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循环经济对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论文

2024-06-17

浅析循环经济对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论文(9篇)

1.浅析循环经济对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论文 篇一

一般情况下,传统的煤炭发展模式都是由“资源—产—废品”的结构组成的,是一种单向循环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对煤炭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也是十分不利的,严重制约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样的发展模式最终会导致我国资源匮乏,并且同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在这样的前提下,很多专业人士开始了对煤炭循环经济模式的研究,希望以此来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本文就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一系列相关的分析。

一、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性

(一)保护国家能源安全

当代在世界范围内,对能源安全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也必须对其加以足够的重视。而煤炭作为最主要也是最宝贵的能源之一,其是否能够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对于我国经济是否能够实现持续性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此可知,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国家资源的安全,能够有效地缓解我国面临的能源压力。

(二)构建节约型新社会

近几年国家的政策明确表明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传统的煤炭发展模式中,煤炭资源的利用率不是很高,这就代表着该产业中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的现象,这严重违反了我国社会建设的原则,因此,必须用新型的发展模式来取代原本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排放,从而降低煤炭产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由此可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煤炭行业的应用,是响应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号召的重要体现。

(三)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对我国现有煤炭资源的调查与研究不难发现,煤炭资源出现了枯竭的趋势,也就是说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发展模式,煤炭资源的开采数量将会增大,这样一来,现有资源的运用时间将会缩短,在不远的将来就有可能会面临着无资源可用的现象。因此,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我国煤炭产业目前最主要的任务。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与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同时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究

(一)资源开采环节

在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资源的开采环节可以说是最基础的一步,其为之后资源的利用等环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根据调查可以得知,目前我国的大型煤炭企业的资源回采率大约在50%左右,小型企业的回采率相对较低,一般不到20%,这样的数据就说明在煤炭资源的开采环节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煤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以及附近地区煤炭资源的储存量对开采数量进行一定的控制,做好合理有序地开发,对煤炭的开采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样保证在资源的开采环节不会产生过于严重的浪费的问题,也能给之后的运用的环节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对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动力。

(二)废弃物排放环节

在煤炭产业的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是避免不了的,这个环节也是煤炭产业会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的最主要的原因。在这个环节中,矿井瓦斯爆炸等灾害对矿工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如果对废弃物的排放完全不控制,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以及对周边居民的健康的威胁都是非常严重的,因此,按照相关规定对废弃物排放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就需要企业在废弃物排放的环节采取相关的一些措施,例如利用抽排瓦斯技术发电等等。煤矸石是煤炭生产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废弃物,其长时间的大量堆积会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破坏生态的平衡。因此,对煤矸石进行废物再利用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的举措。这项举措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土地占用量,还能减少对周围造成的空气污染,同时为煤炭产业节约了一部分资源,从而实现经济利益的提升,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近几年来,工业生态园区的建设是煤炭资源产业中常见的一种手段,具体就是根据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在不同的产业之中进行物质资源的集成与共同利用,进行信息的共享,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不同的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共享资源、相互依存的关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举措。这种工业生态园区在煤炭产业中的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因为在煤炭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下游工业,其与煤炭产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煤炭工厂周围,可以建设以煤炭生产为核心的区域产业。就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生态工业园区是符合经济发展总体趋势的一种产业形式。煤炭企业如果脱离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范围,那么企业就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遇到更多的困难,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企业发展步伐的停滞。这样看来,以煤炭产业为核心,在其周边建设一个资源共享、零排放、高效益的生态工业园区是十分重要的。总而言之,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煤炭资源的储存量很难做到持续供应,如果煤炭企业仍旧采用传统的发展模式,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就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现象。因此,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必要之举,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能降低环境污染程度,为煤炭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崔倩,魏晓平.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

[2]江涛,张天柱.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3]王学评,周进生.依据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矿山企业竞争力[J].生态经济,2007

[4]左铁镛.对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J].煤炭企业管理,

2.浅析循环经济对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论文 篇二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合符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 对各种资源高效利用与循环利用, 进而合理利用资源与降低排放废弃物, 转变传统增长模式。而对于我国而言, 煤炭是重要资源之一, 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了煤炭企业发展必然趋势。因此, 探讨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以及发展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2煤炭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

发展循环经济直接关系着资源的合理利用, 作为煤炭企业属于重点资源之一, 运用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在企业遵纪守法必然选择

煤炭企业主要是开采煤炭与洗选加工, 因此在生产之中一部分煤矿设备成旧、管理不善与工艺落后, 导致资源及能源利用率低, 在生产中必然出现大量废水、固体废弃物及废气各种废弃物, 可能造成地面塌陷, 导致环境污染、资源及能源浪费以及生态破坏, 必然给社会部造成巨大损失。这种局面和环保及节能法律法规是不相符, 和国家关于环保战略方针相违背。伴随着国家队节能、环保工作力度不断增大, 对煤炭企业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尤其是出台了和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果煤炭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生产模式, 必然被法律不容, 国家所禁止。

2) 增强煤炭企业实力提高竞争力的需要

循环经济主要是应用生态学规律指导各种经济活动, 因此在市场经济下谁产品投入低、污染少及产出高, 企业就有发展前景。而煤炭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产业之一, 因此要在竞争中不败就必须要转向持续生产与消费方式, 必须要从高投入、高消费、重污染及低产出的发展模式中走出来, 要寻找经济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低及人力资源能充分发挥的道路。从一些资料统计发现我国的单位产值超过了国外的先进水平, 主要花费在产品耗能上面, 大约超出了40%。工业产品能源及原材料消耗大约占据了企业生产成本74%。自从加入到了世贸后, 煤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要想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下来必须要以低消耗和低投入生产出大量优质产品。

3) 是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及节约资源与能源重要途径

煤炭企业不仅仅是污染环境大户, 还是消耗资源及能源的大户, 因此煤炭企业就要承担一定社会责任, 主要是在社会资源、环境保护以及能源节约几个方面, 因此煤炭企业就要加强各种废弃物回收利用, 降低资源浪费与影响环境。依据测算回收1吨废旧物资, 就能够少用自然资源大约4.12吨, 能够节省1.4吨标准煤, 降低6~10吨垃圾的处理量。因此媒体那企业生产、加工中一定要防治环境污染、节约资源与能源, 将我国构建成环境友好型、节约型的社会。因此煤炭企业在生产与加工时, 就要合理使用循环经济, 尽可能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 降低能源与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3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 运用发展循环经济非常重要, 直接关系着煤炭企业的发展。但是在运用循环经济时, 一定要重视起发展模式。

1) 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来改造煤炭企业传统产业, 增强经济运行的质量, 同时结合企业结构特征及发展规模与水平, 把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及废弃物资源化等划定为循环经济发展重要领域, 构建生态工业体系时要优先选择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 加强研发循环经济发展适用技术, 在发展中探索有效发展模式。

2) 调整产业结构, 解决污染与高消耗;设计上要科学合理, 这是发展循环经济前提条件及首要条件, 其中所用3R原则即为基本出发点。不但要解决环境问题, 还要想办法节约能源与资源的使用。因此煤炭企业设计时就要采用3R原则设计, 采取先进生产工艺与环保节能设备, 一些老煤炭企业就及时将技术落后、高能耗的设备淘汰, 引进先进生产工艺与效率高设备参与生产, 以循环经济理论引导煤炭企业的生产与加工。

