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自查(共14篇)
1.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自查 篇一
新绛县糖尿病医院关于医疗器械及医用耗材使用管理的自查自纠报告
接上级关于开展医疗机构医疗器械及医用耗材使用管理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高院长要求我们认真检查核对,经检查核对:
1.医疗器械及医用耗材采购、验收制度和记录,供货单位资质、采购验收记录均真实并可追溯;
2.购入医疗器械及医用耗材的注册证的规格、型号等与所购产品一致,防止发生同一企业生产的无证产品搭车销售;
3.我院所使用的产品均未过期、失效、淘汰,均符合标准,没有无合格证明的产品。
新绛县糖尿病医院 2017年8月06日
2.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自查 篇二
医疗设备不仅是开展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必备条件,也是医院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随着医疗器械使用寿命的临近、使用人员操作不当、维修工程师维修保养不及时等原因造成的医疗事故时有发生。所以如何加强临床医疗器械使用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就显得尤为突出。
1建立医疗器械使用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体系
传统的医疗器械风险控制与管理只局限于医院设备管理部门,且只注重维修结果,认为只要解决故障能继续使用即可,往往疏于填写维修记录、忽略故障产生的原因、缺乏使用安全风险意识。长期以来,由于医院管理层没有足够重视医疗器械使用安全风险管理,而设备管理部门因人员紧张而疏于管理,临床又缺少相关组织人员监管,导致很多医疗事故产生的原因都与医疗设备故障和使用不当有关。所以医院建立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其体系成员应包括医院领导层管理人员、质控办、院感办、医务部、护理部、临床使用医护人员以及设备管理部门医学工程人员等,同时建立相关机构、制度,负责对重点在用的医疗器械进行风险分析、评估、控制、定期监测[1,2,3],以保证医疗设备安全、有效地应用。
2医疗器械使用安全风险来源
医院常见的医疗器械使用安全风险来源:①医疗设备在使用前未自检,致设备出现故障;②使用前培训不到位;③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未按照使用流程操作;④带有放射源或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的医疗设备造成的使用安全风险;⑤各设备的组合相互之间产生影响造成的病人或操作人员的使用安全风险;⑥不重视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⑦医疗设备清洁、保管不善;⑧未经用电部门批准擅自领取、使用电源插座,而引起的医疗设备超负荷用电事故;⑨使用前未检查医疗设备电源线有破损、接头处有电线外露;10将液体放置在有源医疗设备的上方,致漏液损坏设备;11大型仪器设备操作人员没有相应的上岗证或上岗证已过期;12操作人员把110 V或24 V的低电压用医疗器械接到220 V的电压线路上;13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未严格按要求清洗、消毒或者灭菌;14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15设备出现故障时停机检查修理,但未挂上“正在检修、请勿使用”的标牌,而造成再次使用;16碰到设备起火,一时无法判明原因,未切断电源再灭火;17使用医疗器械时,未先插电源插头,后开电器开关。用完后,未先关掉电器开关,后拔电源插头,在插、拔插头时,手未握住插头绝缘体,并使劲拔电源线。以上例举的17项均可造成医疗器械使用安全风险。
3避免医疗器械使用安全风险的措施
(1)加强医疗设备在使用前的技术验收。对所购设备的品牌、型号、数量、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记录。主要分2部分:①资料验收。根据医院规定的验收制度和经批准的订货单、合同等采购文件,由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科室指定专人将设备的商检报告、进口许可证、进关材料、设备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合格证等资料收齐,并根据设备配置清单逐一清点;②设备验收。设备对地漏电流测试,通电试机,对医疗设备所要完成的医疗目的进行检测,功能参数是否能设定完成、报警设置是否灵敏、日常维护内容等[4]。验收完成后,填写验收报告,对设备登记编号,资料入档。
(2)加强设备使用前、中、后期的相关培训。对所购设备验收完成后通知厂家资深T.程师到现场培训。培训的对象包括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管理部门工程师、护理部相关人员、临床日常清洁保养保管人员。培训内容包括参数设置、使用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常规保养和简单故障排除、计量要求、消毒清洁等,培训结束后做好相关培训记录。每年按照临床实际需求,邀请厂家对一些重要的设备(如急救设备、生命支持设备、大型医疗设备)开展全院培训课程,并实施考核。
(3)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根据培训内容及设备说明书制定医疗设备的操作规程及相关注意事项[4]。制作完成后挂于设备醒目处,供操作人员和保管清洁人员参考。
(4)制定医疗器械预防性维修(PM)计划,进行PM保养。对现有的医疗器械制定维护保养计划进行预防性维护保养,流程图,见图1。预防性维修保养能主动发现、排除设备故障隐患,减少因设备故障造成的危害,进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使用安全风险[5,6]。
本文结合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实际情况,提出以医疗器械风险评估系统为基础的PM方式,根据医疗器械评估风险系统对设备在临床的功能、故障风险、预防性维护作用等进行综合评分,根据评分标准确定维护保养周期[7,8]。监护仪风险评估表,见表1。
注:建议PM保养频率:每年半1次。总分在10分以上(含10分)的设备每半年进行1次PM。总分在10分以下的设备定每年进行1次PM。
(5)制定安全监测报告制度,加强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的专人监测。对在用的医疗设备进行分类,把急救设备、生命支持设备和大型医疗设备列为重点监测对象,设计安全监测记录表,每月记录医疗器械使用安全风险来源次数,供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体系小组进行分析。安全监测纪录表(以电子监护仪为例),见表2。
4医疗器械使用安全风险控制实践
医院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体系小组每半年收集各临床监测记录表格,连同监测人员共同分析不同医疗设备在半年内主要的使用风险来源及发生的次数,分析发生的相关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以我院2011年电子监护仪为例,上半年使用安全风险来源主要体现在①、③、⑥、⑦、⑨、15、17项。通过分析发现造成风险来源的主要原因有:①有些医疗器械自检通过,但有一些小的报警,不影响使用,操作人员忽视此类报警;②设备故障报修后,忘记挂标示,引起故障设备再次被误用;③清保管洁人员未按照规定消毒清洁,导致导联线绝缘层脱落,出现干扰波形;④临床护士流动性及使用随意性比较大等。下半年通过一系列持续改进措施,电子监护仪使用安全风险次数明显下降,甚至大部分发生次数为零。
5总结
医疗器械使用安全问题一直是医院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医疗设备的上市都要经过国家相关机构的安全验证和严格审批,但是多种因素使得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不曾预料到的风险和后果,从而影响病人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通过医疗器械使用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方法,能有效地避免由于医疗设备使用安全风险来源而导致的医疗事故,确保病人与操作人员的安全。
摘要:本文分析了医疗器械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安全风险的来源,提出了通过建立相关制度和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避免设备故障引起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医疗器械管理,使用安全风险,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顾成雄.风险管理在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7,2(3):222-224.
