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会议发言稿

2024-06-24

语言文字会议发言稿(精选7篇)

1.语言文字会议发言稿 篇一

时间:20xx年x月x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 xxx

参加人员: xxxxxxxxxx

记录人: xxx

今年推普周的时间是9月x日——9月x日。本次推普活动主题为“人同心,语同音”。

布置落实推普周活动安排:

1.利用学校广播在9月13至17日的一周中,每天7:20-7:30安排10分钟的推广普通话专题广播做宣传。

2.建立推普联络小组,每班选派一名普通话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联络员,召开联络会议,监督检查全校师生用语用字的规范情况,督促老师、同学使用普通话,规范教学语言,培养学生养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

3.开展校内宣传活动,在校园内和校门口张贴推普周宣传画和宣传牌,悬挂大型横幅标语,进一步渲染推普气氛,扩大推普宣传的影响。

4.举办一期推普宣传板报。

5.在社会或家庭进行一次推普宣传。

6.做一回“啄木鸟”,开展“争当社会用字小医生”的社会用字检查活动。

学校号召学生做个有心人,争当社会用字小医生,发现板报、宣传橱窗上有不规范的字及时向老师指出,在街面上发现有不规范的字及时向有关部门指出。

7.继续以古诗文诵读校本教材为载体开展美文诵读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

8.开展一次学生演讲比赛。

2.语言文字会议发言稿 篇二

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日渐频繁、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科学技术的快步进展, 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数量逐年上升, 参会人数不断增多 (孙泽厚, 2009) 。这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更多的学术接触与交流机会, 也为世界学术成果的相互融合与传播架起了桥梁;同时, 如何提升会议质量, 充分扩大会议影响, 已成为学界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学术会议当然首先是把会议开好, 但是只有这样还不够。很多学术同行或学术近邻可能没有与会, 会议成果还应当尽可能地向这一会外的学术圈辐射。此外, 随着社会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社会对一些学术会议的议题也会感兴趣, 特别是有些学术会议讨论的就是社会问题, 其学术观点可以甚至也应当向公民社会传递。如果把会议成果向会外的学术同行或学术近邻传递称为“第一辐射圈”或“专家辐射圈”的话, 那么学术成果向公民社会传递可以称为“第二辐射圈”或“公民辐射圈”。就此而言, 提升会议质量、扩大会议影响, 不仅要考虑会议本身的学术质量, 还要考虑会议的学术辐射力。其间有诸多方面的问题可以探讨, 本文关注的是会议工作语言问题。

会议工作语言是开好学术会议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一个学术会议的全程包括策划、筹备、召开和后续等阶段, 这所有阶段规定使用的语言, 都是会议工作语言。详而论之, 会议工作语言应包括会务工作用语、会议文件用语、会议发言及发言稿 (或PPT) 用语、翻译用语、会议文集用语等等。理想的会议工作语言, 应当是参会人都能使用自己最为熟悉的语言表达和听取学术意见, 而且会议之外的人都能通过自己最为熟悉的语言获取会议信息。但是由于世界语言多达5千种以上 (董之侠, 2008) , 人类至今还不具备采用如此大量的语言作为学术会议工作语言的能力。现实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1.选用国际学术界最为通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作为国际会议工作语言。这是成本和效益的比值最为合适的语言策略。国际学术界一般认为英语最为通用, 多数国际学术会议一般都选择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但在一些特殊的学术圈中, 法语、西班牙语、德语、俄语、阿拉伯语等也较通用。选两种或几种通用语作为工作语言的国际学术会议, 也有一定比例。

2.把举办国的本土语言作为会议工作语言之一。将本土语言纳入国际会议的工作语言, 十分必要, 因为:1) 举办地参加会议的人员、服务会议的人员一般较多, 使用本土语言利于会议内的学术交流和会议服务;2) 利于将会议成果向举办地的社会辐射;3)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财富 (Joseph, 2004) , 是一个民族认同的标志, 更是民族的象征 (Chríost, 2003;戴曼纯2011) , 将本土语言作为国际学术会议的语言, 也是对举办地的尊重。

3.特别语言服务。对于不谙熟通用语和本土语的参会人, 应给以特别的语言服务, 比如配专门的翻译进行“耳传”等。

会议采用多种工作语言通常需要翻译, 在学术会议的正式环节一般采用交传方式, 比如开幕式、闭幕式等, 其他环节多采用同声传译方式。也有些报告人利用PPT来帮助解决语言问题, 比如用双语做PPT, 或是PPT使用A种语言, 报告则使用B种语言。

二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调查

近年来, 很多人都要求把汉语作为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 批评一些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不提供汉语服务。例如:新浪新闻中心 (2006) 有文章批评说, 在中国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为什么要排斥汉语?从学术领域自动退出的汉语会是什么前途?李德毅 (2007) 的研究发现, 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无一例外地将英语作为工作语言, 基本不提供中文服务, 许多会议报告人, 包括中国人只用英语发言, 无交传或同传, 致使多数参会人无法顺畅地获取学术知识和交流学术思想。本文拟对2010~2012年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了解近年的相关情况, 并就国际会议工作语言问题提些建议。

(一) 材料收集

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 (International Congress and Convention Association) 对国际会议的定义是:国际会议是固定性会议, 至少在3个国家轮流举行, 与会人数至少50人以上。参考这一定义, 本文搜集材料的对象限定为:1) 会议轮流在世界各地定期召开;2) 至少有3个国家的学者参会。

