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少儿百科全书》有感

2024-07-19

读《少儿百科全书》有感(通用11篇)

1.读《少儿百科全书》有感 篇一

读《少儿百科全书》有感

直属小学二(5)班

吴思霈

记得有位作家曾经说过:“书是知识的源泉。”是啊,一本好书会使我们受益匪浅。就在这个暑假期间,我和爸爸读了一本书,名叫《少儿百科全书》。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后,我想:这本书可以解答我心中的很多问题吗?我带着问题打开了这本书。

这本书里面有十大类,分别是:太空、地球、环境与生态、生物界、世界的大陆、文化、历史与政治、科学、技术、人体。

在生物的章节里,我认识了许多前所未闻的植物。比如有见血封喉的巨毒树——箭毒木,它的毒汁只要进入人体中,马上就会使人的肌肉松弛,血液凝固,心脏停止跳动而死。还有关门捉虫的猪笼草,它非常喜欢吃各种昆虫。植物世界真是千奇百怪,无奇不有,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这本书还介绍了有趣的动物世界:有五颜六色的热带鱼;凶猛动物,如:百兽之王——老虎;有珍奇动物:国宝熊猫、一生中有一大半时间都在睡梦中渡过的树懒,还有千奇百怪的鸟、鱼类和昆虫。我了解到它们为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动物、保护动物,保护好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

在科技博览中:我了解到我最喜欢吃的冰淇淋是由3000年前的中国人发明的,古人把冬天的冰存起来,到了夏天就把牛奶、糖、香料等搅和在小冰块里食用,这就是最早的冰淇淋。它的制法是通过13世纪一个名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人传到意大利,又通过英国王室传到了整个欧洲,然后又传到美洲,最后在全世界普及开来。这篇文章令我明白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但科学技术是无国界的,没有国界,这就意味着全世界的人可以共同开发研究,和切实有效的共享。

在历史名胜与文化艺术章节中也令我开阔眼界,增加许多课外知识和历史的知识。

我读了这本书后,懂得了许多道理,明白了许多事情,丰富了见闻。大千世界充满了丰富的知识。每一本书都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老师,在它的陪伴下,不知不觉之中,我开阔了视野,懂得了道理,陶冶了情操。我渐渐的长大,变得更加聪明睿智起来。

二〇一一年六月六日

后记:

第一次写,曾皓是在我的帮助下,以他的口述为主,如果写的不好,请曾老师指正!

作为父母,有时候我会过分地要求孩子会这会那,但细细想来,我一个大学生都不懂的知识,为什么要求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就都懂呢?通过这次老师号召的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我和孩子共同买了一本我们都很感兴趣的书——《少儿百科全书(第二辑)》,读后感触很深,许多知识我与孩子是同一个起点,在这热烈的读书氛围中,我和孩子一样学到了许多知识,受益匪浅。曾老师的这次读书倡议非常好,在孩子成长中老师的教育很重要,同时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我一定会尽力负起家长的职责,配合老师,将孩子教育好,使他将来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2.读《少儿百科全书》有感 篇二

在《四库全书总目·集部·诗文评类》提要中, 四库馆臣指出了文学批评中的两种现象:“才者能知”与“知不及才”。不烦一一列举如次。[1]

1.其论“才者能知”者:

