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

2024-08-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通用8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 篇一

加强内涵建设,扎实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在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阶段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2013年7月12日)

蒋新华

同志们:

根据学校安排,我就“以生为本,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讨论工作的深入开展做个讲话。

过去的十一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十一年,也是我校蓬勃发展的十一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取得了国家级科技奖项的重大突破;跻身于省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学校已经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总结我校办学经验:一是牢固确立“地方性”定位,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办学的基本价值追求目标;二是强力打造“应用型”特色,建立以应用为标准的专业建设、改革与评估机制;三是合力推进“合作教育”模式,搭建政产学研合作联盟,加强校政、校企、校际合作;四是着力强化“一体化”质量保障,大力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完善自我评估制度,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但是,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更新缓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学科专业结构尚需进一步调整;部分学科缺乏高水平的带头人,学科梯队建设不平衡;青年教师培训与发展,以及教风、学风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等。这些矛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当前,学校正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清醒地认识存在的不足,有效地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加强内涵建设,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是各位老师、各位中层干部必须认真思考的。开学初,学校党政就是基于这个背景,决定开展“以生为本,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昨天,各院系总支书记纷纷上台,介绍了本院系大讨论活动的经验和体会。有些同志发言很精彩!

“以生为本”,即“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是新时期最核心的教育理念,是教育规律的集中体现。大学为学生而建,教师为学生而聘,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为学生而设,实验室为学生而开。我以为,以生为本,最关键、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才是真正“本”源。而人才培养质量又和教育教学质量密切相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最终归结到一点,就是“提高质量”四个字,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和生命线,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学校的生死存亡,没有质量的学校必然会被淘汰。

最近,省委书记尤权在视察大学城部分高校时,就我省高等教育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更加注重质量和内涵、更加注重产学研结合、更加注重教书育人”三点要求。我的理解,这三点要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过去我们在新建本科院校时属于前列方阵,现在进入硕士授权高校队伍、进入省重点建设大学行列,一下子又变成小弟弟了。全国大概有562所硕士授权高校,加上这批27所,我们排在在最后面。怎么才能不被落下,有所进步,关键还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下面我就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中心,从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研教改、质量保障、学科建设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问题等方面谈谈差距和问题,和大家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

一、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质量,教师是关键。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学生的质量。哈佛前校长科南特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代教师的质量。”一流大学起码有三个要素:“教授、课程、学生”。

这些年来,学校补充了大量的新生力量,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注重提高广大教师的“双能”素质,支持鼓励教师和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增强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从企业中聘任一批学有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一)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问题。高层次人才紧缺,特别是高水平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少,拔尖创新人才紧缺,缺少全国知名教师以及学科学术权威,缺少国家级的优秀人才如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千人计划等,省内的农林大、医大纷纷采取强力措施引进千人计划人才。说应用型学校吧,我校又缺乏业界公认的权威、工程大师、设计大师。就是专业负责人队伍,国家级教学指导委员成员我们也就2-3人,校本部46个专业中,有11个专业的负责人还不是正教授。代表学校第一层次的教授人数偏少,原来仅60余人,加上前天学校高评委通过的19位教授,才80余人,与重点建设大学要求相差甚远。

2.教师数量与结构问题。教师数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中青年教师占相当比重,45岁以下的教师占80.50%,有海外名牌大学学历学位仅21人。有些专业生师比明显偏高,影响到教学质量与专业建设;有些专业承担了多种类型的人才培养,隐性的生师比更高(如土木、建筑学专业);一些专业教师紧张情况从毕业设计中可以看出,如交通工程专业6名教师指导113名学生,会计学专业16名教师指导168名学生;一些新办本科专业(如物联网工程、交通运输、知识产权等)的师资队伍建设任务相当繁重、紧迫。

3.团队建设问题。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工作虽然已经起步,但建设发展不平衡,实力较强的团队数量少,目前尚无国家级团队,整体水平不够高。部分院系团队建设意识薄弱,认识还不到位,科研和教学中出现了一批“单干户”和“散兵游勇”,但形不成团队,形不成合力,拿不到高水平的项目,也拿不出高质量的成果。

4.师德问题。所谓师德,主要指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个别教师没有正确处理好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对教师这一崇高职业不爱岗,不敬业,忙于其他事项或兼职工作,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这学期的《教学督导简报》反映:“有的教师上课不按教学大纲要求讲,而是凭个人兴趣随意发挥,东拉西扯,一节课没有给学生讲多少有用的知识;有的教师安排大半节课时间让学生自己看书做练习,只用少量时间讲课;有的教师课件制作差或没有制作课件,把大量时间用在板书上。”有的教师只管讲课,不问课堂秩序,对学生迟到、玩手机、打瞌睡等现象不闻不问。这次期末考试,有教师竟然还迟到九分钟。

5.学术视野问题。由于学术交流不够和受教育历史的局限,一些教师学术视野狭窄、跟不上本专业前沿发展,教学方法落后、授课内容陈旧、信息量少,如毕业设计答辩中,不是针对学生论述和毕业设计选题的内容展开,而是纠缠在一些基础知识的问答上;个别专业负责人学术视野不够开阔,不能很好地把握专业建设方向;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6.实践经验问题。有些教师课堂教学不生动、缺乏生动案例,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更不能把握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中,有些教师力不从心,其主要原因就是参加缺少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缺少工程实际经历,参加科研项目少。

7.教研教改问题。根据高教中心提供的教研立项数据看:2003年以来,学校立项的教研项目389项,获得厅级以上教研项目94项,国家级37项。2007年以来,每发表教育研究论文140篇以上,其中本科学报80篇以上。近三年来,我校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名列省内新建本科院校前列。但是,各院系开展教研的情况还不平衡,研究成果应用和推广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有的院系部教学实践研究偏弱,尤其针对当前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缺少有计划、有组织地研讨。在教学改革方面,普遍存在重宏观教学框架式改革,轻具体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内容

