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的教学设计(共11篇)
1.彩虹的教学设计 篇一
美丽的彩虹
新桥小学
高远丽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
2、会写6个字,能按比顺写字,写得正确、端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讨论交流,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认13个生字。
2、会写6个字,能按笔顺写字,写得正确、端正。难点:熟读课文,讨论交流,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一、教学准备:课件
二、教学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读通课文
1、认识“虹、晴、神、遥、仙、戴、顶、滑、颜、淡、空、定、巨”13个生字,通过课堂练习对生字的认识进行巩固。
2、正确朗读词语和短语:彩虹、雨过天晴、神仙、遥远、戴上、顶上、滑下、颜色、越来越淡。
3、能给“空、丁、定、七、巨、色”组词,并做下笔记。通过孩子自己观察、师范写,描红达到会写“空、丁、定、七、巨、色”,并写得正确、漂亮,其中“
七、巨”的笔顺需要特别强调学习。
二、读顺课文
1、知道诗歌一共有6个小节,标出小节数。
2、知道文章的结构是:第一小节写雨过天晴彩虹出现。第二小节至第五小节写了丁丁、冬冬、小弟弟、小妹妹对彩虹的想象。第六小节写了彩虹渐渐消失。
三、读懂课文,(写什么?怎么写?初略的理解)
1、指导学生用横线勾出丁丁、冬冬对彩虹的想象,用波浪线勾出小弟弟和小妹妹的提问。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彩虹图片,并认读“彩虹”这个词语。师:看,这是什么?(彩虹)(1)谁会读?(2)谁再来读?(3)全班齐读“彩虹”。
2、引出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关彩虹的小诗,齐读课题。(2)什么样的彩虹?再读。(3)美丽的什么?再读。
二、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有哪几个小朋友在谈论彩虹?
2、交流
三、学习生词,为进一步落实读通、读懂课文做铺垫
1、小声自读生词(课件带音节出现词语)神奇
遥远
神仙
戴上
顶上
滑下
颜色
天空
一定
巨大
颜色
师:学会了课文中的生字,再学课文就简单了。这是本课的生字生词,小声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
2、小老师教读生词。
哪位小老师愿意来教教这些词语?(生字字音拼读一遍,孩子齐读两遍)
3、去掉音节读生词。(可以齐读,可以分组读,可以开火车读。)师:
4、落实生字字音
(1)去掉音节读生字。(出现所有的生字。不带音节,一类和二类)虹 睛 神 遥 仙 戴 顶 滑 颜 淡 空 定 巨 色 七 丁
师:把生字从词语中抽出来,还会认吗?自己试试。(2)落实会认的字的字音目标。(注意字正腔圆)虹 睛 神 遥 仙 戴 顶 滑 颜 淡 A.认读会认的字。
师:这是要求会认的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B辨析“睛”和“晴”,“淡”和“谈”根据意符来区分。师:孩子们,“晴”和以前学的哪个字很像?(睛)师: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孩子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请再看“淡”和哪个字又很像呢?(谈)它们有什么不同?(“谈”是言字旁,和说话有关。“淡”是三点水。)C认读生字表中的二类字。
师:现在请孩子们用铅笔遮住认字条上生字的读音,和你的同桌一起读一读这些生字。
(3)落实会写字的读音、扩词
师:本课有6个字要求我们会写,先读一读。A.读字音。
B.扩词,并完成笔记。
口头组词:(包括字序在前的,在后的,三字的,四字的。)比如:空:空中、空气、半空 丁:布丁 肉丁
定:一定 定时 定点 七:七个 七只
巨:巨大 巨人 色:白色 黑色 完成笔记。
(4)完成题单第一题。
5、识记会写的字:空、丁、定、七、巨、色(1)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A、上下结构的字:空、定、色
空:上面一个穴宝概,下面一个工
定:上面一个宝盖头 色:刀子头加一个巴(指导三个生字的部首笔记)B、独体字:丁、七 C、半包围结构:巨
巨:(落实笔顺,以及第二画是什么,解决知识的难点和易错点)(2)“四体并用识记法”识记生字,眼看手写脑记口念(3)课堂检测:我念,你写。师:“空”上面一个,下面一个
“色”上面一个刀子头,下面一个巴。“巨”的第二画是„„(横折)
6、指导书写会写的字。
(1)观察字形。(关键笔画:压线、起笔和收笔)(观察——跟老师板练——书上描红——独立写一个)
空:起笔的点压竖中线,下面的竖压竖中线。
定:起笔点压竖中线,下面的竖压竖中线。
色:起笔撇从竖中线起笔,写在左上格,最后一比竖弯钩要写得长。
巨:起笔的横写在竖中线的上面的中间。丁:竖勾沿着竖中线写。
七:横从左下格起笔,穿过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的地方,竖弯钩的竖压着竖中线写。(先完成的孩子读生词,读了生词可以将生词带入课文,小声读课文。)
四、读通、读懂课文
(一)读顺课文
1、快速标记小节序号
现在,生词要回到课文中去了,孩子们,拿起铅笔,先给课文标出小节序号。
2、订正
诗歌有几个小节?(有六个)老师检查是否都标注好了
(二)读通、读懂第一小节
1、自读第一小节
师:请孩子们自己读一读第一小节,想一想彩虹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2、生汇报。
3、齐读第一小节。
(三)读懂第二至第五小节
师:自己读一读第2小节至第5小节,边读边思考:丁丁和冬冬说彩虹是什么?小弟弟、小妹妹分别提出了什么问题?
