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参考

2024-08-17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参考(共9篇)

1.生物进化的历程 篇一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历程课型新授学习目标

1、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进化历程。

2、养成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

3、培养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科学的设想能力。重点难点

动、植物进化的历程。

教    学    过    程【基础梳理】

植物类群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繁殖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合作探究】

1、植物进化的历程可以反映生物进化的什么趋势?

2、比较不同动物类群的有关特征:(课件9脊椎动物的四种心脏)推测哪类动物的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最强?从心脏的结构特点推测它们的进化趋势,比较各类动物心脏的图片,根据各类动物的心脏特点,归纳动物进化的历程以及进化的趋势:              、            、               。

3、总结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                、                 。

学习任务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观察生物进化树,完成生物进化树的拼图。

4、动物和植物的进化历程分别是怎样的?请用一种简捷的方式表示出来。

【知识点突破】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动物和植物的进化历程)

【基础检测】

1、依照生物“进化树”,植物的进化顺序是

①原始多细胞藻类 ②原始单细胞藻类 ③原始蕨类植物④原始苔藓植物 ⑤原始种子植物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⑤④③②①         d.③④⑤②①

2、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         a.原始单细胞生物  b.原始藻类   c.原始多细胞动物 d.细菌

3、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     a.比较解剖  b.细胞研究  c.进化树  d.化石

4、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于       a.原始大气中   b.冷却降雨过程中  c.原始海洋中   d.土壤中5、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

a.数量越多        b.种类越丰富    c.越简单,越低等 d.越复杂,越高等

6、使原始地球不毛之地披上绿装的是

a.原始藻类     b.原始苔藓和原始蕨类    c.原始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2.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参考 篇二

满意之一:引言达到了效果。

播放影像,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大自然风光,创设问题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神奇的动、植物画面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应,不仅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同时真正能引发学生思考:形形色色的生物是如何由最初的原始生命演变而来的。从心底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引出探究主题。以往本节的引课,要么复习问题引入,要么用苍白、乏味语言引入,或者用一些图片引入,与此相比,我感觉本课引言的影像找的恰当,用此引入可以说达到了最佳效果。

满意之二:以恰当的手段突破难点。

关于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此处是难点,难就难在涉及的内容都是以前学习的动、植物类群知识,大多数学生基本遗忘。以往此处都是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来完成,牵着学生走,教师说的多,学生被动听,费时,知识也枯燥,课堂会很沉闷,效果不好。本课此处我采用了利用进化树拼图竞赛形式,精心设置了问题、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事先精心准备了动、植物卡片,完整进化树框架,要求学生分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植物三组前台展示,下边的同学也以小纸条的形式合作拼图,而且给每组同学都发了旧知链接,辅助学生从旧知中获取新知,在此过程中,既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又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发挥集体智慧突破难点,省时高效,较理想地实现了知识、技能目标。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拼图游戏让所有学生动起来,扩大了参与面,让学生在动中、玩中领悟进化历程、总结进化趋势,使知识活起来,不枯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满意之三:结论不前置。

最初领悟四步教学法的自主学习部分:即凡是学生在书中能找到答案的知识点均以问题形式放在自主学习部分,那么本课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结论学生在书中可一目了然,但并不明白、理解,所以我并没有将此放在自学提纲中,而是放在了探究问题之后,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上边的探究游戏来总结得出这个结论,这样水到渠成,结论不前置。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体现了知识的递进、生成过程,培养了学生分析总结概括能力,知识技能双丰收。

再满意、再完美的课堂也会有瑕疵,本课感觉设计的很好,但由于本人能力、素质有限,演绎上仍有欠缺。

语言不精,不相信学生,叮嘱、强调的语言太多,今后小组讨论探究问题及要求明确之后,就无需再强调。

辅助教具:化石标本太小,后边的学生看不清,今后可以让学生传递一下,让每位学生都能亲眼看到化石上的遗迹,还可以以大组为单位发下去,辅助学生讨论,这样更能增加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3.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参考 篇三

学习目标:

1、能够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3、学生根据各种生物的主要特征,排列出生物的进化顺序。

预习:

1、阅读教材P57资料分析,说出什么是化石?完成P58讨论。

2、阅读教材P58说出研究生物进化常用的方法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3、阅读教材P59--60,归纳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什么?