(1) 《石林诗话》 (均指四库提要, 下同) :“然梦得诗文, 实南北宋间之巨擘。其所评论, 往往深中窾会, 终非他家听声之见随人以为是非者比。” (2) 《蛩溪诗话》:“然彻本工诗, 故能不失风人之旨, 非务以语录为宗, 使比兴之义都绝者也。” (3) 《诚斋诗话》:“万里本以诗名, 故所论往往中理。” (4) 《后村诗话》:“盖克庄于诗为专门, 而德秀于诗则未能深解, 宜其方枘而圆凿也。” (5) 《修辞鉴衡》:“构在当时, 实以文章名世, 宜是编所录, 具有鉴裁矣。” (6) 《颐山诗话》:“盘亦能诗, 王士祯《池北偶谈》尝载其数篇, 深许其工。故其评论古人, 多中窾会。盖深知其甘苦, 而后可定其是非, 天下事类如是也。” (7) 《容斋四六丛谈》:“所论较王铚《四六话》、谢伋《四六麈谈》[2]特为精核。盖迈初习词科, 晚更内制, 于骈偶之文用力独深, 故不同于剿说也。” (8) 《余冬诗话》:“夫以讲学之见论文, 已不能得文外之致, 至以讲学之见论诗, 益去之千里矣, 则何如不作诗文, 更为务本也。” (按, 此条从反面立论。)

2.其论“知不及才”者:

(1) 《解颐新语》:“然汸诗有名于当时, 而此书乃多谬陋。大抵皆袭旧文, 了无精识, 好大言而实皆肤词。” (2) 《蠖斋诗话》:“闰章诗深婉蕴藉, 世推作手, 而诗话乃多可议。”

四库馆臣指出两种相反现象, 而其《颐山诗话》提要中明言“盖深知其甘苦, 而后可定其是非, 天下事类如是也”, 则其倾向明矣。盖馆臣以为“才者能知”可称公理, 又对“知不及才”者颇致不满。

二.“才者能知”论

在中国古代, 文学批评家往往由作家“客串”, 故曾存在一种“才者能知”的论调。

最早或可追溯到曹植《与杨德祖书》:“盖有南威之容, 乃可以论于淑媛, 有龙渊之利, 乃可以议于割断。刘季绪才不逮于作者, 而好诋诃文章, 掎摭利病。”[3]谓批评者之文学素养, 至少当与作者等量齐观, 方可批评。故批判刘季绪之“才不逮”而妄议。葛洪《抱朴子·广譬》:“不睹琼琨之熠烁, 则不觉瓦砾之可贱;不觌虎豹之彧蔚, 则不知犬羊之质漫;聆《白雪》之九成, 然后悟《巴人》之极鄙。”[4]意谓提高修养而后能识高下。而后刘勰《文心雕龙》辟《知音》一章, 专论批评与鉴赏, 云:“岂成篇之足深, 患识照之自浅耳。”亦谓论者应具修养。又云:“凡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 务先博观。”[5]细别之, “操千曲”与“观千剑”, 一是实践, 一是观摩, 统谓“博观”。此即如何“有南威之容、龙渊之利”、如何“才逮于作者”之路径。

宋吕祖谦《诗说拾遗》:“诗者, 人之性情而已。必先得诗人之心, 然后玩之易入。”[6]所谓批评者之修养, 即此“得诗人之心”, 无诗人之心, 则论诗无凭。而诗人之心如何得之?则固当“习为诗”。刘克庄谓:“诗必与诗人评之。……不习为诗, 于诗家高下浅深, 未尝涉其藩墙津涯, 虽强评要未抓着痒处。”[7]宋项安世《项氏家说》:“大抵说诗者皆经生, 作诗者乃词人, 彼初未尝作诗, 故多不能得作诗者之意也。”[8]强调先习作诗之必要, 否则有如隔靴搔痒, 不得要害。而作诗者, 才能不高亦不得要领。方东树《昭昧詹言》称:“既非身有, 其言或出于揣摩, 不免空华目翳, 往往未谛。”[9]综论之, 则评诗者, 须得诗人之心, 欲得诗人之心, 必先作诗, 更须作得好诗。此则刘勰“操千曲”之一路。至于杜甫《偶题》云:“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诗人自道, 尤可注目。其谓唯作者知其作品, 则未可坐实。论者若得诗人之心, 谁谓不能许为知音?

