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深化新医改的认识

2024-06-21

对深化新医改的认识(共7篇)

1.对深化新医改的认识 篇一

深化对尊重劳动的认识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对这一论断要从时代的`高度进行深入认识.尊重劳动,要尊重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要实行按劳动创值贡献分配薪酬体系,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作 者:郝建国 作者单位:河北省委党校,哲学部,河北,石家庄,050061刊 名: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年,卷(期):26(3)分类号:A8关键词:劳动 尊重 权益

2.对深化新医改的认识 篇二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IIA) 在2009年1月修订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 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通过应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 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 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2012年版《安徽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细则》第六章第六条第六项明确规定:医院应该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及专职的审计人员, 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该评审细则除适用于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 其余各级各类医院均可参照使用。然而, 个别医院领导对内审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认为医院设置的内审机构只是医院等级评审的需要, 而不是出于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 导致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甚至有的医院将内部审计机构设在财会部门或纪检监察部门, 使得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高, 客观性和公正性不强。另一方面, 部分医院领导对内审工作重视不够, 审计任务不足, 弱化了内审的职能。为提高医院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内审机构应受院长直接领导, 对最高管理层直接负责。有条件的大医院可成立审计委员会, 设立总审计师, 或实行审计科长委派制。

为确保医院内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医院内部审计制度。内审制度除须经医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通过, 必要时还应该经职代会通过, 以文件形式下发。制度要明确内审部门的地位、责权、自身建设、经费保障等, 内审人员配备实行专职化和专业化, 从机制上保证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内审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和队伍建设

目前, 为了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医院内审工作的要求, 加快内审部门的队伍建设,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 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传统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凭证、账簿等相关资料, 工作集中在财务会计领域而未深入到经营管理领域。目前许多医院内审机构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从财务部门调配过来的, 显然难以适应当前医院内审工作的新要求。

因此, 在选拔和调配医院内审人员时, 要注重优化内审人员结构, 实行内审人员职业资格制度, 提高从事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的门槛, 从单一的财会人员向以财务、经济、工程、机械、法律、计算机等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结构转变, 既要熟悉医院财务制度和相关法规, 掌握医院业务, 还要有事业心责任心、德才兼备经验丰富, 并加强对他们的后续教育和培养。造就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内部审计队伍, 是推动医院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有位才有为”, 先有“位”才能有所作为, 内部审计的地位如何, 与领导重视的程度密切相关, 领导高度重视, 内部审计的地位才会切实提高。内审工作真正发挥作用, 除内审人员必须具备内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 还须熟悉会计、经营管理、经济法规、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 从单纯的“查错防弊”向促进和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转变, 向业务经营领域及管理领域扩展等。除此之外, 还要培养内审人员自身终身学习的习惯, 具备诚信、客观、公正、谨慎等职业道德和综合的审计分析、识别、判断等业务能力, 做到“有为才有位”。

三、多方沟通协调, 妥善处理各种工作关系

1. 加强与医院领导和管理层的沟通, 寻求支持

一是经常向医院领导层汇报审计工作情况, 争取领导层的关注和重视, 帮助解决审计难题, 满足审计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审计资源。不仅要取得领导的理解支持, 更要使领导看到审计工作的效果。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领导汇报, 审计报告经领导批示后要督促被审部门整改, 使领导看得见审计工作的成效。二是及时与本单位管理层进行沟通, 一方面了解管理层对审计的需求, 根据管理层的需求, 调整内审工作重点, 满足内审为内部管理需要服务的目的;另一方面也通过沟通, 让管理层了解审计的职责、作用和功能, 与管理层一起做好医院管理, 共同实现管理目标。

2. 加大与国家和中介两审计的沟通和配合

作为事业单位编制的我国公立医院, 其内审工作接受政府审计机关的监督与指导。因此, 医院内审部门有必要注重与国家审计的沟通, 主动向政府审计机关汇报内审工作, 接受其业务指导和培训, 及时向国家审计主管部门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和程序规定, 为做好医院内部审计掌握依据和标准。同时, 需要加强与中介机构搞好沟通和联系。在实际操作中, 既可以委托社会审计协同完成内审工作, 也可以实行部分审计业务外包, 通过招投标等形式选择社会审计机构对医院开展审计活动。医院需要知晓中介机构业务程序和标准, 适时提出医院管理需要标准和意见, 加强对中介审计复核和业务考核力度, 及时对工作不合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调整, 充分利用社会审计的成果, 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3. 充分研究, 处理好与被审部门的关系