1.师德建设。好的教师,好在其师德、学问和教学。师德是第一位的。我们常说,教师教育学生,要能以丰富的学识魅力教育引导人,更能以崇高的人格魅力教育引导人,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抓好师德师风,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十分重要。师德建设由人事处负责进行,要有具体可操作的条例,结合考核进行。

2.健全激励机制。要进一步改革教师遴选、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和退出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坚持正确的导向,从职称评审和聘任方面,优先评审和破格聘任优秀业绩的教师;加大力度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让教师得到更多的激励,在绩效工资改革的政策方面,积极引导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要建立教授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教授在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要制定有力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学术带头人组建科研和教学团队,推进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

3.进修培训。要发挥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平台的重要作用,加大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加大力度继续安排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名校培训,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开阔他们的视野,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要继续组织教师教学研讨和讲课比赛等活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要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鼓励他们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

4.让教师潜心科研安心教学。各级领导要重视教师,依靠教师,关心教师,重视培育和谐的环境。首先,要关心学科学术带头人、关心专业负责人,关心教授,关心引进人才,他们是办学质量的关键人物,要以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平台为依托,培养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发挥团队集聚效应;其次,要关心中青年教师,他们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力军,要关心他们在教学科研上的发展,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支持他们承担重点课题,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促使他们在学术上尽快崭露头角;再次,要关心全体教师,让他们人人在事业有发展,感情有寄托,待遇有改善,工作有激情。5.引导教师服务社会。一所应用型高校,如果没有一批在业界比较有影响的名师和团队,就很难说这个学校有什么影响力。学校将以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为契机,大力扶持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学科团队。以高层次领军人才为核心,形成各学科力量相互配合、优势互补的学科体系,推进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建设。同时,要通过促进各专业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深化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专业建设是高校履行社会职能和自身发展的必然过程,是极其重要的工作。专业是学生从学校通往社会的桥梁。一所高校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往往看它的一批专业对社会的长期贡献。作为教学型高校,我们要继续抓好专业建设。高校的专业建设具有多方面功能:(1)示范与辐射功能(重点专业带动);(2)“发展极”和“增长点”功能(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3)重点突破功能(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择优扶持、先解决一批);(4)品牌效应功能(有影响的专业代表办学水平)。

在本学期14个校内评估的专业中,有的专业自评将近满分;有的专业却过分自谦,认为自身的建设状况还远没达到合格标准,自评分数远在及格线下,专家考察后认为该专业虽然问题多,但作为传统老牌专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也很认可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在学校快速发展阶段,各个专业都面临着发展问题,不仅是评估的时候要研究,平时的建设过程中也要组织老师认真研究。对校内开展的专业评估,一定要“实事求是”,任何“拔高”或“自谦”都是有害的。校内专业评估也要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20字方针。要通过评估,认真总结经验,认真查找不足,达到改进工作、提高水平的目的。要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跟不上的必然要挨打,习惯报喜不报忧的最终也会影响声誉和信誉。

(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要优化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使之更加适应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尤其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科专业结构的前瞻性,将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结合起来。同时,不断强化学科专业“特色”产生的基础条件和形成路径,逐渐形成和强化特色学科或特色专业。特色是无形资本,是竞争力,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就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学校的专业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是不是吻合,主要反映在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上。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是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基础,也是新专业申报的依据。教务处于去年5月印发了《关于组织申报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改革项目的通知》,但有的院系对这项工作认识还不到位,行动滞后。

(二)进一步开展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实施“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目的在于推动高校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自主设计建设方案,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建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鲜明的专业点,引领本校其他专业或同类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土木工程专业已获教育部批准为“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学校还要进一步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支持优势特色专业,特别是与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建设,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教学共同体”。与经济社会紧密联系的学科专业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只有把事情做实了,才能得到各方的认可和支持。

(三)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多次强调,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鲁昕副部长在最近一次讲话中指出:“当今中大学面临改革与挑战,要加强分类管理,去年全国大学生毕业就业率70%,绝大多数新办院校就业率低,有的学校不到50%”。麦可思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高等教育市场正面临洗牌。当前,一本院校面临的是生源质量的竞争,二三本院校和高职院校面临的是更为严酷的生源数量的竞争。高教领域引入市场机制中的优胜劣汰、公平竞争是大势所趋。“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我们已经有社会认可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加强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内涵的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培养体系,加强对培养方案、课程设臵、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手段、实习实践、课程考核、学习评价等环节的研究和改革探索。

近年来,学校以“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教改为引领,在人才培养模式等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实行政产学研共建学科专业,共享优质资源,共商办学标准等,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但还需进一步深化“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教改。如有的专业师生反映“卓越计划”没有成熟模式,好像三年大专+一年实习,质疑是否到企业一年就“卓越”了;有的专业培养方案基本保留原来前三年的方案,只是第四年将部分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改为下厂实践。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所有“卓越计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要大改大动,而是说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制订修订过程中,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变化,要考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 “卓越计划”的基本要求,要考虑学生的发展要求,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止于至善,我们的人才培养才能越来越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四)构建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体系 有专家指出新时期高等教育有三方面的目的:一是核心价值观的灌输;二是社会适应与工作技能的培养;三是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开发。从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看,我们一些专业培养的学生虽然就业时上手快,但后劲不足,潜力不足,发展受限。这也提醒我们要有危机感,不要满足于招生和就业的数据,要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管理要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机制。

(五)认真制订和实施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问题。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这也是大学所最关心的问题。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纲领性文件。在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注重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重视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学科专业可以有方向特色,但要尊重学科专业建设的内在规律。要注意构建培养专业特色。特色是品牌、特色是质量、特色是竞争力。

在这一轮制订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特别要加强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设,根据专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构建符合校情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教育部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对目录内基本专业都列出了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等。这其实就是各专业国家标准的一种体现。学校也已明确要求各专业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建立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实现矩阵),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

