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角度看经济形势(共8篇)
1.从发展角度看经济形势 篇一
浅析银行业风险控制
2011-2-11 9:25 赵达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随着金融机构的职责和功能不断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正是获取利益,规避风险方法的不断进步。本文通过针对当前银行存在主要风险及其控制进行分析讨论。尤其针对信用风险和资本的防范。最后阐述了对监管者和商业银行的启示和方向。
【关键词】货币理论金融机构风险控制
随着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加剧,银行、以及其他类似的金融机构无力偿付存款负债的案例屡屡发生。显然,政府及社会对银行的破产的关注程度要远远超过一般的制造和服务行业,银行破产似乎更引人注目。接下来,我们从货币经济学角度分析下银行所面临的风险
一、银行业的特质
(一)银行业是一种风险性产业,银行的风险具有行业传导性
金融产业与一般性产业不同。在一般产业中,一家公司的倒闭,除了老板受损失外,最多只影响到几家相关的公司;而金融机构则不同,一家银行倒闭可能在同业内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其它金融机构发生危机。银行业的这种传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银行同业支付清算系统把所有的银行联系在一起,从而造成了相互交织的债权债务网络,基于营业日结束时的多边清算差额的支付清算系统使得任何微小的支付困难都可能酿成全面的流动性危机;信息的不对称使债权人不能象对其它产业那样根据公开信息来判断某个金融机构的清偿能力,因此,债权人便会将某一个金融机构的困难视为其它所有有着表面相似业务的机构发生困难的信号,从而引发对其它金融机构的挤兑行为;金融创新和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加重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金融创新在金融机构之间创造出远比过去复杂的债权债务链条,而达到天文数字的金融规模支付清算体系的脆弱性更严重了。
(二)银行业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产业
金融企业的公共性主要表现在:(1)金融企业的生存基础——存款,来源于广大社会公众。公众进入银行存款储蓄时,与银行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直接变成银行的债权人,银行则成为债务人向广大储户负债;
(2)银行把客户的钱贷给企业和个人,这些企业和个人成为银行的债务人,银行则变成债权人,广大客户向银行负债。在这两对关系中,金融企业面对的是社会公众,金融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行为、经营战略、经营成败都对社会公众产生影响,前者直接关系到储户的债权安全,后者直接关系到客户的债务条件(即能否得到公平合理的贷款)。对前者,银行经营的诚实性和谨慎性是保障储户利益的关键,对后者银行信贷条件的公开性和平等性是保障客户享受平等待遇的关键。
二、银行风险形成的原因
银行风险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银行内部由于管理不善、控制缺乏等方面造成的银行风险。风险的外部原因从宏观上看是由于国家的经济形势、市场要素以及金融监 管等因素决定的,宏观经济中经济周期变化以及金融外部环境等因素是银行风险的主要外部原因;从微观上看,银行风险的外部原因包括市场价格、社会信用度、同业竞争、借款人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各种微观经济因素;同时战争、自然环境灾害以及潜在的电子网络技术风险等因素也可能造成商业银行面临各种难以预计的风险。
三、当前我国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金融风险
在世界金融自由化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的过程中,银行的经营风险呈上升趋势。从我国银行目前的经营与发展来看,存在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是指,独立于银行金融机构之外、非银行金融机构所能控制的自然、法律、国家政策、政治、人文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使银行金融机构遭受损失或获得收益的可能性。如,地震、火灾等 自然灾害的袭击对银行产生的影响。另外,由于国家政策法规的改变影响到某些企业的效益也会间接对银行产生影响。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风险形式。根据麦肯锡公司的研究,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仅各占20%。可见,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首要 目标。具体到我国,长期以来银行领域积累了大量不良贷款,信用风险极其突出,这种状况目前迫切需要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
3.资本风险:资本充足率的管理资本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不能抵补各项损失和支付到期负债的可能性。2003年初,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到2007年 1月 1目,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近些年来的资本充足率(无数据显示的除外),除农业银行外,均达到了银监会的要求标准,但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没有成熟,各项法律法规尚未十分健全,造成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上存在严重漏缺,资产质量低下,不良资产比重较高,这带来的必然影响是抗风险能力差,银行信誉差,受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也比较大。《巴塞尔协议》把担保、承兑和备用信用证这类业务(对银行来说是或有资产,也称或有负债)的风险转换系数定为 100%,可见其风险是很大的。因此,要真实衡量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就必须把帐外、表外及或有资产加以考虑。
4、利率风险利率的变动会对金融产品的持有者或投资者造成收益或价值的波动(包括收益和损失),这就产生了利率风险 由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主要都是以金融产品的形式存在,所以受利率变动影响较大。就银行而言,利率风险无法完全避免,利率发生变动时,必然会影响银行的收入来源和其支出项目,即贷款和证券的利息收入,以及存款和其他银行借款的利息成本。
5.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在银行的日常业务操作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主要是人员素质风险。对银行的从业人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业务素质,改善其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并使知识的更新速度跟得上金融发展的速度;二是避免职业道德风险,提高职业道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金融犯罪。
四、金融业的启示
信用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正如斯蒂格利茨等所指出的那样,“理解货币经济学的关键是可贷资金的供求……理解银行行为的关键在于了解银行化解风险能力的局限性,以及银行化解风险的能力和意愿如何随着经济环境和政府监管的变化而变化”。从货币经济学对不对称信息市场和信贷市场作用机制的强调中,中国银行业可以获得如下启示 :
1、对监管者的启示金融监管是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外部,对金融机构实行管理、监督、约束、检查和制裁的行政管理行为。基于金融业的特质,仅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内部约束,是不足以防止金融风险的。
由于对“不对称信息”市场的开创性研究,斯蒂格利茨等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认为,信息不对称现象在世界上普遍存在,在现代金融领域更为突出,在发展中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尤为严重。因此,从根本上讲,信息不对称可能是我国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中国目前正在着力建立信贷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例如,为了防止信贷发放过度而引起不良资产比率上升,中国全面实施了资本充足率监管;但是此举极有可能出现意外的结果:由于资本充足率监管针对的只是信用风险而不是市场风险,在逆向激励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会减少贷款发放,增加对政府债券等的持有,这将导致经济中信贷可得性的下降,从而引起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加大,最后导致银行的信贷资产乃至资产组合的风险上升。
2、对商业银行的启示对于信贷风险,从技术层面上看,首先,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和完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信息平台;其次,应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原则,建立客户违约概率统计模型,更新客户内部评级体系;最后,在贷款五级分类的基础上,可以设计以预期损失率为基础的12级分类系统,并引进KMV、Creditmetrics、Riskmetrics等国际上 成熟的工具软件。当然,从机制上看,商业银行应当采取斯蒂格利茨等提出的资产组合方法——目前,“基于资产组合分析的风险限额管理”作为一项先进实用的风险控制技术,在西方国家银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于市场风险问题,商业银行首先可以采取上述的资产组合方法,在资产组合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利率、汇率、证券价格以及实物资产价格等要素的敏感度设定风险值,并连续监测,根据其动态变化分级分类启动不同层次的预案措施。从长远来看,商业银行应该采用经济资本管理的办法,从整体上计量、监测风险状况,实施全面风险管理,这将非常有益于中国的商业银行科学理性地处理规模扩张与价值创造、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的辨证关系。
2.从发展角度看经济形势 篇二
关键词:应用型,外语人才,地方经济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掌握知识和信息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大学必须承担起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鲁林岳,2009)外语人才因其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沟通、交流和传播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理应得到更大的重视。但实际情况是,高校毕业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却很是差强人意。因此,地方高校的外语专业建设必须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进行调整。以适应对外开放对多层次外语人才的需求。