由于内部审计涉及医院各部门, 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如何处理好部门关系。对于被审部门, 除了要及时宣传审计有关法律法规, 取得他们对审计的理解, 还要充分研究各部门业务背景资料, 了解有关的规章制度和预决算资料, 以及管理制度执行的有效性、适当性等情况, 注重多种形式的汇报和通报会议, 重视各部门之间的配合。针对内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在医院领导的直接组织和参与下, 经常召集一些会议促进内部规范管理、增加效益的共识, 增强部门之间对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认同。在审计过程中, 严查宽处, 既指出问题进行整改, 又要能使被审部门接受审计结果, 从抗拒、排斥到理解、再到支持审计工作。

另外, 财务部门作为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部门, 经常是从合理配置医院资源、减少支出、提高医院效益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内部审计则是从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的角度出发, 往往以监督者的身份来考虑问题。由于两者的工作性质和看问题的视角不一样, 因而协调两者的关系对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十分重要。

4. 正确处理控制与服务的关系

医院内审人员必须清楚自己是医院的一员, 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服务是做好内审工作的活力所在, 要摆正位置, 切不可凌驾于医院利益之上。工作中既要不徇私情, 不怕得罪人, 严格执行审计法律和法规;在日常审计过程中, 又要克服重控制、轻服务的思想, 努力做到控制与服务的有机结合。从广义上讲, 控制也是一种服务, 且这种服务为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全方位体现在对医院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各控制点和所有风险的防范, 促使医院经济改革和发展沿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运行。多角度主要指医院审计人员要有全局观, 既要善于发现问题, 又要从实际出发挖掘问题根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只有融控制于服务之中, 充分发挥控制与服务的作用, 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医院的利益。

四、把握医院内审工作的重点

1. 推动医院基建项目的全过程跟踪

近年来, 医院积极拓展发展空间, 使得基本建设投资成为医院重要的运营成本之一。能否用好医院的每一分钱, 成为医院内审部门的重要目标。对于小型零星修缮工程审计, 可以由内部审计自审, 必要时聘请外部工程造价师一起完成审计。对于大型建设工程审计, 通过招标形式, 委托有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审计, 医院审计部门全程参与, 并进行协调管理。对基建工程, 从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到竣工结算, 医院内审部门全程参与监督。通过建设工程跟踪审计, 控制建设成本, 节约建设资金, 促进建设工程规范管理。

2. 结合当前形势及管理需求, 积极开展专项审计

一是采购合同执行情况的专项审计。针对目前存在的重招投标、轻合同执行, 以及药品卫生材料费用增长过快等情况, 开展物资采购合同执行情况审计。通过审计, 规范招投标程序、完善合同管理、降低采购成本, 最终达到减轻病人负担的目的。二是科研经费支出的专项审计。近年来, 医院科研经费不断增多, 但同时科研经费违规使用情况也日渐突出, 因此有必要定期开展科研经费专项审计, 从科研项目基本情况、制度执行、经费支出管理、课题结题情况等方面进行审计评价。通过审计, 掌握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 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 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绩效, 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促进医院廉政建设。三是外包业务专项审计。针对当前医院实行的后勤社会化, 如绿化、保安、保洁、洗涤等外包服务项目, 开展外包业务专项审计。对外包业务从招投标、管理规范、合同执行到日常考核等方面进行审计, 促进医院后勤管理规范有效。除此之外, 还可有针对性地开展三公经费、信息经费、社会捐赠资金等的专项审计工作。

3. 加强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主要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合规性、合法性、全面性、完整性、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审查, 审查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 努力查找控制薄弱点, 发挥再监督作用。医院内审部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时应注重从管理体制、机制上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制度的源头上帮助医院领导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促进医院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及时识别控制风险, 确保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重点开展物资采购、资产管理、合同管理、预算、财务收支、基建工程等方面的内部制度审计。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 内部审计作为医院内部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势必将进一步体现其重要的存在价值。随着内部审计的加强和完善, 这一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 将会真正发挥其为医院两个效益保驾护航的作用。

