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2024-09-02

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共8篇)

1.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篇一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等构成了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2.简述各个环节的主要内容,认识基本环节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3.引导学生回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事物的普遍发展”的内容。再提出“联系与发展有哪些基本环节”这个问题。

4.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37——39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基础知识

难点:简述各个环节的主要内容并深刻理解。

三、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对学生进行提问:“风吹”与“草动”有什么关系;闪电的出现与云层中放电有什么关系;书写的文字与作品篇章有什么联系;西瓜种子播种后收获的是西瓜而不是南瓜是因为什么性;车祸又是什么性。

根据教材及PPT向同学们讲解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的详细内容: 原因和结果: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原因是结果的根源,结果是原因的产物。

补充:在事物确定关系中,因果区分是确定的,不能颠倒;在事物发展中,因果区分是不确定的、相互转换的。

现象和本质: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构成要素的内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内容与形式: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 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和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可能性和现实性:现实性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指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强调: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四、课后研讨:

1.你认为哪些事物之间还存在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的关系。

2.你认为事物之间只能单独存在一种关系还是几种关系共存?

五、本课小结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通过一些列基本环节得以实现的。世界的过程性就是“现实的诸环节的全部总和与展开”。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等构成了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六、课后思考:

判断: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X)【解析】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和本质性原因,因而它在事物发展中居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或外部条件。因而一般处于从属地位,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须知:世界上没有不引起结果的现象,也没有无原因的现象。因为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

2.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篇二

一、提高教育质量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1. 关注和提高教育质量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流

我们高度地关注着:世界各国随着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 都将教育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上。从1969年开始, 美国就开始对学生的阅读、数学、科学、写作、历史、公民、地理和艺术这些科目进行阶段性的测评。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从2006年起对各州12年级学生的英语、数学、物理和化学成绩进行测评。日本文部科学省也从2007年开始每年实施全国学力测试, 其目的在于掌握、验证学生学习到达程度和理解程度, 并为改善和充实教育指导服务。

尤其需要关注的是:2004年, 联合国第47届教育大会通过的《关于提高所有青年教育质量优先行动事项的建议》, 2005年世界全民教育监测报告的主题是“必须提高教育质量”, 都鲜明地指出“质量是教育的核心”。近十年来OECD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 (PISA) ,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 (IEA) 组织的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教育研究 (TIMSS) 项目, 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跨国合作研究, 聚焦于学生学业成就, 其报告受到了各国政府高度重视, 为决策者提供了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 也为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可以说, 提高教育质量, 重视学生生存与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已成为当前国际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

2. 从普及走向提高, 从数量规模扩大上升为坚持内涵发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 教育普及与提高的任务十分重, 整个国家义务教育正在努力解决城乡、区域之间发展的差异问题, 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目前, 教育部已经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了教育监测中心, 对全国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实施检测;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对全国基础教育质量实行阶段性的检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也成立了“中小学生学业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 对全国中小学的学生学业水平生提高的过程及结果实施分析、反馈和指导, 这些监测与检测都将有利于地方教育发展寻找参照坐标,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上海是全国的经济发达城市, 教育的基础比较好,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高。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 上海基础教育一方面面临人口高峰压力, 同时又面临着迅速提高普及程度的需求, 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必然放在调整中小学校的布局设点, 根据21世纪教育发展需要及时改造学校的办学条件。通过政府的不断努力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1993年上海通过国家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 16~18周岁人口中, 九年义务教育受完率平均达到99%以上;到1997年左右, 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全部普及。这意味着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必须适时地把改革发展的重心从数量规模扩大转移到内涵发展上来了。

1997年上海开始在开放视野和国际比较基础上, 制定“一流基础教育规划”, 明确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六大内涵;2001年, 上海提出了建设0~18岁的现代化基础教育体系;2004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了“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应该肯定的是, 这些教育发展的思考、政策设计都包含着上海对教育质量提高的关注与价值取向。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海一直在以课程改革为动力, 坚持不懈地保证着基础教育质量的稳定提升。从1988年起, 上海启动第一期课程改革, 形成课程的“三个板块”;到90年代中后期滚动实施“二期课改”, 确定“三种学力”、“三维目标”, 在课程改革中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 自始至终地伴随着上海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直至今日。