1、读懂第2小节 师:丁丁说彩虹是什么? 汇报交流
丁丁说:彩虹是一座神奇的桥。在哪个小节?第几行?横线勾出,齐读。
2、读懂第3小节 师:冬冬说彩虹是什么?
冬冬说:彩虹是一条美丽的项链。在哪个小节?第几行?横线勾出,齐读。
3、读懂第4小节 A了解小弟弟的提问 师:小弟弟问的什么?
小弟弟问:如果从彩虹顶上滑下会是哪里?能不能到太空人的家? B用波浪线勾出小弟弟的提问。C男生读 D女生读
4、读懂第五小节 A了解小妹妹的提问 师:小妹妹问的什么? 小妹妹问:
B用波浪线勾出小妹妹的提问。C一、二大组读 D三、四大组读
(三)读通、读懂第6小节(1)引读第6小节 齐读第6小节
(四)齐读全文
五、结尾:孩子们,美丽的彩虹到底有多美,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
美丽的彩虹
神奇的桥
雨过天晴
白云中间
美丽的项链
《美丽的彩虹》教学反思
《美丽的彩虹》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图文兼美的儿歌,写雨后彩虹挂在天空,通过丁丁和冬冬的诉说以及弟弟和妹妹的问话写了彩虹的美丽,大自然的美丽。课时安排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的目标主要为三大目标:第一,读通课文。第二
二、读顺课文。第三、读懂课文。第二课时的目标主要为第一、有感情地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彩虹的美丽与神奇,再通过自己的感悟带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讨论交流,体会彩虹的美,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诗歌语言的美。
在第一课时中,我们通过老师的范读,让孩子进行了听读识字,又有孩子自学,小老师教读,分组读,同桌考读等多种形式的识字,并把字按照从词语到单个生字的学习,又把生字按照1、2类混合学习,2类生字学习,1类生字学习,环节清晰,层次分明,并最终通过课堂练习考察生字的学习情况,老师进行了面批面改,而且立即评讲,对孩子的生字学习进行了有效地巩固。在读顺与读懂环节中让孩子动笔进行了阅读中有效的勾画,让孩子初步读懂了课文诗歌的内容。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我们的孩子的每节语文课都是充实有效的,课后都是轻松愉快的。
2.彩虹的教学设计 篇二
一、不走过场, 保证朗读的时间
汉语的音乐性强,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 决定着汉语教学必须以朗读为主, 这是我国几十年语文教学积淀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认识存在偏颇, 以小组合作交流为主的课堂表现形式大肆成风, 很多时候, 学生刚匆匆地浏览了一遍课文, 甚至在多数学生还没有把课文读准确的情况下, 就进入了小组交流讨论的环节, 导致学生或漫无目的地乱说一气, 或面面相觑, 不知所云, 看着热闹, 实则是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 形成了语文教学不读或读得不多的怪现象。因此在语文课上要给朗读留下充分的时间, 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晰、不读破句、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让每个学生都读完读好, 切不可作个读书的样子, 草草过场, 像叶圣陶先生所批评的那样“随口念一遍”就算了。还要给读后评价留下时间, 让读完之后的学生能对自己的朗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二、坚持范读, 唤起学生的感情
曾经, 老师的范读是课堂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但是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 动画式的演示课文内容, 或播放课文录音渐渐取代了老师的范读。其实, 这种做法还是有待商榷的。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师的现场范读十分重要。教师有感情地范读, 能准确地传情达意, 震撼学生的心灵, 使之产生积极情感, 引起情感共鸣, 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能力和丰富敏锐的感受力大有好处。特别像《再见了, 亲人》和《七律长征》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和诗歌, 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 甚至结结巴巴, 就无法使学生体会到朝鲜人民与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更不能感受到诗歌所表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和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师出色的范读不但可以为学生正音, 还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唤起学生的感情。范读传递着教师本人的态度, 范读时的鲜明的爱憎和情感趋向, 强烈地影响着学生。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学《周总理, 你在哪里》时, 范读全诗, 感情真挚, 语调抑扬顿挫, 富有表情, 节奏快慢有致, 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总理的深沉思念和无限的热爱之情。学生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 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之中。为了达到以上目的,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首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只有这样, 才能感染学生, 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三、目标明确, 教给朗读的方法
在语文课程中, 朗读作为一种阅读技能, 其自身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但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它又与各种语言学习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而, 教学中要在把握好课文朗读训练总体要求的基础上, 结合具体篇目, 将训练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再在朗读的方法上加以指导和训练。当前很多教师, 因为怕在课改中被评价为穿新鞋, 走老路, 所以上课时该讲的也不敢讲了, 该指导的也不去指导了。作为教师, 有时候直接“告诉”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 就必须依据教材, 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如结合具体课文, 告诉学生朗读时语气语调要恰当, 表示疑问、愤怒、惊奇、命令、号召等句子, 语调要前低后高, 表示肯定、沉重、感叹、请求等句子, 朗读时语调要前高后低;注意语法停顿, 即注意把句子当中的各个成分读完整, 不可打乱。注意逻辑停顿, 即在为了突出某个词, 让读者更好地领会其意思时, 可在这个词后稍有间歇;朗读感情热烈、气氛紧张、欢乐愉快的句子时, 速度加快。朗读沉郁、凄凉的句子时, 速度可适当放慢等。就文体来说, 要让学生大体了解诗歌、散文怎么读, 寓言、童话、说明文怎么读等, 使学生尽快掌握方法, 少走弯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精心设计, 选择朗读的落点
朗读一定要与点拨精讲相结合, 再好的朗读也绝对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朗读必须与启发式的精讲精评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在朗读教学中, 教者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句段作为落点, 展开训练指导,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提高朗读训练的成效。比如选择停顿难读的句、段:课文中某些长单句、复句、句群或段, 停顿比较复杂, 不易把它读流利。特别是小学阶段, 学生理解能力有限, 这就需要老师的朗读指导, 划分节奏、层次, 注意断句、语调、停顿。尤其是诗歌、词等古文, 节奏划分、语调停顿更重要。反之, 就会导致对文意错误理解;选择感情浓烈的句、段:课文中某些句段, 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某方面强烈的思想感情。比如《怀念母亲》一文中“我在国内的时候, 只怀念, 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到国外以后, 在我的怀念中增添了祖国母亲。这种怀念, 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以后也没有断过。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 一直伴随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这句话要求学生体悟作者对祖国母亲和亲生母亲的无限眷恋和思国之情;选择含义深刻的句段:课文中部分句、段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或者蕴含了某方面的哲理, 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思考、讨论, 才能理解、领悟。