摘要: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建立健全医院管理体制和约束机制的重要环节, 也是保障新一轮医院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入的有力措施。为了主动适应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 需要进一步提高医院内部审计部门设置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建立和完善与内部审计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 加强内审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和队伍建设, 多方沟通协调, 妥善处理好各种工作关系, 以此来把握好医院内审工作的重点和要点。

关键词:医疗体制改革,医院,内部审计,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开尧.内部审计有效履行职责的必要条件[J].中国内部审计, 2006 (2) .

[2]吴美光.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 2011 (2) .

[3]韩纪梅.医院审计职能转换必要性及措施[J].大观周刊, 2011 (30) .

[4]王开尧.内部审计有效履行职责的必要条件[J].中国内部审计, 2006 (2) .

[5]王兵, 张丽琴.内部审计特征与内部控制质量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5 (1) .

[6]王进, 金陵娇.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在医疗服务中的体现[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4 (11) .

3.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篇三

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重新分析马克思价值论在和谐社会条件下的新发展,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促进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能提供更先进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因而成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矛盾及其规律、理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及其基本特点的重要思想武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不仅要运用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研究,而且还要运用于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研究。就我国现实情况而言,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马克思当时创立劳动价值论是专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而现在劳动价值论不仅要运用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研究,还要

运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研究。于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成为分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石和有效方法,也是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石和有效方法。因为,劳动创造价值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不管在什么社会制度下,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规律都将起作用。当然,就劳动价值论与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时代关系而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主要产生于150年前欧洲资主义国家当时的商品经济或自由市场经济的实践,而今我们已是150年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实践。即使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经济或自由市场经济,在经过一个半世纪的漫长历史进程后,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劳动价值论面临新的情况、新的挑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和理论指导,都不能不涉及到劳动价值理论,都必须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1、深化对高新技术的认识:

第一、高新技术本身有价值,而且可以转化为新的生产力,但不创造价值。

第二、高新技术在价值形成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2、深化对生产劳动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社会,凡是生产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劳动,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服务的劳动,包括相当部分的第三产业劳动,都是生产劳动,都要创造价值。

3、深化对管理劳动的认识,管理劳动是能够创造价值的劳动。

4.对深化新医改的认识 篇四

2013年07月16日 来源:《求是》期号:2013/14作者:李景田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重大部署。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召开专门会议,总结检查八项规定的落实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的措施,为全党作出了表率,立下了标杆。我们要以此为激励,进一步深刻认识、全面把握密切党群关系与党的作风建设的本质联系,进一步增强改进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自觉性,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一、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

我们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一个创造无数奇迹的党。“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我们翻开历史的壮丽画卷,为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骄傲的同时,不禁会思考:党的生机与活力来自哪里?是什么因素使得党能够历经风雨而更加坚强?答案就在于,我们党能够始终清醒认识自己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把人民群众视为党的“生命之本”和“力量之源”,始终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形成了以密切联系群众为核心的作风建设的传统和优势,从而不断提高党对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获得了不竭的动力和制胜的法宝。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等一系列优良作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我们党的整个作风建设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作风是立场

和世界观在实践活动中的体现,有什么样的立场和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作风。马克思主义以彻底的唯物史观而区别于以往所有的唯心史观,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始终以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己任。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我们党坚持人民创造历史这一马克思主义立场和世界观,视人民群众为根基和血脉,视群众路线为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努力把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付诸实践,不断铸造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因此,从根本上说,抓作风就是抓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就是要解决好立党为谁、执政为谁的问题。

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之所以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还因为党的作风建设的所有方面,都同党是否密切联系群众紧密相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其源泉则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脱离了人民群众,高高在上,也就脱离了最有生命力的实践,难免会犯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就是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误的作风。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就是要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的作风。当前我们党的作风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归根到底都是源于脱离群众、违背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一些人心中没有群众,脱离群众,不关心群众疾苦,不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甚至把自己置于人民群众之上,当官做老爷,只做表面文章、官样文章。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问题的出现和蔓延,反映的也是一部分领导干部的群众意识和宗旨观念淡薄,个人利益至上,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甚至站到了人民群众的对立