[2]李伟.现代医院在用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医学装备,2009,(6):26-28.
[3]张素敏.国内外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0,34(6):442-447.
[4]刘剑.医疗设备全程质量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6):80-81.
[5]晁勇.基于质量控制检测的预防性维修模式探讨与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6):73-74.
[6]6李怡勇,米永巍,郭赤.建立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实践和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0,(8):126-127,129.
[7]汤黎明,吴敏,于春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的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31-33.
3.医疗检验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初探 篇三
关键词:检验设备岗前培训科室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辽铁路医院不断壮大,医疗检验设备、检验技术日新月异,就医环境大大改善,看病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为了让病人享受到更快更好的服务,完成不断增加的检验工作量,我院引进了CT、自动生化分析仪、1000mAX光机、心脏除颤器、高压氧舱、电子胃镜、纤维结肠镜、肠镜、麻醉机、肾脏透析机、血磁治疗机、腹腔镜、关节镜、碎石机、超声乳化治疗机等大中型检验设备,并应用于日常检验工作,这些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检验科的检验质量和检测速度。然而,如何使用管理好这些检验设备、保持正常运行、发挥其效能,是检验科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保障检验质量和生物安全,我们认为管理工作应从工作态度、专业知识、技能、制度、岗前培训等方面入手。
一、端正工作态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工作态度应该是一个检验人员综合素质的主要表现,包括爱岗敬业、强烈的责任心、不怕吃亏、实事求是等等。医疗单位不仅要培养检验人员具有高超的技术素质,还要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临床检验工作是一项特别的技术工作,其服务对象是人,因此不管是在过去传统的手工操作还是目前的半自动、全自动操作;无论是在检验前处理、实验过程中的仪器规范操作、检验后结果的分析报告,都要求操作者和管理者严谨求实,严肃认真,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防疏忽大意可能引起的差错事故。只有认识到检验工作的重要意义才能热爱检验工作,才能认真负责;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心,才能减少失误、发现失误并纠正失误;实事求是更是医务人员应该必备的基本素质,具备这些素质要求,端正工作态度,是检验人员从事本专业的首要条件。
二、掌握本专业及相关的专业知识
检验专业是一门独立的技术专业,与临床医学紧密配合,其服务对象是人,标本来源于人体,因此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临床检验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目前大量先进仪器在检验科使用,这些新的设备改变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为临床提供快速、批量的检测和准确、可靠的数据;要使用好这些仪器并作出科学的分析报告,要求检验人员除了具备本专业的知识以外,还要具备较好英语基础和电脑操作知识和数理化知识。因为目前检验科引进的设备,都是配备有电脑,需要用电脑进行项目申请、清洗保养、结果报告等操作,更有些进口仪器,菜单全是英语,如不具备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计算机基础,仪器操作使用起来相当困难。再者检验医学不仅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还是一门技术科学,要准确发出检验报告,不仅要熟练掌握实验室的检验仪器,还要求熟悉常用的各种检测技术的实验原理,要求能够运用这些相关的知识来判断检验结果的准确度,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其他资料加与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加强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是检验专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检验科技术人员目前面临的任务。
三、重视岗前培训,严格操作规程
目前,大型检验设备在检验科越来越多,要管理好这些先进的检验设备,充分发挥其优良的性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认为管理这些检验设备主要包括安装、调试、验收、技术资料建档、工作状态标识、维护保养等一系列程序。要求对于每一台新购进的检验仪器,除了在选购、安装、调试等方面严格规范操作以外,在仪器验收、管理、岗前培训方面,应与设备维修科工程师进行沟通:①仪器验收,要求由检验科、设备科、厂家共同开箱,清点标准配件,看是否有缺损,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配置要求。对随机携带的仪器配件、操作手册、电脑驱动盘等要交专人加锁专门保管。同时对仪器进行使用前的评价,内容应至少包括精密度试验、准确度试验、线性范围和预期值评价等。如评价结果达到或接近规定技术指标方可签字验收。②设备维修科应对新购仪器设备建立档案统一管理,档案内容包括仪器编号、品牌型号、购置日期、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等原始资料,交由专人保管,检验科复印一份存放于仪器所在科室专人专管。同时由检验科具体操作人员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和厂家技术人员的培训内容,编写仪器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SOP文件至少应包括开、关机标准操作程序、仪器测定标准操作程序、仪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程序、仪器质控标准操作程序等。检验科同时做好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记录、更换配件及故障维修等相关记录。③人员培训,由厂家技术人员对检验科仪器专管人员、具体操作人员、设备科维修人员进行各自方块的相关技术方面的专门培训。对于检验科专管人员及科室具体使用该仪器的检验人员,要求厂家技术人员针对该仪器的仪器状态、分析原理、使用操作、维护保养、校准定标和结果评估、简单故障判断等方面知识进行比较全面的培训,以保证实验结果正确可信。然后再由科室统一安排,由熟悉该仪器的专管人员根据实验室个人的专业技能、特点,有针对地进行不同层次、分阶段培训学习。逐步让相关工作人员均能了解仪器的结构、性能、用途、操作和维护,对非故障原因引起的检测误差能及时判断。培训结束后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授权对该仪器的操作使用。同时还需加强对实习、见习的学生、进修人员、新职工进行制度管理、业务培训,在不熟悉仪器的情况下,不要让他们单独进行操作,确保仪器正常运转。
