由并举的信息管理
最后一章主要是讲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来的个人隐私、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方面的风险问题,通过数据的公开和共享,个人信息将越来越容易被利用,个人隐私的保护将变得不堪一击。甚至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将将要犯罪之人绳之以法所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一一进行讨论分析。但就如核工业技术和生物工程学领域的发展一样,人类总是先创造出可能危害自身的工具,然后才着手建立保护自己、防范危险的安全机制,在这方面,大数据也和其他领域的新技术一样,机会的到来也伴随着风险。但作者也在书中讨论了应该如何建立一种安全的机制去管控不可预知的风险问题,甚至设想了一种新的职业--“大数据算法师”,对数据利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提供相关分析算法的解决方案这一职业进行了描绘。
虽然大数据技术和思想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已有的工作,但大数据也并非万能的,人类的创造力、直觉、天赋和灵感远非机器所能取代。大数据为我们提供的不是最终答案,只是参考答案。
2.大数据读书笔记 篇二
钱钟书真是一个狂人, 但他的“狂”绝不是轻狂, 他敢睥睨天下, 是因为他学问非凡, 又性情率真, 固守“文章之德, 真理之勇”的学人信念, 不惺惺作态。
钱钟书被誉为中国20 世纪的“文化昆仑”, 他的学识都是读书做笔记得来的。他离世后, 夫人杨绛整理他的笔记, 仅外文笔记就有34000 多页, “日札” (随意写的读书心得) 也有23 册2000 多页。
对照钱钟书, 我以为, 我们今天的中学生, 如果真想学习, 做到学业有成, 进而做学问, 还是要做好两件事:一是静下心, 认真读书;二是不怕烦, 扎扎实实做读书笔记。
有的同学说, 现在是网络时代, 资讯检索很容易, 哪里还需做读书笔记!这是不对的。网络检索得到的信息, 一般只能停留在“了解”“知道”这一低级层面, 往往转瞬即逝, 不会产生深刻的体验和理解, 很难积淀深化为思想和智慧, 不是真正的学问。 做笔记会迫使我们深度阅读、感悟, 这样, 我们就有了深刻的体验。 如果能再不断回顾、更新, 融会贯通, 便会积淀成为学问。
我曾教过一位小卢同学, 女孩子, 个子不高, 小小的年纪, 性格沉静得像一湖水。我很惊异地发现, 她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同学, 显得是那样的出类拔萃。 原因很简单, 她从小学就开始坚持做读书笔记。 她有三本并不太厚的笔记本, 内容大多是摘抄的优美词句, 间或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 甚至还记录了对文章中人物、事件、思想的思考、评判。 她的很多思想都是通过读书获得的, 都可以在笔记上找到痕迹。
朱永新说, 阅读和思考是达到精神高峰的唯一途径。撇开有些功利色彩的“学习”“做学问”, 毫无疑问, 读书有益于人的成长, 而做读书笔记则使我们在成长的“途径”上走得更加坚实, 更快更好。
3.读书,请做读书笔记 篇三
钱钟书真是一个狂人,但他的“狂”绝不是轻狂,他敢睥睨天下,是因为他学问非凡,又性情率真,固守“文章之德,真理之勇”的学人信念,不惺惺作态。
钱钟书被誉为中国20世纪的“文化昆仑”,他的学识都是读书做笔记得来的。他离世后,夫人杨绛整理他的笔记,仅外文笔记就有34000多页,“日札”(随意写的读书心得)也有23册2000多页。
对照钱钟书,我以为,我们今天的中学生,如果真想学习,做到学业有成,进而做学问,还是要做好两件事:一是静下心,认真读书;二是不怕烦,扎扎实实做读书笔记。
有的同学说,现在是网络时代,资讯检索很容易,哪里还需做读书笔记!这是不对的。网络检索得到的信息,一般只能停留在“了解”“知道”这一低级层面,往往转瞬即逝,不会产生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很难积淀深化为思想和智慧,不是真正的学问。做笔记会迫使我们深度阅读、感悟,这样,我们就有了深刻的体验。如果能再不断回顾、更新,融会贯通,便会积淀成为学问。
我曾教过一位小卢同学,女孩子,个子不高,小小的年纪,性格沉静得像一湖水。我很惊异地发现,她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同学,显得是那样的出类拔萃。原因很简单,她从小学就开始坚持做读书笔记。她有三本并不太厚的笔记本,内容大多是摘抄的优美词句,间或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甚至还记录了对文章中人物、事件、思想的思考、评判。她的很多思想都是通过读书获得的,都可以在笔记上找到痕迹。
朱永新说,阅读和思考是达到精神高峰的唯一途径。撇开有些功利色彩的“学习”“做学问”,毫无疑问,读书有益于人的成长,而做读书笔记则使我们在成长的“途径”上走得更加坚实,更快更好。
所以,读书,请认真做读书笔记。
4.大数据类读书笔记 篇四
第一,以海量数据的处理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到了这两年很火的一个美国人——斯诺登。在其曝光的“棱镜”计划中美政府直接从包括微软、谷歌、雅虎、Facebook、AOL、Skype以及苹果在内的国际公司服务器收集信息。美国政府从这些海量数据中寻找自己需要的数据,并以此作为所谓安全政策制定的依据之一。姑且不论媒体对此计划的口诛笔伐及相应的道德风险,仅从政策制定方面来说,依据于海量数据的政策制定科学性肯定比一般计划要高得多。
,雅虎 首席执行沃兹博士在《自然》上发表的《21世纪的科学》中提到,得益于计算机技术和海量数据库的发展,我们每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活动得到前所未有的记录, 这种记录也更为细致,为社会科学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数据。打个比方,从你的QQ空间、微博、微信中一个普通朋友都能了解到你在哪儿、做了哪些事 情、现在的状态是什么,而新闻的跟帖、网站的下载记录、社交平台的互动记录等等都为社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我想到最近比较火爆的穿戴设备,如果 该技术得到普及过后,拥有穿戴设备的人群的生活轨迹、生理各项指标都能轻而易举地得到,相信这些大量的原始数据如能安全有效利用定能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 科学依据。