面。因此,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决党和群众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以密切党群关系为核心的作风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以密切党群关系为核心的作风建设。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井冈山时期,就特别注意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革命成功,尽在民众”的观点,教育党员干部“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在延安时期,我们党成功进行了延安整风,培育并形成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事业在艰难困苦中星火燎原,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的成效保证了党的宗旨的实现,使我们党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凝聚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穷伟力。抗战时期,美国军事观察组来华考察后,得出一个结论:国民党占有着大片的土地,而共产党则占有大片的人心。我们正是发挥了密切联系群众、“得民心”的政治优势,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经受住执政考验,中国共产党坚决地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对极其严重的腐化分子,如刘青山、张子善,采取了坚决果断的措施。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纠正不正之风、反对领导干部特殊化、脱离群众,倡导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到后来开展整党、“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不断改进。正是通过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充分发挥了我们的密切联系群众、“得民心”的政治优势,我们党才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一系列伟大成就。

简要的历史回顾告诉我们,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的党的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成功之道和政治优势。同时,历史也告诉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与执政地位一样,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只有持续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才能不断地保持自己的政治优势、提升自己的政治优势,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提供重要保障。

当前,从总体上看,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强的,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我们要致力于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解决好这些问题,最大限度发挥好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舍此别无他途。

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更大的力度抓作风建设。党中央把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作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并以此推动作风方面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八项规定的制定并落实,有力遏制了迎来送往、文山会海、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促进了党风政风转变,带动了社会风气好转,明显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当前正在全党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将对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推进密切党群关系常态化长效化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形成一种优良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克服一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加强作风建设,既是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发扬“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坚不可破。抓作风建设也要像“钉钉子”这样,经常抓、长期抓,一个一个举措扎实抓,切实让每个举措抓出实效。当前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努力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且把着力点放在推进密切党群关系的常态化长效化上。强化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价值追求不解决,作风问题就不可能真正解决。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认识,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强化领导干部带头作表率。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会对广大干部、党员和群众产生强烈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从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做起,坚持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般干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坚持打铁自身硬、正人先正己,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把自己摆进去,高标准、严要求,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真正做到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

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规范人,也造就人。制度问题不解决,作风问题也很难解决。只有建立完备系统、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并且不打折扣严格执行,才能打造好的作风、好的队伍。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不但要把群众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且要固化于制。要注意梳理现有的制度、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完善制度体系。要坚持一手立规矩、定制度,一手抓整改、抓落实。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持违规就要问责,就要付出代价。

加强群众监督群众评价。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各项工作的实际效果,人民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搞闭门修炼、体内循环,也不能搞自说自话、自弹自唱。要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认真倾听群众意见、有序组织群众参与、虚心接受群众监督,以群众意见评价活动成效,以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使活动更加符合群众意愿、体现群众需求。

5.新医改对护理专业的影响 篇五

护理专业是培养具备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系统的法医学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能在医院、公安、政法机关从事法医学检案鉴定工作,也能在其他医疗单位从事研究及鉴定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医学院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医学类的一个分支,护理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也随之大大提高。但在全国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护理类本科的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不是非常乐观。现阶段医学生的就业形势为:

1.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状况根据学历层次、专业方向的不同呈多重局面,就业总体难度增大。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在大大满足社会对医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同时,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就学历而言,研究生就业状况较好、本科生就业基本持平、专科生就业难度较大。就专业而言,相对于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等专业,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等学科社会需求量偏低,就业难度相对增大。

2.城市医疗人才呈饱和或超编现象,高等级医院用人标准提高。

良好的工作环境、丰厚的福利待遇、更多的进修培训和个人发展机会,使城市医疗机构,特别是中心城市的高等级医院,成为医学毕业生争相进入的单位。一方面,这类医疗机构现有人员基本饱和,接收毕业生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这类医院用人标准向高学历倾斜,三甲医院除部分医技岗位尚能接收本科生外,临床科室的用人标准基本一致要求硕士及其以上学历。

