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2024-11-19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通用8篇)

1.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篇一

小学体育情境教学初探

石莱镇中心小学

郭庆法

小学体育情境教学初探

石莱镇中心小学 郭庆法

摘 要: 小学生普遍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学习进取心也较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利用这一特点,强化情境教学。本文根据小学体育课的特点,分析了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搭配问题,讨论了如何促进教学效果的几种教学方法。

体育课有着自身的特点,教学活动大多数在室外开展,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组织好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活动中,并且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丰富其情感体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体育课教学很重要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搭配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希望得到肯定的身心特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当以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健康发展为准则。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习俗等,将其与课堂结合,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生活。

在教学内容的搭配上,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先易后难、先灵敏后力量等方法,因材施教,合理搭配。具体说来,按照学生不同的体育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刚起步的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活动,如体操、走、跳、攀爬、简易舞蹈等,同时与对应的游戏教材相结合,容易被吸收,有利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基本活动掌握较好的学生,以投、跳、小足球、韵律活动、武术等为主要内容,并且可以搭配一些富有趣味的比赛或者游戏。而对于体育素质较高者,则以发展其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为主,搭配某些体操、加速跑、武术、跳远等活动,让小学

生掌握一到两项用来健身的项目,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今后自觉坚持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二、促进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选择好了之后,就应当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程中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里,有效地领会课堂内容,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1.借助情境创新教学

小学生普遍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学习进取心也较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可以运用故事创设情境,如消防战士、环境使者、祖国卫士、梦中奥运等。教学中设置情境辅助教学时,应当注重发掘小骨干,可以集体练习或者分组练习,培养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品质。组织一定的有意义的竞赛,使学生体验到应有的挑战性、竞赛性,明白相应的思维过程及如何以智取胜。教学活动中,老师不应该将课堂安排得太满,而应当给学生留一定的空间,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愉悦、平等、积极的课堂氛围,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翁,激发其探索及其求知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应当创设或者引入一些带有情绪色彩、活泼生动的场面,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娱乐活动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如学生轮流领操、师生一同参与游戏等,讨论问题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其回答及时鼓励,激发其创新意识。

2.创设情境式教学

小学生刚刚入学时,兴趣广泛,好奇心极强。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小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学会走、跳、投、体操、列队等。情境如神龙飞舞、猎人打猎、小青蛙跳荷叶等。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当注意其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学生的情绪往往是情境教学的核心,根据其心理认知规律,先易后

难,由表及里,采用丰富的情感来带动整个教学氛围。同时,教师必须密切联系教学内容,善于提问,创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可以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出发,以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也可以是结合技术要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办法。

3.评价式教学

教师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相互交流、评价。根据掌握要求的不同,使学生分步领悟动作要领,对不同动作分层次、有步骤地讲评。先分别讲评,最后综合讲评。体育学习效果上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与学生认知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评价标准不应局限于一种,评价内容尽量开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应当注重渗透思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以及果断、勇敢的精神。

总之,小学体育既能够锻炼学生身体,又能够根据学科特点适当地渗透情感以及心理教育,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遵循上述原则,将对小学生的体育教学有很大帮助。

2.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篇二

被调研的小学由各大市推荐一所城区小学、一所农村小学, 另外调研组随机抽选该市城区与农村小学各一所, 这些小学中既有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 又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既有办学规模达100多个班学生数超过5000人的大学校, 又有只有6个教学班学生数200余人的小学校;既有公办小学, 又有民办小学。调研中, 我们不打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程序, 随堂听课, 随时采集体育教学信息, 顺便观看大课间体育活动, 随机进行师生访谈。共观摩体育课110节, 观看大课间活动48场, 访谈学生358人, 访谈学校管理人员99人, 访谈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188人, 访谈专、兼职体育教师191人。

调研中, 我们交流着所见、所闻、所感;调研后, 又将所有的第一手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和归纳, 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 逐渐有了以下若干新的认识。

一、小学体育是作为素质教育突破口的学校体育之突破口

2007年中央下发了7号文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此后国务院召开了贯彻中央7号文件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 中央明确提出:要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那么, 作为素质教育突破口的学校体育, 它的改革和发展又从何突破呢?笔者认为, 应将小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

首先, 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而小学体育又是学校体育的基础。我们常说:写字、拼音要从小抓起, 学外语、学电脑也要从小学抓起……这一系列“从小抓起”统统都建立在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如果不首先从小抓好体育运动习惯的培养, 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其他的一切“从小抓起”就无从谈起, 因此, 小学体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之基础。