城市规划专业在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上,做了很多工作,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以专业国评为契机,对课程以知识点为单位进行知识内容的整合,高质量完成67个知识点的提炼,通过明确知识点的前后继关系、课程归属及教学计划执行的路线设计,提高了专业教育的效率;同时,以课程为单位规划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以掌握技术能力为目标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以工程项目或工作实践为背景设计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保证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得到国内同行一流专家的认可。

从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情况看,有些院系和专业对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认识不足,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提交相关材料滞后,已提交的材料还存在诸多问题。有的专业调研、论证不足,新版方案与2009版培养方案相比较,几乎没有进行任何修订;有的专业没有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标准要求,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都很薄弱;有的专业课程体系未体现本学科专业主流要求,教学内容缺乏统筹梳理,核心课程偏少,部分课程交叉重复;有的专业不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设臵课程,而是根据现有教师的情况随意调整或开设课程;有的专业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当作教研室老师简单的文本工作,与相关行业企业沟通不够,与本专业跨院系授课的教师沟通也不够。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院系和教学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要认真做好引导与监管工作,做好整改工作。

三、加强教师对教学的研讨与改革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既然选择了教师岗位,就要爱岗敬业,对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一)教师的教学思考

教师要经常性地思考这些教学问题: 首先,我们的教学内容能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教学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来拟定教学大纲,来选定教学内容,来编写教案讲义。我们有些课程教学大纲不完整,相同一门课程由于任课教师不同也有区别,一些教师是根据教材来编写教学大纲;有的教师为了减少备课量,不考虑信息和知识的更新换代,多年一直选用较早版本的教材,学生对此意见很大。

其次,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有没有按照大学教学规律办事?如果对教与学的规律不了解,不能按照规律办事,那么在课堂上就有盲目性,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的实现。教学督查中反映出普遍性的“教师讲、学生听”灌输式的教学、师生互动少现象,以及教师不能有效利用课时,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进程安排不当,凭个人兴趣随意发挥等问题。部分教师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使用水平不够,存在着复制教材,用读屏代替授课讲解等不少问题。

第三,如何建设优良学风?我认为:学风主要靠教风、学风主要靠机制、学风主要靠引导。教风不正则学风不会正。有些教师的教学责任感不强,如备课不认真,擅自请别人代课,完成任务式的教学,只管自己讲课,对课堂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不管不问等,这样学风怎样会正?我们的学风建设机制设计上也有问题,学生厌倦本专业学习、没有兴趣,可能转个专业就会好转;学生渴望学有余力同时开展辅修专业学习,但是没有有力措施保障,结果就化悲痛为力量专攻游戏了;学生希望有时间去实验室加强动手能力训练,而实验室却整天关门不开放;学生希望有时间和教师进行交流,而教师下课后夹起教案就走;学生希望加入教师科研项目一起研究,但教师本身却没有科研项目,不能满足学生要求。此类事情比比皆是,当然影响学风了。大学生时期是可塑时期,对学生要求严格一些,学风就会好些。优良学风的建设,要靠负责学生工作的各级领导和一线的辅导员,但主要还是靠教师的严谨治学,这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的。

(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海工院学生的一封信、吴仁华书记在《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发表的两篇文章,向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再思考。学校开展教学督导工作近10年,督导组听课6682人次,编发了38期《教学督导简报》。根据听课和《教学督导简报》反映的情况来看,教学方法反映了23次,教学手段的运用反映了22次,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映了22次,学风反映了22次,外聘教师的管理反映了13次,他们提的许多问题依然长期、顽固存在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是教学的基础性工作。总的来说,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新模式,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方式;要改革考试方法,提倡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的评价,逐步将单纯的理论考试、期末统一考试评价学生学习成效改为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论文、设计、报告、制作、计算机及网上考试、观察考核等。

二是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时间上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空间上从教室向图书馆、实验室和社会以及互联网拓展,内容上从教材向参考资料扩充,形式从单一文本向多媒体扩展。

在这方面,土木工程专业已经形成推广示范价值的教改成果。他们从形成整体教学能力出发,集成多功能、多媒体的教学包,形成系列化的教学解决方案,建设了具有专业特色的立体化课程,由系列录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课程设计软件、网络课程等有机融合形成“多种媒介、多种形态、多个层次”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三是从重知轻行向知行合一转变。要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坐中学”转变为“做中学”。牢固确立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加大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大力改进实验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所有的实验室要全对学生开放。要提高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加大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加强公共教学基础实验平台、工程技术实验实训平台、文理基础学科实验室建设;要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鼓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专利申报、科研、技术革新、产品开发等工作。工学类专业要大力提倡“回归工程”的理念,把理论教学与工程训练相结合,将设计题目与工程项目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工程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文科类专业也要强调实践和调查研究,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从重共性轻个性向因材施教转变。要在统一性要求的基础上,给特殊性展现留有余地;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给个性发展留有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加宽松的发展个性的环境和氛围,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升本以来始终重视教学质量,基本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但这一体系还不够完善:体系的系统性不够;目标、执行、评价、分析、反馈、改进的循环过程不够顺畅;教学质量标准不够齐全;教学管理制度没有严格执行;对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最新理念体现不够等。因此,如何从学校实际出发,主动建立健全长效持久的校内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形成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仍是学校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具体来讲,要抓好教学质量的几个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要从校、院系部两级来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及时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要统筹教学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切实保障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我们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二是形成保障教学质量的工作合力。教学质量涉及方方面面,必须统筹安排,通力协作,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中心,协调好各个建设项目的关系,做到既明确职责又团结协作,共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努力。各部门一定要树立强烈的为教学服务的意识,始终围绕教学工作的中心,服从和服务教学工作的大局,想教学之所想,急教学之所需,帮教学之所难,解教学之所困。

三是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教务处和各院系近年来建立了不少教学管理制度。但按照现代高等教育的标准来说还不够,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从此次校内专业评估情况看,院系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很多存在老化与不合理的现象,甚至有的院系仍在沿用新升本两三年时制订的管理制度,有的制度则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形同虚设。