总之,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必修课, 没有朗读的课只是一般的“课”, 它不是美的语文课, 或者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老祖宗“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的优良传统, 让朗读贯穿于语文课的全过程, 使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热点和亮点, 成为语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切入点, 让琅琅的读书声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霹雳彩虹。
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必修课, 没有朗读的课只是一般的“课”, 它不是美的语文课, 或者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3.《彩虹字的制作》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 任务驱动 《彩虹字的制作》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动画设计与制作Flash》课程是我校目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节内容“彩虹字的制作”是第三章“遮罩动画”之任务三的内容,是遮罩概念的运用,是Flash非常重要的基础内容。本任务的案例是相对复杂的遮罩动画——连续无间隙的循环遮罩,播放动画时,五彩缤纷的色谱带透过“彩虹文字”徐徐飘动,遮罩下的图案是连续不间断变化运动着的,显得生意盎然,能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从而达到巩固遮罩概念、深化遮罩的运用目的,为后续动画制作打下技术基础。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多数同学对动画学习比较积极、主动,喜欢尝试和摸索。前面学习了遮罩的概念,通过完成相关任务,加深了遮罩概念的理解,加上本课任务画面优美,对教学有利。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薄弱,且对较复杂动画制作缺少耐心,美学基础薄弱,要按质量完成本课任务有一定难度。我本节课准备采取漂亮任务刺激学生的眼球,启发学生思维,驱动学生主动探究制作技巧,达到掌握技能、巩固概念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旨在让学生加深理解遮罩概念,巩固强化技能,此设计在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巩固遮罩概念,在理解遮罩原理的基础上,运用遮罩技术创建动画。
2.能力目標:利用遮罩技术创作技巧,结合层的概念创作遮罩动画《彩虹字》,并能够在作品中加上自己的创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主动探究学习的意识,通过小组协作引导学生自觉集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由于本任务中遮罩层与被遮罩层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彩虹文字效果是由单个遮罩层与多个被遮罩层构成的,遮罩层和被遮罩层中的对象是变化的,较难理解。因此,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协作等方法完成任务,用精美的任务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演示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通过探究与协作任务,鼓励学生在设计时增加个性内容。
五、课前准备
利用塑料泡沫板制作二张教学道具(一张为七彩色块,一张为可活动的模拟遮罩),制作任务作品样本,准备课堂评分表等。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后记
1.本课采用任务驱动与探究相结合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充分体现了创新教育的特性。
2.以唯美样本为导引,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兴趣,并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自主设计能力的引导,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理念。
3.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生讲评相结合体现了过程式考核的设计。
4.《美丽的彩虹》教学设计 篇四
《美丽的彩虹》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小诗,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感悟诗意,我设计了读、说、问、画四个教学环节。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体会语言是如此的美、大自然是如此的美、生活是如此的美。说:激发、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把读中悟出的彩虹的美说出来。问:让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向彩虹提问:你还想向彩虹提什么问题吗?画:让学生动手画出心中的彩虹,让课堂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以读为主,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交流,从中培养搜集资料的能力,把有限的课内时间向无限的课外活动延伸。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特别强,也具备了一定的搜集资料和自学能力,有些同学看到过彩虹,提前布置学生搜集彩虹的资料或说一说见过的彩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激发、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2、指导学生搜集、了解有关彩虹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3、指导诵读,读中感悟诗意,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在本课的学习中,重在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为学生的动手实际提供机会。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愉快的学习,用自己的体会去理解课文。
2、采用“质疑—解疑—应用”结合读、说、问、画,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加趣味性,通过集体合作,小组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评价方式:采用师评、生评、自评及时给予鼓励、强化、指导、纠正。
五、教学准备:
1、提前搜集彩虹的资料。
2、课前预习课文。
3、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闭眼倾听录音,感受夏日阵雨由强及弱,偶而几声虫鸣、蛙叫、鸟鸣的自然景象。
2、课件演示:天空中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
3、展示学生带来的图片、照片,提问彩虹象什么?感受彩虹的美。
你想知道小伙伴是怎么说的吗?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看一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4、揭题。
二、学文:
(一)自读课文。
1、找出生字,小组内解决。
2、用接龙游戏、拍手游戏检查生字。
(二)小组合作,学习课文。
1、竞赛激读,读彩虹的美
(1)配乐朗诵。
(2)、齐读、自读、小组读。
(3)、指名任选一小节读。师生评议。
2、说彩虹的美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彩虹的美吗?
