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赏识中成长

2024-08-18

让学生在赏识中成长(共8篇)

1.让学生在赏识中成长 篇一

让孩子在爱和赏识中健康成长

一、背景简介:

蒙台梭利说过:“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成长中的孩子,在他们的身上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变化,有时,这种变化是截然相反的。孩子是变化发展的,教师的观念是要跟得上孩子的变化发展的。只有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才会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责无旁贷的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使其人格健全发展,我们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为他们的成长导航把舵。

爱是人类一个美好的永恒主题。人类需要爱,社会需要爱,教育需要爱,孩子需要爱。切莫因学生的某些不足就对他们放弃培养和转化。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优点、闪光点,予以及时鼓励和赞扬,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的教育行为,使学生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为,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他们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二、案例过程:

2008至2009学,我教四年级语文时,学生刘旭对学习不感兴趣,作业不做,上课贪玩,考试成绩经常是个位数,老师头疼,同学厌烦。老师们苦口婆心地教育,收效甚微。我没有放弃他,主动地去接近、帮助他,在学习上对他降低要求,采取“小步勤挪”的办法,耐心辅导。我与他达成如下协议:听写字词,以5个为基数,多对一个,奖励2分。为了得到奖分,他上课开始认真写字了,虽然经常管不住自己,但有了转变;听写虽然不达要求,也有了进步。我每次奖分时,他向同学们投去羡慕的目光,轻轻地叹息着。我发现了他追求进步、渴望得到认可的优点,及时与他交流:“有进步!你把错字写会,老师二次听写,如果你全对,奖励5分,怎么样?”他点点头,算是对我的回答。每次到教室去,他总是主动地把本子拿到我面前:“老师,我改写完了!你什么时候听写?”此后,他多次得到奖分,心里美滋滋的。一次听写字词,他居然全对了。我给予他双倍加分、免一次作业的奖励。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自发地叫好!这是有史以来刘旭第一次全对,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深深地体会到: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办法。

我认为刘旭已经彻底变好了。好景不长,刚上语文课,一位女生眼泪汪汪地的报告:“老师,我的钢笔下课时放在桌子上,回来怎么也找不到了,那是星期天爸爸花了三十多元钱才给买的!” 我马上意识到班里出现“小偷”,怎么样解决问题,又不伤害学生呢!我马上进行了调查,下课时,只有刘旭没有出去玩。许多同学要求检查刘旭的书包。我慎重地说:“也许哪位同学拿着用,没来得及说,下课后给送回去。” 刘旭低下了头。下课后,我把全班同学带到卫生区打扫卫生,让他负责擦黑板。上午放学时,那位女生找到我:“老师,我的钢笔找到了。”我和他进行一次长谈:“刘旭,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有什么困难对老师说,老师帮你解决。”他泪流满面地承认了错误,保证不再重犯。一次,刘旭偷拿了两本书,醉酒的爸爸追打到学校,一次又一次地将孩子狠狠地摔在水泥地上。“孩子有错可以教育,不能伤害孩子!”我和老师们冲上去用人墙将孩子围在中间。孩子的爸爸在愤怒之下,失去了理智,“谁拦我,我就打谁!”挥舞着拳头冲向人墙,我们没有退缩。孩子得到了保护,我们手上、身上都留下不少的伤痕。最后他爸爸留下了手臂不敢动的孩子离去了。我与崔老师将孩子送到了医院,检查结果是轻微骨折,我们垫付了医药费,并将孩子送回了家。孩子被打怕了,拉着我们的衣服,不让老师离去。看着这可怜的孩子,我们心如刀绞。我和崔老师密切配合对家长进行了说服教育,直到家长以人格担保不再打孩子,我们才离去。此后,我们多次探望孩子,并与家长进行沟通,改变了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使刘旭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班里的脏活累活,他抢着干,渐渐地在同学中有了威信,对学习感兴趣了,认真写字成为他语文课的主要内容。看着这样一名后进生的转变,我感到很欣慰。

三、反思感悟:

1、原因分析: 行为规范不良的刘旭,由于父母离异,从小缺乏母爱,父亲信奉“棍棒教育”,对他关心很少,感情上的交流沟通也较少,发现不良习气非打即骂,使孩子从小养成孤僻、贪玩的内向性格,平时很少交朋友。但是内心渴望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认可,但是“恶习”难改。爸爸有时对他关心不够,有喜爱的东西,没钱买,导致发生偷窃行为,以至于干了这件不该干的事。

2、措施分析:

在本案例中,我首先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多处,从细节入手,从易到难,采用奖分的办法,激发他在学习上追求进步、渴望认可的本性,逐渐改变他的不良习性,特别是在集体教育行为中,他由于学习上的努力而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让他在班级中有了威信,树立了学习自信心,取得了进步。

