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章法

2024-08-11

草书章法(精选8篇)

1.草书章法 篇一

怀素上人草书歌,怀素上人草书歌任华,怀素上人草书歌的意思,怀素上人草书歌赏析 -诗词大全

怀素上人草书歌

作者:任华朝代:唐体裁:杂言 吾尝好奇,古来草圣无不知。岂不知右军与献之,

虽有壮丽之骨,恨无狂逸之姿。中间张长史,

独放荡而不羁,以颠为名倾荡于当时。张老颠,

殊不颠于怀素。怀素颠,乃是颠。人谓尔从江南来,

我谓尔从天上来。负颠狂之墨妙,有墨狂之逸才。

狂僧前日动京华,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

谁不造素屏?谁不涂粉壁?粉壁摇晴光,素屏凝晓霜,

待君挥洒兮不可弥忘。骏马迎来坐堂中,

金盆盛酒竹叶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已后始颠狂。

一颠一狂多意气,大叫一声起攘臂。挥毫倏忽千万字,

有时一字两字长丈二。翕若长鲸泼剌动海岛,

H若长蛇戎律透深草。回环缭绕相拘连,

千变万化在眼前。飘风骤雨相击射,速禄飒拉动檐隙。

掷华山巨石以为点,掣衡山阵云以为画。兴不尽,

势转雄,恐天低而地窄,更有何处最可怜,

枯藤万丈悬。万丈悬,拂秋水,映秋天;或如丝,

或如发,风吹欲绝又不绝。锋芒利如欧冶剑,

劲直浑是并州铁。时复枯燥何,

忽觉阴山突兀横翠微。中有枯松错落一万丈,

倒挂绝壁蹙枯枝。千魑魅兮万魍魉,欲出不可何闪尸。

又如翰海日暮愁阴浓,忽然跃出千黑龙。夭矫偃蹇,

入乎苍穹。飞沙走石满穷塞,万里飕飕西北风。

狂僧有绝艺,非数仞高墙不足以逞其笔势。

或逢花笺与绢素,凝神执笔守恒度。别来筋骨多情趣,

霏霏微微点长露。三秋月照丹凤楼,二月花开上林树。

终恐绊骐骥之足,不得展千里之步。狂僧狂僧,

尔虽有绝艺,犹当假良媒。不因礼部张公将尔来,

如何得声名一旦喧九垓。

2.草书章法 篇二

六观堂老人草书诗

作者:苏轼  朝代: 物生有象象乃滋,梦幻无根成斯须。

方其梦时了非无,泡影一失俯仰殊。

清露未电已徂,此灭灭尽乃真吾。

云如死灰实不枯,逢场作戏三昧俱。

化身为医忘其躯,草书非学聊自娱。

落笔已唤周越奴,苍鼠奋髯饮松腴。

剡藤玉版开雪肤,游龙天飞万人呼,莫作羞涩羊氏姝。

(六观,取《金刚经》梦、幻等六物也。

老人,僧了性,精于医而善草书,下笔有远韵,而人莫知贵,故作此诗。

3.楷书章法 篇三

章法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点画是线条美,间架结构是局部的构图美,章法是整体构图美。赵体楷书的章法,可以从两个方面研究和把握起规律。其一,整齐一律。楷书章法的整体感,首先是整齐,字的排列形式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等距,给人一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这种形式最适合严格意义的楷书。结字的宽窄、长短不同的造型产生局部参差变化,便整齐一律而不呆板拘谨的楷书不会出现不和谐或单调之弊。

其二,多样统一。赵体楷书的最大特点是带有行书的成分,笔法多变,因字赋形,不刻意布置,在多样性、变化性中有着十分和谐统一的关系。给人的感受是静中有动,字中融情。一件书法艺术品首先感染人的是其整体效果,而整体是由无数个局部构成。因此,在布置章法时,不应该忽略每个字的细节,诸如字的造型、长短、欹正的变化,轻重的节奏感等,都需要慎重地考虑,严密地设计,并且要坚持不懈地经过较长时期磨练,始能自由地进行章法处理,表现出一种似乎没有设计的设计美,达到书法艺术的较高境界。

楷书章法并不复杂,其主要形式有中堂、对联、条幅、横披、扇面等。楷书的章法布置,字距与行距大多基本相等,但也有行距大于字距的;一律自右至左竖写,横披的少字数者也仍然是由右至左书写;现代的中文横写是自左至右,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但竖写是仍然以从右至左为佳。赵体楷书的具体章法形式见下面章法示例。

4.老舍先生的教子章法 篇四

老舍先生称自己为“写家”,不说“作家”,还称自己为“文生”。实际上,这是他的一种人生观。

纵观他的一生,不论是办教育,还是当作家,都围绕着一个大问题--怎样做人。

在儿童教育上,他有一套独特的思想,既是针对自己的孩子的,也是泛指所有的孩子的,算是他的教育思想吧,细想起来,有以下八条:

一.“木匠说”

1942年8月,老舍先生曾写过一篇叫做《艺术与木匠》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作文艺写家,我决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作本匠、瓦匠,或作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这是一种反传统的教育思想。第一,干文艺并不比当木匠高贵;第二,干文艺比作木匠还更艰苦;第三,干文艺更需要一些基础,诸如文字要写得通顺,要有生活底子,还应至少学会一种外国语。

1949年在重庆,朋友们为老舍先生祝寿,并祝贺他从事写作20周年。人家说了许多鼓励的话,轮到他致词的时候,早已泣不成声,只喃喃地说出一句来:“,历尽艰苦,很不容易,但是拉洋车、做小工20年也很不容易,我定要用笔写下去,写下去。”依然是把当作家比作拉洋车和做小工。

二.“不必非入大学不可”

这倒不是说,他自己没有上过大学就不主张别人上大学。他说的是“不必非入大学”,这是一种反对“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这也是一种反传统的教育思想。

老舍先生在给妻子的一封信里谈到对孩子们的希望时写道:“我想,他们能粗识几个字,会点加减法,知道一点历史,便己够了,只要身体强壮,将来能学一份手艺,即可谋生,不必非入大学不可。假若我看到我的女儿会跳舞演讲,有作明星的希望,我的男孩体健如牛,吃得苦,受得累,我必非常欢喜!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一个诚实的车夫或工人一定强于一个贪官污吏,你说是不是?”他还进一步说:“书呆子无机会腾达,有机会做官,则必贪迂误国,甚为可怕!”

他主张念书,以知识救国,以学问强国;他反对读书去走仕途,如果这样,则不如去当一名诚实的木匠,因为木匠做的桌子或柜子对社会有用。

三.儿童“宜多玩耍”

老舍先生特别珍视儿童的天真,认为这是天下最可贵的,万万不可扼杀之。

谈到自己第2个女儿小雨,他说:“至于小雨,更宜多玩耍,不可教她识字;她才刚4岁呀!”

老舍先生主张维护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不可强求,更不可处处约束。老舍先生最害怕看见“小大人”、“小老头”和“少年老成”,一看见小孩穿上小马褂,一举一动全像大人,便想落泪。

老舍先生有一句名言:“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可见,孩子的天真,在他眼里是何等重要,何等神圣!