检验技师不但要知晓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更要熟悉检验仪器的性能及操作。对于检验仪器设备,要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就应该规范管理,正确使用,严格按SOP进行操作及记录,保证仪器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在自动化仪器在医院使用越来越多的当今,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原因已由技术人员的个人水平转换为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高质量的管理,对于保证检验质量,减少医疗纠纷、防范医疗风险的发生,更好地为临床诊疗、科研、教学工作服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梅四清,李艳,袁江华,等.临床检验设备的使用管理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3):37-38.
[2]胥慧一.医学检验仪器的维护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8):65-66.
4.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自查 篇四
为贯彻落实《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和规范我院医疗器械使用管理,促进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人员对医院医疗器械设备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管理、强化责任,增强质量责任意识。
医院首先成立了以主管院长为组长、各科主任为成员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小组,把医疗器械、设备管理纳入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8号]出台以后,我院又重新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医疗器械相关制度,重新修订了《*****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医院临床工作的安全顺利的进行。
二、对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入库的自查。
为保证购进医疗器械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杜绝不合格医疗器械进入,我院建立了《医疗设备采购、验收、入库管理制度》、《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等制度。按照《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重新整理了我院的采购验收记录和医疗器械相关资质的档案,杜绝无证购入、假证购入、无合格证明购入、进口医疗器械无中文说明书、中文标示、中文标签的购入、过期使用,保证医疗器械安全、合法使用。
三、对医疗器械库房存储条件的自查。
为保证在库储存医疗器械的质量,我院对材料仓库,检验科库房,手术室库房,还有各科库房进行了检查,包括储存的温度、湿度和周围环境是否符合在库医疗器械的储存条件。我们还组织第三方人员做好医疗器械日常维护工作。
四、对三类医疗器械的自查(重点植入性医疗器械)。
植入性医疗器械属于高风险医疗器械,为了保证人民群众使用植入类器械安全、有效性,我院特制订了《植入性医疗器械购进管理制度》。对购进的医疗器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供应商所具备的资质做出严格的规定,对植入性医疗器械所提交的一系列资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严格的审核审验。加强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信息管理,建立健全植入性医疗器械采购、入库、出库、使用、报废等审查制度,详细记录产品信息,所有信息应当归入患者的病例档案进行管理。
五、对过期、失效、破损、淘汰的医疗器械自查。
为防止不合格医疗器械进入临床对患者造成人身伤害,我院加强了对过期、失效无菌医疗器械出现漏气、破损管理,并做了《医疗器械销毁记录》,争取做到及时销毁,避免不合格产品的使用。已达到报废标准的医疗器械我院制定了《资产处置与措施》,根据相关法律做好资产处置工作。
六、对可疑不良反应事件的医疗器械的检测管理。为加强不合格医疗器械的管理,防止不合格医疗器械进入临床,我院特制定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如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应查清事发地点、时间、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基本情况,并做好记录,迅速网上上报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
七、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与售后服务的自查。
为了使医疗设备处于安全使用状态,以及符合技术要求标准,我院制定了《医疗设备保养与维修制度》,按照规定制作了《医疗器械维修维护保养记录》,对设备的故障原因、需要更换的配件,维修后的状态都有记录。对第三方维修服务机构我院也做了相关规定,要求第三方维修需要提供该企业的相关资质,维修更换的关键部件或软件应当与原医疗器械技术参数相一致,并且要求更换的旧部件归还医院。我院还对急救类医疗设备做了《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检查记录》,要求各科室每天做好急救类设备的检查工作,保证设备处于待用状态。
八、自查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经过自查自纠,我院的医疗器械管理变得更加正规化,但是从中也存有一些问题,例如:
1、医院资金困难,造成医疗设备资金投入不足,设备更新不及时,设备信息化管理程度不够高;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的要求亦不断增加,特别是对医院设备要求甚高,而目前医院所提供的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3、库房过期、不合格的医疗器械不能及时报废处理,还有对药品性体外诊断试剂的管理不到位,这些问题将作为我院工作重点。
九、今后工作方向
一是贯彻落实《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加强我院医疗器械管理,规范医疗器械使用管理,促进医疗器械使用安全。
二是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条例,要求医护人员要进一步加大医疗器械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落实相关制度,提高医院医疗器械安全责任意识。
三是完善管理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强化院、科两级负责制,确保医院工作正常运行。
5.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自查 篇五
作的自查报告
植入性医疗器械属于高风险医疗器械,为保障人民群众使用植入性医疗器械有效性,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加强植入性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监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院特组织相关人员重点就全院植入性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监管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增强质量责任意识。
医院首先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安全管理组织,把植入性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纳入医院工作重中之重。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增强质量责任意识。医院建立、完善了一系列植入性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的相关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医院临床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
