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

2024-09-01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9篇)

1.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一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诵读,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2、通过研习探讨,把握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

2、通过预习交流,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如“属”、“如”等实词,“之”、“然”、等虚词,同时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如何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2、个性化鉴赏:景、情、理的融合,语言特点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

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二、作者和解题:

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教师明确:

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

三、第一环节:

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

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五、第三环节:

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师点拨: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

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

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

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

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

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2.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二

一、通读·整体感知

1.激趣。安纳托·弗朗斯说:“教学的艺术实际上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达到教育的目的。”故此, 教学本文时, 我用猜谜的方式导入。

师:同学们, 请你们猜一猜这位古代文学家, 他是谁?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中国古代最伟大诗人中还没有任何一个的影响能超越他”, 钱钟书先生说“李白以后, 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他的这种豪放”, 那么, 这位古代文学家是谁呢?

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李白以后”“豪放”等, 学生很快会答出:苏轼。

2.初读。播放鲍国安先生朗诵的《赤壁赋》, 让学生边听边注意读音、节奏、情感。

3.感知。要求学生从每一节里找出一个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关键词, 然后体会全文感情变化的脉络。

明确:①乐 (“饮酒乐甚”) ———②悲 (“苏子愀然”) ———③悲 (“托遗响于悲风”) ———④喜 (“客喜而笑”) 。

4.再读。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读出全文的情感变化。“乐”的部分要读得轻松愉悦, “悲”的前一部分当读得悲凉凄怆, “悲”的后一部分要读得激昂洒脱, “喜”的部分当读得旷达惬意。教师通过“读前指导、初读示范、齐读深化”来引导学生完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5.领会本文的结构技巧。古人作文讲究章法、结构, 在起、承、转、合上用尽心思, 把握住起、承、转、合往往就等于把握住了作者思维的脉络。中国古代文人的“诗酒人生”在本文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酒”就像一条红线贯穿全文且很好地体现了古人起、承、转、合的结构技巧。教师要求学生顺着“酒”这根红线追寻《赤壁赋》的起、承、转、合。

明确:本文因酒而“起”———江上泛舟, 举酒嘱客;因酒而“承”———饮酒乐甚, 吹箫助兴;因酒而“转”———酒酣耳热, 评说历史;因酒而“合”———酒意阑珊, 主客释然。

二、品读·美点体悟

在这一环节里,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含英咀华, 发现美点妙要, 通过同伴互助, 深耕细作, 阐发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重点揣摩第三、四节。教师强调:赋, 往往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内心感悟, 无论是“主”之言还是“客”之语, 其实都是作者内心复杂感情的一种袒露, 都是一个人多种思想的冲突与博弈。

师:第三节写客人之悲, 归纳起来有“三悲”, 请同学们找出有哪“三悲”?

生①:一悲英雄不在———曹操, 一世之雄今安在;二悲生命不永———人生, 如天地蜉蝣、沧海一粟;三悲脱世不能———我辈, 挟飞仙、抱明月不可得。

教师板书:

师:生①归纳得很完整、很准确。文章至此展现了一个消极的、迷茫的“小我”, 然而这仅仅是瞬间的、低谷中的苏轼, 苏轼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在无路可走的时候, 勇敢突围, 超越自我。

第四节写苏子之悟, 可概括为“两悟”, 我请同学们来归纳哪“两悟”。

生②:一悟“变与不变”。具体就是“变”:时间上, 逝者如斯而不往;空间上, 天地不能以一瞬;“不变”:盈虚未消长, 物我皆无尽。

生③:二悟“有与没有”。“有”:清风有声, 明月有色, 江水有形;“没有”:非我所有, 一毫莫取, 也就是感悟万物有主、取舍有道。

教师板书:

师:两位同学概括得非常好。好一个万物有主、取舍有道!苏轼如此的超然、豁达, 难怪他能三杯下肚, 肱枕便睡;一觉醒来, 东方既白。苏轼为什么有这般的顿悟与豁达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

生④:PPT展示, 苏轼与“乌台诗案”。

青年才俊苏轼才高八斗, 天子赏识, 时人追捧, 苏子渴望“致君尧舜”。然而, 苏轼的几句牢骚给了嫉贤妒能的权贵们以口实, 御史李定等权臣公报私仇, 罗织苏轼反对变法、攻击皇上、诬蔑朝廷等罪名, 刑讯逼供, 迫使他违心地承认自己的罪状, 然后投入死牢, 并由此牵连了自己的39 位亲友, 这就是“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黄州, 一个“团练副史”的闲职让他哭笑不得。然而, 他把穷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是寂寞孤独让他如此美丽, 他学会了参禅悟道、进退圆融;是宦海浮沉让他体味了世态炎凉, 参透了人生得失。闲居黄州, 苏轼收获了生命的豁达, 演绎了登顶的传奇。

师:生④的资料整理很出色。我们刚才归纳了苏子的“两悟”, 在苏轼看来, 变与不变、有和没有都是辩证的、相对的。苏轼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天生拥有对水与月、天与地、生与死这样宏大命题的领悟, 在于身处逆境而不消极沮丧、备受打击而不怨天尤人。面对人生巨大落差, 在入世与出世、积极与消极的矛盾斗争中, 他把喜与悲、荣与辱融进了山水之中, 完成了自我救赎, 昂首步入成熟。此刻, 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齐读第四节, 品味苏子的“两悟”。