其次, 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体育是一个薄弱环节, 相比之下比较容易突破, 只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统一认识, 下决心形成合力, 采取有力措施, 切实加强小学体育增强小学生体质, 小学体育就容易取得突破性成果。这次江苏在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调研中发现, 绝大多数学校领导都在认真贯彻中央7号文件, 都比较重视学校体育工作, 普遍都有一名副校长分管学校体育工作, 有不少学校一把手亲自抓体育则力度显得更大。在学校学期和学年工作计划和总结中都能反映出体育工作, 在课程计划的落实上绝大多数学校都能按课程设置开齐、开足体育课, 常态下的体育课都较重视实效, 阳光体育活动得到较大的推动, 两操 (有的学校还有特色操) 和大课间活动开展得较规范, 这些都说明作为薄弱环节的小学体育只要得到上下一致的重视, 就能较快取得明显成效。

二、小学体育归根到底是养成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什么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 综合多种教育方法, 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 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在对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进行小学体育教学调研时, 学校的校训“每天进步一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校校长张卫平介绍, 这是一所外来民工子女占70%的普通农村小学,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教学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他们坚持养成教育, 严格教学管理规范, 从行为训练入手,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上均取得显著成绩, 成为常州市体育 (篮球) 特色学校。庙桥小学的经验告诉我们, 小学体育就是要重视养成教育, 让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 日积月累逐步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 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

小学到初中阶段是形成性格的最关键时期, 小学教师的难能可贵在于他们的教育意识, 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必须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必须要用儿童的语言去和他们交流和沟通, 必须要有童心、童趣并在教学互动中和他们心灵相通, 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坚持养成教育, 让小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由于小学体育的特质, 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做得更好。小学体育教师的智慧就在于要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通过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让学生喜爱运动、融入集体, 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阳光向上的性格养成是大有好处的。

三、小学体育的学习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南京师范大学体科院周兵教授将体育技能学习比喻为一个金字塔 (见下图) , 下面是基础运动技能, 中间是专门运动技能, 上面是专项运动技能。他还认为, 初中体育学习内容是发展基础运动技能, 学习专门运动技能, 体验专项运动技能, 笔者赞成他的观点。对小学而言, 笔者认为主要是学习并发展基础运动技能, 体验专门运动技能和趣味化了的专项运动技能, 例如少儿趣味田径项目。

顾渊彦教授多次强调不要一提运动技能就认为是专项运动技能, 就是奥运会上看到的那些, 对小学生来讲主要是通过情境设置、故事编排、游戏及竞赛等形式让小学生学习并发展基础运动技能, 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将走、跑、跳、投、攀爬、悬垂、滚翻等进行适当的组合和排列, 形成课题单元或教材单元。

顾渊彦教授在阐述“身体素质划分为能量论和控制论两大体系”的理论时, 指出该理论揭示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儿童6周岁进入小学后, 身体素质的控制论体系得到优先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体素质的能量论体系的地位逐步得到加强, 一直到12周岁进入初中后, 身体素质的能量论体系逐步居于身体发展的主导地位。因此,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选择上必须依据儿童生理发展规律, 重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正如日本爱知大学竹申伸教授所讲, “动作锻炼和年龄直接相关, 以敏捷、柔韧、平衡三项为例, 其发展的最佳期均在12岁以前, 以后再练作用不大;从科学上讲, 力量锻炼13~18岁再加强更为适宜, 过早地采用力量锻炼, 虽然也能使学生长力气, 但会对学生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

调研中我们欣喜地看到, 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师都能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 较好地选择教学内容。这一方面是因为江苏小学体育教学的良好传统和通过课改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另一方面则是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组织编写了小学体育读本和配套的教师备课用书, 使课务较重的小学体育教师有了一个抓手。

四、小学体育教学应重视体验式教学

首先, 体育与健康课程和中小学开设的其他课程相比, 其重要的特征是从事身体练习, 并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因此, 它有别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启智类课程, 它属于技艺类课程。一般地, 启智类课程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 这种抽象思维是以客观实践为依据的求同思维, 而体育、音乐、美术等技艺类课程的思维特征是以主体体验为根据的求异思维。

其次, 学生在身体练习的过程中需要在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建立一个通道, 这个通道就是体验。顾渊彦教授指出:“学生在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中, 通过体验而获得的身体认知即是技术, 而技术通过不断实践被掌握, 则是技能。”他还强调:“从本质上看, 技术是属于认知范畴, 它是人类认知体系中的一个特殊领域——身体认知。”这种身体认知和其他文化课的认知不同, 主要是通过体验获得的。

再次, 体育课在操场上, 和其他学科相比相对开放。这种开放的教学环境加上身体练习的特定学科性质是最有利于实现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 因此, 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学生感受人生、体验人生最直接、最深刻、最生动的活动。必须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照搬室内文化课的发展模式以语言、文字、数字、符号为载体的形式来实现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 而应充分利用体育课堂特有的情境和条件, 在身体练习的过程中, 通过体验感受更直接、更鲜明、更强烈的刺激, 唤醒学生已有的背景经验并与之融合, 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

