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学群群规

2024-09-22

中学生数学群群规(共6篇)

1.中学生数学群群规 篇一

1、新人入群:除群主外任何人不得加人,需要加人的,通过群主添加;

2、群昵称:本群实行实名制,新人入群后要立刻修改群昵称;

3、信息发布:新人入群后,需发布姓名+手机号+工作地址;

4、群名称:除发起人外,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群名称;

5、群内成员如需组织活动,请通过群主审核、统一发起;

6、群内禁止发送任何广告(软广告、硬广告);

7、群内禁止散播谣言;

8、群内禁止讨论一切政治敏感话题;

9、群内禁止发布任何未经证实的消息;

10、群内禁止发布黄赌毒相关内容;

11、群内禁止刷屏,文章分享请使用图文分享;

12、严禁对外透露群友个人信息,明确说明不可分享的聊天记录,违者后果自行承担;

13、初次违反群规警告一次,第二次直接T群处理;

14、违反群规被T出群者不得再次进群;

15、群成员要服从群主安排,如有异议可以像群主反馈。

2.中学生数学群群规 篇二

[关键词] 高考数学 创新 试题分析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换而言之,数学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提高自主探究能力。由于当前高考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对课程标准的创新要求最直接、最有效的贯彻方式是将其在高考中予以体现。因此各地区高考试题皆对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给予重视。但高考试题如何有效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虽然经过几年的探索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毕竟还处于初级阶段,进一步深入地研究是必要的。

本文就2012年福建、北京、上海、四川、湖南、湖北及江西七省高考数学创新试题的分布和特点进行分析,启发一线教师透过现象看本质,“寻”规“导”矩,即“寻”出命题初衷,“导”出教学规律。数学创新性试题是指相对于特定使用对象而言,在试题背景、试题形式、试题内容或解答方法等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与独特性的数学试题,其基本目的在于培养或诊断特定使用对象的数学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1],笔者之所以选这七个省是因为其高考试题创新点比较明确。

1 创新试题的分布与启示

本文按照创新试题的界定,分别从题型、分值和所考察的知识点三个角度研究创新试题的分布,由表1不难发现,2012年高考数学创新试题分布具有如下特点:(1)创新题型多样化。创新试题灵活多样,不拘泥于形式,注重创新能力的考察;(2)知识点相对集中。知识点较集中分布在数列、不等式和函数等。(3)分值比重不大。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适当的创新题的呈现有助于创新人才的选拔,同时还要顾及成绩的正态分布,因此分值比重不宜过大。以上诸特点也给一线的教师以启示:(1)创新试题不等于“难题”。创新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在探究和互动中获得知识;(2)重视不等于“拔高”。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层次上,不能脱离实际教学和学生生活。因此,一味追求新和巧是不对的,这也是为什么不少教师考前对高考试卷充满期待,希望能够眼前一亮,而拿到后却觉得如此“亲切”,不禁有些“失落”;(3)有“迹”可循。创新试题知识点不是“苦海无边”,往往集中出现在能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知识点,如,数列、函数、不等式、向量及几何等。

表1 各省创新题型分布、分值、题型及涉及知识点

省份题号分值题型知识点

福建理7、10、15,文16理14,文4选择、填空分段函数、凸函数、演绎推理

北京理2013解答数列、不等式

上海理2318解答数列、不等式、向量

四川理164填空数列、不等式

湖南理15、1610填空数列、三角、导数、几何概型

湖北理7、10、1315选择、填空数列、函数

江西理2114解答数列、不等式、函数

2 创新点“寻”规“导”矩

2012年福建、北京等七省高考数学创新试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试卷的命制万变不离其“衷”,即旨在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基于对创新试题的既定,下面将从数学概念、试题背景和解题意识等三个方面“寻”规“导”矩。

2.1 新的数学概念

给出一个新的数学概念,这里的概念包括定义和性质,然后要求学生应用该概念解,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创新题型。这类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对“原材料”分析、概括、建构起实质意义,并纳入到已有知识结构中[2]。如:

例1(福建理10)函数 在 上有定义,若对任意 ,有 ,则称 在 上具有性质 .设 在 上具有性质 ,现给出如下命题:① 在 上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② 在 上具有性质 ;③若 在 处取得最大值 ,则 , ;④对任意 ,有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答案:D。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首先,通过对该题“原材料”的分析,提取与原有知识的共性信息,即 是定义在区间 上的函数,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分析获取与原有知识相区别的信息:该函数具有性质 ,即 ;然后把该性质 与一次函数 和二次函数 奇偶性质类比,不难发现性质 的涵义为定义域上任意两个变量平均数的函数值小于这两个变量函数值平均数。最后,在正确理解函数 及其性质 的基础上通过数形结合正确推断下面的四个命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必为了应对这类型创新题针对性地介绍一些高等数学的背景,而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类比、联想等方法与已有知识联系,指出问题所在,即透过新概念这个“现象”看出考查的已有知识这个“本质”,并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之。

除此之外,北京理20、上海理23、江西理21这三个省份的压轴题均以新定义数学概念的面目出现,综合考查了函数、数列、不等式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方法;湖北理7定义了一个新的函数:“保等比数列函数”;湖南理16则定义了一种数列的变换,考查了数列知识以及归纳推理能力,这也启发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2.2 新的试题背景

该类型试题给出现实生活中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或事实,而这些现象或事实对学生来说熟悉而陌生,熟悉是因为学生经常遇到,陌生是因为大多数人没有从数学的角度思考过该问题。该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其关键能够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如:

例2(湖北理13)回文数是指从左到右读与从右到左读都一样的正整数,如22,121,3443,94249等.显然2位回文数有9个:11,22,33,…,99.3位回文数有90个:101,111,121,…,191,202,…,999.则(Ⅰ)4位回文数有 个;(Ⅱ) 位回文数有 个.

首先通过观察4位回文数存在的规律:只要排列前面两位数字,后面数字就可以确定,然后上升到数学层面上通过排列、组合确定4位回文数个数。进一步,由上面多组数据归纳、分析发现, 位回文数和 位回文数的个数相同,所以只需计算 位回文数的个数。最后,通过回文的前 位的排列情况确定 位回文数,从而实现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

福建文16以道路规划为背景考查演绎推理,湖北理10以“开立圆术”为背景考查圆周率近似值的计算,以上各题均旨在考查学生抽象能力。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激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感知生活的兴趣,注重学生探究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数学知识,以及领会归纳与演绎、特殊与一般等数学思想方法。

2.3 新的解题意识

一般该类试题综合性较强,解题思路不唯一,但不同解题意识下的解题效率有很大不同。该类试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福建理15不仅试题背景新颖,解决问题的思路多样,其新颖程度和巧妙程度能很好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实属创新题之典范。

例3(福建理15) ,定义运算“﹡”: 设 ,且关于 的方程为 恰有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根 , , ,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实际上,本题至少有两种解法,法一:根据题意写出 的解析式,利用韦达定理与求根公式将 表示为关于变量 的函数,而后通过换元、求导等手段通过求出此函数的值域得出本题结论;

法二:同法一可得 满足方程 , 满足方程 ,显然 ,由韦达定理易得 ,且 ,故由均值不等式可得 ,而由图像易知当 越大, 越小。令 ,由 可得 ,因此 ,由不等式运算性质容易得出结论: 。

3.中学生数学群群规 篇三

1、本群不支持一切形式广告,一经发现坚决清除出群。

2、发现有人利用这个平台以欺骗感情和一夜情等目的信息,欢迎大家截图聊天信息举报。管理员有权进行核实和处理并第一时间在群内曝光,但请别进行报复行为。(碰到了骗子或收到很多无聊/骚扰短信:只可以举报群内ID、QQ号等。不可以举报真人姓名、工作或家住地址、工作单位名称、任何电话号码和手机号码等。凡举报ID的,必需写出举报此人ID的原因)

3、群内征友请确认各自单身身份。管理员有权对群内成员的诚信及不妥言行视情况进行警告(累计达到2次将被请出本群)、禁止。

4、除管理员外,任何人不得使用群邮件,如需借用群邮件发布需跟管理员先进行联系,确认是否可以发布以后,才能发。管理员有权对其进行编辑处理!非群内管理员组织的活动后果一律自负!

