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热点问题问答

2024-10-16

考研热点问题问答(精选5篇)

1.考研热点问题问答 篇一

职工养老保险常见问题热点问答

【养老保险待遇】

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缴费不满15年如何处理?

答: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十五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

【养老保险待遇】

如何申请办理退休手续?

答:

属于企业(或单位)职工的由单位为其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报退休。属于城镇个体劳动者的,本人向代理其社会保险事务以及保管其档案的市、区人才市场、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务代理等机构书面申请,由服务机构为其申报退休。

【养老保险待遇】

参保人员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是多久? 答:

参保人员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需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并且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达到15年以上。如遇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但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十五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方可按月领取。

【养老保险待遇】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金额如何确定?

答:

统一以全省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20%的比例缴费,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目前,仍可在全省社会平均工资60%—100%之间由本人自主申报。

【养老保险待遇】

参保人员退休年龄如何确认?

答:

参保人员出生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参保人员档案相结合办法,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出生日期不一致的,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准。男职工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在管理岗位工作的,退休年龄为55周岁,在工人岗位工作的,退休年龄为5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本人自愿申请并经单位同意,可以延期退休,延期退休时间以周岁计算,延期不超过55周岁。从事特殊工种满规定年限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非因工致残,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可以申请退休。

【养老保险待遇】

从事特殊工种工作如何认定?

答:

参保人员从事特殊工种的具体工作岗位名称、工作时间,以本人档案记载为准。特殊工种按国家公布的各行业特殊工种目录确认,企业不得跨行业执行其他行业的特殊工种目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您了解多少? 导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居民养老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城镇职工居民养老金在逐年的提高,参保市民也在逐年增加。本期索引收集了备受市民关注的问题,为大家详细解读。初步了解

啥是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被保险人按不同缴费比例共同缴纳。参保范围涵盖哪些人员?

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社会团体、基金会聘用专职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非在编人员,均需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

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个人缴费标准

单位在职职工:个人缴纳部分以本人上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为8%。个人缴费基数低于全省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缴;超过300%的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

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以全省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20%的比例缴费,其中8%记入个人账户。目前,可在上全省社会平均工资 60%或100%中由本人自主申报。

你问我答

市民吴女士:因病或非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是如何鉴定审查的?

答:本人提出申请,由参保单位或参保人员个人向管辖区域内地级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在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中心参保的人员向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

市民陈先生:我想申请提前退休,请问从事特殊工种工作应如何认定?

答:参保人员从事特殊工种的具体工作岗位名称、工作时间,以本人档案记载为准。特殊工种按国家公布的各行业特殊工种目录确认,企业不得跨行业执行其他行业的特殊工种目录。

市民徐先生:三年前我从事业单位辞职,现在在企业工作并交纳养老保险,先前的工作经历可以视为缴费年限吗?

答:职工由机关事业单位进入企业工作之月起,参加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原有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退休时按企业的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

市民蒋先生:参保人员死亡后,个人账户如何处理?

答: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死亡后,其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此外,参保人员因病非因公死亡后,遗属抚恤待遇包括丧葬补助费、一次性困难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

深度发掘

什么时间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多地参保最后养老金在哪领取?可能有很多您未必注意的细节问题,在此为你进行逐一梳理。

参保人员退休年龄如何确认?

男职工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在管理岗位工作的,退休年龄为55周岁,在工人岗位工作的,退休年龄为50周岁。企业中管理岗位、工人岗位设置、划分及其变更由企业自主决定。

女工人年满50周岁,本人自愿申请并经单位同意,可以延期退休,延期退休时间以周岁计算,延期不超过55周岁。从事特殊工种符合规定条件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可以申请退休。

参保人员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是多久?

参保人员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需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并且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达到15年以上。如遇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但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十五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方可按月领取。

如何申请办理退休手续?

属于企业(或单位)职工的由单位为其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报退休。属于城镇个体劳动者的,本人向代理其社会保险事务以及保管其档案的县(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机构、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务所等机构书面申请,由服务机构为其申报退休。在多个城市就业参保,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在哪领取养老金?

根据参保人员在各个参保地缴费年限,按照“户籍地优先,从长、从后计算”的原则来决定。(1)参保人员户籍所在地与最后参保地一致时,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2)当户籍所在地与最后参保地不一致时,如果在最后参保地参保满10年,则在最后参保地领取待遇;(3)如在最后参保地参保不满10年,依次向前推至10年的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4)各地参保都不满10年,则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知识小贴士

参保人员转移养老保险关系时,个人账户资金及养老统筹基金如何确定转移额?参保个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时,其个人账户储存额按下列方法计算转移金额:1998年1月1之前的,按个人缴费累计本息转移;1998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期间的,按个人缴费工资基数11%转移;2006年1月1日之后的,按个人缴费工资基数8%转移。转出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参保人员1998年1月1日后各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向转入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转移统筹基金。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

职工个人档案遗失了对退休有影响吗?

