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信息范文(共8篇)
1.改革信息范文 篇一
教学改革心得
学校进行的这一个多月的教学改革对于我们初三的全体老师和学生都是新鲜的,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思考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体会都是很深的。
就我而言体会最深的首先可以说是课堂氛围,虽然我没做到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但在逐步尝试的过程中已经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尤其对于中差等生来说他们比原来的课堂效率提高了,敢问周围的人了。可所有的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在刚开始的前两周来说,学生的积极性是空前高涨,但第.三周和四周来看很多差等生惰性的心理又产生了,不如开始了。对于二十七班的学生来说本身总体没二十六班的学生活跃性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本身就具有这一定的困难。所以我思考首先还是我们应该从自己的备课上多下功夫。让学生在课堂上跟的老师的问题走,这样对我本身的要求也就提的更高了,怎么去设计问题,让问题环环相扣并且能调动起学生的充分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我想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其次就是在设计课堂的时候尽量多样化,初三的学生虽然比初一初二的学生要大,自学能力要强。但是他们本身还是一帮十五六岁的孩子,因此设计多样的教学模式也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关键,李伟的抽条方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也想到让学生换组抽题然后互相交换的做,那组做的好那组加分这种方法,果然大部分学生在课下准备和课上准备都很积极。这对我启发很大。但我们不能光用一种方法应该多想些类似这种的教学模式。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从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来看,验证了我想的最大的问题是在于优等生的培养方面。这断时间很多功夫都用到了怎么样去弄教学模式上。关注差生,没想到优等生的培养方面还做的很不够,虽然最高的成绩在我们班,但是很多本身平时很好的学生这次都没发挥好,我想很大原因在于我这次对他们的关注不够,其次就是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好点的学生做题的时间。尤其是复习可能应为帮助小组内后进的学生,而自己在复习的时候耽误了一定的时间。
总之,改革就会面临的很多困难和困惑,我想只要我们勇于发现和思考,一切问题都不会难倒我们。如果学校再多为老师提供教学改革的交流平台,一起去解决一些改革中的问题和收获。我想,我们的改革一定会走向成功。
以上就是我对这次改革的一些体会和建议。
2.改革信息范文 篇二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践教学,改革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以下简称信管专业) 的培养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 主要阐述了信管专业是一门涉及到了信息管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专业, 并且是以实践、系统的观点为指导, 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并解决各类社会系统中的信息管理问题, 培养的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针对教育部提出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对信管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已经成为当前信管专业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及重要性
1、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
实践教学指的是在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借助一定的方法、手段、工具, 使学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社会实践中的一些技能、工艺、企业经营能力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以及掌握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独立, 既有交叉, 又有区别, 共同构成了高等学校的教学体系。从信管专业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实践教学已不是信管专业理论教学的一个延伸, 其更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的提高, 注重社会职业的需求, 不是空洞的教学。信管专业的实践教学源于相关企业的要求, 因此要建立在企业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需求分析基础之上。
信管专业实践教学是指从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出发, 结合相关企业的工作职责和岗位要求, 通过有效配置各个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实训、实验、模拟实习、综合实习、创新活动、毕业论文等) 的内容、工具、方法、手段等建立起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体系的, 有明确的教学大纲、考核大纲和检验制度, 教学内容侧重于实践知识、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走向社会、积累实践经验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
2、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思维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加强信管专业的实践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更好地结合, 使理论知识能够得到有效的检验。通过实践的体验能够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更好地把握理论知识的前沿。二是有利于教学方式的改变。把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 可以使教师“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可以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方式转变, 以满足教学创新的要求。三是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实践教学主要注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以及通过沟通协作、交流总结完成学习任务,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项目的认识、理解以及掌握, 并且能从中找出难点、重点跟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从而在掌握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沟通能力、判断能力、协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有利于满足社会的需求。信息管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信息管理专业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 应花大量的时间在现实社会这个广大的课堂上汲取知识, 这样才能了解社会真正的需求, 最终服务于社会。同时, 只有通过增加学生的实践经历, 才能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二、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信管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笔者对湖南省一些开设了信管专业的高校以及一些与信管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问卷共发放480份, 收回有效问卷432份, 调查对象为高校的老师与学生、企业的一些管理者与职员, 调查问卷中学生占52%, 专任教师占14%, 行政人员占7%, 企业人员占27%。统计方法采用的是实验统计法, 主要通过得分来说明问题, 将问卷整理分析后, 情况如表1所示。
通过调查发现, 信管专业从总体上看, 在学科设置、人才培育和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但是在实践方面多数是流于形式, 通过得分可以看出, 整体上是中等偏低的, 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整
通过调查发现, 实践教学体系架构没有把理论与实践设计成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协调的联合体, 没有对贯穿于四学年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进行系统化的设置, 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整体构思。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依然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2、实践教学的深度不够
据调查, 信管专业都有自己的实践教学体系, 但是信管专业的课程实验主要是验证性或演示性的实验, 课程实习大多数是放羊性的, 毕业论文设计多数是应付性的。综合实习方面, 由于实习时间比较集中、场地比较分散, 加上学生急于找工作, 对实习不够重视, 很少参与到操作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创新型实验中。总体上来说, 实践环节流于形式,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实践教学的方法、手段落后
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经济、师资等方面的影响, 实践教学方法多为教师提出要求, 安排实践环节, 讲解注意事项, 学生按照指导书“依葫芦画瓢”得出结论的传统教学模式, 缺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必要引导和指导。
4、实践教学效果评估不太合理
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中都占有一定的学分, 这样就需要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估, 但是大多数学校对实践教学效果评估仍然采用的是单向学评教、教评学和实践 (实验) 报告考核的评估体系, 缺少对实践效果关键性因素的评估和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及其非智力因素、社会因素的考查。因此, 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也只是流于形式。
三、信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 信管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考虑以上问题, 结合信管专业的办学特色, 本文认为, 对信管专业的实践教学有必要进行改革与探讨, 以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人才。
1、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
实践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部分, 是实现信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 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具体来说, 建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要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信管专业应用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系统的实践能力和素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
