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文章:珍惜生命(精选15篇)
1.情感文章:珍惜生命 篇一
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时间,从古到今都被许多人给歌颂着,他们有诗人,有作家,有政治家,还有教育家。可见,时间有多么的宝贵!
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意义。这句话不就告诉了人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无限的价值吗?今天,我们期末考试考完了,全班同学都齐叫解放了,包老师却说:“这只是解放芗城区而已,以后还要解放全漳州市,解放全福建省,解放全中国,解放全亚洲呢!”我们听了都笑哈哈的。我也知道,虽然包老师在开完笑,但是她也在叫我们不要浪费暑假的时间,要珍惜时间。是啊,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大家不妨想想,生活中有谁不爱钱呢?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助手的脸红了。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名人也都是普通人而已,只不过是他们大都比常人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我们为什么不与他们一样呢?
漳州八中初二:泽君
2.情感文章:珍惜生命 篇二
为了向学生富有成效地加强珍惜生命的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应着重让学生加深对以下四方面问题的认识。
一、生命来之不易
一个人需要母亲十月怀胎,方能呱呱坠地。有的母亲在十月怀胎中,由于妊娠反应严重,她们或吐酸水、呕吐,或皮肤过敏又肿又痒等,忍受着长时间的痛苦和折磨。若遇顺产还好,如若遭遇难产就麻烦大了,或大出血,或大命换小命等情况,均有可能发生。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就要吮吸母亲的奶水。是母亲用香甜的乳汁把孩子抚养长大。有的母亲缺少奶水,还要节衣缩食,省下钱来给孩子买奶粉充饥。孩子病了,母亲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抱着孩子跑医院看医生,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又车接车送,即使累得直不起腰来,也从没半句怨言。孩子上学以后,教师又肩负起精心培养的重担。就是学业有成、步入社会工作了,他们好比是在高空放飞的风筝,但风筝的线还被牢牢地攥在自己家人的手中。
其实,生命不仅是来之不易的,其成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既有欢笑又有眼泪的。
这位跳楼身亡的女孩吧,大家想一想,她好不容易都长到14岁了,正是如花似朵的年龄,现在突然说离开这个世界就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了,她如此悄然离开,除了给亲人留下永远的痛之外,还有,她又怎能对得起家长的养育之恩和老师们的培养之恩呢?
二、生命需要珍惜
因为生命来之不易,所以我们当倍加珍惜。现在为什么国家如此这般地严惩酒驾?说到底还不是对生命的极其尊重吗?用四个字来概括回答的话,那就是“珍惜生命”。人们决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将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转眼间在车轮之下变为惨不忍睹的血淋淋的一堆肉泥啊!
再说了,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生命太伟大了,因此,我们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要用自身的行动,描绘出我们自己生命的最美的图画。
关于珍惜生命,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说得是真好啊!她说:“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指自己的生命),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的掌握……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决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我们再联系一下这个女孩,她的所作所为,就是对生命根本就没有好好地使用,是白白糟蹋它,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是辜负生命、不珍惜生命。倘若这位女生“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的话,也就不会再出现这次跳楼事件了。
三、坚信活着真好
有一个词语是“笑比哭好”,如果我套用该词语的话,那就是“活比死好”,也就是活着真好。不是吗,活着真好!活着可以痛饮知识的琼浆;活着可以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活着可以用双手创造财富和奇迹;活着可以用双眸看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繁荣富强。活着真好!活着可以品尝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吐鲁番的葡萄、新疆的哈密瓜;活着可以欣赏碧油油的春草、红艳艳的荷花、黄灿灿的玉米、白茫茫的雪野;活着可以学雷锋做好事,把方便与温暖送给万户千家;活着可以玩味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活着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可以饮用洁净的山泉,可以用太阳能的热水洗澡,可以骑着电动车进城返家……
有一位作家曾在《活着真好》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唯有生命最尊贵,活着胜过一切……活着可以看社会进退,人事浮沉,领略历史和人生的真谛;活着可以看潮涨潮落,云卷云舒,感悟大自然的壮丽和永恒……活着可以做自己想做而又能做的事情!活着,真好!”
我们还是再联系一下这个轻生的女孩吧,在她眼里,肯定不是“活着真好”,而是“活着真糟”,这就说明她的心理确实有毛病,像她这样的人,需要及时看心理医生。
四、学会自我保护
作为青少年学生,不但在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要学会自救,而且在平日学习生活里,更要学会自我保护。如,为了摆脱坏人的纠缠,要掌握一些简易的防身自卫术;单独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以防引狼入室;迷路时要找警察问路,千万不要盲目相信陌生人;上下学路上,要结伴而行;应学会察言观色,善于识别坏人;要学会说“不”,坚决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万一遭到坏人施暴时,要大声呼救,要冷静、机智地与之周旋,以寻找机会脱身并报警;应记住可信赖成人们的手机号码,一遇险情,便及时求救于他们等。
我们最后再联系一下轻生女孩来谈吧,她不但不保护自己,反而还自杀,实在是糊涂之至,或者是愚蠢极了。
3.珍惜生命之源 篇三
太杞人忧天了吧?北京污染了,不还可以从外地引进淡水和干净水么?比如,南水北调,到2008年南水北调中线完成,冀水将流进京城,有望解决北京的水源和水的质量。事情要真这样问题不就简单了么?
北京污染,全国更好不到哪里去,引进来的水也是污染水。国家环保局每年的环境评估报告披露的一个事实是:中国大陆内河有百分之七十遭受污染,中国大陆近海海洋面临全局性的污染,而且现在中国农村已经有近三亿人不能喝上干净卫生的水。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从外地引水进京,市民就能喝上干净的水?