但是在世界范围内, 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改革都只是一种手段和过程, 其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素质和提高整个基础教育的品质。需要强调的是, 质量必须有科学界定的质量观。有一点可以明确, 分数只能代表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 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 更不代表完整的学业质量。真正的提高教育质量, 必须贯穿在各级各类教育之中,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所有学校, 保证教育质量的平等性和充分性, 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生活之中, 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体现在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教育政绩上、落实在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行为之中, 体现在全社会建设有利于教育改革发展的环境上、落实在学生健康成长之中。

二、上海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改革

思想认识只有落实到行动才能真正转化为改革动力, 而提高教育质量的行动则需要多方面的导向机制、工作机制和具体的措施整合。

1. 全力推进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当前,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上海已经建立并且逐步健全与之相配套的教育评价体系——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事实和价值标准, 利用多种评价方法、手段, 对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素质发展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评价价值取向的教育性和发展性, 旨在引导、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二是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全面关注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三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教师、学生、同学、家长等都是评价主体, 重视发挥自我教育和互动帮助作用。

整个评价分成德、智、体、美四个方面, 细化为三级指标。评价实施是建立在对学生各方面发展过程的真实、及时、全面记录基础之上的, 而且通过必要的数字平台来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客观和公正。

2. 建立教育信息调查队, 控制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教育质量的提高应该建立在“提高效益, 减轻负担”基础之上, 而不是靠盲目的加班加点, 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欢乐与健康为代价。为此上海在二期课程改革启动阶段, 就已经明确“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必须控制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 上海市就成立了教育调查队, 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全市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调查, 并且对小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和中考“两考分离”等政策进行跟踪调查。

为了进一步掌握情况, 上海市教委于2003年正式成立“上海市教育信息调查队”, 挂靠在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 从2004年起组织力量, 通过行政渠道、社会志愿者队伍及网上公开调查等方式, 连续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业负担调查, 并且对课程改革推进、学生睡眠、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等进行了专项调研。这些第一手情况的掌握, 为全市出台“推迟学生上课时间”、“实施小学新生入学准备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等政策提供了充分的决策依据, 对一些政策出台后进行了必要的追踪, 使之更加符合改革的实际及人民群众的利益。

3. 把提高教育质量的责任落实到学校和教学过程中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长期以来政府对教育质量的控制往往是自上而下单向式的、外部约束性的、注重终极结果的、比较中寻找参考的, 一般表现为获取中、高考信息或者是宏观配置教育资源, 按照信息反馈调整教育政策, 加大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力度。而对每所学校所进行的具体教学活动过程、每个教师上每节课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每个学生每天的学习进退情况, 则缺乏及时的反馈与控制, 因此在信息传输中相对滞后, 也难以长期实施试测以及根据试测情况进行必要的教与学的矫正与改进。

事实上, 教育质量是一个点与一个点之间的不断串联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接, 中间任何一环的缺失, 都将对最终的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教育质量控制的重心是在学校, 责任在于校长, 保证教育质量的阵地是在课堂, 责任在于教师。

去年8月, 全市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颁发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提出必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中小学校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入手, 切实改进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切实实现减负增效。”

在这些规定中尤其强调了狠抓作业环节的重要性。一方面基于作业是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的一个最关键的链接, 布置什么样和多少的作业, 不同的学生需要什么样以及多少量的作业, 都有着独特的规律;怎么样批改作业, 如何通过批改作业来针对性地矫正自己的教学, 对于教师则是一种责任、一种科学和艺术, 意味着质量的把关。另一方面, 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 作业环节已经成为我们教学过程的一个软肋, 这个环节的疏漏或者缺失, 把整个教学的流程拦腰斩断, 以至于教师无法得到学生学习效果的真实反映, 使随后的评价缺少客观公正, 使个别辅导流于形式甚至整个教学过程出现断裂。

