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风俗习惯

2024-06-27

土家族风俗习惯(通用9篇)

1.土家族风俗习惯 篇一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摆手舞、酉阳民歌、酉阳古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酉阳县10万人同跳摆手舞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月18日,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被命名为“中国土家山歌之乡”。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龙船调》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被称为《龙船调》的故乡。

2.仲彦(土家族)诗选 篇二

我泪流满面的杜甫坐在空无一人的荒野

泪水呜咽。苍天在上。悲鸣声

吹动号角。泣血的大地

把贫困交加的世界撕成迎风飘扬的碎片

天色昏黄。扭曲的疼痛,长满皱纹。秋风,一阵

紧似一阵。茅屋,住在身边。天的尽头,

怒号的风,缠绕着大雨的飞翔。坐在幽暗中心,茅草引领着

尘世的沧桑,坐在被秋风所破的茅屋旁边

人,像一粒粒咒语,在深邃的黑暗里缓缓滑过。此时,

他正独自面对一生送走的所有的丧乱。安抚漫漫长夜,告别尘世时

痛苦的思考。禁不住热泪纵横。禁不住说: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代言者。很多的秘密

撕扯着内心的痛苦和灵魂。忍受,或是

忧伤地唱歌。这时候,秋天漠漠的昏黑袭来。安史之乱

埋葬着地底的尸骨

伤痕累累的影子还在黑暗中奔跑。祈祷的香烟,或是遇上冷如铁的布衾

或是遇上没有断绝的雨脚。而大地,仍然“八月秋高风怒号”,受冻的

呐喊的疼痛,打在身上,痛在心里

没有人清楚,生存与死亡的距离

差了几个时辰。墨色的云层,从天上跑来

叹息声,在大地深处行走。而在杜甫的内心

光明的火炬,点燃身躯,照耀他在尘世间的挣扎。大地的风雨,

无边无际。人世间的疼痛,在四周漫延

泣血的荒原,坐在饱经沧桑的大地。雨水,推涌着岁月,冰冷的眼泪

湿透脸颊。这尘世的生活,剩下他独自一人

倚杖叹息。古乐苍凉,割开断裂的遗迹

成为看不见的灰烬,构建一桩桩低着头颅的往事

在世上行走,转眼走完一生。一群群忧伤疼痛的古人

次第穿过歌声。杜甫与乱世,流着眼泪,

说出王朝的秘密,说出人的疼痛

含泪的唐朝,诗圣的诗歌散落一地

头顶,愤怒的傍晚,坐在空无一人的长夜

苍天。一间破碎的茅屋旁边坐着盛血的头颅

杜甫的思考,杜甫的祈祷,杜甫的叹息声

有血,有肉,有骨头

《意文.长春文学》2012年9期

3.土家族风俗禁忌礼仪 篇三

1、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起,无论大人小孩,都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土家人叫做“正月忌头,腊月忌尾”。任何人不得说凶、死、杀等非吉利的字。小孩说了要挨打。大人说了,会让人嗤笑。

2、大年三十,一家人围坐树头火取暖团年,等待新年到来,这叫做“守岁”,若说成“守夜”,就视为不吉利,来年会有孝服。所以无论大人小孩均要记住只能说“守岁”,不能说“守夜”,否则要被长辈“封印”。

3、吃团年饭时,大人们都说小孩不能吃鸡爪,其理由是“吃了鸡爪长大了写不好字”。而根源是教育孩子讲清洁卫生。因吃鸡爪速度慢,孩子吃不了多少饭,又吃不到多少肉,手拿鸡爪反而把满手的油腻往衣服上擦抹,弄脏了衣服不好洗。

4、小孩不能吃猪蹄爪。大人说男孩吃了找不到媳妇,女孩吃了会东逃西走不落屋。

5、吃年饭时,不能泡汤。泡汤了象征做事不成功或者不吉利,有的更传说成泡汤后洪水要冲垮田坎——垮崩缺。

6、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都禁忌用针线,传承的理由是,这两天用了针线,种的庄稼会长过节虫——易受虫灾。

7、大年初一,不准向外泼水。若泼了水,则保不住财。土家人以大年之水为“财”。初一赶早出门,挑水回家,这叫抢“银水”。谁先挑到井水,谁就抢到了“银水”,象征新年发财,求财顺利。

8、初一不梳洗头,因“梳”与“输”谐音,初一只能赢,不能输。

9、正月不洗被条,因被子的里子(布)大多用白布做成,洗被意即“洗白”,由富变穷,故正月不洗被,谁也不破例。

10、除夕夜洗脚,不能洗过膝盖,原因是洗过膝盖后,到亲戚家就吃不上午饭,土家人叫住“赶过了嘴” 。

土家族禁忌

1.岁时节日禁忌。农历腊月二十九日,年饭上甑后,妇女忌动针线。腊月三十忌挑水,否则触动龙王而导致水灾、旱灾;不准杀生,意为让各种动物安全愉快地过年。正月初一早,未吃东西前,忌言及“死”、“病”、“穷”、“杀”、“没有”、“不要”等字眼以及与此相似相近的字音;是日,不说不吉利语,忌吵架、骂人、哭泣;对去睡觉的守夜人,忌说去“睡觉”,要说“去挖金窖银窖”;忌见称杆,否则长年见蛇。正月及农历七月的初一至十五,忌给孩童剃头。每年小暑前,从辰日到丑日止,禁宰杀、钓、猎,忌穿红衣,忌举乐。

2.饮食禁忌。吃饭时忌端碗立于他人背后,面向其背吃,据信,如是会使人“背时”背食。忌幼童吃鸡爪,否则认为日后写字似鸡爬;亦忌吃猪鼻,信其日后睡觉打鼻鼾;忌吃猪尾,恐其日后事事落后;忌吃敬神祭品,否则记忆力差。

3.回门忌。新娘回门时,忌为娘家扫地,恐将娘家财气扫光。回门日,新郎吃岳丈家头一餐时,忌将岳家特意多盛的一大碗饭吃光,忌将酒杯中事先投入的两粒黄豆金豆吃掉,酒后应留在杯中,以免将岳家吃穷喝光。回门时,忌新婚夫妇在岳娘家同房。

4.孕期禁忌。孕妇在屋不可用刀砍物,否则认为胎儿身上会有刀痕;不可将线绕于颈间,否则胎儿脐带会盘于其颈;禁在孕妇屋中钉木桩或钉子,以免胎儿出生后排不出小便;禁在孕妇家中动土、折门窗、随意移动已固定的家俱,重撞房屋等,以免胎儿被振堕胎。