3) 清洁生产, 尽可能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要在煤炭企业中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打造循环经济型的企业。推行清洁生产, 以降耗、增效、节能及减污作为目标, 让清洁生产成为了降低企业污染及控制排放总量的重要手段。对于煤炭企业而言, 要降低能源消耗与污染就要从源头开始控制。同时煤炭企业还要弄清楚什么是循环经济, 进而结合自身实况快步进入到良性发展与循环轨道, 比如矸石尽可能不出井, 要及时回填采空区, 尽可能在井下处理与回用矿井水等, 这样不但能够降低能源与资源消耗, 还能够降低污染外界环境的几率。

4) 综合开发与利用资源

如今在综合开发上, 煤矿企业主要采用了共伴生矿的利用技术, 其前提就是要具有经济价值, 不然技术难度比较大, 因为共伴生矿的质量差、品位低, 如果没有政策支持极难形成新产业链。对于共伴生矿的含量少、地质储量分散、煤质差的煤田, 就需要使用汽化或液化技术进行开发。同时还要综合利用各种废弃物, 包含了三废。要想方设法为废弃物找出合理位置, 让这些废弃物发挥自身价值。例如掘进矸石就应该针对不同成分, 进行充分利用, 比如提取出稀有金属。

4结束语

如今, 循环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煤炭企业发展趋势, 逐渐显示出了强大生命力。当然毕竟刚刚发展不久, 还需要加大发展力度, 各个煤矿企业结合自身实况探究合理的发展模式, 为实现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明德.环境保护法的若干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 (1) .

[2]余振国.论矿业权的物权属性及其完善[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9 (3) .

3.浅析循环经济对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论文 篇三

关键词:煤炭企业 循环经济 更新观念 产业链 环保 政府监督 技术支持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1 现阶段我国煤炭企业发展主要问题

当前,煤炭企业经营者往往只重视短期利益,不重视资源的全面开发利用,不做长远的规划管理,在技术支持的投入上也不够重视,加上政府在监管上监督不力;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下,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导致企业单纯靠提高产量来实现更大的利益。其发展上表现为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粗放型经济模式,长此以往,这种生产方式会导致煤炭资源枯竭,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而次级资源、伴生资源则被当做废弃品处理掉,没有被充分的利用起来,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也污染了环境。由于长年开采,生态环境破坏非常严重。地质灾害、空气污染、水资源破坏、水质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已经直接影响到矿区的生产和周边居民生活。煤炭的开掘导致地下采空,造成塌陷、地面沉降,破坏了地表植被,严重的可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煤炭开采产生的废弃物,如煤矸石,会破坏土壤结构,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煤炭加工产生的污水、废气,没有得到专业的处理就排放到外界,污染了江河水流,废气如甲烷等加剧温室效应,严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

2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策略探讨

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经济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煤炭企业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企业的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良性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科技含量。煤炭企业应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少、环境污染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煤炭企业应如何走出困境,发展循环经济呢?下面的几项措施可以为煤炭企业提供一些新思路。

2.1 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发现企业自身的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

(1)观念上的更新。目前,煤炭企业对我国严峻的资源短缺形势认识不足,忽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社会上也广泛缺乏对资源紧张和生态破坏的忧患意识。所以,煤炭企业经营者要想使企业长久的发展,首先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转变只图眼前利益的错误观念,制定循环利用煤炭资源的相关政策,使企业上下都能认识到循环经济的重要性,鼓励员工向上级部门反映各种资源利用不到位的情况,研究和解决各种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2)利用自身的优势。煤炭企业也不要只看到自身的不足,还要善于发现企业的长处,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煤炭行业是一种开发资源的行业,是循环产业链的起点,具备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基础和先决条件。在煤炭的开采和生产上,可以有效的利用各种伴生资源和次资源,开发各种新产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企业创收更多的效益。(3)争取良好的社会声誉。品牌是一个企业赖以长期发展的有力支柱。煤炭经营者应注重企业品牌的打造,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业绩和表率,树立企业的环保信誉形象,利用广泛的品牌力量和社会公信度来壮大企业,促进企业的高层次发展。

2.2 优化企业运行结构,扩展产业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煤炭企业是以煤炭资源为重点的企业,发展原煤洗选、型煤加工,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加大粉煤灰、煤矸石、瓦斯的综合利用,引进关联度较高的技术,加大节能技术、节水技术、链接技术、新材技术、生态技术的研究应用,用高科技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节约利用水平,大力发展以煤炭资源为首的煤电、建材、化工、供暖供气、瓦斯发电、瓦斯提纯等一系列相关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丰富煤炭产业开发的内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多元化发展。在产后处理方面,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在废水、废气、废弃物经过严格的处理,达到环境的自然净化标准才能排放。

2.3 促进科技研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要想提升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有效的清洁产余废弃物,就要促进企业在技术方面的深入研究。可以引进外来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聘请和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鼓励在煤炭资源循环利用上的创新和专利保护。此外还要设立专业的部门,负责管理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专项工作,设立节能计量、环境能源检测机构,培训专职的工作人员,明确分工和任务,规范管理,努力增加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更新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

2.4 政府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督和引导

针对煤炭企业所面临的两大问题,在资源循环利用上,政府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方面,政府要利用相关的法律政策建立对煤炭企业的监督和评价体系,纯洁执法队伍,严格把关,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负责。政府还要对煤炭企业要加强宣传教育,提供讲座和培训的机会,广泛倡导生态价值观与绿色消费观,杜绝对煤炭资源的浪费行为。

3 推进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

据统计,我国目前的很多化工品原料和一次能源构成仍以煤为主,七成左右的发电量需要煤,六成左右的化工原料需要煤,将近五成的民用商品能源由煤提供。再加上我国煤炭资源虽然总量大,但资源人均占有量少,造成目前重要资源对外依赖度不断增加,这种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要求我们必须走煤炭循环经济。煤炭循环经济,不仅可以缓解我国目前的能源紧张状况,而且可以从根本上减轻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同时煤炭循环经济又可以通过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资源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再生资源的回收和利用,从而最大化的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的今天,煤炭企业应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全面推行循环经济,从煤炭的开采到使用的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及国际标准。所以,不管是企业自身、外部环境还是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煤炭企业都应坚持发展循环经济。总之,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它需要长期的发展才有成效,煤炭经营者和政府要共同努力,携手共进,根据不同地方的具体特点,探索出一条适合煤炭企业发展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程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J].中国外资,2012(17).