(相机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你觉得彩虹像什么?你能用“…像…”来说说吗?
3、问彩虹的美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各自带来的资料,了解与彩虹有关的知识,试着回答小弟弟、小妹妹提出的问题。
(2)、小组派代表谈谈学习收获。
(3)、你还想向彩虹提什么问题吗?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4)、评议、给奖。
4、延伸:画彩虹的美
彩虹回到了白云中间,真舍不得它走啊!你们想把彩虹留住吗?
动手设计、绘画。
七、课后反思:
5.《美丽的彩虹》教学设计(定稿)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生字,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字型的能力。(2)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要树立时间意识,学会科学合理的利用时间。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树立时间意识,学会科学合理的利用时间。教具准备:
课件、字卡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谈话激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
“短腿腿,圆脸膛,耳朵长在脑袋上。肚里声声滴嗒响,提醒我们早起床。”谁猜出来了?
2、小朋友们,你们谁都有小闹钟啊?你们用小闹钟来干什么呢?
(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原来小闹钟的作用有这么大!今天,老师就跟大家讲一个关于小闹钟找朋友的故事。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小闹钟》到底是怎样找朋友的。齐读两遍,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个 “ 钟”字
板书:《小闹钟》(教师边板书边强调字的笔画)
【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多维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提出读文要求:
1、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课文,拿出铅笔画出不认识的字。
2、大家读得非常认真有不认识的字吗?
(二)想一想以前学习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都用过那些识字方法?(学生畅谈)
师:我们最常用的就是看拼音和听别人读。
【了解学生已有的识字情况,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更好的解决课文的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不认识的字对学生能引起注意。】
(三)读课文,识字。
1、师:我们现在就听听课文朗读就,仔细听不认识的那些字该怎样读?
2、提问:你刚才听时认识了那些字?
3、小组相互交流你都认识了那些字?你还有那些字不认识提出来小组
内共同想办法解决。
4、出示生字卡片,齐读课文
【把学生的自学落到实处,并培养学生从小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渗透德育,请教别人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美德。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与余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互相评议会使学生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
同学们可真棒,将课文读下来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请将书轻轻扣在桌子上,我们来做闯关识字游戏高兴不高兴?如果你能顺利过关将有小红花送给你,给自己加油!
1.准备好了吗?第一关:生字关,(出示课件)如果屏幕上的词语你会读,就请站起来大声读。大家,好棒呀!恭喜你们顺利过关。
2、第二关:词语关,开火车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读。
【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我们刚才用了哪些好办法来记字?(引导学生回答)
4、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让我们读读课文把字宝宝送回家。(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小闹钟都来到了谁的家,看看它们都在做什么呢? 1.学生读课文回答。(板书:猫头鹰)
2.小闹钟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找一找时间表上面都写着什么?用铅笔划出这些句子读一读。(随机板书:猫头鹰、抓老鼠)
3、小闹钟又来到谁的家?指名学生读一读。
(随机板书:小白兔、做早操)
4、小闹钟又一次来到谁的家?又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学生读一读、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5、小朋友,谁能找出小熊是怎么说的,小闹钟又是怎么说的呢? 在文中找出这一段,谁想扮演小熊和小闹钟,读一读它们对话的句子。【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
6、同学们有了小闹钟,小熊再也不怎么样了?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7、老师归纳学生的回答: 四、珍惜时间拓展练习。
放《时间像小马车》歌曲
五、课后延伸
下课后,同学们可以像小兔子一样自己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请小闹钟帮忙,按时间表去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好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板书:(画一个小闹钟来突出课文主题)
小闹钟
猫头鹰 抓老鼠 好朋友 小白兔 做早操
小 熊 不睡懒觉
6.《彩虹的尽头》教学反思 篇六
今天,和我园的“如影随形”、“逗逗”一起开展了一个“同课异构”活动。三人执教了同一个绘本阅读活动——《彩虹的尽头》。第一次上绘本阅读课,心里没什么把握,只当作一次锻炼吧。
上课前,还有一点紧张,毕竟自己是管业务的,若上不好多丢人呀。但上着上着,觉得自己十分投入,也蛮有激情的,虽说有的地方不如预计的好,但也有一些地方比预计的要好些。课后,听到“如影随行”说:“你也上了将近50分钟,哈哈!我们都这样,上着上着就忘了时间。”天哪,我怎么就没控制时间呢,做教师以来好像还是第一次上这么长的时间啊,简直不敢相信。可在上的时候怎么就觉得时间过得这么快呢?一定是绘本的魅力所在吧。我拉住最后走的徒弟“快乐嘉嘉”问:“感觉我的课怎么样?”她笑着说:“蛮好!”我心里一喜,又觉得不满意:“真的?”她接着又说:“有点啰嗦。”“是吗?”心里感觉有点惊讶,不过还是相信徒弟的判断,旁观者清嘛。“哦,可能是啰嗦了点,这也是我常犯的毛病,谢谢你的评价哦!”下午一直没有时间也没有老师跟我说上午的课,心里痒痒的,对正在开会的“柳暗花明”说:“抽空一定要评一评我们的课哦,让我们再改进改进吧。”她点着头说“嗯!”。
下班后,一个人在办公室里看上课实录,平时一直给教师诊断课堂情况,今天凭着录像也做了一回旁观者来个自我诊断,结果看出了很多问题。所以今天的反思是不写不快了。
我对此活动的目标定位是:1、了解故事内容,并积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獾和狐狸寻宝过程的理解。2、感悟故事中不同角色心中的宝贝涵义,能发现并懂得珍惜身边的宝贝。
看了录像才发现自己课堂中存在的几大不足:
一、提问幼儿的面不广
我只请了那些积极发言的孩子,而且老被一位特别积极的.孩子所吸引,不由自主地请他回答了好多次,看录像时只怪自己怎么又请他了。
二、有些语言不简洁明了
提问中我冒出了许多个小问题。问题一问出,孩子就有话要说,一说就占去了一些时间,其实一些小问题完全可以忽略不问的。
重点的地方我为了强调,竟说了好几遍。如“什么是‘尽头’?”就怕幼儿没听见似的,居然反复说了三四遍。
三、有些回应不够好
我的回应语中有的地方显单调,有的地方显啰嗦,有的地方回应得还不确切。
四、体态语不够好
上课时很自我陶醉的,出现很多手势,自己看自己觉得蛮滑稽的。
与孩子的目光交流面不广,提问后总是立刻请先举手的幼儿回答,忘了环视其他的孩子,还不够冷静。
为了鼓励自己,也找找一些自己觉得较好的地方吧——