在中国大陆召开的学术会议, 冠以“国际”名称者不少, 但这些会议有许多不具有国际连续性, 参加会议者的成分“国际性”也不高, 通过以上两条的限定, 可以增加收录数据的可信度。此外需要说明的是, 港澳台地区也常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但是由于那里的语言生态状况与内地不完全相同, 且材料搜集多有不便, 本文材料未涉及这三个地区。

笔者主要通过CNKI、中国学术会议在线、百度、谷歌上发布的会议通知, 查询举办国际会议的网站或网页, 并咨询组委会、主办方或承办方。自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 (1) , 共收集到符合以上条件、且能提供会议工作语言信息的国际学术会议36次, 其中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会议8次, 自然科学领域的会议28次;会议召开地点分布全国多个城市, 参会人数最少53人, 最多达1, 800人;参会人员最少来自3个国家, 最多58个国家 (详情见附录) 。

(二) 数据分析

本文对收集到的材料从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1) 会议工作语言使用的总体情况;2) 会议工作语言使用的发展趋势;3) 中外参会人数情况。

图1是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在华召开的36次国际学术会议使用工作语言的情况。如图1所示, 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的通用语言是英语和法语, 但是, 两者使用的差异极大。英语是所有会议的工作语言, 而法语作为会议的工作语言仅在2010年10月在杭州召开的第69届世界铸造会议上使用过, 占总会次的2.78%。汉语以本土语言的身份进入会议工作语言, 使用频率也比较低, 占总会次的22.22%。特别语言服务的情况应当能够大致满足不懂会议工作语言的与会者的需求, 关键环节也可能使用交传, 但是, 最能反映会议语言服务、最能体现会议工作语言效力的是同声传译。图1显示, 同声传译的使用频率只有16.67%, 低于汉语作为工作语言的使用频率, 这说明汉语作为会议工作语言有时是没有得到落实的。

图2是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使用工作语言的分年度情况, 显示出会议工作语言使用情况的变化。由于法语作为会议工作语言只使用了一次, 图2就不再反映法语的情况。通过图2可以看到:1) 英语是所有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 使用情况没有变化。2) 汉语作为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 比率上升趋势明显, 2010年为9.09%, 2011年为13.33%, 2012年达到50%, 占会议总数的一半。这说明, 本土语言作为国际学术会议工作语言的意识越来越强烈。3) 同传的使用率也呈上升趋势, 但上升幅度不显著, 由2010年的9.09%上升到20%。

中国参会人多于外国参会人 (2) 。三年来在华召开的36次国际学术会议, 共有15, 733人参加会议 (3) 。在这36次会议中, 有21次会议报道中只有参会总人数, 没有区分中外参会人。我们统计了报道中有中外参会人数的15次会议的数据。这15次会议的参会总人数为7181人, 其中中国参会者为4414人, 占参会总人数的61.47%;其他国家的参会者为2767人, 占38.53%。参会人员的情况是影响会议采用什么工作语言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 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有如下特点:1) 英语是全部会议的工作语言, 法语等只在特殊会议上可能成为工作语言。2) 汉语作为会议工作语言的使用频率较低, 但已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随着中国参会人数增多等因素, 汉语作为会议工作语言将呈上升趋势。3) 同声传译的使用率很低, 不能满足会议需要, 不能保证会议工作语言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关于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的若干思考

笔者通过电话、电邮等方式向部分国际会议的主办方、承办方或参会人咨询会议工作语言情况, 并综合国内外的相关情况, 对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与思考。

(一) 思想意识问题

国际学术会议使用哪些语言作为工作语言, 首先是思想意识层面的问题。有不少人认为, 国际学术会议要与国际接轨, 只能用英语作为会议工作语言。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的主办方联系人Y先生说:“这是一个国际会议, 任何场合都使用纯英文。”Y先生的说法具有一定代表性, 但是其认识并不全面。

首先, 只使用英语作为会议工作语言, 并不等于与国际接轨。英语当今的国际地位, 决定了它是国际学术会议工作语言的首选或必选。Swaan (2008) 把全球语言比作语言“星系”, 有四个部分构成:类似太阳 (sun) 的超超中心语言 (hypercentral language) , 类似恒星 (star) 的超中心语言 (supercentral languages) , 类似行星 (planet) 的中心语言 (central languages) 和类似卫星 (satellite) 的边缘语言 (peripheral languages) 。Swaan认为, 语言的学习与使用呈“向心”趋势, 因为处于超超中心圈的语言 (英语) 能为使用者带来经济、地位、交流等方面的便利。国际学术会议选择英语作为工作语言, 是大势所在。但是, 国际学术中心除了英语圈之外, 还有法、德、俄、西、阿、意、华、日、韩等语言圈, 适当地选择这些语言作为在华召开的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 既具有学术交流的意义, 更具有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其次, 将本土语言列为会议工作语言, 也是国际学术会议的通常做法 (李德毅, 2007) 。就当前情况而言, 汉语作为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 比例还比较低, 这既不合乎国际惯例, 也不利于我国学者畅快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见解, 顺畅地理解他国学人的学术新得, 不利于会议成果向我国的学界和公民社会辐射, 不利于中国科学技术和中华语言走向世界。但是也需要看到, 汉语作为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学界在呼吁, 参会的华人学者在力争。比如, 李宇明 (2004) 认为, 争取汉语作为各种国际会议 (特别是在中国召开的国际会议和以华人为主体的国际会议) 的会议语言, 增强国家软实力。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2004年在上海召开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大会 (4) 上, 坚持用汉语作报告。我国数学家朱熹平教授在北京召开的2006年国际弦理论大会上用汉语演讲, 赢得了会场阵阵掌声。中国有能力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就有能力有义务将汉语列入会议的工作语言。

