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完成一篇习作

2024-06-28

指导学生完成一篇习作(通用5篇)

1.指导学生完成一篇习作 篇一

作业二:针对第一篇作业完成一份教学设计 预案 关于前面一篇作业做以下设计

 1依据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把课堂教学分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这种体系的特点是结构清晰脉络分明。

2依据非固定问题来建立标准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材处理恰当、联系实际密切、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方法灵活、教态亲切自然、教师素养良 好、教学效果明显等。这类评价体系虽然是以评价中的一些核心或者重点问题为基础的但事实上从某种角度上仍然可以将其分解、合并为课堂教学中的各个要 素即与第一种类型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区别只是在于不同的教学评价标准所认同或者看重的课堂教学的要素是不一样的3依据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行为将课堂教学分为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行为。在教师行为方面强调要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需要营造和谐、民主、活跃的 课堂教学气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学生的差异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等。而对于学生的行为则强调要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能提出学习和研究的问题师生间有多向交流有自己的收获与体验等。这类标准明确地将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依据活动对象分成了两个方面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理念 和对理想教学状态的理解规定了教学双方应该有的一些行为。

制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评价体系建构的主要方式采用将课堂教学区分为不同的要素来进行不同的评价可根据不同目标来选择不同的要素。2就课堂教学行为而言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将课堂教学分为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师生互动行为和生生互动行为四种。3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种评价标准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我们在前面曾提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是一些教学评价的主要目标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前、中、后 所采用的预备性测验不管是课堂教学进行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准备情况的评价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形成相应认知、情感等教学目标时应有的心理和 行为表现的评价还是课堂教学之后主要通过作业、考试等来进行的评价这些评价都是一种量化的评价。4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上述几种评价角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如课堂教学评价要素中涉及师生互动、教学效果而课堂教学的行为标准中也有可能涉及教学过程的因素。5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实质上反映了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也就是说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下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如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体验目标那么不同的教学目标下的评价指标就是不一样的。基础层次的评价行为有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作用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组织过 程学生学懂会用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等而素质教育的评价也使得部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开始体现素质教育的内容。参与交往状态。没有学生积极参与交往的课堂是谈不上开发学生潜能的。这就要求教师既要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于他们参与交往的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 围又要为学生的参与交往提供适宜、丰富、有趣的活动内容与机会同时还要保证学生的参与交往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具体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观察。A.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否相互尊重、理解、平等。主要观察学生在进行各种交往的活动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否是相互尊重的。尊重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只有相互尊重才能相互理解才能做到平等学生才会感到安全才不会出现有的学生被冷落、被讽刺、被耻笑的现象。B.学生对学习是否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观察学生对学习是否感兴趣可以先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到学习的活动内容中再看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 方式是否感到兴奋、愉悦然后看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一个好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常常使一些学生在完成了正规的活动内容之后还想继续进行。C.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是否能保持多向、丰富、适宜的信息交流 交流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实现。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是否能保持多向、丰富、适宜的信息交流主要观察课堂上是否有适合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的合作氛围有能够充分调动手、眼、口、脑等多种感觉器官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足够的表达个人意见、展示个人才能的时间与空间。D.学生是否踊跃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可通过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员性和全程性的大致统计以及主动性情况了解学生参与各项教学活动的踊跃程度。统计时最好把少数人的情况作适当记录以便最后作综合判断。E.学生是否有主动合作的意识 学生是否能主动合作主要表现为是否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活动规则会倾听、理解别人的发言主动自觉地与别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F.是否有的学生还能参与教的活动 这里指有的学生在参与交往的活动中能够将所学知识用自己理解的语言或方法告诉、帮助别人将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这说明学生的参与交往活动已达到一定深度。可以对具有这种表现的学生的人数、次数作适当记录。(6)制订评价方案 评价方案是对整个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规划在制订评价方案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评价的具体目的是什么评价的对象是谁评价者是谁评价的主要步骤如何要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将用在什么地方。1.评价前。评价者应该认真阅读评价方案表熟悉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必要时应该对评价者进行相应的培训。评价者对评价指标体系和操作要点的理解直接 关系到评价的效度因此在评价之前应确保评价者掌握和熟悉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和相应评价要点与行为对于不太熟悉方案的评价者可以采用教学录像评价的方式 进行培训。2.评价中。评价者应该根据评价要点作好听课记录。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中除了那些按照教学过程来组织的评价指标之外对于评价指标的判断和评价往往需要 跨越课堂教学中的几个阶段甚至是对整个课堂教学的说明。因此往往需要根据评价要点在评价过程中作好相应的听课笔记听课笔记可以按照课堂教学的基本 过程从课堂教学的导入开始以教、学和师生之间的活动为主要内容并随时记录下自己相应的感受。要注意的是听课笔记不是课堂教学实录没有必要把课堂 教学中的所有东西都记录在案同时要熟悉整个评价指标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随时对照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出评价指标的实际情况。3.评价后。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简单地对课堂教学作出一个等级评定其主要目的是促进课堂教学因此在评价等级的判断过程中需要综合考 虑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因素特别是需要考虑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相应意见能够跟上课教师进行相应的讨论从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实施过程、教学效果等 各方面进行评价。