3.基层医疗机构存在人才短缺和人才流失现象。

中小级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偏远地区及乡镇卫生院对医学本科生及以上学历人才需求迫切,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毕业生不愿去或无意扎根,人为地造成广大基层医疗机构发展滞后。而近年来兴起的民营医院为树立特色、追求效益,更愿意聘用离退休或大医院的专家坐镇,对护理之外的其他专业毕业生鲜有问津。再者,毕业生因民营医院的体制、保障等因素,对之也是持观望态度。

4.择业观念局限,就业方向单一。

由于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比较单

一、选择面相对狭窄,而就业单位的用人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医学毕业生的竞争愈来愈强。同时,医学学习的周期长、成本高、学生本人和家庭的期望值高,导致部分学生就业时择业观念偏离,好高鹜远,不切实际。

新医改发布后,引起社会各界持久的关注和讨论。医药卫生及其相关行业似乎找到了改革发展进

程中的破题之法,“瓶颈”之中的医学生就业问题也找到了新的启示与机遇。在新医改形势下探讨医学生就业的新途径,对加强医学生就业指导具有一定的针对

性和实效性。

据权威发布根据卫生部统计,到2015年我国的护士数量将增加到232.3万人,平均年净增加11.5万人,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但相对来讲,护理人员的待遇相对较低,而且工作强度较大,导致护理人员相对比较紧缺,根据新医改的十三条提到加强护理队伍建设,逐步解决护理人员比例过低的问题,这就对护理人员吃了一粒强心剂,给予了很好的保障,这将会对护理人员的人员数有很大的提高。

6.进一步深化对民生重大意义的认识 篇六

一、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执政党的宗旨所在

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立的时候, 马克思、恩格斯亲笔为它写了一个纲领性的文件, 这就是《共产党宣言》, 公开向全人类宣布, 共产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谋利益求幸福, 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共产党没有自己任何的私利。我们中国共产党把这种理念, 叫做党的根本宗旨, 就是毛主席概括的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最重要的思想和行动准则。90年来,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改革和发展, 都是沿着这条路线进行的, 我们党的为人民服务之路实际上就是民生之路。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进程, 更是民生问题不断得到重视发展的时期, 是民生问题改善最好最快的时期。30多年来的卓越成就, 最重要的无疑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与国民财富的快速膨胀, GDP、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均在100倍以上, 经济发展带来的客观结果是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人迅速下降到2000多万人, 中国成为世界公认的减贫效果最显著的国家, 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在解决温饱问题后, 开始进入小康与富裕阶层, 共同贫穷的时代被送进了历史。

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富裕和贫穷, 可以说是当代人类最为感性的一种认识;对此, 我们却曾长时间陷入了理性的迷茫。剥削制度被消灭,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 我们还形而上学地按照革命战争年代的那种朴素的思维要领, 把国人统统排列到穷人和富人、好人和坏人的方阵中。穷人, 就是好人;富人, 就是坏人。于是, 人人忌富怕富, 谈“富”色变, 发展到后来, 好像越穷越革命, 越穷越社会主义, 贫穷成了真理和正义的化身, 富裕成了谬误和罪恶的渊薮。加上“一大二公”平均主义“大锅饭”, 导致了普遍的贫穷和落后。邓小平针对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长期未有得到改善的局面, 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 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理论探索。他第三次出来工作后, 便立即在社会主义应该贫穷还是应该富裕的这个根本性问题上, 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和实践胆略, 进行了划时代的拨乱反正。他曾从不同的角度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 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 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些, 其实质是一样的, 都是邓小平讲话、谈话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题思想。共同富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不管怎么强调, 都不过分。所以, 邓小平把自己对社会主义的思考最终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也就是坚持走全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共同富裕的道路, 也就是最重要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道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民富国强”的理念。追求“民富国强”, 坚持“富民为先”, 意味着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我国将更加关注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 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 表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又向前迈进一步。