四.“不以儿童为玩物”

老舍先生说:“每当摩登夫妇,教三四岁小孩识字号,客来则表演一番,是以儿童为玩物,而忘了儿童的身心发育慢,……其错误在于:是以大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孩子为中心,是为了满足大人的虚荣,而不是真正为了孩子的发育,一句话,是以儿童为玩物。其次方法不当,往往超越了儿童身心发育的实际水平,违反自然规律,成为拔苗助长。

五.“不许小孩子说话,造成不少的家庭小革命者”

老舍先生提倡对待儿童必须有平等的态度,主张尊重儿童,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在这方面他是身体力行的。

对中学生,他以姓名相称,不再叫小名,表示尊重;会主动伸出手,行握手礼,以视平等。孩子们送小礼物给他,他必定当场回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礼品,就毫不迟疑地把自己的皮手套、衣服、皮鞋回赠出去,或者把自己的作品送上,还要签名,两倍地甚至十倍地报答对方的好意。

他爱给儿童写信,在信中常用幽默的话彼此开玩笑,甚至悄悄地向儿童宣布自己的写作计划。《四世同堂》第三部的写作大纲便是在给冰心的大女儿--一位中学生的信中首次披露的。在他面前,孩子可以自由说话,他认为孩子有权如此,并希望普天下的父母都有这样的态度和胸怀。

六.“崇尚大自然”

老舍先生曾领着小学生们中央公园向花鞠躬。他说,花儿、植物都受到尊重,要以一种虔诚的态度对待它们。他不让小孩子用笼子养鸟,说应该让它们自由地飞。他爱把矿物标送给孩子们,以为这既有趣又有益,是极有价值的礼品。老舍先生更喜欢乡下孩子。虽然,他们穷,甚至脏,可是他们纯朴、忠诚、讲义气 ,人格高尚,而且知识广博,懂得大自然的许多奥妙。他希望孩子们尽贴近大自然。

七.“鼓励创造”

老舍先生喜欢看儿童写大字,以为是一大乐趣。“倒画逆推,信意创作,兴之所至,加减笔画,前无古人,自成一家,至指黑眉重,墨点满身,亦且淋漓之致。”这是他对孩子们描述,推崇孩子们的这种创造性。

八.“只有两件快活事:用自己知识和得知识”

老舍先生早年在《赵子曰》和《二马》两部长篇小说里猛烈地批判了当时的一些大学生,认为他们一是脑子里没有国家观念,只想自己作官;二是虚度年华,不好好用功,没有真本事。他说:“好歹活着的态度是最贱,最没有出息的态度,是人类的羞耻!”还说:“新青年最高的目的是为国家社会做点事。为国家死是在中国史上极光明的一页!”

5.草书签名设计 篇五

行草书签:

,草书更容易辨认。消费者,采用高频率,人们更容易理解,容易融入个人写作和书写习惯。缺点是不简洁,书写速度不够快,抗-一个贫穷的模仿。草书签:设计是指一个标准草书签名。很容易写,你也可以写自己的和不关心这些条件照顾,一个人可以轻松地突出显示较强的抗模仿,风格,广泛的参数和缺点是难以辨认别人的话来说,最合适的课程在线签名日本分公司经理和其他部门使用数字。

评分:新增附近的草地上的风格,但增加更多的流动性比草写在知识可添加比草更简单笔画省略,主要是最终使用的签名。飞度检查:

以相同的名称,一个或更多的样本设计合成词是指激进的话。楷书,行书,草书,草书的文字和其他类型的合作。设计是非常有趣。产生相反的效果模仿。安全检查:

创建了一个特殊的人伪造签名。通常用在商业信贷,税收和所有其他人不要在欺诈案件。想到该计划变化的知识。是很广泛的反担保书,文字内嵌的安全,安全和其他嵌入式拼音。花团体:

想指的是小而有趣的装饰图案添加。艺术家和学生的女士越来越像,完全使用私人或公共论坛,设计和研究的构成发生了一些困难。在线签名这样一个有趣的,好玩的,有趣的和爱的每一个人。大多数人样的自我设计。使用也有所增加。字体选择。楷书:庄严美观,一个基本的,诚实的,为的灵活性,值得材料美丽大方表达严重;官员:春天委婉丰满圆润,简单,天真,温柔,对材料的亮度表达欢乐的歌词;免费来自然,舒适的感觉,随和的人,约坦,约坦的自然属性,具有灵活的光漫无目的的材料,草书主营:洒脱,但不限于优雅,改变了流态涟漪累计至演出活动,活泼,潇洒,是不是内容。它的最大的选择,一般应写平稳,快速打印。其中,明确,做到最好,楷书和草书,和草书和那些谁照顾使用适当的类型,如海豹等。并使用草书签名,不只是聪明的美好,可以方便快捷地应用。在设计中,尝试关闭一些字符,通常似乎写单词和文本之间的接触间隙。签名应全额形式,它可用于这一现象持续的每一个字必须顾及签署了词之间的横向间隔左侧恢复,签名应垂直指出,上升和下降之间的话可以包括在内,都可以在视觉字给人以断开的感觉,但你和我都在充分的人。这就要求每一个字应该紧紧围绕的阶段,这需要一个“虚拟”的空间处理,以避免真正的融合方法的理解填写,填写完成关节的空间效果依赖,使用全行程做。

一些迹象表明,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方法。你的名字应该指出并分析了相同或类似的话共享一个字典,使签署全面补充形式。在合作的话可以添加该行程,可签署并共同创作的每一个字的现象最多,但注意,一般性质应该是光滑的免费设计签名,而不应钝,牵强附会。

7,节奏控制的迹象。速度和节奏签署一份书面文字的组成结构在它们的大小或词。写一个正常的速度和怎么写,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在一般情况下,签署了火,并签署了楷书的身体一般效用,或者运行图形设计签名,应该是缓慢和仿制型伪草书签名,写了多看越快。作为一种标志,在歌词访问,您可以编写更快,扭曲和削减计划,我们需要写一个缓慢的步伐。认识这一点,并根据自己的技能和签名不同,调整他的签名速度。作者的这种图形作为视觉重点和平衡的原则签署签署的节奏来设置一个名字,简单地说,你可以让你的星座是美丽的,好看,易写答

8,装饰装饰你的名字是没有任何字,而是要签署一个更加和谐,对称,更倾向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的。字笔画有些夸张的装饰效果,9必须顾及签署反盗版。实际的签名,特别是在合同签署重要文件,一旦签署的一些负责,应该对后果的关键,往往是人谁征服对象的虚假信号伪劣商品举行。我们需要关注的签名图,无招只需要一个十字标志,具有装饰性使用曲线,但在该元素的要求,内心世界去努力。当然,在签名夸大需要一些额外数量的安全线,是安全的,但是这仅仅是普通测量是经常生病,由船长签字的效力受影响情况的全貌。如果手机没有什么特别,但也容易模仿的行为。真的,自从签署提出的技术和艺术水平,写下你自己的风格和性能方面与人格对安全保障措施。

在过去的艺术并没有定义签署标题和理解只能从它的历史存在的价值。例如,要负起责任共同推出了五据说由文书或协议的签署草书古代人签署。其实质是与会标联合签署书法不相容似乎在古老的书法艺术更规则。朱铭思了很多书往往是支付给在印度十七世纪,后在艺术签名模式签署明代朱耷朱后裔起诉。十八世纪英在线签名浪漫主义诗人拜伦,法在线签名十九世纪西班牙画家的自由,是现代艺术,毕加索立体派绘画和其他的创始人和开拓者签约艺术的先例。所以这个角度来看,艺术不是创造出来的现代人的签字仪式。

根据我们的信息时代,签名功能将深入发展。容易识别的视觉识别反喻(抽象表现主义)由哲学,具体表现,综合文字,从生产线性能,和书法的线条,表现节奏的概念,立体感,权力感,因为质的变化在设备的使用和变化特征创造力,其内容是非常不同的。◆----签名功能