二、为保证购进植入性医疗器械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杜绝不合格植入性医疗器械进入,本院特制订植入性医疗器械购进管理制度。对购进的医疗器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供应商所具备的资质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对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提交《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及产品合格证明等资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审核审验。
三、我院认真落实《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完善本机构植入性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落实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责任制,认真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和监测工作。
四、加强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信息管理,建立健全植入性医疗器械采购、入库、出库、使用、报废等核查制度,详细记录产品类别、名称、规格、型号、产地、有效期、出厂日期、批号/序列号、采购价格、采购金额等相关信息。
五、加强不合格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管理,防止不合格植入性医疗器械进入临床,我院特制订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如有植入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应查清事发地点、时间、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基本情况,并做好记录,迅速上报上级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
六、我院今后植入性医疗器械工作的重点
切实加强医院植入性医疗器械安全工作,杜绝植入性医疗器械安全事件发生,保证广大患者的使用植入性医疗器械安全,在今后工作中,我们打算:
1、进一步加大植入性医疗器械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落实相关制度,提高医院的植入性医疗器械安全责任意识。
2、增加医院植入性医疗器械安全工作日常检查、监督的频次,及时排查植入性医疗器械安全隐患,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服务患者,不断构建人民满意的医院。
3、继续与上级部门积极配合,巩固医院植入性医疗器械安全工作取得成果,共同营造植入性医疗器械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6.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自查 篇六
2017年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自查的
报
告
按照县食药监局、县卫计局的有关要求,为了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我院重点就全院药品、医疗器械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完善制度
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安全管理组织,把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的管理纳入医院工作重中之重。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增强质量责任意识。
医院建立、修订、完善了药品、医疗器械购进管理制度;药品、医疗器械入库制度;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督管理制度;医疗器械储存、养护、使用、维修制度等一系列药品、医疗器械相关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医院临床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
二、排查情况
结合上级检查与我院自查,发现的问题有:
1、部分科室温湿度计损坏、缺失,温湿度计摆放、填写不规范。
2、药房冷藏柜显示湿度较大且未除湿;冷藏柜放有私人食品,部分存放条件20℃以下药品未存放入冷藏柜;中药房堆放西药且纸壳、杂物较多未及时清理。
3、外科、内科、中医科治疗室少数棉签、输液袋过期未及时处理;治疗室部分备用药品放置不规范,未离地离墙;急救柜封面未填写药品有效期。
4、原妇科治疗室少数药品残骸未及时清理。
5、部分药、械公司资质过期,资料不全。
针对以上问题,医院高度重视,庚即召开了全院职工大会,对以上问题进行了通报,落实了责任制,并立即进行了整改。
三、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落实相关制度,提高医院的药品医疗器械安全责任意识。
2、增加医院药品、医疗器械安全工作日常检查、监督的频次,及时排查药品、医疗器械安全隐患,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服务患者。
3、为保证购进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杜绝不合格、过期药品、医疗器械使用。我院已落实专人对购进的药品医疗器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供应商所具备的资质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4、为保证入库药品、医疗器械的合法及质量,我院认真执行,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5、做好日常保管工作。为保证在库储存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我们已安排专门人员做好药品、医疗器械日常维护工作。
6、落实相关科室人员,严格检查,更换问题温湿度计,并完善、填写好记录。
四、今后工作打算
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实行“一岗双责”制,严抓狠抓各个细节。与上级部门积极配合,认真完成上级部门下发的各项任务,继续巩固医院药品、医疗器械安全工作取得成果,共同营造药品、医疗器械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邻水东方医院
7.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自查 篇七
医疗器械是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实施医疗新技术的支撑平台,在医疗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医疗器械正日益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与其相关的费用也不断提高。更为关键的是,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患者的安全与健康,也关系到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必须正确选择和使用医疗器械,对医疗器械实行科学化管理,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总产值在1 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占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份额的5%。但我国重产品生产审批、轻临床安全使用的问题长期存在,各级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管理上不够重视,医疗器械的安全风险认识不足,安全质量管理意识较为薄弱。鉴于此,2010年1月18日,卫生部发布了《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1],其关注点包括仪器、设备、材料等所有医疗器械的临床使用安全上,所有的要求都是围绕着如何确保其临床使用安全。可以说,医疗器械的管理从传统的“资产和物质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技术和风险管理”的新模式,现阶段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的管理要更加注重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合理性。