蚌埠市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实施之前,即1996年元月1日之前,经县级以上政府人事或劳动部门正式办理招录用手续的国家职工,其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如果职工个人档案遗失,无法确定其连续工龄,即视同缴费年限,将影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如何补建遗失的个人档案?

如职工遗失个人档案,可以通过原工作单位以及主管部门查找原始资料补建个人档案。主要补齐下列资料:1.县级以上政府人事或劳动部门正式办理招录用手续2.工作经历过程

3.退出或离开单位手续。

哪些情况可以办理个人账户清退?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如个人要求,可以办理终止养老保险关系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清退支付给本人;参保个人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可以在其离境时或者离境后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清退支付给本人。

2.接种疫苗的热点问答 篇二

所谓计划外疫苗,即第二类疫苗,也即收费疫苗。其所针对的传染病,有些是属于地方或局部流行的(如出血热等);有的虽然流行普遍,传染性也强,但属于自限性疾病,可自行痊愈,转归良好(如风疹、水痘);有的对健康宝宝并无大碍,只对体弱多病的宝宝造成威胁(如流感、肺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等);还有的传染病与人为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如狂犬病虽然病死率极高,但只要不养狗和猫就不易被感染。对这些传染病,国家没有必要提供优惠待遇,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能力进行选择而不受干预。如果说未完成第一类疫苗接种的宝宝,可能会影响入托、入园或入学的话,那么,未接受计划外疫苗免疫的宝宝,则不受任何影响。

2.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相比那种更好?

以前我们讲进口疫苗可能要比国产疫苗好,因为一方面国内疫苗的生产工艺比较落后,比方说刚才讲的小牛血清,以前在乙脑疫苗中的含量就很高,接种了就容易引起过敏性皮疹,过敏反应的发生率非常高,这是由当时国产疫苗的纯化程度比较低造成的。但是现在,如果我们拿同类产品作比较,比方说都是流感疫苗,国产的流感疫苗无论是从毒株的选择(因为这个毒株都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还是从生产工艺来讲,与国外的疫苗都是一样的,都是由通过GMP认证的车间、企业来生产的。

甚至于近年来,由于我们国家在疫苗的生产过程当中,对于疫苗成分提出了比世界卫生组织还要高的标准,结果直接导致了部分进口疫苗不能进入中国市场。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之间是没有差异的。而且从接种疫苗以后副反应的发生率来看,也几乎没有差异,甚至于有些国产疫苗的发生率比进口疫苗还低。

所以,我觉得老百姓没有必要一定要选择进口疫苗,国产疫苗完全是可靠的。但是我们应该承认,有些疫苗品种国内还没有能力生产,比方说宫颈癌疫苗,国外已使用多年,但国内至今还未上市使用,再比如说一些联合疫苗,我们国家的研发能力偏弱,品种不如国外齐全。

3.疫苗打多了会对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造成破坏吗?

不会。人体免疫系统每天都在面对不同的外来抗原,比如在进食、呼吸时,都会有可能将一些病原体引入体内,让免疫系统不停接受各种抗原的刺激。打疫苗其实是在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不是抑制。免疫系统就像人体的肌肉一样,通过不断的锻炼,肌肉及其机能就会增强。免疫系统不停地应对,那么就会一直处于一种功能比较亢奋的状态,反而更会保证机体抵御来自外界的病原体的侵袭。从某些方面来讲,可能你打的一种疫苗只是针对这种疾病,但是由于你的免疫功能一直处于一种良好的运转状态,你反而会对其他的疾病也产生一定的抵抗能力。

4.如果疫苗漏打了或者打重了怎么办?

漏打的话就补种,只要及时补种,还是可以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的。如果是打重了,可能会带来一些副反应,但是对于机体不会产生严重的健康后果。因为有很多疫苗是可以同时接种的,即使一种疫苗同时接种了两次,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增加副反应的风险,这与个体间的差异有很大的关联。我们一般不主张同时接种太多疫苗,因为这样可能会增加副反应的风险。另外,我们不主张在同一个部位、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的疫苗。也不主张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的活疫苗,比方说麻疹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都是减毒活疫苗,就不能同时接种。由于已知灭活疫苗不会对其他灭活疫苗或者活疫苗的免疫应答产生干扰,所以一种灭活疫苗可以与其他灭活疫苗或活疫苗同时接种,也可以在其之前或之后的任一时间接种。

5.现在新出的五联疫苗和普通的疫苗有什么区别?