实践性:生活,广泛的报表,合同,银行信用往来,会议真正的迹象和信息等,几乎无处不在。

艺术:书法的图形和名称的理论知签名设计免费版识将被处理,这是艺术,这是个人的审美情趣。

安全:特别为每个签名甚至设计师。

对书法艺术,与。

艺术签名设计有两个基本功能:效率(功能性),和(视觉奖金)的视觉效果。朱铭思是由控方负责出版(附图),在当时起到了女王的权威和作用,华丽的装饰印刷。“朱的迫害,”通过精心设计的手段这三个字,方园有合作,与点线穿插呼应了这个文本的结构是真正的签名式样古老的模型。标识为子孙后代的设计是一个很大的影响。为“招财进宝”,“黄金万两”之类的做法;文本的结构和有趣的游戏彻底。(图片)伟大的字体样本将永远不会忘记它的方便和乐趣,而且视觉美感的目的。

但是,在整个历史过程后,信息时代的真正意义,签署意见的到来,像今天还为时尚早。的全面执行世贸组织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后巢臼过阴影。估计时间,请求将成为一个签名设计艺术实践是自然的传播。当人们想艺术设计的方法来摆脱它一举签署一份浓浓的尴尬的精神希望。

毫无疑问,精心构建的艺术家,签名和抽象简单的“连续”线路,不仅提高了签名的效率,但没有移动高雅类人,或填补在线签名内空白,或挂自己作出了强烈,潮湿或花园表演,或何易,但也提请形象,感觉太好了。这是今天的签约的基本设计概念艺术

关于艺术设计理念签名

签名设计艺术,什么是艺术的起源和发展的签名?事实上,艺术是艺术签名的签名。

6.《非草书》理论价值思考 篇六

在书法艺术开始走向审美自觉的那个时代,在书法批评史的开端。有一篇文章,着实令学书者们忍俊不禁。它第一次以一种专论式的批评方式论证草书的“不足学”、“不配学”、“学无用”。然而他的这篇反书法的书法论文。却在书法史,尤其是书法批评史流程中发出了一闪耀眼的强光。直至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反思、深思——这就是东汉赵壹的《非草书》。

赵壹,字元叔,东汉汉阳西县(今甘肃水南人),光和间文学家、辞赋家,很有才气。《后汉书·文苑传》中有传。由于他恃才傲物,因而为乡里世俗所不容。据《后汉书》所记,赵壹身长九尺,美须豪眉,气宇非凡。曾作《穷鸟赋》,以“思飞不得,欲鸣不可”自遣,说明自己的艰难处境。又作《刺世疾邪赋》用以抨击当时奸邪当道的社会黑暗,抒发自己的怨愤。而且,据说赵壹那种桀骜不逊的个性至死不变,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尽管赵壹曾一度得到一些达官贵人的赏识,但他不善于逢迎,加之性格刚烈,终究没有做成大官。《后汉书·赵壹传》中载:“时诸计吏多盛饰东马惟幕,而壹独柴车草屏,露宿其旁”。这样的生活态度和“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而“不改其乐”的颜回很有些相似。我想正是赵壹愤世疾俗的性格和不事文饰的生活态度,从一个侧面影响了他对书法艺术的认识。

与崔瑗、蔡邕正好相反,赵壹没有对草书书法艺术给予肯定和赞扬,而是反对人们习草。从本质上讲,赵壹的《非草书》具有非艺术化的反书法倾向,这就使得他不可能从书法本体立场去观照审美的书法。然而,赵壹却以一个儒学思想经典捍卫者的身份将书法纳入儒学系统,强化了书法艺术的文化性格。我们知道,书法艺术在汉代是审美开始走向自觉的时代。在书法史上起着巨大的作用。但为什么赵壹的一篇《非草书》,却能在反书法的言辞中被人认可,流传至今呢?那么,他反书法,反对学习草书又是根据的什么呢?

在他的《非草书》中,他主要向我们揭示不能学习草书艺术以及其反草书的三点理由。

其一,他认为草书“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洛所吐,中非圣人所造”。只是由于在秦末“刑峻网密,官书烦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纷飞,故为隶草”。其产生的理由是“趋急速耳”。既是“趋急速”之书。只是“示简易之指”,终“非圣人之业”。他的书法发生学立场是什么,我们尚且有论。从文字学起源意义上讲,赵壹所信崇的是儒家学说关于文字起源的说法。即文字是仓颉、史籀这些圣人所造。这里的文字是指大篆古籀。而草书根本不是“圣人所造”,故不足学。况且,圣人不能以此为平治天下的事业。

其二,赵壹讲到草书是由于“趋急速”而产生的。可现如今,却“失指多矣”。因为“本易而速”的草书在当世的学习者那里变得“难而迟”。的确,草书的起源是由于实际功利的需要,但在崔瑗、杜度、张芝等草贤大家的努力下,草书显然已被社会承认为艺术。此时的草书已由原来的实用行为变成了审美追求,就不应该再用“趋急速”的实用要求来衡量。所以导致赵壹对后学追慕杜、崔、张子的草书现象无法理解。但他并没有否定张芝、崔瑗,其论道“夫杜,崔、张子,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馀暇。游手于斯,后世慕焉”。于是,一言出之,便将杜、崔、张子划到了孔子门下,指出他的并非浸淫细技,而是“博学馀暇,游手于斯”。这样,在符合了儒学中“游于艺”的精典古训和肯定杜崔,张子之余,他又对后世学草者表示担心。“惧其背经而趋俗”,并斥责“此非所以弘道兴世也”。甚至,在他以为,后世众愚根本不能学习草书。

其三,赵壹从儒学的实用功利立场出发,认为草书学了毫无用处。而且摆出了一大堆具体的论据。“且草书之人,盖伎艺之细者耳。乡邑不以此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讲试,四科不以此求备,征聘不问此意,考绩不课此字”,“善既不达于政,而拙亦无损于治,推斯言之。岂不细哉?”这样看来,草书乃至整个书法似乎细小低微得很。因为赵壹认为,几乎所有的“正规”事情都不用草书。不仅如此,书法也不过是“为字”而己。所以他将研习书法比作“扪虱”、“俯而扪虱,不暇见天”。

当然,当我们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赵壹及其《非草书》时,就会深切地体会到几乎他的每一条阻止习草的理由都是他儒学正统思想和倨傲性格的表现。我们认为《非草书》从书法论文写作技巧的角度来看,的确是一篇难得的论文精典。尤其在那个以汉赋文体充斥着人们艺术思想和行为的时代。这样富有逻辑推理,具有思辨性格的文章的确非常珍贵。只可惜,他的论述完全基于儒家实用目的,以功利的眼光审视了草书和书法艺术,几乎没有体察人们如此如痴如醉追慕杜、崔、张子草书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不过,我们还可以把思考的触角延伸得再远一些。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赵壹的《非草书》并不是反文字,而是反书法。这是否可以说明在赵壹那里,书法与写字已有某种区别。尽管他没有进一步界定书法与写字的内涵,区别它们的异同。但对于专心追求书法之“小道”的行为,他是非常不理解的。我前面说到,他的《非草书》是让人忍俊不禁的。从书法角度来看,它完全是一篇“反动”文章,与书法历史的演进是相背的,这是从他所述的书法内容来讲的。如果从书法批评的角度,我们应该明确,《非草书》还是有很大贡献的。如果说将书法纳入儒学体系作文化观是《非草书》的第一大贡献。那么,《非草书》在当时来讲作为一种全新的批评方法介入书法理论之中则是它的第二大贡献。