(二) 会议翻译问题

翻译, 特别是同声传译, 是开好国际学术会议、发挥工作语言功效的基本语言保证。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中, 同传使用率仅有16.67%, 最高也只占到20%。同传的使用, 总体上说对与会者皆有利, 但当前最受益的是中国学者, 因为中国学者的英语水平一般都不是特别好, 不可能达到像使用母语那样自由地进行学术交流。

同传使用率过低, 除了思想意识方面的原因之外, 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同传人才不足。因国内缺少非通用语种人才 (文秋芳, 2011) , 导致非通用语种的同传人才也极为匮乏;学术翻译牵涉到众多学科, 而翻译人员即使外语好, 母语并不一定好, 学科知识也未必能满足需要。二是经费不足。笔者咨询时, 有位自然科学会议的组委会成员Z先生说:“会议资金不多, 支付不起同传费用, 用中、英文对照的PPT代替纯英文发言稿, 多少可以解决听不懂英语的问题。”看来解决会议同传问题, 需要加快培养“外语+母语+学科知识”的复合型同传人才, 其中包括培养非通用语种的同传人才。同时要充分重视同传的作用, 保证会议同传的经费。

会议翻译问题还有很多, 如会议中的特殊语言服务、学术成果在会后的多语种翻译出版等。

(三) 法规制度问题

在华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应该使用什么工作语言, 我国目前还缺少相关的法规制度。笔者在问及一位自然科学会议的组委会成员X女士为何该次会议不用汉语时, 她就说也没有法律规定必须要用汉语。我国对在华召开的国际会议已有若干规定, 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制定了《关于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管理办法》, 财政部2012年制定了《在华举办国际会议费用开支标准和财务管理办法》等, 但是对于会议工作语言还缺乏应有的法规制度。

E.Haugen说过, 哪里有语言问题, 哪里就要对语言进行规划 (陈章太, 2005)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语言法, 也有对在本国召开的国际会议的工作语言作出规定的。例如法国1994年颁布的“杜邦法” (Toubon Act, 又称《关于法语的使用法》) 第6条规定, 在法国召开的由法国人主办的国际会议中, 法国人用法语发言;会议使用其他语言时, 需使用法语作同传。该法还规定, 违反这一条款的个人最高可罚款5000法郎, 公司最高可罚25000法郎。我国在2000年颁布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使我国的语言生活和语言生活管理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 应当在此基础上, 参考国际上的有关做法,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制定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 (乃至在华召开的其他国际会议) 的工作语言的法律法规。

四结语

2010至2012年间, 在华召开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有36次, 其中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会议8次, 自然科学领域的会议28次, 如果把这看作学术国际化的一个指标的话, 自然科学领域的国际化明显高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化。

这些会议的工作语言基本上是英语。汉语作为会议工作语言显然偏少, 但这一问题已经逐渐得到重视;从发展趋势上看, 将逐渐形成“英汉双语”的会议工作语言格局。为了促进这一格局的形成, 必须加强汉语作为会议工作语言重要性的认识, 充分发展会议的同声传译, 甚至需要像法国那样建立相应的法规制度。这些理念和举措, 也适合在华举办的其他国际会议。下一步, 还应当尽力争取汉语成为在其他地方举办的国际会议的工作语言。

当然, 一个好的学术会议, 不仅会议要开好, 而且还要将会议成果向没有与会的学术同行和学术近邻辐射, 向公民社会辐射。就此而言, 理想状态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应当是:a) 国际学界公认的若干通用语言+b) 会议举办地的本土语言+c) 特殊语言服务。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具有较强科技实力的大国, 应当为这一理想状态做出规划, 做出贡献。

附录:2010-2012年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情况

说明:下列会议名称后面的 () 中是会议通知上规定使用的工作语言, [/]中/的前面是会议召开过程中实际使用的工作语言, /的后面是该会议在召开过程中是否使用同传, 最后列出参会人数。会议按召开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2010年召开的会议: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世界大会 (IFLA) 第47届世界大会: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2000多人。

国际普世对话学会 (ISUD) 第八届世界大会: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60多人。

第33届国际燃烧会议: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国内245人, 国外1026人。

第八届生成语言学国际会议: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国内330多人, 国外120多人。

第十二届磁悬浮轴承国际学术会议: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国内76人, 国外54人。

第十一届合金与复合材料半固态成形国际会议: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国内80多人, 国外70多人。

第十一届国际材联亚洲材料大会: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国内1550多人, 国外250多人。

经济发展思想比较国际研讨会: (英语) , [英语/有同传], 国内40多人, 国外13人。

第69届世界铸造会议: (英语、法语) , [英语/无同传], 700多人。

第八届开放获取柏林国际会议: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国内180人, 国外100多人。

第八届泛华统计国际学术会议: (汉语、英语) , [英语/无同传], 国内100多人, 国外300多人。

2011年召开的会议:

第14届国际大气结构物覆冰国际大会: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国内193人, 国外55人。

第四届国际现代学徒制创新研究暨第七届亚洲职业教育学会国际会议: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100人。

第四届纺织生物工程和信息学会国际会议 (YBIS2011) :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105人。

第八届IEEE信息与自动化国际会议暨国际集成技术研讨会: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200人。

第16届木材、纤维和制浆化学国际会议: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410人。

APTEL2011国际会议: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100人。

第八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国内450多人, 国外400人。

第十三届国际电分析化学会议: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530人。

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暨第6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 (汉语、英语) , [汉语、英语/有同传], 1500人。