一、国内外外语人才培养现状
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要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他们在教学中,适应国际竞争,注重学生以外语为基础的职业技能训练。德国培养外语人才最大的特点是校企联合,学校按照企业发展的需要开办专业、设置课程,学生按照企业的需要或岗位的变动,学习、进修取得新的技术职称和学历。英国培养外语人才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就业出路问题,其专业设置完全是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出发,根据当地的工业、商业、服务业的实际需要确定,如发现劳动力市场某类技术人员过剩,即报教育委员会批准停止招生,从而使外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马上就能就地就业,做到学以致用。(孙如凤季春燕,2006)
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上海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为代表的一些院校开始在英语教学的框架下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试验。经过15年的试验和探讨,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格局逐渐形成。目前,两所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多种学科门类的外语综合型大学。其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其外语方面的明显优势,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在此基础上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于2000年制订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经教育部批准在全国实行。这是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确定高校英语专业的任务是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
通过对国外外语教育改革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为适应国际竞争和经济全球化的需求,现代外语教育主要侧重于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专业设置非常灵活,往往根据地区的实际需要进行确定和调整,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国内的外语教育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逐渐调整自己的目标和任务。根据当地的实际经济状况,积极探索适应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外语人才培养特色。
二、石家庄市对外开放与外语人才需求
石家庄市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际交往日趋活跃。产品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市统计局2008年全年统计报告显示,2008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69.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亿美元。比去年略有增长。但从趋势看,存在着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而且,实际利用外资的增速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最后。因此,在石家庄市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艾文礼市长提出要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应对出口市场变化,加快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稳定主要出口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当然这些工作都需要高层次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参与。而这些人才在石家庄乃至整个中国都比较匮乏。高级口译译员,汉译外笔译译员,以及除外语外精通至少一门其它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都是比较稀缺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可以说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将能够极大提高石家庄市对外开放的水平。而地方高校应承担起为本地区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任务。石家庄外语人才随着石家庄市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大,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将会对省会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对地方高校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三、地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究
这应成为地方高校今后的人才培养方向。地方高校的前身多为地方师范专科学校,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培养本地区中学教师任务,具有一定的教师培养经验。应继续发挥自己的长处,重点办好师范类英语教师培养工作。除此之外,为了地方经济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院校必须立足于当地的产业结构布局,拓宽自己的专业设置。可从外语+专业,专业+外语两个方向入手。(严辰松,2004)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1)要对当地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做周密的市场调查,然后对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等进行相应的调整。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09年石家庄市外贸出口、境外投资、引进外资将面临很大的挑战。为了积极应对,石家庄市将积极实施"出口带动"措施力保经济增长,力争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75亿美元,全年利用外资完成5亿美元。为实现这个目标,石市将在引导企业开拓新兴市场、落实各项扶持发展政策上重点发力。积极开发空白市场,扩大对外投资,精心谋划引进外资等。这些任务的完成都需要有一批具备基本外经贸知识与法律知识的涉外人才的积极参与。同时他们的口译和笔译能力需要具备相当的水平,才能胜任将石家庄市推向世界的外宣任务。
从专业设置、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需根据石家庄市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外语专业需加开相应的经贸,政策法律,旅游风俗等基本知识的相关课程。非外语的相关专业则需增加用外语教授专业课的数量。而且的所学非外语专业的知识要新,要符合国际惯例,最好引进国外教材。同时要用外语讲授全部课程,这样才能确保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二是在高年级阶段,开设相关的口笔译技能训练课程。使学生增强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更好的适应今后的涉外工作。
2)合格的师资力量的培养,特别是既懂专业、外语水平又很高的教师。
教师为培养生产人才的“工作母机”。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任务必须由具备高水平复合型能力的教师来完成。因此必须注重高水平教师的培养。实行较为灵活的教师管理措施,例如校际优秀师资资源共享。鼓励教师从事社会实践,使其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能够更准确地对症下药,提高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效果;鼓励中青年教师国内国外进修,访学。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引进国外及国内的优秀人才充实教学队伍;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及生活环境等。
3)创造良好的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环境。
教育体制上要采取更灵活的政策。要继续推行和完善“双学位”、“主辅修”以及与国外联合培养等制度。此外,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听课,允许学生变更专业甚至转换学校,鼓励学生自我设计成才,以便向更高层次发展。
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性学习应结合起来。学校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条件。重要包括图书,音像资料及网络建设。首先是加快图书馆的建设,要添置各种相关专业的外文图书,包括国外优秀的专业教科书。近年来,国内有多家出版社与海外知名出版社联合出版了大量英文原版教科书。为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除了书籍以外,好的教学音像资料直观、形象,尤其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影视材料,可提供文字材料无可比拟的信息。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在计算机与网络日渐普及,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逐步走向成熟的今天,我们应重视精品课建设并制作开发具有交互性质的各种教学课件。方便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同时充分利用因特网和校园网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使用网络资源的积极性,这不仅能使他们学到专业和外语知识,还能尽早掌握先进的通讯手段和信息检索能力。
四、结语