其次,偷窃行为往往与家庭不良的教育方式及个人缺乏自制力有关。我在弄清学生偷窃行为的动机后,在为他保有自尊的情况下,以正面教育为主,又注意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教师任何时候都应尊重孩子的人格,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挖掘其积极因素,切不可进行心理打击、变相体罚,说不该说的话,挖苦讽刺训斥都不可取采用了为学生保密的原则,以保护他的自尊心为前提,引导他的情绪和行为向好的方向发展。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把一个学生的缺点和毛病公诸于集体,是一种非常细致的事情,要很有分寸,讲究方法,要有很高的技巧。集体对于个人施加的影响应当是使学生认识自己,对自己负责。”我正是将事件简单化,人性化,起到了借他山之石的作用。

3、效果分析:

由于家庭等多种原因,造成了刘旭任性、孤独、自私、说谎、情感不稳定的性格特征,如果老师放任自流,那很容易造成各种问题。“孩子的成长需要欣赏,没有欣赏就没有教育。”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教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其提炼成发光的金子,以积极的态度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不失时机地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喝彩。对刘旭在学习上采用“小步勤揶”的激励措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批评教育效果好。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偷窃事情发生后,当发现犯错人时,我庆幸自己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脑教训他,没有带着有色眼镜处理这件事。而是在保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刻骨铭心,起到应有的教化作用。这次事件正是我冷静、巧妙的处理,让刘旭以正常的心态及时改正了错误,为他今后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4、教育反思: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赏识他们,学生就会在不断被赏识的过程中快乐成长。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刘旭更是渴望获得赏识,他被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赏识。面对这些学生,依靠教师“孤军作战”,效果并不理想。只有以教师为主导,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景,发挥学生“群策群力”的作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枝干都不美丽,也许他生长的位置很好,在蓝天映衬下,远远看去绰约多姿,也流露几分美感。”实践告诉我们,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赏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发展潜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时雨点红桃千树,和风染绿李万枝”,经常赏识你的学生,必将会迎来桃李芬芳的春天,让你品味到“百花争艳”的教育美景

2.让学生在赏识中成长 篇二

一、赏识激励是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催化剂

学习动机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和内部机制。恩格斯指出:“人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 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 才能使他行动起来。”因此,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老师要学会赏识孩子, 通过一种让学生感觉恰当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帮助孩子燃烧起内在的动力。这种方式是一个拥抱, 也许是伸出的大拇指, 也许是一个温暖的眼神……我喜欢用眼神同学生交流, 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 眼神的交流更容易引起心灵的沟通, 尤其是对后进生。在每节课小结时, 我总要提示下节课我会检查哪几个单词拼写或交流今天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等, 每说一个任务, 我先用鼓励的目光和后进生对视一下, 如果他勇敢地迎接我的目光, 下节课我一定会让他们把最棒的自己展示给大家。如果回避, 我会课下悄悄找到他, 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或故意事先悄悄地对那些学困生说:“明天我要请你写这几个单词, 请你做好准备, 给老师点面子哦!”这种情况下一般他们都会积极去准备。等他们完成任务之后, 我就会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好好表扬他们。久而久之, 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尊重和爱护, 产生了学习热情, 继而内化为动力。

二、赏识激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营养剂

教育大师卢勤说过, “赏识, 是激发孩子兴趣最好的营养剂, 挑剔、训斥、打骂也许能培养出画匠或琴师, 但绝不会培养出艺术家!”因此, 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应该通过赏识营造自然、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产生求知欲。

在我长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我摸索出了小组评价的有效激励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一些识单词比赛、英语猜谜比赛等。通过评价比赛的方式进行, 每节课结束时, 评出本节课获得最多星或最多分的小组, 我就会对这一小组进行适当奖励, 如颁发一些不同形状的贴画或几个小玩意儿, 或几只小千纸鹤, 或几个小精品等。让学生积累这些自己喜欢的小奖品, 如果达到了20 个, 就可以向我再兑换新的奖品和一张小奖状。对在课堂上表现突出, 或积极思考学习的同学我也会及时地表扬或奖励。学生在我这样的激励下, 学习兴趣和热情都很高, 都享受着学习英语的快乐!

三、赏识激励是树立学生学习信心的基石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就要求教师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激励学生主动成长。

如我班上的一位女同学, 父母在外打工, 平时跟爷爷奶奶生活。她上课老走神, 不认真听讲, 作业不用心完成。我仔细观察她很久, 发现她唱歌、跳舞很棒, 只是有点早熟, 她也想学好英语, 就是觉得英语很难, 不愿花时间学习英语, 缺乏信心。于是我开始了我的拯救行动。首先, 让她与我一起听英文歌Take me to your heart, 这首歌旋律优美, 她是很感兴趣的, 一会儿便学会唱了, 并且唱得很棒。我趁机说:“听, 你的英文歌唱得多好呀, 聪明的你认真学习, 英语一定会提高的, 相信自己!”后来, 在一次英语课的歌曲热身活动中, 她自信地展示了自己学会的这首英文歌。教室里顿时掌声响起。那一刻, 我看到她笑得最美。打那以后, 她每天自觉地让我检查她的作业, 时间长了, 她的学习英语的信心来了, 兴趣增加了, 英语成绩进步非常大。