其实联合疫苗我们国家早就有了,所谓的联合就是把几个疫苗联合到一起,比如说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还有就是同一种病原体有不同的血清型,那么把这些血清型结合到一起生产出一种疫苗,比方说23价肺炎球菌疫苗,因为肺炎球菌有90多种血清型,其中有一部分血清型是可以引起肺炎的,而这其中最常见的又是23种,也就是说,这23个血清型的肺炎球菌所引起的肺炎,占了肺炎球菌性肺炎病例中的绝大部分,那么我们把这23种血清型的肺炎球菌放到一起,就生产出了23价肺炎球菌疫苗。

现在中国市场上用的五联疫苗是法国赛诺菲巴斯德公司在很早以前就生产出来的,其中包含了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百白破疫苗(已经是含有3种成分的联合疫苗)、和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因为它包含有5种疫苗成分,一共可以预防5种疾病,所以叫五联疫苗。联合疫苗的优势就是减少接种针次,原来的五种疫苗,从理论上来讲要分5次打(实际上现在是分3次打,因为其中的百白破是三联疫苗),现在一次就可以打,减少针次也就是减少疼痛。而这种疫苗的成分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设计和研发的,绝不是简单的叠加。

6.国外回来的孩子怎么打疫苗?

现在,国际间的人员交流越来越频繁,不少孩子在疫苗接种期也得跟着爸爸妈妈漂洋过海。各个国家根据本国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来确定相应的预防接种策略,所接种疫苗的种类不尽相同,同种疫苗的产品也有所不同。如果从国外到上海,我们其实还是主张其按照上海的免疫程序来接种疫苗。但是由于国外的人对国内的疫苗接种体系认识不足或缺乏信任,往往不肯接受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普通预防接种服务。有的人会去特需门诊,但同样的疫苗和服务,收费会非常昂贵。有的人甚至私自从境外带疫苗回来打,这样做的风险其实是很大的,因为一方面疫苗的来源不知道,另外就是在携带过程中,可能因为保存不当而使疫苗遭受破损或产生其他质量问题,用这样的疫苗进行接种会存在很大的安全性隐患。

7.需要接种流感疫苗吗?

流感是一种人传人的疾病,比方说打个喷嚏、有唾液的接触就很容易传染。但是真正由流感导致的死亡现在很少,因为它主要的症状就是发热,而且是高热,一般我们通过临床上的对症治疗就可以治愈,如多休息,多喝水,再加上一些物理降温的手段就可以了。真正容易导致死亡的是流感的并发症,比方说并发的病毒性肺炎,甚至继发细菌性肺炎,或者是病毒性的脑炎,都容易导致死亡。所以说,流感危害的严重程度其实不是非常大,所以虽然它是一种法定传染病,但也仅是由大家自主选择接种的疫苗。

8.应该去哪里接种疫苗?

一类疫苗都是在社区提供接种,但是对于新生儿都是在产房,由产科的综合性医院接种,这些医院只接种卡介苗跟乙肝疫苗,而且只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

新生儿出院以后,儿童阶段所有的疫苗都要到社区,包括老年人打的第一类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也是在社区接种点接种。还有就是在每个地区卫生局指定的二级综合性医院,接种狂犬疫苗,这个疫苗是要收费的,还有就是一些特殊门诊,针对一些外籍人士。

如果要到国外旅行或生活,最好先了解到达国家的疫苗接种策略,或到检疫局,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接种。接种最好在出境前两周左右完成,这样才能让肌体有足够时间产生免疫力。

9.疫苗的质量怎样监控?

疫苗产品的质量监控主要是通过FDA,由药监局来监控。一方面是生产过程的监控,从毒株的选择一直到它生产的全过程,有一个GMP,很多公司都要通过这个GMP,拿到证书才能生产疫苗。生产以后,它临床的免疫学的效果,安全性是通过临床试验来进行保证。

我们要进行三期的临床试验,先从小样本的安全性能,然后到大样本的免疫效果的观察。在它通过三期临床试验以后,才可以生产,每一个批次生产的疫苗都要通过中国药品鉴定所的检测方可出厂。

以前疫苗是随机抽样的,就可能出现好几个批次,随便抽一个批次调查的现象,现在国家很严格,每一批出厂的疫苗都要抽查,看看它的质量,这又是一个关口。运送到市场以后,还要进行上市以后的安全性观察。

中国疾控中心有一个覆盖全国的疫苗上市后不良反应的监测器,这个网络系统是覆盖到各个区县、各个地域的疾控中心的。一旦有社区接种门诊或者家长报告发生了副反应,我们调查核实以后,就记录在案。那么同时FDA也有一个不良反应的监测系统,它也在同步报,然后我们两家每个月有一个定期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来保证双方报上去的数据是一致的,通过层层把关来确保疫苗的质量。

3.考研热点问题问答 篇三

(一)台海形势

1.对台工作

3月5日,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继续坚持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密切两岸经贸金融交往,深化产业合作,支持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发展,维护台胞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通过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促进互利共赢,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拓展文化教育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两岸民众和社会各界交流,共同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进一步凝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识。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增强两岸政治互信。

2.高层互动

(1)2009年11月14日,胡锦涛在新加坡会见了前来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胡锦涛强调,希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加强交流对话,增强良性互动,增进政治互信,坚定信心,多做实事,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取得新进展。要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步骤推进两岸协商,争取年内启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协商进程。同时,双方也要为今后共同破解政治难题积极创造条件。