5、介于成员日趋增多,在成员资料上已经对是否提供什么认证进行了标注,请大家在交流的时候予以识别。为了提高交友效率,建议大家积极提供相关认证„„如:省份证、手机、学历证、房产证、收入证明等等。提示:认证信息是会员自愿提供,目前中国无完整渠道确保100%真实,请理性对待。

群内声明!!

“爱在0571”,是以历次相亲平台的青年朋友相亲交友活动为依托,由年轻人自发组建,旨在年轻人间通过更多健康的文娱活动(每月1-2次,费用AA,自愿参加),进一步增进交流。

为了提高征友效率,建议群内成员提供照片以及身份证、学历证、房产证、单身证明、工作证明、收入证明等等和提交资料对应的相关认证资料,自愿提供。提供的便会在资料上加相关标注。

群里成员名字的组成是:性别+出生年份+学历+身高+工作+编号

成员名字和资料上都对个人的征友状态做了相关标注。如:

征友进行中(女85专165广告XXXX)、暂停征友(❤85专165广告XXXX)

介于交友相亲群的特殊性,进群者必须有完整的资料和编号,否则拒加。成员资料均在群内共享,对于提供相关认证的朋友的证明材料,保证绝对不予外泄。

“爱在0571”作为一个海量信息平台,从技术上和成本上,皆无法确保每一条信息的真实性,也无法确保每一个会员的人品及其对待感情的态度,为了您的征友安全,请您主动做到如下两点:

1、不借钱给任何会员,也不与对方发生任何形式的经济关系。

2、拒绝一夜情,自尊自爱,理性交友,不轻易发生亲密关系。

4.中学生数学群群规 篇四

关键词:学校德育工作;感悟;做法;功效;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171-01

弟子规》进校园,是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具体表现,我校一年以来,响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号召,通过传统文化进校园提升学校办学品味,提高全校师生的德育意识,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突破口,让全校师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背诵中华美德经文,特别是《弟子规》的背诵理解,掀起学习《弟子规》高潮,全校师生学《弟子规》背《弟子规》用《弟子规》,把《弟子规》作为自己日常行为规范的镜子,时时刻刻对照自己,近一年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功效。

一、学校德育工作从学习传统文化入手,全校掀起背诵《弟子规》热潮

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各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有的学生由于长期受家庭的影响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学生经常出现脏话,随意拿别人东西,吃饭大声喧哗,随意浪费粮食等等坏习惯。校会班会多次强调,但收效甚微,于是我小学从全校师生开学进行一周的传统文化教育入手,特别是全校师生背诵《弟子规》,让校长老师给学生解读《弟子规》入手,《弟子规》总共1080字,让学生一字一句背诵,一句一句理解,一段一段品读,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全校从校长到老师到分管学生生活的阿姨,都要熟读成诵《弟子规》使《弟子规》深入到每位校园里的师生心里,利用早操,业务学习时间,班会等等时间给全校师生诵读《弟子规》解读《弟子规》,甚至还通过发放通知让家长共同背诵《弟子规》让《弟子规》深入到每个家庭,与家长配合共同提高学生的德育思想工作。收效显著,一星期后,学生浪费粮食现象少了,很多学生能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了,如:一学生,平时起床,从来不叠被子,不洗脸漱口就跑到操场上玩,班主任走到他跟前,摸摸孩子的头,让他背诵《弟子规》选段里的一段话《瑾》“早起早,夜眠迟…..冠必正,纽必結…….然后,询问他:你还有哪一点没做好,学生再背诵一次明白了自己没做好的地方,第二天起床,先自己漱口,再自己的被子叠整齐,个人卫生也有了大的改观了,《弟子规》魅力可以让一个有不良行为习惯的人,改变自己。

