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一

2024-08-29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一(精选12篇)

1.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一 篇一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

1、通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2、虽然经过一个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3、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4、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5、大部分学生的都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较差,以往的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再加自己不严格要求,所以教师平时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从知识覆盖面年,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三大领域,各领域的知识或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或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呈现,前者如《冷和热》单元,后者如《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从探究技能的覆盖面看,既覆盖了单项的初级过程技能,又出现了综合过程技能中的“假设与搜集证据”。老师们可以对照教材所设计的活动,考查诸活动中提供的探究技能训练内容,进行相应指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覆盖面也很宽泛,覆盖了“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涉及的核心概念有4个——空气的性质、空气流动的规律、空气对运动物体的影响和对生命的影响。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的动手机会比较多,他们对好多都会感到惊奇、感到有趣,教师要抓住好学生的兴奋点进行教学。第二单元《冷和热》。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包括的核心概念有热传递的方式、物体吸热散热性能、物质三态的变化及其变化条件、热胀冷缩、雾雨露霜的成因及蒸发、凝结等。这个单元探究的问题比较多,且探究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让孩子先学会订计划,学会与他人合作,讲究操作的严密性。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包含的核心概念有声音来源于物体的振动,声音能穿过许多物质,耳朵听声的机理,声音的音色、音强和音调,乐音和噪音等。这一单元与原先的自然课本里有好多相似,但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注重了活动性和趣味性。第四单元《食物与消化》包括的核心概念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食物金字塔——营养搭配、消化器官的认识及食品安全的知识。教学时要从价值观上入手,让学生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要让孩子们意识到吃得合理、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第五单元《假设与搜集证据》,是专门的探究技能练习单元。本册教材前面的诸单元大量渗透了“假设与搜集证据”的活动,本单元是对这一过程技能的升华和提炼。

三、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技能目标,主要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个方面。

本册教材的情感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兴趣,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四、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兴趣,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

五、教学措施

1.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

通过一年的科学教学,好多教师认为会教了,科学就是那么回事情,于是出现了一些对“用教教材”的误解。他们有的任意的增删教材,或不用教材,或放大教材,认为这样就是“用教材教”。其实不然。“用教材教”是一种思想,在“用教材教”前必先教好教材。对于我们在用教材教的`时候考虑到的一些问题,编教材的专家们他们都会有所考虑,有的比我们考虑的还要全面,还要具体。所以我们在拿到教材时必先领会他们的思想,他们所要表现的意图。只有把握了这一点,也只有先教好教材,我们才会真正的去实现用教材教。

2.注重孩子们的预测

猜想、预测是做科学的第一步,它反应了孩子们某一问题的看法,反应了孩子们的已有知识经验。课堂上我们应该给孩子这样预测的机会,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猜想,在没有得到证据前不要对孩子的猜测妄加评论。而且还要关注预测背后的深层内涵,即孩子们为什么会这么想。接下来我们要对这些猜想加以分析处理,组织学生去找证据。

3.注重证据的合理性和可重复验证性

本册探究的综合技能的着力点就是“假设与搜集证据”,所以在找证据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们注意证据的合理性,即我找的证据能不能支持我的假设。如果不能则要让孩子们学会思考,是我找的证据不对,还是我的一开始的假设就有问题,学会反思,然后要再实践。其次,要注意证据的可重复验证性,即我找的证据是能够经得起多次验证的,并不是偶然的。证据还要充分,有时还需多找一些,这样更合理一些。

4.讲究评价的策略

评价一直是我们做得比较薄弱的环节。学生评价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可以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的形式,在每一节课上有我们的评价,这学期尤其将单元评价单独列了出来(见教学进度表),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后面的评价表,自己还要做一些评价表。要让孩子感觉到评价也是一件乐事,这不得不让我们对评价的方式作一些深入地思考。可以采用心情曲线、填合作饼图、项目标星的方法,不仅关注做了没有,更关心做得怎么样,与同学的合作,自己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提升等等。

六、 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备注

1空气占据空间吗9月1日开学

2空气是会流动的吗空气影响物体的运动

3空气也是生命之源单元评价

4热水变凉热往哪里传

5热往哪里传

6国庆节放假

7吸热和散热

8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水的变化

9水的变化单元评价

10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11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声音的大小和高低期中测试

12快乐的小乐队单元评价

13我们吃什么怎样搭配食物

14食物的消化

15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16单元评价

17假设搜集证据

18小小纸飞机元旦放假

19汇报自由研究

20汇报自由研究

21整理档案袋

22期末评价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五一班,学生为名。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五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我们的地球”主要使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科学发展史)以及对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等。

“光与色彩”主要使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光是有颜色的;日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以及有关眼睛的构造及保健方面的知识。“电和磁”本单元主要使学生知道电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能源;认识完整的电路组成;会组装一个简单电路;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掌握安全用电的常识;认识磁铁的性质;知道电能产生磁性;会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等。“呼吸和血液循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吸器官、呼吸过程及常见呼吸疾病的产生和预防的初浅知识;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增强健康及保护的意识。“解释与模型”和“自由研究”6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五、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由于班级人数多,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互帮互学,形成良好的班风。

2.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一 篇二

一、课前布置预习任务

通常在上课前, 我会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 明确分工。而他们作为学习的主人, 干劲十足。他们精心准备实验材料, 细心查阅相关资料, 若发现有趣的、搞不清的问题或者新奇的事, 他们就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也很想探个究竟,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所以课前预习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