2、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的建立
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 (见图2)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条件保障体系, 二是运行保障体系。条件保障体系指的是为实践教学提供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方面的保障, 属于硬件设施;运行保障体系指的是为实践教学提供管理、组织、协调、实施、评价等方面的保障, 属于软件设施。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对实践教学的实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管控、信息反馈、实施进程、效果评价等方面。支撑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关系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3、实践教学方法、手段的完善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能一成不变地沿用自己的或者认为别人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从事实践教学, 要根据设备设施的改善、教学环境的提高、基地条件的变化、企业发展的需求,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习变成有针对性、有合作性、有控制性、有反馈性的积极主动的学习, 应采用一些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
(1) 网络教学。现代网络具有庞大的信息量, 如果能利用好网络资源, 建立网络和信息技术教学平台, 就能帮助学生在实践课堂之外在线进行实践课的学习、交流、沟通与讨论, 拓展和延伸实践教学的时间与空间,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问题教学。在实践教学中, 老师提出任务和一些与该课程相关的问题, 让学生自由组织团队或按老师要求分配团队, 分工合作, 积极主动地完成实践教学项目, 并且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对他们进行指导、答辩和评价, 从而提高学生团队的合作协调能力、积极主动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分层教学。由于学生能力层次的不一样, 尤其是在二本高校, 可以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培养群。不同层次应有不同的教学目标,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如果学生能够实现老师给定的目标, 其自信心、主动性将会得到大大增强。
4、自管创新型实践学习室的建立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 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动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等需求, 学院可以建立学生创新型实践学习室, 主要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教学项目的实施, 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实践学习室基本上由学生自己管理, 学院只负责一些基本设施设备和基本条件的建设, 一至四年级的学生都可以申请进入实践学习室, 每个学生在实践学习室的时间可以为1—2年, 学院派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项目, 每一学期进行一次期中检查和最终考核, 末位淘汰, 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这样能够激发学生自觉学习和钻研的兴趣, 缩短走向社会的时间, 培养其协作团队精神, 大大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5、增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机会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设计学期, 信管专业可以设置三个学期, 两个大学期和一个小学期, 总的学习时间与两个学期差不多, 以不违背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方针, 不引起老师和学生的反对为原则。每个大学期可设18周教学工作量, 一个小学期设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时间, 并且由专业教师进行跟踪与指导, 同时进行考核, 考核应与学位挂钩。通过参加社会调查或社会实践可使学生提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锻炼其人际交往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培养其分析判断社会问题的能力, 了解本专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对学生的需求。
总之, 构建与理论教学相配套,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具有各高校特点的实践教学改革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教学模式, 是培养具有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 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重要保障和有利支持。
参考文献
[1]Hui-hui Hao, Heng Xu.The Design and Research of Cours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for Securities Investment[J].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2, Volume108/2012.
[2]Liu Yuyan, Chen Lin.Talk about Students’Ability Training in Teaching Practice Reform of Graduates from Engineering Course[J].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2012, Volume111.
[3]俞守华、邓成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讨——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34) .
[4]张戈、刘位龙: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基于CISC2010研究成果[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17) .
[5]赖克勤、李超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18) .
[6]张彬连、徐洪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实践[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2 (2) .
3.信息改革的使命 篇三
直到现在我想起那哭声还会心有余悸。不夸张地说,我从来不相信媒体上说的矿难死亡人数的统计。我知道,还有很多曾经年轻的生命,永远没有机会重见天日,永远与那些沉睡了亿年的矿藏一同长眠了。
在近期发生的一系列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报纸、杂志、互联网对推动事件真相的披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在山西娄烦尖山铁矿“8•1”特别重大排土场垮塌事故发生后,正是《望东方》的记者孙春龙的一篇博文惊动了温家宝总理,直接促成了对此事件的深入调查,最终使这起重大瞒报事故得以大白于天下。
然而,问题都要指望通过惊动总理才能解决并非常态。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从法律、行政多各方面严抓共管,而重大事故依然层出不穷。究其根源,众说纷纭,但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却是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那就是如何才能让信息有效地流动起来。
在汶川大地震中,面对被封锁的汶川,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信息”的重要性; 在2003年SARS事件爆发后,由于意识到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引发了全国疾控系统的重大变革,从此以后大大降低了群体性疾病爆发的可能性;而在2008年发生的一系列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中,几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瞒报、漏报问题,尤其是关系着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和无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的三鹿奶粉事件。
回头看,改革开放30年来,促成我国社会制度不断完善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遍布全国的基层改革信息的有效汇总与传递,最终促成了国家政策的出台。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老百姓总是能够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对国家而言,难点也在于如何才能有效地汇总各地的改革办法,结合国情和经济大局,做出有利于全国的制度创新。从过去的经验上看,有一个“民间智慧形成——民间智慧汇总——专家与机构的论证与研究——国家政策形成”的过程,这也是历次改革的重要路径。
这个路径中,核心的问题就是信息的有效传递。如果信息不能有效传递,小至娄烦尖山铁矿的安全生产事故,大至农村土地问题的改革,都无法完成。
在这个时间点上,让我们重新回到三鹿安全生产事故中来。三鹿事件不是一个单纯的事件,它挑战的是全国人民对食品安全的基本信心。目前,质检总局派出大量人员进入各个奶粉生产企业进行检查,但我们知道,这毕竟并非常态。最终,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监控体系、事故信息的统计与汇报体系,以及群体性安全危机的处理方法,建立迅捷、有效、层层传递的信息汇集机制,并及时向公众传递真实与有用的信息,才可以把国家与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损失降低到最低。这是信息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信息改革的使命。
4.商事登记改革浅议(范文) 篇四
3月1日深圳和珠海两市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颁发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第一张新版营业执照,和老版营业执照相比,新版营业执照不再记载经营范围,无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和营业期限。3月10日十八届二中全会的公报白纸黑字明确了八个字: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国家工商总局同日也明确了工商部门将进一步转变职能,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新版营业执照的核发,标志着酝酿已久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拉开了序幕。由此引发了众多媒体、学者和社会舆论的关注。普遍认为工商登记制度的改革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广大市场主体的需求,是工商部门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性举措。笔者作为工商的一员,一方面认识到了商事登记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应理性、冷思考其可能产生的问题,工商部门如何更好地应对,解决问题?