(2)4月29日,胡锦涛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等应邀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台湾各界人士。胡锦涛强调,要继续增进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推动力;要继续扩大两岸各界交流,不断激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生命力;要继续深化经济合作,不断提高两岸经济的竞争力;要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3)7月12日,胡锦涛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一行。胡锦涛强调,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再次表明,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只要双方良性互动、平等协商,就能够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也能够为逐步解决制约两岸关系发展的难题找到可行办法。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但要厚植共同利益,也要增强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两岸双方增进在共同政治基础上的互信,对下一步两党和两岸关系发展至为重要。真诚希望两党都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通过增进互信,求同化异,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吴伯雄表示,国共两党高层交往对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受马英九主席委托前来与胡锦涛总书记会面,表明了中国国民党对保持我们两党高层对话的重视。马英九主席希望两岸双方正视现实、累积互信、求同存异、续创双赢,以不断开启两岸关系发展新局面。中国国民党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路线很有信心,会坚持下去。

3.合作交流

(1)6月19日,第二届海峡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开幕。主题为:“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6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大会并致辞。贾庆林表示,我们应该顺应两岸主流民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继续保持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继续巩固两岸关系改善发展的良好势头,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思路,务实推进两岸关系发展进程,力争取得更多实际成效,不断增进两岸同胞的福祉。同时,还应当着眼于今后逐步破解两岸关系前进道路上的难题,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两岸的政治互信。

(2)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举行两会恢复协商以来的第五次领导人会谈。双方商谈并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等两项协议。

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双方确立了开展合作的基本精神、合作范围和推进步骤。同意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进一步增进双方的投资贸易关系,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第一阶段,签署框架协议;第二阶段,就框架协议中各项规定目标进行商谈,逐一签署单项协议。为使两岸民众尽快享受到框架协议的利益,双方同意先实施早期收获计划,在框架协议生效后对部分产品实行关税减让,并在部分服务贸易领域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措施。框架协议是两岸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结合两岸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平等互惠原则签署的经济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了制度化合作的新的发展阶段,将开创两岸经济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格局。

在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中,双方同意全方位建立两岸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加强专利、商标、着作权及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切实保障两岸人民权益,提高两岸知识产权创造、应用、管理和保护。

(3)9月6日,以“把握契机,开创新局”为主题的“2010年两岸文化论坛”在台北举行,中华文化联谊会名誉会长蔡武、台湾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等出席论坛。蔡武对全方位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出四点意见和建议:一是凝聚共识,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制度化;二是深化交流,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三是搭建交流平台,不断拓展交流领域;四是加强产业合作,增强两岸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香港政局

1.对港工作

3月5日,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支持香港巩固并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认真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进港珠澳大桥等大型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珠海横琴岛开发,深化粤港澳合作,密切内地与港澳的经济联系。伟大祖国永远是香港的坚强后盾。

2.高层互动

(1)2009年11月14日,胡锦涛在新加坡会见了前来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胡锦涛充分肯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为维护香港经济金融稳定所作的努力和今后的施政方向。希望特别行政区政府继续密切关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好有关应对工作,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促进香港繁荣稳定。

(2)2009年12月28日,胡锦涛会见了来京述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胡锦涛说,中央对香港政府一年来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希望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同心同德、再接再厉,不懈努力,扭住稳定金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不放松,妥善处理政制发展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和发展当前的良好局面,携手开创香港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天,温家宝会见了曾荫权。温家宝指出,在新的一年,香港特区政府要继续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工作,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宏观和战略问题研究,统筹全局,谋划长远,更好地解决深层次问题。要充分发挥香港的优势,提高香港的竞争力,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增强港人对未来的信心。中央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保持香港繁荣和稳定。

3.香港政改

(1)1月15日,国务院港澳办就香港个别社会团体发动对香港政制发展问题发动“五区公投运动”一事发表谈话。指出,“公投”是由宪制性法律加以规定的,是一种宪制性安排,具有特定的政治和法律含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没有规定“公投”制度。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无权创制“公投”制度。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所谓“公投”没有宪制性法律依据,没有法律效力。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有关决定,已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的未来发展,包括行政长官和立法会实行普选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任何形式对未来政制发展问题进行所谓“公投”,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不符,是从根本上违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的。

(2)6月24日和25日,香港特区立法会均以超过全体议员总数三分之二的多数票赞成,先后通过了关于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修订议案,从而通过了香港2012年政改方案。香港将实现所有选民在2012年特区立法会选举中“一人两票”,即一票投给分区直选议席、一票投给功能组别议席。

二、上海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吉祥物是一个略带幽默,外形就像中国传统汉字“人”的蓝色小孩。蓝色小孩取名“海宝”(HAIBAO),意为“四海之宝”。上海世博会参展数量为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