那好,喝不上江河湖泊的洁净水,开采地下水总行了吧?事实是,更危险!由于污染,中国90%城市的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受各种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污染。这只是其一。其二是,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中国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缺水城市的半数以上又严重缺水,特大城市几乎全部缺水。在特别严重的京津地区,城市中的淡水量人均已不足 300立方米。国际水资源警戒线是人均1000立方米,京津地区还不到这个警戒线的1/3,同时是世界人均数的1/30,甚至低于世界上水资源最匮乏的以色列(人均水资源370立方米),中国人均淡水仅是世界人均值的1/4~1/5。还有,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另一个后果是,造成城市的降沉,各种建筑和基础设施摇摇欲坠,市民的安全也岌岌可危。
好吧,如果地下水也不清洁了甚至不安全了,那就喝纯净水吧。纯净水卫生安全吗?且不说饮水机若不定期清洗便会形成污染;再者,用饮水机必然要用桶装水,市场上的桶装水就真的是达标的干净水?一些厂家的偷工减料、桶装水的二次污染以及整个城市的水源本来就遭到污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这个问题实际上反映了今天中国人的一种普遍的饮鸩止渴的行为方式。上半辈子用健康换钱,下半辈子用钱换命。可是,到了下半辈子,钱真的能换命或换来健康吗?晚了,青春一去不复返。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也是同样的道理。前半截以牺牲环境来追求GDP,而后半截又想用GDP来治理千疮百孔的环境,也可能是悔之晚矣。因为经济的发展并不是那么简单地减掉了环境损害以绿色GDP就可衡量,且不论其他环境污染,仅仅对于今人和子孙后代的一个基本生存条件而言,到哪里去找一口干净的水喝?
4.珍惜粮食就是珍惜生命 篇四
央视“新闻1+ 1”不久前报道了一个关于节约粮食的专题,报道称中国餐饮业每年浪费的粮食可养活2亿人,每年仅大学生倒掉的食物就可以养活一千万人,在很多中小学,每天食堂里浪费的粮食也数量惊人。
浪费粮食看似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实则关系重大。且不说“粮食是国家稳定的基石”,就是在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上,对待粮食的态度也是极为重要的。而迄今,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生命之源,珍惜粮食就是珍惜生命。中国有句妇孺皆知的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费粮食自古为人们所反对和谴责。人们常常形容浪费粮食等为“暴殄天物”,是对上天赐予礼物的肆意败坏;杜甫著名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更从食物和生命的角度描述了严重的社会两极分化问题。
尽管中国近年来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中国仍然是一个穷国。令人不解的是,中国又是一个浪费大国,各种浪费现象十分惊人,在粮食问题上尤其如此。
粮食不仅是人类的生命之源,而且也是人类通过劳动创造的财富,珍惜粮食显示出对劳动的尊重。从小培养学生珍惜粮食,就是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尊重劳动的习惯。
对待食物的态度常常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素养,甚至有人说,“从对食物的珍惜程度能看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
在台湾,学校从小就教育学生珍惜粮食,很少有浪费粮食的现象。欧美国家也教育学生根据自己的食量取用食物,浪费粮食被视作可耻之事。而在内地学校,严重的粮食浪费已经成为司空见惯,见惯不惊的事情了。
面对如今社会上乃至校园里浪费粮食的普遍现象,人们很难想象就在50年前,中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饥荒。据中国官方学者的研究,短短3年间饿死人数高达三千万人以上。由于这些普通人是“沉默的大多数”,其名字随其生命的离去而湮没无闻,仿佛从未发生过一样。而在这一悲剧刚刚过去50年后的今天,很多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都不知道那段惨痛的历史,学校食堂里随处可见浪费粮食的现象。想想大饥荒时代,如此浪费粮食如何面对数千万被饿死的冤魂?
即使在今天,中国也还有很多中小学生吃不饱或营养不良。2011年,中央政府决定实施“午餐计划”,帮助贫困地区学生改善营养,但仍然难以完全解决问题。而在全球,目前仍有数亿人饥肠辘辘,每年因饥饿或营养不良致死的儿童多达数百万。
5.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作文 篇五
时间——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另人后悔的东西。一步步,一程程,已走了多远,永不停留,走过秒、分、时、日,又积成周、月、年、代。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我们应该要珍惜时间,珍惜每时每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意义。这句话不就告诉了人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无限的价值吗?”
记得我们期末考试结束时,我们全班人都说解放了。宋老师却说:“这只是解放我们学校,以后还要解放全中国,解放全亚洲。”我也知道,虽然宋老师在开完笑,但是她也在叫我们不要浪费暑假的时间,要珍惜时间。是啊,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大家不妨想想,生活中有谁不爱钱呢?
浪费时间是十分可耻的。麦金西说过:“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这让我想起了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爱迪生常对助手说。
“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助手的脸红了。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6.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篇六
一年四班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下面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带大家去感悟、赞叹生命的美好、顽强与坚韧。
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海伦·凯勒,在她一岁多时,因为发高烧,脑部受伤,此后,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后来,连话也说不出。