论者善作, 实际中往往有之。陆机作《文赋》即一例。其谓:“余每观才士之所作, 窃有以得其用心。”陆机之“得其用心”, 正由其本善于创作。故李善注《文赋》引臧荣绪《晋书》:“机妙解情理, 心识文体, 故作《文赋》。”[10]司空图于《与李生论诗书》中论“韵外之致”, 而列举其创作之实例, 可见持论正有创作经验为依托。

钱锺书先生谓:“刘勰与嵘为并世谈艺两大, 亦复词翰无称。”[11]于今观之, 刘勰钟嵘固绝少词翰传世, 然其于当时之世, 亦可称有文名。《梁书·刘勰传》载:“今定林寺经藏, 勰所定也。……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 必请勰制文。”文章本刘勰所能者。至于钟嵘, 《南史·钟嵘传》:“衡阳王元简出守会稽, 引为军朔记室, 专掌文翰。……迁西中郎晋安王记室。”“记室”之职, “专掌文翰”, 非深于文翰者不能任之。故钟嵘之创作, 当受重于其时。

诗人之论诗, 最典型者莫过于所谓“论诗诗”。如杜甫、戴复古、元好问的论诗诗, 都是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之作。[12]

三.“才知无涉”论

“才者能知”亦有反调者。曹植“南威龙渊”之论, 唐孙过庭《书谱》评之曰:“语过其分, 实累枢机。”[13]书学中此类持论正不少。如晋卫夫人《笔阵图》云:“善鉴者不写, 善写者不鉴。”[14]严分鉴者与写者。唐张怀瓘《书断》:“语曰:‘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 何必备能而后为评?”[15]其《书议》又云:“古之名手, 但能其事, 不能言其意。今仆虽不能其事, 而辄言其意。”[16]均以为不必“备能而后为评”。苏轼《次韵子由论书》:“吾虽不善书, 晓书莫若我。苟能通其意, 尝谓不学可。”[17]王世贞《艺苑卮言·附录三》:“吾眼中有笔, 故不敢不任识书;腕中有鬼, 故不任书。记此以解嘲。”[18]东坡、弇州俱作戏语, 非真不善书者, 固不可胶着坐实。然其俱分“善”与“晓”为二事, 不相关涉。

文学实践中, 善论者未必兼是善作者, 又往往有之。如《诗品》列陆厥于下品, 却称其“具识丈夫之情状, 自制未优, 非言之失也”。[19]又如严羽, 历代对其创作造诣批评甚多。胡应麟《诗薮》:“宋末严仪卿识最高卓, 而才不足称。”[20]徐桢卿《与同年诸翰林论文书》二:“独喜沧浪语语上乘, ……而严诗故元人耳, 岂识见、造诣殊途乃尔。”[21]徐世溥《溉园诗集序》:“使李、杜论诗, 未必及严羽, 然羽曾无篇语传者。”[22]王士祯亦谓:“仪卿诗实有刻舟之诮……大抵知及之而才不逮云。”[23]皆不满沧浪“才不及知”之病。“才不及知”亦正“才”“知”无涉之一证。而“知不及才”者, 更是常例。历来作者多而论者少, 正由此也。

四.今日未必“能而后评”

钱锺书先生云:“必曰身为作者而后可‘掎摭利病’为评者, 此犹言身非马牛犬豕则不能为兽医也。”[24]所见尤深。古者文艺批评未尝真正独立, 作者而兼评者, 实不得不然。唯二者性质各异, 终有鸿沟横亘, 不可全然混一。《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25]指出创作与鉴赏批评遵循不同之逻辑过程, 固不相类。然谓二者绝不相涉, 亦过分之论。评者善作, 对其批评事业自当有非凡裨益, 可谓如虎添翼。而不善作者, 诗心文心之所欠, 则以博览群书而得之。刘勰之“博观”, 实包含“操千曲”与“观千剑”二途, “操千曲”不可得, 则不妨“观千剑”。当世学科已自独立, 创作与学术未必合流, 已是常态。今之学者, 固不必要求兼善创作。其博取群书, 知识经验可在一定程度补其实践经验之失, 加以天赋运用, 亦可成大家。若更兼善作, 或可增其识见, 助其拓出新境。