第二,万事万物, 凡存在,皆联网,凡联网,皆计算。起,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开始在药品上推行配备RFID做法即每个食品包装上安装一个薄如纸张或小如豆粒的无 线传感器。通过这个移动传感器,对食品进行连续跟踪,一旦相应的安全事故爆发,就能通过数据库追踪溯源,快速确定传染源与影响范围。这一技术相对于国内尚 在起步阶段的食品追溯具有极强的借鉴性。上面提到的穿戴设备其实就可以视为一个穿戴在人身上的RFID。
5.大数据读书笔记 篇五
自英国人维克托.迈克.舍恩伯格(Viktor Mayer Schonberger)2013年写了一本叫《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和思维的大变革》的互联网专著,“大数据”一夜之间成为全球互联网领域的核心关键词,无论国外的谷歌、亚马逊、facebook、twitter,还是国内的新浪、腾讯、淘宝、京东、当当、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及传播学者、新媒体研究者、媒体人都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一核心关键词上面,仿佛这年头如果你还对大数据浑然不知,走出去都不好意思跟传播学大家谈互联网,谈新媒体,谈如今如火如荼的电子商务。那么,到底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有哪些特征?大数据对互联网、对普通网民意味着什么呢?
去新华书店搬回来这本大部头,一口气读完,维克托用生动的案例幽默的语言,针对上述问题娓娓道来。
提起“数据”,大家都知道是一种用0、1等计算机语言表示的信息,而所谓的“大数据”就是一种流量、存储量超级大(以TB计算)数据。谷歌地图街景(图片)是大数据,每一个微博用户在微博上产生的全部内容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是一种大数据,淘宝店主和每一位淘宝用户在淘宝这个平台上产生的所有信息作为一个整体是一种大数据,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里面所有的无数条的类目信息合起来也是一种大数据,这些都是互联网企业普遍存在的大数据,事实上,大数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更为普遍的应用:超级市场里每一位会员刷卡购物(非会员购物买单时留下的购物清单也是大数据的一部分)时留下来的信息是大数据,百货大楼、大商场里面各个角落里安装的摄像头拍下每一位顾客进出商场及在商场中活动的画面是大数据,甚至汽车里面安装的电子狗、导航系统作业时也能带来大数据。细数身边常接触的这些大数据,仿佛还不得不信维克托这位号称“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人”大胆提出的“大数据”这个新概念的存在。大数据最大的特征就是数据量大、庞大、巨大。因为数据量大,所以才能商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现时或潜在的价值,如果百度里面的数据量不够大,可供网民搜索的类目和条目不够多,那它毫无可能成为网民的“移动的百科全书”。如果超级市场里面顾客和会员没有留下大量的数据,那么超级市场根本无从精确判断下个月该进多少货,该进哪些货品。这,就是数据量够大带来的变革之一。其次,大数据还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1
除了刚才举到的两个案例,再譬如汽车里面安装的导航系统如果除了导航还增加实时测速、安全气囊爆破记录甚至刹车、加速、减速记录功能,那么它形成的大数据对保险公司定制车险套餐,汽车维修店开发新业务具有强大的参考借鉴价值。再譬如,每一位微博用户,哪怕你从不发微博(内容)只是围观,对于新浪微博也具有商业价值,因为新浪微博大数据的构成离不开每一位微博用户。当然,大数据的商业价值远非于此,下文还会讲到。大数据的第三个特征是具有相关性。因为数据与数据之间具有相关性,大数据才可供分析,分析的结果才能带来更多的价值。但是在本书中,维克托主张一种观点,就是无需在乎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只要能看到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即可。譬如汽车安全气囊爆破的概率和车祸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安全气囊爆破和保险公司为车主定制更为精准的保险套餐之间却有相关关系,用户只要关注后者即可,而不必纠结与因果关系。除此之外,大数据还具有非精确性、免费和可重复利用等特征。
第三个问题:大数据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即大数据能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哪一些影响呢?当然,提到影响就必然要分正面的和负面的来谈。首先谈谈大数据的正面影响。用维克托在《大数据时代》中提到的两个印象深刻的经典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第一个案例是,facebook前几年通过搜集上亿条有关流感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预测美国各大城市何时会发生流感,以让大家为预防流感提前做好准备。这是大数据给普通人带来实实在在正面影响的典型,此外这一案例还反映了大数据一个强大的功能,那就是预测功能,而维克托的这本书本身就是面向未来的,书中所提到的案例极少是已经实现了的,维克托提出的“大数据”这个新概念给互联网的未来描绘了一幅看起来前途无限光明的蓝图,而他提到的利用大数据进行商业和管理的案例大多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尝试。当然,facebook、twitter上的信息既然能够预测流感,那它肯定还能够预测像电影票房这样的普通数据。第二个案例是,乔布斯利用大数据治疗癌症的例子。大家都知道乔布斯是因为胰腺癌于2011年去世的,但可能大家并不清楚乔布斯事实上早在好多年前就知道自己患了癌症并让他的医生给他做23对基因碱基配对,根据配对结果再制定用药计划,而基因碱基配对可以得出无数种(N+N+N+...)数据,这就意味着乔布斯在去世之前其实已经尝试了N种治疗方案了,而还未等到他尝试所有因基因碱基配对制定的药物治疗疗程就去世了。这个案例说明,大数据原来还可以在医疗领域进行应用。除了上述两个案例,维克托给人们描绘的大数据的强大用途还体现在商业运营、企业管理等领域,想了解更多大数据的用途建议有兴趣者去阅读这本书。