2 问题与不足
2.1 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安全使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医疗机构为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加大对医疗器械的投入,扩大医疗器械的规模,逐步引进较为高端的医疗设备,但或多或少存在重采购轻管理、重使用轻检查、重经济效益轻安全使用的现象[2],而医疗机构安全使用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和技术保障手段较为落后,与医疗设备数量、质量发展不平衡。
2.2 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缺乏,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
部分医疗机构由于缺乏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当医疗器械性能退化、故障或损坏时,不能及时对在用的医疗器械进行保养维修和定期巡检,影响临床使用和治疗质量;部分临床医务人员医学工程专业知识水平不足,对医疗设备的技术原理和性能了解甚少,存在操作不当、适应证选择错误等人为因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2.3 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采购环节把关不严
医疗机构中的新设备、新技术日新月异,在帮助患者解除病痛、赢得健康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损害着人体。医疗器械虽然在市场投放前需要通过有关质量检测部门的认证许可,但也不能完全杜绝不安全的医疗器械进入市场[3]。若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购置时的质量调研不充分、技术论证不到位、审批工作不严格,那么购进的产品就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3 对策与措施
为保障临床医疗质量、减少临床医疗风险、提升病患医疗安全,医疗机构必须把医疗器械的安全与质量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3.1 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体系
首先,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由院领导负责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指导医疗器械临床安全管理和监测工作,对本机构医疗设备发展规划、医疗设备年度计划、年度预算和采购实施计划等重大事项进行评估、论证和咨询,确保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其次,各级医疗机构要建立起涵盖医疗器械采购、验收、评价、检测、考核、维护等使用全过程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4],同时要制定相关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和奖惩制度,使医疗机构中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有章可循。
3.2 健全医疗器械采购管理机制
医疗器械质量保证的关键要素是医疗机构在采购时要严格把关。医疗机构要把握好“进口”关,严格审批和采购程序,慎重地进行采购。采购前要考虑3点:(1)在购置环节中要强调对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审核,注意辨别进口或者国产产品、产品的分类和有效期等;(2)在选择(下转第132页)医疗器械供应商时要优先考虑具有服务意识和保障意识、售后服务较好、坚持持续化产品供应的供货商;(3)采购时要对投资效益进行科学比较,尽量选择质量好、成本低、回收快的医疗设备,确保引进的设备性价比较高。
3.3 实施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
“全程风险控制”的理念已成为医疗器械全行业的关注重点,医疗机构要改变对医疗器械传统的“资产和物质管理”理念,实施“技术和风险管理”,从安全、有效及合理的视角展开全新变革。各级医疗机构应对在用的医疗器械的检测与校准、临床应用效果等信息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估,以保证医疗器械处于完好与待用状态;医疗机构要有计划地对医疗器械进行预防性维护保养,根据医疗器械风险分析的结果制定一整套的维护和检测制度,形成记录并存档。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器械的风险监测和质量控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医疗器械的效益,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5]。
3.4 加快医疗器械使用和维护人员能力建设步伐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培训制度,加快对临床使用技术人员和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建设步伐[6]。具体包括:(1)新设备应用前的使用和维护培训,设备在正式用于临床诊疗之前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大型医学装备建立持证上岗制度,实行专人专管;(2)设备投入使用后的生产厂家的维修技术培训;(3)每年对新进人员的通用设备使用技术培训,可以借助于医院已有的医疗培训机制如岗前教育和培训、执业医师考核等;(4)针对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的培训。
摘要:介绍了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法规的内容和要求,提出了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中的对策和措施,尽而规范和加强医疗机构中医疗器械的安全、合理和有效使用。
关键词: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 [EB/OL].(2010-01-18)[2010-11-01].http://61.49.18.65/publicfiles/// business/cmsresources/mohylfwjgs/cmsrsdocument/doc6997.doc.
[2]张灿灿.对医疗器械使用全过程实行监管[N].健康报,2010-01- 1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对医疗器械使用全过程实行监管——《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解读[EB/OL].(2010- 01-19)[2010-11-23].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 mohbgt/s6717/201001/45655.htm.
[4]于春华,于京杰.医用耗材质量控制研究与实践[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2):106-107.
[5]欧阳昭连,池慧.国内外在用医疗器械风险管理问题初探[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7,13(4):42-47.