综上所述, 体验式教学方式理应受到重视。我们欣喜地发现, 这种教学方式已被江苏省很多小学体育教师所重视,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教师讲得少讲得精了, 学生学练的时间多了;教师动不动就将学生集中起来讲解的情况少了, 在和学生一起互动中进行个别指导的情况多了;学生规规矩矩排队等待运动的少了, 主动尝试、自主学练、积极体验的机会多了。但我们也发现, 大家对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还不够。首先, 身体体验还不够到位, 即运动负荷不够。按照S PA R K课程的说法, 就是M V PA即中等至高强度的身体活动量还未达到50%;其次, 心理体验还不够活跃, 学生运动的积极情绪还未充分调动起来, 课堂缺少活力。这就对我们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如何让学生身体体验的“量”达到一个适合的“度”, 并且让学生心理体验的“质”达到一个良好状态, 让我们的体育课真正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 这是我们体育教研永恒的主题。

五、小学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让学生快乐成长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和谐地发展、健康地成长, 快乐体育恰恰是对过去体育教学中僵化的、被动的以及缺少乐趣的状况的反思。快乐体育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乐于进行体育学习, 并在身体活动中体验运动快乐。

早在《论语》中孔夫子就提出“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学习了知识, 并时时去进行实践, 在实践的过程中去体验和认知那是多么愉快的事啊, 体育学习是身体体验和认知, 当然是一件愉快的事。

日本著名作家春山茂雄在《大脑革命》这本书中列举出了人生四件快乐的事, 分别是饮食、性、运动和阅读, 可见体育运动是快乐的。

但是现在有人质疑快乐体育, 认为体育学习是一种艰苦的事, 需要付出艰辛的代价, 有时还要经受挫折, 怎么能说体育学习是快乐的呢?更有人把快乐体育与学习运动技能对立起来, 认为体育课上要是强调快乐, 就会降低运动技能的学习, 甚至会淡化运动技能学习。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 体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促进学生乐于进行体育学习, 并通过体育学习的过程体验, 最终感到运动的快乐。当然, 运动的快乐可能产生于运动过程中, 例如, 在体育课上自己的一技之长得到同伴或教师的认可, 所学技能是自己感兴趣且有潜在能力的, 在团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发挥了领头人作用等等, 但更多的快乐来自运动之后, 也许在运动过程中他对这项运动兴趣不高, 也许他在这项运动中技能较弱, 也许他较内向在团队合作学练中处于边缘状态, 但通过教师富有童心的启发, 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设置, 富有人性化的个别指导, 他从没有兴趣到有兴趣了, 从运动技能低下到逐步有所提高了, 从不合群到合群了, 这时一种快乐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 在体育教师的正确引导下, 他们这种快乐体验不断地积累和强化, 最终无疑将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和健康成长。

SPARK课程让我们尝到快乐体育的甜头, 那么它是怎么让学生学得自觉、主动和生动有趣的呢?

首先, SPARK课程非常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突破传统的学生跟着教师做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成为体育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则是有效的体育活动的引导者, 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其次, SPARK顺应儿童的天性, 充分利用了学生好奇、好动、好模仿的天性, 将多种与生活实践相关的游戏化的活动贯穿于运动技能的学习之中, 同时摒弃了枯燥的教学方法、活用道具, 让学生进入活动情境,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再次, SPARK多种参与水平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SPARK是为他们量身定做, 而不是要他们强行跟从。这种人性化的设计使学生在学练时显得更有的放矢, 更主动快乐, 更有效率。

最后, SPARK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诊断学练情况, 学会合作学练、互相帮助和相互评价, 分析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从而增强体育学习的“内驱力”, 并通过不断提高层次的成功体验, 提高学习兴趣和信心。

笔者认为SPARK课程的这些做法特别值得小学体育教师借鉴。

当前我们正在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 对我们小学体育教学而言就是要确立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关注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就是要倡导小学体育教学的童心、童趣, 让小学体育课“活”起来;就是要针对不同水平段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让小学生学得安全、学得有效、学得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顾渊彦.体育课程与身体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2006 (10) .

[2]顾渊彦:体育课程中的身体练习[J].中国学校体育.2006 (11) .

[3]孟文砚:中小学体育应倡导体验式学习[J].中国学校体育.2007 (8) .

[4]李凌姝:让孩子成为运动的主人[J].体育教学.2009 (8) .