一、商事登记改革的意义
1.简化登记流程,降低了创业的门槛,激发市场活力。
从深圳和珠海两市颁发改革后的新版营业执照来看,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等不再成为核准登记事项。改革后的有限公司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度,申请人无需提交验资证明文件,工商部门只登记其全体股东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不再登记实收资本。注册资本的实缴制变更为认缴制,尤其是首次出资可以为零,这大大降低了创业准入门槛。对于注册资金的放开,破除了大众对企业注册资本数字的迷信。而设立有限公司也无需再找会计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则大大节约了创业者的时间和交易成本。对于经营范围,改革后不再作为登记事项,而改为备案事项,实行主体资格登记与经营资格许可审批相分离。允许从事许可行业的经营者可以先办理营业执照再办理许可审批,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这种“先照后证”的模式有利于提高了市场效率,让更多的人可以进入创业、创新、创富的门槛,激发市场活力。
2.进一步转变工商职能,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步伐。
改革后实行主体资格登记与经营资格许可审批相分离,明确地划分商事登记机关和行政许可审批部门之间的监管责任,按照《行政许可法》中规定“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工商部门只需负责监管市场主体行为,原来的前置审批部门分担了一部分工商的监管责任,使得监管职责更加明确清晰,不易造成部门间的相互推诿。“先照后证”的登记模式使得商事登记的程序简化,可以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形成“倒逼机制”。这将会促进政府、市场、社会关系的调整,进而促进政府观念更新,加快职能转变步伐,为创建服务型政府的提供有效途径,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有效协调运转。
二、商事登记改革可能产生的问题
从推行商事登记改革试点的深圳来看,改革的确为深圳带来了一股新的创业热潮,仅改革后第一周就新登记商户6000户,企业登记数量出现了“井喷式”的成倍增长。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该如何有效地解决是关键,这样才能确保改革收到成效,企业受益。
1.住所登记是否应该放开?
《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对于住宅是否能够登记为公司“住所”一直争议颇大。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允许住宅登记为公司住所需取得全部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相邻权利人的同意。深圳改革后是允许住宅登记为公司住所,笔者认为深圳的做法不值得推广。近年来由于公司擅自改变办事地址在居民楼中进行经营引发的投诉越来越多,一旦放开住宅登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其正效应,很不利于商事登记改革的推行。
2.工商部门监管任务更加艰巨。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是对现行登记、审批、监管制度的重构,核心就是宽进、严管。改革后把前置审批变成后置许可,实行“先照后证”、“放水养鱼”,此举破解了企业“注册难”的问题,易催生大量的市场主体。而与成倍增长的企业数量不相称的是,基层工商部门的监管执法人员并没有出现增长,改革带来的创业潮和市场主体的大增使得监管力量捉襟见肘,可以预见基层工商部门后续监管的压力和监管任务将更加艰巨。
3.股权出质登记职能可能消失,企业融资难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资金瓶颈的问题一直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由于中小企业制度不健全、资信较差,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贷较为谨慎。自从2008年工商总局发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股权出质登记办法》以来,企业通过股权出质的方式进行融资,变静态股权为动态资产,这一措施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打开了瓶颈,尤其是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是股权出质融资平台的最大受益者。商事登记改革后,注册资本变更为认缴制,允许首次实收为零,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不再作为登记事项,无需提交验资证明文件。而登记出质的股权必须是实收到位的部分,可以预见,推行商事登记改革后,工商部门的股权出质登记职能可能消失,中小企业失去一个好的融资方式,其融资难的问题还是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4.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滞后,后置审批高门槛拦住了创业者。
商事登记改革后的“先照后证”的模式让创业者快速、便捷地拿到了营业执照,为创业者降低了创业门槛。但是原来的行政审批事项仍然存在,涉及到行政审批的,企业仍需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虽然改革后办理营业执照的效率成倍提高,但其他许可证办理程序并未简化,导致办证依然要费很大劲。尤其许可证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完毕,工商执照就如同废纸。就拿经营“量贩式KTV”的公司来说,必须取得环保、卫生、文化、消防四个部门的许可后方可经营。企业可能也不清楚每个部门的审批标准和具体流程,每个行政审批部门的办事效率和工作流程不尽相同,往往会有很多经营户在办照后,因无法获得许可审批而出现注销营业
执照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过多的行政审批拦住了创业者们的步伐。商事登记改革只是解决了企业的一部分问题,相关领域诸多部门配套的审批及管理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5.工商部门配套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商事登记改革的思路是向市场放权,企业减负,宽进严管。尤其是放宽注册资本认缴门槛是否会增加企业或个人甄别信息的难度,导致“皮包公司”大量出现,市场主体的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在“宽进”之后该如何“严管”是工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市场主体信用体系监管、配套制度建设都有待完善。目前工商部门应搭建好企业信用信息库以及企业信用信息网上服务平台,启动商事登记改革后续监管体系及信用平台建设等工作。
6.中小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竞争更为剧烈,需转型突围。
商事登记改革后,注册资金不再作为登记事项,企业也无需提交验资证明文件,无需进行检验,只需这极大减少了创业者的时间和交易成本,降低了企业注册登记的门槛,有利于提高市场活力。同时,我们还需看到,改革后验资、年审业务的取消,压弯了多数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维系收入的最后一根稻草,注会行业将受到较大的影响和打击。中小事务所很可能进行一次重新洗牌,其发展前景尚不明朗,迫使其转型升级以便更好地应对竞争和挑战。
三、工商部门如何应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作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要突破口之一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乃大势所趋,改革的核心是宽进、严管,而如何辅之以有效手段进行监管,确保进的来,管的住,管的好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
1.抓好商事主体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部门间信息的共享。
商事登记改革是以信息化平台作为支撑的,若缺乏有效的信息化平台,“宽进”之后可能造成监管的失效,将会助长各种违法经营现象的发生。目前各职能部门的监管平台数据不对接、不共享的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市场监管的效率。因此,应由政府牵头开发全市统一的市场主体监管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工商部门的登记信息将通过信息化平台共享,以工商登记的数据为基础,各行政职能部门的许可信息、监管信息分别实时录入和反馈,形成记载每家经营主体的基础信息档案,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和无障碍对接。
2.推进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商事主体的违法成本。
改革后注册资金实行认缴制,经营主体无需提交验资证明文件。针对改革后企业可能出现的投机、诈骗行为,工商部门可以配合相关职能部门、金融机构一起建立商事主体信用体系,以商事主体登记信息为基础,职能部门的日常监管企业信用信息为重点,人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征信系统为依托,对所涉及的企业信用信息进行整理,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相关数据信息汇总到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构建企业信用平台。根据构建好的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实行分类监管。对那些信用评级较高的企业,减少检查次数;对信用评级较低的,加强监管。同
时,根据经营主体的登记和监管信息,若不涉及到隐私和秘密的,倡导在网上公开,以便公众知悉、查阅。尤其是涉及到商事主体违法行为处罚的公开有利于执法部门联动打击,使得商事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提高其违法成本,迫使其加强自律,引导其健康发展。
3.突出监管重点,探索新型市场监管模式。
