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教案

2024-09-30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教案(精选6篇)

1.《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教案 篇一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

名词解释:

1.范畴: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普遍联系的思维形式。

2.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对本学科所研究的特殊对象普遍本质联系的反映和概括,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3.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教育者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准则。4.方向原则:指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始终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

5.民主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体现和落实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扬民主精神,坚持民主作风和民主方法。

6.主体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7.求实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原则。

8.激励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对教育对象施加外在刺激,以引起其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使其产生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反应,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行为准则。

9.渗透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应融入到经济工作、文化工作、管理工作灯各方面工作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结合各项具体工作的实际进行。

10.层次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思想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分层次进行教育。11.示范原则: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注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感染教育对象,以促进其思想品德水平不断提高的行为准则。

1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方面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13.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特定的责任。

14.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15.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具有感染力的技能和技巧的总和。

16.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含义:是指有关部门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的创造性活动过程

17.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

18.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主体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部环境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第一章

1.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学科。

2.研究对象: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德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3.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范畴:(1)个人与社会:是揭示人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重要范畴;(2)思想与行为:表现出人的总体面貌;(3)内化与外化:揭示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过程及其规律;(4)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是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5)教育与管理:反映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重要范畴。

4.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社会调查法、总结经验法。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1)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3)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原理;(4)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5)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域和谐文化建设理论;(7)执政党建设理论等。

第三章

1.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具体体现为通过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服务。(细看)

2.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表现为个体生存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个体享用功能;社会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作用,表现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3.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一)类型:(1)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2)个体目的和社会目的;(3)远期、中期、近期目的;(4)观念性目的和指标性目的。

(二)特征:(1)方向性和客观性的统一;(2)一元性和多元性的统一;(3)超越性和可行性的统一;

(三)依据;(1)社会发展水平及其客观要求;(2)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及思想实际。

(四)(1)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指明方向;(2)为思想政治活动提供动力;(3)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效提供依据。第四章

1.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一)可分为三个层次:根本任务、一定时期的主要任务、具体任务。(1)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2)主要任务是: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积极性,使广大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热情去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的基本要求:(1)坚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2)突出主旋律教育;(3)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4)努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类型:(1)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2)个体目的和社会目的(3)远期目的、中期目的、近期目的(4)观念性目的和指标性目的 特征:(1)方向性和客观性的统一(2)一元性和多元性的统一(3)超越性和可行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发展的要求。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我国就具体表现为要依据党的奋斗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应同党的奋斗目标保持一致。

(2)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它的所有活动都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因此,教育对象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品德现状也是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在我国,随着时代条件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精神需求更加丰富,思想状况更加复杂,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教育对象丰富的精神需求和实际的思想,引导人们的思想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要求的方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意义:(1)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思想政治活动指明方向。(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动力。

(3)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提供依据。第五章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1)复杂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环境系统,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环境因素相互联系构成的立体、动态的环境体系;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极其复杂,具有多重性与多样性。(2)动态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各个要素极其互动关系始终处于变动中;其次,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变化。(3)特定性;环境总是特定的,特定性反映了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的直接制约性,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特征。(4)可创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强化或减弱环境的某些影响。其次,可以营造良好的小环境。

2.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1)优化经济环境,要努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优化政治环境,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3)优化文化环境,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优秀的作品鼓励人,努力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抓好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建设企业、校园、乡镇、社区、军营、家庭文化、将价值观教育持久的渗透到文化活动载体中;(4)优化社会舆论环境,要依靠大众传媒,“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倡导新风尚、强化舆论监督、净化社会环境。.第六章重点自己看:p108 第七章自己看p129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1.方向原则2.民主原则3.主体原则4.求实原则5.激励原则6.渗透原则7.层次原则8.示范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灌输法、实践锻炼法、榜样示范法、比较鉴别法、自我教育法、咨询辅导法。第九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艺术 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方法论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各种具体方法都离不开哲学方法的指导。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 1.科学性。第一,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第二,它以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依据。第三,它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关学科的有益成果,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逐步由经验描述的层面上升到科学分析的层面上。2.应用性。3.针对性4.系统性。一是整体性。二是有序性。三是层次性。四是动态性。五是相关性。

四、正确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 一是要深入学习,熟练掌握。二是要治本求实,不走过场。三是要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四是要摆正态度与方法的关系。五是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创新。

五、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意义

第一,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利于正确选择和运用科学的思 想政治教育方法,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圆满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 任务。

第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继承和创新,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第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方法

一、理论灌输法

1.灌输教育法,是由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帮助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一种教育方法。其特点是以理服人,使人心悦诚服。理论教育法以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为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2.理论教育法的主要方式及运用要求

主要有理论讲授法。属于他人灌输的方法。理论学习法。属于自我灌输的方法。理论宣传法。属于普遍灌输的方法。

二、实践锻炼法

1.实践锻炼法的涵义和作用

实践锻炼法又称为实践教育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受教育者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和利用各社会力量,在实践中训练、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2.实践锻炼法的主要方式

(1)组织受教育者运用和检验有关理论、政策,深化思想认识的实践活动。

(2)组织受教育者参加实际工作和业务实践,在完成本职工作的过程中,经受思想、能力和体力上的锻炼,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作风,增长实际才干。

(3)组织受教育者参加生产劳动实践,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4)组织受教育者按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进行实际锻炼的活动。(5)组织受教育者参加创建文明单位的活动。3.运用实践锻炼法的要求

一要专人负责,加强领导;二要充分准备,精心组织;三是要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四是要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五是要开辟基地,巩固发展;六是要总结提高,表彰先进,激励后进。

三、榜样教育法

1.榜样教育法的涵义及意义

所谓榜样教育法,是指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为范例,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榜样教育法又叫示范教育法或典型教育法。

2.运用榜样教育法的要求(1)要注意榜样的真实性。(2)要注意榜样的层次性和代表性(3)学习榜样要注意创新(4)要尽可能让榜样现身说法。(5)要注意培养、关心和爱护榜样