二、精心设计实验过程

实验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实验前对教学资源的搜集、处理, 能反映出科学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小学阶段, 我们的教学任务就是使学生通过探究的实践养成解决问题的习惯, 而我们在整个科学实验过程, 包括每个细微环节, 每种材料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 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实施, 这就是解决“怎么教”这个问题的出发点, 是教育观点的转变。我们作为科学老师, 只要自己在生活中随时注意、处处留心, 有时很容易就能找到身边的材料, 实验效果也会更好, 所以我们老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实验方法, 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学生是基于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就是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升华, 这就需要学生亲自去观察、实验、记录……学生必须亲身经历、才能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东西。科学实验教学中, 学生在实验观察上存在着不足, 如观察无目的性, 随意性比较大, 大多数学生不能够仔细地观察, 有的学生甚至对实验观察趋于“0”, 因此影响了科学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们在开展科学实验教学时, 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必然的, 要分层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低层次的观察方法我们也可以加以利用, 培养学生高层次的观察能力。小学生经常被新鲜的东西吸引, 喜欢观察那些鲜明、生动的现象, 例如, 小学生看到写在黑板上的水印字不见了时, 他们好奇, 但并不一定会产生“了解字不见了的原因”的愿望。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 进一步能使实验生动有趣。在实验过程中则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边观察变思考, 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并做好文字记录。在实验教学中, 有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事物的性质, 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重点观察。如做凸透镜作用的实验室, 应重点观察凸透镜对物体放大、聚焦、成像的情况。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老师如何使用温度计、酒精灯、简易显微镜等, 以便纠正学生的某一操作错误。一般来说, 观察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先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的细节、实验过程中现象的变化, 经过反复、认真地观察, 才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教师在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 必须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是学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空气》一课时, 首先让学生用眼睛观察周围的空气的颜色, 学生观察得出结论:无色、透明。然后, 再让学生用鼻子闻一闻切开的苹果是什么气味, 再比较空气是什么气味。学生得出结论:空气没有气味。学生用嘴尝后得出结论:空气没有味道。这样, 经过以上的各种感官的观察, 学生便很明确空气是透明、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气体。对孩子观察能力的培养, 不是靠教师灌输的, 而是要靠自己在观察实践中去领悟。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要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然后教师再进行引导。

四、鼓励学生自己创新, 独立完成科学实验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 学生要进行观察和实验。教师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指导学生独立观察、独立思考, 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充分的锻炼, 教师放手, 才能让学生自主实验, 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实验, 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应从低年级开始, 由于低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科学实验操作, 手是比较笨拙的, 主要表现在手指动作上, 由于小脑不能很快协调与平衡身体的动作所致。因此, 教师要给予示范性的动作指导。如教他们学会用放大镜、酒精灯等。基本操作经多次训练形成技能后, 学生在实验室的紧张感、生疏感会逐渐消失。开始进入独立完成某些实验的阶段, 他们会选择一些有结构的材料仪器独立完成给定的实验, 但在实验中还不是会表现出盲目、急躁、没有把握, 这就要求教师及时给予鼓励、信任和适当的指导, 并要强化训练, 启迪思维。如在教学“怎样使热水凉得快”的实验中, 在学习了热水变凉之后, 为了加深学生对温度变化的认识, 提供给学生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 教师给学生搭设了一个生活中的创新平台, 自已设计了一节课———“怎样使热水凉得快”。这是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经常碰见的问题。夏天到了, 都想从水瓶里倒出的开水很快地冷却下来, 可有什么方法能让热水凉得快些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设计了自己的方法, 有的说用嘴吹, 有的说用电风扇吹, 有的说用两个杯子轮流倒出, 有的说用筷子搅, 还有的说加冰……总之是各有各的法子。接着教师让他们自己从中选择几种快的方法去研究, 去设计实验验证哪种方法能使热水凉得最快。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动手动脑, 将所学的运用到生活中去, 将生活也搬到了自己的课堂。在各自的实验设计中,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体现。

爱因斯坦说:一个美妙的实验, 通常要比我们头脑中提取二十个公式更有价值。作为科学教师, 应该运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 转变观念, 发掘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科学创新能力。

摘要:作为科学教师应该运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 转变观念, 发掘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科学创新能力。

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一 篇三

经过一个学期科学课堂的学习,有很多同学对科学的认识又有了长是的进步,大家对课堂上的实验有什么感觉呢,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匿南关镇中心小学的孙旭亮老师,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实践,对几个实验提出了改进的意见,让我们一起来看着吧,而且,欢迎老师和同学们来信交流。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因此可操作的、成功的、现象明显的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基石。如何改变现有条件下的实验教学是突破教学效果不明显的关键。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实验改进。

《导傩和绝缘体》的实验改进

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和现象:教学中是利用目前的器材组成的简单电路,来进行判断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常常由于电路的连接效果不好,造成了判断失误;学生将可能是导体的物体判断成绝缘体,造成错误的认识。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判断不准确的原因是电路接触不良好,时间长了有的灯座、电池盒连接部位生锈,还有小电珠的接触部分也是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和现象:将小电珠改换成LED灯,将简单电路换成音乐卡印刷电路,将五号电池换成纽扣电池,使用电烙铁固定零部件。

改进后的实验电路变成了声光电路,实验效果非常明显,判断准确,不但可以判断固体是否是导体,还可以判断液体是否是导体。同时,还可以使用本改进进行探究实验,如不同溶质液体的导电性研究,相同溶质不同浓度液体的导电性研究,还可以有效的测出人是导体(可以看到微弱的亮光和微弱的声音)。

《浮力》的实验改进

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和现象:测量上浮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实验,所用的装置是在水底用橡皮泥把一个滑轮固定住,然后用一根线系住泡沫塑料块,通过水底的滑轮把线另一端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这样测出来的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在空气中的重力就等于浮力。

但在实际的上课中,这样的装置想要达到教学的效果是非常困难的。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1、教材中的演示图片实验的环境是玻璃水槽,因为在测量浮力的时候还要同时测量泡沫塑料块排开的水量。这样的装置做不到。

2、弹簧测力计不灵敏,根本就测不出泡沫塑料块的重量,所以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重量的差别显示不出来。

3、实验中会时常出现线从滑轮凹槽中脱落的情况出现,重新安装花费时间,而且手伸入水中会带出一部分水,影响实验准确性。

4、一般的橡皮泥遇水容易变软,根本就不能固定滑轮;橡皮泥可能还会有部分溶解或悬浮在水中,影响观察效果。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和现象:

1、实验容器还是使用水槽,不过要在水槽的外面加上学生用三角板的刻度尺(用刀将三角板的刻度尺取下,用透明胶布贴在水槽外壁上),这样,实验中排开的水量就可以清晰看见(看水上升的毫米数就可以了),效果非常明显。

2、把橡皮泥固定滑轮更换成宠物上的小吸盘,可以重复使用且操作方便(安装本装置只需1~2分钟,由于大气压力的缘故,不宜脱落)。吸盘上带有金属挂钩,线(采用钓鱼线)经过挂钩摩擦力也不大,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3、课前提前用天平测出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重量并用记号笔写在泡沫塑料块。这样实验现象自然就明显了。

4.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一 篇四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认识呼吸是人体最主要的生命活动之一; 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了解呼吸的过程;