5.礼俗禁忌。土家族忌在待客的油茶场中打3、4以外数目的鸡蛋。俗言:1个鸡蛋为独吞,2个为骂人,5个销五谷,6个是赏禄,7、8、9个则应了“七死八亡九埋”的不吉语。故习惯于打3个或4个荷包蛋待宾客。

婚俗

土家族历史上的婚姻比较自由,男女双方经过自由恋爱,征得双方父母同意,经土老师(巫师)作证,即可结为夫妻。

在恩施石窑、大山顶等地,有“女儿会”的习俗,即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过“女儿会”,唱歌跳舞,彼此爱慕,结为终身伴侣。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被迫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土家族实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有姑舅表婚和填房婚之俗。姑舅表婚,即姑家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又称“还骨种”;兄亡弟收嫂,弟亡兄收弟妇,称为“坐床”。但这些习俗到近代就已不存在了。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颁布了新的婚姻法,从此土家族人民真正享受到了婚姻自主的幸福。土家族的婚姻仪礼大致包括“打样”、“求婚”、“讨红庚”、“定亲”(俗称“插茅香”)、“看期”、“亲迎”等程序,与汉族古代“六礼”类似。较有特点的婚姻仪式是陪十姊妹、陪十兄弟与哭嫁。

结婚前一天,男女双方举行盛大的成年礼。清《长阳县志》卷三记载:“古冠婚为二事,长邑则合而为一。于嫁娶前一二日,女家束发合笄,曰‘上头’。设席醮女,请幼女九人,合女而十,曰‘陪十姊妹’;男家命字,亲友合钱为金匾,鼓乐导送,登堂称贺,曰‘贺号’,不谓字也。是日设二(宴)席,其一,子弟九人,合新郎而十,曰‘陪十兄弟’,又曰‘坐十友’。”

4.沿河土家族婚俗文化 篇四

沿河土家婚俗文化

教学目标:

1.了解沿河特有的土家族婚俗文化。

2.了解沿河嫁娶习俗与其他地区有何不同。教学用具: 黑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求亲(一)访亲。

土家族山寨做父母者,看到儿子年满十二岁以后,就开始请媒给儿子访亲。既要门当户对,年龄相当,又要聪明伶俐,“八字”相合的姑娘。访好后,便请“暗媒”偷女方生庚“八字”,这暗媒要与女方有关系的人以走亲或逢年过节的机会闲谈中,偷到女孩的生庚“八字”。若与男方的生庚“八字”合得上,便正式请媒人向女方求亲。(二)求亲。

男方请的媒人到女方家求亲时,开始只起试探与牵线的作用,不为媒证。得知女方父母有意之后,按“以媒为证”的程序,正式求亲。女方的父母,得知男方求亲后,也要了解男方的情况,比男方要求的条件更高些,俗说:“养儿问贫亲,养女攀高门”,“掏牛必须要到有草的地方”,“会选选儿郎,不会选选田庄”。固此,求亲比较难。媒人求亲时,身带一把雨伞而去。这把伞叫“团圆伞”,它象征圆满的结果。因而,无论天之晴雨,路之远近,就是去邻居求亲也要随身带一把雨伞。媒人第一次到女家去求亲,将带来的雨伞倒置于大门外,空手进屋去见女方父母。主人便问:“今天喜走?”媒人说:“贵府闺女×××人才美貌,聪明伶俐,被×家看中,专请我前来求亲。”主人说:“我家丫头年幼无知,且家境贫寒,不敢高攀。”表示没有拒绝。媒人第二次去求亲,将雨伞倒置于堂屋,主人把雨伞拿去。再放置于大门外,示意好感。此时,媒人将男方的长处讲一番。俗话说:“求亲讲大话,接亲告艰难”。凡做媒者都是如此。媒人第三次去求亲,既要带雨伞,又要带一块猪肉去。女方主人若将媒人的伞拿进房内,则表示同意这门婚事。经过多次请求,女方的父母才松口说好,给提亲人招待酒饭,双方才商量“认亲”(即订婚礼)的日期。媒人回到男方,一进大门,便向主人道喜:“恭喜恭喜!姻缘前世修,为你家相公求得××府上千!”主人高兴地说:“难为你辛苦!”便杀鸡备酒,款待媒人。俗话说:“婆家杀了一笼鸡,娘家还不知底细。”从开始提亲起,不知要杀多少鸡款待媒人,才能成功。二.订婚

土家族人订婚,俗叫“认亲”,又叫“放爆竹”。女方的父母许亲后,就商量“认亲”的事。“认亲”有大小之分。

(一)小“认亲”(小放爆竹)。由媒人带领男孩和备办的酒、肉、粑粑、团馓等礼物去女方谢恩。男孩到女方家里,先放爆竹,拜祖先、拜亲爷亲娘,并要媒人指引男孩向伯伯、伯娘、叔叔、婶娘„„逐个请安,这才叫“正式订婚”,告诉邻居亲事己定,别人不要再打主意。有些地方,女方把女儿的生庚时辰用红纸写下来交给男方,也叫“取八字”。男方合上“八字”后,才放爆竹认亲。小“认亲”,一般不留客,当天去,当天回。

(二)大“认亲”(放大爆竹),男方父母同媒入选择吉日,带上男儿和酒、肉、衣服、糯米粑粑、团馓、鞭炮等礼物,到女家后,先放爆竹,祭祖先,男儿给亲爷、亲娘磕头礼拜。然后去女家的伯伯、叔叔家里去送礼、放爆竹、磕头请安。此次,新亲家相会,格外热。当天,女方要办酒席宴请本家的亲族戚友,这叫请“认亲酒”,即“订婚酒”。女方叫女儿以敬茶为由,给婆家父母下拜请安,给长辈敬茶,名叫“见面礼",吃茶人必须回赠茶礼(亦叫见面礼)。新亲家相会,必须留客住宿。次日早晨,女方仍叫女儿给昨天敬茶的长辈,恭恭敬敬地各舀一盆洗脸水,洗脸人也要回赠礼物。女家散客后,将男家送来的粑粑,按亲族每户送两个,叫“耳朵粑粑”。俗话说:“田是私田,女是众女。”意谓亲族都要承认这门婚事。“大认亲”回来,女方要赠男方一些鞋子、花带子、绣花手巾及银钱等礼物。但男方盛酒去的坛子被留下,直到男女结婚生儿育女之后,将酒坛装上食油,由娘家“望月”时送去男方。意谓养女本是养的酒坛子,而今生男育女,酒坛子变成了油坛子。