(6)要积极组织受教育者开展“学英模,见行动”的系列活动。

四、自我教育法 1.自我教育法的涵义、特点及作用

所谓自我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自我教育法的特点是自觉性和主动性。

2.自我教育法的主要方式分个体的自我教育和群体的自我教育两大类。个体的自我教育主要包括自学理论、写心得、写日记、定计划、写思想小结和自我修养、自我总结、自我鉴定、自我批评等方式。群体自我教育是指某一集体内部的互帮互教,是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的活动,它主要包括集体讨论、辩论会、座谈会、民主生活会、参观调查、竞赛评比、书评、影评、开展向英雄学习等方式。3.运用自我教育法的基本要求(1)教育者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2)要善于激发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动机(3)要引导受教育者加强自我学习(4)要营造自我教育的良好环境

(5)要把个体自我教育与群体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五、形象教育法 1.形象教育法的涵义

所谓形象教育法,主要是指借助于文学艺术等特殊手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直观形象、生动具体、感染力强、富于潜移默化作用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中的教育方法。

2.形象教育法的主要特点和作用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感染力。3.运用形象教育法的基本要求(1)要把“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作为文化战线的主要任务。(2)要精心选择推荐文学艺术作品。(3)要及时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4)要开展书评、剧评、影评等活动(5)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六、心理咨询法 1.心理咨询法的涵义

所谓心理咨询法,是指教育者或心理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测量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并用语言、文字等媒介对咨询对象的心理、行为施加影响,使其认知、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等多么出现的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等问题,以提高其心理素质、增进其心理健康的方法。心理咨询法的主要特点是双向性、多端性、社会性、渐进性和反复性。2.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 3.开展心理咨询的必要性 4.心理咨询的功能 5.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及其重要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涵义及特点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具有感染力的技能和技巧的总和。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品格、智慧、学识、才能、胆识、经验的综合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实践性;二是科学性;三是创造性;四是灵活性;五是情感性。2.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

思想政治教育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3.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重要意义

第一,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 造性的需要。

第二,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性的需要。

第三,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需要。

第四,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 1.疏通引导艺术

所谓疏通引导艺术,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遵循人的思想活动规律,综合运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政治教育、审美教育、艺术熏陶等方式方法,来疏通人们的思想,净化、美化心灵,提高人的觉悟,引导人们奋发上进,积极工作,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基本任务而奋斗的艺术。第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疏通与引导的辩证关系。第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第三,妥善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2.语言文字表达艺术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文字表达艺术,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采用讲课、报告、谈心、表扬、动员、访问等多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使用准确、流畅、生动美妙的语言文字,阐明道理,打动心弦,激起感情的波澜,使人产生强大力量的艺术。第一,要努力锤炼“口才”,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第二,要勤于笔耕,努力提高文字表达艺术。3.报告、演讲艺术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报告、演讲艺术,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报告、讲演中运用富于哲理性的内容,真挚强烈的感情,准确生动的语言以及熟练的说理技巧的艺术。第一,要认真写好报告,演讲稿。第二,要枯练口头语言表达的基本功。第三,要恰当运用态势语言。

第四,要适当地、巧妙地运用会标、背景衬托、条幅、录音、录象、照片、实物和图表等来增强报告演讲的效果。4.个别谈心艺术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个别谈心艺术,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遵循人的思想活动规律,恰当地选择谈话的时机、场合、方式和人选,准确地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与受教育者通过同志式、朋友式地相互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做好个别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第一,要正确确定谈心主题。第二,要确定好谈话的适当人选。第三要掌握好谈心的时机。

第四,要选择恰当的谈心方式与场合。第五,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第六,要注意谈心的语言艺术。5.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人际关系艺术,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帮助人们增进理解,消除隔阂,协调关系,从而创造团结和谐、积极进取的良好人际关系的艺术。

第一,要积极引导人们努力加强人际交往的艺术修养。第二,要及时搞好沟通协调。第三,要妥善处理人际纠纷和冲突。6.运用制度、规范的艺术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制度、规范的艺术,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科学的制度、规范引导和调控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艺术。第一,要抓好制度、规范的制定。

第二,要广泛宣传制度规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引导人们自觉严格地遵守制度、规范,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要严格检查、考核制度、规范的执行情况。7.奖惩的艺术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奖惩艺术,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科学地对干部群众进行奖惩,扶正祛邪,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多做贡献的艺术。第一,奖惩都要出以公心。第二,要善于奖罚。

第三,实行奖惩的同时,要伴之以个别教育。8.组织会议的艺术

组织会议的艺术,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让干部群众讨论问题,发表意见、交流信息、统一认识、协调行动,而科学地组织会议使会议开得效率高、会风好的艺术。第一,要科学地确定必须召开的会议。第二,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好不同的会议。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与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1)思想政治教育者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2)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3)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4)社会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5)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2)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3)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模式和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模式:p239(祥看)特征:(1)方向性(2)民主性(3)开放性。基本模式:(1)权威式管理(2)民主式管理(3)放任式管理。主要手段: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2.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1)目标管理;(2)计划管理:a.制定内容完整的计划、b.确定计划的层次性、c.抓好计划的落实、(3)规范管理:a.岗位职责 b.教育制度 c.管理制度 d.工作制度 e.行政法规(4)队伍管理

2.《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教案 篇二

一、耗散结构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 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思想

普利高津提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体系, 通过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 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变为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 这种非平衡条件下的、稳定的、有序的结构称为耗散结构。相比之下, 平衡结构的有序主要表现在微观上的有序、是不随时空变化的“死”结构, 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而耗散结构中的有序则表现为宏观上的有序, 是一种处于运动变化中的“活”结构, 体系的状态、性能向着优化方向转变, 因此, 比热力学平衡结构更具广泛应用性。耗散结构的形成必须满足四个条件: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而且是一个非平衡态;系统各个元素之间存在着一种非线性的相互作用;系统要出现新的有序结构必须依赖某个个体变量涨落的诱导和启发。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能达到的理想状态就是耗散结构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耗散可以定义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在内部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下, 系统发展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加, 使组织有序度的增加大于自身无序度的增加, 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和产生新的活力。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耗散结构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耗散过程中形成的自组织和自适应组织系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能达到耗散结构是整个工作体系达到的最理想状态。