认识什么是肺活量,了解人的肺活量各不相同,加强有氧运动能提高人的肺活量。

【过程与方法 】

掌握测量不同状态下1分钟呼吸的次数;

能设计、制作简易的肺活量测量仪,掌握测量肺活量的正确方法,并能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会通过对不同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运动与肺活量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尊重事实、以证据求结论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不同状态下呼吸的体验和肺活量的测量,让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有更多的了解,增强保护自己身体器官的强烈意识。

知道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强呼吸能力,提高肺活量,增进身体健康。能用所学到的有关运动与呼吸的知识指导自己平时科学地开展锻炼。

二、学生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呼吸器官、呼吸的过程、运动后呼吸会加快、肺活量的大小有一定的认识,但都属于粗浅、零碎、模糊的。而像肺活量与运动有什么关系,对于大部分四年级学生而言还缺乏基本的认识。所以本课教学的着力点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呼吸器官的认识、呼吸过程中各器官的协调作用、呼吸的过程等,通过对“呼吸”的反复体验、多媒体演示、师生讨论等逐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2)对于肺活量大小的认识,通过游戏、讨论、改进、制作简易肺活量测量仪、自测肺活量等逐步帮助建立;(3)对于运动与肺活量大小的关系,重点通过数据的比对、分析、资料的阅读、不同状态下一分钟呼吸次数的测量、比较等帮助建立。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什么是“肺活量”,学会自制简易肺活量测量仪,并能较为准确地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2.通过对不同数据的比对、分析,发现运动与肺活量之间的关系。

四、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准备一份肺活量记录表和不同状态下一分钟呼吸次数记录表 2.每组学生准备:5L空油瓶一个,水槽,水,有刻度烧杯或量筒,胶带,吸管,记号笔等

3.教师准备:(1)课件

(2)气球、肺活量电子检测仪等

五、教学过程:

引入,体验“呼吸”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我们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这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运动与呼吸》(揭题)

师生一起做深呼吸运动,学生交流在此过程中体验到的身体发生的变化。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同学们有重点地再进行体验。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在呼吸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身体的很多器官都发生了变化。那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人体哪些器官参与了呼吸的过程呢?

体验呼吸器官之间的协调作用,了解呼吸的过程

1.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多媒体,帮助学生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请每位同学对照呼吸器官图在自己的身上找一找,并想像空气是怎么通过这些呼吸器官进出人体内的。

2.学生尝试描述空气在人体内的进出路径。配合课件,予以强化。3.电脑出示模拟呼吸器,演示人体是怎样利用这些呼吸器官进行呼吸的。

(三)自制肺活量测量仪,测量肺活量

1.师:吸气时我们的肺变大了,那一次我们的肺内一次最多能装多少空气呢?

2.吹气球游戏。认识什么是“肺活量”。比较吹气球比赛的几位同学肺活量的大小。

3.小组讨论,如何做一个简易的肺活量测量仪,从而比较准确地测量我们的肺活量大小。

4.师生讨论、确定简易肺活量测量仪制作方案

5.小组尝试制作,在此基础上每位同学利用简易肺活量测量仪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并做好记录。

6.给出区间表(表1全班在区间中的人数统计,表2男女肺活量的对比)。用举手的方法,汇总、统计全班数据

7.比较汇总的数据,有什么发现?

8.出示肺活量电子检测仪,教师演示的基础上,请班内肺活量比较大的几位同学和相对肺活量比较小的同学上台测试,教师做好记录。

(四)、探究运动与肺活量的关系

1.讨论,什么原因可能导致我们肺活量有大小呢?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采访肺活量大的同学,让他们自己说说什么原因。3.出示一组资料:运动员与平常人的肺活量数据统计,有什么发现? 4.你觉得肺活量大好还是小好?为什么?

5.平时剧烈运动后呼吸有什么变化?测量平静状态下一分钟呼吸次数和剧烈运动后一分钟呼吸次数。比较自己的记录的数据,有什么发现?

6.采集班中肺活量大的几位同学的几个数据:肺活量,平静状态下一分钟呼吸次数,剧烈运动后一分钟呼吸次数。与这几位同学的数据比较,你又有什么发现?

7.教师小结:肺活量大,说明你的肺功能健康,参加一些剧烈运动或者爬山、爬楼梯等运动后,就不会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经常运动,特别是参加长跑、游泳等运动就能不断锻炼我们的呼吸器官,增加我们的肺活量。

(五)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对“运动与呼吸”这一主题进行进一步的质疑,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5.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一 篇五

教学设计大赛总结(语文)

第一实验小学教导处齐香春

本次教学设计大赛,共有25名语文教师参加。其中有18位教师能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挖掘较深,能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来指导学生体会课文内容,并注重了朗读训练,设计思路也很清晰,能根据文章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说话、写话及写作训练,实效性较强。但也有几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是很准确,课文挖掘不深,重点不够突出,个别教师忽视了朗读训练,写作训练缺乏实效性。

本次教学设计大赛中,特别提出了对导入环节的设计,从老师们的设计来看,大家都很用心,导入环节各有千秋,有的是讲故事导入,有的是猜谜语导入,有的是谈话导入,有的则是利用发散思维的形式导入…无论哪种形式的导入,都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为进一步学文奠定了基础。

6.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一 篇六

一、承担、参加各类教学活动

1、承担县级科学学科教研活动开课任务。

20xx年12月14日溧水县小学科学学科“探索宇宙”单元专题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我组汪志平和邓树清老师各上一节公开课,汪志平老师还做了有关课外探究方面的讲座,受到听课老师好评。

2、承担县级信息学科教研活动开课任务。

20xx年11月2日溧水县小学信息学科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我组李辉老师作了题为《Scratch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的讲座,同时李辉老师执教了一节公开课《Scratch教学:迷宫探险》,蒋赟老师执教了一节公开课《主题活动:收集和表达信息——我与青奥共成长》,受到听课老师好评。

3、蒋赟老师的作品《剪切与粘贴图形》在20xx年教学实践和评优比赛中获二等奖。

二、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本学期,汪志平老师的市级个人课题《 课外探究活动中潜力型地成就者指导策略的研究》顺利结题并获奖,撰写的教学论文《 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低效成因及应对策略》获市二等奖。邓树清老师的教学论文《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探索》获县二等奖,蒋赟老师的教学论文《让信息技术课“炫”出来——〈填充颜色〉的教学与思考》获县二等奖。