摘要:在《四库全书总目·集部·诗文评类》提要中, 四库馆臣指出了文学批评中的两种现象:“才者能知”与“知不及才”。考察文学批评史, 两种观点分庭抗礼;而考察文学史, 论者善作有之, 不善作者亦有之, 并不能断其是非。而在学科独立的今日, 创作与学术已未必合流;今之学者, 兼善创作固佳, 不善创作亦未必不能有所成就。

3.读《少儿百科》有感 篇三

人一代一代繁衍下去,知识的积累和传承从来没有停止过。它只是启迪了人类的智慧,升起了人类文明的曙光。从行走到太空行走,从打柴取火到权力时代,从刀耕火种到科学种田,从吃血喝血到健康饮食,都证明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知识的积累。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从未停止过知识的脚步。在陕西省xi市半坡遗址,不仅可以发现狩猎工具,还可以发现一些农业工具,如鱼鳔、鱼叉、石刀、石斧等用于生产。当时,人们用打磨锋利的石刀和石铲平整土地,在烧毁的荒地上种植谷物和蔬菜,经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现代农业科技:20世纪70年代的主要做法是轮作、混牧、混牧、增加有机肥施用、生物防治、少免耕、减少化肥、农药和机械投资。

4.读《百科全书》有感 篇四

读过这本书后,我发现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

首先我在第一册的《地球探索》中,我了解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是与地球的公转有关。我还了解到太阳系是由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和众多的卫星、慧星、小行星构成庞大的家族。但在银河系里,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就有20xx多亿颗;

还有地球地球表面的71%被海洋覆盖着。海底世界奇妙无穷,但至今还有98%的海床未被人类勘探过,至于外壳上的七大板块则不停地漂移。每隔30年,我们居住的这颗星球就要轻微震动一次……

在第二册的.《科学探索》中,我知道了为什么天空中有云朵;为什么樟脑丸会消失不见;天为什么会下雨。这一切都是物理现象:空气中的水蒸汽过多时,就形成了云。这就能说明为什么早上的时候云最多,那是因为早上温度低,水蒸汽多的原因。而当温度突然下降时,水蒸汽就液化成小水滴,从空中滴落,这就形成了雨。樟脑丸在衣橱中消失是发生了升华这种物理变化,因此在你打开衣橱时刺激性气味就会扑鼻而来。在第二册中,我了解了无处不在的黄金分割、四色之迷、寻找“幽灵粒子”、我们能不能穿越时空……等等等等,这些知识又使我了解到了科学,学会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分析这些重要的东西,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奇闻异事我也可以通过科学说法来解答他,这些知识都丰富了我的生活经验,让我不断的健康成长。

在第三册的《历史探索》中,我了解到了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埃及艳后、金字塔工程……等等等等。历史使人明智,因为了解历史,可以学习前人的正确做法,并且改到自己的错误作风,以免重蹈覆辙。这样可以使人们在成功的路上少一些坎坷崎岖,为自己铸造一条平平的道路。

在第四册《生物探索》中,我了解到地球上最早的植物大约出现5。5亿年前。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现存的动物只有原来地球上的动物的十分之一。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持了自然界的持续发展,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5.读《百科全书》有感 篇五

比如说死海吧,它位于约旦和巴基斯坦之间,水面低于海平面392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也是世界盐度最高的天然水体之一。尽管名字很吓人,实际上一点都不可怕。再说说死海的形成吧,死海的形成是由于流入死海的河水不断的蒸发,矿物质大量沉积的自然条件造成的。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湖水含盐量极高,游泳者很容易浮起来。水中只有细菌,没有其他动植物,岸边也没有花草,所以人们称之为死海。

