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的作者的英文简介

2024-06-22

飘的作者的英文简介(精选2篇)

1.飘的作者的英文简介 篇一

根据新闻出版署1999年印发的《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规定, 要求文章的作者按以下顺序列出其简介:

作者简介:姓名 (出生年—) , 性别, 民族 (汉族可省略) , 籍贯, 职称, 学位, 简历以及研究方向 (任选) 。

本刊现对“作者简介”中有关著录项目具体说明如下:

多作者署名时, 仅要求提供第一作者 (或主要责任者或执笔人) 的简介即可, 一般应将其姓名置于首位;“籍贯”是指“××省市、自治区或直辖市人”, “职称”指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师、助教、教授……, “学位”指学士、研究生、硕士、博士……, “研究方向”也可提供主要从事的研究工作和技术成果等。具体情况可参阅本期的“作者简介”示例。

同时, 要求提供第一作者的E-mail、手机号码或电话号码, 以便审稿或编辑加工时及时联系解决文稿中存在的问题。最好, 请提供详细地址和邮政编码, 以便馈赠当期刊物。

2.恰到好处引作者,莫让简介成枷锁 篇二

试想,当教师将作者的情况和写作背景介绍给学生时,可能同时也将以下信息透露给了学生——当时的社会就是这种情况,当时作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写就此文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这样的,作者就是这样一种人,作者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和这样的人生观、世界观,等等。这样一来,学生自然就会依着这样的暗示读文章,理解文章,分析文章。也就是说,在学习这篇所谓的新课文之前,教师已有意无意地给学生指出了一个思考方向,并牵引学生按着教师的思路走。如此,学生可以不用费劲就学到很多东西。

这样的课有什么不好呢?顺利,如意,自然就满意。可我一直在思考:面对一篇新课文,学生本来会有五花八门的想法,可经教师这么一引导,几十个小脑袋“唰”一下都转到了一个方向。如此牵引,是不是会套住学生的想象力?是不是会让他们丧失独立思考的习惯?是不是会阻碍他们个性的形成?

尤其是考试卷上、课外读物上的文章,不可能都有作者和背景简介,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失去“拐杖”的学生该指望谁来牵引呢?

语文教师千万不要小视“浩繁”课堂内容中作者、背景简介这一小节。它不该是教学中的摆设,更不该是套住学生的枷锁;而应是打开学生思路的钥匙,是促进学生理解消化的良剂。

下面是我教学中的几个片段,谨供参考。

在讲李清照的《武陵春》时,我首先以自己写的一首诗导入:

词苑千载一枝花,

风骚百代自成家。

南北悠悠多少事,

霜鬓独自映晚霞。

然后引出李清照,简单介绍她的基本情况:

李清照,字易安,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居婉约派之首。她的词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易安体。

当讲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事事休”怎么理解?什么事能让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万念俱灰呢?此时的李清照坐在镜前到底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学生一番讨论后,说出来的大都是表象。这时我将当时的社会背景,李清照的家庭变故,以及李清照词风变化的原因逐一介绍,学生豁然开朗,马上打开了思路。对“事事休”的理解从个人感情的失落一下子提升到了忧国伤怀的高度。如此不但记住了历经沧桑的李清照,还对这个女子刮目相看,并且对她的词有了更透彻的感悟。

试想,如果一开始就将李清照的生平和盘托出,学生肯定会不假思索就回答了上述问题,但这样的课上得还有意义吗?我们知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把握好火候,才能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使课堂精彩迭出。

安徒生的《丑小鸭》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分析完丑小鸭的形象后,我让学生推测作者的境况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学生根据丑小鸭的经历推测得很合乎情理。我借机告诉他们,当你不想或者不能直言自己的或者他人的经历时,也可以采取这种写法一童话。之后让学生总结童话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推测作者境况和写作背景有以下几点好处: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可以不借助任何参考信息独自理解分析课文,而不是被动听从。2.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学生通过丑小鸭的经历透视到了作者的遭遇和性格特点,并对当时的社会有了一些了解,在挖掘文章思想内涵的同时也深化了自己的思想。3.锻炼了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4.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比如学生以前只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个童话,知道这篇课文其实是自传体童话时,才明白其实只要有恒心、有勇气、追求美好的信念,任何人都可能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包括自己。5.学习了写作技巧。想说但又不想或不能直言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尝试写童话或者采取其他的含蓄写法。

现代诗,很多教师都认为不好讲,也没什么可讲的,往往把它当作学生的自读课处理。既然是诗,一定要重视诵读。我在讲《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就从诵读入手。

我的学生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拿到任何一篇文章,都要先分析题目的含义并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在分析这首诗的题目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个假设句,只有假设的情况没有结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会怎么做呢?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学生的答案各种各样,我不作评价。之后是学生自由读诗,自己品味。接下来请个别学生诵读,大家评议。

两位学生读出来的感觉都很压抑,我问:为什么你用这样的语气读这首诗呢?

学生认为既然是被“欺骗”,就应该用低沉的、忧郁的、气愤的语气读。此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而是转移了话题,下面是我和学生的对话:

师:刚才姜维埭同学补充题目时是这样说的:假如生活欺骗了我,我会揍他。请问姜维埭,这样的内容你会读出什么语气?

生:我会愤怒地读。

师:请读一下你补充的题目。

(生读,很愤怒。)

师:周爱文你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会哭。这样你会用什么语气读呢?

生:我会很伤心地读。

(生伤心地读。)

师:左敏你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会怎么样?

生:我会用微笑回报它。老师,我会用轻松乐观的语气读。

(生高兴地读。)

师:张昊,你呢?

生:我会寻找自己的不足,继续努力。我想我应该充满信心地读。

(生自信地读。)

师:现在请同学们帮作者将题目补充完整。

(有学生补充: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有的补充: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只要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一切都将会过去。有的将二者合并成一个句子。)

师:谁能替作者读一下?

(学生马上读出了那种不气不馁、乐观不屈的感觉。)

我见时机已到,才介绍说:

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更是19世纪世界诗坛的一座高峰。他的诗反映了俄罗斯人民要求民族尊严、国家独立、社会进步的愿望和心声。

然而,正是他连续写的歌颂自由、反对暴政的著名诗篇,引起了沙皇统治的恐慌和憎恨,于是先后两次将他流放。这显然对他是不公平的。但他作品中所表现的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理智必能战胜偏见的坚定信仰,始终不改。他的“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伟大抱负深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这首诗就是他在流放期间写的。一经发表,就有很多人将此诗抄在本上,作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听后,学生不但理解了作者所承受的“生活的欺骗”,更从作者的经历中体会出了坚强与不屈,执著与刚毅。学生刚才还低沉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腰板直了,声音响亮了,精神抖擞了。从他们的声音里,我听出了崇拜与敬畏,乐观与自信。

正当学生充满激情时,我又说:

只可惜,这位伟大的诗人,1837年在一次阴谋布置的决斗中遇害,仅仅38岁。

学生一下子沸腾了,纷纷问我为什么决斗,怎么死的。于是我又进一步介绍了普希金。学生再读此诗时,我听出了隐隐的悲伤和压抑不住的激情。

这节课,我觉得上得很成功,学生的情绪从低落到高亢,再由高亢到敬畏,这样的效果是教师一味灌输所不能及的,只有靠学生逐层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才能达到。

教无定法。介绍作者、作品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授课重点和学生的理解程度灵活安排。适时地让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人物亮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你的语文课堂添彩生辉。

上一篇:卫生院文明单位申请表下一篇:客服日常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