市级科技课题《溧水县城酸雨状况的调查》研究已结束,相关学生作品在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结题材料已准备就绪。我组蒋赟、李辉老师积极参加了市级“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式校本教材开发的研究》的研究工作。我组承担的县级“十二五”规划课题《利用网络平台提高课外探究实效的研究》正在顺利开展,12月中旬,“实小科学网”雏形初现。

三、完成各项学生比赛任务

1、科技创新大赛

在我组老师和相关教研组老师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溧水县第十七届师生科技创新大赛活动规定的参赛任务,我组新校区三名科学专职教师辅导的学生作品全部获奖。其中汪志平老师辅导的科学小论文《溧水县城酸雨状况的调查》获市、县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江苏省第二十四届科技创新大赛。

学校科技创新大赛布置会议:

南京市第十八届科技创新大赛我校师生获奖情况:

溧水县第十七届中小学师生科技创新大赛我校师生获奖情况:

2、金钥匙科技竞赛

根据县普教科关于组织全县中小学生20xx年金钥匙科技竞赛活动的通知要求,我校于9月13日进行了校级选拔赛,段皓天等28名同学获奖。许安杰等七名同学在随后进行的溧水县金钥匙科技竞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我组三位专职科学教师在此项活动中分工协作,出卷、监考、阅卷、辅导,及时有效地完成了这项活动。

校内选拔赛学生获奖名单:

县级我校学生获奖情况:

3、市网络文明夏令营活动

暑期信息学科老师组织学生参加了南京市网络文明夏令营活动,我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蒋赟老师辅导的学生在活动中获奖。

县级我校学生获奖情况:

4、少儿NIT考级

本学期共有102名学生报名参加了今年的少儿NIT考级,信息学科四位专职教师分三个模块(操作基础、网络应用、动画制作)对学生进行辅导,12月份报名学生顺利地参加了考级,成绩暂未公布。

7.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点心得 篇七

一、通过物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初中物理教学是物理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 他们学习物理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物理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 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物理实验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 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实验问题解决教学中, 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案的制定、仪器的选择组装、实验操作的实施到实验结果的分析都要求学生自己积极参与, 主动地动脑动手, 独立观察、分析。教师要克服大包大揽, 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观察、去归纳概括, 让整个教室气氛活起来, 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这样当实验完成以后, 学生可以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强化演示实验教学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

学生是实验教学活动的主体, 而初中学生的学习主要在于兴趣的引导,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动动手、动动脑, 做一做, 练一练, 相互讨论比较一下, 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就自然的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让学生移动光屏、移动蜡烛、移动凸透镜, 通过观察对比光屏上所成的像, 让学生体会物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是凸透镜成不同像的条件。最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实验过程, 绘出成像光路简图, 归纳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让实验和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反映这样做既培养了动手能力, 又加强了理解, 同学们非常喜欢参与, 兴趣和求知欲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三、课外实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组织物理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 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 还以做物理趣味实验, 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们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 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兴趣小组成果展, 在成果展上每个小组成员都将他们的成果一一展示, 其中有趣味物理实验、物理小魔术、小游戏、小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把他们带入五光十色的物理世界, 听到“爆竹声声”, 学生自然联系到声音产生的原因, 以及声音通过介质传播, 看到“空瓶产生白雾”、“加热的试管冲开塞子”、“小鸟自动喝水”、“清水变色”、“白光变成绚丽的七彩光”、“磁场的空间作用力”等等, 就急着想了解这是什么变化?它是怎样发生的?”……兴趣被大大激发起来了, 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的参与科学探究, 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 深入学习物理概念、理解和应用物理规律, 主动去解决生活遇到的物理问题, 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四、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和勇敢的探索精神

实验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验不仅是提供直观素材的手段, 也是培养各种技能的手段;通过物理实验问题的解决, 不仅为建立概念和发展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同时也为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物理实验中仪器的使用和安装、量程和分度值的选择、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条件的控制都不能马马虎虎;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 不能随意更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学生在通过物理实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积极动脑动手,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了解科学方法, 获取科学知识, 体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乐趣, 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通过克服实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 通过讲解著名物理学家获得伟大成就的艰苦科学活动, 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麻烦等思想障碍, 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逐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不畏艰难的探索精神。

总之, 实验教学应引起广大初中物理教师的重视, 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把物理实验的教学与理论知识的教学, 以及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达到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让它成为学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 获得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 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8.科学活动《体验一分钟》教学反思 篇八

本次活动从幼儿实际出发,选择与幼儿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内容,以“生活故事引入——初步感知——感性体验——理性体验——回归生活”的形式层层推进。活动中,采用“螺旋上升、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充分考虑了孩子认知、理解的方式和心理特征,整个教学活动较好地达成了预期的目的。

一、游戏活动,让抽象概念更形象(突出一个“趣”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有趣。我们在进行《体验一分钟》这个活动时,紧紧围绕目标开展有趣的游戏环节,让幼儿充分体验时间的长短,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形象化、生活化。通过游戏《木头人》让孩子保持动作一分钟和观看动画片一分钟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真实体验了“由于一分钟的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不同,每个人的心情不同,对一分钟的体验和感受也不一样。”游戏《夹珠子》结合“记录表” 分析前后两次不同游戏结果的原因,让孩子实实在在地体验了时间与自身努力的关系,学会了珍惜时间。充分的游戏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置身于情趣盎然的情境中,而且让枯燥的、抽象的时间变得具体、可感,从孩子们课末的表现中,我们知道他们对于一分钟已经由开始的模糊变得有了初步的体验。

二、实践体验,让数学活动更优化(重视一个“实”字)

数学知识的抽象逻辑性和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决定了幼儿数学概念形成要经过“操作层次→形象层次→符号层次”逐步抽象和内化的过程。因此,要让孩子们亲身经历实践体验的过程,让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呈现在他们的眼前。在“夹珠子”活动中,我提供了大托盘、小托盘、筷子、珠子。这个操作材料对于幼儿来说,难度不大而且能够反复使用,一分钟以内只要抓紧时间,是可以完成很多的,并且利用记录表,记录孩子完成的个数,加以量化,让幼儿能清晰的进行前后的对比。通过一轮又一轮有趣的游戏体验,幼儿充分与材料交流,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三、师幼互动,让教学活动更有效(注重一个“活”字)