又比如乌贼,乌贼又叫墨鱼,生活在远洋深海里。他有一套施放烟幕的绝技,体内有一个墨囊,其中的墨腺能够分泌墨汁,遇到危险,墨囊收缩放出墨汁欺骗敌人,自己趁机溜之大吉。还有一些乌贼是动物里最会变色的,通过变色来伪装自己,或者吸引配偶或者吓退竞争者。

6.读《百科全书》有感 篇六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内容很丰富,分“地球家园”、“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文化生活”四大内容。其中“人类社会”分册里说的是:我们人类的起源,人类是由树进化成古猿,再进化成人猿,直立人,最后才慢慢进化成现在聪明的人。

从“地球家园”里“动物世界”里,我知道了四不像就是麋鹿,即头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天哪!完全是四像吗!动物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文化生活”中的“中华民族”里告诉我了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5个少数民族,住在云南省的就有25个,其中白族、傣族、哈尼族、阿昌族等,都是全国其他省区少有的民族。可以说,云南是我国多民族的家园。

“科学技术”里的“宇宙太空”让我学到了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亮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7.32166日,也就是27天7时43分11.4秒,我觉得他跟我们地球自转时间相差太大了!

7.读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有感 篇七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有感1

最近,我读了《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我知道了很多有趣的知识。这本书内容丰富,让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植物王国中的有毒植物,荒漠勇士,等等。

我先给你说说有毒的植物吧!箭毒木就是其中之一。它的树皮能分泌出有剧毒的乳汁,称箭毒。当地居民曾将这种乳汁涂在箭头上用来狩猎,当它进入动物的血液后能使动物的心脏立即停止跳动。因此,这种树又被称为见血封喉。

还有一种植物――胡杨,它耐寒,耐旱,生命力极强,树身高达15―30米,它自身还能储存水分,被人们称为荒漠勇士。而且它能在沙漠中长1000年不死,死后站立在荒漠上1000年不倒,倒后在荒漠上1000年不烂,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啊!

这本书对我的启迪很大,它让我知道和了解了很多植物,也让我知道了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我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读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有感2

今天,我在《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自然环境》分册里看 到:生物资源衰退的原因,首先是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人口的增 长和森林被砍伐,生物正在失去栖息繁殖的环境。我国特有的大熊 猫,由于食物—箭竹枯萎,正面临挨饿、死亡的危险。濒临灭绝 的珍稀鸟类朱鹃,原来分布相当广,因为人类滥砍树木,使它们 失去营巢繁殖的条件,数量锐减。1980年,这种鸟全世界只有十五 只,在我国陕西洋县有十一只,其他四只在日本。

其次是乱捕滥伐。由于大量开荒种粮,导致植物资源急剧下 降,如银杉、银杏、连香树等均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由于过度猎 捕,使不少野生动物灭绝。盛产黄鱼、墨鱼、带鱼的舟山渔场,由于过度捕捞,近年来产量急剧下降。尤其是黄鱼,已不能形成鱼 汛。同时,工业“三废”的排放和化学农药的使用,污染了大气和 水,危害生物的生存,使野生动物数量明显下降。因此,保护生态 资源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迫切任务。

我是热爱大自然的孩子,特别喜爱一些叽叽喳喳的小鸟。

一次,我上街买东西,看到一个人在卖鸟,我很气愤,便走过 去和他说理。他不听劝告,我也没办法了,只好用仅有的买其他 东西的钱买了一只可怜的小鸟,让它回到自己那温暖的家—大自 然。

同学们,你们看!人类的益友在不断减少,难道你们忍心吗? 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家园—大自然,使它变得更加清洁、美 丽、富饶。

读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有感3

近期,我阅读了《中国少年百科全书》认识了不少的科苑精英,了解了我国的科学发展史,获取了许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从而,知道了我们现在的高科技的生活来之不易。