一般在“大认亲”两天之后,男方要请女方的父母作“过门客”。俗叫“走亲家”。作“过门客”,要带礼品,回来时男方要打发回礼。订婚之后,逢年过节,男方要向女方家拜年贺节。拜年时,要送猪腿、粑粑、团馓、糖食、酒等礼物;女方则做一至二双布鞋,或打发钱物作回礼,以发女方家拜年。拜年时的礼物中要送一只连猪尾巴的猪腿。女方若同意该年结婚,就收下连尾巴的猪腿,若不同意,则将猪尾巴割下退回男方,表示推迟婚期。男方给女方拜年时,礼品中绝对把猪头做礼物送给女方,意味着这门亲事是女方倒说媒,是对女家的侮辱。达成结婚协议之后,娘家准备嫁妆,婆家准备衣服等物,双方筹办儿女喜事。

(二)送日子。女方同意这年出嫁后,男方就择定结婿吉日,并取得女家同意之后,男方则请媒人带上酒肉和衣服等礼物,到女方家“送日子”,正式决定婚期。若女方不同意,男方则要另择日子,再定佳期。

(三)忙嫁。婚期确定后,男方要作好接亲的准备,备好过礼的酒肉、礼布和送给新娘的衣服、首饰等,而女方则要准备“嫁奁”。女儿出嫁时,无论贫富都要准备一、二床“西兰卡普”(土家织锦)被盖,其他嫁妆量力而为,一般都要陪柜子、箱子等用具和四、五床被盖。经济条件较好的要陪柜、桌、椅、箱等全套家具和十二床被盖,这叫“单陪单嫁”。富裕人家要陪二十四床以上被盖和双套家具,谓之“双陪双嫁”。姑、舅、伯、叔、姨等近亲也要送一床被盖等陪嫁礼品,尽力相助。新娘的衣物多寡,由女方决定,如女方缝几件裤子,要求男方送几件衣服配套;女方备几床棉絮和被面,要求男女送几床被里子。另外,女方还要做若干双送给婆家长辈的布鞋,以及闹新房时送给青年人的花带子、花手帕„„,使女方忙 得不可开交。因此,土家族之女子,在出嫁之年一般不从事田间劳动,全力忙嫁。(四)过礼。婚前三天,男方请人到女方家送礼,俗叫“过礼”。男方为女方送去准备嫁女用的酒、肉、衣服、首饰、被里子等礼物。同时,还问清楚,迎亲那天要多少人,几乘轿子,还有什么未尽事宜,女方完全答复后,就准备迎亲。

5.土家族习俗文化礼仪 篇五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土家族在节日或待客时,酒是必不可少。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而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重阳节打粑粑,女儿“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梁抛粑粑。节日里馈赠亲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除糯米粑粑外,还有高粱粑粑、小米粑粑、包谷粑粑等。

腊肉也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冬至一过,将大块的猪肉用盐、花椒、五香粉腌制好,吊挂在火炕上,下烧柏树枝田,烟熏而成。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盖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盖住碗口,下面装有精肉和排骨。为表示对客人尊敬和真诚,待客的肉要切成大片,酒要用大碗来装。

土家族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因为八碗桌被称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土家族置办酒席分水席(只有一碗水煮肉,其余均为素菜,多系正期前或过后办的席桌)、参席(有海味)、酥扣席(有一碗米面或油炸面而成的酥肉)和五品四衬(4个盘子、5个碗,均为荤菜)。入席时座位分辈分老少,上菜先后有序。

习俗文化

饮食

土家族日常主食苞谷、稻米,辅以红薯、马铃薯等。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尤喜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制成合渣。其它较有特点的食物还有粑粑、腊肉、油茶、合菜、团馓等。

土家族喜欢饮酒,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咂酒,一般把薛曲和杂粮置于坛中密封,少则半年,多则二、三年,久之成酒。待客人到来时,取置堂案正中,以细竹通节为竿,插坛底,堂中置案,两旁分放鸡、鸭、鱼、肉等,各置筷子一双,而不设坐,由主妇开坛,主人请客人上前依次轮流咂酒,后举筷而食,彼此不以为嫌,边吸边食,边唱边跳,载歌载舞。

礼节

土家族人十分注重礼仪。过去妇女怀孕后,要请土老师行法事“安胎”、驱邪。分娩,一般要请“接生婆”,要敬祭生育女神巴山婆婆。婴儿降生后,父亲怀抱“报喜鸡”去岳母家报喜,男孩用公鸡,女孩用母鸡。三天后,岳母家以及亲友们挑着礼品前来贺喜,即“打三朝”。满月那天,岳母家要送来衣物,给婴儿“放脚”,正式穿上衣裤,称作“满月酒”或“祝米酒”。在当代,实际上很多地方的土家族都把“打三朝”与“满月酒”(祝米酒)合二为一,统称“打三朝”。

服饰文化

在服饰方面,土家人尚俭朴,喜宽松。

传统衣料多为自织自纺的青蓝色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

女装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嵌三条花边(俗称“三股筋”),襟边及袖口贴三条小花边栏杆;下穿“八幅罗裙”,裙褶多而直,后改为裤脚上镶三条彩色花边的大筒裤;姑娘素装是外套黑布单褂,春秋季节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鸦鹊,称之为“鸦鹊衣”。头发挽髻,戴帽或者用布缠头,喜戴耳、项、手、足圈等银饰物。

男式上衣为“琵琶襟”,后来逐渐穿对襟短衫和无领满襟短衣;缠腰布带;裤子肥大,裤脚大而短,皆为青、蓝布色,多打绑腿;头包青丝帕或五六尺长的白布,呈“人”字形;脚穿偏耳草鞋、满耳草鞋、布鞋或钉鞋。