对于食品、广告、娱乐等重、热点行业的市场主体应该集中基层工商的监管资源对其实施有效监管。随着改革后经营主体注册数量的上升,基层工商在监管能力、资源等方面缺陷显现,面临严峻的监管任务,工商部门应当传统监管模式,建立多方的监管机制。第一,可以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的监管作用,积极听取其广泛、有效的监管意见和措施,引导其参与和配合对经营主体进行更加有效的监管,促进各行各业有序、健康地发展。第二,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可以通过官方微博、网络发言平台、论坛等方式发动广大群众和媒体参与举报违法经营行为,通过社会舆论压力和关注制止和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
4.加强政策宣传,减少改革阻力,营造社会大监管氛围。
第一,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方式宣传商事登记改革的政策、内容和意义,让企业、相关职能部门、群众广泛关注和支持改革工作,减少改革的阻力。第二,教育和查处相结合。针对一些投机不法分子以开公司为名行诈骗之实的情况,教育群众提高防范意识,必要时可以到相关职能部门查询企业的经营信息,鼓励群众举报违法行为,针对洗钱、诈骗的经营行为一经发现立即查处。第三,扶持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的建立,充分发挥其行业协会自律和监管的作用,协助工商部门对经营主体进行有效的监管,形成大环境的监管氛围,提高监管效率。
5.外语教学改革的初探[范文] 篇五
2000年教育部颁发实施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同时也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教学思想,确定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但是至今云南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仍然停止不前。多年以来我们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一直遵循着前苏联凯洛夫的“五环教学”模式,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和讲授新课-布臵作业。这种传统教授式的班级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僵化的教学过程,陈旧的教学内容,以及我们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基本是以通过应用能力A/B 级考试为教学目标,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在飞速更新的知识时代,也不能满足就业市场对“双料”人才(外语+专业知识)的需求。
因此,我省高职高专外语教学改革应加快步伐,积极推动应用型英语教学发展(如开设航空乘务英语、法律英语、警务英语、心理学英语、会展英语、物流英语、海关英语、外事英语等相关应用型英语),加快我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同时通过给学生增加的应用英语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我们老师应及时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 学理念,改革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完善的应用型外语课程评价体系,并且加强我们老师自身的师资队伍建设。
一、应用型英语的概念
应用型英语是与某种特定专业或目的相关联的英语。是语言学与应用语言理论为指导,涉及多门类、跨学科的交叉性综合体,是英语的重要功能变体。它有两个特点:一是有明确的目的,应用于特定的职业领域;二是有特殊的内容,涉及与该职业领域相关的专门化的内容。
我认为应用型英语应包括:航空乘务英语、法律英语、警务英语、心理学英语、会展英语、物流英语、海关英语、外事英语、科技英语、文秘英语、导游英语、商务英语等。目前我省高职高专院校已在商务英语、导游英语、科技英语的教学摸索中基本成熟并稳步发展,但是还不够大胆的着手去开辟新的应用型英语。我们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办学定位,来开设相应的应用英语,以“英语+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向社会输送一专多能的技能型人才。
二、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学理念
我省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实现教学的改进、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而教学法的改革首先是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学理念。有句话说的好,“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思路和意识理念的改变将会大大推进教学改革的步伐。随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完全可以从原先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向宽口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以培养学生实际综合能力为主线,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加强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锻炼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专业工作业务能力,强调教学与学习结合实践,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不断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有利条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提前为学生顺利进入职场打好基础。
三、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及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模式是指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校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理念的改变必然要影响到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学模式的改变也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等根本性的问题,所以我省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及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1)多媒体教学
由于不同的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环境不同,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我们老师更应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语言学习环境,平时我们英语老师除了利用直观教具、实物、图片外,更多的可以利用电教设备,通过幻灯、录音、电影、录像机网络资源,播放一些影像材料(如旅游影视材料、外语新闻、背景知识、人物传记、地理风貌、原版外文影片等),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情景交际。(2)模拟情景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英语课也可以设臵一些虚拟场景围绕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直观、真实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如飞机紧急迫降时空乘人员将如何应对;监狱警察如何与外籍犯交流;会展中的“主 办方”与“参展商”就展前、展中、展后的某一工作流程的交流;如何与大使馆的各国政客们在鸡尾酒会上交流等。
模拟情景教学种类、方式、内容的多样化,可以更贴近现实,让学生感觉新奇、有趣、实用,并让学生可以真切、准确地认知本行业,感受该行业的真实情景,这样学生会处于积极主动积极富于创新的状态,进而增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3)自主学习教学
自主学习,广义上是指学习者自觉、主动地进行一切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学习活动,狭义上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以尊重和信任学生为前提,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为目的,由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的主动权,操纵、控制学习行为,科学地安排学习进程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但是由于我们学生早已经习惯了传统的“保姆式教学”,以及我们英语老师自己也缺乏自主学习模式理论的指导和实践体验,并且研究自主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够。因此我们英语老师要开展自主学习教学,首先还应自己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4)实景式教学
实景教学是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确定适合于教学的实践基地;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实践性、自主性活动为基础的动态的、开放的教学过程。
我们高职高专院校可以依托周边的资源优势,建立实习基地,进行实景教学,如新建飞机场的教学资源,物流资源,监狱资源、大使 馆、旅游商务资源等。我们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信息采集、观察讲解、亲身体验等实践性活动来实现和完成教学任务。并且与实习基地紧密合作,让学生定期到实习基地的不同岗位上进行实践,并让企业人员给学生进行培训、面试和绩效考核,真正做到“教、学、做”结合,理论和实践一体化。(5)“订单培养”教学