三、赏读·拓展提升

南宋学者陈善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入书”的关键在于“见得亲切”, “出书”的关键在于“用得透脱”, 不可“死在言下”。学习这篇文章之前, 教师要求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搜集了有关苏轼的资料, 刚才生④展示了精彩课件, 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入书”“见得亲切”之后, 及时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出书”“用得透脱”上, 让学生多角度赏读, 提升体验。故此,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师:儒、释、道思想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人生观对中国古代文人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以下PPT展示:儒家思想讲“入世”, 主张修身养性, 齐家治国, 提倡贤人政治;佛家讲“脱世”, 认为世事如幻, 提倡随缘自在、感悟人生;道家思想讲“出世”, 主张寄情山水, 不求功名利禄, 但求生命状态, 提倡天人合一。) 从《赤壁赋》里,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苏轼的儒、释、道三家思想融于一文。请同学们合作探究:哪些句子分别表现了苏轼的儒、释、道思想?我们该如何理解和评价这些思想?

生⑤:“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是苏轼仿屈原的诗句。“美人”, 课文注释说“指他所思慕的人,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苏轼一生尊崇屈原的爱国情怀, 美人在天的那一边, 是说自己一心想报效朝廷却屡遭排斥、不受重用, 这是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表现。

生⑥:《赤壁赋》里苏轼把秋风、明月、江水写得非常美。江上泛舟, 清风为苏子拂去坎坷逆境的尘土, 江水为苏子洗去壮志难酬的苦涩, 明月为苏子熨平隐隐作痛的伤口。这里写苏轼纵情山水、沉醉自然, 以及下文感觉自己似“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欲“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这些寻仙访道的心迹流露, 其实都是道家思想的表现。

生⑦:我觉得苏子关于“水”与“月”的感悟表现的是佛家思想。“江上之清风, 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这就是佛家“天地一体、物我同源”的思想, 在苏轼那里, “水”和“月”的变与不变、有与没有都充满了禅意, 充满了佛家的智慧, 读者仿佛也在山水明月中大彻大悟。这种感悟人生、追求心灵超脱的思想正是佛家思想。

师:谢谢刚才几位同学, 你们的发言很精彩。那么, 我要问的是, 这是不是说苏轼的思想很混乱、很复杂呢? (学生对此议论纷纷, 稍停) 恐怕不能这样说。在老师看来, 苏轼的一生在政治上表现为一种积极入世、忠君济民的儒家思想;然而, 当身处逆境、备受打击、只能退守时, 他潜心佛道, 以求心灵的宁静与精神的超脱。他的思想始终以儒家的积极入世为主, 同时吸收了佛家思想的圆融自适、随遇而安而扬弃佛家的消极遁世、看空人生, 借鉴了道家思想的通脱旷达、齐物逍遥而摈弃道家的绝对自由、天道无为。正是儒、释、道思想让苏轼时而进取有为, 时而随缘超脱, 且进退有据、俯仰有度。也正是儒、释、道思想中的这些积极因素, 造就了《赤壁赋》, 成就了苏东坡。

摘要:近年来, 语文教学流派纷呈、花样翻新, 然而教学上很多本来简简单单的东西, 被弄得复杂玄虚。多年来, 遵循“大道至简”的教学原则, 坚持“通读——品读——赏读”三步导读法, 形成了“整体感知——美点体悟——拓展提升”的课堂教学策略。

3.《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三

2、理解文中作者对人生意义的议论,体味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3、学习本文写景与议理、抒情相结合的方式,体会本文写景状物用语之妙和语言极富哲理音韵和谐的特点。

教学设想: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运用合适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充分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诵读、品味、思考、表述。

教学方法:教学本文要使学生在充分的诵读中感受语言和意境的美妙,在联想中体会意境的深远,在思考中认识哲理。故拟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诵读2、意境联想3、讨论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对写景状物的赏析②对语言哲理的品味③对文中所论人生观的理解

2、难点:对作者宇宙观和人生观的理解和把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

由对苏轼的同题材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诵引出苏轼的情怀。导入本文。

二、理解课文

(一)学生听读

教师有感情地诵读或听录音,学生注意诵读语言的停顿、延长和节奏,初步感受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感情。

(二)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文意

由五位同学负责五个段的词句的理解。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教师相机帮助,并作补充纠正。

(三)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然后让几位学生举手诵读。

三、研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观:

引导学生背诵

(一)第一段

1、学生齐读

2、找出本段景物描写的语句;同学们调动自己的想象,描述自己脑海中的这种情境。

通过学生的找、想,使他们体会到这里从江面、天空两方面给我们展现了优美宁静的广阔情境。

3、体会文中人们置身此境,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游人心旷神怡,驾一叶小舟在江面上飘荡,像凌空乘风飞去。飞离尘世,进入仙境。

4、教师指导背诵:交代时、地人物→情境→感受(思路)

(二)第二、三段

1、指名两位同学诵读

2、在这样如仙的环境中,有两个人,一个苏子、一个是客。但二人的心情却迥然不同。请同学看不同在哪里?