6.土家族的摆手舞 篇六

摆手舞的起源

摆手舞,土家语称“舍巴日”、“舍巴巴”,汉译“玩摆手”,每逢庆贺新年、纪念祖先或是团圆联欢时,土家人都要跳摆手舞。在《永顺府志》中对当时的摆手舞活动有这样的记载:“各寨有摆手堂,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止,夜间鸣锣击鼓,男女相聚,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此俗犹存。”每逢摆手时节,人们披着绚丽的被锦(被面),擎着数百幅乃至上千幅绣有龙凤、绘画着鸟兽的彩旗,同时木鼓声、锣钹声、上百枝鸟枪声、人们的欢笑声,汇成一派节日的喧闹声,震荡山谷。成千上万的人围成圆圈,男女相携,蹁跹进退,迈开粗壮健美的步伐,摆动着双手,可以一连跳上几昼夜。清代彭施铎对当时跳“摆手舞”的场面做过详细的描述:“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官畔水生波,红灯万点入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关于摆手舞的起源,学界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其从巴人的原始舞蹈演化而来,有人认为其来源于原始的祭祀巫舞。民间传说则认为摆手舞来源普舍树。普舍树是神树,相传土家先民在迁徙的途中找不到安居乐业的地方,这时候普舍树自愿飞进水里,人们便爬到树上随树漂流,来到现在土家居住的地方。神树落地生根,开满鲜花,人们高兴地围着神树又唱又跳,通宵达旦。从此就兴起了摆手舞,至今仍在摆手堂前栽常青树,树上挂满各种灯笼,围树摆手就是纪念普舍树。另一种传说是在一场恶战中,彭公爵主为激励士气,迷惑敌方,命男扮女装于阵前跳舞,敌方军心涣散,以至一举获胜,于是产生了摆手舞。彭公爵主泛指湘西最早的土司王,具体是指曾任溪州刺史的彭士愁。史籍记载,他从江西率工匠千余人入住湘西,其子孙在此维系了800余年的世袭统治。卒后,湘西土家人民将其作为土司始祖和祖先普遍供奉。土家族聚居的每个村寨立有土王庙,又称“土司祠”或“摆手堂”,专供彭公爵主和死去家人。

“小摆手”和“大摆手”

摆手舞有“小摆手”和“大摆手”之分。“小摆手”在凡有土家族定居的地方都有,规模较小,只要村寨旁有一个小坪,立一个小庙,就成摆手堂。“小摆手”的舞蹈动作以模拟农事劳动为主。

“大摆手”规模宏大,“大摆手”的场所是几个县会祀的地方或几个乡会祀的地方。这里坪大、庙大,到了“摆手”的季节,附近土家族男女老少都穿上最漂亮的衣裳赶来参加。

如湖南龙山县马蹄寨,田姓子孙很多,传说田家兄弟八人是8个将领,于是修建了规模宏大的8部神庙。在举行“大摆手”时,场中竖有桅杆,悬有龙风旗,挂着大灯,路旁插有牌灯,写着“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等字,神堂内牵有绳索,以备人们将灯笼或猎获的飞禽挂在上边。神堂前摆一个祀案,专放打来的各种野兽。整个活动分为三夜进行,第一夜由“梯玛”主持祭祀祖先,先由“梯玛”请神,然后把打来的山禽、野兽、家兽当场杀死供上,最后饮宴。第二夜,各寨的青年身披手织的五彩锦被当作古人的甲胄,手执刀、枪、旗等器具,进行比武表演。第三天才开始跳摆手舞。

摆手舞是集体舞蹈,大多成圆形,锣鼓放在中央或边上。男女老少都可参加,有时两人一行或四人一行,有时女的在里圈。“导摆者”在行列之前领头,行列之间有“示摆者”作示范,行列之后有“押摆者”压队,在锣鼓的伴奏下边唱边舞。一般要跳完一圈之后才换另一个动作,各个动作连接起来便构成一个完整的情节。如:耙田、插秧、扯草、望太阳等动作连接在一起,就表现出春季生产的劳动过程。那健朴的舞姿,高亢、自由的歌声伴着强烈的锣鼓节奏,给人以清新而热烈的感觉。

摆法与服饰

摆手舞真实地反映了土家族人民千百年来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有表现狩猎劳动的,有表现军事战斗的,有表现农业生产的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的等等。

在摆手舞中反映农事劳动的动作最多,有砍火渣、挖土、烧灰、积肥、种苞谷、种棉花、薅草、插秧、割谷、打谷等等。

表现军事战斗的摆手时,摆者分东西排列,中间隔一丈多宽,五人为一“排”,两排为一“比”,四排为一“队”,“比摆”20人,“队摆”40人,手中持长矛或齐眉棍,上面饰有红缨或黄帛。摆时将武器斜拿,然后以一摆三跃的方式向对方冲去,双方接近时,两人武器交锋,几个回合后,跳到对方位置,即将武器直拿,慢慢转过身来,面向对方。随即又以原来的动作一直冲回自己的原位。这就算完成一次“摆动”。

反映打猎生活的有“空拳斗虎”、“弄虎”等,这类动作是摆手舞中最古老的动作,逐渐失传,目前保存的还有“跳蛤蟆”、“木鹰闪翅”、“拖野鸡尾巴”等。

跳摆手舞时唱的歌叫“摆手歌”,是土家族古老的民间舞蹈音乐。摆手歌均用土语演唱,有齐唱、领唱、独唱等多种形式,歌唱历史、军事、生产、爱情等各方面的内容。摆手舞以大锣大鼓伴奏为主,节奏明快、简练,舞者动作的变化听锣鼓“指挥”。

7.和平土家族侗族乡简介 篇七

乡境内海拔在240-800米之间,村村通路、通电、通电话,现有600户使用沼气。

全乡有耕地26570亩(其中田6165亩、旱地20405亩),林地101307亩、牧草地2007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147亩,交通运输用地8655亩、水利设施用地718.5亩,未利用地9759亩。

乡内旅游资源丰富。两河口民族风景园距市区6千米,地处发源于梵净山的小江与流经川硐镇西面的天生桥河交汇处,两条河水温差较大。这里交通方便,绿树成荫,是十分理想的漂流之地,“九牛困塘”更是休闲、娱乐的胜地,大坪坡有神奇的石林风景,内有“将军把城”、“美女梳头”、“犀牛望月”、“麒麟石”等景点,景区内四季如春。还有神奇的龙角岩、伏魔山等自然风光。聚居着土家、侗、苗等勤劳、善良、勇敢的少数民族,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百花齐放,极富民族特色的龙舟竞技、土家杆杆舞,龙灯、花灯等民族风情与徇丽的自然风光相互辉映,造就出多姿多彩的独特景观。