1、对教材理解较透彻。2、情感主线明确。3、自主阅读的环节处理得较好。4、能耐心倾听孩子的语言。5、能自然地插入情境表演。6、课堂中充满激情。
7.彩虹的教学设计 篇七
一、在“问题”中实验——唤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探究活动开始时可以设置各种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境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 从而提出问题, 并做出合理的假设与猜想。”“成功的教学, 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觉地启动其思维的闸门。”在教学实践中, 兴趣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如果在开展实验之前, 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 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做实验, 就能够有效唤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主动、积极地探索, 从而实现物理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完美结合, 使课堂的教学质量有所保障。
例如, 在教学“光的折射”这一节内容时, 笔者就在学生动手实验前, 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1.透过老花镜来看近处的物体, 与原来相比有什么变化?2.透过老花眼看远处的物体时, 与实际有什么不同?3.把筷子插入盛有水的杯子中, 你会发现什么?又是为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来操作实验, 就可以发现: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 做起实验来也比平时更加主动、积极了。
因此, 让学生在“问题”中实验, 不仅能够有效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激发其求知欲望, 而且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实现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紧密结合。
二、在“探究”中实验——创设情境, 让学生体验实验过程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 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物理教学离不开现实的物理情境。”在物理教学中, 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的知识及认识水平, 精心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情境, 使学生从对物理感到好奇转变为喜爱, 从而激发其探究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进而锻炼学生的思维。所以, 教师在讲解物理知识前, 应先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探究情境, 让他们体验探究的乐趣。
例如, 当谈到“大气的压强”时, 笔者就先用“纸片托水”的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探究情境:拿一张硬纸片覆盖到盛满水的玻璃杯杯口, 先用一只手托住纸片, 然后将杯子的杯口倒转朝下, 当托住纸片的那只手拿开后, 发现水并没有流出来。在做完实验之后, 让学生围绕这个实验进行探究讨论:为什么杯口朝下, 水却不会流出来?此现象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论后, 我再以“瓶吞蛋”的实验来验证学生的结论, 即把已经沸腾的热水倒入集气瓶中, 用厚毛巾裹住集气瓶, 将瓶里的水经过几次摇晃之后倒出来, 再把剥去壳的熟鸡蛋置于瓶口, 可以看到鸡蛋慢慢进入瓶中。这样, 把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验结合起来, 既为课堂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又让学生参与并体验到了探究的过程,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因此, 让学生在“探究”中实验, 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在“挑战”中实验——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其能力
思维是人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的过程, 其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所谓思维能力, 就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运用比较、鉴别、概括、抽象、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假设和想象等基本的思维方法, 形成概念, 并通过判断和推理, 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认识的一种能力。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物理教学中, 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论是概念的建立, 还是对物理规律的抽象, 都离不开思维能力的作用。有些学生, 在学习一个概念时, 只知道背熟它的定义;在做一个实验时, 只知道怎么做, 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在做一道练习题时, 只知道题目的具体解法, 而不知道从整体上去把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这说明,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又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初中学生好奇心、好胜心都比较强, 他们往往希望自己就是一个科学探索者和发现者。所以, 对于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他们会表现得分外“勇敢”, 希望自己能够达到某个“巅峰”, 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快感。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实验, 以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他们的能力。
例如, 在学浮力时, 学生往往会根据表面现象认为:当物体浮在水面上时才受到浮力的作用, 当物体沉在水底时就没有浮力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难点, 在做完浮力演示实验后, 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你能根据所给的实验器材, 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浸入水中的钩码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吗?”这个具有挑战性的实验, 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操作步骤、亲身操作实验, 获得了一定的实验数据, 然后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 经过分析得出了结论。由此可见, 让学生在“挑战”中实验, 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 培养他们的能力。
综上所述, 只要在物理教学中, 能够做到:以问题引领学生实验, 以实验激发学生探究, 以挑战发展学生思维, 就能够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紧密结合。总之, 只要我们教师能够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就一定能够让实验成为物理课堂教学这片天空中一道“亮丽的彩虹”。
参考文献
[1]杨国平.浅谈物理情景的创建[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 (5) .