今天, 提高校长的课程教学领导力、教师的课程教学执行力、教研员的课程教学研究力已经成为全市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一些学校加强了作业的面批, 一些学校开始了课程的统整, 更多的学校在进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改进, 一种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与改革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4. 参与国内外科学评价合作项目, 借鉴先进经验

上海基础教育质量是高还是低, 这不能只凭简单的感性认识而下结论, 更需要参照系和实证的证明。

为了获得这样的参照和证明, 上海多次参加了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的“国家中小学生学业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的研究活动。2004年12月浦东新区先行参加了相关的试测, 2006~2007年, 上海又相继有四个区两次参加了测评。测评主要围绕小学三年级语文、数学以及初中八年级语文、数学、科学和英语展开。

这样的教育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对地方而言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因为它把一个封闭的地域教育质量放大到全国其它省市范围内进行审视比较, 跨越了不同教材的约束, 跨越了城市和农村的差异, 跨越了不同学校与学生的学业水平。它所提供的模本以及省市之间不同的数据为上海寻找到不足及其改进的方向, 更为深刻的是它所应用的方法和工具提供了思路, 将推动上海加快建立自己的教育质量体系和提出相应的质量标准。

另外, 上海已经参加OECD组织的2009年以阅读为主的PISA项目监测, 目前完成试测, 明年就全部进入。

无论是参加教育部“国家中小学生学业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还是OECD的PISA项目, 我们都已经注意到教育质量控制的重点已经从“学生学什么考什么”转化为“学生运用学到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上了, 这一启迪对地方开展教育质量分析的价值是无限的, 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部门在关注报告结果的同时更加关注其中的命题、分析和方法手段改进, 并且把分析、反馈的结果及时运用到下一步课程教学改革之中, 以真正提高上海基础教育质量, 使之达到一流的水平。

三、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的改革思路

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 内涵建设已经到了一个攻坚阶段, 其中建立教育质量控制体系则是考验政府教育公共行政能力的必要体现, 因为它涉及到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落实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以及地区发展中的人才强大储备。

在此必须强调三个方面:

第一, 一个地区的中小学生学业水平和教育质量是一个科学问题, 要认真对待、实事求是, 问题永远存在, 改进永无止境。第二, 目前在教育质量控制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如:命题技术落后, 基本上还是按照教什么考什么, 缺乏对学生能力发展的测试;质量分析不到位, 大量是成绩排名, 缺少对教与学中间各种问题的把握及解决的对策;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方法大多是加班加点, 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第三, 全面提高上海学生的学业水平以及教育质量既需要政府部门建立标准, 加以控制, 但不能完全依赖政府进行的测试, 更需要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改进。

1. 应该建立上海市教育质量测评中心

上海应该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测评经验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教育测评中心。这个中心是一个专家体系, 主要由教育命题专家、测评分析专家、学科专家和计算机辅助系统组成, 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

测评中心主要任务并不是独立开发自己的测评标准和工具, 而是充分运用国内外成熟的、科学的教育测评标准和工具, 结合上海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改造。近期目标应当突破传统的考试命题内容和方式, 把考试的“分数”导向转为“能力”导向, 改变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期目标应当立足改造全市教育质量的分析系统, 打破学科互相之间的割裂, 引入不同学校和学生的背景资料, 进而对纵向进步的程度以及整个基础教育资源分布的有效性等作出评价。远期目标则需要成为教学的“晴雨表”, 能够在这个体系中寻找到任何薄弱环节, 不断地总结、反思和改进教学。

2. 需要搭建区域化教育质量研究、分析、指导平台

教育质量提高是一个过程和局部点上的积累, 因此必须搭建一个区域化的教育质量研究、分析、指导平台, 以加强关注对日常性的、每个局部的教育质量问题, 其主要着力点是在指导上。