明确:苏子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在这明月静夜荡船水中,随心自在,心中还憧憬着美好的理想。(学生如果认为苏子先乐后悲也可,这样可以从后文苏子与客面对不如意的生活的不同态度中,评价苏子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而客却是哀怨,是一种足以摧残心灵的忧伤。

小结:在同样宁静优美的境界中,苏子和客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苏子是把自己融进大自然,陶然自得,忘我沉醉。而客却被哀愁笼罩着,那哀婉的洞萧声便是他的心声,这让我们想,他哀伤什么呢?

3、集体分析探讨,客之哀伤因何而起。

明确:今夜“既望”之时,游于“赤壁”之地,很易让客联想到当年吟咏“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曹孟德。曹操的诗犹在耳。曹操在赤壁被火烧的场面如在眼前,但那个平定中原、拥兵南下、威风凛凛的英雄已经逝去很多年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以人物”。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每个人的人生是如此短暂。而在天地间,人又是如此的渺小。正是感于此,客人才显得那么忧伤。

4、把握苏子与客的不同心境。由两位同学有感情地诵读二、三段,并体会整句的音韵和谐之美。

(三)第四、五段

两个人在同样环境中的不同心境,源于他们不同的人生观。苏子能够说服客。使他“喜而笑”正说明他“言之有理”。

1、请同学们理解第四段苏子的话,用你自己通俗的语言,讲讲这个道理。

明确:①比如水吧,从某一段江水看,确实从这里消失了。是变了,但它流到了别处,后浪填补了它,整个江水始终不息地流着;再说月亮。从一日看,它有盈虚之变,但从长期看,它是周而复始地更替,“卒莫消长也”,又是不变的。因此,站在人类历史看,人类代代承传。人与天地万物一样可以永存。

②人不应该有贪欲,一切应该顺其自然,比如,功名利禄,你有就享受,你失去了,那说明本不是你的,为它牵肠挂肚值吗?自然美是我们人人都有的,尽情享受它,乐在其中。这样不是很好吗?

2、请从苏子的言论中。概括他的人生观,学生可能概括不全,可以让每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参考:①淡看得失

②应享受自然美

③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

④豁達开朗,乐观自信。

3、有人觉得苏子此文表现的是享乐主义,不求上进的消极思想。同学们可以结合题注谈谈自己的见解。

在同学们充分讨论后小结:

苏轼有才学有抱负。但在仕途上坎坎坷坷,屡遭打压贬谪。命途多舛磨炼了他的意志。也形成了他的人生观,即以宽阔胸襟面对打击,淡然面对功名富贵,荣辱得失,这种豁达开朗的性格,使他能在一次次政治打击下不倒,调整好心态,然后继续他的人生追求。

四、美读

《赤壁赋》是景、情、理相融合的美文。我们只有感境、体情、悟理才能读出味道来,而感情饱满地诵读又能帮助我们深入感受文章。本文是“赋体”文,文辞优美,整散有致,音韵和谐,同学们朗读中注意韵脚、节奏和抑扬,在美读中去享受这篇文质兼美的美文。

4.高中语文 《赤壁赋》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2.掌握一些重点字词的意思。能力目标: 1.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情、景、理交融的特点以及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教学难点】

理解主客问答的表现手法,在“变”与“不变”中领悟人生哲理。【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1.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过一位古人:“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教育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这里描述的是谁呢?他是又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就是苏轼,一个曾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人。然而,恰恰是黄州成就了他,使他在文学上“成熟”了。在这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名篇光耀千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前《赤壁赋》。

2.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人们旅游的时候最喜做的事是什么呢?留影纪念。而古人也喜欢出游,尤其是文人墨客,他们更喜欢饱览祖国的名山大川。但古人游览时喜欢做什么呢?吟诗作赋。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就是苏轼游览赤壁之后写下的佳作,那就是前《赤壁赋》。

二、作者介绍

提问:同学们,对于苏轼这个人,你们一定不陌生,下面谁能介绍一下苏轼? 明确:1.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

2.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

3.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4.苏轼坎坷的一生。

(关于苏轼学案上有详细的介绍,可以让学生详细地看一下)

三、写作背景

这篇赋写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1082)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禀、何正臣等人从苏轼的诗作里摘出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名,告发他反对新法,结果苏轼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赋中所流露的“人生无常”的悲哀和旷达心情,就是这种复杂感情的表现。作者是元丰三所(1080)春到黄州的。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漫游,写下了《赤壁赋》(后人叫《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

(学案上有关于乌台诗案的详细介绍,可让学生在预习时了解一下)

四、解题

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汉代是铺张扬厉、繁缛的,被称为大赋。到了六朝讲求对仗工稳、字句整饬,称为律赋。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语音上要求声律和谐;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再讲究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称为“文赋”。

五、朗读课文

可以放录音,可以教师范读,也可以先让学生齐读。

六、整体感知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七、分析第一、二段

1.疏通第一段文意,注意一些重点字词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2.本段展现给我们的是怎样的美景,找同学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一下。

明确: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3.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明确: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4.本段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高兴/欢快/喜

5.疏通第二段文意,注意一些重点字词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6.第二段情感基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明确: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由歌又引出箫声,“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而箫声是悲凉的。7.为什么苏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明确: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 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8.作者是如何写箫声的?

明确:“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9.本段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 忧伤/忧愁/悲 10.小结.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八、布置作业

背诵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三段

1.疏通文意,注意一些重点字词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2.这一段写了客人阐释悲的原因,那么客人为什么而悲呢?