3.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篇三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教学特点;教学水平

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新课改的改革实施,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即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教育。所以,对于小学的体育教学意在使学生的积极锻炼习惯得以培养,而让其身心处于持续健康的状态是小学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相比其他学科而言,对于小学体育的教学,有着独特的显著特点。我们要明确小学体育教学的水平若有提升,不仅仅会使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得到有效培养,而且也能让他们从中获取快乐的同时身心得到发展。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

小学进行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它为以后阶段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学习性格和习惯相关方面的形成有良好的开端。所以,小学体育教学的积极意义是不可忽视的。对于教学,学校不能忽视体育教学对其他教学的辅助作用和有益影响,应该恰到好处地举办比赛竞赛,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身心都得以发展提高。

学校一定要对体育教学和文化课教学同等对待,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会影响其文化课水平的。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能立足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学习的能力以及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

小学体育进行教学的对象毫无疑问是小学生,所以其具有显著的独一无二的特征。

1.教学目标具有双重性

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双重性质,不但要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要通过一定的体育教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对健康的认知得以有效提高。

2.教学体现了针对性

对于体育教学,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有心理和生理的专属特征实行具体的教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从而使体育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切忌生搬硬套不属于学生年龄阶段的教学措施,以免产生反作用。

3.教学内容要体现其恰当性

恰当地进行教学,而非强制性灌输是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所要注意的一点。要让学生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样才不至于导致学生出现对体育教学厌学的态度。与此同时,体育教学作为一门具有较高的具体实践性的课程,其科学性自不必说,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安排要以学生的具体体质为主,科学安排、循序渐进才是进行体育教学的科学性体现。

三、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教学方法

教师们以小学体育的自身特征为基础,通过进行教学从而总结出以下几种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教学方法。

1.设置情境教学,引导教学启发模式

相比传统教学而言,教学的启发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教师在对学生运用启发式模式教学之时,首要之处应该使情境教学得以创设,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强烈兴趣。针对于学生所创建的教学情景,教师必然要基于学生的喜好与特点进行创设,便于学生能够轻易接受。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教学意在实践而非理论,所以一味地传授理论知识不是一个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中可取的做法。应该让学生自主操作,教师在侧面进行引导,使学生在感知的范围内对内容进行理解,然后通过相关的实践加深记忆与深刻领悟。举个例子,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之初先做一些游戏,以游戏的模式引导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原有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燃起,进而可以自觉地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更好地进行学习。

2.加强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体育教学相比其他学科要更注重于实践这一点有目共睹。所以在其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把所学到的体育理论知识通过不断地实践加以掌握才是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极其重要、不容忽视的,必须亲自对动作要领进行示范举例,给予学生参与理解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参与转化为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活动,学生们可以从教师的示例中直接对动作要领进行感知,然后努力通过一定的实践使得学习的内容得到巩固,从而确立了学生的体育学习意识,也直接地促使体育教学的效果得到提升。

3.因材施教,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

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不同,所产生的差异自然也是不能避免的。教师进行体育教学,必须要对所有学生的身体情况、特点进行反复调查与确认,不同的学生依据其所具有的特殊性采取不同的教学理念。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尽可能地使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利用鼓励的手段和其他方式的结合,使学生对体育活动倍感兴趣。

4.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性安排

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充满结构化、多样化及其一体化的特点。小学生对于事物的接受能力正处于较强的阶段且极轻易会对容易掌握控制的东西失去好感度,产生疲惫状态。所以教师在对教学活动的安排中,要恰当地进行灵活性安排,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的相互配合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保证体育教学可以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从而为我国体育教学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结语:

4.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篇四

摘要:体育是一门锻炼性、交际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电化教学不但能很好地培养和激发孩子学习体育的兴趣,而且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显示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性,笔者拟就从发挥电教优势,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整体发展做理论结合实际的探讨。

关键词:电教优势、体育教学、整体发展。

发挥电教优势,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整体发展

在当今的体育教学中,我们总感觉到课越来越难上,这主要是因为传统教学形式单一,方法陈旧。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大规模的教育技术革命已成滚滚潮流,电化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先进性,用电教手段辅助体育教学在各地日渐普遍,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师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合理运用电教手段对促进体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认识小学体育教学规律,领会体育电教功能。

1、领会体育电教功能是实施电化教学的前提。目前,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整体改革普通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电化教学,作为现代科技成果进入教学领域后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它在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教育方面显示了现代媒体最优化的功能。先进科学技术在学校的应用,促使每位教师自觉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紧跟时代的脚步,这样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改革。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改变传统的教学原则,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改变教育过程中教师、学生二者之间的关系。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融合为一体,改革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把复杂的东西变为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把时间和空间放大或缩小。

但对于体育来说,一般人认为,上体育课就是去操场,上室外活动。制作课件是用制作和使用,两者根本联系不上,大家想一想,这些话说的不无道理,但是体育光动身体不动脑行吗?如果只取其一,就不是素质教育,我们可以根据现在所具有的条件,发挥优势。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先上一些体育理论课,让学生了解体育,了解体育知识,例如,体育的历史、发展,再具体一些,操场是什么样的,篮球场是什么样的,许许多多都可以利用制作课件(可利用软件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的方法教给学生。大家都知道,在体育教材中有很多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这时教师只能反复示范,重复讲解,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教学进程,而且,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这也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难题。多媒体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来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信息技术是与教学内容紧密