发生指导的前提必须是发现具体的教学问题, 能够把发现具体教学问题和发生指导作用关键的人就是教研员队伍了。中国的教研制度是一个国际上先进的制度, 教研员队伍人数庞大, 经验丰富, 是一个宝贵的人力资源库。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教研员传统的研究、指导制度必须创新。促使这种传统向现代改变链接的关键是——运用现代网络技术, 建立起一个教研员与第一线教师就日常发生的所有教与学问题讨论、解决的互动平台。

客观分析, 目前在各种教育信息网上, 物化的教育资源比较多, 在教师的备课查找资料上相对便捷, 活化的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对话资源少, 没有人际之间的互动就难以真正地起到即时性和针对性的探讨及指导了。因此建设网上教育互动平台非常必要, 教研员需要更多地深入到教学实际之中, 进行必要的滚动指导, 同时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诊断和指导能力, 成为一支能够切实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保证和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专家支持队伍。

3. 大力建设学校教育质量推进网络

教学主要是在学校和课堂中发生的, 教学中发生的一切问题, 校长和教师是教育质量把关的第一责任人。

调查研究中发现, 大量的教育质量问题与教师的能力有关, 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教师思想观念的偏差, 主要反映在教师的备课和讲述重点放在学生懂了哪些上, 而没有关注学生不懂哪些以及为什么不懂;还有就是关注学业成绩中上的好同学而缺乏对一些相对落后同学的关心。二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不足, 表现为在网络信息和课程改革中自己知识的缺失与滞后;更为严重的是第一次传授新知识的成功率比较低, 以至于不断地大面积地二次、三次地重复操练, 使学生障碍不断再现甚至学习兴趣锐减, 教学效率颇为低下。三是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妥当, 如仅仅停留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单向直线进行中, 没有互动和追踪学生思维的过程;还有在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与必要的教师传授中有机结合的问题等。

调查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 保证高质量的教学关键在于学校和教师, 控制教育质量应该在于每节课和每一天,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更需要校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 建设学校教育质量推进网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在这个网络中, 核心在于校长必须把主要精力用于抓教学、抓教师素质的提升, 具体途径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 通过教学环节落实教学内容, 保证教育质量。因此校长必须组织好校本教研, 推进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 任何教与学的问题都应该在萌芽状态就予以彻底解决。教师需要加强对教学问题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不断地改进教学策略, 这样才能使教育质量呈现逐步提高的良性状态。

3.改革与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篇三

用8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面对社会现实,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是必然的选择。十八大报告从社会生产到人民生活,从企业兴衰到民族存亡,涉及到改革的方方面面。据媒体报道,“改革”一词在十八大报告中被提到86次,且两次提到“全面改革”,5次提到“深化改革”。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改革”不仅出现在字里行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也在不同场合、以各种形式向外界传达继续推进改革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李克强总理则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说道“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在随后的讲话中他还数次提到“改革红利”,并强调:“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发展只能依靠改革。”

改革,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发展与改革并存,是推进改革深入实施的强大驱动。没有改革,我们的国家就会停滞不前、贫穷落后,我们的企业就会陷入坐以待毙的境地;没有发展,我们的国家就会由强到弱、四面楚歌,我们的企业就会由大变小,“成为受尊重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愿景目标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作为中央直属大型国有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助力国家愿景目标顺利实现,这是责无旁贷的责任和崇高的使命。

回眸中国核建的成长壮大,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黄金十年的跨越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改革与创新发展之路,书写下了光辉灿烂的华彩篇章。作为中国核电建设的主力军、国家队,中国核建圆满完成了我国已投入商业运行的所有核电站的建设任务,并担负着当前在建的所有核电机组的施工建设任务,掌握了各个系列装机容量、各种堆型的关键建造技术,并成功实现了由单项目管理向多项目管理模式的转变。期间还掌握了核电站大厚壁主管道窄间隙全位置自动焊、核电站核岛不锈钢水池覆面安装自动焊等一大批核电建造关键技术,形成了自主研发成果,并成功推广实施。中国核建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创新发展,取得突破。2011年,经过主营业务的整体重组改制,中国核建股份公司揭牌运行,初步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离、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同一年,中国核建在坚持“一个核心能力,两个核心业务”(“一个核心能力”即推动以“核”为核心的能力建设;“两个核心业务”即以核电工程、核工程为代表的工程建设和以高温气冷堆、低温供热堆技术为代表的核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战略不动摇,在巩固军工工程、核电工程建设和核能产业化领域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确定了“七个转型升级”的战略发展目标。