下面结合该理论主要特征, 解析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层面的启示。

二、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解析

1. 非平衡特性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耗散结构理论强调系统的远离平衡状态或非平衡态, 它是相对于平衡系统提出来的, 远离平衡既不是不平衡, 又不是平衡, 而是指当一个复杂的组织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时, 在内部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下, 组织有序度的增加大于自身无序度的增加, 从而产生新的能量和形成新的有序结构的过程, 这种与环境相互作用自发产生有序性、维持有序性的结构就是耗散结构。按照这种思路, 处于平衡态的系统只能是趋于无序和稳定, 不会产生新的组织系统和新的结构系统, 也可以说, 该系统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活力或创造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使师生的思想和行为, 以及社会生活的有关方面所要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它有根本目的与具体目的的区分, 根本目的是一元的, 具体目标则是多元的, 是与党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部门的具体奋斗目标相适应的。如在革命战争年代需要的是对为国为民、英勇牺牲的战斗精神的培养, 而在改革开放的和平发展时期需要的是职业精神、技术能力、社会公德的培养等。这种多元性也是与高校广大师生的层次性相适应的。例如, 同是大学生, 不同年级学生的情况就有很大差异。这种特征和要求就是一种典型的非平衡性, 非平衡的特征要求我们在制定师生的具体教育目的时, 要考虑差异, 更加具体和贴近教育对象的实际, 而不致空泛不着边际。也要求我们在历史条件发生变化后, 应适时提出新的具体的目的, 引导教育对象与时俱进, 向根本目的靠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四有”新人, 主要任务就是要调动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促使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 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但是, 这两种任务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非平衡态, 一个矛盾解决了, 新的矛盾和问题也会不断涌现, 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要不断树立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观点;不断转变思想观念, 树立现代意识的观点。非平衡态是有序之源, 国家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 要使人的发展有序化, 师生就需树立诸如竞争意识、德才兼备意识、大局意识、教育质量意识、法纪意识等, 这样才能使教育教学活动达到一种临时性的相对稳定, 不断螺旋上升, 从低级有序得以不断向高级有序可持续的发展。

2. 系统开放原则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环境

耗散结构理论强调系统的开放性, 开放系统是产生耗散结构的前提, 孤立系统和封闭系统都不可能产生耗散结构。在热力学原理中, 同外界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系统称为封闭系统;同外界既无能量又无物质交换的系统称为孤立系统, 孤立系统的自发演化趋向最终结果必然是走向无序。而开放系统是指与外界既有物质交换, 又有能量交换的系统, 对于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而言, 还包括信息交换。耗散结构理论证明了一个系统要想维持、形成并保持有序的状态, 必须不断从外部环境引入物质、能量和信息, 不断吐故纳新, 系统才能稳定。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开放性的系统特征, 其内容是目的与任务的具体化, 内容的确定以目的和任务为客观依据, 以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为现实依据, 而内容的实施过程又在具体的环境情境之中, 人的思想意识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 马克思也认为“人创造环境, 同样, 环境也创造人”。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本身具有丰富的内在规定性, 同时也受教育者思想状况的多样性、复杂性、动态性的影响, 因此内容也是丰富的、多样的, 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开放系统。内容虽然概括起来讲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五个方面, 但在具体的内容里面, 例如世界观教育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内容涉及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或基本矛盾, 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体现是不一样的;人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人生态度、理想、目的也同时具有历史性和层次性等;政治观中的基本国情、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形势政策等都是经常性的教育内容, 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要求, 等等。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来看, 一般不外乎经济、政治、文化、大众传媒等宏观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同辈群等微观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时无刻不在与这样的外界环境永不间断地进行人员流动、信息交流、物质投入等的交换与交流, 因此, 可以看出耗散结构理论中的“开放性”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起到宗旨性指引作用。

鉴于此, 我们在探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时就要坚持开放的观点, 这种开放不仅要体现在观念上、思想上, 而且要体现在机制与制度安排上, 更要进行环境要素的优化。只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教育内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教育工作才能收到实效。

3. 非线性机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功能

普利高津强调耗散结构系统中必须有某些非线性动力学机制过程, 非线性是相对于线性作用而言的, 线性作用是一种简单的数量叠加, 而非线性机制使得系统内各要素之间产生协同动作和相干效应, 产生整体功效大于局部功效的放大效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功能与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地位与功能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机制, 它与整个专业教育、创新能力等职业素养培养一起协同才能完成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才能把千千万万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才能使大学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才能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从这个全局高度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战略地位和社会功能是其它教育方式所无法替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搞好整个高等教育工作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道德基础, 它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与其它教育要素相比是居于首要性、方向性地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 党的历史已经证明;同时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所服务;并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定了科学文化发展的性质与方向, 科学文化又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条件, 两者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

因此, 高校需增强对广大师生深入进行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的自觉性、积极性与使命感;积极主动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 完成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基本任务。

4. 涨落原理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耗散结构理论提出涨落导致有序的观点, 涨落是指系统中某个微小的变化会带来大的结果性偏差, 亦即系统中任一要素的微小变化都能使得整个系统中的其它要素发生变化, 并最终形成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状态。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化, 是通过随机的涨落来实现的。因此, 涨落是形成系统新的观念、结构、方法、功能的动因。在这里涨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具有二重性的意义, 一方面涨落具有不稳定态势, 另一方面涨落也是系统发展演化的建设性因素。它揭示了同一性之中存在着差异, 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涨落对于系统的发展演化, 既可以起破坏作用, 又可以起建设作用。

具体反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就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创新与发展是它不可回避的战略课题。从内容上看, 随着网络的普及, 出现了部分青少年网络犯罪、迷恋网络等问题;随着改革开放, 一些西方不良思想涌入, 导致部分师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缺失、社会责任缺乏。从方法上看,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运用“灌输式”教学方法, 如何针对师生思想意识、消费观念、工作环境、学习条件、工作方法的变化改变这种单一教育方式,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是高校面临的紧迫任务。从功能上看, 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出现了多元化, 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与教育功能等, 这些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涨落情势。针对新情况、新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创新与发展的历史使命。为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既要反映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实际, 又要回应师生发展的客观诉求;既要关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 又要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不断超越与深化;既要吸收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直接运用其所提供的现代化技术与手段, 又要强化自身理论创新和实践建设。仅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主要方法看, 诸如理论教育、实践锻炼、榜样教育、自我教育、形象教育、心理咨询等, 必须应对学校师生的思想变化实际, 在进程上还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新的教育方法, 对相应问题进行整体性宏观调整, 从而维持学校的稳定和发展, 完成好高等教育的应有使命。

摘要:耗散结构的开放、非平衡、非线性和涨落有序的基本理论特征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的理想状态与耗散结构异曲同工, 它的目的与任务是一种典型的非平衡态, 同时它的内容与环境处于开放状态, 地位与功能存在非线性, 发展与创新依赖涨落原理。

关键词:耗散结构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解析

参考文献

[1]苗红等.基于熵与耗散结构的高教系统管理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4, (3) .