明确(1)古今人物对比的悲哀

“月夜”引出“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自然联想到“横槊赋诗”、英雄盖世的曹操。“赤壁”古战场,让人想起了一千多年前的赤壁之战,以曹操的北方军队失败而告终。这样的人物,“而今安在哉”?万事万物,风流人物,终被历史风云涤荡成虚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人生短暂,感触生悲

蜉蝣(天地)粟(沧海)哀(吾生)羡(长江)(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现实:不可乎骤得

3.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会抒发感慨,举出一个例子。

明确: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4.作者为什么要写曹操?

明确: 写曹操的重点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

二、分析第四段

1.客人的悲叹让人感觉无限沧桑,面对客的迷惘与哀叹,苏轼是如何宽慰他的?

明确:(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个人生老病死总在变化,人类代代相承,又是永恒的。

(2)物各有主,所以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心。

(3)大自然中有无尽的宝藏,吾与子可以共享这份天然的馈赠。2.作者是怎样阐述“变”与“不变”的?

明确:以明月和江水作比,说明世界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和明月的永不消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暂,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3.这一段中表现了苏轼怎样的情怀?

明确: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倾向于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时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4.从第三段到第四段,文中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 明确:由悲转为喜。

三、分析第五段

最后一段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明确: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 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此时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四、讨论探究:

1.课文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

明确:课文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赏玩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

2.你以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当如何认识?

明确:据说东坡泛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随。但主客问答肯定是虚拟的,主客实为一人。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客之言与苏子之言,各代表了苏轼贬谪黄州后思想的一个方面,当然,乐观一面是主导。3.本文的艺术特色

明确:(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五、总结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七、板书设计

景—→乐(1)(以景动人)

情—→悲(2,3)

理—→喜(4,5)

5.高中语文必修三《赤壁赋》教案 篇五

知识和能力 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了解“赋”这种文体的特征,鉴赏本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分析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过程和方法 反复诵读文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感情,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分析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分析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三课时。

一、见识一位特别的大师

1、根据课前的学习,说说这三个词之间的关系:黄州 赤壁 苏轼

由于“乌台诗案”苏轼才与黄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个案子的关键词是“冤案,文字狱”。

2、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他是一位旷世奇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

——书法: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

——绘画:“朱竹”别具一格;

——文学理论: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艺观。

3、林语堂《神·鬼·人—苏东坡传》评价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者,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方方《喜欢苏东坡(节选)》中说: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诗是苏东坡;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是苏东坡;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其他便都“余词尽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可以说,他是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4、他命运多舛:一度下狱(元丰三年春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三度贬官(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描绘自己: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命途多舛,生活坎坷,但他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反而在遭遇人生挫折期间成就了自己人生的辉煌。

余秋雨说:“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5、他的特别的精神世界: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6、被贬黄州期间,他三赋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前赤壁赋》。

二、吟诵一种特别的文体

1、文体知识

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文心雕龙·诠赋》记:“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由此可见,《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

赋是一种有韵的文体,讲求声律、押韵、对比等形式,有辞赋、骈赋、律赋、文赋等。赋的似诗似文的特征,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

赋在形式上有三个特点: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排偶和藻饰是赋的一大特征。赋在内容上的特点: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赋有多种形式: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赋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

2、播放课文朗诵视频,感知内容,为生字生词正音(见课件)。

3、诵读指导。

这篇课文是一篇辞赋,诵读时要特别注重声韵美。

(1)第一段:

韵脚:前半段无韵,后半段的韵脚依次是“间”“天”“然”“仙”。

句法:“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其余皆为骈句或近乎骈句,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舟”后可断,为两个六字句;“浩浩乎”一句中,去掉第一个“而”(骈体文有些虚词只有辅助作用,常不计入),也可视为宽对。

(2)第二段:

韵脚:有两组:第一组是“光”“方”;第二组是“慕”“诉”“缕”“妇”。

句法:这段开头是散句,次用楚辞句法(与《九歌》中“桂棹兮兰枻”“目眇眇兮愁予”等相似),“客有…其声呜呜然”也是散句,以下都是骈句。

(3))第三段:

韵脚:有五组:第一组是“稀”“飞”“诗”;第二组是“昌”“苍”“郎”;第三组是“东”“空”“雄”;第四组是“鹿”“属”“粟”;第五组是“穷”“终”“风”。

句法:首句及“客曰”中陈述句“顺流而东也”和三个反问句是散句,其余都是骈句。“方其”“况吾与子”是统领字,不计。

(4)第四段:

韵脚:有四组:第一组是“往”“长”;第二组是“瞬”“尽”;第三组是“主”“取”;第四组“月”与“竭”,“色”与“适”交叉押韵。

句法:以散句为主,只有“惟江上之清风…用之不竭”这一段用骈句。

4、指名朗诵课文。

5、齐读课文。

三、读懂一篇特别的文章

1、概括文章五节的主要意思: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

2、解读鉴赏课文。

(1)赏析方法:清理每一节的主要要点,理清层次关系,从文中找到原句,并对原句重点字词句进行解释翻译。

(2)第一节赏读。

齐读这一段。

问题:说说第一段写了哪些画面和人物活动?

明确:画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活动: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感受: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3)第二节赏读。

指名朗读。

问题1:写文章讲究承上,哪一句承接上文的“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问题2:本段的悲从何而来?从箫声而来,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潜蛟,泣嫠妇。

问题3:为什么要写歌词?歌词”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暗写苏子胸襟。

(4)第三节赏读。

全班男生齐读。

问题1:找出承上启下的句子: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问题2:“客”的悲又从何而来?