由此可见,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 孩子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因而,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赏识激励孩子的优点, 尽量提供机会、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其特长, 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自信, 弘扬个性, 绽放精彩。

四、赏识激励是搭建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融洽的师生情感孕育着巨大的学习动力, 它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使其由“厌学”变为“愿学”。作为教师必须对学生要有一颗宽容和博爱的心, 信赖每一个学生, 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我认为“爱”是情感诱导的根基, 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 让学生消除各种心理障碍, 使他“亲其师”而“信其道”,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赢取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学生就会爱上老师, 爱上英语学科, 学生就会从喜欢学、愿意学转变为自觉学, 由“苦学”变成“乐学”, 在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中,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3.让学生在赏识中快乐成长 篇三

一、理解与尊重是前提

蒙台梭利曾这样说:“儿童有着他自己的人格,它自身具有创造精神的美和尊严,这种美和尊严是永远不能磨灭的,所以他的纯洁而非常敏感的心灵需要我们最审慎的爱护。”可以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永远记住自己的工作是因有学生存在而存在的。魏书生曾说过:“教师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教师的昨天,学生犯错误时的心情,教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的更具体一些。”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然后再推心置腹地去做工作,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的。

记得有一次,班级的卫生委员检查学生个人卫生,发现有一位女同学的手指甲很长,同学们都在责怪她不讲卫生。我见此情景,马上找其了解情况,得知她父母经常不在家,自己不会剪指甲。了解了情况后,我并没有斥责她,而是拿出指甲刀为她剪指甲,从她感激的眼神中我能体会到理解与尊重的魅力。我相信,只要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与尊重他们,才能达到赏识教育的目的。

二、真诚与宽容是支点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的许许多多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宽容不是教育的最后环节,在宽容学生所犯错误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错误,鼓励学生勇敢承认错误,善于改正错误,坚决避免重复犯错。如果教师都能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每一名学生,就会有利于我们的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成长!

闲暇时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成功的公司董事长在谈到他青年时代时深情地说:“没有我的老师的赏识,可能我就是一个贼。”这位先生中学时曾经有过不好的行为:偷东西、打架、顶撞老师……他评论自己“是个不知羞耻,臭不要脸的家伙”“班主任看不起我,拿我没办法,只能放弃我。然而,改变我人生的却是我高二时接任的班主任黎老师”。黎老师刚刚接任他的班主任,他就偷了体育老师的钱买烟抽。黎老师找到他,教育他,启发他认识和改正错误。“黎老师把我当人看,我第一次不再顶撞老师。”最让他难忘的是,黎老师眼里含着泪水问他:“你说,我应该相信你吗?”这种真诚打动了他,他后悔了,难过得拿起桌上的裁纸刀就往自己左手背上切下去……黎老师的真诚与宽容感动了他,他开始痛改前非,进而走上成功之路。

三、激励与赞美是关键

激励与赞美学生是人文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体现了学生和教师人格尊严上的平等。面对学生,教师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又扮演着家长、朋友等多种角色。教师对待学生的失败和错误,不能采取责骂、惩罚的态度,而要以一种广阔的胸襟给予谅解,并为他们指出一条解决问题、改正错误的途径。学生长期生活在和谐、温暖、相互信任、相互赞美的氛围中,就能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就能以主动的态度去探索新知。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师要随时注意赞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

我班有一位很有个性的男生,他父母离异,由父亲抚养。而父亲在外面打工,小小年纪的他住在别人家里,每周只能和父亲见一次面,缺少父母的关爱。开学初,我发现他头脑灵活,但学习习惯不好,上课小动作多,下课经常管不住自己,做出一些较冲动的事,课余时间总是给同学们捣乱,时常与同学发生矛盾,同学们对他的评价是“心理有问题”。但是我发现他很有才能,画画很好,每次学习之余我便鼓励他画画,支持他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他对绘画的兴趣更浓了。基于他好动的特点,这学期我选他当纪律委员,可很多同学不满意,我怕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单独找其谈心,了解他的想法。他诚恳地表示愿意改正缺点,严格要求自己。我通过班会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并让他在同学们面前表态,赢得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最终他当上了纪律委员。他在担任纪律委员期间,对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稳步上升,而且在各方面都能竭尽全力地严格要求自己,可有时还是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针对他的表现,我抓住教育的机会,单独找其谈心,教育他要做一个合格的班干部,先管好自己,才有权去管其他同学,才能在同学心目中树立威信。经过一次次不厌其烦的说服教育,他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跨跃,学习也更积极了。

孩子的进步使我感悟到:对待问题学生,多一点真挚的关爱,多一点情感的交流,多一点激励与赞美,就能让他大步向前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特长,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留意发现他们的优点,适时去表扬他们,让学生在激励与赞美中走向成功。

赏识的教育理念是班级管理的一把金钥匙。赏识能让学生插上自信的翅膀,让学生去追求、去拼搏、去学会独立生存的本领,让学生在赏识中快乐地成长!