二、随堂听课评价法 随堂听课评价法是评价者通过对被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直接观察获取有关该教师的教学行为、过程、特点以及所展现出来的教学能力等第一手信息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并相应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此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一随堂听课评价法的作用 1.随堂听课评价法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形式和方法。随堂听课评价法是目前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效果的最主要方式。2.随堂听课评价法是了解教改动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尽管听课的性质、类型和方式多种多样如有竞赛式的交流课、有研究式的示范课、有预约式的汇报课等这些课常常能够展现教师教学的最好水平、课堂发挥的最 佳状态是新理念、新策略、新信息的集合点特别是对于那些精心准备的汇报课而言。二随堂听课评价法的基本原则 随堂听课评价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随堂听课评价应该本着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实话实说是体现评课者责任心的问题也是给被评者学习的机会切不可敷衍了事。要防止出现只听课不评课的现 象这样不仅执教者心里没底听课也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还要防止在随堂听课评价中出现蜻蜓点水、不痛不痒的现象。不能够出现即使有 的课评了但碍于情面评课敷衍了事走过场“不说好不说坏免得惹人怪”。应打破评课时的虚假评议只讲赞歌不讲缺点打破发言只有三五人评议 只有三言两面评课冷冷清清的局面。2.零距离的原则.这是要求随堂听课评价法评课应该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听课和评课气氛作为听课人员评价者要特别注意评价对象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应该让评价对象意识 到这是一个学习和反思的机会。同时随堂听课和课后的信息反馈也应该建立在评价双方的积极配合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3.针对性原则.评课不应该面面俱到。对一节课的评议应该从整体上去分析评价但绝不是不分轻重、主次而是需要有所侧重。应该根据听课目的和课型以及学科特点突出重点。应就执教者的主要目标进行评述问题要集中明确既充分肯定特色也大胆提出改进。4.激励性原则.激励性原则是指随堂听课评价法评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励执教者而不是一味挑毛病是要让执教者听了评课后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对以后 的教学更有信心更有勇气而不是让他对自己的教学失去信心甚至于怀疑自己是否是教学的这块料。在具体操作时应该充分肯定执教者的优点和长处对于其 存在的不足也应该让其有解释和申辩的机会在指出其不足的同时能够给出明确的应该如何做的信息不能只破不立。三随堂听课评价法的设计和应用 1.课前的充分准备 2.课中的仔细观察和翔实记录 听课是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评价者多种感官和大脑思维的积极参与。同时评价者要想获得理想的听课效果在听课中就要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1仔细观察。由于课堂教学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教师讲了多少更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所以听课应从单一听教师的“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结合。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听课也是看课。具体听些什么呢首先听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语言仔细思考评价对象是否讲到点子上了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其次是听评价对象讲得是否清楚明 白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是否简洁清晰三是听评价对象的提问和教学启发是否得当四是听学生的讨论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否恰当、富有创造性五是听课后 学生的反馈。看些什么呢首先是看评价对象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板书是否合理运用教具是否熟练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学法指导是否得法实验的安排 及操作是否合理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即看评价对象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其次是看学生观察整个课堂气氛学生是静坐呆听、死 记硬背还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观察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否积极、思维是否活跃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看学生与教师情感是否交 融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即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2详细记录。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应全面、具体、详细。其中可以包括情境创设、教师点拨与引导、师生的双边活动、教法选择、学法运用、练习设计、教学反馈、课堂的亮点与失误等还可包括听课者的评析与建议。总的来说听课记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堂教学实录二是课堂教学评点。通常在听课记录本上的左边是实录右边是评点。课堂教学实录中首先是教学的基本信息包括听课的时间、学科、班级、评价对象、第几课时等其次是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第三是板书内 容第四是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第五是学生活动情况第六是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实录有三种记录方式一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二是 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下来三是实录即把教师开始讲课、师生活动直到下课的所有情况都记录下来。课堂评点是评价者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据此提出的相应建议。包括以下几方面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教学重点、难 点、关键点课堂结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等。课堂评点往往是在听课过程中的及时点评这种点评不是听课完成之后 的回顾式点评。3认真剖析归纳小结。认真剖析是指在听课过程中要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思维既要抓住细节防止思维出现断裂影响对教学的整体认知和评价还要做 到积极思维根据听课前的准备认真思考评价对象的教学过程为分析评价赢得时间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并将实际教学与课前预设的方案及以往经验(听过 的优秀课)进行对照以便寻找课堂教学中突出的亮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小结是指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优缺点评价者应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标 准给予过程性评价即指出优点在于体现了课标中哪一方面的理念依据了什么教学原理等同时应指出缺点与不足怎样改可能效果更好依据什么等并将这些 环节点评及时纳入听课记录。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工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三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即看教师是否适 时、适当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⑤教师教学基本功。这里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板书。首先好的板书应该设计得科学合理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 板画娴熟。二是教态。好的教态应该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师生有良好的情感交融。三是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准确 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此外还要注意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四是教法即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的 熟练程度。⑥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 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达成三是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2.指导学生完成一篇习作 篇二