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博大精深, 集中了全党的智慧, 汲取了古今中外文明发展的经验,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一个首要的问题必须弄清楚, 它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准绳, 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准绳。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一点, 那也就忘记了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和精髓。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来指导民生工作, 就是要求我们事事处处、时时刻刻, 都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 发展人;就是要求我们把人民群众的愿望、需要、利益以及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各级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中心地位, 深切关注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状况和人的价值, 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最高目标, 使全体人民朝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稳步前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中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使民生不断得到改善。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 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第一标准, 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十二五”时期, 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 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当前, 要把扩大内需, 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 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对此, 我们必须明确, 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扩大内需。只有民生改善了, 人们才有比较切实的社会保障, 才能够放心大胆地消费, 才能够刺激和拉动消费。这应该成为“十二五”时期我们应对危机、克服困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条红线。只有在思想上把这些问题认识清了, 在工作中把这些关系处理好了, 我们才能找到规律、把握规律, 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在孔子之前, 《尚书》中就讲“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在中国政治文明史上, 朝野上下, 都喜欢讲“国泰民安”。国泰民安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只有民生问题解决好了, 才会有安宁稳定。因此, 自古以来, 民生问题就是与社会和谐稳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互为前提, 相互依存, 相互转化。当前, 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机遇与挑战并存, 希望与困难同在, 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艰巨, 工作繁重,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必须善于抓住主要问题, 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从改善民生这一关键环节着手, 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大好局面, 使全社会呈现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清新气象。

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小康社会, 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我们党把这个古老的愿望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中, 不断探索, 不断追求, 梦想即将变成现实。完全可以这样讲,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生工程, 并且是一个巨大的、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我们对小康的认识, 我们对民生的认识, 都应该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变化的。不同的历史时期, 不同的发展阶段, 民生问题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 解决了初级阶段的民生问题, 还有更高层次的民生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这就是人民群众的新希望、新要求、新期待。我们讲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就是要与时俱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不断发展和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适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规律, 一心一意谋发展, 聚精会神搞建设, 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一五”期间,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推进, 老百姓得到了更多实惠, 但不可否认,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性依然突出, 社会事业存在不少历史欠账,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仍有很多难题待解, 特别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 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比, 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相比, 民生任务还很繁重, 必须坚持以更大决心、下更大气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神圣职责

7.对我国新医改方案的解读与思考 篇七

编者按:

学校医疗改革专项课题理论研讨组于2008年4—6月期间学习了我国医改政策相关知识,围绕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国内外医疗模式的比较分析、医疗体制改革的动态等专题进行了系统学习研讨,并对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南宏力医院进行了实地考察,赴济南听取了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秦佰益院士《医疗体制改革的路还很长》专题报告。6月中旬课题组就以上学习研讨和考察情况撰文,作为第一阶段研究成果。

对我国新医改方案的解读与思考

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回顾

我国医疗卫生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50—80年代初期),第二阶段是市场经济体制时期(1985年至今)。

1.计划经济时期

我国的医疗制度始建于50年代初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有医疗机构为主体,在城市以全供给公费医疗覆盖城镇居民,农村则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以计划配给的福利分配方式,由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制度,形成了分级医疗体制。这个时期医疗卫生事业成绩显著,被一些国际机构评价为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典范。

2.市场经济时期

1985被称为中国医改元年,从1985年医疗卫生改革启动,到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课题组研究报告得出“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期间20年,先后经历了五次较大的医疗体制改革,尽管每次改革的背景不同,任务不同,效果大小不同,但都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需要。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体制的五次改革,主要成效有:1)通过竞争以及民间经济力量的广泛介入,医疗服务领域的供给能力全面提高。2)医疗服务机构工作效率普遍提高。管理体制的变革以及多层次的竞争,明显提高了医疗服务机构及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内部运转效率普遍提高。带来的消极后果主要有:1)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2)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3)简单照搬国企改革模式,让公立医疗机构自负盈亏、自我发展,造成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质淡化,趋利欲望增强。

改革中凸现的一系列问题,导致了消极的社会和经济后果。不过在改革开放多元化思想的碰撞中,人们已经认识到:基本医疗服务与一般商品及服务具有很多不同的特征,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来组织和提供,政府理应对国民健康承担主要责任,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必须告别国企改革的逻辑,强调公益性。在医疗卫生领域成为社会矛盾最突出最激烈的领域之一时,新一轮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新医改方案解读