明确:“客”的悲有两层意思:前一层由三“问”组成,先因望月而问“孟德之诗”,次因望地而问“孟德之困于周郎”,最后合问“而今安在哉”,为下文写悲做铺垫。后一层转而说到自己,先突出自己的渺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不禁悲从中来;后写幻想不能实现(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并以“托遗响于悲风”作结,呼应上文“何为其然也”。

(5)第四节赏读。

全班女同学齐读。

问题:作者因景而乐,因情伤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转喜?

明确:作者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出发,得出了自己观于天地人生的认识,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和不变的一面。(分别从文中找出原句,并翻译)

主要要点:

水 月 人

变 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结论: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总结:悲和喜其实只是一念之间的情感,关键在于对问题如何看待。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须臾而羡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乐上来了。

(6)第五节赏读。

齐读本段。

问题1:本段的感情色彩是什么?客喜而笑。

问题2:这样的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这种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7)全文小结。

3、文言知识过关检测(见具体内容课件)。

四、理解一种特别的情理

1、合作探究:夜游赤壁过程中,主客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情感线索:举酒属客扣舷而歌(乐)→客吹洞箫苏子愀然(转悲)→苏子答客风月共适(转喜)→枕籍舟中东方既白(喜)。

感情的变化是;乐——悲——乐。

2、合作探究:客人因何而悲?这个悲有几层含义?

提示: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随着大江东去而 销声匿迹。有为者尚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惟有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注意思想。这样的悲,用 李泽厚先生的话说,就是一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

3、合作探究:如何理解转悲为喜?从中看出作者什么样的人生观?

提示:苏轼针对客人的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际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也倾向于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时也保持着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看到了人生的大视野和大境界。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这一道理予以进一步的申说,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从此更加开阔。正因为这样,第五自然段写客人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主客“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极写游赏之乐,而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全文表达作者的情怀和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直面人生;听任天命,随遇而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合作探究: 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为什么安排主客答问?

提示:“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通过主客答问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哲理,苏轼思想中两种情绪的对抗,表达了他矛盾痛苦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心情。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

5、合作探究:通过本文的学习,总结文赋的特点。

提示: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美;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6、延伸拓展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

曹 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许 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杨 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他们在寂寞和悲哀中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表现出了积极的人生态度。苏轼更是如此,可以说,寂寞让苏轼如此美丽,寂寞让苏轼如此成熟。与其说是苏轼成全了赤壁,不如说是赤壁成全了苏轼。从苏轼面对人生挫折的态度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启示1: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6.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任小船飘流到各处,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一、字词巧用

1.叠字反复法

叠字反复如同一首曲子中旋律变化的音符,巧妙地运用,可以给人以回环缠绵的感觉。如,一学生描写旭日东升的一段话:慢慢地,红光扩展到半空中,树梢上冒出了一段红艳艳的圆边儿,它向四周漫延着,逐渐变成了镰刀形,接着又一纵一纵地向上爬着,不一会儿,露出半个通红通红的圆脑袋,就像被什么东西缀着一般。它喘了口气,费力地一点一点地向上挣扎着,升腾着,终于挣脱束缚,‘腾’地跳了出来,射出耀眼的光芒,刹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圆溜溜的大皮球,不十分亮,但红得可爱,红得均匀。那鲜红的颜色似乎要滴下来似的,恐怕香山的红叶见了也会黯然失色呢。这些叠词的使用,会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到一种舒徐委婉的音律美,清新自然,如临其境,给人以美的感染。

2.推敲字词 推敲字词,就是对词语进行比较、选择、推敲、锤炼,以达到简洁精练,形象鲜明,声音优美,富于情趣。在进行优化语言时,这一点应该加以强调。

例如,四通公司先后在《文汇报》上刊登四通打字机的广告。1988年的广告词是输入千言万语打出一片深情,而1993年则改为输入千言万语奏出一片深情。该公司之所以更改广告词,是因为动词打虽然紧扣打字的打,但不足之处是容易造成误解,似乎操作这种打字机必须十分用力,而用奏乐曲的奏代替打,则给操作者以轻松、优雅的感觉,从而使该公司的产品更加畅销。

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起洞箫,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怨怼有如倾慕,既象啜泣也象低诉,余音在江上回荡,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苏氏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东可以望到夏口,向西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转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渔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象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流逝的就象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象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4.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7.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文言文的教学。文言文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其篇目多, 容量大, 选文杂, 文体异, 制约着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且文言文中很多的文言现象与现代汉语差距很大, 教师教得累, 学生学得苦, 学习进程慢, 学习效果差。因此, 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势在必行。

如今, 仍然有不少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高谈阔论, 而学生在课堂上充当了老师的“忠实听众”。这种教学模式, 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更谈不上学生个性的发展。笔者觉得在文言文教学中, 一定要突出“诵读”。

阅读能力是读出来的, 现代文讲究诵读, 文言文更要注重诵读。古往今来学习语文的经验就是大量的熟读、背诵。历代学者教育家有许多关于诵读的经验之谈。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中说:“阅读总得‘读’, 出声念诵固然是读, 不出声默读也是读, 乃至口舌绝不运动, 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 如古人所谓‘目治’, 也是读。”……大量的熟读、背诵, 让学生如入无人之境地诵读, 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 进而把握课文基本内容和思想, 遨游知识的海洋。