相连的成品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易如反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或把空中动作停下来示范给学生看,这样就帮助学生看清了每个技术细节,更快、更全的建立起表象。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对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同时在实际应用中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缩短了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多媒体课件能够把老师做不好或做不清的动作环节表达清楚。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少一些点枯燥无味,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步骤,换一个方法同样可以学到知识,又可以达到快乐体育教育目的。

2、认识小学体育教学规律是发挥电教优势的理论基础。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从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的过程,体育电化教学完全符合这一认知规律,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依存。通过信息技术改变教师以往上课的方式,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使乐学落到实处。比如,过去对抽象的、难理解的内容,教师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讲解,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用形象具体化的手段,让学生弄清楚。所以信息技术应有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学都发生了影响,这种影响是好的,这种影响促使教师去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技术。

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不仅拓宽学生的求知领域,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求知视野,学生学习不仅有广度也有深度,既发展形象思维,也发展抽象思维,学习也变得更轻松,更有兴趣。

二、发挥电教优势,促进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

我们知道,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学生学会和掌握体育课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然而,技术、技能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从运动生理的角度来讲,运动技能的形成就是一系列运动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也就是通过多种感知,即视觉、听觉与运动知觉发生联系,在各种分析器互相作用下,根据动作出现的顺序和时空关系建立起一连串的运动条件反射,而视觉感知,又是体育教学手段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广泛地运用动作示范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利用各种感官,获得生动的表象,形成全面而深刻的感知认识。这就加快了对技术、技能的掌握。

然而,光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示范的成功与失败,动作难度的影响与限制等等,都不能较清晰、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尤其是不能定格的空中动作等)。为此,我把体育课的内容与多媒体相结合,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放映在学生面前,这样就增加了感官刺激,如图像、色彩等,可将输出的信息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使复杂的动作过程简单、具体化,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品味动作,体现动作结构严谨性。比如在高一年级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时,我从蹲踞式的起跳、腾空、落地,一共做了八个分解动作的幻灯片,让学生一个一个地看,使学生直觉到蹲踞式跳远的各个分解动作要求,最后,在看一下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的全过程,让学生体会起跳时的着地、退让和蹬伸,腾空后起跳腿逐渐向摆动腿靠拢,然后两腿一起上举,使膝接近胸部,落地前,大腿上抬,接着小腿前伸,同时两臂向前,使腿、臂动作协调。

通过看投影仪,加快了学生对蹲踞式跳远动作的理解,再到室外通过辅助、实地分解动作等练习,这样,学生对蹲踞式跳远的学习和掌握就比较快了,而且也解

决了用语言和示范难以表达的问题。这也是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手段之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大脑兴奋过程仍占优势,注意力不集中,且易分散,要使学生保持长时间的有意注意和上课的积极性,取决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不断利用新因素,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小学生理解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感知事物以直接视觉、听觉和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利用录像等电教手段教学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获得了感性认识,消除了单调、乏味抽象的讲解、示范,集中了学生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因此,电教在小学体育教法中的运用将是新时期的必然趋势。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体育,健康知识的获取大多数来源于驾驶的课堂讲授,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容量较为有限,内容侧重竞技体育知识,较为单

一。电教手段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这一不足,帮助学生从多种途径获取体育健康信息。如:在观看体育比赛的录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解说员的解释中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互联网还为学生创设了自由的交流环境,教师可以通过网站,论坛为学生解答生理或心理成长的一些困惑,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电教手段的作用是有限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有着自身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应该从教学内容需要出发结合学校实际选择恰当的手段;同时学校也要加强体育电教资源的建设,特别是影像资源建设,为电教手段在体育与健康学科中使用提供必要的保障。相信随着课堂实践的深入,电教手段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把电教媒体运用到中学体育教学中,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课的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这教学中也碰到了一些具体问题。尤其是体育课就更麻烦了。这就要求我们多尝试。当然,一味地追求使用多媒体,图热闹,好玩,却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对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这是极端错误的。我认为,电教媒体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是可取的,但运用要得当,与教学过程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我们要共同探讨研究,结出体育电教改革的丰硕成果。

综上所述,把电教媒体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课的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这教学中也碰到了一些具体问题。尤其是体育课就更麻烦了。这就要求我们多尝试。当然,一味地追求使用多媒体,图热闹、好玩,却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对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这是极端错误的。我认为,电教媒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是可取的,但运用要得当,与教学过程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我们要共同探讨研究,结出体育电教改革的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何正方等:《运用电教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沈阳体育学院出版社,1983。