对于如何真正实现转型升级、如何科学发展,十八大报告也指明了清晰的路径与方式方法。其中,推进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了重要举措之一。对于“走出去”,十八大报告明确,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走出去”是近年来中国核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自身长远发展考虑而重点实施的发展战略。“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中国核建克服海外市场拓展面临的种种难题,取得了海外市场开发的重大突破。然而,“走出去”不能等同于“出去走”,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有敢于尝试的勇气和魄力,有优秀全面的管理与技能人才,还要有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同时更要有持续不断的改革与创新的决心与力量。

首先,转变观念是“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的前提。同国际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最重要的差别是理念不同。现在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已经是全球公司的概念,也就是整合全球的资源进行生产经营,而我国的跨国公司只是停留在跨国公司的初步阶段,只是跨出国门,到国外去生产经营,利用的只是个别国家的资源,海外业务占有率比较低,同时涉及国家的数量也比较少。中国核建要真正实现“走出去”,必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必须有做好长期海外经营的充分准备,以全球化的眼光,实现经营的无地域差别。

其次,持续创新是“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当前世界上多个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崛起”抱着抵触的心态,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限制越来越多。中国核建要想在海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创新能力的培育,增加研发力量的投入,实现由施工型企业向技术型企业、管理型企业的转变,以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赢得海外市场。

再次,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是“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的催化剂。企业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有了凝聚力与扩散力,就可转变为发展的动力。质量、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基础。加强“中国核建”品牌建设,最关键的就是要确保工程的品质与安全。这是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此外,还要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紧密结合所在国的社会与文化传统,培育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充分融入所在国的文化与生活,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为当地人民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文化共融、经济共发展、使命共担当。

4.浅谈科学发展观与我们的联系 篇四

****班

*** 摘要: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同样是指导我们学习成长的有力武器,可以使我们全面的审视自己,弥补缺陷,克服弱点,发扬优点,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过硬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 可持续 个人发展 学习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吸收和借鉴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系统的解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么去发展的问题。

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我慢慢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同样是指导我们学习成长的有力武器,可以使我们全面的审视自己,弥补缺陷,克服弱点,发扬优点,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过硬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回答了中国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等关于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在靠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依靠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的发展事业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道路。

再联系我们个人,要以人为本,我们自身成长过程中首先应该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我们应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要善待自己、爱护自己,不能以不爱惜身体、不关注心灵为代价一味追求自身的快速发展;要关注自己心灵,培育健康心态,要锻炼好自己的身体以增强体质,力求为自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身心保障。

从全面协调发展方面,首先要加强专业课的学习。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专业人才在应聘时都不会被拒绝。我们大学生在平日学习时应潜心钻研自己所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不能浅尝辄止,而要学透彻。拿我所学习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来讲,很多时候,老师给我们提出意见,要我们平时自学一下未开设的专业科目,并且可以多去实验室做一些实践,设计一些小东西,这样我们就能在大学里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大概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了。其次还要要注重多学科涉猎。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发展自己,要求我们有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这有利于我们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综合能力。专业课学得再好,也要有世界观和人文素养来支撑。大学生应该在掌握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接着是可持续方面,我们要自觉培养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社会在不断前进,事物在不断变化,现代人也应不断进取、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学会学习是个体获得自由发展的手段,在大学期间要奠定人的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特别是适应自身特点的自学方法及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避免成为知识容器、做题机器、考试工具和分数奴隶。虽然在当前这种变态的教学体制下,成为做题机器、考试工具是必然事件,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各种知识,力争学会认知,获取对事物和现象理解的手段,要学会用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逐步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其实我相信现在的教育体制的制定者们也正尝试着一点点的修改它。也可能是我们受到了这个体制太多的荼毒,我们早已迫不及待的彻底掀翻它,若是体制修改后不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效,更多的怨言就翻涌而出。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的抵触教育改革,因为没有任何改革方案不经实践检验就能完美的适用。