我们的英语教学还可以采用“订单培养”的方式与企业联合办学,我们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招收学生,企业根据协议负责安排订单式培养的毕业生就业。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强化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从而营造主动学习、双边互动、真实交际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最终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学会后用”的目标,同时也有利于校企双方可持续发展。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我们的英语教学应融“教、学、做”为一体。比如:
(1)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中心(或专业教室)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
(2)教学、实践、服务一体化教学方法:使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产、贴近市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实现以产促教,以教兴产。
(3)行为导向教学方法:以对话为基础,以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和沟通为前提,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积极性,启迪学生进行有意义构建和创新。
(4)合作学习:通过两人对话、小组讨论、小组作业、组间交流、组间竞赛、角色扮演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了个人和同伴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依靠、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并且相互妥协让步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
五、建立完善的应用型外语课程评价体系
英语教学考核方法应与教学方法培养和目标相适应,更加全面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比如考试与考查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独立完成与分组完成讨论完成相结合、笔试和口试相结合,以及还可将职业资格证书的分数按比例引入考评体系。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次考核评价,这样得到最真实的评价。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人才
师资队伍建设是我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最根本、最关键的环节,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我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师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科带头人比较缺乏,学术梯队尚未形成,出现科研成果少(包括讲座少,发表的学术论文少,出版的专著或参编的刊物少,课题少,交流少等)。
因此,迅速推动我省的应用型英语教育发展,可以促使我们英语教师由被动教学到主动教学的转变,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由守旧到创新的转变,迅速提升自己业务能力。同时还可以选派英语教师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掌握并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或选派教师赴到高内外著名高校进修,掌握最新的教 学动态;或选派教师赴高内著名高校参加各种类型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短期学习;或鼓励教师根据自己所教课程或擅长的专业拿不同的“双师”证书,逐步培养“双师型”人才
七、精品课程的建设
现在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定位为“职业性、技术的应用性、示范性”。其他的课程可以申报精品课程,我们高职高专英语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也可以申报自己的精品课程,比如深圳技术职业学院的商务英语一样。我们应从所开设的应用型英语中,根据各个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定位,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逐步摸索,争取启动具有自己独有的特色应用型英语精品课程。
总之,参考文献;1.《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育部,2000年。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司【2006】16号)
6.论检察体制改革(上)[范文] 篇六
一、关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
(一)现行检察制度的存在基础
1.现行检察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 理论 为指导建立和 发展 起来的。从建国以来历次修改宪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法律的过程看,现行检察制度的确立,充分贯彻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民主集中制理论和列宁的法律监督思想,应当说我国检察制度的理论基础是比较坚实的。[1]列宁从建立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本质和需要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法律监督的思想观点[2],这是人类文明史中关于国家权力监督与制约理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发展。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都先后从 中国 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的高度,强调党和政府的权力要接受监督。可以说,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权力监督与制约的思想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理论基础。
2.现行检察制度,是适应我国政权性质和 政治 体制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任何政治体制都必须有一定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而这种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具体形式也必须与国家的政权性质和政治体制相适应。资本主义国家除执政党与在野党之间的监督制约和争斗外,在国家机构设置上实行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互相制衡,这是与其资本主义性质和实行多党制相适应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其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中,在人大之下除设立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外,有必要设立专门监督法律实施、维护法制统一的国家检察机关,专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加强对行政权、审判权等国家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这是我国政治体制和司法体制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三权分立制度的一个重要体现。
3.现行检察制度,是适应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需要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检察机关被“砸烂”,检察制度在宪法上被取消,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和国家实现了拨乱反正“,鉴于同违法乱纪作斗争的极大重要性”[3],重新恢复设置了检察机关,1982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性质和地位。二十多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党和国家不断加强政法工作,重视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检察机关在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下,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维护法制统一,促进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法治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检察工作的实践说明,法律监督是社会主义法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