5.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篇五

马王堆小学 姚硕

摘要

阅读了大量的体育教学环境方面的文献资料,同时通过自身的小学体育教学经验,针对体育教学环境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以及体育教学环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来阐述体育教学环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为小学体育教学在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上协调好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发挥最大作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体育教学环境 小学体育教学.前言

[1]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它与教学、教育不同,它对人的影响是自发的、盲目的,而教育、教学影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即对人的影响具有主导作用。虽然环境影响是自发的,但对人的影响有时表现更为深刻,更具有吸引力。体育教学环境也正因为他的重要作用,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体育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人类生存环境,是作为按照发展人的身心教育要求组织体育教学的活动空间领域,是为了人们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2]体育锻炼而主动利用环境的产物。体育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概括地说,体育教学环境就是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所必须的所有客观条件和力量的综合,它是按照一

[3]定的体育教学规律,在符合人的身心发展需要的情况下组织起来的环境。体育教学环境也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体育教学环境理所当然是学校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教学环境与教学系统是学校体育教学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两者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相互制约的。当前,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系统中普遍存在教学环境较差、没有很好的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达到其整合功效、没有达到教学环境子系统要素的最优化组合从而发挥系统最大能量、教学系统不完善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教学效果。体育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因素,也是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这是因为任何体育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教学环境对教师的[4]教和学生学产生影响,并从外部特征上把教学活动导向不同的境界。因此,如何正确地认识体育教学环境,能动地创造并调控体育教学环境,使体育教学环境更好地适应体育教学,为体育教学服务就成了体育教学活动中必须研究的课题。教育活动应当适

[5]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学校体育教学为了实现学科教育的继承和发展的双重功能,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应紧密围绕育人宗旨,转变体育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维的角度来综合评价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而要

[6]达到这一目的,体育教学良好环境的创造对其将产生重要作用。体育教学环境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在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体育教学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已经成为专家、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2.体育教学环境

在我国对于体育教学环境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查阅了期刊网上有关体育教学环境的文献不过30余篇。近年来虽然关于体育教学环境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但研究者们大多是从概念、特点、要素、影响及优化设计等理论方面进行研究,进行实证研究很少。对于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也有所不同。一种是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影响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总和,它是一种增强学生健康的教学环境;第二种是指进行学校体育教学的所有客观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第三种是指在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影响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物质条件和人文条件总和;第四种是指体育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人类生存环境。姚蕾在《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中指出学校教育环境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是学校中各类人员进行以教与学为主的各种活动所依赖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学校教育环

[7]境本质上是一种人工环境或者叫人文的环境。金晓阳在《论体育教学环境》中指出体育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概括地说,体育教学环境就是学校实现体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多种客观条件的综合,它是按照体育教学活动中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环境。从体育教学活动的角度来看,体育教学活动主要是指体育教学活

[4]动的场所,各种教学设施、校风班风、师生人际关系、相关图书资料。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概念的概括的准确性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由于国内个专家的界定观点不统一。本文通过对所查阅的有关体育教学环境的期刊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界定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本文认为体育教学环境是按照人的身心发展要求和体育教学需求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中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的总和。2.1体育教学环境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2.1.1体育教学环境物质环境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体育教学环境物质环境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体育教学活动的进行一刻也离不开环境的依托,各种环境因素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参与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以各自特有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干预着教学活动的进程与[8]效果。体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着体育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体育场地内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所以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学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例如几十个人在一个篮球场地练习和在多个篮球场地进行练习的效果就明显不一样。体育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也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各种体育教学环境因素的影响。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不仅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还以自身的外部特

[9]征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刺激。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不同风格造型、颜色均能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和影响。如体育场地另类设计,体育器材的布置整洁有序,则能给人以愉快、轻松的感觉。宽敞明亮的体育场馆,可以给师生一种意气奋发、蓬勃向上的感觉。教师熟悉教材然后联系实际对教材进行加工,对场地器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则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练习环境,可以作为外界刺激参与教学过程。在不知不觉中调动学生多重感官的积极反应,使学生学习和练习时心情愉快,而提高教学效率,从而顺利的完成教学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2.1.2体育教学环境物质环境的组成

体育教学环境物质环境由体育教学场所与体育教学器材两方面组成。2.1.2.1小学体育教学场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教学的特性对教学场所的要求超过了任何一门学科对教学场所的要求。体育场地是学校体育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它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备件之一,同时也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学习运动技能过程中,绝大多数的体育教学活动需要依赖体育教学场地进行,例如篮球的教学就需要篮球场,乒乓球的教学就需要乒乓球台。没有体育教学场地体育教学就无法顺利完成。2.1.2.2小学体育教学器材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器材开展体育活动的工具。学生在单纯的走、跑、跳、翻中无法感觉到体育的趣味性与快乐性。而体育器材的运用可以是单纯枯燥的体育练习变的有趣。体育器材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2.1.3小学体育教学环境心理环境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体育教学环境心理环境一般包括学校体育传统风气、体育课堂教学气氛、和教学中的人际关系。