第五届国际沙棘协会大会: (汉语、英语) , [汉语、英语/有同传], 国内605人, 国外85人。

国际财联第41届世界大会: (英语) , [汉语、英语/有同传], 400人。

第七届亚太国际干燥会议: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约200人。

第十届移动学习国际会议: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110人。

第十三届国际体视学大会: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约200人。

第11届亚洲铸造会议: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国内170多人, 国外40人。

2012年召开的会议:

第三届语言音调方面国际研讨会: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国内80多人, 国外约60人。

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1560人。

第十届教育媒体国际会议: (汉语、英语) , [汉语、英语/无同传], 250人。

2012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国际研讨会: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国内130多人, 国外70多人。

第四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 (汉语、英语) , [汉语、英语/无同传], 700多人。

2012年文体学国际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 (汉语、英语) , [英语/无同传], 150人。

第十一届固态和集成电路技术国际会议: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600多人。

2012年第2届IEEE云计算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 (英语) , [英语/无同传], 400多人。

第二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 (STEM) 教育应用国际会议: (汉语、英语) , [汉语、英语/有同传], 200人。

3.语言文字会议发言稿 篇三

大家好!我诚挚欢迎各位参加2008年亚欧会议终身学习论坛。我谨代表中国教育部,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亚欧会议终身学习论坛首次在中国举办,是北大和中国学术界的殊荣,我认为此时此地是举办这次论坛最好的选择。

我相信,这次大会一定能够为政策的制定及实施作出重要的贡献。首先,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亚欧两大洲的专家学者,大家都关心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议题,对一些问题持有相似的观点,都认为应该尽快将其列入学术和政策议程。尤其在当前,两地区都遭受到近期的经济衰退影响以及环境变化、食物安全等问题的困扰,当务之急是分享大家在终身教育领域的知识和见解,齐心协力找到共同的解决途径。

其次,本次会议着重强调了投资终身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学习和合作是解决全球问题的基本手段。会议由北京大学主办,继承了以往会议的精神,并进一步将终身学习纳入全球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中。

第三,亚欧是唯一两个相连的大陆,同时也是人口最多的两个洲。我们既有差异,又相互补充,这种差异和互补为教育和学习方面的合作提供了基础。这次会议就是为了实现这种互补性的战略合作。

第四,中国正在制订2020年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大纲》,作为中国教育政策的核心推动并最终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校的发展。当前,中国政府正在研究制订政策大纲。在制订过程中,如何理解国民教育系统以及终身教育是其中的挑战之一。这次会议就是为了让大家大致了解计划的框架,并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今天我的讲话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我要谈谈讨论终身教育的紧迫性;其次,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再次,提出支持终身教育的政策框架;最后,探讨一下亚欧合作问题。

一、探讨终身教育的急迫性

首先,我将从以下三个现象开始,简单分析一下解决终身教育问题的重要性。

第一,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全球化,这使得知识在不同的国家之间流动,各国都感受到了培养高技术劳动力的责任。全球竞争力代替了基本识字能力,成为了个人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基础。然而,全球化必须同时是人本的,必须考虑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对社会福利和全球竞争的关注为建立终身学习的和谐社会提供了舞台。

第二,知识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这种根本的经济结构变化产生了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巨大需求。知识社会的特征在于对具有不同知识、技术水平的劳动力都有需求。也就是说,所有的人,包括熟练的和非熟练的劳动力都必须加入到终身学习中来,因为知识会随着时间老化。随着知识贬值和技术创新,甚至连学位也是有期限的。这些都使得继续教育成为知识社会中新的社会规范。

第三,终身教育发展是随着全纳教育而开始的。终身教育和全纳教育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前者推动个人加入到继续教育的项目中,后者将弱势群体纳入这些学习活动中。这一推拉机制推动我们进入学习型社会。实际上,终身教育正从供给驱动为主转向需求驱动为主。在这一过程中,终身教育的公共供给保证了教育中的社会公平和凝聚力。同时,全纳教育保证了被排除在正式教育系统之外的人的学习机会,如进城务工人员、下岗职工和有培训需求的弱势群体。然而,终身教育和全纳教育的结合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许多欧洲国家同样也面临新移民潮带来的严峻挑战。将全纳教育加入到终身教育政策框架之中,意味着政府应该向移民及其家庭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随着全球化、知识经济以及终身教育和全纳教育的结合,我们正进入学习型社会的新纪元。然而,这些还不足以保证终身教育的实现,对于工作的需求和更高的生活质量的追求才是推动终身教育实现的根本动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全球化,而全球化加速了科技创新,使得科技升级的周期越来越短,企业和产业的周期也缩短了。人类有史以来首次进入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这种不确定性促使专业人员以及非熟练劳动力面对不断的训练和再训练的需求。也就是说,一次性的学习模式已经过时了,取而代之的是终身学习的模式。一个人需要不断参加正式和非正式的培训,以保住自己的工作。学位和文凭已经无法保证稳定的工作和终身雇佣。所以,我们的社会正逐渐从局限在学校场所的正式教育的国民教育体系转向可发生在任何场合的正式和非正式教育相结合的新型终身教育体系。当终身教育体系替代了现在的国民教育体系时,受教育的机会应该覆盖到之前被排除在正式教育之外的群体。这种做法能使公平、社会凝聚力和自由选择重新回归我们的教育体系。