新医改达到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二是分担疾病的经济风险,三是增加社会满意度。

新医改方案的基本原则:一是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二是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三是实现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四是把完善制度体系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结合起来。

1.新医改方案框架及医改走向

新医改方案的总体框架:“一个大厦”和“四梁八柱”(陈竺)

“一个大厦”指新医改方案的总体目标,即: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四梁”指新医改方案的核心内容,即: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这四大体系;“八柱”指新医改方案的主要政策措施,即: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运行机制、政府主导的卫生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和健全完善的卫生法律制度体系。

新医改后,国家要建设四项基本制度: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设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

2.新医改方案中的热点问题

如何落实、如何制定操作性的配套措施,还处于酝酿中。其中,政府如何投入、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如何改革、大卫生部如何构建、管办分离如何实现等关键性问题还存在争议和讨论。

1)政府投入问题。

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不低于5%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要求。但政府毕竟还要受到财力的约束,需要在支付能力和健康需求之间寻求平衡。

在基本医疗服务领域要求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分担费用,这里的“社会”指用人单位为职工购买保险。新医改方案将采用“供需兼补”,但还没有明确的百分比。政府对供方的补贴,首先投入的是基层、社区和农村县乡村三级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将实行全额预算管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探索实行收支两条线、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经费的总额预付等多种办法,实行严格的管理。对于需方,政府主要是补贴城乡居民、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特别困难群体的医疗救助。政府投入时,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投入比例怎样确定?对需方的补贴采样何种形式?在购买营利性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时采用何种途径等都还没有详细的规定出台。如何使得补供方(医院)的投入真正落实到需方(患者)身上,在减轻看病费用和公益性前提下,又如何保证医院服务的效率、谁来监督政府投入的效果?都是未来要面临的新问题。

2)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

对于上一轮医改的失败,人们认为都是市场化惹的祸,所以“市场多一点”还是“计划多一点”,成为新医改方案讨论的热点。以政府和集中计划为导向的体制,更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宏观效率。而一个以竞争市场为导向的体制,更有利于实现生产的微观效率和增进消费者的满意度。目前,任何国家的现有医疗卫生体制都是政府和市场在某种程度上的结合。新医改方案将以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不会彻底抛弃市场成分和市场体制,也不会回到完全由政府主导的另一个极端。

3)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问题。

新医改涉及融资政策、价格、税收、资产处置权、社会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如此多的机制调整,存在众多的改革对象和利益受损者,难度较大。医院收支两条线的改革,对恢复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减轻群众的负担肯定是有益的;但是收支两条线实施之后,医疗系统的效率如何保证?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运行机制来保证。

4)大卫生部关键性权利归属问题。

机构改革方案中,原药监局已归属卫生部管理范围。但从各方反映看来,这仍不“解渴”。构建“大卫生”的前提是厘清现有各部门的卫生行政权限边界,首先,经费谁来管?医疗卫生有两部分经费,一是医疗保障的经费即医保经费,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管,还是卫生部门管?二是直接给卫生事业部门的经费,由卫生部门管,还是由负责拨款的财政部门直接管?其次,卫生服务定价权由发改委管还是卫生部管?第三,医保由谁来管?第四,医疗和医保的统一问题。目前,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实际分散在社保部、卫生部、民政部、保监会等四个部门管理。一些专家认为要把医保部门纳入卫生部门管理;一些专家认为,应该设立一个独立于卫生和社保部门的半政府机构来管理医疗保险,包括新农合、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但是无论谁来管,都应该另外成立非营利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理想状况是把人事、钱、基建、价格等都归到统一的部门管。”但是很难实现。还有人认为,医疗卫生系统可以分为筹资保障、医疗卫

生服务、行政管理三个不同功能的子系统,按不同归属分出不同的卫生管理模式——大部制(一个部门管理三个子系统)、中部制(卫生服务体系和管理监督体系分开)、小部制(各子系统都由不同部门管理)等。