她在黑暗中摸索着长大。七岁那年,家里为她请了家庭教师,也就是影响海伦一生的沙利文老师。沙利文小时候眼睛也差点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辛苦的指导下,海伦用手触摸学会手语,摸点字卡学会了读书,用手摸别人的嘴唇,终于学会说话了。
苏利文老师为让海伦接近大自然,让她在草地上打滚,在田野跑跳,在地里埋下种子,爬到树上吃饭;还带她去摸摸刚出生的小猪,到河边玩水。海伦在老师爱的关怀下,竟然克服失明与失聪的障碍,完成了大学学业,海伦跑遍美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周游世界,为残障的人到处奔走,全心全力为那些不幸的人服务,她终生致力服务残障人士的事迹,传遍全世界。她写了很多书,她的故事还拍成了电影。苏利文老师把最珍贵的爱给了她,她又把爱散播给所有不幸的人,带给他们光明和希望。
7.情感文章:珍惜生命 篇七
关键词:飘,珍惜,爱情和婚姻
好的婚姻和爱情基于“般配”的基础上, “般配”把社会规律浓缩成最简短的词汇, 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表现在很多方面, 主要包括受教育情况、家庭背景、性格和价值观等等, 笔者看来, 性格和价值观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少女时代的郝思嘉, 任性地爱恋着卫希礼, 当听闻卫希礼要与表妹韩媚兰订婚时, 她如五雷轰顶。少女时代的她还不知道, 卫希礼只是她想象中的男神, 卫希礼不爱她也不值得她爱, 十多年的错付让她领悟到了白瑞德才是真正对的人, 可最终她的任性还是导致她失去了白瑞德。郝思嘉的父亲曾对思嘉说:“只有同类人与同类人结婚才是快乐的。”这一句话, 概括了笔者这篇文章的主旨, 卫希礼不是“同类人”, 而白瑞德才是“同类人”。
一、十年错付
南北战争之前的郝思嘉是南方大庄园主的千金, 出身高贵, 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貌美高傲, 受尽宠爱。面对众多贵族青年的爱慕与追求, 郝思嘉显得漫不经心, 对那些沉湎于功名享受、不思进取的平庸青年, 郝思嘉心里是不喜欢的。当卫希礼骑着白马出现在思嘉眼前的时候, 思嘉惊喜, 在她眼中, 卫希礼是那么的优秀和与众不同, 她爱上了卫希礼。一见男神误终身, 何况少女时代的思嘉被想象中的男神装满, 在十余年的单恋中, 思嘉的感情和生活都受到了影响, 例如她赌气嫁给了韩媚兰的哥哥韩查理、在战争爆发的时候义无反顾地照顾卫希礼的妻儿、错过了一直深爱着她的白瑞德等等。
郝思嘉的热情活泼中带着勇敢与叛逆, 这些性格因素都是卫希礼不具有的, 即使是在郝思嘉热烈逼问的时候, 卫希礼也自始至终没有把喜欢她说出口。卫希礼不爱思嘉这样的女孩子, 能让他心心念的, 正是妻子韩媚兰那样的女子, 因为韩媚兰与卫希礼是同类人。例如, 白瑞德在打听到卫希礼的下落后, 对韩媚兰说:“北方正在招募边防军, 俘虏中如果有人愿意宣誓投降, 到边防军里去入伍, 那么服役两年之后就可以释放自由, 送到西边去。他们曾去征求卫先生的意见, 卫先生拒绝了。”郝思嘉听完后立即跳起来说卫希礼应该在北方的军队里假装两年, 然后寻找合适的机会逃回家, 而韩媚兰与卫希礼的想法是一样的, 宁可在战场上死去都不能委身做“北方佬”的俘虏。这件事反映出郝思嘉和卫希礼的理念是根本不同的, 而爱情与婚姻需要思想的交流, 从这个角度来说, 十六岁到二十八岁, 郝思嘉盲目纯真地对卫希礼一厢情愿奉献的所有爱情, 在根本上就是错的, 志趣和思想都不投的两个人, 爱情终究是不真实的。
战争结束后, 郝思嘉完成了由幼稚到成熟的转变, 她承担起了整个家庭的责任, 失去了贵族地位的卫希礼谋生能力不足, 大部分生活由郝思嘉接济。卫希礼无法完全赞同思嘉的挣钱方式, 在他的思想中, 用囚犯做廉价劳动力是有违道德的行为, 这一点再次证实了两人思想观念的不同。寻寻觅觅, 最终却是凄凄惨惨戚戚, 每个人只有一个一生一世, 不论爱情还是婚姻, 如果一直守着不好, 那么就会错过美好。少女时期的郝思嘉, 因为仰慕而对卫希礼产生痴情, 韩媚兰在弥留之际请求思嘉照顾好卫希礼, 媚兰死了, 思嘉有机会得到和占有卫希礼, 但她慢慢醒悟了, 热烈迷恋卫希礼的心, 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消失殆尽。十年的错付让卫希礼始终在思嘉的心里装着, 思嘉为了卫希礼做了种种冒险和牺牲, 但卫希礼终究是她的海市蜃楼。
二、情归白瑞德
美好的爱情都是棋逢对手的, 思想眼界方面势均力敌, 白瑞德和郝思嘉满足这个两性价值观。白瑞德在小说中是一位迷人的人物, 他英俊潇洒, 不拘一格, 在社会的熔炉中磨练得精明能干, 如鱼得水。第一次见思嘉时, 他被思嘉的美丽大方、高傲不羁所迷恋, 他包容郝思嘉的天真与任性, 欣赏她的叛逆和可爱。在白瑞德之前, 郝思嘉两次嫁给了自己不喜欢的男人, 白瑞德想要结束这痛苦的徘徊, 终于经过一番努力和思嘉走在了一起。这两个棋逢对手的人结婚生活应该是快乐的, 可是思嘉的心中却始终装着卫希礼, 她的任性让他们的婚姻幸福大打折扣。
他与思嘉是相似的, 他们的势均力敌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 他们都有很强的占有欲, 勇敢追求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郝思嘉爱上卫希礼, 心里便笃定卫希礼也爱她, 卫希礼娶了韩媚兰之后, 郝思嘉仍然没有放弃, 想方设法得到卫希礼的消息, 千方百计靠自己的爱人近一些;而白瑞德追求思嘉时也很大胆, 他能看穿思嘉的心思, 在宴会上邀请处于守丧期的思嘉跳舞。其次, 他们都很有经商头脑, 吃苦耐劳, 用自己的手段追求财富。思嘉开设木材厂, 雇佣囚犯作为廉价劳动力, 节约了大笔成本, 为了管理好工厂, 思嘉独自一人驾着马车穿越长长的充满危险的道路;白瑞德更是凭借战争大发战争横财, 当大家都感谢和敬佩白瑞德为南方带来物资的时候, 白瑞德说:“对于我, 跑封锁线只是为了生意, 我从中谋取钱财, 如果我不能在从中牟利了, 我也就不再跑封锁线了。”大乱之世, 战火求生、重建家园的意念促使他们不择手段地追求财富, 这也无可厚非。最后一点, 他们都性情直爽, 快人快语。在庄园里的男人都在讨论战争局势时, 白瑞德毫不掩饰地说出南方不如北方的战争格局, 引起了庄园众人的愤怒;郝思嘉的直爽, 在她追求卫希礼时有明显的体现, 作为一个庄园贵族小姐, 在爱人面前, 她大声告白。在白瑞德要求她做自己的情人时, 郝思嘉脱口而出:“那我能得到什么呢?”不刻意地去掩饰, 他们总是以真性情面对周围的环境和社会关系。也正是因为这种种的相似, 白瑞德心里一直深爱着郝思嘉。
白瑞德给思嘉的爱是全面的, 从高傲任性的少女, 到成熟坚强的女人, 郝思嘉的成长之路上, 一直都有白瑞德的陪伴。他们的女儿死后, 郝思嘉彻底醒悟了, 她对卫希礼的爱是不真实的, 而她梦中要寻找的, 正是白瑞德这样的男人, 他身上的果决和深情给郝思嘉带来的是不可多得的安全感。他的宽容可以让她耍小性子、他的财富可以让她脚步轻盈地生活、他的诙谐幽默可以让她开心, 她爱白瑞德。
三、每一个白瑞德都应该被温柔以待——学会珍惜
侯孝贤《最美的时光》中有一句话:所有的时光都是被辜负被浪费后, 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 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 感叹它是最好的时光。当白瑞德像父亲一般宠着郝思嘉时, 她只知挥霍, 放不下卫希礼, 一次次伤了白瑞德专一的深情, 耗尽了白瑞德的热情和耐心, 最终白瑞德选择离开了她。郝思嘉抬起头来看看过去, 陪她细水长流的白瑞德才值得留恋, 人总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爱和被爱, 女人应该选择后者, 白瑞德般的男人的疼惜总能给人带来巨大的幸福, 值得每个女人去好好珍惜。
四、结语