二、中国的实践和问题

现在,让我们从宏观背景分析转向对中国的政策和实践的具体讨论。我将简单回顾一下中国政府在推动终身学习过程中的成就。

1. 成就

第一,为了回应信息化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国政府已经推行了一系列支持终身教育的政策。这些政策体现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大纲》、1995年《教育法》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当中。

第二,终身教育的立法正在逐渐改善。终身教育立法从过去零散的规章制度和政策建议到现在变得更加系统化。例如,2005年福建省通过了《福建省终身教育条例》。另外,2007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纲要》也着重指出了终身教育立法的重要性。

第三,中国政府对终身教育发展提供财政支持。近年来,政府增加了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对进城务工人员继续教育等领域的投入,为支持终身教育铺平了道路。

第四,围绕着终身教育理论和政策分析的终身教育制度构建正在进行中。例如,2007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建立了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是一个全国性的学术联合会,主要功能是推动终身学习的研究和实施。

2. 亚欧经验

在讨论中国教育问题之前,我想先比较一下亚欧的经验。我认为可以总结如下。

首先,亚欧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亚洲许多社会经济衡量方法,如人均GDP,中学和高等教育入学率等与欧洲存在差别。

其次,亚洲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地区,庞大的人口使得地区经济发展非常有活力。同时,亚洲各国之间也存在巨大的差别,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日本和韩国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而中国则是社会主义国家。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两地的文化、宗教和历史差异。大部分亚洲国家都经历过被殖民的历史,而欧洲国家则没有。另外,欧洲国家的宗教信仰比较相似,对耶稣的信仰使欧洲的宗教信仰成为一体;而亚洲的佛教、印度教、孔教、道教以及其他宗教信仰之间就没有共同基础。多样化需要更高程度的交流。

3. 中国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中国教育仍旧面临一些问题。中国是一个仍处在工业化和后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政府给教育的预算却很有限。通过30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普及了义务教育。现在的挑战是巩固全民教育的成果,推动少数民族和弱势群体教育的发展。在高等教育阶段,主要的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鼓励创新。党的十七大将职业教育和培训作为国民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从那时起,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以及对职业教育学生提供财政支持。

由于中国刚刚普及基础教育,进入大众高等教育阶段,有些人建议未来的首要任务是加强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而不是转而着重于终身教育。也就是说,中国很需要一部《终身教育法》来指导终身教育政策的实施和评价,以及解决这一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所以,中国学者和决策者十分希望能够向亚欧同行们学习。

三、支持终身学习的框架

1. 五项政策选择

为了提供支持终身学习的框架,中国能够做些什么?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看法。我认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选择。

第一,加强公众对终身学习的认识。发动社会公众加入到推动终身教育发展中来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之前所说,政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政府要成为社会改革的领导力量,就应该通过将教育摆到优先位置以体现对终身教育的重视,就应该将人力资源作为21世纪国家发展的关键资源,就应该抓住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另外,政府应该具有进行终身教育创新的意愿。最后,政府应该促成所有利益相关者达成共识,支持建立一个教育机会均等的学习型社会。

第二,制定教育总体规划。这个规划应该将各级教育统筹协调成为一体,将终身教育的观念融合到现有的学校体系中去。这种整合应该是一种无缝的接合,而不是形成一个平行的系统,使得终身教育系统成为正规学校系统的竞争者。这正是我所讲的将终身教育与全纳教育相融合,通过终身教育来重新改组现存的教育资源,使其覆盖教育系统的边缘。

第三,未来的政策还应该解决终身教育的法律支持问题。我们不仅要关注终身教育立法,还应该关注贯彻执行法律。和谐社会是关注教育公平的社会,其基础是学习型的社会。实际上,终身教育和全纳教育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支柱,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所以,法律的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法律能够为终身教育的创造和政策制定建立起推拉机制,包括建立正式和非正式教育的强制标准、资格认证标准以及教育效果评估标准。最重要的是,法律必须注重对终身教育的财政支持,包括财政来源、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以及资源分配机制。最后,法律只有坚决贯彻执行才能够树立权威。为保障所有人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我们应该建立更多相应的执法机制。

第四,另外一个支持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因素是财政。虽然动员各种社会资源投资教育非常重要,但现阶段还是应该主要由政府来提供教育机会。利益相关者也应该通过各种方法分担政府的负担,如税收、捐赠等。财政和税收政策尤其应起到刺激社会投资终身教育的作用。美国的教育所得税减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减免个人投资和捐赠于教育的税费,政府鼓励市民积极加入到分担终身教育费用的行列中。成本分担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在于它有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就业能力和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健康和生活水平的改进。

然而,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投资于终身教育?根据我的观察来看,通过税收政策,可以促使社会消费向提高生产力从而增加终身教育资源可得性的方向发展。例如,社会上有很多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如奢侈品消费和过度消费,这些浪费掉的社会资源都应该被用于投资教育部门。

另外一个可能性就是开发闲置的社会资源,如将全国各地的孔庙作为终身学习或者社区活动的场所,这样,许多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就能够相互交流并加入到文化或者职业训练中来。

第五,我想谈一谈终身教育中的激励机制和社会认同问题。终身教育可以作为学位教育和证书教育,以及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的过渡。它可发挥“高速路交汇点”的功用。一方面,通过学分转换鼓励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机构之间的流动,终身教育可以打开通向各种教育系统的道路。例如,职高的毕业生能够进入四年制的大学,普通大学毕业生能够进入社区学院接受职业培训。另一方面,在一个更加开放和流动性更强的社会,通过对地位较低但是有更多的发展潜力和流动性工作的认证,终身教育能够使得僵化的职业地位变得更加灵活。也就是说,在未来,一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应该由他们所得到的学位或者他们毕业的学校来决定,而应该与一个人的终身学习活动联系起来。通过在终身教育活动中引入激励措施和社会认证机制,我们可以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设想。