前面谈到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大数据对人们的影响除了正面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存在隐患和负面影响。作为一本学术专著,维克托在这本书的最后也提到了大数据带来的最大隐
患就是侵犯隐私和保护隐私权的问题。谷歌地图街景功能的开发应用,将普通人的生活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尽管在被控诉之后谷歌已对高清街景的隐私部分打了马赛克,作了模糊处理,但依然无法减少大家对这它的抱怨和恐惧。
6.《大外交》读书笔记 篇六
《大外交》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先生的一部著作。作者凭其致力于外交事务的亲身体验,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智慧和幽默的文笔,展示了自黎塞留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几十年世界外交政治的诸多重大事件,以其独到见解分析了世界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提示了美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提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实质。
美国是一个道德上有洁癖的国家,其建国先贤秉承的是洛克对于人性的乐观认识,追求人性的至善至美。正如基辛格在书中所说:“在追求其历史道德信念上,没有比美国更具理想主义的国家。”因而在美国还未成为能超级大国之前,其奉行的是“孤立主义”继而是“门罗主义”,表示我不屑于欧洲的肮脏外交手段,而保持自身的道德洁净。然而当美国发现自身实力已经可以主宰欧洲各国的命运时,其对道德的忠实信仰又使她感觉自身肩负有将她所信奉的价值观推行于世界,将备受 邪恶价值观侵扰的人民解救出来的责任。这种转变,由“威尔逊主义”发挥到极致。纵观20世纪美国每一次走出“孤立主义”的封闭,其领导人无不是利用道德对美国人的天生感召力:威尔逊使美国参与一战和小罗斯福使美国参与二战的理由都诉诸德国领导人在道德上的出轨,而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理由都诉诸共产主义的邪恶本质。
欧洲的外交传统理念过于尔虞我诈,外交仿佛变成了一种互相欺骗的艺术。但美国的外交传统理念又过于幼稚,妄想跨越国家自身的利益而追求一种虚幻飘渺的普世价值。基辛格试图在这两者之间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基辛格的现实主义思想:从国家至上到均势
17世纪法国主教黎塞留开创了“国家至上”的现实外交。强调国家利益的黎塞留在外交上打败了强调宗教热情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在基辛格看来,黎塞留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他是唯一抛弃中世纪道德及宗教束缚的政治家。基辛格试图用这个例子说明以僵化的意识形态来为基础的外交政策碰上不择手段的国家利益者未免太过不堪一击。这犹如两个参加格斗的选手,一方碍于规矩缩手缩脚招招不致命,另一方则为了保护自己不挨拳头无视规矩期望招招能把对方打倒。显然重视规矩的一方由于思想上的束缚更容易被打倒。当然格斗选手比赛是犯规赛后会有惩处以警示这种犯规,但外交不同于格斗比赛,所谓的“规矩”
都是大家长时间共同默认的,如果一方打破,没有更高的机制可以警示这种“违规”。因而在没有更高机制束缚国家行为的国际关系中,自己给自己套上意识形态的枷锁未免太过愚蠢。
但显然“国家至上”的原则不适用于所有国家。国家有强弱之分,可以说只有在两个实力相近的国家之间才有适用范围。当弱国面对强国,这里所谓的“国家至上” 原则应该是放弃与强国争夺小的国家利益以换取本身能存在于世上。基辛格后提到:“国家至上可作为个别国家的行为准则,但对如何面对国际秩序的挑战却未提供 任何答案。它可能导致某些国家有称霸的野心,或是形成国际间的均势。”显然没有一国希望有别国称霸而本国的利益被随时蹂躏,均势便无可避免地成为“国家至 上”原则之后平衡各国利益的有效机制。
基辛格认为:“均势很少是来自刻意的安排,反而是为了阻止某一国扩张的野心而形成的结果。”由于欧洲没有一个绝对霸权国家,而彼此距离又如此接近,因此任何一国稍有扩张之心,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就能达到均势的结果。19世纪初四国同盟成功阻击了拿破仑的扩张,在维也纳会议后维持了欧洲近40年的和平。均势可以说都不是各国最初所竭力追求的目标,只是在缓解各国利益冲突时而达到的最优结果。基辛格认为均势正是各国互相妥协的最优方案,而更能让各国的 利益都最大化。因而他认为后“国家至上”原则的外交政策应该以均势为基础。
一战休战以后,美国威尔逊总统把一战的原因归于均势,他曾公开指责均势会制造不安,而且是建立在“虎视眈眈的觊觎及利益的对立”至上。但基辛格明显持完全相反的态度,他认为导致一战的发生正是欧洲各国抛弃了均势:“战前欧洲各国的领袖无视于历代维护均势的苦心,放弃了可免于最后摊牌的定期调整工作。”不同于威尔逊的理想主义,基辛格在有关和平的认识上可能更倾向于老罗斯福总统:“和平天生便很脆弱,惟有永远的保持警戒,以强者的武力及透过有志一同者的结盟,始能加以维护。”因此,在基辛格给出的对比之中,维持均势尽管复杂困难,均势确是和平的一大利器。
可以说基辛格试图在用他的均势思想说明现实主义外交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黑暗狡诈,唯己利是图。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和平的期望是普世的。从结果主义出发,达到理想结果的手段并不很重要。如果均势能比威尔逊所倡导的全球舆
论力量更能有效达到和平的目的,均势很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各国外交政策的基础。
7.有关读书笔记的写作教学 篇七