英国的路易斯将爱的起源分为需求之爱和欣赏之爱, 需求之爱是不能离开一个人, 欣赏之爱是远远地望着一个人就好。少女时期的思嘉对卫希礼的爱就是需求之爱, 她对卫希礼的爱深厚而凝滞, 这种凝滞直接导致了她没有好好珍惜真正适合自己的白瑞德。《飘》作为经典的作品直接反映了女性主义兴起的潮流, 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女人全新的成长之路, 思嘉与卫希礼和白瑞德的爱情也给后来的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和感慨。我们总能从经典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现代生存的启示, 不被想象中的爱情左右, 珍惜身边实际的温情, 作者玛格丽特 • 米切尔给现代人传达的是饱含着期待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米切尔著;傅东华译:飘[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8年版.
[2]张佐娟.只有同类人与同类人结婚才是快乐的[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0 (1) .
8.珍惜生命,远离音乐 篇八
看罗大佑的现场,观众多是资深文艺中年,看崔健的现场,观众都是资深愤怒中年,但据说更多的歌手演唱会观众绝对主力是80、90后。这一晚的现场观众成分复杂,大约是接近1/2的青年人,1/3的中年人,1/4的老年组,情侣、朋友、家人组合皆有,三代人都比较热情又都不太过于激动,类似的场景我只有在二十年前的郑智化专场演出遇到过——到现在我还记得那场演出前场外黄牛党们惊异的表情,“连老太太领着五岁的孙子都一起来了!”
如此看来,中国流行音乐的市场还是不错的,可为何现实却是如此萎靡不振呢?
插播一个段子
有一次民谣歌手钟立风跟我讲起,当年他写出《再见了最爱的人》这首歌之后,水木年华的卢庚戌非常喜欢,以五千块的价格买下了演唱版权。后来在一次演出中他俩碰到,卢庚戌说,小钟啊,我买贵了啊,到音协花两千块就可以了。
插播结束
在这个夜晚之前,我对《中国好声音》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扫一眼。在这个夜晚之后,却让我对当今的流行音乐既兴奋又充满了疑惑。兴奋的是《中国好声音》里有几名歌手嗓音出色、气质独特,疑惑的是很多的歌手如此喜欢用转音、变调这些花哨的东西,歌词的处理也普遍都像是中风后口齿不清地呢喃,简单地说,就是有一种好日子不想好好过的感觉。唉,看来确实老了,跟不上当今流行音乐的脚步。
这一晚我看完演出后失眠了,在金沙中心娱乐场百家乐牌桌旁陷入了深深深深的思考中:生存还是死亡?中国流行音乐该向何处去?几年前我曾问过十三月唱片的老板卢中强类似的问题,卢老板目露凶光,斩钉截铁地回答:珍惜生命,远离音乐。
9.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作文700字 篇九
早上,闹钟“嘀嗒、嘀嗒……”地响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阳光柔和地照射着玻璃窗。突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那只受伤的狗。
这只狗很小就被邻居买回来养了。它喜欢自由自在地奔跑或悠闲地走着,还特别喜欢“汪汪、汪汪”地叫。每天晚上,它都蹲在邻居的家门口目不转睛地守护着。它似乎懂得利用时间,白天抽时间睡觉,晚上默默无闻地为主人看家。
一年后,我无意中发现这只狗长大了。它的身材很瘦,不过它的双脚却很稳定地站着。有时我眼盯着看它,而它好像害羞一样低着头。看着它那可怜的样子,我的心“砰”的一跳。我忽然想起以前我既讨厌它,又不让它啃咱家狗吃剩的骨头,我为自己的这种行为感到后悔。为了弥补我以前的过失,以后每次喂狗,我都扔给它几块骨头,那样我才得到一点安慰。然而好景不长,一天我上晚自修放学回家,听邻居们说这只狗被人打伤了腿。我听了很伤心,便焦急地问:“是哪个可恶的人打伤它的腿?现在狗在哪里?”他们满不在乎地说:“在草堆里。”可是没有一个人去看它,甚至连我也没去。
第二天早晨起床,我又听邻居们说:“那只狗可能死了……”我当时很自信地说:“这只狗不可能会死的,它只是在睡觉而已。”我不相信他们的话,因为这只狗还没有见我最后一面,所以它不可能就这样走了。我迅速走到狗面前叫几声,可它并没有理睬我,只是睁着幽黑的眼睛盯着前方,好像正在凝神看什么似的。目睹它那正在挣扎的四肢和已经布满爪痕的地面,可知它已经挣扎了好久,但它实在痛得无法爬起来了。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一个生命就这样消失了。而它那专注的.眼神还浮现在我的眼前,好像在告诉我,它是那么的珍惜时间和所拥有的东西。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它仍然为活得精彩而努力着。想到这里,我不禁问自己:我是否懂得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10.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拥抱生命的作文 篇十
7月26日,《解放日报》周末版刊发了洪昭光教授谈生活方式与健康的长篇文章《怎样活到100岁》,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当天日报零售空前热销,各便利店和东方书报亭的4000余份报纸上午即告罄。市老干部局还专门向该报表示感谢。8月15日,友人给我一份新出的报纸《上海商报·生命周刊》试刊第一期。我如获至宝,马上欣喜地读完以“关注生命、关爱自己”为宗旨的48个版面。齐总编的“仁者寿”、出品人尚书的“神奇而伟大的偶然以及无可替代的一次性和单向性”,包括周刊里一些精彩的文章,都强烈地撞击我的脑海,我的心灵深处不时发出“要珍惜生命”的呐喊。
要珍惜生命,是因为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金钱至上、权利和资本的扭曲结合等的一股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正剧烈地荡涤着许多人的灵魂。人生和人性被异化,生命被漠视,生存的本原已经被淡薄,生活的信仰已经被迷失。一些拥有权利和财富的“贵族”正贪婪、疯狂地继续掠夺;一些没有权利和才能的“草民”,利用本能的暴力或诈骗正野蛮地“积累原始资本”;既没有权利、才能,又不敢铤而走险的一般平民,失去心理平衡,患上难愈的精神压抑症。于是乎,一个怀孕的女教师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丈夫连砍78斧,在场的警察、校长、乡长、司法局长等一批冷血干部竟熟视无睹。孙子逆杀祖母、女儿勒死母亲、妻子毒害丈夫等一连串的`命案层出不穷。生命显得十分脆弱,又丧失安全。我们的社会太需要对生命的重新认识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
珍惜生命必须善待生命。我们要理智地生存。美国威廉·詹姆士先生说的好:“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就是,人们可以藉改变心态而改变自己的一生。”生活中不要老是抱怨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否则将一事无成。古有学佛者,每年只能回家探亲一次。当父亲问他寺庙生活如何时,他第一年回答:床硬;第二年回答:饭冷;第三年回答:活重。结果第四年从寺庙逃了出来。幸福在于心态的宁静和淡泊。杜甫诗云:“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如果心灵永远保持清净、自足,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极乐世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日日皆是好时节。”