2. 指导方针和政策制定

所有上述五项政策建议——政治意愿和共识的建立、教育的总体规划、立法和贯彻执行、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财政支持、引入激励和认证机制,都强调了终身教育政策制定的两个基本原则。

首先,终身教育的支持框架应当是符合本国国情的。我要强调,在借鉴其他地区经验政策的时候,必须认识到地区差异,这是非常重要的。以亚欧的政策为例,正如之前提到的,亚洲是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的大陆,亚洲各国之间无论是在经济发展、宗教信仰还是地理环境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别。欧洲的国家很大程度上是同质的。这使得我们不可能建立两个完全相同的终身教育体系。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对学习怎样进行政策制定非常重要。

其次,由于政策必须适应当地实际条件,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他国经验。考虑到两个国家之间的差别,政策嫁接是更好的选择。嫁接是在彻底了解双方国家的国情之后有选择性地采用最好的策略。由于亚欧很多国家都已经发展了自己的终身教育政策,相互借鉴是可能的。

四、亚欧合作

在讲话的最后,我要回到这次会议的主题,那就是亚欧的合作。据我看,两个地区的合作还存在着很大的空间。

在国家和地区的层面上,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人员交换。而且,如果合作建立在具体项目基础上,就更容易开展。对于政策选择,共同的活动可以在已建立的项目平台上进行,如欧洲的伊拉斯谟计划和苏格拉底计划。我们同样可以开展新的合作提议。

我也相信定期的会议,如亚欧会议终身教育论坛,为有效的交流和合作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毫无疑问,大家都能够从国际和本国的视角,对现存的理论、政策和实践进行回顾和交流,并从中获益。最后,我希望这次会议能够圆满实现目标,成为将来跨区域合作发展的新起点!

谢谢大家!

4.传达全市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提纲 篇四

验收动员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甘州区语委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六日

2009年3月10日,张掖市语委召开了迎接甘肃省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动员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落实《张掖市城市语言文字达标工作实施意见》有关精神;传达全省市、州语委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张掖市迎接甘肃省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验收工作;市政府领导与甘州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签订《张掖市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目标责任书》。

市语委主任、张掖市政府副市长董永芳同志出席并作了讲话。她指出:2009年1月6日,甘肃省语委在榆中县召开了全省市州语委主任会议。郝远副省长分别与拟在2009年达标的嘉峪关、酒泉市、张掖市和平凉市签订了“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工作目标责任书”,省政府将于2009年10月对我市甘州城区进行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工作的评估验收。2010年10月对高台、肃南、临泽、山丹五县城镇及甘州区乡镇进行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评估考核验收。为了全面做好全市语言文字工作,她重点提 1

出了六点要求:

一是要强化政府行为,切实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推广普及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是一项政府行为,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城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综合管理之中;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制定规划,周密安排,实行目标管理。各级政府要设立语言文字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要将语言文字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确保工作正常运转;要建立和完善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有效推进。

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知晓度。推广普及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涉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涉及到每个社会成员。因此,不仅语委和教育部门要抓,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抓,要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宣传措施,如在大型公共场所、主要街道和机关单位办公场所张贴永久性宣传标语;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经常性地刊登播放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理论文章、新闻报道、专题节目;组织好一年一届的“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抓好宣传教育。同时,采用经典诵读、文艺演出、演讲比赛、街头咨询、深入农户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逐步为社会广泛知晓,深入人心,提高宣传效果。

三是要抓住重点领域,切实将语言文字工作融入各项事业管理之中。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党政机关是龙头、新闻媒体是榜样、公共服务行业是窗口、各类学校是基础,这四个领域始终是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党政机关要切实将语言文字工作目标纳入机关目标责任管理,切实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新闻媒体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宣传阵地,为语言文字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公共服务行业要把语言文字规范化作为树立行业形象、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下大力气来抓。学校是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部门要把语言文字工作的内容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督导检查中,把学习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纳入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校的日常管理,要扎扎实实地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四是要突出重点工作,切实推进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是我市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省上的要求,张掖市政府所在城市(甘州区城区)要在2009年实现“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目标,高台、肃南、临泽、山丹五县城镇及甘州区乡镇于2010年要实现上述目标。希望各县(区)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抓紧安排部署,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争取按规定时间顺利达标。

五是要突破工作难点,做好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工作。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

教育活动,要着力做好农村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保证农村的新一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同时基本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要积极探索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普通话培训的形式和方法,为其就业和生活提供便利。

5.语言文字联络员培训会议主持词 篇五

主持词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现在开会。

根据《甘州区城市语言文字达标工作实施意见》、《甘州区迎接甘肃省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方案》及区政府迎评工作动员会精神,决定召开甘州区城市语言文字迎评工作培训会。参加今天培训会的主要是来自区直各部门、各单位、各街道的分管领导(即语言文字工作联络员)以及城区各中小学校长、各幼儿园园长。今天培训会议的内容主要是,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明确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联络员的工作职责,并对《甘州区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方案》、《甘肃省二、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及《评分细则》、评估程序进行讲解辅导。

为了充分实现培训会的目标,我们特意邀请了张掖市语言文字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高级讲师祁丽英同志对我区语言文字工作联络员进行专题辅导。