[2]张宗海.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要求[J].思想教育研究, 2003.5, (02) .

[3]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05-277.

[4][比]伊·普利高津著.曾庆宏, 沈小峰译.从混沌到有序[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108-130.

[5]郭万恒.耗散结构理论中的方法探讨[J].宁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12, (4) .

[6]段晓静.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广泛应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8, (4) .

[7]孙飞, 李青华.耗散结构理论及其科学思想[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3.9, (3) .

[8]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特点[J].理论之窗, 2001, (6) .

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题 篇三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实施影响 促成转化)。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4、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法的主要方式有(理论讲授法)、理论学习法、(理论宣传法)、演讲报告法。

5、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6、我国现阶段的道德可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两个层次。

7、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有疏通引导艺术、语言文字表达艺术、(报告、演讲)艺术、个别谈心的艺术、(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运用制度、规范的艺术奖惩的艺术、组织会议的艺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B、教育学基本理论 C、伦理学基本理论 D、政治学基本理论

2、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A、德育至上 B、以修身为本 C、“正人必先正己” D、“学在官府”

3、提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现代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塔洛齐 D、柯尔伯格

4、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成熟的标志是()A、《古田会议决议》 B、《论持久战》 C、《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 D、党的“七大”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是()

A、思想道德建设 B、民主政治 C、依法治国 D、科学文化建设

6、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是()

A、儿童 B、少年 C、青年 D、领导干部

7、共产主义人生观以实现()为最高理想

A、人的全面发展 B、无产阶级专政 C、人类解放 D、共产主义

8、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个人主义 B、利己主义 C、集体主义 D、泛爱主义

9、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是()

A、理论教育法 B、实践锻炼法 C、榜样教育法 D、自我教育法

10、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具有()特点

A、权威性 B、计划性 C、全面性 D、自由性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文献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社会调查法 E、总结经验法

2、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可以从()等方面进行

A、目标导向 B、政策导向 C、舆论导向 D、自主导向 E、自由导向

3、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主要包括()

A、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B、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育 C、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D、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E、人生价值评价教育

4、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有()

A、方向原则 B、求实原则 C、民主原则 D、渗透原则 E、层次原则

5、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A、科学性 B、应用性 C、针对性 D、系统性 E、模糊性

四、名词解释(前两个每个3分,最后一个4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思想品德结构——

3、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2、简述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3、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4、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哪些?

5、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新时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什么意义?应采取哪些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

2、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

3、怎样实施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第三套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思想道德建设

2、实施影响,促成转化

3、马克思主义哲学

4、理论讲授法 ;理论宣传法

5、有道德;有文化

6、共产主义

7、报告、演讲;协调人际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A

2、A

3、D

4、C

5、A

6、D

7、D

8、C

9、D

10、D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ABCDE

2、ABCD

3、ABC

4、ABCDE

5、ABCD

3分,最后一个4分,共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方式、办法或手段的总和。

2、思想品德结构——是指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具体而言,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

3、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就是通常所说的“小环境”,一般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或促进社会进步,或阻碍社会发展。这一原理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既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我们必须据此去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地位作用,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进步的要求,防止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或“万能论”这两种错误倾向。

2、简述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答: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往往通过一系列具体矛盾表现出来: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2)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3)受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

4)教育者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5)受教育者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6)教育介体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

3、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答: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1)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2)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3)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以及思想实际。

4、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哪些? 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1)管理载体;(2)文化载体;(3)活动载体;(4)大众传媒载体。

5、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答: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

(1)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主观作用的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保证;(3)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新时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什么意义?应采取哪些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

答: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意义有:

1)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2)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行;(3)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应采取这些方法:

(1)文献法;(2)观察法;(3)实验法;(4)社会调查法;(5)总结经验法。

2、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

答:(1)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客体因素能否产生预期作用,不在于客体因素本身,而在于接受者本身的主体因素,在于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只要在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都与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相互一致、相互协调的条件下,才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相互一致、相互协调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实现的。客体因素的影响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与主体相联系,才能达到主客体的相互协调与平衡,使主体获得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认识经过转化,然后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变为实际的思想品德行为,并坚持下去成为习惯。接着再在社会实践中通过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反馈,开始新一轮的主客体因素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平衡运动,获得一个更高水平的思想品德行为,由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2)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主体内在的思想的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在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转化过程中,主体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要素之间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方面不断地由不平衡到平衡、由不适应到适应的矛

另一方面,主体当前对一定的社会要的反映同原有的思想品德状态之间的矛盾斗争。

3、怎样实施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答:(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彻方向原则要做到:要统一对坚持方向原则必要性的认识;贯彻方向原则要讲求科学性;贯彻方向原则要坚持“一贯性”,即锲而不舍、一贯到底。

(2)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求实原则要有求实精神,要讲究方法,要勇于创新。

(3)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民主原则要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辨证关系,要敢于和勇于发扬民主,要科学地实行集中。

(4)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行渗透原则,要协调关系,组成合理的系统教育结构;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循循善诱,倚重人格塑造;循序渐进,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发展的良性循环。

(5)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彻层次原则,必须做到:要深入调查研究,正确区分受教育者的思想类别与层次,科学地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依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层次特点,同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正确选择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要正确理解层次原则,不能将层次片面地理解为划分等级,不能使层次绝对化。(6)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彻激励原则,必须做到:运用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激励人们自觉调整内在需要及逐步提高需要层次;运用正反面教育相结合,以正面教育为主,激励人们择善而从、见贤思齐,自觉选择和确定正确的行为动机;运用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激励人们不断调整自我行为方式。

(7)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行主体原则,首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其次,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提高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

能力为主;最后,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大胆引导。

4.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 篇四

一 概念

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或者说是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观念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德的形成、变化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主要特点:(1)阶级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在社会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反映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站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的基础上的,具有相应的科学性。(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学说又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并受到实践的检验校正,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完善。(3)独立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独立性表现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对象具有整体统一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本学科的系统理论(目的、原则、教育方法等)。综合性表现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和问题必须和多个变量进行综合考察;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要借鉴多学科知识进行研究。