读书笔记有多种多样的写法, 在小学阶段只要求学会摘录好句子、编提纲、写体会。阅读一篇好文章, 随手把优美的句子和精彩的片段摘抄下来, 就是摘录式笔记, 其作用在于积累知识, 储存语言, 为作文奠定基础,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勤记的习惯。编提纲就是分析原文的纲目主次, 概括段落的意思和文章的思想意旨, 这样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又便于借鉴原作谋篇布局的经验。如果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把全文的要点简要地复述出来, 那就是一则内容提要, 和缩写差不多, 接近于作文了。
上述两种笔记固然不算作文, 只是读书纪要, 但已经具有积累材料、巩固记忆、开发智力、培养良好学风的多种功能,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因此, 学写读书笔记, 应先学会写摘录和提要, 养成随读随写, 手脑并用的好习惯, 为进一步学写体会式的读书笔记打好基础。
体会式读书笔记通常称为“读后感”。它与摘录式、提纲式笔记的主要区别, 就在于它是作文形式, 以抒写自己的读书心得为主。写读后感, 是一种综合训练, 不仅能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还能提高学生的摘要能力、感受能力和评论能力, 对学生的读写训练更为全面, 更有效益。所以, 我们强调写体会式的读书笔记, 要求学生写读后感。
那么, 怎样写读后感, 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
第一, 形式上把握三个要素, 结构上构建大体框架。一篇读后感一般包括读什么文章, 主要内容是什么, 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是什么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也可以说是读后感的三大要素。至于其他内容, 比如怎么读, 遇上什么问题, 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等, 也可以如实记述下来, 但要根据写一篇读书笔记的命题意思来决定取舍, 确定详略, 与写作用意有关的就写, 无关的就不写或少写。因此, 对于次要内容也可以顺带写一些体会, 不写也不会影响它的完整性, 但是, 主要的三个方面是不可或缺的。由此可见, 写读后感, 跟阅读一样, 也要分辨主次, 抓住原作的主要内容不放。每篇读后感都必须具备读什么, 概述要点, 抒写体会这三要素, 这是写作前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
第二, 以表述感受为主, 以摘要引用为辅。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处理概述原作内容和抒写个人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 即通常所说的“读”与“感”的关系。写读后感, 读是前提, 心得体会来自阅读实践, 是由原作引发的。所以, 写作时务必根据原文来谈感受、体会, 绝不能脱离原文内容而东拉西扯, 无的放矢。这一点学生较容易做到, 一般不会凭空而论, 往往是运用摘录、提要等方式引述原文要点。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往往复述过多, 述感太少, 不懂得读后感应以写体会为主, 也不善于引申自己的阅读感想, 写出来的读书笔记几乎变成了原文的复述或提要, 喧宾夺主, 详略失当。因此, 要继续引导学生分辨主次, 使他们确立述感为主, 引述为辅的写作原则。
第三, 引述要准确精练, 述感要思路开阔。要写出一篇主次分明的读后感, 必须在引述和述感方面下功夫。就引述而言, 力求摘录准确, 提要精练, 三言两语就能把原文的要点说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说, 摘录式、提纲式的读书笔记对于写读后感很有帮助。就述感而言要扣紧原文, 联系实际, 开动脑筋, 生发感想, 力求想得深广一些, 活络一些, 切不能就事论事。教师应当抓住文章的主旨加以引导阐发, 但是, 切不可一味地强调一种思想, 一个体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有的学生可能就文章的某个非主要的思想观念有独到的见解, 独辟蹊径往往出奇制胜, 这是难能可贵的, 教师应作出正确的引导和鼓励。然而, 这就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此方面应该努力做一些探讨和研究, 笔者以为首先应认真研读范文。研读范文是上好课的前提, 对于范文读得要广博, 要精深。广博就是尽可能多做些相关阅读, 平日要勤于积累资料, 或做资料索引, 或制作卡片。切忌只凭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就上课。把范文理解得“厚”了, 上课才能游刃有余, 左右逢源。精深就是在广泛占有资料、对范文深入理解的基础上, 抓住精华, 或思想内容上的, 或表达形式上的, 掌握教学的重点, 千万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心中没有重点, 什么都讲, 学生到最后不知所云, 什么都写, 到头来文章平平, 缺乏节奏感和详略主次。其次, 要精心设计教学。精心设计教学应努力发挥教师的特长进行读写教学, 组织学生讨论, 进行精辟的讲解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的过程也是激发联想和想象的过程, 因此,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好教学, 还要写好教案。教案的体例、格式没有特别的规定, 但教案一定要实用。“江始出于岷山, 其源可以滥觞”, 青年教师从认真备课做起, 能够尽快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8.周末读书笔记 篇八
周末读书笔记的周期长、内容广、形式多,需有的放失,自成体系。在笔者平时的教学中具体做了如下安排。在初中生开学第一课就强调周末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具体要求。读书笔记在学生的整个中学阶段都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对提升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而言,每位学生给自己的读书笔记本取一个有诗意的名字,如艺海拾贝、驿路诗语、心灵之声等等。读书笔记内容分为两部分:单周摘抄和双周随笔,摘抄和随笔字数均不少于七百字。每篇摘抄首行必须标明原书名或文章名、页数和日期。摘抄的内容分为四部分:好词(十个)、佳句(三个)、美段(一至三个)和感悟(一百字以上)。随笔则根据作文教学进度,每月给定主题依次为青春成长、情感体验、生活感悟、哲理思辩;文体则依次练习记叙文、散文及议论文。学生长期坚持,必能将获益匪浅。