关键词:习作指导,命题指导,作文批改,作文讲评

一、命题指导

命题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命题作文的关键。一个好的作文命题, 能够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它能够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 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 开拓学生的视野, 能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兴趣的激发, 他们会运用学到的知识, 展开丰富的联想, 把知识连成串、扩成篇, 化知识为能力。因此, 教师命题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知识实际出发, 力求命题的科学、适度。具体来讲, 教师命题时要注意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因为读是写的基础, 写是读的升华;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作文题目要明确、新鲜、简洁。

二、命题作文指导

写一篇作文, 大体需要经过酝酿、写作、修改三个阶段。作文教学的指导应该贯穿作文的全过程, 在这三个阶段中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

1. 指导观察。

即写作之前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教师应结合平时的阅读教学, 教学生通过范文来学习他人观察和反映事物的方法, 并教他们注意观察的顺序, 如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点到面、由外到里, 保持观察点的同一性。同时要教学生把观察常态化, 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在观察中勤于思考, 发展认识事物的能力。

2. 指导审题。

审题关系着命题作文的成败, 在审题上的一字之差, 往往会造成万里之别, 因而必须认真对待。审题常用的方法是分析法和比较法。第一, 对题目作必要的语法分析, 准确地把握题意;第二, 通过分析, 掌握文章的重点、范围和确定观察点;第三, 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确定文章的体裁和写作方法。

3. 指导选材。

教师要启发学生根据命题要求来广泛地选取题材。一要学生随时留心自己周围的生活, 记下那些似小实大、似浅实深、似偶然实必然的具有意义的写作材料;二要学生在写作前根据题目要求, 像回忆电影那样回忆生活, 可以在班里交流, 然后分析比较学生提供的素材, 进一步扩展学生的思路。

4. 指导立意。

意是文章的灵魂。教师在指导作文时, 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去提炼主题, 要启发和帮助学生回忆与题目有关的且生活中学生深有感触的具体实例, 要求学生在做到主题正确、集中的基础上写出新意。

5. 指导谋篇。

在审题、选材、立意之后,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妥善地安排材料, 构思充分、准确体现主题的结构框架, 特别要注意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编写提纲, 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材料, 理清思路。