二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1)个人与社会(结果范畴)。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则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社会也总是人的社会,由无数个个体所组成,离开了人,社会也就不复存在。个人与社会这一对范畴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2)思想与行为(对象范畴)。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行为是指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行为表现思想,又通过其效果检验思想。对思想和行为范畴的科学把握,有助于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3)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教育者是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受教育者则是教育的对象,是客体。两者的界限又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教育主体与客体这对范畴,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原则。

(4)内化与外化(过程范畴)。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外化是指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前提,外化是内化的外显和表现。内化中有外化,外化中也有内化,内化过程中会有相应的行为表现,而行为表现又会强化内化。内化与外化是揭示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化发展的重要范畴。

(5)教育与管理。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的实践活动,主要靠说服教育,启发人们的自觉性。管理是组织运用经济、行政、纪律、法规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以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实践活动,它主要靠规范约束,带有强制性。两者相互渗透,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管理,科学的规范的管理可以起到理顺关系、化解矛盾、促进社会活动有序进行的作用,这在客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们形成良好

持政治与经济的统一,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又要反对“迷失方向的经济家和技术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牢记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它是我妈妈确定思政教育方针、原则、方法的直接理论依据。思政教育的任何方针原则和方法,只有符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要求才是正确和有效的,反之。

要正确认识、努力化解各种社会利益矛盾,减少不利和谐的因素,增加和谐因素。同时,人民内部矛盾有时又和敌我矛盾交织在一起,这就更要深刻体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努力提高政策和策略水平,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形成化解社会利益矛盾的长效机制。

5、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最主要的原理,只有正确的把握它才能懂得从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人出发去正确分析、认识各种社会历史现象,而不是陷入抽象的人性论的迷雾中。人,是思政教育的对象,那么,对人本质的不同认识,必然导致对思政教育相关问题的不同结论。因此,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学说为指导,才能科学的分析对象的思想特点,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6、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它是我们确定教育方针、目的和任务、目标的重要理论依据。把人的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看做是不断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提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只要我们全面贯彻这一教育方针,就一定能培养一代又一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7、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它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确立思政教育的地位作用方针原则任务内容的直接理论依据。因此无产阶级先锋队必须坚持从经济斗争范围之外给工人群众灌输政治意识,从工人同厂主斗争之外灌输阶级意识,使本阶级成员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地为实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而奋斗。我们要坚决反对自发论,坚持灌输的原则,改进灌输的方法,大力弘扬主旋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自觉成分的作用,开创思政教育的新局面。

8、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群众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根本工作路线,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对党员和干部必须加强这方面教育。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也必须坚决贯彻群众路线,必须深入群众实践,和群众打成一片,向群众学习。

9、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一方面有利于文明深刻认识思政教育地位作用、方法原则、目的任务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思政教育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内容和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10、关于执政党的建设理论:搞好经济、政治、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都在党,搞好执政党的建设便成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思政教育工作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同时,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最重要的内容认真抓好。

三、在思想政治及其学科建设中怎样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技术?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工业社会中习惯于先分割后组合的思维方式虽然是很必要的,但是久而久之,分割和孤立的思维习惯往往影响到深入观察各组成要素间的整体互动关系,使人们忽略了缓慢的渐变问题,而在现代社会“动态性复杂”问题面前舍本逐末,避重就轻,是问题越积越多,知道爆发“重大事件”是采取对付它。一个组织,应成为学习型组织,是其中的人们得以不断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持续学习,共同学习,提升组织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全力实现共同的愿望和目标。

思政教育应责无旁贷的推进学习型组织理论,推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为此,就要首先把思政教育部门、机构、队伍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第三章

一、为什么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胜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克服困难排除障碍不断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除了党的坚强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受教育者以推动政治发展的作用。计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导主导意识形态,调节社会精神生产。第二:传播主导政治意识,引导人们的政治行为,再生产社会的政治关系。第三:沟通社会信息,确保社会的有机联系,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一方面:宣传社会意识形态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促使人们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化,认同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要倾听群众的呼声,积极反馈来自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之成为领导政策决策的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参与经济建设发展的积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可靠保证,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是营造经济建设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的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它对社会文化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影响。(1)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一方面:社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等形式传播思想政治信息和主导意识形态,促使人们接受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模式;另一方面:得体通过学习、模仿、社会实践等形式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辩证的统一在一起。(2)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提高文化选择的自主性;其次: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吸收何批判改造,加强对西方文化的合理借鉴和批判改造;再次:要加强对人们进行文化选择的引导,让人们学会在文化交流和冲突中进行真确进行文化选择和合理吸收。

四 怎样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他们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适当的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作用的前提条件。一般而言,“有位”是为了“有为”,“有位”才能有“有为”,“有位”要求“有为”。同时,“有为”才能:有位“之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才能体现和落实 ”有位“,才不会有名无实。

第四章

简述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1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其目的必须是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确定。)

2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直接作用于人,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时,要考虑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的实际,这一点尤其重要。教育对象的思想层次不同,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应是多层次的。这两个依据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为什么将培养“四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1培育“四有”新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人类社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确立依据:○会从低级走向高级不断发展进步,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发展的新的文明阶段,它要求其社会成员的素质达到较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培养“四有”新人,既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需要,又为社会发展到更

2培育“四有”新人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高文明创造了条件,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需要.○明的内在要求。培养“四有”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条3培育“四有”新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件和落脚点。○要求和根本条件。因为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是发展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因素。只有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充分利用政治、资源、科技、法律等条件,才能实现又快又好且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简述“四有”新人内在精神素质的培养。

特点:(1)广泛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动态性体系,它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环境因素相互联系构成的立体、多维的系统。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性质具有多重性,影响方式具有多样性。(2)动态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部各个要素始终处于运动中。其次,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变化。(3)特定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总是在一个具体的环境里进行的,人也总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环境里的,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更多的受到这一具体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对于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具体的教育对象来讲,环境总是特定的,即总是面对一定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等。特定性反映了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的直接制约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特征。(4)可创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强化或者减弱环境的某些影响。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营造小环境。