教育教学的过程,不应是单纯的教师教或者是单纯的幼儿学,而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在活动中,我时刻注意师生的互动过程和生生的互动过程。在游戏《夹珠子》环节,当我请孩子们讨论为什么第二次比第一次做的多时,幼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很投入,很有效,并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到要珍惜时间,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和成就。

四、多媒体辅助,让教学活动更生动(体现一个“新”字)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不仅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枯燥的问题生动化、趣味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灵活化,而且可以大大弥补挂图、贴绒等教学手段给数学活动带来的局限性、不便性。“生活故事引入”环节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真实再现了孩子们的生活,直接引入活动;“初步感知一分钟”环节通过观看课件跟着秒针数一圈,知道一分钟有60秒,并清晰的观察到了秒针和分针的变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孩子们兴趣很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乐此不疲。

透过这一个个精彩的场景和画面,我既感到欣喜,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和困惑。

1.预设和生成的度该如何拿捏和把握呢?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单一性。活动中,各个环节也做到了秩序井然。但我在想,这样的安排稳是稳当一些了,预设的功夫是做足了,可生成呢?课堂那些无法预约的精彩呢?这些,可能因为我的“稳”字,让许多可能生成的课堂资源不能很好的展示,白白的扼杀在胎腹之中。比如在“猜测一分钟能做什么?”环节中孩子的回答各种各样,我是否应该给孩子验证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孩子通过验证发现自己的想象与实际操作的差别。

2.评价怎样才能评到点子上?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怎么做,才是真正的点到点呢?如一个孩子用手比划出一分钟的长短,我只是说:“说得真好!”其实我可以进一步的评价:“你的表示方法真特别”。而且在对幼儿的评价时,我的评价语也有点不够简练,不必要对幼儿的回答做进一步的深入点评,而只需要引导:“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9.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一 篇九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工 作 计 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继续以教体局关于2013工作的教育会议精神为指导,立足本校实际,坚持“和谐、创新、安全”的办学理念,继续以“以人为本,安全为主,狠抓常规,和谐发展,提升质量”为总体工作思路,完善学校工作机制,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发扬实验小学的优良作风,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巩固平安校园成果,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职工的幸福指数,以活动为载体,使学校在本学期取得更大的发展与进步!

二.工作时间

本学期的工作时间为: 2013年8月20日至2014年1月5日,节假日执行上级的要求与安排。

三.工作目标

根据全旗教育工作总体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订本学期工作目标为:

1.高度重视安全教育,特别是交通安全校园和活动安全教育要持之以恒。加强值班值宿的督查力度,保证校园的安全。

2.坚持德育为首,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

3.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使教育教学研究更有实效,促进学生的 1

全面发展。严把教学质量验收关,认真对待教体局教学质量的验收和评估工作。

4.加大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通过开展听评课、团队活动、外出学习等形式进行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5.进一步完善、加强校园各种硬件设施建设及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6.继续深化教师师德及绩效考核工作,不断完善考核方案。让师德及绩效考核真正体现教师的工作水平,通过考核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7.发挥工会职能作用,组织教职工乒乓球赛,鼓励教工利用业余时间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丰富业余生活。

8.继续开展红领巾岗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工作,成立红领巾校园广播站,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相关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

9.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活动,指导学生开展有益身心的文娱、体育、绘画活动,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素养。

10.规范后勤服务工作。确保学校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

11.加强学籍管理,建立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严格学生流动手续。

12.开展好同兄弟学校的对口帮扶工作。

13.继续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校园氛围,坚持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努力打造一支讲学习、讲团结、讲奉献、懂管理的领导集体。要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强烈责任感和办好学校的使命感,坚持与时俱进。增强政治意识、目标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帮助教师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加大德育管理力度,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1.发挥团队作用,开展各项专题教育活动,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德育网络”,促进学生文化素质、道德素养及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2.通过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学科教学渗透等,有针对性的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本学期各中队开展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主题队会活动。

3.红领巾岗坚持日检查,周评比,从学生每个日常行为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学生一日常规抓好,使养成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4.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中的各项规章制度,端正教风、学风,激发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主动性,将教学常规变成教师自觉的行动。

2.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抓住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巩固学习效果等现实问题,以“自主、互助”为目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深化学科

教学改革。逐步形成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3.加强教师集体备课力度,全组教师共同参与,形成集体智慧。抓好“备、讲、批、辅、考、评”六个教学环节,坚决做到不备课不进课堂。

4.狠抓对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完善课堂教学的规范化要求,建立新型的教学管理制度,坚持候课制,要求教师课上语言规范,鲜明生动,杜绝课堂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5.加强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国家课程安排和教师工作量要求,开足开齐课程,重视小学英语、音体美学科的教学与管理。

6.加强作业的检查与管理,提高作业质量。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合理布置作业,内容要有基础性作业又要有拔高性作业。作业批改做到及时,学校进行集中检查与随时抽查。

7.组织各类教学竞赛和抽查,随时随地对每位教师进行听课和教学质量及工作落实情况的抽查,评估其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8.继续加强“两室”建设,保证师生的身心健康。

9.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力度,做好课题的申报和管理。

10.做好参加全市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的准备工作。今年,我校的英语课题即将结题,切实做好迎接结题工作的准备。

11.学期末,在学生中开展语、数、英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的竞赛活动。

12.加强毕业班的管理,稳步提升质量。

(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深入开展校本培训。

1.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特别是要加大校本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模式,让教师成为学习型教师,实行全员学习,终身学习。

2.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从课堂教学入手,着力推进科学教研、有效教研活动,开拓思路,优化知识储备,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着力为中青年骨干教师发展搭建提升平台。通过骨干教师引领、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教学技能展示等活动形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3.为进一步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把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本学期,学校继续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改革内容,认真学习新版《课程标准》,加强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使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学校多方面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以获取先进的教改信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

4.制定教师互相听评课制度,利用教师的群体优势,实现教学水平的整体突破,缩小同科目班级的差距。

5.继续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本学期在九月下旬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6.本学期,加强教职工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提升教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五)少先队工作

1.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全面开展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2.开展“红领巾争四好,让城市更美好”主题实践活动。

3.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开展主题队会活动。

4.继续执行“文明监督岗”评比检查制度,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六)开足开齐艺体课程,抓实抓好卫生工作

1.认真落实“两课”“两操”工作,坚持每天的大课间活动,“阳光运动”一小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认真做好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加强学生的卫生知识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3.本学期十月份开展2~6年级广播操的比赛活动。