8.户外健身器械,你会正确使用吗 篇八
健身器械的选择因人而异
钱阿姨今年50多岁了,上个月她因为腰痛去医院做检查,诊断出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医生建议她平时可以做些舒展运动,慢慢缓解症状。钱阿姨马上想到了小区里新装上的一排健身器械,第二天就起了个早去锻炼身体。钱阿姨看看这个、摸摸那个,不知道该从哪一种器械开始锻炼,又怕自己玩不好,被别人笑话。她注意到一台蹬腿器,心想这个自己见过怎么使,就坐了上去。谁料蹬了没几下,钱阿姨就开始觉得腰很痛,不敢再做下去。次日到医院就诊,医生告诉钱阿姨,她的腰部肌肉被拉伤了,要做两个疗程的理疗才能复原。
像钱阿姨这样,不管是否合适就随意选择健身器械的老年人并非少数。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健身器械都适合老年人使用,比如蹬腿器、健骑机和牵引器等常见类型。蹬腿器主要是用来锻炼腰部和下肢的力量,有的老人平时常有膝痛,上下楼梯觉得腿脚无力,以为用蹬腿器锻炼一下,就能增加腿部力量。然而,有以上症状的老人很可能患有髋骨软化症,本来髋关节的负重功能就不好,再用运动强度较大的蹬腿器,很容易损伤伸膝肌群,反而加重原有病症。
适用的器械也要正确使用
很多老年人清楚自己需要锻炼哪些部位,但是“适用”不等于“会用”。走步机是最受老年人欢迎的器械,因为它看似“容易玩”、“不费力”。但是,走步机一不当心就容易拉伤腰肌,尤其是没有掌握好摇摆幅度的时候。老年人肌肉老化,柔韧性差,活动幅度会受到限制,一旦双腿的摆动幅度过大、速度过快,就容易拉伤脊柱附近的肌肉,或导致关节磨损加重。有的老人喜欢双腿一起晃悠,这是很危险的,容易重心不稳,一旦失手摔下,首先受伤的就是后脑。科学地说,老年人操作走步机时,最适宜的摆腿幅度为45℃左右,最佳频率为3~4秒 / 次。
运动专家提醒老年朋友,即使器械是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也必须科学地、正确地操作。每一项健身器械都有其锻炼的针对性,玩得适当可以增强身体灵活性,培养平衡能力,提高心肺功能,但是玩得不当,也会有一定的危险性。老年人应该先确定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器械锻炼,尤其是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慢性关节疾病的老人,应征求医生的意见后再进行锻炼。
锻炼过度,效果适得其反。有句话叫“过犹不及”,健身器械的初衷是提供给社区居民锻炼身体,让大家都健健康康的,可要是用之不当,却会带来事与愿违的后果。老年人在操作健身器械时,要牢记一个“度”字,不管什么项目的锻炼,只要自己觉得有些气喘吁吁,或是面红耳赤,就要赶紧停下来,不能过分强求。凡事要循序渐进,锻炼也是如此,不管是走步机、蹬腿器,还是牵引器、扭腰器,一开始都要慢慢上手,逐步加大运动量,不能贪多求快。
老年人健身最好选在下午3时~4时,这段时间内机体的状态最佳,灵敏度较高,体内有益健康的激素分泌较多,比如肾上腺素,而且锻炼后精神振奋,促进胃肠功能,有利于晚餐的消化和吸收。健身前需要适度热身,并且注意检查一下器械有没有损坏,以免发生意外。年纪较大的老年人锻炼时最好有家人陪伴,或和其他锻炼者结伴运动,互相照应。
温馨提示:
1.掌握运动量:每天1~2次,每次30~40分钟,每周锻炼3~6次。锻炼过程中脉搏每分钟不超过120下;
2.进行器械锻炼前要热身5~10分钟,先活动一下关节,或者慢跑;
3.运动后毛细血管扩张,如果立即静止的话,身体血管远端的血液难以回流到心脏,会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最好做一些整理运动,如慢慢走动几分钟才停下来。
据《自我保健》
9.急救医疗管理自查汇报 篇九
“急救医疗管理”自查汇报
根据省卫生厅及市卫生局要求,2007年2月15日我院组织相关人员组成“急救医疗检查小组”,对本院急诊室、门诊、病房各科室进行了一项突击检查,主要是针对急救医疗工作重点,特别是院前、院内急救拉网式检查,以提高本院急救医疗管理水平,确保医疗安全,减少差错事故与纠纷的发生,现汇报如下:
一、检查情况:
1、门诊急诊室:各种设备仪器中除颤仪电源线充电不佳;简易呼吸机陈旧;洗胃机与内科病房合用;病床为非抢救床;缺插灯;电筒不亮。
2、门诊输液室:除常用抢救药品外,止血剂(止血芳酸、止血敏)、平衡液与贺斯备药偏少。3、4、5、6、7、8、部分门诊医生诊室:人在内,但门却关上,给病员带来错觉。病房中心吸氧压力表正常。
内科抢救室:抢救药品齐全,均在有效期内,仪器性能正常。外科换药室:吸引器功能正常运行,但较脏。各种物品、药品较齐。妇产科:产房及门诊检查室设备及药品齐全,无过期药品。
院部于去年初已制订“院前急救队伍”。救护车已更新,但缺随车心电图、除颤仪、吸引器等抢救设备。
9、门诊与病房间的走廊内仍有自行车与摩托车乱停现象,阻碍交通。
10、医技综合楼消防器材不全给医疗上带来不安全隐患。
二、整改措施:
1、强化“急救医学”的理论知识与操作学习培训,提高医疗机构人员的
总体临床应急水平。
2、组织全院医技人员认真学习贯彻郭兴华厅长“在全省急救医疗管理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上的电话”精神。
(1)通过学习,要提高三方面的认识:首先发展急救医疗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急救医疗管理必须切实贯彻和谐社会建设的原则;其次,急救医疗工作是卫生工作中公益性很强的重要部分;
首诊负责制”制度。门诊医师,医技科室及病房通力合作。
(3)、今年1月起为应对交通事故创伤病人的增多,成立“创伤急诊室”,具体时间安排,中午11:00~~~13:00,傍晚16:30~~~21:00,具体优先处理创伤病人。在本院能处理的收住院,不能处理者待病情平稳后转市院救治。
(4)、门诊急诊室准备更新除颤仪、简易呼吸机;添置洗胃机、插灯等设备,;增加骨科外固定材料的品种与数量。
(5)、门诊输液室:增加止血药品,平衡液,贺斯,甘露醇等备药数量。(6)、挂号室、药房等各门诊窗口必须开放服务,特别是住院部必须有专人在岗。(7)、各科室必须保持卫生整洁,物品整齐。
(8)、病区及走廊内不准停放任何自行车、摩托车等车辆,具体由门卫保安负责。消防器材后勤科负责添置齐全,预防与控制火灾的发生。
(9)、救护车上的抢救设备报请卫生局及急救站准备07成立“璜泾急救分站”,配齐急救仪器及相关医务人员。
(10)、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格按照本院制订的《璜泾人民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控制预案》、《璜泾人民医院突发灾害事件应急控制预案》、《食物中毒控制预案》、《医疗废物流失控制预案》等执行。
4、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报告制度。
10.医疗废物管理自查自纠 篇十
医疗废物管理自查自纠工作小结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治理,进一步完善本单拉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及处置的管理规范。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璄安全,切实维护群众健康,我们认真学习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照有关管理规范和标准开展了自查自纠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管理,专人负责,成立医疗废物管理小组,相关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和处理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其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损伤性要及其它危害性的废物。