将读书笔记与课前三分钟相结合是展示读书笔记的好方法。在每节语文课的前三分钟,学生上讲台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两个学生听后当堂点评。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有两次的分享机会,四次点评的机会。通过这种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台风、勇气、分享精神;另一方面温故知新,互相借鉴,让学生更重视课外阅读。
读书笔记与作文课也是密不可分的。“文学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作文教学在讲经验技巧的同时,更要源自学生切身体验的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将作文课与学生的随笔点评放在一起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以学生的随笔为例进行赏析,不仅改变了作文课远离学生生活的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能够将周末课外阅读与写作训形成一个体系,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读书笔记还与现代文阅读息息相关。课堂教学涉及到适合学生借鉴,作为周末摘抄的优秀篇章,不妨提醒学生多多留意,比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就是一篇摘抄的佳作。课外现代文阅读教学也是很好的素材,很多文章不仅文笔优美、情感真挚、哲理深刻,而且特别适合学生借鉴学习。周末摘抄与作业评讲也有相通之处,不必割裂,这也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值得注意的地方。
读书笔记与课堂结合,课外阅读与写作结合,课外摘抄与阅读评讲结合,打通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语文知识,将单线作战变为多线作战,相得益彰,形成语文教学体系,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
9.《大教学论》读书笔记 篇九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读书笔记
夸美纽斯(1592—1670)是捷克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是现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夸美纽斯终生从事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研究,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的教育学说包括在他的《大教学论》里。《大教学论》实际上包含了整体教学的内容,并且奠定了今日分课教学法的基础。下面仅就“论大学”一章发表评论。
“任何科学或学科的完全训练是应该留给大学的。”这是夸美纽斯在论大学中开篇第一段里的一句话。可见,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大学应当是一个高层次的,全面的教学机构。
大学所具备的特点:
1.学校需要具备博学的老师和图书馆
认为学校需要有一批“精通一切科学、艺术、学部和语文的有能力的教授,能在任何学科上把知识灌输给全体学生”;要有“一所藏有选择得当的图书的图书馆,供大家利用”。由此看来,夸美纽斯对大学的“师资”和“硬件”的要求是很高的。他特别提出了大学要有图书馆,这说明,对于大学生,经常查阅资料,多读书,应该是他们主要的学习任务。由此,想到了我们在大学的学习:图书馆主要被用来当自习室,很少被用来查资料,除非老师布置作业,才不得已而查之„„
2.大学对学生的要求
首先,“应当为拉丁语学校毕业的学生举行一种公开考试,根据考试的结果,教师就可以决定谁应当进大学,谁应当从事另种职业。”“只有经过选择的智者,人类中的精英,才去学习。”这种选拔式的入学方法既可以保证学生的质量,又可以满足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要,是比较合理的。这与我们现在的高考制度不同,因为在我们的考试制度里只有考上与落榜之分。因此才会出现社会上高水平技术工人的短缺。的确,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上大学,但没考上的人并不意味着他在其他领域就同样没有发展前途。我们的社会应该多为这些人开办一些高等技术学校,培养一些如农业、机械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其次,“只允许勤劳努力、德行优良的学生进大学。”这是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今天的大学生,那么恐怕会有相当一批人不符合要求。也许他们的行为没有夸美纽斯所形容的那么严重,但轻视学习的确是当今大学生的通病。很多人进大学后都觉得自己终于得到解放了,终于没人管了,可以随心所欲了,但当他们即将毕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时才发现:原来自己什么也没学到。而再想好好学习却已为时已晚。
他还指出:“不实在的学生,只知道在安逸奢侈中浪费他们的袭产与光阴,因而给别人以坏的榜样是不能宽容的。”夸美纽斯把这种学生比作“病毒”,认为“没有病毒,自然就没有传染,大家便会专心工作了。”其实,坏的风气与好的风气都是可以传染的。我们班就有这样的例子:某个宿舍有一个 人学习很用功,经常去泡图书馆,弄的同宿舍的人都感到很有压力,于是在她的“带动”下,同宿舍的其他人也开始用功学习,结果全宿舍都拿到了奖学金。而另一个宿舍则恰恰相反,有一个人特别爱玩儿,弄的其他人也跟他一起荒废时间,结果是整个宿舍没一个人得奖学金。
3.对大学生在校学习的要求
主张“在大学里,对于各类作家作品都应该阅读。”夸美纽斯也承认,这也许是件“繁难”的工作,但是它的用途确实很大的。(1)多读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