比如,从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到教师评阅仅几天时间,这给教师评阅造成比较大的困难,在毕业设计送评阅教师审查前指导教师还未很好批阅学生论文,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不高;同时在答辩前评阅教师和指导教师均未完成评语和评分,给答辩分数的确定造成一定的影响。今后需强调评阅完成后才能参加答辩,并要求教师提前为答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使答辩过程和评分更加客观合理。

四是完善教学运行监控体系。要完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规范管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试、实习等各个教学环节,进一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完善教学评估制度,重点抓好专业建设评估、课程建设评估和实践教学评估;工学类专业,特别是土建类专业与“卓越计划”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要对照国标加快建设,积极申请参加国家级专业认证;要建立动态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实现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要建立健全能及时反映生源质量、学生学习状况、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过程、毕业生就业去向及工作状况、用人单位评价等方面信息的反馈机制,形成循环闭合的质量监控和反馈体系,并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制定有效措施,及时进行整改。

要认真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目前,有的院系、专业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如有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执行方面,要求每年较大幅度修改培养方案,提出一个年级一个版本,而且在执行过程中因为之前考虑不周或不够认真、下一学期没有教师能开出相关课程、课程名称不同但教学内容相似、实验室还没建好等诸多原因还一再调整,工作程序滞后,给正常教学运行带来很大的冲击;有的院系为了获得更多的课程建设费,把一些不是自己教研室的课程也“悄悄地”改为自己院系的开设代码;有的院系存在实践教学不规范的问题,同一课程不同教师选择的实验项目不同、因调休等问题擅自取消实验项目等。个别实验课内容过于简单,有的实验会做的学生十几分钟就可完成。两节课时的实验课中,大部分学生都在上网或做其它事情;部分学生校外实习的内容与实习大纲的要求不相符,不能达到教学目的。因此,管理上的不完善性还需要不断地修正、创新和完善。另外,外聘教师的聘用存在把关不严格,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有的院系外聘青年教师较多,其中不少是在读研究生,教学上存在较多问题,如未按授课计划、教学大纲讲课,主题不突出,条理混乱,教学效果差等。近三年,听课被评为“及格”和“不及格”的人次中,有近一半是外聘青年教师。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日常教学管理抓不好,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

五是引入校外资源社会评价进行质量监控。有意思的是,作为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养质量高低最终不是学校说了算,质量高低最后由社会认可。所以质量监控体系一定要开放,要引入社会力量进行监控,要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进行评价,学校应主动走访行业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征求意见,主动与学生家长定期取得联系等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这项工作,也正是我们要认真做好的。

五、学科建设问题

学科建设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什么关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什么关系?今天时间很紧,不详述论证了,这里需要郑重指出,高校的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学科建设涵盖高水平带头人队伍、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平台和实验室建设等,学科又是办好专业根本基础,这些都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学科建设和教学,两者既有联系又有交叉,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科研平台建设不仅要为科学研究服务,也可为教学服务,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打造特色专业更离不开学科的优势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因此,作为一所省级重点建设高校,学科建设非抓不可,势在必行。

六、关于开展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

最后,我想讲一下开展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问题。今年2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正式启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6月28日,教育部委托天津职业师范大学承办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莅会指导并作重要讲话。探索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学院)办学体制,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教育部的一项重要决策。目前全国1155所本科高校,其中300多所是新建公办本科院校,还有300多所民办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分类管理的要求,这些高校及今后新设臵的本科高校,将根据自愿的原则,逐步纳入应用技术大学(学院)体系。

我们学校是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发起单位之一,已向省教育厅提交报告,申请成立“福建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目的是开展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为学校的转型发展做好准备。大家知道,升本十一年来学校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涌现出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在省内外新建本科院校中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但是,今后朝什么方向发展,怎么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必须解决的重要的战略问题。学校党政经过认真慎重的研究,决定开展学校转型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条件成熟了,我们可以先行先试。先行一步,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进入更好的发展平台,获得更好的办学效益,就有可能提前实现工院人的“大学梦”。这就需要我们大家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克服畏难情绪,摒弃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维,敢于突破陈旧的思想观念,顺应国家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历史潮流,抢占先机,更进一步。今天,我们在这里先吹吹风,大家可以结合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进行深入研讨,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随时与学校领导交流。

因时间关系,还有不少问题在此就不再展开了。暑假学校还要召开中层干部培训会议,到时我们还可以一起深入探讨。

同志们,我坚信,只要我们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追求卓越,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一定能够迈上新台阶!

谢谢大家!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 篇二

1.1 信息化条件下的图书馆建设中, 人依然是决定因素

如何看待人的因素, 是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随着大量的现代高科技和信息化不断运用到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 高效快捷成为常态。一方面, 计算机管理的科学高效, 似乎成为图书馆工作的主角。另一方面, 以单纯靠人的手工操作业务在骤减, 似乎要退出图书管理的舞台。人们对“信息化条件下人仍然是图书管理工作中的决定因素”产生了前所未的困惑。事实上, 信息化条件下的图书管理工作中, 人只是其发挥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减少作用和失去作用, 其变化有三:一是人的作用的地位从管理的“主体”向“主宰”转变;二是通过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向服务对象提供人文关怀;三是人与书的关系从“分离’向“融合”转化。图书馆从传统意义上的藏书机构转变为情报信息机构, 把人获取的信息、知识和智慧通过图书馆平台变为最有效的咨询、引导和服务。这使得人的科学素养和知识水准, 成为图书馆建设的新的着力点, 人的因素更直接地决定了信息技术效能的发挥。