二,我站购进了利器盒及医疗废物桶,医疗废物袋,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装物或者容器内。暂时贮存地点专人负责管理及时清洁和消毒。
三,相关科室建立医疗废物管理情况登记表。登记核对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以及经办人签名项目。
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必要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上报负责人存档跟踪。
五,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的学习几培训,提高了全体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治理工作的熟悉,并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寸。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治理人员进行了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设备操作。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六,存在问题
1无医疗废物暂存间及标志牌
2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寸。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未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站已严格落实到负责人,要求起及时整改。
造贝社区卫生服务站
11.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自查 篇十一
使用环节的医疗器械质量对确保用械安全有效至关重要。《办法》针对当前医疗器械使用单位采购渠道不规范、 进货查验不落实、维护保养不严格、质量管理不完善等问题, 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的进货查验、信息记录、 贮存运输、质量检查、维护保养等使用环节质量管理义务作了细化和补充完善。
《办法》明确了医疗器械采购、验收、贮存、使用、维护、转让等与使用质量密切相关的各个环节的管理规定,要求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建立覆盖质量管理全过程的医疗器械使用管理制度,并每年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自查。一是严格质量查验管理要求。规定使用单位要对医疗器械采购实行统一管理,严格查验供货商资质和产品证明文件,妥善保存相关记录和资料,并建立医疗器械使用前质量检查制度。二是加强维护维修管理。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详细规定了使用单位自行维护维修、委托维修服务机构维护维修、 约定生产经营企业维护维修等不同情形的管理要求,明确规定在使用单位自行维护维修或者委托维修服务机构维护维修时,生产经营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维护手册、 故障代码表、维修密码等维护维修必需的材料和信息。三是完善在用医疗器械转让和捐赠管理。规定使用单位转让医疗器械应当确保所转让的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及时移交说明书、维修记录等资料,受让方应当参照相关要求进行进货查验。针对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捐赠行为,《办法》对捐赠方和受赠方均提出了要求,并规定使用单位之间的捐赠参照转让管理。四是强化分类监管和信用监管。强调依风险实施监管的原则,对较高风险或者有特殊储运要求的医疗器械,以及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医疗器械使用单位等实施重点监管。
12.河南医疗收费管理自查自纠 篇十二
我院根据河南省物价局、河南省卫生厅医疗服务价格管理通知的精神,把财务管理与医院管理、与当前开展的医疗服务价格检查有机的结合起来,医院及时召开了院务会,由财务、各临床与医技科室的科主任、护士长、收费划价人员组成。传达会议精神,通报有关情况。院领导传达了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通知的精神,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提出了要求;组织学习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文件和精神,同时对开展医疗服务价格重点检查。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通报。
一、签定责任书,落实责任人。为了抓好财务管理,院长在会上强调,加强医疗收费管理,规范医疗服务收费行为是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必须狠抓落实。为此,院方与全院各科室负责人签定医疗服务收费自查自纠责任书,各职能科室从4个方面作出自律和保证。
(一)严格执行收费问责制,认真执行国家收费政策,对发现乱收费的科室负责人给予撤职待岗处理。
(二)强化医疗服务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一旦发现有多收乱收的,追究科室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三)加强划价制度的管理,严格控制划价差错率的出现。
(四)加大对物价工作的监管力度,定期组织医疗服务收费检查,制定有力的措施,严查严管,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
为,保证广大病员的健康合法权益。
13.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自查 篇十三
根据开卫字[2011]150号文的精神,我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落实加强对总院及各门诊(所)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现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
接到上级文件,院领导非常重视这次专项检查,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会议,并安排人员参照文件考评标准对本院疗废物管理开展自查工作。
二、成立机构
成立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邝雪欣
副组长:梁荣杰 谭杏花
成员:赵慧英、梁途生、严国聪、司徒运新、刘国义、刘远进、张国素、莫春兰、陈均龙、杨俊、梁旭时、李晓娟
三、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总院及各门诊(所)有专人负责医疗废物的管理,做到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分开放置。医疗废物经过毁形、消毒、浸泡,定点摆放。同时,专责人员定期到各乡村卫生站收集医疗废物,集中停放,交江门市医疗垃圾处理中心处理,且有专册记录。医疗废物从产生到暂时存放有详细的记录,其数量与江门市医疗垃圾处理中心收集量相符。为预防医源性感染,严格处理医疗废物,杜绝自行焚烧或土埋,杜绝随意丢弃、卖与不法商贩及非法回收利用等不当行为。