如果不能做到博览群书,我们至少需要看一定数量的专业书籍。这对我们学习本专业知识是有绝对的好处的,也是绝对必要的。因为老师在讲课时,讲的大都是自己对该课程的理解,而并不是该课程的全部。就是说,老师在讲课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是被人理解过的,间接的知识。而自己看书则是一个直接的接受“原版”知识的过程。(2)学习其他专业的课程
对于其他专业的知识的了解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实在没时间读书,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替代方法。比如,多上一些选修课,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当然,这对学校本身也有一定要求,比如,在综合性的大学里,由于学科比较多,开设的公选课的种类也会相映的多一些,全一些。因此,在这些学校里就读的学生更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多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专业的课程。
其实,大学里开设的课程,很多内容都是有联系的。比如,在外国教育史的课上,老师谈到了莎士比亚的作品《仲夏夜之梦》,而在音乐名家名作的校公选课上,我们欣赏到了歌剧《仲夏夜之梦》。两个老师的侧重点虽然不一样,但却是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展开的,二者结合,既提高了我们学习的兴趣,又使我们对作家作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由此可以看出,各个学科之间并不是完全绝缘的,通过涉猎其他专业的课程,我们同样可以达到丰富,提升自己专业知识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3)听讲座
多听一些高水平的讲座同样是开阔事业,增长见识的好方法。
4.大学里的练习
夸美纽斯认为“一位为教授,无论讲演什么题目,他都应该把讨论那个题目的现存的、最好的作品给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授早晨所做的讲演应当做下午辩论的题目。”在辩论中“某个同学可以提出在某些观点上他所不懂的一个问题”,也可以指出“他从他所读的作品中发现了一种意见,那种意见具有合理的论据,是和教授的意见相反的。”其他同学可以答复这个同学的问题,最后,由教授结束辩论。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夸美纽斯很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教师需要起到很好的引导的作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同学间的“切磋”,我们可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这种提出论文的办法也被用在考试中,以达到“国家的荣誉地位只应当给予值得给予的学生”的目的。具体实施方法是:“大学每年应由国王或国家任命的委员们检查一次”,这样,“教授与学生的努力程度就可以测验出来,凡是用功的学生应当得到公开的认可,授以博士或硕士学位。”但学位考试“不可以用辩论的方法获得”。
5.学位考试
“候选者应该坐在当中,由最有学问、最有经验的人去考问。”考试的内容涉及的面很广,用来衡量学生对该学科的知识是否具有一种“明敏的、彻底的领悟”。与夸美纽斯所提出的标准比起来,如今大学里的毕业论文答辩要简单的多。但这种简单的模式势必会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松懈,也因此才会出现:有些大学生虽然已经那到学位证书,但实际上还是什么也没学会。人就是这样,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如果一开始学生们就知道,毕业论文答辩会很难,要考察自己很多方面的能力,那么他们恐怕就不敢懈怠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了。
6.设立学校之学校
所谓“学校之学校”实际指的就是我们这种师范学校。他认为种学校的建立,其好处是“无待指陈”的。他把这种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关系比做是腹部与身体的关系,他说这种学校就像“一种工场,是向全体供给血液、生命与力量的。”
10.大教学论读书笔记 篇十
没想到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读起来并不像想象的晦涩难懂,此书采用论证的方式阐释教学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论证逻辑严谨,环环相扣,并且引用了很多经典有趣的例子,通俗易懂却又发人深思,我想这也是它之所以能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吧。
本书全面论述了人的价值、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旧教育的弊端、改革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教学制度、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德育、宗教教育、纪律等。全书共33章,每一章都谈到一个具体的问题。既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又有生动的事例。作者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和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当获得教育;对教学内容,方法及其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提出了一套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奠定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