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及文化发展,只有相互补充和支持,才能达到二者的和谐共赢。为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本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地方高校必须立足于本土,义不容辞的承担起为区域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培养所需人才的重任。这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地方高校的教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均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并在实践上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具体模式。
参考文献
[1]鲁林岳.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地方高校发展与转型的价值导向与追求[J].中国高教研究,2009,(1):71-73
[2]孙如凤,季春燕.复合型人才是对外开放的基础支撑——以宁夏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为例[J].福建:福建论坛,2006,(6):120-123
3.从人口角度看经济走势 篇三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两大基本支柱:一是人口再生产,二是物质再生产。政治、经济、国防、文化以及民族心理的安全都赖于人口安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人口本身必须持续发展。
中国出生孩子的男女性别比是120:100,发达国家出生孩子男女性别比是105:100,并且我们国家婴儿的死亡率是发达国家的两倍。发达国家的更替水平生育率是2.1,所以我们国家的总和生育率要达到,也就是主流家庭要生育3个孩子才能防止孩子相对于上一代总人口不增加也不减少。事实上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在1990年之后就已经低于平均水平了。我们的生育率调查显示,1995年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5,2000年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25。
除了生育率的下降之外,中国的育龄妇女也在急速下降。因为中国的孩子有60%是由20-29岁的妇女生育,这个年龄段的妇女在2011年达到1.15亿的顶峰之后快速下降,到2024年只剩下6000多万。中国这个年龄段的妇女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内已经下降了40%以上,育龄妇女下降导致即便我们生育率能够稳定,出生人数也会下降。另外,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死亡人数会不断增加,这意味着我们的人口即将出现负增长。即便2016年放开二胎、年全面废止计划生育,我们的人口也很难达到亿。然后人口会进一步继续下降,到2050年大概会到12亿以下,到2060年到11亿以下,到年降至8亿以下,所以我预测中国的人口是会极度萎缩的。
宏观经济
劳动力是经济的脊梁,比如日本20-64岁的劳动力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达到顶峰,日本的经济也在1992年出现危机。希腊的经济出现衰退,也是它的劳动力萎缩导致的。西班牙的经济出现危机,荷兰经济也出现危机,它们都是在劳动力达到顶点的前期经济开始出现衰退。一般情况下,劳动力负增长的前期人口结构就已经开始老化,经济也就随之开始出现危机。比如日本的劳动力1997年达到顶点,然后开始负增长,日本经济在1992年就开始出现衰退;欧盟2011年劳动力达到顶点,然后开始负增长,它的经济在2008年开始出现危机;中国2015年劳动力达到顶点,开始负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在2012年出现放缓;美国的劳动力要到2091年才会达到顶点开始负增长,印度的劳动力也会增加到2053年,所以美国和印度的经济前景应该会比中国要好。
有人会说,美国2008年也出现了经济危机,你怎么解释?事实上从人口角度也是可以解释的。因为总劳动力是经济的脊梁,劳动力当中还分为年轻劳动力和老年劳动力,我认为20-42岁的年轻劳动力占岁总劳动力比例低于52%的时候,经济增长就会减速。比如日本,在1992年年轻劳动力跟总劳动力之比低于52%,经济出现衰退;欧盟在2010年达到经济衰退线;美国在2009-2016年暂时性地达到了衰退线,但是美国在2016年之后又会跳出这个线,所以美国经济只是暂时出现危机。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会率先走出危机,而中国在2017年年轻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低于52%,中国的经济可能继续下行。
20-64岁的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65岁以上的老人是经济发展的阻力,20-64岁劳动力和岁以上老人之比,代表经济的活力。比如美国以前的劳动力和老人之比是八九个劳动力比一个老人,所以经济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长速度,保持6%-8%的增长率,后来随着这个比值的下降,经济增长率也从之前的6%-8%变为4%甚至2%;欧盟劳动力和老人比比较高的时候经济增长率维持在6%-7%,但是现在也是只有1%左右了;日本在1946-1973年28年时间之中,经济年均增长9%左右,但是在1975年劳动力和老人之比低于7.5,经济从8%的高速增长转向的中速增长;1963年-2002年韩国经济年均增长之间,劳动力和老人之比低于7.5之后,韩国的经济增长率也从之前的8%以上降为4%左右;中国在1978-2011年中国的年均增长10%,2012年经济增长开始减速,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和老人之比在年开始低于7.5,中国的经济也从过去的9%以上的高速增长慢慢的下降。
日本1992年的总抚养比例开始反弹,经济开始出现危机。总体看发达国家总抚养比从2008年开始出现反弹,经济出现危机。中国2012年左右总抚养比例达到低谷开始出现反弹,并且中国反弹的速度将会远远超过日本和发达国家,从总抚养比例看年是中国经济的拐点。
中位年龄代表国家的体能、智力、创新力,甚至欲望,所以如果中位年龄提高,经济活力也会下降。中国1980年的中位年龄是22岁,美国是30岁,这种状态就像一个20岁的小伙子在追一个30岁的中年人。中国2015年的中位年龄已经38岁,美国也是岁,中国已经没有优势。
中国2015年经济占全球的13.3%,因为我们的经济增长率还高于世界水平,我们的GDP占全球比例还会继续增高。在2028年之前我们的经济增长率还会高于世界水平,但在此后会低于世界水平。中国经济占全球比例还会增长到2028年左右大约左右的高峰。美国经济占全球比例也会下降,但是下降幅度比较慢,因为美国的经济人口结构比中国好,年之后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差距可能会继续拉大。
美国经济目前在发达国家当中是一枝独秀,欧洲、日本全都衰退,其原因是欧洲和日本在战后只出现一次婴儿潮,而美国出现两次婴儿潮。美国的生育率在年降至1.74的低谷,美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生育,生育率在1990年回升到2.1左右。高生育率一直延续到2008年出生高峰,导致了美国经济远远超过了日本和欧洲。美国的两次出生高峰和美国股市的标普500十年回报率高度重合,而欧洲和日本的股市一塌糊涂。
新生儿出生数量的提高对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因为婴儿潮对消费有很大的刺激作用。首先对婴儿产品、儿童服装、食品需求增大,进而对房地产、汽车需求都有很大的拉动。婴儿潮对产业的刺激是长期的,是“孩动力”。汽车、住房只是暂时性的拉动经济,而婴儿潮是持续性拉动,比如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是靠婴儿潮。
国家卫计委预测全面二胎政策会导致“十三五”期间出生1.07亿孩子,进而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但是,“十三五”期间出生人口很有可能如我预测那样只有7000万,这对经济拉动作用很弱。2015年中国经济总量增长6.9%,人均增长6.3%,如果“十三五”人均年增长5.9%的话,按照国家卫计委的预测年均增长6.7%。而如果人口只增长7000万,我国的年均增长只有6.2%,这根本不足以遏制经济下行。
我们的人口出生数字从1994年就已经开始出现问题。比如2000年中国的出生人口为1379万,但是年统计小学入学人数为为1729万,由此反推,扣除死亡人数,2000年的出生人口实际应为1780万。
年的人口误差对经济发展就已经有很大的影响,现在我们已经有了20年的误差,这意味着我们的经济、社会的规划设计全部建立在错误的人口数据基础上的,也导致我们的规划每次破产都是因为基础数据的错误。
投资是拉动经济的有效手段,中国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拿出4万亿元来投资,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今天中国再拿出4万亿元来投资得到的效果将会远远不及当初。因为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消费水平下降。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导致储蓄率下降、消费水平降低,投资回报率下降进而导致投资热情也会下降。以前中国是有人没有钱,所以有外资流入,而当年龄结构老化后,中国将变得有钱却没有地方投资。投资回报率的下降会导致银行利率不断下降,所以低利率将成为新常态。
中国的人口结构老龄化是非常严重的问题,65岁以上的老人将从2015年的1.43亿增加到2050年的亿,60岁以上的老人将会从2015年的2.2亿增加到年的5亿。20-64岁劳动力在2015年达到顶峰开始下降,劳动力下降、老年人增加导致劳动力和老人之比不断下降。2010年是7.6个劳动力养一个老人,到2030年只有3.3个劳动力养一个老人、2050年是个劳动力养1个老人。所以今后的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美国之前也是十几个劳动力对应一个老人,现在也下降。美国的退休年龄在不断地延迟。英国在年代的时候大概是5个劳动力对应1个老人,现在也在不断下降、退休年龄不断延迟。
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比美国、英国还要严峻。比如到2050年美国劳动力和老人比为2.5∶1,中国只有1.7∶1,美国已经将退休年龄推迟到67岁了。按照中国的人口结构,现在40岁以内的人就不要指望岁以内退休了。
区域经济
中国古代是逐食而居,民以食为天,粮食产地长期在中原地区,所以“逐鹿中原”。唐朝以后经济中心一直南移,宋朝时经济中心转移到江西,江西成为中国的经济第一大省。1840年上海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1895年之后东北成为中国最发达地区,1979年广东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2006年中国经济中心开始西移。
这些都是可以从人口角度解释的,上海的崛起与西方国家的崛起、与中国的衰落是一致的。因为年中国的人口占全球的37%,经济占全球33%,但是人口从1820年的3.8亿增加到1950年的5.5亿,人口占全球比例从37%下降到1950年的22%,经济占全球比例也是下降的趋势。西方国家人口快速增加,人口占比到1900年之后超过了全球50%以上,人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1940年英、美人均GDP是中国的13倍。西方海运贸易给中国东南沿海,尤其是上海提供了发展机会,所以上海从一个20万人口的小县城崛起为世界的第五大城市,成为中国最发达地区,年上海对外贸易额占全国60%。