众所周知,汉代的汉赋是最富盛名的。在书法理论文章中,有《草书势》、《笔势》、《九势》、《书赋》、《四体书势》等均为赋体姘文。语言非常精美,辞藻华丽,读起来也通篇顺畅。然而,从某种角度上讲,正是这些文学描绘使书法艺术审美自觉的进程在一度快速的进程中减缓了,尤其是对书法理论、书法批评。因为众多书赋中的形象化、拟人化、拟物化的比喻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完全因着欣赏者的个人看法、偏好以及生活体验而各有异同。有时甚至是迥异。当然,我非常的赞同事物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要有一些必要的过程。就书法而论,在经过了先秦和秦末汉初的滥觞之后,应该由上古的朴拙特征走向华丽流美倾向,而且也要由被动的行为变成主动的追求。汉代,尤其是东汉是有这个基础改变书法艺术价值取向的。在《非草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

“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遑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划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鳃出血,犹不休辍。”

这是东汉时期士人阶层对草书狂热追求的心态。可以看出,此时的草书已进入了审美经验领域,这使人们的认识已经从战国晚期和西汉时期的隶草、藁草中更替过来。草书已经作为艺术出现,它摆脱了实用的牵绊,主体的意识自觉化了。诚如赵壹所述:“ 齿以上,苟任涉学,皆废《仓颉》、《史籀》,竟以杜、崔为楷”。用现在的话讲,这就是一般汹涌的艺术狂潮,它的出现与东汉经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两汉时期,统治阶级接受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在政治思想领域实行“无为而治”的方针,还没有实行“大一统”的思想格局。黄老之学、阴阳之说、儒道法墨,纵横家作为思想流派交互影响存在。后世作为万世之宗、百代之尊的儒学在西汉初期还只是一个思想流派,其地位甚至还稍逊于黄老之学。到了西汉中期,随着西汉国势的加强,统治阶级在思想上才产生了大一统的要求。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等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置五经博士,儒学这才定为一尊。由于董氏为代表的今文经学融合了阴阳、道法等各家学说,因此董氏的“天人感应”学说就成了西汉儒学的核心。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使儒学神学化,并进一步发展为~~纬经学。此时的今文经学在上层的意识形态领域中极大的桎梏了汉代文化和艺术的自由发展。与此同时作为与之对立的古文经学则除在王莽篡汉时被短暂列于官学外,它仍是一门私学。但到东汉时期,今文经学逐渐趋于迷信繁琐,古文经学始出现上升的趋势。至东汉末期马融、郑玄等在古文经学的大旗下,促使今文经学最终走向衰绝。这对汉代文化艺术的自由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书法艺术也在此思想背景下迅速走向自觉。赵壹《非草书》的时代背景也就处在东汉经学衰颓,文化艺术趋于活跃的时期。赵壹作为正统文人对士人阶层弃置经学而热衷书法,当然不满。

花这样一段笔墨对汉代经学作一番回顾,我不仅只是想强调赵壹及其《非草书》的生存背景,更想去看看汉代文学在这样一个复杂背景中的发展。

我们说赵壹的《非草书》大体上是“尚用”的。而他那个时代的文学发展如何呢?是“尚用”还是“尚美”?只要有点文学基础的人都知道,汉代文学的代表是汉赋。汉赋显然是“尚美”的,因为汉赋所采用的是一种排比精当、对偶成句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文字技巧。汉赋在东汉后期走向了鼎盛时期。但就在此时,一批文学家看到它即将趋于衰落和僵化,于是就有了“尚用”文学的倡导和“尚用”精神的呼吁:“诗言志”。赵壹写《非草书》即是在以一种平铺直叙的文体来与汉赋的对仗、排比、炼字技巧作斗争。从文字的角度,“尚用”相对于“尚美”应该是一种反文学、反艺术表现的现象,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对于文学本身来讲,都是它健康发展的大道。我们也可以这样看,赵壹的《非草书》是在以一种新的文学样式表达他新的文学艺术趣尚,其目的是在文学,而书法不过是他用以表达目的的载体。从纯文学表现意义上讲,文学内容的正确与否是否可以次要一些?就像我们创作书法时汉字是载体一样,我们关注的并非是汉字(或文学意义)的正确与可否识读,重要的是这些用以表情达意的载体的空间构筑和时间流程,关心的是线条的质感和节律。当然,这似乎绕远了一些。那么,如前所述,书法在当时是“尚用”还是“尚美”呢?很清楚,应该“尚美”。可是,为什么文学史与书法史在同一时代却会发生偏差呢?而且偏差如此之大!难道书法在当时应该是“尚用”的?或者说文学应该是“尚美”的?

仔细地想一想,就会知道,从文学和书法各自的角度出发就应该是相悖的。那是因为至东汉为止,书法与文学的发展历程不一样。文学有过华美精致的时代,而书法还缺乏。文学有着自己的审美追求而且走到某一极致,但书法缺乏。所以书法艺术在那时应该坚持“尚美”。这是书法的需要,这样看来,每一门艺术的发展可能有一种社会的规律制约,也有其本身的“自律”要求。如果不尊重自律要求,书法史就很有可能流为简单而概念化的苍白文本。这便是赵壹采取这种批评方法的文化背景。

我们认为赵壹的《非草书》是具有批评意识的。它以一种全新的专论式的批评方式在讨论着书法(具体指草书艺术),尽管它的批评内容是反书法,是有悖于书法自律要求的,但它仍具有无可估计的贡献,除了提出一种批评方式,使书法批评具有了思辨性格外,至少还有以下一些贡献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他细致描绘了当时人们研习草书的现象。在“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见鳃出血,犹不休辍”等语句的背后,让我们能很清楚的联想到当时人们研习草书的情景。那种场面是何等的壮观!这对理解书法审美自觉意识在汉代时期的觉醒是很有价值的。它至少可以作为论证史实的佐证。另外,这些文字 的描述也反映了当时书法理论走向实践的一种趋向.与汉代大量书赋相比,《非草书》至少反映了当时学习书法的真实史实。尽管它是反书法的,但不经意中却因保留了这此珍贵的历史资料而具有实践意义.读书赋是无法体会,联想到学草书者在当时划剧性的场面的。

第二,赵壹将书法艺术与人的禀性,才气联系在一起.强调书法当自然天成、个性发挥.我不知道这对后来南朝书法家王僧虔对“神采”、“天然”等美学范畴的提出有无启示,但作为赵壹本人来讲,能将艺术与人联系起来,着实功不可没.他说:“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若人言有美恶,岂可学以相若耶?”赵壹看来是相信艺术家的禀赋、气质对艺术创作有着重要作用的.尽管他也认为这种气质禀赋是自然天成、不可相若的,但他却仍然又回到儒家学说的正统立场上来,强调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即重视“博学”,并告诉后世和时人这也是杜度、崔瑗、张芝等书贤草圣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赵壹促使了书法艺术理论中“游戏说”的诞生。例如,他在肯定杜、崔、张子草书成就的时候说:“夫杜、崔、张子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后世慕焉。”他这样说一方面是想将杜、崔、张子归位于孔子门下;另一方面,是想让人们知道“游于艺”的儒学古训。他把书法视作“伎艺之细”,但并没有将艺术与伦理教化等同起来,而将两者作了区分。他认为草书好坏无关宏旨,“善既不达于政,而拙亦无损于治”。既用不着对此作狂热的追求,也没有必要像孔子恶郑声一样痛心疾首。在这一点中,赵壹的“游戏说”与儒家“成于乐”的艺术主张又有些许不同。