笔者教《赤壁赋》时, 想通过上一堂简简单单、实实在在的诵读课, 摆脱文言文教学的古板模式, 探寻文言文“少教多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本堂课旨在通过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科学指导, 最终实现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为此, 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读准字音

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朗读, 做到读准字音、发音清楚响亮和做到“四个不” (不读错字、不丢字、不唱读、不重复字词) 。本文中有很多生僻的字词和通假字, 例如:举酒属 (zhǔ) 客、徘徊于斗 (dǒu) 牛之间、山川相缪 (liáo) 、酾 (shī) 酒临江等。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小组互助, 读准这些字音。

二、读清句读

句读是文言文诵读的一个关键, 所以教师要先补充一些有关句读的知识, 然后结合课文具体例句“侣// 鱼虾而友// 麋鹿”“盖// 自其不变者而// 观之”的朗读停顿, 引导学生明确语气, 找到停顿的规律, 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自由朗读时, 让学生试着读出停顿, 懂得在有些句中可稍加延长。如:“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一些带“兮”字的句子, 更要在“兮”字后稍作延长, 以舒缓语气如:“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三、读出重音

如“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 慕长江之无穷”, 韵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词重读。

四、读出节奏

如:况/ 吾与子// 渔樵于/// 江渚之上, 盖将/ 自其变//而观之。把握好节奏, 叙述的句子, 要读得平缓;描写的句子, 要读出意境;抒情的句子, 要随文中情感的变化而变化, 乐则节奏明快, 悲则节奏低慢。读准句子的节奏, 也就理解了语句的大意。

五、读出气势

如“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停顿较小语速较快) ,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朔赋诗” (节奏一致语速舒缓) , “固一世之雄也” (停顿较大气势豪迈) , “而今安在哉?” (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读出语气和语势就是要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 读出文章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从而领会作者的情感、立场、观点等。

六、读出韵律

此赋在写法上不受传统赋体的束缚, 以散文化的手法, 用笔潇洒自如, 流畅自然, 如行云流水, 豪迈奔放;同时又保持了赋体的一些特点, 灵活地运用了押韵和对偶的句式, 读起来音节和谐, 语句整饬, 极富声韵之美。诵读时, 要特别注意文章中的押韵和形式中的对偶句。

七、读出情感

如:“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何其悲哉;“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 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又何其洒脱……让学生细心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 文句的舒缓轻重。

八、读出起伏

根据思想内容, 处理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强弱、起伏。如第一节写作者和朋友月夜泛舟长江, 读出尽情尽兴; 第二节写客人的情感骤转, 由“乐”而“悲”, 读出哀怨;第三节读出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节读出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节读出忘情尘世的洒脱。

九、读出思路

通过诵读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 掌握文章思路。

十、学生分角色诵读和学生朗诵选定文段

课文第三四段中的人物对话较多, 笔者让学生在读熟的基础上小组内分角色诵读, 要求诵读的时候要读出人物情感, 注意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语调。最后是脱稿表演, 学生自荐, 自由朗诵, 这是整堂课的高潮, 朗诵的同学不仅勇气可嘉, 而且朗诵出的感情总体良好, 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笔者指导学生诵读, 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然后再合并为一, 在此基础上适当点拨文言文的背诵方法, 学生熟记背诵《赤壁赋》全文就容易多了。

整堂课全体学生聚精会神, 诵读、思考、评点、交流等环节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 他们从课堂中找回了自我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通过本堂课的诵读学习, 学生掌握了一些诵读技巧, 还理解、赏析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变化, 获得了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为文言文的“少教多学”和高效学习提供了好的范例。在本堂课教学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在最后的诵读环节中, 学生的表现非常突出, 看得出他们真正体会到文言文学习的乐趣, 从中受到了苏轼这位哲人的深刻思想的熏陶。这堂诵读课使他们找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和自信。

诵读课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不容易, 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有可能成功。所以, 为了使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 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热情洋溢的语言, 对学生的诵读予以指导和中肯的评价, 让学生感受到在老师指点下真正有提高;同时允许各小组学生谈自己的观点, 肯定学生看法或诵读的合理之处——诵读是个性化的。

在“少教多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更要注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成为体验者;教师积极引导, 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教师精心组织, 让学生成为探索者;教师巧妙设计, 让学生成为创造者;教师灵活调控, 让学生成为反思者。本堂课教师在课堂上用赞赏来刺激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情味, 读出意境, 读出神韵, 受到熏陶, 获得启迪, 享受乐趣。

文言文作为特有的文化载体, 承载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面对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冲击, 文言文教学要顺利地前行, 关键还应站在高层面上来认识其教学的意义。“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 笔者将不断思考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 完善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 以“少教多学”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来钻研文言文课堂教学, 努力提升文言文课堂效率。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因此, 打造文言文高效课堂, 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尝试“诵读”教学, 不仅学生爱学乐学, 还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8.《赤壁赋》的关键词教学 篇八

《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被人广为诵读的佳作,收录于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该文音韵优美,字字珠玑,融景、情、理于一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诵读教学法,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作者深刻的情感。然而诵读固然十分重要,但于细微处,还需教师引导探究,学生才能深入奥堂。然而这又从何入手呢?《赤壁赋》的文脉其实非常清晰,教学中若能紧紧抓住文中“乐、悲、喜”三个关键词,就有豁然开朗之感。笔者正是据此设疑,开展课堂教学的。

首先,让学生梳理文脉,找出或提炼出能体现文章情感发展变化线索的三个字:乐、悲、喜。这个问题难道并不大,学生稍加留意就能在原文中找到“乐”“喜”二字,至于第二个关键词——悲,需要同学们进行提炼概括。然后教师以此为抓手,层层剖析,不断追问,带领学生深入文本进行赏析。在赏析时,教师不妨以下列几个问题来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

问题设计一:为何而乐?