5.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篇五

辉煌“十三五”收官在即,壮阔“十四五”即将启航。“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当“后浪”遇上“十四五”,更需积极跟紧时代步伐,趁势而上,绘制好个人的“十四五”蓝图。

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和历史担当。“功成”在谁不重要,“功成有我”方可贵。邓稼先远赴沙漠,潜心研究核武器,隐姓埋名一待就是几十年;刘双燕舍小家为大家,连续担任安徽省第五批、第六批和第七批扶贫工作队队长,带领贫困村脱贫致富,一干就是8年。他们或是家喻户晓的科技工作者,或是籍籍无名的基层干部,却都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着。新时代新征程,“后浪”只有牢固树立“出‘功成’之力,而不求‘功成’之誉”的政绩观,发扬“钉钉子”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立足当下,主动作为,实干苦干,夯实基础,稳扎稳打,既着力当前又着眼未来,从解决问题入手,紧紧盯着薄弱环节,方能在解决问题中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做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基层党员干部作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更应该在个人“十四五”规划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主线,迈开双腿,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到实践和基层一线去,走近乡村干部、走近老百姓,全面掌握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忧什么,真正把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访清楚、把影响创业富民的短板弄明白、把影响基层稳定的矛盾隐患摸透彻,根据实际情况解决民生问题。

在“念旧经”的同时凝心聚力“谋新篇”。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要求,“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年轻干部是保持国家与人民血肉联系的中坚力量,“谋新篇”不是抛弃,而是扬弃,“后浪”们需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继承与发展过去好的思路与办法、经验与举措、传统与作风,把以往符合实际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又要鼓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干劲,勇破传统的“闯劲”,摈弃陈规陋习,开拓创新,跳过一个高度看问题,换一种思维想办法,争做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创新型干部。

6.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篇六

科学发展观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政府要全面审视经济社会中的各种矛盾问题,还要求政府高瞻远瞩,注意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实现以公共利益的和谐为宗旨的价值取向,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政府运行机制的创新,实现决策机制的科学化、民主化。

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思想,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政府管理创新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充分考虑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等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新的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发展应该始终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果不能找到一个正确的增长方式,经济不可能长期稳定快速地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节约型社会。科学发展观还要求在政府管理中必须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经济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也不能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谈不上经济发展,但增长又并不一定带来相应的发展。

现代政府的本质特征是公共性,政府管理是要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公共利益也就成为政府管理的基石与出发点。要防止和克服一些领导干部在“政绩观”上存在的偏差,那种在错误发展观的支配下干出的所谓“政绩”,往往是不科学的、只注重当前发展,忽视长远发展的。正确的政绩观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完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使其既包含经济发展的指标,也兼顾资源、环境、生态,以及公共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人民生活等社会发展的指标,并以制度作为保证。另一方面,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树立政绩的根本目的定位为给人民群众谋利益。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真正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才能创造出扎扎实实的政绩。

政府职能问题是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政府管理的创新必须通过政府的职能转变来实现。政府的职能转变是当前各类矛盾交织的汇集点,从传统的“统治型政府”模式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转变,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而且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决定性意义。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政府必须坚持以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为重心,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与社会服务一起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