4.现行检察制度,是适应保障司法公正的需要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公正是司法活动的内在品质和价值追求,是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期望和信心之所在。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与否的评价,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来源于对一个个具体案件的感受。因此,要实现司法公正,就必须加强对个案的监督,把人民群众对公正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诉讼活动中,体现到一个个案件的处理中。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决定了它不宜进行个案监督[4],其他监督主体也无法直接参与到诉讼中,因此需要设立一个专门的监督机关来承担这项工作。根据法律规定,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主要是针对具体案件的监督即个案监督,是通过诉讼进行的监督。这种监督对于依据事实和法律正确处理案件、保障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7.改革信息范文 篇七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简称信管) 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 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该专业毕业生不但要具有利用电子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办公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送、储存、简单加工以及使用等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 还要进一步掌握数据及信息的深加工技能和知识, 如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 辅助企业进行决策, 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 帮助企业实现目标等。其中, 培养学生的数据及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主要是通过开设定量方法课程。
本校信管专业虽然设置了定量方法课程, 但从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 学生的信息处理及分析能力还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既定的教学目标没有完全实现。因此, 需要对这类课程进行改革, 构建更为科学的课程体系, 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丰富课程教学方式、方法, 制定有效的课程考核机制。
1信管专业现有定量方法课程开设情况
本校信管专业现已开设的定量方法课程包括统计学、运筹学和预测与决策技术应用三门课程。其中统计学和运筹学已开设多年, 而预测与决策技术应用为新开课程。
统计学为专业必修课, 课程主要包括统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统计描述、时间序列分析、统计指数、相关与回归分析、抽样分布、统计综合评价、国民经济统计概述等内容。
运筹学为专业选修课, 授课内容包括线性规划、运输问题、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分析等部分。
预测与决策技术应用为专业选修课, 课程设有实践环节,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专家预测法、趋势外推预测法、确定型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期望效用值理论、单目标风险型决策、单目标非确定型决策和概率排序型决策、多目标决策等。
以上三门课程的授课方式很相似, 都是以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 并且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多采用理论+例题的形式。至于实验课环节, 学生按照实验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即可。
课程的考核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 学生的最终成绩是根据试卷成绩、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等几部分核算出来的。
2定量方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 定量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它是融合了统计学、系统工程学、计量经济学、数理逻辑、运筹学、计算机应用为一体的交叉学科。一些知名院校还在教学内容中安排了诸如神经网络、数据挖掘、灰色系统等更为高级的预测与决策理论。而本校信管专业只设置统计学、运筹学和决策与预测技术应用三门课程, 显然是不够的。
其次, 从已开设的三门课程学时偏少, 且多为选修课来看, 这类课程在整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可以想象, 对于这些课程来说, 无论是教师的授课, 还是学生的学习, 都只能处在一个浮浅的水平上。这种状况显然有悖于专业的培养目标。
再者, 预测与决策技术应用这门课程是将预测与决策两方面的方法和技术合并在一门课程中来介绍, 但根据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意见, "预测方法与技术"和"决策理论与方法"两门课要分开设立。从预测与决策两方面理论的发展情况来看, 这两方面所涵盖的方法和技术已经很丰富了, 且相关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也在不断的涌现, 因此仅靠一门课程来系统地介绍两方面的知识, 这显然是无法实现的, 将预测与决策课程分开设立更为合理。
(2) 教学过程中重理论, 轻实践
在已开设的三门定量方法课程中, 只有预测与决策技术应用设置了实验课, 且实验类型也以验证型为主, 很少有设计型实验。
验证型实验是指, 学生按照已给定的实验步骤, 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 取得预想的实验结果即可, 至于实验步骤的设计原理学生可能并不清楚。设计型实验是指, 给定学生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或题目, 有时会规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设计出一套解决方案, 并按方案对问题进行求解, 之后要对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分析, 对自己的方案做出评价。很明显, 后者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作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实践教学已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 在日常教学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 而我校信管专业定量方法课程的实践教学严重不足, 这种状况亟待改善。
(3) 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目前, 本校经管学院讲授统计学课程的教师有两名, 主讲运筹学课程的教师一名, 负责预测与决策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师一名。
统计学的授课范围覆盖了整个经管学院的本科生, 两名主讲教师负责的是多个专业的统计学教学工作, 而不只针对信管专业。所以, 负责定量方法课程的教师力量很单薄, 而这三门课程的建设亦是相互独立的, 因此, 更谈不上有课程的建设团队了。
授课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也仅限于能够完成课程教学而已, 缺乏对相关知识更深入的学习和更细致的研究。
因此, 无论是教师的人数还是教师自身的学识水平, 都有待增强。
(4) 课程建设不利, 教学资源匮乏
目前, 我们在定量方法课程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仅限于教材的选取, 教学大纲的编写以及讲义和课件的制作等基础性的工作。
考察国内知名院校在定量方法课程资源建设上已经取得的成果, 不得不承认, 我们与这些学校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先进学校的习题库、案例库、网络教学及实践教学的构建日趋成熟, 并且已经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而我们在这些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
课程建设水平低下, 教学资源匮乏, 是我们不可否认的现状。
3定量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 站在课程群的高度, 完善课程设置
刘思峰等人在定量方法精品课程群教学改革探索中提出, 为了实现高素质和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需要建构整体优化、高效合理的课程体系, 即"课程群"。"课程群"是相关课程的有机结合体, 这一结合体可以构成独立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
构建"课程群"的本质是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出发, 对群内课程进行自顶向下的设计。因此, 按照课程群的理念进行课程设置, 不但可以保证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还可以实现群内各课程的渗透和融合, 发挥课程群的整合优势。
定量方法课程群包含的课程有:计量经济学、应用统计学、灰色系统理论及应用、预测方法与技术及决策理论与方法。其中, 计量经济学、应用统计学和灰色系统理论及应用三门课程是整个课程群的基础, 它们负责介绍课程群的基础性知识。因此, 这些课程的教学重点就是理论知识的介绍, 让学生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打下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
预测方法与技术和决策理论与方法是课程群的应用层, 其教学任务除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外, 还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这部分课程的教学重点在理论的应用上, 这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来实现。