东北的崛起主要靠日本和俄国的崛起,中国的人口在1820年之后增加非常缓慢,而俄罗斯人口快速增加也导致经济占世界比例快速增加成为世界第二大强国,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人口也快速增加,导致日本经济占世界比例不断提高,当时日本已经侵占了朝鲜、韩国、台湾。所以东北面临着日本和俄国两个经济强国,当时这两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中国的三四倍,这给中国东北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俄国的崛起一方面给中国东北带来机遇,一方面给中国的国防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当时清朝封闭东北,把东北划为禁地防止汉人侵占东北作为清朝的根据地。1860年解禁东北,人口不断增加,东北人口从1871年的330万快速增加到1911年的1841万,再增加到年的4068万。当时全世界的人口增加水平都没有那么快,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地区人口有这么快速的增长,所以中国东北成为当时中国最发达地区。东北地区1943年电力占全国78%、煤炭产量占全国、钢材产量占93%、铁路线占42%,1945年东北地区经济总量甚至超过了日本。
1979年之后广东不断崛起,东北不断衰退,东北经济占全国比例不断下降。东北地区经济占全国经济比例从1979年的14%下降到2015年的8%,广东经济占全国经济比例从1979年5%增至2006年的11%。因为发达国家通过香港的中介给广东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广东的年轻劳动力不断提高。
东北的年轻劳动力不断下降,很多人认为东北的人口问题是因为东北的人口外流,事实上东北的人口外流率是很低的,是远远低于湖南、江西、安徽、贵州、四川、重庆等地。东北地区的人口问题主要是因为本地区的生育率低所导致的。广东20-30岁的劳动力占全国比例不断提高,一方面是因为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劳动力,一方面是因为地区生育率比较高。因为当年广东可以生两个孩子,广东的生育率是高于全国的,所以广东本地的劳动力资源也比较丰富。
东北的生育率在1973年实行计划生育之后快速下降,下降幅度超过全国,而广东的生育率下降是低于全国的。东北的生育率在1982年左右就已经低于了,全国生育率在1991年才低于2.2。东北的人口年龄结构要比全国早10年左右,所以2010年东北的中位年龄已经相当于全国的2020年水平。广东2010年的中位年龄相当于全国的2003年水平,广东的年龄结构比全国要晚7年。
东北地区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一是东北的城镇化水平比较高;二是下岗工人比较多;三是东北的移民文化致使传统生育文化传承较差,而广东、广西有很多祠堂、家谱,生育动机还是比较强的;四是东北的离婚率很高、未婚率也很高,结婚年龄生育时间都比较晚。由于不同的生育政策和人口政策导致广东不断崛起、东北地区不断衰退。
东北的生育率大概只有0.7左右,广西大概还有1.8左右,中国越往东北生育率越低,越往西南生育率越高,这就决定了中国今后东北的劳动力不足,西南地区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劳动力相对比较丰富。
四川、重庆地区20-39岁劳动力占全国比例也是下降的,但是四川、重庆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情况不同。因为四川、重庆地区20-39岁常住人口占比下降是因为人口外流,大量的劳动力到广东、上海打工;东北地区的劳动力降低不是因为劳动力外流,而是因为生育率下降。打工挣钱回家对家乡的内需市场还是有促进作用的,重庆2008年劳动力开始回流,经济占全国比例不断提高,所以四川、重庆的经济潜力远远比东北要好。
中国的经济中心2006年开始西移,广东、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经济占全国比例都在2006年达到顶峰然后开始下降。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重庆等内陆地区经济占全国比例都是在2006年达到低谷开始回升。发达国家经济1960-2004年占全世界83%,以2005年为拐点,发达国家占全球比例不断下降,2015年占全球比例降至67%。因为中国的东南沿海经济高度依赖于国际市场,这就导致中国广东和上海、浙江、江苏经济发展占全国比例持续下降。中国的中西部经济发展第一有后发优势;第二生育率也比较高,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第三内需市场比较旺盛,虽然年轻人外出打工,但是老人孩子在内地,消费主体仍然在内地。
世界人口结构将继续驱动中国经济中心继续西移。中国东南沿海的主要贸易对象是发达国家,主要渠道是通过海运——因为海运比较便宜。但是发达国家人口已经老化了,这就导致劳动力短缺经济活力下降,进而给中国东南沿海带来的经济机遇下降。
从总抚养比来看,日本的总抚养比已经回升了,发达国家的总抚养比也回升了,经济活力下降,而东南亚南亚总抚养比还是下降的,经济还是很有活力的。
日本和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是减少的,东南亚、南亚的劳动力还在增加,所以中国的云南、贵州、广西等西部地区有很大机遇。
唐朝后中国经济中心不断往东南转移,现在面临上千年未有之变局:经济中心往西南移动,经济中心西移的原因主要是西边国家人多、年轻,这给中国西部带来发展机遇。
城市规划和房价
1980年代日本房地产市场非常旺盛,1992年出现经济危机,楼市泡沫破裂。日本初次购房年龄是岁,中国初次购房年龄为25-34岁,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一方面是因为1992年经济危机,另一方面是日本购房年龄人口下降。2000年日本购房年龄人口出现高峰,但是由于经济的衰退,购房年龄人口的高峰没有能挽救日本的房价,所以日本房地产继续下落。
中国的楼市一方面受经济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因购房人口(25-34岁人口)目前已经达到顶峰了,在年之后将会快速下降。房地产的价格上升如同自行车前行,自行车自身没有动力,自行车的前进是靠人力的支持,房价也是靠人口推动的。如果人口结构出现问题的话,房价也会出现问题。日本在经济危机之后还在2000年出现了购房年龄人口高峰相对缓解房市压力,但中国如果房地产泡沫破裂,前景将比日本还要惨,因为中国的购房年龄人口没有出现高峰,而是持续下降。
中国大城市的房价在2000年以后快速提高,尤其2004年之后,中国的一线城市房价都在不断飙升。2012年中国经济出现危机之后,很多城市房价开始回落,但是北上广的房价不降反升,这是违背规律的,会存在很大风险。
大城市房价上涨的原因,一方面是全国GDP保持10%的高速增长,导致购买力不断提高;一方面是北上广城市人均收入跟农村比差距很大,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口,大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这直接拉升了房价;另一方面年轻劳动力的注入给城市创造了活力,导致城市户籍人均购买力提高,进而导致房价提高。
北京、上海的房价主要在2004年开始提升,这与外来人口有很大关系。1995年之前,北京、上海严格控制外来人口,1995年之后外来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现在北京、上海的外来人口占总人数的40%左右。2000年之后,北京、上海的外来人口开始放缓,到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上海在2015年第一次出现人口的负增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现象。
以前人口为什么流入北上广?因为上海在年人均GDP是全国人均GDP的6倍,北京人均是全国人均GDP的3.5倍,高收入水平跟外地跟农村的差别很大,所以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口。但是在年之前上海的户籍人口控制很严,外来人口无法进入,北京、上海的经济活力跟全国比是下降的。1995年之后高收入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口,提高了北京、上海的经济活力,但是现在即便有外地人口进入北京、上海,由于北京、上海的人口结构已经开始老化,导致人均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不断缩小。2015年上海的人均GDP是全国人均GDP的1.9倍,北京人均是全国人均GDP的两倍,以前有五六倍的差距,现在只有1-2倍,说明上海吸引外来劳动力的能力已经下降了。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东京,之前日本的人口都流向东京,东京的经济活力很高。1967年之后东京人均GDP只相当于全国人均GDP的1.6倍,这时候人口开始从东京往外流。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家乡很穷,而大城市收入是家乡五六倍的话,人们不远千里也愿意出来打工,但是如果大城市收入只是家乡的倍,人们就不愿意出去打工了。因为家乡还有父母子女需要照顾,再加上路费和时间成本,人们就没有必要出去打工了。北京、上海现在还在利用户籍限制控制外来人口,但是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即便是没有户籍限制,再过几年人口也会回流。
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结构,比如伦敦的人口结构从1961年到2011年都相对比较稳定,洛杉矶、芝加哥、凤凰城、纽约的人口结构也比较稳定,有流入有流出,是双向流动,而中国不一样,中国是单向流动,从西部流向东部,从农村流向城市。
中位年龄越大说明经济活力越差,2010年全国中位年龄是36岁,东北为40岁,北京因为有移民为岁,上海即便有移民也有38岁。如果没有外来移民,北京的户籍人口中位年龄已经42岁了,上海47岁,经济没有活力了。如果没有移民,北京、上海的经济会一塌糊涂,即便有移民北京、上海的经济活力也比全国差,吸引外来人口的能力也下降了。
人口在发达国家也和北京、上海一样,也出现人口转移,比如美国之前也是向纽约聚集,所以纽约人口占全国比例不断提高,芝加哥、费城人口也不断提高。1940年左右纽约、芝加哥人口占全国比例不断下降,纽约人口占全国比例从1940年的5.6%下降到年的只有2.6%左右,芝加哥人口占全国比例从年2.7%降至2015年的0.8%。目前我们很多大城市人口还没有外流,当人口外流的时候大城市经济占全国比例也会下降。
目前北京市人口密度2万多人每平方公里,上海人口密度是3万多人每平方公里,我们很多省会城市也都是2万-3万人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目前伦敦、柏林人口密度也只有1万多人每平方公里,纽约只有一万人每平方公里,很多城市大概只有三四千人每平方公里。我们的县城都是每平方公里超过1万人的,比纽约的中心城市人口还要密,事实上当年的伦敦、柏林、纽约也是人满为患,伦敦的人口密度比我们国家的密度还要高。东京当年也是每平方公里三四万人,但是1960年代之后人口不断地往西部的26个市疏散,目前东京整个城市人口每平方公里只有6000人,中心城区也只有1万多人。中国的大城市怎么办,楼市怎么样?一方面中国有可能出现日本1992年的经济危机,房价出现危机;一方面我们购房年龄人口会下降,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减速,中国沿海城市天津、上海、广州等经济机遇下降,中国大城市人均GDP优势丧失,人口吸引力下降,中国的中西部经济将会有所提升。中国城市人口高密度,全面放开二胎之后可以生两个孩子,但是很多人选择不生了,因为生活压力很大,我们应该向当年的东京、伦敦学习,降低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下降,房价也会下降。
4.从统计角度看深圳人口的发展变迁 篇四
从统计角度看深圳人口的发展变迁
11月11日中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其中深圳普查的结果出来之后,几乎让所有关心深圳的.人们大吃一惊:该结果显示,深圳市总人口达70084万人.此后,深圳人口问题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话题,并由此带来诸多被关注的人口话题.