6. 指导修改。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不愿意去修改, 大多写成后一交了之。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修改的良好习惯:一要让学生认识到修改的必要性, 鼓励学生自写自改的积极性;二要让学生懂得应该改什么, 即从错别字、病句到调整段落的修改;三要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

三、作文批改

批改是作文指导的继续和深入, 是作文讲评的基础。通过批改, 可以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细致辅导, 这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教师批改作文, 要注意掌握以下原则:

1. 热爱学生, 改文育人。

教师要带着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崇高感情去批改作文, 通过批改, 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2.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 就人论文, 既严格要求, 又不过分挑剔。

批改时, 要从学生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基础出发, 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批改方法。要就学生的特点来批改, 切忌以自己的思想代替学生。

3. 要重点突出, 讲究实效。

教师批改作文要根据每次作文命题的特定要求, 以及学生写作中的主要倾向或易犯的毛病来确定批改的重点, 以讲求实效。面面俱到反而影响批改作用的发挥。

教师批改作文要遵循科学的步骤, 采用合理的方法。作文批改的方法, 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要将普遍批改与重点批改相结合、书面批改与当面批改相结合、全班集体批改与学生自己批改相结合。

四、作文讲评

讲评是作文教学的总结和提高阶段。讲评的内容应根据作文教学的计划、写作的具体要求, 以及学生作文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讲评时要总结分析学生在每次写作实践中的共同问题, 使学生纠正错误, 得到提高。教师要上好讲评课,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保护和激励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教师始终要爱护、鼓励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讲评时要实事求是地表扬一些好作文, 特别是平时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 如果其有进步, 更要着重表扬。对其作文中的缺点和问题, 应该结合正面表扬予以引导。

2. 要以集中学生的智慧为主。

把学生习作中的优点集中起来上升到理论, 再去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由于学生之间的水平相近, 以及年龄特征和生活经历大致相仿, 集中他们作文的优点进行讲评, 可让他们深感亲切。

3. 正误对比, 具体指导。

不要抽象地讲应该如何写, 而要采用正误对比的方法具体地说明应该怎么写, 不应该怎么写。

4. 交流心得, 注意启发。

3.由一篇学生习作想到的 篇三

三年级下星期的课程即将结束,第八单元在学习几篇神话故事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编一个故事,以《假如我会变》为题,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故事。学生对这个题目似乎很感兴趣,写出来的文章虽然稚嫩,但内容还算丰富。有人说想变成一只小鸟,游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有人说想变成小魔仙,让瘫痪在床的奶奶重新走路;有人说想变成土地神,让沙漠里长出茂密的森林;还有人说想变出好多钱,帮助无家可归的人……我真为孩子们纯真善良的心灵感动,但是,有一篇“另类”的作文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是这样写的:

假如我会变,我要变成一只老虎,一只凶猛的大老虎。

我来到小河边,看见一只小鹿正在河边喝水,小鹿的两只鹿角像两束美丽的珊瑚,腿长长的,肉很鲜嫩。我的口水流出来了,我轻轻地向它走去。正在这时,小鹿发现了我,不敢犹豫,撒腿就跑。我怎么会丢掉这块好肉呢?我赶紧向小鹿扑过去,一口咬住了小鹿的脖子,享用了这顿美味的大餐。

我继续往前走,看见一只狮子正在和一只豹子打架,它们你撕我咬,打得不可开交,我冲上去,想阻止它们,但是它们根本不理我,继续打斗。我伸出一只前爪,抓住狮子的耳朵,把它扔向一边。我用另一只爪子抓住豹子的后腿,把它高高提起。它们被我镇住了,停止了打架。

自从我变成了一只大老虎,谁也不敢不尊重我了。

讀完这篇看似语句通顺的文章,我震惊了。这篇充满暴力的文章竟然出自小学三年级学生之手,作者该是个怎样的孩子呀?难道是看多了动画片,呈现的是动画片中的情节?还是这孩子遭受过欺凌,希望自己足够强大?