反馈:

◆构建知识框架: 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

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植物:藻类植物、、、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动物:单细胞生物

◆知识运用:

1、化石是古代生物的____、和生活____,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是: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___、越____,而

在距现在较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______、越____。

3、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到、由到,由到。

4、始祖鸟与爬行动物相同之处是()

A、被覆羽毛B、前肢形成翅膀C、口腔中具有牙齿D、嘴的外形像鸟喙

5、下列各项里的两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最小的是()

A、人与黑猩猩B、人与马C、人与果蝇D、人与向日葵

4.生物进化的学说的教案 篇四

2.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请分析:在这个海岛上,为什么无翅的昆虫特别多?

思维拓展

1.在非洲南部的一些地方,人们常会在乱石丛中看到一些灰黑色的“鹅卵石”。有时,这些“鹅卵石”上竟会开出美丽的鲜花。原 来,这并不是鹅卵石,而是一种植物!这种植物生长在石头丛中,只有几片着地而生的肥厚叶子。它的叶子无论是颜色还是形状上都活象鹅卵石,人们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生石花,意思是生长在石头上的花朵。

(1)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生石花出现上述性状是 的结果。

(2)上述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拟态,你能 举出生物拟态的例子吗?

2.长颈鹿是令人喜爱的动物,尤其是它那长长的颈和四肢。但你可能不知道长颈鹿的祖先只和现在的羊一般大小,根本不具有今天它那令人赞叹的长颈和四肢。尝试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描述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在非洲南部及南部的干旱而多砾石的荒漠上,生长着一类极为奇特的似态植物——生石花。它们在没有开花时,简直就像一块块、一堆堆半埋在土里的碎石块或卵石。这些“小石块”有的灰绿色,有的灰棕色,有的棕黄色;顶部或平坦,或圆滑;有些上面还镶嵌着一些深色的花纹,如同美丽的雨花石;有的则周身布满了深色斑点,好像花岗岩碎块。生石花的伪装简直惟妙惟肖,甚至使一些不明底细的旅行者真假不分,直到想拾上几块“卵石”留作纪念时,才知道上当。其实这些“小石块”就是生石花肉质多浆的叶子。每年6-12月份,是南半球的冬春季节,也是生石花类植物生命交响乐中最动人的乐章。每天中午,都有鲜艳夺目的花朵从“石缝”中开放,黄色、白色,还有玫瑰红色的花冠,大如酒盅。花盛开时,一片片生石花艳丽的花朵覆盖了荒漠,远远望去犹如给大地盖上了一床巨大的花毯。但当干旱的夏季来临后,荒漠上又是“碎石”的世界。

5.生物进化的证据教案设计 篇五

3.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 。

4.同源器官是指 和 很不相同,但在 具有相同或相似性,并且从器官的结构和发育可以看出,它们的 相同。

【合作探究】

1、始祖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

2、距今4000万年前的马与始祖马相比,有什么不同?

3、距今xx万年前的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的形态结构发生了什么改变?你认为这种改变对其生存有什么意义?

4、距今1000万——300万年前的马的形态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这种改变对其生存有什么意义?

5、分析资料,概述马的进化历程?

【知识点突破】

1、认识化石概念及特征。

2、比较始祖马的进化历程。

【基础检测】

[阶段性练习一]

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 )。

a.分子生物学 b.比较解剖学 c.细胞学 d.化石

2.始祖鸟与爬行动物相同之处是( )

a.被覆羽毛b.前肢形成翅膀 c.口腔中具有牙齿 d.嘴的外形像鸟喙

3.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 b.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c.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d.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顺序

4.在某地的考古挖掘过程中,越往下挖,出土的生物化石越有可能是( )。

a.越来越高等 b.生物化石的结构越来越简单

c.生物化石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d.陆生生物的化石增多

5.在古老的地层中发掘出的最简单化石生物( ) 。

6.生物进化学说教案 篇六

科学史是生物学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本节课是一部关于生物学史的教学,着重介绍了生物进化的学说,重点强调了主流学说——自然选择学说的发现、发展过程。本节课的设计构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通过多媒体展示远古时代生物的生存情况以及当时的自然环境,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当时的情境;第二,利用科学史的重演,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究过程,感受当时科学家的经历,领悟科学家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合理推理的验证过程,体验科学家不断深化问题,找到其精髓的认识过程,以及科学的探索精神。第三,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所遇到的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及其意义。

2、描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进化的原因及其意义。能力目标

1、知道达尔文进化论的实质。

2、能够较准确判断达尔文地雀的进化顺序。

3、利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认识主流的进化学说,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世界观。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说出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教学难点