(一)第七届上海世博国际论坛2009年11月12日,第七届上海世博国际论坛在京举行。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温家宝指出,世博会已经走过了158个春秋。世博会不仅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和热情,而且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一,高举进步的旗帜。第二,崇尚创新的精神。第三,坚持开放的道路。第四,倡导和谐的理想。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世博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充分体现了世博会强大的生命力,也充分显示了国际展览局的远见卓识。我们相信,中国举办世博会,既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对最广泛传播和弘扬世博理念、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世界人民大团圆的盛会。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盛会。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推动创新、促进合作的盛会。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凝聚信心、促进共同发展的盛会。

(二)胡锦涛考察上海世博会

1月15日,胡锦涛实地考察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情况,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胡锦涛指出,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世界性盛会。办好上海世博会,对展示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文明、展示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展示我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对促进我国同各国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我国人民同各国各地区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经济全面复苏,都具有重要意义。

胡锦涛在讲话中就进一步做好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提出6点要求。第一,确保场馆设施建设和布展如期完工。第二,确保运营服务保障全面到位。第三,确保安保工作万无一失。第四,确保外事工作落实到位。第五,确保新闻宣传有声有色。第六,确保社会氛围文明祥和。

(三)上海世博会开幕

4月30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胡锦涛出席并宣布上海世博会开幕。20位外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出席开幕式。

4月30日晚,胡锦涛举行隆重欢迎宴会,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热烈欢迎前来出席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贵宾。胡锦涛发表了题为《欢聚世博盛会共创美好未来》的祝酒辞。胡锦涛强调,世博会是荟萃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共享欢乐和友谊的聚会。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这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

世博会是荟萃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共享欢乐和友谊的聚会。诞生159年来,世博会把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汇聚在一起,沟通心灵,增进友谊,加强合作,共谋发展。世博会给国际社会留下了追求进步、崇尚创新、开放共荣、倡导和谐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博会。这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上海世博会将向世界展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正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变化的中国,搭起中国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同世界交流合作的桥梁。上海世博会更属于世界,未来6个月,世界各国各地区将以世博会为平台,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

资料线索

一、历届中央领导对台政策

(一)毛泽东时期

1956年以后,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当年元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只要现在爱国,国内国外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都团结起来,不咎既往。”后又多次说:“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方针政策概括起来如下:省亲会友、来去自由;既往不咎、立功受奖;国共合作、爱国一家;和平解放、互不破坏。

(二)邓小平时期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三)江泽民时期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八点看法和主张:(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2)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3)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4)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5)面向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6)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7)2100万台湾同胞,不论是台湾省籍还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国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8)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

(四)胡锦涛时期

1.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时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2.2006年4月16日,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台湾各界人士。胡锦涛对两岸关系发展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坚持“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二,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属。第三,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第四,开展平等协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3.2008年12月31日,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发表《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讲话。

胡锦涛指出,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

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6月22日、23日,邓小平)

中国政府为解决香港问题所采取的立尝方针、政策是坚定不移的,我们多次讲过,我国政府在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变,香港可以继续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我们还多次讲过,北京除了派军队以外,不向香港特区政府派出干部,这也是不会改变的。我们派军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而不是去干预香港的内部事务。我们对香港的政策五十年不变。我们说这个话是算数的。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10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近几年来,中国一直在克服“左”的错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来制定各方面工作的政策。经过五年半,现在已经见效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香港和台湾问题。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我们已经讲了很多次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通过了这个政策。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进一 步说,中国现在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有谁改得了?如果改了,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就要下降,我们就会丧失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人心。我们的路走对了,人民赞成,就变不了。

我们对香港政策长期不变,影响不了大陆的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但允许国内某些区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比如香港、台湾。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资本主义进入,这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比如外资到上海去,不是整个上海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深圳也不是,还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

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从中国自己的情况出发考虑的,而现在已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收回,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世界上一系列问题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我们可以从世界历史来看,有哪个政府制定过这么开明的政策?从资本主义历史看,从西方国家看,有哪一个国家这么做过?我们采劝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

要相信香港人能治好香港。不相信中国人有能力管好香港,这是老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思想状态。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里,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侮辱中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造了中国的形象。中国今天的形象,不是清政府、不是北洋军阀、也不是蒋氏父子创造出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造了中国的形象。凡是炎黄子孙,不管穿什么服装,不管其立场是什么,起码都对中华民族有自豪感。

香港人也是有这种民族自豪感的。香港人是能治好香港的,要有这个自信心。香港过去的繁荣,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干出来的。中国人的智力不比外国人差,中国人不是低能的,不要总以为只有外国人才干得好。要相信我们中国人自己是干得好的。所谓香港人没有信心问题,这不是香港人的真正意见。目前中英谈判的内容还没有公布,很多香港人对中央政府的政策不了解,他们一旦真正了解后,是会完全有信心的。我们对解决香港问题所采取的政策,是赵紫阳总理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的,是经过大会通过的,是很严肃的事。如果现在还有人谈信心问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中国政府没有信任感,那末,其他一切都谈不上了。我们相信香港人能治好香港,不能继续让外国人统治,否则香港人也是决不会答应的。