认识了不少的科苑精英。有古代科学家托勒密,培根,哥白尼,牛顿,祖冲之,达尔文有现代科学家华罗庚,吴健雄

了解了我国的科学发展史。1500年前,祖冲之确定,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6之间;张衡在1800年前,制造了可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测验地震的仪器;1570年左右,李时珍花了30年的时间写了《本草纲目》;钱三强在1946年底证实了原子核是一分为三。

获取了许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我知道了:太阳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主要包括太阳和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叫做行星。像月球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太阳系的9大行星,以直径大小排序,依次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水星和冥王星。9大行星沿着各自的轨道,一面自转,一面朝同一方向围绕着太阳公转。由于它们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不同,所以公转周期也不同,例如,水星距离太阳最近,公转轨道最短,公转一周只需80多天,而冥王星公转一周,则需200多年。在太阳的周围还有成千上万的小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行。这些小行星主要分布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它们主要是由岩石和金属块组成,有的直径只有几千米。

围绕太阳运行的还有一种形状特别的星球,它们拖着长长的尾巴看上去像一把扫帚,叫做彗星。彗星公转的轨道又扁又长,在地球上看到它们的机会很少,例如哈雷慧星,每个76年才光顾地球一次,人们最近一次观察到它是在1986年。

科学史上的许多事实都告诉我们,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和了解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也是如此。

随着科学技术的展,不仅让我们研究地球,还可以研究宇宙,利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进入宇宙,接近遥远的星球,探索奥秘

读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有感4

清晨好时光,朝阳似霞,我在窗外小鸟啼叫中醒来,妈妈已经做好了早餐香味从门缝间飘进,我猛的吸了一口从床上弹起来迅速的穿好衣服。吃完早饭我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呢。我在心里暗暗想到。

在我一顿猛如虎的操作三下五除二的解决掉了早餐,这孩子吃这么快干什么还没听完妈妈说的我便跑到房间找出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人类家园。从中知道了人类是经过与自然斗争而从古猿中进化演变而来的,他们以洞穴为家,他们的生活十分艰苦,经过进化能发明使用粗糙的石器,他们通过制造工具等促进了他们的进化和发育。从远古到今天,我们的世界就像一个不停旋转的万花筒,总能把新鲜有趣的东西带到我们面前。给我印象最深的一这本书仿佛让我看到了一副画面,原始人类向我展示着他们的智慧。

合上书本,我静静地想,有时候越是睁大眼睛看,就越会发现未知的远比学到的多;越是向前走,就越会发现前面的路更值得用知识去探索,正是这种永不满足的好奇心,让我更加热爱我们的地球,也让我渐渐长大。

每一本读物的意义都让我懂得了很多,它大大的激发了我认识探索的兴趣。读完了这本书或多或少的找到了一些属于自己的发现和好奇,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收获。你们说是不是?

读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有感5

寒假里,闲着无聊,便想找本书看看,我看见了《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便拿起了它,仔细品味起来。

读了这本书后,我才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只不过是一个书海中毫不起眼的小水珠,要学的还有很多!我不禁佩服起这本书!

这本书告诉我很多我不知道的奥秘:医学巨著《本草钢目》共 卷,有药物 9 种,植物药 09 种,其它为矿物及其它药物,新增了 种药,附有药物图 09副幅,方剂 09 副,约有 000多首是李氏自己收集与拟定的,以松驰情绪,还知道了《霞客游记》以日记为主,共 篇名胜游记,写 ~ 9 年间的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作为详细记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书啊!

这些知识让我恍然大悟,明白了无穷的奥秘,正等待着我们去探索研究,只有热爱学习,取求上进的人类才会获得。

我以定要从现在起,踏踏实实地打牢学习,学好基础,勤奋好学的钻研功课,为将来探索研究更多的学问,作好充分的准备。让我们出发吧!