(七)抓好后勤保障工作,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学校各种硬件设施建设,包括校园环境绿化改善。净化、绿化、美化校园,让全校师生在清洁、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

2.扎实做好后勤常规工作,主动、积极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切物资供应,为教学创造良好条件。

3.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合理使用各项经费,计划开支,计划供应,专款专用。行学校“财务公开”制度,使学校自觉接受主管部门和群众的监督。

(八)工会工作

1.根据上级工会的工作安排和学校的实际,开展活动,丰富教职工的课余生活,为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2.开展教职工乒乓球比赛活动。

3.开展庆祝“元旦”活动。

(九)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创安全文明校园。

继续坚持安全常抓不懈、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原则,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和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自救能力。继续坚持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不空岗。定时开展安全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定期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结合身边的事例在师生中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特别是对学生的交通、活动、体育课等校内的安全工作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足够的认识,确保校园安全万无一失。开学初,在校园内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十)其他工作

1.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临时性工作

2.本学期的各项具体工作祥见各项工作实施方案。

各位老师:新的学期,新是起点,我们要再接再厉,以学校大局为重,以主人翁的姿态,密切配合,在所分担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把实验小学办成领导放心、家长满意、教师幸福的学校。

学校校委会全体成员诚挚的祝全体教职工在本学期工作愉快。身心健康!

10.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一 篇十

一、班级概况:

本学期新接了一年级四班。刚进入一年级,开学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班级状况了解如下:

班中学生57人,男生31,女生26,99年出生的35个,98年出生的22个,6岁的孩子4个,民族学生9个,维族2个,哈族2个,回族2个,锡伯族1个,俄罗斯族1个,撒拉族1个,多子女的家庭11个,单亲家庭5个,班级特点,学生自身,好动,聪明,其中30个孩子在学前接受过拼音教育,所以拼音教学较轻松。家长多为做生意的,所以在孩子的学习管理方面较薄弱,家校配合有一定困难。

二、管理目标:

1、给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紧抓养成教育。

2、在班级中形成团结、勤奋、诚实、创新的班风。

3、灌输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管理措施:

1.重视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受益非浅。因此,在班级进行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密切配合,本学期,将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学生进行规律性的常规训练。重点落实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使一个学生掉队

2、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施教: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关心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发展情况。

3、及时了解学情: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材施教,在重点难点上下工夫,以促进全班成绩的平稳、扎实地上升。

4、家校结合:经常保持与学生家长联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抓两头,促中间,使全班形成一盘棋,真正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5、培养班级干部:教给孩子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6、重视关怀教育: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及时和家长联系,体贴他们的冷暖,了解他们的心理,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使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

7.重视文体工作:教育学生上好所有学校开设的课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文娱活动,重视各项比赛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四、各月安排:

九月:

1、组织学生开学报到。

2、新学期校规校纪教育,安全教育。

3准备三跳运动会。

十月: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2、入少先队教育。

3读拼音大赛。

十一月:

1、开一次爱科学主题中队会。

2、举行写字比赛。

3、家长开放周活动。

十二月:

1、朗读课文比赛。

2、准备元旦活动。

3、开班干部会议。

一月:

1、组织学生复习,准备考试。

2、完成学校期末规定的各项学生表册的填写工作。

11.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一 篇十一

一、引言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和运用是机械电子、机械加工、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必修实践类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对系统中的几个关键部件(如机械、电路、计算机、控制器等)进行综合分析、设计、调试和零件加工,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实验室可提供给学生拆装、调试和加工的数控机床设备较少,机械和电器控制实验分离,数控维修实验平台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很少可用于加工零件,因此急需开发相应的实验平台和满足机械电子、电气控制、机械加工等专业学生实训的教学装置,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数控实验平台的总体设计和组成

1.总体设计

数控实验平台要求能满足学生练习机械拆装、电路设计调试、数控系统设置调试、数控编程加工等机电一体化教学需求,因此应具有开放式系统和结构,较短的传动链,可调试的机构,较高传动精度和传动效率,便于学生全面了解数控系统的整体组成及相关工作过程。

数控实验平台选用Mach3软件为PC机上的数控系统件,CNC的全部功能均由PC实现,通过装在PC机上的USB接口对伺服驱动等进行控制。其控制卡为标准化商用CNC控制板,完成对步进电机的驱动。如图1所示为总体设计图和Mach3控制卡。Mach3软件发出控制信号,通过接口板分别向X、y、Z和A轴发出控制脉冲,进而驱动x.Y、Z和A向进给机构实现进给运动。Mach3控制卡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机床主轴,来实现主轴的正转、反转和停止。行程开关通过控制板向Mach3反馈检测信号,以保证操作安全可靠。这样设计经济合理,并能满足实验教学要求。

2.数控实验平台的组成

数控实验平台的结构与数控雕刻机组成基本相同,可对平面和回转体外形铣削和雕刻。整个实验平台主要由雕刻机本体、数控系统(通用计算机+Mach3板卡+Mach3控制软件)、伺服系统、检测装置和辅助装置等组成,如图2所示。

(1)数控机床本体。

数控机床本体由数控机床机身、导轨、滚珠丝杠副、工作台、连轴器、电机支架和主轴电机组件等部分组成。机床床身采用标准铝型材和配件,融入拼装模型理念,由学生根据设计搭建而成,使学生创新设计和制作成为可能。传动结构上采用滚珠丝杠螺母副,这是因为滚珠丝杠螺母副具有摩擦小、传动效率高的特点。使用弹性联轴节与步进电机连接,从而容忍一定程度的同轴误差,减少两端轴承非正常磨损功效。由于平台尺寸较小,导轨采用直线圆柱导轨,不仅价格便宜,并且安装方便,其导向精度也能完全满足要求,但直线度调试较困难。

(2)伺服系统。

数控实验平台伺服系统均采用步进电机开环控制系统,由步进电机、驱动器等组成。

①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是一种专门用于速度和位置精确控制的特种电机,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的运行,同时也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化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在未超载的情况下,步进电机的转速与停止的位置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根据实验平台的情况,选用57HS7630A4D8型号步进电机作为数控实验平台的驱动电机,缓解在高速运动时因力矩下降力量不足导致的丢步现象。