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阐释了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是未开化完全的人,因此人人都要受教育。人最容易在少年时期去形成,除了这种年龄就不能形成得合适。理由如下:人生无常;即便长寿有把握,品性的形成同样要及早开始;因为一切事物的本性都是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长硬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讲动植物的例子,引申到也适用人类);并且在人身上,惟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所以人应该从孩提时就开始接受教育。逻辑很严谨吧。我的理解是,少年时人的接受能力强,因而会学得快;另外就是可以用“秉性难移”来概括,年少时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后面就很难使之改正过来,因此需要在人最适合接受教育的阶段使其接受好的教育。青年人应该受到共同的教育,所以学校是必需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不是每位父母都有充分的知识和闲暇去教导自己的子女;即使有些父母有时间教育自己的子女,但是青年人最好还是一同在大的班级里面受到教导,因为把一个学生作为另一个学生的榜样与刺激是可以产生更好的结果与更多的快乐的;而且“大自然”常用榜样告诉我们:凡是想要大量生产的东西便得在一个地方产生出来(如木材在丛林里面大量生产,鱼在湖里面大量生产)因此我们需要一个专门的场所去教育孩子,这个专门的场所就是学校。这让我联想到去年听到的一则广播消息,大意是说一对教授夫妇,因痛恨国内现行教育的种种弊端,于是不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和小学,而是自己在家里教。姑且相信这对教授夫妇能设置合理的课程,为自己的孩子量身订制学习计划吧。但他们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同伴/朋友的影响以及小孩与同伴的沟通交流,其实任何人的所谓的人脉关系,也就是从小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这个的提出主要是缘于当时处在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现在基本不存在这一问题。不过这里的一切男女,也包括接受学习比较“愚笨”的群体,这与我国孔子的“有教无类”有异曲同工之妙吧。书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假设,假如有人问:“如果工匠、乡里人、脚夫,甚至妇人都有了学问,结果会是什么呢?”(P39)夸美纽斯的答复是:假如这种青年普及教育能以合适的方法实现,他们便谁也不会缺乏思考、选择、遵行和做出好事的材料了;人人就会知道,人生的行动与努力应该怎样加以调节,我们应在什么限度以内前进,每个人要怎样才能保护他自己的地位;总而言之,他们就能学会处处看到、赞美和认识上帝,这样就可以愉快地度过每个多虑的人生,并且可以对于来生抱更多的愿望与希冀。这让我想起现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由于就业难,屡屡出现诸如大学生当淘粪工、研究生卖猪肉等现象。社会大众对这等现象的出现往往是批判或讽刺大学教育。当然单从工作性质来说,淘粪、卖肉诚然是用不到他们大学里所学的知识;换句话说,从没进过学校大门的人照样可以胜任这份工作。但是,个人的生活价值观、对社会的认识却有着天壤之别;此外,劳动是光荣的,任何凭自己劳动创造社会价值的行为都不应该受到鄙视,工作无贵贱之分。我现在想问的问题是:假如所有人都有了大学文凭,结果将会怎样?
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大教学论》它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书中是这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的:这是一种教起来准有把握,因而准有结果的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情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
夸美纽斯的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
班级授课制是夸美纽斯对近代教育学最大的贡献之一,在今天已经广泛普及。在17世纪之前,西欧各国仍普遍采用的个别施教的教学形式,全年不同时间都会招收新学生。这样使得同一教室内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教师的个别施教使得学生相互干扰,效率不高。适应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和扩大,参照耶稣会已有的实际教学经验,夸美纽斯从理论上阐明了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了新的教学形式,有了划时代的意义。作者指出:“我认为,一个教师同时教几百个学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要紧的;因为,对教师、对学生,这都是一种最有利的制度。教师看到跟前学生数目愈多,他对于工作的兴趣便愈大;教师自己愈是热忱,他的学生便愈会表现热心。同样,在学生方面,大群的伴侣不仅可以产生效用,而且也可以产生愉快;因为他们可以互相激励,互相帮助。”(p139)“把全体学生分成班级,比如十人一级,每组由一个学生去管理,管理的学生又由上一级的去管理。”在论述班级授课制优越性的基础上,夸美纽斯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教导从每年的一定时间开始。
2)学科的划分要使每年、每月、每周、每日,甚至每小时都有一定的工作,因为这样会使计划好的一切工作易于完成。3)要使用固定的课本。
11.《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篇十一
安娜为了调解哥嫂纠纷来到莫斯科,在火车站与近卫军军官渥伦斯基邂逅。安娜的高雅风姿和笑容中蕴含的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使渥伦斯基为之倾倒。