港人治港有个界线和标准问题。港人治港的标准必须是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未来香港政府的主要成份是爱国者,当然也要容纳别的人,还可以聘请外国人当顾问。什么叫爱国者?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只要具备这些条件,不管他们相信资本主义,还是相信封建主义,甚至相信奴隶主义,都是爱国者。我们不要求他们都赞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只要求他们爱祖国,爱香港。到1997年还有13年,从现在起要逐步解决好过渡时期问题。在这过渡时期中,一是不要出现大的波动、大的曲折,保持香港繁荣和稳定;二是要创造条件,使香港人能顺利地接管政府。香港各界人士要为此作出努力。

三、世界博览会

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World Expo)又称国际博览会,简称世博会、世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一种场所。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因此,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

知识链接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4.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必要。发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考研热点问题问答 篇四

2017考研进入倒计时,17天考研终极冲刺复习阶段,考生除了要对考研政治的知识点有一个总结,还要针对一些重要考点进行专题测试,今年考研政治时政热点问题不可错过“三农”问题,基于此,文都教育名师蒋中挺老师为大家梳理了——2017考研政治热点“三农”问题专题测试题,请各位2017考研的学子能够利用好这些精选习题,具体如下:

一、单选题

1.当前,我国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是()

A.保障粮食安全

B.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C.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

D.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2.当前,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

A.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B.处理好政府和群众利益关系,加快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C.扶贫攻坚

D.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http:///kaoyan/

二、多选题

1.习近平4月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加强城乡统筹,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的内容包括()

A.产出高效、产品安全B.绿色节能、低碳环保C.资源节约、环境友好D.节能生态、绿色安全

2.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必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按照的总体要求是()

A.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B.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C.促进网络空间安全有序D.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http:///kaoyan/ 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当前,解决好“三农”问题要坚持的三条底线是()

A.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

B.集体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不改变

C.耕地红线不突破

D.农民利益不受损

4.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是()

A.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C.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

D.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5.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镇化是()

A.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B.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http:///kaoyan/ C.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D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6.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完善土地分置办法,即“三权分置”,具体是指()

A.所有权B.承包经营权C.承包权D.经营权

答案在文章底部!

坐了一夜火车,终于到了!由于今天特别忙,刚好有点时间,给大家总结这个专题,你们测试一下,拾遗补缺,如果都能做对,说明这个专题还不错,做错的,那就拾遗补缺,一切还来的及,,公布答案:

一、单选题

1.A2.D

二、多选题

5.教育热点问答 篇五

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

2013年4月2日

问:近年来,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日益严重,请问教育部对此持何态度?

答:教育规划纲要和学前教育“国十条”明确提出,要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学前教育“小学化”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和现实原因,防止和纠正“小学化”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前教育机构、广大家长和全社会持续不断的共同努力。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保教工作指导,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加强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和素质。

问:教育部有何具体措施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答: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大力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应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正面回答了幼儿阶段“学什么”、“怎么学”,家长和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提出了有效的教育途径与方法,指出了各种错误做法对幼儿终身发展的危害,为幼儿园和家长提供了具体有效的指导。

还印发《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开展“小学化”专项治理。要求各地加强业务指导和动态监管,对学前教育“小学化”和小学违规举行入学考试问题进行督查整改。一方面,切实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另一方面,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依法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严禁小学举办各种形式的考核、面试、测试等招生选拔考试。

同时,加大宣传,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从2012年起,教育部将每年的5月20日至6月20日定为“学前教育宣传月”,在全国组织开展科学育儿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2012年,以“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为主题,通过开通科学育儿网站、播放公益宣传片和专家访谈节目、发放海报和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家长科学育儿的信心和能力。

教育热点问答(12)

加大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3年4月4日 问:我国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后,进入到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均衡发展的新阶段。请问教育部今后将如何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答:今后一个时期,教育部将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切实把《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落到实处,抓住关键环节,破解热点难点。

教育部将推出一批通过建立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对口帮扶等措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典型,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委托有关机构开发丰富优质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供全国学校免费下载使用。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以及薄弱环节、重点领域的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努力解决县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臵,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标准。合理配臵各学科教师,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建立符合教育规律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先把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减下来。帮助家长形成正确教育观念。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学生流动情况,切实防控义务教育学生辍学。规范招生办法,鼓励探索区 域内小学和初中对口招生制度,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比例,缓解部分大城市仍然存在的“择校热”问题。

问: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请问教育部将采取何种措施使他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答: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拨付教育经费,对符合基本条件的随迁子女实行“全覆盖”。把关爱留守学生纳入社会管理创新范畴,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重视发展特殊教育,让残疾儿童受到特别呵护。

教育热点问答(13)2013年4月5日

多举措抓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问:2011年11月,国家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一年来,为组织实施好这项计划,教育部重点抓了哪几项工作?