我一刻不敢耽误,希望能够尽快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清楚情况。我和孩子做了一次交流,诚恳地和小作者谈了一下读这篇作文的感受:

当我读到“假如我会变,我要变成一只老虎,一只凶猛的大老虎”时,我多么希望这只老虎别伤害小动物。

当我读到“我来到小河边,看见一只小鹿正在河边喝水,小鹿的两只鹿角像两束美丽的珊瑚。”时,我多么希望这只小鹿千万别被老虎吃掉。

当我读到“我怎么会丢掉这块好肉呢?我赶紧向小鹿扑过去,一口咬住了小鹿的脖子”时,孩子,我多么想给小鹿变出一对翅膀,让它逃出老虎的魔爪。

……

孩子,老师感受到了,你特别希望自己变得强大,特别希望赢得别人的尊重。可是,自己强大了,面对比自己弱小的,咱们应该保护它,而不是欺负它。咱们强大了,更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呀!

小作者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知道,对于老师来说,由这篇习作引发的事情还没有结束,需要老师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4.指导学生完成一篇习作 篇四

低年级写话训练《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问题聚焦】

许多学生惧怕写话,不知如何写话,写出的话语言不通,错别字较多,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是错误百出。

【要解决的重点】

使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须突破的难点】 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解决路径】

1、认真聆听专家讲解,领悟课程精髓。

2、结合课本实际,结合专家教授的方法,进行具体课程教学的操作。

3、写出具体的教学设计,寻求专家与各位同仁的指导。

4、教师有意识地丰富并指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循序见进地指导学生学习写话。

5、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

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精读书,把课内与课外紧密的结合起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写话能力。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识字、积累好词佳句,体会语言美。

6、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多观察,并适时引导,从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话能力。

7、说写结合。先让学生说,在说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拓展。然后让学生动手写、说是前提,写才是目的,先训练写通顺的句子,再写生动面富有个性的话,同时注意激发说和写的兴趣,注意及时表扬鼓励呵护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按句式说几句完整、连贯的话,再连成一段话写下来。

2.情感态度目标: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爱劳动的品质。

3.技能目标: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口语交

际的能力及初步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猜谜激趣,揭示课题。

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有一个谜语要请大家来猜。大家要认真听,动脑筋想,看谁先猜出来。

1.老师读谜语:我有两个好朋友,你有他有大家有。会写字,能画画;会扫地,能洗碗。样样事情都会做,猜猜看,它是谁?

2.学生说谜底“双手和大脑”,老师板书课题。“人有两个宝”。

意图:引出课题,创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

句式辅助,训练说话

过渡:人人都有一双手和大脑。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写一写自己的“一双手和大脑”。

练习用“我有一双(怎样)的手” 的句式说话。(指定一小组的同学“开火车”说,老师相机板书:能干、等)

意图:渗透“总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练习用“我用自己的双手(干什么)”的句式说话。过渡:手能做很多很多的事后。下面老师要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双手做一件事情,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在“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的歌声中,同学们开始动手做事情。他们有的系红领巾,有的整理书包,有的削铅笔,有的擦桌椅,有的捡地上的废纸,有的拼图,有的画画……忙得不亦乐乎。

意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说话、写活提供素材。

1.指定一小组的同学“开火车” 用句式把刚才做的事

情说一说。

意图:由具体的动手操作到抽象的语言表达,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指定一小组的同学“开火车”用句式说一说平时还做过哪些事情。

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入手,拓宽思路,激发表达欲望,发散思维。

3.练习用“长大以后,我要当_________,用_________”的句式说话。

意图: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拓展奇思妙想的空间,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充分发挥想像的余地,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有进步的喜悦。

过渡:小朋友们从小就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务活儿学着做,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长大以后,你们的手还想做什么呢?下面,老师请你们看几幅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谁?用自己的双手在干什么?

① 老师逐一出示图片,学生看图思考。② 指名回答。

意图:图片辅助,启发想像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过渡:说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用句式,互相说一说将来你的手要干什么?