这个问题简单明了,答案就在首段。但教师的任务是带领学生进行相关总结,帮助学生学会概括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为何而乐?因为有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良辰美景”表现在何?七月既望、清风明月。“赏心乐事”又是什么?携友泛舟、饮酒诵诗。

问题设计二:又因何而悲?

这个问题也并不难,紧承“饮酒乐甚”后,所谓乐极生悲,文章至此一转。教师带领学生赏析相关段落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一)歌传悲音:望美人兮天一方。(此一句表达了知音难得的感慨)

(二)箫声凄怆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三)答语凄凉:

通过曹公之事,讲述英雄的盛衰浮沉。(可见世事无常)

伟人尚且如此,我辈更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可叹人之渺小)

与自然相比,不禁悲从心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可怜人生短暂)

这样的赏析总结能让学生对文中所表达的人生之悲有深切体会,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问题设计三:那么,又是什么道理让客转悲为喜呢?

此问题设计为本课重难点,文章也至此又一转,教师应在此逗留,引导学生细读相关段落,层层剥析,理清文章思路,明白文章要义。首先作者以水月作比——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接着,作者进行道理论述——变,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不变,物与我皆无尽也。最后作者得出结论——非吾所有,一毫不取,所以不必羡;清风明月,可以共适,因此可以乐。在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画出文中重点词语,学习作者论述的技巧,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探讨,学生对文本的情感起伏已经有了相当的把握,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较为清晰。教师可趁此做进一步的探讨,挖掘学生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问题设计四:结尾一“喜”一“笑”与前面的“乐”相同吗?

该问题难度加大,但讨论会更加热烈,教师可适当点拨,讨论后明确如下:

前“喜”只是一种感官上的愉悦,仅能让人暂时忘忧;后“乐”为一种精神上的大彻大悟,是顿悟后的坦然面对。二者有根本的区别。

至此,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已不再是表层的滑翔,对苏轼在此文中所表达的人生观、宇宙观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并一定程度地学会了论述问题的能力。或许,因年龄、阅历等原因,学生并不能够透彻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谋篇布局、论述问题的技巧,还需要学生多加琢磨才能化为己有。但无疑,紧抓关键词语深入解读文本,不仅能很好地训练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并能使学生对文本的讨论走向深刻。

当然,为加深学生对文本语境的理解,全面了解苏东坡其人,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余秋雨的《东坡突围》等书籍,但此已不再本文探讨的范围。

9.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九

[基础巩固层]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岁十月之望

.B.顾而乐之 .C.履巉岩 .D.攀栖鹘之危巢 .【解析】 D项,危:高。【答案】 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归而谋诸妇/予乃摄衣而上 ..B.状似松江之鲈/攀栖鹘之危巢 ..C.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 ..D.复游于赤壁之下/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解析】 A项,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B项,之:都是结构助词,的。C项,乎:介词,„„的样子/介词,在。D项,于:介词,到/介词,在。

【答案】 B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属于名词作动词的一项是()A.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

..C.履巉岩 .词,分别译为:穿着羽衣、唱歌、登上。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的是()A.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C.曾日月之几何 ..【答案】 C 5.下列句子与示例句式相同的一句是()示例:盖二客不能从焉 A.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C.复游于赤壁之下

B.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D.划然长啸,草木震动 B.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D.梦一道士,羽衣翩跹 ..B.行歌相答 .D.襟三江而带五湖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顾:看 履:踏,攀 危:危险

【解析】 D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A、B、C都是名词作动【解析】 C项,几何,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

【解析】 B项与例句均是省略句。A项是一般句式,C项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被动句。【答案】 B 6.《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在描写景物和表达情感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赤壁赋》侧重写水,在水月风光中表现景物的安谧幽静。B.《后赤壁赋》侧重写山,通过写登山情景,渲染出令人惊怖的气氛。

C.《赤壁赋》通过写箫声而引出主客问答,借此表达作者苦闷矛盾,对仕途遭遇无可奈何,不得已而故作超然豁达的思想感情。

D.《后赤壁赋》写鹤写道士,虚无缥缈,反映作者消极出世的人生态度。

【解析】 前赋侧重写水,景物安谧幽静。月夜美景和大江泛舟给作者带来了舒畅的心情,悲怆的洞箫声和扣舷而歌,使他从水的流失、月的盈亏中领悟到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C项,“借此表达作者苦闷矛盾,对仕途遭遇无可奈何,不得已而故作超然豁达的思想感情”显然不符合原文主旨。

【答案】 C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放鹤亭记 苏 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

B.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

C.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

D.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

【解析】 “嗟夫”为发语词,后需断开,排除B、D项。“得”“能”为能愿动词,后若有动词,它们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C项。