学校体育传统风气是指学校体育方面经过多年的积累而慢慢形成并流行的集体行为它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体育传统风气对学生的体育态度、爱好、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体育传统风气对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有重要影响。

[1]体育课堂教学气氛是指班级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它包括教师的态度与情绪波动和学生的态度和情绪波动。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气氛有助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人际关系是指人在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包含两个方面。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这些关系的好坏直接反应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气氛和体育教学效果的反馈中。从而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及效果。

2.1.4体育教学环境心理环境的组成

体育教学环境心理环境由体育教学传统风气、体育课堂教学气氛和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三个部分组成。

2.1.4.1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传统风气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学校体育传统风气是指学校体育方面经过多年的积累而慢慢形成并流行的集体行为它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校有良好的体育传统风气对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态度、兴趣、积极性等都有很重要的积极影响。

2.1.4.2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堂教学气氛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教学环境气氛即班集体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的状态。诸如师生的心境、态度、情绪波动、师生间的关系互动等。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气氛可以有利于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并且良好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教师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的质量,从而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水平。2.1.4.3小学体育教学中人际关系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在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叫做人际关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种无形的特殊环境。这种环境对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人际关系是构成体育教学环境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它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深刻的影响,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还是学生练习技术动作、掌握练习方法的动力。2.2结论

体育教学环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影响着体育教学的开展以及体育教学的发展。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时刻关注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利用体育教学环境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有利影响升华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体育教学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影响自己的教学。

参考文献

6.小学体育教学设计 篇六

郭 俊 淼

体育教学设计

穿插跑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

律动

穿插跑

郭 俊 淼

一、课的设计:

体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特意提出要培养学生正常的身体姿势,根据小学生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小学生对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兴趣,爱玩、爱活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根据小学生想象思维较弱,直观模仿能力较强,愿意在教师的带领下参加集体活动的特点,本课用游戏来主导,以游戏来串通本课内容,使教材游戏化,寓游戏于教学,既能保证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能帮助学生培养手脑并用的能力,满足了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协调性等素质的练习。另外,在以游戏为主导的同时,还引进了音乐和舞蹈,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我按此制定了这节体育课,尝试施行“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内容:

1律动 2 穿插跑

三、教学目的:

本课的练习很适宜低年级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自编操、模仿操可锻炼学生的上下肢协调性,同时对提高儿童的节奏感,这就是律动,发展思维扩大知识范围和促进智力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在各种音乐方式中练习自编操,对高年级儿童的节奏感和协调性练习有良好的帮助作用。

四、教学要求:

学会在不同音乐下,按照音乐节奏,简单的模仿操,并能发展想象力和自主模仿动作。加强学生的律动能力,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和节奏感。

五、教学重点:各种模仿性动作准确性和灵活性好。

教学难点:跳的动作优美大方,节奏感强。

六、教学任务:

1、使学生掌握音乐模仿操的动作,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2、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

3、发展弹跳力和团结合作、集体配合的良好作风。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教学法,集体练习法

八、教学原则:

符合小学生生理的原则,适应心理的原则,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九、教学过程:

因为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兴趣和爱好非常广泛,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又对单调持久的动作容易感到疲劳和厌倦,为了能把这节课上的更好,我运用了电教手段,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通过

音乐进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我通过三个部分来加以说明这节课的内容。

1、准备部分: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师生问好,课堂常规练习,自编操

2、基本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直接的教学游戏和集体游戏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在教学中,我先组织学生练习自编操,然后再欣赏他音乐找拍子,再把拍子换成动作。并当场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鼓励那些还不是很熟练的学生。(14分钟)

穿插跑: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多练习几次,就组织比赛。看哪一组做得最好,并给予表扬。(10分钟)

3、结束部分:学生在练习自编操,怀着轻松愉快、优美欢快的按照江南STYLE进行放松活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结束本课。本课的游戏编排目的是发展学生上律动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培养学生认真练习和坚持到底的优良作风。

7.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篇七

一、常规体育教学出现的问题

1.严重缺乏基础体育设施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其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居民的生活空间。尤其是学校占据了大量的城市用地,迫使城市管理者不断缩减学校的运动面积,以此来获取其他建筑的发展。这成为学校基础体育设施缺乏的原因之一。另外,随着独生子女的日益增多,社会对于“安全第一”的重视程度,使很多如单杠、双杠等基础设施消失。

2.教学内容死板,缺乏创新性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将课堂内容进行复述,而在体育教学中则是彻底不管。学生在体育课上往往是自由活动,喜欢运动的学生满头大汗,不喜欢运动的学生谈天说地。缺乏教学的创新性, 一方面源于应试教育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另一方面源于学校对学生安全的顾虑。