③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意图:学生之间有机会相互帮助,有机会获得同伴的创新的信息,促进学生多方位互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指名回答。

④指名回答。

意图: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培养创新的意识。⑤小结:小朋友们说得很好,大家都有美好的理想。我

们只有现在好好学习,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从分到合,由说到写 1.把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2.把三句话连成一段写下来。

意图:先说后写,降低梯度;由句到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信息反馈,检查效果 1.学生读小习作,大家评议。2.四人小组交流,互相修改寸习作。

意图:学生交流习作,一方面让他们的习作有更多的倾听者和欣赏者,使他们得到情感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快乐;另一方面,让“耳朵”做老师,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他们自己会分析、会修改习作的能力。

五、总结谈话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不但用自己的双手做了一件事情,还围绕着“一双手”进行了说话和写话的练习,大家都能积极动脑筋,说得好,写得也不错。希望小朋友们以后还要样样事情学着做,让自己的双手变得更能干,更有用。【反思】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这还很不够,语言的实践应用,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利用现有的教材训练写话在课堂外有着更广阔的天地。生活是写作的根源。只有积极的投入生活,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融入生活之中,才能产生深切的感受。要让学生写好话,就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5

提高阅读质量。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精读书,把课内与课外紧密的结合起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写作能力,是老师们都在追求的效果,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还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好词佳句,体会语言美,以及了解别人作品是怎样安排结构的,不同类型的文章所采取的写法不同,主要表达思想的侧重。

1.课内读书。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教师努力研究教材,理解课文内容,精彩段落教师要背下来,做到心中有数。创设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情境,然后,让学生兴致勃勃地预习课文,了解内容,字、句、文章要读的真确。接下来学生,读得流利,理解内容,读懂文章,再细细的品味,欣赏精华,领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最后进行熟读,背诵精彩片段。

5.随文指导学生习作 篇五

顺昌实验小学 孟文旺

学生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高投入,低产出。我们老师在习作指导课上挥汗如雨,课后批阅一篇篇习作可谓是唯恐不精,可是到头来收效甚微,学生对习作训练没有兴趣,甚至对习作产生恐惧感。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我们的学生习作常常是命题作文,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没有材料可写,常常是主观地瞎编习作材料,作文中的生活形态与生活的原生态相去甚远;二是在习作教学中缺失了模仿这一环节,指导学生习作常常是游离于语言环境之外的表达技巧,学生不易操作。

我认为要改变习作教学的现状,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一定要从教材入手,挖掘教材中的习作资源,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善于运用教材,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课文是教学生习作的重要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习作。入选课本的文章,都是经过认真挑选的,其中不少是经过细致加工的精品。这些课文,从思想内容到写作技巧,都是我们教师指导学生习作的优秀例子。这些文章在命题、内容的安排、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可以给学生提供借鉴,有些课文直接承担了指导习作的任务。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在教他们学会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使他们受到人文影响的同时,还要将课文在写作方面的特点,如构思方法、表现形式、语言技巧等,一并教给学生,使他们获得具体的写作知识。这样,读中学写,不仅是学生容易接受的,而且也是容易做到的。

一、立足文本,发挥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地方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通过文本阅读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放飞想象的翅膀,鼓励想象要有一定的创造性,从而进行小练笔,是指导学生习作就地取材的源泉。这对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智力均大有裨益。

1、根据情节合理想象:如教学《琥珀》一文,在读懂了琥珀的外形特征和形成过程后,让学生依据这块琥珀的特点,展开想象,想一想,琥珀的形成过程还有什么可能,把它写下来。

2、补充省略的情节:即把课文中省略的部分通过合理的想象补充出来。《凡 卡》一文在写到凡卡寄完信后,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梦醒后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课文省略了这一情节。这是一篇小说,情节到此已是很完整了,作为原文如果再写凡卡梦醒显然是多余的,可是如果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课文内容顺着作者的情感进行补充练笔,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给予是快乐的》我们可以让学生想象保罗回家后和哥哥的交谈,再写写。如学习《小摄影师》后,可以这样设计:小男孩使了个计策,进入高尔基的办公室采访他,不料忘记带胶卷,只好哭着跑回去了。小男孩是怎样回到家的,又是怎样成功地成功采访高尔基的?请你把故事补写出来。