四、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目前主要还存在问题是没有定期对从事医疗废物处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和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经过自查发现问题得到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明确存在不足,并确立整改措施,强调日后一定要加强对医疗废物处理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和职业防护。
开平市三埠街道办事处卫生院
14.医疗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效益探讨 篇十四
1 设备管理内容
1.1 设备购置管理[1]
大型医疗设备应进行购置前适宜性、可行性论证及成本效益分析,各科室对拟购设备上报可行性论证报告。多方确定可行性后,坚持“货比三家”的指导思想,比品牌、比价格、比服务,通过招标采购的方式购置设备,努力增加购置过程中的透明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1.2 设备使用过程管理
建立完善的“三账一卡”制度,医院财会部门负责建立医疗设备总账和一级明细分类账,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建立二级明细分类账,使用部门负责建立台账,同时对大型贵重设备实行责任制,指定专人管理,制定操作规程,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和使用情况报告制度。在这三级管理模式中,医疗设备管理部门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为细化管理,设备管理部门需要给每台设备编号、贴标签。标签上注明设备的名称、规格、编号、购进日期、使用单位,使人一目了然,也便于对账和清点。
1.3 设备报废管理
如果设备报废不及时,不销账,不利于明晰固定资产的情况,造成医院的家底不清,必然会影响整个医院的管理。凡符合设备报废条件之一的,由使用科室负责人提出报废申请,再由设备科技术人员、设备使用人员及管理人员组成的设备报废鉴定小组进行鉴定。鉴定后,确实需要报废的设备,报院长或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予以报废处理。报废后的设备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可将一部分尚能使用,不影响诊断治疗,只是机型落后的设备无偿支援给下级医院;对几乎没有利用价值的设备,按废品处理;对具备一定残存价值的设备,可拆件或折价卖给需要的单位;有放射性、传染性的设备,根据相关规定妥善处理。
2 设备效益评价
随着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不断增加,设备效益分析评价工作也提上了日程。通过对大型设备进行效益分析,可以使医院和科室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各种大型医疗设备的收入、成本和盈亏情况,掌握实际利用率,为设备管理和更新提供依据。应对哪些设备进行效益分析,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来,规模小、设备少的医院可以将5万元以上的设备列为评价范围;规模大、设备多的医院可将50万元以上的设备列为评价范围。刚开始时可选择科室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院推广。
2.1 确定技术指标
这些指标主要包括:业务量、治疗有效率、业务收入、营运成本、盈利额、投资回收期等[2]。
2.2 建立设备使用情况日志
设备使用人建立设备使用情况日志,每天详细填写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月末汇总。
2.3 填制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情况月报表
设备使用人在当月末时依据设备使用情况日志填写报表。月报表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启用年月、购入成本、业务量、业务收入、营运成本等。
2.4 对月报数据进行审核
设备科负责设备效益分析人员会同相关部门就月报的真实性进行审核或抽查,确认无误后将其作为评价的依据。
2.5 编制大型医疗设备效益分析表
该表的编制可借助有关软件进行。从该表上我们可得到日均业务量、治疗有效率、收入、成本、盈利、累计盈利、投资回收期等信息[3]。
2.6 编写设备效益评价报告
报告中应指明评价的范围、时限和总体情况,总结取得的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改进设备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的建议。
3 注意的问题
当今,许多医院多多少少都存在这样一些情况:有的设备很长时间不开机或用过几次就不用了;设备买了不到2 a,因为又购置了更新、功能更先进的设备,原设备便闲置不用了;设备配置缺乏科学性,导致设备在不同的科室之间重复配置,使用率降低。针对这些情况,首先应该根据设备的折旧年限计提折旧费或大修理费用,直接计入科室成本,与科室效益挂钩,这样科室在购买设备时就会慎之又慎[4]。其次,医院应成立设备配置中心,对医院的部分闲置医疗设备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使用,或实行租赁式使用管理模式,建立“医疗设备调配租赁中心”,医院各科室可随时向“中心”租用设备。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设备使用率,增加医院收益,减少医院的投入,最大限度发挥医疗设备的效能。
总之,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对促进高科技技术人才与高精尖设备的有机结合,形成先进技术与现代管理相结合的医、教、研优势意义重大[5]。随着时代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对于医疗设备的购置、管理和使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这一方面还需要深入探索,以适应医疗设备现代化管理不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段益荣.强化设备管理提高设备效率[J].医疗卫生装备,2004,25(6):156-157.
[2]黄炳梅.浅析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5):36.
[3]王政.医疗设备管理之探索[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12):58.
[4]李敏.论医疗设备管理与医院效益[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5):53.
【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自查】推荐阅读: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监测管理制度08-02
医疗垃圾的管理自查10-06
2010年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与安全管理12-01
医疗废物管理整改自查报告07-22
2008年度基本医疗保险管理自查报告11-30
天保中心卫生院医疗废弃物管理自查报告07-09
医疗器械经营自查表11-06
医疗垃圾自查报告06-26
个体诊所医疗器械自查报告07-14
科室医疗安全风险自查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