8.彩虹的教学设计 篇八
一、初读——把握脉络
这里的朗读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自读”,“自读”其实就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学生针对课文中不熟悉的对象进行选择性学习的过程。
我在教授新课文时,往往先让学生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要求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朗读的节奏,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给不熟悉的字词注音,给难读的语句标出朗读的节奏;然后再让学生自由读,多读几遍,直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克服那种不给足时间,只是囫囵吞枣地读上一、两遍的现象。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公仪休拒收礼物》时,先标出难读、易错的字音,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再读课文,这一环节应是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读懂”。在学生初读之前,教师应出示朗读要求,学生本着目标去朗读,带着问题去读,启发学生读出疑问,以达到朗读的最佳效果。
二、精读——品味感悟
课文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学生仅凭默读和教师的讲解固然也能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根本无法更深层次地把握文章内容,如果再辅以朗读这一重要的声音因素,使几种器官并用,就可以通过语音的停顿、轻重、抑扬、急缓等,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这样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我们知道,朗读中的感情,像在生活中一样,只有朗读真正产生了这种情感,才能从语调里自然地露出来。因而教师在朗读前应启发学生从各方面品味语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启发性原则进一步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读。我在教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荷花》时,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把“看荷花”这节课文中感受到的荷花的姿势美、颜色美、动态美,充实到“赞荷花”这节课文中去,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这样,学生在读到“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的时候,那赞美之情就溢于言表,把这一池花读“活”了。
最后,我启发学生想象,化“我”为池中的一朵荷花,身临其境,一阵风吹来怎么样,风停了又怎么样,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怎么快乐,小鱼告诉我昨夜做的是什么好梦。通过想象,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悟。
三、评读——加深理解
学生朗读完后,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适当点拨,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在实践中逐渐掌握朗读的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另外,朗读的评价权不应成为教师的专利,而应该更多地将这种权利下放给学生,他们的评价往往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一种升华。我在教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赶海》这篇课文的第三小节时,想让学生通过朗读表达出赶海的“趣”,学生朗读结束,我提问:“谁能告诉我们赶海有哪些趣事?”一女生朗读,我又接着问:“你们觉得她的朗读怎么样?”生1:她读得声情并茂,很认真。生2:我认为她的“趣”还可以表达地强烈一些。生3:她的拟声词语把握得不错,值得我们学习。生4:她停顿得好……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她的朗读吧!顿时,教室里响起了整齐、有力的朗读声。
学生的点评往往比老师的还要优秀、全面。这样,朗读的效果也已经实现。学生的齐读,我也感动了,为学生动情地齐读,更为这么出色的朗读榜样。有了这样的榜样,把学生想表达的感情表达了出来,把学生还没有体会到的感情升华了上来。
四、表演读——情感升华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指导他们反复练习是基本途径之一,教师在进行全面指导后,应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即让他们根据各自的感受来朗读课文。小学语文有很多课文是极富故事性的,对于这类文章,可以让学生担当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朗读表演。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再回过头去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能很好地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在教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时,我就是在品读课文结束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使得书面语言不仅能形成立体形象,而且能转化为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使文章的内在情趣和学生的自身情趣相得益彰。
9.彩虹的教学设计 篇九
1.同学们见过彩虹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呢?(欣赏彩虹的图片)那一般什么时候能看见彩虹呢?(雨过天晴的时候)
我们的老朋友丁丁和冬冬也特别喜欢彩虹,还把他写成一首小诗呢,彩虹最喜欢听小朋友读诗了,昨天大家已经预习了这首诗,现在自己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解决,彩虹朋友要听谁读的最认真。
2.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和彩虹朋友听呢? 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他的生字读准了吗?他哪读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 并用手指着字,读到哪儿,指到哪儿。 (反复找几个同学读)评读 (出示课件全文)
彩虹朋友说你们读的真好。
(雨过天晴,一道彩虹高高挂在天上) 丁丁冬冬和你们一样可喜欢彩虹了!丁丁觉得彩虹像什么?谁来读一读书中的话。(第二自然段)如果把“神奇”读重一点,表示出彩虹的奇妙,把“遥远”拖长一点,表现很远,会更好!(教师范读) 边读边出示课件和生字
那冬冬觉得彩虹像什么?谁来读一读呢。(2)这里面有一个字宝宝很趣,老师编个儿歌你猜猜他是谁?一个土一个田,共字在下面,左边斜钩加一撇,别忘带个点。(戴)
4、丁丁和冬冬把彩虹描绘的这么美,你觉得彩虹像什么?(又出示彩虹图) 学生说
5、小弟弟和小妹妹也很喜欢彩虹小弟弟和小妹妹问的问题,他们向彩虹问了许多问题。问了那些问题呢?