4.浅析循环经济对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论文 篇四

关键词: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环境

一、煤炭企业走循环经济道路的必然性

一般而言, 我们把煤炭企业目前的发展模式归纳为传统经济模式和末端治理模式两类。前者是线性的模式, 也就是从资源到产品再到污染排放的单向过程, 而后者则纳入了治理的环节, 强调在生产末端进行污染治理的发展模式, 但它并没有真正地改变发展模式, 而仅是传统经济在模式上的一种延伸。众所周知, 投入高、产出低、排放高是目前煤炭行业经济发展模式的一大特征, 在这种模式下产生的经济增长无疑会大量地耗费资源, 而且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那么问题就显而易见了, 由于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有可能煤炭企业在还没有达到矿井的设计生产年限的时候, 资源就已经枯竭了, 就会无煤可采;此外, 煤炭资源的开采过程也伴生煤层气等废弃物的产生, 同时也会带来煤层的沉陷,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社会和环境的问题, 影响煤炭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那么, 煤炭企业就必须尝试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探索一种能够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发展模式, 而循环经济模式无疑就是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长效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

二、煤炭企业走循环经济道路的意义

1. 循环经济模式对于煤炭企业发展的意义

循环经济注重的是“循环”, 不仅包括资本循环、劳动力循环, 更重要的是对资源循环的研究, 是要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 降低排放、减少污染, 从而维持一种良好的生态平衡。煤炭企业实施循环低碳经济模式, 不仅可以降低治理污染的经济支出, 又可挖掘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能够获得双倍的经济回报。发展循环经济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势在必行, 要从源头上抓好节能减排, 做好资源的再循环和再利用。一般而言, “再循环”就是对废弃品的回收利用和综合利用, “再利用”是对能够不断利用的资源进行多次的利用, 以节约资源、降低浪费, 在维系生态系统和自然和谐的基础上获得经济增长。换言之, 在煤炭企业的生产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尽量降低废弃物的产生, 对于能够多次使用的物品尽量合理利用, 对于能够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尽可能地做资源化的处理, 对于确实不能够循环利用或不能再循环再利用的废弃物一定要做好无害化处理, 切实做到所有生产流程中的废弃物能够得到合理的再循环和再利用, 对无法阻止的污染和环境破坏要做好治理工作。煤炭企业要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挑战, 探索经济的健康发展方式, 努力做到利用资源而不浪费资源、开发资源而不破坏资源、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 通过再循环再利用的方式寻求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将宝贵的资源吃干榨净, 使之得到最大化的价值利用。

2. 循环经济能为煤炭企业提供新空间

对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煤炭企业要做出重要的转变, 要慢慢转变以往的以生产销售基本煤炭产品为在主导的经营模式, 转而发展新型的、优良的经济增长点, 在改进煤炭开采技术, 加大回采率等方面下功夫, 不断扩大煤炭关联产业范围、延伸煤炭产业链。为实现低碳发展, 煤炭企业的初始投资要增加不少, 但长远来看, 能够为自身的发展培育良好的产业空间和发展空间。

对循环经济进一步优化、提升, 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众所周知, 煤炭行业是一个产能大户, 同时也是一个能耗的大户, 当然耗能越大也意味着低碳经济的潜力挖掘空间也就越大。煤炭企业要主动适应煤炭工业集中化、产业主体相关多元化和安全生产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充分发挥自身产业的比较优势, 以核心技术研发创新为突破口, 以煤炭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为发展方向, 努力把产业链拉伸, 不断培育和发展电解铝、煤气化等延伸产业以努力提高自身产业的附加值。另外还可通过对采空区充填矸石, 减少排放和污染, 解决地表沉降等问题, 实现绿色开采。此外, 煤炭污染物的排放及碳的大量排放都是产生热能的环节, 所以要不遗余力地提倡社会吃“煤炭精粮”。例如, 提高煤矿申办许可门槛、限制小煤矿开发;大力提倡煤矿建设洗煤厂来生产洁净的能源;大力扶持煤矿发展坑口电厂, 将洗选后的劣质煤炭转化为电力等洁净二次能源;鼓励社会其他生产用户改进设备与技术来提高煤炭燃烧效率。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许多煤企都寻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结构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并在这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和进步, 也尝到了发展循环经济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循环经济道路的路径模式

传统煤炭经济的路径一般是:资源-工业产品-污染排放, 是一种线性经济模式, 对于循环经济而言, 就是要把煤炭生产过程和废弃物的利用过程有机结合, 形成一条资源再循环再利用的路径, 使其转变为“资源-循环利用型工业-绿色产品-再生资源深加工-绿色产品”的循环模式, 使自然资源得到高效的再循环和再利用。

1. 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目前的煤炭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存在很多问题, 但最核心的问题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欠缺, 无法满足产业链优化提升的需求。所以, 必须提倡企业、研究机构、政府的三位一体创新机制, 研究开发适合企业自身特点、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科技项目, 如煤炭化工、煤炭物流、煤机制造、新型材料、废物回收与利用、节水技术、洁净煤技术等, 探索煤企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出路与方向。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能解决煤企产业链优化中所遇到的产业结构趋同化、水资源不足和限制等问题, 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另一方面能推动以煤炭产业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 大力推进煤炭科技整体产业链, 为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未来的经济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2. 重构煤化工产业链

毋庸置疑, 产业链的发展方向是产业链优化的核心。对煤企而言, 其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价值创造和增值的主要方向取决于煤炭产业发展现状、煤炭资源赋存特征等因素, 也就是方向主要还聚焦在煤化工领域。其中, 煤气化产业的优势可谓得天独厚, 因为其技术比较成熟, 资源也非常丰富, 既可满足民用市场需求, 也可作为工业的洁净燃料, 西气东输管道途经区域均可利用, 向前延伸还可发展煤化工。所以, 煤炭企业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创造和优化中, 煤气化可以作为煤化工发展的首选方向, 煤气化产业的构建和发展可以首当其冲。此外, 煤炭企业自身独特的产业特点, 对于开发市场需求大、技术含量高、水资源需求少的煤化工高端产品 (尤其是精细化工类高科技产品) 优势较为明显, 同时也可借此占据煤化工产业链的高端领域。

3. 提高煤炭工业园区产业链弹性

在优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优化过程中, 煤企要加强产业链弹性来提高煤炭工业园区的抗风险能力, 促进煤炭工业园的开放与繁荣, 不断吸引和接纳相关企业和产业, 形成真正的战略联盟。要利用市场方法完善工业园区的管理, 对产业链上的非重点环节进行外包, 对于主业和关键产业要保证其主导和核心优势, 强化管理和改革, 建立和完善煤炭工业园区的风险保障机制, 促进煤炭产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武东升, 赵雪照.山西煤炭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化问题初探[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01) .

[2]崔巍, 侯贵生.煤炭企业多元化能力体系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 2011 (07) .

5.浅析循环经济对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论文 篇五

【关键词】新时期;煤炭企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经济管理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企业生产及营销的全过程,它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学科。企业筹资与投资决策工作都离不开经济管理工作,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战略目标的选择,笔者认为,无论大型企业还是民营中小型企业,如经济管理工作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那其经济效益将会止步不前甚至直线下降。但如果抓住其根本,从根上认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如:改善旧的观念、接受新的科技、扩大规模、增加煤炭产量、提高煤炭质量、增强环保概念等都将推进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从而也证实了经济管理对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煤炭企业的突飞猛进,当前煤炭企业的管理还不是很完善,有待于优化。例如:煤炭产业经营规模有待于提高、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污染的观念薄弱、煤炭产业思想观念老旧有待于改善等等。虽然现在我国的煤炭产业已逐渐接近国家规定的产能,但落后的产能将被淘汰,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步步紧逼。大约到2016年,将会出现11个亿吨级和10个六千万吨级的煤炭产业在我国,其机械化采煤程度也会提升70%。因此,像我国这样一个煤炭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在“十二五”时期煤炭能源在我国仍占据主体地位,从未改变。