一、从事变动情况

1952年乡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区设一名司法所助理员,负责指导所属乡调解工作。

1967年进入文化大革命**被迫解散。

1980年司法局在乡设1名司法助理员享受副乡级待遇。1980年—1989年和平司法助理员杨金科。

1990年—1992年由副乡长杨来昌兼司法助理员。1992年—1995年韩忠军副乡长兼司法助理员。

1995年—1998年乡设专职司法助理由杨兴昌担任。1999年至今,由陈志华任司法助理员。

二、建所及办公设施情况

2000年,铜市司(2002)第02文件和市机编(2000)7号 2006年配备交通工具,天马摩托车一辆。

2007年和平司法所修建办公楼面积130平方米,办公条件有所改善。

2012—2013年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

三、业务开展情况

1、普法

1951年—1953年大力宣传《婚姻法》。

1954年—1955年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62年—1973年开展《婚姻法》和计划生育的法制教育。1983年举办了以宪法为重点的“法制学习周活动”,80年代的后期,毒品蔓延到铜仁,到各校上法制课,发法律书籍,进行相关法律考试,举办农民法律知识竞赛。

1990年—1995年的“二五”普法期间,出动宣传车5次,板报34期,发放法律书籍500余册,张贴标语300条,受教育人达万人,主要宣传《婚姻法》、《宪法》、《土地管理法》、《义务教育法》。在1995—2000年“三五”普法期间出动宣传车5次,受教育人16300人次,电视广播宣传41次,受教育人达1900人次,骨干培训班6期285人,上法制课60节,受教育的学生4500人次,司法助理员授法制课85节,受教育学生3100人次,发出简报41期,干部职工参加综合法制考试95人,参加《刑法》、《刑事诉讼法》考试120人,参加《宪法》、《行政罚法》、《行政复汉法》、《国家赔偿法》考试105人,(村干部)参加经济类法律考试60人。

2000—2005年“四·五”普法期间,法律咨询88次,发放相关资料18300册(份)发放法律书籍305本,标准1337幅,发放简报64期,墙报刊53期102版,上法制科35课时,受教育学生达4955次。

2006年—2009年制定“五·五”普法计划,发出简报17期限,调处5处群众纠纷,法律咨询活动15人次,上法制科20课时。

2010年上法制课2节,受教育的学生3000余人,迎接“五·五”普法验收合格。

2011—2013年进行“六·五”普法规划并建立乡、村两级普

法领导小组,开展法律咨询活动40余次,受益群众达5000余人,发简报30余期,发放书籍1500余册,上法制课20余节。

2、人民调解

1994年调处民事纠纷143起,成功133起。1995年调处民事纠纷107起,成功195起。1996年调处民事纠纷8起,成功8起。1997年调处民事纠纷16起,成功16起。1998年调处民事纠纷103起,成功98起。成功率97%。1999年调处民事纠纷286起,成功284起。2000年调处民事纠纷71起,成功69起。2001年调处民事纠纷79起,成功76起。2002年调处民事纠纷46起,成功43起。2003年调处民事纠纷85起,成功79起。2004年调处民事纠纷64起,成功61起。2005年调处民事纠纷40起,成功40起。2006年调处民事纠纷20起,成功18起。2007年调处民事纠纷35起,成功34起。2008年调处民事纠纷28起,成功26起。2009年调处民事纠纷25起,成功24起。2010年调处民事纠纷40起,成功39起。2011年调处民事纠纷50起,成功49起。2012年调处民事纠纷60起,成功59起。

3、刑释解教及社区矫正工作

从2000年抓刑释解教工作,2006—2009年我乡刑释解放人员20人,2010年刑释解教人员18人,社区矫正人员6人,2011年刑释解教人员14人,社区矫正8人,2012年刑释解

8.土家族民俗民风作文 篇八

土家族人建筑房屋,尤其是建造正屋时,有很多习俗:木匠师傅在砍树取料的头一天,要带祭品上山,于林间祭山神。砍倒的第一棵树,必须到向东方,求得太阳神赐以吉利。屋架所需木材,有主人自备,不足部分由亲友无偿援助。特别对砍梁木的规矩,要求很严,如梁木必须选择一兜两梢的双叉杉树,且要派人偷砍别人的树,不必取得树主同意,树主知道却无意见且支持。梁木砍到着地,立即燃放鞭炮,按长短需要起材。而后,将红布绸捆其中段,用两人抬回,中途不得歇息,必须一起搬运到主人的新屋场。梁木到家后,不得让人脚踩和蹲坐,由木匠制作画梁。

土家族建好的房屋一般都是挨在一起,爱住吊脚楼,所以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

土家族人建的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色古香。一般的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可是,在沱江边上的吊脚楼,却另有一种形式和情趣。

9.湘西土家族民歌的诠释 篇九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民歌;音乐特征;演唱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263-04

沈从文的一部《边城》曾以牧歌式的情调向世人描绘了美丽、神奇、灵动的湘西世界。在这个田园般的地方,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土家族。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尤其以民歌最为著名。土家族民歌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地域环境及演唱特点已成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着土家族勤劳朴实的风土人情和土家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深刻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

一、湘西土家族民歌的主要类型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得知,湘西土家族民歌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这些带有浓郁土家族文化的民间歌曲,从不同方面诠释着土家族人质朴的民风和对生活的无限追求,充分反映了土家族人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将其归类主要分为:儿歌、情歌、风俗歌、劳作歌。

(一)儿歌

儿歌又称“童谣”,是以儿童为主要创作对象的歌曲,曲调简单,歌词浅白且具有教育意义。土家族的民间儿歌是土家族人民以简洁生动的韵语所创作的,符合儿童的理解力、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他们作为一种口头短语长期流传于民间。土家族儿歌通常分为:催眠歌、游戏歌、知识歌、教诲歌等多种形式。其中以游戏歌《讨狗儿》最具代表性:孩子们手脚并用,一边唱一边做各种动作,充满了童趣和幽默。

(二)情歌

情歌是土家族民歌之精华,以其优美的旋律、质朴的歌词、丰富的结构表达土家青年儿女们之间的相思、爱慕、别离、挑逗、迷恋、反抗等各种复杂细腻的思想情感,是用来传情达意的最好工具。