二、传统文化教育要持之以恒,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教育

学习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能一阵风吹,这样在师生心中,不牢固。他们会把这些看成是一种任务,完成就算,没有真正去体会,去实践,像完成某项工作似的,完成了事,不再去过问,久而久之在师生的头脑中慢慢变淡,就难达到育人的效果。所以学习传统文化这项工作要做到持之以恒,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要对照自己的行为习惯,检查自己的行为,于是我校在每天早操后要求值周教师带领全校师生进行晨读,让《弟子规》在全校学生心中随时做到随口而出,每一位师生都能熟读熟背,做的每一件事情,一个小的习惯都能用《弟子规》里的字句衡量自己,这样全校师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位学生跟另一位学生发生矛盾了,本来想,随口想出的脏话气话,就背诵“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学生的脏话气话自然适可而止,不用教师过多的教育语言,如:有的学生对自己的父母特别是爷爷奶奶不尊敬,来学校接送迟来就对老人家发脾气,老师知道了,让学生背诵《弟子规》里的“入则孝”背完以后问问学生,你该怎么做,你做到了哪些?你对父母长辈发脾气违反了《弟子规》哪一条,学生自然会检查出来自己的错误,通过长久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尊重父母,打架斗殴,说脏话气话的现象一个月比一个月少了。

三、通过开展我读《弟子规》的认识,大讨论,总结,家校互动,使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

《弟子规》的学习不局限于,背诵朗读,还要让全体师生进行更深入细致的了解,体会甚至实践,这样师生的印象才深刻,才达到我们正真培养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肤浅的诵读与背诵只能成为书面语言,难以付诸于行动,要到达真正的效果要求師生能够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实践自己的日常行为行动中,于是我校每星期开展学习《弟子规》之我见大讨论活动,教师在明德之约大讲谈中谈到自己对《弟子规》的认识理解,与自己用《弟子规》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过程,教育学生的经历与收获。一位老师谈到:一次她在值周过程中,一位学生在食堂里,大喊大叫,不管怎么劝解这位学生就是不听话,最后她什么也没说,把“食无言”牌子给他高举,背诵餐前感恩词,学生自己停止了,在食堂里所有大声喧哗的学生安静了,而且饭桌上一粒剩饭菜也没有,另一位教师谈到:说到“孝”自己心中有愧,因为自己因为一点家庭小事很久没有回去看望年迈的爸爸妈妈了,通过《弟子规》的学习,感恩父母,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够,今后做到每星期必须回去看望自己的父母,并做到孝敬老人,和睦妯娌,“财物轻,怨何生….”

自己有更深刻成熟的理解。我们不仅在教师中开展学习《弟子规》心得大讨论活动,还在班会课上,号召全校师生开展大讨论活动,让学生谈自己学《弟子规》心得,自己平时做了哪些符合《弟子规》内容的事情列举事例,通过大讨论活动,每一位学生能更深层地理解《弟子规》的内容,从家长的反响中我们得到:如今的孩子懂事多了,他们不仅能自立自理做好自己的事情管好自己的行为习惯与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更能可贵的是能体会家长们的辛苦,家庭社会反响较好。

5.中学生数学群群规 篇五

关键词:小学;学习生活;实践策略

一、在教学中通过《弟子规》启发学生

由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错误教学观念,使学生未能有正确的认识和学习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倘若仅仅依靠单纯地说教来教育学生,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

心理。而如果根据这种现状,因材施教,通过借助《弟子规》当中的名言警句,再根据圣贤的教诲使学生受到启发,就能够实现理想的效果。比如,针对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为了使学生明确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借助《弟子规》当中的“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然后指出让别人抄袭作业的同学如果未能够考虑到自己的同学,就亏了自身作为同学的道义。进而使得學生感受到《弟子规》在学习当中的巨大意义,要求学生以《弟子规》作为指导,改正自己的错误。