在20多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近年来我国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转变了政府职能。我国已明确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界定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级政府在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使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二是推进了依法行政。先后颁布了《行政复议法》、《立法法》、《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重要法律法规。各级政府在减少行政执法层次、实行综合执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执罚分离、执法公开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更加注重依法保护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并且开始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绩效评估,以保证公正执法。三是增强了科学民主决策。着力健全了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制度、听证和公示制度、公众参与和专家咨询制度、公民公开评议制度、集体决策制度、决策责任制度等,以保证各项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公开性。四是推行了政务公开。各级政府加大了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包括法律政策公开、办事程序规则公开,并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发布政务信息,绝大多数地级市政府在网上设立了办事窗口,制定了电子政务规划,中央和大城市政府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2006年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也正式开通。五是改革了行政审批。

7.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篇七

关键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0 引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一大创新, 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发展。因此, 如何认识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1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1 资源浪费, 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对包括能源在内的初级产品的依赖性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某些重要原料和能源高度依赖进口的同时, 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却很低。低效率的资源利用和粗放式的矿藏开采极度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宝贵的土地资源。近几年我国基本上占用世界15%以上的资源在进行发展, 能源和环境形势都相当严峻,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和水泥等资源消耗量最大的国家, 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1.2 对外贸易技术含量低, 抗风险能力差

我国经济对国外市场依赖度越来越大, 一方面我国大量从国外进口石油和原材料, 另一方面我国一大部分产品销售外国市场。我国货物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到55%左右, 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扩大出口的主力军, 目前大约占到贸易总额的60%, 而且这其中大部分是来自港澳台地区以及韩国等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这些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进行出口加工, 本身技术含量很低, 但本土企业明显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缺少自有品牌。我国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外国公司低成本的制造基地, 产业价值链低, 出口贸易产品的成本效率主要来自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1.3 国内消费长期不足, 难以拉动内需

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2日发布数据显示, 200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 比上年增长21.6%, 增速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虽然消费的金额在增加, 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乃至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 我国的消费比例仍然算比较低的, 美国消费约为GDP的75%, 其中居民消费为50%左右;印度消费占GDP的比重达到72%, 其中居民消费占61%;而我国2007年总消费占GDP比重为51.4%, 2006年为52.2%, 但是我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只有37%左右。居民的消费能力未获得完全释放。再加上金融危机本身对消费者信心的冲击, 居民对未来收入与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 因此可能会进一步削减支出, 尤其是需求弹性大的高档耐用品的支出。这从2009年1月份银行存款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就可以看出, 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6010亿元, 同比增长20.7%, 较2008年12月上升3.3个百分点。

1.4 国内就业压力极为严峻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企业减产和破产的增多, 国内就业形势变得极为严峻。受影响的不仅有农民工, 而且已就业人员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明显增加, 初步估计金融危机约造成2000多万的农民工失业。我国中小企业约吸纳75%的就业人口, 由于订单急剧减少, 加工贸易进口量从2008年7月起连续下降, 中小企业裁员大增。据统计我国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比2007年增加0.2%, 预计200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6%, 比2008年约要增加0.4个百分点, 2009年就业目标将会比2008年有较大幅度减少。

2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联系是:第一, 二者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 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 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第二, 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 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 二者相互促进, 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 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

3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别

3.1 指导观念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 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它的理论支撑由马歇尔提出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和当代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索洛模型) 构成。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 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2 研究视角不同。

经济学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本社会, 主要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和财富的增长;第二阶段是人本社会, 主要强调重视满足人的需要和公众福利的增加;第三阶段是社会整体综合发展, 包括政治的人权和自由、经济上的生活质量提升、文化上的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等全面演进过程。

3.3 理论基础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的外延与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再生产理论和前苏联、东欧的一些学者论述) , 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 非均衡增长理论 (佩雷、纳克斯等人) , 增长的涓滴理论等。

3.4 划分依据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以生产要素利用的数量和效率为依据, 经济发展方式以发展模式或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为依据。美国经济学家E.R.W.坎佩尔将发展方式称为“Models of Developme nt Strate gy” (发展战略模式) 或“Approach to Grow th” (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可带来高速的经济增长, 但高速增长可能带来有增长无发展问题, 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分析, 是无效益或零效益情况下的经济增长 (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大跃进) ;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分析, 是经济增长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 是人民不能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经济增长;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 是经济结构没有改善甚至恶化的经济增长。针对有增长无发展的问题, 需要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