就此而言,如此大的背景之下,煤炭工业发展就应进行一次大的改革整顿,改变已有的发展模式,重点整顿煤炭产业的结构,从而建立规模较大的煤炭产业,使煤炭产业科技得以大幅度飞跃,形成自然环保的绿色开采模式,有规模、有计划开采,加强生产安全,促使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效益好、污染少、安全系数高的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体系。

二、我国煤炭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我国在世界上是产煤大国,但又是能源消耗最大的国家,煤炭在我国一直作为主要能源和主要开发原料。现阶段我国还是“煤炭产量大、燃油短缺、燃气贫穷”的现状,这也意味着煤炭产业在我国市场的前景非常可观,在一次性能源生产与消费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且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一)关于煤炭企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的发展,经济市场已逐渐与国际相接轨,其煤炭业在国际中的影响程度也日益加深。就此而言,我国有关部门应加大煤炭企业对其进入市场的形式调研,并做好评估。进行市场调查,收集数据,运用网络信息研究其变化的趋势,并注意在市场中价格、供求、新方案等的波动幅度,使其资金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也要使产品质量优越,讲究信誉,稳定客源量,让老顾客介绍新顾客,新顾客成为老顾客,成功走向国外市场,使产品销量提高,并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市场中出现了供给>需求的情况,那么企业的领导则需要与其协调并沟通,减少生产,保证质量,讲究信誉,使煤炭市场供求得以稳定,严谨煤炭市场出现价格大幅度涨跌的现象。

(二)关于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

我国煤炭企业要想在当今愈加激烈的市场中占有自己的位置,就应培养出一批具有创造力强、素质高、技术过硬的团队。煤炭企业用人标准有一定的要求,要懂创新、懂专研,这样才能在当今煤炭产业中站稳脚步。

当今社会是知识占主导地位的新世纪,企业的核心就是人力资源和知识的独特性,而衡量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标志就是人力资源的价值。要想优化人力资源,就应定期培养员工对煤炭产业的了解和认识,为员工提供学习的平台,如有的员工提出有助于企业发展的新点子应给予奖励,拓宽企业用人、选人的政策,挖掘有潜力的员工,将其提拔到领导岗位,这样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还可用现代化互联网、多媒体等教学代替书本、实践教学模式,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其借助现代化学习方式将我国煤炭企业提升至最高点。

(三)关于煤炭企业战略的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煤炭产业发展已被推至最高点,到了一个关键阶段,企业要想在市场站稳脚,就必须有新的发展策略,将产业进行大整顿。扩大煤炭产业基地,提高煤炭生产质量,使煤炭产业得以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意味着我国对煤炭行业需做长远的规划,确定今后发展的目标和实际行动的方案。

如今市场对煤炭企业实行战略性重组力度加大,我国煤炭产业已建立部分大型工厂及战略性基地,借助市场以大型煤炭工厂为主体,进行一次大范围的改革,即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吞并小型企业,使煤炭产业集中度得以提升。

与此同时,企业不能盲目的跟从,结合自身企业原有的条件,利用现代化科技提升技术水平,改善原有的管理制度,制定属于自己的新方案。“十二五”时期,有专家推测我国煤炭产业已进入新的转型发展时期,这次转型的主体就是大型煤炭产业,它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可观的发展前景。实行大企业、大规模的整顿政策,对大型煤炭企业提供了大的发展空间 ,不仅对煤炭产业的结构进行了调整,还促进了煤炭的质量,使我国煤炭产业得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四)关于煤炭企业管理方法的发展趋势

21世纪是新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新理念的推出市场环境也随之改变,企业管理上也迎来了新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知识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网络的快捷使企业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建立了良好的信誉。绿色管理是近几年来一直提倡及推广的发展形势,企业应实施绿色开采,降低煤炭开采产量,提高煤炭质量,减少污水排放量,变废为宝,使其发挥最大价值。标准化管理理念已深入企业,就此行业来说,由于社会不断进步,技术、设备不断更新,古老的思想陈旧理念已跟不上新的发展需求,必须按现代化标准组织加以完善创新。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在当今企业管理中占据首位,企业应把“精益求精”当做是一种理念。员工们在如此复杂的工作环境中生产,工作条件恶劣,必然会出现一些事故,但企业管理做到精细化,再大的事故也是可以避免的,真正做到让员工们“高高兴兴上班来,安安全全回家去”。企业的管理者也应结合自身的情况,着重于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质量、成本等等,总结出所存在的问题,制定新的管理理念,开采有序,吸取经验不断创新,提升煤炭质量和生产安全使企业收益。

三、总结

综上所述,煤炭企业管理的发展空间还很广阔,企业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重中之重,即使新时期煤炭企业的前景非常可观,但企业管理者不可盲目跟从,一定要结合自身的不足,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发展方针政策,将产业做大、做强,甚至走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牛克洪,何迎庆,孔光宇. 新时期我国煤炭企业变革发展的大趋势大战略[J]. 煤炭经济研究,2012,11:26-31.

[2]庄丽春. 新时期煤炭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J]. 福建建材,2013,02:101-102.

6.关于煤炭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 篇六

关键词:煤炭工业;循环经济;废物利用

循环经济主要是一种减物质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集成战略的有效结合,而且这一过程的实现的主要模式为:资源-成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是一种反馈式的模式。循环经济所要达到的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利用相应的措施来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護,最终得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增加,有效的推动了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发展。

1.煤炭工业循环经济所具有的问题

1.1较低的原煤的入洗加工效率

原煤入洗率在发达国家能够达到65%~80%。但是根据2010年的报道来看,我国当时的原煤入洗率比较低,甚至还在45%以下,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原煤主要是用于燃烧,这样就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原煤的热能转换率也非常的低。另外从运输方式来看,原煤的长距离运输严重增加了运输压力,消耗了大量的运输动力,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根据2011年的统计来看,全国总共有超过18亿T的煤炭需要长途运输,而且这其中有11亿T的煤炭未经加工直接被燃烧。根据计算来看,这11 亿 t的原煤所含有的中含有矸石就超过了2亿t,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运输动力的浪费。

1.2煤炭行业较低的集中率

近些年一老,虽然我国在煤炭工业结构方面做了一定的调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的来看,其产业结构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据统计,截止2010 年我国就有超过9000家的大型煤矿企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煤炭产业具有分散性无法形成应有的规模。另外全国年产小于35万t的小企业就有13000家,其每年的单井开采小于10万tt。

1.3严重的煤炭资源浪费

根据当前的煤矿格局来看,地方煤矿占据大多数,而且这些煤矿则是我国的主要煤炭来源。由于地方煤矿的规模较小,因此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且煤炭的采集技术相对落后,其回采率也是非常低的。而且我国比较大的煤炭开采企业其回釆率明显偏低。根据煤矿的设计来看,其回采率需要在60%~75%之间,这就使得大量的煤炭资源被浪费。

2.煤炭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

2.1建立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1)对煤炭产业进行集中,根据我国的煤炭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的国有煤矿所占比例较高,因此国家可以对其进行技术的不断升级,从而形成生产能力较高的煤矿产业,从而使得我国的煤矿产业竞争力的增加。

(2)国家办矿要形成相应的标准,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对小型煤矿产业进行调整,从而有效的提高煤炭利用率,及时关闭呢些生产规模较小、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布局混乱的煤矿。另外还要加强国有煤矿企业的改革和管理。