1.2 推动图书馆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图书馆员

谁是推动图书馆建设的主体力量, 是信息技术设备还是广大图书馆员?有人怀疑, 在现代图书馆建设中, 图书馆员还能不能发挥重要作用, 人的因素到底还有多大效力?从而忽视图书馆员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实际上, 就图书馆建设而言, 图书馆员既是实践的主体, 又是现代图书馆建设的主力军。实现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宏伟蓝图, 离不开图书馆员的勤奋实践;驾驭先进的图书管理设施, 离不开图书馆员的科学操作;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方法、组织文献资料、开发情报信息等都离不开图书馆员的不懈努力。

1.3 任何时候都必须尊重馆员的创新精神

馆员的创新精神是改革年代所特别青睐的。尊重这种精神, 既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原则, 也是顺应现代潮流的要求。可是有人错误认为,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图书管理手段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馆员仅仅是命令的执行者、设施的使用者、管理的受控者, 因而轻视了对馆员创造精神的挖掘和运用。以人为本的建馆理念, 正是对这种“见物不见人”的批判。必须尊重馆员的首创精神, 把图书馆建设的希望寄予依靠人、尊重人和为了人。应看到馆员中蕴藏着的巨大的创造潜能:一是馆员能力素质不断提升, 主体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馆员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创新素质已经极大地提高;二是随着馆员教育培训的转型, 创新体制正在完善, 创新文化逐步形成;三是创新成果日益丰富, 并转化为新技术、新理论和新的方法。

2 紧紧抓住落实以人为本的关键环节

2.1 加快培养新型高素质馆员队伍

无论是完成图书馆本职工作任务, 还是建设信息化图书馆的目标, 以及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图书馆建设, 都要依靠高素质人才。而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促进馆员的全面发展, 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图书馆员, 这成为图书馆建设中最根本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把工作重心聚焦到培养人才上来, 着力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馆员队伍培养体系, 抓好图书采编队伍、图书情报队伍、图书流通队伍、图书馆技术保障队伍等的建设。

2.2 着力提高馆员履行本职工作职责的能力

从根本上说, 搞好图书馆建设的目的, 就是维护广大读者的根本利益, 为广大读者提供文明优质的服务, 这是馆员的服务宗旨, 也是以人为本的最高要求。这一要求体现在图书馆建设中, 就是馆员能够忠实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做好为读者全方位的服务工作, 贯彻以人为本, 履行馆员的历史使命, 所以馆员的自身的工作能力尤为重要, 因此应该切实提高。

2.3 切实加强图书馆的民主建设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以人为本, 必须把加强民主建设作为图书馆正规化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新时期馆员文化水平高、思想活跃、求知欲强的特点, 图书馆应不断丰富民主建设的内容, 拓宽民主生活的渠道, 切实维护馆员的正当民主权益。全面加强新形势下图书馆内部的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建设, 充分发挥馆员的聪明才智, 调动馆员的积极主动性, 推动图书馆建设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2.4 不断改善馆员的物质文化条件

对图书馆而言, 馆员是图书馆建设的基础, 是完成任务的根本保证, 是图书馆不可替代的灵魂。贯彻以人为本, 就是把改善馆员的物质文化生活, 保护馆员的正当权益, 作为增强工作能力的基本条件。通过实现馆员的整体价值与自我价值, 调动馆员爱岗敬业的积极性, 增强图书馆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尽可能地解决馆员的实际问题, 改善馆员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 营造“栓心留人”的良好氛围, 使馆员真正感受到工作的愉快、图书馆的温暖, 最大限度地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

3 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处理好若干关系

3.1 尊重创造精神和从严治馆

馆员的创造精神是图书馆发展的活水源头, 而从严治馆又是图书馆的命脉。有人认为两者的关系是“非此即彼”, 只能择其一而为之。事实上, 从严治馆是基础, 从严施治, 严得合理, 严得科学, 馆员发挥创造精神就有了环境和土壤。

3.2 改善物质条件与提倡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有些人认为, 在图书馆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仅仅提高馆员的生活待遇, 改善馆员图书馆的工作和物质生活条件, 人为地把其与艰苦奋斗对立起来。这是对以人为本的误解。说到底, 不断改善馆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与艰苦奋斗并不矛盾,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随着我国生产水平的快速发展, 物质财富不断积累, 馆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应该不断得到改善, 这当然是在合理的范围内。然而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人艰苦朴素的观念趋于淡薄, 不思进取, 追求享乐, 浪费严重, 这严重地损坏了广大馆员的形象。我们提倡艰苦奋斗, 就是反对浪费, 勤俭办馆, 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馆员的待遇上。

3.3 提高馆员文化素养与强化理想信念

科学的人才观, 强调德才兼备原则, 既看能力和业绩, 更看思想道德水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是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 是履行本职和完成任务的强大动力。信息时代,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知识经济飞速发展, 提高馆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迫。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经济成份和利益主体多样化这一特殊背景下, 馆员的理想和道德规范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更加迫切需要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建设。只有坚持把提高馆员的科学文化素养与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培养出新型的高素质的图书馆员队伍。

参考文献

3.解析全面小康的主要内涵 篇三

什么是"全面的小康"?人们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两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等指标来说明,也可以用平均工资水平、人均住房面积以及家庭机动车拥有量等指标来描述。但仅有这些量化指标还不充分,联系十六大报告的基本精神,就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方面说,"全面小康"的内涵还应当包含以下方面内容:

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将更多表现为发展需要的满足

改革开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脱贫攻坚战"以来,我国已经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但这个阶段的"小康"是以温饱为主要参照物,以"衣食有余"为基本体现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明显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是以生理意义上的需求,也就是生存需要得到越来越高程度的满足为特点的。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吃、穿、用、住等方面的物质消费状况,在量和质上都普遍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人们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仅以城镇住房为例,我国2001年末时城镇居民人均居住(使用)面积为15.5平方米,比1980年时的5.0平方米增长了两倍还多。要知道,同期我国的城镇人口从1.91亿人增长到了4.81亿人,增长了一倍半还多!