利用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解释其他生物进化现象。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收集有关自然选择的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

要求学生通过资料、网络等查询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教学流程】

一、情景引入

用多媒体出示一系列生物图片。

教师提问:生物为什么会如此的多种多样呢? 引出达尔文

介绍达尔文和贝格尔号的故事

二、探究过程

活动一:探究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教师展示达尔文地雀喙进化的图片)教师:下面我们以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过程为例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请同学们分组观察达尔文地雀的进化图片并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 它们进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达尔文地雀的喙发生了变化,有的粗而尖,有的尖而长,有的变得粗壮。学生:我们发现角质喙的变化都和它们要食用的食物有关,都是为了有利于取食。

学生:可能是达尔文地雀太多了,昆虫不够了,一部分达尔文地雀不得不改变所食的食物种

类。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可能达尔文地雀的喙就不会发生改变。

学生:我们认为如果有些达尔文地雀的喙没有变化,又找不到它们原来食用的昆虫,它们有可能会被淘汰。

学生: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能适应环境,生存能力强的达尔文地雀。

教师总结: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都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大自然能是一个和谐的世界,原因之一是自然选择。学生4人一组,结合有关加拉帕戈斯岛上地雀的进化材料,尝试提出有关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过程假设。学生通过观察达尔文地雀喙进化的图片,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交流和辩论,达到一定的统一。尝试用图的方法,论述4种达尔文地雀如何从取食昆虫的地雀发展而来的。[讨论]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教师指导:加拉帕戈斯雀的形态等的改变与取食的食物类型有关,也不是一两代就能完成的。

2:学习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达尔文地雀进化的原因分析)。

教师:后人把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四点: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下面我们对这四点进行分析。结合学案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生物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大象是一种繁殖很慢的动物,假如一头雌象一生(30~100岁)产崽6头,每头活100岁,而且都能繁殖的话,750年后,一对象的后代是1900万头。

为什么到现在为止物种生存下来的个体数并没有那么多?而且自然界里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都保持相对稳定呢?(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进行回答)因为生物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有限,而且有天敌的控制,在生存竞争的过程中必然有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

在生物生存的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那些适应新的环境的变异个体是怎样产生的呢?即生物进化的基础是什么? 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怎样理解? 在生存竞争的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环境淘汰,这便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在新物种的形成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自然选择是一个长期并且连续的过程,只有经过许多代的选择,逐渐积累有利变异,才能形成新的物种。

述说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

小思考:地雀喙的改变是主动适应环境还是被环境选择 解说长颈鹿的长颈形成例子

云南澄江动物群化石的说明生物进化学说是有待完善的 桦尺蛾的黑化现象

教师:生物进化是不是进化到人类就停止了呢? 学生: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这样就使生物在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不断进化,而且是永远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所以,生物进化是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的,即使进化到人类,将来还要不断进化下去。

7.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参考 篇七

2.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指的是…1.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例,叫做基因频率,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其核心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理解…物种形成机制。教学的重点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实例分析。

【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1)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2)概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目标解析

(1)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就是指数学模式构建基因频率计算公式。(会用)…就是指………(目标解析)(2)概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就是指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会用)…就是指………(目标解析)

【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无法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认识尚浅。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例题练习,其中关键是…例题讲解要透彻。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例题讲解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因为使用…多媒体,有利于…让学生理解糖类和脂质的作用。【教学过程】

问题1 …根据达尔文“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观点,该绿色个体能被选择下来吗?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引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内容

1.如果该绿色基因能很好的生活下来,他体内的A基因怎样才能传递给后代? 2.怎样的一群生物个体可以称为种群呢?

3.一个生物的“种”或“物种”与种群又有什么区别呢?

4.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研究生物的进化必须研究种群的基因组成和变化。5.如何分析种群的基因组成和变化呢?由此人们提出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6.什么是基因库?基因频率的含义是什么?

题例1.某昆虫种群中,绿色翅的基因为A, 褐色翅的基因位a,调查发现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那么A、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变式训练

2、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

XX:XX :XX:XY:XY = 44%:5%:1%:43%:7%,则X的基因频率为 BBBbbbBb

b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A.13.2% B.5% C.14% D.9.3%

问题2:什么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1、所有的变异都能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吗?

2、突变和基因重组对于种群遗传组成的改变一样吗?为什么?

3、在自然情况下,突变的频率很低,且多数有害,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吗?