(3)在地区之间设立相应的循环经济体系,从而打造出一条资源循环的产业链条。

2.2煤炭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

(1)合理的安排煤炭开发以及勘探的顺序,总体上对资源进行开发,从而有效的对生产规模以及接线进行确定。

(2)煤炭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推行,不断的完善煤炭资源有偿使用的相应制度,从而对煤矿生产进行合理的安排。

(3)节约煤炭资源,合理的利用资源,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稀缺性的煤炭进行有效保护。

2.3循环经济技术的大力推广

不断地对煤炭开采设备进行升级,并且及时的引进当前最先进的设备,从而最大限度的对煤炭资源的储能转化率和回采率进行不断地提高。寻求当前最为先进的技术和措施,从而对煤矿中的共生资源进行联合开采,从而实现经济的不断增长。大力推广资源替代技术以及资源节约措施,从而有效的对环境进行治理,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2.4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制定相应的市场激励机制来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的利用,并且还要对市场定价机制以及再生资源的市场交易制度进行规范。首先根据国家对于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所确定的相关规定进行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从而有效的降低以废弃物作为原料的产品的成本;其次就是对对利用废弃物作为生产资源的企业进行深入研究,从而确保废弃物在生产中所占的比例,最终确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国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来鼓励相关的企业。减免相关企业的相关税费,延长免税时间,国家增加我国在技术研发过程中的资金投入。

2.5对煤炭资源进行严格管理,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煤炭产业能够不断发展的需要煤炭资源的大力支持,对煤炭资源进行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对回采率以及综合利用率进行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有效的监督。首先对资源进行合理的总体规划,有效的确定所开采地区的资源范围和开发规模。其次对于煤炭资源的开采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程,不断地对各种制度进行完善,对煤炭产业进行资产化的管理。另外就是煤炭资源的节约以及有效利用,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稀缺煤种的有效开采。

从我国当前的具体形式出发,制定相应的回采率标准,并且要根据开采方式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标准,并且对其要对煤矿所具有的可采储量进行界定。利用相关的经济杠杆原理,从而有效地额对资源回收率进行调节。对于煤炭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模式,可以进行税费的合并,实行资源税的动态管理。

总而言之,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必须要不断的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对我国当前的煤炭产业结构进行积极地改革和技术革新,并且要通过相应的手段来实现煤炭循环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我国煤炭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昌辉.关于建设工程造价指数及应用[J].煤炭技术,2012(7):107-109.

7.浅析循环经济对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论文 篇七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E·波尔丁首次将循环经济概念引入到经济发展领域,循环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研究和推广,各种领域的相关理论开始不断出现,例如可用于煤炭环境领域的戴利的“稳态经济理论”、库普斯的“资源高价理论”以及柯尔姆的“环境使用税理论”等。

刘荣林、于保华和张涛分析并通过事实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马莉莉把握中有外关循环经济的研究动态,对其历史由来、理论发展、基本概念、主要理论与观点,以及实践进展等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指出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和有效措施。张欢、张毅、关礼琴、杨恒月从意义、条件、出现问题和对策等方面对发展煤炭循环经济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并提出煤炭资源型城市是重点,需要尽快和深入地发展循环经济。

赵国浩在《中国煤炭工业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中曾指出: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借鉴国外煤炭行业发展成功的经验,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煤炭行业发展的道路,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王柳松、佘延双、陈新伟、陈桂生通过研究德国资源型城市鲁尔区的成功转型经验,对山西省工业区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启示。

国外对于煤炭经济学的研究更加注重分析煤炭产业的竞争态势,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及更好地降低成本,研究方法也逐渐地从定性研究转向了定量研究。A.L.Soyster,R.L Gordon是国外首次用数量化模型来分析产业竞争力的学者,为煤炭产业循环经济的研究奠定了量化基础。国内在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方面刚刚起步,还处于对国外研究成果的援引和借鉴阶段。

本文将打破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上的瓶颈,通过对国内外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成功案例的分析,对实践过程中涉及的深层次问题展开研究,选择山西煤炭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同方面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1 煤炭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1.1 循环经济的基本定义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后90年代中期出现于中国,学术界在研究过程中从广义和狭义、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范式、经济形态和增长方式等不同角度对其作了多种界定。当前,社会上普遍推行的是国家发改委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1.2 煤炭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发展是人类实现持久生存和发展的选择,是人类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的根本改变。煤炭循环经济的内涵是要在遵循循环经济的宏观界定下,体现煤炭资源的特殊性和煤炭工业的特点。结合煤炭资源的有限且不可再生性,同时煤炭产业又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我们提出,煤炭循环经济要在确保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洁净、充足的煤炭、煤炭相关产品和电力的同时,运用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和先进设备,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矿区和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达到绿色开采、一体化开发、综合利用三废和恢复生态环境的目标。

2 国外煤炭循环经济发展的典例

2.1 鲁尔区—接替式转型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在上世纪中叶前的100多年里,一直是德国煤炭和钢铁的生产基地。二战结束后,它也直接带动了德国经济的腾飞。上世纪60年代,石油、天然气供应对以煤钢为主的鲁尔区造成了冲击,煤矿和钢铁公司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然而30多年转型之路,却使人口540万、面积4 400平方公里的鲁尔区成为欧洲最大的新经济区。

2.1.1 政府的大力支持

60年代末,北威州政府出台了第一个产业结构调整方案“鲁尔发展纲要”,将采煤业集中到盈利多、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对煤矿业采取大力扶持政策,使煤矿生产技术和设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保持技术和设备输出的优势。

2.1.2 城市改造建设

1989年鲁尔区开始实施国际建筑展览10年行动计划,从改造昔日的矿区和厂房入手,对城市建筑景观动大手术。实施这一计划后,绿地、居民中心、物流中心、工商业园区等大小100多个城市项目像拼图游戏一般散布在埃姆舍尔地区的17个大小城市。“国际建筑展览埃姆舍尔公园”项目在欧洲被视为工业基地稠密区在城市建造和生态发展方面的一个重要模式。

2.1.3 努力发展第三产业

政府充分发挥鲁尔区内不同地区的区域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行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多特蒙德依托众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大力发展软件业;杜伊斯堡发挥港口优势,打造贸易中心,并建立了内陆船运博物馆;埃森市则凭借广阔的森林和湖泊,成为当地的休闲和服务中心。

2.2 洛林矿区—告别式转型

洛林区位于法国东北部,包括孚日、默兹、默尔特—摩泽尔、摩泽尔4省,是法国矿产资源富集区。铁矿储量达60亿吨,占法国铁矿资源的80%以上,煤矿储量也很丰富,占法国总储量的一半以上。但是从上世纪70年代起,洛林的钢铁业景气不再,产量直线下滑。为了走出困境,法国政府早在1966年就提出整顿洛林冶金区,实施了“钢铁工业改组计划”。洛林的经济转型是由传统的单一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向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2.2.1 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

煤炭行业进行高新技术改造,使其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产品向高附加值发展。坚决放弃那些成本高,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由于煤炭开采吨煤成本高于世界市场煤炭价格,煤炭企业采取了逐步放弃的政策,煤炭产量和从业人员将逐步减少,煤矿将关闭。发展新兴产业,计算机、激光、电子、生物制药、核电等新技术产业已占该区经济总量的15%,汽车工业占30%,成为支柱产业。