3.5 类型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两种类型。经济发展方式分为制度创新型 (科斯、诺斯、施莱弗和维什尼) 、知识创新型 (熊彼特、舒尔茨、贝克尔、罗默、普雷斯科特和鲍易德、卢卡斯、斯图尔特) 、扩大需求型 (凯恩斯、罗宾逊) 、福利国家型、经济结构调整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等多种类型。

3.6 衡量指标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要素投入的数量及配备比例、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的时间、人均GDP的数量。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外, 还包括社会发展指标, 如人口总数和净增率、国内发展指数、城市化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居民居住条件、每千人口医生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政府廉政指数等;教育发展指标, 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在校大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重等;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 如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国民幸福指数、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收入差距警戒线、收人阶层结构标准、贫困发生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环境指标, 如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等。

8.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篇八

一、联系

(一)明确联系的含义、根本原因及其特征

1.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联系的根本原因

联系的根本原因在于客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不是思维结构和某种神秘力量的产物。

3.联系的特征

(1)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主要表现在:①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事物的内部联系)。这种联系使该事物构成一个有机整体。②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事物的外部联系)。从横的方面看,它表现为左邻右舍的联系;从纵的方面看,它表现为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这种联系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③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整体联系),即从整个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来看,万事万物都相互联系在一起,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没有联系,就没有物质世界。

(2)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凭空“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也不能任意“消灭”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只能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在正确反映的基础上整合和利用这些联系。

(3)联系的条件性

任何具体的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4)联系的可变性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随着条件的变化,事物的联系也会不断变化。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5)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多种多样,这就决定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内容和形式的联系、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原因和结果的联系等。其中,我们最常见的联系有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二)搞清三对关系

1.生活中所讲的联系与唯物辨证法所讲的联系的关系

生活中所讲的联系是具体的联系,是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而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是一种抽象的联系,它是对具体联系的抽象、概括和总结。二者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与联系的客观性的关系

区别:世界的物质性是指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世界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客观性,就必然承认作为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的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也就必然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3.联系的客观性与实践的关系

事物的联系可分为自然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中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联系在人产生之前就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尽管体现了“人化”的特点,但这种联系仍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具备了客观性,才能经过实践转化为现实。

(三)把握三个原理及方法论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地看问题。

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区别,但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统率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同时,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二、发展

(一)认识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1.发展的含义

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2.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不能把任何运动变化都看成是发展。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决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趋向才是发展。

3.发展的基本条件

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条件。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引起了事物的变化,推动着事物的发展,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的联系。

4.发展的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首先,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其次,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再次,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5.发展的规律性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发展,不是杂乱无章、毫无秩序的,而是有其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及其无法违背的客观规律。这一原理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6.发展的原因

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分析事物的发展时,要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7.发展的状态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和质变这两种状态,永不停息地变化,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重视量的积

累。

8.发展的趋势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二)正确把握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内在联系

1.发展的实质和发展的总趋势的关系

发展是指事物具有前进上升性质的变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必须把握发展的实质,不能把任何运动变化都看成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和进步的运动变化趋向才是发展。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指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总体方向和总趋势,而不是指每一步的方向。至于事物发展中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则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可能是倒退的,但这只是暂时的。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最终必定要战胜旧事物,事物向前发展的总趋势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积极支持新事物,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推动事物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2.发展的含义、原因、状态和趋势的内在联系

发展作为哲学概念,是指事物的运动和过程。发展作为一种运动,从性质上说,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从内容上讲,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陈代谢;从状态和形式上来看,是从量变到质变;从动力和原因上说,发展的动力和原因是矛盾(包括内因、外因,其中内因是源泉);从趋势和途径上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内因和外因、量变和质变、前进性和曲折性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上一篇:浙江省幼儿园编制考试下一篇:伊吾县中心小学教职工法律知识培训及考试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