作 者:杨光辉 Yang Guang Hui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厦门大学计统系博士研究生 刊 名:特区经济 PKU英文刊名:SPECIAL ZONE ECONOMY 年,卷(期): “”(4) 分类号:C92 关键词:5.从发展角度看经济形势 篇五
[信息来源:全国工商联-法律部 ] 发布日期:2011-01-27 2011年是全国工商联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 的意见》(中发〔 2010〕 16号精神的关键一年。法律部努力把握“十二五”期间工商联重 点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努力寻找、积极探索、深刻分析工商联法律工作的新特点、新方 法、新路径,理清工作思路,确定工作目标,按照新的标准、更高的要求,切实做好工商联 法律服务工作。主要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 2010〕 16号文件和全国工商联十届 四次执委会议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加强横向联合和纵向引导, 创建工作载体, 搭建 工作平台, 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 紧紧围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 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维护会员企业合法权益、完善商会职能、提 升素质上着力, 为非公有制企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自身素质方 面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服务。根据 《全国工商联 2011年工作要点》 , 结合工商联法律服务工 作实际,法律部 2011年工作要点是:
一、进一步做好参与国家立法工作, 提高工作质量,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的改善。继续做好非公有制经济法治环境调研, 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营 造适宜的外部环境。一是就车船税法、增值税法等若干税法, 开展中小企业税赋状况调查研 究, 了解企业税负情况, 推动政府加大财税优惠支持力度。二是根据新时期工商联发展需要, 开展商会立法的前期研究, 积极参与制定行业协会商会政策法律有关工作。三是加强劳动立 法研究, 参与制定和修改有关配套法律法规工作。四是逐步建立民营企业家和法律专家征集 意见数据库,密切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联系 , 深入了解他们的意愿和诉求。
二、积极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工商联在非公 有制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一是积极 推进参与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工作, 共同研究解决非
公有制企业中普遍性和敏感性的 重大劳动关系问题。二是对各地工商联参与三方机制现状进行调研, 进行商会调解劳动关系 争议试点工作,探索工商联参与调解、仲裁劳动争议的有效方式。三是积极参与厂务公开、班组建设等工作, 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与工会组织就职工工资、生活福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 问题进行平等协商, 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推动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 促进企 业科学发展。
三、积极参与社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发挥工商联协调作用, 完善商会 “调解与仲裁” 职能。积极参与社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将商会调解工作与仲裁调解、诉讼调解相结 合, 在国家司法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的指导下, 努力增强工商联工作的权威性与影响力, 为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新平台与提供依托。一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进非公有制企业民商事
纠纷仲裁工作的基础上, 继续拓展工作领域, 将商会调解与人民法院的 “诉讼调解” 相衔接, 通过典型推介和联系机制的建立探索性的开展工作。二是以巩固试点工作成果, 加大宣传和 培育仲裁文化作为重点, 在全国宣传推广试点工作经验及工作模式。三是继续深入基层和企 业调研, 重点了解非公有制经济专业人士参与仲裁情况、地区民商事仲裁发展差异等制约仲 裁发展的问题。
四、加强法制宣传和培训, 发挥案例警示作用, 努力做好非公有制企业风险管理和危机处置 工作。做好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遵守国家法 律法规, 合法经营, 防范风险。一是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活动, 加强对非公 有制经济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法律宣传、培训工作, 指导地方工商联因地制宜做好法 制宣传,增加针对性,以求实效。二是要在“提炼案例”上着力,分析维权案例,总结企业 风险特征,发出预防警示,引导更多的企业防范风险,避免危机,健康发展。三是按照《关 于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方案》 要求, 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逐步建立民营企业 风险管理信息提供制度、培训制度、风险评估报告和风险管理信息交流制度, 建立危机化解 机制等。四是举办民营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培训班, 邀请政府有关部门、非公有制企业、专家 学者、法律工作者授课,针对现实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法。
五、召开全国工商联法律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 2011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商联法律工作。拟于第二季度召开全国工商联法律工作座谈会, 主要是学习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中发〔 2010〕 16号精神,分析研究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工商联法律服务工作重点;交流各地工商联法律服务工作经验做法, 查找工作中的 不足和问题,讨论落实中发〔 2010〕 16号文件关于法律工作的措施办法,推动新形势下工 商联法律服务工作的创新发展。
六、充分发挥法律委员会在全国工商联重点工作中的优势作用。要继续做好法律委员会为工 商联履行法律服务职能发挥的积极作用。一是认真研究制定法律委员会 2011年工作安排计 划,结合全国工商联 2011年重点工作,发挥法律委员会委员优势,围绕促进非公有制企业 法治环境建设, 开展中小企业税负状况调查研究, 撰写调研报告。二是拟于第三季度召开法 律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发〔 2010〕 16号文件精神、按照黄孟复主席、全哲洙书记在全国工商联十届四次执委会议上的讲话要求, 在委员们调研基础上, 以 “促进 民营企业税收法治环境建设” 为主题, 对调研中的情况和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为营造非公有 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税收法治环境建言献策。
6.换个角度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篇六
丁元竹2010-07-19
摘 要: 从深层次上说,中国当前发展方式的转变决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收入分配、城乡关系、产业结构以
及地区结构的调整,而是一种超越发达国家传统模式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创新。新的发展方式必须对利益分配机制形成新的解释和发展出新的分析框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扩大内需,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服务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症结是: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不合理;在社会领域主要表现为利益格局扭曲,在行政体制领域主要表现为事权和财力不匹配。
关键词: 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资源分配,方式转变
从深层次上说,中国当前发展方式的转变决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收入分配、城乡关系、产业结构以及地区结构的调整,而是一种超越发达国家传统模式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创新。新的发展方式必须对利益分配机制形成新的解释和发展出新的分析框架。
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提出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着力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扩大内需,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服务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症结是: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不合理;在社会领域主要表现为利益格局扭曲,在行政体制领域主要表现为事权和财力不匹配。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绝不仅仅是经济系统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反映出整个发展更深层次的问题。经济发展方式内部的失衡是整个发展方式失衡的反映,解决经济发展方式的失衡必须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中央和地方、国际和国内之间找到一种新的平衡。从理念上,就是要在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等之间找到一种新的平衡。
换一个角度来看转变发展方式会是什么样子?假如我们不是从私人消费,而是从公共消费,不是从私人部门就业,而是从公共部门就业,不是从私人部门,而是从公共部门出发,来看目前正在和将要进行的发展方式转变,会得出什么结论?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确实不容易。这需要创新性思维,需要调整研究问题的视角。缺乏创新思维和研究问题的新视角,或者说缺乏新的理论构架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长期走不出“囚徒困境”的原因之一。一说到消费不足,就说居民消费不足;一说收入分配不合理,就说初次分配领域问题严重;一说发展服务业,就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等,一直在经济领域打转转,一直在制度领域转圈圈。
应当鼓励在经济之外寻求新的发展方式的思路,并给予足够的重视。新的历史时期,鼓励各个学科积极参与重大发展问题的思考与讨论,无论对于发展本身还是对于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都将是幸事。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009年12月27日刊登了赫德森研究所经济政策研究室主任、商业顾问欧文·施特尔策的一篇文章,题为《贪婪的银行家重惹阶级斗争之忧》。施特尔策在文中说道,“2009年是经济学家溃败的一年。他们未能预见世界金融体系近乎崩溃的局势发展,自然无助于加强一贯宣称经济学是另一门科学的骗人说法。它现在不是、过去不是、将来也不会是。但是,很多经济学家自称他们的模型反映了现实,市场始终按照绝对理性的消费者提供的完美信息运转,而消费者又受到能够计算平衡量风险的放贷者的迎合。经济学教育机构的学生以及研究以经济行为为基础的文化的学生专心于大量数学计算之中。经济学仍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但是前提是必须由实践者进行重大反思,而且不能代替研读伟大的经济学家的作品的细心读者能够发展的那种有用的常识”。根据我的理解,施特尔策对经济学的批评也许过于尖锐,但是有两点是值得思考的:一是经济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具有无比的解释力和预见性。二是不管什么样的经济学理论,不管是谁的理论,都必须具备经验和事实基础。在经历了这场几十年未曾发生过的危机之后,给其他理论和学科一定的话语权,并与经济学一道来解释这个日新月异、令人捉摸不定的世界可能会更实际、更恰当一些。公共部门和社会领域的理论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们是近几个世纪,特别最近一个世纪公共领域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反映。
二、资源分配不合理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问题
在探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学者们对于现实发展道路的思考甚至是质疑,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以促使我们去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离不开社会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这是因为资源分配不合理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问题。