二、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自身的形象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个人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从一个人的形象能够看出他的修养和品质。举止行为都非常得体的人,表明他的修养比较高,人们也喜欢跟这样的人沟通和交

流,这是由于跟这样的人交往充满了快乐。其中,在《弟子规》当中的“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就是要求人的举止行为的,因此,教师应当让小学生在走路的过程中,富有节奏,不拖拉,步子从容稳健;在站着的过程中,要有精神,挺胸抬头,不含胸低头和摇摇晃晃,只有挺胸抬头,才可以给人以富有自信的样子,自身也能够感觉到精神饱满,进而增强自信心。在《弟子规》当中还有“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这就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冠服习惯,睡觉之前脱下自己的衣物整理好,鞋子也应当摆放整齐。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形成认真和有条理地做事的习惯。此外,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做到“朝起早,应勿缓”,换言之,应当早睡早起,不可以因为看电视等而耽误了睡觉的时间,这种习惯对学生的终身都是非常有利的。

总之,我们中华民族是非常注重德育的,可以说,我国传统文化的典范《弟子规》是实施德育的瑰宝,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需要有效地应用《弟子规》当中的

精华部分,以充分体现它的德育作用,更好地为小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焦能,张兴发.浅析《弟子规》德育思想及其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J].学理论,2012(18).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春高新第二实验学校)

6.中学生数学群群规 篇六

关键词:弟子规;外在形象; 语言表达; 内在品质;启迪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和规范。《弟子规》中的“弟子”所指的是学生,也可以泛指每个人。因为“人活到老,学到老”,既然一生都在学习,理所当然就是学生,而且我们都是圣贤人的学生。“规”就是规范和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和规范。

《弟子规》共包含八个部分,分别是总序、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简言之,这本书就是教我们如何做一位真诚、善良和美丽的人。针对大学生的求职面试而言,笔者依据《弟子规》总结了三个方面的提醒和建议。

一、外在形象

当求职者进入面试场地时,通常给考官留下的第一印象不是听觉语言,而是视觉形象。仪容、服饰及举止是决定考官第一印象的首要因素。

《弟子规》中的“谨”部分提到: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书中分别从帽子、纽扣、鞋袜、衣服、走、站、拜、坐等方面提醒并启迪面试者的外在形象应得体、端庄。

二、语言表达

当外在形象留给面试官良好的初步印象后,语言表达则是与面试官进行良好沟通的关键因素。

《弟子规》中的“信”部分提到: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 ,切戒之;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书中分别从语言表达的内容、方式、态度、音量及语速等方面予以提醒面试者的语言表达应有据、精简。

三、内在品质

在整个面试过程中,面试官不仅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考察初出校园的求职大学生,而且还会通过内心来全面感受求职者的内在品质。生活中的许多实例证明,内在品质是求职成功的决定因素。

《弟子规》中的“总序”部分提到:首孝悌,次谨信;

“入则孝”部分提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出则弟”部分提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谨”部分提到: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信”部分提到: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泛爱众”部分提到: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 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亲仁”部分提到: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余力学文”部分提到: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八个部分分别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义及君仁臣忠四个方面,启迪大学生不仅要自爱:谨而有信、谦虚从容、不卑不亢及追求美好,更要爱人:家人、长辈、同事及仁者。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都被誉为“礼仪之邦”,论语曾提出“不学礼,无以立”;孔子以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为教材,教导我们:“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礼乐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上层建筑之一。为什么“礼”备受我们老祖宗重视和推崇?笔者认为,有“礼”国家才会有序、和谐与发展,个人才会尽孝、明理与成长。

因此,《弟子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读本,作为礼仪与规范的价值导向,不仅启迪当代大学生在职场面试的应有表现,更是指引收获美丽人生的智慧方向!

参考文献:

[1]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1 卷[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2] [美](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M]. 苏彦捷译.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

[3][美]杜维明. 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M]. 彭国翔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6.

[4] 杜志清, 田秀云. 对儒家理想人格的思考[J]. 河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4).

上一篇:深圳2015公务员考试公告下一篇:郁金香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