但人毕竟不只有生存的需要,还有发展的需要。全面的小康,就应当是人的发展需要不断得到更高程度满足的小康。人的发展需要不仅包括生理意义上的需求延伸,例如健康、休闲等;而且包括社会意义上的需要,例如提高文化水平、掌握更多社会竞争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等。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所揭示的就是"全面小康"的这一内涵。

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将更多表现为私人资产的加速累积

在过去20余年中,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上。

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6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366元。而在1980年、1990年和1995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478元和191元、1510元和686元、4283元和1577元。我国目前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1980年相比,即使扣除物价因素,增长幅度也在300%以上。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目前的小康水平是指从社会整体看,人们的收入水平已经能够保证人们温饱有余。

符合规律地,当人们的收入提高到一定程度,私人财富就会不断实现累积。通俗说,就是人们的"家底"会变得越来越厚实。在过去一些年中,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不断超过收入增长速度,反映的就是这种私人财富的变动趋势。从国际经验看,在社会收入增长的过程中,不但一部分收入会沉淀下来实现为私人的存量财富,而且当这种累积达到一定量时,其构成还有出现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早期的私人财富以金融资产为主,以后不动产的比重不断增加;二是,早期以满足远期消费为主的储蓄为主,以后为获取更多收益的投资部分会不断增加。

事实上,在住房商品化的改革和股市、债市的不断扩张中,我国社会已经明显出现了私人财富资本化的趋势。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私人财富的资本化"并非仅仅是发展私营经济、产生更多私人老板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要让社会大多数人都成为"有产者",要让普通老百姓都能有机会分享投资收益的概念。十六大报告中不仅第一次提出了一个"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发展目标,而且明确提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提出"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提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些重要认识,并非仅仅是要证明一个少数群体利益的合理性,而是要证明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利益的合理性。在今后20年左右周期内,我国人民的富裕程度将更多表现为私人资产的累积规模而不仅仅是收入水平。

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风险将获得更完善的制度保障

在任何意义上,小康生活都和安居乐业的状态密切联系。而"安居乐业"不仅和富裕相联系,而且和安全密切联系。在工业化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在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风险会明显加大。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各种资源成本上升,天灾、疾病等自然属性的风险单靠个人的力量已经无法承受;另一方面,失业、养老等社会属性的风险也需要依靠社会化的方式才能抵御。收入、财产、保障和环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福利的基本组成部分。全面的小康社会,一定是一个依靠社会化的力量、制度的力量来抵御各种风险的社会。社会化、制度化的保障体系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社会保障体系是发达国家在其200余年的工业化历史进程中始终未能解决好的一个重大社会难题。迄今美国仍有15%的人口享受不到医疗保险,欧洲的"高福利"社保体系早已骑虎难下,日本养老保险的负担是其目前财政危机的主要原因。现在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真正为市场经济体系最终回答这项制度挑战的任务历史地落在中国人头上。

社保体系不仅是一项用社会化的统筹方式抵御各种风险的系统工程,而且是实施财富再分配、贯彻社会公平原则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下,社保体系是一项最重要的"公共产品",是政府弥补市场机制缺陷时最基本的战略与政策输入点。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要让人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靠、难有所帮",而且要实现城乡之间经济关系的充分协调、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的充分协调、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充分协调。实现这些协调,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保体系的完善。在一定意义上说,完善社保体系将是我们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项最大的制度创新任务。

当然,我们所要建立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从目前看,有限的社保资源将重点配置在四个方面:一是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二是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在上述目标实现之后,我国的社保体系也仍然是以"有限标准、广泛覆盖"为基本特征的。对此,我们需要保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得到更大程度的调整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工业化真正起步的时间还不长。由此造成目前国民经济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等诸多方面的明显不平衡。

2002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可超过1400美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更超过了3000美元,而西部九省区的平均水平还不到600美元。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309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还仅为1741元。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小康的建设过程就是一个使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得到更大程度调整的过程。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调整和缩小发展不平衡差距的努力规定得相当具体,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发展,要"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三是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来抓;四是救助弱势、困难群体,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以此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全面小康"是和"共同富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缩小发展不平衡的差距,可以说是"全面小康"最重要的内涵之一。但应当强调的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还不可能消除这种差距。不平衡仍将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不可避免的现象。如同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一方面,我们要"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但另一方面,在未来20年左右的周期内,我们所能作到,仍只是使"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得到扭转"。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更加协调

全面小康社会一定是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界之间关系协调的社会,惠及子孙后代和长远发展的社会。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要充分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相处。

我国的经济发展仍处于高资源指向性的工业化阶段。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在我国格外尖锐。以能源为例。我国的资源禀赋并不丰饶,而且资源的品位不高。在我国的一次能源中70%以上只能靠低热值、高运输成本和高污染的煤;我国的水能资源大都蕴藏于开采、利用成本极高的西部与西南地区。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构成中,液体、气体能源资源严重短缺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

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资源,而且涉及环境。从历史上看,如果说,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始端于工业文明的出现,那么在我国,人类活动对可持续性发展条件的破坏早在农业文明推进过程中就已经大规模开始。在特定生产力条件下,超过土地承载力的人口繁衍造就了几千年来对土地、对环境的反复过度索取,造就了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造就了对长江中下游众多河流、湖泊水系的不断围垦,造就了长江中上游地区人口超高密度聚集和林木资源不断消失,造就了西北地区沙化侵袭的普遍存在。

可以说,我们要还的环境"债"可迁延上溯的时间要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长得多。

从现实看,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一般保持同步。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长期滞后于工业化,建国后的前30余年,工业生产力主要向少数超大型城市聚集;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余年中,"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政策又造成了大量乡村工业的遍地开花。城市化进程缓慢和城市结构的严重不合理使我国克服工业文明负面影响的难度要比其他工业化国家大得多。大城市工业治理和分布极广的乡村环境治理,我们面临的重点是难度最大的两头。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篇四