4、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有方向吗?

4-58例题:果蝇有10对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率是10,对于一个等数量的种群(10)来说,出现的突变数是4-5872×10×10×10=2×10个。这一数据说明了 A.突变都是有害的 B.突变为生物进化产生了原材料 C.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很高 D.突变的有害有利不是绝对的 变式训练

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数占50%。

(1)这个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是_____________,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___。

(2)这个种群自交一代后,基因型AA的个体占_________%,基因A的频率_______;aa的基因型个体占______________%,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__。

(3)这一种群如果连续自交多代,它的进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从基因频率上看是_________________,而从基因型上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物种如何形成?

1、物种的概念?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3、什么是共同进化?

4、思考为什么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5、生物多样性主要内容?

例题:下列关于物种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常见的物种形成方式。

B.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新物种的形成与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无关 变式训练

一般地说,干旱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在干旱地区种植;潮湿条件下育成的作物品种,适于在潮湿地区种植。在这里,干旱和潮湿条件所起的作用是

A.诱发基因突变 B.引起染色体变异 C.选择基因型 D.导致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学说的深层理解]

自然选择是环境因素(包括无机环境和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现象。

1.自然选择学说的各内容之间的关系

1)_____________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2)变异是_______________的,有利变异通过个体遗传在后代中得以积累和加强,产生适应环境的新类型,因此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_。

3)自然选择是_________的,决定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选择是通过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5)__________________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自然选择中的几个问题

1)选择的对象: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变异性状(即_______型),间接对象是相关的_______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应的_________。

2)选择的因素: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_______________,包括无机环境和生物环境。3)选择的手段:______________。生物的过渡繁殖与有限的生活条件之间的矛盾,必然引起生存斗争。

4)选择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自然选择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检测

1、下列哪项属于种群()

A、一个池塘中所有鱼类

B、一块稻田里的所有昆虫 C、一片草地的所有蒲公英

D、分散在各湖泊、河流的鲤鱼 2.(1)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30000人的人群中,蓝 眼人3600人,褐眼人26400人,其中纯合体有1200人。那么,在这个人群 中A和a的基因频率为()A、0.64和0.36

B、0.36和0.6

4C、0.50和0.50

D、0.82和0.18(2)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_________________的,其原因是()A、自然选择

B、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

C、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迁移

D、自然选择、遗传漂变、迁移、突变等(3)若一个种群中,某一性状的出现频率增加,这很可能()A、这个性状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B、该群体中具此性状的纯合体多 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D、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隐性 3.(1)马(2N=64)和驴(2N=62)杂交能产生后代称为骡子,能够正常发育,但不能生育,这种情况称之为(A、杂交育种

B、人工诱变

C、基因重组

D、生殖隔离(2)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A、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

B、马和驴的遗传物质有本质的区别 C、发生突变

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

【小结】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配餐作业】

8.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参考 篇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分析资料找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与平衡的关系;能够应用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和桦尺蠖等生物的进化原因做简单的解释。

2、能树立生物是一直在进化的观点;能举例说明达尔文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体现在什么地方;敢于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3、能明确指出达尔文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采用了哪些方法;能用自己的话表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

4、能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分析资料找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与平衡的关系。

2、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教学过程:

一、达尔文的故事 活动目标:

1、能够明确说出达尔文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采用了哪些方法。

2、能举例说明达尔文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体现了什么地方。

3、能将自己的体会与其他同学交流。实施过程:

1、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创立者,让学生阅读达尔文的故事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之以恒、不畏艰险。

2、学生阅读完达尔文的故事后,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最终明确资料中介绍了达尔文的哪些科学研究方法,就学习达尔文哪些精神。

3、活动结束后,启发学生进一步搜集一些有关达尔文的学习资料。

二、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活动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复述长颈鹿进化的大致过程,说出环境的变化给长颈鹿带来的影响。

2、能选择一种同学们都熟悉的动物,考察其进化的大致过程。实施过程:

1、长颈鹿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动物,研究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会那样长的问题,会使学生很感兴趣。活动时先问学生是否见过长颈鹿,古代的长颈鹿脖子并不是那么长,为什么现在的长颈鹿脖子很长。

2、学生谈过自己的初步想法后,再让学生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观点进行解释。

3、教材中间的一段话是对自然选择的简要解释,以此为基础,适当联系上一单元学习的遗传和变异的知识,鼓励学生分析环境的变化给长颈鹿带来的影响,明确长颈进化到现在的样子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4.活动后的交流,提供给学生适当的资料,找一种动物的的进化过程给学生展示。