答:国家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后,中央财政为国家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提供3元营养膳食补助,每年投入资金约160亿元。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营养干预计划。

一年多来,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明确责任,全面部署,努力建设“德政工程”。教育部、财政部、国务院食安 办等16个部门,联合成立了全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试点省、试点县也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联动,层层落实责任。二是完善制度,规范操作,努力建设“放心工程”。制订印发了10个配套文件,对食品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做了详细规定。三是推行公开,加强监督,努力建设“阳光工程”。各地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方案、进展情况、组织机构等做到主动公开;各级学生营养办都开设了举报电话、邮箱和微博,接受监督;2012年,全国学生营养办对中西部22个试点省份进行了一轮全面检查。

从2011年计划启动实施到2012年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营养膳食补助资金191亿元,学校食堂建设资金约260亿元。国家试点覆盖了中西部22个省份的699个县、9.6万所学校,地方试点覆盖了13个省份的461个县、3.4万所学校,每天有3000万名农村学生享受营养膳食补助。总的看,一年多来,营养改善计划各项政策基本落实,工作推进平稳有序,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国际组织的广泛好评。

问:为继续顺利推进该项计划,教育部下一步将做好哪几项工作?

答:一是抓好政策落实。督促各地将学校食堂聘用人员工资、食品配送费用等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二是重视食品安全。督促各地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强化食品安全措施,严格落实体检、消毒、留样、陪餐等制度。三 是加强资金监管。建立健全实名制学籍管理系统,防止滞留、滞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加强对资金使用、大宗食品采购、供餐单位招标等环节的监管。四是搞好食堂建设。督促各地按时完成食堂建设规划的编制;争取2013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五是坚持阳光操作。督促各地做好实施进展、资金使用、举报电话、电子信箱、供餐单位(个人)、政府采购项目等各个环节的公开公示;指导各地通过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政府网站等多种形式进行主动公开。

教育热点问答(14)2013年4月6日

职教人才培养改革取得新进展

问:近年来,国家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力度越来越大,请问教育部出台了哪些重要文件?

答:重要文件有四类,一是突出类型教育特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起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2012-2020年)》,编制中高职衔接三年行动计划,以推动中高职衔接为重点,整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构建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立交桥”。

二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研究起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联合开展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召开全国职业院校德育创新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联合举办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深入宣传职业院校学生成长成才典型。

三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重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汇集各方面专家3000多人。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联合召开行业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制定行业职业教育指导意见,与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的意见》,举办了13次全国性的产教对话活动,研究制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意见。

四是抓好基础工作,推进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印发《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研究制订高职专业设臵管理办法,开发建设职教专业设臵管理平台。制定中高职专业建设配套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开发28个专业类近350门高职课程的教学资源库,改造升级400门国家级精品高职公开课程。

问:大家都知道普教有高考、职教有技能竞赛的说法,请介绍一下技能竞赛的开展情况。

答:办好技能竞赛是为了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等23个部门联合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臵比赛项目96个,设立了天津主赛场和10个省的分赛区,参赛选手超过1万人,更多的学生、学校参与大赛,从大赛获益。赛项由行业组织牵头设计,企业深度参与实施。为推动大赛制度化、专业化,指导组建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院校竞赛工作委员会。

问:去年教育部建立了职教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发布制度,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答:2012年,教育部建立了职教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发布制度,集中动态反映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变化情况。已经发布的《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2012〃发现高职》画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与发展报告》显示,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95%和87%,近3年高等职业教育为全国近850万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零”的突破。

教育热点问答(15)

“高教质量30条”促高教内涵式发展

2013年4月8日

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高教质量30条”)在贯彻落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方面有哪些总要求?

答:一是稳定规模。今后要保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相对稳定,高等教育规模增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及扩大民办教育和合作 办学。二是优化结构。通过调整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和类型结构,使各学科、各层次、各类型人才更好地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通过调整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促进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提高整体水平。三是强化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扶需、扶特,克服同质化倾向。各类高校要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四是注重创新。鼓励地方和高校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以及教育管理的创新。

问:系统部署和推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主要落实在哪些工作上?

答:一是把人才培养作为提高质量的首要工作,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深化本科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评估作为国家监控高等教育质量重要手段的作用。二是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提高质量的根本出路,探索建立协同创新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改革,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推进试点学院综合改革,加大省级统筹力度。三是把教师队伍作为提高质量的根本保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完善教师的分类管理。四是把对外开放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途径,积极引进优质资源,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全面实施留学中国计划。问:国家层面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已经非常明确,还需要出台哪些政策形成合力?