美国学者马克·布莱思(Mark Blyth)在研究和总结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与经验后指出,“市场和政府时时处处都是相互重叠、不可或缺、相互排斥、并具备生成能力。作为一种制度,资本主义在政府提供审慎监管的环境中能够获取的最蓬勃的发展,美国资本主义也不例外。在政府和市场之间保持何种程度的平衡是一个需要由不同国家来确定的一个政治问题”。有类似思想的人不止布莱思一个人。本世纪以来,不少学者都在这个领域展开了探索。从更加宏观的角度考虑这类问题的人数不胜数。例如,2006年美国著名记者托马斯·L·弗雷德曼(Thomas L Friedman)的《世界是扁平的》(The World is Flat)和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大前研一的《M型社会》都深入探索了这个问题。在《世界是扁平的》的一书中,托马斯用“扁平”阐述了当前正在进行着的全球化特点,以及新的技术革命对当代带来的深刻影响。而《M型社会》则观察世纪之交,日本社会逐渐形成的一种两峰结构:收入高的小部分人和收入低的小部分人,各居收入群体两端,而且两个群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如同M型一般。如果大前研一的《M型社会》的观察是成立的,那么,有一系列的问题值得人类回答,而且必须回答。这些问题核心是围绕着市场、社会和政府的关系展开的。中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也绕不过这些问题。
政府和市场之间平衡的核心是分配制度及其服务体系的设计模式。我们已经看到,不合理的分配模式造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消费不足或没有能力消费,而人数极少的团体进行奢侈消费。这种消费不足和奢侈消费不仅表现在一个国家之内,也表现在世界范围内,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市场机制造成了目前微观
结构与宏观结构的趋同性、雷同性。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进一步讨论。其深层次原因是市场力量缺乏制约,或者人们赋予它绝对的地位。
这场危机之后,我们不能再循规蹈矩,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方式。如果从过去30年中国采取的追赶模式以至后来形成的与发达国家雷同的发展来讨论问题,从深层次上说,中国当前发展方式的转变决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收入分配、城乡关系、产业结构以及地区结构的调整,而是更加深层次的创新,一种超越发达国家传统模式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创新。美国历史学家龙多·卡梅伦已经看到了发达国家问题的症结所在,“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不同个人、社会集团和国家之间的不均衡-是经济发展问题的症结所在”。而这个问题之所在,就是我们长期追随的经济体制机制。新的发展方式必须对利益分配机制形成新的解释和发展出新的分析框架。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没有先例可循。
三、始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保持清醒认识
我们的基本观点是,除了人口和劳动力总量是根本问题外,造成中国当前消费不足和就业困难的其他问题是,公共领域的消费不足和就业机会缺乏,基层公共领域不发育或者是发育不良,以及行政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不到位。
形成这种局面理念上的原因,一是对政府改革的方向缺乏明确地认识,尤其是不能把握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责任内涵。二是对社会组织的作用认识不足。三是夸大市场化的作用,混淆了市场和公共领域的边界,纵容市场跨越边界进入不该进入的公共领域,而不给社会组织足够的发展空间。
我在2003年曾经对2010年做出了一个预测,提出了三种情景分析,现在摘录其一:
“沿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预定目标稳步前进:这个过程产生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有力的国际环境、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能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和有效治理,我国大多数人民不分地区和城市,不分乡村地都能在发展中获益。技术开发与传播--一方面它将通过技术开发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方面的差距,提高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含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转型,加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它将通过技术开发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危机或公共
卫生危机,缓解人口和资源压力。经济增长可以广布财源,提高人民收入和福利,经济增长的前提是要解决目前存在银行不良资产和国有企业低效率问题。社会发展是保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及时处理和消除社会差别(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和贫富差别)、扩大居民的就业,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将为我国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基础,并保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治理在国际和国内都需要的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善治,即政府在处理国内公共事务和国际公共事务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制度安排,使国家面对的内部和外部的公共事务和公共危机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解决,国内和国际冲突大幅度减少。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只有少数地区和居民无法从中获益。”
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2009年至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表明中国正在沿着第一种情景前进,即沿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预定目标稳步前进。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我依然坚持7年前的观点。只是这里我想把这个愿景再具体化一些: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产生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能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和有效治理;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来提高综合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还产生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共服务得到全面提升,在提升过程中实现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改革完善,扩大公共消费和就业,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上述两个过程的核心手段是社会体制和行政体制的进一步创新。
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不仅仅是更多地提供公共产品,减少对经济生活和经济运行的干预,更是一个包括人财物等资源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按照社会需求合理配置的问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使提供公共服务的地方政府拥有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要使地方政府拥有更多的公共服务资源必须加速行政体制改革,包括税收体制改革和人事体制改革。通过财政体制改革使地方政府拥有更大的财力,而不至于陷于土地财政;通过人事体制改革使地方政府能够按照公共服务需求配置人力资源,这样也就缓解了就业压力,从而为大中城市的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提供更好的宏观环境。
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应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有序的基础上,在宪法和各类法律法规范围内,从满足居民的社会需求出发,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消除或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出发,保障人民的福祉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鼓励政府、社会组织,甚至包括私人部门处理社会事务,参与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解决社会问题的活动。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必须考虑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的统一。从改革的目标来看,就是如何在社会目标和经济社会目标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和协调;从改革行为来说就是如何在各个利益群体之间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所以,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还需要各个利益群体的参与。
四、创新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理论创新
当西方国家把中国放在一个世界大国位置,不管是重视也好,捧杀也好,中国都需要清醒。因为,它在过去30年走过的基本是一条追赶的道路。如果它想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真正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就必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有自己的发展理论,一种不同西方于发达国家在起步时所遵循的发展理论,具有21世纪特征、代表人类新的发展方向的理论。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不禁要问自己,中国要成为一个世界大国,我们在理论上准备好了吗?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指导思想上,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奠定了中国走向自己特色道路的理论基础,这是根本性的。仅这一点,就足见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智慧。
但是,中国理论界,中国的经济学、社会学、管理科学等等,还没有脚踏实地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问题,来重新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式、研究方法、研究内容。面对发展模式的选择,理论界应当联系实际、与时俱进。
7.从产业结构角度看东北经济的衰落 篇七
现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是当年满族人的诞生地,即原来的女真人民族。而在满族人统一中国,建立清朝后,他们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即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人烟稀少的东北三省,他们大力建设,也迁移人口来这里,也就是几乎持续了百年的“闯关东”。
而在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之后,占领东北后,把东北作为他们的战略前沿,并大力发展了东北的经济,从20世纪开始,东北的经济开始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这期间主要是日本经济的侵略输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北经济已经初具规模。直到新中国成立时,东北经济已经占据全国的半臂江山。
新中国成立后,加上对苏采取的友好政策,及前苏联的工业支援,中央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开始把占全国主要地位的东北经济进行了完善。对东北经济的投入,占全国的比重要大一些。这主要出于当时东北经济工业基础好,加之前苏联的因素。东北经济的发展,又一次地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第1~2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指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东北迅速地成为国家的重化工业基地。当时东北的汽车、石油、煤炭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电站成套设备占全国的1/3,冶金设备占全国的1/4,机车车辆占全国的1/4,机床产量占全国的1/3,不仅拥有发达的冶金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制造工业,而且拥有十分发达的林业与农业,形成了国家重要林业基地与商品粮基地。也正因为东北的高速发展,东北的经济也支援了全国的经济建设。可以说,东北经济曾经支撑了整个中国的经济和建设,曾有人将其戏称为“共和国的长子”,但如今东北经济持续几年在全国经济增长中处于倒数几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东北从盛极一时的“共和国的长子”变成如今“滑铁卢”呢?