三、关于桦尺蠖 活动目标:

1、能从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与平衡的角度推测两种体色的桦尺蠖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2、能准确记录大家的发言要点。

3、能有根据地评价大家的观点,并能说出自己评价的依据。4.能搜集一个人类活动影响某种生物发生变化的实例。实施过程:

1、有了上一活动的基础,本活动就尝试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地完成。

2、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在促进社会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使得环境遭到破坏,无数的烟囱向空中排放着黑色的烟尘,使曼彻斯特周围的树木颜色发生了变化。

3、引导学生从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与平衡的角度对两种体色桦尺蠖数量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解,进一步体会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4.对于小鼠标最后的问题:现在,英国曼彻斯特的灰色桦尺蠖又占大多数了,你能解释出这种现象的原因吗?这时借此例自然而然地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学生将会感悟到人类的活动不仅影响到环境,还会影响到相应环境中的动物。桦尺蠖能生存下来,并不代表所有的动物在环境受到严重影响时也能生存下来。

5.此课的活动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有条理、有依据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了条件和空间。

6.科学在线以金鱼的来历为例,向学生介绍了与自然选择不同的人工选择。拓展知识 自然选择

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最初由达尔文提出。达尔文虽借用了人工选择中的“选择”这个词,但这只是一种比喻,并非说有超自然的力量在进行选择。按照达尔文的意见,自然选择不过是生物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进化的观点看,能生存下来是最适者;又考虑到进化是群体而不是个体的现象,现代综合进化论从群体遗传学的角度修正了达尔文的看法,认为自然选择是群体中“不同基因型的有差异的延续”,是群体中增加了适应性较强的基因型频率的过程。

四、课时总结

五、布置下课时任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模拟化石的形成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设计制定的分类标准对各种化石进行分类。

2、能举例解释“化石”的含义及其作用。

3、能按照要求正确进行化石形成的模拟实验。

4.能根据模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推测化石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

一、总结第一课时内容

二、导言入新

三、教学新内容

1、活动开始时问学生是否了解化石,请学生先谈谈对化石的认识。然后,直接告诉学生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2、让学生观察所能提供的化石及教材中的插图,按自己的想法给他们分类。分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具体地观察化石,只要能说出道理,从教材提供的化石图片来看,可分为遗体化石和遗迹化石,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等。

3、对于教材中小鼠标的话:化石能告诉我们古生物的哪些信息?让学生在充分调动观察过化石的基础上畅所欲言。4. 模拟化石形成的实验按教材的步骤要求,用此种方法得到的化石与学生观察的化石不同,属于印模化石。

5. 让学生尝试利用模拟实验解释自然界中化石形成的过程有一定难度,这时给学生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会相应增加。

四、教时总结。

五、布置下课时任务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恐龙的灭绝 活动目标:

1、能将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恐龙的资料设计制作成恐龙档案卡。

2、能举例说明科学家是怎样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的。

3、能对恐龙灭绝的原因做出自己的假设,并能对假设说出几要理由。4.能将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教学过程:

一、总结第一、二课时内容

二、导言入新

三、教学新内容

1、学生掌握的有关恐龙的信息不管多少,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料。通过制作并交流恐龙档案卡活动,既可以调动学生对研究恐龙的兴趣,又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恐龙档案卡的交流活动只作一般性的要求。

3、对于恐龙的灭绝问题,学术上至今未形成统一的定论,这可以给学生的讨论思考提供了空间。

4.根据上一节课的经验,学生要懂得根据已知事实进行有根据的推测。5.教师对学生的各类推测都不考虑其对错,鼓励任何一个观点。

四、课时小结。

9.《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 篇九

《生物进化的原因》

一、教学设计思想

学生学完生物的生殖发育以及遗传和变异后,对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相关问题很感兴趣,如“究竟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呢?”等相关问题,学生对这类有关“生物进化的过程及原因”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媒体已具有了一定的零散的、感性的认识,但还欠缺整体、科学、理性的认识。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是以“跨越式”教学理念作指导,“跨越式”生物教学旨在以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为基础,以创新性教学设计为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抓住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关健期,使学生的生物素养得到跨越式的发展。本节课教学过程以两种方式呈现:一是学生自主阅读英国曼彻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真实事例并分析其变化原因;二是学生通过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的探究活动,从感性上认识生物进化,让学生阅读和分析几个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能强化环境的变化可以导致生物进化的事实,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整个教学过程以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媒体,教师恰到好和处地把握住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实验活动,科学地分析实验结果,主动获取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2)了解长颈鹿进化的过程