珍惜生命还须拥抱生命。我们要激情地生存。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题字赠我:“创造为乐,自由为乐。”87岁的于老他患过癌症、腿脚行走不便,还激情地生活着,“坐轮椅走天下”,“每年一个新主意”,去年创办个人网站,今年成立“思想开路工作室”。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先生,在1998年6月初面对死神的威胁时,首先想到到的是“最后的微笑”,至今仍以永远微笑的精神活跃在社会的民主建设舞台上。他那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思想言论,吸引无数青年学子要报考他的博士生。曾记得一位名人说过:生活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是啊,生命中如果缺少激情,犹如一架琴键坏掉的钢琴,永远不会奏出美妙动听的旋律。
11.珍惜生命 适量运动 篇十一
运动性猝死并非新鲜事,马拉松长跑本身就是伴随一例运动性猝死诞生的。公元前490年,希腊军队与入侵的波斯军队展开了一场决定的激战,希腊军队获胜后,青年士兵菲迪皮德斯奉命跑回雅典报告胜利的喜讯。但是,当他跑到雅典时,他只喊了一声“我们胜利了”,便倒地死去。为纪念菲迪皮德斯,“马拉松”长跑运动诞生。
美国排球运动员海曼(1988年)、中国排球国手朱刚(2001年)等国内外著名运动员都因运动性猝死去世。较近的还有2015年11月10日中国国家游泳队的17岁女运动员庆文怡突然死亡。除了专业运动员,普通人参加运动发生猝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主要发生在一些剧烈、强度大的运动中,如跑步、登山、篮球等。
什么是运动性猝死
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体育锻炼者,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发病6小时内意外死亡,即为运动性猝死。运动负荷是猝死的诱因,但运动性猝死不是由运动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由运动和潜在的疾病共同引起的,也就是运动猝死者往往有潜在的疾病存在,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潜在心脏疾病是主要的诱因,心脏功能分为休息和运动两种情况,休息时各项指标是正常的,当剧烈运动时有些危险指数会升高并且变化无常。对于35岁以下的年轻运动者来说,潜在的心脏病可能为肥厚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特发性左心室肥厚、心肌炎;在35岁以上运动者中,冠心病心肌梗死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此外,运动性猝死中脑源性疾病患者也时有发生,如脑血管畸形、动脉瘤或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等。
如何预防运动性猝死
了解是否存在导致猝死的因素预防运动性猝死首先要警惕自身是否存在隐性的相关疾病,如目前最值得重视的是隐匿型冠心病,这类冠心病是指无明显症状,但经心电图检查具有心肌缺血改变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过程,粥样斑块从小到大,从冠脉不显示狭窄到显示狭窄,直到心肌缺血发生。通过对上述心脏性猝死发病机制的了解,可以借助潜在性的诊断线索来检出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的高危患者。
要注意家庭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猝死病史,以及运动本人心脏病、晕厥史;要重视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到医院做一个健康体检,心电图是不可少的,必要时还可加做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电图。
选择合适的项目已查出有心血管病如心肌炎者,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外,应注意避免情绪过激和剧烈运动,避免血压过高。
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胸闷、胸痛、疲劳不适者,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控制诱发运动性猝死的因素。感冒等疾病,患病期间或尚未很好恢复的不宜参加剧烈运动。运动性猝死在年轻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患过心肌炎,或有心律不齐等情况的参加剧烈运动应谨慎。
科学运动,增加运动量要循序渐进,以使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逐渐增强,以适应强度较大的运动量。
猝死现场如何急救
去年11月在上海马拉松比赛中,一位运动员突然倒地猝死,幸亏边上有跑友懂得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出手相救,为医护人员抢救争取了时间,最终使这位猝死者“死而复生”。事实上,在现代社会人人都掌握猝死急救技术是很有必要的,除了运动猝死急救,还有触电、溺水等外伤猝死;心血管等慢性病患者急性发病猝死等事件发生时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参加马拉松等剧烈运动者都能掌握急救术,对减少猝死导致死亡就可能会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出现猝死情况后,在场的人要立即不失分秒地抢救。
发现有人跌倒丧失意识,首先是呼唤病人,若无回应,可压眼上、下眶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来判定病人是否心跳骤停。
对心跳骤停利用电击除颤当然最为理想,但在现场一般不可能有这类抢救器材的。我们可以用“赤手空拳”除颤,手握空心拳头,在病人心前区,捶击2次,如无反应,则可再捶击2~3次。对于刚刚发生室颤的心脏,胸前区捶击有较好的除颤效果,可以使室颤消除而重新出现心脏跳动。必须注意,要及早采用,在用耳朵听不到心跳瞬息间的一分钟内,实施拳击除颤效果最好。若无反应,当即做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让病人仰卧在硬的路面上。一手于病人颈后向上托,另一手按住病人前额向后稍推,使下颌上翘,头部后仰,有利于通气。胸外心脏按压部位为胸部正中两乳连接水平,救护人员双手掌根同向重叠,十指相扣,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在病人的心前区有节奏地按压,下压深度4~5厘米,放松时保证胸壁完全复位,按压频率100次/分钟。同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30:2。
观察病人的瞳孔,若瞳孔缩小(是最灵敏、最有意义的生命征象),颜面、口唇转红润,说明抢救有效。
掏出患者咽部呕吐物,以免堵塞呼吸道或倒流入肺,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针刺或按压人中穴或手心的劳宫穴、足心涌泉穴,有助抢救作用。
急救同时,其他人员应紧急呼叫专业急救医生。
12.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篇十二