读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有感6

去年寒假里,大舅送给我一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并鼓励我要好好学习,多从书中吸取营养,多增长见识。这套书共有四本,有地球家园,有人类生活,有文化生活,还有科学技术。我马上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我印象最深的是科学技术这本当中的第一百零四页,上面讲了数学最早的计算方法,相传古代人用手指数数,但只有十个手指,所以他们发明了十进制,后来他们又用石子来表示物体的多少,自然数就是这样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读完这本书,我还从中知道了许多以前所不知道的知识:如数学中的数字是由阿拉伯数字演变而来的,我国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第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84。43米,物理学中的地心引力是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个不经意的现象中发现的,还从书中看到了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的一句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能撬动地球。”这句话深深吸引了我,我很想知道这其中的科学道理。通过看书我知道了诺贝尔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用发明获得的奖金成立了诺贝尔基金会,用来奖励那些为科学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我以后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探索发现,很想获得诺贝尔奖,为科学做出贡献,也要为祖国争得荣誉。在与《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相伴的日子里,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智慧。它像一盏灯,在我最黑暗的时候,帮我照亮了前方的路。它像一杯甘甜的水,在我最口渴的时候,滋润了我的心田。它又像一位老师,在我迷惑不解的时候,为我指点迷津。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我还时常能在梦中梦见它,它像我的好朋友一样,我走进了它,它也走进了我。

读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有感7

看了<<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中的航空航天章后,我认识了蒙哥尔费兄弟,中国航空先驱冯如,莱特兄弟,还有飞艇制造家齐伯林。还知道了各种关于航空航天的知识!比如说:飞机为什么能上天,直升机的原理,黑匣子的用处等!

传说在14世纪末,一个被称为“万户”的中国人,就想到用火箭作动力进行飞行试验。他在座椅背后安装了47支当时最大的火箭,并让人把他捆在椅子上,两手各持一个大风筝,然后同时点燃火箭。万户的勇敢尝试虽遭失败,但他却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的力量做飞行试验的人。

这短短的一篇文章就能体现出我们中国人的勇敢和创新。并得知我们在飞天上有一个“第一”,虽然这个“第一”失败了。当我看完‘飞机为什么能上天’这短短的一个小章目时,我知道了飞机在起飞前,先在跑道上加速行走一段距离。由发动机产生的动力克服空气阻力(起飞时还要克服与地面的摩擦力),推(拉)动飞机前进。空气从机翼表面流过,由于机翼上下形状的差异,上表面的空气流程长,速度快,压力就小;下表面的空气流程短,速度慢,压力就大。这样,当上下压力差超过飞机的重量(重力)时,飞机就可以离开地面,飞向空中了。

8.读《百科全书造纸术》有感 篇八

四(2)班陆雪蕊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我们的学习也离不开纸。那纸究竟是什么时候又是谁发明的?我在阅读课上阅读了《小学生百科全书》中的造纸术是谁发明的这篇文章,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在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对文化与科学的传播来讲造纸术是最重要的。据史料记载,一千八百年前,东汉一个名叫蔡伦的人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技术,造出了物美价廉的“蔡侯纸”,纸张从那时起被普通使用了。

纸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我们要节约用纸,用完了一面的纸反面还可以用呢。纸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有了纸书才变得如此精致和方便;绘画艺术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在纸还未发明以前,人们用甲骨、竹简和布来书写、记载材料。但是甲骨、竹简都比较笨重,听说秦始皇一天光阅读奏章,就要整整一车;布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也不适于书写。纸的发明来之不易,我们要节约用纸,要尊重和珍惜前人留给我们的劳动成果。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小朋友把还没用完的纸撕掉,你不知道,你撕掉一张纸等于剥去小树一张皮。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们一味的浪费,将来小鸟的家将在何处?