②驱动器。

驱动器是将接收到的频率、定子绕组通电状态变化次数以及控制方向的进给脉冲,转换成控制步进电动机各相定子绕组通电、断电的电平信号变化频率、变化次数和通电顺序。本数控实验平台的步进驱动系统在x、y、Z三个方向上均采用DM5045步进电动机专用驱动器芯片作为驱动部件,该驱动器为细分型两相混合式,采用超大规模的硬件集成电路,利用全数字电流环进行细分控制,具有高度的抗干扰性及快速的响应性,电机的转矩波动小,振动小、噪音低,低速时运行十分平稳;高速时可输出较高力矩,拥有非常高的定位精度。该驱动器共有十五种细分模式,本设计选用的细分数为8。如图4所示为驱动器和各轴加工参数的设置。

(3)控制系统。

Mach3软件是由美国ArtSoft公司开发的由Windows为平台开放式数控系统,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是具有开放性、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的新型数控系统。标准PC电脑完全转换为全功能的CNC控制器,输出脉冲与方向信号,控制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驱动器,从而实现控制数控机床。系统支持标准G代码,能5轴联动带线形插补功能,主轴转速控制,多重继电器控制,手摇脉冲生成,三维动态显示跟踪、自动对刀、程序跳段执行(断点记忆)。系统具有螺距误差补偿,反向间隙补偿,刀具长度补偿,刀尖半径补偿及磨损补偿功能,完全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

三、数控实验平台加工性能调试

数控实验平台搭建和调试完成,只有通过进行实物加工测试,才能综合了解数控实验平台整体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加以改整,最终达到整个数控实验平台系统运行平稳、可靠的要求。

数控实验平台具有其他数控机床操作的基本功能,由于实验平台电机功率等因素,只能加工有机玻璃、木材、硬铝等材料。Mach3控制软件兼容性强,可兼容各种自动编程软件如ArtCAM、MasterCAM生成的加工程序。以ArtCAM软件加工为例,首先根据加工材料、表面质量、大小精度和加工刀具等要素选择模型、加工方式,设定刀具加工参数。根据数控实验平台的加工特点,使用“先粗后精”的加工策略,生成刀路轨迹,并通过仿真加工验证,经后处理生成G代码。将G代码导入Mach3控制软件中,安装工件毛坯、对刀,启动程序加工工件。如图6所示为加工工件。通过对加工工件的尺寸和形状的检测,得出实验平台设计和装配调试的结果,再对设计、装配进行调整和改进,得到满意的效果。

nlc202309040922

本数控实验平台根据教学要求,可添加第四轴(A轴),运用PowerMILL、NX等软件进行自动编程,通过仿真加工无误后,经后处理软件生产G代码,输入控制系统,加工工件。如图7所示是四轴数控实验平台。

四、数控机床教学实验平台开设的实验内容

该平台设备为开放式结构、模块化设计和完全工业用器件,具有数控机床安装、接线、调试、参数设置、通讯、故障诊断、维修、编程及仿真模拟、CAD/CAM,实际切削加工综合的教学实验功能,结合相关课程为机械加工、机械电子和电气控制等专业以开设三个实验。

(1)数控机床床身搭建、精度检测和调试实验。

数控机床床身首先通过SolidWorks等三维软件实体建模,再虚拟装配,检验总体结构的合理性。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铝型材和配件搭建床身,并安装滚珠丝杠、导轨、滑块和主轴等部件,调整装配间隙。使用框架水平仪、百分表等量具,运用恰当的检验方法,测量、调试机床工作台水平度、三轴之间的垂直度和丝杠反向间隙等机床精度,以保证达到加工要求。通过实验要求掌握机床的调试方法和测量量具的使用方法,调整机床各部件的装配间隙和精度,使机床达到设计的要求。

(2)数控机床电路的连接,控制系统参数设定和联机调试实验。

根据设计要求,连接电源、驱动器、控制板和电机的线路,并制作成航空接头连接。综合机床的具体情况,在Mach3软件中,根据丝杆的导程和步进电机驱动器分频数,设定各轴电机的参数和步进电机细分参数。设置控制面板和限位开关和急停开关等安全措施。要求掌握根据设计电路图连接控制柜各元件电路,并制作航空接头连接,根据加工实际情况,调试机床控制系统中各电机参数和步进电机细分参数。

(3)数控机床雕刻加工实验。

根据机床、材料、刀具和加工精度等要求,设计加工零件,使用CAD/CAM软件进行自动编程,确定加工参数,生成加工程序,用“刀具路径实体模拟”进行验证,确认正确无误后,经后处理,转换成G代码。合理装夹工件毛坯、对刀和启动机床加工工件。通过对工件加工,要求掌握零件的CAD/CAM软件的使用、装夹工件、对刀和加工。通过检测加工工件尺寸,分析造成加工误差的因素,提出改进的方法。

五、应用效果

通过Mach3软件完成了对数控实验平台的研发,开发出了一种价格低廉、结构简单、加工效果良好的教学平台,可用于数控机床、电路控制和数控加工等课程的实验教学。经实际教学使用验证,本实验平台基本达到总体设计的要求,机械本体简洁,紧凑便于安装调试。控制系统稳定可靠、操作简单、易学易用和功耗较低;加工速度、精度都有较为满意的表现,虽然加工精度比专业机床低,但能完全能保证数控课程教学的要求。控制箱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作,在加工时,各电器元件工作情况一目了然。直观展现数控机床结构、伺服系统组成和工作情况,是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本实验平台在具备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可调试的前提下,还能加工出较复杂的实物作品。控制系统采用PC加Mach3软件模拟运动控制核心,对刀路文件处理,各轴向运动控制都有很直观的表现,适用于初级教学使学生对数控技术有更直观的理解和认识。

六、结语

基于Mach3软件控制的数控实验平台可应用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及相关的课程教学实验中,该实训内容涵盖了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实训过程由这些交叉学科专业的师生共同协作完成,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实训师生的团队精神建设,使实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该实验平台的使用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机、电、加工一体化系统的实验平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2.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探究 篇十二

小学科学课程涉及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设计和技术四大领域, 什么样的课程最适合科学实验教学探究呢?这就涉及到课程的分类。

一、什么是课型?