3、或把简单的部分具体化、形象化:出于表达中心的需要,教材中有些地方的叙述比较简略,没有必要进行详细叙述,《巨人的花园》一课,课文最后一段写到巨人的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只简单地写到:“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可以抓住这类对某一方面描写比较简单的地方,让学生把它写具体。学生抓住课文内容,把花园的春色和孩子们与巨人共同娱乐的情形写下来,表达了孩子们真切的愿望。《给予是快乐的》一课写了“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他们三个人是怎样度过这个夜晚的?他们都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他们会谈些什么?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写具体。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小女孩是怎样卖火柴的,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这一整天小女孩会有什么样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根据自己的想象把小女孩是怎样卖火柴的写下来。

4、创造性复述:复述是指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创造性复述,就是根据原文内容的主要情节,开展合理想象,扩充原文的情节,或是对原文进行合理的创造性改造。这一学习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学习了《鲸》这一课后,让学生以“鲸的自述”为题进行创造性复述,或写下来。又如邵武通泰中心小学的江里强老师在市青年教师观摩教学活动中执教《威尼斯的小艇》,在教学“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个部分内容时,要求学生以船夫的身份复述这一段的内容;在学习坐上小艇的感觉这部分时江里强老师设计了学生和“爸爸”打电话的形式,让学生创造性地复述威尼斯的风光。

二、读写结合,课文仿写

仿写是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片段练习或是全篇的模仿习作。仿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模仿文章结构:模仿课文作者的构段方法要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充分挖掘文章在谋篇布局方面的特点,找准一点,强化训练。如《桂林山水》一课可引导学生按“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一处景物,在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要求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又如教学《鸟的天堂》后要求学生模仿课文动静结合的方法写一处景物。如学习《詹天佑》一课时,课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这是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指导学生写作时,两段内容不同的段落中间可以用这样的语句连接。并学习用这样的方法,写两段话在第二段开头用上这样的过渡句。

2、模仿表达方法:文章的表达方法有很多,要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表达中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表达方法,如在教学《白杨》这一类以人物对话为主的文章时,我就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四种对话形式,练习对话描写,看谁采用的对话形式多,运用得巧妙。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丰碑》《她是我的朋友》等课文时,可以指导学生拟题的方法,让学生翻阅自己过去的作文能不能把原来的作文题目换一个更好一点的。表达的方法还包括如何写好开头结尾,如何运用照应,如何描写说明等。

3、模仿用词:有些课文中用词很精妙,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词语,学习运用这些词或是这种类型的词语。如光泽鸾凤中心小学的元晓静老师在南平市第六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课上执教《两只小狮子》,元老师就抓住了课文中“懒洋洋”和“慢吞吞”这两个“ABB”式的词语,让学生学会读这种叠词的方法,并出示四幅图,让学生积累了“绿油油”、“胖乎乎”、“亮晶晶”、“红通通”这四个词语,并让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说一句话。让学生模仿运用这种“ABB”式的词语。

4、句式模仿:有些课文中的句式很有特点,我们也可以仅仅抓住这个句子让学生仿写。如《勿勿》一课“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个排比句很有特点,它写出了时间是怎样勿勿而过的,我们可以让学生以“„„的时候,日子„„过去;„„ 的时候,日子„„过去;„„的时候,日子„„过去;”的句式模仿写一个句子。又如《桂林山水》这一课可以让学生模仿“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来写一句话。

三、转换形式,改写课文

对课文内容进行改写是进行练笔的一项重要的资源,改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改变人称:如学完《再见了,亲人》第二段,可让学生用第三人称来写《小金花的故事》,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生动地刻画小金花的心理活动。

2、改变叙述的顺序:如《黄河象》一课是按“象化石陈列——黄河象化石的来历——象化石的发现和发掘”的顺序写的。可让学生按“象化石的发现和发掘——黄河象化石的来历——象化石陈列”、“黄河象化石的来历——象化石的发现和发掘——象化石陈列”、“黄河象化石的来历——象化石陈列——象化石的发现和发掘”这些不同的顺序改写。

3、改变体裁:如学习古诗以后,通过对古诗的理解,启发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语言扩充,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把书信格式写的文章改写成记叙文,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凡卡》的改写;如《将相和》这篇课文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对于课文内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我就让学生任选其中一个小故事,改写成剧本并进行排演。

四、言尽其意,感情延伸

上一篇:运用板块教学,打造历史高效课堂下一篇:小年节日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