答:要进一步推动各地各高校出台省级、校级配套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高校、社会共同提高质量、监督质量、保障质量的合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好各方面力量,整体提升区域内高校办学水平。各高校要切实履行好质量建设的主体责任,主要领导要集中精力抓质量,及时推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学校内部管理要全面服务于提高教育质量,落实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发挥好基层组织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将加强监督指导,对贯彻“高教质量30条”进行专项检查,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

教育热点问答(16)

稳步推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2013年4月12日

问:2012年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哪些进展? 答:一是普通本科与高职分类考试录取改革取得新突破。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稳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知识+技能”考核办法,扩大中职对口招生、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和中高职贯通五年制招生录取规模,一些省市在高考中对高职考试科目、内容、录取等提出不同要求,录取新生约102万人,占高职招生总数的1/3。二是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90所试点高校,实际自主选拔录取2.45万名,占相关高校招生计划的5.6%,积极探索了创新人才选拔和人才综合评价方式。

三是促进教育公平迈出新步伐。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首次顺利实施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以本科一批为主的297所高校,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际招生11752人,使贫困地区上一本人数较上年增加10%。

四是成立了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对高考等国家教育考试改革进行调查研究和咨询指导,提出决策意见或建议。

问:2013年高考,教育部将有什么考虑和举措? 答:教育部将会同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在推进高考改革方面抓五项工作:

一是研究确定高考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框架。

二是积极推进普通本科与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进一步扩大高职分类考试招生规模,研究出台职业技能拔尖人才或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接受高等教育办法,逐步健全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和选拔要求的招生工作体系。

三是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进一步明晰试点定位、重视选拔质量、鼓励探索创新、加强规范指导。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学校招生专业、考试人数、笔试门数,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四是开展高校招生考试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在高考基础上逐步纳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五是完善相关政策,优化计划结构,继续实施好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免费师范生、农村定向免费医学生等招生计划。

教育热点问答(17)

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高校校长工作

2013年4月15日

问:为做好公开选拔高校工作,教育部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答: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的要求,继2011年公开选拔东北师范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校长试点工作之后,教育部于2012年底,又启动了公开选拔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三校校长工作。为做好这项工作,教育部事先专门召开公选校长工作座谈会,认真总结2011年公选校长试点工作,在充分肯定坚持党组领导、行家遴选、尊重民意、多维考评、差额比选等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对公选办法做了进一步修订完善。

问:目前所开展的公选,有哪些新的特点?

答:

一、报名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这次试点进一步改进了报名方式和报名时限,报名方式在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的基 础上,增加了3人以上联名举荐,报名时限由10天延长到20天,同时积极做好组织动员报名工作。

二、遴选委员会构成更加优化。遴选委员会始终在教育部党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主任由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担任。副主任除中组部、教育部、地方党委等高校干部主管部门代表外,注意选择与学校学科背景、行业特色相对应且办学层次较高的现任或离任中管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以及学术权威(院士)担任。选择其他委员时注意扩大参与面,除职位所在学校代表外,邀请更多任职时间长、工作业绩出色的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

三、更加凸显校长职位特点。在整个遴选过程中,遴选委员会始终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目标要求,着重考量人选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视野,对教育规律的掌握以及管理能力等情况。面试试题的内容更具针对性,更加贴近学校办学实际,注重考量人选的能力素质与学校学科特点、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契合度。

四、程序和操作更加严谨。整个遴选过程严格遵循公告公布的程序和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专门成立由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负责同志参与的监督组对公选全过程进行监督,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回避制度,面试试题由遴选委员会在面试当天抽签并经集体讨论确定,面试和面谈全程录像备查 等。遴选过程中的程序衔接更加合理、紧凑,同时在每个环节具体操作上更具人性化。

五、公选过程更加公开透明。为了积极回应社会关注,进一步加大了公开透明力度,主动邀请媒体记者现场旁听面试及后续单独采访,面试过程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电视直播。

教育热点问答⒅

切实用好管好教育经费

2013年4月18日

问:2012年落实4%目标有何举措?

答:为确保2012年实现4%目标,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联合成立了4%办公室,督促和指导各地落实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增加财政教育投入的重大政策措施。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初预算21984亿元,比2011年增加3397亿元(2011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18587亿元,占GDP的比例达到3.93%)。

问: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是如何使用的?

答:2012年在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安排上,优化了投入结构、强化了政策导向。一是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办学经费得到优先保障。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达到894亿元。在中央财政245亿元奖补资金的带动下,全国29个省份(含计划单列市)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将超过1.2万元。二是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156亿元支持发 展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实施范围扩大到中西部21个省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680个县。三是覆盖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各个教育阶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教科书范围进一步扩大,标准进一步提高。营养改善计划覆盖3000多万名农村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利用中央彩票公益金,补助22万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交通费等费用。新设立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名在读研究生。四是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范围扩大到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年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西部2.7万元、中部2.4万元。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国培计划”的补助经费翻了一番。五是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出台。教育部、财政部针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指导性意见,在高校内部科研管理体制机制上取得了一定突破。

问:如何切实用好、管好教育经费?

答:用好教育经费,要围绕育人这个根本以及公平与质量两个重点,统筹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合理确定经费投入比例。在促进公平方面,要重点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在提高质量方面,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上一篇:东营区困难群众临时救助暂行办法下一篇:2021年最新榜样五观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