一是课的类型, 即按知识特征、教学任务等对课程内容进行归类。二是课的模型, 是对各种类型的课在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生互动方式、需要时间等方面的共同特征进行抽象和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模型、模式。——田宝宏《分课型构建教学模式的意义与关键》。原载于《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9期。

课型的分类, 因基点选择不同而有区别。以学生获取事实的方法或途径为基点来分, 可分为以下五种课型:科学观察课、科学实验课、科学阅读课、科学技术课 (制作、种植、饲养等) 、科学讨论课。

二、科学实验课

实验是为了验证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实验是科学课教学的一种主要的方法。它是学生根据对问题的猜想, 确定的实验方案, 利用一定材料组装实验模型, 控制实验条件, 从而产生某种实验现象, 并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认知过程。——《小学科学概论》

实验课是小学科学课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课型。实验课型的执教效果如何, 将直接影响科学课的教学质量。

实验是科学教学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学手段, 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课的大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动手实验去发现、理解、运用。实验不是让学生玩玩而已, 实验是学科学的最有效的手段。动手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智力, 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要想上好实验课, 应做到: (1) 实验前——四个明确; (2) 实验材料选择——因地制宜; (3) 实验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 (4) 实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1. 实验前——四个明确

四个“明确”, 即明确实验目的, 明确实验操作过程, 明确观察任务, 明确实验结果。

(1) 明确实验目的。在观察事物、做一件事前, 只有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任务, 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 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因此, 每次实验前都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说的通俗一点, 就是让学生明白为了研究什么做这个实验。我在教学《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中, 证明空气存在的实验, 无论是利用吹大的塑料袋钉个洞来吹动小纸条, 还是利用吹大的塑料袋钉个洞放到水里, 让水冒出小泡, 都是为了说明空气是存在的。如果只是为实验而实验, 没有明确的目的性, 只会让学生浮于实验过程与表面现象, 是不会获得科学知识的。

(2) 明确实验操作过程。每个学生实验的成功与否, 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 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总结。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 但他们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盲目乱动, 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 颠倒操作过程, 少做漏做, 导致实验失败, 所以在实验前就要明确操作过程。如教学《简单的电路》这课时, 我先让学生自由讨论, 尝试用1个灯泡、1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要怎样连接起来才能组成电路。设计操作过程, 然后汇报, 其余学生讨论补充。还可以把影响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点先写在黑板上, 作为实验的操作规程或注意事项, 从而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3) 明确观察任务。在实验前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观察任务, 再根据具体的实验提出观察要求。学生在观察实验时, 如果教师不加指导或指导不明确, 学生往往会出现无目的、漫不经心地观察情况, 他们常常只是注意那些感觉新奇或有强烈刺激的现象, 而放过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帮助。所以, 教师要提醒学生运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一是用眼科学地看, 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用眼观察每一个微小的地方, 每一步细小的变化。二是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用嘴尝, 借用工具观察等等, 这就是科学地听, 科学地做, 它能帮助学生更全面的感知事物。一个学生只有明确了观察任务, 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以《观察植物的种子》为例, 课前要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 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 不同的植物种子, 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如:黄豆和豌豆极其相似, 但细看会发现:豌豆形状较黄豆圆一些。

(4) 明确实验结果。从现象到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是一个以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 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 才算真正得到了知识。如《磁铁》单元, 我首先让学生明白地球上具有一种特殊的力, 和电一样, 磁也是人看不到也感觉不到的, 可是它的影响力却处处可见。当我们看到磁铁能把带铁的东西吸起来, 我们就知道磁铁有吸引铁的性质, 所以我们就把磁铁的这种特性叫做磁性。磁性有强弱,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铁有两个磁极, 我们把磁铁用细线悬挂起来, 等到它静止时, 磁极分别指向南方和北方, 我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然后提示:古代的指南针就是根据磁铁的这一特性发明的。磁铁很容易被制造, 用途也相当广泛。通过学习谁还想到了磁铁的其他用途呢?比如, 我们大部分学生都用过的画写板笔头部分最易掉下来, 掉下来的两只笔头如果把它们笔尖对笔尖, 拿在手里一个朝上, 一个朝下也不会掉到地上是什么原因呢?通过推测实验结果, 学生知道了是因为笔尖部分的磁铁互相吸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推测实验结果, 增强了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学生学习运用科学原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实验教学中做到了四个明确, 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 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 实验材料的选择——因地制宜

实验材料的选择是上好科学实验的基础。实验材料不仅需要实验室里的, 也需要实验室外面的。

(1) 实验教师对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2)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实验材料的选择; (3) 实验材料要有结构性。如选择沉浮实验材料时, 铁、塑料、泡沫、木块等必须要形状、体积都一样, 否则就会让学生得出错误的结论。

3. 实验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

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典型活动, 二是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科学实验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验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材, 又要充分发挥农村在小学科学教学方面的优势。

生活在农村, 既有实验的劣势——实验器材不足, 也有实验的优势——天然教学资源。农村学校的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能为学生科学学习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如我校的实验基地, 大足荷花山庄, 就为我校的科学教学、社会实践, 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农村学生的家庭周围一般比较开阔, 能为养殖动物、种植植物提供合适的场所;农村的空气清新、天空清朗, 能为学生观察天文和气象学习提供很好的条件;农村学校的周围一般是山川、田野或河流, 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取到一些土壤材料, 可随时带领学生到周围环境中观察各种地貌等等。

4. 实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做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 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实验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探究。

三、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

实验课的基本教学模式: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归纳结论——实践应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 教学模式的各个“板块”和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如“不翼而飞的水”我是这样设计的:

研究问题:水加热直到沸腾后会发生变化吗?

我的猜想:水加热直到沸腾后会发生变化。

实验材料:铁架台1个、酒精灯1盏、火柴1盒、石棉网1个、烧杯1只、温度计1只、水、方巾1张、镊子1把。

实验步骤:

1. 调整铁圈, 放上石棉网, 点燃酒精灯调整到外焰, 然后熄灭酒精灯。

3. 点燃酒精灯, 加热观察。

4. 沸腾后继续加热, 观察温度变化、水量变化。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综上所述, 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是一种积累, 需要教师的引导, 需要学生的合作, 更需要师生的合作。我们在科学实验课上, 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 更应该注重探究活动的效益。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典型的探究活动, 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探究活动的目标。并给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 才能真正实现实验课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要分清课型, 分清哪些课是科学实验课。要想上好实验课, 应做到:实验前四个明确;实验材料选择, 因地制宜;实验过程, 让学生充分体验;实验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采用合理的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 控制变量, 分析实验现象, 得出科学结论并加以运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分课型构建教学模式的意义与关键》——田宝宏。原载于《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9期.

[2]《小学科学概论》.

[3]《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上一篇:农村危房鉴定下一篇:晚风摇曳中的乌鲁木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