安娜在归途中发现渥伦斯基也同车而行,她心神不宁,却又兴奋,回到彼得堡后,安娜和渥伦斯基在社交场合经常相遇,在一次宴会上渥伦斯基向安娜表白了爱情。他们两人单独在一起时间过长,引起人们议论,回到家卡列宁警告安娜要注意社交礼仪、遵守妇道。而这种官腔和说教反而使安娜关闭了心灵之门,从此她陷入情网而不能自拔。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关系在赛马会上终于暴露:当渥伦斯基的马摔倒时,安娜的态度完全失常。回家途中安娜向丈夫承认了她是渥伦斯基的情人,但卡列宁却要求安娜一切维持现状,只是不许在家里接待渥伦斯基。
安娜的处境越来越糟,她怀了孕,分娩时又患产褥热,几乎死去,病危时她向丈夫请求宽恕,并希望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出于基督徒的感情答应了她的要求。可是安娜病愈后又无法继续与丈夫生活下去,终于不等丈夫同意离婚,就与渥伦斯基一起到国外去了。
在欧洲旅行三个月回来,安娜思念儿子,在谢辽沙生日时,她不顾一切撞进自己住过九年的那幢房子。看到儿子她激动异常,母子俩紧紧拥抱,难分难舍。直到卡列宁走进儿童室,安娜才不得不匆匆离去。从此,安娜永远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得不到离婚许可,与渥伦斯基只能是非法结合,上流社会的大门对她紧闭,处处遭受冷遇。她只能孤独地住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想方设法消磨时间。当渥伦斯基一人外出时她就怀疑他另有新欢,因此两人发生口角。一次在争吵后安娜陷入绝望境地,一面写信发电报,一面追随渥伦斯基到了火车站。这时,她朦胧中想起他们第一次的相见以及当时一个工人被轧死的情景。这仿佛暗示了她的归宿。安娜向正在驶来的火车扑倒下去,生命的火焰熄灭了,她的痛苦也永远摆脱了。
二、安娜的形象分析
安娜是个带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色彩,但同时又无法摆脱上流社会的道德规范束缚因而充满内心矛盾的贵族妇女形象。同时,她也是一个外表美丽,情感真诚,内心世界丰富,充满生命活力的年轻女人。
当她不懂爱情时,身不由己的嫁给了虚伪,冷酷,自私自利且与自己年龄悬殊很大的沙俄政府官僚卡列宁,并与他维持了八年平静而无聊的婚姻生活。随着她个性的成熟和人格的独立,她开始对自己的婚姻状况感到不满,她越来越明白她不可能从卡列宁那里得到自己所渴望的爱情,她也不可能爱卡列宁。她的内心燃烧着一把火,这注定她不可能从一而终,而是会拼死追求幸福,宁可遭受社会唾弃,也要过上真正女人的生活。
当她与风流倜傥的年轻军官伏伦斯基相遇时,她那长期被压抑的人性和爱欲终于冲破了种种道德观念的束缚,她不顾上流社会的非难和攻击,大胆的向伏伦斯基表达了火一般的爱慕之情,俩人很快坠入情网。安娜因私情怀孕,虽切齿痛悔,又大病一场,但还是弃家而走,依伏伦斯基而生。
这也许是女人共性的悲哀,把自我全放在一个男人身上。安娜也不例外。与伏伦斯基在一起,她体验了偷偷当一个情人的甜美和紧张,品尝了私生子的痛苦和与死神相见的恐怖,经受了忏悔,认罪,再反悔,再决心私奔的挣扎,享受了与爱人相伴出国旅行的幸福舒畅......她对伏伦斯基倾注了全部的爱。可是安娜并没有意识到,她那如火如荼的爱伤害了伏伦斯基的自由,她想控制伏伦斯基的全部生活,甚至垂死挣扎时,还自己以为“他不敢不爱我,不能不爱我”。伏伦斯基感到她的爱是“沉重”的,“阴沉”的。所以他逃避安娜,这无疑是安娜走上极端的一个重要因素。
临死前的安娜不再信任任何人,她怀疑伏伦斯基与索多金娜幽会。她的思想行为处处走极端,觉得她“从来没有像恨伏伦斯基这样恨过任何人”,决心要用死来报复他,一会儿跟他大吵大闹,一会儿低三下四的向他认错。她突然有了很多错觉,一会儿像见到了儿子谢辽沙,一会儿好象伏伦斯基在亲吻她,一会儿听见伏伦斯基在说粗鲁的话,她忽然梦见一个小老头在敲一块铁板。她莫名奇妙的恐惧,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她盲然不知所措,烦躁不安,胡思乱想。她忽然热衷于梳妆打扮,心想只要打扮的漂亮了伏伦斯基就不会离开她。她一会儿决心去死,一会儿又自言自语“不啊,怎么都行,只要能活着”......安娜就是在这样的心理状态混乱和自我误导下一步步走到那火车轮下......
三、结语
这样的爱情从一开头就是一场灾难,它从伤口出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伤口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渐渐她便陷入恨意与悔意的深渊中。在这过程中,她折磨了那些无辜的人。安娜就这样由一个思想单纯的贵族妇女而演变成一个思想复杂,充满怨恨的可怜妇女,就如渥伦斯基回忆第一次见到安娜的模样。当时也是在火车站上,她是那样神秘,迷人,充满爱心,自己在寻找幸福,同时也给别人幸福,而不是他记忆中最后一刻那种冷酷,复仇的形象。安娜虽有反抗社会的勇气,然而却无法摆脱上流社会的惯性生活,即使她最后选择以死来控诉社会,她的思想也太狭隘,她的死也是犹豫不决,矛盾的,以至于在死前那一刻,她被自己的做法吓呆了。“我在哪儿?我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她想站起来,想往后闪开,可是一个庞然大物无情地撞在她的头上,拉住她的背部。
因此很明显,她的自杀并非是想与社会彻底决裂而是以死来实行报复,假如在自杀前一刻,渥伦斯伦在他身边,我想无论如何她也舍不得这样做。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不用说在当时社会,即使当代,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种因赌气而选择以死来惩罚“敌人”,解脱自己的人。
在安娜的身上,我很自然地看到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影子,某些家庭潜在的危机。生活并非太多矛盾在为难我们,而是我们将太多的时间用在缠住这些无中生有的矛盾以致于栽倒在这些矛盾的旋涡中。
【大数据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听课笔记大数据概论06-25
2017年对虾养殖行业大数据报告,对虾养殖产业大数据分析08-18
大数据讲座总结07-08
中国大数据发展07-30
大数据关键技术11-10
大数据 讲座总结11-13
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安全性探讨10-26
成都大数据技术培训学校哪家好?学大数据就业前景怎么样09-03
大数据教育管理06-23
创新创业大数据平台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