4.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篇四

合作学习也属于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它们有着许多质的不同。合作学习有以下四条特征:

(1)有明确的小组讨论,或需解决的数学任务;

(2)小组内成员面对面互动;

(3)小组内有相互合作帮助的互动的气氛;

(4)小组内人人参与,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

一、合作学习的形式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协作式、课内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1、课前协作式

课前协作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包括准备工作)的一种合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比如为了学习某个内容,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收集有关的数据,这时就可以将调查的内容分成若干项目,由各小组分别承担进行调查,然后将各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

2、课内讨论式

课内讨论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在每一次讨论中,小组内的成员有相对明确的分工: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组长)、总结报告员等。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

3、课后研讨式

课后研讨式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差的同学主动请教基础好的同学,基础好的同学热情地帮助基础差的同学,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指学生为了了解(或解决)某一问题(比如课题研究),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合作学习的组织

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进行,这样的信息传递大多是师生问答式,没有学生之间的讨论,没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更缺少学生自我调整、矫正的机会,从而也就无法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而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恰恰是对这种“缺陷”的弥充,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二是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四是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因此,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我们认为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评价。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把握自己的角色。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么站在讲台前,要么轮流转几圈,看看这组,瞧瞧那组,不能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也就不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归根到底还是教师的角色没有发生转变。因此要使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必须从转变教师的观念开始,必须在平常的教学中去体现,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3、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应该相对固定。

由于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基本上是根据班级学生座位的安排进行就近组合,因此就必然会随着学生座位的变动而变化。另外,不同学科的分组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给数学合作小组成员的相对固定带来困难,一方面我们应该做好与班主任的沟通,另一方面也要坚持数学合作小组的稳定性,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上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4、树立两种观点:

(1)要求学生合作,首先教师应该学会合作。

应该承认,对教师来说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因为我们的教师大多也是在缺乏合作的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在工作中,教师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经过合作才能从中感受到合作的要义,才能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收获,才能有效地去指导学生的合作。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都是训练教师合作态度、合作精神的有效策略。

(2)学生要建立成长记录,教师也应该建立成长记录。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为了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我们都要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那么教师自身呢?“教师与新课改同成长”也是我们这次课改的任务之一,新课程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教育理念,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使教师和课改同步成长。为了帮助教师认识自我,不断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也就有必要建立教师的成长记录。比如:我们把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教学心得、教学反思、论文、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等及时地积累下来,作为自己成长的记录。

5、防止两种倾向。

(1)把讨论变成了只有少数几个人的发言。刚开始时,大家(特别是学生)都觉得讨论这种形式比较新鲜,于是每个人都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以表明自己的观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好的同学慢慢地成了小组内的“权威”,基础差的同学受到了排挤,渐渐地也失去了发言的勇气,于是小组讨论就变成了某某某的中心发言。(2)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这是目前在合作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上学习气氛的热烈,以显示教学上的宽松、民主,任凭学生的自言自语或大喊大叫,甚至对于学生的借机“放松一下”,或“吵闹一下”,教师也会视而不见或一笑了之。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

5.让学生在评价中快乐成长 篇五

宁安市试验小学张晓红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然也应是课程评价的主体。改革评价的方式是学生的呼唤和每一位有社会责任感教师的渴望,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真正发挥评价激励学生的功能,在评价中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乐观、活泼、奋进、耐久的学习品质,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合作,培养探究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评价工作中,我不断学习,深入思考,创新理念,躬身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新课程的评价与赞美密不可分

赞美是滋养心灵的雨露,一般说来,成年人做某些事大多会在理智的支配下,是认识到其重要性,出于责任感而去做的,孩子可就不同了,他们更多地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承认后才会去主动地干一件事,特别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美,可以说需要赞美是人的本性,就连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也说过“一句精彩的赞辞可以当作我十天的口粮”,更何况我们所教的孩子。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实验,教授的名字我有些忘了,他把一群能力相等的儿童分成4个组教他们算术,A组采取赞扬的方式,B组着眼点放在他们出现的错误上,采取谴责的方式,对C组学生既不表扬也不批评,旁听AB组。D组与以上三组隔离,对D组学生的学习,教师不加评论。一段时间后,A、B组的成绩有明显进步,C组学生略有进步,D组无进步,继续一段时间后,A组成绩明显超出其他组,而B组成绩又低落下来,C组也低落下来,D组稍有进步但不明显。