第四,如前文所述,赵壹《非草书》的出现还标志着儒学对书法进行全面渗透融合的开端,将书法纳入儒学体系。与崔瑗、蔡邕所不同的是,赵壹以儒学立场将书法导向了文化本位,而崔、蔡二人的贡献则在于以书法本体立场将书法导向艺术审美。二者的结合和相互补充正好为东汉书法理论及其观念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养料。在东汉草书艺术对经学构成强大冲击的情况下,赵壹大力倡导书法对儒学的遵循、服从,并将其归入儒学体系。这种将书法到想文化本位导向文化本位的做法与崔、蔡二人在书法理论本体化的进程中所表现出的高度自觉相比,看似相悖,但其实从书法理论的发展来看,两者必不可少。失去崔、蔡的审美理论,书法理论的本体发展就难以在审美追求上自觉化;若是失去了赵壹的文化本位理论,则会大大减缓书法理论本体的成熟。因此,我们说在书法理论本体构建中,不仅仅只有审美主体和形式自律,还应该有个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点上,赵壹可以说是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第五,赵壹的《非草书》还潜在的向人们揭示了两个概念,即“草书”和“草藁书”。《非草书》中所说的“草本易而速,今反难而迟”,其实前一个“易而速”的草书应该是实用的“草藁书”,而后一个“难而迟”的草书则是指草书艺术。当人们“私书相与,庶独就书。云适迫遽,故不及草”,把“易而速”的实用性抛弃后走上精心结构,追求“一画不可移”、“难而迟”的道路后,赵壹就不能理解了。这个现象本来应该是体现人们艺术自觉的进程,可赵氏却坚守实用,坚守“易而速”的草就之书。后来有一段公案,就是关于张芝“匆匆不暇草书”一句话的断句。不同的断句,会形成全然相反的两种意思。依此论,赵壹应该是赞同“匆匆不暇,草书”的。而张芝出于艺术本体立场,自然应该理解为“匆匆,不暇草书”。那么,也就是说赵氏是站在草藁书的立场上否定草书艺术。

7.草书创作的艺术鉴赏 篇七

大家知道,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的文化国粹之一,俯仰历史,从人类的早期岩画和结绳造字书画同源,从商周甲骨文、金文大篆、秦小篆、汉隶、行草、楷书等等,从中华民族的四次崛起周、秦、汉、唐,从宋元明清到近现代,汉字书法无不体现着人类高级智慧和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面对这些熠熠生辉的汉字文化符号和精神财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即使现当代书法艺术发展也顺遂时流已经走入了“守常知变,返本开新”的文化高地。伴随着国家强盛,社会发展,科技提速,文明进步,信息多元聚集,东西方文化撞击交融,当代书法艺术创作发展不仅要重视民族文化本体,重视全面继承传统经典,而且在时代内蕴、精神气质、文化思想等方面更多熔铸了当代文化观念,同时并汲取了许多外来有益元素信息,再度解构,宏观比照,微观分析,既要重视作品内容有更加关注作品形式和综合材料研究探索,尤其在与社会工业化和科学现代化以及其他载体媒介相互结合实验方面做出了大胆探索。自改革开放到现在三十多年,从大的格局来看,一方面传统书法艺术作为主流继续递进,另一方面一些以新古典主义为旗帜的流行书风也在继承传统经典中扬弃、融合、审视、重组、借鉴、前行。这些文化问题和书法现象就促使我们对当下正确认识书法、欣赏书法、学习书法提出了新的命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书法?

这个问题本来是个常识概念问题,本来不是问题,但是基于这些年我们在信息繁杂交汇、甚至文化伦理错位的时期误读、淡忘或者丢失了许多可贵的文化常识,所以有必要澄清本源、以利再造。一般来说,大部分人可能要说书法不就是写毛笔字吗?是的,书法主要是在用我们古代先贤发明的毛笔经过历代多次改制写毛笔字,而且近代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和西方工业革命的涌入书写习惯工具发生了重大转折,相继出现了钢笔、圆珠笔、签字笔等硬笔工具和电脑写字。就主体来说,分毛笔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可是,为什么通常把写汉字叫做书法呢?显而易见,书法就是关于写字的法则规范。书,就是书写,法就是关于写字的法度和方法。写字又分实用写字和艺术书写。实用写字基本要求是规范、整齐、统一、工稳、简洁、清晰明了,共性容易认识即可;而作为艺术的书法书写是需要我们根据几千年来古代经典书法文献和历代经典大师、优秀书家长期总结和提炼出来的人文思想、笔墨精神以及各类书体结构、笔法比如提按顿挫、起承转合、藏锋、露锋、中锋、侧锋,半藏半露、方圆、大小、粗细、虚实、阴阳、快慢、浓淡、干湿、轻重等等种种修炼手段通过举重若轻、从容不迫的书写状态,兼顾书体、章法、结构、情趣、意境、风格等等综合书写要素,特别强调“力量感、节奏感、立体感”等审美特征,通过书写过程抒情达意、寄托个人审美理想。通过笔法共性完善个人技术技巧,充分张扬个性,从而彰显和创造艺术魅力。

总归来说,书法是汉字造型艺术。我们知道,古人云文以载道,书以载道,用书写的艺术形式来包涵我们对天、地、人、心之道的理解和审美追求,所谓书写的道理就是我们通过书写符号反映对主观、客观、宇宙自然规律的理解和体悟。我以为,概括分类而论,书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汉字造型;二是线条质量;三是笔墨信息;四是人文意境。前两个问题主要是技术问题,后两个问题是艺术问题,这四个方面在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交织中融入解读不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境界。曾经有人很形象的指出,中国书法是中华文化的传输系统。这样的一条黑线从远古穿梭奔袭而来,从书写者的内心出发,不仅记录着历史文化的兴衰变迁和时代精神风貌,同样反映着作者的个人情操修养和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等等,而且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灵魂的生动写照和精神旨归。比如,就其形态来看,或豪放雄强或正大气象、或婉约秀丽缠绵轻柔,或如电闪雷奔、或类似高空坠石、或如万岁枯藤连绵不绝、或天真烂漫、或野逸出尘、或如钟鼎坐堂庄严肃穆、或如闲云游天逍遥诗意等等等等笔墨状态轨迹,都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符号和强大的精神象征,并一如既往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灵人格塑造。

第二个问题:学习书法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通常来说,从大处而言大家都知道学习书法就是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我们的人文修养,用笔墨语言塑造我们群体和个体人格形象,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陶冶我们的人文情怀,增强我们认识自然和客观世界的能力。从具体和小的方面来说,结合我自己这三十多年来研习书法的点滴体会,我觉得书法艺术可以养眼、养心、养情、养智、养身、养生。归纳概括起来是“六养”。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养眼,因为书法艺术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符号,长期贯穿于我们社会发展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和日常生活当中,除了物质层面的一系列现实问题逐步落实之后,作为中国人或多或少都有民族性的文化精神诉求和表达方式,书法艺术恰恰是最典型的精神愉悦,书写或者欣赏一幅幅优秀作品,可以让我们了解人文历史文化、认识世界、观察事物的审美判断能力不断得到应证和消解,从而悦己悦人。第二养心,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每个人本是初心,随着我们的生活、学习、成长、发展、远行等等,最想回归的还是我们的初心,初心就是童心、善心、爱心,清澈如水,充满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信念。所以,佛教禅语常常说不忘初心和初心不二。所以说正确书写和欣赏书法艺术作品,就是通过笔墨修养再造我们内心的精神绿地。第三养情,生活在色彩斑斓的现实和精神世界之间,早、中、午、晚除了生活、学习、工作,我们的思想情绪会随着时间和时空转换挪移发生许多变化,写字和闲暇活动就是希望通过愉悦给我们的情志找到寄托,给心灵找到一个可以诗意的栖居的支点和精神放松的出口。第四养智,书法艺术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艺术,其中包涵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许多哲思妙理,一幅作品或者一个字从整体章法、谋篇布局到每个横竖撇捺点画、趣味意境都是人类对自然和客观世界的概括描绘和反映,从大的格局到非常玄妙的毫端细节都是智慧的结晶,可以养成我们高度概括和驾驭事物的能力,摒除我们的浮躁和行为失衡,使我们的做事思维方式条理得到有益的补充。第五养身,书法艺术无疑是一项高级的智力和体力运动,我们都渴望由此能使我们的身心得到熏修和改变,围绕书法有许多学科知识需要我们填充能量弥补不足,塑造我们的精神气质和风貌,增强健康活力。第六养生,这个问题当下是我们全社会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据有关专家测试,写字可以调动我们每个个体生命全身三百多个神经系统,历史上的高寿书家很多,即使在医学不发达的条件下,大书家柳公权87岁、欧阳询84岁、虞世南80岁、文征明89岁、梁同书92岁、翁同龢85岁、齐白石、黄宾虹、何香凝、章士钊平均90岁以上,朱屺瞻、苏局仙、孙墨佛等分别达到百岁以上,这些书法养生实例不胜枚举。书法艺术中刚柔相济、欲擒故纵、阴阳变化、平心调气、静虑凝神、抱散开合、淋漓纵横等等也同样都是美育中的养生运动,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精神。