湘西土家族情歌可分为”动心歌、试探歌、赞美歌、挑逗歌、初恋歌、相思歌、反抗歌”等,种类繁多,依据男女相恋的各个阶段而作,情意悠长,耐人寻味。如情歌《相思》中词句“日想郎来夜想郎,好比春蚕想嫩桑”等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鲜明、风趣含蓄的表达了处于热恋的青年男女之间睹物思人的相思之情。凸显了土家族情歌中着重体现的生动形象、清新意境和韵律感等特点。依据其表现形式又分为山歌和小调,土家山歌曲调高亢嘹亮、纯朴悠扬,与劳作歌有类似之处,但从整体旋律曲调看没有号子那么强烈严谨的节奏,而是一种自由的抒情歌曲。小调通常分为谣调、灯调、三棒鼓调等形式,是由山歌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多在表演性场合应用,其结构丰富、题材广泛,表演者往往将情感与美妙的旋律融为一体。

(三)风俗歌

风俗歌是在特定的风俗活动中传唱并直接反映本民族风俗习惯和审美特征的一类民歌,又称作“风习歌”和“习俗歌”。湘西土家族风俗歌主要包括哭嫁歌、丧歌、摆手歌、梯玛神歌、上梁歌等几种形式,主要描述了土家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俗以及祭祀仪式等。其中以梯玛神歌和摆手歌最具特点,梯玛神歌以本族土家语为主要演唱形式,集中体现了土家族人对“神”的敬畏,因此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主要用于祭祀、奔丧、祈天等法事活动中;摆手歌是一种集歌、舞为一体的演唱形式,主要为土家族人举行特定活动时伴唱所用,土家族人日常生活的多个层面往往被反应在表演的内容中,因此具有重要的史学研究价值。

另外,哭嫁歌在土家风俗中出嫁的女方及家人在出嫁仪式上演唱的歌曲,在土家民歌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主要分为:开声、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上轿等几个部分,细腻的表现了女方在出嫁前对婚姻的恐惧、家人的别离及婚后生活的担忧等内心复杂的情感。其独特的演唱形式和艺术感染力,充分体现了土家族音乐文化的个性化内涵。土家族风俗歌因其广阔的内容、丰富多姿的形式,成为今天我们了解土家族音乐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劳作歌

湘西土家族劳作歌主要包括劳动号子和田歌两种,是土家族人在日常生活中集体劳作时所喊唱的歌曲,主要用于协调劳动动作和鼓舞士气,达到团结协作的目的。根据不同的劳动形式和内容,劳作歌可划分为诸多类型,仅劳动号子就可分为多种,如船工号子、排工号子、挑工号子等;田歌也就是挖土锣鼓,是一种有鼓伴奏的歌唱形式,用以在劳作过程中鼓舞士气和减轻疲劳。劳作歌是土家族人勤劳智慧的结晶,表达了土家族人的心声,唱出了土家人的民族精魂,并真切的反映了土家族人世世代代辛勤劳动、勇于创新的社会现实。

二、湘西土家族民歌文化特性分析

土家族民歌作为我国民族传统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等基本的文化特性外,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土家族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及传统文化的特性,体现出了土家民歌音乐久远的历史根据及文化内涵,这些独特的文化特性使其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民俗文化特性

民俗文化具有集体性、一致性的特点,它是基于人们的生活习惯、情感信仰、知识水平等方面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对于树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认同感,进一步加强民族的凝聚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土家族民歌音乐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所有的民歌音乐都是民俗文化的生动体现。如:土家族在祭祀时演唱的“梯玛神歌”,在婴儿出生时演唱的“喜花鼓歌”,在女儿出嫁时演唱的“哭嫁歌”,以及在老人去世时演唱的“丧歌”等。民俗文化的影响贯穿了土家族人的始终,也因此产生了不同风格的民歌形式。我们总能在不同的民歌展演过程中时时感受着民俗文化的强大魅力与深厚底蕴。

(二)传统文化特性

湘西土家族民歌来源于生活,记录着土家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其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同内容的民歌演唱形式反映着土家人不同的思想情感和信仰以及对生活的无限向往。湘西土家族民歌是一种歌、乐、舞相结合的民歌艺术形式,自产生至今处处都体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特性。随着土家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汉族文化逐渐深入其中,使的土家民歌在句式结构、内容及韵律上都发生了改变,以致出现了七言四句体、五句子歌等具有汉文格律特征的词曲形式,极大的丰富了土家族民歌的文化样式。总之,土家族民歌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史,也是土家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历史。

(三)语言文化特性

“土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清朝之前以土家语为主要沟通媒介,清朝实施“改土归流”(改土归流:雍正期间,废除湘西的土司制度,实行“流官”制,直接派进行官员取代世袭土司及土官的职权。)之后,土家族人与汉族不断融合对语言及习俗均有较大的影响。”①

土家族民歌音乐的语言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场合其演唱形式也比较独特,在梯玛神歌里加入了舞蹈动作、吟诵等特点;在婚礼活动中,除了歌曲的曲调与语言融为一体外,又加入了哭的元素,以“哭”代“歌”的演唱形式成为土家族人独特的风格。土家族民歌是由湘西当地的特殊方言与声音曲线相结合的产物,土家族人以歌会友,用歌舞来进行语言沟通,抒发人们内心的思想感情。从土家人的民歌语言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土家人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时代的变迁,由过去的土家语演唱发展到现在用汉语歌唱,成为土家语言文化变迁的印记。

(四)宗教文化特性

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通过宣扬神权的至高无上,以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及生活的多个方面,达到控制人们的目的。宗教文化作为一种群体的社会行为包括了宗教信仰、组织结构、行为规范、文化内容等诸多方面。湘西土家族民歌自产生发展至今,处处体现出了宗教文化的特点,与宗教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土家族人民利用民歌音乐来表现敬天地、驱鬼邪、祭亡灵、祈神保佑等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文化活动,其中以梯玛神歌最具有代表性。梯玛神歌指的是梯玛(土司也就是巫师的意思)在驱鬼邪、祭祀祖先和神灵时所表现的一种歌舞形式。歌唱中梯玛起着人与神之间桥梁的作用,它可以代表着土家人的意愿与神进行交流,又将神灵的意愿转达给土家族人。整个过程是人神共聚、唱奏齐鸣的歌舞形式,充满了神秘的宗教文化色彩。