二 联系实际谈谈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经济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生活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以共产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经济基础,对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及其深远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呈现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这一格局特别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这一情况也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由经济制度决定的经济生活条件尤其是个人的经济生活条件,对人们的思想品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人们的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方面,从总体上促使人们的思想品德水平不断提高,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手段和载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现代化。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改变着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在客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错综复杂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此一定要有充分认识,努力提高在复杂而变动不居的经济环境下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2)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政治环境包括社会政治制度与现实的政治状况。社会政治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的核心,是体现人们之间思想关系的物质手段,是阶级利益的集中表现。政治制度的核心是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也就是由谁当家作主。政治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有着根本的影响和制约,决定着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只有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实现政治生活的有序化,才能为人们思想品德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条件。

(3)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以物质为基础,随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又反作用于社会物质生产。人的思想毫无例外都受到一定文化的深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也必定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的。文化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通过以下特征表现出来的:第一,属人性。属人性是文化环境的根本特征。其一,人是文化的主体。其二,文化环境在本质上是指向人、塑造人的。第二,社会性。第三,创造性。第四,时代性。第五,复杂性。

(4)大众传播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多种形式的大众传播手段,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大众传播媒介环境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导向性等特征。第一,大众传播媒介形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第二,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会形成一种舆论环境。

(二)、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1家庭环境的影响。这主要是指家长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子女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影响氛围。这种影响的特点:第一,家庭影响具有普遍性和长久性。第二,家庭影响具有渗透性;第三,家庭影响和教育具有针对性;第四,家庭影响的主体具有血缘伦理的亲和性和权威性。

2学校环境的影响。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劳动技能、价值观念、政治观点、社会规范,以培养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公民的机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这种影响的特点:第一,全面性;第二,阶级性;第三,渗透性;第四,导向性。

第六章

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思想品德结构:思想品德结构是指人的思想品德的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它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具有稳定倾向性的多维立体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一 简述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1)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产物。外部环境因素对主体能否产生影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关键不在环境因素本身,而在于接受者本身的主体因素,在于主体对客体因素的选择、消化、吸收状况,在于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只有在主客体因素都与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相一致、相协调的条件下,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才能顺利地内化为人的意识,人们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换言之,人的思想品德是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辩证统一过程的产物。客观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与主体相联系,才有可能达到主客体的相互协调与平衡,使主体产生一定的思想品德认识。而主体的思想品德认识,只有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转化为思想品德行为及行为习惯,才是有意义的,才可以看做事某一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完结。然后,在社会实践中通过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反馈,又开始新一轮的主客体因素之间的矛盾运动,从而获得更高水平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更高水平的思想品德行为,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可见,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协调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2)人的思想品德是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一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信、行诸要素在发展方向上由不一致到一致,在发展水平上由不平衡到平衡的矛盾运动。教育者的重要责任,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这种矛盾,并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积极展开思想斗争,促使其内在心理要素逐步在发展方向上达到一致,在发展水平上达到平衡,从而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不断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二是指主体当前对一定社会要求的反映同原有的思想品德状况之间的矛盾运动。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导受教育者开展积极的思想矛盾斗争,使社会要求在其矛盾运动中占主导地位,以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由此可见,人的思想品德是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产物。

二 试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1)明确的计划性和鲜明的正面性

一般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往往是自然、无序、多向度的,很难加以有效控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影响过程,具有可控性和针对性。所谓正面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总是选择积极地价值内容和有利于受教育者发展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正面性是区别一般环境影响和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一个重要标志。

(2)突出的复杂性和广泛的社会性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影响因素、影响过程、影响结果都具有复杂性。复杂性的另一个表现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多端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社会性特征在我国也表现得极为突出。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具有广泛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3)积极的引导性和明显的长期性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注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充分注意实现教育对象主体的思想、道德建构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道德价值引导的统一。引导性特征要求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整体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既不提出超越教育对象发展实际的教育要求,也不做其发展的尾巴;而是确定适宜的发展目标,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要求的方

对象思想品德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管理职能。它是指教育者按照特定的教育目的,依据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状况和身心发展规律,运用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各种管理手段对教育对象所进行的教育和人格塑造的职能。管理职能主要表现为:第一,确定目标和计划。第二,进行制度管理。第三,协调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调控职能主要表现在:一是协调单位内部各种教育力量和要素的关系,以便达到各种教育力量和因素的一致或统一;二是协调单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减少家庭教育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使其与单位教育在方向上保持一致;三是协调单位教育与社会各种教育力量以及各种社会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对受教育者产生同向影响;四是协调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

基本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就是教育者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政治素质:是教育者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必需的政治条件和政治品质,是教育者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品德、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的综合表现。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核心,对教育者的其他素质起着支配、决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坚定地共产主义信念。第二,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第三,较高的政治水平。包括政治上明辨是非的能力、政治敏感程度以及善于从实际出发,运用客观规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第四,较高的政策水平。它是指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水平。道德素质:(1)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热爱和尊重教育对象。(3)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5)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思想素质:第一,思想观念。它是客观现实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思维方式;第三,思想作风素质。知识素质:一是比较系统的马克思理论知识。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三是根据工作对象和所处环境的需要应掌握的有关知识。四是其他相关知识。能力素质。包括:观察能力,分析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组织指导能力,创新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生理心理素质。具有高度建树意识、面向新世纪矢志长远发展的优秀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砥砺出能够与承受的重任相称的强健的生理和心理素质。

二 如何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者施教育影响的对象,也就是受教育者。

教育对象的特征: 广泛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范围很宽,很广,具有全民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必须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层次性。现实生活中的人,成长的环境和经历千差万别,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和时间、空间属性以及思想特点,因而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可塑性。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是可以经由环境的影响和教育者的作用加以塑造的,即经过教育,可使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符合社会要求的变化 主体性。主要表现:(1)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能动性。(2)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自主性。

(3)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创造性。

三 为什么说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青年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这主要是由青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以及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1 青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首先,青年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其次,青年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主的希望。2 青年的生理、心理特征。(1)青年的生理特点。青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发育的旺盛时期,新陈代谢能力强,同化过

1第二: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更好的参与现代化事业。第三: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有助于人们认清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认清我们的生存环境,树立振兴中华的责任感。第四: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有助于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合理安排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党的基本路线教育:1深入进行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2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深入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4帮助人们正确把握“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人生观教育包括:理想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成才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4 法制教育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遵守纪律教育 道德观教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恋爱婚姻家庭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三 简述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的基本内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深入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2 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3 深入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帮助人们正确把握“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

四 如何进行理想、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及共产主义教育?