(1) 请小朋友自己读读。注意这里有许多小问号所以应该读出问的语气,把声音扬高一点。(学生自己试读--指导读--再读)
(2) 书上的小朋友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你还想向彩虹提什么问题吗?(又出示彩虹图)
6、你们说的太好了!彩虹朋友有点不好意思了,彩虹的颜色怎么样?渐渐的,他怎么样? (让学生看彩虹渐渐看不见了的图)谁来读一读书中是怎么写彩虹不见的了呢。(读书)
7、彩虹虽然不见了,但他留下了一分礼物。他给我留下什么了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读词奖励
8、刚才没有得到小奖品的同学不要急,彩虹把七种颜色作成花花衣送给生字宝宝,你们愿意和他门做游戏吗?
儿歌:彩虹彩虹真美丽,生字宝宝我牢记!(开火车认读课件出示的全部生字)
你们学的可真棒,老师真佩服你们。
这里有三个字彩虹姐姐想看看同学们是不是都会写了。出示三个字让学生写下来。
彩虹虽然消失了,可小朋友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留下了他。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留住他的?
我们还可以用画画的方法留住它对吗?贴画在黑板上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应该是什么样的彩虹呢?同学们的词汇量可真丰富。
总结:夏日的雷雨来的那么猛烈,可雨过天晴后,却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不能不说是大自然妈妈那双巧手的杰作。想要更多更好地探索大自然妈妈的奥秘,就要多阅读科普类的课外书,成为一个知识丰富、视野开阔的孩子!
10.彩虹教学设计 篇十
一、导入。
1.温故而知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神奇的大自然中。365天阴晴变化。你们还记得吗?复习园地一学过的天气现象,由冬天的下雪转入春夏的晴天,太阳公公心情不好躲起来了,阴天,转入雨后天边的那抹彩虹。【3分钟】
2.全班齐读第一段:品味“一座桥”,朗读。
3.板书齐读课题:彩虹【边写边说:左右结构,解释“虹”字的由来】 过渡:天边的那抹风景,可不是谁都能看到的。发现这道彩虹的是谁?那她把这个秘密告诉了谁呢?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回答小姑娘把奇妙的想法和谁分享了? 【那我们先看看“我”对一家之主爸爸说了什么。】 2.重点教读第二段:渗透以下知识点 1)长句的朗读【教方法:分层朗读】
2)连续三个动作,学生动手自己体验。如果···就···,语言带领学生体会爸爸平时的艰辛。【往挑水浇田扯】 3)第三句:你高兴吗?写字:高兴
4.按照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第四段。指名学生朗读。
三、小组研讨。
1.小组合作:扮演文中的“我”,四人朗读四段。2.小组展示:你们眼中的,想象的彩虹。
四、拓展提升。
1.播放歌曲《彩虹的约定》,用这节课所学到的字词,写下心愿。【意图:练写生字,活学活用,激发兴趣】
11.为绘本阅读和写话教学架起彩虹桥 篇十一
一、绘本阅读门庭若市,写话教学不容乐观
(一)绘本阅读备受宠爱的两个理由
1.形式多样,独特阅读
现在的儿童绘本打破了这一规律,设计出了一些较为独特的阅读方式。这些绘本构思巧妙、独具创意,更能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除了左右方向翻页阅读,还有上下翻页阅读、两边向中间阅读、双向阅读、多条线索同时阅读。对于孩子来说,每一次翻页都意味着一个惊喜,所以一页页翻阅的乐趣才是儿童绘本最吸引人的所在,独特的翻页方法所形成的特殊阅读体验更能够让绘本熠熠生辉。
2.图文并茂,简单易懂
绘本运用精美的图画向小朋友们传递故事信息,直观生动,语言简洁、优美,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同时,从封面到封底,少儿都可以在图画书中体会到每一个画面的背景、色彩和线条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注意图画书的每一幅细微而有深意的细节,聆听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因而绘本贴近他们的世界,贴近他们的生活,让每一个呈现在小朋友们面前的绘本故事都通俗易懂。
(二)写话教学被打入冷宫的两个理由
写话是指在教师有效的指导教学下,学生利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想法、思考和情感记录下来的活动,是学生创造性表述和自由表达的重要形式。写话是学生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化的过程,也是学生后续作文的基础性活动。写话教学作为习作教学的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写话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际状况却不容乐观。
1.教师指导写话欠缺
从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看,低年级的教师对写话教学不够重视,除了课本中写话训练外,平时在课堂上没有将说话与写话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大多数教师只是在完成课时任务,写话教学局限于课本,对写话素材的挖掘不够广,而且在指导学生写话时,要求过高,束缚太多,没有遵循课标要求,着力培养小学生对写话的兴趣,导致小学生在作文起步阶段就对作文产生了畏难心理。
2.学生写话兴趣不浓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不高,写话动机不端正,很少有人真正喜爱写话,愿意主动写话;写话质量不高,写话能力参差不齐,主要存在错别字较多,语言不流畅,标点使用不规范,缺乏个性等各种问题;缺乏写话的素材和系统的写话训练,写话内容单调等。因为难,学生对写话易产生畏难心理,也容易对写话丧失兴趣。