课程设置的具体工作包括: (1) 根据课程群本身的教学目标, 制定课程群总体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 (2) 重新修订或完善群内各课程的教学大纲, 教学基本要求; (3) 把握学术发展动态, 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对群内课程做出调整。
(二) 改进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
(1) 重视案例教学
目前, 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讲解多以理论+例题的形式进行, 偶尔会穿插少量的案例, 而例题和案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例题可以看作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演示性说明, 简单地说就是举例说明。虽然有时例题的描述会涉及到一些实际情境, 但这些对实际情境的描述往往是寥寥数语或一笔带过, 其目的只是为了使演示说明过程稍显生动而已, 对学习者理解理论知识方面没有发挥更多的作用, 有时这种描述甚至可有可无。其实, 例题叙述的重点还是围绕着相应理论包含的知识点, 例题的求解过程就是直接套用理论, 所以例题讲解是教师理论介绍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案例与例题则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 案例教学的一大原则就是要保证案例的真实性, 尽管案例是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进行编写的, 但这种编写不能虚构事实。使用虚假的案例进行教学, 就像医生用一个假设的病例进行医治活动一样, 是没有用的。其次, 案例通常会对问题情况进行详实地叙述, 一些对实际情境的描述会让案例的学习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将学习者带入到问题当中, 让他们对问题产生好奇感, 并不知不觉地去分析问题, 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 案例教学是一种引导、启发式教学, 能够把知识的讲授和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 案例教学不是辅助性的教学手段, 而是一种与理论讲解同等重要的教学方式。
定量方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向我们提出了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要求, 而改变现有教学形式, 重视案例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 理论教学要与计算软件教学相结合
定量方法的一大特点就是通过数值计算来求解问题, 计算量通常都比较大, 计算过程复杂。唯有依靠计算软件才能有效地实现问题的求解。因此, 能够熟练的使用计算软件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
将计算软件教学加入到理论教学当中, 并将两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将有助于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
除了在课程设置中要安排有专门的软件实验课或其他实践环节, 教师在授课时还应该演示软件的使用过程, 这样既可以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直观, 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计算软件的巨大作用, 提高学生学习软件操作的积极性。
另外, 现有的计算软件种类丰富, 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软件, 教师应该在不同的课程中使用不同的软件, 这对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工作需要也大有好处。
(3) 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模式
改变单一的教师教, 学生学的被动式教学模式, 采用教师引导, 学生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模式, 已成为很多教育者的共识。教育研究者们同时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启发式教学模式, 例如, "学中干"模式、"研究型"模式、"以工作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开放式"模式等等。无论哪种模式, 其主张的都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导,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根据我校信管专业师生的现有情况, 我们可以先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 然后逐步增加"研究型"或"学中干"模式。
"开放式"教学模式是将教学内容分为教师必讲和学生自学两部分, 通过设置学生自学环节, 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种模式对师生的学术水平要求不高, 实施起来较容易, 但由于学习内容更多的还是理论知识, 因此发挥的引导、启发作用较有限。
"学中干"、"研究型"和"项目"模式都是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上, 将科研融入教学当中, 因此实现起来难度大, 但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明显。
我们在教学模式的转变上要依据自身的实力, 由易到难, 逐步推进。同时, 我们的教师也要尽快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
(4)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改变学生应试心理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 我们发现, 很多的大学生仍然保持着上大学前的学习理念, 即为考而学, 考好就是学好。这是他们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一直接受应试教育的结果, 这是一种应试心理。由于惯性, 这种应试心理也被带进了大学, 导致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只关注教师在课上讲授的内容, 或者说是考试中有可能涉及到的内容, 而没有兴趣去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 更谈不上考虑知识的使用了。
为了打破这种惯性, 改变学生的应试思维, 我们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外, 更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考核对于学生来说永远都是举足轻重的, 学生的学习行为会随考核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
传统的试卷考试在考查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 而例如, 案例分析报告、文献综述、课程论文等考核方式在这方面会有更好的表现。应该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及考查目标选择合理的考核方式。
考查的时间点的选择也很重要。以往的结课考试会使学生养成平日不学, 考前突击的坏习惯, 而如果将考查放在学习过程中, 就可以很好地督促学生的学习了, 也可以及时了解到他们的学习情况。
(三) 构建教学资源系统, 丰富教学内容
没有足够的教学资源支持, 再好的教学模式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案例教学需要数量丰富的案例库作支撑;软、硬件配备齐全的实验室是开展软件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文献库、资料库是进行启发式教学和考核学生学习的素材来源;而网络教学平台的电子讲义、电子课件、在线测试、在线答疑无疑是学生进行自学的好帮手。
打造一套优质的教学资源系统, 需要我们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四) 组建课程团队, 增强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薄弱已成为目前阻碍课程改革的最大不利因素。从现有的师资状况来看, 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应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点入手解决。
从短期来看, 应整合整个学院甚至学校的教师资源。对于新增课程的教学, 应聘请有过教学经验的教师为学生上课, 并请其参与到课程的改革当中, 以弥补信管专业现有师资力量不足的缺陷。
从长期来看, 一要提升现有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二要培养新人, 三要引进对口人才。通过多种渠道加快师资力量的建设, 构建年龄、职称、专业等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将定量方法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不断地向前推进。
摘要:站在课程群的高度, 对本校信管专业定量方法课程进行改革。在对具体的教学环节进行改进时提出, 一要发展案例教学;二要将理论教学与计算软件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三要采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模式;四要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方式。除此之外, 打造教学资源系统, 增强师资力量, 组建课程团队也是教改中需要大力完成的工作。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量方法课程,课程群,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静辉, 王旭, 程培峰, 等.管理定量方法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1, 4 (2) :19-21.