在此,我特别建议咱们理工科的同学们一定要利用各种机会多接触多了解多学习一些人文知识,这将来无论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发明创造等等综合思维方式的改变以及修身、学养滋养大有益处。比如著名的科学家杨振宁等他们对宗教、人文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贯通非常有见地。

第三个问题:如何鉴赏书法艺术作品?

这个问题是我们此次活动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问题,我想也是大家平时日常生活学习中最为常见也最难的问题。关于书法艺术作品鉴赏从古到今都是一项复杂的审美评判过程,也是众口难调不一的问题。即使历史上公认并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唐代大文豪韩愈也曾批评说“羲之俗书呈姿媚”。那么,这么个鉴赏审美评判究竟有没有审美标准和规律可循呢?回答是肯定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生活、学习、工作、社会交往中每每见到一幅书画作品,往往分不出好坏优劣和品味,感到非常困惑和不解,其实,究其原因最主要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现代化程度和社会变革许多人已经不使用毛笔,毛笔在近一百年来基本脱离了实用,不断走向了传统文化纯艺术,大家对毛笔的基本性能和古人总结出来的基本书写法则感到陌生、荒疏、无助,甚至不可理解。说到底,书法艺术作品鉴赏是一个社会人文综合修养和审美知识储备问题。

说鉴赏,其中又分鉴定和欣赏。目前,书画鉴定本身就是一本专业学科,牵扯文字学、材料学、笔迹学、文献学、文学等等领域。这里我想主要说说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书法欣赏问题。古代书论很多,有不少也是把书画放在一起衡量品头论足的,也是基于书画同源这一常理。论及书画,曾把书画分为四个台阶,“神”、“逸”、“妙”、“能”。其中以神品为最高,逸品为上、妙品为中上、能品为下,次之。所谓神品顾名思义神来之笔,逸品是放纵身心和打破笔墨规矩之后出俗入俗之作,妙品就是笔精墨妙之后的迁想妙得所为,能品便是说主观基本考量掌握了基本技法要素,但缺乏意蕴和更多的艺术表现力,显得直白内涵不够丰富。历代争论中古人也把“神、逸、妙三个层次先后重新排列,各抒己见,只有能品几乎没有争议。

就书法艺术创作规律而言,当代同道、有识之士又把书法创作考量分为四个阶段,所谓”技“、”艺“、”文“、”道“。最初级层面首先是用笔、结体、章法、字法的基本综合技法掌握、熟练程度和个人创见。比如前面提到的提按顿挫、起承转合,藏锋、露锋、阴阳、虚实、节奏等等娴熟运用。衡量一幅书法作品的好坏,最基本的要具备三个特征,第一力量感,第二节奏感,第三立体感。力量感指的是写出来的字要做到劲挺流畅,类似行云流水,有相当的力道;节奏感指的是每字和整体篇幅要有轻重缓急的韵律,如同无声的`音乐,笔尖上的舞蹈。只有有节奏的声音才是音乐,否则是噪音,书法同理。立体感指的是用笔的中锋侧锋相互转换从而形成的平仄虚实枯笔映带缠绕等等笔墨状态形成多维空间,具有体积感。这就如同舞蹈演员表演的仿唐乐舞中甩长袖的情景态势。艺即艺术,就像文学作品中的遣词造句、修辞手法的灵活自如应用,通过写实、夸张变形、聚散、粗细、微妙等等,力图精、准、狠,非常协调非常高级。文即文化,通过各种手段体现综合学养,包罗万象,尤其对国学中佛儒道等等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滋养。道是指书法艺术作品所反映出对自然规律的阐述,达到暗合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结合自己多年对书法艺术的研习实验和体会,关于书法鉴赏诸多问题,我把比照衡量作品分为五种层面情况。用生活化打个比方,第一是白开水层面(能喝):第二是饮料层面(酸甜、味道);第三层面是啤酒、红酒层面(时尚元素、苦涩、构成);第四层面是是白酒、烈酒层面(笔墨燃烧、视觉刺激、抒情性非常强烈);第五层面是禅茶层面(包含着宗教人文哲学);同样看似茶水平淡无奇,但达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地、人、心和谐统一,绚烂之极复归平淡。比如近代弘一大师的书法孩儿体,平淡天真,无欲无邪,退净铅华,不在炫技,就具有这一审美特征。

话说到此,关于书法艺术欣赏还有几个关键词需要说给大家,那就是“涤除玄览”、“澄怀观道”、“澄怀味象“等,这在老庄和古代先贤的审美鉴赏中早有论断,大意都是说当我们面对一幅艺术作品,首先要把自己的身心杂念和不良习惯、俗尘等等剔除掉,清洗干净胸怀,才能进入审美体验,自我先入为主的观念往往容易误导和影响我们正常鉴赏活动,被污染了的心境是觉不出好坏的。现实中,我们常常见到焚香抚琴等情境,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具体到书法文本要做出比较正确的审美判断,还需要大量人文知识、综合阅历和技术支持,一方面要基本了解中国书法史和相关文字学知识,另一方面自己最好有一定程度的笔墨实践经验积累,才能真正有利于我们对艺术作品的深刻领悟和层层解读。

第四,关于书法行草书创作问题

这里,我想身体力行的用自己这三十多年研习书法的基本状态来说明由临帖到创作主攻行草书的发展过程,向大家做一简要汇报。一直以来,我自己坚持”守常知变,返本开新“的基本创作原则,到现在为止没有刻意确定作品风格,只是不断去做各种笔墨实验,尽可能去挖掘自己的综合艺术潜能,不懈追寻着由人性到智性再到可遇不可求的神性的必然、偶然过程。目前,关于自己的艺术实践创作,主要围绕三条主线来实施:一,力求正大气象(因为正大气象永远是社会主流意识和人文精神,可以鼓舞人、激励人);二,追求作品的书卷气(做到技法娴熟精巧,不断继承优秀经典法帖,完善自己的笔墨语言表达能力,力争使作品很清新雅致);第三具有前卫开拓意识(融合各种姊妹艺术,汲取中西方文化的某些观念,强调作品形式和内容的现代构成关系,希望入古出新,提炼出更新的属于自己的图式和笔墨符号)。这些想法也有待于自己继续深入思考和锤炼,追根寻源,再造大我。