理想教育使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有时限可能的人生奋斗目标。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层次性。第二:社会性和阶级性。第三:互感性。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人们把共产主义理想内化为个人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目标并为之奋斗。1 要把远大理想即共产主义教育与现阶段即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教育结合起来,激励人们胸怀远大,脚踏实地的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2 要结合各行各业、各个集体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工作,为实现共同理想做贡献。3 要把理想教育与引导人们理性追求合理的个人利益结合,帮助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团结起来为增进共同利益努力奋斗。4 要把社会理想教育与个人理想的引导结合起来,帮助人们把个人理想汇入崇高的社会理想并在为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理想。5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的理想实际,确定不同的教育起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

爱国主义教育

要引导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与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是一致的。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要对广大人民进行国际主义教育。在处理和其他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世界国家的关系上,要做到平等相待,尊重别国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他国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要教育群众认识到,为了更好的支援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我们必须首先把自己国家建设好,使中国繁荣富强。

社会主义民主教育 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教育,要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有本质的区别。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教育,还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民主和专政、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制的关系。3 社会主义民主教育也是人民群众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要帮助人们形成明确的法制意识。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知己”、“守法”、“依法办事”。3 在法制教育中,要突出重点对象。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就是引导人们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把集体主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作为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间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引导恩们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增进对集体的归属感、责任感、从而积极投身集体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选择和运用思教的科学方法,是能否实现思教目的、完成思教任务的关键。在思教过程中,不会选择和运用方法,不讲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就无从谈起,完成思教任务也就成了一句空话。(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纽结。在思教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人的因素,方法是中介因素。思教过程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良性协调的互动为基础。思教活动的科学组织、有效运作以及预期效果的获得,都不能缺少思教方法的这种纽带联结作用。(3).科学的思教方法是增强思教成效的重要条件。科学的思教方法,是思教规律的体现,它揭示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现状和活动特点,能针对教育对象生活世界中的具体因素对人的思想品德发展以及思教活动产生影响。选择和运用好思教方法,是不断增强思教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联系实际谈谈其中一种方法。

基本教育法:(1)理论灌输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方法。主要包括理论讲授、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培训、理论研讨等具体形式。(2)实践锻炼法:是指教育者组织、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过去。

一般教育法:(1)自我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按照思教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思等方式,主动接受科学理论、先进思想观念、社会生活规范,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的方法。(2)榜样示范法:也称典型示范法,是指通过具有典型、榜样意义的人或事(正面的、先进的抑或反面的、落后的人或事)的示范引导、警示警戒作用,教育人们通过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3)比较鉴别法:就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属性和特点进行对比,引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方法。

特殊教育法:咨询辅导法:是指教育者通过语言、文字等交流媒体,灵活运用相关理论和咨询、指导的专门技术,对教育对象在思想、心理和行为等方面以帮助、启发和引导的方法。

第二问解答步骤:(1)含义(2)联系自己举例,结合要求谈谈(3)作用。(如实践锻炼法:公益活动、当义工,是否持之以恒,“蜻蜓点水”)

三、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有以下几点要求:1.针对性。针对性就是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不同的任务,解决不同的问题。其实质是要求思教方法的运用合乎思教过程的客观规律,合乎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现代思教科学性的重要体现。具体要求有:(1)根据思教的目的任务以及具体内容选择和运用方法。(2)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选择和运用方法。(3)针对具体思想热点问题选择和运用不同方法。2.综合性。综合性的要求是指思教者在实施思教的过程中,要综合分析思教体系内部各要素的特点以及环境因素影响的复杂性特点,同时或先后选择一种以上的教育方法运用于教育过程,并在把握不同教育方法各自特点及共同趋势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协调综合,有机地构成为教育目标、工作任务服务的统一性方法体系,形成整体性优势和综合性效果。具体的综合性方式有主从式综合方式与并列式综合方式、协调式综合方式与交替性综合方式、渗透性综合方式与融合式综合方式。3.创造性。创造性地运用思教方法,是人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发展的具体体现。要求有:(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增强思教的实效性为基本要求,自觉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方法。(2)吸取和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创新思教方法。

四、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运用思想政治艺术有什么意义?

答: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指思教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教的目的,而创造性运用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的总和。

5.《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教案 篇五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围绕党的创建与工农运动两大中心任务而展开,具体内容包括: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著述的译介与学习,划清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形形色色的假社会主义界限,为建党扫清思想障碍:通过报刊杂志,阐明共产党人的基本政治主张,指明中国革命的共产主义方向;通过创办工会与工人补习学校,加强对工人的宣传教育,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通过创办农民补习学校和农讲所,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激发他们的革命兴趣;通过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向知识青年灌输新的思想和信念,提高他们的社会觉悟:结合黄埔军校的实际,探索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人民群众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刚刚建立,还处在幼年阶段,面对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的领导机关和全体党员的热情很高,在工人中开办夜校,成立工人俱乐部,传播马列主义,宣传党的主张,提高工人的革命觉悟,掀起了轰轰烈烈工运高潮,使工人的阶级觉悟有了较大的提高。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彭湃等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也在农民中广泛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他们利用国共合作的形势,先后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举办了六届讲习,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毛泽东还于1927年春到湖南湘潭等5县作了详细调查,写下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著名的历史文献。贯穿此文当中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之一。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还普及到黄埔军校中去,在军校中建立起政治部,对学生进行“为什么要革命”、注意军民关系、要救国卫民、严守纪律等内容的教育,每周组织一次政治演讲。以后,在黄埔军校学员东征中也进行了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特点是在北伐军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北伐军中建立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围绕着革命军要把中国各阶层人民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剥削压迫下解放出来,各阶层人民要团结起来,严守革命纪律等内容进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之,这一时期,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以及革命军中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初步的经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初创的阶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建阶段。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围绕革命军队的创建、土地革命的深入和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三大中心任务,具体内容包括:通过印发文件及向部队和地方群众作报告的形式,讲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行革命前途的思想教育;通过三湾改编,采用大会演讲、小会座谈、个别谈心等方式,对部队全体官兵进行部队纪律、军民关系等的宣传教育,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通过对边界农民进行广泛的想政治教育,激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的政治热情,巩同和发展革命根据地;通过遵义会议,向红军指战员宣传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原则,清除王明“左”倾错误在军事上的影响;针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开展加强党和军队团结的教育;广泛开展长征沿途的群众教育工作,认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动员少数民族的民群众支持和参加红军:灵活有效地开展对敌军士和被俘人员的宣传教育:以《实践论》、《矛盾论》教材,开展对广大党员、干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和土地革命的艰难时期,革命进入低潮,共产党人奋起武装反抗,革命斗争异常曲折。由于这一时期各种复杂因素的出现,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跃起来,共产党在红军中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并在党和红军的思想和组织建设方面,在指导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进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在起义军中建立共产党对部队的领导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在军、师两级设立党代表,团、营、连三级设立政治辅导员。在著名的“三湾改编”中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大力开展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部队内部,实行官兵一律平等的原则,加强了军民关