2011级市场开发与营销1班Bocker20号

内容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新局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前10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后10年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要完成好这个主要任务,我们就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在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并使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ocker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是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可以肯定,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相信在党和国家领导人正确的领导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实现我过人民所期盼的小康社会,迎接小康社会的到来,开创中国社会主义新纪元。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篇五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前10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后10年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要完成好这个主要任务,我们就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在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并使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与现代化建设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作为一名青年,对于这样一个目标,既感到欢欣鼓舞,又自觉责任重大。感到欢欣鼓舞是因为二十年后的中国将以更加强大、更加富足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感到责任重大是因为这二十年的时间,正是自己具备一定工作经验之后,开始慢慢发挥自己微薄的能力回报社会的时间。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学习,就能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有效指导。这样的理论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才是值得提倡的。

其次,根据工作需要,实现知识更新,以全面的素质建设小康社会。先进的生产力的体现,靠科技实力;先进文化的推动,离不开现代科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现,需要现代利一技手段去创造。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技术产业在各个领域风起云涌。如何将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作大作强,这是在本职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另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也凸现眼前:那就是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如何面对涉及不同学科的高技术领域的本职工作。

知识需要更新。知识的更新既是工作的需要,更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6.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篇六

答: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出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如何来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个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第二个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还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第三个是讲的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生产方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

第四个推动城乡一体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让广大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第五个,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现在我们可能要走出去了,技术、资本等等方面,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1.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理想的内涵。

3.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展现了新的历史机遇。

4.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助于鼓舞人民的斗志.5.将对推动整个人类发展进程产生积极的重大影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意义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关系的需要。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应对复杂国际局势的需要。

第二,和谐社会有利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第三,和谐社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四,和谐社会有利于减少大自然的报复与惩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 的长治久安。

如何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2、3、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

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7.大学生素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篇七

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是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人们最基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三者互相渗透、相辅相成, 决定着人们的理想信念, 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境界, 指导着人们的行为选择, 关系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一个人在青年时期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人生的道路、事业的发展, 有着深远的影响, 甚至起决定作用。

我们的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 可塑性较大。但是, 在高等学校中, 往往会出现重专业教育, 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 这给国家及社会的发展留下了隐患。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 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不明确自己未来的奋斗目标, 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就很容易走到人民利益的对立面, 对社会主义事业, 对小康社会的建设不仅没有贡献, 反而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这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

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的知识青年, 应该理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是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应该认识到, 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引下, 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自觉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奋斗, 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发展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 个人的根本利益才能够得到更大的实现。这样, 大学生们才会自觉地接受先进的思想观念, 主动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祖国, 奉献给人民的事业。

二、大学生要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

大学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丰富, 同时也是职业选择的开始。随着我国高校这几年的扩招, 目前我国在校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接近3000万人, 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为社会主义建设大业提供了大量的建设者和后备人才。但是对大学生个人而言, 就业的困难也是日益增加,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的同时必须做好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

冷静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与趋势, 我们会发现,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 现在大城市和各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人才相对饱和, 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才系统。这些城市、企业的人才需求是进一步地调整和提高, 在招聘人才时往往只对硕士、博士或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人才感兴趣。如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就是如此。到这些地方就业的大学生也不能说是进了“世外桃源”, 没有艰苦创业的奋斗过程, 一样不能创造出什么成果来, 同样会被社会所淘汰。

而另一方面, 中西部地区和传统老工业基地、乡镇和生产第一线多年来在人才需求上却未能得到满足, 还缺乏大量的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这些地方的各行各业均要得到大发展, 而这些地方的人才还不成气候, 各种人才比较缺乏, 需要大量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下得去, 留得住, 用得上, 为地方和基层的发展建功立业。

反观当前大学生的择业期望, 普遍存在高于现实所需, 大学毕业生特别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 很多是不愿到中西部区和基层去工作, 这是造成目前我国就业困难的一个关键因素。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需要, 国家正在大力开发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 大学生要做一番事业, 这些地方正是大施拳脚之地。而且, 这些地方不但是当今国家最需要人才的地方, 也是大学生最容易显示特长、做出成绩的地方。据一些高校近年来的毕业生成才情况的追踪调查报告显示, 工作出色、成绩显著的大学生多出自基层, 大多数是从基层艰苦奋斗成长起来的。

“宝剑锋自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没有艰苦的锻炼, 没有经验和能力的逐渐积累, 又哪里能够做出前所未有的成就和担当重要的职责呢?所以说, 无论是在任何地方就业, 大学生只有艰苦创业的精神, 才能够实现最美丽、最有价值的人生。

三、大学生要树立竞争意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市场经济逐步完善, 知识经济也初见端倪, 竞争也日益激烈。竞争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因。我们知道, 从国际社会到国内, 无论什么竞争, 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作为未来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和实现者, 必须要有竞争意识。

竞争, 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来讲, 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在计划经济下, 国家包就业、福利, 给人以一种固定的发展道路, 而当前社会下, 大学生要自己去面对社会的竞争, 让社会选择自己, 同时也要积极地对社会进行选择。这仅仅是“入门”的竞争, 在今后的工作中, 真正的竞争才是刚刚开始。市场经济下, 不进则退, 优胜劣汰是个自然法则, 不能适应这种潮流的人就会在竞争中节节败退, 以至无所作为。所以大学生必须树立市场竞争意识, 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才能够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才能够争取有所作为。

另外, 大学生必须深刻认识到, 人才竞争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只有通过平等的竞争, 促使人们高水平、高标准地表现自己, 发挥自己的潜力, 才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只有通过平等的竞争, 才能体现实力的较量, 才能克服不正之风对人才成长的干扰, 让有实力的人得到充分的发挥, 整体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当然, 参与竞争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既要面对竞争的挑战和压力, 又要承受在人才市场和竞争机制尚不完善情况下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和阻力, 因此, 即使是学识和能力诸方面都较好的毕业生, 也应当准备在竞争中面临挫折。但从本质上来说, 只要你能增强竞争意识, 并坚持到底, 就能不断克服困难, 走向成功。因此, 每个大学生都必须从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角度出发, 深化对竞争机制的认识, 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 做好参与竞争的思想准备。