(—) 创设情境, 孕育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 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往往具有综合作用, 能强化学生的智力发展。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针对儿童情感的情境性与感染性特点, 有意识地结合教材内容, 或抓住感人情节, 或抓住重点词句创设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 可有意识地挂上总理遗像, 边放哀乐边概述首都人民悼念周总理的情况, 最后让学生思考:人民当时送总理, 心里除了悲痛至极, 还有什么?这样, 学生对文章开头一句看似简单的天气描写所蕴含的深意更容易理解, 即暗示当时“四人帮”不准人们悼念总理的政治气氛, 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和怀念之情也便油然而生。
(二) 对比体验, 激发情感
小学生的爱憎情感往往与课文中的具体人物形象相联系。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 小女孩的幻想是课文的重点。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小女孩悲惨的生活深深地感染了学生, 但他们的爱憎情感只停留在对小女孩这个人物的可怜和同情上, 无法追究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如果在课上组织一个“我和小女孩比童年”的讨论会, 通过对比, 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 使他们将简单地对人物的爱憎情感转化为对社会制度的爱憎情感, 激发同学们热爱、珍惜现有幸福生活的真情实感。
(三) 激发想象, 体验情感
想象有助于强化情感, 想象都是伴随着情感, 与体验联系在一起相互作用的。有些文章中的场面描写令人感动, 但只有当学生对所描述的场面在脑子里形成鲜明的印象时, 才能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如《再见了, 亲人》一课,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时, 可启发学生想象:假如你是一名坐在车厢里的志愿军, 你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火车站上, 人山人海, 前来为志愿军送行的有头发斑白的朝鲜大娘, 拄着双拐的大嫂, 泪痕满面的小金花等等, 直到火车快开了, 他们还是舍不得离开……学生通过想象, 入情入境, 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 不知不觉地走进文章的情感世界。
(四) 以知促解, 深化情感
情感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 没有一定的认识, 就不可能激起情感。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教学中, 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无疑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根据课文中心, 让学生课外阅读有关资料, 在查阅中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如《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中, 有概括周总理品质的中心句、中心词,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不困难。反倒是作者采用的以小见大的写法, 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对周总理的敬仰之情, 这些都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因此, 在课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周总理夜以继日地工作和生活艰苦朴素的事迹材料。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材料, 深切感受到了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俭朴的高贵品质, 内心受到感动和教育, 对周总理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五) 朗读体味, 升华情感
在情感教学中, 有感情地朗读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它既是感知课文内容的必要手段, 也是激发学生情感, 更好地体会文本内涵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对于文情并茂的散文和诗歌, 情感朗读可以引领学生走入文本所构建的情感天地、精神世界, 触摸到作者的思想灵魂, 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这样, 语文教学就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使每个生命个体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精神给养。
教学时, 有多种多样的情感朗读方法, 如教师范读、齐生诵读、个别朗读、分角色读等, 只要运用恰当, 各种方法都自有其妙处。如《丰碑》一文悲壮感人, 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 更没有激情的赞叹, 只是通过将军的情感变化, 侧面介绍了“他就是军需处长”。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真情实感地朗读, 使人物的形象渐渐地鲜活起来, 使文字与人物水乳交融, 相得益彰。首先, 教师的配乐感情范读为学生做着情感牵引和情感铺垫,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产生了共鸣。在此基础上再次齐读, 自然高潮迭起。在学习将军神态、心理变化的几段时, 则以自由读、齐读、引读等方式, 结合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领会将军的情感变化。在反复朗读中, 学生对军需处长为了他人、为了革命, 不惜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有了自己的印象:他“镇定”, 面对死亡毫无惧色;他“安详”, 对工作竭尽全力;他“不朽”, 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老战士被冻僵了, 定格了。学生通过动情地朗读, 激情的诵读, 表现出来的人物也就显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用心、用情去读, 这种情境会让学生永难忘记, 文中人物也会让学生长久记忆。
13.生命作文450字 珍惜生命 篇十三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走在路上,看见远处有几个小孩围在一起。我很好奇,走进瞧了瞧,发现他们正用小石子在扔一条很长很长的大蜈蚣,那只大蜈蚣想爬山一堵墙,可没爬几厘米,就被那群熊孩子给砸了下墙,可它没放弃,又慢慢地爬上了墙。它好像在给自己打气:“加油!我一定能爬上去!”