2.2.2 提高劳动力转岗再就业

根据再就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组成若干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所有制、不同层次的培训中心。培训中心根据培训者的文化、技术基础,将要从事的工作和国家将要发展的新产业,有针对性地分门别类进行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为2年,特殊岗位为3至5年,培训期间受培训者的培训费由国家支付,工资由企业支付。

2.2.3 支持山区农业发展

从实际出发,调整发展思路,扶持青年扎根农村,尤其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增值,利用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和食品业,促进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1984年,法国政府出资成立矿区工业化基金,1990年至2000年每年提供1 500万欧元,帮助矿区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高技术产业。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近些年来,洛林地区将国际合作作为政府的优先项目,吸引周边和邻近国家参与洛林地区的经济建设。

3 国内煤炭循环经济发展的典例

3.1 河南焦作—绿色式转型

焦作市位于河南西北部,紧邻山西晋城,曾是全国著名的“煤城”。焦作工业的起步,起源于煤炭的开采。1949年焦作煤炭工业总产值643万元,占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2.1%,原煤产量59.1万吨,占河南省的65.7%。那时的焦作工业只有单一的煤炭工业,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很大。粘土、石灰石、石英石、铁矿、硫铁矿分布很广。到20世纪80年代,围绕煤炭开采,焦作又逐步发展了煤矿机械制造、化工、冶金、建材等工业。到90年代初,焦作拥有资源开采及配套型企业1 200多家,增加值占本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90%以上。但是由于多年的开采,焦作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日益枯竭,致使城市发展出现了经济增长乏力、人员就业困难、城市污染严重等突出的问题。

3.1.1 煤炭相关产业领域

建设与改造了焦作电厂、丹河电厂、万方爱依斯电厂等一批地方电厂,坚持走煤—电产业之路,发展能源工业。促进电、铝联产,延长产业链条,着眼于电力资源就地转化增值,大力发展电、铝联产,截至2004年,铝工业实现增加值26.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5.4%。

3.1.2 煤炭非相关产业领域

发展以轮胎为主的橡胶化工,形成了以基本化工原料、有机化工原料、橡胶制品为主的多门类化工体系。同时发展农用机械、重型机械、汽车配件、电机电器、仪器仪表等产品体系,部分企业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已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晶体材料、丙烯酰胺、免疫试剂、冰晶石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焦作新的经济增长点。

3.1.3 发展第三产业领域

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过近几年来的景区开发和景观道路建设,焦作市已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焦作山水”和“云台山”被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云台山入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3.2 辽宁阜新—农业式转型

阜新市位于辽宁西部,是内蒙古高原和辽河平原的中间过渡带。阜新地区矿藏资源多且储量大,其中,煤的资源储量就有10亿多吨。20世纪60年代阜新海州露天矿不光是全国第一座现代化露天煤矿,还冠有“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机械化露天煤矿”的美誉,阜新发电厂也曾是亚洲第二大的火力发电厂,所以阜新在我国素有“煤电之城”。截至2002年,建国以来,共生产煤炭5.3亿多吨,发电1 500多亿度,为年轻的共和国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必然的选择,而且,辽宁阜新是国务院确立的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所以其转型工作一直倍受国内外关注。

3.2.1 依托优势资源

大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建设全国重要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并实施稳煤强电战略,建设全国重要的新型能源基地。通过深部找矿、提高井工矿生产能力等措施,使煤炭产量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在1 000万吨左右。利用能源优势,推进资源深加工,建设全国重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加速产业集聚,培育壮大一批优势特色产业,突出抓了皮革、液压、林产品、铸造、氟化工、新型电子、玛瑙加工等产业集群建设,并在彰武林产品产业基地、清河门皮革产业基地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3.2.2 坚持以人为本

阜新市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千方百计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强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设,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完善,27.8万名退休职工养老标准得到了提高,在突破传统劳动力就业转移(就是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模式上,阜新选择“退二进一”,对于解决下岗就业、改善人民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且积极培养经济转型适用人才。

3.2.3 生态环境建设

积极实施“林业二次创业”,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辽西北边界防护林带防沙治沙、农田林网、村屯绿化、矿区绿化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按照建设“清洁卫生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加大对城区街路改造力度,并建设了广场、游园、车站等一批改善城市面貌的重点工程,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4 对山西省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启示

4.1 启示之一:有效的法律、法规更能实现转型的高质、高效化

鲁尔区改造是在各项规划的总体指导下进行的,如1966年KVR编制的鲁尔区第一个总体发展规划就是最终以法律形式予以确定的。德国政府在鲁尔区的改造振兴中还先后制定了《联邦区域整治法》、《煤矿改造法》、《投资补贴法》、《环境基本法》等法律法规。而山西也在不断地颁布各项法案、法令,如《山西省煤炭企业转产煤炭城市转型政策试点实施方案》、《山西省加快推进社会领域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山西环境保护法》等,这从客观方面尽量地保证各项规划长期、稳定的实施,从而使煤炭城市转型按照预订轨道来进行,但是相关部分的法律还有待完善,才能不断增加转型的有力法律保障。

4.2 启示之二:轻工业的不断拓展更能促进转型之路顺利畅通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山西省的轻工业中,主要以供居民使用的食品工业产品有48.87%由省外调入,如纺织及服装加工类产品、家具制造业产品、文教体育用品、日用化学产品、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产品等,每年从省外调入的轻工业产品已超过了400亿。而无论是焦作的“从黑色到绿色”、还是阜新的“退二进一”都是向第三产业的领域大力拓展,这就需要山西不断加强轻工业的发展,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来推动转型步伐加快进行。

4.3 启示之三:就业问题的积极解决更能加快就业结构的调整

2008年开始,山西省政府开始进行煤炭资源整合,整合后,矿井总数已由2 600座减少到1 053座,使大量从事与煤炭相关行业的人员转岗。由于这些转岗的劳动者技能单一、受教育程度较低,在对传统产业进行大刀阔斧改革之后,转岗就业问题更加严峻。而鲁尔区转型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特别注意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对劳动大军的调整,使之尽快掌握新知识新技能,适应新岗位的需要。为了尽可能将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相适应、相匹配,山西省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分别建立培训中心,对转岗人员进行分门别类的培训。培训中心还与招工局联网,可向每个培训者提供两个以上的就业机会,从而长远解决就业危机及产业结构问题,提高产业竞争力,为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起到有利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荣林,于保华,张涛.循环经济与煤炭矿区可持续发展[J],江苏煤炭,2003(1).

[2]马莉莉.关于循环经济的文献综述[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2).

[3]张欢,张毅.煤炭循环经济研究述评[J].煤炭经济研究,2010(5).

[4]关礼琴.关于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2010(12).

[5]杨恒月.论发展煤炭循环经济[J].企业家天地,2010(8).

[6]赵国浩,裴卫东,张冬明.中国煤炭工业与可持续发展[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1):08-09.

[7]王柳松,佘延双.国外煤炭循环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资源与产业,2010(6).

[8]陈新伟,陈桂生.德国鲁尔区转型对山西省工业区持续发展的启示[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8).

[9]秦军.煤炭市场极其稳定供给的策略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4-6.

[10]赵国浩,凌涛.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山西煤炭工业发展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0(1):23-25.

[11]赵国浩,车康模,卢晓庆.基于产业集中度视角的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10(2):15-18.