可见,对孩子的学习应以表扬为主,谴责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不可常用要慎重。通过实践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赞扬的重要作用。我班有位学生叫俞泽霖。他个子高高的早在接班之前就对他印象深刻。刚接班第一天就有几个学生告状说他如何如何欺负同学,他的同桌也不想和他一桌,我观察了一天,他自然也就被我列为教育的重点对象,我先跟他讲道理,因为他个子高,声音洪亮我选他当体委,他有几天确实改了许多,不打其他同学了,可过了几天又犯了,我的态度就很急,认为教育不行就批评他,结果我发现他的态度就好象批评听多了根本就不在忽,上课也不注意参与教学活动,有一天上数学课,他先做完题,我发现他很高兴的坐好,我就赞赏他一句说“今天俞泽霖是第一个写完的,还用他那漂亮的坐姿来准备参与下一个活动。”我发现,我刚说完,在同学们看他的同时他又挺了挺身子,接下来的一天他都那么出色,处处成为其他学生的表率。放学时,我见到他的家长,赶紧当着他的面说今天俞泽霖可出色了,第一个做完题,纪律还好,其他同学都像他学习呢。他的爸爸激动的说:我儿子真进步了,我还头一次听老师夸你呢。当时我看俞泽霖那兴奋的劲就甭提了。第二天一早就严格要求自己,而且整队也很认真,我不断表扬他,发现他每天都在进步,我终于明白学生需要的不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更讨厌批评,他更喜欢的是赞赏,后来我对待其他同学也注意少批评多用不同方式赞美他们,效果确实很好,我班有个叫石诺的女生,比其他学生都小,胆子也小,记得我第一次叫她读拼音时,她站起来哇的一声哭了,我问她原因,她说“妈妈不管我”,我说那老师管你呀,先听别人读好吗?过后我一调查,她语文前面学的内容都不会,我就试着给她补可她决是不用心,有一次七个字教她一个小时都没教会她妈妈,都对她没有信心了,可我不想放弃,可也很着急,一天做练习写句子,她每次做题都是最后一个写完,可那天她却没落在后面,我一检查发现她每个类型都少写了一句,但对于她来说,能写出1个句子已经很棒了,我就给她打了个100分,她高兴的蹦着回到了座位。我又说:“谁说石诺语文不好,她写的句子很好,全都正确,说明石诺只要用心学,一定行的。当时我在石诺的脸上也看到了自信的表情,从那以后她学语文用心多了,兴趣也浓了,期末测试达到了优秀。

二、真诚的非语言式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既然赞美性评价做到了那我们为什么要吝啬赞美之词呢,及时的,诚恳的,不断制造机会去赞美他们,他们会在愉悦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非语言式评价方式有很多,可以营造轻松的师生交往氛围,实施微笑教育,把微笑留给学生,用欣赏的目光面对学生,使学生感受安全与信任,感受温暖与亲情。我们走进学生,亲昵地抚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给学生竖起大拇指,以建立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非语言式评价还可以用不同的奖励方式给学生以鼓励。学生更希望这种光荣感能保持长久。我就设计了一些奖励方法,刚开始接班时我设计了文明之星评比活动,名单上墙,谁纪律好盖红星章,谁回答问题好盖金苹果章,谁进步了盖进步章,好长一段时间学生都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也观注着自己的章是否增多,但后来快复习时我就发现学生对这种激励的方式已经不太在乎了,也不争着夺星了。临近复习成绩是很重要的怎么办?我想学生必须得激励才能进步,那么就要换一种方法了,于是我在后面的黑板上订了夺红旗专栏,每个学生一面红旗,分出优、良、及格、差等不同档次看谁的红旗升得最后,每次做题每次小测验都会调整红旗,并在原来位置画线,看是时步了还是后退了。在黑板的旁边我还写了激励性话语“要想把红旗升得最高就要努力呀!加油吧!结果这

真成了学生关注的对象,每天早晨来都要看一看黑板,并且脸上的表情也随着黑板的变化而改变,她们的学习劲头又足了,也不做题累了,可时间长还是不行,有的学生写题快有的写题慢,反正不论快慢对就能把旗升得高,于是我就又想出了一个奖励的方法,谁做完题谁可以随便看图书角的书,因为我班以前中午都看书,后来复习我怕学生中午太累就没让看,查是好多学生已经养成了爱看故事书的习惯,我这样一说确实有效,我又说如果你们都做题快老师就给你们讲你们喜欢听的故事。这样枯燥的复习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学生压力小了,成绩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可见,非语言式评价,尤其是奖励不可少,方法也要灵活多样,推陈出新,抓住学生的心理,让他感兴趣,重要的是能够产生激励的效果。

三、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评价中,我们教师应积极建构多元互动的立体评价机制,多方面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评,运用自评,建立自信学生自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因,启发学生认识自我运用自我,有利于减少对学生的伤害,使学生去不断地认识和改进自我。如:学生在读完课文后,让他们自评朗读的质量和效果时,学生自评为:“我觉得我读得不错”“我觉得我读得不够流利”“我觉得我读出了语气”等等。我觉得如果能让学生观看到课堂实录,让学生看关看着自己的表现而自评,也会影响他一段时间。

2、引导学生互评,促进合作,共同发展

在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中,我首先帮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伙伴,注重互评时学生之间的交流,从伙伴的优点中找到不足,从而激励学生共同发展。以前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时,总在挑对方的“刺”,我就用表扬的语言来引导他们“潘铨读得太棒了,声音那么洪亮,连老师都要像你学习呢!另外我还引导学生有感情的交流,评价时眼睛互相看着对方,以你称呼,谈话式的互相交流,慢慢地他们也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伙伴,能正视自己正视伙伴,有一次晨读当王旭晗读完后学生都不约而同的鼓起掌,还有的同学情不自禁的竖起了大拇指,学生正是在被同伴肯定和帮助指正下,满载着成功的愉悦健康成长。