二、绘本阅读为写话教学铺砖添瓦
绘本阅读说写空间广阔,易于对孩子们进行写话能力训练。绘本画面的动态性,绘本情节预留想象空间的广阔性,绘本内容的生活性,给我们写话训练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
(一)读绘本激发写话的兴趣
绘本的图画夸张诙谐,能一下抓住孩子的心,调动孩子的情绪,从而激发读下去的兴趣。比如《我爸爸》,孩子们一下子就被绘本中有趣的画面和故事情节吸引住了:穿着格子睡袍的老爸时而变成灵活的鱼儿,时而变成可爱的河马,时而变成空中飞人,时而变成舞蹈家,多有趣呀!老师趁势引导孩子们融入绘本故事情节,与孩子们一起观察图画,一起猜测情节的发展,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充分调用各种感官丰富故事的内涵,点燃孩子们强烈的表达冲动。此时,孩子们已不再觉得“说话”是一种负担了。他们争相发言,急于表达。真正达到了“情动辞发”“不吐不快”的境地。
(二)读绘本让写话有章可循
绘本中的语言文字比较简单,有的整本就用了一个句式,有的是用两个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同一个意思,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模仿性强。这些句式也降低了孩子学写话的难度,并且教会孩子如何用一句话表达完整。
1.仿写经典句式
许多绘本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画面紧密搭配,重复的结构,简单有趣的语言,是孩子们仿说的好媒介。在仿说的过程中,孩子去探索作家笔下描绘的世界,运用语言,迁移绘本中的精彩表达方式。
2.扩写图后故事
繪本的语言大多比较简洁精练,有相当大的延伸空间。我就抓住这样的句子引导孩子发散开去,把句子说具体、说生动。又如《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就在读图的基础上让孩子们通过想象,抓住动作来说说鼠小弟是怎样学小猴、长颈鹿、犀牛……去“拿”苹果以解馋的。这样的练说因为有了故事图画的情景和语言上的样本,孩子兴致盎然,有话可说,也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描写来丰实语言。
3.续写故事结尾
许多绘本都有这样一个特点,故事的结尾又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我们就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续说故事,于是就有了异彩纷呈的故事结尾。
4.创写独特生活
平时要注重引导孩子们将绘本中的语言进行迁移运用。在指导绘本《我妈妈》时,当孩子们的表达冲动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后,我们及时将“说话”的内容从绘本引向了孩子们自身,引导他们说说自己妈妈的特点,模仿自己妈妈的样子,画一幅自己妈妈的漫画……使孩子们的作文内容从绘本走向生活。
三、写话教学为绘本阅读锦上添花
当孩子们喜欢上绘本之后,对绘本的喜爱往往会使孩子们产生制作绘本的念头,这是孩子们进行独立创造的一个过程。
(一)因“话”而“绘”
低年级的学生很喜欢涂涂画画,在绘本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尝试让孩子们既话又画。比如绘本《我爸爸》,看完绘本上我爸爸的样子,通过阅读文字,掌握了句式,孩子们的兴趣被点燃,表达的欲望如决堤的河。让他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式,用图画、拼音加文字写下自己的爸爸。虽然孩子的画只是粗线条地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爸爸,但是学生兴趣盎然,画出了独特的爸爸,写出了内心对爸爸的爱。
创造不是生拉硬拽让孩子学习和应用的,而是让孩子的情感得到充分激发后进行的表达。这种表达不单单是句子的表述,还要加上图画、色彩进行整合,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画画加写话的乐趣是多么的令人自豪。
(二)创“绘”成“本”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太小,创作绘本难度很高。可以通过现有的绘本进行姊妹篇的创作,让孩子有一个明确、清新的方向。孩子在创作过程中,语言表达越来越熟练完美,情感思维越来越丰富精彩,从而能越来越轻松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诉诸笔端,童真、童趣流泻在一本本小小的绘本上,让写话真正成为孩子的一种快乐享受,也为个性化的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绘本激发了学生情感,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在阅读中获得了快乐,在快乐中潜移默化,最终在写话中获得“重生”。实践中,我们将绘本与写话有机结合,让学生以更开阔的视野,更自然的态度接近写话。
参考文献:
[1]向舒.图书馆推广绘本阅读的策略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8).
【彩虹的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一年级上册《彩虹》教学设计08-08
彩虹的诗歌07-07
描写彩虹的句子11-10
彩虹的微笑优秀作文06-24
寻觅彩虹的日子高三作文10-13
美丽的彩虹作文550字10-29
描写雨后彩虹的句子07-17
雨后的彩虹小学观察日记09-03
讨人喜欢的“彩虹”作文11-01
彩虹的尽头读后感600字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