三、湘西土家族民歌音乐特征审美分析

(一)内容美

湘西土家族民歌的歌词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在歌词的运用上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处处体现出了与文学的紧密相连。如在一些摇篮曲或劳动号子的歌词使用中,经常会用到一些比拟歌词或者衬词等文学修辞手法,使得土家族民歌歌词极具特点、富有新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将歌曲所刻画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丰富多彩。另,土家族民歌的歌词来源于生活、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有表现田野生活的山歌,有表达男女爱情的小调,还有体现集体劳作的号子以及婚丧嫁娶的风俗歌等等。这些歌词通过歌曲的旋律将土家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形象具体的展现出来,宛如一幅画卷诠释着土家人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历程。

(二)形式美

湘西土家族民歌根据其不同的曲调、环境以及风格有多种演唱形式,目前普遍为大家所熟悉的有原生态唱法、混声唱法、轻声唱法等。其中原生态唱法又称为真声唱法,是表演者使用胸腔呼吸,依靠气息冲击喉咙自然发出的声音,通常音色高亢明亮,土家族民歌《山路十八弯》就是典型的代表;混声唱法是在土家族地方戏曲演唱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形式,也就是真假声结合的唱法。在湘西的地方小戏剧种阳戏中,将用嗓分为“夹咙”和“窄咙”,其中唱词部分用真嗓,拖腔部分用假嗓的称为“夹咙”,每句开头两个字用真嗓,其余部分用假嗓演唱的则称为“窄咙”。“夹咙”和“窄咙”分别由剧中适合的不同角色演唱,以达到丰富的声音效果;轻声唱法是采用一定的演唱技巧(如:逆波音和上下滑音),稍以挤压喉部发声的一种特殊的演唱方法,在土家族的摇篮曲、催眠歌以及做堂歌中较为常见,用以充分表现湘西土家族民歌的润腔之美。土家族民歌丰富的演唱形式和技巧不仅对于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指导意义,对于丰富我国的音乐文化审美形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结构美

歌曲的结构是民歌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湘西土家族的民歌在句法结构上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通常以整齐一律为主,有规律的长短变化句为辅;在民歌体式上通常分为“奇体”和“偶体”,其中“奇体”指整首歌曲由奇数句构成,以“七言五句”最为常见,主要用于情歌。“偶体”则是由偶数句构成整首歌曲的体式结构,主要有“七言四句”、“七言六句”、“七言八句”等,最多的有“七言二十二句”,但应用最为广泛的为“七言四句”。两种体式结构的不断变化,使得湘西土家族民歌在结构上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也从侧面反映出土家族民歌结构是按本民族自身理念,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而形成的。不同风格类型的民歌在句法和体式的运用上是不同的,这也使得土家族民歌在外观形式上更加的丰富多彩,体现了土家族民歌的结构美。诚然,湘西土家族民歌在句法和体式上的巧妙运用,造就了土家民歌独特的结构美,既体现了湘西土家族人民深厚的文化积淀,也对我国民歌审美形式的丰富和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四)节奏韵律美

湘西土家族民歌在旋律和节奏的使用上也彰显了其独特的韵律美,旋律上:土家族民歌运用五声民族调式音阶体系,采用“框内旋律法”(在“四度音调”框架内级进运动),以小三度音程和大二度音程为主,其中小三度音程是旋律使用中频率最高最为活跃的,四度以上的框架外旋律音程几乎没有,句尾断尾通常用下降型旋律法,总特点是偏爱级进旋律和窄音程。节奏上:土家族民歌的节奏较为平庸,以平均行和短长行为主,较为舒缓,没有十分急促的节奏型,在节奏布局上呈现出前密后疏的特点。在歌曲的节拍和节奏上以偶数拍子和奇偶混合拍子为主。②土家族民歌是土家人在日常劳作中口头传承下来的,在旋律和节奏上都十分的讲究,优美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体现出了土家族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和丰富的情感生活。

(五)情感韵律美

湘西土家族民歌来源于土家人简单质朴的生活,所创作的民歌没有过多的加工,依然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土家族风格,多方面体现了土家人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歌唱艺术是土家人内心思想情感的一种最直接的表达形式,饱含情感的歌唱将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土家族人热爱歌唱、善于用歌唱来表达内心真挚的思想情感。

湘西土家族民歌除了丰富的情感美之外,在韵律上还体现出了其独到的美感。在韵律上以阴平、阳平及上声为主,极少用去声,这使得土家族民歌更加的委婉细腻、清新自然,没有重音、浊音之感,加之以轻快的节奏更增加了无限的美感。相对于汉族的格律诗而言,尽管土家族民歌大多是押韵的,但其平仄变化的自由度要比格律诗宽泛的多,演唱时其轻扬委婉的旋律也更加的和谐舒畅,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六)情趣美

湘西土家族民歌以其美妙的趣味、极富感染力的情调,充分体现了土家族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其中以吼山歌和情歌最具代表性。“吼山歌”是生活在大山深处的民族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他们对着大山竭尽全力,用最大的音量和音高把心中的话语和情感一起传递给对面的人们。吼山歌的声律具有纯粹的音乐性征,是土家族人的生命之歌,也体现出了其豪放粗犷的审美情趣;“情歌”是土家族民歌的精华丰富的种类在土家族民歌中占据重要地位。“以歌为媒”是土家族自主婚姻的特征,给青年男女提供了相互表白、坦露心声的良好沟通平台,因此土家族情歌充分体现了痴情情歌的审美情趣。

四、湘西土家族民歌的功能及演唱特点分析

(一)功能分析

湘西土家族人民歌真实的反映了土家人民的生活历程,善良淳朴的人们怀着纯真的心灵体会自然、体会世界,并用肢体的语言生动的把其表现出来。善于审美的民族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较高。土家族民歌是土家族音乐与本土语言高度融合的产物,它通过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用最朴实的语言表现真我。因此湘西土家族民歌有着其特殊的功能:文化传承及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交际功能、实用性功能以及存储功能等多重性。湘西土家族民歌这些重要的社会功能与土家人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处处反映出了土家族人的风俗习惯和信仰,展现出了土家族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以及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轨迹,是土家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的集中体现。

(二)演唱特点③

湘西土家族民歌独特的艺术特征使得其在唱腔特点、语言特点以及演唱技巧方面与其他少数民族民歌有显著的不同,加之以土家族人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及信仰,更使得土家族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民族特色造就了土家族民歌较为独特的演唱方式。