3、通过小组评价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形成小组间的互帮互助,增强共同发展的责任感,我让学生在做完题或读完书,写完字时先在小组内由学生互评,有时在测查听、说、读、写给学生打分时我还先给每个学生打出分然后再取小组学生的平均分做为这一小组每个学生的成绩,这样好的学生就积极帮助差的,差的同学也怕给别人拉分而努力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不断要求进步,使他们在小组中快乐成长。

4、评价要有利于建立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家长评价必不可少是保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发展的保证,教师与家长经常联系,互相沟通,帮助家长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理念,使家长掌握评价的方法,教师可以经常的当着家长面表扬学生,共同激励孩子健康成长。

5、采用评价小结法

通过日常观察学生的情况不断变化,对学生的评价应是联续的,并经常总结,在周末月末、学期末、年末对学生的情况给予评价,使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所以展现学生好与坏的不能只凭一纸试卷,可以展示“成长记录袋”,平时发现的得星情况及老师的有针对性的评语。我班关玉鑫的家长这样说:“老师你的评语太贴切了,我开家长会时到那张桌子上拿起教师评语,没看名字,一看内容就知道是我儿子,我再看旁边的写得都不一样”我把你的评语读给我儿子听,我们都能感受到孩子的优点和不足,我会注意的,帮助儿子改掉不足的,我想每个孩子是不同的评语当然不一样,希望这短短的评语对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次小小的激励。

以上是我对教学评价方面的一点做法和体会,怎样使评价更有效,我想说倾听、借鉴、学习别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

6.让学生在自信中快乐成长 篇六

-----编作文,增自信

又到学期结束了,为了鼓励学生们更积极的投入到阅读写作中去,体验到读书的乐趣,体会到写作的快乐,我向往常一样,提前布置学生整理一学期的日记和作文。

上学期刚开学,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要求学生把自己好的习作传到我的邮箱里。刚开始,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并让同学们把好的习作传到我的邮箱里时候,很多学生都无动于衷,过了好久我的邮箱里才有一篇习作。我诧异了,问了几个学生原因,有的同学说:“发表的都是好学生的习作,我觉得我不行。”有的同学说:“我也想发表文章,但是害怕人家看我的作文后说我写的不好。”有的同学说:“我不会用邮箱,我觉得邮箱是很高级的东西,我不会传。”„„原来是大家对自己没有自信啊。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课堂上,老师提问题的时候,一个孩子总是举手,可老师叫起他的时候,他却答不上来,惹得下面的同学窃笑不已。老师找到他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如果老师提问时他不举手,同学们会在课下叫他傻瓜。于是老师和他有了这样一个约定,当他真会的时候就高高地举起左手,不会的时候就举右手。渐渐地孩子越来越多地举起他骄傲的左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地回答出老师的课堂提问,这个孩子也由一个差生转变为一个好学生了。我想听到这个故事的人,都会被这位老师的做法所打动,老师用这样特别的方式培养了这个学生的自信,从而培养出了一个好学生。

爱因斯坦曾说过:“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于是我在班上表扬了几个写作好的同学,读了他们写的作文。并告诉他们:“这样的习作如此优秀,如果被编辑看到了,一定是首选给发表。发表了文章,不仅是自己的荣誉,还可以得到稿费。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啊!”果然,晚上,我就在邮箱里发现了他们的习作。更让我们全班惊喜的是过了一周,我在老百晓上给李婷婷推荐的的习作《大雁回来了》发表在了老百晓网络作文上,并获得了优秀奖。于是,我在班级里大肆宣传,狠狠地表扬了李婷婷。相机也告诉别的同学:“你们都可以写出这么出色的文章,只要对自己有信心。把好的习作主动发到老师的邮箱里,给自己一个机会,一定会给你一个惊喜。”

有了李婷婷成功的例子,再加上我的鼓励,很多学生都有了自信,开始跃跃欲试。我发现有的同学把很多报纸带到了学校,下课后就欣赏发表在报纸上的优秀习作,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把他们认为好的习作从报纸上剪下来贴在笔记本上,还有的学生把写好的习作拿来让我给修改„„看同学们的积极性这么高,我也打心眼里高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鼓励下,好多同学通过各种方式把作文发给了我,我将它们的日记和作文进行了编辑整理,编成了四年级上学期优秀作文选并给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妙笔生花》。孩子们争相传阅自己的作文,都为自己的作文被选中而高兴不已,就像他们真的发表了作品一样。看着她们灿烂幸福的笑容,我也感受在自信中取得成功的孩子最快乐,也最美!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教育的快乐!有了前面的经验,后来,每到学期结束,我都提前两周时间布置选优秀习作,让孩子们打,给

我传作文,有的学会了发邮件,有的学会了用U盘,有的通过博客我也能收到,还有的在QQ群里跟我交流写作文。他们再也不用找家长帮忙了。而且每次作文仅用一周的时间,选出的作品就能完成。现在《妙笔生花》四正在编排中。