8.草书总结《草诀百韵歌》 篇八

知章《孝经》等都是草书名帖,其草法纯正,用笔劲健,格调亦古雅。这些名迹外,在历史上流传范围较广的草书法帖以《草书百韵歌》著称。此帖假托为王羲之所作,其祖本已无可考,陈元靓《事林广纪》记载的北宋署名“采真子”的本子,是作者就当时流行的“一百二十韵,凡四百一十字”的底本加以修订而成“一百韵”的,但其书已不传。元刻《草书百韵诀》是现存较早的刻本,共计七十六韵七百六十字。明神宗朱翊钧在万历十二年(一五八四)曾将三种有关草诀的本子汇刻,分别名《草诀百韵歌》(共一百零六韵一千零六十字)、《后韵草诀歌》(共三十七韵三百七十字)、《草诀续韵歌》(共四十二韵四百二十字),且亲自写序、跋。其后明万历二十年(一五九二),范文连奎馆上石,称为《集古草诀》,万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韩道亨书写墨迹本,名亦称《草诀百韵歌》。

《草诀百韵歌》【原文】及 注解:

【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亳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此四句为一首五绝。首句:写草书难,要写好草书更难;次句:草书形态抽象又别具韵味,都在笔端强劲地表现出来;第三句:写草字要有法度,一点之差,笔画的长短稍微不同,就是两个不同的字;末句:好的草书要写的体势丰满,气势不好的话,就算笔法再好也不行。【有点方为水】上面有点,下面竖右挑,才是三点水旁; 【空挑却是言】竖画右挑,却是言字旁

【绵头无左畔】宝盖头音绵,写宝盖头时,不必写左边那一点; 【辵遶阙东边】辵读音绰,遶同绕,写走之底时,只要在左边竖下右绕即可;

【长短分知去】知和去两个字很相似,但其区别在于最后横画的长短,长的是知,短的是去;

【微茫视每安】每和安两个字相类似,要注意两个字区别的地方。【步观牛引足】“步”字:先写牛,至末笔转左下撇出; 【羞见羊踏田】“羞”字:先写羊,连笔在下写田字即成;

【六手宜为禀】“禀”字:上写六,连笔下写手〔在我编著的《草诀三字经》为”六手禀〃〕;

【七红即是袁】“袁”字:上写七,连笔下写红〔《草诀三字经》为”七红袁〃〕;

【十朱知奉己】“奉”字:上写十,下写朱,十的第二笔和朱的第一笔共用〔《草诀三字经》为”十朱奉〃〕;

【三口代言宣】“言”字:上写三,下连笔写口〔《草诀三字经》为”三口言〃〕。【左阜贝丁反】左耳旁和背字旁的写法:只要把丁字反写即成; 【右刀寸点弯】右边刀旁和寸字旁的写法:上为一点,下为横折钩; 【曾差头不异】“曾”和“差”字的共同点,即上半部的写法相同; 【归浸体同观】“归”和“浸”两个字右半部写法相同;

【孤殆通相似】“孤”和“殆”两个字很相似,左旁写法相同右旁一点之差; 【矛柔总一般】“矛”和“柔”两字只一点之差。

【采夆身近取】“夆”音逢,“采”和“夆”两个字写法几乎一样,头一样,身体有点不同;

【熙照眼前看】“熙”和“照”两个字,好好看看,有何不同?不同在上部左边

【思惠鱼如画】“思”、“惠”、“鱼”有和“画”字相同部分,可大不相同,注意区别;

【禾乎手似年】“禾”、“乎”、“手”字和“年”字也相似,只有第一二笔相同,后几笔不同;

【既防吉作古】不要把“吉”字写成“古”字,这两个字的差别在于中部; 【更慎达为连】写“达”和“连”字要慎重,其中部写法不同。【宁乃繁于叔】“宁”字和“叔”字差不了多少,只是写“宁”字第一笔要多一个右钩,似乎繁了一点;

【侯兮不减詹】写“侯”字不比“詹”字简单,只是一笔成而已; 【称摄将属倚】“称”、“摄”两字,尽管右边相同,左旁还是有差别; 【某枣借来旋】“某”和“枣”字借“来”字转变而成;

【慰赋真难别】“慰”和“赋”这两个字写法几乎一样,但细看还是有差别; 【朔邦岂易参】“朔”和“邦”字简直是一样写法,能参得透吗? 【之加心上恶】“恶”字:先写“之”字,下加“心”;

【兆戴免头龟】“龟”字:上半部为“免”字的上半身,下写“兆”字的下半身; 【点至堪成急】“急”字:上一点,下加“至”; 【勾干认是卑】“卑”字:上一横勾,下加“干”;

【寿宜圭与可】“寿”字的一种写法:上写“圭”字,连笔写“可”字的下半部; 【齿记止加司】“齿”字:上为“止”,下为“司”。【右邑月何异】右耳旁的写法和“月”的写法差不多;

【左方才亦为】左“方”旁可用“才”写,但注意:有的字则不可,如“施”字,如用“才”写则成“拖”字!【举身为乙未】“举”字可写成“乙”下加“未”,但写“未”时不出头; 【登体用北之】“登”字的上部是“北”,下部是“之”; 【路左言如借】“路”字的“足”旁可写成“言”旁; 【时边寸莫为】“时”字的右旁可写成“寸”字。

【草勾添反庆】“庆”字:从上至下“艹”字→横勾→“反”;

【乙九贴人飞】“飞”字:上写“乙”,下连写“九”,然后在“九”字的末笔上写“人”;

【惟末分忧夏】区分“夏”与“忧”:即在“夏”的底部下加“一”,就成“忧”;(《三字经》:夏一忧)

【就中识弟夷】“弟”和“夷”两字的差别在中部;

【()斋曾不较】第一个字在字库里没有,其音义同“斋”,这两个字原来就通用,只是写法不同;

【流染却相依】“流”和“染”是易混字,书写时要注意区别。

【或戒戈先设】写“或”和“戒”字要先写“戈”,但准确的说,是先写“戈”字的横和斜勾;

【皋华脚预施】写“皋”和“华”字时,头写好后,接着写中间竖画一直到脚,然后才写中部; 【睿虞元彷佛】“睿”和“虞”有点类似,但头脚都不同; 【拒捉自依稀】“拒”和“捉”字,差一点就完全一样了; 【顶上哀衾别】“哀”和“衾”的差别就在头部; 【胷中器谷非】“器”和“谷”字差别在中部。

【叅参曾不别】“叅”和“参”两字原本就一样,没有差别; 【閧巽岂曾分】“閧”和“巽”字的写法没有什么差别; 【夺旧元无异】“夺”和“旧”是易混字,注意脚部的差别; 【嬴羸自有因】“嬴”和“羸”字的差别就在于下部的“爻”和“羊”。【势头宗掣絜】“势”和“絜”的头部写法都是一样的;

【章体效平辛】“章”的下部要和“平”和“辛”作个比较,以免写错。【合戒哉依歳】“哉”和“歳”字是易混字,注意头部的差别。【寜容拳近秦】“拳”和“秦”相似,注意头部的写法。

【邪聴行复止】“邪”和“聴”也很相似。“牙”和“耳”左旁的写法在这两字中写成一样,但在多数字中写法不一样。

【郎断屈仍伸】指的是“郎”的右旁应屈,而“断”右旁要伸。因为其左旁“断”的下部和“郎”可写成一样,所以特别要注意右旁的写法。【田月土成野】“野”字:先写“田”,连笔右写“月”,下部写“土”即成。【七九了收声】“声”字的写法,与“野”字写法顺序不同,从上至下“七”、“九”、“了”一气呵成。

【最迫艰难叹】“艰”、“难”、“叹”三字的左旁都一样,记住右旁的差别。【尤疑亊予争】“事”、“予”、“争”三字看似相同,其实不同。【葛尊草上得】“葛”和“尊”字都是“艹”头,下部既相似又有差别。【廊庙月邉生】“廊”内的右耳旁与“庙”内的“月”旁写法相同,注意“月”左边的差异。