四、大学生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 不仅是知识空前的积累, 而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使知识的更新、升级变得非常短促。社会对“人才”的定义做出了全新的定义, 未来社会中, 不会学习的工作者很快就不能适应知识创新发展的需要, 终生学习必然成为新世纪人才发展的基本要求,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

终生学习品质是强烈的学习愿望、积极的探索精神、独立的思考能力、有效的学习技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和追求高水准成效的科学态度的统一, 是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内在要求。社会的发展不仅使岗位需求不断变更, 人才流动速度加快, 而且一个岗位的技术快速更新, 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不断升级, 不适应这种变化的人, 决不是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明确终身学习和重要性, 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和意识。终生学习能力分两方面, 一是要求在于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理念, 以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为目标, 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和自觉性, 二是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学会将信息和自己掌握的知识实施组合,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

可以说, 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人才生存的方式, 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 大学生才能够在未来社会的生存、发展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五、大学生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为前提,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对从业者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 才能够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才能够让我国有限的资源条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的全面小康。大学生要树立职业理想, 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 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术的劳动者。

大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 也为将来的不断学习, 不断创新发展打好前提和基础。随着科学技术进步, 知识在不断更新, 大学生应加倍努力学习, 把握本学科专业发展脉搏, 及时了解和努力掌握学科的最新动态, 追随学科的前沿技术和理论, 才能使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活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另外, 大学生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 也要注意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扩展自身的其它能力, 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如思维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人际合作能力、领导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专业技能的应用和创新发展, 是人才质量的衡量尺度之一。

摘要:大学生的素质, 将是我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因素。当前的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加强专业技能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为将来肩负历史使命做好准备。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汪慧.加入WTO与中国青年人才的培养[J].青年研究, 2001, (1) .

[2]张全新.人的全民发展学习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东岳论坛, 2003, (6) .

[3]陈方平.小康社会与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 (9) .

[4]罗春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 (9) .

8.论社会建设的三层内涵 篇八

关键词: 社会建设;以人为本;民生;公正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019—02

2007年10月,党的七大报告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报告的一项单独章节,系统和具体地阐述了这一内容所关涉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并且把社会建设与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并列一起,从而首次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模式。“社会建设”是对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总结,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环节,这凸显了“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在党领导下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的重要地位,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高度重视与系统安排。党的社会建设这一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命题,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所建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果把社会建设视为一项系统工程的话,它必然包含三个层次的内涵:一是社会建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二是社会建设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三是社会建设必须体现公正这一价值追求。

一、社会建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其本质上说,就是要建立一种把人作为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谐相处的社会。这既是一种社会理想,也是一种社会实践。社会建设作为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环节,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这一实践活动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把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变成可以享受到的现实。

1.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是发展生产力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这也就是说,在社会经济与人的发展的逻辑关系中,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和中心,而社会经济发展只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手段而已。十七大报告正是从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出发来安排社会建设进程的。例如,报告在论述“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所关涉的六项主要内容时,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因为社会建设着力解决的都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

2.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我们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这些执政理念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胡锦涛同志曾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这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因此,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说,以人为本的“人”,指的就是党领导下的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社会建设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高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归根到底也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以人为本能最大限度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事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和依靠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要体现这一要求,也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物质利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因此,切实保障和增加人民群众享有的各项实际利益,使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尝到甜头,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建设和发展、支持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十七大报告中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吻合了人民群众的现实指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这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二、社会建设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十七大报告将“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这里的民生,指的就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和基本生活状态,以及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状况等。在当代社会中,民生状况以及其基本结构和指标的改善与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地反映着人民的基本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状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强烈关涉着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正是立足于民生问题的基本内涵,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解决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所试图解决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党自建党以来最为重要的一个历史使命。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社会生活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符合我国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国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命题。同时,民生问题的解决将加快人民实际生活水平获得全面的改善,也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

美国政治学者李普塞特认为,“有效性是指实际的行动,即在大多数居民和大企业或武装力量这类有力量的团体看政府的基本功能时,政治系统满足这种功能的程度。”也就是说,统治者一般都会谋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民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此来增强统治的合法性,从而维护政治统治。当前,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于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协调、不平衡的因素,导致出现了许多社会矛盾,有些矛盾还表现得比较普遍、尖锐甚至比较激烈。例如,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问题,民众的就业问题,医疗卫生、社会保障问题等。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要能够实施强有力的政策,让社会的建设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从而广泛地获得民众的服从和认同,进一步巩固和维护党执政的合法性。十七大报告正是将上述关注和改善民生的主要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以“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三、社会建设必须体现公正这一价值追求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就是说,以推进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要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比较而言,最大的区别在于社会主义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1986年秋,邓小平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记者迈克·华莱士电视采访时说,“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那么,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上邪路了。”在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可供分配的物质财富相对有限,对一部分人特别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的分配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社会利益主体分化、贫富差距等问题。而且,确实有一些人以非法手段谋取暴利,这正是人民群众最为不满意的、深恶痛绝,实乃当代中国最大的不公平、不正义的事情。所以,为避免因社会矛盾激化而影响甚至打断改革和发展的正常进程,公正分配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享受改革和发展带来的好处,对于社会和政治稳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按照“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安排,即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可以说,这五个方面的问题集中体现了我们的社会建设对公平、正义这一价值的追求。正如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的,“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在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适时地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和新部署,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规律性与价值性的认识与把握,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而且,这一新要求和新部署牢牢抓住了人民群众的需求,把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明明白白摆出来,并作出科学的统筹、设计和安排,充分反映了党心民意,这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能够继续执政、长期执政的最根本的、最深厚的合法性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陈朋,方江海.和谐社会视域中中共执政合法性的构建[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5).

[4]陈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J].西藏日报,2007-11-03.

上一篇:三明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下一篇:文化的作用高中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