我好紧张呀!心里默默地给它加油打气。可是它身负重伤,快爬上去的时候,又不小心跌倒了下来,孩子们看见它跌下来,就又拿了一块砖头,以最快的速度向它抛过去,大蜈蚣正好被他们扔到了,身体被压扁了,里面的液体流了出来,可它还在挣扎,最后,他被孩子们给截成了两段。
等孩子们走了以后,我赶紧跑过去查看,啊!原来它是一只正要产卵的母蜈蚣。它想爬上墙去找一个隐蔽的地方产卵,但因为身体太重而被孩子们发现,砸下了墙。
回家之后,我打开平板,上面说虫子的妈妈被打死之后,只要卵没事就能繁殖后代,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14.情感文章:珍惜生命 篇十四
《珍惜今天,就是珍惜生命》读后感
《珍惜今天,就是珍惜生命》读后感 珍惜今天,就是珍惜生命。自从我读了这篇文章我就懂得了,我们一定要把握“今天”的`分分秒秒。 读完这篇文章,我联想到了自己。以前我一有时间我就“勤奋”地打电脑,可是在学习上可没见我那么勤奋,一写完作业就打电脑,可是我读完这篇课文,我就会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会辜负老师的希望,我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让我知道,今天是昨天的继续,又是明天的基础,因此它具有无比重要的作用,“今天”对任何一个有志士都是无比可贵的。 抓住今天,可以弥补昨天,准备明天。
15.以绘本为载体的生命情感教育 篇十五
绘本的阅读、教学与分享已经融入我的生活, 但我对绘本的亲近并非与生俱来, 而是源自生命中遇到的人和事。我想先分享两个小故事。
1. 和女儿的故事
女儿曾是个很不自信的孩子, 进取心也不强。念初一的时候, 女儿买了一本绘本《我》。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是绘本, 只是觉得这么薄薄几页书却价格不菲, 还号称世界上最美的图画书, 心里有点不以为然。没想到, 从此以后女儿竟开始慢慢改变。后来与女儿交流, 她告诉我, 就是这本绘本中的一句“我喜欢我自己!”让她慢慢开始接受自己、喜欢自己。她说, “是的, 我就是这样的, 然而那又如何呢?我可以从现在做起, 我有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啊!”改变了自我认知, 她开始有了积极的自我要求, 勇敢接受新的挑战并不断获得进步。在后来的中考、高考中, 她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影响女儿成长的因素固然很多, 但小小的《我》功不可没。这本绘本, 是她成长路上的关键转折, 为她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 让光照了进来, 一盏心灯就此亮了起来。
我恍然大悟, 小小绘本竟有着大大的妙用。随后以绘本《我》作为媒介, 我与教师、家长一起阅读, 一起解读和认识, 小小的“我”有着怎样的生命历程, 如何找到更好的自己。分享绘本逐渐成为我教育生活的一部分。
2. 和失亲同事的故事
2011年, 学校购置了一大批绘本, 并开始了以绘本为载体的生命教育教学实践。当时, 一位同事的父亲生命垂危, 婆婆身体也不好, 两位老人都住在医院, 她的情绪极为低落。我很想帮助她, 就拿了绘本《乌龟上天堂》《艾玛奶奶》《好好哭吧》给她, 告诉她或许绘本可以帮助她在悲伤无助时得到慰藉与安抚。一个多月后, 她还回了绘本, 告诉我, 多亏这些绘本的陪伴, 她正慢慢释怀, 也坦然接受了父亲的离世。我不禁想到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一句话, “仅仅凭借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 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
两则小故事, 都源于绘本, 关乎生命情感与价值, 促使我走上以绘本为载体、以情感为纽带、以提升生命品质为目标的生命教育实践之路。
二、绘本的魅力与价值
经过长期的绘本阅读及教学实践, 我愈发深刻地意识到绘本在生命情感教育中有着独特的、难以替代的意义。
1. 绘本与整个人的生命共鸣
绘本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 (甚至有些完全没有文字) , 通过图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生命故事, 是图文的合奏。绘本以自己美的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为儿童展现了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世界, 是个体生命成长的天然精神养料。
绘本以图文的方式, 让儿童的情感充分涌流, 又让成人通过绘本阅读分享自我生命的感悟。绘本与儿童的生命体验相联结, 从孩子的视角描摹儿童成长中的精神世界;让成人可以透过绘本找到孩子的生命场, 让亲子对话具备生命拓展的可能性。虽然绘本以儿童为主要阅读群体, 但是它所蕴含的生命形态、过程、情感等丰富内容, 实质上贯穿着人的整个一生, 成年人依然可以在绘本中找寻到自己生命的养料。
2. 绘本是探寻和导引个体精神生命的密码
绘本以最为简单直观的图文, 唤醒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在绘本的分享中, 读者借由绘本对象阐述观点, 实质上是生命的敞开与对话。儿童的心智水平制约着他们的认识水平, 但不可否认的是, 儿童有他们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分享中, 孩子的思考和表达也反映了其生命深处隐藏的秘密, 而这些最为核心的生命密码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是难以被发觉的。借由绘本分享, 家长和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儿童所遇到的那些关于生命认知和态度的问题, 并进行有效疏导, 从而调整他们的生命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 绘本对于发现个体精神生命, 解密个体生命密码, 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同时, 绘本还是生命解惑和导引的重要精神载体。绘本往往借助动物和老人的形象, 讲述生命成长过程中可能经历的各种问题, 甚至是别离、悲伤和死亡。通过绘本故事的阅读与讨论, 读者可以体认到自己并非唯一一个遭遇生活困境的人, 在与绘本素材内容互动中会与角色的情绪、思想或行为产生共鸣, 达至“认同”, 然后将自己从沉郁、无助的负面情绪中释放出来, “净化”心灵, 最后从绘本角色应对问题的态度与解决方问题式中“领悟”, 找到自己的应对方法。一句话, 绘本可以让人从具体的书面故事阅读与讨论中感悟到美好的生命情感, 从而建立起清晰、正向、主动、振奋的生命信念。
3. 绘本传达生命智慧