8.浅析循环经济对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论文 篇八

关键词: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淮南矿区位于华东经济发达区腹地, 是国家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6大煤电基地之一, 是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中华环境友好型煤炭企业, 拥有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

2002年以来, 淮南矿业集团确立“一切为了发展, 一切为了职工”的企业宗旨,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树立积极的资源环境观, 实施大循环、大生态建设, 坚持以“大循环、大环境”思路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成为煤炭企业环境治理典范。企业被授予 “中华环境友好型煤炭企业”、“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及安徽省“循环经济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集团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淮南模式"已被行业认同和借鉴。

1、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思维和途径

1.1

创新思维, 通过开放式思维, 从破解“瓦斯治理、生态保护、工农关系”煤矿三大世界性、历史性难题入手, 通过区域山川河流治理、资源枯竭矿区生态修复、搬迁建镇以及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等方式, 加强大循环、大生态、大环境建设, 一个矿井形成一个小循环, 整个矿区形成一个大循环, 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有机统一, 实现产业升级转型, 最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矿山企业。

1.2改善区域大环境, 实现良性循环。

1.2.1统筹搬迁建镇。企业提出先建后搬, 推动政府主导, 优化配置政府和企业、社会三种资源, 把采煤塌陷搬迁与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三合一”, 统筹考虑。建镇成本实行“三家抬”, 在不压煤地段实施并村入镇、并村建镇、并村扩镇, 一次性实现城镇化, 避免重复搬迁、重复建设、重复补偿的问题。2009年以来, 淮南矿业集团投入40亿元, 签订约11万人的补偿协议, 督促政府开工建设24个搬迁新村, 已建成15个, 安置1.69万户、4.2万人。“十二五”规划搬迁淮南市、阜阳市、蚌埠市三县、两区16个乡镇142个自然庄2.8万户、约10.2万人, 统筹集中建2城、扩6镇、兴3个中心村, 实现一次性城镇化。

其中迪沟模式受到国家充分肯定, 建成的迪沟镇, 是集住宅、商贸、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新型搬迁安置区和现代化小城镇。2011年, 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2.23亿元增加到4.56亿元, 财政收入由460万元增加到1800万元, 人均收入由 2300元增加到5288元, 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到60.9%。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镇和全国十佳小城镇。

企业统筹搬迁建镇的做法得到安徽省政府支持。从2008年起, 省政府决定, 全省运用这种方式进行采煤沉陷搬迁, 并通过现场会等形式加以推进。

1.2.2统筹平原水库建设。淮河治理难点在淮河中段, 中间洼, “水多”与“水少”交替发生, “水少”更为突出。缺水已成为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淮河中段水系发达, 大小河流十余条, 还有湖泊。企业提出将淮河中段洼地治理与采煤沉陷治理统筹解决, 充分利用采煤塌陷和湖洼地, 建成具有减洪、除涝、水资源利用等功能的蓄洪与水源工程, 解放压煤量, 留住淡水, 造福社会。目前库容2亿立方米, 预计2020年7亿立方米, 2030年13亿立方米, 最终达30亿立方米。这个建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前期工作已经展开。

1.2.3统筹生态环境治理。从2004年开始, 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对已报废30多年老矿区, 22平方公里的“城市荒地”进行修复与城市化建设, 总投资100亿元, 其中基础建设15亿元, 搬迁补贴20亿元, 生态修复15亿元。目前, 已完成生态修复10.4平方公里, 水库生态区、山林生态区、湿地生态区基本完工, 宜山则山, 宜水则水, 宜林则林, 宜耕则耕, 初步建成了以“山水林居”为特征的煤矿最佳人居环境, 被列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示范项目和国家矿山公园。

在基本稳沉区已经复垦土地1500多亩, 新庄孜矿新工厂260亩土地全部是在沉陷区充填覆土建成的, 没有新占一亩农田。

除此外, 企业加大实施绿色工程, 以树为景, 还原生态。规划矿区绿地率2015年38%以上, 建成全国矿区植被恢复的示范企业。

1.3构建煤矿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坚持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之路, 将特大型现代化矿井作为产业链源头, 下游建设煤矸石电厂, 推进瓦斯发电、煤矸石制砖、沉陷治理与绿化等项目, 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群, 精心营造小循环, 真正实现“减量化, 再利用, 资源化”, 变环境成本为环境收益。重点有:

1.3.1瓦斯气充分利用。淮南煤矿属高瓦斯矿区, 储量高达5900亿立方米。企业坚持煤与瓦斯共采, 以抽保用, 以用促抽, 主要用于瓦斯发电、民用和热电冷联供, 实现抽采和利用最大化。目前低浓瓦斯发电技术率先在国内外取得突破, 申请了专利, 上升为国家标准。现有瓦斯发电装机规模2.9万千瓦, 瓦斯气储配能力23万立方米, 瓦斯民用6万户。CDM项目开发, 获得国际碳指标收入3200万元。

1.3.2矿井水充分利用。“十一五”期间矿井水利用量9000万吨, 节约水费1.8亿元。目前所有选煤厂、电厂用水实现闭路循环, 处理后的矿井水主要用于矿井上下生产、选煤补充用水、井下洒水灭尘、防火灌浆、地面绿化、道路洒水及生活杂用等方面, 既减少了排放对地表水体的污染, 保护了环境, 又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十二五期间, 矿井水利用率要达到90%以上, 减少自来水利用量, 最大限度减轻水价涨幅过快带来的矿区生产成本压力。

1.3.3煤矸石充分利用。矿区历史上矸石存量近4000万吨, 煤矸石的大量堆存不仅给矿区大气、地表水、土壤环境带来不同程度影响, 而且还占用土地、破坏景观, 影响城市整体形象。近年来通过不断拓宽利用途径, 已消化利用一半以上, 矸石综合利用率95%以上。没有发热量的矸石用于筑路和复垦。发热量500~700大卡的用于烧制新型墙体砖, 年生产能力6亿块标准砖。发热量在2000大卡以上的用于煤矸石发电, 目前已建成潘三、新庄孜、顾桥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 规模120万千瓦。粉煤灰利用向深加工发展, 综合利用率92%。

1.3.4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企业提前一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节能目标, 连续三年荣获“安徽省节能先进企业”, 荣获“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企业”称号。2010年, 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31, 煤电一体化均股电厂供电煤耗比全国同类型机组平均水平低30克。矿区燃煤发电机组均高效清洁, 所有新建电厂同步安装脱硫装置, 实现脱硫运行。煤电一体化均股电厂田集、凤台电厂脱硫率90%以上, 烟尘去除率99.8%以上。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脱硫率70%以上, 烟尘去除率99.8%以上。矿区烟尘排放量已降至0.63%。

1.4建立企业循环经济品牌模式。

1.4.1建设顾桥循环经济工业园。已建成年产1200万吨特大型矿井1座, 配套选煤厂使用矿井水洗选, 煤泥水不外排, 实现闭路循环, 原煤100%入洗, 中煤、末煤全部利用。建成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 (2×33万千瓦) 1座, 年利用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燃料270万吨。电厂余热供工广供热、取暖。建成高浓瓦斯发电机组 (1416千瓦) 1台, 低浓瓦斯发电机组 (500千瓦) 8台, 共5416千瓦。建成处理能力2万m3/d的矿井水处理站1座, 处理能力2500m3/d的生活污水处理站1座, 处理后的矿井水全部用于井下生产、选煤补充用水, 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主要作为绿化用水, 其余达标排放。