9.读科学百科有感 篇九

《神奇的苹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说的是将两个苹果吊起来,中间距离5公分,然后使苹果静止下来不再晃动,在两个苹果中间用力吹气,让两个苹果分开。可令人惊讶的是,两个苹果会越来越靠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其实它告诉了我们,流动的空气压力是比较小的,当你在吹气时,苹果中间的空气压力比外侧的压力小,所以,苹果外侧的空气,会使两个苹果向内移动。为了证明这件事,我还用了两张纸做了个实验,结果还真是这样。

你们见过彩虹吗?夏天的雨后,有时天空中会出现一道彩虹,幼稚的我在那时后还以为是仙女们施的魔法。但我看了这本书以后,知道了:其实彩虹是飘浮在空中的小水珠反射太阳光而形成的,这是因为下雷阵雨,水珠比较大,很快天气转晴后,水珠在空中反射太阳光,所以形成了彩虹。

蜗牛是如何躲避天敌的呢?我在这本书中,也找到了答案。原来,蜗牛是夜间出去,来躲避捕食者的。这样也避免了阳光的照射而被晒干。如果天气太热太冷的话,蜗牛会用一层粘液把蜗牛壳的入口封起来。

如果让你把一个煮熟剥好的鸡蛋放进一个瓶颈比它小的大瓶子里,你会有办法吗?我想你们肯定会说:没办法,不可能,或者是把它硬挤进去。其实刚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只不过后来看了《少年科学小百科》这本书以后,我知道了一个办法:就是把纸张扭成一团,点燃后放进瓶底,立刻把鸡蛋塞在瓶颈上,这时鸡蛋就会吸入瓶子里。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原来,纸燃烧的时候会用掉空气里的氧,而蛋把整个瓶颈都塞住了,所以没有其它的空气能进入,取代氧气的位置,于是瓶里的气压减低,蛋也就被吸入瓶子里了。

10.读《动物百科》有感 篇十

有一次,我向被人借来了一本《史前动物百科全知道》。我读完了这本书之后知道了许许多多我以前不知道的有关于恐龙的知识。恐龙是十几千年前出现在地球的古生物。恐龙大约在地求生存了2亿年之后,忽然灭绝了。乐学家目前对恐龙忽然全部灭绝做出了许许多多的推测。到现在,大部分人所认同的是:几千年之前,又一颗小行星飞出了自己轨道。火速冲向了地球。那颗小行星撞到地球的同时,地球户人天混蛋,从此那些恐龙一部不必想了美决。天暗了植物没有了阳光枯萎了,那么那些靠植物生存的恐龙渐渐死去。随之食草动物的减少,那些食肉恐龙的猎物也减少了,它们开始自相残杀,到最后,恐龙灭绝了。

那些目前发现的恐龙都有了名字。有万隆、梁龙、马门溪龙、霸王龙、始盗龙……

11.读《百科全书》有感 篇十一

认识了不少的科苑精英。有古代科学家托勒密,培根,哥白尼,牛顿,祖冲之,达尔文有现代科学家华罗庚,吴健雄

了解了我国的科学发展史。1500年前,祖冲之确定,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6之间;张衡在1800年前,制造了可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测验地震的仪器;1570年左右,李时珍花了30年的时间写了《本草纲目》;钱三强在1946年底证实了原子核是一分为三。

获取了许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我知道了:太阳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主要包括太阳和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叫做行星。像月球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太阳系的9大行星,以直径大小排序,依次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水星和冥王星。9大行星沿着各自的轨道,一面自转,一面朝同一方向围绕着太阳公转。由于它们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不同,所以公转周期也不同,例如,水星距离太阳最近,公转轨道最短,公转一周只需80多天,而冥王星公转一周,则需200多年。在太阳的周围还有成千上万的小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太阳运行。这些小行星主要分布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它们主要是由岩石和金属块组成,有的直径只有几千米。

围绕太阳运行的还有一种形状特别的星球,它们拖着长长的尾巴看上去像一把扫帚,叫做彗星。彗星公转的轨道又扁又长,在地球上看到它们的机会很少,例如哈雷慧星,每个76年才光顾地球一次,人们最近一次观察到它是在1986年。

科学史上的许多事实都告诉我们,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和了解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也是如此。

上一篇:高三毕业自我鉴定30字下一篇:我会游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