绝大多数儿童绘本主题和内容都是传达勇敢、自信、诚实、乐观、善良和宽容等美好情感与价值。这些主题通过形象生动的绘本影响着儿童, 对儿童形成良好的生命态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些生命智慧体现在绘本中, 就是塑造出许多生命榜样。它们或坚强勇敢, 或机智坚韧, 或谦恭有礼, 或与人为善……如《小恩的秘密花园》中的小恩, 《叔公的理发店》中的叔公, 《小喜鹊和岩石山》中的小喜鹊等, 都是很好的生命榜样。这些榜样角色, 直接或者间接地遭遇着儿童生活中普遍遇到的问题, 它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好地解决了问题。这就为儿童遇到类似情景时应如何认识生命、怎样解决矛盾和问题作了很好的示范。
学习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儿童可以从绘本中发现自己的影子, 并在内心产生强烈的对比和冲突。在绘本的阅读对话中, 儿童与成人、同伴、图画书进行对话, 一点一滴地建构个人多元知识体系和观念。儿童通过阅读思考、对话讨论启动生命的自觉, 找到解决生命问题的方法, 从而提升生命智慧, 获得生命成长。
一句话, 绘本生命教育的核心机理是:榜样带来感动, 感动带来自省, 自省带来改变。
4. 绘本唤醒生命潜能
绘本最值得强调的是它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这是绘本真正体现其价值、发挥其作为生命情感教育媒介的关键所在。它有趣、故事性和艺术性强, 孩子喜闻乐见;它简洁、能够打动心灵, 表现生命的意义。
绘本中的文字非常少, 但正因为少, 对作者的要求更高:必须精练, 用简短的文字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必须风趣活泼, 符合孩子们的语言习惯。因此, 绘本作者往往对文字仔细推敲, 再三锤炼。
绘本利用图画讲故事, 把原本属于高雅层次、仅供少数人欣赏的绘画艺术带到了大众面前, 尤其是孩子们面前。这些图都是插画家精心绘制的, 讲究技法和风格, 讲究精美和细节, 是一种独创性艺术。可以说, 好绘本中每一页图画都堪称艺术精品。
读绘本绝不仅仅是读文字, 而是要从图画中读出故事, 进而欣赏绘画。绘本不仅为孩子创造了一个感性世界、一个故事王国, 而且为孩子创造了一个无限可能的幻想世界。这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还有情感发育等, 都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三、以绘本为载体的生命情感教育
近几年, 我一直在进行以绘本为载体、以情感为纽带、以提升生命品质为目标的生命情感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这种实践和探索活动从学校走向社会和家庭, 从课程学习到家庭教育到亲子阅读, 再到举办家庭绘本悦读会, 慢慢走出了一条全方位、多形式、见效果的生命情感教育的路子, 也让我有了许多感悟与思考。
1. 对教育本质的理解
通过不间断的实践与探索, 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真正的教育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生命引领生命。生命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 促进个体生命的自觉与自省, 帮助个体形成适切的生命态度, 使之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俗世生活中做出对的、无悔的选择。为此, 作为生命情感教育者的教师或家长, 要学会阅读生命, 了解和理解生命的独特性, 接纳差异, 包容不同, 相信生命内在的智慧;必须要有丰富的情感和心灵, 努力使自己成为生命的榜样, 才能更好地引领生命的成长。
2. 对绘本使用的认知
要增强绘本这种生命情感教育重要载体的有效性, 必须把握选材、教法、提问和教师情感等几个关键要素。
首先是绘本的选择。要依据对象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 挑选图文质量好、有可供挖掘与拓展的深刻内涵和丰富意蕴的绘本。我们的校本课程《慧心课》就是以优秀绘本故事和教育电影等为载体, 通过对缤纷多彩故事的阅读、观看、分享、交流和探讨, 探索在简单平淡的生活中每一个独特生命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借故事去领悟、去感觉、去叩问、去创造生命的丰富多彩, 让心灵更丰盈更智慧。
其次是使用方式方法的选择。猜读、讲读、演读、品读等, 都是绘本使用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可使看 (图) 、读 (字) 、问 (问题) 三者综合有机运用。
第三是掌握“问”的艺术, 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与创造精神。“发问、提问”是引发学生“思考”达成学习成果的重中之重。苏格拉底有言, “没有其他方式比师生间的对话, 更能增进沟通能力, 更能启发思考技能”。教师通过同孩子的答问、体验与分享, 了解孩子的思维、困惑及生活背景, 进而给予适时的、真实的关怀与陪伴。
3. 成人绘本阅读的新探索
日本著名纪实作家柳田邦男认为, “绘本一生要三读—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 第二次是自己养育孩子的时候, 第三次是自己进入人生后半期的时候”, “人到了后半生, 更应该总是把绘本放在身边, 慢慢地、用心地阅读。在只顾工作的奔忙中遗忘了的那些珍贵的东西—幽默、悲伤、孤独、相互扶助、别离、死亡、生命, 会像烤画一样浮现出来!”可见, 绘本不仅仅属于孩子, 也同样属于成年人, 向成人阅读拓展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探索。
现在的成年人, 每个人都在生活的重压下忙碌, 然而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依然藏着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他有年少的情怀、青涩的梦想和隐秘的爱情……体贴、温暖且充满善意的绘本, 只那么轻轻一“拨”, 就将日积月累的委屈和不甘释放了出来, 原来每个人都和我一样孤独!在绘本里邂逅的我们, 虽然还会寂寞, 但从此不再孤单。这种感觉真是好极了!
因着对绘本的一份执着与热爱, 我在自己家里办起了“红枫家庭绘本悦读会”。屈指算来, 悦读会已办了整整36期。绘本品读, 让我们看到美好, 看见心灵。读着议着, 我们对生命的感悟加深了, 对生活的抱怨减少了, 勇气与智慧增多了, 幸福的滋味就慢慢浮现。就这样, 读绘本, 看世界, 品人生, 感受美, 持之以恒, 潜移默化, 春风化雨。有些东西无法预见, 但影响深远, 绘本悦读会如同播撒种子, 他日花开, 值得期待!
【情感文章:珍惜生命】推荐阅读:
体会文章的情感06-27
关于情感教育的文章09-12
推荐好看的情感励志文章08-17
关于珍惜友谊的文章08-08
情感文章我愿意你愿意吗08-21
雨是我心情的风景情感文章07-28
你相信有天堂的存在吗_情感文章08-22
朗读短篇文章励志文章07-22
肩膀情感美文06-21
品味情感散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