另外,公立非营利性与营利性医院怎样布局?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比例怎样控制?区域卫生规划时,区域医疗中心与社区医疗如何布局,如何有效形成区域医疗中心的有序竞争,让百姓得实惠等,都是新医改方案中大家关心的话题。

三、对医疗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1.对社会建设的作用。

卫生事业关系民生和社会和谐,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部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壮大,加上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完善,会打破老百姓对生病后无钱可医的担忧,增长对生命的预期,在城乡居民不再为生病发愁时,可以大大刺激消费。另外,可以缩小城乡差别,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2.新的医疗体制下的医学人才培养。

随着新的医疗体制的形成,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也随之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首先,医学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在医学教育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各个场合加强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强化国情教育和“大卫生”理念的培养。其次,要大力培养医学实用型人才,尤其是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才,政府将在政策导向、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上给予优惠,解决人才队伍不稳定等难点问题。第三,社区卫生服务对医学人才要求更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需要大量全科医生,专家认为,按照最低标准,我国五亿城市人口至少需要16万多全科医生,目前只有不足4千人,而且本科生不到20%。全科医生需要重点掌握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理、常见疾病和慢性病的处理与管理、多发病群体的饮食指导与合理用药等,还要有社交技巧以及可提供健康咨询的全面知识等。所以作为医学院校,要不断研究,探索多途径培养方案、多形式课程体系、多种培养目标。第四,对公共卫生的重视,会需要一批懂得医学专门知识和公共卫生的人才。第五,医保制度体系的建立,将提供一个非常大的人才市场。第六,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会发展更快。第七,医学领域国际合作会更紧密,适宜国际竞争的医学人才将更受医疗机构的欢迎。

3.新医改方案出台后,医疗机构(大医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医改方案出台后,医疗卫生领域将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医防分开、非营利与营利分开。卫生资源进一步整合,形成城市两层结构医疗服务体系,即区域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保将采用双向转诊机制,因此二级医院将分流、改造、改制。

1)为医疗机构带来的机遇。

第一,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发展原则和思路更加清晰。

第二,随着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医院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与职责更加明确,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病员的分流、医院分工会更加清晰合理,病源及其支付能力会进一步得到提高,看病的会增多,市场将进一步扩容。患者用药的安全和基本药物供应将得到保证,医院服务能力和医疗需求的矛盾会得以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等问题将得到解决。

第三,随着医药卫生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及科技、人才、信息、法律建设的进一步强化,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政策将逐步得到落实,政府对医院的投入将逐步加大,这些为医院的发展和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益化提供了充分的必要条件。

第四,国家对社会资本进入卫生领域提供高端医疗产品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有实力的医疗机构进行对外拓展就有了政策上的支持,市场拓展机会更多,空间更大,环境更宽松。

2)医疗机构面临的挑战。

第一,大型医院的医疗市场份额可能逐渐缩小,收入减少。随着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建立和功能不断完善,病员和医生资源将向社区逐步分流。大型医院需要重新找准定位,明确发展思路,根据服务对象、医疗需求质和量的变化等,有效整合院内资源,建立完善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改善和调整结构布局和服务能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扩大发展空间。

第二,经济收入增长压力更大。国家近期对城市三级医院的投入不会有较大幅度增加,医院不再享有以药养医和财政补偿的双重机制。政府将从严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控制医院利用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购置大型医疗设备,严格医院高新技术准入,抑制医疗范围盲目扩张。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生、医院、药品、检查的一元化经济利益共同体将被打破,创收手段更加单一,创收压力会进一步加大。医院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模式,走良性发展的轨道。要充分利用医疗保障制度迅速发展带来的机遇,管好、用好医疗保险费用,转变观念,适应按病种结算方式。

第三,医院内涵建设及管理面临挑战。随着法律制度和监管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对医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机构需要建立规范的医院运行机制,强化依法办院,实施精益管理,改革人事和分配制度,实施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提升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不断提升患者满意度和社会美誉度,确保医院整体运行绩效持续改善,保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和同步提升。

(注:该研究成果成稿于2008年6月17日,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10月正式公布新医改方案,并公开征集意见)

上一篇:特种设备定期巡检记录下一篇:小学生国庆手抄报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