【答案】 A 8.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熙宁”是北宋时宋神宗一个年号,共计10年,因王安石在此期间变法而闻名,称“熙宁变法”。

B.“山人”,一般指隐士或与世无争的高人,还指修身,悟道的人,或者是与世俗少争议的文人墨客的别号。

C.“郡守”,官职名,郡的行政长官,始置于战国。汉代改称太守,明清则专称知府。D.“鹤”,在中国是权势、吉祥、长寿、忠贞、仙雅、健美的象征,也是文人雅士洁净脱俗的人格和孤独自由的生活方式的象征。

【解析】 “鹤”不是权势的象征。【答案】 D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 ..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解析】 A项,“明年”是指“第二年”,与现代汉语“明年”意义不同。B项,“适当”是“刚好对着”的意思,现代汉语的“适当”作“恰当”“合适”讲。C项,“同日而语”是成语,指“相提并论”。成语词义有较大的稳固性,现代汉语中保留古汉语的意义。D项,“南面”古义不是表方位的名词,而是“面向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南面”意义不同。

【答案】 C 10.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和收鹤的描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和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解析】 D项,对引用“山人”作歌的作用理解不当,它不能理解为“意境悠远,余韵绵长”。文章最后写山人作“放鹤、招鹤之歌”,点明主旨,含意深刻,也表现隐居之乐。

【答案】 D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乐”是意动用法,要解释为“以之为乐”。(2)“全”“名”是关键词,“全”是使动用法,当“使之全”讲,“名”是动词,“闻名”的意思,(3)“履”是“踏”的意思。

【答案】(1)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2)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

(3)整天独自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参考译文】

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发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堂,水已淹没到他家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大水落下,(云龙人)搬到故居的东面。在东山的脚下,登到高处远望去,看到一个奇特的境地,于是,他便在那座山上建了亭子。彭城一带的山,山冈从四面合拢,隐隐的像一个大环;只是在西面缺一个口,而云龙山人的亭子,恰好对着那个缺口。春夏之交,草木接天;秋冬的瑞雪和皓月,千里一色。风雨阴晴,瞬息万变。

山人养的两只鹤,非常驯服而且善飞。早晨就朝着西山的缺口放飞它们,任它们飞到哪里,有时立在低洼的池塘,有时飞翔在万里云海之外;到了晚上就绕东山飞回,因此给这个亭子取名叫“放鹤亭”。

郡守苏轼,当时带着宾客随从,前往拜见山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给山人斟酒并告诉他说:“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易经》上说:‘鸣鹤在幽深隐蔽处鸣叫,它的小鹤也会应和它。’《诗经》上说:‘鹤在深泽 中鸣叫,声音传到天空。’大概这种鸟(指鹤)清净深远悠闲旷达,超脱世俗之外,因此《易经》、《诗经》中,用它比喻圣人君子。不显露自己有德行的人,亲近把玩它,应该有益无害,但卫懿公喜欢鹤却使他的国家灭亡。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认为造成荒唐灾祸的没有能比得上酒的;而刘伶、阮籍那类人,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唉,面南的君主,即使清净深远悠闲旷达,像鹤这样,还不能过分享受,过分喜好就会使他的国家灭亡;而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贤士,即使荒唐迷惑颓败迷乱像饮酒的人,还不能成为祸害,更何况对鹤的喜爱呢?由此看来,君主之乐和隐士之乐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山人欣然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啊!”于是,写了放鹤、招鹤的歌:

鹤飞翔到西山的缺口,凌空高飞而向下俯览选择它去的地方。翻过身来收起翅膀,好像将要落下,忽然看到了什么,矫健地又凌空翻飞。整天独自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

鹤飞回吧,到东山的北面。那下面有人,戴着黄色的帽子,穿着草鞋,披着粗布衣服,弹奏着琴弦。亲自耕种,自食其力,剩下的东西就能喂饱你。回来啊,西山不可以久留。

[语言运用层]

12.请以“明月”为中心,写一段抒情文字,展现苏东坡的旷达。不少于5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苏轼的诗文中,“明月”出现的频率很高,扩写时要结合苏轼的诗文,以“明月”为中心,能够表达出苏轼的旷达性格。

【答案】 这轮明月照亮了赤壁的夜晚,辉映华章《赤壁赋》,正是在这明月朗照的夜晚,苏子与友人荡舟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江面,与友人对酒当歌,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如痴如醉间,为山间明月与江上清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欣喜。苏东坡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彰显无遗。

13.学校举行大型诗文朗诵会,一位同学朗诵完《岳阳楼记》,另一位同学将要朗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60字左右的串台词,要求语言简洁得体,衔接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刚才我们领略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下面让我们来欣赏苏轼笔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奇景色。

(示例二)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刚转身而去,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长江又向我们走来,下面请欣赏大文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14.下面是苏州名园西园的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最难得过来人,相逢香火有缘,即色即空,正婆娑春梦一场,苏台归鸟。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为:

却仿佛西湖三月,大好园林无恙,花港观鱼,宜晴宜雨,何处寻干净土? 调整后的下联为: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修辞方法的能力。这种题型也测试了对联的相关知识。根据对联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位置相对、平仄相对的特点,调整为:何处寻干净土?大好园林无恙,宜晴宜雨,却仿佛西湖三月,花港观鱼。

上一篇:票据管理业务流程图下一篇:《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