在培训会期间,希望各位与会人员能自觉遵守会场纪律,关闭通讯工具,认真听取专家讲解和领导讲话,做好相关笔记,切实领会会议精神,确保语言文字联络员工作顺利开展。

甘州区城市语言文字迎评工作培训会议现在开始:

第一项:请区语委副主任、语委办主任、区教育局局长秦福伟同志讲话;

第二项:请区语委办副主任、区教育局副局长徐增银同志解读《甘州区迎接甘肃省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实施方案》;

第三项:请张掖市语言文字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高级讲师祁丽英同志领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并进行测试。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培训会上不再进行领学和测试答卷,请各位联络员会后自学。

第四项: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祁丽英同志对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及评分细则进行专题辅导;

第五项:观看白银市、武威市迎评工作专题片。

同志们,今天的培训会会议议程已全部进行完毕。通过今天的培训会,各位联络员进一步明确了职责和任务,增强了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特别是祁丽英同志的专题辅导,系统全面,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很强的指导性和很具体的可操作性,使每一位与会人员都获益匪浅。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对祁丽英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参加会议的各位同志,将要全面负责本单位、本部门的语言文字迎评工作,承担着重要职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

望大家会后迅速行动起来,尽快熟悉语言文字工作业务,积极负责开展好本部门、本单位的语言文字各项工作。要认真对照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要求,狠抓落实,全力做好迎评工作,特别是要协调好本单位的现有工作与语言文字工作的关系,抓紧时间、克服困难、统筹协作、措施到位,并及时同区语委办联系沟通,将语言文字工作贯穿到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当中去。要以语言文字迎评工作促本职工作,以本职工作体现和改进语言文字工作,努力开创本部门、本单位语言文字工作的新局面,实现语言文字工作达标,确保我区顺利通过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

这里再次强调几个问题:

1.我区城市语言文字迎评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区政府已与部分单位签订了责任书,按要求,区财政局、民政局、法制局也要签订,请会后及时签订。同时,没有签订责任书的单位也在省上随机抽查的范围内,也必须同样做好相应工作,绝不可掉以轻心,要认真按照语言文字评估指标体系和评分细则的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2.关于相关材料报送及公务员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区语委办已将语言文字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意见等文件下发到各单位,但部分单位没有按时报送相关材料,请各单位、部门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时限和要求,及时做好相关材料报送及公务员普通话报名、培训、测试等工作,对不按时限、要求完成相关工作的单位、部门,要在全区进行通报批评,对影响全区语言文字评估达标工作的,要严肃追究单位主要领导责任。

3.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迎评工作结束后,区委、区政府和区语委要对联络员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并将每位联络员的工作表现书面反馈本人单位。希望各位联络员能把联络员工作看作是提升自己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的良好机会,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做出成绩,做出成效,不辜负各级领导的信任和期望,为我区语言文字工作及经济社会和谐全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6.语言文字会议发言稿 篇六

时间:2014年9月2日 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持人:张卫东 记录人:王奉铁 会议内容:

一、落实语言文字工作规范示范校迎检方案

建立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迎检工作小组,建立以校长带头,全体教工、学生参与的三级工作机构,形成覆盖全校的纵横交错的网状工作网络。由分管校长直接领导,组织部署,下达计划,相关人员具体落实贯彻实施。

二、建立相应的工作体系构架:

为了推动语言文字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将语言文字规范要求纳入规章制度之中。在教师岗位职责、学校会议制度、课堂教学制度、教工文明行为规范等条例中都予以强调。学校将标准的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通过建立优秀教研组的评选、文明组室的评比等激励机制,将语言文字工作真正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和员工。具体做法如下:

1、制定相应的学校制度,在自觉参与的基础上做到“有法可依”: ①把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纳入教师岗位职责,并作为考评依据之一。

②把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纳入课堂教学制度,并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之一。

③把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纳入教工文明行为规范。

④把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纳入学校的会议制度,会议记录及发言须符合现代汉语语言规范。

⑤建立星级教研组的评选的评比等激励机制,将语言文字工作真正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和员工。

2、设立学校语言文字专管员,并制定相应的职责范围及奖惩制度。

3、为了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学校定期举行教学基本功大赛。学校将通过普通话测试作为教师资格认定的必要条件,作为教师聘任、考核、选拔、晋升的必备条件。

三、按照济宁市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的要求建立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档案。

按照下发的的文件要求,由各处室负责对各部门的工作档案进行整理。

四、将语言文字工作融于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

1、教管部在各学科教师在自查的基础上要定期抽样检查作业、试卷、教案,并在工作会议上予以反馈。

2、课堂:老师、学生都能做到用普通话交流,没有使用地方方言的情况

3、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及学生在宣传海报、活动过程中均能做到使用规范用字用语。

4、社团:社团内的活动开展、外部外联均能做到使用规范字、讲普通话

5、环境:校园内的宣传牌、指示牌均能做到使用规范字,师生交流用语规范。

五、提高师生语言素养,将语言文字工作向学校的各个领域渗透。定期举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推普周专项活动,师生互动、人人参与,形成系列。要把达到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作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这一目的,初步消灭校园内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的用语用字环境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校园里应设置永久性宣传牌,宣传牌应与校园环境相衬映,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追求语言文字应用的品位和规范。

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把民族精神融合在语言文字工作之中,并且向学校各个方面渗透。力争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学校此项工作的鲜明特色。

中心小学语言文字工作会议记录

时间:2014年9月9日 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持人:张卫东 记录人:王奉铁

会议主题:语言文字工作制度 会议纪要:

为了进一步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推动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尽快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申报事务,2014年9月9日由张卫东校长召集,全体教师参加的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校小会议室召开。会上主要就学校近期的语言文字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与探讨,并初步计划下一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具体实施办法。与会者围绕如何实施与操作进行了热烈发言和深入讨论,并形成基本决议。现纪要如下:

1、我校语言文字专管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职责在实施意见书中已经有明确的规定:主要负责制定和完善校园语言文字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学期工作计划,帮助有关部门做好用字规范等工作,负责组织管理普通话水平培训和测试,对全校的语言文字工作进行小结等。

2、各部门在实施语言文字工作相关内容时,应有相应的操作步骤和具体的文字体现。

3、建议成立“啄木鸟大队”,由语文组带队,每月一查,形成档案,并设计表格、整改单,构成较为完备的查改体制。建议所有班级的宣传栏与板报由语文老师把关,并长期担任课外语言文字辅导老师。

4、学校的精神文明和校园的文化建设要体现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内容。

5、教师的评优、晋升职称等方面必须要普通话证书以及与符合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相关事宜。

6、持证(普通话等级证)上岗率不得低于90%,培训上岗归入教师业务学习和职后培训计划中,各部门要有相关文件的体现。

7、教师的考核表、听课笔记、评课的评议表等必须加入语言规范方面的内容:语言规范精练、板书正确整齐。质量分析表、本人的教学分析中必须加入:语言是否规范,是否用普通话,板书是否整齐。

8、教师的普通话达标率须在90%以上;学生的达标率暂时不作要求。

9、学生手册中应有:在必要场合,自觉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各学年的评优评先也要具备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内容。

10、黑板报、广播站等传播媒介要求同步,每学期应定期定量,并定期进行评比。

11、语文课的课堂教学上,要求加入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内容。

12、全校教师及学生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等级的达标率不得低于90%,否则不得评为示范校。

13、各专业部门每学期必须有检查记录,包括教学课件、教案、教研活动工作手册等,教学检查中应体现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内容。

14、我们利用每年的全国推普周,以团委名义组织社区活动,保留相应的文字资料和影音文件。

15、推普周活动方案的讨论。

中心小学语言文字工作会议记录

时间:2014年9月16日 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持人:张卫东 记录人:王奉铁

会议内容: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工作安排

会议内容:

1、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责任,做到每项具体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做到层层落实,齐抓共管,营造更好的规范语言文字氛围。

2、优化、净化校园规范用字。

3、注意收集和整理好这几年关于规范语言文字的所有资料,进行归类装档,做到科学管理。

4、组织学习市教育厅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有关文件通知,把近期工作做梳理,充分做好迎检工作

中心小学语言文字工作会议记录

时间:2014年9月30日 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记录:王奉铁 主持人:张卫东

一、学校实行教职工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不合格不上岗,全体教职工都已取得了相应岗位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

二、学校积极派出人员参加上级语言文字相关工作培训,并有计划地组织教职工普通话培训,组织了一系列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化竞赛活动。

三、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常规工作,每学期有计划,有总结。

四、按照国家语委规定和区语委有关文件精神,我们开设了阅读课、书法课、口语交际课,落实师资配备,并保证了必要的经费投入。

五、语言文字工作有关要求纳入教职工考核,教学管理及学生评优制度。

1.教职员工考核制度中有对于语言文字工作方面的要求。2.教职工评选先进的制度中有对于语言文字工作方面的要求。3.教学管理及评估制度中有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规定。4.教学评优制度中有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要求。5.学生常规管理制度中有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规定。6.学生评优制度中有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规定。

7.语言文字会议发言稿 篇七

开幕式由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蒋冀骋教授主持, 湖南师大副校长蒋洪新教授、文学院院长赵炎秋教授先后致辞, 对会议在师大召开表示热烈欢迎。会长黄德宽致辞, 对湖南师范大学及其文学院给与本次会议的支持表示感谢。

黄德宽会长主持了理事会全体会议, 王铁琨副会长汇报了秘书处一年来的工作。会议就学报的组稿与出版、筹办下届学术年会、学术委员会换届、增补理事等事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 并达成以下决议:

会议认为, 《中国文字学报》要以综合性、跨越性为追求, 坚持质量, 打出品牌, 会议论文要经会议讨论并由作者进一步修改后再进行选编。要加快编辑出版进度, 确保每年出版一期。要不断提高学报质量, 希望各位理事积极供稿或开拓稿源, 推荐论文;尤其要重视组织现代汉字等方面的论文。

下届学术年会由吉林大学承办。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副校长吴振武教授因故未能到会, 受其委托, 张涌泉副会长汇报了下届年会的大致安排, 时间初步确定为明年8月20日或9月20日左右。会员须会前提交论文提要, 秘书处根据论文提要水平筛选参会人员, 论文格式按照《学报》组稿要求处理。

会议讨论了学会第二届学术委员会换届事宜。根据本会惯例, 已成为本会常务理事的黄天树、刘钊、王贵元、党怀兴自然增补为本届学术委员。学术委员主要是一种荣誉, 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本届常务理事的, 依已确定的原则继续保留为学术委员, 以鼓励他们关心学会发展, 继续参与学会有关活动。

会议决定增补蒋冀骋为常务理事、学术委员, 增补郑贤章、邓福禄为理事。会议强调, 以后增补理事要重点考虑地区分布。针对某些学会理事长期不参加学会活动的情况, 与会理事提议下次理事会上要商议处理办法。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竞聘演讲下一篇:彩虹的微笑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