3.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

传统体育课堂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割裂开,教师沦为单纯的安全监督员。教师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上并未将自身的锻炼能力贯彻在教学内容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内容流于形式。长久以来,专家、学者总是在批判应试教育,但并没有提出完整的关于教师薪酬的配套措施。

4.教师资质令人怀疑

在教师资源贫乏的农村地区,很多体育课都是其他教师代课。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增大了学生受伤的风险系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综上所述,学生体质下降、协调性不强、缺乏耐力,其原因显而易见。

二、快乐体育教学的意义

探究快乐体育教学首先要明确其含义。简单来说,快乐体育教学就是将学生从单纯的语言教学中解放出来,通过肢体动作语言, 使其获得学习上的乐趣和情感上的触动。

1.提高学生注意力,促进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

快乐教学能够使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注意力,从而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平等化,促进两者之间的情感融合。这也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促进学生形成规则思想

在课堂中加入游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规则意识,避免了口头说教式的教学方式,降低了教学资源的浪费率,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愉快地接受,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3.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

在游戏中,趣味性是贯穿始终的,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与他人进行合作,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产生了友谊,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团体的凝聚力也得以增强。

4.培养学生的勇气与胆量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很多教学内容中都融入了激烈对抗性的游戏,比如足球。通过坚韧不拔的意志完成比赛,提高了学生的勇气和胆量。与足球类似的体育项目,更需要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获得胜利。

三、推进快乐体育教学的途径

1.做好课堂内外与不同学科课堂的互动

当学生在课堂内外取得一定成绩时,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经常交流与互动,实现学科门类的多样化。

2.创新教学方法与形式,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对于班级中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当他们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要注意鼓励的方法和形式,尽可能采取人性化策略,必要时通过肢体语言给予鼓励,比如通过拥抱、微笑、竖拇指等多种肢体语言进行表达,全方位激发学生的运动细胞。

3.建立不同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平台

学校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及时交流最新的学习动态,取长补短。同时开展校外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生的个人兴趣,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

8.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篇八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新教学;教学效率

要想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有效性,首先要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出发,创造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小学体育是培养学生体育素质的重要基础,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小学体育做出更多的贡献。本文将从创新方面探讨关于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性的相关问题。

一、改变传统小学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枯燥无趣,在大部分体育教师中甚至认为体育就只是简单地跑跑步、做做伸展运动和体操,然后就是学生的休息时间,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是非常需要得到更正的。现代化教育中,体育主要是以竞技体育为主。因此,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必须要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

(一)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承

体育文化是一种世界所共有的文化现象。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就必须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从某种角度来说,体育的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体育的发展。在我国,小学体育的基础发展前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体育教学也一直没有被教师纳入教学重点范围。但是,小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栋梁,所以必须要让他们了解体育的重要性,真正切实地掌握小学体育的精髓,才能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促进新的体育的课程标准的推行

新型的体育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坚决地抵制损害小学生健康的内容,取缔不良内容。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必须针对这一点对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做出改变,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新型的教学方案,引入有趣的健康向上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促进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

(三)促进小学生生理、心理的共同发展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的最根本目的还是要增强小学生的体质,让小学生的心理、生理方面积极健康地成长。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引进特点性极强的体育项目如武術、体操运动、游泳等,这样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兴趣,同时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全面振兴。

二、关于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

(一)创新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情景

想要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要创新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情境。一堂好的课堂要求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领悟。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先准备好生动有趣的小游戏,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按组让他们进行游戏,赢得组给予一定的小奖励,参与的也给他们参与奖,同时对他们的表现要及时做出积极的鼓励,让学生在游戏中找到自信,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性,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空间。

(二)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小学体育也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改革,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全面综合性发展的人才。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根本目的,从具体情况出发,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做出正确的改革方案并将其落实到位。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跑步的蹲姿的教学时,首先要用简单易懂的方法给学生讲解关于蹲姿的正确方式,然后给学生进行示范并让学生跟着模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提问,用一些简单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对他们的回答进行及时表扬和认可,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自主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寻找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并能做到举一反三,进行启发式的教学而不是直接给他们进行知识灌输。

(三)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决定课堂教学的根本因素,小学体育的教学也不例外,所以,要想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根本上做起,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对教师的教案编写能力和他们的备课能力进行要求,备课计划必须在实用的基础上做到内容充实、方案新颖,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要强化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要做到站着能说,坐着能写,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提高教师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做到语言精练、准确,表达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积极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关于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不一定要依葫芦画瓢地一味模仿别人的方法,而要学会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对课堂教学进行不断思考与创新,从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并且设计有趣活泼的课堂教学方案,寻找最适合自己与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效果。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益敏.浅谈小学体育创新教学[J].中国校外体育,2012(20).

上一篇:吉祥游戏下一篇:用音乐召唤心灵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