7.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篇七

一、以活动体验的亲历性激发数学情感

亲历是活动体验的本质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真正积极参与学习的关键问题是教学方法的情感化。就数学学习而言, 学生一旦“学会”, 享受到数学活动成功的喜悦, 就能强化学习动机, 变得更喜欢数学。为此,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情绪生活,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 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 我首先让学生欣赏我国民间剪纸艺术, 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吸引了学生。然后我问:“你们想不想也动手剪一剪?”学生在动手剪自己喜欢的简单图形过程中, 学会了对折后再剪这种剪纸艺术, 然后再观察自己的作品, 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这样通过把课本中的新授知识转换成“玩耍”活动, 不仅使学生心情自然愉快, 厌学情绪消失, 而且还能从“玩耍”中自觉地探求有关知识、方法和技能, 使“玩”向有收益、有选择、有节制、有创造的方面转化, 所以会玩的过程也是一个活动体验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数学”中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 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 在成功的体验中进一步学习。

二、以活动体验的个体性强化交流共享

体验具有鲜明的个体特点, 是学生的自主活动。由于学生的年龄、心理各有特点, 在体验过程中, 学生必须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 进行自主选择、自主判断和自主内化。这种个体化的体验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正因为主体的体验存在差异, 他们之间才有交流和分享的必要和可能。如教学《比的应用》一课时, 在创设的情境下, 学生依据个人不同的生活体验累积的经验, 对解决“如果有140个橘子, 按照3∶2分给大班和小班, 每班分多少个”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有的学生用累加来分, 或画图的方法:

有的学生用算式:3+2=5, 140×3/5 =84 (个) , 140×2/5 =56 (个) 。

还有的学生把小班看作单位“1”, 大班就是3÷2=1.5, 1+1.5=2.5, 140÷1.5=56 (个) , 56×1.5=84 (个) , 还有的学生把大班看作单位“1”, 小班就是2÷3=2/3, 1+2/3 =5/3, 140÷5/3 =84 (个) , 84×2/3 =56 (个) 。同样一道题, 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 因为学生各自的体验方式不同, 所以在交流时给全体学生开阔了思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术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 使他们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所以在教育活动中, 应创造条件尽量留给学生时间, 使每个学生都能亲历, 都能感受和领悟, 以取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

一个苹果与另一个苹果的交换, 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的交流, 就能得到两种思想。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 经过交往和沟通就可以实现视界的融合, 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三、以活动体验的合作性建立良好心理

体验中的数学活动包括合作与交流。这是因为数学建构活动有其社会性质, 也就是说:“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 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 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 个体的经验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与分享, 才能达到共同建构的目的。

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一课时, 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 统计五分钟内经过某个路口的各种机动车的辆数。播放录像前, 师生共同商讨了统计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有意识地没有提醒学生间的互相合作。统计工作开始了, 该段录像的前半部分, 各种车辆来速缓慢, 间隔时间长, 每个学生的统计都没问题;而后半部分, 车速明显加快, 种类与辆数也增多了, 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应接不暇, 无法正确统计。结果, 录像播放完后, 只有一个四人小组完成任务。教师让他们介绍成功的经验, 他们很自豪地说:录像播放前, 他们四人已经商量好分工合作。因此, 当别人手忙脚乱时, 他们却有条不紊。教师适时地赞扬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而其他学生也从中悟到了新的东西。于是, 第二次播放结束后, 所有学生都完成了统计任务。通过这个教学环节, 学生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甜美, 融洽了相互关系, 从而促进了学生间的人际交往。这样, 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理解掌握数学,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

四、以活动体验的行为性强化数学实践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搭尔从数学教育学的特点出发, 提出了“数学源于现实, 扎根于现实, 应用于现实”的教学原则,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源于实践, 在经历了知、情、意统一之后, 又必须回到实践操作中进一步强化体验。这正是我们数学教学要倾心追求体验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 学习《圆的认识》一课后, 组织学生对“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问题作深入探讨, 引导学生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后, 引导学生收集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百分数材料, 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 了解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学习《比例尺》后, 让学生测绘学校教学楼平面图等等。在实际应用中, 我既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处处用数学;又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 逐步养成带着问题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现象的习惯, 从而强化体验, 实现学习的实际意义。

8.让孩子在赏识中成长 篇八

有个教育专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给一个班的部分学生做了智商测试,结果不相上下。按着专家的安排,老师把学生分成两组,对其中一组的学生说专家认为他们个个都非常聪明、有潜力,另一组则被告知智力水平一般。一段时间过后,两组学生出现了明显的不同,前一组头脑灵活,各方面均表现出色,另一组则表现倦怠,成绩一般,甚至不及以前。究竟是什么起了作用呢?是暗示!每个孩子都有良好的愿望,都想好好学习,全面发展,受到同学的尊重,得到老师的赏识。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老师喜欢的学生往往思维活跃,对学习有信心,也能较好地面对遇到的困难。而经常被老师忽略得不到老师赏识的学生则容易心灰意冷,有挫折感,对学习没有兴趣。每个学生都像小苗需要阳光、雨露一样,需要老师提供心灵的呵护,进行精神的塑造。老师的赏识可以使学生充满自信,乐观开朗,热爱学习,勇于克服困难,拥有“我能行”的心态。老师的赏识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传达对学生的关心与爱。孩子觉得老师看重他,他在老师心中有好的形象,就容易形成一种进取的心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挥潜在的优势,提高生命的质量。