3)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家鸽形成新品种的原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长颈鹿进化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环境的变化可以导致生物进化的事实,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

2)介绍达尔文锲而不舍、历尽艰辛创立生物进化论的事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塑造学生献身科学事业的美好心灵。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概述自然选择学说。

(2)通过对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学习,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2.教学难点 概述自然选择学说。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五、教学策略

对于自然选择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建议教师可以先从课后的科学家的故事《达尔文和他的进化思想》的学习开始,让学生理解到,自然选择学说的形成是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结果,与他的勤奋努力和细心观察是分不开的。既让学生受到思想上的教育,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日常生活的常见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并形成以下认识:

1.生物繁衍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变异,有的可以遗传,有的是不能遗传的,只有能遗传的变异才是生物进化的基础。2.生物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

3.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

4.自然选择是一个长期且连续的过程。

5.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

六、教学过程

(一)、自然选择学说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通过对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分析,以及模拟保护色的探究活动,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哪位同学试着分析一下生物进化的原因。

学生:导致生物进化的基础是遗传与变异,动力是环境的改变,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教师:我们所了解的这些观点主要来自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他的进化思想是以大量的事实为依据,因此,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也就被科学家及人们所接受。那么达尔文和他的进化思想是怎样产生的呢?接一下来

让学生朗读课下搜集的达尔文的文章及《物种起源》的介绍[讲授新课] 注:学生阅读,板书:了解达尔文和他的进化思想。

1.达尔文花费毕生的精力著成了一部巨著是什么?在这部书中他提出了什么样的进化观点?

2.通达对达尔文小故事的学习,你受到哪些启发? 注:学生阅读完讨论后回答。

学生1:达尔文的巨著是《物种起源》;在此书中他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并认为生物是逐渐进化的。

学生2:我们应学习达尔文认真观察,不怕吃苦、勤于思考、勤于实践、不断探索的精神以及尊重客观事实,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赞赏性的评价。通过问题的回答引起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情感上的共鸣。

教师:了解了达尔文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历经千难万苦,呕心沥血完成巨著《物种起源》,你们想了解他在这本书中提到的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进化学说—自然选择学说,这个观点的主要内容就在咱们书上19页。好,大家抓紧时间将它迅速阅读,注:教师板书,并打开投影片。板书:、自然选择: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投影片:

1.你是如何理解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的? 2.生物的繁殖能力是如此强大,但是事实上每种生物的后代能够生存下来的却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

3.引起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有的变异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但哪些变异可以遗传呢? 4.试着概括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注:学生讨论完毕,进行回答。

学生1:比如:大象是一种繁殖很慢的动物,但是如果每一头雌象一生(30~90岁)产仔6头,每头活到30岁,而且都能进行繁殖的话,那么到750年以后,一对象的后代就可达到1900万头。因此,按照理论上的计算,就是繁殖不是很快的动物、植物,也不会在不太长的时期内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占满整个地球。可见,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学生2:虽然每种动物的繁殖能力很强,但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由于生存斗争,导致生物大量死亡,结果只有少数个体生存下来。

学生3: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斗争中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自然法则。

学生4: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注:教师对这几位同学的回答给予补充,回答准确的给予肯定、鼓励。同时教师可将第四位同学概括的内容让其板书到黑板上。回答继续进行。

板书: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教师:通过分析与思考,我想大家已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了较深的理解。根据你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如何理解自然选择?

学生:自然选择就是指自然界中的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教师:概括得很好。生物的进化就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来实现的。(二)、人工选择

观察与思考:分析家鸽新品种形成的原因 提出问题:

1、在各种家鸽新品种的形成过程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2、家鸽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有什么区别?

3、你能在举出培育生物新品种的其他例子吗? 学生分析问题并总结

人工选择的概念: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了大概了解。它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从这一学说中我们吸收了生物是进化的思想,这对于我们认识身边的事物和自然界有着重要意义,把我们从“神造人”的谬论中解放出来。总结: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 比较项目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选择因素

自然环境

人选择结果

保留了对生物自身有利的性状,但这种性状不一定对人类有利。

满足了人类的需求,但不一定对生物自身有利进化速度

时间长,速度慢

上一篇:成全一棵树下一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集合