[2]刘思峰, 方志耕, 党耀国.定量方法 (模型、预测、决策) 精品课程群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12) :139-142.
[3]楚岩枫, 刘思峰.基于灰色系统的定量方法课程群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 2006 (6) :96-98.
8.信息公开促医院改革起步 篇八
日前,卫生部办公厅组织制订了《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并向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征求意见。我们欢迎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公开,根本原因不在于向患者或社会公开这部分信息,就能够削弱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信息上的优势地位,或由患者获得更多开低价药的主动权,而在于普遍而标准化的信息公开给予了患者和社会一杆便于操作的秤,可将各医疗机构从白幕之后放到秤上衡量,而这有助于强化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
试图让患者了解专业的诊疗过程,甚至加以控制或干预的想法是拙劣的,就像要求买电视机的去搞懂CRT、LCD或PDP的工作原理一样。出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也好,制定信息公开的政策也好,诊断和施治的操作过程最终且某种意义上说也应该决定于医学专家之手。
只要预算许可,哪怕是通过借贷融资,患者也很难拒绝医生使用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的建议。在恶意施治者那里,所谓“知情同意书”无非是强迫受害者“志愿受害”的免责凭证罢了。即便是谨守职业道德的医生,在现行激励机制之下,他所选择的也很可能不是最具效果的治疗方案,而是最稳妥、最常规、一旦出问题最能够规避个人责任的治疗方案。患者对相关信息的了解,既不能增强其具体地干预诊疗的能力,也不能赋予这种干预以合理性。
患者能够感知和评价的主要标准是治疗效果及相应的费用。普遍而标准化的信息公开,有助于潜在的求诊者对相关医疗机构对同类病症的诊治情况、支出状况等形成较可靠的预期,从而合理择医。标准化的负面信息强制披露,如“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卫生行政强制和处罚的种类、法律依据、程序、时限、结果”等项目,对实现上述目的尤为重要。甚至有必要专门设计一个重大负面信息披露模块,嵌入标准化的信息公开系统之中,作为求诊者“用脚投票”的依据。须知,弱势一方的利益从来就不系于强势者的善心或恩赐,揆诸历史,强者之间的竞争往往才是弱势者福利改进的源泉。
应当看到,信息公开仅仅是医院领域强化竞争和改革的起步之作,单凭此举是难以奏效的。
我们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医疗资源和投入不足的问题。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列188位,在191个成员中倒数第四。这首先表明中国医疗卫生投入占我们引以为傲的GDP的比重太低。一个行业中资源有限,要么是行业吸引力不足,要么是行业进入过程遭遇着某种形式的障碍。
对于医疗这个领域,一方面国家要把十三亿“老百姓的健康放在心里”,要让普通人看得起病,强调其公益性;另一方面,没有较高的“私利性”,价格信号难以引导社会资源进入该领域。总之,行业内资源有限则竞争不充分。竞争不充分,则患者即便知道相关负面信息,也无从选择。
目前的一个解决思路是政府购买或补贴医疗服务,一方面保证医疗领域的获利能力,吸引资本的进入,另一方面给普通民众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然而,问题同样不简单。国家给的钱不足或者补贴不到位,医院仍会联合药厂来欺骗患者;国家给的钱多,医院又可能会纵容甚至怂恿联合患者来欺骗国家。政府可能花了大价格,买来的却是一个效率低下甚至有违公平的医疗服务体系。
医疗改革的核心恐怕还是得放在医疗机构的制度改革和建设上,特别是放在医务工作者的激励机制上。从日本的情况看,医者虽然从业门槛极高,但是收入颇丰,而且是与政治家、教师并列的三种特别使用“先生”这一敬语的职业之一,因違规操作而去职是极不合算的做法,会遭受名誉和利益的双重打击。
【改革信息范文】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课程改革10-0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分析论文11-11
课堂教学改革随笔5则范文07-22
XX镇机构改革总结5则范文07-24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变化范文09-12
日照市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范文11-01
新课程基本理念与教学改革5则范文09-19
统战信息范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