1.4.2组建中国煤矿工程技术研究院。重点研究煤矿安全、煤矿生态环境和煤矿经济学三大板块内容, 尤其注重研究矿区生态环境文明, 为行业出标准、出规范, 服务全行业。

2、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2.1塌陷搬迁和沉陷治理敏感性强、资金量大、情况复杂, 治理难度大。

涉及搬迁新村用地指标、资金问题、农民就业保障以及政府执行力等问题, 给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压力。

建议国家省市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对塌陷区村庄搬迁和综合治理给予更多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 加快搬迁和沉陷治理进度。具体有:

(1) 现行土地政策、塌陷村庄搬迁及青苗补偿标准每两年调整一次, 周期时间太短, 造成新老政策执行前后脱节, 建议适当延长政策调整周期

(2) 塌陷村庄搬迁用地量大, 时间紧, 任务中, 政府帮助协调解决用地指标问题, 以便尽快启动新村建设。

(3) 建议制定专门的采煤塌陷区青苗补偿政策。目前淮南市执行的淮府办【2011】7号文是征收集体集体土地当季青苗补偿标准, 不是采煤塌陷地青苗补偿标准。建议省市政府尽快制定采煤塌陷区青苗补偿政策。

(4) 鉴于目前部分搬迁新村建设进度过慢, 地方政府应加快新村建设进度, 按时间节点要求尽快组织搬迁入住。

2.2资源综合利用政策优惠未得到充分体现。

突出体现在煤矸石制砖上, 因煤矸石砖免税门槛较低, 个体企业掺有少量 (30%) 煤矸石即可同等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 煤矸石砖厂所享受的政策优惠没能得到充分体现, 且全煤矸石砖成本大于黏土砖, 进一步打击了积极性。瓦斯利用项目前期投资大, 用户分散, 管线长, 形成用户规模成本压力很大。煤矿废水利用, 淮河以北新矿区矿井水含盐量高, 属高矿化度矿井水, 必须采取脱盐深度处理, 建设运行成本昂贵。

建议国家建立合理的循环经济激励机制, 包括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 对循环经济项目给予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投资倾斜, 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收费等政策措施, 以鼓励和推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2.3企业税费过重。

目前, 企业执行的税费种类近40种, 主要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1994年国家税制改革后, 煤炭销售由3%的产品税改为13%的增值税, 2009年又提高到17%, 使企业税费大幅增加。2008~2011年, 企业税费总额分别为35亿元、44亿元、60亿元、68亿元, 居省属企业前列;综合税负率分别达到14.34%、16.24%、18.56%、18.65%。2012年一季度, 实现税费17.43亿元, 综合税费率18.68%。企业在省属企业中缴纳税费远高于其他企业, 并且税负仍处于逐年上升趋势, 经营压力越来越大, 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瓦斯治理、生态修复、棚户区改造和新村镇建设方面的投入, 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矛盾。

建议国家考虑到当前煤炭经济不利形势, 出台减税优惠政策, 为企业减负。具体有:

(1) 建议同意煤炭企业暂缓缴纳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

(2) 当前煤价下行, 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煤炭行业分化。目前煤炭企业的资源税费、其他各种大的税费是同一个政策, 没有资源等级好坏的差别, 建议国家实行地区极差政策。

(3) 建议政府进一步提高塌陷区以奖代补配套资金, 支持塌陷村庄搬迁工作、

3结语

9.浅析循环经济对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论文 篇九

关键词:区域发展差异;非均衡性;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166-01

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是指区域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运行的具有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复合生态经济。区域发展非均衡性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而发展循环经济能够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有助于消除区域发展之间的负外部效应。因此,只有明确区域发展非均衡性与发展循环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才能构建出适合不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从而促进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对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的有利促进作用

(一)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缩小区域差异。从90年代以来,由于倒流效应强于扩展效应而导致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差异呈现累积性因果关系。区域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其危害显而易见。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缩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距。一方面,循环经济的实施使得企业在研发环节就会重视产品对环境的友好程度,有了研发产业的支撑以及国家对环境友好型企业在财政和税收上的大力支持,这一类企业不仅能够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就业率,增加欠发达地区的GDP,还能促使资本和人力资源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扩展。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以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共享为前提,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生产要素能够合理流动,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各个地区能够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从而建立合理的地域分工格局。

(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有助于消除区域之间的负外部效应。外部性是相对于市场而言的,如果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就会出现外部性。外部性通常分为外部经济性(正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性(负外部性)。区域之间由于发展要素在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将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相互影响也会产生“外部性问题”。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受到有限资源的制约,区域之间就会出现帕累托不最优、无效率和不公平等问题,在不同区域之间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将有助于提高社会福利和推进区域公平,从而最终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更趋于频繁,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可以减少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内化区域之间的交易成本以及克服区域之间的负外部效应,尤其是可以阻止负外部性以乘数效应进行扩散。一个成功的循环经济模式应该使得该区域所产生的效应为正,这样即使存在区域关联效应和乘数关系,所有区域的总效应也肯定为正。

二、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一)利用区域发展非均衡性实施不同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东部区域虽然总体经济实力最为雄厚,但是在资源型产业方面并不占优势。因此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是推广以企业为主的小循环模式,研发清洁生产技术,实施绿色消费战略,并建立有效的城市垃圾回收体系。

中部区域属于中等发达地区,资源丰富、工业体系完备,因此中部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是:结合当前技术转移、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的契机把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扩大到同区域内产业体系中不同组织间的资源和物质共享,并按照产业共生原理,建立同区域内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不同工业流程和环节的纵向和横向共生网络,形成两个或更多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实现物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及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和残留管理。西部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是生态环境的恢复。西北地区根据矿产资源较丰富的特点,按照“3R”原则,对山、水、林、路等全面规划,综合开发,实现系统物质再生循环;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风能,以沼气工程为纽带和废弃物转化环节,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粮、草、果、种植业,从而形成生态系统合理循环体系。西南地区多为高原山区,交通受阻,但资源矿藏丰富。在农业方面应该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地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达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在工业方面应该结合西南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高效的产业链,通过产业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二)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消除区域发展中的“负外部”效应。在现阶段,某些区域可能理论研究比实践更有价值。有的区域因为实施了循环经济消除或降低了对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其效应呈现正的状态;而有的区域(不一定是欠发达地区)现阶段不具备实施循环经济的条件,有可能就会产生负外部性效应。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改革税收体制对承担负外部性边际成本的区域进行补偿;以及对资源价格进行重新定价来抑制各个市场经济主体的过度资源需求。其次,在构建区域差异化的循环经济模式中需要强化政策导向和市场力量,营造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国家通过产业政策和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市场主体选择节能环保的发展模式,通过市场竞争,发展清洁型产业,限制或取消那些污染严重、资源消耗高的产业,淘汰落后产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建立谁治理谁收费制度,把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成本内化为企业成本。完善法规标准,把“问责制”和利益挂钩,把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成果作为考察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依据,促使区域内的各个经济主体充分利用资源,消除负外部性,为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吉林省东辽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李立华.区域乘数效应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安排[J].经济评论.2007,6.

上一篇:端午节日记300字作文下一篇:骨干教师自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