1.注重唱腔特点的唱法在土家族民歌中的应用

所谓唱腔特点指湘西土家族民歌在演唱上注重气息和声音,在音色上注重声音的高亢明亮,声音具有穿透力,在唱法上则注重以“大嗓”、“小嗓”、“高腔”为主的演唱形式。大嗓指土家族人通常俗称的莽声(即形容某人大嗓门的意思),演唱时具有音量宏大、底气十足、声音扎实有力、呼气吸气有很强的对抗力、咬字吐字位置靠前等特点,在劳动号子、船工号子以及一些山歌的低声部音区类型的民歌中应用较为广泛;小嗓在土家族民歌中俗称“尖声”,与我国传统民歌中的“假声”有众多相同之处,演唱时采用头腔共鸣,更加注重腔体感的统一(口腔、鼻腔、咽腔、胸腔的统一),气息较浅,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声音位置较高,在旦角和小生角色的演唱中运用较多;高腔是土家族民歌演唱方法的一种创新,根据其演唱风格的不同,可分为船工号子高腔和山歌高腔两种,演唱者在中低声区运用大嗓唱法,在高声区则运用混合共鸣(在小嗓唱法中加入少量胸声,使得音色比小嗓唱法更加结实明亮),这使得湘西土家族民歌在音乐表现上具有极强的震撼力与感染力,带给人以美的感受。

2.注重语言特点的唱法在土家族民歌中的应用

语言是歌唱的载体,歌唱要依赖于语言,在湘西土家族民歌中有一些旋律性不强,节奏与韵律一致,歌唱接近口语化的演唱形式:“说唱”、“喊唱”、“哭腔”。这些唱法别具一格,体现出了说中有唱,唱中有说的艺术特点,这些以土家族生活语言为基础的口语化、生活化的演唱形式使得土家族民歌的传唱速度大大加快,传播范围更加宽广。说唱是湘西土家族民歌中的一大特色,即唱中有说。由于很多类型的土家民歌作品中旋律与唱词的音调非常相似,这就要求在进行说唱表演时说与唱要时刻保持统一协调;喊唱是湘西土家族民歌中的基本演唱形式,在号子(劳动号子、船工号子)和山歌的歌词中有较多的运用,土家族人天生激情、豪放,唱到极致时往往随旋律而加入喊唱的成分,这就形成了情与歌,唱与喊的完美统一,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3.注重演唱技巧的唱法在土家族民歌中的应用

“润腔是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家们,在他们演唱或演奏其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特色乐曲(唱腔)时,对它进行各种可能的润色和装饰,使之成为具有立体感强、色彩丰满、风格独特、韵味浓郁的完美的艺术作品。”④由此可见润腔在演唱中属于高难度的技巧,要求演唱者具备相当的实力才能完成。湘西土家族民歌在润腔技巧的运用上独具特色(一方面以装饰音来校正字调,另一方面使用各种演唱技巧来润色曲调),使得歌曲韵味十足、悦耳动听,凸显了土家族浓郁的地域特色。在湘西土家族民歌中运用的润腔技巧常见的有以下五种:甩腔(属于大嗓唱法,使声音达到致远的效果,常用于山歌、号子高声区的结尾处);滑音(分为软滑音和硬滑音,常用于山歌和船工号子演唱中);直音(在船工号子中广泛运用,分为长之音和短直音);喉音(在山歌高腔、船工号子中应用广泛,喉音色彩鲜明、声音明亮);颤音(在山歌、船工号子、薅草锣鼓中广泛应用,最显著的特点是声音具有强烈的抖动感,颤音在时值上有长颤音和短颤音)。这些润腔技巧是土家族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并进一步完善发展的,不同润腔技巧的运用会使作品产生不同的韵味,对演唱者也就有不同的要求。润腔技巧在湘西土家族民歌中的巧妙运用使得歌曲在音乐表现上更富有感染力,声音上更富有特点,演唱技巧上也更加趋于成熟,恰当的表现了土家族人民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五、结语

湘西土家族民歌不论在艺术类型、文化特性还是在音乐特征、功能及演唱特点上都彰显出来其独到的特色,它是土家族人民的艺术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来源于土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经历,是土家族人民历史文化、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宗教信仰以及思想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折射了湘西地区土家族人民特有的生活状态与审美情趣,是我国少数民族民歌中极具民族特色与地域风格的歌唱艺术形式之一,是土家民族的精神风貌与社会审美的重要体现。湘西土家族人民淳朴善良,能歌善舞,对于他们来说“歌”已经融入血液,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他们热爱生活、抒发感情的艺术载体。随着我国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如何传承保护民歌艺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想意识进一步加强,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政府部门和艺术界的专家学者,参与到保护湘西土家族民歌艺术的行动中,为湘西土家族民歌艺术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注 释:

①张文华.湘西土家族民歌音乐中的文化内涵[J].音乐创作,2010(01).

②周礼.论土家族民歌的审美特征[J].黄河之声,2008(5).

③邬小中.黔东土家族民歌及演唱特点[J].四川戏剧,2010(3).

④董维松.论润腔[J].中国音乐,2004(4).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上、下)[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4.

〔2〕田世高.土家族音乐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馆.湘西民间歌曲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60.

〔4〕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5〕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6〕曹毅.土家族民间文化散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7〕赵翔.从土语山歌看湘西土家族音调特征[J].黄钟,1993(12).

〔8〕张建国.土家族民族歌乐“梯玛神歌”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11(34).

〔9〕潘存奎.浅析湘西土家族民歌及艺术特征[J].美与时代,2010(6).

〔10〕李红艳.土家族民间儿歌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西南大学.

〔11〕石雯丽.湘西土家族情歌的语言艺术[J].吉首大学学报,2006(3).

〔12〕张文华.湘西土家族民歌音乐中的文化内涵[J].音乐创作,2010(01).

〔13〕周礼.论土家族民歌的审美特征[J].黄河之声,2008(5).

〔14〕邬小中.黔东土家族民歌及演唱特点[J].四川戏剧,2010(3).

〔15〕董维松.论润腔[J].中国音乐,2004(4).

〔16〕邹婉华.土家族民歌的功能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3).

〔17〕刘志燕.土家族民歌的审美情趣探析[J].民族音乐,2013(4).

〔18〕黄洁.土家族民歌的审美特征初探[J].民族文学研究,2001(2).

〔19〕田世高.土家族民歌歌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2).

上一篇:个人先进事迹简介下一篇:春天的期盼初中作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