系,严明了部队纪律,著名的“三大纪律”和“六项注意”就是这时候提出的。1929年12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福建省上杭县的古田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这个决议案成为建设共产党、建设红军的伟大纲领,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的人民军队的根本问题。古田会议是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还应特别指出的是,在1930年6月,红军第四军政治部制定了《红军第四军各级政治部工作纲领》,这是一部政治工作准则。这个纲领表明我党在军队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朝着规范化迈进了一步。这年冬,党中央又制定了《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第一个正式条例。条例指出:红军的战斗力,不仅靠军事技术,最主要的靠它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影响。政治工作的任务,是“实施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红军第四军各级政治部工作纲领》和《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表明了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形成。综上所述,这一时期,党中央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和制定了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的条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准则、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到了应有地位,这些标志着党的政治教育工作从初创时期进入到形成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发展和走向成熟阶段。围绕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一中心任务,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深入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宣传党的抗战路线;提高对抗日游击战争战略地位的认识;树立持久战思想,坚定抗战信心;深入开展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思想政治教育,铸造延安精种;延安整风;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抗战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总结。这一时期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出台了许多重要历史文献。例如,1937年8月1日,《关于新阶段的部队政治工作的决定》,论述了抗日新阶段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抗日新阶段部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基本任务,为抗战初期人民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另外,周恩来《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文的发表,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从理论上又作了全面的论述,并提出了“革命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和灵魂”的著名论断。1937年10月25日,毛泽东在《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对红军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作了科学概括,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从理论上高度概括了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在此期间的另一篇重要文献是1944年4月11日,谭政代表陕甘宁留守兵团政治部在西北局高干会议上作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报告》,这个报告经毛泽东亲自修改,最后经中共中央扩大的书记处会议通过,是一篇很重要的历史文献。报告规定了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的科学含义。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另一战线是抗日根据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抗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抗日根据地,党在群众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动员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保证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迅速开辟。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了。由于坚持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先后为党培养了20多万名政治性强,懂理论、懂军事的优秀指挥员,被誉为革命熔炉,驰名全国,闻名世界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是延安整风运动。延安整风运动不仅是一次伟大的马列主义学习运动、共产党内部的整风运动,同时也是一次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运动。特别是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这个讲话提出了文艺界思想政治工作的许多重大问题,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面的一些重要观点,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点是系统化、制度化和理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有了一定的深度、广度,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和原则、途径和方法,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丰富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向了成熟。

6.《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教案 篇六

从自动控制原理看,学生安全工作中的各环节,就是要将自动控制原理融入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中。

1.典型自动控制系统简介

典型的工业自动控制中,每个独立的自动控制系统中都有以下四个构成部分:测量反馈单元、控制单元、执行单元、被控对象。自动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控制单元按照获得的信号作用于执行单元,从而控制被控对象,并由测量反馈单元及时将工作的偏差反馈给控制单元,通过调整再作用到执行单元,修正过程中的偏差,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2.在学生安全工作中的映射

在平安稳定的校园工作中,各环节也有对应的实际意义。学生工作人员首先要获得理解指令信息,然后将信息用多样的形式传递给学生,是系统的控制中枢,面对作为控制对象的众多学生,构建完善的反馈单元尤为重要。开展安全工作,要以党和国家的思想理论为指导,遵照安全工作的指导方向,以学生为控制对象,给学生指令,开展活动,使大学生能克服自身缺点,抵制不良影响,安全健康地成长。

二、依据自控理论构建学生安全管理体系

1.深刻领悟“输入信号”

输入信号是控制系统的基本依据,学生管理中的安全工作同样以“输入信号”为指导。安全工作的“输入信号”就是当代学生安全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安全工作要求,加强安全防范教育,健全保障制度,落实安全管理各项措施,对学生安全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2.构建学生安全“闭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是指不断地从结果上找偏差,进行修正,达到“输入信号”要求的结果的复合的控制系统。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安全体系构建中,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开展工作。

(1)前馈教育。自动控制理论中的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学生安全工作中,前馈教育意义重大。学生安全事件一般是由一定的外界影响导致的,即扰动信号,如果学生管理人员能从扰动信息中得到足够的有用信息,即可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假期安全教育是前馈教育的典型案例。

(2)反馈校正。反馈是闭环控制的关键环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安全工作归根到底是做好思想工作,思想的动态复杂性决定了思想工作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发现思想偏差。反馈的首要环节是获取反馈信号,及时掌握当前学生安全动态,发现现行体系下学生行为与安全要求的偏差。针对反馈是单一事件的周期性反馈,应用在具体事件、活动、人物行为的处理和总结上。学生管理工作中有许多周期往复性的工作,个别学生安全思想意识不强,带有安全隐患,对这类事件加以总结,可作为校正信号指导下次的工作。横向反馈,是通过横向比较,寻找差距,总结提升;学生管理人员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加强学习,优化“控制器”及“控制算法”。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提高控制质量和系统性能一般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进行“硬件升级”,选用更先进的控制器;另一个是进行“软件升级”,优化控制算法。要想优化“控制器”,必须提升学生管理人员的素质,用好反馈信息,“稳”“准”“快”地处理问题。提升学生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及思想内涵,加强交流与培训,解放思想,拓展视野。

三、学生安全管理中的实际意义及展望

将自动控制理论中有关稳态的理论引入到制度开展过程中,力求在制度下学生安全管理工作能稳定开展。

工业自动控制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广义的自动控制应该让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以人的意志和思想水平为转移,以减少不必要的智力劳动,实现在制度下社会生活和管理工作的良性、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陶罐和铁罐读范文下一篇:烟草行业烟站质量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