经济学家们有着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是由于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加剧、人才流失,有的人认为是因为东北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还有的人认为是体制的原因,等等。但笔者认为,以上可能都是东北经济衰落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笔者认为,东北的产业结构不均衡才是东北经济衰落的根本原因,而其他原因都是由东北产业结构不均衡造成的表层原因。
二、东北经济衰落根本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东北的产业结构中重工业、农业占据比重较大,轻工业比重过小,这也使东北经济发展处于不利地位。一般来说,重工业、农业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见效慢、产品利润率低的特点,而轻工业具有投资小、建设周期短、见效快、产品利润率高的特点。轻重工业的产业特性决定它们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中具有不同的优势。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重工业和农业的产业优势及特点能够依靠国家计划得以保持与发挥,因为它直接服从于国家发展计划目标及长远利益要求,而不从属于市场竞争获取利润最大化原则。但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中,它们显然就远不如轻工业能尽快地适应市场竞争,获取利润最大化要求了。
但东北经济正是以能源业和制造业等重工业产业为主,农业为辅,轻工业占据比率最小。能源业石油、化工受全球价格因素影响,装备制造业大部分产能过剩,比如钢铁三分之二过剩,汽车业也过了拐点,这几个主要行业受影响,东北转型升级未能成功,又没有别的新兴产业发展,在这一轮经济发展中出现下行是必然;同时农业方面,国际低价粮对我国的粮食价格造成很大冲击,粮食高价(相对国际低价粮)难以长期维持,地方存储压力增大,可以说农业发展遇到困难也极大地影响了目前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了支援国家的建设,造成了东北的工业结构单一,主要是资源型产品和工业品,这使得东北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中时时处于风险之中。过去十几年,不论是石油、煤炭、粮食、木材等原材料,还是钢铁、机电产品等工业品,每一次市场波动,都会形成蝴蝶效应,在东北大地产生巨大的波澜。东北产业结构的单一和不均衡,造成了东北体制转型困难;进一步造成东北人意识趋于保守造成人才流失,人口老龄化加剧;造成了东北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加剧;等等,而这些问题共同造成了东北经济的断崖式下跌。
(一)东北产业结构不均衡对经济体制的影响
1、从产业结构来看东北经济体制转型。东北地区长期以来的产业结构便是以重工业为主,而由于这些重工业产业几乎都属于国有企业,这造成了东北经济体制转型的困难。即使由于当年的国企改革使一部分国有企业变成了民有企业,但在东北地区,国有企业仍然占据着较大的比例。而这样的体制特点,使得长期以来,东北经济的体制性弊端和结构性弊端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国有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他们掌控了大部分的社会资源,但是却低效地运转着;到如今,甚至许多国有企业的员工工资需要靠银行贷款来支付;而作为市场经济表征之一的非公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比例极低。有人说:“直到今天,东三省仍存在三个不相信:不相信市场的力量,不相信民营的力量,不相信中小微企业的力量。政府仍青睐于大项目、大投资、大央企,民营企业根本不入法眼”。这充分说明了国有经济在东北地区的地位,而东北的许多国有经济只是维持着发展,很多已经不再为国家创造利润,甚至还需要国家给予补贴和银行贷款才能运转。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拉低了东北的经济发展。
2、从体制转型困难来看东北人的思想。多年以来,东北地区的经济体制转型困难造成东北以国有企业为主。计划经济时期,甚至是改革开放后,生活在东北的人们几乎都以成为国有企业的员工为荣,那时称其为“铁饭碗”。而如今东北地区的官员、教师等很多能影响东北居民思想的人几乎都是从那个时期过来甚至深受其父母思想影响,所以东北人的思想普遍趋于保守。据笔者了解,在高校中,大多数的东北学生的就业第一准则就是考公务员、进入国企、进入事业单位,第二准则也是进入企业、外企等,很少的东北学生选择去自主创业。而南方地区,由于土地较少和多年市场经济对他们思维观念、意识形态的影响,意识形态比较活跃,比较善于创造。在笔者就读大学时,就发现有来自南方的同学在校期间就开始考虑未来要做什么样的生意。这是东北地区和南方发达地区的大学生自己的差别,而一个地区的大学生群体便代表着这一地区未来的发展水平,由于东北人民的思想、意识形态趋于保守,这使得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东北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3、从东北人思想保守来看东北人才流失。东北人思想保守,喜欢进入一些“铁饭碗”类型的企业工作,如靠公务员、进入国企、事业单位等。但由于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单一,所以国有企业的类型也很单一,许多东北大学生在毕业以后无法找到自己对口专业的国企,这使得许多东北地区的人才外流。同时,由于东北地区国有经济的低效运转,使得东北地区的工作水平较低。而东南沿海地区及各经济特区由于在改革开放中享受种种优惠,率先进行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成为全国高收入及高物质利益地区,与东北地区的较低收入及较低的物质利益待遇形成巨大的反差,巨大的收入差距对东北地区的人才形成强大的诱惑与吸引,造成东北地区人才的大量流失。又由于东北人的思想趋于保守,在人员晋升方面比较考究资历,许多年轻人无法接受,这也使得东北地区大量的科技、管理等人才外流。人才流失是东北经济建设最大的损失,也是造成东北经济落后的重大因素。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竞争归根结底为人才的竞争。东北地区人才的大量流失,使东北经济失去了活力,造成了东北经济的衰落。
4、从人才流失加剧来看东北人口老龄化。东北地区大量的人才流失,其中占据较大比例的是青壮年的流失:大量的工人由于受到南方收入水平较高的吸引而外出打工;大量的高学历人才由于东北体制、思想保守、资历等问题而离开东北。这些青壮年的流失使得东北的人口老龄化加快。到2015年,东北的老龄人口比例已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造成社保负担比较重:全国(平均)大概是三个在职职工养一个退休的老人,而我们东北地区大概不到两个在职职工就养一个退休的老人,这是人口结构上的负面影响。而因为年纪大的人们更加趋于保守的生活,不希望一辈子的生活发生太大的变化,所以东北地区的人口的老龄化使得东北的经济也趋于保守,思想趋于保守,不愿意改变,因此造成东北经济的下滑。
(二)东北产业结构不均衡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东北长期以重工业作为支柱产业,而这些支柱产业成功建立在东北是由于东北曾经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区,所以这里才能成为当年的“共和国的长子”。但由于多年以来,东北一直支援中国的建设和其他地区的发展,长期为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提供着廉价的初级工业品和各种资源,如今许多城市的资源已经濒临枯竭甚至已经枯竭,支撑着东北经济的重工业也面临困境,许多国有企业甚至已经开始亏损。同时,由于多年来东北以资源和重工业等的发展为基础,而重工业产品的生产制造都是会对环节造成污染的,又由于当时人们没有意识到要对环境进行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东北地区的环境污染较大,这也为东北产业向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转型造成了障碍。
三、结语
综上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之所以相对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东北产业结构的不均衡造成了东北经济体制转型困难、资源枯竭和环境的污染,而东北经济体制转型困难造成了东北人思想趋于保守、造成了东北人才加速流失、造成了东北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这些问题共同造成了东北经济的衰落。所以笔者认为,造成东北经济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东北产业结构的不均衡。
参考文献
[1]刘柏.对东北经济衰退的深度解读.人民论坛,2015.