二、赏识可以用批语

作业本、日记本老师几乎每天都要批改,这是老师检查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方式,也是老师赏识学生的最佳平台。写一些赏识性的批语,真诚、坦率、睿智、清新的语言,会像一束束阳光,温暖孩子的心灵;会像一汩汩清泉,滋润孩子的心田。以小见大,平中出奇。

批语可以是夸奖的口气,如“你的字和你的人一样漂亮!”“你认识的字真多呀!”“你的日记很精彩,老师没有看够!”“你是全班同学的榜样!”“老师为你骄傲!”“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你会使用书名号了,真棒!”批语中可以有勉励,如“你的作业工整多了,能坚持下去吗?”“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你会做得更好。”“你能坚持写日记,真好。看看xxx的日记,也许你会有收获。”“老师希望你能多读好书,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和书交朋友吧,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批语还可以委婉地道出其缺点,如“你的字能再好看一点吗?”

三、写赏识性批语应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质量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呼唤人性的回归,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人格的完善、发展。学生是要接受知识的个体,更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他们要学习,也要生活、交际、发育、成长……

杨青是一个女孩,人很聪明,成绩也好。但她作业书写很不规范,字特别乱,个人卫生也不好,总给人一种蓬头垢面的感觉。怎么改变她呢?我给她写起了批语:“为什么不好好写字?马上要发展少先队员了,你不想加入吗?”、“你是一个聪慧的孩子,养成好习惯吧,它会让你受用一生。”慢慢地,她衣着整洁了,字也写得大方舒展了。陈鹏同学上课爱溜号,但他知识面特别宽,爱读书,在他的日记本上我写道:“书博士,老师这样称呼爱读书的你,你愿意吗?真希望你是一个爱听讲的好孩子。”一次,学生都在边唱边舞,陈鹏却在一旁不知所思,我让他站了起来,他在日记中写他感到委屈,妈妈说老师这样做自有老师的道理。家长能这样正确地对待老师和孩子,我非常的欣慰和感激,于是我写了“你有一个好妈妈,老师是不想让你游离于集体之外。”

四、写赏识性批语要倾注真情,呵护心灵成长

以往的教育,多是求全责备的教育,是追求完美的教育。尽管这样也能培养一批人才,但却有一大批人带着失败的阴影,很不自信地走上社会。其实,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成绩优秀固然可喜,但学习不好依然要成长,平凡也是人生啊!写赏识性批语就是要弘扬每个学生的优点,帮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的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即使将来不能成为参天大树,只能做一棵小草,也要不甘平庸,生机勃勃。

我们班有个女孩叫张悦,性格非常内向,作业完成得不好,成绩也不好。母亲对她极度失望,恨铁不成钢的掌痕时常留在她的脸上。我不能迅速提高她的成绩,但我不可以让她失掉自信,因为童年时代失落的自信,将来要用很大的力量才能找回来。我不断地鼓励她,不断地给她写批语,使她自卑的心灵透进温暖的阳光。“每个孩子都是小天使,老师希望经常听到你的笑声!”“张悦,好孩子必须完成作业呀!”“老师相信你会不断进步,你也要信任自己呀!”“你是一个不错的女孩,只要肯努力,你会和别人一样出色。”“老师很惊讶,你的字原来可以写得这样工整呀!”、“好孩子!好字!”课堂上,只要有难度不大的问题,我常常让她来回答,答对时,学生的掌声就会响起来。人生之路刚刚开始,她需要老师的赏识,需要老师给她前行的勇气和力量。坚持鼓励吧,我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五、写赏识性批语要把握尺度,宽与严相结合

赏识不是盲目地赞赏,对缺点见怪不怪。老师是学生的保健医、引路人,批评是难免的,只是批评要讲究艺术,要在真诚的批评中给学生“爬起来”的自信和勇气,是为了明天、为了成长、为了发展去批评。

如果学生面对赏识鼓励却无动于衷时,不妨来个“当头一棒”:“为什么不完成作业?”“再不努力,你可要被同学甩在后边了。”“你想让老师对你失望吗?”“好孩子应该认真听讲,你呢?”“老师不再劝你,好自为之吧!”“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话锋急转之时,学生会猛然一惊,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怕失去老师的信任,因而有可能一反常态,严格要求自己了。

生命应该放飞。作为教育者,应像寻找珍贵的金子一样,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唤醒生命的潜能,让每一个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充满活力、烂漫纷呈。

上一篇:小组英文名称和口号下一篇:金融管理年终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