【里力斯成曼】“里”字下加“力”即成“曼”字; 【圭心可是舂】这是“舂”字:“圭”下加“心”;

【我家曾不远】“我”和“家”两字易混,注意头部不同;

【君畏自相仍】“君”和“畏”两字头部和脚部写法相同,中部不同。【甚乂犬傍获】“获”字的结体:左旁“犭”,右旁上部为“甚”,下部为“乂”; 【么交玉伴琼】“琼”字的结体:左旁为“玉”,右旁上部为“么”,下部为“交”; 【出书观项转】是“出”字还是“书”字就看有没有脖子,有脖子的是“出”字,没有的即为“书”字; 【别列看头平】区别“别”字和“列”字,就看头部是点还是横平; 【膝滕中委曲】“膝”和“滕”两字右旁的写法:先写头部,后一竖到底,然后在中部作委曲变化;

【次比两分明】“次”和“比”其差别在左旁; 【二下客为乱】“乱”字:“二”下面写“客”即成; 【宀藏了则寜】“寜”字:“宀”下写“了”。【而由问上点】即“而”字:横点下写“问”即成; 【早得幸头门】“早”字写法:“门”字下写“幸”; 【耻死休相犯】“耻”和“死”为易混字,只一点之差;

【貌朝喜共临】“貌”和“朝”也是易混字,左右两旁既类似,又有差别; 【鹿头真戴草】为“鹿”字的写法,要有“艹”头才是对的,因原于象形字; 【狐足乃疑心】“狐”字右旁脚部可写成“心”。

【勿使微成渐】不要把“微”写成“渐”,中间不同,右旁可写成一样; 【奚容闷即昆】“闷”与“昆”字易混,注意脚部差别;

【作南观两甫】想写“南”字吗?看看“两”和“甫”吧,外取“两”,内取“甫”; 【求鼎见棘林】写“鼎”字可参考“棘”和“林”字,有异同处; 【休助一居下】写“休”和“助”字不要忘了下面加“一”字; 【弃奔七尚尊】“弃”和“奔”字的头部都写成“七”。【隷头真似系】“隷”“系”的头部相似,也可写成一样; 【帛下即如禽】“禽”字:“人”字下写“帛”即可; 【沟渫皆従戈】“沟”和“渫”字的右旁头部都可用“戈”; 【纸笺并用巾】“帋”和“笺”字脚部都写成“巾”字;

【惧怀容易失】“惧”和“怀”两字容易写错,其差别在右旁头部; 【会念等闲并】“会”和“念”字相混,很容易写错。

【近息追微异】“近”、“息”和“追”因差异小,易混,请注意;

【乔商矞不群】“乔”、“商”和“矞”字不好在一起,它们很相似,注意判别; 【欵频终别白】“欵”和“频”字相似,但终有差别,必须明白,差别在左旁;

【所取岂容昏】“所”字的这种写法容易与“取”字相混,注意末笔; 【戚感威相等】“戚”、“感”和“威”字相等吗?答曰:否。相似而已; 【驭敦殷可亲】“驭”、“敦”和“殷”字易混,只一点或一横之差。【台名依召立】“台”和“名”字都可写成“召”字,因为“召”有多种写法; 【敝类逐严分】“敝”、“类”两字易混,和“严”字相似,但又有分别; 【邹歇歌难见】“邹”和“歇”是易混字,区别在第一笔;

【成几贼易闻】“成”、“几”、“贼”三字虽有相似之处,但容易区别; 【傅传相竞点】“傅”与“传”只一点之差.记住:多一点为“傅”,少一点为“传”,不少人写错!

【留辩首从心】“留”和“辩”字的头部都写成“心” 【昌曲终如鲁】“昌”字和“鲁”字下半部写法一样; 【食良末若吞】“食”、“良”字的脚部和“吞”的脚部一样;

【止知民倚氏】“民”和“氏”是相互依赖的,“氏”字头多一小横画就成“民”字;

【不道树多枝】“树”比“枝”字的右旁多了一些笔画;

【虑逼都来近】“虑”和“逼”多么相似呀!区别在于底部,“心”底可用“一”,“之”底不要用“一”,有多种写法; 【论临勿妄窥】“论”和“临”字左旁及右旁上半部的写法都一样,可是右旁的下半部却不一样,要看清楚!

【起旁合用短】“起”和“短”字左旁同用“走”旁的写法; 【遣上也用迷】“遣”字的头部和“迷”的头部同。

【欲识高齐马】“高”、“齐”、“马”三字有些相似,注意识别;

【须知兕(si)既儿:要知道“兕”、“既”、“儿”三字是易混字,注意头部的辨别;

【寺専无失错】“寺”和“専”字如果没差别就错了,两点之差!【巢笔在思维】写“巢”和“笔”二字时,要想一想它们的差别在哪里!【丈畔微弯使】先横折再写“丈”字就是“使”字了(《三字经》句:弯丈使);

【孙边不绪丝】写“孙”字,右旁不要写“糸”的头。

【常收无用直】“常”字的末笔不必用竖画,只要用点就行了; 【密上不须(绵)】即写“密”字不需要写宝盖头; 【才畔详牋牒】“牋”和“牒”字的“片”字旁可用堤手旁; 【水元看永泉】写“永”和“泉”字,“水”字是根本,两个字都含有“水”字,只是字头不一样而已;

【柬同东且异】很显然,一眼就可以看出“柬”和“东”字的差别所在; 【府象辱还偏】“府”字虽象“辱”字,但还是有所不同,有所偏差。【才傍干成卉】写“卉”字,只要先写“才”连笔在右旁写“干”字就可以了; 【勾盘柬作阑】这是“阑”字:先横后钩(门的通用写法),下写“柬”字即成;

【乡卿随口得】只要知道“口”字的写法,“乡”、“卿”两字很容易得到,要注意这三个字是易溷字;

【爱凿与奎全】“爱”和“凿”这两个字是易溷字,但很容易区别,“爱”加“人”字头即是“凿”字;

【玉出头为武】“玉”字出了头就成“武”字; 【干衔点是丹】“干”字加一点即“丹”字。

【蹄号应有法】“蹄”和“号”两字粗看有点相似,但细看两字截然不同; 【云虐岂无传】“云”和“虐”也是易混字,头同脚不同;

【盗意脚同适】“盗”和“意”两字的脚写法相同,“心”字底可同“一”的写法; 【熊弦身似然】“熊”、“弦”和“然”字也是易混字,要注意区别; 【矣其头少变】“矣”和“其”字下部相同,头部不尽相同;

【兵共足双联】“兵”和“共”字下部写法一样,凡“八”字底都可以这样 【莫写包庸守】不要把“包”字写成“守”字,两字头一样,脚大不一样; 【勿书绿是缘】“绿”和“缘”也是易混字,注意这两字右边下半部的写法; 【谩将绳当腊】不要把“绳”字写成“腊”字,两字的左右旁都有相似之处,但写法各不一样;

【休认寡为宽】“寡”和“宽”是易混字,两字的脚不一样;

【即脚犹如恐】“即”和“恐”字头一样,脚不同,“即”脚为点,“恐”脚为“一”; 【还身附近迁】“还”和“迁”字大不相同,只有中部有一点点类似。【寒容审有象】“寒”、“容”、“审”三字只有头和脚相象,“容”和“审”第三笔一样,其余写法都不一样;

【宪害寘(zhi)相牵】“宪”、“害”、“寘”三字的写法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注意区别;

上一篇:大二学生个人总结报告下一篇:职业教师代表发言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