[2]仲大军.东北经济的问题及出路.开放导报,2003.
[3]李克.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软环境理论研究.吉林大学,2010.
[4]崔明轩.东北经济增长乏力原因与对策分析.沈阳干部学刊,2016.
8.从经济学角度看文化产业体系改革 篇八
摘要: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体系改革发展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前进。本文重点围绕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文化产业建设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市场经济环境中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并相应地提出了文化体系改革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文化产业;市场经济;改革
1 文化和文化产业化
1.1 文化
现代的学术理论研究中,对于“文化”的定义阐述具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之分。“文化”在广义上的定义是指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物质及精神文明的总称,并重点指代精神文明。而从狭义上来看,“文化”特指包含社会主观意识形态等内容的认知,涉及领域众多,包括思想道德、艺术、文学、宗教、哲学、政治、科学技术、风俗等。
1.2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化形成的前提是以文化为内涵的系列产品实现商品化。一旦进入商品制造和流通阶段,无论是无形状态还是有形状态,文化商品都首先具备独特的属性,包含长期劳动过程的积累,同时凝聚制造者的艺术灵感。文化商品与其他在经济市场环境中存在的其他商品都是类同的,他们必然结合了具体的体力与脑力劳动,从而创造了商品的社会流通属性,也创造了商品的必然价值。既包含体力劳动影响下的使用价值,也包含脑力劳动影响下的价值。文化商品的创造者们通过商品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从而获得了必要的劳动补偿和报酬,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的构建与发展。
2 市场经济环境中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2.1 文化产业提升经济发展魅力
我国经济已经步入了新常态发展的关键性阶段,无论是哪种工作领域的人们都开始认识到文化作为精神化的社会财富。企业从最初的盲目寻找发展模型追求规模扩张和经济利益,到现在积极构建自有企业文化,定位市场角色。这正是文化的力量在其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无法忽视文化这样的软实力,帮助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帮助企业牢牢抓准当前和未来的市场发展动向,把握机遇,立志创新走文化兴企之路。成熟的文化产业包涵文化内容、技术力量、公共服务、运行资本四项最为核心的要素,他们在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过程中,文化内容激励着社会不同形态的物质需求,技术力量左右着实体经济的产业发展形态,运行资本的规模和具体分配决定着当前市场的发展规模,而文化产业的公共服务项目则成为了决定企业创造事业的成败关键。通过文化产业的调整和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企业发展更加灵活,在机遇与挑战中寻求最佳定位,展现自己茁壮成长的魅力。
2.2 文化推动市场经济稳定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离不开文化商品的制造和流通,大多数的文化商品都属于公益性的公共产品。文化服务机构的设立,也可能仅仅是作为面向大众群体的非盈利性组织,意在丰富大众的日常生活内容。当然,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的产物,文化又具有经济产业的本质属性,对于积极投入到文化产业发展的企业而言,企业能够正常通过产品的投入和产出过程进行必要的核算和循环,从而保障企业的顺利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所赋予的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并且在不断的融合中影响着社会发展众多领域。现阶段,人们通过各种政策扶持和必要的项目规划加强对文化产业理论和实践,积极探讨对当前文化产业体系进行必要的完善与革新,是实现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手段。
3 文化体系改革的具体策略
3.1 文化体系的改革首先需要相关政策的扶持
(1)律法政策。国家和区域都应该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条例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与改革,通过法律更为规范和强制的形式,确定文化产业框架与基本制度,形成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法,构建必要的文化体系改革基础。
(2)财政政策。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改革,都应该确保经济5000年的文化历史在新时代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又要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跨越,确保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并获得来自于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收益。国家应该从财政政策上持续加大开设专项基金等方式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同时鼓励区域性财政自理,强调对财政扶持政策的创新。利用经济发展的相关原理,探索现代金融工具运用于传统财政手段的新模式,实现在经济市场运行中盘活财政资金,缓解文化产业相关企业在资金上的融资难题和周转困局。
(3)税收政策。文化的创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补给,因此带来的科技税收比例也在相应增加。应该不断完善文化产业中关于科技创新面的税收政策,既要鼓励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又要灵活全面地控制科技成果实现文化转变的税收增值。在文化产业中,微漫产业、数字电视等新兴事物应该享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才能更好地支持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必要地提升国民经济汇总的非营利性文化组织、公益性文化产业在社会发展的地位,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一定的照顾,减轻负担,推动公益建设。而涉及国家战略的相关文化产业,要积极重视,在税收政策上也应该立项专收,在支持战略性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同时带动外围产业发展。
(4)人才政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注入和培养。对于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积极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整合培养基础资源,合理控制人才培养规模和形式,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无论是宏观面的调控,还是微观面的实践,都要推动人才培养达到产业发展的标准。对于本土人才要积极培养,对于未来人才的引进和吸纳,也要在政策上有所重视,构筑引进基金,妥善解决人才交流和引进中的困难问题,尽可能实现对于高级人才的引进,确保文化产业体系改革中的技术把关和落实保障。
3.2 区域文化产业应建立城市群落中心文化产业体系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地域经济而言,能够提供必要的精神文明服务,实现在艺术文化的氛围下的信息获取,并提供必要的娱乐休闲,城市的发展既需要经济指标的增长,也需要城市精神的强化。城市文化产业的建设与改革能够影响当地的市场经济、科技发展、政策法规等多方面发展。对于全面发展地域经济的各区域而言,应该确保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速度相互统一协调。当前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必要吻合消费全球化的背景,应该积极建立以城市群落中的中心地带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体系,在这样的产业形成和带动下,必然能够融合更多的资源和条件实现文化振兴。
3.3 产业改革离不开深化广播影视文化工作
文化产业中,广播影视的发展与人民群众更为贴近。既帮助民众休闲娱乐,又能够获取足够的外界信息,成为群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文化产业体系改革过程中,也要不断从几方面来深化广播影视文化工作。首先就是抓准品牌,呈现精品战略。广播影视节目应该算是推广较为成功的文化商品,只有突出更符合国家发展特征、彰显民族魅力的精品节目才能有利于广播影视的文化发展。其次,重视文化惠民,健全公共服务。应该加大对能够为民众带来更多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和场所的建设投资,提高文化设施的建设规模,举办加深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的民众联欢。第三,建立更为有效的文化演艺联盟,带动整体的演艺品牌发展。完善各种演艺文化的票务系统。
4 结语
文化产业体系改革,是现阶段我国实现市场经济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应该在体系改革中不断立足实际,创新开拓。同时要不断推动本土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并借助文化影响扩大在国际市场经济竞争中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刘奕.文化创意产业:内涵、效应与政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3).
【从发展角度看经济形势】推荐阅读:
从科学学的角度看传统工艺的发展09-18
Aqlfbm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文库10-05
从医生的角度试论如何保证医患关系和谐发展07-14
从营销角度看阿凡达07-22
从法律角度看依法治国09-08
从教学的角度看“末位淘汰制10-10
从职业角度看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11-08
从哲学的角度看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08-27
从目的论角度看英语电影字幕的汉译策略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